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启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诺奖获得者对教育模式的反思评论得到的启示
geneculture 2019-10-17 11:26
从诺奖获得者的切身经历和理性反思。我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启迪。那就是以往的教育模式的确有许多问题。怎么来改变呢?我认为务必要结合网络信息时代和知识智能经济的社会特征来考虑!不能再简单地维持现状。-邹晓辉 附录: 2014年诺贝尔得主中村修二对东亚教育的反思: 附注:中村修二,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1月他在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是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1、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2、他动手能力非常强:上午调仪器,下午做实验;3、自学能力非常强:中村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 附录: 一、东亚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 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 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 Yonsei University)总称为“SKY”,韩国最大规模企业的总裁们,70%是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来自这三所大学。 韩国孩子几乎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这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教育支出庞大是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 2012年,经合组织进行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在数学和阅读项目上,韩国学生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一。 但是,这项成就是以相当低的效率取得的,有评价说:“这些孩子是靠双倍的努力加双倍的花费……才得到这样的成绩。” 为何东亚会有这样的教育体系呢? 我觉得,是因为东亚国家在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的普鲁士的基因,再加上了东亚儒家和科举传统。 而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以说又加上了苏联式教育的实用速成导向和思想灌输功能。 二、东亚教育具有循规蹈矩的“普鲁士基因” 在十九世纪之前,教育其实是个类似手工业的学徒制,不管是东方的私塾还是西方的家庭教师。 但是随着科目的增加和对受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出现了所谓的 K-12(也就是我们亚洲的普通中小学)教育制度。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我们已经以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1、早上七八点钟走进教学楼; 2、在长达40-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3、穿插在课程之间的有午餐以及体育课的时间; 4、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 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这个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 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 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 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 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然而,该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不过,在19世纪,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许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 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十九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 但是,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 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三、普鲁士基因以外,东亚教育还深受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影响 东亚三国在19世纪末为了追赶西方列强而开始引进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时,又不可避免地由于自己的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而对这个制度作出了潜意识的扭曲和偏重。 1、对大学入学考试和科举制度的混淆东亚国家对大学入学考试,总是会和他们长期的科举传统混在一起。 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以最小的冲突完成了社会管理者的选拔,且完成了一个以智力取代门阀的准绳的建立。 如果要和科举类比的话,现在的对应物应当是公务员考试或者某些大公司的入职考试。 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大学入学考试,目标则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的教育,这样的人要好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 而科举考试得到的人员,则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窑瓷器,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此外,考试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 古代的科举对人才的遗漏尽人皆知,而现代不管哪种考试,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呢? 即使是已经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举了代数为例子。 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 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 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时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太空的动量;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拋物线的最佳路径,还可以为新产品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计算遗传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橄榄球赛中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在第四节发起进攻。 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其视为亟待跨越的障碍。 所以,虽然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必须能认识到考试的极大局限性,并削弱它在选材中的位置。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 其一,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量的诸因素中的一项,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 其二,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 China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 其一,高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其二,高考一年一度。 2、东亚国家对复习的过度重视2009年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 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 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 这个”习“就是复习。 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 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 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 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 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以文科为例,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 至于数学呢,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 何况,随着知识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德夫林《数学犹聊天》)。 可见, 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啊。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 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 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 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 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3、平均主义和匮乏心态的影响 很多对高考的辩解,都是说,虽然高考不尽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 这是儒家传统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公平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压制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途径,那就很可悲了。 东亚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这种人才浪费的机会成本也是高得很难估量。 举个其他国家的例子。欧洲学术界有个比较,像英国和德国都算是古典学术的学霸类国家,但是英国这方面的人才要出色不少。 究其原因,反而是因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公平。 英国有一些中学进去后由于传统原因,上好大学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样里面的学生很早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淫浸在庞大的古典学术中。 反过来,德国比较公平,所有学生上大学都要通过考核,这样,学生反而要花更多精力在通用的备考科目上面。 结果英国这种表面的不公平反而有可能造就优质人才。这就像彼得泰尔的《从0到1》中的举的商业上的例子,表面上完全竞争好像比较公平,实际上参加这样竞争的企业利润会变得像刀刃一样薄,朝不保夕,只能顾着眼前利益,不可能对未来做长远规划。 而类似谷歌这样的垄断企业,因为不用记挂着和其他企业竞争,反而可以由更大的自主权关心自己的产品和做各种长远得简直不靠谱的计划。 所以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考试的竞争压力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长远的自我成长计划,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将会决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试上。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品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去年大热的《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指出,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物质或是时间)时,稀缺会俘获大脑时,人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 到了十七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15至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 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 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有两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一个是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 另外,因为宝贵的土地不能用来给家畜提供饲料,日本人系统性地取消了车轮和家畜的使用这两项基础性农业技术,其结果呢,来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只要发生意外灾难或意外支出,就可能惨遭溺毙。 这种东亚民族特有的匮乏和焦虑心态,不管是东南亚的土著民,欧美人,甚至非洲人,都无法理解。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级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 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4、工业化追赶带来的心态影响近代工业化的起源在西欧,所以他们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系,都有个比较和缓的自然进化发展期。 而东亚国家是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工业体系上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国家层面上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发展。 日本的工业化要归功于通产省的官僚们,韩国则是政府支持几个财阀来配合整个发展计划,而中国现在还有那么个五年计划在指导。 这种国家级计划是建立在十九世纪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其内含的想法,是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因而可以通过科学的考察而预测出事物将来准确的发展方向。 这种想法运用在教育体制上,就是假定某个机构可以准确地预测某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某种考试可以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种自信令人细思恐极。 而具体到学校和学习的具体操作上,为了适应工业化的人才需求而专门设立的东亚教育制度,比起自然发展的西方体系来说,更有工业化追赶期那种对效率的疯狂追求。 这样, 这些后进工业国的教育体系,反而比前驱工业国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些。在二十世纪初,泰罗制(Taylor)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 泰罗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为此,他采取了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这就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人形容,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泰罗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 现代最著名的泰罗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 从报道里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罗制工厂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 学校目标也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一分钟都要致力于得到最好的成绩。 所以批评这种教育体系的人经常说,孩子好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制品,或者说,学生是老师的童工,他们的成绩就成为老师的绩效,所以师生的利益关系经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 这并不是简单的激愤之词,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当然,因为东亚国家的勤劳传统,孩子们这么辛苦,如果确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有效性上。这种教育上的泰罗制, 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工作者来对待。对于体力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可见的,所以工厂管理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而现代学生呢,我觉得更像德鲁克所定义的“ 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不生产有形的东西,而是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谁也看不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且从培养目的上也是要大多成为知识工作者。 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 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 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四、东亚教育急需改革,却越发走向僵硬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 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 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 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 这一点可以类比成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在这种体制下,采煤业是为了冶钢,冶钢是为了机械业,而机械业又是致力于生产采掘和冶炼机器,这样形成了内部的自我循环,而无视市场和竞争的实际需要。 这种重工业在苏联的工业化时期,确实制造了大量本来缺少的工业制品,很有用处。但是到了某个发展阶段,其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到如今,苏联这个曾经的第二工业强国,他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还有什么价值呢? 同样,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不是也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更有甚者,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了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 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级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伊斯兰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 所以托福、SAT这些美国考试制度,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上面说的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 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 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呢,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点类似苏联工业集团)。 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这一点又有点像种姓制度)。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中村修二,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1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读书
sstone2009 2015-4-4 20:36
纵观人的一生,盖棺定论的依据,不是这个人读书多少,而是他做了什么?这些事情的价值多少? 一个人的自娱自乐式的读书,与痴迷游戏有什么区别? 倘若,因读书而事业更大,助人更多,社会更美!那才是真读书! 读书观,即是人生观。人生观,未必受读书影响。而人生观将影响我们一生的走向! 读书,贵思考,贵笃行,不论多寡,在吸收,在施行!观正、心正、行正,则处处皆书,皆学问,皆有用! 读书有几种境界:一种,翻几页就懂了,无需细读;一种,读毕,恍然有悟;一种,读毕,沾沾自喜,无求甚解,自娱而已;一种,翻几页,厌恶弃之;一种,读无数,如一本,似游戏! 陶冶情操的读书,那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问题是,陶冶了情操没有? 比如读一本书,有人看到仁,有人看到智,有人看到诈,有人看到淫……如何才是陶冶情操? 一个高尚情操的人,不管著书立说,还是笑谈人生,都能给旁人启迪、正气,那是何等有益啊! 我有位朋友,读书无数,令人敬服,可惜,言谈起来,除了那些书中人物或作者的琐事、打趣,别无他物!可惜!可惜! 读艺知美,读医知病,读史知道,读人知情,读业知进……所以我知足!
个人分类: 随笔|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盖茨成功之路读后感
Fangjinqin 2015-3-28 08:12
盖茨成功之路 读后 感 方锦清 人生成功路不同, 出类拔萃各一方。 贵在自知心中装, 智慧力量堪首创。 2015、3、28 题于千禧家 园 附件: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与启迪 值得关注、学习! Bill_Ga tes.pps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3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眸复习班兼寄语90后
热度 4 jlpemail 2015-2-4 13:01
复习班 第一次落榜三个月后,我进了复习班。 住处距离(暗藏中学的)“小学”很近,不过几十米路。 蓝色卧砖房屋,墙壁没有“胶泥”,也就是没有上石灰。那种粗糙的墙壁,时不时会坠落灰尘,眯了我裸眼视力1.5的双眼的。最严重的眯眼,发生在一次小规模的地震的时候,我和同宿舍的人被不断跳动的床惊醒了,屋子里已经尘土飞扬,有灵性的呼喊“地震”啦,我们先后重了出去。 记得我有次被一本《青年文摘》迷住了(比课本好看!),看到了下半夜,走回宿舍后失眠啦!起来时,早过了上课时间。进校门前,看到一个女同学(她后来去了我志愿中的重庆——读建筑)(那时候,河北正定中学是仅排在辛集中学后面的省重点。第一次高考,在正定落榜的考生就回到了五百村集合,第二年也都考走了)。我看她一直在徘徊,就问:怎么不去学校啊。她回答说:第一节课是英语,我在正定学的是日语,只好不上英语自学日语啦。她叽里咕噜地读日语,我进入了同学们已经用“古德毛宁”问候过老师的英语课堂。老师看到我眼圈乌黑,还以为我开夜车学习了呢,没有责怪我迟到。我悄悄滴溜到了最后一排,假如了朗读英文的洪流中。 那年,复习班有四个班,我在一班。 朱老师 从一个老兄的电子邮件里,我才知道原来朱老师2014年1月已经逝世了。深切怀念他! 我大概是 2010 年前后回去专门看望过朱、王老师。还在一起吃了饭,并且合影留念。算是留下了唯一的一张与两位老师的合影——非常珍贵的留念! 在五百村补习时,朱老师教我数学。我当时数学学习很一般,课堂提问经常用“不知道”回答敬爱的朱老师;课后写作业,我经常是不会做。朱老师提供了许多经典的难题,我和同桌——赵某都感到很难对付他们。唯一可以自豪的是——我当时脸皮更厚,居然没有逃过朱老师的课。课堂提问,就用那经典的三个字回答老师,然后脸不红心正常跳地坐了下去。   朱老师在课堂上,有时会掏出怀表上弦。我依稀还记得,当时听见过他上弦时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怀表似乎是黄色的铜壳,我无法确定。可以确定的是,怀表跟随朱老师多年啦。怀表的表面光洁,在教室的灯光下,从讲台上反射出的光芒,抵达坐在最后一排的我这里,依然令人觉得炫目。 17岁的我,当时不好意思提出来看看老师的表。我在自己的座位上如坐针毡,抓耳挠腮,除了因为数学题不好对付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怀表的光芒刺激了我的好奇心。我用葛朗台一般的目光,偷窥那发射光芒的怀表, 10 个月过去了,终究没有勇气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好奇。   有人说,那是他在朝鲜战场得到的战利品——奖品,我没有考证这个传说的可靠性。可是,我知道他的怀表很可靠。当时,朱老师四十五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真是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教学上啊。朱老师上课,从来不会迟到。 幸好,高考时数学发挥得不错。在上次看望朱老师时,他听到了我的高考数学成绩(侥幸做对了20分的附加题),还当面鼓励了一句,让我骄傲了好几天。当时,我看到朱老师拿出了一摞子毛笔书写的数学题。我的眼睛几乎要像朱老师那样放光啦。我儿子的数学一塌糊涂,当时我有心索取一套,终究没有好意思开口。而且我还担心就算我从高邑带回去了那些卷子。我儿子是否会珍惜它们。 令人汗颜的是,我在考上大学(军校)后,只在刚入学后和朱、王老师写过一次信。他们的亲笔回信我仅保留了八年,就下落不明了。 在县邮局附近的路遇,是我唯一一次和朱老师的邂逅。应该是 1993 年夏天(?)吧,当时,我给了朱老师一张简易的名片。朱老师说,再给我几张,我帮你散发。当时,我不过是外业部队担任中队长,充其量也就是相当于连级的蚂蚁“军官”。朱老师的“推广”,让弟子受宠若惊。我觉得,这可以看出朱老师做事的认真。 2007 年,我在科学网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籍工场》,并以《我在美丽的海淀》为题目,回顾过早年的“复习班”生活。后来,我发现其中提到的朱老师的毕业学校有误,就以《“我在美丽的海淀”的美丽错误》进行了更正。 化学老师 还记得,教授化学的女老师是我班一个同学的婶子。我和这个同学的关系不冷不热。进入高二后,我的化学成绩每况愈下,再也找不到当初王夫之老师夸奖我“天才呀,天才!”时的灵气。夸“天才”的缘故是一次在课堂上即兴配平一个有难度的方程式。我和同学们一起领受任务后,拿起了铅笔,刚要写数字,王老师那高大如开封铁塔一般的伟岸身躯,就矗立在了我的右侧过道里。我紧张地思考、飞快地书写,居然在同学们还在抠持的时候,快速准确地配平了化学方程式。王老师几乎是抢去了我的课本,喜冲冲地奔向三尺讲台,对学生进行了大尺度的夸奖。我的脸立刻必刚下轿的新娘子还要红了。化学女教师,形象丰满。还喜欢穿稀薄得好死青藏高原的空气一样的衬衣。每次她气喘吁吁地走上讲台时,我和一些同学的目光都是回避的。当然,这不影响一些同学的化学成绩。却影响了我的化学成绩。我的化学成绩,在高二时,也许在王老师被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替代后,就开始了下降。 关于这个韩姓女教师,我写过题目为《青丝》的微型小说。小说虚构的核心情节是:“一个15岁的男生对22岁的代课女化学老师的奇特感觉。主要是她那茂密的、比柳丝还修长的、未曾结扎的头发,在回答男生的提问时,老师会弯着头查看他的书本或者作业本。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头发会“哗地”滑入他的脖颈。他用从搔痒的颈脖里搜集到老师的三根青丝,编织了迷你辫子。后来,男生不敢提问了,状态和以前在初中时学习化学的境况大不一样了。化学老师的调离,让这个学生.......”。2年前、教我初中的籍和平老师——类似于小说中的化学老师,也是只要我看一眼,他就会会意地从讲台或者从教室的过道处走过来,当面解答化学问题的。当时我的化学成绩很好,高二后,就开始越来越不好了。我的化学理想被同桌实现了,他现在以化学为只要研究方向。这是一种奇特的倒挂——有次考试,关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计算题,我(由于粗心,计算错误)没有得到满分,现在我却三句话可以不离导航,不离同步轨道了;而当年并没有被王夫之夸奖“天才呀,天才!”的冯姓同学却是把那道物理题做对了,没有丢分。而今,冯同学早已经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多年了,成为了化学业务骨干。 五百村 还记得,有段时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我们继续在“五百村小学”的“附属中学”做了同学,曾经带我居住过几天他哥哥的战友的新房——很漂亮的蓝色墙壁,还有令人眼热的装饰画。1980年代的新房里,一般都会贴一些非常有民族特色的人物或者山水画。那座漂亮的新房,距离我租住的房子有一段距离。后来,我还是回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里租住。 五百村的姨妈,有个孙子在上小学。他知道我的小名和著明的张学良将军一样,就戏谑地大声道教室门口呼唤我。当时我是“害羞帝”,不愿意答应的,当时不知道“少帅”的小名啊。后来参观少帅的故居、听单田芳的评书,才知道“少帅”的小名。这时,我已经不为小名害羞了,而是为听不到亲人、熟人的呼喊而觉得孤单。干脆,我就把小名的谐音写成了笔名去投稿,侥幸还算让它变成了铅字。远离故土多年后,熟悉的乡音呼唤小名的亲切感,更难以收获到了。 去年,我返回了五百村,早年就读的“中学”几乎找不到啦。原先的小学已经拆迁,被漂亮的校舍代替了。村子的空地上,竟然好保留了一块麦地。我以为是稀奇的风景,旧用卡片机不停地拍照。 和当地遛早的居民谈起了当年那一批批学子。我提到了一个曾经的同班同学,她说,这个同学我认识呀,在我家住过——一个精明的小个子,听说要从外地调回来啦,他也回来看过。 五百村,实际上是一个很平常的村子,虽说在1980年代就算是我县的富裕村。 寄语97后高中生 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时,我还延续了初中的好状态。高一的第二个学期,状态就截然不同啦,当初真地是不知道这么回事。现在看,一个原因可能是,有松口气的想法,导致了学习的困难;另一个原因,继续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对于高中阶段的知识消化不够,也无法依赖记忆掌握学习内容;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在作业中遇到困难后,没有及时开动脑筋想办法,而是放任了自己的惰性。 所以,第一次考试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第二次高考,虽然有侥幸成功的成分在。可是经过了第一次的失败的磨练,以及熟悉的考场环境,都成了有利因素;数学老师不断用难题打击我们,提高了心理承受力,也是一个过关的因素。 要说寄语97后的当代青年,我真不敢多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农村青年学子的经历,对于当代的、尤其是城市里出生的青年的参考价值不大。 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悟,都不合事宜啦: 一个,是 要坚持,即使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我早年的教训主要是,不太善于总结;也不太善于和老师交流——尤其是遇到困难的科目。不然,也不会有第一次高考落榜的事情发生。喜欢的课程就用功、不太喜欢的就放松。 二是,至少 要有一门课程,成为支撑自信心的基础。当时,我的自信心主要来自语文和政治课程(有些偏科,政治老师冯吉奎(中学毕业10年后,我们还有联系)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让他用形象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表现起来,很有感染力,自然也 容易记住了)。数理化虽然不优秀,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看来,数学和物理(尤其是力学,甚至天体力学)对我们的专业用处大,化学几乎没有用了。我非常感谢中学和大学的数理化老师。 另外,我觉得,90后或者00后们高中或者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条件比30年前优势大,但冲击学习的因素也多了,这样,强调专注和坚持,就更重要啦! (2015-02-05修订,红色字体为修改处。)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5335 次阅读|6 个评论
医界楷模陈灏珠传奇人生有感——试答“钱学森之问”
热度 1 xyysh2008 2012-4-20 14:58
中国当代 “ 心脏病学之父 ” 陈灏珠院士传奇人生有感 严少华( 2012 年 4 月 20 日) 精选博文《消逝中的记忆 -- 见证中国科学的老照片》,勾起人们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无限回忆,也使我想到“钱学森之问”,想到前不久拜读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之一《陈灏珠》,引发我如下思考。 思考: 当代科学研究越分越细是否有副作用?陈灏珠院士传奇一生,“千锤百炼出好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值得我们深思!他突破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文科与理科、中医与西医、中文与外文、城市与乡村、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内科与外科、医师与护士(抗美援朝时做过)等界限;融普通医师与研究型教授于一身,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贯穿,最后成就于心脏病学!除了陈老自身不懈努力、良苦用心和个人天赋外,“时势造英雄”的“时势”也很关键哟! 试问当代中国是否有来者?是否具有这样的适合人才成长的“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和水”呢?如能如此,是否可以冒昧地试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附1:陈灏珠院士小传 陈灏珠(1924.11.6-),男,原籍广东新会。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当代心脏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开拓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从事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在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心脏起搏和电复律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性形成和溶解机制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主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和《实用内科学》、《心脏导管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心脏病学》、《实用心脏病学》、《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心血管病新理论和新技术》、《心脏急重症监护治疗学》等参考书。发表论文370篇。培养76名硕、博士研究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和特殊津贴。2003年获第四届上海市医学的最高奖——医学荣誉奖。2004年获上海市第一届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生成就奖”。2007年捐资设立“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基金”。 ( 部分摘自健康报《陈灏珠 —— 呕心沥血只为生命的律动 》)   附 2 :陈灏珠的健康长寿 “ 八个一 ” (摘自健康报《陈灏珠 —— 呕心沥血只为生命的律动》) 一是有一个宽阔的胸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保持开朗乐观,这还能提升人自身的免疫功能。 二是有一种不向任何压力低头的坚强意志。尤其是对于患病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做到泰然处之,这样才能有利于恢矍健康。 三是有一个规律的生活。 3 个 8 小时的作息程序 ——8 小时睡眠, 8 小时工作, 8 小时休闲,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作患习惯能够让身体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使各种生理机能发挥量好效应。 四是有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是做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 六是培养一些调节身心的业亲爱好。 七是有一张笑口常开的面孔。 八是建立一种正确对待疾病的理念。一旦生病.不要讳疾忌医,要尽早就医。 病人和医生应该是共同对付疾病的 “ 战友 ” 关系,双方要相互理解,多加沟通,才能找到一条最好的治病之路。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934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年最启迪中国科学发展的人
sheep021 2010-12-22 16:30
献身科学不怕苦 捍卫科学不怕死 追求卓越无止境 奉献人民无国界 呵呵,他是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刘实:纠正世界高端学腐启迪中国科学发展
热度 3 Eucommia 2010-12-16 12:52
《科学网》 提议 ( http://2010people.sciencenet.cn/ ):让我们一起寻找,在即将过去的 2010 年中,哪些科学公众人物给我们以启迪,不管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理性还是争议,是荣耀还是警示 这个 提议好得很!我举双手加双脚赞成! 看到有人提了方舟子,还有人提了饶毅和 施一公,我认为这几位是公众人物,但他们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启迪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的作为甚至于是有害于中国科学发展的。 我这话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 首先,让我们明白何谓启迪?何谓对科学发展的启迪?怎样才能把中国的科学发展启迪到正确的轨道上? 我以为,启迪就是 开导或启发。 对科学发展有启迪,就是对科学发展有 开导或启发的作用。 方舟子在科学上 开导了什么?启发了什么?他当了一辈子的生化学家,可他唯一的科学发现还避不了造假的嫌疑。他写了大半辈子的科普,可大部分的文子已被证明为剽窃,他只对华人的假打假打了十年,结果打出了世人鄙视 中国无真的后果。他对肖传国的多年打假,逼得一介儒生动锤,肖传国的这一锤倒可启迪人们看到医学的发展需要大众的理解和支持。而方舟子一锤三伤除了可从法院得到两倍 250 的赔偿外,不仅不能启迪中国科学的发展,而是启迪人们看到他在破坏中国科学的发展。 饶毅和 施一公归国前对外国的科学做出了一些有影响因子的贡献,但回国后的科学研究有几项是有 开导和启发意义的?恕我无知。的确,他们积极参加了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改革,但那也只是把钱换进了不同人的腰包而已。科研经费分配的不公和失衡解决了吗?搞关系的恶习根除了吗?是谁把关系搞到了更高的官系上了。而 饶毅和 施一公在美国《科学》杂志发社论把这些不公归罪于中国文化, Nature 更进一步把剽窃造假也归罪于中国文化。现在揭露出来的大批的在那些顶尖杂志上造假而宣布撤稿的是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吗?至今未息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华尔街金融寡头造假的恶果,与中国文化有关吗?这些本来是资本主义的劣根性传染给了中国,制造了现在中国的严重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他们却一股脑地归罪于中国文化,这是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启迪吗?这一点连中国科技部都批驳为不妥,众多海外华科都看不下去。所以, 饶毅和 施一公也不应成启迪中国科学发展的人物。 那么,谁最有资格也最后实绩成为启迪中国科学发展的最有力人物呢? 我首推、而且只推刘实。 为什么呢?因为刘实是通过纠正世界高端学腐来启迪中国科学发展的。而他的超一流科学家地位也是当代无人可比的。作为一个华科,他更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的,很多人不了解 刘实,甚至于都不知道刘实。我跟刘实网交了两年,也还不知他长的啥样。 不在网上或媒体上抛头露面甚至露屁股,不等于就没影响。原创的科学发现(细菌也有衰老和细胞分裂产生的是一个母细胞和一个子细胞)和精辟的科学批评(如对 iPS 研究)不被后人引用或赞赏也不表明没实际影响。通过对刘实科学活动的观察,我可以这么说,刘实不愧是方迷所称的高人,因为他实际上是以一超一流科学家的智慧在牵着一些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牛鼻子转,他以不付工资的方式引诱或逼迫世界科学界的一些牛人做了他们不心甘情原的事,偷偷地证明了刘实的一些发现。但等刘实把诺贝尔奖抱回时,大家就会明白:原来科学里还有最尊重原创的时候。 科学力求发现而不只是发文,这就是刘实给世界科学界(重新)带回的启迪。而通过其科学的实力把世界高端学府的学腐修整的服服帖帖,刘实至少让我看到了谁是真正影响世界科学的大腕。而那些只能在小小的一些局部的华人圈为些经费而斗,把最崇高的目标锁在发几篇 CNS 论文的人,对科学的启迪何足挂齿? 所以,我劝大家还是真正了解一下刘实。而要了解他,也不是太难。 懂中文的人可看他的博客: 刘实: 求真留实, 去邪扶正 ( http://photo.blog.sina.com.cn/im1 ) 有趣的是, 刘实的博客还开有《 批方舟子 》专栏,我想这应是比饶毅《 批判方舟子 》一文更强、更全面的批方言论了。可刘实那么批方舟子,方舟子就是不反驳,这里面的奥秘也是够 启迪人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来乍到
热度 1 jiazhaopeng 2010-10-21 18:18
注册科学网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些东西,但是一直不知从何写起。这也是受困于一个初来者,初来乍到,对很多东西都不是很了解。每次浏览都会发现有很多专家学者又发表新的见解,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看到这些让我受益匪浅,胜读十年书。能够与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一起在这个圈里,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动力。以后要向专家学者多多请教,每一次读到你们的文章,都会感到欣喜,受到启迪。从每一次的欣喜和启迪中进行自我思考,思索以后的人生。在这样一个人文的环境中要好好利用现有的资源使自己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认为对人生有启迪的文章
wuchangzhang 2009-9-23 12:59
1,《皇帝的新装》:古今中外的一幕幕其实就是皇帝的新装的改写版,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面对权力也是这副德性 3,《卖柑者言》:人的道德就是这样下降的 4,《渔夫和金鱼》:欲望的结果,莫逃于此 5,《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朋友的交往,许多朋友都忘记了,只要他们过得好,强过朝夕共处 6,《后汉书冯异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得有失,不要太在意。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