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仲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赵洪钧:从《内经》到《伤寒论》——伤寒学史比较研究
fqng1008 2020-8-16 10:28
一、《伤寒论》研究简介 中医古书中朴实无华者,莫如《伤寒论》,而受后人之重视,反复研究之多者,亦莫如此书。然则,伤寒学兴起后,门户之内复有门户。注家皆以为自得仲景之旨,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争论不已。于是,《伤寒论》和张仲景在很多方面仍成为千古之谜。 章太炎这样评价古代的伤寒注家: “自古以来解伤寒论者多矣,大抵可分三部:陋若陶华、妄若舒诏,僻若黄元御无与焉。依据古经,言必有则,而不能通仲景之意,则成无已是也;才辨自用,颠倒旧编,时亦能解前人之执,而过或甚焉,则方有执,喻昌是也;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则张志聪、陈念祖是也。去此三谬,能卓然自立者,创通大义莫如浙之柯氏;分擘条理,莫如吴之尤氏。嗟乎,解伤寒者百余家,其能自立者,不过二人,斯亦怪矣。”(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章太炎序) 章氏受经学影响,主张中医临床理论研究 “上不取灵枢内难,下不取元明诸家”,唯以长沙为师,未免割裂历史之嫌,然推崇柯琴、尤怡的观点,基本上为近代伤寒学家接受。 完全就中医论伤寒学演变。今有《中医各家学说》教科书伤寒学派专章,读者多熟悉,本书不拟重复。 近代伤寒学研究概况,请参看拙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五章第八节,此处亦从略。倘读者欲知古今中外伤寒学著作,谨列尤要者如下: 古代: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十 宋·成无已《注解伤寒论》 明·方有执《伤寒条辨》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清·尤怡《伤寒贯珠集》 近代:恽铁樵 《伤寒论研究》 阎德润《伤寒论评释》 笔者以为,上述著作除《注解伤寒论》不足效法外,其它都是较好的。 日本学者的著作,以丹波元坚之《伤寒论述义》为最好,尤其所附答问,言简意赅,古人论著罕有其匹。 二、当代研究《伤寒论》应遵循的原则 古今佳作固多,然居今日欲深研仲景学说,仍需另辟途径,熔汇新知。本节探讨所遵原则有三: 一为发展原则。承认仲景有继承,更承认仲景有创新,仲景之后,仍有创新。 二为实践原则。《伤寒论》及有关热病著作是否科学,均应以临床效果为第一标准,当前实用价值尤应重视。 三为比较原则。比较古代中西学说之得失,以作当代伤寒学发展之借鉴;比较当代中西热病之趋势,以正视伤寒学面临之挑战。 古代伤寒学家亦有重发展,重实践者,如上举柯氏,尤氏、丹波氏,唯发展未至今日,实践终为纯中医之实践,不可能与西医比较。近代学者亦有重比较者,如上举恽氏,阎氏,然是与近代西医比较,或忽视发展与实践。这应是各方读者多能接受的原则。 三、张仲景的重大突破 正式探讨仲景热病学说之前,有必要指出,北宋之前,甚或明代之前,《伤寒论》的地位并不像后来那样高。唐人无称仲景为医圣者,宋人亦少有此说。唐太医署教授医学不列《伤寒杂病论》为教本。宋太医局到北宋末才开设《伤寒论》。声明这一点不是说其价值为后世虚构,而为提醒读者知道其价值历经近千年之后方为普遍承认。惜乎此后又重视太过,几乎成为教条,直至今日仍有人视若神明,不欲稍事评骘。 何以仲景受冷遇八九百年呢?浅见以为原因较多,下一节稍事评论,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书在理论上突破太大,一时难为众人理解。以下五点是其主要突破。 1.抛弃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的刻板说法,四因之中特重风寒,风寒二者寒重于风。书名《伤寒论》即可见其旨意。《内经》之热病病因说发展趋势亦如此,可见仲景善于继承。前贤识及于者,亦不乏人,兹不列述,然因书有版本不同,痉湿暍及霍乱或有不归入伤寒者。近今通行教材本宋本,含霍乱而不合痉湿暍。然则先生多明白,学生则易误解。 2.病后传变有六经之论,此六经非经脉之经,故与脏腑无涉。初病不必自太阳,次第不必沿六经,经尽不必六日或七日为期。对看《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可知此为仲景最大突破。 3.病因与证候无必然联系,《内经》病机十九条之说一概不取。(按:十九条之说宜在仲景之后,鉴于伤寒学兴起在宋后,故应提及,况《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亦有因于寒、暑、湿、风等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之说亦不取。 4.诊法不取《内经》四时五脏脉、真脏脉、五色察五脏等说。 5.不受五行说束缚。 读者或不同意以上浅见,因倘读过宋本或成无已注本《伤寒论》,便会发现辨脉,平脉及伤寒例中仍倡以上旧说,尤以伤寒例为甚。本节不事考证,然自方有执后多舍此数篇,只论 397法,113方,近现代专家几无人反对方氏见解,此说明多数人实际上肯定了仲景对内难的否定。据此应可知仲景如何勤求古训,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怪当今居世之士,多尊崇仲景之名,少发扬仲景之实,先圣有知必以吾等为不肖。 或问仲景取得突破的条件,笔者重视天才因素,也强调他善于博采众方。上节已论及,《内经》治热病以针灸为主,仲景治伤寒以药物为主。 113方必非仲景一人所创,故认为仲景自内难出发一步完成《伤寒论》是不可想象的。今不可知《阴阳大论》(由上述分析可知,阴阳大论断非七篇大论)、《胎胪药录》内容如何,然可知仲景撰用之书,必有接近《伤寒论》者。近年出土医书已足证明,不必多论辩。经方与医经原不是一回事,《汉书·艺文志》分类已明确。应该说经方向来是多于医经的。笔者不知内难之后复有堪称医经者否,而经方则不断涌现。就热病学而言,经方每进一步都需对医经进行部分否定,从《内经》到《伤寒论》最足以说明这一规律。 四、《伤寒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伤寒论》最耐人寻味的原因是其内容的系统性、条理性、统一性及普遍适用性。就其大端而言,论辨证,则八纲气血寓六经之中;论脉象,则《脉经》二十四脉尽有;论治法,则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齐全,针、灸、药三者皆备;论方剂,则汤液丸散,内服外用、灌肠、含咽,一应俱全。重病因者,理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谓之三纲鼎立;重治法者,理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重方药者,理出麻黄、桂枝、葛根、柴胡、栀子、泻心、承气、白虎、四逆、理中等十几类基本方。以上大体是书中本有,不勉强的,总之,头头是道,真是学之弥深,仰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奥妙无穷。至于热衷于引经据典者,可证其无一不符内难遗训,喜运气者可见其内蕴天机玄微,好经络者能看出十二经包罗无遗,精五行脏腑之说者隐隐然见其贯穿始终,长考据者亦能考出简编次序,文学错讹,断其为三代遗文。此类研究者大多是走火入魔,谬以千里。从细部入手,可否汗、吐、下规矩森严,而柴胡法但见一证便是。集其心法之要者,曰护阳气;开其无限法门者,谓之内伤外感、热病杂病无所不适,分擘缕析,扩充至百余万言。古今才高识妙者,历千余年未发尽其内蕴。三万言之著作,学问如此深奥,实为古今中外一大奇迹。 然而,为实用计看《伤寒论》体系,原不必铺张如此繁难。本论条文多冠以六经之语,则仲景之体系原是六经体系。条文内容大致由四方面组成:一为症状,二为脉象,三为治则,四为方药。此四者中以脉为纲最不便统帅全书,其余三方面,证状与脉象合参即是六经分证所本,以方药为纲大致亦可联系多数条文,而有助于理解仲景制方用药心法,治则原由脉证而定,以之为纲,逆向求脉证,复有助于体会六经分证的原则。总之,就中医学《伤寒论》,纵向能知六经体系,横向能知方药体系,逆向能通治则体系,已是融会贯通。初学者得此门径尤有好处。 浅见以为,由中医热病理论看伤寒体系的科学性约如此。初学者欲知(纵向)六经体系按何顺序编排,请查丹波氏《伤寒论述义》所附答问,笔者以为其说最简明贴切。 然则,即便不以临床实践为准,亦不可谓仲景之说无懈可击。现择其要者略加分析。 1.关于传经规律 太阳上篇第 4条(按今教材条文编号法,以下同)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脉数急者,为传也。” 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据此,则伤寒自太阳始,可传可不传。若传,乃以太阳,阳明,少阳之次,且每日一经,此说较《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稍灵活——不必非传不可。然而: 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至此已出现矛盾。此条显然指太阳经行尽需七日,作再经者,指七日后传阳明,这样日传一经和七日传经之说并存,初学者必然误会不解。试看成无己解此条,仍遵日传一经之说,则成氏不重临床事实(或无临证经验)可知。好在后人解此类条文时多指出不必拘泥日数,现在已非大疑问。不过,直至近代,解第 7条中“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时,仍百喙纷争。(详见拙作《近代中西医论争史》第五章第八节),问题仍出在理论体系本身。 又如,既有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之说,则伤寒发病不必先从三阳起,而细看三阴篇,似乎发于阴者仅可起于少阴(条文亦少)而不可起于太阴(实际应多)或厥阴。后世注家,于是有传经,直中之说,如此方符合事实。 粗查全书在传经规律上有前后矛盾的条文编号为: 4、5、7、8、10、16、23、104、105、184、269、270、271。 由西医理论看传经,是指自然病程症状变化。多数热病起病有发冷发热,头疼身疼,此即所谓多起于太阳。而后出现其它症状,此即传经。但这不是绝对的。外感中最常见的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确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古时,借三阳三阴之说解释此现象原无不可,但自然病程不符此日数之病种亦多。是以,固守伤寒理论,必不能解此千古之谜。后世学验俱丰之医家,解此类条文,只能做到不拘泥日数,以病家实际为准。惜乎直至近今,仍无组织系统的临床观察,看是否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及前三日在阳,后三日入阴。 184条竟借五行说得出病至阳明不再传的结论,不仅理论上前后矛盾。也不符合实际,可见一用五行说即出谬论。 2.关于六经纲领 阳明篇 179、180、181三条,颇难解通。179条之少阳阳明尤不易解。即便将三阳阳明统一到胃家实,仍不足统帅茵陈蒿汤证、吴茱萸汤证等条。少阳病纲领不足以统帅柴胡证,尤其明显。浅见以为,六经纲领中太阳、太阴、少阴较好,余皆不满意。 3.关于治疗 205条:“阳明病,心上硬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此条本身即前后矛盾。其实按仲景理论,此证本当攻,尽管把握不大,当时无更好的办法。攻后可能死,可能愈,说明是危证。今中西医结合治急腹症,遇此症即放心攻下。当然纯考据家可以说此条仲景原文无 “不”字,笔者概不采考据家方法。 笔者学浅,上述见解或系成说,或有不当,读者欲求近年研究《伤寒论》较好的著作,谨推荐李克绍著《伤寒解惑论》,书虽简短,时代气息较浓,尤有助于理解上述对伤寒体系长短的看法。 (顺便提及,近年有张启基、王辉武编《伤寒论手册》,意不在发挥,考订,而分类编排颇细密,实为很好的工具书。) 要言之,凡仲景照搬《内经》热病理论处,大多不通,后世解伤寒,一遵内难,便出谬论,撇开内难,实事求是,即能通仲景之意,补仲景之不足。据笔者所知,《素问 ·风论篇第四十二》论五脏风,均有多汗恶风症状,《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有“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有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灵枢·岁露论第七十九》有“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此数句约与仲景分太阳中风伤寒,以有汗无汗,恶风恶寒为依据有关。《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的六经纲领为仲景取法者,只有巨阳(太阳)病,头项痛腰脊强;少阳病,胸胁痛。其余脉证治则方药,几无可通之处。 五、仲景成功的秘诀 建立《伤寒论》体系的秘诀主要是归纳法。《内经》体系并未排斥归纳法,但主要靠演绎。其中靠归纳而来的,基本上只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后便直接套用阴阳、五行哲理,将这一规律演绎到天、地、人。归纳法主要有因果归纳和类比归纳,前者较可靠,后者则在中医中最常用。类比法在中医习称比类取象,这种方法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对象间的可比程度,把许多不可比的东西归类到一块去,是《内经》体系带有重大缺陷的方法论原因。归纳的结果是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散乱的、漫无头绪的东西(事物、概念)理出头绪来,通过它们的内在联系整理成系统。尽管哲学家至今对归纳法能否发现客观规律仍有疑问,但至今它仍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当然,不存在毫无理论指导的归纳,仲景时代,归纳热病规律,不可能完全抛弃《内经》中已有的理论,只是当《内经》的六经框架容不下仲景掌握的事实时,便需要对旧框架进行大胆改造。我们说《伤寒论》有《素问》六经之名,无《素问》六经之实,就是这个意思。 运用归纳法,必先有可供归纳的对象,张仲景归纳的对象即当时各种方书治疗热病的记录和他本人的经验,从广义上讲,可看作实验、观察得来的资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过程主要就是搜集资料的过程,随之而来的归纳便和我们学《伤寒论》用以看病的过程相反。我们是先有一个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纲领在胸中,而仲景是对众多记载热病初起的资料(包括他本人的经验)进行归纳之后,才得出这个纲领的。 解决单一因素过程时,主要用因果归纳法即可。比如发热,有汗,恶风,脉浮,头痛的病人,当时可能不清楚用麻黄汤,桂枝汤哪一种能治愈,有用过多种方法治疗的记录,从中归纳出桂枝汤最好,便有了桂枝证典型症状的条文。这种过程不可能都是张仲景一人完成的,别人可能已进行了局部归纳。不过像仲景积极而自觉地进行系统归纳的人极少。他的伟大之处即在于此。 《伤寒论》体系不是单因素一过程,还需要使用其它归纳法。比如,归纳众多病人的脉证,发现大体可分为六组,于是借用《内经》三阴三阳的术语,这便是三阳三阴辨证体系出现的过程。其中需同时运用因果归纳和类比归纳。若联系到治疗,则太阳病白虎证与厥阴病四逆汤证几乎全相反,显然它们不能归到一起去,脉证相反,则治则及方药亦相反。此例仍靠归纳法。 《伤寒论》中亦有演绎推理, “以……故也”句法处即是。其它内容亦可散见,此不赘。 笔者特突出归纳法在《伤寒论》体系建立中的作用,读者不要误以为仲景是先学了科学方法之后才自觉运用的。科学思维除后天条件外,先天因素起很大作用。我国古代逻辑学不甚发达,据笔者所知,两汉以前的著作,运用归纳法如此成功者极少。自然科学著作几乎不见。《伤寒论》成为千古之谜,原因约在这里。此后的中医著作,凡取得重大突破者,均由于比较自觉地学习了张仲景的方法。 从方法论角度看《伤寒论》,亦可发现明显的缺点。主要是可供归纳的因素太少,并且是直观经验所得,其中又几乎没有定量资料。归纳出来的规律带有较严重的模糊性,给后人学习这些规律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很难运用。大实若虚的阳明急下证(如252条),寒极似热与热极似寒的寒厥(如353条),热厥(如350条)证也很难鉴别。直觉所得既然只有脉和证两方面,那么何时舍脉从证,何时舍证从脉也不容易掌握。尤其是到了危急关头,如少阴三急下,能临证不犹豫的医家不多。中医热病学的这一缺点始终没有彻底克服。后世诊断虽多了舌诊,辨斑疹等法,仍然是直观、直觉材料,与《伤寒论》相比又忽视了腹部触诊。其它直观可达处,如二阴、鼻咽、四肢等处也观察不细。这样诊病必然受很多局限。至于对人体构造的分析研究,对致病外因的深入观察,则因时代限制,不能苛求于前人。总之,中医热病学——直至温病学派完成,其诊断仍建立在直观定性观察基础上,这样就决定它很难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疾病。 这不是张仲景的过失。 六、仲景的辨证和辨病 现在对中医特色最简明的概括,叫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仲景首创的。(如果说《内经》中也有辨证论治,则那时还太零乱而不实用)仲景之后虽有别是辨证纲领出现,从方法论角度看,除吴又可、王清任之外,没有新的突破。吴、王二人也未能促成方法论重心的转移。故此处有必要粗略探讨一下辨证论治的长处和短处。 单就《伤寒论》看,仲景确实很重视辨证而忽视辨病。如前所言,六经辨证系统适合于风寒暑湿各种原因致病的诊断治疗。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仲景并不想辨病呢?浅见以为不是,试看霍乱另立于六经之外,该篇不见三阴三阳字样,便可知仲景是把它当作广义伤寒之外的一种(现在可以说是一类)病。其中不讲霍乱的病因是什么,又不分三阴三阳,( 384条颇含糊,不足为据)大约仲景不敢肯定,霍乱亦由六淫引起。若同时参考《金匮要略》,则本应属热病的痉湿暍,疟疾、下痢、肺痈等也独立出去了。为什么这些病能独立出去?显然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它们各自的特殊临床表现。以疟为例,六经辨证论治原则上对它不适用,故虽用有桂枝、白虎、柴胡等方,而蜀漆散,牡蛎汤两方中均用蜀漆(常山之苗叶),则为113方中从来不用的药品。现代医学早已证实常山之抗疟作用(见张昌绍著《现代的中药研究》133—140页科学出版社1956)看来,辨证并不排斥亦不能代替辨病。凡能辨病者,古人仍以辨病为先,只是由于古代观察方法手段有限,不能认识到致疟的原虫,致痢的杆菌及各脏器部位的详细病理变化,所以才完全凭症状区分。 霍乱为什么独立出来?浅见以为同疟疾独立的原因相同,一因多见,二因其特殊表现不同一般风寒。仲景所说之霍乱多指今天所谓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常识。其一般特点是发病急,吐泻重、寒热轻、死亡和恢复均较快。肺痿、肺痈的特殊症状是咳嗽吐涎沫(痰),胸疼、唾脓血、喘,而时时振寒则与一般伤寒相同。仲景无叩、触、听诊、对肺痿、肺痈(今谓肺炎之类)的辨病是准确的。中外古人均对肺炎认识较早,唯中医似不知脓胸之症。仲景谓肺痈 “脓成则死”,看来当时对此病疗效不佳。再如天花、麻疹,在仲景时代已有,今不见于《伤寒论》,大约亦系因特异证状独立于伤寒之外了。 然而,应指出,仲景时代关于辨病和辨证的概念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同。仲景的原意是把伤寒也视作病 “病”的。伤寒分中风、伤寒、中湿、风湿、中暍等,与疟分温疟、瘅疟、劳疟等意义略同;中风、伤寒分太阳病、阳明病等则与疟分牡疟、牝母意义略同。中风、伤寒、中湿等强调的是致病原因,太阳病、阳明病、牝疟、牡疟等强调的是各病发展阶段及正邪双方所处的状态。仲景时代对病因认识很疏略。六淫(《伤寒论》中只见四淫)说不足以科学地把外感按病因系统定名。比如,《内经》认为疟的病因是风,《伤寒论》中干脆不提,否则除非引《内经》原说便无法解释同样是中风,为什么疟有典型的特异症状。总之,在戾气问世前,中医的外感病因学是不完善的。 六经辨证又可以说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朴素体系。比如:太阳伤寒蓄血证,就含有病因是寒,病位在下焦膀胱和体表,正邪斗争的状态是正气未将寒邪化热随汗逐出体外,寒邪也未能进入肠胃,而是传于下焦成为淤血,这样至少三层意义。加上其人如狂,则知心之官能受扰。仲景的这种诊断体系与现代医学并不相悖。此证在西医可能诊为急性盆腔炎(或急性肾盂肾炎),其病因是细菌(风寒是诱因),病位与中医略同,正邪斗争状态处急性期 ——即机体反应强烈,积极调动体内噬菌抗炎因子,早期一般均有发冷发热,头痛身痛等中医说的表证,脓成之后即不再发冷头痛等。此证的中医辨证归入太阳阳明合病,或阳明病的一种应更恰当,因此证确以里证为主,且用攻下法,唯不一定现大便干硬而已。关于中西医治疗此证的异同,恐费辞太多,不再述。分析其它典型条文亦可证明,仲景所谓证(法)均包含病因,病位、正邪斗争状态(机体反应状态)三层意思在内,此与西医诊断略同。 所不同者,乃中医治疗时,主要从病位及机体反应状态立法,针对病因的药物反居其次或竟不用,治伤寒尤然。究其原因,乃由于: 1.病程和症状主要并非直接由外邪决定,故六淫均可生热,均可化寒,亦均可出现六经症候。 2.外邪侵犯人体没有特异选择性,故虽有病位概念,却看作病的不同阶段,或人体对六淫的易感性因某病位本身特性所致,用药亦为纠正其偏差,而非直捣病因。后世所谓引经药,非方剂之主药,道理在此。 3.药物和病因之间无针对性,或说少有始终对付某病因的药物。如风寒在表,需用驱风寒药解表,一旦入里,疾病的寒热虚实即主要不取决于外邪,故在里既可用热药温通,亦可用凉药攻下等等。 这样看来,有人说中医的治则略同于西医的顺势疗法,有一定正确性。此说较复杂,暂不论。然由上述分析大致看出,仲景忽视病因的特异性是较明显的。究其缘放,是当时不可能认识现在西医所说的病因特异性。中医热病学始终未能解决这一问题,故治疗方面即有重大缺陷。古时结核病、肠伤寒、白喉,猩红热,甚或疟疾(恶性疟),麻疹(易合并肺炎)产褥热、中暑等,一直死亡率较高,原因即在此。当然,若与那时西医相比,则疗效好得多。此点下文谈。 辨证论治的另一缺点是病位不准确,这是解剖不发达之故,外感病定位较准确的,约只有胃家实,热入血室,肺痈、肠澼等。尤为可怪的是,《伤寒论》中极少提鼻塞,流涕、咽疼等上感的局部症状。这很使我们怀疑当时中国人是否感冒,或感冒不叫伤寒。反之,头项强痛的症状则今日似少见于热病初起。病位不确有时是极影响治疗的。如咽后壁大脓肿,(《内经》有)严重喉炎,不及时手术便无救。辨证论治一般不考虑这些局部问题。至于黄疸,既见于《伤寒论》某些条文,又是《金匮要略》中的一种病,也是由于对病位 ——解剖生理认识较粗造成的。黄疸如此受重视,说明古时此病甚多见,以今日情况推测,那时肝病必不少,然古人极少将黄疸和肝胆联系在一起,也影响治疗。 七、仲景制方和用药 《伤寒论》 113方用药只有87味,连《金匮要略》在内,亦不过120味,而公认同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却有365种药,仲景方中所用药物全部包括在内。可知仲景不能完全代表当时经方医家。浅见以为,当时实用药物较《本经》更多,今已有《五十二病方》等已足证明。总之,当时的方药实践为仲景制方用药提供了充分条件。 药物学发展应是先知单味,后用复方的。《本经》内容较朴实,完全不见仲景制方之术语,如解表、发汗、攻下、和解等。故成书时间似应更早。本节暂不讨论。笔者于此想说明的是仲景方亦在很多地方用了单味药对症治疗的知识,辨证施治立方仍不排除对症治疗。试看桂枝汤主要加减: 腹满时疼 ——加芍药 腹大实疼 ——加大黄 喘 ——加厚朴、杏仁 项背强几几 ——加葛根 脉促胸满 ——去芍药。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加茯苓,白术。 这些加减应都是建立在对单味药对症疗效认识的基础上的。粗看《伤寒论》十几类方剂均有这些资料。仲景既如此尊重用单味药的经验,则其基本方剂也是从经验方而来,更可肯定非一人之功。后世说方有君、臣、佐、使,而每方必用其君药的正面疗效。近三十年对许多方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约可以解除一些人对经方的神秘心理了。 今需注意者,即《伤寒论》中前两基本方桂枝汤,麻黄汤后世少用,今日尤少用。宋代开始重视《伤寒论》,但局方时代即不多用此两方。至金元时代,河间学派兴,此两方更不受重视。眼下,善用此两方治外感初起者百中无一,而该两方为《伤寒论》中法度最森严之方剂。书本距实践如此之远,为医者不当深思所以乎? 八、仲景描述症状之特色 热病第一重要症状为发热,此为中西医所公认。打开西医诊断学基础,发热亦居诸症状之首。但仲景对发热之描述,实在不尽同于西医。 仲景论发热亦有程度之分,如微热、潮热、有热、热盛、大热,此分法约同于西医所说低热至高热。但仲景对发热之描述另有以下特色: 1.重视自觉特点:如恶寒、恶风、翕翕发热、烦热、蒸蒸发热、发热恶寒、啬啬恶寒、不恶寒但热,不恶寒反恶热,有热恶寒,无热恶寒,振寒等等。总之,发热同时是否有恶寒,最受重视,此种症状一般系病人自我感觉。今日可测出体温,但不能测出是否恶寒,而是否恶寒(恶风略同)。常较单纯知道他觉之热更能反映正邪斗争状态,也更便于施治。谚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大体是正确的。(此处前提应是有热恶寒。)人或以少阳之寒热往来,厥阴之热深厥深驳此说,均不能驳倒,此可知恶寒与否较汗之轻重更有指导治疗意义。然仅知仲景之说或不能全知发热,与恶寒之关系,读者倘能兼通西医对发热之研究,必能更深刻领会仲景之旨。此处仅提请西医同道注意,高热时欲用物理降温,一般应待恶寒止,恶热始,汗欲出或已出之时施用。否则即干扰了机体之正常反应,而不利于病愈。 2.重视发热与汗出之关系 伤寒在表,发热汗出为表虚,发热汗不出为表实;伤寒在里(阳明),则应身热、汗自出(潮热即当有汗,濈然汗出即当有热)。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或为淤热在里,或为郁热上蒸等,病必不愈。大汗出而热不解,有阴绝亡津之虞;无热而大汗出不止,亡阳在即。以上为热与汗相关尤要者。 读者细察热病患者即知,无论病在何经,将愈或初愈时,必有自觉舒适之遍身小汗,(战汗时汗多,而病人亦应舒适)。病在表,解肌、发汗之目的为引邪外出,有汗固不待言。阳明病恰当攻下之后,少阳病和解之后,亦必有热退汗出彻身。即或三阴证行温中,回阳,通脉之法而能愈,亦应见汗。至于由阴反阳,再遵三阳之法,见汗已如前述,故汗法居八法之首,八法之内容均寓汗法之意。甚或杂治诸法,用之而效,亦多随之汗出。言及此,应知汗出不当(无论发汗,自汗)均有伤津之虞,即西医所谓脱水,仲景法中有此类条文。已脱水热仍不解,施治即甚难, 211、212、213条为死症,214条戒利小便,203条重视小便次数,252,253、254条用大承气急下等等,均就脱水过重而论。古时无补液法,治疗上讲究尤细,读者仔细体会,必能发现仲景之法有关于此者尚多。 3.发热与厥 以西医言之,典型之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多有不同程度的恶寒,肢冷。最典型者,可以疟疾(自然病程发病 2—3周最典型)为例,若热型为稽留热,则一般不见厥。然此所谓厥,时间多短,其久者不过半日,短者半小时左右,在仲景理论多以恶寒或手足冷概之,非四逆汤症,即非仲景所谓厥逆。四逆证,多见少阴,厥阴、霍乱篇,一般因下利,呕吐、发汗或自汗过多所致。伤寒出现厥逆即近危险,仲景明言之死证多属少阴、厥阴篇。厥逆不可下,经有明言,然335条属热深厥深,又有可下证,故此条之厥非吐利所致,约相当今所谓严重感染中毒。其余诸四逆证,均因吐利、脱水所致,吐利脱水脉应虚,见微细或无脉即告危急。见滑脉,紧脉为热深,厥逆非吐利所致。见沉迟脉病益复杂难治、常见之四逆证发热应不剧,唯热深者可高热。 总之,仲景在热与厥并存时,重厥轻热,学者倘不能合参中西,较难诊断 “热深厥深”。又厥证分别偏入少阴,厥阴两篇,鉴别要点即视脉微细与否。浅见以为,厥阴病之纲领应为厥逆,现纲领繁锁而不得其要。今少阴、厥阴两篇编排勉强处较多。 与发热关系密切者尚有渴不渴、小便利不利等。从略。 《伤寒论》描述其它证状时亦有不少特色,读者能仔细观察病人,参以西说,定能获益。本节仅以发热为例,示以门径)。 附二:《伤寒论》死证中西医结合研究 提要:本文结合中西医临床理论,对《伤寒论》中明确的死证条文,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将原文中所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各死证的西医诊断及其可治与否。结果表明,《伤寒论》中的死证大多属于休克,若经现代临床处理,基本上是可以避免出现或治愈的。 《伤寒论》是中医第一临床经典,其实用价值经过近两千年的检验,对中医临床理论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至今仍为每一位学习中医或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者重视。 作为一部杰出的方书,《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体系,意义深远。但笔者以为,同样可贵的是张仲景对当时无法治愈的证,用很朴实、准确的文字作了忠实而客观的记录。我们应学习他的科学精神。要发扬中医,从最直接、通俗的意义上讲,即应该是设法解决前人留下的不治之证。 古今研究《伤寒论》者不胜其多,但对其中的死证,却基本上无人说过自己有新方法能治愈,注家碰到这些条文,只是阐发所以必死之理。古代学者的说法不必列举,就是最新的《伤寒论讲义》对各死证仍然束手,不言有何方法可治。 本文谨试将《伤寒论》,中的死证做一中西医结合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 一、本文所据版本 为方便读者对照查考,本文均据目前常见的版本,即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并参考近年据该本校勘、注释的新版本,如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校注的《伤寒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年版)等。内容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起,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止。条文号码依赵本不变。为简明计,凡非举例说明处,即只列条文号码,不引原文。 二、死证选择标准及有关条文 死证选择标准是: 1.仲景明言系死证、无疑义者。如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仲景明名言“不治”者。 3.仲景于分析病机中提及者。如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本文分析此条时,自“直视”始。 4.仲景云“难治”者,不选。 5.仲景若云系误治成坏证而不治者,不选。 照此标准,《伤寒论》 398条条文中,共选死证21条。依条文原顺序为第133、167、210、211、212、232、295、296、297、298、299、300、315、333、343、344、345、346、362、368、369条。此21条中若按六经分属,计太阳共2条、阳明共4条,少阴共7条、厥阴共8条。少阳和太阴无死证。六经之外的霍乱、阴阳易两篇亦无死证。 三、统一症状术语的说明 《伤寒论》辨证体系与西医诊断体系有别,但在描述具体症状时大部分术语双方含义是相通的,其区别主要是古今措辞不同。 2l条死证中涉及的主要症状统一整理原则如下: 1.脉象:基本上照用条文原词。 2.肢冷:指条文中的“厥逆”、“厥”、“四逆”等,其义同西医亦用的“四肢厥冷”。此处简化。 3.腹泻:指条文中的“自利”、“下利”、“利’’等,为方便列表,不再细分其区别。 4.谵妄:指条文中的“谵语”、“(讠+严)语”等。 5.烦躁:指条文中的“烦躁”,“躁烦”、“烦”、“躁”等,进行西医诊断时参考烦和躁的区别。 其它症状亦均参考古今注家的较一致看法,换用现代词语。如 “喘”、“喘满”换用呼吸困难,“息高”换用呼吸表浅等。 四、死证症状列表分析及各证西医诊断 所选 21条死证中有三条是特殊诊断的。第133条为结胸;第67条为脏结;第333条为除中。此三待下文专门分析。其余18条依次列表如下(见附表) 条文号 脉象 四肢 消化系症状 神经系症状 呼吸 寒热 病期 附注 西医印象 210 腹泻 谵妄 呼吸困难(重) 发热 不详,应非初起 消化或呼吸症状有一便死 感染和脱水致昏迷 211 短 谵妄 发热恶寒 应非初起 发汗过多所致未必是误治 重度高渗脱水所致昏迷 212 涩 5至10天不大便 谵妄 呼吸困难(轻) 下午低热不发冷 约5至15日 同上 232 但浮 腹胀满哕 10日以上 无尿 高渗脱水伴麻痹性肠梗阻 295 微细 肢冷 腹泻 发冷 休克 296 微细 肢冷 呕吐、腹泻 烦躁 不详 休克 297 微细 腹泻已止 头昏眼黑时有浅昏迷 不详但非初起 感染中毒性昏迷伴休克均轻 298 无脉 肢冷 躁动 发冷 不详 一说有吐、泻 重度休克 299 微细 烦躁不得卧 呼吸困表浅 6日以上 感染中毒性休克 300 微沉细 恶心、腹泻 烦躁 5日以上 由汗出不烦,但欲卧发展来 感染中毒性休克 315 无脉 肢冷 腹泻、干呕 烦躁 不详 仲景白通加猪胆汁汤未必有效 休克 343 微 肢冷 烦躁不得卧 6至7日 灸厥阴不必效 感染中毒性休克 344 肢冷 腹泻 发热 不详 休克 345 肢冷 腹泻重 发热 不详 休克 346 腹泻 发热汗出不止 7日以上 休克 362 无脉 肢冷 腹泻 呼吸困难(轻) 不详 足背动脉较实为顺 脱水休克 368 无脉 肢冷 腹泻 不详 一日内脉还手足温者可不死 脱水休克 369 实 腹泻日10余次 不详 ? 表内 18证中,除少阴病未明言脉象者加入“脉微细”外,其余概不推测脉象以己意填入。其它症状均照条文所载换用通用术语。总之是概不推测脉证而补充条文所无,以免见仁见智之失。 表内最右一栏已给出各证的 “西医印象”,第369条不敢妄断,窍以为仅据条文内容不能断为死证。其余17证有15证的西医印象为体克(内有两条伴浅昏迷),诊为休克的根据如下: 1.第298、315、362、368条之症状均有无脉,肢冷、腹泻(或兼干呕),298、315条更有不安,稍有西医临床知识者,应以为诊断完全无误。 2.第295、296、300、343条均有脉微细,另外肢冷、腹泻、呕吐、烦躁四症状中至少各具其二,诊为休克亦无疑问。 3.第211、346条,条文中已诊为亡阳,一因发汗太过,一因自汗不止兼腹泻,虽其一无脉象,诊为休克亦成立。即按中医理论,亡阳之结果亦必至脉虚极乃至脉绝。 4.第344、345无脉象,然前者肢冷、腹泻、烦躁俱备;后者肢冷不止,腹泻极重,两条的脉象可知,诊为休克亦不勉强。 5.第212条脉涩,发病日久,喘满(酸中毒呼吸?)299条脉微细,病亦日久,呼吸表浅(据此应有脉数);297,条脉微细,先有腹泻,又兼头眩、时时自冒(低血压所致?)。此三条诊为休克亦基本成立。 至于发生休克的原因,笔者以为脱水,感染中毒难分主次。大抵症状中以吐泻、大汗为主者脱水是导致体克的主因,以发热、神昏为主者,感染中毒是休克的主因,表中未说明原因者,因条文太略,不宜妄测。但这 15条均无失血、过敏等原因是可以肯定的。 五、中西医结合看休克死症的预后 以上所举 15条休克死证,自今日西医临床理论看来,无一条可条可肯定已是不可逆休克,特别是脱水所致的休克即使单用西医疗法亦不难治愈。西医和中医结合临床同道均有亲身身经历,不必举例说明;全不谙西医的同道则无妨亲自与西医合作观察一下。内科病中以往常见的容易因脱水体克的病例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婴儿腹泻等现已不多见,但在数十年前上溯至仲景时代是很常见的。感染中毒为主所致的休克目前亦较少见,主要病种是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血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在这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总之不宜再视《伤寒论》死证为定论。 六、仲景何以无法治休克? 1、因呕吐、腹泻造成脱水休克后,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原只有腹泻者,会再加呕吐,患者因之不能进食水,更难服汤药,休克迅速加重。故西医无补液疗法前尤其视休克为危证。中医向以口服药物为主要手段,必然受限制而束手。第343条灸法,然不必效。至于高渗脱水而致休克,则非恰当补液便不治,因其在中医均属太阳合阳明屡经汗,吐、下之后,此时时或阳亡、或阴竭,汗下均视为禁忌,又无可温之理。 2.脱水休克较轻者,可望吐、泻、汗诸症自止。中医治少阴、厥阴病中的此类证,温里、回阳、救逆、通脉是大法。其作用在于促进机体代偿。故第315条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脉可暴出,但以微续者生,可见仍以机体从容代偿为主。第368条有“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其机理同上。 3.感染中毒性休克,处理尤难措手。目前西医处理此证时,起手亦不以对付病原体为主,但必须兼顾,休克纠正后仍需祛除病原体(设有特效药)。不过当前已少见一般感染(如痈)出现休克者,因多已防患于未然了。中医相对少有特效药物,加之古时往往不能及时就医,故有发热数日后又出现休克者。此时往往又有神昏、呕吐,汤药便难以为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病证的原则即在于发挥中医调动机体代偿能力的长处(改变剂型,大有前途),以尽快消除心,血管机能不全,并用西医的特效和对症药物。 七、结胸、脏结和除中 第 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条文很简单,但目前能认准结胸证的人恐怕不多——特别是“大结胸”。今日之中医,用大陷胸汤(丸)者亦罕见,因其峻攻、峻下需医家有识有胆。何谓结胸?综合128至l38条内容可总结为:心下痛、按之石硬、发热、脉沉而紧,心中懊憹,但头汗出等。由西医角度看,结胸应包括胰腺炎、上消化道穿孔、胆道感染、渗出性胸膜炎等。然而第131条说:“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若中西合参,仲景此说未必尽是。本文不就此深究。至于治法,则中西医结合治急腹症用通里攻下峻法有效确是事实。中医治结胸是忌脉虚(浮大为虚,见132条)、忌烦躁的,二者皆为死证。若中西医结合,则大多可活。文献甚多,不必举例。以上简析供中西同道参考。 第 167条:“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但笫129条亦属脏结,却只说“难治”,未说必死。由西医看,脏结应是何病?有人说第167条是嵌顿疝,笔者同意此说。第129条亦应怀疑为急腹症。看来脏结不应属伤寒,由病名字面推测,古人可能做过病理解剖。不过结胸和脏结均编入太阳篇,算是伤寒初起的两证,亦有些道理,不可全用西医套中医。 第 333条记的是除中,是必死证,不再抄原文。笔者有此经验,但不多见,足示古人观察细致。 《伤寒论》中还有难治症,误治后死证等,条文亦约 20条,若全面研究,结论亦略与本文同,读者可详查。本文参阅文献颇多,然除《伤寒论》外,未引一家原文,不妥处,欢迎指正。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阳医圣祠,纪念张仲景
gaoguanzhong 2019-12-5 15:16
0162南阳医圣祠 0163照壁 0165医圣张仲景 0169碑廊 0171碑廊碑石 0173六碑亭 0177百寿亭留影 0232医圣祠山门 0181殿堂 0207张仲景墓亭 0195大殿张仲景事迹陈列 0202四合院 0212张仲景为百姓治病 0214秋风阁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12/2 中国有两位医学家常被誉为医圣,一位是东汉的张仲景,他以《伤寒论》出名,另一位就是明朝的李时珍,他的《本草纲目》广为人知,有个电视剧就叫《大明医圣》,说的就是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主要是谈中药的,所以他也被誉为“药圣”。不久前我写过李时珍故里参观记,今天再来说说张仲景,今年4月到河南南阳,我瞻仰过纪念他的医圣祠。 南阳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除了诸葛亮的卧龙岗,还有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150-219)的医圣祠,他的名著《伤寒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至今为人称道。 医圣祠,位于南阳老城东温凉河畔,为张仲景墓址所在地。始建年代无确切考证,医圣祠内现存有一块“晋咸和五年”(330)张仲景墓碑一通。据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张仲景墓旁已建立了祠院。以后经多次修葺,而成南阳名胜之地,与南阳城中的玄妙观,城西的武侯祠遥相辉映。旧时每年的上巳(农历三月三)、重阳为医圣祠的香火大会,士女如云,及其繁盛。如今两年举办一届张仲景医药节,到医圣祠祭拜,是医药节的核心活动。 来到医圣祠,眼前出现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博大雄浑,巍峨壮观。登上九级踏,迎面而立的是一对高大的双重檐阙,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面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与吉祥。在宏伟壮丽的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正门上方郭沫若所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的,长宽各为3.5米。石碑两侧镌刻着金字对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辩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中间则是《医圣张仲景传》。背面刻写着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辉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过照壁,进入园林,花木扶疏,在绿地草坪正中竖立着张仲景的高大塑像,两侧竖有历代名医的白色塑像,如岐伯、扁鹊、王叔和(晋代脉学家,曾整理张仲景医书)、皇甫谧(针灸学家)、孙思邈、成无己(金代医学家)、李时珍等等,展现我国中医学历代群英灿烂的景象。 花园两边有长长的碑廊。东廊房有仿汉画石刻百余幅,介绍张仲景一生学医求教、行医疗疾的事迹,其中有一幅画着张仲景当官时不忘为民治病的画面,配诗“医国医民救苦难,仲景盛名天下传,浩荡恩德民感戴,众口一心举孝廉。”西廊房里有我国远至神农、黄帝,近到明清的各代名医石刻和小传100多幅。 园林中央,立着高大的纪念碑亭,檐牙高啄,非常醒目,亭中间立着六碑合一的六边柱体,镌刻着毛泽东对中医的评价等名言佳句。 现在到了红墙琉璃瓦的医圣祠山门,两侧立着春台亭和秋风阁。入内,从牡丹园和芍药园中间走过,就是汉代风格的拜殿,金字大匾“万世医宗”,还有“中医祖庭”,凸显医圣张仲景的崇高地位。 拜殿和墓亭前后攀接,墓亭飞檐翘角,内有一座砖砌墓,成覆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因古代“羊”和“祥”通假,这就是医圣长眠的地方。墓顶有一莲花台座,象征张仲景“出污泥而不染” 的高尚品德。亭前立有刻着“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先生之墓”字样的石碑。 瞻仰过墓亭,再穿过殿,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建筑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医圣祠的大殿和东西偏殿。其中大殿两侧有一副对联格外醒目,上联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下联是“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这些殿堂就是介绍张仲景一生和成就的地方。还收藏从医圣祠出土的文物,如东汉针灸陶人,晋代张仲景墓碑,张仲景著作的早期版本等。 陈列介绍说: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大约生活在150-219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很早就立下“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大志向。他拜同乡名医做老师,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在年轻时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东汉末,疾疫流行,张仲景宗族在不满十年中死去三分之二,主要病状都是伤寒发热,然后转至危殆。张仲景悲痛之余,发愤著书。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 汉灵帝时举孝廉(当时还没有科举,当官靠推荐),张仲景入仕,据说后来官至长沙太守。相传他任职期间,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在衙门大堂为百姓看病,至今在南阳和长沙流传着他坐堂行医的美谈。后来的药房多冠以“xx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业绩。 张仲景最主要的成就是撰写了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确立了中医学的辩证论治诊疗体系,因此张仲景被后人尊奉为医圣。馆中介绍张仲景著作的流传及版本情况。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大约是在东汉建安10年(205)前后,在流传的过程中,到北宋形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其中,《伤寒论》10卷,22篇,397法,113方,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热性病的病理、诊断、治疗及用药。《金匮要略》6卷25篇,包括内、外、妇科、皮肤科等40多种杂病的治疗方法139条,262方。 这两本书,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八法,并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中医药学诊疗体系的精髓核心。两书方剂中,用到各类药物200余种。方剂中的君臣佐使配伍严谨,加减变化奥妙而精当,丰富了中医方剂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 这里解释一下,阴阳是指张仲景把外感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加以分析综合,归纳成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和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症候类型,称为六经,根据这些症候类型施用药方,“各有主方,随证加减”,为后世辨识征候,进行治疗用药提供了依据和准则。这就是前面照壁上“阴阳有三”的意思。在首先确定病征属于三阴三阳的某一类型之后,进而分清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病象的寒热,盛衰(虚实),最后作出诊断。八纲辨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复杂的疾病分析归纳得非常系统清清楚楚,使人便于掌握。 书中出现的各种方剂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浴剂、洗剂、熏剂、灌鼻剂、滴耳剂、软膏剂、栓剂等,至今仍然是临床常用的剂型,难怪两书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辩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已历1800多年,仍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书中确立的辩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最后,我们用副馆长张兼维作词的《医圣颂》结束本文: 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 神农尝百草,黄帝启医源。 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 辩证立八纲,大论著伤寒。 活人即活国,龙族得绵延。 大医担大道,民命重于天。 国医崇祖庭,先师南阳眠。 望之如汪洋,仰之若高山 万民祀千秋,家国得平安。 圣德昭日月,佑我万万年。
个人分类: 中国名人|6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张仲景真乃神人下凡
热度 1 sheep021 2016-1-18 13:40
如果不是伤寒论传世至今,谁人还会记得汉朝有个张仲景? 张仲景,到底是张机,还是张羡? 是否是南阳人,是否在长沙做过太守? 这些问题至今在学术界还有争论! 匆匆行乱世,默默著伤寒。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张仲景真乃神人下凡也。也许,完成伤寒杂病论是他唯一的人生使命。时至今日,伤寒论名传天下,而他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 张仲景到底是谁,也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叹中医之凋零,痛百姓之苦楚,愤而用功,博采众家,勤求古训,集其大成为《伤寒杂病论》,丰富和发挥了中医汤液经方,并使之得以流传至今,在中医药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人生一世,长不过百年,能成一事足以! 附: 张仲景生活的时间与空间 长春中医学院基础部(130021)那秀梅 张仲景,正史无传,较早涉及张仲景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则: 张仲景《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见侍中王仲宜,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疾,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件,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宜,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太平御览》卷七二二引《何顺别传》: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顺.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将为良医.卒如其言。颗先识独觉,言无虚发。 我们只能从这有限的记述中,勾勒出张仲景生活的时间与空间. 一: 张仲景生活的时间 张仲景的生年已无法确定。从前述三则史料可以看出两个坐标:张仲景比何颗小很多,比王仲宣大很多。 何颙是一个历史人物。《后汉书•党锢列传》说:“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也。少游学洛阳。及陈蕃、李膺之败,颗以与蕃、膺善,遂为宦官所陷,乃变姓名,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亲其豪杰.有声荆豫之域。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交。是时,党事起,天下多离其难,颇常私入洛阳,从绍计议。”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太祖(曹操)少机普,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可见何颙是与陈蕃(?-168、李膺(110-169),桥玄(109- 183)同时代的人.年长于袁绍(?-202),曹操(155-220).我们姑且假定何颙生于公元110年前后。大致是不会错的。 何颙有极高的泪察力.精于品鉴人物,预言未来一生与东汉家年的宦官专权作不懈的斗争.他除了对张仲景下过“用思精而韵不高”的评语外,还对少年曹操颇为赏识。 张仲景“总角”之年,大约应是15岁左右.何颙品评张仲景的时候,假定为“岁,比张仲景大50岁左右。那么这一年应是公元175年.以此推算,仲景生于 公元160年前后。 《伤寒论》完成于建安10年前后,这时正是仲景45岁左右,学术成熟而又精力旺盛的中年时期。 仲景生活年代的另一个坐标是王果。《三国志•魏书•王架传》记载,王粲死于建安22年((217年),终年41岁,与皇甫谧《甲乙经•序》所记相符.据此,则王粲生于公元177年,他20岁与张仲景相见时应是公元197年.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是三国时代的著名文学家、诗人.《王粲传》记载:当时著名学者蔡琶(蔡文姬之父)“闻架在门,倒展迎之.架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琶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王粲17岁那年在西京(长安),不大可能与仲景见面。后来,王粲为了躲避西京战乱,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刘表死后,王粲劝说其子刘琮归顺曹操。曹操任命王粲为承相椽.“魏国既建,拜侍中”.考曹操被汉献帝策命为魏王是建安18年(213年),王粲已36岁。皇甫谧所说的仲景见王仲宣那段故事,也许是在王粲还没有任侍中的时候发生的吧。 张仲景的卒年已无法考证,姑且存疑. 二: 张仲景生活的空间 一般认为张仲景是南阳人,主要根据《何顺传》的记述,何顺是南阳襄乡人,而张仲景是何颙同郡人。这个推论是可靠的。 了解张仲景身世的另一个文献,是北宋林亿等写的《伤寒论•序》所引述的《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此外。《医林列传》还说:“(仲景)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 《名医录》、《医林列传》都是后人补缀而成的。是否可信,尚须逐一考证.张仲景祖籍南阳,是无可置疑的.名机,字仲景,也基本上讲得通。古人名与字有词义上的联系。机.通矶,旋矶玉衡,是测天仪器。景,古影字,测天须察看日月之影。仲景受术于张伯祖,也在情理之中。 比较难下结论的是“官至长沙太守”和“在京师为名医”.而这两点又是了解张仲景生活空间至关重要的问题。 《后汉书•刘表传》说:“(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考刘表自初平元年(190年)任荆州引史,荆州 所辖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厦、武凌.南郡、章陵八郡,都属楚地唐代李贤注《后汉书》《英雄记》说:“张羡,南阳人、先作零陵、桂阳守,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倔)强不顺。表薄其为人,不甚礼也.羡因是怀恨,遂畔表。” 可见确实有一个姓张的南阳人,在建安初年做过长沙太守。如果张羡就是张仲景,那么他反叛刘表,被刘表平定以后,逃到刘表鞭长莫及的地方埋头著书,可能性很小。另一种可能性是,张仲景是张羡的族人,刘表平定张羡之后,让张仲景代替张羡做长沙太守.张仲景没有什么权力欲,可以被刘表接受。当然,也不能排除第三种可能性,即张仲景曾在张羡任长沙太守期间投奔张羡,目睹这些拥兵自重的贵族,“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遂更加鄙视“当今居世之士。” 上述三种推想都告诉我们,张仲景很可能到过长沙。长沙正是扬雄《方言》里说的南楚.建安初年,仲景离开南阳到长沙,大约35岁。10年后回到南阳一看,原来二百多口的大家族,只剩下六七十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稳,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痛心疾首之余,仲景才专心研究伤寒. 张仲景见何颙的地点大约是在南阳。 张仲景见王仲宣的地点最可能是荆州或长沙。王粲17岁(194年)到荆州去依刘表,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卒,在荆州呆了14年之久。王粲20岁(197年)的时候正在荆州。如果是仲景随张羡到荆州去参加礼仪活动,俩人在宴会上偶然见面,那正好是张羡还没有反叛的建安二年,地点是荆州。如果是王粲到长沙去凭吊屈原、贾谊.或者去考察张羡的动向,那么仲景见王仲宣就发生在长沙了。依张羡在建安三年叛刘表推想,张羡倔强不顺,不大可能到荆州去。所以.在长沙见面的可能性较大。 张仲景晚年是否到过京师(洛阳).缺乏足够的文献依据.就姑且存而不论吧!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2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冬至为啥吃饺子?
热度 2 limingyang 2014-12-22 14:03
饺子起源 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据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在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那年的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老家南阳的淯水(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可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民间传说: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他的家乡南阳去看望。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 《祛寒娇耳汤》基本做法: 把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因为面皮包好后,样子很像耳朵,而去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个人分类: 其它|2743 次阅读|3 个评论
汤显祖的智慧
热度 4 fdc1947 2014-10-28 07:52
说明:此文是昨日博文《究竟谁更高明》的修改版,除对内容略加删减,主要是加入了本人的一点看法。看过昨日文章者,本文不看可也。 汤显祖的智慧 东汉人张仲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生,被称为医圣。但是,他毕竟是生活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他的有些“药方”也可能是很好笑的。比如,一个 烧裈散方,就是把内裤(裈就是裤)的裤裆剪下来烧成灰服用。这个方子很有名,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就用到了它。把今天一些“医生”的态度与汤显祖的态度作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先看看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方子: “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在张仲景生活的1400年后,汤显祖把它写进了名垂青史的剧作《牡丹亭》中,而且用了整整一出戏:第三十四出,诇药。这出戏倒不复杂,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当初杜丽娘的老师,一位酸腐不堪的落第老文人陈最良。另一个是帮着柳梦梅从墓里挖出杜丽娘的老道姑。这出戏很短,他们的对话非常风趣。我把这出戏全文抄录如下,为了让不熟悉古典戏文的朋友容易看懂,本人用红色字加了一点说明。 〔末上〕 (末就是陈最良,上场) “积年儒学理粗通,书箧成精变药笼。家童唤俺老员外,街坊唤俺老郎中。” (四句定场诗,接着说:) 俺陈最良失馆,依然开药铺。看今日有甚人来? 【女冠子】 (曲牌名) 〔净上〕 (净就是老道姑,上场唱:) 人间天上,道理都难讲。梦中虚诳,更有人儿思量泉壤。 (接着说:) 陈先生利市哩。 〔末〕老姑姑到来。 〔净〕好铺面!这“儒医”二字杜太爷赠的。好“道地药材”!这两块土中甚用? 〔末〕是寡妇床头土。男子汉有鬼怪之疾,清水调服良。 〔净〕这布片儿何用? 〔末〕是壮男子的裤裆。妇人有鬼怪之病,烧灰吃了效。 〔净〕这等,俺贫道床头三尺土,敢换先生五寸裆? 〔末〕怕你不十分寡。 〔净〕啐,你敢也不十分壮。 〔末〕罢了,来意何事? 〔净〕不瞒你说,前日小道姑呵! (小道姑系一位游方来的小女道士,陈最良曾经见过) 【黄莺儿】 (曲牌名,净即老道姑唱,中间有末即陈最良的插话) 年少不堤防,赛江神,归夜忙。〔末〕着手了?〔净〕知他着甚闲空旷?被凶神煞党。年灾月殃,瞑然一去无回向。〔末〕欠老成哩!〔净〕细端详,你医王手段敢对的住活阎王。 〔末〕是活的,死的? 〔净〕死几日了。 〔末〕死人有口吃药。也罢,便是这烧裆散,用热酒调服下。 【前腔】 (仍然是黄莺儿曲牌,陈最良唱,老道姑插话) 海上有仙方,这伟男儿深裤裆。〔净〕则这种药,俺那里自有。〔末〕则怕姑姑记不起谁阳壮。翦裁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净〕谢了。 (下,这出戏结束) 这是戏曲,都借着剧中人物在说话,不过,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剧作者的态度还是很清楚的。 事情又过了四百年。我们的国医仍然用此方治病救人,而且 还有人对此方的有效性进行理论解释: “李时珍《本草纲目》裈裆附方中又特别着重提出要‘用久污溺衣烧灰’,从而更进一步说明裈裆散的药效不在其裈裆本身.关键在其附着的残留物上。分析其残留物的组成,无非是男子的精液、女子的阴道分泌液以及小便的残留物。现代研究证实:男子精液是包含多种氨基酸离子、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果糖、前列腺素等重要物质的高能聚合液; 女子阴道分泌液中也含有血清、蛋白酶、溶酶体、转珠蛋白、白蛋白、淀粉酶、抗糜蛋白酶.其浓度相当于血清浓度。” ( 《国医论坛》 1998 年第三期) 据说,《国医论坛》属于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期刊,发表这样的文章是可以晋升职称的。但是文章中提到裤裆布沾上的的这些有机物却好像是“真金不怕火炼”,或者说,既然是有机物,大概也是有魂灵的,虽然烧成了灰,其魂灵依然不死,仍然可以当药治病救人。 今天的这些人与四百年前的汤显祖相比,究竟谁更高明一点?我看还是汤显祖高明的多了。对于先人的话,即使是圣哲的话,也要考虑到他们生活年代的背景,不可迷信,不可以像教徒对待教主那样。像汤显祖那样的通脱、诙谐的态度,是一种智慧。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5883 次阅读|6 个评论
究竟谁更高明?
热度 4 fdc1947 2014-10-27 11:31
究竟谁更高明? 东汉人张仲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生,被称为医圣。但是,他毕竟是生活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他的有些“药方”也可能是很好笑的。比如,一个 烧裈散方,就是把内裤(裈就是裤)的裤裆剪下来烧成灰服用。这个方子很有名,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就用到了它。把今天一些“医生”的态度与汤显祖的态度作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先看看张仲景《伤寒论》里的方子: “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在张仲景生活的1400年后,汤显祖把它写进了名垂青史的剧作《牡丹亭》中,而且用了整整一出戏:第三十四出,诇药。这出戏倒不复杂,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当初杜丽娘的老师,一位酸腐不堪的落第老文人陈最良。另一个是帮着柳梦梅从墓里挖出杜丽娘的老道姑。这出戏很短,他们的对话非常风趣。我把这出戏全文抄录如下,为了让不熟悉古典戏文的朋友容易看懂,本人用红色字加了一点说明。 〔末上〕 (末就是陈最良,上场) “积年儒学理粗通,书箧成精变药笼。家童唤俺老员外,街坊唤俺老郎中。” (四句定场诗,接着说:) 俺陈最良失馆,依然开药铺。看今日有甚人来? 【女冠子】 (曲牌名) 〔净上〕 (净就是老道姑,上场唱:) 人间天上,道理都难讲。梦中虚诳,更有人儿思量泉壤。 (接着说:) 陈先生利市哩。 〔末〕老姑姑到来。 〔净〕好铺面!这“儒医”二字杜太爷赠的。好“道地药材”!这两块土中甚用? 〔末〕是寡妇床头土。男子汉有鬼怪之疾,清水调服良。 〔净〕这布片儿何用? 〔末〕是壮男子的裤裆。妇人有鬼怪之病,烧灰吃了效。 〔净〕这等,俺贫道床头三尺土,敢换先生五寸裆? 〔末〕怕你不十分寡。 〔净〕啐,你敢也不十分壮。 〔末〕罢了,来意何事? 〔净〕不瞒你说,前日小道姑呵! (小道姑系一位游方来的小女道士,陈最良曾经见过) 【黄莺儿】 (曲牌名,净即老道姑唱,中间有末即陈最良的插话) 年少不堤防,赛江神,归夜忙。〔末〕着手了?〔净〕知他着甚闲空旷?被凶神煞党。年灾月殃,瞑然一去无回向。〔末〕欠老成哩!〔净〕细端详,你医王手段敢对的住活阎王。 〔末〕是活的,死的? 〔净〕死几日了。 〔末〕死人有口吃药。也罢,便是这烧裆散,用热酒调服下。 【前腔】 (仍然是黄莺儿曲牌,陈最良唱,老道姑插话) 海上有仙方,这伟男儿深裤裆。〔净〕则这种药,俺那里自有。〔末〕则怕姑姑记不起谁阳壮。翦裁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净〕谢了。 (下,这出戏结束) 这是戏曲,都借着剧中人物在说话,不过,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剧作者的态度还是很清楚的。 事情又过了四百年。我们的国医仍然用此方治病救人,而且颇见神效。以下的报道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 患者张某,女,28岁。面色苍白,恶寒汗出,盖被后又加盖皮大衣仍抖动不止,每间隔2-3分钟即发出恐惧凄惨的尖叫声。询言阴中拘引,有一股热气直冲心下,自感欲死而发叫,两腿酸困,项软头重不欲举,气短不续,双目紧闭,睁目则眩晕,小便三日未解,阴中流出霉腐样粘液。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数。因病情怪异,……令其夫如法烧服烧裈散,药后约30分钟,阴中拘引感消失,心神渐安而入睡。3小时后,于病室畅尿一次,病症若失,……坚持服药3天,未再复发。 而且还有人对此进行理论研究: “李时珍《本草纲目》裈裆附方中又特别着重提出要‘用久污溺衣烧灰’,从而更进一步说明裈裆散的药效不在其裈裆本身.关键在其附着的残留物上。分析其残留物的组成,无非是男子的精液、女子的阴道分泌液以及小便的残留物。现代研究证实:男子精液是包含多种氨基酸离子、脂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果糖、前列腺素等重要物质的高能聚合液; 女子阴道分泌液中也含有血清、蛋白酶、溶酶体、转珠蛋白、白蛋白、淀粉酶、抗糜蛋白酶.其浓度相当于血清浓度。”   ( 《国医论坛》 1998 年第三期)   据说,《国医论坛》属于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期刊,发表这样的文章是可以晋升职称的。但是文章中提到裤裆布沾上的的这些有机物却好像是“真金不怕火炼”,或者说,既然是有机物,大概也是有魂灵的,虽然烧成了灰,其魂灵依然不死,仍然可以当药治病救人。 今天的这些人与四百年前的汤显祖相比,究竟谁更高明一点?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5831 次阅读|3 个评论
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南阳医圣祠游记
热度 2 sheep021 2014-8-30 17:22
今年夏天,带老婆孩子回了趟老家,顺便参观了几个一直想去看的医圣祠、武侯祠和汉画馆。南阳不仅有历史,而且有文化。独山玉名扬天下,真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中医领域,更因是医圣故里而声名显赫。学中医的不知道南阳,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医圣祠,座落在豫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 医圣 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建筑群,博大雄浑,巍峨壮观。   登上九级踏,迎面而立的是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门阙既可登高望远,又是权威的象征,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西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 在宏伟壮丽的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正门上方郭沫若先生于 1959 年题写的 医圣祠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更加显得庄严肃穆。 每次提到这几个字,家父都会啧啧称赞——这几个字真是漂亮。 朱漆大门上装饰着重约三百斤的青铜 辅首衔环 ,象征着雄伟和威严,这 是世界上最大的铺首衔环 。一不小心就搞大了,弄了个世界之最,呵呵。其实,医圣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才是真正的世界之最。   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 3.5 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幅对联:上联是 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 下联是 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阴阳有三 ,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 辨病还需辨证 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辩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 医相无二 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 活国在于活人 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同时,以“人为本”也是中医的治病思想。 看到“任应秋”三个字,俺的眼睛也是一亮——都是老熟人啊,呵呵。没见过老先生,但我读过老先生的书,呵呵。没办法发,中医虽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圈子真的不大,混上几年,都是“熟人”了。 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照壁两侧是五届人大常委大陆著名中医师 岳美中 所撰对联:「法崇仲圣思常沛,医学长沙自有真。」 意思是说,只要在 张仲景 医学思想的 指导下进行医学研究 , 思路就会开阔。用心学习 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自然能悟得医学真谛。  岳美中,这名字也不陌生吧,第一次听说,还是从一个治疗脱发的方子来的:名医岳美中曾借助茯苓利湿之功,治愈了父子两人的 秃发症 ,以茯苓500~1000克,为细末,每服6克,白开水冲服,1日2次,以发根生出为度,父子均服药2~3个月,头发丛生而愈。岳氏认为,秃发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烂而枯落,茯苓能上行渗水湿而导饮下降,湿去则发生,所以,岳氏常常喜爱用“一味茯苓饮”专治秃发。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必须坚持喝3个月左右,因为头发的周期是3—6个月长一次头发。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人,约生于公元 150 年,卒于公元 219 年,他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潜心医学,写出了不朽的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率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 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 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 医中之圣 、 万世医宗 。   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 200 余。东长廊镶嵌的是《张仲景组画》,这组史画是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终成 万世医宗 的辉煌一生。张仲景时代的 神医 华佗,称颂张仲景著作 此真活人书也 ;唐代著名医学家 药王 孙思邈,称颂张仲景著作 特有神功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 1800 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 1993 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 -- 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 29 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中国医学史悠悠数千年,获此殊荣者唯张仲景一人!   西长廊里镌刻着自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 117 幅石刻画像,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及主要医学成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医药学家,他们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显著地位。   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 百寿亭 。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 寿 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 寿 字,此字又 长 又 瘦 ,我们号曰 长寿 。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事业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 百寿亭 之 寿 意祝世人健康长寿。   沿青石大道前行,穿过一座高大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便来到后祠。迎面就是医圣长眠的墓地,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墓前有清顺治 13 年( 1639 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 8 尺,上书 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   目前的对联最值得玩味。我想,如果所有的医生,无论中医西医,都能以“ 民命至贵活人之术广济世 ”为行医初衷,以“ 救民瘼济苍生”为本心, 医患矛盾还会紧张吗? 民命至贵活人之术广济世 医道精深伤寒大论独擎天 上工济民下工问病皆关百姓生死 圣人明道常人敬法同体天地经纶 启法程立宗鉴直取天地真意 救民瘼济苍生正是大医本心 绕过墓亭,穿过过殿,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建筑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医圣祠的大殿及东西偏殿。大殿两侧有一幅对联,格外醒目,令人深思。 上联是: 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 , 下联 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 。 是的,张仲景有高尚的医德,美好的心灵和行为,更因高超的医术而被后人称颂;南阳有名山名水名胜,但更因出了张仲景这样的名人,而使南阳更加有名。大殿内陈列着《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东西偏殿内陈列着从医圣祠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 三宝 了。   一是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身高 24 厘米,胸宽 7 厘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鹤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其艺术价值很高,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针灸陶人复制品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二是国家二级文物晋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晋碑立于公元 330 年,距医圣卒年只有 111 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第 46 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 1982 年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米伯让遵照先师黄竹斋的遗愿,将其赠送医圣祠珍藏,医学家称这套木刻版为善版、珍版、绝版。 六经既出无他论, 三代以下唯斯人。 辨六经辨八纲心小胆大, 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 提到张仲景,就不能不提中医“坐堂先生”一词的来源。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按当时的规矩,当官的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 当今,中医式微。但中医传人为了中医的生死存亡和发扬光大而奔走呼号。 唐祖宣致信国家领导人,为中医呼吁。 2013年唐祖宣致信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医立法献言。幸运的是,2014年,中医立法终于被提上日程。 中医,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独特的疗效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人类还在,中医就不会灭绝。仲景先生也会永远站立在人民心中!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2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千年
sheep021 2014-4-4 10:40
按:以下所列方言,至今依然在南阳大地流行,如说人杀则是“傻不几几”,说味道酸,则是“酸不几几”,以前是只会说不会写,没想到方言也能流行千年。 以下是原文: 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千年 ——兼与贾延利老师商榷 中国中医药报   2011 年 6 月 2 日 □刘世恩 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报》于 5 月 16 日第 4 版刊登了贾延利老师“《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他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并指出“沉沉”是“沉重”之义。近年来,我们从民俗文化方面对仲景引用到《伤寒杂病论》中的“几几”等南阳方言用语进行了逐一研究考证,现将考证结果公示于下。 南阳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因其在“中原之南,居于阳地”而得名。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此生息繁衍。世世代代南阳人创造了许许多多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南阳地方语言,即南阳方言。张仲景生于斯,长于斯,南阳地方文化对他的影响自然会根深蒂固。因此,他在撰著《伤寒杂病论》时,就引用了不少南阳方言。然而这些地方语言,也给研读《伤寒杂病论》的后人尤其外地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自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仲景常用又易被误读的方言如下。 清浆水 清浆水见于《伤寒论》 393 条,枳实栀子豉汤方下,系枳实栀子豉汤方所取的煎料。原文说:“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三枚 ( 炙 ) ,栀子十四个 ( 擘 ) ,豉一升 ( 绵裹 )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清浆水究竟何物?千百年来,学者们的见解可谓见仁见智,五花八门。归纳起来,概有如下几说:一是酸浆水说。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卷十中作:“酢浆”,他认为清浆水即酸浆水。清·吴仪洛在《伤寒分经》中说:“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花,色类浆,故名。若浸至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与吴仪洛同一时代的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说:“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持上述观点的历史上还有许多医家,如元代朱丹溪,清代王肯堂等。近代不少学者也多持这一观点,如著名伤寒学家聂惠民教授在《聂氏伤寒学》中指出:“清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二是酢说,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浆,嘉谟曰,酢也。” ( 嘉谟,宋代人 ) 。三是泥浆水说,如清代程知在《伤寒经注》中说:“清浆水乃泥浆水之清者,盖欲借土气以入胃耳。”除以上三说之外,还有医家认为清浆水系南方少数民族经常食用的酸菜汤。 经考证:仲景所指的清浆水实指老百姓用以浆线的水,该“浆”字应读作 ji à ng( 动词 ) ,而不能读作 ji ā ng( 名词 ) 。清浆水系由小麦面团在清水中反复漂洗,并将面中丝筋尽抓挪出而成。小麦秋季播种,冬日孕育,春天生长,夏天收割,秉四时之气,得土气最厚,为五谷之首。味甘,性平,微寒,通心、脾二经。具有健脾益气,养心除烦,清热止渴之功。仲景在大病瘥后,劳复之时,取其作为枳实栀子豉汤之煎料,既有健脾益气,清热除烦之利,又无滞脾腻胃之弊,正所谓恰到好处,用心良苦也。 几几 《伤寒论》 14 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仅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 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金匮玉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对于“几几”二字,自金代成无己之后,读音有“殊殊”、“团团”、“紧紧”等。其实“几几”读音就是“ jiji ”,南阳方言而已,副词,并无深义。南阳人一直作为口头语在运用,如轻微痛的,叫痛不几几,稍微痒的,叫痒不几几等。 不中 《伤寒论》第 16 条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第 149 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泄心汤……”不中(中音 zh ō ng ),即不行之义。“中”或“不中”、“可中”、“老中”、“真中”等均属南阳或河南人常用的方言,“中”即是“行”。 不了了 《伤寒论》 203 条云:“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故硬也。” 148 条云:“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了了,音 li ǎ o li ǎ o ,意即:结束,完毕,完结等。不了了,即没有结束,没有完结等。如今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有完结时,仍说:“这事咱还不了。” 不沾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第 9 条:“寸口脉弱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文中“不沾”即南阳方言,表示不行,不能,不可等。水不沾流,意即水不流,或水不能流,如南阳人说哪个人干什么不行时,往往说:“你不沾。” 哕 《伤寒论》 226 条云:“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有:“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对此,历代注家都把“哕”释为呃逆。其实南阳人说的哕就是指吐之有物。若吐之无物,则称为干哕。 不得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篇第 5 条:“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不得,南阳方言,意指不能、不让等。如南阳人批评小孩子时常说:“若这个事不干完你不得吃饭!”即不能吃饭或不让吃饭。 不来 肝死脏,浮之脉弱,按之中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不来即左右摇摆,飘忽不定之意】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伤寒论》和张仲景名垂医史的原因
热度 30 何裕民 2014-2-24 15:55
如果说医学的进步是一代代医学家以“接力棒”形式传递着、推动着的,那么,其间不乏里程碑式的人物,于医学发展,功绩之伟硕,尤如晴朗夜空群星中格外璀璨耀眼的巨星。东汉末年张仲景就是历代医家“星座”中的“北极星”,他和他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彪炳于医学史册,而且至今指点着人们。若临症严格按“论”索方,大多效如桴鼓。故人们尊称其为“医圣”,视《伤寒论》为方书鼻祖。日本台湾生产的中药中,大多数是本自仲景创制之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历史功绩,“前无古人”,后缺来者!一部《伤寒论》,可使医家受益无穷! 一本书何以有如此巨大魅力?我们试作一简析: 首先来谈谈张仲景其人。很可惜,尽管他名垂医史,却不见正史记载。据其他史料旁证,他为公元150年~219年前后的人士,出生于河南南阳,名机,字仲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曾与当时位居侍中的文学家王仲宣有来往,为其诊病。在世时他已盛享医名,有书曾载:“(他)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也”扁鹊为战国时名医,仓公为西汉初年名医,皆当时医界最高手也。(《宋以前医籍考》)。张氏何以发奋研讨医学?值得一述。据张氏自谓,张氏家族原为望族,人丁兴旺,“向余二百”,但“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愤而发,立志医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参照了当时所见之医著,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结合临症经验,写就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后被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感愤而习医,动机强烈,目标明确,无疑是促使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因素。 我们再来看看张仲景的主要成就。这体现在众多方面:第一,在“勤求古训”,精研经旨,结合临症的基础上,张氏将常见病分成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指各种急性热病,张氏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主要被归拢在《伤寒论》中;内伤泛指各种慢性病、病后虚弱状态及外感热病急性期过后等的情况。这方面的论治经验主要被编在《金匮要略》中。他对外感热病病因、症状、病理阶段等的认识和对一些常见内伤病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的分析论述成为医界数千年的不易之论,后世医家每每视其为准绳,严格地加以遵奉。 第二,确立了中医临床诊治原则和体系:辨证论治。如果说《黄帝内经》从理论观念上为中医学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则以“辨证论治”为中医临床诊治确立了原则和体系。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重大的特色和优势关于辨证论治,本书第五章专有论述。。张氏对外感热病以“六经”辨证统领之,对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纲领。外感病为六淫等所致的急性病,仲景着重以邪正交争这一外感病的主要机理出发,对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作了细致的分析,把它归为六大发展阶段(“六经”),并对某一阶段病变区分出若干亚型,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病症特征、病理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大法、代表方及具体药物加减化裁等(即通常说的理、法、方、药),使外感病从理论到具体诊治操作,均体系已具,纲目皆备,后世于外感病论治之发展,只是局部充实补正而已。内伤病远较外感复杂,仲景确定的脏腑辨证论治原则,使后世医家在这一诊治体系的雏型之上,能不断充填进去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成为一合理而有效的诊治完整体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仲景为中医临床诊治学的奠基者,内科学的开山祖师。 第三,归纳出了急性热病的发展演变规律。我们说,对于“规律”的认识,意义重大,整个科学探讨中,最重要的无外乎这一点。各种急性热病发生发展有其一定的共性规律。认识了这些规律,不仅理论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诊治防范都至关重要。张仲景借用了《内经》的“六经”概念,用以抽象概括外感热病的六大发展阶段。简言之,此类病症就其性质而言,分成两大类:一为实证、热证,多发生在疾病早期,张氏以“三阳”加以概括;另一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一般见于外感病中晚期,偶尔也见于早期患病的人(通常发生在体质虚弱者中),仲景以“三阴”来统领。就各具体阶段而言,六淫等邪客于肌表,刺激机体,激发机体抗病能力,但因这种能力刚被激发起来,尚未亢奋,故出现了畏寒无汗、身热,脉浮紧,头身酸疼等初期(应激学说称之为“动员期”)反应。仲景称此为“太阳病”,主张用辛温解表之法,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与病邪相争,从而加速病症的缓解,甚可消除某些症状,治愈疾病。通常,太阳病阶段很短暂。许多病人很快进入“阳明病”阶段,表现出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不再畏寒等一派阳热亢奋有余之症。这其实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剧烈抗争的病理表现,表明此时机体处于强烈的病理反应状态(应激学说称此阶段为“抵抗期”)。仲景主张用清热泻火通便等法,以清除病邪,抑制过亢病理反应、清除或缓解症状。“少阳病”属于一类比较特殊的病症(如疟疾)或处于比较特殊的病理反应状态,表现出以寒热往来为主要临床特征,仲景主张以“和解少阳” 之法治之,小柴胡汤等为代表方,正确运用常有佳效。“三阴病”均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属于应激学说所说的“衰竭期”。既可见于外感病,亦可出现在内伤病中,多见于疾病中后期。仲景不满足于粗略的虚证分类,从中又进一步分出“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三大类,每一类还有一些亚型。其中,太阴病以脾虚为主,少阴病以心肾虚损为主,厥阴病则主要涉及肝脏。仲景认为从“三阳病”进入“三阴病”,表明疾病的发展与恶化;而三阴病中从太阴发展到少阴等,也预示着疾病的步步趋于严重。近两千年的临床观察,足以证明仲景对急性热病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客观,有极强的指导性。他所揭示的六大阶段(六经病)及众多亚型都能在临床中找到典型实例,他所录下的治这些证型之良方,若能准确运用,也都效如桴鼓。 第四,创三百余方剂,为方剂学鼻祖。 我们知道,中医治疗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方药。一些中药通过某些特殊的配合(包括不同药物的选择搭配,主次的安排,剂量的调整,炮制煎煮的不同讲究等)而为方剂。方剂配伍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中医师常因娴熟掌握了一些良方而得心应手。成熟良方的获得,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反复的实践、修正、提炼。虽然《黄帝内经》中已出现了少量方名,但真正意义上的方剂,却始创于仲景。他创制了300余首方剂。这些方剂中的绝大多数备受后世医家推崇,现版的《中医方剂学》教材等中,仲景方的比例至少占其过半,仲景之方中被归入名方之列的,少说也有百余首。而且,在一些药政药检很严格的国家里,仲景的处方是唯一不需专项申报,实验论证的。何故如此?因为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几无。这些,在中国医学史中是绝无仅有之事。不仅如此,《伤寒杂病论》还体现出关于方剂学的一整套原则和方法。如配伍的君臣佐使,剂量的加减进退,煎煮和服法中的种种要点等。所有这些,使得仲景无可辩驳地成了方剂学鼻祖,这也是他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2586 次阅读|30 个评论
春天,从冬至开始
sheep021 2010-12-22 09:44
这几天,腊梅花已经怒放。宣示着春天已经上路,即将到来。(但据气象局预报,上海可能还没入冬,气候有点乱。看来,春天已经不等冬天的脚步了,呵呵,想超越啊) 今天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至者,极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古人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其实啥都是活的,如活子时,因为宇宙运动的复杂性,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观测的精确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冬。虽然还未立春,但一年的初气,在冬至日已经发动。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在民间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大补阳气,促使一阳发动,为一年的气血流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或许是取其一气初生,混混沌沌之象。 中原地区,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吃了几十年, 今天才知道,这个习俗竟然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如图:冬至阳气始生,渐生渐长,等到春分之日(震卦),砰地一声,跃出地面,至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恰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呵呵 现在,天虽寒,气已动,等着于无声中听惊雷吧。 参考: 速冻的冬天,生命的梦魇(砖头也不例外)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死悬一线、惜吻心难安(荒谬与神奇)
fs007 2010-10-28 08:13
寻正 中国医学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医圣张仲景,在他之前,《黄帝内经》算是第一次整合百家医疗经验的尝试,偏重于理论,而且理论跟实践相关性差。张仲景的贡献是开创了中医临床医疗学,在张仲景之前的医生,读不读《内经》无关紧要,张仲景之后,《内经》就成了必读书籍,因为张仲景开创的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把中医临床活动跟《内经》中的概念联系起来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一章讲急救,其中不乏荒谬透顶的主意,却也有实效之手段。荒谬者屎尿疗法,比如: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 (猝死伴便失禁者灌马牛粪)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狗屎治小儿昏迷) 凡中(暑)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中暑昏迷者被淋尿) 古人不懂死亡,所谓猝死者,多为暂时昏迷的病人,并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猝死,多不是完全丧失了自主呼吸与心跳的病人,这些病人很多都会自动苏醒。但是古人是不懂这一点的,对他们来说,任何刺激病人的手段施行后,如果病人苏醒,就意味着有效,就有可能收录入中医典籍,这是为什么会有灌屎淋尿这种荒谬至极的无聊手段。 张仲景的急救学大多荒谬,但其中有两项方案却可能有效,一是上吊自杀者: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 这样的操作几乎符合了CCR的标准治疗模式,其效果是无疑的。另一项是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 有人将之译为牵牛到病人面前,那就是不懂急救了,很明显,张仲景记录的治疗方案是让病人伏在牛背上,让牛走动,然后通过他常提到的刺激法试图唤醒病人。骑牛法跟西方的骑马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病人在牛背上抖动,起着心脏按压作用,故而可能有效。 有人将张仲景的心脏按压看作最早成功急救手段,那就难免受了大汉族主义的影响。最早记录成功急救的,是《圣经》中《列王志下》,先知以利沙在书念(Shunem)住在一家信徒家里,后来房主的儿子猝死, 他就关上门,只有自己和孩子在里面,他便向耶和华祈祷,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 以利沙可能是最早进行成功进行CPR的人,大约在公元前800多年,比张仲景早得多了。无论是以利沙,还是张仲景,他们的方式碰巧有效,并不能保证正确的方式得以传播,而荒谬的方式因此绝迹。事实上两人正确的方式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反而被希奇古怪的急救方式代替了,在表1中,列举了东西方部分急救方式,总的来说,西方的古怪中透着玄妙,东方的荒诞中裹着龌龊。 表1. 部分原始急救方式 在18世纪,欧洲开始了启蒙时代,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了科学的时代。法国科学院在1740年正式推荐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作为溺水急救的措施。启蒙时代的一个文化中心是荷兰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原是阿姆斯特河的港口小镇发展起来的,在市政发展过程中修建了四通八达的运河通道,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河道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失足落水。当时该城每年有400余人溺水,热心的市民组织了溺水救援协会,是现代社会类似救援机构的雏形,该协会推荐急救措施包括:复温、头低脚高排水、压腹、用鼓风机或者口对口吹气、刺激喉部、烟熏直肠或者口腔、与放血。据说建立后四年内,他们成功地拯救了150人的性命。 在随后的两百年中,不断地有新的方法在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刺激下产生与放弃,多达数百种。不少有效,但大多荒谬不经。但与启蒙时代之前相比,急救方式有了更多的科学关注与验证,而非使用者随意的选择,无效的方式来了便去,经典有效的方式则得以持续传承,直到1950年代,现代CPR得以诞生。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6251 次阅读|5 个评论
今天开始背诵《伤寒论》
sangjuyin 2009-9-22 16:34
做个记录:今天开始背诵中医经典《伤寒论》,争取2个月背下来
个人分类: 中医科普|70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