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可读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抗疫备课日记] 05 不同的书籍写作风格
热度 2 zlyang 2020-2-17 16:58
05 不同的书籍写作风格 一、可读 性 A写书,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所以A写的书籍,别人一般看不懂。于是A高兴了:“傻了吧!我写的书,你们看不懂!”。 B写书,是为了“卖出去赚钱”。所以B写的书籍,可读性很高。于是B高兴了:“买吧!我写的书,人人都能看懂!”。 二、抽象与具体 网传,克劳塞维茨(Karl Phili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的《战争论 On War,1832》与孙武的《孙子兵法》,特点不同: 《孙子兵法》的论述是相当抽象的; 《战争论》则是非常具体的,具体到如何分派部队,如何行军布营。 三、产品介绍 还是尽可能的具体、细节、手把手的好。让我们很快会使用。 生产者最好不要通过“抽象的讲解”来“证明自己聪明”。 相关链接: Carl von Clausewitz, Prussian general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arl-von-Clausewitz#ref22549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480 次阅读|4 个评论
“五大招数”让文章更具逻辑性
热度 1 lanhan8103 2018-7-2 06:02
投必得 本期与大家分享怎样才能增强科技论文写作中逻辑的连贯性,这不仅有助于作者养成思维清晰表达顺畅的习惯,也让读者能轻松快捷的理解作者在表达什么。这是科技文章写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然而一旦掌握了这些技巧,站在科研最前线的你将终身受益。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中文写作中,作者往往点到为止,或者围绕中心描绘出一幅图画,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文中的意思。这样做有两种显而易见的结果,第一就是把理解的负担转移到读者身上,读者需要仔细揣摩作者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想想你曾经在语文考试中做过了多少个这样的阅读理解?第二就是不同的读者对于相同的写作或表达所理解的会有偏差。其实类似的情形在中文谈话或者口语表达中同样很常见,这其实更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习惯。 然而在英文写作中,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确保引导读者紧跟表达的逻辑流 (logic flow)并准确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如果读者读不懂,他们往往会把问题归咎于作者。在跟英语国家的人谈话交流中,你也能明显体会到类似的原则,如果他们听不懂你的某句话,他们不会停顿一下在内心仔细揣摩你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相反,他们会立即问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差异,这种差异无形中提高了对作者表达的要求。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中,在写作中保持流畅清晰的逻辑连贯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英语国家的科研人员也要经过不少写作方面的训练。 这次我们总结出来一些重要的写作逻辑梳理策略,并且用具体的列子来说明表达的逻辑连贯性是怎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策略 1:清晰引入核心信息。英文表达和有效交流的一个关键是首先建立读者对于核心信息的期待,然后接下来尽最大努力满足这些期待。因此在你的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和引言中,要有明确有效的核心信息以使读者对于接下来要读的有所期待。在每一段中,把首句作为中心句,把读者引导到这段的目的或者要表达的核心意思。中心句也可以用来承上启下,让前一段到后一段有一个平滑的过渡。 例句 1:Besides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occurrence of eruption over a defined period is widely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itigative measures. 策略 2:从概括到具体。英文文章的读者习惯于先了解关于话题或者要点的概略信息,然后再进入细节,例子,或者更加具体的信息。我们来读下面一段话看看它的逻辑流是否符合从概括到具体的原则,如果不是的话,是否有一句话看起来比较概括但处于全段的后部呢? 例句2– 版本A: 1 Depression is more than just feeling bad. 2 It may become a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 when long-lasting and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intensity. 3 It can cause the affected person to suffer greatly and function poorly. 4 It is a common illness, with a lifetime prevalence of 20% in women and 12% in men. 你是否发现句 4所表达的信息要比其他句子更加概括呢?而且读起来感觉逻辑上没有那么顺畅? 因为第一句话描述了depression的性状,第二句和第三句讲了它可能导致的结果,而第四句则是对depression的一个总体描述。如果我们把第4句放在最前面,整段的前后逻辑就会连贯的多: 例句2– 版本B: 1 Depression is a common illness, with a lifetime prevalence of 20% in women and 12% in men. 2 It is more than just feeling bad. 3 It may become a serious health condition when long-lasting and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intensity. 4 It can cause the affected person to suffer greatly and function poorly. 策略 3:把已知信息置于新信息之前。为了理解这一原则的本质,我们来读读以下两段话。这两段话包含了完全相同的信息,但信息出现的顺序不一样,体验一下哪一个版本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 例句3 – 版本A: Micro structures have surfaces areas which a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raditional ones for the same volum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s is improved through extended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se surfaces. 例句3 – 版本B: Micro structures have surfaces areas which a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raditional ones for the same volume. These surfaces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heat exchangers through extended heat transfer area. 读者往往会发现版本 B读起来更加顺畅。当读者读到上面任一版本的第二句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第一句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因此第一句的信息可以视为已知的信息。在版本A中,读者只有读到第二句后半部分的时候才找到这个已知的信息,即these surfaces。第二句一开始都是新信息,这样的写作不符合把已知信息置于新信息之前的原则。这样的逻辑结构读者读起来会感到困难和不顺。相反,在版本B中,第二句句首是已知的信息,后面才是新信息,这样的逻辑安排就要顺畅很多。 策略 4: 利用句子最前面的7-9个单词建立旧信息与新信息之间的衔接。继续以例句3作为例子,在版本A中,读者需要耐着性子读15个单词才能找到新旧信息之间的衔接,而在版本B中,前两个单词就已经表明了这种衔接。在句子的前7-9个单词里面建立这种新旧信息的衔接可以显著增强写作的可读性,读者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和舒服。 策略 5:把主语和动词放在句子的前7-9个单词里面。看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4– 版本A: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the means through which it is spread, and the audience of the information are important paramenters of making marketing plans. 例句4– 版本B:The important paramenters of making marketing plans ar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the means through which it is spread, and the audience of the information. 这个句子的版本 A读起来比较费劲,因为读者需要先读19个作为主语的单词才能找到谓语动词;相反,版本B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前8个单词里面就已经有了,因此读起来更加顺畅和易于理解。 投必得学术的文章写作系列会每周推出一篇跟大家科研写作息息相关的文章,如果您有具体问题,欢迎在评论部分讨论。 参考来源: 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 , 2 nd Edition. Margaret Cargill and Patrick O’Connor.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投必得学术”,有内容的学术公众号!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5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文写作的可读性统计
seexf2012 2014-2-28 16:43
按:作为《科学网》上的开篇博客,写点什么呢?打算直接用上 我的个人网站 上的博客。感到比较愉快的是,《科学网》的博客输入页面支持html代码,这样就可以直接把之前的MarkDown代码通过 pandoc 转换为html代码了,甚是方便! 最近在读《西游记》,小说文本真是通俗易懂。每每读之,少有长句,一般以六七字进行断句。这种写法,感觉可以借鉴到自己当下英文论文的写作当中。因为学术论文,其实也要求通俗易懂,易于传播,其中句子尽量简短,可以事半功倍。 问题随之而来,即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足够易读?微软的Word软件提供了这个功能,实现该功能,三步走: Word for Mac 2011中该步骤为 点击Preference, 选择Spelling and Grammar, 在Grammar复选框中勾选 Check grammar as you type Show grammatical errors in Notebook Layout View Check grammar with spelling Show readability statistics 四项, 并在Writing style中选择Formal选项; 选取需要判断的文字,点击工具菜单中的拼写与语法,点击忽略全部,然后在跳出的是否继续检查的对话框中选择否; 可读性统计结果就显示出来了。 Windows系统中步骤类似 。下面以一篇《Nature》上的短文 《Careers: A guide to the life scientific》 为例,看看可读性如何。按照如上三步走,得到可读性统计结果。 其中第二部分显示了每段中句子的数量、每句话的字数以及每个字的字母数。关键是第三部分的可读性结果,即被动语态句子的比例、Flesch Reading Ease(分值越高表示越容易理解)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分值越高表示越难理解)。例文中每个句子的字数为15.0个、Flesch Reading Ease为49.8,以及F-K Grade Level为10.0,即表示按美国年级水平,该例文需要十年级水平的人才能理解。于是乎,我试了自己一个已经投稿的摘要,结果显示每个句子字数为18.5个,Flesch Reading Ease为17.2,以及F-K Grade Level为12。折腾了半天,发现英文写作还是太弱了,易读度才17.2,而 一般论文的易读度都是上50的 ,以及需要十二年级的人才能理解,看来之前哪怕把摘要修改了20遍,还是半斤八两,只是改论文真的改吐了,自己也的确改不动了,所以也就投稿了。 原文链接: http://sixf.org/cn/2014/02/writing-readability-statistic/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4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让科普文章更好看
热度 20 qpzeng 2012-6-16 10:11
自从在科学网上开博客以来,我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科普文章门庭若市,有的科普文章门可罗雀。比如孙学军老师一写带点科普知识的科教时评文章,点击率唰唰唰就上去了,一写氢气的专业文章,点击率就哗哗哗下来了。我认为关键问题还不是博主写作水平的差别,而是读者对象和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有些话题针对的是“小同行”,而有些话题针对的是“大同行”,更多的话题是说给非同行听的。显然,孙老师写氢气的文章绝对是为了与小同行交流,而那篇涉及转基因食品是否比传统食品更安全的评论都是大同行们感兴趣的话题,更多的一些有关研究生培养、科研工作和SCI的话题则是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学生们的。不同话题的关注度迥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写科普文章很注意区分受众群。我现在写的“文献导读”主要是写给我的学生们看的,可能为数极少的小同行也会感兴趣。我并不指望所有人能读到它或读懂它,因为严格来说它们并非真正的科普文章。我写的“一氧化氮:朋友还是敌人”其实专业意味仍然很浓,只有一些生物医学领域的大同行感兴趣,绝大多数非同行还是不容易看懂。至于我写的“长寿仅仅是个美丽的传说吗”就是为大众所写,因为里面用词浅显,即使有些表述会让人一知半解,但关键词句足以传达我想说的意思。 我的这种写作风格有点模仿Wikipedia,就是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科学原理,让科学知识深入人心。我为Wikipedia的专业精神所折服,虽然它鼓励人人参与互动编写,但它的编辑们是敬业的,把关很严。对于重要的概念和结论,都有明确的引用出处,即使一时找不到文献来源,也会适当标注,以供候补。反过来,我又要顺便批评一下“xx百科”之类,那个杂乱无章不说也罢,任凭别人乱编,编辑们都干嘛去了!那样不是误导大众吗?其实,最反感的莫过于“知道”,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说实话,我很少去“摆渡”,就推崇Wikipedia,要说我崇洋媚外,拍砖吧,呵呵。 话说回来,博主们写科普博文多数情况都觉得话题有意义希望介绍给大家,但如果点击率太低就达不到科学普及的效果。我现买现卖,想到几条点子,供广大博主参考。 首先要用心、出力,从构思、查文献、写出初稿、反复修改到正式成文,都要认真准备,开动脑筋,设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述最能让大家看懂,总之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当然,有些好的插图,尤其是富有幽默感的插图,会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回味无穷。以前看GumpForrest(李福洋)写的科普博文,好像有此等功力。 其次要拟一个吸眼球的题目,但绝对不要做标题党。把别人吸引过去以后,一定要给他们一点实际的东西,感到不枉一读,更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唐常杰老师就是一个典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行文,其实这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博主们并非每个话题都有亲临其境的经历。可是,只有谈到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才会产生共鸣,所涉及的科学原理也才会给大家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咋办呢?编吧!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本来故事就是人编的,不是吗? 我还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即使是小同行交流话题,但若博主觉得值得让广大读者了解,可以采用明喻、暗喻、类比等多种写作手法,让文章多姿多彩,可读性更强,这样关注的人多了,宣传效果就出来了。 尽管我写得头头是道,貌似科普行家,其实实际水平还是相差很远,不过我会继续努力,把我的“无功利健康教育”进行到底!也希望科学网的专家们除了聊天、八卦之外也搞点专业知识普及,浓厚一下科学网的“科学”气氛,不要让青年学生感到失望、无聊甚至蔑视。 顺便提个倡议,科学网的老专家、老教授,尤其是退休在家的科学泰斗们,在你们颐养天年、自娱自乐之余,能否继续发挥一点余热,多给年轻人指点迷津,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写点科普文章?多动脑、多用脑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和长寿的秘方啊! 呵呵,如果有人觉得我有点不近人情,就算我白说! 补充一点,从博友的留言受到启发,我必须澄清,科学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像陈安博士写的管理科学方面的博文绝对是属于科学范畴的,尽管我从来不看(看不懂),哈哈!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216 次阅读|61 个评论
科学家的传记该由谁来写?
热度 14 sqdai 2011-6-21 11:27
我喜欢读科学家的传记,迄今已读了一二百种,从中获益匪浅。读这类传记,不仅可以感悟人生、激励斗志,而且可以启人智慧、指点迷津,所以几十年来一直乐此不疲。 然而,读得多了,发现这些传记的写作水平大有差别,在可读性方面良莠不齐。我认为,衡量科学家传记优劣的标准应是:真实性、科学性和生动性。而真正做到这三点的佳作并不多见。于是,就觉得应从这些传记的作者的角度做个分析。 科学家传记的作者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作者是与传主同一专业的专门家,他们的学术水平或许不如传主,但由于他们做过同一类型的科学研究,对传主所处的学术环境、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取得科学成就所经历的艰辛等等感同身受,因此,能很传神、逼真地把传主的过人之处描绘出来。不但写出科学家所共有的献身精神,而且引用翔实的材料,恰如其分地写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和特殊贡献,读后有一种真实感。我个人认为,属于这一类的有:王元写的华罗庚传;张奠宙等写的陈省身传;王增藩写的苏步青传;涂元季写的钱学森传;杨建邺写的爱因斯坦传;卡罗 • 切尔奇纳尼写的玻尔兹曼传;康斯坦丝 • 瑞德写的希尔伯特传;史蒂夫 • 巴特森写的斯梅尔传; …… 。 第二类作者是专业传记文学作家、科普作家、科学记者和传主亲属。他们大多有文科背景,对传主的专业不甚精通,甚至完全不懂,但经过长时间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后写成。这类传记中有写得很好的,例如,科普作家格雷克写的费曼传;文化记者纪荷写的居里夫人传;科学记者爱德生执笔的冯·卡门传; …… ,这些传记就写得很传神。然而,这类作者的作品质量有一部分令人不敢恭维。远的不说,就说近年来国内有几位传记作家、科普作家写的几本科学大师的传记,在学界的评价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大了解传主的本行,写来有点隔靴搔痒;而且其中文学虚构成份太多。有一本是例外,张克群(传主的女儿)写的陆士嘉传,在学界受到了广泛好评,她不大懂她母亲的专业,却努力做到了扬长避短,如实再现了陆士嘉的高风亮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类作者的学术根底、文学修养都乏善可陈,却敢于东拼西凑地写科学家的传记。这类传记作品当然不入流,然而却为数不少,往往误人子弟。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一些严肃的科技类的出版社,正在精心组织一批科学家传记著作,作者大多为学有所成的同行科学家。我期盼着这样的新作的出现。 我有时还把国内外的科学家传记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一个重大差别是:国外的传记除了写科学家伟大的一面以外,还如实地写了他们的缺点(乃至丑闻),最后给读者留下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国内的传记作品往往只讲传主的优点,不讲缺点,这也许是因为“为尊者讳”的传统观念在作怪吧! 总而言之,我认为科学家传记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这些传记的作者主要应该是传主的同行科学家;当然,非同行也可以参与,但必须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并且认真聆听传主周围的人士的讲述,切莫虚构臆造。 不管怎样,我阅读科学家传记时,第一类作者的作品是首选。 写于 2011 年 6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5181 次阅读|39 个评论
科技论文的可读性(090923)
ymin 2009-9-23 16:07
科技论文的可读性(090923)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之我见(五) 闵应骅 科技论文必须有读者。因此,读者的兴趣是杂志接受你的文章的首要条件。像IEEE Transactions的文章,要求每篇文章有一定的读者群,或者是至少5年内读者会有兴趣。它可以是很专业的,但基本上属于某一个学会下面的某一个专业委员会。 科技论文包含的技术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深度。其内容对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有所帮助。其中还有一项,是作者简介写得好不好。其实作者简介完全是公式化的。但有的作者,写了学位,没写是在何处得到的,什么专业的,这都不规范。 可读性(Readability)对科技论文非常重要。它不但要求小同行能看懂你的论文,而且要求大同行也能看懂。我当JCST执行主编的时候,有人出来反对这个要求,说科技论文本来就很专业,看懂的人本来就不多。这话有点似是而非。像一些数学论文,能看懂的确实可能不多。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类的文章,你必须让相关的工程师看得懂。否则,文章的实用价值就可疑了。其实,高深的技术不是难懂,至少其结果和优越性很容易懂,而发明过程及其理论基础可能高深一点。所以,IEEE Transactions把被审文章的可读性分成以下几类: ___ Readable with ordinary effort. ___ Paper is self-contained, but considerable effort is needed. ___ If the definitions of certain concepts, terms and symbols were included , readability would be improved. ___ Less than half the paper is readable. ___ Unreadable 这里有两点值得提及。一是文章应该是自包含的。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大同行,读懂你的文章不需要另找参考文献,先读完参考文献,才能读懂你的文章。如果你的文章比较完整,读下去自然如流水,而不是那么疙疙瘩瘩。另一点是论文中的概念、术语和符号都必须有定义。这是作者常犯的毛病。例如,英语缩写现在用得很普遍,什么PDF,PLA,SOC等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这些缩写在文章第一次出现时,应该用括号加以说明。至于公式和程序中用的符号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是用英文写文章,对可读性关系极大。我们母语是中文,用英文写文章,难免有困难。这方面的主要事项,我想想,是否还需要另写一篇。
个人分类: 做学问|5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