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改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生物学博士黄西改行从事脱口秀的启示
热度 1 黄安年 2013-2-1 17:00
美国生物学博士黄西改行从事脱口秀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2 月 1 日 发布 以脱口秀进军白宫征服政要和奥巴马开玩笑的华裔黄西 , 昨晚作客北京卫视, 1999 年他在美国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 2000 年某得 6 位数美元的年薪的职位。几年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工作脱口秀,他说在生物化学 “ 学术界不缺我这个 中国 人 ” ,美国缺的是华裔脱口秀 , 他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最爱和强项,这对于我们当下的博士学位培养机制有很重要的启示。 记得一个多月前 , 在科学网上一位清华大学导师因为一名优秀博士生的改行而一夜无眠的博文 , 引发热议。这实际上涉及到从事博士学位研究工作和从事自己最爱的事业还不是一回事 , 尊重个人的选择和个人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从根本上说是最佳的选项。需要说的是(研究)工作的需要,唯有个人兴趣和爱好最大限度的融合于工作之中,才可能将智慧和发挥到极致。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是个很好重要的转变! ****************** 黄西 百科名片 黄西 黄西( Joe Wong ),曾在 中国 科学院攻读 硕士 ,后获得 德克萨斯州 莱斯 大学 博士 学位,全职工作从事科学研究。 美国 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的 “ 大卫莱特曼秀 ” , 2009 年 4 月 17 日晚上破天荒邀请 中国 口音极重的黄西 (Joe Wong) 亮相,以英语讲美式笑话,近六分钟的演出,观众反应热烈。黄西一炮而红。 中文名: 黄西 外文名: Joe Wong 国籍: 美国 民族: 朝鲜族 出生地: 中国 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河口乡 出生日期: 1970 年 毕业院校: 中国 吉林大学 · http://t.sina.com.cn/joewong 新浪微博: 个人履历 生平简介 黄西 ,吉林省白山市人, 朝鲜族 , 24 岁到 美国 留学,念书取得博士学位,就业结婚生子留在美国。 他 20 岁毕业于 中国 吉林大学 ,主修生物化学专业。 1994 年到 美国 前在 中科院 读研。 笑星黄西 (11 张 ) 1999 年取得 德克萨斯州 莱斯大学 ( Rice )生化博士学位。 2000 年到剑桥 (马萨诸塞州)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 Sanofi-Aventis Genomics Center 工作。 2008 年取得 美国国籍 。 2012 年 10 月 27 日 应求职网站华邻客 (TheChineseLink) 之邀向 中国 留学生进行演说 白天,他在实验室正经做研究的科学家,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演员, “ 下了班,弄好孩子,准备好晚饭,等太太下班回来 ” ,他就穿梭在 新英格兰 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他的单口笑话, 波士顿 是他起家的地方。 黄西在 吉林大学  就喜欢写笑话和讲笑话,英文课念到 “ 读者文摘 ” 时,对其中的笑话集锦特别有兴趣。在德州念书时,为了排遣学生生活的艰苦无聊,除了 “ 读者文摘 ” ,他开始读其他的幽默或笑话的书,马克吐温与导演 伍迪· 艾伦 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很大,让他了解美式幽默与美式笑话。但他在 莱斯大学 想参加写作创作班却被拒绝,原因是文笔不够好。 成长经历 1970 年,黄西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他的父母均是大学毕业,父亲在厂矿工作,母亲是医生。 黄西在读中学时,喜欢逃课,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从来没有想得太多。 上大学时,黄西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省城长春。 理科生在人们的印象里常常是中规中矩,而这样审视黄西就错了。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如今以幽默出名的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迷恋过哲学。 到麻州工作后,他利用时间报名就读 “ 笑话写作成人教育班 ” ,但 “ 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 ” ,但经由这个管道接触到 波士顿 的喜剧圈,开始了他的表演活动。第一次登台是 2 黄西 002 年,他说, “ 不太容易,因为人家不愿意提供机会 ……” 。他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作,有时写 100 则笑话,只有一则好笑,最早的听众是黄西当会计师的太太金妍。 他的移民题材,配上货真价实的外国口音,很快就受到欢迎,他打入 2003 年 波士顿 国际喜剧节的决赛。 专门帮 “ 莱特曼秀 ” 发掘人才的布瑞尔( Eddie Brill ) 2005 年 在 波士顿 听了黄西的表演,认为他深具潜力。他要黄西不时送给他表演的新材料;观察了三年后, 2008 年,布瑞尔再到 波士顿 看黄西表演后,觉得时机成熟,他让黄西设计一套能够拿出来的节目,为 “ 大卫· 莱特曼 秀 ” 试镜。 与一般秀场不同,在全国性萤光幕上亮相必须精心设计。布瑞尔说,他以多年经验相信黄西终究会大红大紫。两人开始为在 “ 莱特曼秀 ” 节目演出的段子展开合作。黄西说,布瑞尔把他写的几则笑话做次序上的整理排列,更有节奏感,也指导了他一些讲笑话时的节奏感。 4 月 17 日 的成功演出后,莱特曼非常欣赏,罕见地拉着乐得不知所措的黄西一起谢幕。布瑞尔认为黄西是自己近几年来所发掘到 “ 最清新、最成功的演出 ” ,非常得意。黄西在麻州的实验室同事大吃一惊之余,都跑来道贺,祝他即将名利双收。 人物现状 黄西在 纽约 参加 “Comedy Central” 电视频道试镜。在 美国 土生土长的第二代或第三代 华裔 喜剧演员上这个节目不算是新闻,但这将是第一位英语非母语的第一代华人,应邀在这个全美最热门的喜剧频道上演出,让最近演出邀约已应接不暇的黄西非常兴奋;但他在电话中的口气还是非常冷静,尽管这是他的最爱, “ 但这还是副业,一直到我能确定走这条路的收入充足稳定之前,还是要努力上班 ” 。 如果能支持生活的话,黄西承认他会考虑改行,因为 “ 学术界不缺我这个 中国 人 ” 。更重要的是,黄西已对他个人讲美式笑话,产生了一份使命感。 2008 年曾回北京在 海淀 表演的黄西意有所指的说,直到一个民族能开自己的玩笑,嘲讽自己的领袖与政治社会,这个民族才算成熟。除此之外,他希望自己以第一代移民的身分,能够透过自己的经验观察,讲述移民的故事, “ 移民在社会中是无声的一群,可是移民社会中有许多有意思的事,也有许多被歧视与挣扎的事,就是因为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自己表达不出来,又没有人帮忙表达 ……” ,黄西说: “ 这是一个机会,我愿意做个移民的 代言人 ,说出移民乐观、奋斗、坚强的一面。 ” 2009 年 4 月 17 日 晚,在大卫 · 莱特曼秀上出演。 2009 年参加 美国 环球电影公司《谎言的诞生》的拍摄。 2010 年 3 月的 美国 电视记者年会上,作为唯一受邀的谐星为总统和全国的媒体代表们表演 15 分钟的脱口秀。 2011 年 11 月下旬,不到 10 天内,黄西接连在 清华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天津大学 、 吉林大学 、 武汉大学 、 中山大学 、 复旦大学 等 8 所高校讲述 “ 一个生化博士的喜剧人生 ” ,出版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还在《 小崔说事 》《 鲁豫有约 》和《看见》密集出镜,连续接受 崔永元 、 鲁豫 和 柴静 等名嘴专访 编辑本段 表演特点 以移民题材为主,有浓重的 中国 口音 冷幽默 他的脱口秀完全不同于 美国 的黑人和白人的口水滔滔,而有另外一种 黄西 喜剧的魅力 --- 全部是最简单的字词,配合以木讷的表情和僵硬的动作,讲那种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最别致的是,他是采取停顿和沉默来控制观众,让他们在这个间歇想明白笑话的意思,或者这种沉默无言本身也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人们为了沉默而大笑,这是 喜剧 大师才有的能力(参考电影《月亮上的男人》前 15 分钟)。 黄西 - 美式笑话 他使用英文,讲的是美式笑话。他的笑话大部分都有语境上的背景。比如说他讲接受移 黄西 民官考试的段子,第一个问题是:谁是 本杰明 . 富兰克林? Wong 回答说:难道他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本杰明的头像在百元美钞上)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宪法第二修正案(被他误以为是老师给他一个重新考虑,并修正上一次答案的机会)? Wong 再次回答说:难道它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 (然而宪法第二修正案,内容是保证了 美国 人民有持枪的权利。)第三个问题:什么是 Roe Vs Wade? (关于堕胎的历史性案件) WONG 回答:两种来 美国 的方式吗?(误以为是 “ROW (划船)对比 WADE (涉水) ” )(实际上是讽刺, ROW 暗指偷渡来美, WADE 意指婴儿 “ 涉水 ” 经过妈妈的身体,出生在美国,从而获得合法美国公民身份。) 现场的 美国 人爆笑不已,但是对于 中国 人来说,要理解这些笑话很难。第一条是因为本杰明 . 富兰克林的头像出现在美元上。第二条所说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内容是保证了 美国 人民有持枪的权利。从 Youtube 的回帖上看,不单是 中国 人民理解有困难,就连 美国 人民自己都够呛,许多耿直的美国人留言提问说:这有什么好笑的?为什么这个人连续两次用相同的答案回答不同的问题? 笑话都需要注释的话,那就一点都不好笑了。即便配上字幕,要让屏幕前的人笑出来,字幕可能一秒内要闪过 50 个字,这就成为飞眼训练而非一种娱乐了。前来这里的读者已经算是教育程度很高的网友了,即便如此,根据历史统计,不通英文的读者依然在总访问人数的 7 成以上 -- 这可以通过纯英文帖子和英文视频的点击数和留言数统计得出。(从我个人掌握的信息, 美国青年 对本国历史知识十分匮乏,那些在听笑话笑的成年人大概是记得怎么回事) 表演过程 黄西站定后的第一句话是: “ 大家好,我是 爱尔兰 人。 ” 全场笑翻,赖特曼也跟着大笑,黄西知道他的笑话题材已触动敏感的 美国流行 文化神经。 黄西 黄西的表演片段在 YouTube 上的点阅数,两周以来已超过 10 万人次,留言评论褒多于贬,一致认为很好笑。大家开始打听这位戴着眼镜,满口 中国 腔英语的黄西究竟是谁?口音这么重,相貌又不出众的人,怎么能上全国电视节目,用英语讲美式笑话,还能让老美笑得东倒西歪? 白天他是在实验室正经做研究的科学家,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演员,穿梭在 新英格兰 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单口相声。 黄西在吉大时就喜欢写笑话和讲笑话,马克吐温与导演伍迪雷。 阿伦 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很大,让他了解美式幽默与美式笑话。 到麻州工作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报名 “ 笑话写作成教班 ” ,经由这个渠道接触到老板顿的喜剧圈开端表演, 2002 年第一次登台。他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作,最早的听众是当会计师的太太金妍。他的移民题材配上货真价实的外国口音,很快就受到欢迎,打入 2003 年老板顿国际喜剧节的决赛。 精彩内容 段子之一: “ 我是新移民,当年来 美国 后,我开着一辆旧车,车后保险杆上贴了不少标语贴纸,我 都不懂,撕也撕不下来,我开了两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张是 ‘ 如果你不懂英语,滚回去 ’ 。 ” 段子之二: “ 我好不容易才获取公民资格,我得去上 美国 历史课 ,去回答 谁是 本杰明。 富兰克林 ?我都只有啊 … 的份。去年,我儿子在 美国 出生,我抱着他, ‘ 哇,你这小子一出生就已经是美国人了,我问你,你知道谁是富兰克林吗? ’” 段子之三: “ 现在我车上贴了 ‘ 车内有婴儿 ’ 的标语,这可算是一种恐吓,因为有一个大哭的婴儿和唠叨的老婆,我再也不怕死了。 ” 黄西 擅用自己华人背景说笑,黄西在 美国 搞笑 艺人 圈内迅速走红。对此,在 美国 搞笑界闯荡 16 年,上遍 “ 国家广播电视星期五胜利之光 ” ( NBC FridayNight Lights )与 Comedy Central 的华人搞笑艺人余智敏( ByronYee ),对黄西的抢眼表现直呼难得: “ 能上 大卫 ?雷特曼脱口秀,是所有搞笑艺人的最高梦想之一。 ” 话锋一转,余智敏表示,想在好莱坞搞笑圈生存极为困难,挤进去难、持续令人发噱也难。 “ 像我们这种在 美国 土生土长的华人搞笑艺人,仍具全国知名度的,就我所知道,仅剩三人 ” 。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出现在喜剧中心频道与众多电视广告的韩裔搞笑艺人 艾咪 安德森 ( Amy Anderson )也表示,当前在全国性搞笑圈活跃的 亚裔 搞笑艺人多是 韩裔 , 华裔 屈指可数, “ 也许华人个性较韩国人来说 黄西与杨澜 ,还是比较严肃 ” 。也认识黄西的她表示,以黄西的新人之姿表现确实有趣。 在搞笑圈有 12 工龄历的她说,亚裔搞笑艺人须努力跳脱族裔给人的刻板印象,走出自己风格,否则久而久之,就会被视为没有原创性而被淘汰。 “ 专业的亚裔演员,常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视图 ” ,她说: “ 在 美国 搞笑圈里就是有这样不公平的 双重标准 。 ” 对此,余智敏深有同感,身为 华裔 搞笑艺人,过去也常拿自己华人背景说笑: “ 我在 俄勒冈州 小镇长大,那里只有三个少数族裔:我一个华人、一个黑人,还有一个聪明人。当我去白人女友家按门铃时,她老爸开门看了我一下说:抱歉,我们没有订中餐馆外卖。 ” 后来, 好莱坞 开始要求他用滑稽的 中国 口音表演,坚持不丑化中国人的他,决定改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父亲当年遭 “ 排华法案 ” 而买出生证的辛酸过去,改编出一剧 “ 纸儿子 ” ( Paper Son ),让人观后笑中带泪的演出,为他博得才子好评,而不再只是个 “ 亚裔搞笑艺人 ” 而已。 他苦笑: “ 美国 搞笑圈是很严酷的,好笑就是好笑,不好笑就是不好笑,不分族裔,创新才是搞笑艺人的唯一 生存之道 。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笑星黄西 (11 张 ) 词条图片 (7 张 ) 参考资料 1 . 黄西的段子把美国副总统拜登(中)逗得乐不可支 . soho . 2 . 著名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勉力留学生 发掘兴趣热情实践 .东时新闻网 . 扩展阅读: 1 黄西资料及表演视频 http://www.pksou.cn/html/wzck/rw/ysly/1264.html 2 新华人网 http://www.chinadian.ca/viewthread.php?tid=58901 3 黄西个人网站 http://www.joewongcomedy.com/ 4 联合新闻 http://www.udn.com/2009/5/4/NEWS/WORLD/WOR6/4885392.shtml 5 黄西在美国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 http://www.xuelezhou.com/english/t001.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2425698.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81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严重缺乏精神福利
热度 9 dawnshower 2012-11-14 17:01
看到“一夜无眠”老师以及被“五道口研究院”抢去学生的老师的博文,很感动两位老师的惜才之心。但是细想想,我又觉得类似这两位学生的选择也能让人理解。 每个人的选择(哪怕是看起来非常不值一提的小事)都有可能源于很多种、乃至不同层次的原因。我不想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这两名学生,因为材料有限,任何貌似合理的揣测都有可能与当事人的真实内心相去甚远,而仅仅只是流于“借别人故事的外壳,唱自己的戏”。我只想谈谈在类似案例中,有一个比较有共性而又常被人忽略的原因:缺乏精神福利。 选择这个角度,并不是说我们的物质已经足够丰裕了——恰恰相反,像我们文科生,每个月的补助还不如同一个城市里月嫂的月收入的一半。但是,物质方面的原因似乎并不是文中所举两例的主因,那两位学生的选择分明是富和更富的问题,而不是穷与富的问题。所以我只探讨“精神福利”。 “好老师”并不等同于“精神富足”。以普通标准衡量,“一心一意培育学生”、“为学生的前程操尽了心”的老师肯定能称得上是“好”。而“精神富足”所包含的内容就更多一些,比如,注重人的内心成长、能够以尽可能客观的标准看待周遭人事等等。在“好老师”眼里,那些高智商的、具有科研天赋的学生,是科研好苗子;他们去银行、去中学,便是暴殄天物、自毁前程。而在“精神富足”老师的眼里,聪明的学生也是内心敏感丰富的人,有一个需要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的小宇宙,他们的选择想必有超越于“目光短浅”和“头脑发热”这个层面的解释。去银行也好去中学也好,若这些岗位果真无趣、浪费他们的专长,他们必定有一天会重返校园;若他们能在这些岗位上找到乐趣、契合度很高,那么对他们自己、对社会,又有什么损失可言?大学老师往往会不屑于中小学老师们“把学生当考试机器”的行径,可是如果他们自己也把学生当作高质量的“论文制造机器”,那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即使一定要上升到为国增光的高度,我还是觉得,学生的“内心意愿”、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更重要。 精神福利的另一方面便是小圈子内部的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乐趣和深情。有一次在西双版纳考察时,植物学家王文采患上了恶性疟疾,高烧不退,最后昆明植物研究所的4个年轻人每人献了400毫升血,才救了王文采的命……类似这样难以载入任何论文和专著的细节,却是最结实细密的纽带,让人不忍离开自己的同行、自己的专业。我觉得,这种“不足为外人道”,在两种情况下特别强烈。其一是国难当头,知识分子凝聚力非常强大之时。还是以植物学家为例,1938年,吴征镒和周家炽从横山采集归来,在长沙一座大楼上整理标本之际,遭到日寇的轰炸,人和标本一起从四楼飞下草坪。今天的植物学家再怎么苦,大抵不会再遭遇这样的危险,但是谈起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大概很难再与那个时代相比。其二是像美剧那样,关于科学家的种种逸闻趣事,能够强势渗入到流行文化中。就像《小世界》的畅销、就像《生活大爆炸》的热播,大众并不一定懂得那些文艺学和物理学术语,但是学者这个职业所体现出的幽默、睿智、些许的神经质和不靠谱、精致的台词等等,能够赢得部分公众的喜爱和尊重,这样反过来也能够促进科学家自身的认同感。 但是我们这代学生很尴尬,一方面,我们无法像近现代的科学家那样,把自己的事业和“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在一起,反倒还偶尔被媒体质疑“你们那么多经费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另一方面,我们的大众流行文化中也几乎没有“学术青年”一席之地,像《失恋33天》、《杜拉拉升职记》这样接地气的小说以及由此改变的电影,都是讲office lady的故事。而我们那些散落于各个实验室的记忆,那些隐藏在野外生态站的故事,却集体失语、失忆。同样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可是谁让它消散在风里…… “认同感”这个东西,虽然很虚,但关键时候也是很要命的。前阵子,豆瓣上有一篇很热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看得人心酸。“母亲的婚姻理论总是和女儿的云端想象格格不入,她总是一脸不屑地面对女儿那个爱得死去活来的王子如同看一个路人甲,你说他才华横溢,她问他何处高就;你说他懂爱;她问他有房否?你说他博士学历,她问双亲何人?……”高学历的女孩,听到最心凉的语录之一是被家里人说:“你嫁的人还不如那些比你学历低的女孩。”我们的收入当然不能与那些高收入职业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专业圈子里无法获得除了发表文章之外的交流乐趣;如果我们的行业无法获得来自外界的哪怕是非常有限的认同感,那我们如何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寒凉?
个人分类: 儒林外史|389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热度 36 xin 2011-11-21 21:14
参加工作 3 年半了。一来到这个单位工作。我就经常听别人说,有个研究生对科学特别热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做学问。后来,我慢慢的认识和熟悉了这位青年。他对科学的执著和热爱,让我感到发自内心地对他喜爱。当时他还是硕士,今天,他已经是明年将要毕业的人了。 今天他告诉我,他要去某某单位。在我们心目中,这是一个生产性的事业单位,意味着他要改行不做科研了。我们都很惊讶,办公室同事也帮我劝他不要放弃。我劝他到国外读博后,在国内生存压力太大,土鳖似乎出头之日遥远。到国外混个资历,有朝一日回国也好生存。在国内,为了生活,为了与种种事情打交道,什么科学梦想都难以实现,甚至对科学的热爱也会慢慢的消退。还是趁着年轻出国,到外面相对安静的世界做几年科研再说。 我让他缓一缓再考虑。 刚才他告诉我。他已经考虑好了,他说他在现实面前妥协了,无法坚持了。为了生活,他要这份工作。记得他的 QQ 签名档,很长时间是“不自由,毋宁死”。当今,自由的代价是贫穷,有理想的代价是幼稚,先生存再发展,每个人都生活在活生生的世界。 一个刚在科学界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一个曾经将科学看作比什么都重的年轻人。为了生活,离开了他曾为之付出五年青春的科学春梦。研究生毕业后,到底去继续做科研,还是改行,对于那些在我眼里很有科研潜质的年轻人来说,我的心是很矛盾的。选择了科研之路,大多数的时候可能意味着选择了寂寞与清贫。 不知道在这个年代,是否还存在理想主义,也不知道坚持梦想的人是否还让人感到羡慕。现在从平常感觉而言,坚持梦想的人,更多地意味着不识时务,一个幼稚、不开化的人。 旭日阳刚和老男孩的歌,让多少人共鸣,让多少错过梦想的人流下辛酸泪。梦想已经远离了年轻人,远离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物质,也充满了迷茫与困惑。 补充:大家热情很高,再补充几句。 ( 1 )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木讷的人、一个羞涩的人、一个生活中摆脱物质束缚的人。他的行为可能是僵硬的,但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话语可能不是很多,但谈到他的专业,口若悬河。我很怕他的性格,到社会上会不适应; ( 2 )他对专业的热爱。这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可能研究生中能做到的不及 10% 。北京西山的小木屋,不是所有年轻人可以长期待下去的,而他却在那里观测了五年。我觉得两类人适合做研究,或者能在研究上有所作为,一种人是智力极高,只需要稍微花点儿时间,就可以开拓一个领域,引发一场革命。一种人是热情极高,常年如一日的坚持,也终有所作为; ( 3 )未曾绽放,已经掉落。他的专业与观测有关,与偏远的环境有关,因此,特别需要耐心和热情,这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而他偏偏是那样的人。他付出了五年,刚刚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五年的积累还将有更多的成果陆续出来,可是,戛然而止,为此让我感到惋惜; ( 4 )他有梦想,却妥协于现实的无助。出国一直是他的长久的梦,托福、 GRE 一直准备,并且也都通过了。他对外边并非不是不渴望,只是一切都太匆忙,让人迷茫、神伤。
7486 次阅读|76 个评论
mirror - 回应《一个普通物理学博士的困惑》
liwei999 2010-7-10 01:24
立委按:老马识途,镜先生的回应写得何等好啊,可圈可点,比如:读博士,要么家境好到可以不考虑生计,要么有十分好的脑子;喜欢学问还可以重新回到校园,不论是做学生还是做教师。这类事情在洋人那里是经常有的事情。而在国人这里,几乎没有听说过;物理的各领域都是些各色的小姑娘,有谈成的、也有谈不成的。谈不成也不必都打光棍,可以换个活法。 回应《一个普通物理学博士的困惑》 (176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09, 2010 07:59AM 设计人生也是个本领,随大流就很好。所谓随大流就是在大家都挣钱的年龄段挣钱、结婚、育子。读博士,要么家境好到可以不考虑生计,要么有十分好的脑子。十分好的脑子可以客观地定义和比较。做理论物理的工作要面临着巨大的淘汰率。 博士课程的品质至少在这些年内国人还是无法保障。对多数人来说是瞎耽误功夫。造车起码要造个大众伍的,可惜国人拿QQ来当车,曰: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样一来,读博士根本就体面不起来。这里面的原因不完全在学生,体制一方要负更多责任。 要高贵的名声又不为此付出更多 ,这就是国人的高校,这就是出现唐博士的大环境。 喜欢学问还可以重新回到校园,不论是做学生还是做教师。这类事情在洋人那里是经常有的事情。而在国人这里,几乎没有听说过,除非是些与学问无关的培训班儿。这就是体制有问题了。一说到体制人们总是怪罪外边、埋怨政府,这个习气很不好。做过实际工程的人到大学里任教,比如设计过三峡大坝的,设计过大桥的,设计过高铁的,飞机的,都可以回到教学现场,为贫血的教师队伍输血。 博士导师原本是个育人的符号。以国人的实力原本做不出来那么多博士。但是博士导师成了一个相互攀比的符号之后,一切就都变味儿了。这样体系里走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被耽误的一代。当年是十年不办大学,不招生耽误了一代。如今是瞎办大学,扩招生又耽误了一代。不招生的问题是显像,过招的问题是潜象的、更不容易被认识和理解。反正是时过境迁,到时候只好是学生们吃苦了。 学物理的好处是可以改行。90%的人要改行,这是北大物理系的数字。因为爱可以选择,同样因为是爱也可以放弃。对恋爱是这样、对于学问也是如此。学物理的能比一般同龄人生活得好,就可以证明物理没有白学。读完物理学硕士以后决定去IT业就职是聪明的表现,很值得鼓励。 人生里面,生活是第一位的,完全没有必要凭喜好来读书。比如您喜欢一个女子,还有个人家喜不喜欢的事态。物理的各领域都是些各色的小姑娘,有谈成的、也有谈不成的。谈不成也不必都打光棍,可以换个活法。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58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05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回忆钱学森老所长二三事(之二)
热度 1 llwangch 2009-11-22 10:55
一代伟人逝去矣, 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我们对他的崇敬与缅怀。 我在夜里醒来时,则像放短片集电影那样,回忆起不少往事 不是那些人们已经谈论过的他的丰功伟绩,而是我亲自经历过的片片断断小事。但平凡的小事不也同样能反映出伟人不平凡的思想和品质吗? 我想把这些往事分几次写在博客里,以 表达我对他的崇敬与缅怀! *** *** 在我的人生记忆中, 1956 年夏天是一片金色。从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工艺系压力加工专业刚刚毕业的我,面临着对两项令人羡慕的前途要做出选择。一方面,这年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制度,系领导动员我读本系张兴钤教授(院士)的研究生;另一方面,我们专业名列前茅的两个毕业生刘汝滨和我被分配到由钱学森先生回国刚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金属压力加工是建立在金属材料学与塑性力学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如果选择读研究生,今后将朝金属物理学方向深造;而去力学所则向塑性力学方向发展。我觉得都很好,很难做出决断。而对于我大学原来所学的压力加工专业,则似乎都意味着改行。 已到力学所报到的刘汝滨有一天转达塑性力学组组长李敏华先生的邀请,希望我到 力学所去看看、见见面。我一去,李先生就热情地接见我,介绍塑性力学的发展,并立即带我去见钱学森所长。用现在青年人的时髦语言说,钱先生是我们那时的伟大偶像。他谈到要从宏观力学和微观金属学两方面结合起来、跨学科地发展塑性力学。我被他的远见卓识和对青年人的关心和热忱欢迎所深深感动。当天就毫不犹豫地到力学所去报到了。事后知道,为支持钱先生创建力学所,在人才物色上他可以点名要当年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像弹性组的钟万勰和化学流体组的谈庆明等,都是这样点名要来的。 一年复一年,年轻人愈来愈多。对于大量非力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存在一个如何适应新任务、改行做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任务的需要进行重新学习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实际问题,又有思想认识问题。 就此问题,钱学森所长曾经从自己的学习经验,亲自给我们青年研究人员做过一次讲话。虽然 47 年过去了,我换了几次工作,却一直珍藏着这份记录(见所附照片,这是当时在一张一折四的纸上用小字快速记录的)。今日重读,依然感到富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现在把他的讲话要点整理如下: 钱学森所长首先指出:在所内工作的青年同志与在学校中的学习有区别。在学校中总是先学科后任务。大量时间化在学习前人的系统总结知识 学科上。这是对的。但是上了工作岗位,方式应该倒过来。要解决问题,总结解决具体问题时的知识,开拓和产生新的学科知识。不能先搞几年学科,再出而问世干活。不要自己先认定了自己的学科,任务来了,说不对口径不干。要参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然后,钱先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教育 青年研究人员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学与干的辩证关系,青年与高研、学生与老师的辩证关系,改行、提高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等等。 他说, 科研是探索未知,不是一下子就正确的。当年跟 von Karman 先生学的时候,也并不是他说的都对。高研不是万能的。青年不要把高研看成 圣人 ,也不要因为高研说错了又一概抹杀,说得一钱不值。青年应该尊敬高研。高研有经验,尝过苦头,有知识。有这两点在出成果出人才中很重要。高研可以指出道路,可以预料发生的问题,而这些是书上没有的,特别宝贵。 钱先生介绍自己,在 中学时对知识的广泛领域有兴趣。选过非欧几何和有机化学,也借过相对论来看,但看不懂。初一时也搞过昆虫标本。这些对以后的学习有好处,知识面较宽。 在上海交通大学学铁道机械工程。做热工习题时老师改卷子要求数字准确,十分严格。在旧社会大学第四年的课基本上是自己学的,养成了自己把问题搞清楚的习惯。 在飞机工厂搞了几个月,很注意实际问题。做研究和设计一定要想到具体实际。 到国外起先学航空设计。由于国外对中国人的限制,慢慢转到搞设计理论、搞空气动力学、可压缩性气动力学。在做基本功上做了一些工作。那时(约1936年)没有书,只有散见的文献。所以只有看文献。也只有大约一百多篇,统统念了。在外文上,如德文的、法文的、意大利文的,都念过。基本上不管谁做的工作我都念过。 后来转到壳体的稳定性问题。把有关的文献也都看了。谁做了什么工作,优点、缺点,都说得起来。在开始一件工作的时候,不要想有现成的人教你。要自己下功夫。把前人的工作搞清楚。也没有人开过文献单子。自己开拓领域的一个方面,总要自己查文献。文献总是一连串的连环套。把一个领域的东西都看了,现在世界上做到什么地步就清楚了。这时要下功夫,把前人的工作尽可能搞清楚。这样,自己就有了一个牢固的基础,站在前人之上了。 以后参加火箭工作。热力学的问题,飞行力学的问题,弹道的问题。这时,已经转到尖端技术上的问题上了,但很多人还以为我在搞气动力学,找我教书。但实际兴趣已经不大。要教书,指导论文,就还做了一些工作。祖国解放后又转到喷气技术上来。后来受阻碍不能回国,又转了一些方向。搞过一些调节理论、工程控制论,以及搞了些物理力学。感到喷气技术的发展,原来的力学不够了。例如物理力学是由于感到只考虑宏观不够,必须考虑微观。改了七次行。现在还搞物理力学。 钱先生通过自己的 七次改行 的经验,总结说: 改行是可能的。改行不是一个缺点不缺点的问题,重要的是需要的问题。现在的重要的问题,十年后就不一定重要了。改行也不一定浪费,往往学到很多重要东西,通过积累而成长。 钱先生强调: 边干边学是人生中大部分的学习方法。不要漫无边际地学,要结合用的需要来学。 钱先生最后建议 大学刚毕业的 青年人 专心一意钻业务 : 要专心一意在一个时期搞一件事。不要同时做几件事。这样才能钻进去并有所提高。钻上五六年再结婚也不晚。我自己36岁结婚的。中国青年现在也在提倡晚婚。目前责任很大。不如一个时期集中干一件事。对国家说,科学技术队伍加强了,对自己说,条件也会好一些。 我的博客《 回忆钱学森老所长二三事 》第一篇发表后,在评论中看到 作为读着王老师《应力波基础》长大的一代 的读者们对我的鼓励。我在此表示致谢的同时, 也联想到上世纪 60 年代初我 改行 搞应力波研究时,我也有过钱老所说 那时没有书,只有散见的文献。所以只有看文献。也只有大约一百多篇,统统念了 的情况 。 感谢钱老 47 年前所作的 言传身教的教导,它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也希望我的这篇博客能对现在的青年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7537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技术到科学——艰难的跨越
jlpemail 2008-3-6 14:38
看起来是没有改行,其实是。从技术员到研究人员的跨越竟然需要 10 年的光阴。这是没有预料到的。期间有鸿沟,也有桥梁。所以,我格外关注桥梁的作用。桥梁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一篇文章;鸿沟也可以是。 桥梁的假设,假如从两岸同时开始的话,速度至少增加一倍;否则,相反。 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热爱一个事业,就是最好的老师了。其实不是,最好的老师其中一个是,那些挖坑的人;或者叫做砍桥的人。即使桥梁已经假设完毕,也还需要维护;而,愿意看见别人提心吊胆过独木桥的人,比愿意看见别人走光明大道的人少。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他们无力创造;却善于破坏创造。上帝创造出来他们,他们不会闲着;不会创造,只好破坏了。那是他们的乐趣和价值所在。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创造的人,令人佩服。 就好像多年前的高考作文题目一样毁树容易栽树难。十年树木非寻常,需要抵抗的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多的威胁来自人间。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当有人要强调自己的先进或者卓越时,会表示他的东西技术含量高;而,贬低他人不科学时,会说,他也就是个搞技术的。可以看出,技术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对于科学也一样。科学不是目标、方法,而仅仅是手段,甚至名义。以科学的名义,指责他人为非科学、伪科学、假科学,是事半功倍的。而,真正献身科学的人,往往关注于一个具体问题,近乎痴迷地钻研、思考、探究,而其他外部因素,无暇顾及。这成了他们的致命缺陷。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并不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是无法念经。有则清朝的故事可以说明问题。有位技术含量不高的人,为了达到排挤外来和尚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某个职务以及相应的待遇,罗织了罪名,将这个外来的和尚迫害得送了性命。而,后来的事实戳穿了他的伎俩。这就是两位钦天监监正的故事,主角有 杨光、康熙、 汤若望等。汤若望的冤案,还是依靠一个技术水平不低的同行平反的。 (以后,笔者在《中国的地球测量》中还会提到 康熙这个代表性的人物,据说是喜欢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学的。这个皇帝,在 300 年前,曾经为测绘事业做出了贡献,算是个杰出的组织者。) 科学、技术的问题,往往以以外的手段和方法解决,这是科学、技术的无奈处。也是科学技术无法完全依照自然规律进展的因素,他们还要依照社会因素进展。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扫除那些障碍,为了技术或者科学的进步,是必要的。科学技术史,业已证明,单纯科学、单纯技术观点,是走不远的;或者步履维艰。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3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