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裸婚不裸财》][生活休闲][PDF/31M]
lcj2212916 2014-11-28 18:52
或许是高不可攀的房价,或许是追逐自由的婚恋时尚,不可否认,我们已被“裹挟”在裸婚时代的列车上。“没车,没钱,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山盟海誓铮铮在耳,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却也不可回避,消费还是储蓄,股票还是黄金,买房还是租房,教育还是养老? 每个人都怀有一个致富的梦想,每个人都在想30年后我们拿什么来养活自己?在裸婚的起跑线上出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早用理财改变生活! 本书堪称“裸婚时代”下“裸婚族”的理财金典,从改变理财观念开始,到可行的理财方法,问题分析透彻,招招切中要害,教你从“全裸”到“小康”,从“小康”到“千万富翁”。不管你是否已经走入婚姻殿堂,面对这个扑面而来的“裸婚时代”和“裸婚时代”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财工具,难道不应该早做准备吗?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337520
1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康大智 生态中和
kejidaobao 2013-8-2 15:10
王如松,江苏南京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现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生态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当今世界有三大生态风险,一是以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的胁迫;二是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境退化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胁迫;三是以环境病加剧、适应力降低、人类基因退化为特征的人群生态健康的下降。这些危机以及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很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都是有关人与自然、局部与整体、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关系失衡、失序和失调的问题。 生态是包括人在内的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和生命主体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而生态学则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美学。“生态”还表示人和环境在时空演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文脉、肌理、组织和秩序,一种自组织、自调节、自适应的定向进化过程。生态文明的“文”,是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脉络或规律,是一种时间、空间的生态关联。“明”,是指从暗向亮,从愚昧向睿智的开化、教化和进化过程。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是集工业文明的竞生、社会主义的共生、农耕文明的再生以及农耕文明的自生机制为一体的高级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建设和生态文化的上层建筑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物质代谢环境(水-空气-生物质-矿物质)、生态服务环境(土壤-气候-水文-陆域-空域)、生物共生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区域发展环境(资源-市场-环境-政策-人才),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形态、结构和服务功效上。 生态文化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上层建筑,包括生态观念、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领域的物态、心态、体制和认知文明状态,涉及物质代谢、事权运筹、人情调理间的系统耦合关系、人文进化过程、环境融合机理及社会管理状态,表现在社会发展的机制、体制和进化功能上。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中生产和消费的物态文明、政治建设中组织和管理的体制文明、文化建设中知识和智慧的认知文明以及社会建设中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活动与资源、市场、环境、政策和科技的生态关系,促进利润经济向福祉经济、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的生态转型,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通过生命周期设计和生命周期管理将条块分割的传统产业,合纵连横为生产、服务、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复合生态体系。 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就是要处理好制度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引入生态学的开拓竞生、适应自生、循环再生和整合共生机制,将环境与经济、计划与市场对立的二元论转变为社会-经济-自然-政治-文化五位一体的融合论,促进区域与区域、城市与乡村、社会与经济、绿韵与红脉的统筹和法规体制的健全。 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认知文明和心态文明问题,引导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和天地境界的健康发展,推进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从以数量多多为目标的占有型消费到以功效优化为目标的适宜型消费、从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到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从以利己为中心的物理型关爱到以爱它为中心的生态型关爱的转型。 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就是要处理好城乡建设中自然生态涵养、生态基础设施保障、人居生态建设和社会生态服务的系统关系,通过复合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管理、产业生态建设、生态政区建设和人文品质提升,推进肾-肺-皮-口-脉一体化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乡环境的净化(干净、安静、卫生、安全)、绿化(景观、产业、行为、机制)、活化(水欢、风畅、土肥、生茂)和美化(文脉、肌理、物态、心灵)。 生态文明的这种“融”和“贯”,是生命力、应变力、承载力和整合力的融入和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精神的贯穿。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中和。“中”指中正与庸常,任何生态因子过多过少、生态过程过激过缓、生态结构过单过多、生态机制过强过弱都是对系统有害的,利导和限制关系要取中;“和”即整合与和谐,关系、结构、过程、功能要整合,合纵连横、纲举目张,变混沌为有序、浮躁为平和,正负反馈机制平衡、时空耦合关系谐调。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是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融形态美、神态美、机制美、体制美和心灵美于一体,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演化机制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人文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之中。 未来的美丽中国,其经济过程将从物流主导型转向信息主导型,空间格局将从集聚型转向适度分散型,生产潜力将从单项技术型转向智慧集成型,生活质量从资金导向的富裕型转向福祉导向的健康型,管理模式从树链型转向网络型,社会诉求从公平转向和谐。 社会小康、科学大智、生态中和、文化复兴,这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康好心劝架挨揍
热度 2 Bobby 2013-7-6 08:16
小康写篇博文《 吴中祥老先生的不妥协是不是一种真诚 ? 》想劝架,结果两头不落好。 先说程老这边,说: 1 、程代展老师批评的吴中祥老先生的博文,从内容上看就是一个老人在絮叨,有美国的,有物理学的,还有数学的等等。 2 、程代展老师“真诚”这个词用的不好。 3 、不赞成程老上升到“大是大非”的地步。 对吴老这边呢,弄错吴老年龄不说,重要的是说吴老: 1 、这种固执完全可能是一种真诚的流露。“固执”这个词估计吴老不喜欢。进而说吴老“真是年纪大了,没有必要和他的固执较真了”。没必要较真?这个估计吴老更不喜欢。吴老就是要对话,就是要较真,你让别人不要较真,这是什么意思? 2 、你挺程老“程老师的学术、位置就摆在那里,这些人的行为不过是蚍蜉撼树,徒增笑果而已。”这会让吴老不高兴,你这明显是拉偏架嘛? 3 、“博客应该是一个带有娱乐心态的地方,应该允许和宽容“胡说八道””——这话固然不假,但用在这里就错了,吴老并不以为他是在“胡说八道”,明明是在严肃探讨真理嘛。 4 、用“夏虫不可语冰”,不让别人与吴老对话,让吴老独自沉浸在自己的“学术成果”中。这正是吴老极其反感的。吴老要的是学术风暴,不是你说的游戏。 难怪吴老用《 欢迎实事求是具体讨论学术问题 》加以回击。 阅后即删。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偏颇
热度 1 caoyuanzhiye1 2013-4-19 09:11
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偏颇 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偏颇,不能只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精神文明指标. 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曰:温良好乐曰康. 小康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有人的四个精神状态指标,对于个人来讲,四个精神状态指标就是: 温和、纯良、美好、快乐 . 显然一个年轻人,如果经济上小康,精神上小康(温和、纯良、美好、快乐),那里还会有清华大学曾经的投毒案,哪里还会有复旦大学的投毒案。 让孩子们懂得爱! 让我们用文化和智慧解决问题! 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温和、纯良、美好、快乐!!!
个人分类: 传统智慧|2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龙归隐小龙到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3-2-10 01:28
大龙归隐小龙到, 续写辉煌上九霄。 中华腾飞指日待, 全面小康在明朝。 祝愿友朋节节富, 敬祈收入日日高。 身体健朗精神爽, 欢歌曼舞乐逍遥。
个人分类: 节庆|2249 次阅读|4 个评论
华裔老教授临终忠告: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热度 4 黄安年 2013-1-24 07:44
华裔老教授临终忠告: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华裔老教授临终忠告: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1 月24 日 发布 在当下再度提倡节俭,反对铺张之际,重读 16 年前的 5 月 21 日一位华裔美国老教授临终前给我的信格外感动。 时 已 79 岁高龄的美国华裔老人万新蕙教授在与晚期癌症病魔的痛苦搏斗中 , 断断续续用了八天时间( 1996 年 5 月 14-21 日) , 给我写了一封七页的长信 , 万先生在信说 : “我的病已是第四期” , “寸步难行 , 饮食难进”。信中专门写了一页“呈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习气”的信 , 并要我“在大会或理事会上大声宣读 ( 让 ) 每个人都听见”。一位已经病入膏肓的耆耄老人 , 道出了她生病最后时刻对祖国学术前程的极端忧患。万先生革除“华宴之风” 、“开小康会议”和“重质量,不重数量” 的主张,改革学术会议陋习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一位生活在最发达的国家 , 又是被指为“最腐朽”的美国的学术老人提出这样的令我们今天需要中央发号施令的主张,这不是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吗?什么叫腐败 ? 这类铺张浪费算不算腐败 , 难道不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吗? ************************** 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 一位爱国华裔老教授的临终前呈词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1 月26 日 发布 本文写于八年前 , 现在各种名目的会议 , 凡有关系与会的自己掏钱的极少 , 和过去相比 , 单位出资开会回来报销的依然很普遍 , 退休学者除极其个别受邀外 , 参加学术会议是需要自己掏钱的 , 所以他们参加学术会议的兴趣和机会也少多了。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提倡节俭精神是极为重要的。现在在我的博客上发表她的临终前呈词。 ************************************************ 1996 年 5 月 14-21 日 , 已是 79 岁高龄的美国华裔老人万新蕙教授在与晚期癌症病魔的痛苦搏斗中 , 断断续续用了八天时间 , 给我写了一封七页的长信 , 万先生在信说 : “我的病已是第四期” , “寸步难行 , 饮食难进”。信中专门写了一页“呈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习气”的信 , 并要我“在大会或理事会上大声宣读 ( 让 ) 每个人都听见”。 一位已经病入膏肓的耆耄老人 , 道出了她生病最后时刻对祖国学术前程的极端忧患。尽管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有别,各种学会情况不同,但是万先生革除“华宴之风” 、“开小康会议”和“重质量,不重数量” 的主张,改革学术会议陋习的建议,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会风连同学风,不知何时能给我们的学术会议带来一股清风呢? 万心蕙( 1918 年农历四月十五日 ---1996 年 10 日 11 日),原籍江西省九江市莲花乡人。 1942 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本科 , 1948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部 , 师从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教授 , 同年通过奖学金赴美深造 , 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等院校 , 为了支持丈夫王霈先生 ( 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桐龄教授之子 ) 的工作和抚养好几个子女 , 她一度放弃了深入史学研究的机会。后来 , 她执教于美国达拉斯大学历史系等几所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 , 多年来她一直心系祖国教育事业和史学的发展。 1987 年开始她和她的丈夫王霈先生用多年来省吃俭用以工资积蓄的钱来资助筹建九江师专成立“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1988 年 10 月正式成立 ) 。 1989 年他们在北师大历史系设立了奖学金 , 奖励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1990 年他们在九江师专又设立奖励基金 , 以奖励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优秀师生。 1993 年他们还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设立了奖励美国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奖学基金。她是北京师大历史系、江西九江美国研究中心和烟台师院历史系的客座教授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名誉会员。 下面是万先生信件的全文: 呈 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 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主义习气 1 .贵会中有很多人曾参加过美国学术会议,知道,除大家得交同样会费外,吃,住,都是自理,自选,只有一个大聚餐,随意另交费参加,饭菜通常简陋难吃,没有大会补助津贴,早,晚三、四日大开华宴之风,钱不够,向国内工商业捐款尚可,而以国际会议名义,向国外学者打秋风,实在有伤国体,有损学术界的自尊。 2 .外国人不是傻子,也不甘心受敲,有一次我在一个美国人的会议中,主席当场公然揭穿中国丑行,说:“中国人要来美国,还要美国写‘邀请信’(更以此向国内人士吹牛,自以为博学渊源,别人特别‘邀请’)并要邀请单位出钱”,使我在场汗颜得无地自容,因礼貌他们没有面对你们说。 3 .美国出差,开会,全系报销制,没有‘出差费’!吃,住,坐的交通工具上具都有一定限制。拿美国最大跨国公司德州仪器公司而论,现在每日饭钱,在 Dallas 本城开会,限 40 美元一天,到纽约开会可给 60 美元,可是前年威海开会时,我看见向外国学者要 80 美元一天饭钱,难道威海生活程度比纽约还高? 1994 年我参加武汉拉美近代化会议,每人只交 10 元人民币一天饭钱,然大开华宴三、四天,每日三餐,每桌酒席人民币八百元(据说在北京要过千元),但还好是向当地工业公司捐的津贴。可是政府的‘四菜一汤’申令 , 如同废纸 , 这怎么执行法治 ? 开放以前 , 大家吃得真苦 , 营养不足 , 现在已近小康 , 家中吃得都很好 , 用不着华宴补充。 4. 希望贵会有勇气 , 改除官僚习气 , 向美国开会方式看齐,(当然他们也有浪费过奢的地方)领先严守政府法纪 , 开小康会议 , 保持中华人民的骨气。那么 , 有人说 , 开会的人数会减少。重质量,不重数量 , 正不要那些无学,无德的人来 , 中华子孙里总还有清风亮节学者 , 会为学术而来开会。我参加两次国内会议,只三、四十人,开得很好! 5. 恕我这临近生命终点的炎黄子孙 , 冒昧呈词 , 我本是愤世嫉俗的刻薄人 , 到现在也无须掩盖 , 说一些别人心中也有 , 而不敢说的话 , 何惜千秋辱骂 ! 人类物质文明在飞跃 , 精神文明在腐烂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0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5031 *******************************88 重发 : 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 一位爱国华裔老教授的临终前呈词 ( 1996 年 5 月 21 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5 月21 日 发布 14 年前的今天,已是 79 岁高龄的美国华裔老人万新蕙教授在与晚期癌症病魔的痛苦搏斗中 , 断断续续用了八天时间( 1996 年 5 月 14-21 日) , 给我写了一封七页的长信 , 万先生在信说 : “我的病已是第四期” , “寸步难行 , 饮食难进”。信中专门写了一页“呈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习气”的信 , 并要我“在大会或理事会上大声宣读 ( 让 ) 每个人都听见”。 一位已经病入膏肓的耆耄老人 , 道出了她生病最后时刻对祖国学术前程的极端忧患。尽管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有别,各种学会情况不同,但是万先生革除“华宴之风” 、“开小康会议”和“重质量,不重数量” 的主张,改革学术会议陋习的建议,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会风连同学风,不知何时能给我们的学术会议带来一股清风呢? 本文写于八年前 , 现在各种名目的会议 , 凡有关系与会的自己掏钱的极少 , 和过去相比 , 单位出资开会回来报销的依然很普遍 , 退休学者除极其个别受邀外 , 参加学术会议是需要自己掏钱的 , 所以他们参加学术会议的兴趣和机会也少多了。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提倡节俭精神是极为重要的。现在在我的博客上发表她的临终前呈词。 万心蕙( 1918 年农历四月十五日 ---1996 年 10 日 11 日),原籍江西省九江市莲花乡人。 1942 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本科 , 1948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部 , 师从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教授 , 同年通过奖学金赴美深造 , 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等院校 , 为了支持丈夫王霈先生 ( 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桐龄教授之子 ) 的工作和抚养好几个子女 , 她一度放弃了深入史学研究的机会。后来 , 她执教于美国达拉斯大学历史系等几所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 , 多年来她一直心系祖国教育事业和史学的发展。 1987 年开始她和她的丈夫王霈先生用多年来省吃俭用以工资积蓄的钱来资助筹建九江师专成立“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1988 年 10 月正式成立 ) 。 1989 年他们在北师大历史系设立了奖学金 , 奖励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1990 年他们在九江师专又设立奖励基金 , 以奖励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优秀师生。 1993 年他们还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设立了奖励美国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奖学基金。她是北京师大历史系、江西九江美国研究中心和烟台师院历史系的客座教授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名誉会员。 (发表于《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 一位爱国华裔老教授的临终前呈词》一文,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1 月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031 ) 现在重发二年多前的着篇文章无须补充。只是再次强调万先生最后的话 : “恕我这临近生命终点的炎黄子孙 , 冒昧呈词 , 我本是愤世嫉俗的刻薄人 , 到现在也无须掩盖 , 说一些别人心中也有 , 而不敢说的话 , 何惜千秋辱骂 ! ”“人类物质文明在飞跃 , 精神文明在腐烂 ! ” 下面是万先生 1996 年 5 月 21 日信件的全文: 呈 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 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主义习气 1 .贵会中有 很多人曾参加过美国学术会议,知道,除大家得交同样会费外,吃,住,都是自理,自选,只有一个大聚餐,随意另交费参加,饭菜通常简陋难吃,没有大会补助津贴,早,晚三、四日大开华宴之风,钱不够,向国内工商业捐款尚可,而以国际会议名义,向国外学者打秋风,实在有伤国体,有损学术界的自尊。 2 .外国人不是傻子,也不甘心受敲,有一次我在一个美国人的会议中,主席当场公然揭穿中国丑行,说:“中国人要来美国,还要美国写‘邀请信’(更以此向国内人士吹牛,自以为博学渊源,别人特别‘邀请’)并要邀请单位出钱”,使我在场汗颜得无地自容,因礼貌他们没有面对你们说。 3 .美国出差,开会,全系报销制,没有‘出差费’!吃,住,坐的交通工具上具都有一定限制。拿美国最大跨国公司德州仪器公司而论,现在每日饭钱,在 Dallas 本城开会,限 40 美元一天,到纽约开会可给 60 美元,可是前年威海开会时,我看见向外国学者要 80 美元一天饭钱,难道威海生活程度比纽约还高? 1994 年我参加武汉拉美近代化会议,每人只交 10 元人民币一天饭钱,然大开华宴三、四天,每日三餐,每桌酒席人民币八百元(据说在北京要过千元),但还好是向当地工业公司捐的津贴。可是政府的‘四菜一汤’申令 , 如同废纸 , 这怎么执行法治 ? 开放以前 , 大家吃得真苦 , 营养不足 , 现在已近小康 , 家中吃得都很好 , 用不着华宴补充。 4. 希望贵会有勇气 , 改除官僚习气 , 向美国开会方式看齐,(当然他们也有浪费过奢的地方)领先严守政府法纪 , 开小康会议 , 保持中华人民的骨气。那么 , 有人说 , 开会的人数会减少。重质量,不重数量 , 正不要那些无学,无德的人来 , 中华子孙里总还有清风亮节学者 , 会为学术而来开会。我参加两次国内会议,只三、四十人,开得很好! 5. 恕我这临近生命终点的炎黄子孙 , 冒昧呈词 , 我本是愤世嫉俗的刻薄人 , 到现在也无须掩盖 , 说一些别人心中也有 , 而不敢说的话 , 何惜千秋辱骂 ! 人类物质文明在飞跃 , 精神文明在腐烂 ! 附原件影印照片 2 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26891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452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家统计局 原副局长贺铿:10年前中国就已经小康了。
daladala 2012-12-10 04:56
转载以记录。 权威报道出自新华社。 新华社注明本报道来自人民网和人民日报,一个从来不撒谎的新闻机构。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8/content_632415.htm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http://rw.njau.edu.cn/s/75/t/93/3f/9f/info16287.htm 贺铿:根据这个测算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布: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新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小康基本标准 (原来这就是小康啊!!不得不竖中指表扬一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这些钱能吃饱就不错了!!)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这些钱能饿不死就不错了!!)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 恩格尔系数50% ;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第九版) 本报记者 朱剑红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革
max674086970 2012-11-26 15:57
建成全面小康 最大的掣肘 仍然 是 分配不公 由于社会分层 造成的 级别不同 存在的 同工不同酬 甚至 多劳少得 多劳不得 以及 同工 福利待遇等 种种 分配不公平 现象 依然严重制约 全面建成小康的进程 这是一个值得 深入 改革的根节点
1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20全民奔小康,其实非常难
热度 4 fhli50613 2012-11-15 12:36
写着写着(不是博文)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在网上抓上一爪。 全民在2020年全部奔小康,个人认为其实非常难。为什么?首先是资源问题,其次是步伐问题,北京能与咱家乡齐步走么? 第三,爱旅行的人,过去是农民群众,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即便前面两个问题能够解决,咱们老百姓按时全体达到了小康,革命干部怎么办?各位就真的忍心将这些为中国发展操心劳神,藏心积虑的社会精英群体丢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么?还有科学网上的部分精英,我们也真不忍心看着你们……!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4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胡锦涛提出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1-9 10:30
胡锦涛提出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个人分类: 其它|23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小康之家
热度 1 libenyi 2012-4-10 04:04
美国小康之家
正面 大门 大厅 书房 客厅 客厅 小餐厅 小餐厅 厨房 厨房 主卧 主浴 主浴 主浴 次卧 次卧 次卧 底楼 底楼 底楼 底楼吧台 后院 后院阳台 后院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50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随笔之三十八:《和谐》“农村小房齐”
uvard 2012-4-5 18:54
和谐 城市高楼立, 农村小房齐; 生活小康济, 太平盛世喜。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尽快制定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创新的国家战略
sunapple 2011-4-4 15:28
http://blog.sciencenet.cn/u/ 伊彤 科学仪器设备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也都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 一、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创新的国家战略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创新型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 例如,英国政府早在 2000 年就发布了科技政策白皮书《卓越与机遇: 21 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提出“以世界级的设施使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做世界级的研究”。根据这项政策,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于 2001 年出台《大型科学设施战略路线图》,每两年对仪器设备优先项目等内容进行更新,借此对研究人员将要使用的最贵和最复杂的科学设施进行战略评估。又如,美国能源部 2007 年发布《未来二十年重大科学装备计划》中期报告,该计划在 2003 年首次发布时,是第一个宽范围、跨学科、跨国的科学装备计划。时至今日,它仍旧是其它致力于发展制定科研装备路线图的国家和地区的样板。再如, 日本政府历来将重大科学仪器视为支撑创造性基础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加以重视,并有计划地推进其建设,于 2007 年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 2025 》,经产省( METI )与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NEDO )等联合公布了日本《 2009 年技术战略路线图》,对科学仪器研发做出了战略部署。 二、研究制定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创新战略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 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逐步加大对科学仪器设备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然而,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仍处于世界产业中低端, 自我装备能力明显不足,重要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 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严重匮乏, 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拖后腿”因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对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目前,我国 还没有专门针对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政府各部门的仪器研发资助计划缺乏统筹协调和战略布局。 由于顶层设计的缺失, 我国并未按国际惯例将科学仪器产业归入“高技术产业”,同时在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分类中,科学仪器研究仅被定位在中等技术,而非高技术,导致经费支持强度不高;目前我国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进行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几乎没有;在政府各类科技计划(如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 973 计划等)中用于支持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项目也远远不够。 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实力,可以说已经到了需要集国家整体力量,大力推进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充分把握机遇,加紧谋划和部署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 三、从战略高度上推进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 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要想摆脱当前我国科学仪器设备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从 战略高度上思考和推进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 (一)加强宏观统筹,制定科学仪器设备创新规划 在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在全面掌握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基本状况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的基础上,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组织管理、科学统筹安排,结合我国未来科技发 展战略和发展需求,编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路线图,尽快制定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对我国科学仪器创新进行超前部署,提出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们认为,未来 10-20 年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重点任务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加强科学仪器、科研装置的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支持科学仪器原理、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等的原始创新,形成有发展潜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装置。 二是 立足于当前我国科学仪器在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的储备,围绕国际国内高端通用仪器设备需求,开展集成创新,建立国家科学仪器计量基标准体系,攻克能有效带动和引领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 三是 加强重大装备、重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仪器产品,加速科学仪器系统改造、升级。 四是 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 五是 强化科学仪器设 备在食品、卫生、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推广应用。 (二)进一步加强科学仪器设备研发资助力度 尽快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与应用专项资金”,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增设专门进行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创新基地建设和布局。提高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比重。通过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仪器设备企业自主研发,允许科学仪器生产企业享受高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制定有利于科学仪器设备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建立国产科学仪器认证制度、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学仪器设备,实施政府首购政策。 (三)完善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鼓励自主开发、修订和完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仪器产业技术标准。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发国际技术标准。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建立标准服务平台,推动先进技术标准的广泛应用。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 (四)营造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优先扶持一批运行机制科学、管理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仪器设备生产企业,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总结推广“长三角区域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验,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支持国有科学仪器生产企业对技术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建立科学仪器设备人才库,摸清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以及稀缺人才的种类,培养、凝聚、稳定一批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人才。
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德年院士:健康是第一战斗力、第一生产力
xupeiyang 2009-9-22 08:25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557.shtm [科学时报 易蓉蓉 邱锐报道] 健康问题一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且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日,《科学时报》记者就健康问题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巴德年进行了专访。 巴德年认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6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世界医学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着重点是尽快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医保体系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巴德年说。 中国为世界医学作出巨大贡献 《科学时报》:今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也随共和国一起走过了60年的路程。您能总结一下这6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吗? 巴德年:总体上说,6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人均寿命和死亡疾病谱两方面。 第一,从人均寿命来讲,解放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7岁,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1岁到72岁。 第二,目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已经由鼠疫、天花、霍乱等大规模传染病,转变成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老龄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 纵观中国医药卫生事业60年发展的情况,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解放后到文革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进步非常显著。不仅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吸毒等基本根除,各级卫生医疗组织基本健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被世界银行等组织誉为用世界不到2%的卫生资源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卫生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汤飞凡等最先找到沙眼病因。紧接着,195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功治愈一名全身97%皮肤被烧伤的上海工人,这在当时是一个医学奇迹。从此,在烧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国人一直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并且继续对该领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宋鸿钊等首先提出利用化疗药物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该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治愈妇女绒毛膜上皮癌,而且治愈后还可以生育。 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陈忠伟在世界上首次将断手再植成功。陈忠伟也被尊称为世界断臂再植之父。从此,断手、断肢、断指(趾)再植领域成为中国骨科学在世界扬眉吐气的地方。 第二阶段是从文革后期到现在。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当时,中国科学家用回顾调查的方法绘制出了中国癌症发病率的图谱,用现场、实验室、临床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国食道癌研究的水平及其成果受到世界高度重视。 中国肝癌的发病率世界最高,但治疗小肝癌和肝癌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国两位院士上海医学院的汤钊猷教授、东方肝胆外科的吴孟超教授,在这个领域不仅为中国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在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上海第二医学院从王振义教授开始,到后来的弟子陈竺、陈赛娟,他们采用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的方法,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其后,他们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利用三氧化二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结果几乎可以将这个病完全治好。其治愈率和治愈水平得到了世界公认。王振义为此荣获了美国凯特琳奖等多项世界癌症研究领域的桂冠。 另外,我国发明的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及其改进型至今还在非洲等热带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学治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目前能很好地完成肝移植、心脏移植等脏器移植手术,脑外科、心外科和各种内科的介入治疗也做得相当不错。现在,很少有外国能治而中国不能治的病。 前一阵儿,我作为督察组的组长专程检查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进展情况。我认为,在处理突发传染病方面中国做得相当不错。中国在处理甲型H1N1流感时所具备的能力与处理2003年SARS时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国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敏感度比美国CDC输入的方法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目前,全国只要出现传染病例或疑似传染病例,国家CDC立刻就能知道。我们有非常完善、有效的传染病防控监督网络体系及其网络实验室。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曾亲自跟我说:你们是the best one(最好的)! 另外,2006年以后,中国连续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发表多篇高质量的文章,显现出我们在生命科学、生命医学领域明显的进步。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突出的进步。 目前,我国一些医学科学家已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相当多国际杂志的编委、国际会议的主席由中国人担当。中国人成为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的外籍院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是医改目的 《科学时报》:您认为目前我国在人口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巴德年:目前,我们需要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有失公平的问题。最近,医疗改革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解决医疗卫生公平问题。 2006年10月23日,胡锦涛同志作了两条指示:第一,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健系统;第二,要强化医疗卫生公益性质。这两项指示要求政府在卫生医疗方面确保所有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最起码的医疗保障。所以,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我主张医疗改革要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解决医疗保障覆盖面问题。现在,国家医改的方向就是按照这个方向,先后出台了《职工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农村新合作医疗等条例办法,这些法案可以基本上解决医保覆盖面的问题。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一个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中国人民卫生保健法。 第二,解决医疗保障水平问题。比如说,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最初大病统筹的报销金额是4万元,现在又涨到6万元,如果今后能达到10万元,老百姓基本上看什么病都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 只要政府承担起相应责任,深化改革,改善服务,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障,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衡量医疗改革的效果要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条标准: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老百姓拥护不拥护,老百姓赞成不赞成。能够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是目的。 总体上讲,中国医疗体系正在建立当中,并且可能很快就能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科学时报》:据我们了解,1亿多流动人口的治病防病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您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的? 巴德年:对待流动人口,我们主张建立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卡片和电子病例,就同身份证一样,里面记载了每次看病的详细记录。比如,如果江苏人到北京来看病,就可以根据这张卡,决定他所享受的待遇。当然,一旦城乡统一、全国统一的医保体系建成,这些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目前,流动人口的确是一个问题,所以在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该对他们予以高度重视。所谓公平,就是要从政府的角度,利用二次分配的办法,让最穷困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国家富裕的成果。政府就是要为最穷困的人提供方便。我并不反对一些医院开设高干门诊、特需门诊,但目前工作的着眼点是要改善基层、改善普通百姓的医疗条件。 健康是第一战斗力、第一生产力 《科学时报》:刚才您提到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疾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谱里的前几位,您能具体说一下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巴德年:目前,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有很多潜在问题。比如,过去是吃不饱,营养不良,但现在是营养过剩。很多人的脂肪和盐的摄取量都超标。 此外,中国人的抽烟喝酒都很严重,这些不是文化,而是恶习。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对不良习惯的纠正以及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医药卫生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在全民健康教育中着重强调。 健康是第一战斗力,第一生产力。我曾提出一个观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是要人们快乐和幸福,没有健康哪来快乐和幸福呢? 《科学时报》:您作为免疫学方面的专家,针对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巴德年:虽然我是免疫学专家,但我从不主张吃增强免疫力的药,人的健康不是靠吃药维持的。保持健康有三条: 第一,有良好愉快的心情。这对健康和增强免疫力最重要。上火、发脾气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提高,进而使身体各项机能降低。 第二,合理营养,控制饮食。我今年71岁,一天除了三顿饭之外,不吃任何零食,所以我的体重从来没有超重过。而且只要我认为自己饱了,就算是龙虾我都不吃。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来我这里检查工作,我就让食堂做了一个30块钱的盒饭,一份米饭、两个虾、一些豆腐,西红柿、红萝卜、白菜,放了不少蔬菜,大家吃得很满意。 第三,适当的运动。到现在我也坚持每天走路40分钟。不吸烟,少喝酒,平衡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也许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预防疾病、增强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提倡,更值得坚持。 《科学时报》 (2009-9-22 A1 要闻) 更多阅读 巴德年:中国卫生公平世界排名倒数第四 中国曾被赞誉只用世界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但时隔20年后,中国医药卫生总体水平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3月11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在发言时表示,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巴德年在报告中谈到,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巴德年分析说,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他介绍说,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的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而中国只有2.7%。而且,中国政府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中的比例也在逐年减少。巴德年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一直接近60%。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结果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巴德年建议,中央财政应主要投向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农村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地方财政也应当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的装备、社区医疗服务的装备和人才培训。至于属于国立、公立的大医院,也要加强管理,资产不得流失,确保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逐渐实行国立医院国家管,公立医院地方政府管,收支两条线,平衡预算,合理收费。 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彻底地今不如昔。我国政府部门中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真可谓政出多门。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酿成推诿扯皮、失误和腐败。巴德年建议,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并及早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保健法》。 作者:保婷婷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3-12 8:0:12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