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李阳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物理规律的大统一》想到的...
热度 2 uestc2014xiaoyu 2016-2-16 10:53
这两日读到了王勇老师上传到群里的一篇文章——《 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物理规律的大统一 》(以下简称“未竟之梦”),作者是中科院物理所的杨金民老师,以及郑州大学的王飞老师。初看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前些日子读的《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以下简称“导论”),李阳波讲述,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导论”中讲阴阳术数构系时,讨论了“道可道,非常道”,其中有一段关于“玄”的论述,和这篇“未竟之梦”似有遥相呼应之意。虽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认识,难免有偏颇之处。 “未竟之梦”针对于物理学中的统一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分别提到了: 1 、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基于伽利略和牛顿对于地上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的统一,称之为天和地的统一; 2 、物理学的第二次统一,基于法拉利、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贡献,是一次针对于电、磁、光的统一; 3 、随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时间、空间和物质进行了统一的尝试; 4 、引力和电磁统一的尝试,虽然以失败结尾,但是却为其后的统一场论奠定了基础; 5 、规范场论的思想为统一场论提供助力,尤其是希格斯机制和特霍夫特关于规范场重整化的发展,使得规范场论趋于完善,但是这个统一仍然不尽人意; 6 、用于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 QCD ),促进着核力的统一描述进展,然而很多问题仍然不明朗; 7 、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统一; 8 、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统一描述; 9 、夸克和轻子统一的尝试; 10 、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大统一。通过对这一系列的统一理论的发展回顾和总结,最后介绍了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的超弦理论。超弦理论发源于强相互作用的研究,其基本对象不是点状的,而是具有不同维度的弦。但是对这一点我还是似懂非懂。 对于超对称和大统一我没有研究过,也一直觉得是很高深的学问。读了“未竟之梦”,个人有个感觉,近现代的物理学发展,似乎一直在围绕着人类对物质世界和宇宙天体、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那么对于生命的起源呢?对于人呢?对于“气”、“血”、“精神”等的理解和研究呢?或许这些不属于同一个范畴。近日看到一本书,《 无中生有的宇宙:万物起源于空,空又从而来? 》(美)劳伦斯· M. 克劳斯,还没有来得及读一下。又有报道称——“ 胡氏时空量子理论 ”(简称 HQW ), 用物理的方法,科学地解释了宇宙及基本粒子的起源及演变。 HQW 根据现代物理学对:时间 / 空间 / 质量 / 能量 / 电 / 磁 / 波 / 力 / 引力等等的描述,进一步分析认识了它们的本质。在现有的电磁理论、量子理论、宇宙学、天体物理学 , 粒子物理学,多维空间等等基础之上,结合时空,建立了胡氏时空量子理论。它轻易地用引力空隙原理解释了引力,看出了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缺陷;也很容易理解爱恩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奥妙。它提出了新的天体分类方法及基本粒子分类方法,提出了两类时空概念及反时空概念,很容易了解黑洞 / 白洞 / 双星等,也容易理解反物质 / 暗物质及它们为什么暗?为什么黑?为什么反?及它们存在的位置及方式。为人类科学的认识自然提供了系统的准确的理论指导。无论人类再过多少年,无论科学怎样发展,只有回到胡氏时空量子轨道上来,才能认清自然的本质。 不知道这些新的认知,会不会对于物理学、哲学等交叉范畴的东西,有一个归于一致的论断或者论点。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道”和“名”,在李阳波老师看来,是属于唯物主义科学概念的范畴的,他的解释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我很认同这一点。他认为“道”是运动轨迹,是宇宙天体的运转与变化,这些规律或者客观存在,能够通过我们的感官感知出来。同时,“道”最直观的感知就是产生了节令,产生了春夏秋冬和阴晴圆缺。而“名”,由“道”产生,这里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谓之“名”。“常”指的是恒一不变,“非常”指我们的“道”和“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内在交替,此消彼长的过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是应运了“非常道,非常名”。 那么“玄”是什么呢?这里仍然借用“导论”中的一段解释。 道虽然是可知的,可是我们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道,对于这个不是常一不变的道,我们有没有一个东西去把握它呢?有!这个东西就是“玄”。古人为了了解和测定天道的运行情况,立有一个八尺的圭表,我们只要在日中的时候看看太阳在圭表下的投影,就可以知道天道的运行情况。这个投影又叫做“晷影”。晷影长了,天气就变冷;晷影短了,天气就逐渐转热。春夏秋冬就是由相应的晷影长度来确定的。因为这个晷影是黑色的,所以叫做“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天道的运行情况,有无的相生变化,都可以通过“玄”的长短来测定。我们看不到这个星体,可是我们看到这个“玄”的长度,我们就可以知道星体的运行情况,就可以知道春夏秋冬的到来。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是生生化化,万物的生长衰老的变化就叫做“妙”。由于地球的绕日运动,由于太阳视运动对地球照射角度的变化,这个玄,有时长,有时短,长长短短,所以“玄之又玄”。我们的一些东西,该是春天生还是夏天长,该是秋天收还是冬天藏,就是根据这个玄的变化,所以说这个玄的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之门,是“众妙之门”。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李阳波讲述, 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 P5-P6 。 此“玄”非彼“弦”也,对于宇宙天体的认知,对于生命的认知,无论是从内而外,还是从外而内,总是在熙熙攘攘、起起落落中进行着,奇妙而晦涩。
个人分类: 量子机器学习|24637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类不灭,中医不绝:读《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sheep021 2009-9-14 12:42
本博认为,中医是研究宇宙(天地人、万物)发展演变的一门学问。其基本研究对象包括:宇宙的本源、物质的构成、生命的演变。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研究方向。而且对人类来说,这三个课题永远都研究不完。 但中医的研究方法、表达方法与现代科学不一样。 中医是以一种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来研究的。易与道都谈象,而医就是道在人体上的学问。所以,要真正理解医,就得真正了解易与道,而要真正了解易与道,就得真正了解术、数、象。这就是一种阴阳术数体系,就是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有着本质区别的宇宙生物观。 中医为大学问、大体系,《内经》原本只有十三方、张仲景增至112方,明清时则达多少万方了,一般以为这是中医的发展,但李阳波认为这其实是中医没落的标志。道没有了,道偏离了,于是只剩下了术,而术也未必精了。只剩下方子了。 作者看来,天人合一观念就已把中医看小了一截。他 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等等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在李阳波看来,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根本不是那几大什么发明,那东西迟早都会被发明出来。真正的贡献是《易经》的象辞系统,是河图、洛书、太极、阴阳、五行这些基本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一整套非数理逻辑体系。 他自己不但神游于古之大医的各类学问,还出入于现代光学、电子、生物学、几何学,乃至灾变理论、耗散结构、协同学等学问。他想建立的是一套融合生命工程、易经象辞密码体系及其泛论工程、心相工程在内的阴阳术数构系。就是这样一位天才,这位通过望而知之,并时常在人群中,甚至在熟悉的人中不断去印证某人什么年会得什么病,某人还可以活多少年的预言者,一心试图重振中医的最神奇学问运气学。在他看来,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里的最高级层次,但两千四百年来,对这一层次研究并作能作出伟大贡献的,除了东汉张仲景外,就再也没有别人了。   易经衰落了,儒学没落了,中医也式微了,传统的主要东西都没有了,我们却还在这里大谈特谈振兴传统,承接国学,想来真正是令人汗颜而又害臊不已。   李阳波有着自己最宏伟的抱负。他与自己的三大弟子刘方、刘力红、唐农为未来的中医建构了一副宏伟的战略图景,其战略目标是从传统文化里提出重大的观念并与现代科学的重大观念结合,由此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建立一门全新的学问。他设想中的战役任务是:第一是取得对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感性认识,其次是严肃认真地掌握传统文化,并提出它的重大观念,再次是掌握数学、物理的观念、方法技巧,以及现代科学的重大观念。他还有自己的战术方法,那就是每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李阳波八卦、刘方研理占,刘力红致力象数,唐农研道玄。三人的分工时有人出国、有人出省,有人在家留守。这是一个十分让人振奋的蓝图,一个似乎可以略略窥见到传统的部分复兴前景的设想。它使我想起斯威夫特曾对朋友的一句感慨:我经常试图在所有明智者间建立一个友谊在一代人之中,这样的人顶多三四个,如果他们能联合起来,就可能推动世界前进。是的,这样的时代确曾有过,比如伽利略、哥白尼时代、莎士比亚、达芬奇时代,歌德、贝多芬时代,但令人感到万分痛惜的是,就是这位智力超绝、基本纯靠自学,道立天下的李阳波,终因积劳成疾,心髓耗尽,于1991年3月29日绝世而去,寿45岁。   李阳波虽去,但这些年来的中医发展却让人稍感宽慰。其弟子刘力红更是承继先师遗志,几乎凭一己之力使中医再度成为一门热学,庶几乎能让人看到一丝未来的前景。   不需要再讨论中医是不是科学,科学只会将这个地球带入疯狂,带入一个毁灭更快的轨道。《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业,圣人议而不辨。所以,还是让我们记住李阳波的话:《内经》也是论而不议的,一议,就把问题弄小了。《内经》不议,《易》与《道德经》也是不议的,一议,东方最有生命力的那点神秘就都没有了。 当然,你嘴上答应了,也还可以议上一议,只是这有一个前提,即你得跳出宇宙的外围来看整个宇宙的变化,这当然很难,因为你首先得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给推了。光推了还不算,还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究竟之学。 所以,我不认为中医真的有死绝的那一天,除非人类灭绝了。即使中国取消了中医,那又如何?中医已经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了。不仅中医诊所遍地开花,坐落在世界各地的国际中医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974340100fkpu.html 根据自己的理解,稍有出入。看完《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感悟颇多,本来打算自己写一篇读后感,后来发现这位中庸先生的读后感更深刻。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1527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