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离经叛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创新远离墨守成规,也拒接冒险
热度 25 lionbin 2017-2-9 11:09
早期的电脑系统不是特别稳定,很容易发生宕机或崩溃,要重新输入变量非常麻烦。于是,工程师在系统启动时,为其自动设定这些变量,就是“默认设置”(default)。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除非用户或程序员特地去更改,默认设置将一直掌管着系统,保证主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凯文▪凯利在其《技术元素》一书中称 “默认”为现代生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并构成了技术元素的基础 。如今,这个概念很大程度上已经从计算机科学领域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多数情况下默认都能很好地工作,因此想改变它的人并不多。 就是这样一个功能选项,却有助于我们甄别你是否属于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据说经济学家Micheal Housman曾经主持了一个项目,研究为什么有些员工在比其他人有更大的忠诚度。他刚开始猜测这些员工以前的工作经历经历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比如以前跳过槽的人是否会更容易辞职,结果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趋势。在寻找其他的线索中,Housman注意到雇员在填报工作申请时所使用的浏览器有很大差别。一时兴起,他测试了浏览器的选择是否与他们辞职有关。结果令人吃惊: 使用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的员工坚守岗位的时间要比使用IE或Safari浏览器的员工长15%。 这只是一个巧合吗?Housman有对缺勤率和业绩水平做了相同的分析,居然发现了相同的趋势! 使用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的员工缺勤率要低19%,业绩更好,工作效率更高。 显然浏览器本身并非造成他们忠于职守、踏实工作的原因,正是他们选择浏览器的偏好,释放出他们的习惯信号。表面上看,是否使用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的员工电脑水平更高呢?经过电脑知识和技巧测试发现,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相关性。为了解释这个现象,让我们看看这些浏览器的差异。IE和Safari分别是Windows和Mac系统内置的浏览器,大多数墨守成规的人都是直接使用这个默认设置,他们从来不会质疑是否存在一个更好的浏览器。然而, 那些离经叛道则可能主动去寻找一些更好的选择,这种主动行为尽管看起来不显眼,但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习惯。 这反映在日常工作中,使用IE和Safari浏览器的员工会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会遵循标准作业完成任务,当工作不满意时,会缺勤甚至辞职;而使用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的员工,会主动寻求不同的方式工作,当遇到不喜欢的情况会想办法自己解决以改善不利状况,就没有了离开的理由,因为他们自己创造了想要的工作。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地得出: 创新的特点是拒绝接受默认选项,主动探索是否存在更好的选择。 可惜,这样的做法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例外而不是常态。 要做一个离经叛道者,要远离墨守成规,需要承受极大的风险,这种想法似乎已经深入人心 ,于是一些成功企业家就成了“风险承担者”的代名词 。中文成语故事中的破釜沉舟,市场中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无不向人们传递类似的理念,因此大多数人在创新的道路上望而却步。而Adam Grant在他的《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则用大量的案例来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创新需要冒险。他引用了1994年到2008年美国20~50岁具有代表性的5000多位企业家的调查数据,发现: 一边从事本职工作一边创业的企业家与辞去本职工作全心创业的人相比,失败的概率要低33%。所以,他称全心投入创业的人是“充满信心的冒险者”,而不愿意冒险且对自己想法的可行性存有一些怀疑的人,创办的企业可能会基业长青。 这里列举几个著名的案例吧。100年前,福特(Henry Ford)开始构建他的汽车帝国时,他是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工程师这使得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儿;耐克公司创始人Phil Knight于1964年开始,但直到1969年孩子爱从事会计工作;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大二时(1973年)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一年后才离开学校,但并不是退学而是休学;第一代苹果电脑的发明人Steve Wozniak于1996年与乔布斯合作创建了电脑公司,但直到1997年他还在惠普公司做全职工作;1996年,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就琢磨出了应该如何大幅度改进互联网搜索,但直到1998年他们仍在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甚至在1997年差点儿廉价出售了他们的谷歌。 为什么这些创新者求稳而不是冒险呢?这似乎可以用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Clyde Coombs的风险理论来解释:在股票市场,如果你决定进行一项风险性投资,那么你就要谨慎地对待其他投资来保护自己。 成功人士对待风险亦是如此,他们在组合中平衡各种风险,在一个领域准备铤而走险,则需要在其他领域谨慎行事来降低整体风险水平。换一个角度来看,在一个领域有安全感,就能够使其在另一个领域能成为自由的创新者。因此,最好的企业家并不是那些追逐最大风险的人,而是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人。 一项针对800人的比较研究发现:相对来说,企业家比普通大众更倾向于规避风险。 在Sendhil Mullainathan和Eldar Shafir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将资源(时间、金钱)的有限性定义为“稀缺”,但同时认为“稀缺”是一种个体感受,是一种心态。当稀缺心态形成时,会俘获当事人的注意力,同时改变当事人思维方式,影响决策与行为方式。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可以避开由于稀缺带来的不好结果,将注意力分散在各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地方。 这段话道出稀缺与余闲本质区别:余闲拥有自由选择权,而稀缺不具有自由选择权。自由选择权的存在使得选择效益分散化。引申一下,年轻人最大的余闲是什么?是时间,因为年轻,所以即使失败可以重来;但这同时也是其弊端,容易挥霍和浪费。 写这篇博文,是因为昨天开始看《离经叛道》( 亚当▪格兰著)一书,忍不住要发些感慨。坦率地说,选择阅读该书,刚开始是被其名字所吸引的,但是一读就放不下,一口气读了三分之一。更奇妙的是,书还没有读完,就有些想迫不及待与大家分享的欲望。这本书还有些观点,看上去也甚是有趣。比如:为什么很少有神童在长大后能够改变世界?为什么要警惕做一个抢占先机的人?以后有空,再慢慢聊这些阅读感想。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6063 次阅读|63 个评论
对《专家热议: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之妄议
热度 3 lwg 2016-10-26 10:44
对《 专家热议: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 》之妄议 今日,拜读科学网转载的《专家热议: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作者:王庆环 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25 13:54:46),对专家们一派乐观判断,不敢苟同。妄议如下: 2016/10/26 10:17:48 lwg   “原创基础研究”,前提是发现“问题”——认识到现有“基础”的缺憾、不足,才可能有真正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抱残守缺、不敢直面现有“基础”的不足,就绝对不可能有真正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   在过分忠实“师道传承”的中国文化背景、以及“离经叛道”会遭到逐出师门惩罚——现实社会地位、利益巨大损失的官僚学阀体制下,可能包容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的异端邪说吗?   这和一个社会愿意为“原创基础研究成果”投入多少钱,没有很大关系;甚至,社会投入的经费会被用于巩固现有学术圈奉为命根的错误理论基础——用于扼杀“原创基础研究成果”。   以上妄议,可以找到丰富的事实根据。毋庸赘述。
3285 次阅读|7 个评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望期刊包容勇于离经叛道推陈出新的论文
lanyu582135 2009-10-26 15:24
看到期刊点评网邀请大家评价期刊,很是欣慰,但是我的意见可能有点文不对题,因为我的亲身体会是期刊的态度好坏、发稿周期、版面费等问题固然都很重要,但首先重要的是办刊物的宗旨和目标定位。我以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刊物,其使命就是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该使其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平台;应该使其成为容纳百川的大海;应该包容那些勇于离经叛道推陈出新的论文,才可谓有容乃大。 否则,就很难真正有大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础研究总是滞后于经济建设成就,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此。有些华人的研究成果必须拿到外面去发表、内地华人至今没有自然科学方面的 诺贝尔 奖等等问题,实际上无不与此有关。 我们是一个不乏崇拜权威历史的国度,常常将权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只言片语当作永恒的真理和行动的指南,而期刊在这方面常常也是如此,常常以陈规旧约为标准衡量和规范论文和刊物。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几十年前,我们的数学权威为了给当时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热潮降温,在一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中说: 目前看来, 1+1 这颗灿烂的明珠并非距我们一步之遥,而仍在遥远的天边,在用今天最先进的宇航工具都不易达到的地方。 200 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数学各分支有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及其丰富的成果。在这些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几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 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样的作者无论花多少时间,也绝对搞不出哥德巴赫猜想。 这些话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当初数论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确实很薄弱,当时连小于某偶数的素数至少有多少尚且不知,何谈证明偶数一定能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呢?。所以,以当时的基础而言,感觉 1+1 还远在天边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原因之二则是因为当时光是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就收到约 100 麻袋这样的论文,为了迅速降 温,报道有些急不择言了 ,以致在报道中出现了:前人尚未解决的难题、后人就一定解决不了这样的荒唐逻辑。如果真这样的话, 科技还怎么发展?人类还怎么进步? 但是我们的刊物沿袭其潜规则、不假思索即将此作为了审稿的指南。此后的几十年中,关于这个课题的论文,就很难蹬上期刊这个大雅之堂了,他们常常以不规范、题目太大、不适合本刊发表、建议改投别的刊物等等莫须有的理由拒登这个课题的论文。 不过,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的神七都已经达到 天边了、是能够找到 1+1 的时候了,这个无形的枷锁也应该松绑了、这个禁区也该开放了吧!国家机密还有解密期,难道这些权威的论断就永不会过期吗? 我敢于这么说,是因为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确实已经找到了偶数 1+1 的来龙去脉。由准素数模型以及先分割、后筛选和双筛舍余消筛法,可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任意偶数 2a 都一定存在着 1+1 ;什么类型的偶数之 1+1 较多;又什么类型的偶数之 1+1 很容易找到;为什么偶数 1+1 数目之下界,是随着偶数的增大而增大的 的楚 ;又为什么相邻两个偶数之 1+1 数目,有的相差无几、有的又相差悬殊等等远超出证明猜想所需要的信息量 、 d 。最终很容易由理论证明证得:不小于 64 的偶数 2a ,其 1+1 的对数,一定不会少于( a/8 )的平方根再减 1 ;又由实际排查证得:小于 64 而大于 4 的偶数,都至少存在 1 对 1+1 。从而完满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命题。该证明的全部过程,见( http://sea3000.net/fengjungang/20091016191828.php )网站中的 《 双筛舍余消筛轴函数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可是,欲使偶数 1+1 的庐山真面目大白于天下、又何其难也,除了网络连一个公开讨论的机会都找不到。多么希望刊物能为该课题够创造一个公开讨论的条件。 有一位 网友 宋文淼 研究员 在其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258 ) 等中也说: 我更希望搞数学尤其是搞数论的朋友一起来讨论。我的最大希望就是由冯老师所作的工作不会变成中科院数学所的一百麻袋废纸中的新成员;冯军刚的准素数,有极重要的意义,它在没有规律的素数分布中给出了周期性和对称性的规则;冯军刚的双筛法的特点,就在于他把数论中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对于 4 以下数字的人为约定的限制给取消了。这样就把类似一种数学游戏的哥德巴赫猜想,变成了对于正整数数域的逻辑性质的研究 等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望期刊包容离经叛道推陈出新的论文
lanyu582135 2009-10-26 14:36
看到期刊点评网邀请大家评价期刊,很是欣慰,但是我的意见可能有点文不对题,因为我的亲身体会是期刊的态度好坏、发稿周期、版面费等问题固然都很重要,但首先重要的是办刊物的宗旨和目标定位。我以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刊物,其使命就是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该使其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平台;应该使其成为容纳百川的大海;应该包容那些勇于离经叛道推陈出新的论文,才可谓有容乃大。否则,就很难真正有大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础研究总是滞后于经济建设成就,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有些华人的研究成果必须拿到外面去发表、内地华人至今没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等等问题,实际上无不与此有关。 我们是一个不乏崇拜权威历史的国度,常常将权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只言片语当作永恒的真理和行动的指南,而期刊在这方面常常也是如此,常常以陈规旧约为标准衡量和规范论文和刊物。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几十年前,我们的数学权威为了给当时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热潮降温,在一篇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中说: 目前看来,1+1这颗灿烂的明珠并非距我们一步之遥,而仍在遥远的天边,在用今天最先进的宇航工具都不易达到的地方。 200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数学各分支有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及其丰富的成果。在这些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几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 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样的作者无论花多少时间,也绝对搞不出哥德巴赫猜想。 这些话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当初数论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确实很薄弱,当时连小于某偶数的素数至少有多少尚且不知,何谈证明偶数一定能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呢?。所以,以当时的基础而言,感觉1+1还远在天边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原因之二则是因为当时光是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就收到约100麻袋这样的论文,为了迅速降温报道急不择言,以致在报道中出现了:前人尚未解决的难题、后人就一定解决不了这样荒唐的逻辑。如果真这样的话,科技还怎么发展?人类还怎么进步? 但是我们的刊物按照其潜规则,不假思索、即将此作为其审稿的指南。此后的几十年中,关于这个课题的论文,就很难蹬上期刊这个大雅之堂了。他们常常用不规范、题目太大、不适宜本刊发表、建议改投别的刊物等等莫须有的理由拒登这个课题的论文。 不过,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的神七都已经达到天边了、是能够找到1+1的时候了,这个无形的枷锁也应该松绑了、这个禁区也该开放了吧!国家机密还有解密期,难道这些权威的论断就永不过期了吗? 我敢于这么说,是因为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确实已经找到了偶数1+1的来龙去脉。由准素数模型以及先分割、后筛选和双筛舍余消筛法,可以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任意偶数2a都一定存在着1+1;什么类型的偶数之1+1较多;又什么类型的偶数1+1较容易找到;为什么偶数1+1数目之下界,是随着偶数的增大而增大的;又为什么相邻两个偶数之1+1数目,有的相差无几、有的又相差悬殊等等远超出证明猜想所需要的信息量。最终很容易由理论证明证得:不小于64的偶数2a,其1+1的对数,一定不会少于(a/8)的平方根再减1;又由实际排查证得:小于64而大于4的偶数,都至少存在1对1+1。从而完满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命题。该证明的全部过程,见( http://sea3000.net/fengjungang/20091016191828.php )网站中的《双筛舍余消筛轴函数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可是,欲使偶数1+1的庐山真面目大白于天下、又何其难也,除了网络连一个公开讨论的机会都找不到。多么希望刊物能为该课题够创造一个公开讨论的条件。网友宋文淼研究员在其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258)等中也说: 我更希望搞数学尤其是搞数论的朋友一起来讨论。我的最大希望就是由冯老师所作的工作不会变成中科院数学所的一百麻袋废纸中的新成员; 冯军刚的准素数,有极重要的意义,它在没有规律的素数分布中给出了周期性和对称性的规则; 冯军刚的双筛法的特点,就在于他把数论中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对于4以下数字的人为约定的限制给取消了。这样就把类似一种数学游戏的哥德巴赫猜想,变成了对于正整数数域的逻辑性质的研究; 我总觉得冯军刚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新探索,把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古人的猜想和一百多年前的古人所指引的那条逻辑混乱的道路,拨正了一点方向。他去掉古人对于1这个特殊的数和4以前的偶数的僵化的限制,把纯粹讨论一个1+1的具体问题,发展到了对于正整数数域的逻辑的探索,比起三十年前数学界同仁的那种只告诉社会公众,那个问题是你们没有专门训练的人所永远不能理解的,那样的神秘主义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冯军刚的方法中确实给出了一个具有明确性的通向无限的序列,这就是序列{An}。把An加入到pn序列中去,是对于正整数逻辑性质研究的一个大的发展。这个发展的中心就是取消了以前数学家在素数讨论中的对于1和偶数中对于2的特殊的人为约定。只有取消了那些人为约定,用另一种听起来复杂一些的说法来代替那些人为约定下的简单的说法,我们才能够得到关于正整数的逻辑的更加合理的描述。获得了在An上的准素数的数目与实数的线性式下的公式之间的一致性。这样就为把素数分成基素数和准素数,并在An点上明确地表示素数的数目创造了条件,小于An的素数等于基素数的数目加上准素数的数目,基素数的数目; 我们可从冯军刚的方法,得到了从离散数字的性质寻找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 我把冯军刚所发现的{An}序列,看作迈出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新的一步。至少他已经证明了在所有的偶数中,有一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通向无限大的子序列,这个子序列上的。每一个元素{An},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 我想说一句可能会得罪人的话,那就是冯军刚老师已经确确实实地证明了一个可以趋于无限大的偶数的子序列,是可以找到两个素数和的,而且不止一对而是可以找两个哥德巴赫素数对:(An/2-2)、(An/2+2)和(An/2-4)、(An/2+4)。我总觉得仅仅这一点,也不应该说它的科学意义是不能与1+2相比的。它虽然还没有全部证明,至少已经在一个子序列上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而所有以前的证明道路不过是证明一个偶数可以等于一个素数加上一个合数而已,也许更精确地说是通过素数存在密度和密度的极限,间接地来证明那一点的。当然两者之间有一个根本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体系的,而后者是科学共同体以外的。这就不是一个纯粹搞科学的人所能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离经叛道!杨君儒逆反思维实例5则
chrujun 2009-9-27 12:37
第一则 快乐的事对恶心的事 国庆节快要到了,老师让班上学生以一件快乐的事为题写作文。儿子却以一件恶心的事为题写作文,被老师发现了。无论老师怎么劝他,他都不改。 最后,老师把他妈妈叫过去,在妈妈的威胁下,他才把作文改了。 第二则 好朋友对分居 一天,老师发现儿子把字的左右偏旁写得分开了很多,像两个字一样。杨君儒,它们两个是好朋友。你怎么把他们分开了呢? 老师亲切地劝他。因为他们两个分居了!儿子振振有词,满不在乎的样子。 第三则 贵人与死人 不打不成人,黄金棍上出贵人! 我为打儿子找正当理由。黄金棍上出死人呢! 儿子马上反驳我。 第四则 正道与歪道 儿子上学,从不走正道。 总在路边的灌木丛穿来穿去,总是在歪道上走。无论怎么劝他,他都不听。 第五则 爸爸不是爸爸 儿子在玩,我让他不要玩了,去看书去。 你不要管我!儿子根本不听。 我是你爸爸,我不管你谁管你? 我试图说服他。 你不是我爸爸! 儿子急中生智。 谁告诉你的?我为什么不是你爸爸? 我质问他。 所有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儿子说出最有杀伤力的理由,把我赶跑了。 老婆经常用疯子来形容儿子。他天生就是反抗传统教育的人。 这是我对儿子的体会。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70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