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验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实验班是个什么噱头
热度 4 ywang69 2012-5-24 10:44
有朋友的小孩今年初中升高中,进入某省重点中学,考实验班差了几分,小孩想进家长也想进,东找人西托人,还交了不少银子,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据说实验班师资力量雄厚,据说实验班英语教材也是两套,据说实验班老师上课基本知识一带而过专门钻研高深精艰的难题,据说有的实验班实行动态淘汰制,只出不进,这样的结果就是高考升学率很高。 其实对于一般的小孩实验班不一定适合,有的甚至会被实验班毁掉。如果基础不扎实,欠账越来越多,自信心越来越差。 女儿升高中的时候差两分进实验班,当时还郁闷了一段时间,但是目前的情况看。他们初中的两位好友进入了实验班,如今全年级排名已经3,400名,远远落后于我女儿了。 现在看来当初没有进实验班是正确的选择。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3755 次阅读|9 个评论
湖南师范大学浩青实验班成立
热度 1 liuxianxiang 2011-12-13 14:56
化学化工学院浩青实验班经三年筹备,于 2011 年 11 月 24 日举办了隆重的开班仪式。首届“浩青实验班”有 31 名学员。 以国立师范学院化学学科创始人、已故原中科院资深院士吴浩青先生名字命名的化学化工学院“浩青实验班”是在国家级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践中进行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新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理工教融合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浩青实验班以融合、创新、特色、示范为办学理念,即在融合的基础上创新,以特色起示范作用,定位在培养理工教融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通过强化基础,提升目标,导师引领,分流培养来塑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理工教融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浩青实验班”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强化理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深厚理论功底。如四大主干课增加学时,配备优良师资;( 2 )加强双语教学,主干课采用英语版教材,以外籍教师和留学归国教师为主体进行双语和全英语教学;( 3 )该实验班属化学专业,具有理工教融合特色。( 4 )每个学生配备一名科研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重点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该班首批 31 名学生,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具有博士、教授以上学历职称的科研导师,每位导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课、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思想品德和毕业去向等全方位指导。
56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目录: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热度 4 arithwsun 2011-10-29 11:47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阅读 引言 阅读 第一部分 制度打开乐善之门 第一章 家长会的建设方案 阅读 1. 家长会的功能 1.2 家长会联合自治的必要性 1.2.1 完全彻底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家长才能实行 1.2.2 商业教育机构培训的弊病 1.2.3 家长会资助校内教育改革 1.2.4 "态度"革新是幼小教育的关键 1.3 良好的规则产生于家长会的治理结构 1.3.1 家长会规则考量 1.3.2 家长会的治理结构 1.4 小结 第二章 导师会的建设方案 阅读 2.1 上下沟通的学术机制:生命不息,学习不已 2.2 公益性的资金机制方能引智育慧 2.3 教育评估需要注重互动和长期效应 2.4 小结:科技教育出版界的学者们支持民间教育传播的三项原则 第三章 途书馆的建设方案 阅读 3.1 途书馆的意义:星罗棋布联成社会文化的血脉 3.2 途书馆的功能概述:教育与社交的汇合点 3.3 途书馆治理结构概要 3.4 微型社区图书馆必须走真正的会员制之路 3.4.1 混龄开放式社区图书馆与我们的区别 3.4.2 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与我们的区别 3.5 途书馆联盟网站的架构设想 3.6 家长自治型途书馆的筹建计划 第四章 频议网的建设方案 阅读 4.1 教育评议的价值:展望新技术革命 4.2 教育评议的设计原则 4.3 简易教学评估表 4.3.1 你学会了吗? 4.3.2 你用功了吗? 4.3.3 你的志向时刻表安排好了吗? 4.4. 频议网的运作模式 第五章 校级改革的治理结构 阅读 5.1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5.2治理结构的创办原则 5.2.1资金流和师资流要相对分离 5.2.2产权明晰的多元化来源 5.2.3等级明晰的师资建设 5.2.4 绩效工资的"权利分离"原则 5.3行政系统的架构原则 5.3.1透明化程度是行政系统的边界 5.3.2行政系统的三驾马车结构 5.3.3行政雇员只是服务人员 5.4招生政策概要 5.4.1先招生后缴费的原则 5.4.2学费优惠政策的原则 5.4.3多元化学费支付方案和学费单价的标尺效应 5.5教育系统的连锁反应之路 5.5.1梦想:校园建筑体现治理结构特征 5.5.2周末培训的治理机制 5.5.3能否以家长培训为基础建个大学? 5.5.4教育托管的连锁反应机制 5.6.1治理结构的气场:"逻辑正确"与"诚实守信"之风 5.6.2治理结构的图谱:双循环的良性机制 第六章 各地筹建模式集粹和建设感言集锦 阅读 第二部分 幼小打好敬智之基 引言 阅读 第七章 培育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阅读 7.1 如何走上培育型教育之路 7.2 从培育型教育原理谈精英教育的实践 7.3 精英教育的培育性本质:道法自然,德从朴素 7.4精英教育的成本:全职妈妈和家教联盟 7.5精英教育的中国特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第八章 同理心的因和果 阅读 8.1 孩子哭闹怎么办 8.1.1 大人们如何保持住情绪平和 8.1.2 孩子已经哭闹了怎么办 8.1.3 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 8.1.4 良善的交流模式,三大原则 8.2 如何制定规则和使用批评 8.2.1 元规则最重要 8.2.2 最基本的现代文明规范 8.2.3 良性批评体系 8.2.4 处理儿童"恶行"的"迁移--反转--结晶"法则 8.3 责任感和意志力 8.3.1 如何进行物质奖励 8.3.2 责任感和意志力:家长们是榜样 第九章 均衡型教学大纲 阅读 9.1 儿童快乐入园的诸般要素 9.2 7年制教育的理由:幼小教育一以贯之 9.3 教学结构的一种理解模式与课程时间表 9.4 语文教学的复合特征 9.4.1 语文阅读的复合式教学方法 9.4.2 性格气质的分析: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及应用 9.4.3 成语形书画复合型课程教学流程设想 9.5 外语教学的操作方法 9.6 幼小阶段数学教育的真功夫 后记 阅读 豆瓣小组讨论: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300276/ 杂谈: 建一个少年科技作坊:读老秃笔海外育子文章有感 奥数培训的公益机制 居里夫人的教育合作计划-让第一流的天才有意识地肩负起培养孩子的重任 笔记摘注:爱因斯坦,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 再次呼吁科学家关注“幼-小-中-大”四级教育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学要素 实验设想 3-10岁混龄班的设想 体育课与数学课(语文课)如何取交集 成语形书画复合型课程教学流程设想 (豆瓣小组)
个人分类: Book-W|144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后记: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热度 1 arithwsun 2011-10-29 11:45
后记: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现在有很多家长们,希望为自己的孩子追寻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受他们的感染,也是关系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就写了份文档,“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以乐助其成,最起码的,这些家长们在讨论和操作的时候,有个底子来参照和批判,不致于每一个团队都要从零做起,甚至把最基本的教育认识越讨论越迷茫一遍。 我感到,做事情,尤其是做大事,先要从哲学上想清楚,如果哲学出发点本身都是错的,后面必然遇到难以逾越的问题。 第一个哲学问题是,家长们追求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希望建设新式学校,但这绝不意味着传统公立学校就是“地狱”,有些从事新式教育的改革者,性格比较极端,对传统公立学校和老师,用词比较狠,指斥传统公立学校和老师们是“戕害”孩子。 这就属于人身攻击了,因为事不涉己,普通家长们对这些极端的言辞,并不反感,甚至有人将自己的情绪跟进,孰不知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家庭气氛和孩子的真正成长。 作为我本人,是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新式学校去的,心态不对,世界上只有自己的学校/教育系统才是良善的,其他学校乃至社会都是“地狱”,这就自绝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智慧了。 传 统公立学校确实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才有各种教育改革的涌现,但是把它情绪化成“地狱”与“戕害”,恐怕也是对“尊师重教”的中国文化传统未建立信心。 我们追求理想学校,只能说明传统公立学校不完美而已,但是要把这种不完美归类于“地狱”,靠这种批判,难道就能让新式学校大获其胜,从公立学校手里抢来大批学生们吗。 我觉得只是广告词而已,可能会搅得社会和家长们心情不安,但并不能证明这些批人之非,以证己之是的教育改革者,他们的新式学校就一定是“天堂”。 教育改革,真的不是改朝换代式的革命,它应该是温和有序的,历史一直如此,难道将来还会发生特例吗。现代社会虽日新月异,恐怕也排除了这种可能,而且随着网络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恐怕会让改革的进程,更加文明从而更加温和。 所以,鉴于这种哲学观点,什么样的人群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呢?如果要搞革命运动,初期一定要聚集起一批性格极端者,进行极端式的舆论和操作,然后再在革命进程中不断成熟,趋向温和。 教育改革,一开始就不能过于极端,中庸是“道”也是“德”,所以,我把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反而确认为是那些性格比较平和,行事比较中庸的人。 这些人中,有三类,家长;科学家;企业家。这三类里,哪一类又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呢? 因为教育具有复杂性,所以,主力军的层次力度也分在不同的领域。现在一些学校,把建校的希望都是放在家长身上,每个家庭出高价学费,年均3万元以上,希望就能把小学建起来。 我是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去的。一个经济来源只靠学生学费的学校,哪怕只是小学,也实在是太危险了,很多这样的学校,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甚至没有政府认可的学籍。 学校的经济来源,不能只建立在学费上,必须有其他来源,公立学校如此,国外的著名私立学校,也是如此,只靠学生学费的学校,只能是苟延残喘,不可能有任何大的发展。 我们家长把孩子送到初期建设的新式学校,其实就像买股票,低价买进,高价收益,就是等十几年之后,孩子成人之后,他原来的学校成为名校,享有社会声誉,越高对孩子的益处越大,按张五常的说法,这就是人才市价的平台。 所 以,必须有工商金融界的经济支持,有了学费外的资金支持,才可以动手建校。一方面,他们也多是家长,另一方面,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公益事业,自古如此,早就积累了磅礴的文化引力,稍有正规的方案和正规的人马,就可以吸引到支持。 有些做新式教育的教育改革者经常说,得道者天助之,可是若走极端,不断攻击传统公立学校,弄得世俗家长心慌,心慌了后就可以转投他们的新式学校,这就叫天道么,这样就有人支持了吗,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策略的不成功。 为什么不成功,就是哲学上真的没功力,一出手就是错的。 办学校有两条,一个是资金,另外一个是智识,这两条,其实都不是大多数普通家长们能操办的,除非他们本来就是这两方面的佼佼者。 学校的智识,由谁来定,当然应该由学问最高的人来定,一个教育体系,更是要靠大学问家的集体参与来定。但是,这个问题即使在传统公立学校中,也是成问题的,所以也才有当今改革动力显现的必要。 学问最高的人,总不好攻击他们就是“地狱”,就是“戕害”了,但是一些教育改革者们,又想出了另外一个招法,即鼓吹,“中小学的数学,不是数学家的数学”,诸如此类。 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在我们国家大学的高等数学教育中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就是把名词换元一下,“大学理工科的数学教育,不是数学家的数学教育”,结果呢,祸害我们国家的理工科水平难以进入世界水准,那些第一线的理工科领袖,大学的时候学的数学太少,想进入世界前沿时,人家的文章上用的数学语言都看不懂,想补,怎么补得过来。 这方面的事与理,不想说太多。教育确实有教育本身的内涵,不完全是专业知识,但是如果你这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得不到相关专业顶级科学家们的普遍认同,说明你就是错的,这没什么好说的,这方面不能讲究人人有一票式的“民主”。 那么,经济由企业家襄助,智识由科学家把关,剩下来,我们普通家长们还能做什么事呢?因为这些事牵扯第二个哲学问题的关键,放在下面说。 第二个哲学问题是,建一个新式学校,路径上无非有两种,终极目标当然是“新瓶装新酒”,但是中间过程一定是两条,要么经过“新瓶装旧酒”,要么经过“旧瓶装新酒”,你选哪个呢,想清楚了没有。 当然是哪个容易,就选哪个了。或者看得远一些,哪个虽然表面上不容易,但最终也能够自成一径,具有常人认识不到的可行性。 有一批家长,更乐于选择建立新式学校的途径,一上来就要有“新瓶子”,孰不知,从哲学观点上说,想一下子就有“新瓶新酒”,那是基本不可能的,现实也告诉了这些家长们答案。 只可能是经过“新瓶装旧酒”的必然阶段,好在传统教育的“旧酒”,并不像极端派改革者说的那么危险,其中不少有效成份还是相当有益,如果重视“配酒”方法,也是能够最终走出来的。 要命的就是没有这种哲学认识,在那瞎转悠,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做不好,就走不出来了。 为什么走不出来,其中还牵扯到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言行一致”。搞新式教育的改革者,如果连这最起码的一条都做不出来,还要在此条上不断受人怀疑,接受考验,那就可笑了,新建团队一定要把这样的人排除出核心层。 当然还是有一些新式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不搞革命,宣传上不搞表演,低调地做事,其实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这个哲学规律。 另外一条路,就是“旧瓶装新酒”,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见得就比“新瓶装旧酒”的路难走。最简单的说,家长关爱孩子,引入现代文明规范,在课外为孩子提供画龙点睛式的教育提高,这种新酒的质量,绝不会差,孩子的受益程度,并不见得就比旗帜高扬的新式学校差。 我们的文档,基于此种认识,所以把写作着力点,放在班级层次,意味着,公立学校也可以采取我们的方案,建成一个个善美真的教育实验班,用传统公立学校这个旧瓶子,来装实质内容的新酒。 值得说一句的是,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项目,似乎也是选择走这条路,对整个国家教育的影响会比“新瓶旧酒”式的路径更大。 至于这些新酒是什么,乃至于为了更好地配套于这些新酒,未来理想的新瓶子是什么,可以参看文档中的具体内容,其中有两条是尤为重要的。 第一是家长会的建设,学校建设起来之后,经济上靠企业家的襄助,智识上靠科学家的把关,这样子建设起来之后,普通家长们就可以开始起作用,通过家长会的机制,推动师资和教学,这种推动,是企业家和科学家都做不了的具体事情。 我们判断一个新式学校是否真正有改革精神,真正想把事做好,就看它有没有建设好家长会的意图。 我们设想未来的教室,采用两进结构,第一进房间是厨房加餐厅,第二进房间才是教室,就是要让建筑结构,体现和支持这种新式治理机制。 综观现代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自治化程度经历了数个阶段,第一个台阶是行政自治,接着又有一些探索性学校上了第二个台阶,教师自治,随着生产力结构的变化, IT 技术的普及,机器人技术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社会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上到第三个台阶,家长自治,我们构思了教育托管的制度以支持其现实普及的可能性。 第二是课程时间表的模式,课程内容的改革,最基本的一条是改革课程时间表,否则新式教育引入很多新内容,但是对“课程表”没有整体的深入理解,反而会冲击到原有的传统学术能力,学生的学业表现,反而没有传统学校的好。 传统的课程时间表,确实有弊端,每天上数门课,每门课都要过一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环节,一天数次重复同样一种类型的教学环节,确实有点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我们在文档中分析了人类有九大教学环节,需要均衡设置,就 得 跟传统学校有不同的课程表设计。 这也是我们创建新式班级和学校的关键原因之一,使将来采用新式的课程表成为可能,其他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改革,才有基础。否则,传统的课程表结构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会让学科越分越细,弊反大于利。只有先把课程表的框架定下来,才能保证住教学内容的深入改革,不会产生这种副作用,而始终保持住学科分类粗线条的教学优势。 我的文档,因为考虑前远,提出了不少乌托邦式的构想,期待能够刻画“新瓶新酒”的新式学校。我在接触幼小教育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感触,幼小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跟在中国教人“不要随地吐痰”的级别类似,其困难的程度,往往不在于需要道理有多深,而是受众广惯性大,很多家长的心理特征是从众,做事并不从基本的原理出发。 所以,为了达成简单平凡的幼小教育目标,我们需要配套的机制,却并不平凡,作为一份文档,必须尽可能考虑得前远,可以飞越出当前的现实,如果一写出来所有的人都能理解,都能接受,立刻开工施行,也就失去了真正立足的价值。 我们这份文档,自然因此需要时间的检验,将理性落实于实践,这就需要靠不止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这份文档 希望能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借鉴人类历史,在思想建设领域要反对“一人堂”,一个教育体系的思想基础,必须对全世界的智慧开放,真正建立在集思广益的互动机制上,最终在历史进化中去除掉个人色彩乃至个人的名字,这也是我们文档畅想未来,希望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生成一个共享的教育型Wiki网站的原因所在。 我们这份文档及其预言的教育事业,最终还是确定名称为“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真善美”这三个字,在历史长河中已经确定了价值,并不会因为一些局部的人和事改色。参照前面说的哲学感悟,我们取这个名字,并不意味着其他的教育努力,其它的班级,就不是“善美真”。我们这么取名,就是认识到,“善美真”不是用来要求他人而应该是自己的,世人也会因此望名生义,以“善美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我们这个体系和团队。当然,每个人对“善美真”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其中有人类的共性所在,如果我们的理解,跟特定的观点不完全相同,或者力度上暂时达不到某种特定的要求,我们也会明确地解释清楚,尽最大可能地做到“言行一致”。 王永晖 本文档第一稿全部结束,写作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24日,受益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美丽环境。 后记的豆瓣讨论小组版本
个人分类: Book-W|2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听老师的话”?
热度 5 pingcn 2011-8-22 15:39
小时候,妈妈教育我,“去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啊”。 很多年,在我的脑海里,老师 = 权威,家长的话可以不听,老师的话,必须得听。 后来,有一件事情动摇了我这种观念—— 初中毕业时候,我想考高中,妈妈想让我上中等师范,妈妈请校长出面“劝”我。 执拗的我,以沉默应对他的苦口婆心。后来,被高中提前录取到“实验班”,他们无话可说。 我开始想,噢,老师说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对的。 再后来,有一件事情颠覆了老师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我们读高中时候,听说,有一个老师因为把某女学生××(知道会被和谐,自己画俩×)而坐牢。 我知道,噢,原来老师不一定“都是为了学生好”,也是会有私心、会犯错的。 …… …… 后来的后来,听说,某某会潜规则自己的女学生。 而那个某某,还是我曾经有点小“崇拜”的人!(我什么眼神儿啊!) (谢绝联想,谢绝对号入座,谢绝追问,此话到此为止) 夸张一点讲,这件事情,让我对自己从前的是非观、价值观、权威观等等有了一个冷静的思考。 后来想明白:所谓“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是对小孩子的简单、笼统的教育。 年纪渐长,我们必须学着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辨别真伪,并且积累足够多的常识,形成自己的逻辑。 听到的任何人说的话,都不该直接“深信不疑”,而是应该有一个先判断、再决定接受还是否掉的过程。 后来觉得自己真的很驽钝—— 有一些人很小就懂得“辨别”,而我竟然被“听老师的话”蒙蔽多年! (还好后来“幡然悔悟”了,让自己脑子上岗了,不再只是简单地“听老师的话”了) 想想,万幸的是: 1.爸爸教育我,不要贪心、不要占人便宜、不要试图走捷径; 2.长得很“安全”,一直没有遇到想打我主意的人渣! 万一又愚钝、又贪心、又漂亮、又遇人不淑,那将会把自己人生整得多么悲惨、多么狗血、多么那啥啊…… PS:以上感慨,源自看到某小姑娘被某大教授骗的新闻。 那个新闻的相关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5723do=blogid=47814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17do=blogid=478134
68 次阅读|6 个评论
第三章 途书馆的建设方案
热度 1 arithwsun 2011-8-13 03:40
豆丁文档,选择全屏和菜单栏幻灯片模式阅读,效果更佳。 第三章 途书馆的建设方案 3.1 途书馆的意义:星罗棋布联成社会文化的血脉 3.2 途书馆的功能概述:教育与社交的汇合点 3.3 途书馆治理结构概要 3.4 微型社区图书馆必须走真正的会员制之路 3.4.1 混龄开放式社区图书馆与我们的区别 3.4.2 商业化教育培训机构与我们的区别 3.5 途书馆联盟网站的架构设想 3.6 家长自治型途书馆的筹建计划 第三章 途书馆的建设方案,征询的共识是: ----------------------------------------------------- 途书馆,取名之义是,与人生旅途相伴的图书馆,离家离学校路途很近的图书馆,用途丰富,包含实践性活动、社交性活动的图书馆。 ----------------------------------------------------- 我们国家,太缺少星罗棋布、使用方便的图书馆了。 这一点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得到普通家长们的重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最大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核心能力,一个方便使用的图书馆则无疑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载体。 ----------------------------------------------------- 实际上,图书馆的社会化功能越完善,即,越能够将人群聚成一个个有形无形的读书圈子,就必将越大地促进未来的图书市场。表面上看,图书馆里,好几个人可以共同阅读一本书,似乎图书市场会因此变小,但是,仅仅根据历史经验就可以知道,哪个国家的图书馆体系越发达,哪个国家的图书市场就越庞大。 ----------------------------------------------------- 孩子们,还是要学些东西的。 明白这个大势,我们就可以顺势而为,借助途书馆的自治能力,主动地参与制定孩子们的课外学习环节: 1. 真正地采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学习养成方式,以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节奏。 2. 小学低年级校外教育活动,不以数学为主。 3. 幼小阶段的教育培训,不以"技巧"为主。 -------------------------------------------------- 家长自治,从长远角度来看,不仅会让教育更加贴近人性、贴近个性,而且,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社会肌体,自治能力强的群体,对社会建设将具有更高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我们的途书馆,只有十几个家庭(或二十几个)联合自治的规模,这么小级别的自治规模,若能处处开花,也许带给社会的和谐力量会更大。 --------------------------------------------------- 很多家长们每个周末都要送孩子去培训学校,自己在外边等着消耗时间。其实同样的价钱,十几个家长联合起来,集资建成我们这个方案中的"途书馆",能为孩子们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方案中后继的"途书馆"网站,和"频议网"网站,将为这种家长自治,提供管理上和师资评定引入上的帮助。 ------------------------------------------------------------ 欢迎转载,欢迎评论,请电邮发给我您的评论或审阅意见,我的电邮地址见每一章的封面。
个人分类: Book-W|5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二章 导师会的建设方案
arithwsun 2011-8-13 03:36
豆丁文档,选择全屏和菜单栏幻灯片模式阅读,效果更佳。 第二章 导师会的建设方案 2.1 上下沟通的学术机制:生命不息,学习不已 2.2 公益性的资金机制方能引智育慧 2.3 教育评估需要注重互动和长期效应 2.4 小结:科技教育出版界的学者们支持民间教育传播的三项原则 第二章 导师会的建设方案,征询的共识是: ------------------------------------------------------------ 上下沟通的学术机制,是"生命不息,学习不已"的最好源动力。 中国目前缺少一种"上下沟通"的机制,使得顶级科学家们,跟最底层的教育机构相联系,使得他们在最前沿的教学科研中积累的智识,可以反馈到下面。 ----------------------------------------------------------- 所以,导师会更像是一个转化器,一个过滤器,将这个世界上源于生活和工作的思想,浓缩转化为可以融入基础教育的形式。 ----------------------------------------------------------- 现在,教育界和科学界,存在着很大的鸿沟,科学家下不去,很难插手教育界的事情,教育界的普通老师,忙于日常性事物,很难在专业知识上有一个提升的机会。很明显,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得到提高,任何教育改革,若只停留在"教学法"的改革层面,其效果都是会大打折扣的。 -------------------------------------------------------------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践,其中一个关键点是,要求参与的老师写周记或日记型的文章,大量练习。老师们的文章水平和思想水平,几年下来自然就提高了。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即使对于幼小教育范畴,也可以是这样。导师会还将提倡交叉性学习,数学老师,也可以去学英语,学音乐,学书法,反之亦然。导师会的教育科研专家,可以帮助指导教师们的这些"动手练"活动,这些高级别专家的反馈,将像催化剂一样,加速老师们的提高过程。 一个学校,应该是由"爱学习"的人们组成的。那种只教书,自己不再学习的教师风气,必然会导致学校水准下降。 ------------------------------------------------------------- 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例如,提出引子问题,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将一个难问题,分割成数个小问题,每一步都降到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这些方法,无疑都是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一个教师,哪怕他再良善,态度再亲切,不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就无法动用上述教学方法。 科学家们,无疑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具有最大的优势,能够高屋建瓴地预见各种教育方法和知识的长远效果。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必须以顶级科学家们的见识为纲,删繁就简之后融入基础教育的骨髓。 ------------------------------------------------------------ 通过教育基金项目,我们可以将教育培训的出资人,和教育培训的受益人,进行适当分离。不是谁出钱多谁就有权接受深层教育,这应该是教育界的一个基本认识。教育的受益者,应该跟他们本身的经济能力无关,而只跟他们个人的学习意愿和当前学习能力学术水准相关。 ------------------------------------------------------------ 只有"去商业化",才能真正引来我们的科学大师,从事那些"上下沟通"的教育活动,普通人不见得能意识到这点。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教育培训讲座,向听众收费,以此给报告人高额的讲座费,绝大多数科学大师,厌其铜臭味,耽其名声,反而不会来;再者说,科学大师的人品,也很难为商业机构所利用。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现实中的情况是,商业教育培训机构,一方面很难请到,一方面自己也不愿意请,甚至排斥专家学者、科学大师来长期参与他们的教育培训活动。 公益是教育的正途,只有做到听众不用付费或者付费极少,教育培训活动的费用主要从教育基金池提取,才能够提高学术水准,避免商业化腐蚀了教育培训的原意。 教育事业公益性的背后,精髓是"自治+共享"的精神,这是保证其发展不离善良初衷的重要手段。无数个"自治+共享"的组织,将会构成我们社会的良性肌体,这也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优质发展的重要条件。 --------------------------------------------------------- 民间教育培训,必须遵循孔子传下来的"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才能获得科学家们的理性支持。 -------------------------------------------------------------- 欢迎转载,欢迎评论,请电邮发给我您的评论或审阅意见,我的电邮地址见每一章的封面。
个人分类: Book-W|4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章 家长会的建设方案
arithwsun 2011-8-11 21:04
豆丁文档,选择全屏和幻灯片模式阅读,效果更佳。 第一章 家长会的建设方案 家长会的功能 1.2 家长会联合自治的必要性 1.2.1 完全彻底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家长才能实行 1.2.2 商业教育机构培训的弊病 1.2.3 家长会资助校内教育改革 1.2.4 "态度"革新是幼小教育的关键 1.3 良好的规则产生于家长会的治理结构 1.3.1 家长会规则考量 1.3.2 家长会的治理结构 1.4 小结 第一章 家长会的建设方案,征询的共识是: ----------------------------------- 家长会联合自治的必要性: 只有家长才条件实行完全彻底的个性化教育。 商业教育机构培训存在诸多弊病。 家长会资助校内教育改革,打开乐善之门。 "态度"革新是幼小教育的关键。 ------------------------------------- 教育应该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商业教育机构培训,周末的长时间段、大容量授课,是很难让孩子们心中留下真正的印象,只能是"囫囵吞枣"。 ------------------------------------------ 所以,我们家长会组织的"周末教育培训",针对提高的对象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们。家长们水平提高了,在平时就能够采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孩子们兴趣盎然之时,施行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 ------------------------------------------------- 家长会,将形成资金,独立于学校。采用家长自治的民主机制,用来资助上述的教育改革,同时附带地形成激励机制。 --------------------------------------------------- 家长会必然会很愿意投入资金,支持该班任课教师的教育培训。老师培训好了,受益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们。教育改革,是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的,有能力的老师,在课余周末,往往还有兼职,所以,在要求他们参与教改活动的同时,必须给予适当形式的报酬,否则,理想虽好,难于坚持。 --------------------------------------------------- "态度"革新是幼小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仅来源于学校和学校领导,来自家长的影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素。本方案的目的,是创造机制,使这些影响走向正面,形成良性循环。 --------------------------------------------------- 越来越多的家长们认识到公立学校和商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局限,他们将希望放在建设新的独立学校上。本方案,跟这些家长们的希望,稍有不同,指出,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独立学校,只有建立起一个资金独立的家长会,才是改革质变的开始。 ---------------------------------------------------- 鼓励家长们、老师们之间做正面的交流,如有意见冲突,不可情绪化升级到人格攻击。 教师和家委会领导,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度,要有能力有智慧承受住家长们的一些误解行为,严格要求自己,让沟通渠道永畅。 对于人们(家长会、教师、孩子)尚未做到,或尚无能力做到的事务,家长和教师们要保持最大程度的耐心,容许这些人们(家长、教师、孩子)慢慢地成长。 对于(家长会、教师、孩子)正在做,已经在做的事务,要容许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批评的方式,要跟攻击性情绪相分离,要注意采用好的语言模式。 如果家长和老师们,作为成年人,也很难把握好批判性思维和攻击性情绪的区分,则最好不要采用直接批评的方式。可以借助教育传习会,对于希望改进的议题,提请针对性的工作。 --------------------------------------------------------- 家长们和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模式,。尤其是在批评和惩罚学生之时,判定准则其实非常简单,即,如果是"大人之间都会觉得不礼貌的话",则绝对不应该将之运用于孩子。 ----------------------------------------------------------- 实验班的家长们,聚在一起,应该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和智慧,这样,才能使实验班对整个人类世界的智慧开放,而不是相反成为一个自封闭或少数核心成员内封闭的系统。 ----------------------------------------------------------- 家长们,不可以单独赠送贵重礼物给教师,只能由家长会统一负责。孩子们自制的,或旅游时购买的小礼物,想送给教师,这是允许和提倡的,本来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体现。 ------------------------------------------------------------- 家长需要有学习的心态和志向 家长需要有自治和共享的意愿和能力 ------------------------------------------------------------ 欢迎转载,欢迎评论,请电邮发给我您的评论或审阅意见,我的电邮地址见每一章的封面。 附注. 这是我们豆瓣小组的成员写的正在进行时文章(2011.9-2012.9) (我在美国)做幼儿园家长委员会主席的一年
个人分类: Book-W|5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言: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热度 3 arithwsun 2011-8-11 20:55
引言: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王永晖 国内现在不少家长,以及民间教育家,不再坐而论道,起而行之要去办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花力气培育自己的孩子。我 在 2010 年初 部分参与了北京海淀区家长们的这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一个比较完善的筹备建设方案,对做事情的重要性。 因而萌生动意,利用自己在大学教学科研之外的业余时间,写出一个这样的方案,结集出书,使得智识不限于一地一校,而能够为其他愿意做这些事的家长们、教师们使用,比如,可将这个方案做适当的修改,就能拿去跟当地的教育系统谈,谈的时候,有一个可以思考和讨论的基础。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教育类书籍,内容上大多只是针对做为个体的学生,即以每个学生个体为思考单位,建议和指导家长们(或教师们)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而针对于一个学生群体,即以一个学生班级为单位,去考量教育的书籍就很少,与此相关的,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的可操作性方案则更是少见。 家长们和教师们,如果在教育实践中孤军作战,是非常辛苦的,必须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小气候,才真有可能发展和巩固他们理想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所以针对这样的团体,我们需要明确良好的沟通机制,以期产生互相增益和鼓励的开放心态。 本书以此理念为预设条件,将思考的基本单位,设定为一个教学实验班。正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单位一样,一个教学班,也是教育的基本细胞单位,我们实在需要从这样的尺度出发,考量我们的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各种建设问题,毕竟,每个学校都是由这些个教学班级组织起来的。 本书集结文字,构设方案,抛砖引玉以期能在这个尺度上有更多的书籍和教育实践的产生。 本方案的大部分内容,将采用幻灯片的格式书写,一页为字数较疏的概括性条目,方便在讲座时投影使用,下几页则为上一页的解释部分,字数较密,方便阅读思考,未来的推广者、演讲者,则可将这几页密集文字作为上一页概括性文字的画外音,念完后直接在放投影时跳过。 本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度打开乐善之门:建设方案模板”; 第二部分. “幼小打好敬智之基:培育型教育原理和均衡型教学大纲”。 所谓“幼小”,是指,幼儿园和小学。 第一部分“制度打开乐善之门:建设方案模板”,包括:家长会, 导师 会,途书馆,频议网,校级改革的治理结构,各地建校感触性散文。 “家长会”,其组成必须是那些热心教育、愿意积极参与教学建设过程的家长们,家长们参与教学,是学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法门,尤其是对于幼小教育,效果更为显著。只想把孩子放到学校教育、甩手掌柜型的家长,本教育实验班是应该拒绝考虑的。 个性化的教育,只有家长们有条件真正完全彻底地实施,所以,“家长会”的重要目的,是形成机制,培训家长,其次,是利用家长会的独立资金,资助任课教师进修培训,最后的任务,才是普通人理解的促进校方和老师、家长们的沟通。实际上,有了前面两个任务,家长们真正地理解了教育原理,这种沟通就不再是“论事就事”,解决一个问题再等待着发生下一个类似问题。我们家长会的“沟通”机制应该主要是放在“智识”、“理念”上的沟通和研究,很小的一部分才是具体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学校具体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是应该相信校方和任课教师们的处理能力,家长们不应做过多干涉。 家长会建设方案中,包含了很多具体的、细节的实施办法,以供后来者参考,节省思考力,直接转化为行动力。 当然做任何教育改革,不能光靠家长们的激情,必须有各层级的教育专家加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们,都能对学术性的教育、对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智慧有相当深入的了解的。所以,除家长会之外,当条件成熟之时,还可利用教育论坛的形式,形成“学术促进 导师 会”,简称“ 导师 会”,负责指导教师、家长乃至优秀学生的发展。 途书馆,取名之义是,与人生旅途相伴的图书馆,离家离学校路途很近的图书馆,用途丰富,包含实践性活动、社交性活动的图书馆。这一点的重要性,普通的家长们未见得都能体会到,但实际上,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图书馆体系,是这个国家教育和科研的重要血脉。因为,“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核心能力,图书馆则无疑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载体,所以,不少教育界有识之士,如朱永新、尹建莉,都将建设图书馆,作为他们工作计划中的一个重点。 我们国家,太缺少星罗棋布、使用方便的图书馆了。虽然现在各地开始自发地建设一些“社区图书馆”,这些“社区图书馆”租上民居,面积100多平米,靠数百元的会员费,试图提供混龄人群的图书服务,其质量自然可想而知,因为100多平米的面积,根本是无法容纳下面向混龄人群的图书量的,为此目的,面积至少应该在1000平米左右。 我们方案中的途书馆,同样是租民居(在学校附近),100多平米,但是面向的是同一个年龄甚至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们,所以图书范围缩小,足以提供相当优质的服务了。 这些家长会和途书馆的经费事物管理,都将秉承家长自治的原则,这可以说是本方案的最大特色。以教育为枢纽,带动家长们自治能力的成长和普及,中国社会将在这种细小肌体的层次,绽放活力。 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全国每个学校(学校附近),都有几个这样的家长自治型的家长会(途书馆),再通过网站联络起来,其对中国社会的草根级推动力,不言而喻。 网络,是新时代的重要技术,因为有了网络,教育的模式将发生巨大的改良。除途书馆联网会带来的集成效应,生成新的图书发行渠道的商业模式外。本方案中,还将述及另一个促进教学互动的互联网构设。 频议网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教学互动,目前国内外都出现了“评老师”网,各个学校也在建设自己的学生评价教师系统。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人才的制造,发展至今,不超过两种模式,一种即是“考试选拔制”,一种即是“评议推举制”,后者是在历史上先出现,使用了数百、数千年之后,才逐渐被“考试选拔制”所取代。 现在,随着人类文化越来越走向开放和沟通,又有着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撑,“评议推举制”将重出江湖,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实际上,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录取上,有了非常充分的反应。这种大势所趋,必然是教育界的新机会,一直参与这种频议网活动的学生和老师们,在面临升学或求职的时候,就可以提供出一份详尽的个人评议材料,增加沟通了解的信息量。 频议网,有几个特点,将是目前社会上“评老师”网或学校里“教师评价系统”所没有的,a. “频”字意味着频繁,目前的评价系统,每学期一次,课程结束了才评一次,对教学互动的作用太低。频议网将采用固定周期(每两周一次)和自由随时两种方式,保证了教学互动的数量,才能以此促进质量;b.频议网,不仅是评老师,更重要的是评学生,将学生们的闪光点发现于平时,不至于忘记,将来总结出来,就是一封非常好的升学推荐信了,其中自然允许很多个性化的设置和选项;c.频议网,不止于一地一校,当这个学生、这个老师离开本地、本校,频议网的历史记录不会消失,社会上的“评老师”网,过于自由,不经老师和学校授权,不确认学生资格,就任由评价,公信力很差,频议网将联合老师和学校,真正与班级的实际教学活动同步;d. 对于优秀学生,频议网将组织适应级别的校外精英人士(科学家、教育家、各行业精神领袖),跟他们每年接触一次,每次两三个小时,写下评议保存,数年积累下来,将是这些人才成长的最佳历史记录,想必会大大地推动中华民族的顶级人才质量。 家长会及 导师 会的建立,必须通过学生所在学校的同意;频议网,则不见得需要学校同意,只要任课教师同意即可;途书馆,则不需要学校和任课教师同意,只要数个家长们(及教育专家们)齐心协力,就完全可以建成。 这四个方案彼此具有独立性,可分可合,可供实践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倘若能建成其一,也会对教学起到莫大的促进。不过,因为本建设方案,是针对于跟学校谈判而写的,所以将重要性的先后顺序,设定为:家长会, 导师 会,途书馆,频议网。后两者的载体网站,不是单个学校的能力就能建成的。 目前,除了在公立学校建设教育实验班的想法,还有相当多的人更喜欢直接尝试去建设一个民办学校(或称私立学校,独立学校)。教育,应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这种尝试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版,明确含有“托管办学”的文字,也说明了政策导向是有利于这种尝试的。 即使是在公立学校,尝试建设教育实验班,也是离不开“家长会”资金的支持的。“家长会”的资金,将独立于学校,为此目的,必然需要事先做好“治理结构”的设计,使得一切事情都预先放到台面上,透明化,方能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 校级改革的治理结构,本质上,删减之后,也能用于公立学校的教育实验班。其思路是,将一个学校中最重要的两大资源的管理,即,“资金流”跟“师资流”分开,教学的人员,就好好专心教学,不要操心资金管理,而资金管理人士,则不能干涉具体的师资选拔和教学过程,要对教育人士,有完全彻底的尊重和最大可能的授权。 只有做到“钱--权--智”的相对分离,才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才和贡献者,各安其位,各谋其责。 如果学校发展较大之后,还可以把资金的筹措、决策、监督三大过程,分离到对应的相对独立结构,把师资的吸引、选拔、培养三大过程,也分离到对应的相对独立结构。 这些方案,准备都写得比较详细,完备,这样将来各地建校建班人士,可以直接拿来用,稍作删减,就可形成合适自己的文档 底本 。 第一部分的最后几篇,如果可能的话,将收集各地民间公益建校人士的感触,述说最近发生的建校历史,以偏于感性为主,用来增加感性认识,将来用于从情感上打动谈判方。 第二部分,“幼小打好敬智之基:培育型教育原理和均衡型教学大纲”,更偏重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即我们心目中的教育,其大致模样应该是怎样的。 人类的教育系统,功能无非有二,其一为培育,其二为选拔,但是几乎让中国所有教育人士和家长们讨厌的是,中国当前传统教育,太注重考试选拔功能了,就像一个大轮子,虽然不喜欢,但是车轮到了每个人面前,往往只能选择被卷入。 如果我们想做一个以“培育”功能为主的学校或班级,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去掉或者说不强调考试机制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可以使用,使我们培育出的孩子,不负国家和民族的期待。 在我接触民间教育家和激进家长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将“培育“型的,或曰健全型的教育,跟精英教育相对立。实际上,作为教育改革,必须要将自己的教育实验,跟培养精英相联系,不管世界上对精英有多少种定义,该教育实验都应该有信心说,按你们的定义,我们都有(一定人数的)学生能够达到。 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求,也是一个独立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初建学校,真正立稳根基,需要十年二十年,也就是建校第一代人士的工作活动期,在第一代人士离校后,这个学校能不能接着发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看它前面培养出的学生了。如果,它前面培养的学生,自己生活都还紧巴巴的,那就不可能给学校提供资金支持,一个较为完备的学校,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光靠收学费,是办不下去的。 如果,这个学校建立十年二十年中培养的学生,在文化进步上没有达到足够的声誉,那么也就不可能给学校提供声誉的支持、智识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校初建十年二十年来形成的学校文化,将因为第一代人士离去,毕业校友们缺乏文化声誉,缺乏影响力,而逐渐消失殆尽。 所以,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不仅跟独立学校的建设方向有联系,甚至可以说成是生命线似的相济相成关系,以精英教育为一条生命线,学校的师资发展,才有了一个鲜明的方向,学校的人才环境,才有了一个必须开放、尊重沟通的实事求是心态。 当我们不再以“考试选拔”为主攻方向之后,我们才能开始真正重视那些不太容易考试的课程,如体育类、艺术类课程,而这些课程,相比于理性训练型课程,在幼小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实际上更加重要。 我们需要一个均衡的教学大纲,使得学生们可以均衡地发展能力,同时又能够个性化的成长。本书中的教学大纲,将主要侧重于小学低年级,这与本书的写作初衷,构设一个可行的建班、建校方案相一致。 这个教学大纲,将教育课程类型分为两维六型,第一维包含三大型式的基本语言课程,即自然语言(汉语、英语),数学语言,艺术语言(音乐为主),第二维包含三大型式的训练方式,即力性(体育和手工),礼性(人格完善与社会化礼仪),理性的训练/思维方式。 这种分法,来源于人类历史的已有总结。如,IB课程(国际文凭组织) 的 PYP (Primary Year Program,幼小纲要,3~12岁)的课程分类,也是六种,含义跟本书的六型完全一致,只是没有像我们把这六型又分为两大维,每一维包含三大型,从而可以二维相交,形成9宫(9类),用于理解和安置具体课程。我们中国教育的古代圣人,孔子,将课程亦是分为6种, 礼、乐、射、御、书、数,跟我们的分法,也能相洽,比如可以名词对应为,礼(礼性训练)、乐(艺术语言)、射(力性训练)、御(理性训练)、书(自然语言)、数(数学语言)。 教育是一个“减法”的过程,人类数千年文明积累下的巨大卓越的思想, 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及各行各业产生的精华,要想将之融纳吸收到教育系统,只有“删繁就简”,那么一个教育体系的“删繁就简”的标准是什么,就来源于这个教育体系对课程分类的理解,如IB课程,和孔子教育系统,都将“人格完善与社会化礼仪”或曰“礼性训练”,视为六大之一,给予高度的地位,也就是来源于它们对培养人类顶级人才、领袖型人才的认识。其实,普通人又何尝不需要这种训练呢,普通人至少有一个家吧,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啊。 为什么当前中国对教育改革的呼吁特别迫切,很大程度就源于,传统的教育忽视了这方面。体格不健,人格不全,不少大学生,竟然连写信的规范,走路时打招呼的礼仪,使用批判性思维时的注意事项,都乏善缺如,缺少必要的社会化常识。其实,好些东西,应该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教的,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 似乎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国人,他们的观点都是,中国教育体系已经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了。要改革,总要有个开始,有个结晶生长点。有自上而下形式的,由国家领导人忧国忧民,直接推动,促进下面来做事。 我们这个方案,则是偏于自下而上形式的,希望通过每个家长、每个老师,每个关心教育的中国人的合力,为自己的孩子们,建设起一个个、一座座,接近于心目中理想的班级和学校。 本书 不免会有“乌托邦”的色彩,正是认识到捕捉和孕育“理性之梦”,对建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作者才最终下定决心写完此书,并在行文中注意多使用动词和具体名词,少使用形容词和抽象名词,多提供建设性的方案,少使用怨天尤人式的批评指责。 我目前能力有限,只能去尽量管住这份文档在逻辑上对不对,至于这份文档所要求的逻辑基础,即,家长们具有相当的自治精神和共享精神,我只能是作为本方案的假设,如果这一代没有,那就等下一代吧,中华民族等得起这个时间。 如果本书的方案,能够真正在现实中形成事业,我们会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在新版的时候加入第三部分,将本书前两部分幻灯片格式的理念和方法,细化成更加规范的标准文档,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所用。 最后, 欢迎大家指出不当之处,详明正确之解或更加精巧之解, 帮我从逻辑上把关,逻辑上通不过的东西,现实中肯定也通不过。 从事教育的人士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才能不断发展,本书亦是如此 , 对于每个错误或缺漏,不管大小,均会在新版的时候予以改正 多谢! 王永晖 作者简介: 作者是 1971 年生人, 1998 年获得山东大学数学系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参加两项 973 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在美国 Stanford 大学和匈牙利科学院数学所 (Renyi Institute) 各访学一年。 作者因为自己孩子的缘故( 2005 年生人),开始关注幼小教育,接触相关教育实践。作者根据自己在学术圈,尤其是数学高手们熏陶下所得的学习理念、学习经验,加上自己在这方面二十年来的长期思考,转化智识,于孩子们心中发现其萌芽之根,以此理解和评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尝试集成出一个较为系统的方案,述及理想性和可行性兼具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供吸取共识之用,人人出一点可尽之力,积微成著,当可更好地保护中华民族下一代根苗的顺利成长。 电邮地址 : 见每一章封面 邮政地址中文: 100048 西三环北路105号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 王永晖 邮政地址英文: Y onghui Wang Department of Math.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Xi San Huan Beilu 105 Beijing 100048 P.R. China
个人分类: Book-W|28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前言: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arithwsun 2011-8-11 20:47
前言: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诸位关心幼小教育的家长们: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开始关注幼小阶段的教育,这份文档的引言述说了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是有“立场”的,我的“立场”之一即是,“家长参与”是幼小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自治和共享精神,将决定我们这个民族的教育风尚。 根据文档中的认识,教师的养成顺序应该是“真善美”,“真”即指“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教师最应该强调的职业素质,才能面对全班孩子的时候做到一碗水端平;孩子的养成顺序应该是“美善真”,应该以艺术品的角度欣赏他们,不能跟孩子“较真”;家长的成长顺序应该是“善美真”,善待家人,爱孩子的责任主要在家长自己身上,本书的取名即源于此种强调。 共祝我们的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王永晖 ------------------------------------------------------------------- 诸位教育科技出版界的学者们: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开始关注幼小阶段的教育,这份文档的引言述说了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是有“立场”的,我的“立场”之一即是,这份文档应该反应出科学家们的述求,他们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希翼,以及他们对教育体系的认识和要求。 所以,请您们审阅这份文档,尤其是第二部分。有不少人认为,教育跟科研不一样,比如在某些场合就开始流行这种认识,“中小学的数学学习,不是数学家的数学”,貌似有理,其实非常荒唐。中小学数学确实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数学家,但是如果其教育内容和方法,在数学家们的眼里都不过关,绝对就是有问题的,不能以简单的言辞为此搪塞。 基于此种认识,如果您认为这份文档中有违科学家立场之处,或者有不当不精巧之处,敬请指出,我将认真考虑,在修改版中反映出来。 科学家参与教育,促成上下沟通机制的形成,应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偏离科学家共识的教育体系,只会给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利。 恭祝教祺! 永晖 ----------------------------------------------------------------------------- 诸位企业商业金融界的专家们: 因为孩子的缘故,我开始关注幼小阶段的教育,这份文档的引言述说了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是有“立场”的,我的“立场”之一即是,教育是国家民族的生死命脉,教育有其民族性和国家性,我们需要从这个大角度,去审视教育现象,明晰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譬如,现在有一些教育改革者矫枉过正,希望以极端的作法,纠正老百姓们在子女教育上的火热行动,至于老百姓们为什么会自发地把教育热情释放在人类的三大语言能力上(奥数培训,英语学习,音乐练习),若仅仅简单地归因于升学压力,那是看轻了老百姓的智慧。 老百姓们在教育上的热情,需要我们制造一个能量灌输体系来引导,这是多么好的老百姓啊,在别的国家花钱引诱他们的老百姓送孩子去多读书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自己掏腰包送孩子读书,这种热情是多么的珍贵,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点所在。 所以,请您们审阅这份文档,尤其是第一部分,如果您认为其中有违国家民族立场之处,或者有不当不精巧之处,敬请指出,我将认真考虑,在修改版中反映出来。 教育中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立合理的资金决策机制,是教育事业能够强国强民的成本所在。 敬祝商祺! 王永晖 第一版结稿。 欢迎转载,欢迎评论,请电邮发给我您的评论或审阅意见,我的电邮地址见每一章的封面。
个人分类: Book-W|4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南师大将办浩青实验班——培养化学化工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liuxianxiang 2011-7-12 21:54
2011 年 7 月 7 日 下午,记者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职工大会获悉 , 该院将创办“浩青实验班” , 培养理工教融合的 高素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 今年将首次在 2010 级本科生中选拔招生。 “浩青实验班” 以已故原中科院院士吴浩青先生名字命名,是在国家级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践中进行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新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理工教融合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探索 21 世纪中国综合性师范大学高素质综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实验基础。 “浩青实验班”将通过选拔最好的学生 , 利用最好的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 , 以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创新能力强、毕业后从事化学化工或相关领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未来领军人才。
4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支持南方科技大学
热度 18 Majorite 2011-6-8 08:45
深圳市委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的45名学生不参加今年高考,继续留校学习。好! 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自发文凭, 去官僚化,去行政化,办学理念与国际接轨。学生毕业之后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 北美的哪家大学不是自主招生,自发文凭,不包分配? 我支持这样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在中国久违了,虽然老北大、老清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曾经是这样的大学!那是真正的大学,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若南方科技大学建立地球科学系,本人愿意每年去那里做一段时间义工,例如,认认真真地为大学生教一门课。
个人分类: 论大学|3495 次阅读|18 个评论
教育部要求南方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高考[转载]
热度 2 halcon 2011-5-26 16:17
求证真伪!! @深圳曝料:教育部要求,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学生必须全部参加今年高考。 这可把这些孩子们弄傻了:他们刚刚参加了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学校, 原来说不用高考了,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根本没准备,怎么考出好成绩?
32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朱校长和“牛”校长
fengkp 2011-5-1 20:08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 年前,教育部终于正式行文,批准南科大筹建。三月一日,包括八名山东孩子在内,由四十五名学生组成的教改实验班正式开学。南科大再次迎来无数近乎焦灼的期待目光。能不期待吗?深圳,这片小平生前寄予厚望的南国热土,三十年前诞生过“春天的故事”,人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在三十年后的初春时节再次诞生一个“春天的故事”。 南科大创办至今,当然有深圳市政府给力等种种原因,但朱清时校长的“牛脾气”也显然是个不可低估的牵引力。这位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几年前在教育部大张旗鼓搞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只有他我行我素,在扩招一边倒的风潮中只有他按兵不动。一年多以前通过全球“海选”刚一上任,开口就是“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去年两会期间发言:“大学不能谁官大,就谁说了算”。出席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座谈会,当总理面也直言不讳:高校必须以教授为主导,改变当前依靠行政权力治校的局面。实际上他也身体力行,在南科大“去行政化”,首先取消了自己的行政级别,市里开会即使坐在职校后面也无所谓。怎么样,“牛”吧? 更“牛”的是这次。南科大筹办三年了,教育部却迟迟不批。朱校长等着等着就来了“牛脾气”:俺不等了,招生!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用人大教授张鸣的话说,没拿到准生证就敢生孩子!你别说,还真有家长火上浇油,一忽儿就给他送去了四十五个好孩子,朱校长为之眉开眼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他认为四十五个并不算少,“哈佛大学开始创办才七个学生”。喏,原来朱校长眼睛盯的是哈佛,而南科大原型则是香港科技大学。这所大学创办仅仅二十年就进入二OO九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五十强,而今年四月二十六日建校一百周年的清华大学却排在第四十九!这让人想起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金耀基教授的一次发言:“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我认为,如果没有50到100家第一流大学的话,这是痴人说梦”——大陆的大学校长再不来点“牛脾气”,更待何时? 其实,朱校长的脾气只有在此时的中国大陆才是“牛脾气”,而在国外则什么脾气也算不上。据华东师大特聘教授许纪霖介绍,美国总统奥巴马踌躇满志地去了亚利桑那大学,而校方淡淡表示,他才刚刚上任,我们要看他四年才能决定是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2009.5.15《解放周末》)。也不光亚利桑那,国外一些大学历来不把行政官员当一回事。用网络流行语言来说,神马都是浮云。哥伦比亚大学不肯把博士学位授予英国女王,牛津大学拒绝给撒切尔夫人颁发荣誉学位证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不仅是官做得风光,学问也十分了得,但他想回母校哈佛大学当教授的申请却遭到当时哈佛校长的拒绝,理由是“凡在政府任职超过两届的,就不再有资格回校任教”。这方面,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有过不幸遭遇。前几年,苏格兰北部一个教育欠发达地区有个女学生考试入围牛津大学。这在当地是百年不遇之事,当地政府甚为重视。遗憾的是教授面试时被排除了,认为该生缺乏“创造潜质”。于是当地政府层层求人,最后找到教育大臣说情,教育大臣又找副首相说情,副首相又找首相布莱尔说情,但谁说情都不管用。布莱尔觉得丢了一国首相的面子,私下发了句牢骚。祸不单行,牢骚传到牛津大学,惹得师生大怒,立马宣布取消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的原定计划(据2010.2.15人民网)。 怎么样,哪一个都比朱校长“牛”吧?朱校长发“牛脾气”针对的不过是教育部,人家针对的可是首相、总统、女王,最小的也是比部长大半级的国务卿。是那些“牛”校长们天生喜欢顶牛喜欢发飙吗?不,那是为了大学的独立与尊严!庶几而有哈佛,而有牛津。同样,朱校长之所以敢发“牛脾气”,也并非因为横竖看教育部不顺眼,而是为了打造中国的“牛津”、“哈佛”,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为了他自己所说的“总得有人迈开第一步”。在这个意义上,朱校长面对的阻力恐怕比英美同行面对的首相、总统、女王和基辛格大得多,因而比哈佛、牛津的“牛”校长们“牛”得多,堪称世界第一“牛”校长。
个人分类: 我收藏博文|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穷和最富的人都在广东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11 09:54
广东女中一学期最高六万 学生家境富裕无惧学费 广东的唯一女中今年9月才正式开学,今年将开设的年级有初一、初二及高一三个班级,学费高昂,初中部普通班一学期2.66万元,直升女子中学高中部的实验班2.83万元,普通高中从2.8万至3.4万元不等,其中国际高中班一学期收费更是高达6.1万元。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3/11/c_121173836.htm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0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在距离2011高考100天前
热度 3 yaoronggui 2011-2-26 17:06
今天2011年2月26日,距离2011年高考仅有101天。从明天开始我有很多事情要忙了,因为从明天开始,我要担任初三创新教育实验班(由全市总成绩前60名的学生组成)的化学教学工作,还要担任高三(0)班(这个班由高三年级理科前12名的学生组成)的化学教学工作。 我目前担任了一个竞赛实验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一个重点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和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工作,还要参与编写一本书(2011年6月1日交稿)。现在新增了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负担增重了,备课要多备两种不同的课,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我来说,可以使我得到更好的锻炼,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绝不会辜负学校与家长的信任与期望。 在接下来的100天,我要 闭博修炼,努力工作 !偶尔上传一些化学学习资料供学生使用!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个人分类: 个人简历|376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中医药高中实验班首次招生
热度 3 Wuyishan 2011-2-25 16:35
中医药高中实验班首次招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5日02:00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李琦)昨天,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全国首个中医药高中实验班——“宏志中学杏林班”将于今年9月开班,首批招收40名北京户籍、对中医药文化有兴趣的初中毕业生。   该实验班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宏志中学共同举办,两校将进行联合面试,依据中考成绩,择优录取。据宏志中学校长熊劲介绍,实验班的教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宏志中学共同承担,学生除了需要完成普通高中阶段全部课程外,还要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知识等课程的学习,包括《国学导读》、《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药概论》等。成绩合格的学生,学校将推荐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测试。合格者可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认定资格。   据了解,“杏林班”实行开放式管理。非实验班学生如果选修中医药课程后,对中医感兴趣,可以转入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如果想考非中医类高校,也可以转入普通班。
个人分类: 中医国粹|25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实验班”热背后的举国体制思维的影子
hanzs 2010-4-10 00:16
乐水老汉/文 又到了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季节了。各类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在媒体上又开始宣传了,今年实验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多。 其实,热衷举办实验班是举国体制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中国体育界,为了奥运金牌(类似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赞成举全国之力办国家专业队的势力还占据着主流,一个又一个新的例证(女子冰壶、短道速滑)使其主张者异常亢奋,足协的韦举国冒广大球迷之大不韪,硬是要国奥队打中超也是例证。科教界的举国体制拥戴者可能从体育界得到了启发,特别是自从所谓钱学森之问以来,从国内知名大学、到普通大学、再到知名高中、普通高中,甚至一些初中(例如,北京八中的神童班)都在热衷于搞所谓的实验班,将各种优质资源,倾注到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的同龄学生中。好像将来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就要寄托在这些小则 10 岁,大则 17 、 8 岁的进了这样那样的实验班的孩子们身上了。其实内行人都知道,中国足球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玩足球的人口太少,无法托起金字塔的顶端。科学事业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大批具有自由探索精神、对自然奥秘有强烈好奇心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没有使这些研究者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保障,光靠所谓的精心培养一小批尖子,是不可能使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有什么大的改观的。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领域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自由探索的氛围和条件,其他什么都是瞎掰。办了 30 年的科大少年班又如何呢?早该出大师了吧?可以预见,办这些实验班不过是多办了几所留美预备班而已。其实如果不是体育界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管法,举国体制下的国家队队员,也说不定大多数早就跑光了。一句话,举国体制模式办尖子班不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正解。其实钱老是何等聪明的人,他能不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吗? 实验班实验班,关键是实验二字。实验主要是探索、试点、摸索之本意吧?那谁在做实验呢?学生本身只不过是被实验的材料,对吧?做实验的人是教育心理学家吗?他们是不是真拿实验班的学生做了什么实验呢?几年下来,有没有成功的报告或失败的报告?实验班与对比组(普通班)相比成功在哪儿?成功的做法是怎么向普通班推广的?好像都没有交代。为什么没有交代?我看主要是这些实验班实际上没有做什么系统的实验,办实验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通过实验,把成功经验推广到普通学生教育中,使广大学生受益。所以,这种班名不符实,最好改名叫精英班、超常智力班之类的更加贴切的名字,否则就是有借办班牟什么利之嫌。可实验班的学生要真都是所谓智力超常者,是不是需要把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集中在一块学习初中、高中的课程呢?把他们集中管理和散放在普通同学中,哪个方法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可真需要真正的教育学家来回答了,办这种实验班的中学里有这样的教育学家帮忙吗?话又说回来,普通班的学生就真那么普通吗?未必!总之,热衷于办实验班,而且还大肆炒作,不是教育家在办学的体现。举国上下对几十年来出不了大师的急迫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就此认定办实验班是培养大师的捷径,那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就太有偏差了。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人成为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看实验班不实验班的,不是什么重点。毛泽东虽然犯过很多错误,但在力主批判智育第一这方面,他老人家显然比我们现在的许多办教育的人思想深刻一万倍。如果通过教育,能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能正确地认识到人是需要有尊严地活着的,并能为此目的而尽自己的努力的话,就是少出、晚出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看也是值得的。况且,笔者反而认为,这会更容易使各方面的大师脱颖而出,会出更多的诺贝尔等各种贝尔级的获奖人,虽然这不是生活的目的。如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出吃奶的劲,靠举国体制再漂亮名称的实验班也是培养不出足以担负庞大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责任的一代新人的。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26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北京5所示范高中办“改革实验班”的担忧
hanzs 2010-4-7 22:49
乐水老汉/文 中国教育报4月3日(记者高伟山)报道,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北京5所示范高中学校获批开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并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学生选拔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方案。报道称,为鼓励普通高中自主发展、办出特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北京市教委近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部分学校开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的申请进行了论证,并批准了5所学校于今年秋季起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索实验。5所高中的改革实验班分别是北京市第17中学传媒特色实验班、北京市第四中学杰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道元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科学实验班和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中文科实验班。 看到记者们为之叫好的报道,我却深深地担忧。你看,如果隐去上述实验班名称中的高中字样,你很难想象这些实验班是在中学开办的,而以为是哪个985大学开办的呢。难道我们国家需要从高中开始(16岁少年)就要通过开设小灶来承担培养杰出、拔尖人才的任务吗?我倒是想请教一下真正的教育学家们(如果中国还有的话),在16岁时就把孩子们区分成三六九等的意义何在。本人也曾在中国所谓最好的大学读书,反正以我个人的经验看:班里同学们的高考入学成绩高低,与最后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相关性;同时,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与走上工作岗位20年后的工作成绩更是没有什么相关性。 其实创造学的最基本观点是承认 每一个身心正常的普通人 都具有创造潜能,人的创造力是可以开发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创新素质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本领,也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它潜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什么是创新素质?概括地说,就是一个人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方面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首先是一种怀疑的意识,面对任何传统的说法和做法要自问:从来如此便一定对吗?其次,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面对现有的理论与方法也要经常自问:是否有更好更合理的理论和方法?第三,创新意识是一种好奇心,是面对任何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尝试冲动。第四,从思维角度来说,创新意识应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习惯,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问题。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实践动手的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在农村的学历不高的木匠,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迸发出来的创造性,很可能比一个我们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创造力表现还要强! 如果我们的教育得法,使学生在他的思维里多一些怀疑的意识、多一些不安于现状的精神、多一些好奇心、善于思考而不人云亦云、多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 所有人 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使之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无论如何,优质教育不是只为所谓少数精英而存在的,我也不承认一小部分孩子在他们16岁时就被精英,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会有多大的好处。而且将应该在大学阶段才应该进行的教育内容,前移到高中阶段,也是有揠苗助长之嫌,还不如让那些少部分有特异的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后,尽早进入大学学习为好。
个人分类: 教育政策|586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