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9年 新闻完整版
pikeliu 2009-10-11 12:36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隆重举行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日期: 2009-10-09 17:56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 2009 年会议 10 月 9 日上午 在西安交大举行。会议组成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到会的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应邀参加会议的香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就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入探讨。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张尧学,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教授,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西安交大党委书记 王建华 教授、校长郑南宁院士及西安交大全体校领导,兄弟院校有关校领导,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出席会议。 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次会议主办方。校长郑南宁院士致辞,向与会领导和兄弟院校、海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宝贵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影响。建设一流大学不仅仅有益于大学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积极顺应高等教育趋势,引领高等教育发展。 自 2003 年首批进入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共同发起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迄今已走过 6 个春秋, 6 年来 9 所高校共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促进 9 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对推动中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朱静芝副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和袁纯清省长致辞。 她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水平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引领社会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召开一年一度的一流大学建设交流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已经成为首批进入 985 工程的 9 所院校间一种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机制,搭建了高校间分享发展策略,研讨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陕西省政府与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学府实施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途径,加强了省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真诚地期待在座的著名高校能与陕西省政府、高校和企业院所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9 校会议非常重要,这已是第七次举行,也是第一次在西部召开,为我们深入研讨一流大学发展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新中国 60 周年庆典可以体会到,在祖国日益强大的历程中,高等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奠基性的作用,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中华民族一批非常优秀的大学必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教育变革要求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来规律,在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希望 9 校会议开得更好,既深入研讨交流,又能够协商确定 9 校共同开展的一些工作,同时更好地与世界交流。 在今天的会议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培养司司长张尧学院士作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管理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报告。 9 校所做的主题报告分别为: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题为《努力建设多样性和全方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报告;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题为《一流大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报告;浙江大学杨卫校长题为《本科教育新模式的探索》的报告;复旦大学秦绍德书记题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的报告 ; 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题为《聚焦重点,加大投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的报告;南京大学程崇庆副校长题为《关于大学建设的一个问题》的报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题为《突破流水线模式,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题为《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科学发展》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校长题为《走向开放与包容的中国精神从一流大学需要卓越的教育教学谈起》的报告。 会议所做的特邀报告分别是: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题为《香港大学的新课程设计》的报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 Fred Hilmer 题为《 Possible Areas for Go8/C9 Collaboration 》的报告。 文章作者:赵力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九校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09 20:37 点击: 680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背景色: 在 10 月 9 日 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我国 9 所首批 985 工程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过充分研讨,友好协商,一致同意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共同培养拔尖人才,这标志着人才培养战略发展中的强强联合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根据协议书, 9 所首批 985 工程建设高校(中文简称 9 校,英文简称 C9 )将不断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其主要内容有: 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在本科生层面主要开展课程学分互认和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交换学生可以在另一学校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学习, 9 校互相承认交换生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在研究生层面,依托各校的优势学科设立若干个学科培养平台项目,作为校际互访研究平台,面向 9 校研究生接受申请,获准者可进行为期半年或更长时间的访学研究。 9 校互认访学期间在他校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 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 C9-Summer School ),打造国际知名的 C9 教育品牌。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 9 校教师和学科的优质资源,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加强与美国常春藤学校联盟、澳大利亚 G8 等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 C9 的国际影响。 联合开展教材建设,教学与教改研究;联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骨干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联合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建立人才培养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进行相互间交流、学习和借鉴。每年分招生、培养、学位和学籍与培养机制改革四个模块各召开一次研究生院业务交流研讨会,并召开一次本科教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会议,由 9 校相关部门轮流举办。 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青年导师队伍培训工作。 设立 9 校合作联盟专门网站,建立 9 校间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互评审系统,共同提 高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联合举办以同专业本科生为主参加的联合野外考察、联合生产实习、联合设计实习、联合社会调查等各种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领我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向世界一流大学接轨。 文章作者:宣传部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校长联谊会暨论坛举行 深入研讨大学治理重大课题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10 22:21 继 10 月 9 日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西安交大成功举行之后, 10 月 10 日 紧接着又召开了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009 年会暨校长论坛。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院士作为东道主致词,点明本届年会暨论坛的主题:专门研讨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及大学内部的权力架构。他说,认真研讨这一重要主题,在当前的大学改革发展中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分享联谊会校长们的真知灼见,将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启发,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主持了论坛。 如何实现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尊重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如何进一步推进民主办学,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制度设计,完善学术管理体系?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针对这些具有现实挑战性的重大课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徳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王树国 教授、南京大学副校长 程崇庆 教授、香港大学校长 徐立之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 华云生 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陈繁昌 教授、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相继走上讲台,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着眼于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提出大量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例,一条条睿智深刻的辨析,一项项破解难题的对策,令与会人士深受启发,颇感振奋,会场中不时听到会心的笑声。在报告举行之后,校长们和与会代表还分组进行了热烈讨论。 据悉,本次论坛所做的十一个专题报告,即张杰校长《寻求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点 》的报告,侯建国校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互动》的报告,郑南宁校长《大学里的民主办学:两类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报告,秦绍徳书记《完善学术管理体系,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报告,王树国校长《关于大学学术权力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报告,程崇庆副校长《构建合理机制,推进科学决策》的报告,徐立之校长《回顾香港大学的管治改革》的报告,华云生常务副校长《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报告,陈繁昌校长《大学管治: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报告,杨卫校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多层次配平》的报告,顾秉林校长《牛津大学管理改革的启示》的报告,作为本届年会暨论坛的重要成果,将尽快结集。 文章作者:赵力 责任编辑:星火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增至 12 所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09-10-10 10:11 10 月 10 日 在我校举行的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理事会,决定接纳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联谊会成员。至此,连同原有成员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我国享有盛誉的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单位已增至 12 所。 在当日上午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2009 年会暨校长论坛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作为东道主,在致辞中公布了理事会的这一决定,表示衷心祝贺。 现任联谊会会长、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讲话指出,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辉煌,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增添了新的骨干成员,必将极大促进我们所致力的共同事业。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1997 年 11 月成立,旨在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已先后在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举行了多次年会及论坛交流活动。 文章作者:赵力 摄影记者:王毓安 责任编辑:星火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081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pikeliu 2009-10-5 08:44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录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它表现为学生质量的不断变化。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根据资源/声誉或学生成果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应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或者根据教育过程的质量来评价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对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 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质量 学生质量 过程量 评价方法 Concept and assessment approach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bstra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al quality is a procedural quantity, which is embodied as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quality of student. When we assess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we should depend on the value-added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 or the processes of education, not the resources/reputation (or the student outcomes) that are not valid proxy variables. In practice, we will take the total assessment approach which assess the three elements of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quality quality of student procedural quantity assessment approach 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和公众也日益关注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但有关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本文先对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评述各国高等教育界常用的几种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一、有关教育质量的不同观点 范富格特等高等教育专家指出,质量问题几乎到处蘑菇似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虽然一般认识到院校必须对它们活动的质量负责,但关于质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伯恩鲍姆区分了三种质量观点:精英主义的观点、社会的观点和个人主义的观点。 英国学者格林在《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一书中把人们关于教育质量概念的看法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观点 :(1)独有的、优秀的。例如,牛津剑桥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其它一般大学根本无法相比的,显然不能以这类少数名牌大学的教育作为标准衡量其它大学的教育。(2)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这种观点源于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由于可以为不同类别的院校规定不同的标准,故所有高校都有机会保证其应有的质量。这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证。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具有静止的特征、只关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3)适合于目的。这是质量管理大师朱兰的名言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翻版。该定义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的接受,但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高等教育的目的。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很难把各自的目的统一起来。(4)实现本学校目标的效果。高质量的院校就是明确宣布并切实达到了其目标的院校。(5)满足消费者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程度。 后面这三种教育质量概念实际上都来源于企业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引进教育领域后,这些定义也就引进了教育界。例如,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但什么是社会需要呢?包括不包括学生的需要、教育者的需要呢?学生有能力判断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吗?究竟是教育的过程(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教育的产品(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呢?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士会把教育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主要是企业主们的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如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的创业能力。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体现为针对性即培养人才的社会针对性。 这种质量观点最终会以学生就业率高低来判断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学者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质量。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是要通过其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一检验。所以,社会用人部门(主要是企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及其所做出的贡献所作的评价,是评估高等学校教育的唯一的客观标准。 这一观点比上面介绍的第五种观点表述是更为直接,而且还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二、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 为了澄清教育质量概念,我们需要先查看教育这一概念。我国有学者提出,教育是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简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这即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见,教育是一个过程(参见下图);这是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质量的过程。借用中国物理学界的有关表述,笔者提出,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而学生质量是状态量。 什么是状态量、过程量呢?状态量是直接描述物体和物质(包括场)的状态的物理量,如力学中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热学中描述物态的压力、体积、温度、内能,电磁学中描述电磁场的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称为状态量。中国物理学界称直接描述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功、热量等为过程量。这些量只存在于过程中,体现为动量、机械能和内能的不断变化,过程完成后,这些量就不复存在。 同样,教育质量作为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其值应是在一个教育过程开始时的初始学生质量与当前学生质量之间的差值,即学生质量的增值。不难发现,第一部分所介绍的最后一种关于教育质量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指学生质量。笔者认为,把状态量(学生质量)当作过程量(教育质量),犯了原则性错误。 事实上,许多人士在讨论教育质量时,在过程量与状态量(学生质量)之间摇摆不定。例如,一所声誉较高的大学与一所声誉一般的大学进行比较,是不是前者的教育质量一定高于后者呢?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不言而喻,两所学校的生源是不同的。如果后者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了重大进步,毕业时其学生质量接近前者的学生质量,那么我们会认为后者的教育质量可能会好于前者。这就是说,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显然采用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把学生质量当作教育质量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根源在于我们从小所接受的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难以理解作为过程量的质量。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质量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例如,近年来自企业界的质量概念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总和引进教育界后,尽管该概念中的实体指的是产品、服务、活动、过程,但我们往往还是有意识无意识地理解为产品满足需要的特性总和,而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 三、各种评价方法的评述 (一)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概念的评价意义 前面提到我们不能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评价教育质量,当然也不能根据升学率、就业率等输出要素的质量,或者根据教育投入、教师素质、生源质量等输入要素的质量来评判教育质量。这些做法都犯了把状态量当作过程量的原则性错误。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科学概念,会让我们摆脱这些旧的评价框框,能促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质量的变化,真正地把学生的成长置于第一位。若以学生质量的变化值来评价教育质量,我们还需要确认学生质量由哪些要素构成。是以他的知识还是以他所掌握的技能来判断?他的道德品质是不是也是要考虑的要素?哪些能力、活动和成绩是大学经历的结果?虽然这会有测量、统计方面的难度,但把教育质量看成过程量显然是向真理迈进了一大步,这应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意义,也为社区学院、远程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例如,不少人认为我国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或称为三起三落。据笔者分析,所谓电大教育质量(事实上是指电大毕业生质量或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时期所对应的正是我国普通高校较大幅度扩招时期。我们说,电大系统的生源变了,毕业生的质量确实也变了,而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可能没有变。 (二)采用输入指标的评价方法 我们倡导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来判断教育质量。但在传统上,最为常见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是以输入质量(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来代表教育质量。美国的院校鉴定(accreditation)以及现在各类大学排行榜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大学排行榜通常分析较为客观的指标(经费资源、教师资源、学生选择性、传统声誉等),然后根据权重(10%、20%、15%、25%等)合成一个总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只要有高质量的输入,便会有高质量的输出。这种评价方法向我们提供关于输入的情况,但关于大学内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输出情况却很少;也没有告诉我们: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经过大学教育后,他们又取得了多大进展。 当前,这些大学排行榜好像能帮助我们区分各个大学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排行第五和第十的大学之间的真正差别有多大?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智力测验只不过是对一个人的智力进行猜测而已。智商分别为115、125的学生之间究竟有没有差别?智力测验结果可否用来给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排序?回答是否定的。尽管学术界一直强烈抨击这种根据资源和声誉来判断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但糟糕的是父母们已经把这些排行榜当真!排行榜被用来指导子女报考大学。 当然,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用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效度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等因素与学生发展只是有较小程度的相关。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互、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等因素要比起物质资源或学术声誉等更为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也不是说物质资源、学生选择性等因素一点儿没有影响学生发展,它们的影响是间接的且相对较小。可见,应把这些大学排行榜正名为大学资源或声誉排行榜。 (三)以学生成果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 在八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界组团前往美国借鉴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后,美国的院校鉴定事实上影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在美国,由于人们对这种关注输入的评价方法(鉴定)不甚满意,在八十年代出现了成果评价运动(outcome assessment movement)。成果评价方法强调了评估高等教育产出(outputs)的重要性,诸如学生成就、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等。最近几年,为了监督公立大学的教育质量,美国有些州准备采用毕业考试的做法,然后根据毕业考试成绩来比较各个院校的教育质量差异。 初看来,这种成果导向的评价方法比起根据资源或声誉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要合理得多;因为如果一所大学能提供优质的教育,那么它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未来成就也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种方法显然存在着根本性的方法错误。这种评价方法是假设所有大学的学生入学时是相同的。事实上,各个大学的学生差异是相当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可根据大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好地预测他(或她)毕业的成绩。例如,预测一位大学生的GRE成绩,最好就是查看他入学时的SAT成绩。据统计,SAT与GRE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 至0.95。学生其它表现,如职业成功、学年测验成绩、社会活动等等也与入学时的SAT有不同程度的高相关。 可见,各个大学的毕业生成果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差异。显然毕业生成果不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除非毕业生成果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调整。 (四)根据教育活动或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 还有一种评价方法是通过评价大学内的各种活动与过程(例如,课堂教学、师生交互、用于学习的时间等)来判断教育质量。该方法假设:如果大学能采取各种有效的做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会性活动,就会有高质量的大学教育。笔者认为,虽然这也不是一种完善的方法,但从前面的概念辨析角度来查看,它显然优于前两种方法。而且,这一假设并非不合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E)关于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就是这一假设的有力证明。 如果这种方法最终也要产生一个排行榜,那么这种排名至少基于一些合理的指标,而不是一些无效的指标。如果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大学,那么会促使大学管理者们把人力、财力投入到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事务上来,并努力加以改进。 虽然这种评价方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要使它更为有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么几条原则。 首先,这种评价要测量确实有效的做法,即这些做法(活动和过程)与学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或者说,这些有效的做法应是一些经验性的,而不是看起来重要的做法。幸运的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较多的,例如AAHE的有效教育原则研究。其次,如果这种评价方法在实施过程要向学生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那么问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些事实性的条目(变量),例如课外活动的次数、师生交互、学习时间等。如果是采用一些非事实性的、推断性的变量(如学术氛围、学校环境、成长感受),那么可能会有较大偏差。这并不是说,这此变量不是有效的、可靠的指标。而是在进行教育质量的院校比较中,可能会有所混淆。因为,对推断性条目的回答同一个人的个性有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如果较多地利用一些推断性变量,那么将会把院校差异与学生个性差异相混淆。 (五)教育质量的全面保证 根据资源/声誉或毕业生成果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显然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如果能确定一些客观的、可测量的变量(条目),那么最后一种评价方法将是有效的且易于操作的。如果能根据学生入学时的特征及毕业时的特征,测定学生质量的增值,再据此来判断教育质量的优劣,显然是最合理的方法。不过,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难以操作。 也许单独地采用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难以产生有效的结论,故此,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应采用全面质量改善的开放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三个阶段:输入、转型过程和输出都要注意质量。当前,各国高等教育评价也都全面地注重三个阶段。例如,英国的大学绩效指标必须包括投入、过程、输出指标,否则高等院校的效率和效益就难以测评。 其中投入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而动用的各种资源的指标,包括资金、人员、财物、时间,等等。过程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对投入的资源进行组合、分配、安排、使用和努力的指标,包括资金使用去向和比例、人力配备和人员比例、物资消耗、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和质量,等等。产出指标是描述高等院校成果产出状况的指标,包括学生完成学业、就业、院校非政府拨款收入、研究成果、咨询成果、学术、经济及社会影响,等等。 四、教育评价的本质就是权力斗争 在前面,笔者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值。但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解决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因为没有说明白学生质量是什么。借用朱兰的定义,指出学生质量就是适合于目的。这显然是无懈可击。但怎样确定教育目的呢?不同人的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人们的教育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强调教育是社会福利(social good),另一种认为教育具有工具性,强调教育是商品(market good)。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就要求大学应超越下述两种逻辑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们错误地强加给它们的):公益事业的逻辑和劳动力市场的逻辑。 但人们很难超越这种对立。可见,除非每个人教育目的观都相同,否则下一个人人都接受的学生质量定义是不可能的。 我们说,对学生质量的判断事实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这反映了评价者的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而学生质量的判断是由评价者(具有评价权力的人士)做出的,那么教育质量(学生质量变化量)也逃脱不掉由评价者决定的命运。 在教育评价实践中,要考虑:评价的目的?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开展?根据评价结果要采取何种行动?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或履行都是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教育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权力较量的过程。用现在时髦话来说,就是博弈(game)。例如,前面提到,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什么)是根据经验全面着眼于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但是哪些指标占更大的权重,哪些指标相对不重要呢,这些都是一次权力较量的过程。如果教育评价权力掌握在企业主手中,那么教育质量就是教育组织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他们更多地关注输出。而如果评价是由教育工作者进行,那么他们将采用教育质量是学生质量的变化量的观念,更多地关注教育的过程,评价时也就会倾向于根据教育活动和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如果是政府审核私立院校,那么将关注输入;如果评价公立院校,那么关注输出与输入之比,即教育投资效率。可见,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会不相同。有效的大学评价活动是与多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大学本身)的参与是分不开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360度地查看大学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总之,质量评价机制的本质事实上就是权力机制。不同的权力分配,会有不同的评价机制。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于是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这条原则推导出其他结论,例如某国的一种质量评价机制(如,中介组织的缓冲机制)不一定适合于另一国,因为各国的权力分配机制不一样。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 弗兰斯范富格特主编,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9-435页。 Green(1994),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SR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房剑森,《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与标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年第1期。 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76页。 2000版ISO9000标准的质量新定义: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桂林,《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5年第1期。 Kuh, G., Pace, C., and Vesper, 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to Estimate Student Gains Associated with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Vol. 38, pp.435-454. 张民选,《绩效指标体系为何盛行欧美澳》,《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研讨会纪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第1期。 刘凡丰,《西方大学评价的权力模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pikeliu 2009-10-5 08:36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录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 5 。 26 - 29. 摘要:本文简略地介绍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分析了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及实践上的困难。我们需要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注重开展面向实践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型的本科教学,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以及加强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 本科教育 专业教育 Title: The ideas and practice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idea and the hist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simply, then analyses why it is difficult to practice and its defect in the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pecial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hidden curriculum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university, and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in high schools.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pecialized education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因为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知识爆炸,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成为通晓一切知识的人。今天,一个人只能希望成为精通有限领域学问的人。这就向当代的高等教育哲学提出了怎样安排大学本科课程的问题。是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把专业化教育留待研究生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进行呢,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大学本科同时进行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回答甚至是不可协调的。 可以说,近代以来大学教育观的演变就表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从总体来看,在理论上前者像是占了上风,但在实践上后者胜出。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历史 与其它许多教育学概念一样,很难给通识教育下个明确的定义。 它所对应的两个英语单词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之间也存在着难以说清的内涵差异。(本文在以下不做明确的界定。)但是,人们可能都会知道通识教育提倡者的口号:教育不仅仅是使人学会做事(to do),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to be)。 他们批评专业教育只重视现时的适切性,结果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有用性不是学生的最大财富。相反,他们的通识教育模式不是从这些外在因素中产生出来的。它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教育本身和受教育这一状态就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有用性,即使是重要的话,也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如果作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的结果,学生也成为国家或教会、企业或学问的一种财富,那也很好,但这种教育的主要目标决不能以这种结果为条件。 总之,通识教育的提倡者指出大学有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广博知识。他们认为,大学不只是一个为未来工作而教育的地方。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能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文化。 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阿卡德米学园开展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到了中世纪,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功利性。二十世纪前半叶,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教育从为少数人独占,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也要求高等学校在学制方面实行结构类型的多样化。高等学校本是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要求对不为特定的职业做准备的普通大学生授以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这种情况美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已经出现。从四十年代起,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就成为欧美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但最近几十年,显然是专长赢得了这场战争,尽管许多人推崇的是通才。 据统计,美国各地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较大幅度地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做抉择的尴尬境地。 三、通识教育难行的实际原因 有关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讨论事实上都面临着两个现实的前提:一方面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这限制本科课程的容量;另一方面,新学科、新知识和各种能力要求层出不穷,要求增设课程或增加教学内容的压力很大。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成为通识教育在实践中难行的根本原因。 一个世纪以前,牛曼等人就承认经济安逸是学习自由学科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这种前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存在的。最近,我国学者杜作润指出,实际上,精通许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者和学者在古代也只是传奇,在今天则绝对没有。没有一个恰当的实然的样板,却要将这种应然的样板,作为行动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难题。 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材料,它具有专门化的性质。知识发展导致专业的分化不可避免,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与中小学所传授的普通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知识领域表现出内在的深奥性和固有的自主性。一位观察家研究了大学的组织结构后指出:数学在某种程度上与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紧密配合,但对历史学、拉丁语系语言、商学院、空学院或医学院里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它们都得自己闯路。 显然,由这些专门化院系组成的大学对通识教育来说是一个不适合的场所,后者的顺利开展需要全校性的力量相互协调配合。 在迅速发展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率领下,学术界的专业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专业同时变得越来越狭窄,内部有序性越来越突出,并且要求有特定的培训渠道和较长的培训时间。由于专门化教育的各个分支内容更加浓缩并且不断变化,对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应用科学家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已经懂得了回归教育的意义之外的人重返学校更新知识的要求也日益强烈。 高等教育将可能转化为插曲式学习(业余的、断断续续的学习)和培训。例如,浙江师范大学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率先提出允许本科生在8年内读完学士学位课程的措施。近年来,各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将会增强和促进这样总体趋势。由于,接受网络培训的学习者所获得的技能会在工作很快地表现出来,当一名学生清楚地看到课程中的学问有益于什么时,产生兴趣的任务就已完成了一半多。 而所谓的通识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当然,网络教育本身并没有创造这种趋势,但它使这种趋势更为普遍。 三、通识教育的改头换面 在实践中,通识教育长期处于危机之中,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大学阶段当作未来工作的准备阶段。通识教育提倡者的队伍也出现了分裂,承认对通识教育持广阔的观点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作好准备。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前进。 如果说,历史早期的通识教育是不带有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的色彩,甚至是坚决反对这类主义。但是,二十世纪提倡者的通识教育实际上带有很多的功利主义色彩。例如,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凭冲突等,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答案。这些情况表明,高等学校必须使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适应职业与工作岗位变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课程能为学生毕业后不断进行知识与能力更新打下宽厚的基础,而通识教育则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像这一类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表述,在通识教育提倡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 尽管当前通识教育的支持者承认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尽管从教育目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的通识教育变得越来越像专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不过,许多通识教育支持者还是惊呼,高等教育已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学徒培训。因此,学院和大学的工作就是培养脑力工人和技术工人掌握专门技能,以满足企业经营和政府管理的需要,确保企业界精英的所有命令都得贯彻。这类发展对寻求意义、秩序和思想综合的传统高等教育概念起了灾难性的影响。 受此类宣传的影响,从各国高等教育界所实施的通识教育来看,人们经常忽视各类高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同的院校职能、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人生职业生涯),结果统统地加入到本科阶段开展通识教育的队伍。受所谓的通识教育理念影响,不少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庞大,但显得支离破碎,经常让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才好。 虽然所谓的通识教育总强调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除了选择通识的、全面的教育。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都或多或少地修过了所要求的一系列课程,但仍然缺乏一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或者是对一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联系一知半解。 四、通识教育的理论缺陷 通识教育提供者赫钦斯提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就是真理。真理是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存在理由。笔者认为,这种所谓的通识教育在心理学中可表征为形式训练说,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形式训练说认为智力一旦得到锻炼,就可以迁移到任何学习领域中去。但当代认知心理学基本否定了形式训练说,认为无知必无能,要获得一项能力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信息。我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皮连生教授在《论智力的知识观》一文中指出,一切后天习得的能力均可以通过广义的知识来解释。 科学研究表明迁移的程度大大低于最初的设想,于是适切性(relevance)的重任又从思维的结构转回到学科的结构。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在未来学习或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就应在大学阶段安排好相应的课程。 尽管通识教育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但之所以受到提倡,是因为历史上的知识观认为各门学科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有些学科是高深的、有价值的,而为生存而需的知识是低级的。说得直白些,就是职业教育较为低劣。反对把职业教育包括在本科生课程中也是由于这种教育的狭隘性。为什么一种狭窄的、专门化的教育其地位就低于一种广博的教育?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一个线索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他承认懂得怎样吹笛子是一件好事,但他告诫说不要学得太好。这种反对精益求精的告诫也许令人惊讶,但这是可以理解的。要学会吹笛子的技能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时间,以致有可能导致忽视其他有价值的活动尤其是理智或理性的活动的危险。 这种把理论学科和实用学科一分为二的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人们不再把医学、法学等职业性学科视为低级知识。 七、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论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没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正确或错误之分。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尽量避免争论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比如是需要更多的科学课程、更多的数学课程、更多的外语课程,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我们要承认通识教育的存在价值。如果没有了通识教育,我们可能也就失去了有社会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公民、能活到老学到老的公民。在信息时代,通识教育不应再延续以往的拼盘式课程组合。我们思考以下几条途径。 首先,不要再过多争论广度(通识教育)与深度(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关系,要重视各门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及相应教材应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并注重能围绕现实性问题组织教学。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内涵是学生要了解、学会应用其它学科的视角、方法和语言来看问题。物理系倪光炯、王炎森教授主持为文科类学生开设的《改变世界的物理学》既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又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阐释物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总之,要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索各类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学科中吸取方法,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学习和研究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其次,我们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任何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都无法克服一个缺点:无论一种课程的知识面有多宽,它仍然是从知识总体中挑出来的一小块而已,因此仅仅通过课程就不可能达到通识教育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的广度。于是,她提出,应促成校园文化的非专业化,以拓展通识教育实践的途径和空间。 再次,加强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培养。总有学者质疑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内容深度,即有重复中学教育的嫌疑。这种质疑的背后事实上就是,通识教育应该在中学进行还是留待于大学本科阶段进行?克拉克曾这样写道:美国高等教育系统还特别着迷于为未充分接触专业的学生提供普通教育或自由教育。不象其他国家把广博的普通教育留给中等教育,而学生到大学就是学习专业知识。 事实上,美国作为当代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该国只有研究型大学以及财力雄厚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开展通识教育。据统计全美国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5%。 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当前中学生只集中精力于若干门课程的复习考试。为此,当前大学教育确实需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哪怕通识教育的内容可能会与中学教育内容有所类同。也许,大学通识教育的补习性质是无法否认的。博耶提出:当需要补习计划成为一种生活现实的时候,我们也仍然坚信长远的解决办法是更好地搞好大学前的教育。要求大学不断地采取无止境的学术上的应急措施是不可取的。六个星期或六个月的补习课程,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无法弥补先前十二年正规教育所造成的缺陷。 当前,这种大学一、二年级的补习计划应该突出知识的高深性。 总之,通识教育确实是不错的教育理想。从实践上,要让大学生在四、五年之内掌握既全面又有深度的知识是很难做到的(显然,谁也不愿意大学教育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广博教育)。我们不否认大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终身教育,要看到使人学会做人的通识教育显然要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不是大学阶段的专利。人们已经懂得回归教育的意义,我们不应过分地强调在大学阶段开展所谓的通识教育。而且,我们要承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部分大学的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倾向于寻找一份工作,而不是继续攻读研究生。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 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5 。页码:26- 29. 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80页。 王承绪,《比较高等教育引论》,《外国教育》,1983年第6期。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Pace, C. R. and Connolly, M. (2000), Where the liberal ar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41( 1):53-65. 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高等教育系统》,第14-15页。 《高等教育系统》,第13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114页。 刘凡丰,《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95页。 李曼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课程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93页。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皮连生,《论智力的知识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高等教育哲学》,第108页。 《高等教育哲学》,第88页。 李曼丽著,《通识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伯顿克拉克,赵炬明译,《我的学术生涯》,《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1期。 享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第93页。 以耶鲁大学为例(2003年的统计)。本科生在毕业后第一年,1975届有36%、1985届有60%、2000届有70%参加工作。而继续攻读文理研究生院或专业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逐年减少。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3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pikeliu 2009-10-5 08:27
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刘凡丰,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 6 。 摘要:介绍了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导师制及其存在原因,并总结了该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中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真正的导师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标准的要求、强调多学科的交流。 关键词: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教学管理 20 世纪以来,欧美许多大学实施学分制,但以牛津、剑桥为首的英国老牌大学仍坚持学年制。阿什比曾这样解释道:英国大学对教材和教学方法都有规定,各门学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学习。牛津和剑桥都自命为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大学既然是家长代理人,就要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第一,学生既处于家庭中的子女地位,在学校里当然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学生的取舍。第二,英国大学生一旦所愿学习的科系,那么,他所学的课程、修业年限以及必须参加者的定期考试的时间,全由学校规定,他没有自由改变的权力。洪堡关于学生独立和自由的观点,英国大学从来未曾接受过。 尽管学生没有美国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但牛桥的大学生质量是不愧盛名。据英国《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分析,牛桥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于哈佛二年级的研究生水平。在 2000 年全国性教学质量评估中,牛津大学参评的 10 个学科中有 6 个得到最高分。显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牛津大学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分不开的。而在历史上,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牛桥学院制( Collegiate System )、导师制( Tutorial System )对美国大学学分制的实施和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本科教育的课群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入学申请时,就需要确定自己的课群( course ,在这里该词的意义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牛津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课群现有五十种(见文后所附)。每类课群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个别课群如医学需要六年时间。一般地,学生学习三年后,通过毕业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 BA ),亦称最后荣誉学科( Final Honour Schools )。 50 种课群中现有 26 个课群是合并几种学科而成的,称为联合学科( joint schools ),或称为综合性课群( combined courses )。这是牛津大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做法。即针对现代科学范围重叠交叉,出现边缘学科的情况,开始允许学生选择多学科同时学习,例如同时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后来,这种做法被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大学所普遍仿效。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同于我国的双学位。这些课群的学制三年或四年不等,如工程学和材料学(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课群学制为四年,授工程硕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 PPE )学制三年,授文学士;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学制为四年,授文学士( BA )。 牛津大学每学年的教学学期是非常短──三个学期加起来不到 25 周,每年 10 月开学。每年的三个学期和三个假期依次是:米迦勒节学期( 8 周)、 12 月中旬至 1 月中旬为圣诞节假( 6 周)、希拉里节学期( 8 周)、 3 月中旬至 4 月底为复活节假( 6 周)、三位一体节学期( 8 周)、 6 月底至 10 月某日为暑假( 16 周)。 一般地,学生每个星期要出席 8 至 10 个学时的讲课( Lecture )。例如,选读物理学的一年级学生,每个星期会有 4 次数学讲课, 3 至 4 次物理讲课。讲课( Lecture )是由教师在大教室利用黑板 / 幻灯 / 实验演示等,面对牛津大学所有选听该门课( subject )上百名学生讲授。讲课通常会有讲义、练习题等下发。选听该门课的学生通常会出席讲课,但没有强制性要求。讲课的次数不多,但速度很快,而且不重复讲授内容。 牛津的考试不多,本科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有一次考试总结一年的学习。然后要到第三学年才有毕业考试,考试内容涉及三年的学习所得,那是最紧张的连续几天笔试加上一场口试。但中间整整两年时间一般没有考试的干扰,那是学生最快活的时间,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学自己爱学的东西,思想上不受威胁,没有负担。三年学制的,通过考试就可获得文学士学位,四年学制的,还要进行一年深入的专业学习。牛津大学根据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分别给予一、二、三等荣誉。 讲课( Lecture )、考试以及理科类的实验( practical work )是由称为系( department )的学术单元( unit )来负责。牛津大学的学术组织现分成五大学术组块( academic division ):人文组块、生命和环境科学组块、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医学科学组块、社会科学组块。每个组块由相应的学术单元( units )构成。数学和物理科学组块为例,下设有:计算实验室、数学系、统计系(以上为数学科学组)、化学系、地球科学系、工程科学系、材料科学系、物理学系(以上为物理科学组)。每个组块都有相应的组块委员会( Divisional Board ),设有三个常务委员会( principal standing committees ):计划和财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资源分配委员会。从人文科学组块的网页所列内容看来,学术组块在学术方面的权限大致相当于美国大学或我国大学下属的学院。 在下面,我们以物理学系的本科生教育作为麻雀加以解剖。该系有两个本科生教育的课群。 ( 1 )物理( Physics )课群。该课群又分为两个课群:三年制的 course1 、四年制的 course2 ,与之相对应的学位为文学士( BA )、物理学硕士学位( MPhys )。两个课群的课程学习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年为基础课学习年( Foundation year ),结束后有一次考试,称为 Prelims 。第二、三年学习物理学的核心知识,在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三年制和四年制的有一个共同的最后学位考试(称为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考试内容涵盖所有的核心课程。最后部分称为 Part B ,对于三年制的就是要再继续学习一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 options );对于四年制的就是要在物理学的二三个领域内学习更为高深的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开放式项目( project )。三年的学习专业化程度稍低。 ( 2 )物理学和哲学( Physics and Philosophy )课群,与哲学系联合提供教学( teaching )。学制四年,授文学士( BA )。头三年,同时学习物理学和哲学两门学科,在这一时期,物理学的内容偏重于三年的物理学课群中的理论部分。第三年也有一次毕业考试( Final Honour School Part A )。第四年,学生可选择在哲学或物理或同时两门学科上更为专业化学习。物理哲学( philosophy of physics )作为交叉课程( bridging subject )是每年都要学习的。 二、学院制 事实上,由系组织的讲课( Lecture )并不构成牛津大学本科生学习生涯的中心,讲课( Lecture )要依赖由学院( College )负责开展的辅导( Tutorials )作为强大的支撑。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有两组教师:一组在系工作,另一组在学院工作。在牛津大学,系的学术人员同时也是某个学院的成员,他们在系里做研究和负责讲课,同时担任学院的导师。 牛津大学现有 39 个独立的学院。学院是独立的、自我管理的自治团体,学院与中央大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邦制。每个学院是由院长( Head of House )和多个院士( Fellows )管理,院士们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中央大学也有职位。牛津大学另外还有 6 个永久性私立学堂( Permanent Private Halls ),这是不同的基督教派别由建立,仍旧保持宗教特征。学堂有与学院相似的权力和义务。学院向每位学生收取学费,接受社会各界捐款。通过学院贡献基金( College Contributions Fund ),富的学院接济收入相对较少的学院。 要成为牛津大学的学生,先要成为一个学院的成员。对于本科生来说,入学录取的工作由学院全权负责,学费的大部分也是上交给学院;研究生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30 个学院和所有 6 个学堂,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招;七个学院只招研究生;众灵学院( All Souls )只有院士,不收学生; Kellogg College 专门从事部分时间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各个学院规模不一,一些学院本科生多达四、五百,少则不到一百。学生与院士们一样来自多个学科( subject ),例如,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的本科生中有生物化学、化学、古典人文、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大学学院不接收攻读以下荣誉学科的本科生:考考古学与人类学, 生物科学,地理学,历史与英语,历史(现代)与政治,人类科学,哲学与神学,神学。 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宿舍、厨房、餐厅、图书馆、运动和社交场地及器材,还为学生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学生的学院生活丰富多彩。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学院负责本科生的辅导( tutorial teaching )和各种福利(如奖学金)。 我国学者裘克安归纳了学院制的几个特点:( 1 )学院是几百人的小集体,高度自治,由学者管理;学者数目大大超过职员,一部分教师兼一个时期的管理职务。( 2 )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他们指导的学生经常生活在一起;这是基于牛津大学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即人的教育要全面,不可囿于限制的领域。不同学科的人经常接触交谈,能够相互启发,培养相互尊重的品德。特别是理科师生有必要和文科师生保持接触。( 3 )一位导师指导 6-12 名学生,按这个比例收学生,决不敷衍了事。( 4 )院士都有自己的房间,学生至少必须在学院内住一年。学生宿舍是宽敞的单间,可以退而保持宁静而不受干扰的自学环境。 三、导师制 对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学院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方。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为学生学习提供全程性的个别辅导。浙江大学 费巩 教授(曾于 1929 年至 1931 年留学牛津)认为牛津大学导师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导师指导,不重上堂听课。大学教师除了科研外,主要的任务是担任学生导师,授课乃其次要。每一学生不止导师一人,按其专业所分之门类,另有导师数人,导师与学生相互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 2 )重博览群书,不重课本。导师经常指导应读之书,使学生不重捧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经常翻阅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 3 )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导师经常与学生见面,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抱负之学者。( 4 )因材施教,修身养心。导师与学生常处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足以使学生的优劣为导师所察;分类指导,使聪明的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不仅为学生剖析疑难,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学生为子弟,学生视导师为良师益友。学生受导师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有人曾认为,六十年代美国和法国的学生运动很厉害,而英国并不如此,就和英国大学比较成功的导师制有很大关系。 费巩认为中国固有的书院制也有类似的优点,他主张我国大学教育也应依照这些优点的精神,倒并不是死搬形式。在竺可桢校长的支持和领导下,解放前的浙江大学曾有一段时间实行了导师制,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历史上,英国大学的导师制还影响了美国大学的学分制实施。哈佛大学在 1823 年首创和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后,于 1916 年起又实行导师制, 1951 年进一步规定每个导师指导学生不超过 6 人。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程选修上须经导师批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则在学生一进校就为其配备导师,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生 20 人。 20 世纪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5 年牛津大学校长麦克米伦写道,六十年前学科有限的数目已经大大增加,其范围扩充到认不出的程度。导师们到黄昏就不见了,象今天的上下班乘长途车的人那样回家了。麦克米伦谈到研究生的大量增加改变了大学人口构成的比例。从本科生的眼光看来,在他们和掌权的副校长之间,兴起了一种享有特权的上层阶级,好象古罗马时在平民和执政者之间出现贵族一样。不过,牛津大学的官方网站尽管承认有所变化,但也指出导师制作为一项制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几点启示 牛津大学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仿效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不过,其中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 1 、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教育意义 有学者认为,牛桥等英国老牌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是专才教育。笔者认为,其实不然。牛津大学是由系来组织专业教育,而由学院负责学生的通才教育。只不过,专业教育的课程是显性课程,而通才教育的课程都是隐性课程。正因为如此,牛津大学培养出大量的像撒切尔夫人(在牛津读化学)一样的通才。阿什比对此有一番解释:我们英国人对课程的改革,不象美国人那么感兴趣。原因很多,最突出的是:我们对科学的崇拜,从来不及对纽曼、乔义特和柏蒂森等 19 世纪牛津大学人文主义者的影响的崇拜。对他们来讲,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英国哲学家亚历山大对这个教育观点的解释是:通才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指教导学生选修哪些学科。在英国人看来,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研究工作、自学,其本身就是通才教育。 2 、真正的导师制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决不是敷衍了事。美国大学在实施学分制的历程中吸收了牛桥导师制的精髓,近几十年来广泛地开展了在导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国高校在实施学分制的同时,也必须结合导师制。例如,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有必要给与具体的选课指导或限定。 3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牛津的导师制并不是导师牵着学生一路走,而是极其强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学。当然,在相对较长的自由支配时间内,学生要坚持自学、大量地阅读。在牛津,大学各个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以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方便学生广泛地阅读。当然,还有校方购买的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这些都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条件。 4 、高标准的要求 牛津大学的(学位)考试决不是形式,而是相当规范。学生和考官都要穿上统一的黑色袍子,以显示考试的严肃和郑重。所有的考试是由学校统一出试卷,导师以外的教师批改,由另一位教师复核。考试的难度颇大,据一位曾在牛津学习的经济学家称,数学课考试满分为 100 分,有时得 40 分也就算及格。并且,本科生学位考试成绩还分一、二、三等,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研究生考试时,凡答问题,都需要首先进行学术回顾,对已往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答题人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则,即使将自己的观点论述得最好最详尽,也不符合要求。从考试中就要求学生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好习惯。 大学本科生通过毕业考试就可取得学位。对于研究生,则还要求学位申请者写出一定水平的、有创造性研究成果的论文。有必要指出的是,牛津大学是根据教师的创造性成果来评定教授。化学系一位 60 多岁的学者有许多著作,但校方认为他的著作都是编著的教材,无法依此类著作认定他有教授水平。而该系另有一位教师只发表两篇水平较高的论文,是独创性成果,就评上教授。毋庸多言,这种职称评定方式肯定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 5 、加强多学科的交流,开设多学科结合的课群 在牛津大学的学院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 和 老师朝夕相处,互相切磋,从中受到教益、交融和砥砺。据牛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忆,许多研究的灵感来自喝午时茶的交流。不过,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居住在学院内的导师越来越少,老牛津人回忆往事时很无奈。这是不是牛津、剑桥近几十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 、 http://www.ox.ac.uk 2 、裘克安,《牛津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年。 3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 2001 年。 4 、 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年。 5 、徐辉,《英国大学以导师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初探》,《高等教育研究》, 1985 年第 2 期。 6 、徐辉,《英国新大学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的革新》,《高等教育研究》, 1986 年第 3 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7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大学校长展涛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pikeliu 2009-10-3 09:58
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与潜力 展 涛 (2008年12月21日) http://president.jlu.edu.cn/read07.html   我们是中国学科最为齐全的一所大学,学科综合是我们合校所形成的最为鲜明的优势,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共识。但是,如何把学科综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却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将使合校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将使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所以我期待,我们都来关注这个话题,都来研讨这个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讨。   一. 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组织跨学科科研平台、团队和项目。   如果我们看一看现在国家的各种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诸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支撑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群体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平台建设,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无一不需要综合的学科与人才。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与机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围绕这些重大计划与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校内部的学科与人才资源,目标就是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如果我们只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只谈整合学科资源,那缺少动力。而以进入国家计划和项目为目标,就可以用这样具体的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去争取,去竞争。如果再加上学校资源的支持与培育,那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以973项目为例,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973项目,是以我们自己的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那这需要提前谋划,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家973项目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指南的建议工作,并做好我们自己内部的组织工作。如果我们保持有若干个有一定基础、比较成熟的项目,提前策划和组织,每年能有两个到三个有竞争力的项目出现在国家973项目的竞争中,那我们就特别有信心,今年不成有明年,西方不亮有东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学校内部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视,985和211经费要向这样的设计倾斜。其他的项目和计划亦是如此,比如,我们总要谋划几个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提前组织和培育,否则要进入国家计划就非常困难。总之,我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建设好已有的平台和团队、做好已有的重大项目上,同时要放在组织培育新的国家平台、团队和重大项目上。这样,我们学科综合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二. 活跃跨学科学术交流。   跨学科平台、团队和项目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但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围绕科学问题的学术交流,因为这是基础,是产生新的学术思想、推动学术合作不可或缺的途径。   具体方法是,由学校学术部门,如科技处、社科处和学科办分别或者共同定期组织专题学术论坛,每周或者每两周一次,每次选择一个课题,邀请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参加。比如,可以围绕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新药、公共卫生政策等课题展开讨论。每次可以由一个学院或科研机构承办。这样做,无需任何投入,但可以增进学科交流,很快形成一种崭新的校内学术交流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可以立即启动。   三. 以校内双聘教授模式推动教师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我们经常聘请一些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与我们一起合作科研、合作指导研究生。但是,由于他们来自其他大学甚至国外,所以到学校来的时间很难保证。那我们何不聘任一批校内双聘教授呢?所谓校内双聘,就是让那些科研领域跨学院的教授们成为两个学院共同聘任的教授。这种方式非常简单,比如我几天前在电子学院见乌克兰院士Shulga教授时,见到物理学院韩炜教授,他与Shulga 教授和电子学院都有很长时间的合作。那电子学院可以聘任他作为自己的校内双聘教授,他的名片上可以写上,物理学院教授、电子学院教授,同时学校应该同意(也应该要求)他在电子学院招收研究生、开展科研,甚至根据自愿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他在物理学院的岗位和工作一律不变,待遇也不变,他在电子学院根据工作业绩和工作量享受学院的业绩津贴就可以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学院和学科,每个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来邀请其他单位的院士、教授成为自己的教授,而双聘教授们可以在两个单位开展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又是一举多得!我看这个举措也应该立即启动,只要人事处和研究生院明确一下政策就可以了。   四. 以研究生校内合作导师模式推动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间流动。   这种模式旨在推动研究生在校内不同学科间流动,这种流动的方式比教师流动更为简单,但却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交叉领域人才的好方式,可以让很多研究生加入这个行列。这又是一个发挥我们学科综合优势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生培养需要,导师或者研究生本人在学校其他学科、其他学院为研究生选择一名合作导师,合作导师可以与导师一起共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也可以只是让研究生参加自己的讨论班,作为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的一个途径。如果这样来设计,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只要是导师,只要研究生和第一导师同意就可以成为合作导师,没有评审问题。甚至也不需要考核、不需要经费投入,对于合作导师来讲,是收获了一名好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团队,如果有实质性的指导与合作,还可以成果共享,何乐而不为呢!或许我想得太简单了,或许还是需要一些鼓励和规范,请研究生院考虑吧,也期待伴随着新年启动起来啊。   可以想象,如果有大量研究生在校内流动起来,对于研究生本身的成长、对于导师之间的交流、对于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还可以把合作导师模式推广到校外和国外,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提供双导师指导的机会,使双导师培养成为我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鲜明特色。   五. 以双学位和主辅修模式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选择。   现在我们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苛刻,其中一点,就是希望他们聘用的人才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对于本科生而言,让他们以个体为单位在学院之间、校园之间流动很困难。但是,我们却可以为他们设计多种选择。例如,我们可以设计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作为第二学士学位,让那些未来希望到企业就业的同学们选择,比如学习语言、学习工科的学生可能对这样的第二学位感兴趣,我们已经有暑期学校的设计,可以利用周末和暑期为他们单独开课。当然,这只是一种设计,我们学科如此齐全,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若干个第二学位,让我们的本科生享受到学科综合的优势。如果修完全部学位课程时间上有困难,我们也可以推出部分学位课程,使同学们获得辅修专业学分,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与成长。   六. 以跨学科讲座模式推动不同校园之间的文化交流。   团委最近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讲座,叫做魅力吉大 名师系列报告,邀请我们的名师跨学科、跨校园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励志报告。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特别希望我们的院士、名师们加入到这个报告中来,让我们的学生们体验吉大多彩的文化与学术内涵,感受名师的风采与魅力。   我们这个大学是由不同历史经历、不同文化特色的几个学校合并而成的,今天吉大的文化应该汲取和继承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传统,应该注意保留与呵护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今天吉大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理念。和而不同,和是体现在今天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发展目标上,必须有这样的和才有学校的凝聚力和发展的方向,而不同则应该体现在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上,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我们的学校丰富多姿、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我们的优势之所在,魅力之所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耶鲁是耶鲁 复旦考察团
pikeliu 2009-9-28 12:40
为何耶鲁是耶鲁耶鲁大学考察报告 复旦大学访美考察团(2003) 强大的财力、耶鲁共同体、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支撑耶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教育、科研和服务)的三大支柱,而三大支柱则立于实用主义加保守主义的基石之上。 2003年2月底至3月初,复旦大学考察团深入地调查了耶鲁大学多个方面的情况,并受到耶鲁校领导的接见。考察团之所以选取耶鲁作为具体的研究个案,除了耶鲁大学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一流大学之外,还主要考虑到耶鲁的毕业生是美国多所一流大学的创办人,耶鲁的许多做法被一些大学所效仿,了解耶鲁是了解其它一流大学的基础。    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它在这个小城市拥有300英亩的土地。耶鲁大学现有一个本科生院(耶鲁学院)、一个文理研究生院,以及10个职业性研究生院。耶鲁学院现有本科生5274名;文理研究生院现有学生2372名;整个学校共有11270名学生,男女各半;教师3049名,职员7892名。 一、强大的财力 在美国,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财力。近几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开支大幅度地增加,各类高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每年也在增长,美国公众对此表示出不满。但事实上,像耶鲁这样的私立大学,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等)大约只占学校运作经费收入(operating revenue)14.7亿美元的14%(以2001-2002年度为例)。耶鲁另外的收入有:项目资助和合同为4.1亿美元,约占全校运作收入的28%;医疗服务收入占15%;捐献为2.2亿美元,占6%;出版收入占2%;其他投资收入占2%;其他收入占5%。以上7项收入总和占学校运作经费的72%,剩余的28%来源于大名鼎鼎的耶鲁捐赠基金(Yale Endowment),它为学校运作提供了4.09亿美元。近10年来,耶鲁捐赠基金所提供的经费都占学校运作收入的14%以上。而投资主管David F. Swensen领导的耶鲁捐赠基金也取得巨大成功,基金额从1991年的26亿美元激增到2001年107亿美元,保持了净年均流动收益率18.3%的骄人业绩。    为了有稳定的、永久性的资金来源,美国不少大学将每年捐款的节余部分积累起来,成立专门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大学的持续发展。耶鲁捐赠基金的雏形来源于1822年不足3万美元的捐款,1880年之后,捐赠基金对学校发展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它是耶鲁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有利于提高学校运作收入的稳定性,有利于实施长期学术计划。第二,对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作用大。捐赠基金越大的大学,在有关排名中就越靠前。例如,近10年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常青藤大学所拥有的捐赠基金处于前三位,而位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佳大学排名前三名的也经常是这三家。第三,能增强大学自主性,降低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的依赖。耶鲁大学前校长Kingman Brewster曾在《1974-1975校长报告》中这样说道:近几年的历史警告我们,任何大学如果过分依赖政府的财务支持,必然使学校陷于众多的限制条件的包围之下,从而削弱学校教职员工和托管人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不过事实上,耶鲁大学2001-2002年度获得的联邦政府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35亿美元,约占该年度运作经费总收入的23%。难怪有人说,美国顶尖私立大学事实上也就是国立大学,它离不开联邦政府的科研项目拨款。 二、耶鲁共同体 强大的财力来自校友们近乎无私的支持。耶鲁大学每年向校友寄信告诉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请求他们慷慨捐赠,校友们的回应(捐赠率)近半。耶鲁校院研究室(OIR)向我们提供的材料表明,从1993-1994学年到2001-2002学年,耶鲁学院(本科生院)毕业生的捐赠率几乎每年都高于其他学院(研究生院和10个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这反映了本科生更认同自己的母校,这也是耶鲁大学重视本科生教育的结果。这提醒我国一流大学,应该以战略性眼光看待本科生教育,切莫等闲视之。    为了回报校友,耶鲁和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于2000年合作投资建立了网络教育公司,以期为校友们提供世界级杰出教师主持的教学计划,帮助校友们开展终身学习。校友之所以愿意把钱捐赠给耶鲁,还因为有一系列的制度使校友相信学校有能力善用捐赠。耶鲁校友可以参政议政,例如,在19名董事会成员中,有6名直接由校友会组织从校友中选取。校友们对耶鲁的各项改革与发展也有发言权,耶鲁最近公布的本科教育改革报告就是在校友们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耶鲁大学专门的成立由企业家、社会名流组成的大学参议会(University Council),其中不乏耶鲁毕业生。副校长兼大学秘书Linda Lorimer向考察团介绍说,学校会定期地将战略规划告诉大学参议会的各位成员,让他们以各自的眼光来判断学校决策的可行性。    Yale community(耶鲁共同体)的成员原来是指耶鲁在职教师、员工和学生。近年来,耶鲁校方在向校友们宣扬耶鲁共同体的同时,已把这一理念推广到所在城市,乃至整个世界。    纽黑文在过去几十年由于产业投资和工作机会的萎缩,城市被遗弃、贫民窟范围扩大,与耶鲁大学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为此,现任校长理查德列文(Richard Levin)在1993年就职时就明确地提出,为了吸引世界各地最好的学生和教师,耶鲁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成为一个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社会公共机构。耶鲁也据此在组织结构方面作了调整,成立了专门的纽黑文与康州事务办公室,并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此类事务的副校长职位。同时,耶鲁在四个领域采取了行动:第一是促进经济发展,鼓励生物医学等学科的教授把技术转移到当地企业;第二是增强邻居关系,鼓励在校教职员工在纽黑文市区购房,帮助公立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增进市区的安全感;最后是帮助改变城市的外部形象,改善它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为了纽黑文的复兴,耶鲁校方投入了1亿多美元。    除此之外,耶鲁还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列文校长多次提出要建立一个truly global university(真正的全球性大学)。2001年耶鲁推出一个名为世界学者项目(World Fellows Program),计划每期吸引16-20名世界各地各个行业的年轻领导人到耶鲁,在最杰出的教授指导下研讨全球问题。在我们访问期间,耶鲁创建了耶鲁与世界(Yale and the World)网站。 三、完善的制度 1.行政架构    耶鲁宪章规定,耶鲁大学的治理团体在法律上是校长与耶鲁学院院士--或可简单称为董事会(The Corporation),它是耶鲁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19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成员是大学校长、康州州长与副州长;10名成员系原董事的继承人,即由现任董事选出的他们自己的继承人;6名成员是校友董事。后16名成员大部分是或曾经是企业家,少部分人承担或曾经承担过非营利部门的领导职位。董事会设有10个委员会:重大事务委员会(Prudential Committee)、财政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教育政策委员会、机构政策委员会、荣誉学位委员会、建筑与土地委员会、发展与校友事务委员会、托管人责任委员会。重大事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由校长和6至11名董事会成员组成。其余委员会都安排一位学校行政官员担任该委员会的秘书,以与相应的校行政部门相沟通。例如,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可出席重大事务委员会的会议和董事会的会议,并担任审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建筑与土地委员会的秘书。    在耶鲁大学,由校董事会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校行政领导负责实施,校董事会监督结果和最后核准。耶鲁大学的传统之一是教授治校,因而教授会的权力不可轻视。但耶鲁董事会还是保留最终的决定权(终审权),诸如对终身教授的审批。    校长列文在回答考察团提出的耶鲁与哈佛等一流大学之间的区别这一问题时说,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两校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有所不同;二是组织结构不同,例如哈佛的各个学院在财务上相对独立,而耶鲁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外,其他学院的财务由耶鲁大学集中管理。总之,哈佛相对分权,耶鲁则中央集权。在耶鲁大学,校长就是这种中央集权的代表人物。校长对耶鲁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校长是大学的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要负责大学所有事务的原则性指导工作。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是耶鲁董事会、各个教授会和12个学院的每个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并有权提名教务长(Provost)、大学秘书和现任另外四位副校长以及12个学院院长的人选,当然这要经耶鲁董事会确定。    经耶鲁董事会的认可,每个学院都有它自己的院长、教授会和永久性工作人员委员会(board of permanent officers)或其他治理机构。耶鲁学院和文理研究生院的全体教师构成了文理科教授会(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并由文理科教授会执行委员会领导,后者由校长、教务长、耶鲁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长组成。在董事会的全面领导下,并听取校长或教务长的建议,每个学院的教授会有权制定学院的教育政策, 通过采取建立若干个委员会及相应的程序开展工作。教务长Susan Hockfield向我们介绍时指出,耶鲁很少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产生各个部门的领导人。通常校长、教务长等领导向系里的教授们征询意见后,由执行委员会决定谁是最后的系主任人选。他们认为,之所以不通过投票选举主任,是因为投票选举产生的人往往是在竞选运动中表现良好的人,而不一定是真正适合当系主任的人。    2.人事制度    在文理科教授会中,人员聘任事务由该教授会的正教授聚会讨论,会议结果转交给耶鲁学院和研究生院永久性工作人员联席委员会。在每个职业学院中,有关永久性职位的人员聘任事务一般由正教授以及该职业学院院长、校长和教务长组成的永久性工作人员委员会讨论及处理。    耶鲁的终身制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获得终身教职,耶鲁教师必须证明自己在其专业领域位于国际上最优秀的前三名。许多人成为终身副教授时都已年过40,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在30岁之前就拿到博士学位。这种制度虽被称为终身制,但事实上却经过了严格的筛选。据说,因不能晋升终身教职而离校者,在耶鲁的比率为60-70%。即便如此,美国公众还是认为终身制会导致教授们的惰性,废除终身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耶鲁于6年前推出了研究系列(有期限的合同制),那些自以为难以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可以申请进入此系列,这有意无意地提高了晋升终身教职的标准。    耶鲁教师岗位根据项目(program)而设(因事设岗),说得明白些是因钱设岗,即增设一个教师岗位就意味着要有一笔明确的资金来支撑。一名教师如果长期没有申请到科研项目(grant),即使已荣任为终身教授(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系里也是没有地位的。在美国一流大学,谁有钱,谁就是老板;谁的钱越多,谁的发言权也就越大。耶鲁的氛围和各项制度支持了在各种事务处理中让钱来说话(Money talks)!    正是由于大学的运作经费收入(特别是学生学费、科研项目经费)要依靠教授们的工作,经费来源决定组织行为的规律起了作用,耶鲁大学的行政性人员都能自觉为教授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务,乃至为科研项目的申请组织工作服务。许多系的事务经理(business manager)系MBA毕业生。耶鲁的教授们承认,耶鲁的行政事务部门(business side)确实很好地支持了学术性部门(academic side)的工作。    3.财务管理制度    耶鲁大学董事会保留了对大学财政事务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下属的财政委员会负责财务状况监督、规划和预算;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会计运作;投资委员会负责监督耶鲁捐赠基金和其它投资项目的管理。在校级行政层面,财务管理主要由校长、教务长、负责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三人负责,并成立由教务长任主席的预算委员会,同时由几位颇有声望的教授和行政部门的关键人物担任委员。校预算委员会审核大学的长期规划和预算,调查重大的财政问题,并审核一些关键的决定如学费或工资的增加。分管财务和行政的副校长掌管的财务部有三大职能:一是协助预算委员会制定规划;二是负责具体的财务运作;三是负责捐赠资金和资产以及债务的管理。学校每年的财政报告由一家外部的公共会计事务所审计,会计事务所会针对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点和风险做出总结报告。这份报告每年由耶鲁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为了有效地管理校内财务,学校内部的审计部门要求各个院系每个月提交一份财务报告。    耶鲁的财务运作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三权分立思想:董事会相当于国会,校长相当于总统,教务长等人在学校和董事会之间起着联络和协调的作用,而起到监督作用的司法机构则主要由外部的公共会计事务所担任。这样的机构设置使得财务决策(立法)、资金运作(行政)和执行监督(司法)三者相对独立,避免了钱权交易。考察团在参观时发现,尽管富可敌国,但耶鲁仍十分节俭,许多办公桌椅虽相当破旧却仍在使用,显然耶鲁是尽可能地把钱花在刀刃上。 四、耶鲁的新理念 从1701年创办开始,保守主义一直统治着耶鲁大学。1828年的耶鲁本科教育改革报告,把学校确立在美国大学保守主义的首席代表位置上。据我们了解,过去一段时间,正是由于保守主义的影响及前几任校长在学校的发展关键时期都选择了保守做法,所以导致了耶鲁的落后。除了本科教育尚属一流,历史学、法学、文学、医学处于领先地位外,耶鲁在多个学科排名上落后于老对手哈佛。    但自从1993年列文担任耶鲁大学校长之后,保守主义的治校理念不再统治耶鲁大学,实用主义之风开始吹拂。列文于197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同年成为耶鲁大学教师。他系1968年的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生。列文曾担任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文理研究生院院长,现在还兼任国家科学院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委员会主任。    据耶鲁学者介绍,列文校长作为经济学家,曾长期从事有关技术转让的研究,因此他的办学理念与前任校长大不相同。前任校长要解散工程学,而列文则要大力发展。在过去10年,耶鲁大学已经在自然科学、工程学和医学投入5亿美元,未来10年内还将继续投入10亿美元。列文校长还在最近的演讲中提出:我们希望耶鲁在这些对现代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能在未来50年内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如果仅仅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法学处于优势地位是不够的;我们要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处于最好行列。列文还领导了大规模的耶鲁校园修建工作,努力改善耶鲁与纽黑文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大学对当地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考察团认为,列文作为斯坦福的毕业生,其身上具有的不断进取的硅谷精神显然影响了他的治校理念,并以这种精神引领着耶鲁的伟大复兴。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领导马德秀 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 转
pikeliu 2009-9-27 14:46
马德秀在医学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 尊敬的丁部长,尊敬的铭俊书记, 老师们,同志们: 在上海市委、市府和教育部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医学院顺利完成了院领导班子的调整。刚才,丁薛祥部长宣布了市委的任职决定并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要求。我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代表谢校长,对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当选的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朱正纲、唐国瑶、黄钢、陈国强等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曾为医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原领导班子成员,对沈晓明同志等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去年6月10日签约、7月18日召开合并大会到今天,我们两校强强联合将近一年时间。回顾一年的历程,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合作合并融合之路。结合医学院新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我想谈三点意见:    一、两校合并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年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通过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积极而又平稳的过渡,做到了人心思进,人气旺盛,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不断不乱、有序推进。   在赵佩琪书记、沈晓明校长和钱关祥同志等领导的带领下,学院紧紧咬住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战略目标,认真制订医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以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凝聚人心;全面总结十五211工程建设经验,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很高的评价,同时已开始着手准备十一五211工程的申报;目前,医学院还积极规划,统筹安排下半年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申报工作。为了推进深度融合,校本部与医学院的机关部处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实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医学院的发展问题。两课中心、保卫处等基础教学和公共服务部门进行了资源整合,率先实现相互融合。通过学术沙龙、设立合作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医工、医理、医管、医文等学科交叉,鼓励教授开展跨学科合作,目前已成功开展50多项合作项目。学校利用110周年校庆的契机,融合两校文化,挖掘新的文化内涵,推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等等。   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医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从中也充分体现了医学院同志追求卓越的事业心和胸怀大局的责任心。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医学院原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两校合并一年的初步成效,充分验证了部、市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医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既对完成上海交大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大学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推动作用,也促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医学院在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短短一年,医学院发生的变化令人振奋:学院本科生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仅以上海为例,今年一志愿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中,来自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50%,比去年增长20%;研究生录取数量、质量和计划内比例大幅度提高,新增了一批博导。合并后2006年博士生招收323名,增加近50%,研究生招生总数由2005年的600多名增长为今年的近千名,计划内比例、硕士生免试入学比例均大幅增加。这些研究生是医学院未来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宽口径培养人才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凸现;国际化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推进,加快了与密西根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学校支持医学院开展985工程建设,建立了医学科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三个科技创新平台。特别是后两个平台的建设,交叉学科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通过把握先机抢占高地,在部分领域赢得了先发优势;医学院利用交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新增系统生物医学、细胞分化与凋亡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胰腺疾病等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此外,医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显著增加,获奖总数达72项,比上年增加了20多项(其中,上海科技进步奖增加9项,中华医学奖增加2项,上海医学奖增加11项)。这些发展和变化,使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全国高校医学院中为人瞩目。总之,两校强强联合,既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医学院冲击一流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宽广的空间。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在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的新模式。我们讲融合,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要我们瞄准两个一流(冲击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我们一定能够为医学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二、对学校和医学院今后发展的几点考虑   今年4月,市委书记在学校11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上海是一座富于创造的城市,交大是一所善于创新的大学,交大因地处上海而自豪,上海为有交大而骄傲。这是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极大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信心。生命医学学科是上海交大三大支柱学科之一,发展得如何,对学校整体上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医学院的办学骨干,借此机会,我想就学校和医学院今后的发展谈四点思考: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医学院,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学校党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内涵建设作为今年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学校工作的主线,每个学院都要围绕内涵发展,形成聚焦、狠抓落实、形成突破。学校在发展中,在量到了一定阶段,必须重视质的问题,必须高举内涵建设的大旗。特别是我们要看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科技前沿的医学学科发展势头迅猛,国内其他高校医学院的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和国际一流的医学院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医学院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狠抓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把985二期建设、211三期提供的资源、政策和空间等方面的条件真正利用起来,既要做大,更要做强,不断增强医学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加快冲击一流医学院的步伐。   2、认真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切实实现人才强院   兴校强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关键在人才。为此,2004年召开的学校八次党代会把人才强校确定为发展的主战略,今年又进一步把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作为着力推进的两项全局性工作之一。医学院在人才强校方面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在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前不久,学院还专门召开了师资工作会议,充分体现出学院领导对人才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希望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学院继续扎实地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把吸引和汇聚高层次领军人才作为学院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来抓。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善于发现人才,善于汇聚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进一步提升医学院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创建一流医学院奠定基础。学校特别希望医学院能率先探索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凝练和总结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3、加强医学和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学科的生长   强大的生命医学学科,不仅使学校的学科布局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度发展,不断衍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美国著名大学,生命医学学科科研经费占50%。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科、工科,传统的理工科发展的突破很大部分基于研究对象必须转向生命医学上。例如,化学研究要与三个方向(材料、能源、生命)结合,而生命是最重要的主流。目前,交大化学仅与材料结合,而复旦与生命医学结合得就更紧密。由于观念、体制、机制等限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深度融合还不够充分。希望学院在未来发展中,更好地确立大学科的理念,主动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深度交叉,吸引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参与医科建设。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全国重点学科评审,是推动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强有力地整合12个附属医院资源的最好机会。希望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切实解决学院重点学科偏少的软肋。   4、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建设   合并一年来,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工作之所以快速推进,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承担着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两个一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快冲击世界一流医学院)。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医学院在2005年底调整并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到2010年,医学院将在培养高素质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造就以名师名医为主和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推进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办学水平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到2020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医学院校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 这是一个宏伟的、鼓舞人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院领导班子的努力,更需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医学院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创造医学院新的辉煌。    三、对医学院领导班子的三点要求   长期以来,医学院的领导班子一直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在班子团结和开拓方面有着良好传统。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对新的院领导班子提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形成班子整体工作的合力。进入学院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同志们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载着全院师生员工、医务工作者的重托和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种领导全院师生员工,继往开来、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的严峻的挑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每位同志都要倍加珍惜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全院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我们的信赖和期望,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精诚合作,真正形成班子的整体合力。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是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和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它是领导班子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班子工作的基础,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能的保证,也是领导班子体现权威的条件。大家在一起合作共事,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难得的缘分。个人的经历、性格、志趣、爱好会有差异,工作中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学校的事业发展为重,就能够求同存异,合心合力,坚强有力,无往而不胜。   第二,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领导学院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我们高校领导班子来说,执政能力首要地体现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上。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客观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的办学规律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有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知人善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面对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有矛盾、有困难是正常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领导班子,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困难和问题,以什么样的胆略和勇气,带领大家扫清阻碍发展的问题。今年5月下旬,周济部长在我校参加211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机遇属于那些谋大事的人。他希望,高校的领导班子都要成为善于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的集体。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希望进一步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活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我们的工作才有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医学院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发展机遇期,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医学院的各项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进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党和人民寄寓着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拭目以待。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都担负着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敬其业,有所为。我觉得,相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一届班子的工作时间都是短暂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但是每一届都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看准的事情,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一抓到底,直到把事情办成。不论哪项工作,都要瞄准一流水平,都要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永远保持奋发进取的活力。   一个合力,一个能力,一个活力,这三种力量综合在一起,相信我们班子一定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和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拥护,赢得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最后,我借这个机会表一个态,学校对医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将竭尽全力地支持医学院班子的工作,不遗余力地支持医学院的发展建设。我们相信,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医学院的各项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新闻看了不信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6980
pikeliu 2009-9-22 11:21
网络新闻真是多!看了不相信。真有此事??? 祝好人一生平安!另外,期望不要太高,也不要拼着老命努力!当然,不能太懒!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作者 djwjs 查看 308 发表时间 2009/9/21 06:14 【论坛浏览】 发信人: XBaldwin (Baldwi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关键字: '浙大海归,自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9 22:09:01 2009, 美东) 刚听一朋友说,一2002年清华毕业生,Northwest University 博士5年,在美国做了两 年博士后,5月份到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工作,讲师。于前天凌晨从自己住的楼上跳下去 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听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还有一3岁的女儿,好可怜。据说浙 江大学完全封锁了消息。如果有其他消息,我会再更新。 朋友奉劝大家,在海归前请做好最坏的打算。 -- 发信人: stoneshower (stoneshower),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音容宛然 -- 记我的本科同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0 13:08:52 2009, 美东) 14年前我们一起进入清华水利系,从此成为5年同窗 2000年本科毕业后,他在清华多待了一年,拿到法律第二学士学位 然后他来了美国,西北大学 4年前我初次来美,他已经博士三四年了。 跟他和夫人,以及热心来接我的另一个本科同学一起聚餐。 他挺乐观的样子。 4个月前我去芝加哥给他饯行的时候 他依然挺乐观的样子。说浙大建工学院给了他副教授职位,口头offer 我提醒他要注意浙大可能不守承诺,可能只给他讲师职位,因为此前已有stanford海归 的前车之鉴 他说,没关系,讲师就讲师,关键是以后要好好干,处理好关系 昨天晚上,这里的好友D打电话叫我上MITBBS某版看看 我跟D提过这位同学海归到浙大的事,他觉得经历太相似 是的,经历太相似 于是我发了信给原作者 于是我赶紧联系国内也在浙江的熟人H H同样震惊与不敢置信 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建工学院的人 确认了是他,事情发生在三天前 MITBBS首先发帖的兄弟也回了信:sorry, 是他 具体的原因尚未可知,未曾联系到他的家人 遗书内容知道些,但未经证实 可以确认的是 他至今仍然只是师资博士后,连讲师都还不是 还可以确认的是 浙大现在正在进行职称评审 作为他多年的同学 我不认为工作压力大是主要原因 他是个喜欢工作压力,喜欢挑战自我的人 本科期间竞争激烈,他以刻苦自律而表现卓异 曾经是当之无愧的年级第一名 博士期间因为老板抢第一作者的缘故,文章都压在老板手里未曾投出 但是他未曾放弃,薄厚至今已经发了3篇一作,1篇二作,若干在审 我也不认为家庭问题是主要原因 他的太太,虽然接触不多,但性格并不咄咄逼人 而且为了跟他一起回国,放弃了已经到手的faculty offer 悲伤之余 写下这些 一来,纪念我的同窗兄弟 二来,为后来者鉴 序号 评论者 共有评论 7 【论坛浏览】 【发表评论】 评论时间 1 yande_sheng 三江有幸旋博士,四海无情蹈弟兄 2009/9/21 22:00 2 rankedu sigh 2009/9/21 22:27 3 264761 现在,中国所谓的名校,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要看开一些,生命只有一次!!! 2009/9/21 22:33 4 nanshan 未名海归版讨论的很热烈 基本可以确认的一个情况是,学校方面有关待遇对没有信守承诺,有欺诈行为 2009/9/21 22:36 5 nanshan 相关叙述及讨论: XBaldwin Sep 19. ● 浙江大学海归跳楼自杀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0533.html stoneshower Sep 20. ● 音容宛然 -- 记我的本科同学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079.html guvest Sep 20. ● 这哥们可能就是想做学术,太可惜了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563.html Revolution Sep 20. ● 为浙大和中国说几句公道话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1773.html molebleeze Sep 20. ● 浙大忽悠的比较多 http://mitbbs.com/article/Returnee/12712361_3.html intranet Sep 20. ● 这次的跳楼事件就是一记警钟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2703.html rjaw Sep 20. ● 浙大这事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2781.html KeepBuying Sep 20. ● 想海龟回国的,第一要问自己的是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3095.html tweety2006 Sep 20. ● 关于学术海龟-谈谈个人感受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4081.html KeepBuying Sep 21. ● 清华学生的最大弱点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4517.html BJINNY Sep 21. ● 一个曾经学土木的人谈谈浙大海归事件 http://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2715115.html 2009/9/21 22:40 6 fonda 很多人一个劲儿的往诚信问题上、往厚黑问题上联系,个人感觉不是这个问题。浙大其 实近年来一直是教育部的试验田,尝试着多方面的改革。本人对浙大的背景有一定了解 ,写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以便各位对国内现在的环境有个了解。 浙大这些年进行人事改革,各个学院的人事权基本由学校统一控制。 而这个人事政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对青年教师,尤其是刚留校的人逼得狠,有点急功近 利。 前几年是搞师资博后,刚毕业留校的博士,感觉有学术前途的,就提前作为师资培养, 科研的同时还承担教学任务。两到三年后,业绩优秀的,如果能够评上副教授,则留下 ,业绩一般的,等同于学科博后,出站走人。但狠毒的地方是,学校不订明确的标准, 而是搞公开PK,竞争。这种规则看似公平,让大家像赛跑一样简单的比赛。但问题是, 本来同一个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课题,出成果发文章肯定有难易不一样,而且每个人 的处于的阶段也不尽相同,简单攀比,所有的人都没法安心工作了,都要搞数据,搞 量化成果,逼急了,肯定有水分。正是这个背景下,才出现了药学院那个造假事件, 那个博后本来是随院士过来的,也不是名校的底子,想在PK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利用 院士的title造假发文章了。 浙大是非常想招揽海龟的,相对于土博,海龟的政策要优厚不少。海龟回去,水平牛的 ,直接上副教授、甚至教授、申报长江学者。但问题也是:要公开PK。你很牛,但只要 学院层面上有人比你数据更漂亮,就没有你的份了。那就得成最底层的博后做起,两年 后再跟土博一起PK。稍微仁慈的是,考虑到土博一般从博士期间就开始积累成果,所以 海龟可以最多延长5年的适应期,再PK。。。问题是,国内现在大环境不宽松,博士在 大批量生产,在浙大PK输了,过了2年,会发现二流、三流的学校的好位置早已经被当 年远不如自己的人霸占了。这样一来,压力就超大了。 浙大这几年的改革都遇到这个问题,比如前几年的硕士2.5年改2年,也是因为没有考虑 大环境,失败。没有配套的社会环境,为了公平,又剥夺了直接利益相关人(比如 老板)的话语权,公平竞赛就演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皮鞭了,能不能留到牛人说不准 ,但学术风气肯定是更加浮躁了。浙大真该反思了。 个人感觉,土木跳楼这位,很可能就是:回去了,直接参评副教授了,被PK掉了,期望 落空,现实的各种压力蜂拥而来。但按说他条件也不错,虽然在美国博后期间的文章前 老板被压住了,但回国后才几个月,已经有多篇文章投出来了,等两年问题应该不大, 这么牛的背景,不至于走绝路啊。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承诺副教授的,个人觉得不太可能,浙大的环境,谁都不可能拍胸脯 保证,怎么能给他承诺?否则他就是死,也要拉忽悠他的人垫个背吧? 2009/9/22 02:54 7 rankedu 逝者已斯矣。 上面链接帖子看了些,看来他是参加一年一次的一般评审,而不是专门的特别评审。 如果是特别评审,应该会在其进校前完成,这样待遇和职责都能明确。不知浙大有没提供这样的机会,毕竟对于海归来说,特别是没那到PR的,回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退路了。在国内未开展工作,即参加一般评审,PK就不大公平,毕竟人脉环境都有很大差异。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ASU的校友谈学校近况
pikeliu 2009-9-21 15:45
闲话ASU 俺刚到ASU的时候校长还是Lattie Coor。每一个Sun Devil都应该记住Dr. Coor的功绩,就是在他的带领下ASU成长为一类研究型大学(Research-I University),新修的社科楼Lattie F. Coor Hall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校园里唯一的蓝色建筑(其他建筑都是以砖红色为基调的)。说起造楼,自从Michael Crow上任以来,ASU修了不少新楼,但占用了大量停车场,对旧楼的保养也不重视,而且新楼多有豆腐渣工程,曾有过Bio Design内部的玻璃从三楼掉到一楼,ASU Foundation (Fulton Center) 屋檐砸到街上等事件,教工学生们对这些都颇有微词。 现任校长麦克乌鸦Crow同学是前哥伦比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以精力旺盛、雷厉风行著称。Crow上任给ASU带来了New American University的理念,其实就是教育产业化,咱中国的李岚清陈至立早就提出来了。这个New American University概念的中心就是$$$。当然Crow这方面确实有本事,连续拉来了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冠名权等几大单生意,加上连年扩招、学费涨价(怎么象是跟中国大学学的),停车费涨价,虽然州政府一直在cut budget,ASU在资金方面的腰板还是越来越硬的。现在ASU教授评tenure的最重要标准就是能不能拉钱。作为Research-I University,光教课教得好当然是不够的,但现在连Research做得好好像也不够了,如果你的Research不能带来大笔资金的话tenure也够呛。要知道ASU现在评tenure不是象绝大多数学校一样由Vice President/Provost最后批就可以了,tenure材料必需由Crow最后把关,而学校也已经有好几起tenure评审一路过关连Provost都批了最后被Crow刷下来的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凤凰城新时代周刊上的文章ASU Inc。 Crow同学还大力发展这几年最容易申请资金的bio学科,一心要把ASU包括Phoenix大都市建设成全美的bio中心(当然,这一点上ASU得面临其他50个名校的竞争),在很多学科新招faculty如果跟bio不沾边的根本不看。有一个著名事件就是Crow想把ASU著名的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并到Biodesign里面去,结果遇到大牛教授Pettit的抵抗。事件的结果当然是臭老九斗不过党委书记,老教授现在被发配去教大一的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下Phoenix New Times文章a cancer on ASU。不过俺觉得PNT有点象芝加哥太阳报这类喜欢哗众取宠的八卦报纸,所以这里写的大概也是一面之词吧。但Crow同学强硬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凤凰城新时代周刊上的这几篇文章是一个前ASU校报the State Press的编辑写的。该编辑同学有一次编辑了一期State Press专门讲身体穿钉艺术,并在封面上用了一副乳房穿钉的照片。其实该照片一点都不色情,整个专辑的内容也是很正经的。据说该照片当天被Ira Fulton看见了。这个Ira Fulton何许人也?凤凰城著名的Fulton Home建筑公司的老板,借着这几年房地产疯涨的势头发了大财。然后不知怎么就和我们的Crow同学对上眼了,拼命往ASU捐钱,先后捐得了工程院和教育学院的冠名权,并且给Crow自己新修了个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开始叫ASU Foundation,后来干脆明目张胆的命名为Fulton Center,于是有人说干脆ASU改名叫Fulton University算了,Crow同学明明就是老Fulton失去联系多年的儿子啊。关于Fulton的故事等会再说。先说老Fulton看到了校报上穿钉的乳房,勃然大怒。这老Fulton是虔诚的摩门教徒,最受不了这种图片,而且还是校报头版!于是直接打电话给Crow叫他处理。照理说在美国大学由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制约,校方无权干涉校报的言论自由。但Crow还是把这个编辑叫到办公室大骂了一顿。于是该编辑同学怀恨在心,出来之后专门写反对Crow的文章。 说起老Fulton他们的摩门教(官方的名字叫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一直在犹他以外的地方受排挤。当初摩门教徒受美国主流教会迫害,终于在杨百翰的带领下在盐湖城建立了根据地。作为一个被社会主流认作异端的教会能在荒地上建立犯罪率离婚率最低的大城市并在全美控制大量产业,该教还是很牛的。不过该教会一直歧视妇女和有色人种,这大概是老Fulton看不得一个黑人乳房上校报头版的原因吧。总之摩门教很重视后续人才的培养,但一个杨百翰大学实在不够用,所以一心想把ASU搞成BYU South,结果和野心勃勃想壮大ASU需要大量资金的Crow一拍即合。现在Biodesign对面原来的小教堂已经被拆掉重建,一座带parking structure的恢弘的大摩门教堂已经拔地而起(据说停车楼占了原来心理系搞儿童研究的kindergarten的地盘,又有大批教授对此不满)。而想当初Coor在位的时候还一心想把该教堂赶出校园范围之内好把地盘用作教研,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八卦了这么多,不过大家还是应该看到,ASU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很快的。新校区、新学院、新学科不断涌现,学校也渐渐摆脱了原来的Playboy Party School的形象,成为美国学术界的一颗Rising Star,很多名校毕业的PhD都希望来ASU工作(当然也有不少老教授想跳槽走)。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资金无疑是大学发展的必要因素(注意不是充分因素)。而大学产业化的孰是孰非则要由历史的长河来检验。细节决定成败,具体运作也会慢慢左右大学发展的方向。产业化最成功的例子无疑是MIT。MIT的基本运作单位不是系,而是实验室(比如尼古拉庞帝的媒体实验室)。一个实验室里,成名的老教授负责拉项目拉钱,年轻教授负责带领博士生干活。(俺听说过有年轻教授因为向往学术自由受不了MIT的运作方式而跳槽到中部的小学校的。) 但无疑MIT在产业化运作方面是最成功的。另一方面,MIT也有着超级学府的豪迈,比如率先把所有课程都免费在网上对外公开,这是何等的大学气度?(相反很多学校想搞的赚钱的online program都失败了。Crow在哥大的时候曾经花了很多钱搞这个结果打了水漂。) ASU现在已经上了产业化的轨道,但是能走到什么地方现在还不好说。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清华的大楼是最多最漂亮的。) ASU这几年大楼没少修,大师嘛,也有很漂亮的一笔就是挖来了Edward Prescott。Prescott在来ASU的第二年一举获得炸药奖,给ASU大添光彩。但总的来说ASU拿得出手的大师还是太少。和国内很多大学一样,现在ASU Tenured/Tenure-Track的教授都重科研轻教学,有本科生抱怨说他们班所有的课都不是Tenured/Tenure-Track教授上的。很多硕士课程现在都上网了,学生读个学位下来可能根本没见过教授,于是学生们都成了机器量产的产品。俺去中部某college town的一所学校面试的时候,有一小时跟学生见面的项目。一交流,发现好多学生是从附近的Purdue等Research-I学校转过去的,因为受不了在这些学校根本没有和教授交流。当然,其实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主旨不是精英教育,而是职业培训,为社会培养入门级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人、护士、教师、艺术家,等等。(中国现在也在走上这条道)。 包括PhD Program,其实也是培养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而已。我老板也说过,学生不是客户,是产品。(前一阵duke的MBA就想错了,以为pay 了学费就是上帝理所当然拿学位.) 但学生(产品)仍是一个学校(企业)的根本所在。只有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给学校带来长远的声誉,从而慢慢提高排名。ASU Graduate School排名在Coor的带领下有很大进步,工程进了前50,商学院前30,等等,但本科排名一直未能摆脱Tire-3。Crow同学的New American University形象好像也未能给ASU在排名上带来什么突破,因为排名毕竟是一个给历史以太多权重的time series statistic。说起这个排名,ASU还是颇有一些拿得出手的项目的,比如Supply Chain的top 3, IE的top 15, 还有好像艺术类program一贯有比较好的表现。Crow的策略是把重点放在交叉学科上,甚至把一些传统学科更名,比如社会科学系改为全球研究学院。一些老教授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把一个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声誉一下就废掉了(其实也就是40名左右的声誉)。 但俺认为学术发展的未来毕竟是在交叉学科和交互系统上的。比如Supply Chain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最近几年才被加进USNEWS排名,ASU也算抢了个先机。 总之,在Crow同学aggressive的带领下,ASU象一辆巨大的列车,轰鸣着前进。这辆列车具体会到达一个什么地方,我们现在还说不清。拭目以待吧,毕竟,母校排名高了对我们有好处(就象手里捏的股票涨价一样)。 -- ※ 修改:caniggia 于 Jun 8 19:39:46 修改本文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584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 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
pikeliu 2009-9-18 15:27
张梦薇:跨学科研究体制外的舞蹈 时间:(2009-6) 学科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现已有6000多门。但过细的学科分支也带来了学术研究碎片化的现象。 20世纪初期,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跨学科研究,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跨学科研究逐渐由自发向自觉阶段迈进,相关知识得以重新整合。尽管跨学科研究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内部还存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跨学科乱象:学术联姻还是学科殖民? 20世纪80年代,跨学科研究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青睐,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都可以看到跨学科研究的身影。从新兴学科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纷纷与经济学联姻的教育经济学、媒介经济学等。尽管跨学科研究风声水起,但是不同学者对它的理解却并不一致,而且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全国高校交叉科学研究联合中心主任刘仲林告诉记者,目前的跨学科研究种类繁多,某些高校甚至有几十个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有的是虚体机构,没有成员和办公地点,仅仅挂一块牌子;有的虽为实体机构,但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部长罗卫东表示,目前的跨学科研究有些只停留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概念这一层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少数甚至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炒作。若这种做法大行其道,跨学科研究最终只能成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科本位主义。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各学科可能潜藏着以本学科为中心的暗流,并将本学科的东西强加于其他学科。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冯钢认为,每个学科都想当帝国主义、都想包打天下,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学科殖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 除了研究方法上的分歧,跨学科研究存在的合法性也饱受争议。在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短短几十年里,被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以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为代表的学者,对跨学科研究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既有的科层制的学科设计,使得跨学科研究要么置身于某一学科之中,要么被分裂于不同的学科之间。尽管跨学科研究扩大了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但也使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化,并不能达到跨学科研究的目的。再加上研究者为了从学科制度中获得资源和利益,也会努力使自己的研究领域制度化,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科之间的壁垒。 和沃勒斯坦的观点相同,冯钢也认为,目前传统的学科制度使得跨学科研究不可能实现。在他看来,要实现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必须先行,打破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从本科或硕士阶段就进行跨学科培养,这样或许才有跨学科研究的可能。 而一些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者们显然并不认同这些批评。罗卫东教授承认学科批判在扬弃学科弊端上带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但他也表示,批判的观点毕竟不能代替学科建设和新理论的兴起。 在南京大学设立的近百个跨学科研究中心,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研究人员,这些人所作的研究各不相同,对跨学科研究的某些理解也有差异,但都对跨学科研究抱有较强的认同感。一位学者甚至表示,从事跨学科研究就是他余生的所有学术工作了。 二元对立还是独步天下? 尽管备受争议,但跨学科研究的整合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分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到底是二元对立还是独步天下呢? 沃勒斯坦认为,学科制度将社会科学的整体人为地割裂开来,并导致了学科间壁垒的出现,因此应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就这一点来看,沃勒斯坦否定了学科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冯钢进而认为,如果说学科制度本身是错误的话,那么由此衍生出来的各个学科分支就都是错误的产品。他的观点是,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就必须首先承认人为的学科划分是错误的,并取消学科制的研究范式。 罗卫东和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对学科制度错误论并不认同。叶航指出,跨学科和学科根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跨学科研究也不是对学科制度的对抗,单独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实际上,二者完全而且应该共存。 叶航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为了解决学科中的问题而存在的,它只是学科制度的一种补充,不能和学科制并驾齐驱,更不可能将其取而代之。 罗卫东指出,不论是跨学科还是超学科,研究者首先必须接受专业的科学训练,否则不可能进行学术研究。而这种科学训练就是通过传统学科制的专业分工来完成的。他指出,学科之所以出现,并划分得越来越细,是有现实需求的,并非无中生有。所以,不能凭空地怀疑一个学科的合理性。他甚至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理论偏好极强的一门研究,没有经过硕士以上学科专业训练的人是无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叶航对这一看法也比较认同。他表示,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必须是在受过严格的学科训练,且对本学科不太满意的团体中进行,就像桑塔费学派一样,他们首先是在学科体制内获得认可的一群人,再从各个学科出发,汇聚一堂,共同还原世界的本相。 刘仲林认为跨学科研究应与分学科研究共存发展。但是,与叶航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跨学科研究并非学科研究的补充,相反,二者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他用T字型来比喻二者的关系,T字型中的横代表跨学科研究,指研究的广度;竖代表各学科研究,指学术研究的深度,事物通过横竖的双向发展来达到矩阵稳固状态。 他还特别指出,目前研究跨学科规律的跨学科学已经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学科。这也说明,未来学科的发展只能细化,不可能消亡。 跨学科研究困境:体制外的舞蹈 跨学科研究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跨学科研究因为涉及多个学科,研究成果自然也是交叉的。而目前的科研体制是按照单学科的模式设计的,因此,跨学科研究在申请国家经费时,成果不容易被认可,也很难申请到经费资助。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几次无功而返后,他们放弃了唐吉诃德式的努力,选择在体制外生存。 体制外生存的窘境并不仅仅是资金的短缺,更为重要的是,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由于传统学科分类没有跨学科研究这一项,所以研究必须挂靠在其他院系,没有教师编制,也没有招生资质。因此,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还要求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且稳定的团队人员,如何消弭这两方面的矛盾是目前让跨学科研究者头痛的难题。 为了招贤纳才,叶航曾主动出击,到学生中间办讲座,组建兴趣小组,吸引学生进入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但是由于跨学科研究理论性很强,且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本科生和硕士生关心的是加入进来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博士生则关心能否在国内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想法在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都难以保证。因此,跨学科研究中心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尤其是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人员都流失掉了。 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遇到的问题一样,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中心也遇到了人员流动快、资金困难的瓶颈。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采用兼职和专职学者交叉的方式解决人员流动问题,兼职学者中有一年期的,也有三年期的。研究问题的设置常常因为这些学者的流动而更改。至于资金,也主要是通过学校拨款和研究中心教师动用个人关系来获得。 刘仲林将跨学科研究遭遇到的这些问题归结于体制障碍,跨学科研究在体制内没有名正言顺的位置,且国家层面上的激励缺位,才会存在上述问题。他曾经看到过一组统计资料,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多半是职称、职位已经解决了的学者,这类研究人员有精力和财力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青年学者往往有心无力。他建议在现有的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下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的资助。但他也指出,学者的能力仅限于为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至于如何推进体制的变动,必须靠决策部门合力推动才能完成。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帖 杨卫: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缺一不可
pikeliu 2009-9-18 13:41
杨卫:大师、大楼、大学精神,缺一不可 2006年10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对杨卫来说,当中国大学的校长挺难的。他认为,校长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应该首先想到哪些事情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是重要的,然后把这个事做好。校长也不能过于追求只做最重要的事,有些和学校发展没什么关系的事,但对某个老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院系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校长能做的也尽可能地去做。 当中国的大学校长挺难的 《大学周刊》:此前您没有做过校长以及副校长,就任近两个月,请问校长的工作与过去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杨卫:我在清华当过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没有到校级领导这个层面工作过。到教育部主要分管研究生教育,其中会涉及一些校长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不像管理一所大学这么全面。到现在为止的这段时间,觉得这个工作比较有挑战性。 《大学周刊》:到任后您打算首先做的事有哪些? 杨卫:校长应该首先抓什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情况。对我来讲,首先不是要做哪几件事,砍哪三斧,或者烧三把火,对我不合适。 我现在最主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情况,了解人,了解浙江大学的历史发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考虑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做一些事情,并把这些事情做好。很多事情不能单纯靠理念就能实现,如果一来就提出一套纲领,过去的都不要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大学周刊》:上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出现了像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等优秀的大学校长,您认为现在国内的大学校长能超越他们的成就吗? 杨卫:学校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多了。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想涉及三方面。 一是现在的大学校长做了很多事情,但总的来说往往得不到社会舆论的承认。这也容易理解,人们往往对历史上的事情看得比较清楚;而当前的事由于离得太近,反倒是很难认同。如果回到过去,问当时的学生和教授校长怎么样,想必也多有抱怨和不满,当然不是针对所有的校长。 二是国内正处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程,出现各种问题的几率更高,因此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大学质量普遍下降了。据教育专家介绍,美国、欧洲在上世纪中期,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曾被认为大学精神的缺失。这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三是校长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应该首先想到哪些事情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是重要的,然后把这个事做好。但是中国的大学像一个小社会,校长会缠身于日常事务。校长也不能过于追求只做最重要的事,有些和学校发展没什么关系的事,但对某个老师、某个学生或者某个院系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校长能做的也尽可能地去做。 总之,校长挺难的。我们只好不考虑当前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如何,而是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做好。 《大学周刊》:您曾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当校长后还会继续做科研吗? 杨卫:当校长对我的研究来说肯定有影响,现在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做研究。我在清华还带了6名博士生,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我要参与一块讨论,最后定稿时还要修改一遍。另外还有一些过去的研究项目需要继续。 评价标准三步走 《大学周刊》:您对国内大学要求教师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这样一种评价标准如何看? 杨卫: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 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大学周刊》:您谈的几个阶段也同样适合研究生的情况吗?国内有些高校开始不要求研究生一定要发表论文了。 杨卫:考核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和考核教师的一样。我也注意有几所高校表示不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了。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学校,却并不是已经到了前面提到的转型期,不是这些学校已经从追求论文数量的阶段上升到提高层次的阶段,而是另有原因。也许是这些学校在某些学科研究生的规模太大了,已经无法实现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大学周刊》:浙江大学是否到了转型期? 杨卫:浙江大学最近几年SCI论文数上涨得很快,总量在全国高校排在前列。 我们的博士生有6000多人,超过本科生、研究生总数的10%。假设至少每年有1000多位博士生发表两篇左右的SCI论文,就会有2000到3000篇。另外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加上导师自己,这样在稳恒态下将可达到每年发表5000篇SCI论文,这样的水平在数量上可以进世界前50名了。到这样一个水平才可以说达到转型期。 《大学周刊》:也就是说近年内浙江大学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不会降低? 杨卫:我觉得暂还没有到变化的时候,即使变化也不会硬着陆,而是采取软着陆的办法来加以引导,比如规定在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等。西安交大采取的是另一种方法,博士生可以不发表一篇论文,但毕业论文需要送到学校选择的同行专家处评审,也就是所谓的盲审。 浙江大学将来是从数量来评估,还是以数量和质量混合的方式,这还需要研究和多方面考察。目前我认为,一种方式实行后就要稳定一段时间,不能经常换规定。 大学需有培育大师的理想 《大学周刊》:上世纪的中国大学校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不知道您是否打算进一步扩展浙江大学的名师? 杨卫:请大师是有条件的,像清华当时有一笔庚子赔款,可以用高薪把其他学校的教授聘来。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即使高薪聘请了大师,也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一是与现有的教师能不能融合,如果大师的年薪与其他教师相差过大,会让教师们有疑虑,也有一个基尼系数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大师必须有一批学者和他进行紧密的学术讨论,在专业上有对话的可能,才能保障引进大师的成活率。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学能不能自身培养出大师。大师的孕育率是一所成功大学的标志。 《大学周刊》:您认为如何能实现培养大师? 杨卫:我经常想,要建设一所现代化的、研究型的大学,最重要的是三个S,一是学者(scholars);二是大楼(space),广意的则指硬件,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教授的实验室有一定的面积,校园也比较大,人文理念和谐发展;第三是有大学精神(spirit)。 大师、大楼、大学精神,三者不可或缺。前两者是硬实力,后者是软实力。从现在国内的大学来看,最近10年在办学硬件上发展很快,浙江大学也是如此。培育环境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容易抓的抓手。或者说筑巢引凤,就是要先有了好的条件,学校的政策很宽松,才能吸引到大师,并和其他人形成很好的融合,然后出一批成果。有了这些后,再蕴育大师。这样走下去是良性循环。 《大学周刊》:每所大学聘请教师的条件、制度都不一样,并且有一套复杂的程序,不知道您在聘请教师上有什么样的考虑? 杨卫:如果空了一个职位,进行全球招聘,用客观一套体系选择,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很难说是一种制度。这种文化让有些学校想这么做,另一种文化让一些学校采取另外一种做法。 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美国招聘教师大致是这样的,某校空了一个全职教授的位置,第一步是先给全球相关单位发信,一般都有一二百人报名;第二步,由院系的招聘委员会确定一个短名单,并请名单上的人到院系和每位教授交流,给学生作学术报告。这一过程结束后定一个录用的排名名单,确定第一、第二、第三入选者。 之后就发通知给第一个人,对方可以提条件,谈好了就录用。整个过程很复杂,但全部是公开的。 德国则完全不同,是为尊者讳吧。某个专业需要招一名教授,第一步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讨论全球哪些人最合适,结果确定四五个初步人选;第二步请一个人来,不说明做什么,只是到学校作演讲,再和其他教授讨论、聊天。过段时间再把另一个人请来。如此都请一遍;第三步,所有入选者都考察完了,大家再讨论,看看谁最合适,也排个第一、第二、第三的。然后找第一入选者谈,告诉他有职位空缺,给什么样的工资、启动费,实验室空间、博士生情况等等,愿不愿意来?如果他答应,过几天就会有正式的通知给他。这样大家都不会丢面子。 可以看出,这两个程序是截然相反的,都在某个方面体现了怎么样去筛选人才。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一种方式,可能会对尚未成名的专家打开方便之门。而后一种方式较适合于成名的专家,不但不会对他现有的工作产生影响,还多提供了一种选择。 国内的情况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没有完全达到可以实现自由招聘的条件。 《大学周刊》:您曾谈到浙江大学的教师的学缘结构问题,打算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杨卫:现在浙江大学的教师中浙江人比较多,本校毕业的人也比较多。这有历史原因,浙江的人文底蕴很深厚,比如浙江出的院士和大学者都很多,也就是说浙江本地有足够的人才到大学任教。 其实,现在很多国内高校都有这个问题。不少学校也开始注意到,并在教师的聘任上设法改善其学缘结构。北大的情况是三个三分之一,北大毕业的三分之一,国外回来的三分之一,外校到北大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结构比浙江大学要好,因为北京的地理区位优势,浙大暂时实现不了。 因此我认为,应该逐渐地改变这种情况。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自己尚没有系统地研究如何改变学缘结构。不过,首先要创造吸引力,比如有很好的平台,其次是提供好的聘任条件,包括薪水、职位、学生等。这都是前提,浙大应在这些方面创造优势条件。 (本报记者 温新红 李爱华 应向伟)2006-10-10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浙大校长杨卫:对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的思考
pikeliu 2009-9-18 13:00
浙大校长杨卫:对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的思考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存在着两种潜在的、可能会出问题的灰色地带 2009年02月17日 08:03 来源:科学时报 我对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有一定了解,也担任过3名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博士后的学风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从博士后制度的演化看,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一批有独立思考、能够提出科学问题的年轻学者。按照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倡议者发起人李政道先生的诠释:本科生是老师教学生学;研究生则是老师给一个研究题目,可是老师并不知道答案,让研究生自己去按照老师指导的方向,求知一个新的结果;这样学生作研究的能力是有了,但是自己构思题目的能力还没有;如果博士一毕业马上从事工作,各种压力和事务比较多,因此,博士后期间应该让年轻学者有一段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去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或者思考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科学问题,然后沿着这个思路做下去。 因此,在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伊始,博士后由国家出资支持,生活待遇较充裕,比当时的讲师甚至有些副教授都要高,博士后基金在当年已高达2万~3万元。博士后由所在的流动站管理,与他们工作的教授为之提供一个干事业的平台,称之为合作导师。当时博士后的研究相对独立,自己有一笔国家经费的支持,所以导师很多情况下无需负太大责任。最初,我国博士后可以自由发表论文,若合作导师没有参加该工作,也无需署他们的名字。当初这种情况和很多国家的博士后的管理情况不同。在美国,教授们申请课题,并在课题申请中注明要支持多少个博士后和研究生;绝大多数的博士后需要做所在实验室的课题,由教授们对其管理和负责,博士后发表论文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课题负责人署名以示负责。 中国博士后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后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各种经费和费用都逐步上升,但是国家支持博士后的经费额度却跟不上变化,且博士后越来越多,于是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研究基金越来越薄。这时各高校开始要求合作导师给予每个博士后一定的配套经费。这个演化过程导致博士后制度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导师负了责任,同时也应具有权力,合作导师们有理由要求博士后至少有一部分精力来做自己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在申请项目时也将博士后纳入其中。 博士后仅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工作,因此具有临时性、过渡性的特点,而且既有部分独立性,又被纳入所在课题组的教授的团队中。这就出现了两个容易出现学术诚信冲突的界面。 一个界面是由于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在知识结构上有所不同而形成的界面。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课题或多或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博士后的知识结构很可能与其合作导师不同,博士后的论文和联合导师专业不见得完全符合。合作导师往往只能在自己研究的核心领域上具有对原创性的鉴别力,而不具备对与其搭接的研究领域或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原创性判断力。因此,在很多期刊要求博士后的合作导师署名的前提下,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鉴别该论文有无学术诚信问题。 也就是说,一位导师对于自己的博士生的研究会很熟悉,因为博士生的研究题目是由导师出,导师很清楚这个研究方向此前有没有人做,或者做到什么程度,导师很容易把握自己学生的工作有无抄袭。但是博士后有国家经费支持,也可以独立申请课题,合作导师往往对博士后的研究没有熟悉到这种程度,所以缺乏判别能力。 另一个界面是博士后对其博士论文的后续研究与合作导师的新课题之间的界面。博士论文答辩时,博士生往往已经做完了一批工作,但还没有整理成论文去发表,有些工作已经投稿了,也许还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刊出。因此,博士生来博士后站工作的第一年往往还在整理、完善和发表其在攻读博士期间的工作。这样虽然其人已在新的实验室,但是发表的文章或许与新实验室的研究没有太大关联,但是由于博士后考评时又往往要考评其在新单位的工作,所以很多博士后就采取署新机构和合作导师的名字,以应对评估。 这两个界面造成了博士后难于管理、易出问题的灰色地带。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在美国,为了规避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风险,研究机构和大学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来监督、调查和惩处科学不端行为。两大科研经费拨款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卫生部分别设立了总监察长办公室和研究诚信办公室,行使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责。其中,卫生部所属的研究诚信办公室专门调查和处理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端行为。该机构在研究规范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对研究中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以及对众多研究者进行研究伦理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领域,国外的管理非常严格,往往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诸如伦理委员会等。要求凡涉及到某一领域的论文,都需要委员会盖章,有的委员会要求论文不能仅仅签署博士后的名字,实验室负责人也必须署名才予以盖章。 另外,博士后的研究如果是在原单位完成,必须署原单位和原来的导师,而在自己的名字上以星号等标注当前工作单位。如果一名博士后整理了原来的部分研究,而到了新的实验室又做了一些实验和工作,最终完成了一篇论文,那么就要两个单位共同署名。 我认为,合作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要允许博士后继续自己的研究,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合作导师还要把关,尤其是在学术道德方面。 目前,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正处于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刚才提到的两种潜在的、可能会出问题的灰色地带。在这些地带如何确立学术责任、判断知识产权归属,都比较难于处理。对于这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悉心处理。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本报记者王莉萍采访整理)2009-02-17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浙大校长杨卫:研究生教育追求“协同式创新”
pikeliu 2009-9-18 12:47
杨卫:研究生教育追求协同式创新 我今天来讲讲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创新。大家来到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生的教育和科生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你们和老师的关系,在本科生阶段有什么不同? 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提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必须有源头的活水,为了我们国家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研究生教育。陈至立同志说,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我们大家都知道,本科生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创新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研究就是以创新为目标的,所以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在本科生教育里头,一门课有多少章,每章有多少知识点,它是检查老师有没有把知识点有效地传授给同学,同学有没有领会。对研究生来讲,掌握新的知识是重要的,研究生应该掌握更高深的课程,但是掌握创新的能力更加重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你掌握100知识点,不如创造0.1个知识点。你创造0.1个知识点,你就有重大创新。我们一般一个知识点是一节的内容,如果你们对这个一节的内容有所贡献,你就为人类的知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你要创造0.1个或者0.01个知识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继续前进。 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优质和大量的研究生生源。培养研究生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即在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创造。对老师来说,研究生教育不是单纯付出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他在教育中同时有所收获的过程。每位老师如果能够指导研究生的话,他都很希望自己能够指导研究生,因为指导研究生,除了培养人才之外,同时对老师本身的学术水平、知识、形成的知识积累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很多老师看到培养研究生不仅当前对他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过几十年还是非常有用的。对一个老师来讲,桃李满天下是他所能实现的最大追求。 协同式创新三要素: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 研究生教育来跟本科生教育相比,除了有本科生教育的所有内容外,还包括两个新的维度:第一,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面的最顶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学科的空间里头讨论研究生教育。我自己本人是搞力学的,我想了一个研究生教育动力学,在时空的坐标下去描述研究生的教育,时间很容易,我们叫做牛顿时间,空间肯定不是物理空间,可以在学科空间上讨论研究生教育,研究它的动力和动力产生的行为。同时,研究生教育是和创新连接在一起的,是资源增值的过程,对研究生教育来讲,我们的研究生包括人、包括知识、包括投入的资金,不仅仅是投入,还有产出,产出人才,产出知识,产出专利。所以它是一个非保守系统。 研究生教育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我们在座的研究生群体,这是一个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二个是导师群体,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三个要素是研究生的培养环境,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比如研究生院以及它的职能部门,包括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包括我们学位监督和保证体系,比如各个分学科的分学位委员会,学校的学位委员会等,还包括对研究生的资助和奖助体系。这种培养环境,是由于规模化的研究生所引起的必然要求。由于规模化地培养研究生,以往简单的师徒式传授方式越来越显得不够,希望在导师和研究生以外,能够新加入第三个要素,就是培养环境的要素。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的一些主要国家,包括日本,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张,简单的老师带学生的模式就觉得不够,因此引进了像研究生院这样的机构。所以现在很多国家的大学都有研究生院来负责这方面的情况。 这三个要素,每个要素作为角色来讲具有两重性。在座的各位既是创新的主体,又是受教育的客体;对导师来讲,既是教育研究生的主体,同时又是受到培养环境约束的课题,导师的某些行为在宏观上要受到培养环境的约束;我们的培养环境既是一个约束体,又是一个激发体。 我们谈到研究生教育时说要自主创新,这不能理解为研究生自己单独的创新。而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下,在培养环境的激励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创性意识,走通创新实践的过程。研究生的自我创新教育,不论从学术范畴,还是从教育学的范畴,对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都是一次新的经历,对研究生本人当然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即使对导师来讲,指导这个学生和下一个学生,在学术上完全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研究的问题在教育学上的结合点。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创新,也是研究生培养环境,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所全力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称之为协同式创新,也就是在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导师,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学说。兼顾三要素的研究生教育创新。 和谐、激发、多赢协同式创新的理念 协同式创新式应该有若干条基本的理念,我在这里暂时抛砖引玉,介绍我想到的三个理念。第一个是和谐理念,第二个是激发理念,第三个是多赢理念。 和谐理念应该有两项原则。第一个原则,在研究生教育在三个要素里,要避免任何一个要素过强。如果研究生权力过强,就会引起研究生放羊,导致研究生质量的下降。如果导师权利权力过强,学生什么事情都听导师的,导师可能异化成为老板,部分研究生就无法发挥创新才智。有些导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在另一方面可能不如其他导师有经验,因此使得他的研究生丧失了可以借鉴其他导师知识和指导的可能。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力过强,对从事自由探索的研究生和导师就会造成压力,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某种程度上可能抑制自由探索的创造性,而且过于繁琐的管理,有可能抑制创新的个性。 第二个原则是不能让任何一方过弱,不能形成任何一方的权利被抑制,如果研究生的权力被抑制,你们就会变成很被动的、沉默的,但是缺乏作为的群体,失去创新的火花;如果导师的权力被抑制,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活动就失去了指导的基础;如果管理机构的权力被抑制,在当前这样大规模的研究生的教育下,管理的减弱会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危害到整个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比较弱的研究生来决定的。 第二个理念是激发的理念。要实现三个要素的相互激发,导师一方面是点燃研究生创新之火的火把,另外导师本身也应投身创新的熊熊之火,导师应该向研究生们提供传递好奇心驱动或事业心驱动的创新激情,成为视野高,学问精神,治学严谨的楷模。从培养环境来讲,应该尽可能以激发来代替约束,以挑战代替强加,使得环境所设计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激发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活动。而对研究生来讲,你们在今后创新的工作中,要完成三个转变:第一,是要从被动式的创新到主动式创新转变,第二要从孤独的创新个体到活跃的创新团体的转变,第三要从继承式创新、借鉴式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转变。大家刚来做研究生,导师可能给你两三个题目让你挑一个,然后给你布置文献让你阅读,给你介绍题目的背景,给你一点思想,你沿着思想去往下探究,做一些计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被动的,被导师引导的,但做的可能是以前没人做过的。到了你们研究生的后期,你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知道怎么做研究了,然后可以逐渐的有自己主动式的创新出来了。每一个同学做不同的题目,一开始时可能都不一样,在各自的题目上孤独地探索,探索到你们有一定的程度时,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会对你们产生很好的影响。 最后给大家介绍多赢理念。三个要素,如果研究生能让导师和培养环境实现双赢,你们就可以多赢了。为什么能实现三赢呢?因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对于任一要素来说,其他两个要素的双赢,就意味着全部三要素的多赢。而其他两个要素的失败,均意味着本身蒙受损失。所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环境,应该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资助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的优化设计,使得研究生和导师形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这个时候我作为研究生的管理部门,我就赢了。陈至立曾经讲过,要大力推行研究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因为导师很大的目标是研究,而研究生主要的目标也是做研究,如果这两个能形成合力,那么培养环境就赢了。他们成果出得多,研究生院的工作就做得好。导师应该更好利用培养环境,共同建立和营造能够更好激发研究生的培养环境,从而实现研究生与培养环境的双赢。对在座的研究生来讲,如果你能让你的导师高兴,让管理部门也高兴,那么你本人也必然受益无穷,在经济上会得到奖助,在未来事业发展上也会受益无穷,大家的目的是非常一致的。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8个要素 研究生创新教育应该有8个要素:一是尽快进入学术研究前沿,你先了解你从事的这个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在什么地方,你先得知道前沿在哪;第二掌握研究的方法,包括分析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你们在大学能掌握的一般性质的方法,而是能够出大家公认成果的手段和方法。如果你是搞计算的,你得知道计算的前沿是以什么样的算法,什么样的计算机体系能算出大家公认的水平,这是让大家把武器磨得比较锋利。第三个是让大家形成创新意识。要审问现有的知识是不是对,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审查和质问;第四要形成激励的环境,互勉。今年入校有6000个研究生,大家在同一个方面的伙伴很多,形成一个有激励的环境,互相挑战,互相支持,非常重要。第五要处于高激发态。你怎么产生保持创新呢?一般性 的思维低强度的思维没办法产生创新思维,按照认知心理学,你的脑神经的联络有一种新的模式的出现,必须在不断的同学之间的讨论、自我之间的讨论中让思维处于高激发态,才能形成新的东西。第六要进行专注性的思维,要进行静思,也就是慎思,第七,要注重演绎推广交流,最大程度把核心的学术思想推向更多。通过逻辑推理,跨学科交流,把你的成果达到最大的伸张。最后是总结凝聚所升华,叫集成。把你的工作用论文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充分尊重他人已经有的知识产权。 (杨卫校长在2006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报告录音整理/整理:涵冰 )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科大校长朱清时:“办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pikeliu 2009-9-17 16:15
央视《新闻1+1》解析朱清时办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央视《新闻1+1》9月16日播出《高校校长,官样?啥样?》,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深圳市现在正在加紧筹备成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校长也是通过一种猎头公司在全球遴选的方式产生的,最后是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当选。朱清时校长当选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 岩松,怎么看待他的这份表述? 白岩松(评论员): 虽然刚刚只有了一个校长,但是我们好像已经对未来的这所大学产生了巨大的期待,好像就是一张白纸就要作画了,我们希望这幅画上能够画出教授治校,画出学术自由,画出大学自治等等。但是真开始画了的时候,还会不会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好,它会不会成为烈士? 主持人: 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朱清时院士当选的一些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如果把这个南方科大的生化系整成全球前几位您就牛了,一定要找真才实学的,工资给开高点,哪个局长、处长给您写条子啥的甭理它,您把它贴到这里来,我们替你人肉他。这是近日刚刚上任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出的几条建议。人们戏称为是网友对朱清时的约法八章。虽然其中大多是以轻松的语气提出了期望,但也不乏有一些严肃深刻的建议。比如坚持学者治校,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一定要抵制。 随着南方科技大学初见眉目,朱清时这个名字也被人日益关注。今年教师节当天,朱清时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里接过聘书,正式成为了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聘期五年。值此,历时长达一年的全球校长遴选活动总算是尘埃落定,朱清时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由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选聘的大学校长,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深圳市代市长王荣鼓励朱清时放手去干,你全力以赴,我就全力支持。南方科大成立筹备办公室主力梁北汉说,能请到他来全面主持南方科大的工作,是深圳的幸运。就连来南方科大进行筹设考评的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也对深圳的眼光表示钦佩,觉得找对了人。 朱清时在选聘南方科大校长之前,曾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过十年的校长,之前他就曾多次呼吁,停掉以行政为主导的高校评估方式,改变高校官样化、行政化。关于高校评估,他曾比喻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 外界认为,也正是朱清时的这种创新理念,才使得他成为了南方科大校长的第一人。 主持人: 我们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比如说一个大企业用全球遴选的方式选出CEO。但是高校选校长用这种方式,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你觉得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 因为猎头公司的出现,一下子就使朱清时本身当校长的过程具有了去官化和去行政化的一个明确的指向,虽然他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因为习惯性的大学校长,或者是教育部或者是政府直接任命,但这个是在200精英当中最后选出来了的,缩小到5人的名单里头,最后在这5人名单里头全票通过,选了朱清时。而且朱清时是在去年年龄等等因素到了,结束了在中国科技大学十年的任职,那儿有了一个退休的概念。而63岁的时候重新成了一个大学的校长,本身这个过程当中,就给了人很多兴奋的期待。 主持人: 刚才短片里面说了一句话,南方科技大学选朱清时叫选对了人,选朱校长,对在什么地方? 白岩松: 我觉得首先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你要单纯说他个人,他既有过十年的中国科技大学的顶尖大学的校长的生涯,同时在牛津、剑桥,包括麻省理工都当过客座的教授、工作和研究过,也有这种国际的视野。 另一方面,来自于他在过去这么多年里的一些行为,深得南风窗深圳的期待,符合它的一种遴选的目标。比如说他的两大动作成为了新闻人物,一个是在大学扩招潮的时候,他给拒绝了,中国科技大学不干这事。另外,在整个高校评估的过程中,这时各个大学都高度的重视,鲜花等等都有,科技大学连鲜花都没送过,叫原生态评估,你来吧,来了就看。 主持人: 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白岩松: 对。甚至评估组的成员去听他大学的课的时候,连凳子都没给准备,我想这是一个因素,他的很多的理念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另一方面,其实63岁依然年富力强,我觉得这一点来说,应该是选对了。 主持人: 选对了人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什么?他受的益又是什么? 白岩松: 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判断,但是我觉得这种判断。这种判断从我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首先我期待的是未来走进这所大学的所有的学子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他们不是受益者,前面说的跟花儿似的,都没有用。第二个,我希望是走进这所大学的教授和老师们会成为受益者,可以把自己的才华在去官、去行政化等等因素当中完全地展现出来。第三个,我最大希望的是中国整个高校教育受益,为什么呢?钻进这样的一条鲶鱼来,透出了一种改革和南风窗的一种气息,这条鲶鱼也会使大家诟病很多的中国的大学教育,发生很多我们期待的积极的变化。 主持人: 在短片里面,深圳市长王荣说,你全力以赴,我全力支持,恐怕这也有就给试验田以充分的土壤? 白岩松: 其实深圳这几年也在思考特区不特,曾经导致过深圳的领导跟写博文的人要直接对话,我相信深圳人这几年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很多因素都在变。在高校的领域里,它又走出了这样一个带有创新性质的模式,我觉得对深圳来说也是非常重要。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听一听这条新闻的当事人朱清时校长本人是怎么说的? 朱校长,您好。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 朱校长,当时您对媒体说过这么一句话,遴选委员通知您的时候说,这可能是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在此之前,您没有考虑过要选这么一个校长,为什么这句话打动了您? 朱清时: 最重要的事业我理解是指办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因为在于过去这些年中,一直在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奋斗,争经费、争政策、争各种条件,但是当我临退休的时候,这些条件没有达到,所以我们的改革实际上没有完成,我自己也一直觉得遗憾。现在深圳市用了这么大力度建这个学校,推行改革创新,条件都具备了,让我们来干,当然我马上就被打动了。 主持人: 朱校长,您当过十年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当时有很多目标,您也是受制于各种因素没有实现,现在想起来,最大的到底是受制于什么? 朱清时: 中国高校最大的受制因素是行政化趋势,或者是上级的行政干预,学校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趋势,以至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而是以行政化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办。 主持人: 朱教授您曾经讲过,当了校长以后,要去官化、去行政化。去行政化未来南方科技大学行政人员在这学校里面会充当一个什么角色,它的比例会压缩到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朱清时: 行政人员在南方科技大学将还原他们的本来的定位,就是为他们为学校,为教授服务。所以南方科技大学的行政人员将没有任何行政级别。说到底,南方科技大学本身也没有任何行政级别。这样一个大学将凭自己教学科研中的成就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不是靠行政级别赢得社会的尊重。所以我们的行政人员没有级别,不是科长,不是副处长,不是处长,也不是副局级,他们都是像秘书一样的办事员。但是他们的待遇或者他们的薪酬、退休的福利,都是随着他们工龄在增加,所以他们个人物质上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他们不是官员了,以保证他们为教授服务。 主持人: 谢谢朱校长,稍后我们有更多的问题再连线您。 岩松,听完刚才朱校长对于去行政化的解释,您有什么感想? 白岩松: 非常开心,非常钦佩。因为他这里最关键的一个词是服务,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提到行政人员在高校里是为教授、为学生们提供服务,这就回归了本位。如果要是在高校,我们一直记住这样一个句话,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应该拥有很多的大师,而不是拥有很多的大楼或者说是大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让行政的人员回复到服务的角色就可以使教授、使老师学子们的才华进一步地展现出来,反过来说,我相信朱校长本身也不应该有任何的级别,是副部级、正局级等等。那么,这一点就符合了他说去官化和去行政化,而背后真正的支点回到了那四个字,要让教授治校,大学成为大师的大学。 主持人: 刚才朱校长也说过一句话,他说最后让这些教授赢得别人尊重的并不是说你有多少级别,而是你真正的学术的实力。 白岩松: 没错,其实我相信朱校长也非常清楚,一谈到高校的改革的时候,我们有三方面的期待。一个是更多的学术自由,一个是大学更自治,一个就是教授治校。可能种种因素,校长只谈了教授治校,但是我觉得透过他的思路里头,前两者恐怕也会有所突破。当这种去行政化和去官化之后,营造了更加浓郁的氛围之后,学术的自由会得到更大的彰显。我们总提自主创新,但是总把重心放在了创新上,我说应把重心放在自主上,没有自主何来创新。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正在直播的《新闻1+1》,稍后我们会继续关注此事。 (播放短片) 解说: 朱清时从最初的200多人的全球名单中脱颖而出,在最后的5人名单遴选时,被16位专家委员全票通过,其中的一位专家就是著名的香港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 吴家玮(南方科技大学(筹)校长遴选委员会委员 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第一,要懂得国情,因为我们中国的大学的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实我甚至于提出党委领导下的党委负责制,跟国外的公立大学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实是可以接轨的。第二,学问要相当强,要在世界一流大学里面能够做到正教授,而且是有相当成就。第三,需要有经验,就是治学的经验。第四,最好是有相当好的网络。在国内国外,你要知道人家,人家也得知道你,真正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多。从开始我自己心里就看中了朱清时校长。 解说: 定位为高等教育试验田的南方科技大学,将改掉目前高校行政主导的局面,而能否在未来真正实现学者治校,教授治校,也成为多方期待的焦点。 在9月10日颁发证书的仪式上,朱清时对深圳代市长王荣表示,希望能一揽子审批通过南方科大的五年发展规划。而作为筹备办主任,梁北汉也对我们表示,作为市属的高等院校南方科大将享受到市财政的全额拨款,而未来学校的人事工作也将完全以校长为中心。 梁北汉(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办主任): 我想这个主要是给校长更大的自主权,让他来了以后,用什么人才,根据他的办学理念,他的办学思路,包括这个学校的学科限制由校长提出招聘什么人才。 朱清时: 学校领导干部中间就有接近一半的是由教授们选出来,教授们能来当的,比如像教务长、总务长、科研长、秘书长这样的,而他们也将进入学校的领导班子。 吴家玮: 教授治校不是说教授什么行政事情都来管,而是在学术方面,他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权,你先找到好的教授,然后你就要让他有这个治校的权利,然后你就要尊重他,这样就杜绝了条子的作用了。因为人家,比如说有什么人说这个条子要收哪一个学生,要收哪一个教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转到市里,为评审委员会,之后连我都不允许干预。 主持人: 朱校长反复强调要新的大学要去官化、去行政化,我们现在的大学行政化和官化已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 白岩松: 其实我们拿最近的两个例子来说一下,这几天,大家讨论的也特别多。像新华每日电讯9月16日,教育部刚刚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名单,100位获奖者中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只有10人,也就是10%,剩下90%担任书记、校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90%,这本身就是一个行政化的,或者说官化的一个特别好的样本。 一方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的人才选拔和对你要奖励你干得特别出色的时候没有其它的方式,能给你提拔才能是对你的奖励。我相信这里头有很多在他没有当官之前的确是非常棒的老师,因为他是非常棒的老师了之后,觉得我怎么奖励你呢?又不能多给你钱,咱们这都是国家的等等,给你提拔,就用提拔的方式,不仅高校内,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毁了多少老师,毁了多少制片人。其实他当老师,当制片人可能更合适,但是我们没找到其它的奖励方式,所以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可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同样是新华每日电讯说,有的时候行政化也是逼出来的。因为高校的科研经费划拨、申请、职称、荣誉、奖项评为等等都是由行政主导,你要是普通教授,拿项目不容易,但是你要当了科技处长,项目资金等等全有了。 最后我要说的这个跟朱校长紧密相关。我们现在最新的统计公报,在扩招了之后,我们学校的老师跟学生在学校之比是17.23个学生才有一个老师。但是要告诉观众的是,朱校长决定,在南方科技大学里将来6.8个学生就有一个老师,你想想,小班化这个时候交流会更密切,既有大师,更创造一种培养大师的学术环境。 主持人: 说到了这个学生和老师这个比例,朱校长将把这个数字定在6.8:1,这个数字怎么确定下来的?我们再来连线朱校长。 朱校长。 朱清时: 你好。 主持人: 这个6.8:1怎么核算出这么一个数字,还这么精确,还有一个6.8? 朱清时: 第一,这个数字是早期规划的时候定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参加。我知道,这个规划我们还需要重新认真考虑制定它,但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方针是小规模、高质量,所以这样一个比例定性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具体数字我们将依靠内涵,跟最佳力度的配比来做,因为我们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是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办学。加州理工学校只有1000个本科生,1000个研究生,几百个教师,所以他们的比例就是很高的。第二,学校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大师级的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的,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主持人: 朱校长,您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您说校长就好像坐在来一列火车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方向错了,但是没有人敢跳下来。一是每个人担这个风险,再就是如果跳下来了话,他会觉得非常孤独,因为跟主流脱节了,您现在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办这样的一所大学了,您这么办的话,不怕跟这样一种主流的教育理念脱节吗? 朱清时: 不担心。尽管与主流教育理念是不一样,但是南方科技大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创新。我觉得我们南方科技大学与其它大学比可能只是一个婴儿,但是南方科技大学这种体制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希望我们的努力最终会使大家认识到中国的大学还可以像南方科技大学这样来办,而且这样办还有许多优点,这个就满足了。 主持人: 朱校长,我给您最后一个问题,你一直要强调要教授治校,但是我们知道,这所南方科技大学是在深圳市的支持下办起来的,怎么能够做到教授治校? 朱清时: 这件事情是我和市委市政府商量的最多的,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让我们制定好南方科技大学的章程,然后把这个章程交深圳市人大审议,通过以后,就成了深圳特区的法律,以后我们就依法办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政府直接给学校打交道会造成的那种行政干预。当然,章程中间也会规定学校的领导核心,领导干部中间应该至少有一半是由教授们直选产生了,由教授来担任,这样保证教授有制度上的机制,让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管理。 主持人: 谢谢朱校长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的情况。 朱清时: 谢谢。 主持人: 岩松怎么看刚才朱校长说的教授治校这种刚性保障方面? 白岩松: 其实现在都是一种期待,都是在白纸当中想象的非常好的一种画面,但是它终究要落地,这第一笔是要开始慢慢画的。在这儿只是提出三个担心,算作是对朱校长的另一种支持。第一个,这同样是政府主导的一个办学,是深圳的市委书记王荣直接把聘书交到了校长的手里头,说经费全额拨付。如果有一天经费不够了呢?说在政府的主导是政府的意见会不会陆续参与呢?第二个,同样是在中国高校的体系当中,如果其它的高校都不改革,你能孤独多久,你要不要纳入到整个评估的系统中。第三个,朱校长的任期是五年,假如明年开始招生,当他离任的连毕业生都还没有。但是要检阅一个高校办得成不成功,取决于毕业生出来了之后,毕业生出来之后,将来会不会有反复呢?会不会成为烈士呢?我希望这样的担心可以换作另外的一种更开放的空间,变成对朱校长办学思路的一种巨大支持,别让它走样。 主持人: 这个试验田未来还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白岩松: 我不希望它只是一个试验田。我们今天关注南方科技大学是希望明天还有更多的这样的学校的出现,尤其渴望是在现在拥有的高校里头也产生积极的变革,过去我们听过武汉大学,听过南京大学的改革,但是都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秦绍德:高校文科建设
pikeliu 2009-9-17 09:55
编者按:2009年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秦绍德书记就高校文科建设这一主题接受了该报记者的采访。采访内容如下:      一、今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伟大纪念,在这6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能否请您谈谈复旦大学在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办学成就。      复旦的文科门类丰富、底蕴深厚、人才荟萃,百余年来一直是学校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志之一,吸引众多学子报考复旦的魅力之一,更是架构复旦学科大厦不可缺少的一极。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复旦文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1952年院系调整时,复旦文科只有5个系,改革开放后文、史、哲等传统基础学科焕发着勃勃生机,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一批重要学科恢复重建并逐步走向繁荣。如今复旦文科已经涵盖了13个直属院系,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6个各类研究所(中心)。在最新一轮(2007)的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复旦文科有17个二级学科被评为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的持续投入,从2003年到2007年,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已经达到2.4亿元,五年时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去年在上海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获奖数占全市奖项数的40%。      谈到文科成果,不能只看数量、不重质量;只看眼前,不重长远。我校提出,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要看重传世之作、经世之作。人文学科强调传世之作,也就是要出能够继承、弘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能在历史上留得住的里程碑式的成果。社会学科强调经世之作,也就是要出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成果。而要产生传世之作和经世之作,必须要鼓励潜心学术研究,反对浮躁功利。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复旦几代教师薪火相传。不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他们都能安贫乐道,恪尽职责。他们有执着的学术追求,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思想天空。复旦也因此产生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影响的大著作。比如谭其骧先生花了三十年时间,带领二三十位教师,从黑头做到白头,编纂了《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誉为新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两项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在国际学术界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地理领域最权威的成就,现在他的弟子们继续在这一领域拓展成果。外文系陆谷孙先生带领他的团队,耗时十余载,完成了《英汉大辞典》的编写,被称为我国当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英汉词典,被列为联合国翻译文件的指定工具书。      近几年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具有雄厚学术力量和研究特色的老研究机构继续拓展着新的研究方向;新建的文史研究院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则展开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研究项目,如从周边看中国、马王堆竹简释解等。中文系陈尚君教授花了十余年时间,潜心治学,先后完成660万字的《全唐诗补编》和《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填补了国内空白。王运熙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葛剑雄所著《中国人口史》、裘锡圭的《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刘放桐、俞吾金主编的《西方哲学通史》、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等等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都称得上是复旦的扛鼎之作。      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复旦也注重积极面向现实,以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写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针对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复旦先后成立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会展与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长三角研究院、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等,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成果显著。经济学院高帆副教授完成的粮食安全战略研究专报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批示。社会学院任远教授完成的分阶段有选择差别化推进城市户籍改革专报在今年2月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的批示,并直接推动了2009年上海户籍新政的相关改革。公共卫生学院郝模教授的《艾滋病等十个重大疾病防制项目全流程规范和效果研究》被国家卫生部采纳。林尚立带领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完成的《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得到了统战系统的高度评价,去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我校新闻学院在第一时间完成了《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报道的剖析》报告,为国家在西藏的对外宣传及时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科建设对于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科的交叉和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学校的传统和精神,影响很大。这也是现在许多大学积极建设文科的道理所在。百余年来,一代代复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共和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不论学校、社会,政界、商界,国内、海外,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在他们身上,有时代的印痕,更有超越时代的复旦人的特质。复旦的毕业生往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不随波逐流;有源自内在的自信,不怨天尤人。可以说,这些与复旦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复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名师的课总是爆满的,学生们选课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就是愿意接受这种熏陶,慢慢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精神气质。我曾用深深的水,静静地流来形容复旦的气质,这里比喻大学追求学术和真理的一种精神。我们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追求表现在始终坚定地前行,始终不懈地努力,表现在不盲从、不轻弃、不屈服、不张扬。这种追求就像深深的水,静静地流。虽然默默无语,但静默之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决心、执著和勇毅。      二、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办学历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经验或体会是什么?      第一点体会就是,在文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长期指导我们思想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世界观、方法论。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不能靠主观愿望和行政命令,要靠理论和学术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能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这方面,复旦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早在1920年,由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三本书对他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最为深刻,其中之一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新中国成立后,每一届校领导班子都把研究、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文科繁荣发展的重点,扎扎实实抓出实效。新中国成立后,复旦重组了经济系,成立了哲学系,其他院系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的研究。复旦是第一批建立政治理论课的学校。蒋学模先生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一个时期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单位的权威教科书,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了1800万册,仅次于《邓小平文选》。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后,我们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学校1980年成立了马列主义理论教研室,1992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2006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0年,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国内唯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这些研究机构在不同时期汇集了校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讨。近几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领域,涌现了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俞吾金教授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吴晓明教授的《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其次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繁荣学术。这一点不能动摇。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学科建设,并不是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该学科的现成结论,更不是穿靴戴帽硬贴标签,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学术建设,也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学术发展。因为我们认定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食洋不化的情况是经常有的,还有大量的是远离实际、脱离实际;轻弃传统而侈谈创新,脱离实际而要构架体系;历史虚无主义也发生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盛行。所以文科建设关键一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学术研究。      第二点体会是文科特别是社会科学要跟上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实际。一般来讲,人文社会科学的命运总是和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古人说,盛世修史。如果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比较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命运也会比较好。古人又说做学问讲经世致用,如果文科脱离了时代,自己也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当代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亿万人民的发展改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宝库,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繁荣的重要背景和历史机遇。事实证明,文科科研只有面向中国,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着眼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能源问题、人口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等,我们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才能真正繁荣起来。实际上,在文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比如我校经济学院洪远朋教授研究的以利益问题为核心的课题,既属于理论问题,但是利益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如果能坚持联系这些重大问题,就比较容易形成重大成果,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突破。      第三点体会是,大学要坚守人文传统,传承文明,对人文学科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扶植。      我们说,文科科研要联系实际,不能用狭隘的、庸俗的观点去理解。有些社会问题的研究,既急需又紧迫。相比之下,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学、哲学、音乐学、美术学等的研究,就不那么紧迫。而且人文科学的研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潜心钻研,才能有成果;传播和辐射也需要一个过程,成效更是隐性的。这就使得人文学科不受重视。      但是,一个社会不管经济发达到何种程度,科学技术进步到何种地步,如果缺少人文精神,一定是一个残缺的社会,我们培养的下一代缺少人文教育,将变得智商和涵养极不相称。《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这些学术成果,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效益,但长远来看,却担负起了传承文化的使命,它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了整理、提炼和播扬,帮助人们重新找到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找到凝聚人心的共同点。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复旦在组织人文科学的研究时,一直将规划和自然发展、集体大项目和个人项目结合起来,对这些领域的投入,持之以恒,连续扶植。      第四点体会是要不断提高文科的国际对话能力。当今世界,由经济全球化潮流和信息网络化的带动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当前既存在着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生吞活剥地照搬或套用西方学术思想的情况,也存在着无法用西方习惯的话语系统传播中国学术成果的情况。我们应当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主动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开展合作研究, 敢于并善于与国际对话,提高我们自己对外部的影响能力,不断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同时,不断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促进传统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新研究方法的运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详尽、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还有如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的中国文学点评史的研究工作;亚洲研究中心与斯坦福胡佛研究院开展的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复旦与耶鲁大学合作开发的耶鲁全球在线中文版等等。      第五点体会是要遵循文科的学术发展规律,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自然科学相比,尤其和大型实验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劳动和创造。即使是大型的学术成果,也往往是个人成果的集成。这是文科的特殊规律。因此文科的兴衰往往和人联系在一起。有大师、学科就兴;无大师,学科就衰。而大师的出现,需要环境条件和天赋才华的结合,需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孕育。光凭主观愿望不行,急躁更不行。复旦外文学院的陆谷孙教授,1959年被下放到农村去劳动,舍不得丢下学术,就在田埂上背诵普希金的诗。被人发现以后,就禁止他背。禁止背,他就在心里背,从普希金到莎士比亚,从中文到英文。他后来自嘲为是田埂上的小布尔乔亚,正是因为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了后来的《英汉大词典》。      文科要有良好的学术生态。这个生态中要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开放的学术空间,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尊重不同的学术观点。复旦人凡事都抱着一种研究的态度,喜欢问一个为什么。也因此总是有不同学术观点自由碰撞,老校长陈望道说,不同意见的争论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作为大学的管理者,要能倾听他们的见解,支持他们的创新,包容他们的个性甚至偏误(当然不是政治原则错误),调和他们的矛盾,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潜心钻研学问。这是一所大学保持思想和知识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学术生态还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诚信严肃的学术规范和风气。还要不断吸引和凝聚人才。大学应该是一池活水。引进优秀人才,可以给学校带来一股新鲜空气,打破一潭死水的状况,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科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      良好的学术生态还要能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在文科发展中,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否认集体研究的力量。在综合性大学中,要能够弘通学科之限,消除门户之见,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搭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近年来葛兆光教授领衔的文史研究院就是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三、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等问题,您曾经提出过很多非常有影响的观点。请问您最近对这一问题有什么新的思考?      1、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教育制度这个题目很宽泛。在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包括资源配置、法规和政策制度、宏观管理。微观层面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表面看来,大学争创一流的竞争,是优质师资、优质生源、科研结果的竞争,但根本上其实还是大学制度的竞争。一套好的制度可以培养出最好的人才,可以留住人才,可以使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更有效的利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缩短距离的进程更快一点。所以近年来,有不少学校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命题。这是一个已经被提上日程的改革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会要求学校的内部管理在理念、制度和运行机制上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最近复旦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因为我们感觉到,现代大学,尤其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般都规模大,功能多元,机构复杂,人员分类也复杂,一套完善的制度建立起来难度很大。现代大学有一些共同遵循的制度原则,西方大学历史悠久,制度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学制度,世界各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对制度设计和有效实施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必须要探讨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有几个问题非常关键,比如,在学术管理中,究竟如何充分发挥教授教师的主体作用?学校的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为学术运行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师生服务?校、院、系架构主要适合于教学的学术组织,成型于五六十年代,在学校规模扩展的背景下,已越来越不适应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如何使院(系)成为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办学实体?如何能够建立起一种学科结构调整比较灵活、科研资源容易聚散,运行有效能出成果的体制和机制,等等。      2、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每年到这个季节,社会上讨论最为热烈的恐怕还是高考。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我一直呼吁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因为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提出已经半个世纪,但是一直没能得到有力贯彻,应试教育反而愈演愈烈。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可见问题之严重。正如老百姓形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但为什么许多人虽然对应试教育、学生负担重深恶痛绝,但没有人敢与此对抗,因为应试的氛围已造成巨大压力,应试教育的体制机制决定着利益趋向。在这种氛围和惯性下,家长不敢逆势而行,学校教师也不能打破怪圈。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坚决措施,用系统方法、从制度层面扭转现状。高考制度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在现行应试教育模式里,大学处于高端。高考这一指挥棒,对中学教育影响极大。高考的命题要求和范围、考试的方式等,左右着中学的课程教学和其他教育内容。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中学课改空间有限,全面素质教育难以落实,中学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无法实现。这种情形还会向下延伸,中考这一指挥棒又对初中和小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说,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寸步难行。      复旦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要让高考、让高校招生办法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变为引导中小学实行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四年来,复旦大学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先行探索自主招生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一卷定终身的现行统考制度,让大学有选择学生的自主权。我们从本校培养目标、特色要求出发,通过水平测试、考察中学一贯表现、面试等综合方法,吸收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深造。这一改革已对中学素质教育产生影响。有一位著名中学的校长说:唯分数论的一元选拔标准被打破。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哪所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得好一点,它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四年的改革进展顺利,群众最担心的公正公平问题在自主招生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希望不同学校自主选拔办法不一样,这样今后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我乐观地认为,如果全国有30到50所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能够实现自主招生,那么大家批判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大格局就有可能出现大的改变。到那时候,中国也会出现一个中学毕业生同时收到四五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了,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氛围也就能彻底形成。我们期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怀着对教育的理想,一同加入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探索。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四、今天是《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的日子。1970年您就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后来又曾任解放日报的总编辑,可以说是老新闻人了。能否请您对我们的报纸说几句话?      只有做过报纸工作的人,才体会到办报的辛苦。读者日复一日地拿到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平常得很,谁知办报人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人文社会科学作为车之一轮、鸟之一翼,和自然科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无容讳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转型为价值取向的环境下,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面临着不少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学术类、理论综合类报纸,是反映学术前沿、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当然也承载了人们很多的期望。希望这份报纸能越办越好,在坚守、播扬人文精神和传统,特别在让人文社会科学走向青年、走向大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标竿的南方科技大学
pikeliu 2009-9-16 22:38
简单评述: 一是,名字还是深圳科技大学好,看到有位博友也是如此建议。 二是,香港科技大学或者马里兰大学或者加州大学的整个制度(主要是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要全盘吸收。 三是,国内许多有钱的城市也是想创建一流大学,深圳的做法值得借鉴。只有全新的大学,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体制以及文化。一些城市的省属或市属大学要创办一流,最好的办法,是把新人与老人完全隔离开来,另外成立若干个研究院,采取新人新体制的做法。 请各位老师指正!交流观点!谢谢!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 筹建进展 2009年05月18日 14:45   香港科技大学在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区内声誉卓著的名牌院校。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的邻居深圳打算拷贝香港经验,由政府出资建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经完成建校规划,预计在校生达到1万人,学科以理工科为主。   据悉,该校还将借鉴香港科大的经验,全校超过50%的教职员将向全球招聘。由于南方科大最希望克隆香港科大的速成战略,南方科大的最大亮点也很可能成为最大难点,有专家担心若建校规划今年不获批准,则需再轮候3年。    深圳市已为南方科技大学设立筹建小组,市长许宗衡担任组长,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闫小培为副组长。根据规划,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资设立,同时亦会拓展各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例如办基金会筹集资金、通过产业界合作取得经费支持、以适当的产业化运营获得资金、凭借各种研究项目得到资助等。   南方科技大学的目标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学科以理工科为主,并设有少量文科。参与制定规划方案的人士透露,南方科大理工类学科设置将与深圳的产业特色结合,主要包括IT、通讯、半导体、无线电等科目。而此前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校长吴家玮一直希望南方科大创办的艺术类学科,则未被纳入规划中。   根据规划方案的设计,南方科技大学拟以全日制办学模式为主,在校生规模约达1万人,面向全国招生。在学位设置方面,南方科大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预计为1:1,本科教育师生比例初定为1∶6.8。   为争取设立硕士、博士点及保证办学质量,南方科大将秉承吴家玮提出的一流人才效应,即一流的人才带来一流的人,二流的人带来三流的人,三流的人带来的是上不了流的人。据称深圳市政府雄心勃勃,指南方科大在招聘教职员方面要一步到位,超过50%的研究人员及教师须面向全球招聘,力求寻找世界顶尖的学科领头人,以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和教育人才。   南方科大筹建办公室的韩蔚表示,香港科大在创建初期,从美国院校中挖来许多极具潜力的年轻研究人员,这些人与科大一同成长,逐渐成为今日的学术骨干。此外,香港科大亦吸引了大批台湾教授。韩蔚认为香港科大的这些经验均值得深圳借镜。  南方科技大学   ★目标: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   ★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6.8,近半师资海外引进   ★学科: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为三大支柱学科   ★面积与选址:占地面积初定为2.3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在45万平方米。地址初步定为深圳南山区西丽虚拟大学科技园(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面向全国及海外招生。   ★办学方案已完成修改并将上报教育部   南方科技大学目标是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万人左右,面向全国招生。其创新之处在于高起点:本科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1;师资近半以上引进海外力量;以理、工和管理学为三大支柱学科。深圳期待能开辟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规模:全日制在校生万人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进入筹备阶段的南方科技大学目标定位较高,计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其办学规模将初步设定为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建成后,南方科技大学将面向全国招生。 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初定南方科技大学将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   ★师资:一半以上海外引进   南方科技大学将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高水平起步。采取超常方式引进一流教授,建设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攀登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机制。为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新型科技大学提供师资保障。 师生比例初定本科教育稳定在1∶6.8;其次,引进海外教师的比例较高,初步设想无论研究轨道还是教学轨道上的师资50%以上由海外引进。境外聘请的教师中60%具有至少1年在境外著名大学开展教学、研究或管理的工作经历。   ★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为支柱   南方科技大学拟以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作为三大支柱学科,注重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兼顾其他应用型学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其中,工学科约占学科总量的30%,理学学科占20%,交叉学科占30%,管理学科占15%,人文社会类学科占5%。 深圳计划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内设置一批重点学科,凝聚一批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数个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核心学科,将其中部分学科方向建成国际一流水平;学科结构布局合理,形成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相符合的学科框架。   ★方案:高教改革试验田   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心要创办一所高水平新机制的科技大学,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开辟另一条办高水平大学之路,有利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专家组还建议深圳市政府加大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力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   据悉,《方案》现已根据专家组意见完成修改并呈报广东省政府。按照工作程序,广东省政府将于9月底向教育部申报。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大事记   2004年深圳市提出增设本科院校。2007年2月,确定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其命名几经变更由深圳理工大学到深圳科技大学最后市委市政府钦定为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7年正式启动guolai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2007年4月,筹建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2007年5月,深圳市政府正式行文报省政府,申请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办办学方案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给予肯定与建议。2007年8月,完善办学方案并呈报省政府,省教育部门将组织考察论证。   ★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 校园占地约2平方公里,总建设面积约50万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的《南方科技大学规划方案布局模式》上看到,校园规划有工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交叉学院以及公共教学、后勤服务、科技研发、行政办公及配套商业设施等建设内容。   南方科大校园规划建设采用国家最新确定的校园建设标准。据南方科大校园规划,结合校园的功能要求,按照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方式总体布局,强调城市与校园的渗透融合发展的规划理念,以公共资源整合为目标,构筑核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规划将城市风貌、自然景观、与校区特色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多样化的校园空间形态。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49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pikeliu 2009-9-15 11:38
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玉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留校工作。1986年,留学联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 ●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 ●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 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在高校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为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高校对学科的认识和对学科建设内涵正逐步深入。但就学科建设这个主题,仍还存有很大的争论。有人批评学校只重视重点学科,对一般的学科关注不够,甚至把学科建设简单地看成重点学科的申报或者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学科建设就是围绕着冲击或者保住各级重点学科做文章;也有人认为学校只重视平台和基地建设,对一般的基础学科重视不够;也有不少的院校不断地提出建设一些新的平台和院系。这种冲动在高校表现得比较强烈。其次,当前国家要求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显然,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在这两项认识的基础上,什么是学科,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以及在学科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认真思考。 学科发展要遵循其自然规律 学科首先是一种范式,主要为方便教学而不得已为之。事实上,人们对学科已有许多研究。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学科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出于教学上的考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教学,人们不得不将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由此就产生了学科的概念。学科的主要含义是指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把知识条理化。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就是在所谓的学科框架里来学习其范式。学科的划分具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范式,同时又常常带有强烈的人为因素、时代特征和社会因素。 因此,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尽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个体系来讨论怎么划分学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科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在这个层次结构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本质的差别,基础学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学科间的关系通常有学科间(Inter-disciplinary)、交叉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多学科(Cross-disciplinary)。 同时,学科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规律。学科是一种范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范式是会改变的。社会的重大需求致使知识被不断重新条理化,一些新的学科产生了,而一些学科则走向消亡。原有的学科范式和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就要发生嬗变。除一些类似数学、物理等硬科学外,学科都会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用消亡而不用死亡,是因为消亡的学科将以另一种形式得以重生、嬗变(transmutation),或者原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学科。因此,一所大学的某个重点优势学科从种种迹象看已经接近消亡,如果还不思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尽管在短期内这个学科通过进一步投入仍可能显示出优势地位,但从长远看反而会阻碍学校学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催生了新兴学科的诞生。某些软学科因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研究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一种是为了保持原有学科的完整性。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往往孕育着新学科的诞生。大学和研究如果仅仅是以保住原有学科为目的,或者因为个别学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学术领地欲望而形成学科,那么我们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和学术研究的目的就被异化了。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曾说过:任何形式的学术结构都不可能长久地满足我校的梦想与期望。一所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的新的学科领域。 除此之外,学科划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除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规范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恰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俞吾金教授所指出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科的概念是一种人为嵌入的结构。因此,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随意性。 学科的划分对教学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教育而言也存在负面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专门的思维范式,从而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能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知识在大学被院系、学科分割后,使一个个本来相互连通性很好的模块被打破,使原本完整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现在我们提倡通识教育的内涵,就是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效应。 国外曾经有人提出两条教育诫律:第一,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在我国高校也存在这样问题,一些学校的学科是空壳子,里面实质性内容并不多,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有的教师就组合了许多荒唐的课程。第二,凡是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教得透彻,使得这些概念变成学生自己的概念,且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概念,使他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事件,作出判断,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愉快。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如果把研究领域圈得越来越窄,把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这种学科分家、单科独进的局面,对一所研究型大学、一所旨在培养领袖人才的大学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多学科的。而学科的划分对学术研究的负面作用容易导致领地观念,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人员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多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划分使其中人员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形成定式,即所谓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古代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不同学科间的争执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难免存在,因为彼此的术语系统(学科文化的要素之一)还没有贯通。这是每一位从事跨学科研究者都会碰到的麻烦,而这显然对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马克思早就特别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化具有受历史制约的暂时性,并且预言:自然科学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同样,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分类方案都带有一定的荒谬成分。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分子物理学家C.P.斯诺在剑桥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和革命》的著名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实际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知识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另一种是科学家所代表的科学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很难沟通。这种分裂和对立,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他呼吁让两种文化沟通,但是这很难。我认为,不要过分看重学科划分的结果。学科的划分似乎充其量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作用,规定了教学和研究探索的范围和领域;二是规范性的作用,指导着人们认识和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实践。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会在进步,大学在发展,学科结构会不断地调整。这也是大学对于新学科的设立一直具有较强的冲动动因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来发展新学科。新学科会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通常,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学科建设要认真谋划,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原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是否满足社会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拟建的新学科的起点是否高?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流的水平?这些问题都要得到重视。 首先,在学科建设中要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重点和难点在有所不为。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这就是有所不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州立大学由于投入的增加而迅速崛起,高等教育竞争激烈。芝加哥大学在考虑如何保持一流大学地位的问题上,当时的校长金伯顿特别强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芝加哥大学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一个小型机构。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当地的需要,就增添一个工学院;也不会因为临近圣劳伦斯航道,就开设港口管理学课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目前所做的事情进行长远考虑,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做这些事,以及我们做得是不是够好。我们绝对无法容忍平庸,如果我们还想作为一个一流大学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就必须拒绝它。一旦发现平庸,就必须及时清理。当时,芝加哥大学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些诱惑。一流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原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强调了类似的观点: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道理很简单。大学发展要聚焦到某些学科上,让它尽快变成世界一流。 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就承受住了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耶鲁大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变化如此之丰富,即使一所伟大的大学也不能期望覆盖值得学习的每一个学科与其广泛覆盖所有学科,可能更明智的是建立少数几个出众的教师组,使它们能够在专门领域争取科研经费和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基于这样的认识,时至今日,耶鲁仍没有工学院。耶鲁在大学的发展战略上坚持质量优先和规模控制的原则,它始终如一地反对盲目的平庸化,并坚持把学校所要设置的一切学科都办成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达不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坚决关掉。再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很强,它们设立学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你要办新的院系吗?可以,你能不能达到跟数理化一样的水平?如果能你就办。所以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保持了很小的规模,但是基本上每一个学科都在第一方阵里面。中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大学到底是要大还是要强?或者又大又强,或者小而强,或者是大而弱?迫于资源的有限性,大学的选择往往是痛苦的,但大学必须选择。 有所为重要的是解决如何为。如果为得不好,则肯定会导致平庸。复旦大学老校长杨福家曾谈到,如果不是追求卓越,就会产生平庸。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不应该追求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热点很多,看热点就想追,就想做,学校难免会逐步走向平庸。复旦需要新设一个学科,我们就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充分理由做这件事情?我们有没有条件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能不能在可见的未来办到一流?要设置的学科和我们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我们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大学和学者在策划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时,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对一流大学来说,办一批三流的院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由于学科文化和学科范式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应具有不同的评价体系。C. 吉尔兹曾经生动地指出:历史学家会称赞一部作品出神入化,并对指出其高超技巧(这里指在其他学科里很少看到的特性)津津乐道。这说明他们特别注重技巧、注重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使人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意旨明确,浑然天成;而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里,常对简明、经济、多产、有效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赞赏,这表明结构简化、阐释简化是这些领域的特点,在这些领域内,各种现象紧密交织,某些学科发现的内部蕴涵着许多引发其他科学发现的特质。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说服力、发人深省、刺激这些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用。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相比,这些词暗示了该学科尤为关心分析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同样,在物理学家中,精确、严谨是他们的双重特征,因为没有哪个名副其实的物理学研究会缺少其中一项特点。而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使用有偏见这个词就泄露了一个人的幼稚。因此,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不同学科评价是不合适的。因为要求简明严谨,在自然科学论文中多写1000字很难,然而对于人文社科规定达到三四万字又很容易。因为两者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对教授最科学的评价是本系本专业那些有非常高的学养和道德素养的同行们给予的评价。总之,学科间的文化差别会带来对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差别,一定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改革和制订评估和评价机制,包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考核考评指标。 对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具有多学科特征的独立研究机构,以保持各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正如前面所说,学科划分将知识隔成了条线,而研究的问题又必定是多学科的,学科划分的科学就会形成学科独特的文化,学科之间有合作,但通常是形成壁垒。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一流大学中都建立了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这些独立研究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对学校直接负责,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相关学科之间的连通性,要使学科划分做到分类不分割,有利于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以应对所面对的日益复杂综合问题的需要。一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架一些立交桥,在不同的学科交汇的枢纽地带建立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是独立研究机构,设法保持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连通性。二是在教学领域开设一些inter-disciplinary课程来弥补学科之间的缝隙,三是在学校的组织中在纵向划分了许多学科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横向枢纽性质的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心,使其保证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为了避免(或弥补)原有学科划分的各种缺点,保持各学科的连通性,大学通常就一些系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些跨学科的博士培养项目,来探索一些处于学科之间模糊地带的前沿领域。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多通过建设一些共同课程或相对松散的组织,来激发学科之间的共鸣。近30年来,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十多个不同形式的独立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不以学科为标准来规划研究而是面向问题,面向课题,以项目为导向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学者共同进行。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十分强调发挥学科整体作用的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就强调说,思想的统一是一所大学繁荣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传统支撑下,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持,以独立研究机构的形式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并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芝加哥学派世界闻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诞生了24位诺贝尔等其他经济学奖得主,强大的经济学也为法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最终对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到复旦大学的实际情况,前些年,通过985工程等的建设,复旦也新建了不少平台和基地,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增量和交叉研究的平台,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经非常符合独立研究机构的定义。 第一,这些平台基地(尤其是理科、医科)是面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题或项目的,通过承接和解决单一学科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项目,来增强学校的综合研究能力。如果研究平台内没有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项目和问题,或者仍然以学院为主各干各的,那么研究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了。 第二,这些平台基地能够根据任务的变化来动态地构建课题组。这些机构中人员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如果内部固化,就表明没有真正的多学科共同研究问题的项目。 第三,这些的平台基地里所有的人员与原来的院系联系都非常紧密,其中真正固定的人员是行政管理人员、仪器技术人员等。当前高校面临的问题是 能聚不容易,能散更不容易。通过建立平台基地,就可以形成一种能够围绕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能聚能散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 第四,这些平台基地对其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领导的是来自其他学科的人,他要对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相当程度地了解和理解,能对不同学科文化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他决定了平台的成功与否。否则,要么是一个全才的大家,要么就变成独裁统治者。考虑到这一点,国外一般不赋予这样机构的负责人过大的权力,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跨这么多的学科领域,通常都由几个委员会来制约负责人的决策权力。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管理科学等都是由学校原有的优势基础学科派生出来的。发挥大学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和弘扬特色,对复旦来说,首先就是要发挥文理基础学科的优势。文理基础学科是新学科生长的源泉。如果不把这些基础学科做强,学校发展就会面临后劲不足的局面。近几年,我们对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不够,面临队伍结构老化、年轻学科带头人缺乏、基础学科发展基础不扎实、特色发展不明显等问题,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优势丧失的局面。基础学科要寻找共同的学术语言,形成学术的共同体,这是复旦大学发展的内核,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为本质的部分。 学科布局与人才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学科结构十分复杂。新学科不断诞生,大学就必然不断面临学科分类的问题。学科布局就是如何认识学科分类的问题。确实,国务院学位办有学科分类目录,大学学科发展有延续性,学科分类好像不成问题。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在这中间,我想主要谈谈学科和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问题。 大学的各学科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十分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现在大学中一楼多系、一系多楼的现象很严重,甚至于存在一系多校区的情况。我认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当年加州大学为了适应物理、化学的发展,造了相互连通的两栋楼。量子化学是物理和化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当时正好是量子化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学科发展的需要,它们才构建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并为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的观点是,学科的布局于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必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相适应。 学科形态的改变会对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潮流,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前沿形态来决定学科的人才规划。这里我只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一个侧面的问题。哈佛大学历史系是哈佛人文帝国的重要部分,始终自认为是哈佛大学中品质最高的系科,一直担心聘用新成员可能冲淡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术质量,因此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骄傲想法却导致了他们不断的失败。在20世纪70年代初,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终身教授就超过了哈佛,同期,哈佛历史系助理教授数量也急剧减少,导致开课量的减少和对新的学术地带的忽视,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新潮流,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学校。到1995年,对历史系的一次评估表明哈佛已经落后于普林斯顿、耶鲁、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哈佛历史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学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金字塔形变为平顶结构。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一小部分杰出的学者和系所占据着最高点,并得到普遍认可;平顶结构则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历史学派,每一个都作为一个分支领域,有着各自的顶峰。哈佛历史系的一些老教授在金字塔结构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很难适应新的学科形态。 总而言之,大学要深入理解国际上学科调整方向、深刻把握当前形势下和竞争格局下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影响大学院系整体发展的因素,以及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弊端,并制定出院系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无论从科研还是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要不断思考学科发展的规律,清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审视学科发展目标,作好学科发展规划。 《科学时报》 (2009-9-8 B4 视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 复旦领导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pikeliu 2009-9-14 17:08
记得,访问美国YALE、MIT时,对于教授们的评价是同行评价为主,当然终身岗位是残酷的漫长等待,等待到结果如何都不太重要了(许多美国教授到了40多岁才拿到)。我国大学则采取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但是好像连当年已经非常热闹的北京大学也没有实施西方大学的终身制。复旦将会是哪一种模式?能不能从校领导的话中读出一点东东呢? 秦绍德:寂寞出学问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      这一天,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教师的学问之道,关系到大学的学术精神;而大学的学术面貌,是整个社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的直接反映。      走出学术浮躁,优化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做学问,就要甘坐冷板凳      解放周末: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绍德:教师节的设立源于社会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在这一天,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我认为,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解放周末:这种感谢与致敬,是否也蕴含着一种关于教师、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德的价值取向?      秦绍德:可以这么理解。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对博学而笃志的一种理解是,做学问要有专一的志向。这志向不受干扰,不受外界诱惑,专心致志,为探求学问奉献一生,为捍卫真理耗尽心血。我认为,这一精神在当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解放周末: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的天地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解放周末:您的自豪肯定有不少根据。      秦绍德:比如,谭其骧领头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文化工程,从1955年开始一直进行到1986年,历时31年,所有参与的学者都从黑发变为白头,最后形成的煌煌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另一个基础工程就是《二十四史》点校。      又比如,陆谷孙教授主持编撰《英汉大辞典》,历时17年。在此过程中,6个正副主编中有5人离开,只有陆谷孙坚持到最后。17年间,他给自己定下不出国、不兼课、不另外写书的誓言。最终,这部高质量的权威辞书成了联合国专用工具书。      还有蒋学模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从1980年到2005年,不断修订。蒋先生直到86岁高龄,还在伏案修改文稿。20多年来,这本教材一共出版了13版,发行量达到2000万册,影响了几代经济学人。      那些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您所介绍的这些寂寞出学问的事例非常感人。但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绍德: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从产生想法,到收集资料、形成思路,再反复锤炼,没有几年是不行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治学必须遵循怎样的规律?      秦绍德:所谓学问也好,学术也好,实际上是对规律的探索,需要时间观察、收集、思考,然后加以总结。而且,这种总结还需要时间检验,反复论述,反复修正,才能形成经典。复旦大学鼓励教师写传世之作,传世之作就必须要有时间积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现在似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在称赞某位学者的学问时,动辄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或者包容一切的完整体系这样的词汇。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今人的学问一定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只有把前人的学问都吃透了,才有可能作出更深的探索,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攀登更高的台阶。同样,包容一切的体系也是不可能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批判了杜林企图构建囊括一切的科学体系,认为这是愚蠢可笑的。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      秦绍德:这种求实,不仅是从书本中求实,还要求实于实践,也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是非常有限的,要做出有创造性的学问,必须要把相当多的时间放到某一领域中去,根基越牢,学问越深。所以我们才要提倡冷板凳精神,冷板凳上不坐个几年、十几年,学问是不可能热出来的。那种炒热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学问。      解放周末:炒热的热,是虚热。      秦绍德:对,是狂热、燥热。      只有出于对兴趣的追求,基于对价值的坚守,才能耐得住寂寞      解放周末: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秦绍德:是的,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教诲。包括我们复旦的苏步青、周谷城等前辈。我记得1965年进入复旦的时候,我就曾在校刊上看到,中文系蒋天枢教授对他的研究生讲过一句话:要甘于坐冷板凳,肯坐冷板凳,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你要坐冷板凳,就要准备牺牲眼前的利益,可能要拒绝很多诱惑,可能会错过很多机遇。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机遇和诱惑很多,每一个机遇都想抓住不放,每一个诱惑都想尝试一番,那就不可能坐得住冷板凳。甘与肯,意味着选择,更意味着牺牲。      解放周末:这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绍德: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又用了11年时间做了《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校勘、辑录、订正,既有文字小学,也有考据之学,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尚君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一到夏天,那时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因为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他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      解放周末: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做学问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秦绍德:还有一点,我认为也很重要,那就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笃学必须要以笃志为前提。如果不是出于追求真理的乐趣,不是追求在文化上对人类有所贡献,恐怕就很难经得住诱惑和困难的考验,就无法静下心来。范文澜先生就曾说过,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有视富贵如浮云的精神。当年中国科学院刚成立时,据说原本想请范文澜出任副院长,但他坚辞副院长之任,而是专心于学术研究,若干年后,他的《中国通史》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经典巨著。      解放周末:一个是兴趣的追求,一个是价值的坚守。      秦绍德:对。对价值的坚守,就是坚守学术的崇高感,坚守文化的神圣感,坚守作为一个学者的使命感。只有怀揣着一腔热血,冷板凳才能坐得住。复旦近年来引进的两位教授,让我十分感动。一位是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先生,一位是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他们两人有个共同特点做学问做到眼睛都坏了。裘锡圭先生70多岁了,眼睛高度近视,还患有青光眼。葛兆光先生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手术先后动了4次,一只眼睛一度近乎失明,另一只视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两位先生的情况,我们很着急,请了最好的眼科医生为他们诊治,劝他们适当休息,希望他们停一停,但是他们还是在做学问,停不下来。      解放周末:这种停不住,既是出于做学问的兴趣,更是出于学者肩负的文化责任。      秦绍德:也就是为社会、为民族建设学术的责任。      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      解放周末: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有关。      秦绍德:是的。我认为,浮躁是学术的大敌。最近几年,学术造假时有所闻。学术造假是学术浮躁的极端表现,也是学术浮躁的必然结果。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学术浮躁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出现学术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秦绍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利益驱动。当某位学者的价值为社会承认、社会赋予他某些社会地位或荣誉时,物质利益也就随之而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给予真正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为学者,如果把名和利作为治学的动力、追求的目标,这就和学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了。      解放周末:有的不仅是追求利益,而且是追逐利益。      解放周末:每一个做过学问的人都知道,当你有了这样的动机时,心是静不下来的,而是时刻在打小算盘:这篇文章的发表是否会和某个头衔有关,那本著作的出版会换来哪些利益,等等。      解放周末:心有杂念,总在考虑走什么捷径更方便出名,用什么方法更容易得利,一切都功利化了。      秦绍德:这是学术创造最忌讳的。当然,一个人生活在现实中,完全离开利益的考量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个学者把追名逐利作为根本目标,那就压根做不出什么学问。      解放周末:学者功利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都奔着所谓的热门研究领域而去。      秦绍德:学术就是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可以做研究的地方,总是可以开拓的领域。有些领域,由于其学术成果可以应用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于是就变得热门。事实上,有很多学问,在外人看来是冷门,但是一旦做出了成就,就渐渐热了。因此,学者不要期望别人来给你把冷板凳捂热,或者给你一个温板凳,冷板凳要靠学者自己去坐热。      解放周末:学问的根本意义在于对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能用短视的目光去判断它的冷与热,更不能用媒体当下的热门话题去衡量某一学问的温度是冷还是热。      秦绍德:对。当然,从学问来看,总有和当下社会的应用联系紧密或不紧密的区别。有些学问与社会应用联系紧密,属于古人所说的经世致用之学。然而,经世致用之学也是有时代性的。经济学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当然是热门,等到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或许会更关注文化需求,相关的学问就会成为热门。      解放周末: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冷和热。      秦绍德:即使是做经世致用之学,也需要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不是短期研究、发表一些表面的观点,就能致用了。有些青年学者,一开始在某个领域崭露头角,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稍微有点名气后,就开始在不同领域跳来跳去,不能够专心致志,沉下心来在某一个领域扎扎实实做下去。若干年后,就渐渐做不出成绩了。好比爬山,如果今天爬黄山,明天爬庐山,后天爬泰山,其结果必然是无论哪一座山都爬不到顶。      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对学术生态造成了伤害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了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一个原因是利益驱动。      秦绍德: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制度缺陷。      鼓励和保证学术创造的资源,如科研经费和拨款等,当前过多地集中在政府手中,在制度上造成了学术浮躁。原因在于,政府掌握资源投入,必然寻找产出效益。一届政府必然追求一届政府期限内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益。然而,学术研究往往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10年、20年后才能出成果。要求学者在三五年中就要出成果,这和学术的自身规律是相悖的。      还有,当前采用的政府立项、学者申请的方法,导致谁懂得申请项目的潜规则,谁就能优先获得学术资源。因此,利用各种手段争取科研经费,就成为一场激烈的搏弈。很多学者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而陷入了痛苦之中;好容易申请立项成功,经费刚到位不久,就得要进行中期检查,三四年后,就是结项检查,哪里还来得及好好做研究?      解放周末:目前对教师评价体系的议论也不少,比如过于量化,不够科学。      秦绍德: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大学内部有其评价机制,社会上也有一定的评价方式,比如社会各界设了很多学术类的奖项,不少学术机构、个人都以获得社会奖项作为评价自身学术成就的标志。而大学内部的学术评价体系,则因为考核内容的时间性过短,重量不重质,存在不少弊端。      解放周末:学术评价标准不学术,学术氛围就会受到损害。      秦绍德:带来的结果是,学者不能长期安心研究学问,相反是为了获奖而使出浑身解数。因为学者所获得的学术评价和学术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学术评价高就能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后,评价又随之增高。于是,学者只有迈过这道门槛,进入这个循环体系中,才能获得利益和名誉。这样一来,学者的选择就变得相当实际哪个课题最能拿到钱,就申报哪个课题;哪个题目能在短期内出成果,就做哪个题目;什么项目能和个人利益挂钩,就做这个项目,而不愿意做集体项目,因为个人劳动溶化在集体中,往往是看不出来的。      解放周末:考核体制奖项化,申请资源立项化,难免会使学术生态支离破碎。急功近利乃至弄虚作假的现象就在这种过度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发生了。      秦绍德: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复旦最近在讨论一个问题:对于教师的考核,是否还要用每年论文发表数量来考核?我们最近提出一个新命题,就是淡化量化标准,用代表作制来对教师进行考核。那就是,你只要在一段时间内拿出一篇真正有分量的代表作,就可以对作品数量不作要求。当然,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争论,代表作制适合真正能做出学问的优秀学者,但对于学术水平一般的懒人是难以奏效的。而且,各个学科都不一样,对于实验科学的考核来说,可能还是得有量的要求。      解放周末: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需要调节各方矛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秦绍德:但这不能成为不改革、不探索的理由。我们既然提倡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要从制度着手,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我们的学者能在后顾无忧的基础上,在宽严适度的环境中,甘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      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都无法百度化      解放周末:这些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抄袭剽窃、学术造假也变得日益简单了。   秦绍德:是的,这正是我想说的引发学术浮躁的第三个原因。由于科技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也为学术浮躁创造了客观条件。今天我们做学问,和过去做学问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有了前人没有的技术条件,电脑、网络、数据库等等,在收集资料、了解已有成果的方面,可以大大加快速度。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今天的学术成果,其传播速度也比过去快捷很多。这些都是今天的学者所面临的新情况。      解放周末:也是新问题。      秦绍德:原因在于它是一把双面刃,在使得科研更便捷的另外一面,如果没有正确观点加以引导,极易造成学术浮躁。所以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可以更快地占有资料是一个方面,是不是占有资料以后,就能更好地做学问?      解放周末:资料不能代替思想。      秦绍德:是的,牛吃下草以后,是要经过咀嚼消化,才能挤出奶。正如我们复旦一再强调的,做学问的人要有思想。要在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搜集到的前人已有学问的基础上,加以咀嚼、消化、思考,然后形成新的见解。这是一个思考和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解放周末:而现在的一个论文现象是:材料很多,思想很少,发现更少,甚至出现了学问百度化。      秦绍德:事实上,资料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学问。知识和学问是无法百度化的。有些学者文章来得很快,数量也很多,其实是资料的堆砌、汇集,是网上搜索的结果。在这样的论文中,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原创的很少。思想浮躁,忘乎所以了,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就成了抄袭剽窃了。      解放周末:引用他人著作必须标明出处,是做学问的规则,是学术底线,也是一条道德底线。      秦绍德: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术研究更有条件滑向浮躁。而且,信息技术为学术带来的新问题还不仅于此。比如,一些媒体节目对学术所作的大众传播。      解放周末:这种传播有利有弊?      秦绍德:是的。首先,这当然是件好事。因为学术本来身处象牙塔,如果能够普及给大众,总是好事。但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向大众传播学术时有一个基本取向,那就是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要让大众接受学术,就一定要通俗化,要吸引眼球,要制造亮点,有时候甚至需要将学术内容娱乐化。      解放周末:这可能是大众媒体难以避免的。      秦绍德:这确实是大众媒体不同于学术期刊的一种本质特征。但作为学者来讲,既要看到你的学问能过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是好事,也要看到,这种传播对学术来说往往是降格以求的。如果只考虑适应大众媒体的要求,热衷于这种降格以求,那就离学术有距离了。      事实上,有的学者就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比如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就把《百家讲坛》比喻成魔鬼的床学者在这张床上被截短拉长。她说自己所讲的内容,也不是高深渊博的学问,而是用娱乐化且个性化的方式重新演绎一遍。我觉得她讲得很真实,反映了学者在向大众传播学术过程中的那种痛苦。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学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秦绍德: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大众传播的局限性。学术毕竟专业性很强,很枯燥。因此,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把一时的媒体传播作为自己热衷的追求。第二,学者一定要坚守底线,决不能把学术娱乐化,甚至庸俗化。学术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准确的含义,以科学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假如一味地以娱乐或戏说来取悦大众,那就会降低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牺牲了学术的尊严。      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谈到学术浮躁的种种现象,或许与另一个词语也有关,那就是大师浮躁。      秦绍德:我想,寂寞出学问,其实也是寂寞出大师。因为大师不是自封的,大师也不是捧出来的。大师是冷板凳坐出来的,而且是历史筛选出来的。现在对大师的提法很多,某些学者通过传媒被大众了解,为大家所熟悉后,不少人就捧他为大师了。而有些不理智的学者,在传媒频频露面、有了一些粉丝、拥趸后,也就自以为是大师了。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怎样才称得上真正的大师?      秦绍德:大师要在学术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而且其学问可以影响学术今后的发展,影响几代人。还有,大师不仅在学术成就上堪为大师,在品格、胸怀等方面也必须为后人所崇敬。      解放周末:为什么说大师是历史筛选出来的?      秦绍德:好多大师,都是后人认可,才成为大师的。大师在世的时候,社会不见得能认识到他的价值。所以一提到大师,往往是已经去世的。鲁迅先生是思想和文学的大师,但他在世时就没有这种称呼,陈寅恪也是如此。      解放周末:现在人们似乎有一种大师饥渴症,很多人在焦虑,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不出大师?      秦绍德:问这个问题的,包括很多学术单位,很多大学。似乎大学如果造就不出大师来,这个大学校长的日子就很难过。其实这个观点是一个误区。大师不是造就出来的,既不是某个单位能够造就的,更不是媒体造就的。      解放周末:不能把媒体的曝光率作为衡量大师的标准。      秦绍德:是的。在复旦大学历史上,苏步青、谈家桢、周谷城、谭其骧等,还有医科的16位一级教授,都是大师,他们哪里是复旦大学哪几任领导可以造就的?大师饥渴症也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学术界越是想造就大师,就越是出不了大师。相反,如果鼓励、引导学者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做学问,那么将来就一定会涌现很多大师。      解放周末:曾听说某地开了个大师培训班,似乎大师也可以培训出来。      秦绍德:哈哈,我看就连小师也培训不出来!与其试图培训未来的大师,还不如善待目前仅存的一些大师。我提出一个呼吁:媒体要善待大师。这些年来,当有的大师为公众所知后,媒体不去关注他的学术成就,而是往往热衷于炒作他的旧闻轶事、历史纠结、生活细节,乃至家长里短。这种做法,就像那些品位不高的娱乐媒体炒作明星绯闻,这样炒作大师,其实是在折磨大师。      学者在媒体上发言,既要有真知灼见,也不要成为媒体学者      解放周末:刚才您谈到学者做学问不能热衷于追求媒体的一时传播,那么,在当今的时代,您认为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绍德: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弘扬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解放周末: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秦绍德:是的。当然,借用学者眼光,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评点,这是可以的。学者的发言,能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起到正面宣示的作用。而媒体对学者观点的适当传播,也能提升媒体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学术境界。      解放周末: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绍德: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学校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对此,我们有两句话:第一,要写传世之作;第二,要发警世之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学者应当发表真知灼见,提供给政府作决策参考,提供给社会行为和公民思维作参考。      解放周末: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      秦绍德:对。当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振聋发聩的意见,对于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的互动中,也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可以,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能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要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综观当前的学术浮躁,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生态问题,而是整个文化生态、社会生态问题。      秦绍德:大家对于学术浮躁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大学是学术的圣地,甚至可以说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      解放周末:既是圣地,又是阵地。      秦绍德:大学归根结底是一个学术机构,不仅要研究学问,还要弘扬学问,通过一代代学生,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同时也向社会传播学问、辐射文化。大学应以学术为己任。如果一所大学不讲学术,这个大学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如果一所大学被指学术造假,教师都不在做学问,那么这所大学还有什么存在价值,还有什么社会影响力?      解放周末:大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学术是大学的使命。如果这个使命丢掉了,不仅是大学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秦绍德:所以说,大学是坚守学术的最后阵地。我们要创造一种良好环境,让博学笃志的精神代代相传,让一代代年轻学子在老一辈学者的熏陶、带领下,投身学术,献身学术,做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成就。      最近一段时间来,裘锡圭先生率领的学术团队,就令我很有感慨。这个团队里有年长的教授、年轻的副教授,也有刚刚留校的博士生,都在埋首搞古文字,非常安心。研究所所在的光华西主楼28楼,每天深夜,一排灯光全都亮着,已经成为了复旦一景。还有谭其骧先生的弟子周振鹤教授,继承了老师的事业。他搞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工程,研究中国2500年来行政区划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极具参考价值。这个项目,已经搞了13年,计划出12卷书,目前已出了6卷,还在奋斗之中。      解放周末: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民族总需要这样一批人,潜心做研究,寂寞出学问,为国家和民族传承文化。      秦绍德:是的。当然,坚守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与危害学术精神的各种学术浮躁乃至学术造假,做坚决的斗争。      解放周末:去年复旦严肃处理,并主动在全校公布了三例学术违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      秦绍德:我们制定了一套体制、机制,尽力杜绝学术不端。凡涉及学术违规的,学校学术规范委员会会加以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因为我们主张,要用学术态度来对待学术造假,用规范学术行为来表明我们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这是大学应有的学术态度,也是大学坚守学术阵地的态度。      解放周末:哪怕自曝家丑也在所不惜?      秦绍德:不妨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在公众的心目中,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是纯洁、清白的。如果大学里发生了学术不规范行为后,置若罔闻,不加处置,任由学术风气败坏下去,那么社会公众必然会对大学失望。当然,学术违规现象一旦发生,所在学校和科研单位一定有自己的担忧曝光后会影响声誉。事实上,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下,发生学术违规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这种事件后,学术单位对待它的态度。没有勇气直面错误,纠正错误,无法杜绝学术不端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解放日报》2009-09-11,17版   最后更新:Sep 11, 2009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3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