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看病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厦门第二医院管理竟差到如此地步!
热度 14 zywsict 2018-8-16 19:40
今天早上去厦门市第二医院检查,但有个报告下午出来。由于早上预约的医生下午不坐诊,下午去取报告时,只好又另外预约了一个医生。医生看过报告之后,建议再做个 XX 基因检测并且告知该项目需要 600 元且完全自费。想想还是同意做 XX 基因检测,医生开完单之后,我便立马去结算。该项目只需抽血即可,而且下午没有什么人排队,本来抽血两三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耗费了我两个小时,处处碰壁,且处处受气。 医生开单且结算之后,正常流程是去检验科抽血。当我到检验科取条码抽血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电脑上查询不到任何检查信息。我出示结算单给她看后,她建议我去三楼找血液科。我说这单子不是血液科医生开的,怎么找血液科。该工作人员说这个检查项目,只有血液科才能开。无奈,只好到三楼血液科咨询,并且出示结算单。工作人员要求我去打印详细的项目明细,只好又跑到收费处打印。打印完之后,找了血液科的医生,该科医生说这项目是检验科做的,和他们无关,你得去找检验科,并说检验科对这项目是最清楚的。 结果只能悻悻的回到二楼检验科,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看了我打印出来的详细清单说他们没有做过这个项目;又把我打发到输血科。无奈,只好再去输血科。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查询之后,告诉我没有查询到任何信息。我就质问,没有检查的任何信息,怎么结算的时候,扣了我600多元。结果他们又叫我去找开单医生,会不会是医生弄错了。第一次找医生,医生看都不看,自以为没有任何差错,相当自信的把我打发到检验科。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是查询不到信息,又把我打发到输血科。到了输血科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她们还是查不到我的信息,在输血科的计算机拍好照片之后,我又去找了开单的医生(第二次找)。此时,医生确信开了单,并且打开电脑叫我拍照,确信她开的就是我所要检查的项目;然后我又被无奈的像踢皮球一样被踢回到检验科,这已经是第四次找检验科。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如既往的查询不到信息,这时候我态度强硬一些,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才带我到输血科并协助处理问题。结果到输血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她们还是查不到我的信息,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此时我已经带了医生开单的证明过来。好在这时另外一个医生走进来,说会不会和上次一样闹乌龙。这时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才重视起来,打电话给信息科,确认是否是计算机故障,并且要求查询我的信息。结果从计算机后台上查询到是医生将检查项目开错了,开到病理科,而不是输血科。 这时我咨询输血科的医生:病理科可以做这个项目吗?输血科的医生说不行,必须在输血科做。此时我对输血科的医生说,给我开单的医生说她开的单没有问题,所以要求她们和我一起找开单医生,确认问题是出在医生身上。这是第三次找开单医生,如果包括看报告的那次,已经是第四次了。 第四次找开单医生,她依然觉得问题不是她身上,因为她自认为自己每天开那么多单,类似的项目刚刚就在昨天还开了也一切正常,满心还是觉得是电脑系统的问题。在输血科医生的证明下,该医生才意识到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重新开了一张单并告知要重新结算,重新交钱。另外对没有做的项目进行退款。退款除了开单医生签字之外,还得再到病理科找医生签字,然后再到收费处退款。 为了不耽误检查,重新交钱结算之后,去了输血科抽血,至此检查到此结束。再下来进入退款流程,到了医院的另外一栋楼找到病理科,告知实情,要求她们签字。这个环节走的还是比较顺利,签好字,结果到收费处退款又遇到问题。 收费员说医生开的退款项目和你结算项目的名称不一样,不能退款。要退款还得重新找开单医生,此时我的态度还算温和。说收费单上有医生的电话,你可以打电话和医生确认一下。结果收费员死活不肯退款。经历这番折腾,我已经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就直接对收费员发火了。没想到一发火,还真有效,果然是柿子挑软的捏。收费员不要求我再去找医生修改退款单,而是她打电话向医生确认,自己修改了退款单上的项目。结果她修改几个字,竟让我足足等了十几分钟,而我还不明就里的傻傻等待,不知道是对我生气的回应,还是什么。我等不及了,去问她,结果她说给你修改好了,但还是不给我退款,并且告知说原来谁给你结算,你得找谁去退款。要是我不去问她,她估计能让我继续等到下班。无奈,又跑到三楼,办理退款。至此所有的事情结束。 造成此事件的根源是开单医生,由于她的失误,带来极其复杂的就医过程。医生的过错不仅仅在于开单的失误,因为偶尔失误是可以理解的;最大的过错就是盲目自信,绝对相信自己不会出错,问题肯定在患者或其他部门身上。要是第一次医生能够认真对待,患者也可以大大减少来回折腾的次数和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此次事件中涉及的检验科、血液科与输血科,相互推诿、扯皮;没有一个为患者考虑,只觉得患者在无理取闹,给她们添加工作量。 这么多个部门,但凡有那么一个部门能负责任的为患者服务,而不是相互踢皮球,患者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折腾。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对患者来说却是难如登天。但是他们永远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欺软怕硬”、“柿子挑软的捏”,这两句古语,在此事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你态度温和时,她们对你爱理不理;当你强硬之时,她们才会重视,才会着手解决问题。 总之,在医院与患者之间,患者永远处于劣势,既然医院以盈利为目的,那至少要将服务态度提升上来。而不是既要盈利,又不提高服务水平。 \0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946 次阅读|33 个评论
医改医院的管理能否人性化些
热度 4 zywsict 2017-11-23 10:52
医改改了这么多年,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看病反而更贵,但这些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而有一些事情医院只要改变方式,可以为患者提供便利。现在医院看病都得事先挂号,好点的医院是一号难求,好不容易挂个号,千辛万苦找到医生,而目前医生看病的手段,往往都是依据患者的自诉,开一系列的检查单,检查的结果往往比较滞后,你早上去医院检查,结果可能要下午或者一两天之后才能拿到,那问题来了,坐门诊的医生往往就是半天,当你好不容易拿到检查结果时,医生已经不上班。这时候你拿着报告不知道找谁看,也许你可以说,重新挂号,再找医生,但问题来了,本来就一号难求,你怎么能够临时挂上号了,也许你可以再说,可以找有班的医生看,但这些医生本来就很忙,况且你没有挂号,他当然也不会给你看。所以你花很多时间跑医院一趟,就去做个检查,检查完也没有人给你看报告,甚至连药也没有拿!医院是否可以改进管理手段或者采取措施解决一下这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现实是很多医院都没有措施解决!
个人分类: 随想|3162 次阅读|8 个评论
看病难啊,去医院简直像是加速上西天!一次真实的看病经历
热度 16 johnnyqliu 2016-6-23 01:12
最近半个月发生在亲属患者身上的事情,实在让人震惊医疗内幕,同时,对于医疗行业的新兴产业医闹公司也不再觉得新鲜了。以前仅在网上看到有患者或家属打死医生的,到了医院才知道,真有不少大夫是不怕死的,至少是不怕被狠揍一顿。 本月初得知亲属要做一个妇科肿瘤手术,对于一个不到二十多岁未婚的女孩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们建议再到北京大医院看看,她决定在当地山东一个地级市( T 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做手术,手术前身体状况正常,体格健壮,手术中也被告知顺利,没有想到手术后几个小时突然大口吐血呼吸困难,家属告诉护士后也没有得到重视,主刀医生也没有及时赶到,我们急切地给所有能够利用的熟人关系联系,希望医院重视采取措施,都没有得到回复,我们给当医生的同学打电话,他指导我们说如果是发生肺栓塞将是凶多吉少,要求我们马上找医院总值班并要求封存病历!我们找到值班大夫,他们竟敢公然违法,拒绝复印病历。这时候患者血压降到很低水平,生命垂危,家属急切呼吁紧急抢救,医生们也开始慌张了,夜晚才将患者转移到 ICU 重症病房监护。万幸,两天以后一个鲜活的年轻生命从地狱里面走了一回,险些因为一个肿瘤切除手术丧命黄泉。后来一个在北京实习过的年轻医生私下告诉我们,发生了轻度栓塞,后来的片子肺部也有阴影,另外,问题主要出在手术后的监护与医疗管理程序方面,手术的整体计划也没有充分的准备。重症病房的几万元额外费用也要患者自己出,好像这个医院效益不错,对此类情况见怪不怪了。这是什么医院啊,同病房的一个年轻女患者在出院前告诉我们,她做的是微创手术,手术后突然发生休克,好在也被家属及时发现了,后来知道是用的药物过敏,险些丧命。同病房的一个年长患者,几天前还被告知没有问题,老太太回家就快不行了,又来到医院,发现一个比子宫还大的肿瘤,马上一起也切除了子宫。后来病房中又来了一个年轻的女患者准备做手术,前一天被告知不用手术了,是一次误诊。她是最幸运的一个病人了。这像是人类的医院吗?难以置信! 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经验呢?如果您或您的亲人不幸住院需要手术,不管在哪里,您要准备好以下几件事情,才能有效降低风险保平安: 1 )动用所有资源让医院重视,同时要有人员,最少十个人,一起到医院病房看望病人,证明你不是一个人仅仅由年长的农民父母陪伴。 2 )手术后立即要求封存病历,这是法律规定的医院必须执行,与医生的交流录音录像,目的是要求医院重视,你是具有法律和基础医疗知识的。 3 )手术后每 15 分钟要求护士监护病人,在 24 小时内密切关注各种医疗指标和病人的呼吸 / 心跳 / 血压和尿液等变化。避免发生上述的意外情况。 我们有了在(T市)地方医院的经验教训,而那里有的医生也建议应该到北京的大医院会诊,并请专家给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我们四处求人,北京的亲朋好友们帮助联系了一个著名医院和挂了一个知名大夫叫尹玲的号(化名),患者前一天从山东小地方坐车赶的北京,住在亲友家,一大早由亲友陪同到了医院,提前几天亲友已经在这家大医院把患者病理切片给病理科会诊,得到了一行字(支持 xxx 肿瘤结果),一个令我们放心的结果。医院里面人山人海,我们排在前几号,房间里面已经有 4-5 个患者了,全是年轻的妇科病人一点私密性也没有,到了患者就诊的时候,这位尹玲大夫也许是对小地方来的说方言的患者,非常不耐烦,连病人带来的地方病历和本院的病理会诊等资料也不屑一顾,对患者说你不是在这里做的手术,不能给你治疗方案建议。还告诉患者看病流程不对,应该先到她这里来,然后做病理会诊,对患者准备的一些问题,有关复查问题,随诊哪些指标,其中肿瘤标记物 AMH 是否可以做,患者是否必须做等问题,也没有明确回答。告诉患者要做化疗,也没有说如何做用什么药物和怎样的疗程。患者和家属们彻底失望了,我们是挂了专家号的,也是专程来北京的,北京的大夫就这副德行吗?我们要打北京卫生局的电话投诉!电话打不通。
个人分类: 健康|5917 次阅读|25 个评论
怒吼吧!勇敢的姑娘!(再谈“看病难”与“号贩子”)
热度 19 lilianda 2016-1-29 10:08
怒吼吧!勇敢的姑娘! (再谈“看病难”与“号贩子”) 李连达 在广安门医院挂号大厅,勇敢的姑娘一声怒吼,吼出了病人的愤怒与无奈,吼出了看病的艰难与痛苦,吼出了医改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吼醒了某些官僚主义者的麻木不仁。 所有三甲医院都已号贩子成灾,不是广安门医院一家独有的问题。也不是新发生、新发现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所有三甲医院全面肃清号贩子,彻底解决号贩子成灾问题。 号贩子成灾是“看病难”的必然产物。只有解决了“看病难”,才能根治号贩子。根本问题是专家少(专家号少)病人多,供需矛盾尖锐。消灭了号贩子不能增加专家人数(及专家号),仍然不能解决供需矛盾。因此仅仅解决号贩子而不解决“看病难”问题,治标不治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治本之策在于“医改”。当前医改的焦点难点在三甲医院。三甲医院问题最集中、最复杂,难度最大,是最难攻克的最后堡垒,也是躲不开、绕不过去的堡垒。“看病难”“看病贵”是表面现象,是一些根本问题尚未解决的必然表现。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采取一些治标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但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要解决号贩子问题就必需解决“看病难”问题,必需解决三甲医院的专家少(专家号少)病人多的供需矛盾问题。而解决此矛盾的关键在于分级医疗的贯彻实施。根据病情需要将大量病人分流到各级医疗机构,防止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少数专家,造成忙闲不均。但是分级医疗的落实情况很不理想,有些难题尚未解决,多数病人宁可去排队,甚至去找号贩子,也要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为什么? 1 、三甲医院的特点是高级专家、高级设备、高级诊疗水平、先进的方法手段,最佳的疗效,也是病人最信任最放心最期待的救命之处。因此无论小伤小病,无论有多大困难,也一定要去大医院找大专家。而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不足,设备落后,医务人员的数量质量不足,方法手段不够先进,诊疗水平不高,误诊、漏诊、误治以致延误病情,小病误成大病等情况偶有发生,甚至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群众不信任,不愿去冒险。因而分级医疗难于落实,这些问题只靠一纸红头文件,宣传号召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才能全面推进分级医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及号贩子问题。 2 、贯彻执行分级医疗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首先是医生护士的水平,除了培训,提高各医疗机构的医生,还应派出去请进来,加速提高各级医院的诊疗水平。也可吸收一些各大医院退休的高级专家、老医生,充分提高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此外,在有关政策、法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连锁关系,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迅速提高,接近或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 3 、充分调动专家积极性,增加专家号。目前有些三甲医院对专家有一定限制,有的限制各专家每周只能出 2 次门诊,每次只能挂几个或十几个号。今后应该解除不合理限制,根据专家的健康情况及工作安排,尽可能多出门诊、多挂号,增加“专家号”的数量,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此外,也应动员一些已退休,但身体健康,愿意继续为病人服务,在自愿的前提下,安排他们出门诊、挂专家号。 4 、近年,一方面是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严重不足,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比例失调,与工作量的比例不合理。应该尽快合理的补充医务人员,达到合理比例。而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医学院毕业生不能(或不愿)到医院工作,转业从事其他工作。甚至已在医院工作多年的有经验医生也有大量转业做其他工作。医护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关心、爱护、支持、提高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 、医改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只涉及“看病难”和号贩子问题。在医改所涉及的大量问题中,有些问题取得重大进展,收效显著。但是三甲医院医改进展缓慢,有些停留在政策上、原则上、文件上。而真正落实,并解决实质性问题,很不理想,有些治标措施,可以缓解部分矛盾,但不治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至今尚无一家大医院医改成功,可作示范推广。 例如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讲的是“公益性”,作的是“商业性”,落到实处的是创收增收,自己养活自己的“盈利性”。 补充机制不能合理解决,医院“公益性”只能是空谈。补偿机制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国家拨款不足、医院还有很大缺口。 最终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量费用转嫁到病人头上,“看病贵”仍难解决。又如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合法权益等问题,仍然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岂能画饼充饥?望梅岂能止渴?
11580 次阅读|22 个评论
已读不懂母亲
热度 7 yaoych 2014-4-28 17:40
这次母亲住院动手术,我才发现她变得这样固执。 首先是极度不配合医生,总想自行其是。要知道这著名的省城医院,教授们虽说年纪不大,但都是一副自命不凡、说一不二的样子。但老太太就是不买帐,执意我行我素,这让他们愕然,直呼无法沟通。 而过去母亲,断不是这样。她15岁做工,18岁入党,是新中国最早一批产业工人,对社会主义投入了满腔热情。工作努力,积极认真,在单位上小有名气。性格平和,豁达开朗,总在为别人考虑事情。 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向往的,就是她能停下脚步,留在家里不去忙公务,因为只要有她在,家里就充满笑声。母亲对钱无所谓,做菜也算一流,在那些吃不饱的日子里,就像孩子心头的一盏灯,一见到她,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她来去匆匆,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起初是车间管理员,三班倒的国营丝厂啊,或者深夜回来,或者天亮回来,我们醒了,她才睡下,为全省的丝厂,培训技术骨干。仅我认识的,就有来自重庆、南充、遂宁和绵阳的女徒弟,虽然后来都成了竞争对手,但她很欣然。 后来当职工医院书记,一干就是8年。那时候的共产党的干部,都像样板戏里唱到的,“为了大家,舍弃小家”。拿不准的处方,她会亲口品尝,新来的针药,试用在自己身上。文革期间药品紧张,她组织医务人员下乡,采中草药应急,还把无钱看病的农民,带回城里医治。作为专职的书记,她开始学习医术,《黄帝内经》,《汤头歌诀》,几十年过去了,还能背诵不少。 再后来,她调到区里管知青,一去就是两年。其它工人的孩子,都一个个由她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而她的孩子,我的大哥,一直在她管辖的乡里劳动,直到回城做了一名工人。现在谁要说她傻,她还举出无数个理由,说共产党的干部,就该学焦裕禄的样子。 在她退休那年,我离家去上大学,后来娶了媳妇,养了孩子,因为不在同一个省里,交流逐渐变少。而她健康的时候,也从不麻烦我们,直到这一次生病,才真正感到了无助。 住在病房里,就听她嘀咕:现在的医院,哪里是为了治病?完全是在做生意,哪像我们当初?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说完把头扭向靠墙,嗤之以鼻的神情。 我贴在耳边劝,这可是大医院,每天人山人海,别人也不容易。却见她艰难翻过身,睁开微闭的眼睛,挤出喉咙一个“屁”字,让人啼笑皆非。 已读不懂的母亲,曾宽容地让人感动,善良地给人传颂,不论她的徒弟,还是街坊邻居,没有哪一个人,说过她的不好。而这一次啊,却被深深地伤害。 也许她怨的,是我们这些儿女,每天忙忙忙的,对她漠不关心。 也许她怨的,是地方医院,本是走着进去的,却被治成了偏瘫。 也许她怨的,是省城医生,下级医院查过的,又三番五次重查。 要知道她,疼得连翻身都难,却被抬来抬去,排队好几个小时。 还有钉子、夹板,国产的就可以用上10多年,而医生非用进口。 所有这一切,按她的话说,都是因为一个钱字? 钱、钱、钱,一听医生提这个词,她都要反问一句:钱算个什么东西? 她说和当初的医院比,你们相差的何止遥远。 这让大家愕然,又怎能说的清楚?
4432 次阅读|6 个评论
看病难唯一的解决方式
热度 1 jiahailu 2014-3-16 12:47
如何医改? 具体措施如下: 1.取消三甲医院门诊,将门诊放在社区。 2.建立远程医疗,将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通过远程共享,减少专家一对一看病模式,解脱专家负担,发挥专家效益。 3.更新执政理念,真正处理好“主人和公仆”的关系,视人民群众为真正的主人。
个人分类: 个人浅见|28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南方周末:医院评审何去何从
fqng1008 2013-11-6 09:48
当前中国医疗行业的弊病主要就集中在大医院。通过医院评审,纵使不能给基层医院“雪中送炭”,也谨记不能再给大医院“锦上添花”。 2012年6月25日,卫生部下发通知,声称2010年之后新评审出的“三级医院”无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发给三级医院等级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同时,要求对医院评审“回头看”。无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依据的,要取消评审结论;有设置规划依据的,要重新申请评审。 此举一出,医界哗然。这意味着240家新评三级医院将被“作废”,不少医院“举全院之力”争创三级医院的努力付诸东流。 新增三级医院“作废”被归咎于评审“尺度过松”。据卫生部医管司评价处处长刘勇透露,自2011年以来,新评出的240多家医院中,一半左右为县级医院,甚至有的乡镇卫生院也挂上“三甲”牌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医院评审在十四年“叫停”之后,重新启动仅一年即再次面临的一次重创。医院评审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频出问题?下一步应如何改进? “违背初衷”的改革 所谓医院评审,指的是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下,对医院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等级评定。中国医院共分三级十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三甲医院”,即是医院等级评审的产物。 医院评审发起于1989年,以《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暂行)》的出台为标志;终止于1998年,以卫生部发布“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而结束。在此中间,医院评审被写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成为卫生部门的一项法定行政职能。 2011年9月,卫生部发布“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标志着中断十余年的医院评审重新启动。然而不到一年,即再出问题,新评出的240余家三级医院被卫生部宣布“作废”。 医院等级评审当年刚推出时,被时任卫生部长陈敏章称为是“医疗改革的重大举措”。不过,这项改革一开始即陷于争议。上轮医院评审时在卫生部参与工作的卫生法学者卓小勤认为:卫生部当年搞医院评审的目的,主要是想以此“扩权”,加强对医院的控制。由于评审后的医院等级与收费挂钩,在不同级别之间“拉开档次”。因此医院也非常积极。 从效果上看,医院评审强化了行政部门对医院的控制,“卫生部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可以通过评审反映出来”(陈敏章语),医院评审也促使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医院的投入,提高了医院收入。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大。 两年后,卫生部新任部长张文康上任不久,即叫停了实施近十年的医院评审。 在卫生部“叫停”医院评审所下发的通知中,以罕有严厉口吻指出这项改革的种种弊端: 有的以争创等级医院为名,重复引进高精尖设备;有的工作不扎实,修改病历,搞形式主义,评审后滑坡;有的盲目争上级别…… 医疗质量是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而体现医疗质量的,最主要就是病历。当年为了应付评审,不少医院专门抽调人员“整理”病历。“医院修改病历现象早已有之,但有组织、大规模、系统性地修改病历则是从医院评审开始的,”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医疗纠纷研究及实务操作听专家卓小勤说。 上海某二甲医院一位退休主任医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医院当年在评审中“弄虚作假”的情况相当惊人。以他本人所在医院为例,为了应付评审,曾专门设了一个假急诊室,牌子挂的是急诊,里面坐的却是一个看门诊的老中医。 人们担心,十多年后的新一轮医院评审,是否将重蹈当年覆辙。 “等级”有了,“三级医疗网”却破了 鲜有人知道,卫生部当年搞“医院评审”的目的(至少从文件精神上如此),是“调整与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体系”,且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增强和扩大其功能”,并提出“对一级医院应予特别注意”。 卫生部医政司前司长于宗河是医院评审制度的主要创建人。据他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实行医院评审之前,我国就已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其构建理念、架构和功能“相当前卫”,受到过全世界的肯定。 其中,转诊制度是中国三级医疗网的核心制度。通过转诊,可以保证病人就医的正常秩序,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医生对病人负责,提高治愈率、降低误诊率。 而当年卫生部实施医院评审,正是基于转诊制度的不尽完善。1989年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对此,于宗河也予以认可。1980年代到卫生部工作前,于宗河是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后来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当时也在协和医院。他们在医院出诊时,看到一些病情并不严重的外地病人,也喜欢到北京大医院转诊,他们认为,很多病人是因当地医院没尽责而转到协和来的。 “当时有一种直观感觉:对于不同医院的功能定位、技术能力、水平,国家应该有明确要求。”后来于宗河调到卫生部,这工作就落到他头上。 按于宗河的说法,当年搞医院评审是和医院分级管理连在一起的, “想利用等级评审这种机制,通过几个周期,不断修订标准,把医院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比如各级医院应该做哪些事,应该做而做不到,或者不应该做的你做了,评审时就给你扣分。” 然而,现实中却南辕北辙,随着医疗市场的全面放开,三级转诊制度现实中已名存实亡,患者看病再不必像以前那样自下而上逐级转诊,而是可以直奔三甲医院。并因此造成“看病难”假象——中国的所谓“看病难”,只存在于大型医院,而基层医院看病不仅不难,甚至“吃不饱”。 与此同时,旨在为三甲医院“减负”的医院评审工作不仅没能起到应有作用,相反通过医院评审,大医院过度扩张,越做越强,影响到小医院的发展。二十多年后,“全国人民奔协和”现象成为中国病人就医的普遍写照。病人甚至连伤风感冒也都跑到三甲医院去看。 据卫生部日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新医改3年来,更多患者涌向城市大医院。一级医院诊疗人次一直在下降,2011年仅为0.99亿。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2011年则达到8.84亿,比2009年增长2亿,病床使用率达104.2%。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于宗河归结为“市场化”的冲击:医院评审起步时,医院开始自己谋生,自负盈亏。当时,有高精尖的设备,医院才能当作新项目收费。医院以“上等级”为名争相上新设备。面对医院强烈的逐利冲动,医院评审无法约束。 由于没有对”市场化”起到“抑制”作用,上一轮医院评审实施期间,中国的”三级医院网”继续遭到破坏,用于宗河的话说,就是“等级”有了,网却破了。 医院评审还要不要搞?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在新一轮的医院评审中,有两个“苗头”不可忽视:一是卫生部正试图纠正的县级医院创三甲;另一个是三甲医院上“三特”。这两种倾向与新医改的目标均不符合。 所谓“三特”医院,是上一轮医院等级评审中未能实现的任务。在中国医院分级体系中,虽名义上规定“三级十等”,但实际上各级的“甲等”占了大半,“乙等”较少,“丙等”从未出现。“三甲”则是所有医院中的最高等级,象征着医院的最高荣誉。 据于宗河介绍,卫生部前部长陈敏章曾有一个遗愿,就是要培养一支代表中国最高医疗水平的“国家队”。而当年在搞医院评审时,仅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家进行了“三特”试点,尚未及铺开,医院评审即被叫停。如协和医院、北大医院等“国家队”医院,在医院等级体系中也只能停留在“三甲”层面。 然而,三甲医院争创“三特”现象,也让一些业内人士担心:本来就不缺病源的大医院,会因此进一步做大,从而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 “医院评审”究竟还要不要搞?要搞的话应该如何搞? 在知名医院管理专家、广州军区联勤部原研究员阎惠中看来,医院评审仍是必要的,要肯定医院评审对于推动医院建设的成效,但关键在于,评审的指导思想与标准的实际导向要认真研究并加以改进。 阎惠中强调,医院等级评审必须明确,评审不是评优,也不是评大,不能光盯着“三甲”。医院评审搞成评大评优,就容易弄虚作假。事实上,不同级别的医院主要区别在于功能定位的不同,而不应是医疗质量的不同。小医院的服务质量未必比大医院差。当前中国医疗行业的弊病主要就集中在大医院。通过医院评审,纵使不能给基层医院“雪中送炭”,也谨记不能再给大医院“锦上添花”。否则中国的整个医疗行业将面临危机。 阎惠中认为,我国的医院评审需要重新设计。制定并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编制是重要前提。尤其要注意的是,医院评审不是去承认过度扩张,而是去纠正过度扩张,对县医院评“三甲”这股风必须要刹住,否则众多的中小医院会跟着大医院过度扩张,并进一步刺激“过度医疗”,危害极大。 此外,评审要纠正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以前的评审主要评的是硬件,其中床位与医疗设备是首要标准,等级越高的医院,对床位与设备的要求越高。因此为了上等级,一些医院盲目扩张床位,盖新大楼,贷款买大型设备。这种错误导向必须加以纠正,否则医院评审就会走向反面。必要的时候需要下猛药,对于那些盲目扩张的医院,要“一票否决”。医院评审中的病历弄虚作假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主义的问题,还涉嫌违法。同时也说明专家组的检查存在漏洞,因为作为专家,不可能也不应该看不出病历的造假迹象,看出来不说,就是不负责任,纵容造假。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卫生部2012年6月份关于医院评审下发的文件中,也提到“要查找可能搞形式主义、追求扩大规模的因素并坚决制止,防止出现医院争级上等的情况”。 就评审方法而言,阎惠中认为,医院评审要避免运动式的走过场。多年来,医院评审的基本模式,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一批专家,根据一些事前制定却不一定科学的标准,在约定时间段内对医院条件进行检查。这种评审方法难免会催生医院为应付检查搞形式主义,严重的甚至会滋生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现象。 阎惠中认为,医院评审应该由“封闭式”变身为“开放式”,提倡第三方评审。上一轮医院评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卫生系统的“自弹自唱”,没有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最终导致实践中走偏。医院评审不应完全由卫生行政机关主导,应有包括医生(特别是一线临床医生)、患者、人大代表、律师、记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新闻媒体的监督也必不可少。 医院评审的核心,是要站在民众立场,评价医院在安全性、有效性、公益性上的体现程度,办成真正的公立医院。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实习生 贾雪梅 来源:南方周末2013-02-28 17:37:28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过度医疗”
fqng1008 2013-10-25 10:55
10月1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韩济生 的文章 《在过度医疗背后》 。作为一个即将退休的临床医生,对于过度医疗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院士认为,医院和患者一起助长了过度医疗的风气,个人认为,制度设计可能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记得多年前,大家谈到香港医疗保险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英国也是这样),因此得许多私营医院以弥补之。我们深圳的医院每年要接待相当数量的香港患者,原因是香港公立医院由医院管理局(HA)管理,其所需资金完全由政府供给(医生享受公务员待遇),它们不是独立的利益单位也就没有营利的动机。因此 政府的政策方针也易于在医院中贯彻执行,对医院的治理成本也较低。但同时,医院依附于政府,HA一方面通过对所属公立医院拨付经费,就服务的种类和范围代表公众与各医院谈判,另一方面又负责治理各医院以确保医院能平稳运行,并为其职工提供工作和福利保障。由于医学界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优越,HA就有可能为医院的利益而损伤公众的利益,比如患者就医、检查、住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排队,此外,临床检查、用药也应该严格按照适应症把握,而不存在过度医疗问题(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大陆的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双轨制,既是利益单位,又是事业单位。在大家需要通过创收拿奖金的时候,我们的过度医疗能够得到抑制吗?记得过去,我曾经因为想给患者节约经费而受到批评,那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慢慢地习以为常了。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公共卫生学科的认识之二:公仆,主人,理想,健康
jiahailu 2012-10-18 18:38
一直想在十一期间写一点对预防医学或者公共卫生学科的个人感受,尽管假期还是像往常一样宅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只是从电视和媒体上感受到假期的拥挤,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起笔写些这方面的东东。今天没课,借着最近发生在身边的几件事,谈点个人看法,也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 大约10天前,媒体传出广州东山区构建国际医疗城,中山大学北校区要整体搬迁,我所认识的著名官员博主也写了构建医疗城狂想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0b3f60102e9pj.html ),当时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见相关媒体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2/10/12/010086863.shtml )。我不想对此件事情有何评论,只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谈谈看法。现在我们做事往往都想把事情做大做强,一提口号就是国内领先,国际首创,建立医疗城也想建成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等等。实际上,就目前中山大学北校区附近,已经密集了多家三甲综合或者专科医院,但目前仍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其原因如何值得深究。由于目前这几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当地是最强的,无论大病小病都拥挤到这些医院,因此表面看来是不能满足其需要的。我想说的是,应该花钱建立社区医院,完善医疗转运模式,将小病放在社区,实际上经过医疗改革的探索,已经达成了这方面的共识,但现行管理者并没有从国家大局出发,还在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张。大医院还在扩大门诊量,还在构建豪华的体检中心等。我想如果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形成一套完整通畅的转诊制度(上一世纪已经初步建立),目前的大医院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张。大医院治大病,给下级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像体检之类放在社区,应该是最终解决医疗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 第二件事,学校一个学医学的研究生不幸患了肝癌( http://zssom.sysu.edu.cn/NewsContent.aspx?level=1newsid=43a15e1f-96f5-44b6-9eb2-db9ffa3e5001typeid=bfeeb278-559a-4d74-b495-74d9f3cd937d ),由于家庭困难,倡导捐款。可爱的同学们利用吃饭的时间在食堂门口支起募捐的平台,对此我也很受感动,为同学们的互助互爱精神感到高兴。我想表达的是,作为医学院校,本身又是公益医院,为何不能将我们可爱的医学生(如果不得病将来可能成为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毫无怨言地收治呢?医院是国家的,研究生是国家的栋梁,不幸患病了,靠着老师和同学的捐款我感觉也是杯水车薪,要寻求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尤其是像具有医学救治的医疗医院和没有医疗专业的大学应该有所不同,试想我们自己学医的学生为的是将来救治百姓,可我们自己得病了,我们自己的医院更应该不讲任何代价地去救治他们,让他们感觉救治生命是无价的,这才是救死扶伤的本质所在。 去年到今年两次住院,尽管住在自己工作的单位医院,作为老师也曾经给过医护人员讲授过某一门医学课程,但深深体会到看病难看病贵的切身感受。由于床位紧张,我也曾住在医院的走廊上,但深层次的原因,并不见得是医疗资源的紧张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想说完善社区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和提供技术服务,根据疾病程度建立转诊制度等才是重要的。 最后谈一点医疗改革的个人看法:都说医疗改革非常难,难就难在没有钱,难就难在体制束缚上。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困难,最为困难的是 “意识” 问题。改变了思想意识,做起来就不难了。 我的意思是:领导是“公仆”,人民是“主人”,为什么“主人”看病难,“仆人”看病就“不难”呢。 人生追求应该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了,或者说没有长远“目标”,没有大众追求的“目标”,这里的目标应该是“追求”的意思,就像我们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我们的理想一样,但人民大众,无论是哪个党派,哪个民族,那个群体,也要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这种共同追求就是“健康”。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GDP等等,都以“健康”为最终目标,我想任何事情办起来都会轻松容易。关于最后这简短的两点,我会继续探究,欢迎和大家一起探讨。
个人分类: 个人浅见|1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建议:医生增加出诊缓解“看病难”
flowerofmay 2011-3-17 22:43
我建议:医生增加出诊缓解“看病难” 黄宁燕 “看病难”是老问题了。医生、医疗设备是医院最重要的医疗资源。中国人口多,医疗资源相对紧张,这是不争的事实。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医疗资源不是可行的解决之道。医生比医疗设备更为重要,好医生可谓是“最稀缺”的医疗资源。如何想办法充分、高效地利用已有的珍贵的医疗资源,才是目前我们医疗系统所能做的,并较容易做好的。 我经常去北京大医院看病,并在协和医院住过两个多月,因此对医院做过较为系统地观察,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在门诊上经常听到医生喊累,说自己辛苦, 12 点多了还看不完。我很难同情这些所谓的专家医生,因为他 / 她在这半天可能的确很辛苦,从 8 点看到 12 点,然而他 / 她一周只有这半天出诊。一周五个工作日,法定 40 个工作时,拿着国家高薪的专家却只为人民工作 4-5 个小时,有权利说自己累吗? 每个医院门口都悬挂了相当数量的专家照片,像北京大医院有的科室都甚至有数十名专家,然而,挂号的时候却发现出诊的专家只有少数几个,甚至只有 1-2 个,有时候甚至没有。我此时经常感叹:难怪挂号难?!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北京的上亿人口,每天就配备这样 1-2 个专家,人为地制造了医生资源的“超稀缺”,挂号不难才怪呢?如果我们能请所有的享受国家财政经费的专家医生能在法定工作日都出诊,可以相信将大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 我曾经就医生出诊时间少咨询过一些医生,问他们其他时间都干什么?他们说上课、讲学、开会什么的。 4 个小时看病, 36 个小时讲学、开会,这样的人职业还是医生吗?有的人回答我说是去病房。我在协和医院住过两个多月,知道住院医生和门诊医生是分开的,每天查房诊断是住院医生的事,科室主任每周一上午过问住院部情况,每周有一个早上是教授查房,其他时间都是住院医生处置,因此在病房是很少能见到门诊医生的。因此,从我作为一个普通患者的观察分析角度来看: 由于中国医生出诊时间远远不足,人为地造成本来稀缺的医生医疗资源更加紧张! 有的医生抱怨他们还要写论文、升职称,累得很,哪有这么多时间给病人看病啊?我想也许这是体制的问题。医生是职业,天职是为病人看病。如果要写论文,做医学研究,那是另外一个职业“科研人员”做的事情;如果要教学和讲课,那也是另外一个职业“教师”的事情。如果已经是医生的人要做,那就兼职,两件事都要做,而且分别考核,哪个考核不合格,就必须放弃哪个。 我的具体建议: 1. 每个医院任何门诊日出诊专家数不能低于在册专家数的 80% ; 2. 医生职称系列与研究系列、教授系列分开。医生升职称不要考察 SCI 论文、教学等与医生职业无关指标; 3. 出诊时间和患者评价作为医生职业最重要的业务指标,弱化其他考核指标,尤其是创收和学术水平。医院建立就诊患者评价系统,可参考家电回访、银行等服务行业建立的系统。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2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活得有多难!
bestener 2011-1-7 21:19
  【生孩子难】随着80后生育高峰的到来,妇产医院的床位变的一床难求,不仅需要提前数个月预定,还只能在产期住上几天,妇产医院的楼道内整日里挤满了等待检查的孕妇及家属。   【养孩子难】某研究咨询机构近日的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认为,夫妻月均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以上才敢生孩子,如果夫妻双方收入过低,在城市里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证,更何谈生儿育女?也有网友认为,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较高的收入,就不能保证孩子出生以后能够有好的身体素质,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孩子以后的发展便得不到保障,还不如不让孩子出生。   【喂孩子难】国产奶粉业这两年已被三聚氰胺搞得疲惫不堪,就在消费者对中国奶粉信心崩塌之际,洋奶粉乘机抢占了中国奶粉业的话语权,并频频掀起涨价潮。   【入托难】说起小孩上幼儿园困难,有的家长甚至觉得比上大学还难。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出现入托难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上学难】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与长期存在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叠加交织,加剧了一些地方适龄孩子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凸显。   【高中难】有网友这样描述上高中的困难,一个县初中升高中学生一万一千多人,而两所重点高中招生的学生名额只有一千人,刨去联赛前一百五十名的特招生,按升学考试三十个人一个考场,一个考场只能录取二人。被重点高中录取的比率比报考国家公务员录取的比率还低。上高中比考国家公务员还难。   【大学难】我们有数量可观的大学生,却没有能够培养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职难】媒体上都在说今年找工作很难,可究竟有多难,这里面有多少委屈和苦楚,又有多少直面金融危机的勇气和责任,局外人并不清楚。有资料显示:2010年,等待就业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30万,2009年是611万,当年就业率为68%,待业人数196万。如果加上前几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0年人才市场上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在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上班族难】一份搞笑版的白领年终总结因为生动刻画了现代职场人的现状、辛辣地嘲讽了白领外表光鲜内里酸楚的尴尬,而被网友频繁转载。为了生活几乎不睡;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单位有事立马到位;屁大点事不敢得罪;一年到头不离岗位;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变更签证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还装富贵;稍不留神就得犯罪;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不敢奢望社会地位;全靠傻傻自我陶醉。   【工人难】2010年伊始,新生代农民工就开始频频见诸媒体。毫无疑问,这些年轻人的生存与精神现状,某种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未来。然而就业难融入城市难和维权难三大难题却始终困扰着他们。   【农民难】几乎所有城里人面临的难处,农民都要面对,况且,因为城乡二元制的存在,在社保,教育等多方面,农民更于城市人存在天然的不平等差距。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村生存模式,早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可悲的是,这种生存模式依然在广袤的农村里普遍存在。   【吃饭难】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食品里含有的各种各样的激素、色素、防腐剂、吊白块、甲醛、苏丹红、瘦肉精、漂白剂、增白剂、保鲜剂、催熟剂、甜蜜素、香精、双氧水、福尔吗林、工业盐、明矾、滑石粉、石蜡、硼砂、尿素、氨水....甚至敌敌畏、剧毒农药1605和3911,这些名目繁多各种化学添加剂和农药的残留直接对人体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危害,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考公务员难】12月6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各地展开。这次有140余万人通过审核可参加考试,角逐1.6万个岗位。   【赚钱难】2010年两会上,全国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坦言,去年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下降了16%,主要靠投资和消费的拉动实现了8.7% 的经济增长,但居民收入仅占GDP的43%,下降至历史最低点。虽然中国在去年实现了由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的转变,但是,投资和消费的比例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却是倒退了。   【花钱难】2010年,一个涨字,屡屡敲打着老百姓脆弱的神经。汽油,菜价,房价,奶粉,中药,水电,白酒,烩面凡是你需要的,几乎没有不涨价的。唯独磨磨唧唧,踯躇不前的,是工资。  【出门难】首都北京成为首堵后的夜景。灯火璀璨的表象下,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忙的找不着北的国人终于不得不停了下来。   【买房难】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房价太高,房价收入比(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应当在3-6倍的范围,6倍以上的居民购买住房就已非常困难,也有研究认为,房价收入比在6-7倍区间。根据这一区间,蓝皮书指出,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房价比将达到8.3倍,大大超出合理的承受范围。2009年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为22.08倍,而对于农民的城镇房价收入比则为29.44倍。因此,蓝皮书特别强调,85%的家庭没有购买住宅的能力。   【结婚难】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   【喘气难】由加拿大科学家根据美国国家 航空 航天局(NASA)的卫星数据绘制而成的全球污染颗粒PM2.5浓度地图表明,中国华北、华东为世界污染浓度最深区域,这表明,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异常严重的程度。   【干净难】有媒体报道称,中国1/3以上的城市均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另有数据指出,现在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 【诚实难】谁在逼国人撒谎?说真话成了中国社会最稀缺的社会资源。细细想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可信度,诚信度真的在缺失,包括亲人之间,朋友间,同事间,很多时候都是用金钱来衡量对方的心理沟通程度。   【助人难】看客现象这一体现奴性、麻木、封建、狭隘、自私等关联性的文化形态却在当下有死灰复燃之迹象。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醒。时下,爱管闲事 的国人越来越少了,热衷于看热闹、看白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看别人不慎失足落水的惨烈、看歹徒光天化日之下的行窃、看轻身跳楼的男女、看老人孕妇不慎跌倒、看瘦弱的女子被人当街强暴   【见义勇为难】广东,湛江,为了制止发生在自家楼下的一起偷盗案件,父亲、儿子、女婿都被持刀歹徒砍至重伤,三人的行为都被确认为见义勇为。可这可敬的一家子如今却陷入困境。这样的事例我们已经越来越少见到了,不是因为不公与邪恶少了,而是正义正在退却。   【打官司难】劳神费钱、拖延时日、判决不公、赢了官司拿不到钱!之类打官司难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现象。它凸显法律武器的尴尬和无奈,使人们对法律丧失应有的信任和尊重。以至有家长不同意子女报考法律专业,说那个没意思。   【看病难】虽说医院里种种黑幕被曝日久,医药费高,医生手狠心黑医术有瑕疵以致医患关系紧张,但在我国基础医疗环境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连这份不公平想要感受都要颇费些力气。医院太少,病人太多,能看上病就已然很不容易了。   【养老难】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发表文章,称一线大城市的居民,2027年退休的话,预备1000万元养老恐怕也不够。这一言论被多家网站转载后,立即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拍砖称此观点是哗众取宠,很多人称自己即使不吃不喝一辈子也存不到1000万。不过调查显示,还有4成多网友认为,这一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死!还是难】有媒体在经过调查之后得出结论:比房地产业还要赚钱、还要利润高的行业是殡葬业。举一个例子,比如拿一个骨灰盒来说,批发价只有200多块钱,但是到了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钱可能已经逼近2万。而且像太平间,它在整个殡葬行业这个链条中的作用,可能已经大大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殡葬业也已经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列。很多人不得不感叹死不起 ! 文章出处: http://space.feixin.10086.cn/127037689/viewblog_41769947?regid=10160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竺部长很厉害
xupeiyang 2010-11-12 08:43
卫生部长:大医院盲目扩张加剧看病难 http://news.qq.com/a/20101112/000417.htm?pgv_ref=aio 对于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陈竺在会上说,在新一轮改革中,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不能采取单纯规模扩张的简单外延式发展模式,特别是不符合功能定位的盲目发展,这种盲目发展会造成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给医疗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削弱了基层医疗服务卫生体系。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道,医道是什么 VS 医改,医改是什么
sheep021 2010-10-27 15:31
医道,医道是什么? 医改,医改是什么? 医改之中是要坚守医道,还是要让市场说话,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罗大伦谈医道: 有一天饭后,我坐在母亲的对面,问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怎样行医的呢? 在以前,我从来没有问过此类问题,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乡村老中医,所受的教育不多,医学知识绝对赶不上我们。 在我到了这么大的年龄的时候,才突然很想知道他的细节,我让母亲告诉我她能回忆起来的细节。 于是母亲就开始给我讲。 她说外祖父那时治病,要翻山越岭,到患者的家里,那时候人都很穷,有时候给患者治完了病,看到患者家里一贫如洗,就不收钱,也不吃饭,收起针灸的包,就往回走。 母亲说,有一次外祖父走在山梁上,实在饿得不能支持了,就饿昏了过去,在那里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等到太阳慢慢地升高,照到他的身上,暖了过来,就又醒了,然后爬起来再往回走,回到家时,饿得几乎要虚脱了。 这种情况,为什么还要去治呢? 因为人家有病,而你是医生啊。 那天,就在那天的傍晚,在吃完饭的饭桌旁边,我流着眼泪听着一件件外祖父的故事,心中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医道,医道,是一种境界,一种悲天悯人、一心赴救的境界,一种即使你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你却仍然毫不顾忌地去拯救别人的境界。 《古代的医生们》 当今医改乱象: 巨资回购卫生院戳穿卖光式医改_时政频道_新华网 杭州医改真幽默:政府7500万卖医院再以3亿元回购- 澳大利亚新闻 据报道,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近日宣布,斥资3亿元全面回购此前以7500万元的价格卖给个人经营的卫生院。几年前,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余杭将卫生院甩包袱给了市场;如今,因卫生院存在药品贵、门诊均次费用高等系列问题,政府又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代价回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医改就是对看病难看病贵下药
xupeiyang 2009-9-16 08:11
中国医改就是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缓解和减少由于疾病造成的个人家庭破产,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防重大疾病。这是国家卫生部长陈竺今天对中国医改做出的最新解读。 陈竺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称,如何为十三亿城乡人民提供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一挑战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他认为,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老百姓找到好医生不容易;看病贵,一方面是医疗费用的上涨明显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另外是个人支付比例过高。 他指出,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难点、也是热点,尽管不好控制,但它集中了看病就医的诸多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改革。今年,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将在全国十二个城市启动。他说任何医改都很难让每个人满意。因此对深化医改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称,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将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人民群众也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期盼。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伟大目标,正是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从赤脚医生到卫生部部长,陈竺切身体会过缺医少药年代的无奈,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医药卫生事业的跨越发展。解放前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但现在已达到七十三岁,突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局限。 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村严重缺医少药的时期,陈竺记忆犹新,全国医务人员只有十万,每万人只有二张病床,技术水平低下,医药和设备产业几乎是空白。而到了去年,全国已拥有卫生机构二十七万八千个,医疗卫生队伍六百余万人,每千人病床二点八张。总体医疗质量和主要的健康指标有了大大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已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中国农民第一次有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了超过十亿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 面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陈竺指出:在全球死亡数千例的情况下,中国至今尚无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在全球率先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并成为首个可以应用这一疫苗的国家。 他强调,六十年来,中国基本消灭了天花、丝虫病,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二十年无报告病例。 曾经被称为国病的乙型肝炎,也通过接种疫苗等措施得到有效的控制。自二00二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来,全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百分之十一降到百分之七,婴幼儿携带率更是低于百分之二。 陈竺透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国还要为十五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争取到二0一五年把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百分之六以下,尽早将乙肝大国的帽子摘掉。 http://news.qq.com/a/20090916/000433.htm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3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