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看病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病贵,那真不是一般贵
热度 10 zywsict 2018-10-27 16:04
记得以前咳嗽发烧到医院花几块钱,差不多就能够解决问题;但现如今咳嗽发烧去医院估计得花个上千块钱。有素质的医生还会耐心询问一下病情,没有素质的医生还没有等你说完,就先让你做个胸部CT,然后做个肺功能,再做个心电图,光检查费都得800多;报告结果没有齐全,说没有办法看,得明天报告齐全了,再另外挂号找其他医生看。 到底是钱贬值厉害,还是现在的医生离开了机器看不了病?亦或者二者兼有之。金钱至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大打折扣;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医患关系看来是无解了。 \0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5 次阅读|23 个评论
厦门第二医院管理竟差到如此地步!
热度 14 zywsict 2018-8-16 19:40
今天早上去厦门市第二医院检查,但有个报告下午出来。由于早上预约的医生下午不坐诊,下午去取报告时,只好又另外预约了一个医生。医生看过报告之后,建议再做个 XX 基因检测并且告知该项目需要 600 元且完全自费。想想还是同意做 XX 基因检测,医生开完单之后,我便立马去结算。该项目只需抽血即可,而且下午没有什么人排队,本来抽血两三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耗费了我两个小时,处处碰壁,且处处受气。 医生开单且结算之后,正常流程是去检验科抽血。当我到检验科取条码抽血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电脑上查询不到任何检查信息。我出示结算单给她看后,她建议我去三楼找血液科。我说这单子不是血液科医生开的,怎么找血液科。该工作人员说这个检查项目,只有血液科才能开。无奈,只好到三楼血液科咨询,并且出示结算单。工作人员要求我去打印详细的项目明细,只好又跑到收费处打印。打印完之后,找了血液科的医生,该科医生说这项目是检验科做的,和他们无关,你得去找检验科,并说检验科对这项目是最清楚的。 结果只能悻悻的回到二楼检验科,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看了我打印出来的详细清单说他们没有做过这个项目;又把我打发到输血科。无奈,只好再去输血科。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查询之后,告诉我没有查询到任何信息。我就质问,没有检查的任何信息,怎么结算的时候,扣了我600多元。结果他们又叫我去找开单医生,会不会是医生弄错了。第一次找医生,医生看都不看,自以为没有任何差错,相当自信的把我打发到检验科。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是查询不到信息,又把我打发到输血科。到了输血科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她们还是查不到我的信息,在输血科的计算机拍好照片之后,我又去找了开单的医生(第二次找)。此时,医生确信开了单,并且打开电脑叫我拍照,确信她开的就是我所要检查的项目;然后我又被无奈的像踢皮球一样被踢回到检验科,这已经是第四次找检验科。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是一如既往的查询不到信息,这时候我态度强硬一些,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才带我到输血科并协助处理问题。结果到输血科,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她们还是查不到我的信息,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此时我已经带了医生开单的证明过来。好在这时另外一个医生走进来,说会不会和上次一样闹乌龙。这时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才重视起来,打电话给信息科,确认是否是计算机故障,并且要求查询我的信息。结果从计算机后台上查询到是医生将检查项目开错了,开到病理科,而不是输血科。 这时我咨询输血科的医生:病理科可以做这个项目吗?输血科的医生说不行,必须在输血科做。此时我对输血科的医生说,给我开单的医生说她开的单没有问题,所以要求她们和我一起找开单医生,确认问题是出在医生身上。这是第三次找开单医生,如果包括看报告的那次,已经是第四次了。 第四次找开单医生,她依然觉得问题不是她身上,因为她自认为自己每天开那么多单,类似的项目刚刚就在昨天还开了也一切正常,满心还是觉得是电脑系统的问题。在输血科医生的证明下,该医生才意识到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重新开了一张单并告知要重新结算,重新交钱。另外对没有做的项目进行退款。退款除了开单医生签字之外,还得再到病理科找医生签字,然后再到收费处退款。 为了不耽误检查,重新交钱结算之后,去了输血科抽血,至此检查到此结束。再下来进入退款流程,到了医院的另外一栋楼找到病理科,告知实情,要求她们签字。这个环节走的还是比较顺利,签好字,结果到收费处退款又遇到问题。 收费员说医生开的退款项目和你结算项目的名称不一样,不能退款。要退款还得重新找开单医生,此时我的态度还算温和。说收费单上有医生的电话,你可以打电话和医生确认一下。结果收费员死活不肯退款。经历这番折腾,我已经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就直接对收费员发火了。没想到一发火,还真有效,果然是柿子挑软的捏。收费员不要求我再去找医生修改退款单,而是她打电话向医生确认,自己修改了退款单上的项目。结果她修改几个字,竟让我足足等了十几分钟,而我还不明就里的傻傻等待,不知道是对我生气的回应,还是什么。我等不及了,去问她,结果她说给你修改好了,但还是不给我退款,并且告知说原来谁给你结算,你得找谁去退款。要是我不去问她,她估计能让我继续等到下班。无奈,又跑到三楼,办理退款。至此所有的事情结束。 造成此事件的根源是开单医生,由于她的失误,带来极其复杂的就医过程。医生的过错不仅仅在于开单的失误,因为偶尔失误是可以理解的;最大的过错就是盲目自信,绝对相信自己不会出错,问题肯定在患者或其他部门身上。要是第一次医生能够认真对待,患者也可以大大减少来回折腾的次数和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此次事件中涉及的检验科、血液科与输血科,相互推诿、扯皮;没有一个为患者考虑,只觉得患者在无理取闹,给她们添加工作量。 这么多个部门,但凡有那么一个部门能负责任的为患者服务,而不是相互踢皮球,患者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折腾。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对患者来说却是难如登天。但是他们永远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欺软怕硬”、“柿子挑软的捏”,这两句古语,在此事件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你态度温和时,她们对你爱理不理;当你强硬之时,她们才会重视,才会着手解决问题。 总之,在医院与患者之间,患者永远处于劣势,既然医院以盈利为目的,那至少要将服务态度提升上来。而不是既要盈利,又不提高服务水平。 \0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 \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971 次阅读|33 个评论
看病贵一例
热度 15 duzhanchi 2017-7-15 11:54
近日,炒菜时不小心,右手指被热油烫伤,起了2个水泡;到与居住社区紧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诊治。我问挂号人员 :“烫伤起泡,挂什么科好啊?”对方给挂了创口门诊。到门诊后,在包扎过程中,我问医生: “这是新材料吧?以前都是用纱布啊!”回答说:“这个是硅胶吸收敷料,可以全部报销”。我心想:“过去用纱布包扎,也就是一、二十元,现在使用新材料,大概一百多元也就够了”。没想到,交费时收款员说:“801.1元”。我一时愕然,但无话可说。之后,仔细一看,其中:壳聚糖凝胶(1支)137.5元;自粘性硅胶吸收敷料(6片)561元,平均每片93.5元。我是外行,不知这是什么新材料,竟然如此昂贵;治疗小小的水泡,居然花费800多元,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大家都说:现在看病难、看病贵。我以前只经历过“看病难”,这次对“看病贵”也真切地体会了一次。这不能不令人感叹:改革难,难于上青天。
个人分类: 其他|41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亲历中国的看病贵
热度 2 yzsymcys 2013-12-12 11:46
近半个月以来,忽冷忽热的气候加上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我也不能幸免地感冒了。感冒来得悄无声息,因为体质弱我一直衣服穿得厚厚的,症状出现前一天还在健身房做了瑜伽洗了澡,但第二天早上就开始觉得鼻咽部起烟,然后鼻涕像不会干涸的井水源源不断地下来,我以为是过敏性鼻炎由犯了,哪知道一两天后喉咙疼了、嗓子哑了,开始咳嗽了。眼看着咳嗽越来越厉害,恐怕无法自愈了,于是晚上去医院看了急诊,内科的急诊是最忙的,两个医生一起看病还忙得头也抬不起来。照常规先是检查血常规,同时还测了一个心肌酶以排除心肌炎的并发症,第一次看病连检查费、化验费、中西药费一共用去160元人民币。夜里回来服了药,乖乖地上床休息,夜里感觉咳嗽貌似好了一些(可能是心理作用)到凌晨时发觉心跳异常快速,一摸每分钟120下,发烧了?一量温度果然38.5度,刚开始感觉发烧心里还有点窃喜,因为一直以来我是不容易发烧的,但发烧有利于调动身体的免疫力,所以偶然发点烧也并非坏事啊!然而体温一旦上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下午时分体温升到39.5度,头晕、眼睛疼等接踵而来,只有服了一颗退烧药继续休息睡觉。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烧已经退了,但是感冒的症状却没有丝毫减轻,咳嗽、咽疼加剧,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熬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去看医生了。本来准备挂一个熟悉的专家号,可是阴差阳错地却挂了另一个不熟悉的专家。也不知等了多久,终于到了医生的诊疗室,把做好的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报告交给医生看,这个专家不知为何坐在那里两条腿始终不停地抖动,看得你心烦意乱,他这是工作还是干吗呢?怎么这么得瑟呢?专家看了报告说:“最好做个CT吧,喉咙沙哑再看个耳鼻喉!”不会吧?一个感冒动不动就要做CT?被医生说得不放心,嗓子一句话发不出就去看了耳鼻喉的专家,当耳鼻喉医生得知嗓子刚沙哑了几天轻松地说,这是急性喉炎,感冒引起的,消消炎就好了。回到呼吸科专家那里,医生沉思了好久(很少看到这样难以做决断的医生了)说:“给你开两天水输液,再挂点激素,不过两天肯定是不够的,好不了的,挂完了再说吧!”不知道别人听了这些话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的感觉是后悔得不得了,怎么碰上这么个医生呢?他自己都没有信心,如何给病人信心呀?挂水的药物是头孢尼西,一天输液就是160多,加上止咳药水又花掉350块大洋,还不算拍胸片和心电图的186元。本来我是可以享受特殊病种医保的,我印象中很多的抗生素都是在医保范围内自己只要承担20%,然而这次的药水没有打任何的折扣,回到家里一查目录,医保范围内头孢类的药物有十多种,偏偏没有这个头孢尼西,真是无语啊! 两天的输液很快结束,喉咙已经不痛了,鼻涕鼻塞也好了许多,但是咳嗽反而愈演愈烈了,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夜里由于咳嗽几乎无法躺下,只有坐在床上等待天明。只好第三次去看医生,这次通过熟人在病房找了另一个专家,专家建议再加两天同样的水,激素不再用了,外加一瓶复方可待因口服液,专门用于睡前服用。我们本来也觉得两天的输液可能疗程不够,于是乖乖地去付费,又是350块大洋啊!为增加效果,在输液的同时,我还同时服用了阿奇霉素(过去咳嗽时效果特好,一盒就痊愈,不过价格也不菲,一盒就是72元),之前女儿患肺炎时医生就是开的头孢输液+阿奇霉素,所以我知道这两个药物可以联用。四天的水很快挂完了,可是咳嗽依然没有好,陆陆续续家里的消炎药也已经吃完了,咋办了,继续观察还是再去看医生呢?还需要输液吗?一个小小的感冒咳嗽咋这么难好呢?这真是多年未遇的重感冒降临了呀! 感冒咳嗽还未痊愈,粗略地统计一下已经花去160+180+350+350+72=1112元呢,中国人的看病贵我算是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如果再做个CT,2000元也不够啊,这只是一个感冒啊,要是其它的毛病不是更贵吗?记得在输液室里就听见病友聊天说现在得一个肺炎要花2000-3000元。的确如此,今年9月女儿因为肺炎输液14天,拍了一次CT,两次胸片,还有几盒消炎药,总共花了近3000元。还有老公上半年因为胃不舒服,做了胃镜吃了两个多月的中西药也花了两千多,症状还是存在,后来还是偶尔听一个医生介绍丽珠得乐的胃三联,于是到药店花100多元买了一个疗程的药物,服了之后才好的。 12月2日有消息报道“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积结余7644亿元,钱多得花不出去。”这就是中国人看病的现状,一方面中国人看病贵,一场感冒就可以花掉全年的个人账户(我每月的个人账户是60元,这个标准还算高的,企业职工普遍只有30-40元)甚至还不够,其余的门诊费用全部病人自理,中国人病不起!另一方面医院大量的药物都未纳入医保范围,全国的药厂每年开发出无数的新药特药,这些药物一律与医保无缘但却又是医生习惯开的,所以最终只有病人自己买单。我国的医保基金并非缺钱,而是没有及时有效地用到病人身上,以减轻病人的负担。在中国有很多俗语反映了这样的现状:“穷人没病就是福!”、“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因病致贫、因病卖房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种现状现在也特别多,家里有人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时,通过媒体网络向好心人募捐,善良的中国人会伸出很多的援助之手,也许可以解决这家人的燃眉之急,可是这是合理的吗?本该由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承担的责任义务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转嫁到芸芸众生之中,让百姓何来的安全感呢?也难怪,中国人没有钱的拼命存钱,有点钱的也不敢用钱,银行储蓄逐年上升,消费需求难以调动,当人的安全需求没有满足时,何以调动其他高层次的需求呢? 中国的医疗制度改革了很多年,然而民众并没有感觉到负担的减轻,医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中国人不再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那也是中国的医保改革成功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1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现代营养学的强烈需求
热度 29 何裕民 2013-5-10 14:42
有哲贤曾云:社会的客观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促进学科的发展。验之现代营养学,此话完全正确。目前社会对新营养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主要是下列客观因素所造就和强化的: 1、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的双重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全国而言: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但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根据国家卫生部200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正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与富裕文明病并存”。这就是现阶段我国所特有的国民营养状况。 一般认为:国民营养状况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膳食营养结构正处于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改善国民营养失调已成当务之急,而这就迫切需要有正确的营养科学知识作指导。从另一方面而言,欲应对这一特殊的国民营养状况,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且又遵重民族膳食习惯的科学合理的营养学知识作为支撑。 再者,横向研究表明: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是进行健康干预和营养指导的最佳时机。 2、营养过剩已成为国民健康大敌 在上述的这种双重挑战中,营养过剩也许更是触目惊心,它已造成了严重的国民健康危机。据一系列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与营养过剩有关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约1.6亿人,比1991年增加了7000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已高达2.0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6%上升到6.4%。此外,营养过剩所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而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营养不合理问题。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主要与膳食结构与食物营养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日本。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占国民死因首位。特别是糖尿病,1979年的患病率仅占该市全部人口的0.67%,而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快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营养学知识,到了1998年已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等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达6%!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正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生存敲响了警钟!这一现状同时也明白无误提示:它不是用简单的每日摄入定量维生素等“营养型”的现代营养学所能解决,也非以补益为主的传统中医营养学思路所能改善。它需要的是全新的思路与方法,需要的是针对不同特点的“调整”。 3、现代医疗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上述情况相匹配,人类疾病谱正在悄悄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首先就是食源性疾病增多。2000年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其次,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据WHO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的滥用,我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住院病人平均每天合并用五种以上药物的话,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就高达21.8%。伴随化学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已造成了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许多难治愈性疾病不断涌现。其实,很多滥用药物所致的疾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改善饮食营养,针对性地作出调整,甚至可以消除许多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隐患,改变其可能的不利趋势。 4、看病贵和难——世界性的社会顽疾 美国每年为医疗健康的支出占其国民GDP的15%左右,但也只能承担约2亿多人口中的80%的国民的医疗费用,还有约4000万在美国的人士享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险。而就中国这么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人数巨大。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不仅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并常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仅靠国家公费医疗投入与社会医疗保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既确保国民健康,又节省庞大的医疗费用,也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的安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927 次阅读|30 个评论
低烧咳嗽就医记
zywsict 2013-2-27 18:43
连续十天左右的低烧,每天的体温在 37 .2 ℃ -37. 6 ℃ 之间, 刚开始不怎么当回事?最近两天人感到特别的乏力,膝盖特别的酸,身体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淋。由于 2011 年得过结核性胸膜炎,症状和以前的有一点像,担心胸膜炎复发。今天去陆军总院浑南分院检查,挂的是呼吸内分泌科,给我看病的是一位女医生,像她描述了症状,她告诉我要拍胸部正片,做血常规,还有检查肺炎支原体。等待检查的结果,就犹如犯人在等待被宣判死刑。检查的结果如下: 胸部正片的结果为双肺纹理清晰,肺野透过度良好,双侧肺门大小、位置正常,纵膈形态规则、大小正常,气管居中,双侧膈肌光滑,左膈肋角锐利,右膈肋角变钝,胸廓肋骨及心脏未见异常。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7.0 上升,单核细胞百分比 10.5 上升,中性细胞数绝对数 7.1 上升,淋巴细胞百分比 12.0 上升,单核细胞绝对数 1.0 上升。 肺炎支原体阴性。 最后医生给诊断为气管炎,本来一切都很正常,但去取药的时候发现药费昂贵。医生给我开了三种药:盐酸莫西沙星片,盐酸氨溴索片和抗病毒口服液。 盐酸莫西沙星片(两盒,每盒 3 粒药),价格一共 174.8 , 盐酸氨溴索片 一盒 20 片 价格 25.48 抗病毒口服液 两盒 每盒 10 支 价格 57.2 药费一共 257.48 元 检查费 血常规 27.5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实验 55.0 静脉采血及一次性采血器 5.2 数字化摄影 DR 55 胶片 27.5 检查费一共 170.5 元 挂号费 3 元 普通的气管炎到医院治疗一共花了我 431 元 差不多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这么昂贵的治疗费用是医疗体制的问题呢,还是医生的医德问题,还是二者兼有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杀医案背后冰冷的的真相
热度 1 guobingchen 2012-3-30 12:06
杀医案的直接导火索是看病贵,看病难;其次反映的是医患关系的极度紧张。这里嚣张为你剖析其背后的真相。 真相一:看病贵其实是药品贵。看病为什么贵,贵在哪里?没有人有心去分析,只是一味的责怪医生。医院的消费大体有医务工作劳务支出、检查支出和药品支出3大块。网上有太多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不需要我多说。结论就是,医务工作者,包括医生和护士,的劳务支出基本比蹲在街头捡活干的水电胶漆工还低。最贵的就是药品支出。所有人都把高昂的药品费归结到医生的回扣和提成上。且不论是否所有的医生(我主要指低年资的医生)都能拿到这个钱,假设现在绝对没有药品提成和回扣了,药品费是不是一定能下来?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绝对不会。药品的各色销售人员会想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市场份额、提高销售价格。那么在高昂的药品价格背后,获利最多的是谁呢?错了,不是药厂。药厂只是拿到了他应得的那部分利润。是中间的销售商。那么中间这些流通环节的老板们又是谁呢?告诉你,二代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以极高昂的药品价格为主体的看病贵的问题为什么常年解决不了了吧!?(本文的分析只能点到为止) 真相二:医生合理收入低下缘于医院的管理。医生在大众心目中是绝对的高收入人群。其实不然。如果不计那些灰色收入,医生的收入是很低的。这中间的真相又是什么呢?中国目前的医院绝大多数都是公立医院,也就意味着医院同时享受着政府财政补贴和医院各项合理收入等经济来源,财务上叫“差额预算单位”。即便是病人欠费,政府预算里也有相应的补贴(这可不是大家逃费的借口哦)。医院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加价卖;大部分职工的基本工资是由政府预算支付的;大部分大型设备(百万级以上)都是有财政预算或补贴的,医院怎么就能亏损呢?一个经历5年本科、3 年硕士、4-5 年博士、1-2年轮转、1-2 年住院总之后才能正式独立开展工作的医生一个月才能拿2千多点的工资。医务人员的正常收入怎么就那么低呢?答案就是“事业单位”4个字上。一个粗略的统计是,一个医院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是一线的医生护士;另外三分之一是后勤服务人员;还有三分之一是各色行政管理人员。再去看看医院的三公消费,估计。。。少不了。 真相三:医生,孤独的现代悲情知识分子。医生本身呢?我只能说是个极度典型的悲情高知匠人的缩影。博士又如何?教授又如何?领导需要你的时候,要乖乖的来。需要你接纳社会大众的压力时,你就要忍受。在被回扣、被提成的时候,又被树立成道德风尚的反面事例。我就纳闷了,怎么就听不到你们自己的声音呢?其实,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不同于那些体制内已经仕的知识分子,医生,和其他的同样的拥有高超专业技能的高知们一样,在官员们的潜意识里依然是臭老九一个。如果在文化上、思想上、体制上不能实现对知识、对知识分子、对技能、对匠人的尊重和认可,所谓复兴、所谓振兴、所谓崛起,均遥遥无期。 真相四:医患关系紧张是大众对现阶段既得利益阶层不满的一个宣泄口,杀医案是这种宣泄的一种爆发。从一部分人推崇的某个总理推行的分税制、大学收费、医院市场化等改革到现在,确实富了一批人,但是阶层差距也越来越大了。阶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大众所臆想的既得利益阶层中,有哪个是普通老百姓能随便对付的?你见有那么多砍警察、砍官员、砍律师的报道吗?其实,当道诸公应该明白,仇医者仇的不是医本身,而是社会的不公。当60%的人为杀医高兴时,社会变革,或是革命的土壤也就成熟了。醒醒吧! (原文是昨日半夜里临时起意草就,今天做了修改)
个人分类: 嚣张漫谈|5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院自身难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罗帆 2009-11-19 00:04
卫生部领导在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医院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公益性质淡化,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医院体制上的,有机制上的,也有我们管理上的原因,有我们队伍之外的原因,也有我们队伍内部的原因。 卫生部领导正视现实中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打下了基础。 第一 ,各级政府卫生投入不足,比重逐年下降,致使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出现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运行变成主要依靠向患者收费来生存和发展。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各级医院年收入的93%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取得,政府的投入大概是7%,不到8%,这样就出现了在医院运行时过份依赖医疗市场的倾向。 然而,各级政府卫生投入为什么不足呢?为什么允许医院运行变成主要依靠向患者收费来生存和发展?医疗事业是公益事业,不能只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第二 ,与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正当竞争和不规范运作。我国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监管难度大。美国登记药厂才十几家,我国却是7000多个;去年国外审批的新药是86种,我国是10008种。在如此众多的医药企业中,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增加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销售量。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此外,为了鼓励新药研发,国家批准的新药可以高于成本定价。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价格和利润,把一些常用的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造成替代药品泛滥。多种因素促使医院出现逐利倾向,并导致医药费用上涨。 我国的药厂有7000多家,有必要让那么多厂家一起恶性竞争吗?我国一年审批的新药多达10008种,真有那么多新药吗?大家都说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道在医药领域是个例外?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正当竞争和不规范运作盛行,难道就找不到有效的监控手段?如何在源头上遏制外界诱惑以防医院出现逐利倾向? 第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我国医学领域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加。医院为了顺应患者高层次诊疗需求,适应竞争的市场环境,大量购置高级医疗设备、引进高新医疗技术,修建病房和门诊大楼、医疗成本不断增加。一些医院脱离了中国国情,片面求新、求洋、求大,单纯模仿发达国家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致使医院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只能通过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从向人民群众的高收费中获取。这造成人民群众意见很大,质疑医院的社会主义公益性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光靠盖大楼买高级设备是不行的。我国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尚有待于提高,许多低收入的病人也需要接受高水平医院的治疗。因此,医院片面求新、求洋、求大是不对的,将额外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病人就更不对了。 然而,医院盖大楼买高级设备都不需要审批吗?由谁来督促和监控医院资金投入或支出的合理性?如何防范公立医院凭借医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向人民群众高收费?除了医院自身努力,恐怕还需要外力推动,于是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各级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因此,人们看病贵,应该不全是医院的责任。在现阶段,医院自身难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65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医改就是对看病难看病贵下药
xupeiyang 2009-9-16 08:11
中国医改就是对准看病难、看病贵下药,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缓解和减少由于疾病造成的个人家庭破产,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防重大疾病。这是国家卫生部长陈竺今天对中国医改做出的最新解读。 陈竺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称,如何为十三亿城乡人民提供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一挑战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他认为,看病难主要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老百姓找到好医生不容易;看病贵,一方面是医疗费用的上涨明显高于人们收入的增长,另外是个人支付比例过高。 他指出,当前公立医院的改革是难点、也是热点,尽管不好控制,但它集中了看病就医的诸多矛盾,所以必须进行改革。今年,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将在全国十二个城市启动。他说任何医改都很难让每个人满意。因此对深化医改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称,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将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人民群众也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期盼。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伟大目标,正是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 从赤脚医生到卫生部部长,陈竺切身体会过缺医少药年代的无奈,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医药卫生事业的跨越发展。解放前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但现在已达到七十三岁,突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局限。 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农村严重缺医少药的时期,陈竺记忆犹新,全国医务人员只有十万,每万人只有二张病床,技术水平低下,医药和设备产业几乎是空白。而到了去年,全国已拥有卫生机构二十七万八千个,医疗卫生队伍六百余万人,每千人病床二点八张。总体医疗质量和主要的健康指标有了大大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已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中国农民第一次有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覆盖了超过十亿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 面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陈竺指出:在全球死亡数千例的情况下,中国至今尚无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在全球率先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并成为首个可以应用这一疫苗的国家。 他强调,六十年来,中国基本消灭了天花、丝虫病,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儿童白喉已连续二十年无报告病例。 曾经被称为国病的乙型肝炎,也通过接种疫苗等措施得到有效的控制。自二00二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来,全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百分之十一降到百分之七,婴幼儿携带率更是低于百分之二。 陈竺透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国还要为十五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争取到二0一五年把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百分之六以下,尽早将乙肝大国的帽子摘掉。 http://news.qq.com/a/20090916/000433.htm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