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写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4”模型全名及论文标引
热度 1 Greg66 2015-5-18 07:36
行为安全 “2-4” 模型已经改为事故致因 “2-4” 模型。原因是在这个模型上包含技术方面。 事故致因 “2-4” 模型只是现代事故致因链之一, Reason 的瑞士奶酪模型( SCM )、 Stewart 、 Leveson 等的模型都是现代事故致因链。因此 “2-4” 模型只能是其中 “ 之一 ” 。 不安全行为控制包括组织行为(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和个人行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的控制,甚至可以包括行为的基础即人的生理与心理、外部行为即“监管”的控制。 不安全动作,原来学界叫做不安全行为,显然不确切,原因:一是它的英文是 unsafe act , act 本来就是动作的意思,不是行为( behavior );二是不安全动作是一次性不安全行为,不是全部行为,改称“动作”以与其他不安全行为相区别。 不安全物态的控制包括声、光、力、电、热、磁、化学、生物等机制引起的不安全物态控制,所以内容也很丰富,也就是说,相比于不安全行为控制,事故的物态原因控制手段即技术手段内容也是很多的。 学生写文章,在“参考文献 ” 处,尽可能列出本文作者(们)以外学者发表的、参考的全部文献,免得别人批评你是孤芳自赏、固执,不接受别人观点等,要尊重过去学习过的别人的观点,这也是符合事实的。 上述的“安全”一律包括 QHSSE 问题(事故)。
个人分类: 3|4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论文杂谈
热度 10 csiro 2014-8-21 08:53
写一篇文章,不管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过程是一样的。首先,要构思,要考虑一个文章的结构。你能否用三句话、两句话,把你的创新点说出来? 有些学生,工作做了以后,还不知道创新点在哪里,或者根本说不清。这是典型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做了工作,说不出来创新点,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看得少,不知道别人或者前人做了什么,无法比较。这实际上是科研与业务的区别,做科研要讲创新,做业务就是日常的流程,解决问题即可。可能方法是一样的。王天铎先生多年前,说植物生理学报,很多就是一个实验报告。其次,想法是老师给的,自己没有多想。有些学生写起来困难,原因是自己还没有想好。所以勤思考,多问问题,是写论文的关键。 所谓的结构,也很简单,就是论文的从 Introduction 到 Discussion ,都是围绕你的创新点。问题的提出、假设、用什么方法、有什么结果、与前人的工作比较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你的创新点展开。 基本框架搭好以后,也就是你有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分段写了。分段写作,比如说 Introduction ,分几个部分:原理、现状、问题、目标等。这样一段一段地解决。写英文的论文,先可以不顾及语法和语言是否利落,就是先把整个思路写出来,然后慢慢改。 写论文,可以零零碎碎地写,也可以集中时间写。一般,从一开始做,就有一个 Word 文件,一有东西,就往里边填。在做的过程中就可以写,比如实验观测、数据描述、模型等,这些不需要等到最后写。平时要有个好的习惯。参考文献的管理很重要,到写的时候才想起找,还找不到。实际上,看的时候,就把它放在论文草稿参考文献中。 我建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我喜欢去图书馆,坐两三个小时,一口气写一段。一篇论文的初稿,应该在一、二十天之内写出来。
个人分类: 感悟篇|115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写英语论文的利器:一个同义词反义词网站
热度 5 huiee 2014-4-29 22:25
写英语论文的一个难题就是要不停的换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就需要用尽可能多的同义词或者反义词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我一直用的是这个网站 http://www.synonyms.net/ 比如说 use,可以根据词性(名词或者动词)的不同,以及意思(细微意义)的不同分别给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而且还有可视图: 快速方便好用!
个人分类: 分享搬运|1926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做实验,也能有论文!?
热度 4 basil1990 2014-3-4 21:46
对一些刚接触学术的同学来说,我的题目是一个问题;对做过学术的人来说,我的题目是一个观点。 最近总觉得做学术没劲,因为一直在“无目的的看文献”,看一两篇后心里就有不踏实,总是很急,一直在怪老师为什么没给指定一个方向,为什么我们没有试验可做,为什么要通过看论文写论文,这样有意义吗? 首先,我的观点是:不做试验,也能写论文! 论文是一种观点,是创新。然而创新有大小之分,因此论文有优劣之分。 做实验容易出论文,容易出好论文,因为实践出真知。学校化工院的一位研究生发了关于石墨烯的4篇SCI文章,他给我们分享他做学术的流程:确定方向;查找文献;看文献,大量的关于石墨烯的文献;做实验,日以继夜的做;边做边写,边写边投;再看文献,再做实验。 而我现在是什么状态啦——我想大多数人和我差不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看文献,看大量的文献;确定方向;找文献;看文献;写文章;投文章。差别在于“方向”确定的先后次序;第二种是:确定方向;查文献;看文献;写文章;投文章。 做学术要有“大树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查,多看,多写,多投”,没试验,不要紧,有创新,不抄袭就OK! 时间问题,明天接着说这个话题。
个人分类: 学习有感|5018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场未完待续的华丽独秀
热度 2 chiri 2013-5-1 20:54
许久未更新空间了,真有点对不起常来看看的盆友们。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我的研究生时光已经走到第二年的下半学期了,前段时间毕业论文开题再一次提醒了我,还有仅有的一年时间就毕业了呜,这一年的主题将是写论文、找工作。其实,从上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了,导师给了主题,然后我就开始看文献、看文献、还是看文献,边看边做笔记,到今年的4月中旬开题答辩结束,算是告了一个小段落。 开提前,学院请了一个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写开题报告的讲座,除了些开题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外,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说,写论文就像谈恋爱。的确,这个开题的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有了一些体会了,即使论文虐我千百遍,我还是要待他如初恋,老师说这句话是强调我们每个人都要非常认真对待论文。 早些时候,导师也强调开题的重要性,他说,论文的思路、逻辑框架在开题的时候就要确定下来,这样后面的写作才能有的放矢,也会轻松多的。所以这个开题的确费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经历,期间也是有一些感触。 所以一开始就很认真地看文献、找思路,在反复的推敲中,努力使得每个章节的思路紧扣,不断尝试使得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严谨和准确,就好像自己是在画一棵大树,谨慎地把树干先画出来。然后,就用各种词句、语言不断填入、丰富每一块的内容,尽量详细且不啰嗦。过程中,常常会打出一个字或一个词之后,反复想着这个词用在这里或者那里是否恰当,然后就开始查百科,了解这个词或字的意思,在确定用不用,不知不觉就变得非常的小心翼翼和斤斤计较。整个过程不断怀疑、多次犯错、多次推翻、多次重构,除了和几次和导师的探讨,更多的是自己一直琢磨,琢磨文献、琢磨自己的表达是否恰当。。。有郁闷、有疑惑、有苦恼、有豁然开朗的欣慰,很像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听的Super Junior的华丽的独秀:偶尔会怀疑自己、怪自己不够幸运,但是我宁愿相信,爱是一场华丽的独秀,不怕嘲笑,你终会感动。于我,写论文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华丽的独秀,在未来一年中,这场独秀会一直延续。不知是否有博友也是这样的或者更丰富的体会呢?
个人分类: 学习与生活|43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写学术论文标注的参考文献
热度 3 Greg66 2013-2-25 21:09
应该尽可能来自于权威文献。 应该为读者所能找到。国外期刊的编辑系统能自动确认收到的稿子的参考文献,不能被确认到的文献基本是很不好的,会使文章失去些可信度。 如果是网页上文献,应该是来自于较大或者较知名网站的,内容比较稳定、可信度高,而且应该尽可能避免网页文献。 参考的一些博客文章,我看作为脚注比较合适。 著录格式,既要符合编辑要求,也要符合 国家标准的著录规定 。
个人分类: 11|5180 次阅读|8 个评论
手谈
热度 2 csiro 2012-9-6 15:48
因为在写一个书稿,就想到这个题目。 把下围棋称为手谈, 则是因为下棋时,默不作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来斗智、斗勇(百度百科语)。 八十年代,看聂卫平下围棋,有时候不吸氧就要昏过去,可见手谈对脑力的巨大消耗。 实际上写论文何尝不是与编辑、读者的手谈!上月在南京与到陈镜明、王应平这样的高手在一起,竟然也谈到写作的痛苦。即便是高手,要把论文写得万人景仰,也非达到吸氧的极限状态不可。 如果有一个想法,让你觉得无法抑制,你就想把他搞成,让别人瞧瞧。但是当文章还没有成型,它读上去,并不是你想像中的样子,或者并不能准确刻画你的内心世界,这个时候手谈的痛苦就随之而来了。与这个痛苦胶着的,是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我羡慕李白,喝醉了竟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相比较写学术论文,它的创作过程远远没有那么潇洒。 献给所有为写论文而痛并快乐着的人们!
个人分类: 交流篇|33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中的坐标图该怎么画
热度 6 Greg66 2012-8-30 18:23
论文中的坐标图该怎么画
坐标轴和数据线使用粗线条,刻度清楚,网格线(如果使用)使用细线条或者虚线。刻度线在坐标轴的内(上)侧。 坐标名称、单位不能少,纵坐标的坐标名称及单位名称文字向左倒,便于阅读。单位要使用标准单位。 只有一条数据图、线时,可不用图例。 图名要有自明性。 如果需要打印,打印出来一般都是黑白的(学术期刊发表一般是黑白的),还得考虑打印出来的线条能够彼此区分清楚。 博士硕士生们,请把这个基本的事情做好吧,免得你的劳动力“被廉价”了。请看下面的例图,其中的圆形数据标志有点大了,你别画这么大!我这个也不算太好,但你能弄成这样基本也就凑合了。
426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用英语写论文之一] 为什么要用英文发文章
热度 4 Enago 2012-5-5 20:14
英论阁 Enago 博文目录 前言 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年代,得益于数字化跟网络,知识的交流、碰撞、融合愈来愈快。现在,知识是生产力成为共识,科研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写文章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成为标定、保护自己劳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现在每年都有上百万篇的文章被制造出来,要想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读到、引用,办法只有一个:往高处去。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把文章发到更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很遗憾的是,国内现在没有几个期刊能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把文章投到国外的期刊是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的选择。英语是现代社会的准国际语言和绝大部分国际期刊的使用语言。用英语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成为我们走向世界必须克服的障碍。 这个系列 罗列了一些英文写作的信息。笔者也是新人,所有的经验也都是慢慢在积累。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为什么要写文章 笔者在开始读博的时候,跟导师做了一次交谈。说到文章的时候,他说:“实际上你读博期间发表文章不是必需的。但是,你还是要争取把你的工作发表出来。一个是可以让你的答辩更加顺利。因为如果你的工作已经通过了同行评议并且发表出来了,答辩委员会就不会质疑你的论文工作的创新性跟可行性了。还有一个,科研结果不是发表就是被埋没了( publish or perish )。如果没有把研究成果发表出来的话,就相当于没做过这个事情。因为有机会读你论文的人,除了导师,答辩委员会成员外,可能只有我们组的几个人了。再好的研究成果,不发表出来让别人知道,就跟没有做出来是一样的。” 上面他说的是针对学生这样的例子,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发表文章还有另外的目的。一个是将自己零散的实验结果,或者理论研究体系化。一篇薄薄的文章,加上参考文献之后,就融入了庞大的研究领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了。同时,文章也是你在领域内贡献的一个证明。一篇高瞻远瞩的文章,可以为其研究领域指定一个十几年的方向,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向标,里程碑。发表文章还有别的意义,那就是推动研究成果的共享与促进跨领域的合作。一篇内部报告或者一个会议报告,圈内的熟人可能会知道,但是跨领域的人几乎无处得知你的结果,这样就谈不上行业间的合作而产生新的研究领域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发表文章实在是一个利人利己的事情。从社会角度上看,发表文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重复工作,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读者在看到文章的时候,可以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发表文章还有很多现实的意义。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新人而言,发文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阶段,发表文章不但可以让你的论文通过答辩更加容易,还为将来写简历找工作提供不少硬资本。发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你的知名度,等于一个免费的广告,向用人单位展示了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做什么,还有你已经做到了什么。 现在在学术圈内混的话,评职称要文章,申请项目要求文章。文章的数量跟质量成了能力的一个体现。如果有两个人竞争同一个岗位,能力可能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文章又多又好的那个人肯定机会更多。仅仅从文章上看,通常会觉得文章质量高的人做事会更加有条理,更加有计划一些。 为什么要用英文发文章 作为中国人,用中文写作是至少养成了十几二十年的习惯。而用英文写作,高中、大学的时候,最多也就写过一点巴掌大的文章。跟英文文章动不动 3-4 页的长度相比,还有着老大的差距。所以国人对英文写作,潜意识里还是有点恐惧感的。但是现状是,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选择用英文写作,将文章发表在国际杂志上,一个是因为国内的期刊水平相对比较低,还有一个是用英语表示的文化仍然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 看看现在国内发文章的现状,笔者倒是经常收到一些二三流杂志发过来的邀请投稿的邮件,里面除了巴拉巴拉杂志在国内的影响力外,最后附上的就是版面费一页多少元,把文章发表在这样的杂志相当于花钱买文章。即使发表了也是个垃圾文章,倒不如不发。再看国内的一流杂志,当然也是不乏好文章的。但就笔者所在的研究领域而言,基本上是落后国外十多年的样子。仔细看看文章作者第一的介绍,更多的都还是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学生们为了毕业而发的,所以,非常高水平的文章还是比较缺乏的。 同时,国内的人情世故很重。发文章不仅仅是研究成果的展示,有时候也是同行间关系的一种博弈。如果只看同行评议,对文章不一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国内期刊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迫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为了提高发表的文章的层次,不得不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将科研结果发表到国际杂志上。 英文论文润色 虽然现在中国的国力逐渐强势,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在科技上仍然跟几个科技实力比较强的国家有着不少的差距。近代、现代科学的诞生地在西方,很多基础概念都是用英文提出的,翻译成中文有时会觉得很不地道。虽然中文的使用人口很大,但是英文仍然是这个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加强,英语就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担任了世界语言这样的角色。要提高中国的科研实力,就要积极主动地阅读别人的文章,吸收别人的科研成果,并且将自己的优秀研究成果呈现给全世界,增加与别的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而这些学术成果如果用英语表达,会大大加快信息的交流速度,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影响。所以一旦走出国门,要融入国际大舞台,用英语跟别人交流就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 英论阁 Enago 作者的英论写作经验交流 上一篇: 用 MS word与Latex写 文章 下一篇: 三大文献检索 博文系列一: 英论写作发表 博文系列二: 用英语写论文 SCI论文修改 英论阁 Enago 博文目录
个人分类: 用英语写论文|143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参考文献的自动修改
xjluying 2010-11-24 19:07
写论文,参考文献的修改很麻烦,删除一个,添加一个,就需要改一长串数字。怎么办呢。本人推荐一种简单方法:尾注法 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还没完,标号上的方括号如何加呢?很简单: 在全文中,查找尾注标记^e,然后全部替换为 即可;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 便可以了(注意查找时让不限定格式按钮为灰色) 别看步骤多,操作一遍,就知道很简单了。 摘自 http://bohai-51f.blog.163.com/blog/static/28800996201048112754602/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西游记》学写论文
cl70544 2010-7-24 09:41
儿子对《西游记》特别感兴趣,似乎那些变来幻去、神出鬼没的形象特别能让他的神经兴奋。可是他阅读能力还不好,眼睛赶不上脑子快,他不耐烦慢慢看,一有机会就会央求我读。我只好天天朗读。 我从小不喜欢打打闹闹、假来假去,认为情节无趣,思想不深,所以一直没有兴趣好好看看这本书。不过,现在不得已而为之。我虽然不喜欢,但是读的能力很好,不动脑子也基本上吐词正确、发音清晰,于是,每天早上一个短故事,晚上一个短故事,一个星期下来,一本约半寸厚的书(连环画)差不多读完了。 读完这一遍,我脑子里没记忆多少,有印象的就是大部分都讲唐僧师徒逢凶化吉的故事,一定在一个地方,高山或深水,有一个妖精,贪欲唐僧肉或他的衣冠,为此恶战许久,悟空等无法取胜,然后求救兵,或如来,或观音,或玉帝,或太白金星,或太上老君,等等。我有冲动列个总表,将这些关键事件和人物记在表中,这样这本厚书就变薄了,我可能不会被妖怪搅得稀里糊涂了。 听完一遍,儿子充满热情地要重新来一遍。我知道,他脑子里记忆的细节比我的多得多,很多人物情节他能脱口而出。那,这一回,我也慢慢读慢慢记点吧,受儿子影响,也许其中滋味真是无穷呢。 从头开始,九九八十一难的正文故事之前,铺垫真不短。 ( 1 )孙悟空出场,从一块石头开始(感觉太荒诞了,太不具逻辑性了),仙石变石猴,石猴进水帘洞成美猴王,找须菩提祖师学本领,学成七十二变和长生不老法;有了本领还要兵器,于是问东海龙王要到金箍棒,棒还能大能小。然后,他在天宫犯一系列事,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 ( 2 )唐僧出场,观音菩萨到长安找唐僧去西天取真经。唐僧当然除了会念经,其他一无所能,但是他会得神助。众神仙会帮他安排徒弟,关键时刻还会亲自出手相救。 ( 3 )唐僧救悟空,帮他拿走金字压贴,悟空成了大弟子。观音让唐僧给悟空戴紧箍并教唐僧咒语,于是一无所长的唐僧有了制服悟空的绝招。 ( 4 )观音让一条白龙变马,于是唐僧有了坐骑。 ( 5 )高老庄劝化猪八戒,唐僧收了二弟子。 ( 6 )流沙河劝化沙和尚,唐僧收了三弟子。 至此,主角全部出场,主要道具也一一表出,后面正文的每个故事,情节似乎都很合理,师徒四人性格鲜明,降妖除怪,取得真经。 我突然有所悟,如果铺垫( 1 ) - ( 6 )成立,那么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就应该合情合理。 我原来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潜意识就认为石头不能变成猴、棒不能随意收缩等等,不认可这些假设,后面的故事就更加认为荒诞不经了。 儿子之所以喜欢,因为他潜意识认可了假设的正确性。 这和做研究相似,假设(或前提)很重要。如果假设不合逻辑,后面的推导、证明都无意义。基于不同假设形成不同的正文。合理的假设是严谨逻辑的一个重要方面。突然觉得,神出鬼没的《西游记》逻辑性还挺严谨的呢。 我写论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术语、符号未解释过,有时结论像横空出世,来龙去脉没有写清楚。就像如果没有把紧箍咒的来历说清楚,恐怕读者几百年都不会放过这个问题。好在吴承恩早有预料,在铺垫中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不但一看便懂,而且尽情享受在故事情节中了。这个也值得写论文时学习,尽量做到清楚易懂,引人入胜。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虽然没完没了和妖魔斗争,但是全书始终扣紧一条鲜明主线:去西天求取真经,普度众生。这条主线,赋予了降妖降魔以崇高的意义,将这本书也提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写论文也是,不光要推导、仿真、实验,还要挖掘科学意义,探索普适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提高论文对科学的贡献。 看样子,这本《西游记》值得我好好看,好好学,多体会,也许能帮我把论文水平提高一档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54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何写外文论文-转
热度 1 piaopiaowuye 2009-12-11 16:54
发表过250多篇英语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的牛人教你如何写英语论文 唐远炎教授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 (其中包括22本书籍,及章节), 其中 SCI检索80余篇,EI检索100余篇. 通过整理,在写英语论文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初写英语论文的人来讲.最好不要对原中文论文进行直译. 在谈到这个观点时,唐教授一再强调初写英语论文一定要抄,也就是说搜集一些类似的国外高级刊物的英语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找到要表达相似意思的英文句子,使用它的句型.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更适合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也能让外国人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更容易被SCI,EI检索. 他还说,按这种方式写过5篇论文左右,一些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就可以熟练的记住了. 第二.在写英语论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你要投什么样的期刊.其实投中文期刊论文也是这样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我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用数学问题解决纺织工程问题的论文.导师指导他说:如果你想投到纺织学报,在写论文时,在内容上就应该对一些数学知识作详细的说明,而纺织知识可以作粗略的介绍,但如果你想投到应用数学期刊,那就应该对纺织的一些基础知识作详细的说明!.因此,投不同类型的期刊有不同的写作手法.这样可以提高论文的录用率. 第三.要想写出被SCI/EI检索的文章一定要多花功夫在标题和摘要上.这也许是大家都知道的.外国人更注重创新,只要你觉得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点,就不要怕不会被外文收录.还有一句话我还记忆忧新:做很少人做的研究领域,做难的研究领域.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被录用. 第四.中国有句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写英语论文之前,做大量的阅读是必要的.但最好应该去读那些英语是母语国家学者写的论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永远应该把专业放在第一位,英语是放在第二位.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一种帮助你科研的工具. 第五.写英语论文时,不要使用外国人没有使用过的句型.即使这样的句子在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是外国人就是看不懂.也就相当于是一个病句.也许这种病句对你考CET有用,其实学英语口语也是这样的.在练英语口语时,希望朋友们记住:讲外国人从来没说过的英语,即使语法没有问题,也是错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说过:想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学好其文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14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硕士必读
aaronxing 2009-11-8 00:12
感觉到了博士才知道这些似乎有点晚了,或者是有不少人也不会去读博,还是希望所有的硕士朋友看过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6.有一些文献互助网站也不错,可以解决自己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不足。(如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bbs.ok6ok.com/?u=202009 )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本文转自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bbs.ok6ok.com ,☆文献互助、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工科研究生谈谈如何做研究
热度 9 zoumouyan 2009-10-29 23:00
(本文原发表于科学网/论坛/科研经验栏目,现贴于本人BLOG中,便于交流) 同工科研究生谈谈如何做研究 (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邀请报告, 2009年10月16) 邹谋炎 研究生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研究的道路如何走?这个讲座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带学生的经历谈一些体会,供同学们参考。讲座中某些建议和例子是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和自动化所研究生提出的,对其他领域的研究生仅供参考。 一、阅读哪些文献 研究生开始研究工作必须从阅读文献开始,通常应该先读综述性论文。 各个领域都有最顶级的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从中可能找到最权威的综述论文。 电子信息类学生应该翻阅一下 Proceedings of IEEE 过去五年各期。这是本领域中最重要的高级综合性技术刊物,可以帮助你对本领域作全方位的了解。一般只看题目和提要,少数(约 10 %)要看看导言和结论, 10 篇以内需要通篇简读,大致 3 篇以内需要精读。提示:放弃读不懂的题目是懒惰和愚蠢的做法。 信号处理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应该翻一翻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过去五年各期。这是适合于本领域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综合性和拓导型刊物。控制、计算机、微波等等各专业都有类似的综合性和拓导型刊物。你需要自己决定翻阅简读和精读的不同情况。一般说,硕士生需要精读的不会超过 5 ~ 10 篇,而博士生需要精读的可适当多一点。以上两类刊物的作用是帮助你对本领域的研究尽快获得较全面的了解。 电子信息领域中的研究者最关注 IEEE Transactions on XXX 中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最好从近一、二年开始查阅。发现有兴趣者,从参考文献回溯过去的源头文章。 IEEE Transactions 类刊物很多,一个专业领域可能要查阅其中的几个刊物。 同时, IEEE 类刊物绝不是全部。还有其他众多领域的刊物、欧洲的学术刊物、科技书籍、专利可能对你有用。如果你的选题方向可以确定,通过网络查询可以帮助你很快地找到有用的线索。中文科技刊物上也能够找到写得不错综述文章,可以在入门期阅读参考。 现在的学术刊物众多,甚至已成灾难。开卷有益的时代早已过去。为了不浪费有限的生命,读书必须有选择。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兴趣的文章,则必须追根求源。这时,必须注意那些被多篇文章引用的论文或书籍。对这种论文或书籍,力求找到并细读。 二、如何精读文献 精读文献可以先读提要、前言、图表、结论,不急于细读正文。读后好好思考一下,文章作者要处理的是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他得出了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通过这些思考,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有可能设想出某些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然后再阅读正文,可以比较与作者文中的理论方法有何异同。对大多数研究生,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时日,但不妨自我训练一下。这对于提高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对于一些新颖、陌生的论题,任何人都可能出现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如果你认定必须读懂,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帮你,就是坚持。这种论文可能要反复读多遍。如果你认真思考过,你会发现,几遍以后会豁然开朗。 读懂论文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学懂文章在讲什么。 学懂论文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l 懂得文章提出的理论方法的关键点,能理解理论的推演过程、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l 能解读论文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包括参数的物理含义、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和极限性质。 如果你读了许多篇文章,都已达到了这一层次,你会发现要形成一个自己的研究题目仍然很困难。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者,学懂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你必须逐步进步到 第二层次:对文章进行审视 。为了取得审视能力,你必须收集和细读同一个论题的几篇文章,特别是重要的源头文章。为此,你需要判定文章的重要性,只有重要的文章才值得你去花气力。重要文章不难判定:最多地被引用或思想明显地新颖;作者的背景很强(工作环境和本人基础功底);发表于重要刊物上。不过,这些判据不是绝对的。 可以审视的典型问题例如: l 论文中理论方法成立的条件,理论假定或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哪些差距; l 论文使用的例子中的参数范围,是否隐含限制,造成限制的原因; l 论文对取得结果描述中隐含的限制、适应范围和困难; l 是否存在其他的理论方法可以达到该文类似、相同或更好的目标; l 论文涉及的机理、理论、和应用的广度,有哪些连带问题。 必须连带若干篇同类的论文一起思考才能审视一篇论文。并且,常常你不得不重复一下论文的推演过程以及所提到的试验或仿真。如果你学会了用审视的眼光去阅读论文和思考问题,可能会发现文章背后作者回避了的问题或未解决好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更多牵连。事实上,以上列出的问题中,只要发掘出其中一、二个问题,你就可能形成自己的研究题目。有经验表明,一个硕士生如果能完全读懂 3 ~ 5 篇新的重要论文,你的硕士论文选题应该没有困难。这个方法自然适用于博士生。当然,要确定一个博士论文题目需要读懂多一点论文。而要达到优秀博士论文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工作。 在阅读文献时作好笔记可以帮助你整理出要点,加深理解和提高回溯效率。 作阅读笔记是研究人员积累知识的一个基本功,在这方面偷懒的人不大能指望在科学上有重要创新性进步。在阅读文献时顺便记录整理文献目录对将来很有用,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三、对研究生选题的建议 1. 影响论文选题的几个因素 (1) 导师。有导师给你定题是你的运气。不少研究生的导师们忙于自己的工作业务,无暇顾及学生选题,或者感觉从工程性工作中难以抽取出研究题目。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必须自主决策。导师们通常不会着意限制学生选什么题。当然,你的选题越靠近工作越好。聪明的学生会把这种情况看作自由度,选择那些对自己将来发展更有利的题目。 (2) 你所在的环境。选题适应环境(适应导师工作方向、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方向)会得到许多便利,如丰富的资源,团体合作和讨论的可能性。 (3) 自己对前景的取向。 将来改行从商、从政:选题对你无太大区别,但要能毕业。 将来走创业之路:选题重要性一般,但要能毕业。注意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积累几项实际本事(如编程技术、应用软件、 DSP 应用设计、嵌入式和单片机、 VLSI 设计、各种通讯技术、电子设计技术等等)。这一点对所有研究生都有重要意义。 将来继续走研究之路:选题对将来的研究路子可能有影响。 (4) 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必须考虑其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要研究生按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来决定选题不是很现实,但可以作为选择题目的参考因素。 对所有研究生,选题对将来的工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合理的原则是:能够导致一个可实施的研究过程,导致一个能够包含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导致一个能够获得良好成绩的毕业论文。特别要忌讳不切实际、不可操作的想法(例如缺乏物理概念和缺乏数学支持),忌讳规模大、涉及面宽、环境资源不足的选题;当然也要避免过于平庸、难以发生创新性的选题。 如果得不到导师给的题,题目可以从阅读文献资料获得。这是国内外所谓自由研究者或面上项目和大多数研究生采用的共同方法,称为无事找事做。下面就如何选题提出一些建议。 2. 研究生在考虑选题过程中,对本学界国内外的某些研究热潮须保持冷静,充分了解和分析动态,学习其中产生出的新思想、新数学方法,但不急于盲从。大多数热潮来源于国外校园,不必有产业和应用需求的驱动。既以形成热潮,说明理论方法主体已经形成,你取得创新的机会相当低,除非你的数学和专业功底超常。中国大多数博士论文平庸或无创新性可言,与风行追热大有关系。 追热是研究生和国内许多研究者的共同误区 。 3. 最值得关注的是从应用需求提出的研究题目 。这些需求可能来源于例如工业、交通、医学、生物技术等等各行各业。将你在本领域中的知识与这些应用题目结合起来,最可能产生出创新性的结果。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查一查作者的工作背景,了解一下论题的源头。同时,争取跳出无事找事做,变成有事找事做。如果你能够大胆些,自己去试探接触一下应用领域,就有可能形成交叉学科研究,你的成功机会就会很快很大。 4. 对工科研究者而言,常常困惑的问题是:如何从一个工程问题出发抽取出一个有意义的数学化、研究性问题。恐怕没有人能够一般性地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完成这样的抽取,你就已经完成了原问题研究的重要一半。可能回答你问题的,是你对原工程问题本身的深入思考和调查。一般说需要就事论事。如果你打算围绕某个工程问题作文章,你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该工程问题的机理、发展动态、当前面临的困难或可以提出的发展性问题。一个大的工程问题都可能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例如有总体工程和总体理论; 1 到 N 个子问题或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算法;性能评估理论和方法;故障检测诊断理论和方法;系统应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等等。常常你可以只关心其中一个子问题,事情会变得清晰一些。还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考方法,例如可以从分析、建模的角度提一个正问题,也可以从综合、优化的角度提一个反问题,或者两者。提出新问题的难度在于突破(自己的和别人的)习惯的思维定式。 从专业的角度并考虑一个可能的应用环境,比较容易找到发展性的工作 。只要你多作一点文献调查,在工程环境下的研究生应该能够形成自己的研究题目。 5. 有的博士生十分关心什么样的题目将来最有发展前途。其实这是研究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并且各人有自己的判断。可以一般地说,科技文献中提出的以及在人类实际活动中发现的未解决问题都最有发展前途。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这类问题比比皆是。问题是你必须选择一个有恰当科学价值、可以在 2 ~ 3 年内完成的题目,这需要智慧和经验判断。很多人都认为有发展前途的题目,从事研究的人也很多 , 你将来面临的竞争也会很激烈。比较容易考虑的是有实际应用需求的题目,并且你所在的环境能够容许。你在文献调查时,应该特别加以注意。 6. 博士论文选题对你将来的发展可能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如果你将来想继续研究和深造,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具说服力的是你的数学背景、英语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敏感度;如果你将来想进入企业或创业,最有价值的是你的实际本事、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因此,在选什么题上不必过份耗费时间。 7. 硕士和博士论文选题并非只有理论研究的路子,事实上还有其他许多路子。如果做得好,能够达到很高的科学价值。例如: l 工艺方法研究 。侧重于高技术产品制造领域,例如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学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理工科大学和研究所都高度重视。对中国这是最大的弱项,是亟待发展的方面。 l 专业统计估计和分类研究 。侧重于医学、环境及生态科学、物探等等。专业统计估计和分类是这些领域获得认知的基本方法之一。 l 专业综合研究 。侧重于通讯工程、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人们关心的不是某些细节问题的发展,而是某个系统级别的综合,满足应用和性能目标。通常需要研究人员对领域有全面的知识把握,有能力使综合出的系统在当前可得到的技术条件下是最优的。 工科研究生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从事的学科称为工程学科或应用学科,它从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又服务于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研究只要符合这个基本思路就是对的。希望这个理解能够帮助你在选题过程中有更高的自由度。 四、如何做研究 在科学网上有许多研究者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经验,可供学生们参考。此处当作一些补充。 1. 博士生必须有完全独立研究的思想准备 。能得到导师指导是你的福气,但得不到导师指导并非无福。导师无法指导你可以说是正常情况,在国外也是如此。导师的基本作用是为你提供一个研究机会和基本条件;给你指定一个研究领域;能够听你的汇报,理解你对研究问题的考虑;能够对你的研究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做出恰当的评判,以便帮助你调整或继续你的研究计划;能够审查你的研究论文,帮助你改进论文的表述。做到了这些,就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导师。导师能做得更好或更差完全看你的运气。对导师有太多的期望常常不大现实。特别是在中国,有的导师自身事务多,招的学生太多;有的导师忙于跑项目、做项目;有的导师自己没有做过博士论文。抱怨无用,只有自己努力最靠得住。 2. 研究生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最看重理论上的创新 。因此,根据文献调查中发现的数学和专业理论需求补充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注意:不是无限制地大量补充数学,你的研究生周期不容许你那样做。 另一方面,丰富的数学思想会增加你的灵感。坚持不懈地补充数学知识是提升研究者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对研究生,可以从补充普及型数学知识做起,例如常常看 WiKi 网络百科,将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这类书籍作为床头读物。 3. 在工程项目繁重的单位,有的导师年复一年地重复相同或类似的题目让研究生做,其实这种现象不能说有大问题,因为题目相同不等于不能创新。问题的关键是要探索新的概念和方法。不少学生的做法是用新近发展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改进其他人的工作,作为研究生论文这自然可行,有可能产生出一个及格论文,但产生创新性高的论文有困难,除非你在数学概念和方法上有创新性高的发展。 4. 面向一个科学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不少研究者想到的是从较新发展的数学手段出发来解决提出的问题,如在信息处理相关领域中的小波、分形、神经网络、高阶统计、粒子滤波等等。这种思路的缺点是容易造成本末倒置,忽视科学问题本身的特殊性,最后难以达到实质的创新性。另一种思路是从科学问题本身出发,也就是从原始的物理事实出发来思考问题。 一个很基本的原则是:你拟定的任何解决方法是不是正确,必须先从物理和数学概念上想清楚 。如果你达不到这个理解,你的解决方法就必须调整。 从原始的物理事实出发,容许你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审视和改造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 。这种思路比较容易获得创新性结果。如果你的数学功底好,可以在广大得多的数学领域中寻找工具,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 5. 对研究生而言,常规的研究工作步骤可以是: l 通过文献调查,拟定选题和研究目标; l 对研究题目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数学推演以及数据综合论证; l 进行实验、计算机仿真和实例考察,对推演和论证结果进行验证; l 改进和宽展数学推演和论证的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仿真和考察研究; l 提升研究结果的等级,包括使用更一般或更专业的问题描述,更高雅的数学描述,和扩展牵连的问题和领域,为此常常需要进行扩展的文献调查、学习和推演; l 论文总结。 许多研究生可以做到以上 1 、 2 、 3 、 6 步,忽视或难以实施 4 、 5 步。如果你能够抑制浮躁情绪,一定能够做得更好。要实施第 5 步,需要对专业领域有广泛深入的理解和适当良好的数学背景。而这一步对你将来在研究上继续发展非常有意义。 6. 提升研究结果的等级通常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 1 )推广和深化已有的研究结果。 对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 改进 的方法例子如: l 将一维问题推广到多维;将标量问题推广到向量和张量问题; l 将静态问题变成虚拟时间的动态演化结果; l 将常规的梯度寻优算法变成流型上的自然梯度算法; l 使用更高级的概率估计方法; l 从复杂现象中抽取主流现象; l 使用新近报道的数学化技术方法。 可能给你的工作带来 创新点 的方法例子如: l 使用稳健估计代替常规的概率或非概率估计; l 在求解问题中增加对解性质的限制(规整化技术、复杂性限制、特定约束等); l 对复杂问题和观测使用含隐层的数学模型; l 用广义测度处理那些无法用常规测度描述的性质; l 增加应用环境的复杂性、过程分歧和数据融合。 这些方法可能会改变求解的理论和方法,并使得解具有更希望的性质。 ( 2 )专业化和以物理模型为参考。 用专业术语和表达方法写专业论文容易使你的论文得到专业同行(包括国际同行)的认可。各个专业都有自己习用的表达方法,就是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使用行业习用语、充分引用行业标准和典型数据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你研究数据压缩,应该和一个通讯标准或一个实际需求的通讯系统联系起来;如果你研究稳健控制,应该和一个实际控制系统相联系;如此等等。 工程学科中的理论研究,应该至少与一个物理模型相联系。如果你自己说不清楚研究结果的物理含义和应用,就应该怀疑你是否还处于研究之门以外。 与物理模型联系不仅能清晰地表现你研究的科学意义,而且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和更准确地把握研究方向 。 脱离专业标准、脱离物理模型、脱离应用需求是国内许多研究生论文的共同缺点 。产生这种缺点的原因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地理论脱离实际,从教师开始就缺乏对物理概念的清晰认识、缺乏对应用需求和产业需求的了解,从论文到论文,闭门造车。这类论文只能是一厢情愿。答辩完成后,就不会有人关心。相应的文章在重要刊物上发表也困难。我们应该努力改善这种情况。 ( 3 )采用高雅的数学描述。 高雅的数学描述会提高你论文的等级和加强评审人对你基础功底的认可 。例如泛函分析、集合、测度、度量空间和拓扑空间、现代代数、微分几何等数学方面的入门知识和表达方法对工科研究者大有意义。只要用得恰当,会取得良好效果。自然,这要求研究者具有较深入的数学背景。决定于你的数学背景,把握数学描述技巧的伸缩性可以很大。此处仅仅能举一点点例子供参考。 习惯于用集合、空间、映射的表达方法; 习惯于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证明你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现有结果; 尽可能掌握如何证明序列的收敛、解的存在和唯一的方法和技巧; 用泛函变分、 Fr chet 导数的观点处理泛函极值,而不是简单地引用优化理论结果; 学会用 Ляпунов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方向导数法研究稳定性问题; 自动控制专业的研究生不要忘记 Понтрягин (庞特里亚金)、 Bellman、Kalman 关于最优控制的经典理论; 试一试能否将逐步线性化迭代算法用同伦的观点来解释; 试一试能否将分段平滑近似求解算法用 Соболев ( Sobolev)空间的描述方法; 学习使用流型( manifolds )相关理论和广泛应用(参数估计、模式识别、盲源分离、受 限制优化、降维技术等等); 学习使用群、张量的理论和方法来描述多重变换的性质和结果; 当你使用高雅的数学描述方法时,一个最紧要的要求就是准确。如果你还没有把握好,宁可不用,不可滥用。否则会弄巧成拙,造成对你工作的伤害。 对希望提高数学水准的研究生,此处推荐 Choquet-Bruhat Y., DeWitt-Morette C., Dillard-Bleick M. Analysis, manifolds and physics, vol.1. Basics (2ed., Elsevier, 1982)(ISBN 0444860177) 。这是一本面向工程和物理研究者写的数学书,从基础讲起,内容覆盖了分析和流型相关的重要题目,对基础较好的工科研究生应该不难读。 7. 实际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许多研究者相信灵感。事实上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性思想是灵感而发。但如果基础不足和思考简单,所谓灵感恐怕只是异想,或小儿科的机巧。研究生和研究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才可能在研究领域中产生出科学性的灵感。 五、如何写论文 在科学网上有研究者介绍了写论文的系统性经验,可供研究生们参考。此处只当是一些补充。 1. 站在审稿员的角度,最重要的是论文中什么是你做出的创新点以及这些创新点有何科学意义。因此,如何把这些要点讲清楚是你写论文时一刻也不能忘记的事。 如果你是新手,为了写好你的论文,一个可行办法是认真读几篇文献上类似论题的英文文章。从写作的角度理解一下那些文章的内容安排、陈述方法、用词技巧等等。先不妨在风格上进行模仿(切忌抄袭!),你会逐步掌握写作方法。 2. 虽然论文提要放在文章的开头,但你可以在论文其他部分完成后再来写。因为这时,你对你的工作才达到了最好的把握,可以将提要写得言简意赅。提要的文词必须鲜明、准确。准确性要求至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研究者的论文,出现夸大其词的情况比较多。夸大其词的效果是让审稿员心生厌恶。另一方面,该鲜明肯定的新观点或结果不敢肯定,审稿员只能认为你的认知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所以,如何达到鲜明准确,是你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3. 论文的前言部分是审稿员和读者都可能认真读的部分,你必须动用你的文笔将他们带进你的文章中。必须很精简地介绍你的论题的科学意义和在领域中的位置。为此,你需要重点地综述前人的相关工作;说明你选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你取得的重要结果;说明你的论文安排。重点、恰当地引用前人的结果是非常必要的,你必须注明这些引用。这既是学术道德所必须,同时也表明你对领域的丰富了解。介绍你的成果时需要与现有成果进行比较,所用的词语应该多加推敲,力求准确。如果你的结果不能一般地优胜于前人工作,要客观地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一个不同的工作,其科学意义常常是可以接受的,不需要夸大其词。 4. 研究生论文的第一章通常用来进行文献综述。利用文献综述,你需要表达你对领域的全面和深度了解;你对领域研究的归纳、分类和重点把握能力;你的论题在领域中所处的重点位置;你的论题在领域中的发展现状、动态和当前关心的关键问题。阐明这些问题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说明你的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和你已经作的研究准备。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已经有许多综述文章供你参考。只是你需要将综述的内容引导到你关心的题目上去。 5. 期刊论文的第二节通常是全文的理论技术重点或主体内容。你的创新点需要在这一节中作详细介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技术内容大致从第二章开始。 理论和技术主体内容是描述你所取得成果的实质性部分,当然也是论文的真正重点。工科研究论文大致包括理论推演、实验或算法发展、计算机仿真或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 在理论描述部分,需要注意科技论文有两个常规的要求, 一个是可读性;另一个是自闭合性。 可读性意味着按层次和逻辑地陈述你的理论和方法。一个符号、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解释。忌讳不加解释的自创语。自闭合性是指你的论文从出发点到结论是完整、闭合的。特别是,要说明和注明所有必要的引用。如果一个引用在领域中比较新,可以作简洁的介绍,使读者不必去查阅资料就能够理解你引用的结果。自闭合也要求从理论到实验或仿真结果的整个过程是完整的。你文章的读者可以重复你的实验或仿真,得出同样的结果。因此,当你说明实验或仿真算法时,步骤是明确的,你的实验中使用的参数条件也是具体的。注意:你认为可作为专利的工作应该是先申请专利,再抽取适当部分作为论文发表。一旦作为发表论文,就应该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 科技论文的严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严谨的基本特征是说理恰当有据、论证和数据可靠 。在研究生论文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不严谨例子: 引用其它人的结果而不注明引用;(这是剽窃嫌疑) 堆砌地引用的其它人的理论结果(公式)而对含义不加解释;(隐含未理解之意) 习惯于用显然作为推理依据,以及无来源地宣称经验表明; 无公平对比的情况下宣称自己的结果比其他人的结果优胜; 由于未搞懂而曲解外文文献的理论、结果甚至词语; 使用某些过头或绝对化的词语; 夸大自己取得的进步; . 研究生首先应该学会最真实和客观地描述研究结果 。在论文中所有结论性的话都有依据。如果你有所发现,但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和肯定的科学解释,容许用猜测( guess ),或许是 (might be) , 看似合理的( plausible ) 这些表达方式,用来表明你想法的不成熟性,供继续研究者参考。 6. 论文的理论陈述后通常是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或计算机仿真算法的结果。如果方法本身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必须将方法按步骤详细描述,有时还需要添加处理过程图表。表达论文数值结果的图表应该尽力做好。这些 图表制作是否精美、有表现力是论文作者一种重要能力和风格的体现 。 7. 论文的最后部分是结论。结论与论文提要不同之处在于,在结论中可以包含你对相关发展的看法,用稍为多一点的语言(但不能太多)表达你工作的意义和进一步工作。 8. 参考文献的列写须符合规范,这些规范在某些地方可以查到。其实最简单方法的是看看刊物中其他人论文后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选择很重要,不是你查过的都要列入,那样会太多。列入的参考文献应该是最重要的,与你的论文直接相关。应该避免列而不引的现象,所有列入的文献在你的论文中都应该有引用的位置。否则,审稿员会提出问题(主要是指国外期刊的审稿员)。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比较全面、比较多,但也应该是有选择的。 9. 每篇期刊论文应该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在理论、方法和验证上做深入研究。不可以在一篇文章中罗列一堆新思想。研究生学位论文也应该大致遵循这个原则。国内研究生论文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提出若干个不同的研究议题和结果,使论文篇幅加长,但没有一个议题的研究是深入的。这类论文通常没有任何学术价值。 10. 在写你的学位论文的时候,建议你带着对科学道路上的前行者和后来者敬畏的观念来写 。你的工作一定是在许多前行者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承认他们的工作是一种基本道德。你的论文就是白纸黑字。作为期刊论文,有审稿员可以把把关。 国内对学位论文的审查普遍不认真。 不要以为这对你有利。你的同行、你以后的学生和子孙都可能读你的论文。如果因现在的不小心而损你的一世英名,那是最可叹的事。 11. 关于论文的署名 关于论文署名出现一些争议的问题。问题的凸现常常发生在学术和道德水平不健康的环境下。署名是有原则的。基本原则是将最重要的贡献人放在第一。问题是谁对论文的贡献最重要?科学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论文中最核心的思想最重要。这可以说是世界通行的认识,是从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总结出来的。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最核心的思想?它和通常所说的想法是不是一回事?对此问题,必须正本清源。把想法和思想混为一谈,是认知上的一大误区,会妨碍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学界这种情况相当严重。 一个事实是,谁都可以提出各种想法( Notions ),但不能称为思想( Idea / Thought )。科幻作家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水艇可以说是提出了一个想法。以后有人从科学意义上提出了潜水艇如何具体实施,这才是发明人。在数学领域有各种猜想,也属于想法。解决这些猜想的人,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才属于思想。可见,思想意味着一套符合逻辑、有深度和系统的思维汇集。在中国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导师提出一个或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可能因工程任务需要而产生,但没有如何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这就完全不能认为提出了核心思想,因而不应该占署名第一的位置。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导师不仅提出了想法,而且提出了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或实验,得出的结果主要是验证了原想法的合理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承认导师的核心贡献,导师署第一就完全正当。如果学生在实验或仿真中有新的发现,由此得出了重要不同的结果,包括原来理论的修改,如果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修改是学生独立得到的而不是由导师提出的,自然应该由学生署第一。然而,如果重要的解释和修改是导师给的,仍然应该由导师署第一。其实在正常的环境下,谁的贡献最重要,应该容易判断和达成默契。有的导师把科普型的想法夸大成思想;也有的学生做实验或仿真工作,误认为自己工作辛苦最重要,这需要纠正。对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创新上有属于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依赖导师来回答你的问题。不然的话,你的实验、编程、仿真劳动,无论劳动量有多大,都和智力型打工并无本质区别。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该署名在什么位置,就应该是清楚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做了实质性工作,导师会支持你署第一。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建议你们将眼光看远一点。重要的是,要潜心提升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在如何看待导师上需要有理性。任何时候不可以忘记领你进入研究、为你提供改变命运机会的那个人。 六、给研究生的几点建议 研究生面临许多抉择。如果你打算继续走研究的道路,下面的建议供你参考。 1. 先生存,后发展 。 研究生们将要面临求职竞争提出的严峻问题。少数研究生可以找到幸运的安排,多数研究生会面临抉择。有意愿继续研究的学生不一定能立即找到一个满意的去处。这种情况下,先考虑生存,后考虑发展是一个基本建议。首先是争取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如果你和你的家庭能够从经济上达到一定的解脱,你在发展中受到的干扰就会减少。由于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你可能不得不考虑一个暂时的环境。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任何暂时的环境都不会改变你对科学探索的决心,也不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如果你对自己将来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有高度的信心和期望,有下列几点可供考虑: l 珍视国内的发展条件,如果能支持你的研究,常常不比国外差; l 国内科技管理部门更看重在国外取得成果的研究者(以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为例。裸奔者不在此列); l 国外研究环境和管理模式有利于你在短期内高效率地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l 国内的研究工作会使你感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2. 积累知识和扩展领域 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是科技人员的基本功 。如果你想在一个研究领域中达到自由,就必须加强基本功。 扩展领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有效途经 。 研究领域的相对单一,会限制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中国的学术界,研究领域狭窄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应该是限制我们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软件对硬件,微波、电磁场对电路,系统对微电子、工艺, 等等都成了划分专业的鸿沟。 不少从事电子工程、通讯和电子系统、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等专业的专家、教授不了解现代电子制造,不了解制造工艺,当然也不会理解科技竞争的核心是工艺竞争 。电子信息学科本身是一个大领域,它的应用面十分宽广,涉及到通讯、雷达、工业、交通、环境、能源等等各个领域。随着应用需求,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有的需要寻求全新的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如果你不进入到那些领域就无从提出问题。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学科是一个直接面向应用的学科,应用性强。如果只关注应用,又可能使你与基础学科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最重要的创新都是基础性的创新。典型地,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等领域是富含基础性问题的领域,与这些领域结合有希望为创造重要成果找到机会。 3. 从基础做起,不断凝聚产业化目标 工科研究者如果缺乏产业化概念和目标,他的研究方向就仍然是不成熟的或盲目的。你们既然选择了研究这条道路,将来如何走,就不得不考虑。我国科学界流行着推崇理论研究、低视应用研究、轻视工程实践以及主张研究和工程分离(各司其职)的观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搞工程的作不了研究;搞研究的作不了工程、进不了产业。如果不克服这种现象,重要的科技创新就难以产生。你们如果想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就必须训练自己,既能作研究,又能作工程。在研究中不断积累基础,不断凝聚产业化目标。 工科研究必须以产业化为目标,这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科技界的共识。这个认识隐含了科学和技术的统一性,它摈弃了将理论研究神秘化和与实践割离的观念。 CT 发明、晶体管发明、光纤技术发明被承认有重大意义,在于这些技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条件,并因此能够造就出大产业。这些成功的例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研究生们具有年龄优势和智力优势。你们又处在比从前宽松得多的环境条件下。只要有兴趣和决心,任何一门全新的学科领域都能学会,你们需要的只是毅力和时间。对电子信息领域本身保持兴趣的同学,应考虑扩充自己的专业方向。需要克服只愿意敲键盘以及只是从论文到论文的惰性心理。放开视界,发现和积累新的兴趣。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最紧要的是要学到会用才行。从理论、工程实践、制造工艺、测量技术各个方面不断积累知识,用不了几年时间就能够取得自由。 有跨领域研究愿望的同学可以制定一个个人发展计划,这需要逐步实施。因为你们的任何计划必须建立在你能够正常生存的前提下。周全地考虑你的发展计划才能持续长久。 建议研究生们参考这样的人生经验: 决定你将来的不是当前的选择(对或是错),也不是当前的环境(好或是差),而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 希望你们始终保持乐观和进取的心态,始终保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人世间有许多乐趣,其中有的短暂,有的可持久。你们会发现,当你在科学探索中有所收获的时候,那种乐趣一定是可持久的。 祝你们成功! ( 2009 年 10 月 16 日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460 次阅读|24 个评论
科技论文的几种类型(090920)
ymin 2009-9-20 10:57
科技论文的几种类型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二) 闵应骅 昨天发表的研究动机是想作为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系列博文的第一篇,想把本人读、写论文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今天要谈的是科技论文大概有哪些类型,算作第二篇吧!这绝不是一个分类,因为本人读、写的论文有限,不能以偏概全。 (1) 新概念 在论文中引进新概念不容易。例如,Claude Elwood Shannon (1916 2001)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创造很多。他和E. F. Moore 在1956年的J. Franklin Institute上发表了Reliable Circuits Using Less Reliable Relays一文。此文新在不光是定义了可靠电路,而且证明了用不可靠元件可以组成任意可靠的电路。这是很新的。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元件越多,系统就越不可靠。但是,他说不然。这个证明当然很难。我们有的文章,虽然热衷于引入新概念,但是,只有一个笼统的很不确切的叙述,而且,定义完了就完了,既无定理,又无结论。这样的概念就有玩概念之嫌。因为关于这个概念,你什么结论都没有,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定理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 (2) 新方法 提出新方法的文章很多。例如,在无线条件下的路由算法,就有许多文章。在提出新方法的时候,你一定要说明:你的方法新在哪里?这新方法有什么好处?否则,这新方法就没意义。你也许需要和一种已有的方法进行对比。在对比的时候,应该是公平地对比。不能把人家的方法实现得很糟糕,故意压低人家方法的性能,以显示你自己。 (3) 改进与推广 这一类的文章是最多的。就是说,基本的思想是人家的,不过,你找到别人的文章有毛病,需要改进,或者,可以推广(包括概念推广、方法推广、应用推广等等)。有人讽刺这是钻文献的空子。我倒不这么看。能够改进和推广人家的东西也是好的。这常常是形成科学研究主流的动力。科研应该善于跟随主流,在大河中乘风破浪。 (4) 系统实现 在工程领域,系统实现也是可以写文章的。但是,你的系统实现必须是有相当的工作量、有创新点、有实验指标的。一个买来的系统,联起来,做个实验,不好写文章。你自己编了一些程序,刚调出来,没有测试、没有实验结果、没有与类似系统的比较,也不好写文章。 (5) 综述 我们有些研究生,读了几篇文章,就想写综述。其实,那不是综述,那是读书笔记。综述是在对一个领域有了独到的见解以后,指导该领域研究的文章。所以,好的杂志会邀请某领域顶尖科学家写综述,好的会议会邀请杰出专家做特邀报告。 (6)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也应该算作科技论文的一部分。因为科普文章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向大众宣讲科学技术。这是很不容易的。有的科普文章纯粹是故弄玄虚,甚至宣传伪科学。有的则是人云亦云,毫无新意。 当你想写科技论文的时候,建议你想一想,我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
个人分类: 做学问|7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动机(Motivation)(090919)
ymin 2009-9-19 10:17
研究动机(Motivation)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一) 闵应骅 一个逻辑概念都有外延与内涵。外延越大,内涵就越小。这里所说的研究是指科学研究,而不是指政策研究、市场研究、股票研究,而是单指科学研究。这就缩小了外延。 科学研究中研究动机是第一位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应用基础研究、工程研究更是如此。最近参加的一次讨论班,激发我来写这篇博文。 研究动机由大到小,有科学研究的动机、某项目的研究动机、某课题的研究动机、某一篇文章的研究动机。课题申请书要写课题的研究动机,而我这里谈的是写一篇科学论文,如何写出研究动机。 在论文的序言里,一定要写清楚你的研究动机。否则读者就不知道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乱七八糟一大堆,人家就不看了。要说清这问题,非用一个例子不可。但用例子,很容易让读者以为很专业,而不愿看下去。我就用一个能望文生义的例子吧。如果要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在超速测试中提高小时延缺陷的故障覆盖率。在序言中,你就不要大谈测试如何重要,也不必谈超速测试如何必要。你要谈的是:在超速测试中,现有的检测小时延缺陷的方法,故障覆盖率怎么样的不高,为什么会不高。你现在要提出一个办法提高覆盖率。然后,在你的实验结果中列出:人家的故障覆盖率是多少,你的覆盖率达到了多少。这就有力地说明了你的工作达到了你预期的目标。 我发现:我们现在的许多论文不是这样,而是从大帽子谈起。一写网络方面的论文,就先写信息时代如何如何,网络如何重要。其实你要写你的文章究竟是想解决网络方面一个什么具体问题。有人写信息安全方面的论文,序言里就写信息安全如何重要。这个还需要你写吗?任何人都承认。问题是你想解决信息安全里什么问题。最后,你再用数据说明,你的确在某一种程度上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有所进展。人家审查你的文章,首先是你提的问题是不是有意义、是否真是个问题。然后是看你的文章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了该问题。 要写好论文,首先就是要有清晰的研究动机。
个人分类: 做学问|12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