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熟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册用精选的两颗示范学习并讲解带动学生自学另外八课
geneculture 2019-6-23 07:40
第一册我会重点讲解第一课和第九课(其它八课主要由学生按我指导的七遍通方式自学) http://m.tingroom.com/index.php?mid=3aid=65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一课 http://m.tingroom.com/index.php?mid=3aid=7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九课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5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熟悉又陌生的火灾
dfedhw 2017-1-5 13:37
火灾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已存在了上千年的现象。然而,火灾对我们来讲又是陌生的,因为它的速度一直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灭火速度未能跟上它的节奏,灭火手段基本还是原地踏步,致使其一度肆虐。 往往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到一项灭火技术的有效性,却很容易忽略这项技术在具体条件下实施起来的快速性,静态的火好灭,建筑空间内动态的火却没那么容易,再延伸开来又涉及到选择性、灵敏性及可靠性,综合而言就是实用性。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就是:火势熊熊,灭火工作却迟迟难以展开,又或者是:灭火进行到一半,却由于灭火剂的断供而掉链子。 当第一道防线被火焰轻易“撕开”,我们还会投入更多的补救措施,于是,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这一现实,很难再回过头来进行深究,技术的缺陷只因为责任追究被遮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当技术原因被归咎定格为管理原因,思维也就无法再回到原点。 灭火技术林林总总,却少有能在复杂危急关头,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将绝大部分初始火灾掐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后续又衍生出更多更复杂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先机尽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上述基础上,加之起火周期的不确定性,防火灭火整体经济成本的考量,导致更难有一项灭火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因为灭火尤其需要的是简易而且高效。 我们以为熟悉的,其实并不熟悉,反倒越来越陌生,陌生使得我们被火灾远远地抛在后面,越来越被动,我们需要更多地去认清自身的问题,而不光是火灾的问题。
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若只如初见
renlimin2012 2014-8-28 10:57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知,不识,不相谈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简,不繁,如丝连 陌生中蕴含熟悉 熟悉中夹杂陌生 原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愿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个人分类: 情感随忆录|1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热度 1 pingguo 2012-1-10 14:39
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风,陌生的风,来自 陌生的地方。我需要一些 冰凉,来无影去无踪 我要去那陌生的风的故乡 我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我宁愿陌生的东西到达我的直觉 曾经常来常往的爱、友谊与批评 被替换为欺骗、冷漠与恐吓 我要去那陌生的风的故乡 我所有的悲伤来自熟悉 点评:悲伤来自熟悉,来自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来自习惯、传统、文化,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这首诗也许第一次把它说出来。 围绕故乡用我的月光 一 我走过芦苇 芦苇也走过我 我沉浸于湖水 湖水也沉浸于我 二 银杏之黄为我铺路 我赤裸着还原自然之美 三 我围绕故乡,用我的月光 故乡以芬芳之音围绕着我 点评:表面上书写人与自然的关系。教给我们爱,让我们信仰爱,唯有爱本身才能做到。
个人分类: 诗歌|2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舞蹈 熟悉 将爱主题曲
chushixiyu 2011-6-13 23:44
所里参加院里组织的文艺汇演,据老师跟师兄们说,这是所里破天荒的第一次参加。 最初知道这个,是杨同学打电话告诉邀请我们去的,怎么讲呢,有些活动,就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似的,参加可以,不参加,也可以了。但是一直参加走过来,确实是要谢谢杨同学了。 我算不上是很喜欢跳舞的人,所里有很喜欢跳舞的。说到这个其实是挺可惜的,很喜欢跳舞的没有都能够参加,我这样打酱油的到参加了,不知道这个舞蹈会不会感到一丝丝的叹息啊。 现在在所里,大家俨然都是做科研的人了,想要搞好一个文艺活动,很明显是很不容易的,原因多方面。文艺跟科研,可以说联系很紧,但直接的联系,blabla了。好像没有,搞好这个发不了文章,老板夸不了你,自己毕不了业...所以嘛,大家的积极性可想而知了。这样说来,更应该为这次坚持下来的舞蹈而鼓掌了。 做好这次活动,真的是应该感谢很多人,支持这次活动的老师们,组织这次活动的师兄们,认真参与的同学们,还有那些为了这次活动而付出了许多的同学。这个舞蹈也真的是有些很是波折的,最初的同学受伤,后来的编舞老师不知为何不再出现,最后出现的伞的问题,化妆问题,可想是有多少事了。 而对我,则是我休止的重复,学习那些本来挺简单但却做不到的动作,去掉那些不该有却不由自主做出来的动作。有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得了,所以这点可以说我是很木有这方面的天赋了吧,还好不管师兄们怎么讲,我都在听,也算是在努力的改了。 最终舞台的效果好的出乎大家的想象,从排练时才发现我们原来跳的是蛮好的嘛,呵呵。这个舞蹈,据老师讲,是在宣扬一个爱的死去活来的故事,貌似是很难体会。最后由于张师兄用力过猛的问题,伞一下子反了过去,结果整个效果,爱情,就全变成喜剧效果了,哗,一下全场都笑了,然后是热烈的掌声。这是科院学生的好,不嘲笑,会鼓励。只是可惜我们这些有自己动作的还不清楚,直到最后看到rx举着反过来的伞一路小跑在舞台上,余光看到后,不禁的也乐了起来。 这个倒真的是像在路上一直看的那个玩笑了,rx呢?
个人分类: 随写|3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落桂花
longfo 2010-10-14 21:25
分亦合,合亦分,奈何不若如初见,望穿一江水。 紧也飞,慢也飞,寒彻入骨伤心扉,一地桂花碎。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18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熟悉的陌生人与陌生的熟人
JYH64J98Y99H 2010-9-5 16:44
据有的学者研究,将“熟人”提炼为学术概念,始于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而最早对陌生人进行研究的是德国学者齐美尔教授,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现代社会是由陌生人构成的社会。生病了,不认识的医生凭着他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修养为素不相识的病人看病。衣食住行,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均由不相识的人提供保障。这样的社会强调理性,强调规范,强调效率,它需要按章办事,需要按程序运行。善解人意的、酸不溜秋的、偏执叫板的、神神叨叨的、哭笑不得的,一切的一切演奏了陌生世界进行曲。 其实,学术可以成为一个饭碗,但它不为学者所独享。有的人自以为是,以为出了两本书,发表几篇文章就有多么了不起。个别人错误地理解道德,错误地理解道德精神。假若有人可能无意地伤害了你,如果你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选择故意伤害别人,还妄谈什么道德?在我看来,道德、法律、舆论跟武器一样,都有可能伤害别人。有一段时间,国内的学者们讨论道德底线,普遍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耐人寻味。求真是一种可贵的学术精神,宽容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境界。“有为”是一种作为,“无为”则是一种境界,甚至包含着更大的作为,往往是皇上才更喜欢“无为”的牌匾吧。具有求真精神、勇往直前的学者是值得敬佩的,但一个人到了近乎吹毛求疵、得理不饶人的份上也是挺可怕的。严于律己,值得称道,同样要求别人,就近乎苛刻了,别人惹不起你,总可以躲得起你吧。 季羡林先生在2001年2月21日写就的《知足知不足》一文中写道,“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肆,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枚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的。”季老说到的人今天依然很多,很像一种流行的疾病,大有年轻化趋势。有些人直接被老百姓称为烧不熟的、煮不烂的家伙。鲁迅兄弟为什么翻脸?原因很多,我个人以为他们明显地理由他们是他们的性格太相似了。人人皆可从事一些学术探索,水平高低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感受、视角,反倒有独特的价值。 因为网络,因为工作,因为生活,我们常常结识了一群陌生的熟人,同样,我们也会因为工作,因为生活,有一些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青年男女,因为某个机缘,情投意合,又因为某种变故,而反目成仇,耿耿于怀,形同路人。有的人有一见钟情的幸运,有的人有“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快意恩仇,不一而足。同门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来自五湖四海,彼此从对方中发现了自己的身影,惺惺相惜,标准的同行是一家。又因为某个场所的论争,某个项目的争取,某个署名的前后,某个分配的不均,闹个不欢而散,从此分道扬镳,或恶语相向,或熟视无睹,应验了一句老话,同行是冤家。同行到底是一家还是冤家,取决于彼此的对待,有时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同一部门的同事,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闹翻了天,撕破了脸皮的也大有人在。你认为他平庸无能,他认为你惹是生非;你认为他抄袭剽窃猖狂,他认为你不切实际幼稚;你认为他耍小人伎俩,属于“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认为你缺乏生存技能,不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环顾四周,总有一些被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当一个人知道他们的全部之后,至少有一些人所谓成功便显得有点滑稽可笑,甚至可以鄙视。因为昼夜兼程追逐成功,他比别人多苦了,多劳了,多吃了,也多喝了,大家都知道这一面,大家往往不知道的是他的另外一面:他可能被拘留了,可能被关押了,或者已经丧命了,还有一些人正在通往哪个方向的路上。 他可能因为抄袭剽窃了,所以成果丰硕了,所以课题众多了,所以经费充足了,所以提拔重用了,他留下了副处长、处长、书记、副校长的成功轨迹(诡计),他终于可以在他的名片上写上与政府要员级别相当的“同志”了。他可能会得意地说,“教授算狗屁”,其实,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才算狗屁教授。 只要社会有漏洞,坏人就有能量,坏家伙的成功舞台甚至可以更宽更大。如果所谓的纪律委员会解决问题的态度更认真一点,解决问题的视阈和思路更宽广些,可以真正过滤人渣,偏偏他幸运地遇到了朱(猪)书记,蒙混过关。有一句话说得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滚烫的爱恨情仇,经过岁月的风雪雨霜,冷却了,凝固了,冷漠了,仿佛火山爆发后生成的岩石一般。 有的部门,表面平静,实际上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状况大有人在。缺乏同舟共济的职业共识,缺乏科学公正的价值坐标,缺乏肝胆相照的理解与沟通,原因不一而足。没有什么爱可言,甚至也没有什么恨可言,有的只是司空见惯,有的只是平淡冷漠。 经过生活的洗礼,经过工作的锤炼,一些熟悉的人更加熟悉了,甚至亲密了,另外一些人则更加陌生了,冷漠了,甚至冷酷无情了。隔着生活光怪陆离的哈哈镜,人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卑鄙者”高尚了,“高尚者”卑鄙了。有时确实就是,有时则不全是。 与之相反的情况,则是熟悉的陌生人。有一些人,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有过充分友好地交流,但是,如果面对面走在马路上,我们一定会擦肩而过,因为我们并没有见过面。 有一位老师,因为工作与我们邮件往来多年不断,彼此鸿雁传递情谊,嘘寒问暖,一直没有机会谋面。在一次会议上,终于联系上了。颇有些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慨。正午时分,我们聚会在一起,晚上酒会,我们又选择在一桌,随后又一同喝茶聊天,都已经子夜时分了,我们还在杯酒言欢、推心置腹呢,简直就是相见恨晚了。也许,少了些磕磕绊绊,省略了些繁文缛节,在彼此的心目中,都保留了对方的美好。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陌生人吗。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感于“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
黄安年 2010-8-8 16:19
有感于 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7 日发布 一位真正的潜心研究的著名学者,特别是没有 官位和博导头衔、退休已久的学者,一位一贯低调,在电视和报刊极少露面的学者,一位并非公共知识分子身份不谋功利的学者,在社会上很多人并不熟悉他 , 是很正常的。在我国的现实学术生态 , 追逐功利的名利场中 , 官本位学术回会表现在方方面面,于是 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并不希奇。 在我国古典文学界,在北京师范大学有着百年以上历史且以文史著称的学术殿堂,如果说不熟悉他 , 如果低估了他的学术贡献和影响 , 那就是相当、相当的悲哀了。我们的学术评价标准存在不少非学术因素和误区,以职位高低和头衔甚至出头露面的曝光率来衡量就是一种非学术因素和评估误区。郭预衡先生既没有博导身份,也不是校方认定的资深教授,更没有官位,造成这种情况 , 据说恰恰和他评不逢时的年龄标准有关。他的弟子和学生现在是博导的已经数以二三位计,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史领域,他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品德,在学界受到了普遍的尊崇。还在文革前 17 年时期郭先生就是又红又专的教师典型,迄今一直是人民教师和学术工作者的榜样。几十年来 , 郭先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 , 淡泊名利、厚积薄发。现在郭先生走了 , 他留下的丰厚学术遗产和道德文章却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研究、继承、发扬的。这不仅是对于郭先生个人 , 而是出于学术事业的敬重。 有评论说 : 郭先生在 1941 年进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 曾受业于余嘉锡、沈兼士、赵万里、刘盼遂、孙楷第、顾随等文史大家。毕业后任余嘉锡先生的助教,治目录校勘之学 ; 同时被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破格录取为史学研究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0248 ) 先生 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工作 六十余年 , 孜孜不倦地弘文励教,授业育人 ,成就卓著。其学有渊源,又自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广受学人称誉。先生孜孜于学,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值得注意的是,其著作大多出版于年届花甲之后。( 丰碑永在 典范长留 痛悼恩师郭预衡先生熊宪光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4992cid=20 ),自 1991-2007 年出版的著者有 19 部之多。其中就包括 一人之力,十九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国散文史》三大卷, 160 万字,被学界称为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703.shtm 某些掌握着学术和宣传权力的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郭先生的学术贡献 , 没有充分发挥郭先生的学术领航人作用 , 更没有切实宣扬郭先生的为学和为人的崇高品质和情操,郭先生被事实上边缘化了 , 从这个角度讲很多人对郭先生并不熟悉在情理之中。 郭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并非如媒体目前集中宣传的 1977 年高考作文命题人 , 依笔者之见 ,30 多年前的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是很难强调和突出个人作用的 , 而且在当时以至以后的一段时间 , 一般人也难以知道究竟谁是第一命题人 , 让很多人熟悉他的难度恐怕相当的大。时下国学兴起往往靠的是媒体影视的推动力,像郭先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并不能为媒体任意包装带来实惠,自然也难以因重国学引发人们对郭先生的古典文学学术造诣的关注, 对郭预衡先生熟悉起来。 看到科学网也转载了北京晚报这样的报道 , 我感到自然科学学术界编辑工作者恐怕也是对于郭先生的了解停留在 并不熟悉的层面上。看来,自然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是很重要的。 附报道 : 文学史家郭预衡逝世 曾为恢复高考第一年作文命题 郭预衡教授 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前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郭预衡 先生,因病于 2010 年 8 月 4 日晚 10 时 57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0 岁。郭预衡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 8 月 10 日上午 10 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花厅举行。 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但 1977 年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第一年的高考作文题,那个时代的人恐怕终生难忘,那就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出这个题目的人,正是郭预衡教授。 郭预衡教授是直隶(今河北)玉田人。 1920 年 11 月生, 195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 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 1947 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善于古代散文的研究。 郭先生称自己平生为学,服膺鲁迅,几十年来,他致力于中国文学史研究,其中很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鲁迅。郭预衡教授的文学史,史料扎实、宏富,史识不凡。他以一人之力,十九年之功完成的巨著《中国散文史》三大卷, 160 万字,被学界称为填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703.shtm 1977 年恢复高考作文命题者郭预衡去世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8 月 06 日 14:23 法制晚报   本报讯 ( 记者 兰艺云 实习生 夏瑾 张有梅 ) 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至今让很多参加 1977 年恢复高考的人们记忆犹新。然而, 8 月 4 日 22 时 57 分,出题者郭预衡教授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郭预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年 90 岁。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郭老位于北师大的家中,楼房已经有些年头了,楼前的小花园和往常一样宁静。   记者轻轻地敲了敲郭老先生的家门,他的儿子开了门,眼睛里还有一些红血丝。   从门口向里面看去,家中无论是摆设还是装潢都十分简单朴素,就如老先生的为人一样。   家里的人都在忙碌着,屋内的光线显得有些暗。由于家人的低调处理,就连同在一栋的居委会主任也不知道郭老先生去世的消息,记者也没有过多地打扰郭老的家人。   文学院院长张健语气沉重地告诉记者,郭老德高望重,对于他的离去,大家感到很难过。    8 月 10 日上午,将举行郭老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     ● 当年状元    喜欢开放式作文题希望老师一路走好   昨晚 10 时许,记者联系上了 1977 年北京高考状元刘学红,如今,她已是中青在线的总经理。    虽然没有见过郭老,但是一直以来都对他心存感激。 她说,当年她的高考作文不但得了高分,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刘学红说,在很多年以前就听说了 1977 年北京考卷的作文命题老师,可是一直都没有去拜访,怕有些唐突。   谈起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刘学红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样的开放式题目,觉得出题老师跟她似乎有 心灵感应 ,很感谢老师让她能够出色地完成这次的作文。    希望老师能够一路走好,也希望他的家人节哀顺变。 刘学红说,她很想去参加郭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可是由于公务在身要去外地,希望记者能够代为感谢老师。    ● 学生印象   踏实做学问一心一意钻文学    一代文学泰斗就这么陨落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赶上 郭教授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翠玲觉得非常遗憾。   他回忆说,郭老为人诚恳,每年文学院都要举办老校友、老教授见面会,郭老年年都来。    今年七月份,我听说郭老病重,就赶去医院看望他老人家,那时候由于病痛折磨,郭老已经不认识人了。 于教授说,郭老知道大家都很忙,每次学生、同事去看他,他都诚挚地让大家打电话就好,不想耽误大家时间。    老先生对我们的期望是让中国文学世代相传。 于翠玲对郭老的印象就是踏实做学问,一心一意钻文学。    ● 郭预衡简介 ●    1920 年生,河北玉田人。 1945 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古代文学探讨集》、《历代散文丛谈》、《中国散文史》等,并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06/142320841817.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
zhumengjin 2009-9-26 02:16
长期以来,人们颂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纯洁爱情,但同时也在盛赞一见钟情的邂逅之美。青梅竹马与一见钟情两者无疑都是美妙的。然而,当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就不那么令人感觉美妙了。电影《十面埋伏》里刘帅哥那句 我为你等了三年,难道就抵不上他陪你的三天曾让无数痴男怨女唏嘘不已。如此庸俗的台词之所以还能引起人的共鸣,那是因为现实中正在上演大量类似三年抵不过三天的悲苦剧情。当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舍前者会让人无法承受喜新厌旧的道德谴责之重,如果舍后者则会让人感到这一生可能与真正爱情擦肩而过的遗憾,所以无论作何决策都不会令人感到愉悦,相反甚至只有痛苦。当青梅竹马PK一见钟情,为什么会让人徒生烦恼甚至痛苦?这其实也跟人的进化有关。 . . 芬兰社会学家威斯特马克(Edward Westermarck)提出熟悉消灭了性欲望的观点,用以解释人类乱伦禁忌的机制,并认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进化上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乱伦后代得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大大增加,具有生存劣势,必然会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随后利用以色列集体农庄和台湾婚姻数据的社会学调查也表明小时候一起生活确实破坏了性吸引力和婚姻幸福,这无疑证明了威斯特马克观点的正确性。不难理解,从小能亲密接触的人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的机会更大,特别是在人类所经历的漫长前文明社会中尤其如此,所以进化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避免具有亲缘关系的两性之间产生爱情和婚配行为。如博文回眸一瞥百媚生中所阐述的机制一样,进化通过感觉这种本能来规避具有亲缘关系的异性婚配。这种感觉就是性吸引力,进化让熟悉的人之间无法激起正常的性欲望(变态心理除外),而让陌生人之间产生更强烈的性吸引力,这样就自然实现了婚配的亲缘规避。由此看来,与陌生异性之间产生一见钟情的触电感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具有进化基础的。 . . 通过消灭对熟悉异性的性吸引力这一途径而实现亲缘规避的进化机制一旦建立,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性行为和性心理。利用这一进化机制可以解释人类的很多现象。比如,结婚多年的夫妻之间为什么会激情不再?这是因为熟悉消灭性欲望,老夫老妻之间的恩爱更多依靠习惯和道德力量维持,但生理上的激情消退却不可避免,因为这是进化本能使然。为什么人类自古就有红杏出墙和采野花的现象?除了个人道德品质外,这里面其实也有进化方面的因素,这是因为进化让熟悉伴侣之间的性吸引力消退,而墙外和野花相对更具性吸引力。现在回到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的问题。在从小青梅竹马的异性之间,由于太过熟悉而使得性吸引力大为降低,当遭遇心仪的陌生异性时,进化会让人在潜意识里激起更加强烈的性欲望,这种生物学欲望的文化外壳就是一见钟情式爱情。不过,人是社会化动物,很多行为和心理除了接受进化的作用外,也会受到文化方面的制约,文化与进化有时是一致的,但也有相互冲突的时候。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的问题正是文化与进化之间发生冲突的体现。 . 人在进行内心选择的时候是极其痛苦的。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青梅竹马遭遇一见钟情,如何舍取确实令人难以定夺。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太多的两难抉择,面对两难如何选择从来都没有定式。所以,只要不危及人类的基本道德底线,我们也不要去刻意谴责三年抵不过三天的社会现象,有青梅竹马经历的人也有追求他(她)认为的幸福权利,毕竟人也是要受进化机制作用的。 (作者:朱猛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9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