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王大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与人生 | 王大珩:他用“光”改变中国
热度 9 sciencepress 2014-10-28 08:44
王大珩, 江苏吴县人。著名光学专家, 中国近代光学工程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 ~1948 年在英国学习, 获得硕士学位, 在应用光学及光学玻璃科学研究工作中有重要成就。回国后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 为中国的仪器仪表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 世纪50 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 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任所长, 领导该所历时30 余年。早期与龚祖同一起研制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 并领导研制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 使该所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发展基地。1986 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 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 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 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 1992 年与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8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 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在“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与江泽民同志握手 创建光学科研基地 1951 年, 王大珩接受中国科学院聘请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经他在东北地区调研并提出建议, 1952 年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长春成立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7 年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 1960 年又与机械研究所合并称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 他先后被任命为馆长、所长。该所在他的领导下, 逐步在国内建立起现代光学仪器的各种技术学科基础, 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光学科技骨干。现在国内知名的光学专家, 有许多都在长春光机所工作过;国内几个光学专业研究所都与长春光机所有渊源关系; 国内有不少光学工厂的前期产品, 都来自该所的科研成果。因此, 长春光机所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1958 年, 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 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八大件” 是指1 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1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倍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和高温金相显微镜, “一个汤” 是指融化态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心血的结晶。这些成果打破了人们当时对精密仪器制造的神秘观念, 对推动中国仪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他在长春光机所内注重学科的建设, 培养了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 奠定了中国光学科研的基础, 也孕育了1961 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 为国防光学工程做出了贡献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 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 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中国第一次核爆炸试验中, 指导改装了普通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 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 最早在国内领导开展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研究; 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 他领导了以后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1980 年5 月, 中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 在王大珩领导下, 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 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 独立解决了当时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在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均有重要创造。他对测量船上的观测设备, 在总体布局上提出的一体化建议被采纳, 因此保证了满意的观测效果。 由于王大珩在中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做的贡献, 1980 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 年, “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对发展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做出了贡献 1965 年, 王大珩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定工作, 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 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 并得到采纳。 1984 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开展中美太空科学与应用合作建议, 王大珩积极支持并参与由国家科委牵头的中美合作相关工作。1988 年春, 以美国为首发起国际空间年(ISY) 活动, 旨在协调各国有关全球环境研究的空间计划, 将保护和改善人类全球生存环境的“行星地球使命计划” 作为国际空间年的首要任务。1989 年, 第44 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1992 年为国际空间活动年。美方邀请中国参加并作为发起国, 王大珩受命代表中国参加这项工作。中国为此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ISY-CPC), 王大珩任主任委员。在任期间, 王大珩不遗余力地联系国内有关利用空间技术的14 个部、委联合工作, 不辞辛劳先后七次出国参加会议, 并促成一系列国际活动。 对发展中国激光科学技术做出了贡献 20 世纪60 年代初, 激光科学在世界上初露锋芒。王大珩预见到新学科的发展前景, 他在承担重大国防任务的同时, 积极支持青年科学家进行激光技术的研究。1961 年9 月, 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于长春光机所。王大珩在激光器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指导作用。1963 年9 月, 中国科学院召开激光工作会议, 会议上提出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的建议。1964 年, 中国第一个激光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成立, 他兼第一任所长, 组织并指导了激光科研的深入开展。1980 年以后, 他多次在上海、北京、厦门等地主持国际激光会议, 发表专题演讲“中国激光科学技术的进展”, 受到国际激光界的重视。 “863计划”四位倡议者合影(左起: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 1986 年,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 中, 他坚持列入强激光技术主题。其后, 国内建立了强激光联合实验室。1989 年初, 基于国际上激光核聚变研究的新进展, 他与几位核科学家及激光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 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 使中国成为拥有该类设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王大珩在以后多次关于强激光的研讨会上, 要求大家重视激光的光束质量问题。他指出:激光的光束质量是核心问题, 追求高亮度, 要求相干性好。这一观点对中国发展高功率激光器起了关键指导作用。几十年来, 王大珩通过领导、参与学术活动, 现场指导, 国际交流, 对中国激光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2001年2月19日,获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左:杨嘉墀 右:王大珩) 对发展中国遥感、色度、计量及仪器仪表事业做出了贡献 1976 年,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 王大珩主持编写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 推动了中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1979 年, 在王大珩的倡议和领导下,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在长春组织了一次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 全国有60 多个单位400 余人参加。其后, 在他的主持下, 实施了“地球资源光谱信息及其应用”研究计划。由中国十多个单位参加的全国范围野外测试历时三年, 完成了包括岩矿、水体、土壤、植被、农作物等多方面的地物光谱测量。王大珩还参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设, 他对地面站的选址定点、机房建设、人才培养、运营服务等多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为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系统成为国家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和全国广大遥感用户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早在留英期间, 王大珩曾学习色度学, 回国后他一直关注中国色度学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问题。20 世纪70 年代初, 中国着手发展彩色电视广播事业。为培养彩电专业人员, 1973 年广播事业局在长春及西安举办了彩色电视学习班。王大珩为此编写了《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一书, 向全国几十个单位近百人讲授了色度学原理, 指导设计了彩色电视摄像机中的分色棱镜, 解决了当时彩色电视中的彩色复现问题。他还一直关心建立中国色度标准。1988 年, 在他的积极倡导下, 国家成立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他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 年, 由他主持的“中国颜色体系问题研究” 课题组制定的《中国颜色体系》、《中国颜色体系样册》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审查, 并作为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 《国旗国家标准》、《国旗颜色标准样品》等国家标准快速制定、制作完成。 王大珩还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 世纪50 年代, 国家计量局初建, 他被聘为技术顾问。当时他在仪器馆, 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 多次代表国家计量局出国考察。后来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 长春光机所前期的计量研究工作成了计量院某些工作的基础。1977 年, 中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王大珩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工作。1979 ~1992 年, 他连任三届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 达13 年之久。1978 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 他当选为副理事长, 1983 年当选为理事长, 1989 年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王大珩多次呼吁加强计量的基础研究, 在他的倡导下, 成立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的计量测试高技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所开展的多项计量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大珩特别关心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早在1956 年国家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时, 他是仪器仪表事业规划的主要执笔人, 并任国家科技委员会仪器仪表专业组组长。1979 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后, 王大珩曾担任过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他曾组织专家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他积极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办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MICONEX)。多年来MICONEX 在国内成功举办, 已发展成为享誉国际仪器仪表界的知名盛会。2000 年, 王大珩再次与专家们联名向国务院领导提出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建议。“两部一委” 为落实这些建议组成专家调查团, 深入调查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现状。王大珩当时已85 岁高龄, 不辞辛劳地完成上海、浙江、重庆等地的调查研究, 并指导写出了《加快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中国仪器仪表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提出了详细建议, 为2001年国家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及2003 年国家制定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大珩曾精辟地指出: 仪器仪表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与控制, 是保证安全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 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仪器仪表的这个准确定位, 对发展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乃至国防建设都具有战略意义。 热心科技教育事业 王大珩热心教育事业, 特别关心国内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1952 年, 他建议在大学设立光学仪器专业, 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就是这样最早在国内成立的。1958年, 王大珩倡导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后为长春理工大学), 并兼任院长, 他亲自制定教学大纲, 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等课程。1978 年, 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委派, 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后为哈尔滨理工大学), 兼任校长。王大珩虽然长期在研究所而不是在学校工作, 他同样是桃李满天下, 得到过他的工作指导和学术上受过他的教益的人, 遍布全国。 王大珩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 注重学术思想的启发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成材率很高。他负责筹建仪器馆之初, 从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分配来他当年教过的五名学生, 经实践工作中培养, 后来都成为光学界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蒋筑英是王大珩20 世纪60 年代初培养的研究生。80 年代, 王大珩虽然年事已高, 领导工作繁忙, 仍不遗余力地指导博士研究生。在选定研究课题上, 他十分注意理论和实践并重。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修改, 详尽而严格; 对曾是自己提出的新概念、新思想等内容, 从不计较个人署名。他曾为长春光机所和清华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10 余名。1984 年5 月, 参加全国人大第六届第二次会议期间, 联名提出设立“教师节” 的议案; 1997 年春, 与一些光学专家建议将光学工程学科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此后, 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立光学工程学科。 创建中国光学学会 1979 年, 王大珩与几位科学家倡议, 创建光学科技工作者学术团体。1979 年12 月中国光学学会在北京成立, 王大珩当选为光学学会首任理事长, 并在大会做“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 的报告, 回顾了中国光学科技成长的历史, 提出了今后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关于加强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基础与开发研究,改革管理体制等观点具有指导意义。 王大珩是中国光学界的组织领导者, 得到全国光学科技工作者的拥护和爱戴。他连续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 创办《光学学报》并任第一届主编; 通过学会组织国际学术会议, 加速中国光学科技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他作为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专家组组长, 主持制定历次全国光学发展规划。为使学会加盟国际学术组织, 他多次率领中国光学专家参加国际光学委员会(ICO) 大会,1987 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光学委员会成员, 为中国光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努力。2005 年8 月, 国际光学委员会在长春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十届大会, 彰显了中国光学的成就。 为国家科技决策咨询 1983 年, 王大珩从长春调往北京,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为了发挥学部对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咨询作用, 他积极倡导学部委员就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咨询性建议, 得到各学部的赞同和主席团的支持。这些咨询建议, 往往由于超脱部门利益, 又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大多得到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这期间他的社会活动频繁, 除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外, 他的科技活动已旁及技术科学的航空、航天、能源等许多领域。他提出的许多战略性建议, 得到中央领导与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和实施, 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他提出的一些主要建议:关于发展国家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关于倡议建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关于发展中国大型飞机的建议。 本文摘编自 金国藩 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信息科学与技术卷 第一分册)》,本系列学术成就概览总主编 钱伟长 。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 sciencepress-cspm 或“ 科学出版社 ”公众号
4909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863”计划
热度 1 xupeiyang 2013-3-3 08:40
老院士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啦。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四位中科院院士联名上书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第二年,“863”计划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此项计划实行专家负责制。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5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陈佳洱忆王大珩——“他把我引入物理学大门”
热度 2 Wuyishan 2013-1-14 14:27
陈佳洱忆王大珩—— “他把我引入物理学大门” ■本报记者 陆琦 “他对物理学实验的高度重视,对完美实验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严谨细致的学风,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 对于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来说,“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是其走上科研道路的领路人。 “正是他把我引进了物理学的门,并给我打好从事物理科学事业的基础。” 1950年,陈佳洱中学毕业。由于父亲追求思想进步,一定要让他报考老解放区的大学,于是,16岁的陈佳洱进入了大连工学院电机系学习。 王大珩当时担任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主任,他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验训练,亲自带实验课。王大珩常说:“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做好实验。” 作为班上的物理课代表,陈佳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头把物理实验课上好。 不过,大一新生陈佳洱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训练不足,而王大珩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又非常严格,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出一个好的实验来,实在是难上加难。 陈佳洱记得,一年级下学期上光学实验课,刚到实验室,就见王大珩坐在大门口等着,他要向每个学生提问,比如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准备观察哪些物理现象、采集哪些数据等等。学生只有把问题一一回答正确了,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让他审核通过了,才能进实验室做实验。做完实验后,王大珩还要亲自检查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结果不好的就退回去重做。最后,他根据各个学生实验的总体情况进行打分。 要从王大珩这位严师手上拿到一个5分,实在太难了。所以,学生们私下约定:谁得了5分,就请客吃花生米庆祝。 陈佳洱为了得5分,每次实验前都努力做好预习,对每次实验的目的、任务和方法都要琢磨好几遍,才敢进实验室。 “那个学期,我有幸请了3次花生米。”陈佳洱至今觉得那时的花生米是最好吃的。 王大珩认为,物理学是整个现代科技的基石,工科学生如果缺乏物理学的素养,就必然会大大限制其将来在科技与工程事业上的创造能力。因此,他鼓励大连工学院念完一年级的学生到物理系学习。他在动员中阐述的物理学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和影响,深深打动了年轻人的心,包括陈佳洱在内的不少学生踊跃报名。 经过严格挑选,近300名一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了约30名到物理系,按物理专业的要求进行培养。陈佳洱有幸被选中,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物理事业。 “大珩老师的谆谆教导和严格要求,培养了我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学风,更引起了我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陈佳洱说。 王大珩不仅在大学里培养青年学子,对已经走出校门从事科技工作的弟子们,也仍不断地关心和指导他们的工作,引导和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陈佳洱当选中国科协常委、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当时王大珩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王大珩带领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科普工作,传播科学思想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还努力把科协建设成科学家之家。到了90年代,陈佳洱当选北京市科协第五、六届主席,每次去看望王大珩,王大珩还不断关心和指点他如何做好北京市科协的工作。 2004年,王大珩已是近90岁高龄的老人,当电视台采访陈佳洱时,他还作为嘉宾特别录了一段视频,鼓励陈佳洱继续献身物理事业,令陈佳洱感动万分。 “大珩恩师对我的师恩,我终身难忘。”陈佳洱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1-14 第4版 综合)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1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讨论稿)
热度 1 scutyu 2012-3-26 09:12
仪器仪表作为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设备,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王大珩院士指出:“在当今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仪器仪表与测试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 倍增器 ”,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发达国家已把发展现代仪器仪表科技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正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跨学科的综合设计、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使它能更高速、更灵敏、更可靠、更简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的全方位信息。利用物理学的新效应和高新技术开发新型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的测量控制技术和仪器仪表层出不穷。 目前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产品处于国际上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水平。在产品的可靠性、功能、智能化程度、产品技术更新周期、面向对象的专用解决方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对仪器仪表的需求量的二分之一是由进口产品满足的,大型高精度的仪器仪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大力提升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研制、开发、制造能力,对真正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跨越式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在未来 15 年内,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优势,结合测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在生产、科研、应用各个方面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需求,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使我国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缩短到 3 至 5 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测和计量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和元器件及材料等领域约 30% 的产品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国产仪器仪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达到 80% 以上。为此,建议重大科技项目如下: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技术; 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 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 科学仪器中的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数字化医疗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基于现代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系统。 中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讨论稿) 1 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1.1 总体思想 ▲ 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当代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仍然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强大主要是因为它有发达的先进成套装备制造业。美国先进的航天器、人造卫星、飞机、舰船、电子信息设备和尖端科学仪器等,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装备制造工业部门制造出来的。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必须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没有先进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支持,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 所谓制造业,就是通过加工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工业,其增值主要在加工过程中得以体现;随着制造业与信息化技术融合、集成,制造业价值链条中的增值显著提高。今天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同时对物质、信息和知识进行处理的产业。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作为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设备,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同时也是改造传统工业的必备手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仪器仪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倍增器,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美国商业部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院( NIST )提出的报告称:美国 90 年代仪器仪表工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 4% ,但它对国民经济( GNP )的影响面却达到 66% 。 ▲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已成为促进当代生产的主流环节,在现代工业中的投资占有相当比重。例如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仪器仪表平均占 8 ~ 12% 的设备投资。 ▲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是国防现代化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仪表的测量控制精度决定了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仪器仪表的测试速度、诊断能力则决定了武器的反应能力。因此先进的、智能化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已成为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还是“新技术革命”的先导和基础。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讲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是高技术集成产物,是发展高技术必需的及重要的技术手段和基础。现代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国家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 ▲ 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对先进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制造业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仪器仪表及其关键技术,有效解决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关键问题。目前,仪器仪表是装备制造业中外贸逆差最大的行业, 2000 年 11.2 亿美元, 2001 年为 30 亿美元, 2002 年为 50 亿美元, 2003 年为 62 亿美元, 2004 年预计 90 亿美元,国内对进口需求来势之猛,非常规所料。因此,增强国内生产的仪器仪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减少国内制造业和大工程对仪器仪表的进口需求,必须予以优先考虑。 ▲ 要统一领导,大力协同,要在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的作用、部门的作用、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作用。 ▲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搞开放式研究。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 1.2 总体目标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 15 年内,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优势,结合测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在生产、科研、应用各个方面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需求,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使我国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缩短到 3 至 5 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测和计量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和元器件及材料等领域约 30% 的产品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国内生产的仪器仪表在大工程中的配套能力达到 80% 以上。 1.3 研究框架 在深入分析研究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现状和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需求基础上,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中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测和计量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和元器件及材料等领域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产品,对一些重大科技项目提出建议。 2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的范围、国际发展趋势及特点 2.1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的范围 根据国际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现状,目前认识到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的范围主要包括 ·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及相关测控技术 ·科学仪器及相关测控技术 ·医疗仪器及相关测控技术 ·信息技术电测、计量仪器及相关测控技术 ·各类专用仪器仪表及相关测控技术 ·相关传感器、元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及其基础科学技术 2.2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国际发展趋势及特点 2.2.1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国际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的出现把模拟仪器仪表的测量控制精度、灵敏度、速度及可靠性提高了几个量级,为实现测量控制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的引入,使仪器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别参量的测量转变成测量整个系统的特征参数,从单纯的接收、显示转变为控制、分析、处理、计算与显示输出,从用单个仪器进行测量转变成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90 年代,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是仪器仪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DSP 芯片的大量问世,使仪器仪表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大大加强;微型机的发展,使仪器仪表具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像处理功能;现场总线技术是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各种现场自动化设备与其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 Internet 和 Intranet 技术也将进入控制领域。现代仪器仪表产品将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跨学科的综合设计、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使它能更高速、更灵敏、更可靠、更简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对象的全方位信息。未来 10 年,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应包括理解、推理、判断与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是数值、逻辑与知识的结合分析结果。利用物理学的新效应和高新技术及其成就开发新型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传感器技术和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如:利用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 SGUID )开发计量测试仪器、物理学测试仪器、地学和地质学仪器、化学分析仪器、医学仪器、无损材料检验仪器等。利用椭偏技术来检测光纤、光学玻璃等,它与近场光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测量表面精细结构,同时根据近场光学反射偏振信息可以分辨出被测物体的材料,这是目前实验研究新探索。将可调谐稳频激光光谱仪的技术用于高精密的几何量与机械量和多种无形态量的测量,开发新一代微型光纤激光干涉仪,它的测量范围可以从纳米到几米或更大的范围,分辨率可达 10nm ;它还可用于称重,研制新型电子天平、高分辨率的压力计等。发展纳米测量技术,建立纳米计量测试标准,这是当今在计量与测量技术研究中十分活跃的课题。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分析仪器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光学、热学、电化学、色谱、波谱类分析技术都已从经典的化学精密机械电子结构、实验室内人工操作应用模式,转化为光、机、电、算(计算机)一体化、自动化的结构,并正向实时的现场、在线方向和更名副其实的智能系统发展(带有自诊断、自控、自调 、自行判断决策等高智能功能)。促进科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发生明显变化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1 )微分析技术即分析仪器的微型化和微量化,其共性技术有微控技术、微加工技术、微检测技术、微光源、微光学系统、微传感器等,应用上述技术的分析仪器有微流控制芯片、芯片实验室、微近红外光谱仪等。( 2 )新型生物、化学传感技术,将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化学传感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分析仪器的研制。( 3 )成像技术包括广义成像,纳米级超高分辨成像,图像信息处理等,具体的领域有核磁共振技术、图像自动分析及综合技术、光谱成像技术、近场光学成像技术等。( 4 )仪器的联用技术,通过信息分离、专用软件接口技术,实现多学科技术间的联用,以实现复杂系统的痕量成份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等综合分析,如:色谱—质谱联用、色谱—光谱联用等。多台仪器、多个实验室结合的综合分析管理系统( LIM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已经推广应用;仪器可以上网、制造厂商可与全球用户或用户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厂商对用户正在使用的仪器进行远距诊断、指导正确使用或提出维修指导,各同类仪器用户或相同分析工作用户直接进行数据、情报共享、仪器的远程校准和量值溯源等已指日可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在生物、环保、医学等有关人的生存、发展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现代高科技军事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应用拓展,灵敏、准确的现场毒物检测、生命保障任务也大大扩大了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应用领域。 2.2.2 仪器仪表科技发展的特点 根据上述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国际发展趋势,可以总结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就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一样,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在提高测量控制的技术指标和功能上是永远的追求,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技术指标水平是一个国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水平的量化标志。以扩大检测范围指标来说,如电压从纳伏~ 100 万伏;电阻从超导至 10 14 Ω;谐波测量到 51 次;加速度从 10 -4 ~ 10 4 g ;频率测量至 10 12 HZ ;压力测量至 10 8 Pa 等;温度测量从接近绝对零度至 10 8 ℃ 等。以提高测量精度指标来说,工业参数测量提高至 0.02% 以上,航空航天参数测量达到 0.05% 以上,计量精度和科学仪器达到的精度更是与时俱进。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来说更是向单个粒子、分子、原子级发展。提高测量速度(响应速度),静态 0.1 ~ 0.02ms ,动态为 1us 。提高可靠性,一般要求为 2 ~ 5 万小时,高可靠要求 25 万小时。稳定性 ( 年变化 ) ± 0.05%( 高精度仪器 ) 或 ± 0.1%( 一般仪器 ) 。提高产品环境适应性,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有高温、高湿、高尘、腐蚀、振动、冲击、电磁场、辐射、深水、雨淋、高电压、低气压等条件下的适应性。 ★大量采用新的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第一手工具,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最基本工具。人类很早就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现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微观和宏观世界研究成果及大量高新技术如微弱信号提取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均成为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仪器仪表不仅本身已成为高技术的新产品,而且利用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集成的装置和系统层出不穷。 ★测量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大量采用新的传感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及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产品,不断向微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从目前出现的“芯片式仪器仪表”,“芯片实验室”、“芯片系统”等看,测量单元的微小型化和智能化将是长期发展趋势。从应用技术看,微小型化和智能化测量单元的嵌入式连接和联网应用技术得到重视。 ★测控范围向立体化、全球化扩展,测量控制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 随着仪器仪表所测控的既定区域不断向立体化、全球化甚至星球化发展,仪器仪表和测控装置已不再呈单个装置形式,它必然向测控装置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例如一个大型水电站的测控系统,仅检测大坝安全性的传感器就达数千个,此外各个发电机组状态及水位情况的检测控制点( I/O 测控点)将超过万点,要达到大型水电站的正常发电和送电,必须将各个测控点的测控装置形成一个有机的测控网络系统。又例如卫星测控系统,运载火箭上配置的各种传感器就达到数千,而卫星上各种测控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测控系统,然后和多个地面站的测控系统构成一个广域测控系统。 ★便携式、手持式以至个性化仪器仪表大量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日益关注,检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商品、食品质量的仪器仪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各种医疗仪器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科学仪器的现场化、实时在线化,特别是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警示仪器仪表将有较大发展。 3 现状、差距及原因 3.1 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上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水平。中低档产品品种基本齐全,能够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例如,电工仪器仪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95% ,并有 13% 产品出口。深圳市每年生产数字万用表达 700 万台,出口世界 90 多个国家,中低档数字万用表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80% 。少数中高档产品,已接近国际水平。在工程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能够承担一部分国家重大工程仪器仪表系统成套工作。如 60 万千瓦火电机组, 350 万吨 / 年炼油装置, 20000m 3 /h 空分装置、核电站常规岛控制系统等,开始摆脱国家重大工程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但在高技术含量的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科学测试仪器、传感器元器件等产品的竞争上,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基本上都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总体上说, 2003 年国内仪器仪表市场需求旺盛,增长迅速。受电站、汽车、公用设施工程、住宅建设和国际市场回暖等影响,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车用仪表、电水气用计量仪表和中低档光学仪器等增长迅速。按国家统计局和有关行业部门统计, 2003 年国内生产仪器仪表销售总额为 921 亿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 25.8% 。其中过程控制系统与检测仪表为 174 亿元,同期相比增长 29.9% ;科学仪器为 154 亿元,同期相比增长 40.18% ;环保仪器约为 16 亿元,同期相比增长 35.6% ;电能计量仪表为 180 亿元,同期相比增长 36.3% ;医疗仪器超过 80 亿元,同期相比增长 11.9% 。而据国家海关和有关行业部门统计, 2003 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商品总值 29.4 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了 52.6% ; 2003 年仪器仪表的进口金额为 91.5 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长了 67.8% 。其中过程控制系统与检测仪表为 16.7 亿美元,科学仪器(包括实验分析仪器和光学仪器)为 28.8 亿美元,医疗仪器为 10 亿美元。根据上述数据,中国仪器仪表 2003 年的市场总需求量为:国内生产仪器仪表 2003 年销售总额–国内生产仪器仪表 2003 年出口销售总额 + 2003 年仪器仪表的进口金额 = 921 – 29.4 × 8.3 + 91.5 × 8.3 = 921 – 244.02 + 759.45 = 1436.43 (亿元)。其中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 = 1: 8.3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对仪器仪表的需求量的二分之一是由进口产品满足的(实际占 52.87% ),国外公司的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占有了国内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型和高精度的仪器仪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3.2 差距 3.2.1 技术方面的差距 技术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 产品的可靠性较差。对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现有国内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大致要相差 1 ~ 2 个数量级。 ● 产品的性能、功能落后。现有国内产品在测量精度上要与外国产品相差 1 个数量级。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品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另外,产品的网络化在国外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基本上处在起步阶段。 ● 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慢。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 2 ~ 3 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十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 ● 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 60 万千瓦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3.2.2 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 企业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 行业规模小,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产值较低。不仅是绝对量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也很小。 2003 年国内仪器仪表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0.82% ,国内工业总产值的 1.79% 。而据美国商业部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院( NIST )提出的报告称:美国 90 年代仪器仪表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4% 。仪器仪表行业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全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 1887 个,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的不足 15 个,行业职工总数为 51 万,缺乏综合实力强的“旗舰”企业。国内企业的单项产品市场运作能力较强,但缺乏综合实力。在人力、财力上都不能在市场上与外国跨国集团抗衡。因此,在市场竞争方面处于弱势。企业缺乏大型工程的工程能力。 ● 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由于仪器仪表属于高科技产业,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不明显。国内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于外国企业,因此,制造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外国企业。 ● 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由于国内企业几乎全部是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财力方面都不能支持足够的、长期的技术创新投入。以科学仪器为例 ,一般国外公司的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 10% ,而我国仅占 3% 。 3.3 原因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国家投资的骨干企业面临产品老化、技术人员流失的严峻局面,生产与经营困难;一批机制创新、运行灵活的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亮点,但多半尚未能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创新成果少,还不能与外国大公司抗衡。 ● 产、学、研、金(融)、政(府)、用(户)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是典型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敏感于高科技发展,是多种高新技术融合的综合体,因此,产、学、研、政、金、用的有机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引导。科研成果产业化率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 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投资总量不足且投资效益不佳。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课题的选定和研究成果的公正且透明的评价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既不能像外国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包括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的整顿等国家战略。 此外,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也是造成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如果不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产品上有所突破,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未来需求 科技未来需求是确定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业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基础。总的来说,在工业生产中,仪器仪表是“倍增器”。在科学研究中,仪器仪表是“先行官”。在军事上,仪器仪表是“战斗力”。此外,现代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还发挥出“物化法官”的重要作用。同时,仪器仪表在试验教学、气象预报、大地测绘、诊治疾病、指挥交通、探测灾情等社会生活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需求遍及“农轻重、海陆空、吃穿用”无所不在。下面主要从未来 17 年 ,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战略目标,分析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的未来需求: A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改变产品挡次低、技术含量低、主要靠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走以质取胜的集约式发展之路,必须广泛采用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精确工业”、“精细农业” … 的过程中有巨大的需求。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既定国策。大力加强科研和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必须先行。 C 、面对世界超级大国的超强“精确打击”军力,为了国家的国防安全,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急需提高,对作为军事上战斗力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同样有巨大的需求。 D 、面对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要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包括反恐、反毒)、商品质检、临床医学、医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从而增加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的未来需求。 5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建议 根据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需求,综合关键共性技术部分作为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5.1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方向建议 《 2006-2020 年》期间,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5.1.1 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 A. 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交通运输、国防安全、环保、轻工、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致力于新一代主控系统及其综合自动化开发和产业化,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以工业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工业生产中的质控体系等;国内生产的产品, 2010 年要满足 50% 的大型系统, 2020 年要能满足 85% 的大型系统。 B. 先进控制、优化软件开发与产业化技术,主要包括先进控制技术、过程优化技术、实时监控软件平台、信息集成软件平台、系统集成技术等; 2010 年要具有“交钥匙”自控系统 30% 的能力,到 2020 年, 50% 的工程项目做到“交钥匙”。 C. 智能仪表、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与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检测仪表、执行器与变送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和成套专用优化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 2010 年国内生产的产品品种和价值均要达到 70% , 2020 年达到 85% 。 5.1.2 科学仪器 2010 年老产品要更新换代,国内生产的产品品种和价值达到市场需求的 50% , 2020 年达到 75% 。重点围绕生命科学、农业和食品、材料科学、环境与能源等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学科和领域的需求,加强引进消化、自主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要加快科学仪器在线化和固态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科学仪器的功能,扩大科学仪器的应用领域 ` 。 A. 量大面广的通用仪器 重点解决色谱、光谱、质谱、电化学等各类通用仪器的稳定和可靠性,开发高灵敏检测器和高精度传感器,进一步提高仪器的技术水平和设计制造能力。 B. 特定领域的专用仪器 农产品品质和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农药及残留量检测、土壤速测等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海洋仪器;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监测和预警用成套环境专用仪器,各种灾害监测仪器;生命科学用分离分析仪器及面向医疗单位包括中小医院的各种生化分析仪器;计量仪器;航天仪器等。 C. 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新型仪器 重点发展各种微分析仪器、智能仪器、联用仪器、虚拟仪器、成像仪器及相关技术和部件。 D. 科学仪器软件和支撑系统 着重发展各种科学仪器应用软件、标准化数据处理软件,提供使用可靠、扩展性强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开发平台和仪器测控数据系统以及支撑系统。 5.1.3 医疗仪器 2010 年国内生产的产品品种和价值达到市场需求的 50% ,到 2020 年达到 70% 。 A. 开发研制医用光学仪器,包括内窥镜、眼科光学仪器、手术显微镜等。 B. 以全数字化成像、高档黑白超和彩超、新型换能器为研发关键技术的超声医用仪器。 C. 研究开发数字化核磁、 X 线影像系统,高温超导型核磁共振系统,精细手术和微创手术系统等大型医疗仪器及临床信息系统。 D. 研究开发高能智能化肿瘤治疗大型仪器系统,包括数字化控制系统、高能管技术、放疗模拟定位机改造,以及多光阑系统等关键技术。 E. 结合面向社区、家庭的小型化和便携式医疗仪器远程通信和网络化的发展,加强预防医疗系统及疾病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 5.1.4 电测仪器与自动测试系统 A .精密数字电表、自动测试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网络化技术; 2010 年生产线关键工序配备自动化监测仪器,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满足 20% 的企业建立整机自动化检测系统, 2020 年, 50% 的企业建立整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在线自动检测,发展微机智能检测。 B. 通信、计算机、网络测量技术、集成电路测量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 C. 微波,毫米波测量仪器及测试系统; D. 数字电视、广播、多媒体测试技术、测量仪器及测试系统; E. 航天航空自动测试系统及设备; F. 可大量出口的电测仪器仪表;如电度表、数字万用表等。 5.1.5 计量测试仪器 计量测试仪器是保证设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计量测试仪器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际上新的基于高新技术的基准标准不断出现。加入 WTO 后,我国的计量水平与国际水平的一致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使我国的计量能力保持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因此,开展重要的计量基准的研究也是振兴装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基于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的建立,包括交流约瑟夫森电压基准、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和单电子隧道效应电流基准构成的现代电学计量基标准等; B. 量子计量基标准所需的量子计量器件的研制,包括交、直流约瑟夫森电压阵列器件,交、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器件和超导量子干涉器等; C .先进机械制造中、微电子制造业中的几何量在线计量仪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和其它在线测量传感器;光电式数字化无导轨在线三坐标测量机;大尺寸三维空间坐标现场校准等; D. 远程计量校准,包括:在线测量仪器动态校准和量值溯源等。 5.1.6 传感器、元器件、制造工艺及仪表材料 A. 用于现场总线及智能化仪表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新型传感器;用于环保等领域的多功能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航天航空领域需求的微型化传感器等; B. 元器件:特殊弹性元件;计数器;仪表专用电路 (ASIC) 和厚膜电路;测控模块、接插件;测量系统的插件机箱; C. 仪表材料重点研究开发薄膜化、小型化、纤维化、粉体化、复合化、多功能化、材料—元件一体化、智能化等各种新材料;纳米材料;功能陶瓷材料。 5.1.7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基础技术 A. 新工艺,如微米 / 纳米制造工艺等; B. 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共性技术; C. 系统集成应用软件技术; D. 测量控制网络化应用技术; E. 大型、精密和超精密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包括特大型及关键零件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亚微米到纳米级的细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等; F. 工业控制通信协议标准技术,共性基础标准技术等。 5.2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发展重点项目建议 从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各领域相互关系、共性问题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全局进行战略研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技发展重点项目建议如下: ( 1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技术; ( 2 )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 ( 3 )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 ( 4 )科学仪器中的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 5 )数字化医疗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 6 )基于现代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系统。 5.2.1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不仅是检测的基础,它也是控制的基础。这不仅因为控制必须以检测输入的信息为基础;并且是由于控制达到的精度和状态,必需感知,否则不明确控制效果的控制仍然是盲目的控制。信息获取、传感技术是所有测量控制仪器仪表的基础技术;新型传感器是发展高水平测量控制仪器仪表的基础。传感技术已成为制约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发展的瓶颈。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传感技术主要是客观世界有用信息的检测,它包括有用被测量敏感技术,涉及各学科工作原理、遥感遥测、新材料等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等。信息融合技术涉及传感器分布,微弱信号提取(增强),传感信息融合,成像等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涉及微加工,生物芯片,新工艺等技术。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传感技术具体项目的立项宜同重大工程项目相结合。 5.2.2 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仪器仪表产品品种约占总品种数的 75% ,而国内还不到 20% 。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的仪表品种国内满足率,一般性工程项目达 80% ,大型工程项目还不到 50% ,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主要解决智能化和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防爆等有特殊要求的自动化仪表品种。主要包括符合现场要求的各类传感器及检测仪表,实时流程分析仪器及在线分析技术,新型现场控制系统, e 网控制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控制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及先进控制技术,特种测控装备和测控技术,系统成套集成技术等。 系统集成技术直接影响测量控制仪器仪表的应用广度和水平,特别是对大工程、大系统、大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益有决定性影响,它是系统级层次上的信息融合控制技术,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建模技术,物理层配置技术,系统各部份信息通信转换技术,应用层控制策略实施技术等。在操作人员为多种不同岗位的操作群体情况下,还应包括各级操作人员需求分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还涉及智能控制技术,它要求测控系统以接近最佳方式监控智能化工具、装备、系统以达到既定目标的技术,是直接涉及测控系统的效益发挥的技术,是从信息技术向知识经济技术发展的关键。智能控制技术可以说是测控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软件资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在企业信息化 ERP/MES/PCS 三级结构的计算机测控系统中 , 软件的价格已超过硬件的 3 倍。而有关石化、冶金、电力、制药行业中自动化测控系统的先进控制软件价格就超过系统硬件价格。智能控制技术包括仿人的特征提取技术,目标自动辨识技术,知识的自学习技术,环境的自适应技术,最佳决策技术等。 5.2.3 科学仪器中的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分析仪器是科学仪器中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组成部分 , 而微分析仪器包含的微量检测、微型化、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智能化内涵,则代表了分析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包括反恐、反毒)、临床医学、医药科学和化工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主要内容:( 1 )开展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性能水平的微结构型传感器研究,将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化学传感器技术、多组分(多参数)集成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分析仪器的研制和开发。( 2 )开展分析仪器微型化和相关微分析技术的研究,重点进行微分析仪器使用的共性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如微流控技术、微加工技术、微检测技术、微光源、全点子分光系统、微分光仪、新型芯片等的研究。( 3 )过程分析、在线分析使用的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4 )不同类别分析器联用技术的研究。当复杂基体的微量、痕量物质的含量及结构分析对分析对象的分辨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单一的分离技术甚至质谱分离技术均已无法从复杂的信息中分离出所需的有用信息时,需要通过相关不同类别分析器的联用技术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形态甚至综合形态进行分析,以便同时获得原子和分子的信息。 5.2.4 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 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为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必须实现从传统制造向精确制造的转变。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高附加值和产品高品质的保障。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主要包括: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技术及系统组成,重大工程中的特大型及关键零部件成形及加工制造中的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精密成形制造及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激光加工中的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亚微米到纳米级微细制造中的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智能仿生自适应技术及仪器仪表等。 5.2.5 数字化医疗仪器及其关键技术 以数字化技术带动传统医疗仪器的发展,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发展重点是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数字化物理治疗和手术设备,数字化显微、内窥和激光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生物传感及数字成像技术,高能射束监控及机器人或机械手操作技术,显微内窥光学及激光监控技术等。 5.2.6 基于现代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系统 计量基标准是计量科技的核心,是国家测量量值溯源的源头。计量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计量基标准的精度和测量的准确度。目前,国际上的计量科技发展趋势是由实物计量基标准向量子计量基标准转变,通常同类量子计量基标准比实物计量基标准准确度高两个以上数量级。 基于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系统,其主要内容是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若干计量基标准的建立及量子计量基标准所需的量子计量器件的研制。量子计量基标准包括现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离子存储光频标、空间守时钟)和国家时间频率量值溯源体系及守时与授时系统,交流约瑟夫森电压基准、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和单电子隧道效应电流基准构成的现代电学计量基标准,电功率质量自然基准,现代热力学温度计量标准及绝对测量方法,光幅射基准,长度量子基准,物质的量的量子基准。量子计量基标准所需的量子计量器件的研制包括交、直流约瑟夫森电压阵列器件,交、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器件、量子电流基准器件( SET )、温度量子标准器件、超导量子干涉器等。 6 组织方式与政策措施建议 ( 1 )长期规划,将振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影响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业的各主要方面,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环境、科研和教育机构等方面制定协调一致的战略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 2 )建立行业专家咨询体系,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家委员会,行业专家库等,由政府官员、行业专家等组成国家级别的“评议会”,探讨诸如研究资源的分配、基于技术评价的课题选定、交叉学科之间的联合研究、开发基地的设立等战略性的问题。 ( 3 )对带有基础性、前瞻性的产品开发以及社会公共工程 , 予以一定的财政支持,对于意义重大的科技项目,如本规划提出的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技术;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数字化医疗仪器及其关键技术;基于量子物理的计量基标准系统等项目,政府要立项,提供较大强度的专项资金支持,并通过政府的投入带动多渠道融资。政府的投入也可选择较有基础的军工单位,项目开发过程中通过军转民技术的开发,形成产业化能力。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实施单位应选择较具规模的、有较强开发能力和良好运行机制的现有仪器仪表研究所或企业,以便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业的长期发展。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协调制造企业与应用部门的关系。建议通过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的实施,建立具有大型工程仪器仪表系统集成能力的国家级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公司,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渠道,通过组织试点工程、样板工程,促进国产主干产品进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 ( 4 )对于未列入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的大量科技问题,主要靠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政府适当给予政策支持,由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如量大面广的色谱、光谱、质谱、电化学等各类通用科学仪器,可大量出口的电度表、数字万用表等各类电测仪器仪表,可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有一定基础的企业,特别是新兴的民营企业加强中挡产品的研发力度,逐步向高档产品发展。 对于目前已有一定基础的仪器仪表元器件、专用电路、功能材料生产基地和地区,如广东东莞、广州黄埔一带,已形成较强的仪器仪表印刷电路、元器件、塑胶部件、五金件、电子零配件的加工、外协、配套能力,江苏无锡地区已形成较强的仪器仪表元器件、专用电路加工、配套能力,在行业上予以优选,以促进加速发展,加强仪器仪表生产的基础。 ( 5 )改善科研体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科研模式和管理模式,建设国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创新体系。建议建立国家仪器仪表科学研究院;并以国家投资为主,创立交叉学科的联合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或高技术孵化中心。主要承担起基础研究开发工作,力争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国家的资金和资源充分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信息交流和基础技术支援的中心的作用。 ( 6 )创造灵活的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探讨对于有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与具有产业化的大企业的合作的支持方法、探讨中小企业可以使用大学或者研究院所中的实验室(国家资源)的方法等。 ( 7 )建立资金引导机制,充分利用现在政府提供的风险产业基金和民间基金,引导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民营资本进入仪器仪表产业。制订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把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重点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问题,作为企业技术工作的重点,保持与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市场运作能力和工程能力的提高。在国内形成若干个综合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仪器仪表不仅是装备制造业中进口较多和外贸逆差最大的行业,同时也是外资积极和活跃的工业部门。目前外资从合资转独资的态度强烈,有利于国际著名仪器仪表企业将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转移至中国,建议有关部门制订政策采取措施,引导将难以增资的国资转让给外资;或制订有利于技术引入的政策措施,在引入外资的同时引入技术。
429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位战略科学家的“高”度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10-26 09:15
文/尹传红 2011年7月21日,96岁高龄的王大珩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他的追悼会举行那天,为他送行的人很多。八宝山南厅大门上贴出的一幅对联,精要地总结了他的一生:“战略规划咨询务实为先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光学仪器计量学用并举献身国家科学事业”。 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王大珩,堪称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的卓越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光学研究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晚年的王大珩,更以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推动制定“863计划”的参与者、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倡导者身份而为世人所熟悉和敬仰。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科学事业从探索、起步到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这一切,在《光耀人生——王大珩学术思想与创新贡献》一书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和体现。 这部“献给王大珩先生从事科学事业七十三年暨九十五华诞”的纪念文集,通过回顾王大珩73年的科技人生、学术思想和创新贡献,表达了科技界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祝贺与敬意。其中不少篇章内容,对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者颇有教益和借鉴意义。 比如,在“赤子丹心 中华之光”和“回忆与祝贺”两辑文章中,都有作者提到王大珩执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时,在“半竿子”和“一竿子”之争中所展现出的卓绝战略眼光。所谓“一竿子”,即研究所承接军工任务后,从预研、方案论证、研制直至造出产品,一竿子到底。所谓“半竿子”,是考虑到科学院研究所的工作性质,只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而将制造整机的任务交给生产部门。当时有人主张,研究所只搞设计和技术攻关研究,整套设备的制造应由产业部门承担。 1960年,为适应国防工程的需要,国家提出了研制大型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代号为“150工程”)。作为这项任务的总设计师,王大珩在深思熟虑后认为,“一竿子”到底对完成任务更为有利。因为,当时的产业部门尚不具备制造此类高精度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条件。这种高档设备技术上的综合性极强,从方案论证、技术攻关到造出产品,有许多问题是相互交叉难以分割的;许多微妙精细之处,从研究到制造生产,一经转手便很难实现。再说,如果将研究与生产分开,工厂又需另建一套测试及加工设备,既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会拖延时间。 最后采纳的是“一竿子”方案:从预研到拿出成品,科研单位一竿子插到底。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总负责,限期做出样机,提供成品,直至现场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在各方面的配合下,仪器一次研制成功,保证了任务的按期完成。 而王大珩切合实际的“一竿子”思想,也对以后中国科学院内甚至国内许多工程技术型研究所的办所方针起到了借鉴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号召科技要面向经济建设(实质指应用性研究),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可以说正是王大珩“一竿子”思想在科研实践中的延续。 文集中“王大珩著述选刊”的诸多篇章,亦深刻展现了战略科学家王大珩的远见与卓识。 1983年,王大珩从长春调往北京,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在此期间,为了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对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咨询作用,他积极倡导学部委员由等待别人交付任务,转变为主动就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咨询性建议。在他努力推动下提出的不少重要咨询建议,如发展微电子技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通讯技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等,由于超脱了部门利益,经过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又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所以大多受到了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它们在被采纳和实施后,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工作需要和对科技发展的关注,王大珩的业务也从光学拓宽到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从开展原子弹、氢弹、导弹及空间技术研究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中,王大珩认识到开展高技术研究对保持中国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在审查“863计划”项目时,他发现航空作为国家的“要隘”技术,在国家级的高技术项目里没有体现,而只有航天。他意识到,航空工业发展缓慢,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将有重大影响。在他看来,航空工业应该划归高科技领域,因为它完全具备高科技的特点,即综合性、前沿性、发展性、时间性和经济性。随后,他与一些科学家建议国家将航空工业置于战略产业的高度,像抓“两弹一星”一样,将中国航空工业抓上去,将中国大型军用特种飞机作为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突破口。 他还就涉及大飞机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做了深刻而又精辟的阐述:“关于‘循序渐进’:我提倡‘寻优勇进’。在现在竞争环境中,绝不允许你渐渐来。许多事情是按事物发展规律的‘序’进行,但还有许多事物是开创性的,还没有找到‘序’。有些‘序’可以跨越,就不是‘循序’。系统工程就是把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实行系统优化。我们的任务是‘寻优’,找到一条最合理、最有效的道路。经过民主讨论后果断决策,确实组织实施,勇往直前。我管这叫‘寻优勇进’。如果议而不决、长期拖延,必然会丧失时机,以致可能耽误大事。” 在晚年自述中,王大珩写下了自己“毕生的经历总结的十六字经验:面向需求,务实求是;传承辟新,寻优勇进”。他的科学实践和远见卓识,凸显出了其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的“高”度和“亮”度。
个人分类: 栏目:图书推介|2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和王大珩同志在一起工作的照片
黄安年 2011-8-2 18:01
和王大珩同志在一起工作的照片
和王大珩同志在一起工作的照片 受权发布杜春耕图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8 月 2 日发布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1915.2.26 ─ 2011.7.21 )同志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和从事光学研制工作的杜春耕先生有着广泛的交往和联系。 7 月 29 日 , 杜春耕参加了向王大珩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下面受权发布杜春耕先生珍藏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和王大珩同志在一起工作的照片 5 张。第一张是在列车上的合影 , 右一是杜春耕;第二张是兰州军区开会时的照片,右一是杜春耕,主持会议的是军区参谋长;第三张是宴会时照片;第四张在敦煌,杜春耕和王大珩合影 ; 第五张是王大珩、严济慈和杜春耕交谈。其他照片 26 张 , 是深切缅怀王大珩同志材料的影印件。 ***************** 王大珩百科名片 王大珩( 1915.2.26 ─ 2011.7.21 )原籍江苏吴县,生于日本东京。 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 863 计划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 1955 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9 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 年 7 月 21 日在北京逝世。 中文名: 王大珩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日本东京 出生日期: 1915 年 2 月 26 日 逝世日期: 2011 年 7 月 21 日 职业: 科学、科技工作者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 高科技 863 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代表作品:研制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   王大珩( 1915.02.26 — 2011.07.21 ),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小名英东, 1915 年 2 月 26 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吴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长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大珩先生因病于 2011 年 7 月 21 日 13 时 02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 岁。 人物生平   前期在青岛礼贤中学(现青岛九中)就读。 1937 年王大珩在清华 1936 年北平沦陷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 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 , 1940 年获硕士学位。    1941 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2 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1948 年回国,后来到大连担任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大学 1949 年 4 月建校, 1950 年 7 月撤销建制,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曾任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5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58 年,作为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 1958.8-1965.2 ),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并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担任 30 多年所长。 1978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曾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电机所所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1983 年后,曾任中科院科技部副主任、主任。    1986 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    1987 年,受聘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3 年 5 月,当选为中国尖端技术与产业管理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二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副会长。    1994 年 6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    1994 年 12 月,任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基金会会长。    1996 年,受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此外,还曾任中国光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 主要成就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    20 世纪 70 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    1986 年 3 月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 4 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 被称为“ 863 计划”。    1992 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个人荣誉    1979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5 年 1 月,获 1994 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个人影响 王大珩光学奖   其他名称 : 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   创办时间 : 1996   主办单位 : 中国光学学会   奖项介绍    1996 年,王大珩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于 1996 年开始用于“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的颁发。在 2000 年 3 月 31 日举行的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决定将该奖的名称改为“王大珩光学奖”。   为使“王大珩光学奖”得以连续发展,除王大珩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外,又从以下单位募集了 52.8 万元资金。他们是:长春光机所 20 万元、西安光机所 10 万元、江西光学仪器厂 10 万元、成都光机所 5 万元、麦克奥迪公司 3.5 万元、上海光机所 2 万元、北京大学 1.3 万元、浙江大学 0.5 万元、重庆大学 0.5 万元,另有 3 个单位计 1.5 万元的捐款尚未到位。此项基金已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签署了《“王大珩光学奖”管理协议》,自 2001 年 5 月起该单位接受本会委托管理“ 王大珩光学奖”基金,并承诺在管理期间使基金总额在当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 10% ,协议有效期为 5 年。 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及专项奖学金    2005 年 7 月,以荣誉院长王大珩名字命名的科学技术学院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揭牌成立。   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两段式培养,执行单独的教学计划,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批 180 名学员是从 6 个学院的 6 个特色专业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   凡通过选拔进入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参评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基础上,享受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专项奖学金,每生每年 1000 元。 人物言论:创新是我们的天职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和谐社会,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正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进行身体检查,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位科学老人。电话的那头,他的声音依然清晰、坚定。    2007 年 10 月 15 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开幕。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王大珩时刻关注着这场盛会。王大珩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眼睛不好,他不能看电视,就捧着收音机,全神贯注地收听广播电台的直播。“整整两个半小时,王老一动不动。认真收听两个半小时,对一个 92 岁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是对党崇高的信仰和极高的政治热情才能让王老有这样的执著!我们这些身边人都为此深深感动。”   王大珩告诉记者:“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创新是我们的天职,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中最原始的责任。这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   王大珩是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两弹一星”到 863 计划再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他的名字始终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创新,是这位科学老人永葆事业年轻的秘诀之一。王大珩曾经这样形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责任:“科技工作者要做建设大军里真正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不仅是要找一条路,还要披荆斩棘,让后面的建设大军能够跟上来。这个披荆斩棘,就是不断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大珩表示:“现在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重视,科研环境、政策环境都好很多,希望科技工作者能够戒骄戒躁,多出成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王大珩院士诚恳地对记者说:“对我来说,培养人才是另一个责任。”回顾数十年的经历,王大珩院士感慨万千:“从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光学的发展进程中我深深感到,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永远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要发扬崇尚科学、团结协作、追求一流、讲求正气的团队精神。这也是‘两弹一星’的精神。发展我国的尖端技术和整体的科学研究事业,我们都是靠这种精神指导才取得成绩的。”    92 岁的老人深情寄语科技界同仁:“科技工作者生逢盛世,应该鞠躬尽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我们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大事年表   王大珩 1915 年 2 月 26 日 出生于日本东京。 1995 年王大珩在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颁奖会上 1932-1937 年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研究院学习一年。    1937-1938 年 任兵工署弹道研究所技术员。    1938-1940 年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物理系研究生。    1941-1942 年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系研究生。    1942-1948 年 任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部研究人员。    1948-1949 年 任上海耀华玻璃公司研究室主任。    1949-1951 年 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1-1956 年 任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    1955 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58 年 -1965 年 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首任院长;    1956-1967 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67-1971 年 任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副主任。    1971-1977 年 任长春光机所革委会副主任。    1978-1983 年 任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    1979-1983 年 任长春光机所所长。    1981-1992 年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主任。    1986 年 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1 年起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1987 年迄今 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名誉院 / 校长;    1992- 迄今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局高级顾问。    1986-1992 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    1994 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 年 受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9 年 9 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 23 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0 年 2 月 26 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 1997 —— 28 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2011 年 7 月 21 日 13 时 02 分 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 96 岁。   科技贡献 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   在仪器馆建立初期,王大珩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团结、组织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技术人员,较快地建立起光学物理、光学玻璃和光学机械等三个实验室和两个实验工厂。三个实验 室繁衍为后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诸多的研究室,两个实验工厂中的上海实验工厂已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光学行业骨干企业——上海光学仪器厂,长春实验工厂发展成为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材料试验机工厂。   为了建立光学设计基础,王大珩在仪器馆亲自领导组建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培养出不少后来成为国内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仪器馆在他领导并具体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光学设计、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光学加工和光学检验;光学玻璃配方;光学薄膜技术;光度和光学计量;精密刻划和光栅刻划等技术基础。其中,由他主持开设的光度、温度、长度等计量研究工作,成为后来成立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些工作的技术基础。    1958 年,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晶体谱仪、大型摄谱仪、电子显微镜、万能工具显微镜等 8 种当时属于高级精密光学仪器的“八大件”,闻名于全国科技界。这是王大珩多年精心指导的结晶,是他亲身率领一批富有朝气的青年科技人员创造的硕果。“八大件”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光学仪器制造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1960 年,世界上激光技术问世,事隔一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王大珩领导的长春光机所,他在解决晶体与氙灯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 1964 年,为了促进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上海光机所,并由他兼任第一任所长。   多年来,由他领导创建的长春光机所已成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与光学仪器研制的摇篮,先后组建、援建了西安、上海、安徽和成都等四个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我国形成了四个光学基地的格局。通过研制大量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配套的光学仪器任务,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光学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在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究水平上可跻身于世界之林的队伍,使我国应用光学、光学机械及光电技术和光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   王大珩在英国学习和工作了 10 年,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防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光学玻璃制造技术成为秘密。因此,他在英国的许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他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光学玻璃的吸收与脱色,研究了光学玻璃中 As2O3 、 Sb2O3 与氧化铁作用而达到化学脱色的现象。他研究了光学玻璃不同退火条件对折射率、内应力、光学均匀性的影响;改进了退火样品折射率微差干涉测量方法;发展了 V 棱镜精密折射率测定技术,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 Bowen 奖),并在英国制成商品仪器。后来,他在国内把 V 棱镜折光仪进一步改进并推广生产,至今仍是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试仪器。他在英国工作期间,还发表了“关于玻璃,特别是低吸收率玻璃的可见光分光光度测量”、“氧化铁石英玻璃的分光光度测量”、“氧化硼对玻璃折射率和色散的影响”等论文。 王大珩在长春光机所除了组织领导全所建设与发展工作之外,还亲身开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创新研究工作。 1958 年由他亲自设计、研制成功的中子衍射晶体谱仪,是中子衍射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原子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在仪器的结构上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使仪器探测臂与晶体台按 2 : 1 结构联动,确定了合理的机械结构,使仪器在承担几百公斤的负荷下,仍保持了高度的转角精度。仪器在提交原子能所使用后,几十年来其性能始终保持稳定,为发展原子能工业提供了长期可靠的测试手段。    1976 年,中央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王大珩在参加水晶棺制备工作中,运用丰富的光学技术知识,综合考虑了棺板间角度、软胶厚度以及力学等因素,对水晶棺进行了临界设计,并对瞻仰大厅的灯光设置及环境条件要求做了统筹安排,从而取得最佳瞻仰效果。 70 年代,国际上遥感技术正在兴起,王大珩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看到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在他的带头和指导下,主持编写了全国遥感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指导系统地开展了遥感技术试验研究工作。由他主持在长春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980 年,他主编出版了《长春遥感试验论文集》和《长春遥感试验典型图像分析》,为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防光学工程的杰出主持人    1958 年,长春光机所在研制成功“八大件”之后,面临着光学研究为民用服务还是为军工服务的转折,王大珩基于发展国防光学高技术必须靠独立自主进行研究的认识,坚持指导开展了国防光学的研究工作。    1958 年底,为探索弱光情况下进行观察的可能途径,王大珩提出增大观察望远镜入射孔径以提高观察性能的设想。根据他提出的思路, 1959 年光机所研制成功大倍率大口径观察望远镜,并在我国海防沿岸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观察结果。此后,他根据国家发展国防工程的需要,陆续开拓了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及靶场光测、高空及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太阳辐射模拟、激光技术以及大气传输和目标、背景辐射测试等国防光学工程技术领域。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迫在眉睫,而测试设备尚无着落,研制光测设备时间已来不及,就在这紧迫状况下,王大珩提出征用当时我国已进口的设备改装以满足核爆测试要求的紧急措施。在他指导下,经征用改装的普通高速摄影机能在不改变焦距的情况下扩大视场四倍,满足了核爆火球发光动态测试要求,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   此后,光机所为靶场测试陆续研制提供了中小型电影经纬仪,激光、电视电影经纬仪,跟踪望远镜,光电瞄准仪等重要光测设备。王大珩在光学系统结构、光学玻璃、光学镀膜、光学加工、光学检验等各专业领域的广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指导上述国防光学工程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1980 年,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船用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国防光学工程在我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船体簸荡、测试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王大珩对测量船的光学测量布局以及船体摇摆和挠曲变形的补偿与实时修正等方面提出的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思,对保证光学测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他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的突出贡献,王大珩 1980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5 年,上述靶场光测设备以“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科学事业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在担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时期,王大珩的科学组织活动早已超越一个研究 “ 863 计划” 4 位倡议者合影(左起一王大珩) 所的范围,由他主持制订了 1956 年及 1964 年全国光学与应用光学科学规划,参与制订了全国计量科学规划以及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规划,其中由他拟订的一些重大措施建议,对促进光学、计量和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大珩一心关注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一些重大科技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建议。 70 年代末,他和我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联名向聂荣臻副总理提出请求给予投资,建立相当规模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议,在聂副总理的支持下,终于在 1986 年建成中国峰值功率超过 1012 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使中国在实验室研究核爆机理方面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1986 年 3 月,王大珩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 SDI )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由他发起并与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等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央批准,并演变发展为“ 863 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选定的生物、航空、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计划的实施,使中国高技术追踪国际水平的研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对中国 20 世纪末乃至 21 世纪初高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他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身份,以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科学实践经验对科技活动发挥作用和施以影响。他联合其他学部委员向国家提出的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科技投入以及建立中国工程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建议,都对中国科技发展决策起到重大影响。   王大珩不仅活跃于国内科技组织活动,而且在国际科技舞台也充分显示了他的科学社会活动家的才能。为了使中国光学研制工作与世界接轨,他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光学会议、计量学会议以及空间学术会议,并在他倡导下,在国内召开了多次国际激光会议、国际遥感会议、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等,他均担任主席。通过他的影响和努力,世界光学委员会( ICO )接纳中国光学学会为该会会员单位,并和世界上多数国家光学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促进了学术交流活动。 1986 年,由于他在中国空间光学技术中的突出成就,被选为国际宇航院院士。 我国大飞机事业的战略推动者   正当北京处于“非典”肆虐的非常时期 , 2003 年 5 月温总理视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向广大师生作了重要讲话,就发展我国大型飞机动情地说道:“最近我收到王大珩先生的一封信,我准备给他回信。他信里最惦记的是中国大型飞机的发展问题。解放五十多年了,我们能造汽车了,能造战斗机了,但是我们还不能造大型客机。我总想什么时候中国的大型飞机能够研制成功并且上天。我相信,这个愿望是能实现的,可是实现这个愿望是非常艰巨的……”。几周后温总理亲自上门看望了王老,共同探讨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战略。按照温总理对大珩老上书的批示, 2003 年 10 月大型飞机正式列为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论证项目。   王老对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大飞机问题的特别关注,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大珩老与师昌绪先生共同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主任开始的。那是因技术学部主任的职务需要,他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关注从光学拓宽到航空、航天、能源等更多的领域。在此期间,他发现航空作为国家的“要隘”技术在国家级的高技术项目里没有体现。经过数年的观察、思考以及向师昌绪等与航空领域有关的同事们学习请教,在 1995 年,王老与师昌绪先生等六人联名向国家提出将航空高技术列入重点高科技领域的建议。这是王老关于我国航空事业的第一个建议。建议被国务院采纳,列入“九五”计划。   其后,他多次参加了推进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有关的重大活动。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2000 年国家科委组织的“大型飞机发展研讨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的运十飞机首飞二十周年纪念会; 2001 年以“ 21 世纪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 159 次香山会议; 2003 年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大飞机论证委员会做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报告等。   王老在多年推动发展我国航空产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六个很重要的战略指导性观点:    1. 跨越创新,寻优勇进   针对有一些人提出的中国的航空工业应该走“由小到大,先军后民,从仿制到研制”的发展道路,并称之为“循序渐进”。王老提出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应当“寻优勇进”。他认为当前世界形势决不允许中国走这样的“渐进”之路,并指出:通过实践找出来的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果关系叫“序”,我们现在做许多事情是按这种“序”来进行的;但是还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开创性实践的,还没有找到“序”;如果只做已经有“序”的事,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有些“序”是必须遵循的,有些“序”是可以跨越的,跨越就不是“循序”而是创新。   我们应该把发展航空事业这件大事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实施系统工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实行系统优化。优化包括许多内容,如分析环境条件,解决处理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是否优化了,经济性是否适合现代要求,人才使用是否合理等等的问题。还有一条是优化要“与时俱进”。现在看上去是优化的东西,将来不一定就是已经优化的,还要与时俱进地不断优化。我们的任务是不断地“寻优”,不断地探索一条最合理,最有效的道路。在道路确立之后,还应当勇往直前。大珩先生称这种办法为“寻优勇进”。    2.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自主开发、自力更生”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决不是所有的东西全部都要自己搞商品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靠自己实现商品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能当作一般商品买来的,还是要买。但要注意,各种关键技术人家是要卡我们的,特别在高技术领域,必须自主开发关键技术,有实现产品化的能力,有自主的气势。在科技开发与产品化能力方面要有显示度,别人卡我们,就自己干,让对手感到卡不住。有了这种能力的储备,才能胸有成竹地买得进来先进的东西。   在这方面还要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某些已经商品化的东西可以“有所不为”,而在科研开发与产品化能力方面则必须更多地“有所为”。不能把在科研与产品化能力方面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商品化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同起来,科研与产品化能力上的“有所为”必须大大地超过商品化的“有所为”。许多高技术的东西,并不像一般商品那样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但是如果由于当前能买来,就不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科研与产品化能力,甚至连已有的成果都放弃掉,那便是自投别人设下的罗网,或者作茧自缚。    3. 科学界的责任是“传承辟新”建立优势 大飞机可以说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大集合。我们发展大飞机技术一是增强国力的需要,二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三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仅仅作片面的经济分析,可能觉得造大客机和买外国货相比,不一定划得来。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国家研产大飞机的高新技术产业要赶上发达国家,不能仅从短期的市场效益来考虑,而是要从长远发展战略来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是硬任务,已经有了运 10 的基础,就不能停滞,应该本着“两弹一星”的精神把我们的大飞机搞上去。   大型民用飞机是大飞机很重要的一块。要看到民用飞机不单是民用商品,它还是军民两用的产品。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我们该不该搞大型民机,民机有没有市场。单从国防方面着眼,也能看出运 10 能起到的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发展大型客机在国际斗争中的重要性。   我们取得了运 10 研制的成功,它和“两弹”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国家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发展,走到了一个科技前沿地带,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气概。在运 10 这个基础上要很好地继往开来,不是什么都从头搞起。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驾轻就熟”。“就熟”对今天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就是继往开来。历史赋予我国科学界两大责任,一个是发挥继承以往知识的传承作用,另一个是在“传承”基础上的“辟新”。我们要对社会真正有贡献,就应当 “传承辟新”的使命。    4. 要时刻克服自己的弱点 建国以来我们作战飞机的发展有不少成绩,尽管有些东西还要靠人家,但是全靠人家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需要有自己的一套。航空产业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对手会看到你所有的弱点,专攻你的弱点。这就像踢足球一样,如果一个球队大部份球员都是很棒的,但是某个球员弱的话,对手就会专攻弱的一面,别的方面再好也要输球。大型飞机尤其是大型民机的问题应看成是我们航空产业的弱点。在当代的竞争当中,为尽快加强我国在大飞机方面的这个薄弱环节,应把发展大飞机这项工作像搞“两弹一星”一样作为一项紧急任务来布置。    5. 国际合作的基础是自力更生 我国经过这么久的努力已形成了较强的科技能力,好多东西如“两弹一星”等都是靠自己努力搞出来的,包括基础研究领域。航空技术是一种复杂的高技术,跟航天相比,航空工业已发展了百余年,难度更高一些。如何才能赶上发达国家,主要还是看我们自己在“自力更生”方面下的功夫。我们想学别人先进的东西,如果自己没有一手,就没法学到。在国外你要去学人家的东西,往往你自己先要显一手。一个教师要收徒弟,首先摸摸你的手硬不硬,要是不硬的话,再磕头教师也不会收你做徒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航空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运 10 研制的成功。尽管运 10 成功以后我们和国外有一些合作,或者利用各种机会还得到过一些东西,这与我们运 10 的研制成功是有密切关系的。假如运 10 没有研制成功,后来的那些合作机会恐怕也不可能有。因此,运 10 的研制成功,从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来说,可以跟“两弹”的成功相比。    6. 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教条主义,左、右倾机会主义,都不是科学。仅从局部利益出发也不是科学。科学是讲全局,讲整体的。要用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尊重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来看待我国航空工业。我国航空工业必须从两个方面着眼。一、它是高新技术的集中点;二、航空工业本身是一项战略产业。它是既有军又有民的产业。从单一的市场经济或纯军工的体制来考虑问题都是欠全面的。它的发展必须走另一条路。   纯军用的航空产品肯定是我们自己搞。民的方面我们不排除积极争取国际合作,但不能依赖国际合作,还需要有自主开发的另一条路。即便有合作,自主开发这条路也必须同时走。从能力方面考虑我国大型飞机可以从中大型的运 10 、 MD90 已经有的基础开始起步,积极培养人材、锻炼队伍、发展装备。同时,开展技术预研,为研产更大型的飞机开始做准备。我国发展大型民机除了考虑发挥它在民航运输业中的作用外,还要看到它在军事方面的重要用途。   (注:本文根据《 庆贺王大珩院士诞辰 90 周年文集 》——王老与我国的航空产业篇(何志庆)进行了部分修订) 王大珩校长受命于危难    1978 年 7 月 7 日中国科学院党组通知:“接中组部〔 78 〕 486 号”文,经华国锋主席、党中央 1978 年 6 月 17 日批准:王大珩同志任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78 年 5 月 24 日, 63 岁的老校长来到即将由黑龙江工学院改建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的黑龙江工学院经过文革折腾已处于校舍破乱,师资流失奇缺,资金匮乏的艰难境地,全院只有 4 个系 8 个专业,共有师资 250 人。王校长一上任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研究部署重整旗鼓建校发展规划,有关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师资引进,校舍建设,职工住房、科研、生产、生活、后勤管理等诸多问题。为哈尔滨科技大学振兴铺垫了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 1978~1983 年从中科院和国家仪表局为学校无价调拨原材料、元器件、实验与生产设备等 1050 件,价值 850 万元。相继建成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阶梯教室楼、物理实验楼以及 5 栋 2 万多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从此百废待兴的哈尔滨科技大学走出一穷二白的低谷,步入欣欣向荣的坦途。 哈尔滨理工大学永远铭记王大珩校长 1988 年题词:我们要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绪。 2000 年题词: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 明确办学目标 坚定办学方向    1978 年 9 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来校参加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会上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多有建树和成就,是因为国外仪器仪表设备先进。当初我校归属科学院,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仪器研究开发专门人才,创建技术物理系并强调技术物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科学管理等专业设置及专业间协调配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尤其强调普通物理实验和专业性实验,建立开放型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维护和修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要注重校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藏书量标志一所大学的学风和实力,是师生营养知识的宝库。据了解,我校毕业生普遍受到大学、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好评,很多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有位大学教授曾对我们老师说:“很感谢你们考来我们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好学生。”我们老师说:“是我们按王大珩校长的办学套路培养出的学生,这得感谢王校长。” 功勋卓著、平凡质朴   自 1978 年任校长, 1984 年和 1995 年当时的机械工业部连续聘为我校的名誉校长。三十多年来,老校长身兼多项重要职务,不管工作怎样繁忙,逢请必到,即使路过也要到学校来听一听看一看,和老师学生见见面。 1982 年 7 月,老校长刚从北京来到长春,第二天就安排与在长春生产实习的七九级学生开座谈会,其中有位女学生用英语汇报,王校长听了非常高兴,勉励学生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 1983 年 7 月,老校长家在长春没有搬进北京,自己单身住在北京友谊宾馆,应在京做毕业论文的七九级学生要求,在宾馆楼外找个有台阶的地方,用了一上午时间和师生会面交谈。后来知道宾馆不能随便进入,楼内会议室是给首长和外宾用的,只好选择在楼外。老校长每次来校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信息,每次讲话中都有我国科学发展前沿内容。如在 1995 年 9 月来校讲话中包括讲述信息高速公路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内容。 1998 年 4 月有关学校学科规划征求老校长意见,老校长立即表示“我去!”当时老校长夫人顾教授说:“ 4 月份哈尔滨停暖气,太冷。能否下个月去?”老校长立即说:“我是校长,我得马上去!”随即往天津打电话联系母国光院士,母国光院士愿意陪同前往。(母国光院士是天津南开大学原校长,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是王校长的研究生。)来到学校后,安排住学校附近和兴路一所宾馆,晚上临进宾馆门时,老校长停下脚步问:“为什么不住学校招待所?”校办负责人回答说:“因为有母院士。” 老校长才同意住下。 离校前校办打算给两位院士每人一盒精品人参、一盒鹿茸。经过了解后根本没敢做出来,也没敢说,怕惹两位院士发怒挨批评。老校长经常坐飞机都是坐普通舱,不坐头等舱。 1995 年老校长与清华大学同班同学何泽慧院士 3 去漠河观看彗星,路过哈尔滨也要到学校走走看看。当时学校接待的同志看两位院士穿的鞋太单薄,给他们买双北京厚棉鞋,两位院士非要给钱不可。临回北京上飞机前硬把钱塞到接待同志的衣袋里。 2000 年 9 月 6 日,哈尔滨理工大 50 周年校庆, 85 岁高龄的老校长又重返学校。视察校园和实验室后,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尊重实践的需要,要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强调基础宽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做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建设需要。”如今老校长的谆谆教导和慈祥面孔记忆犹新深刻难忘。我们的老校长功勋卓著,身处尊位,学高八斗,却始终保持清廉简朴,从不用高档营养品,所得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在和师生相处中,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图名利,展现出一心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平凡质朴的生活本色,这些都将成为我校世世代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为失去我们崇敬的老校长而万分悲痛,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铭记王大珩校长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 , 求实的态度 , 革新的气质 , 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的谆谆教导,秉承王大珩校长的“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继承王大珩校长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早日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逝世消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 2011 年 7 月 21 日 13 时 02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 岁。 主要论著   王大珩 . 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版, 1973    Wang Daheng.Laser applic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 1980ICL , 155   王大珩 . 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 . 光学学报, 1981 , 1 ( 1 ): 1 ~ 11   王大珩 . 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国防光学工程的历史 . 科学报, 1985 年 9 月 29 日   王大珩等 . 中国的光学近况,光学学报, 1985 , 5 ( 1 ): 1 ~ 10   王大珩 . 七彩的分光 1999,5 参考资料 * 1 与光明日报的情缘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7/22/nw.D110000gmrb_20110722_3-12.htm * 2 辉煌一生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7/22/nw.D110000gmrb_20110722_2-12.htm * 3 永远怀念“中国光学之父” http://www.eeloves.com/193388 * 4 王大珩纪念相册 http://jd.jidianol.com/wangdaheng/AlbumList.aspx?css=5 * 5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大珩院士——光耀中华有卓识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07/31/content_162025.htm * 6 王大珩留下永恒之光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7/22/nw.D110000gmrb_20110722_1-12.htm * 7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逝世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1-07/22/c_121703772.htm 扩展阅读: * 1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xxjskxb/200906/t20090624_1807747.html * 2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逝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56.shtm * 3 王大珩网上纪念馆: http://jd.jidianol.com/wangdaheng/index.aspx * 4http://it.sohu.com/20110722/n314218496.shtml * 5 一代宗师 世代楷模—深切缅怀我们敬爱的老校长王大珩院士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8/01/nw.D110000gmrb_20110801_2-02.htm?div=-1http://baike.baidu.com/view/50804.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大珩先生走好
alvinlxu 2011-7-26 20:20
王大珩先生千古!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先生逝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大珩先生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王大珩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王大珩先生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全国人民政协第三、七届委员。 王大珩先生在光学与光学工程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主持150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主持718工程,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名列首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王大珩先生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建议为国家科技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大珩先生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的研究所以及他创办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 王大珩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他对国家光学、仪器、计量科学事业的贡献以及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建议等等,都将载入史册。 以上内容转载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56.shtm -------------------------------------------------------------------------- 百度百科对王先生生平经历介绍 1915年2月26日 出生于日本东京。   1932-1937年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研究院学习一年。   1937-1938年 任兵工署弹道研究所技术员。   1938-1940年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物理系研究生。   1941-1942年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系研究生。   1942-1948年 任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部研究人员。   1948-1949年 任上海耀华玻璃公司研究室主任。   1949-1951年 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1-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58年-1965年 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首任院长;   1956-1967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67-1971年 任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副主任。   1971-1977年 任长春光机所革委会副主任。   1978-1983年 任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   1979-1983年 任长春光机所所长。   1981-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主任。   1986年 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1年起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1987年迄今 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名誉院/校长;   1992-迄今 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局高级顾问。   1986-1992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 受聘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1999年9月 与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一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0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1997——28小行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 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2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崇敬热爱王大珩先生的最好体现是学习他继承他
热度 3 kexuepifu 2011-7-24 10:03
崇敬热爱王大珩先生的最好体现是学习他继承他 ——寄语全国计量界同道 王大珩先生走了。在缅怀他老人家的时候,人们自然忘不了他那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和光荣称号,而对中国的计量从业者而言,最为铭刻于心和倍感亲切的是,他在计量领域的开创性、奠基性工作,他对计量事业的鼎力支持和矢志倡导,他代表中国计量界参与的国际活动,他作为“行政上的非计量界人士”担任过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理事长,他是包括大陆、台湾、港澳所有中国计量人心中的泰山北斗。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包括计量界在内中国科技众多领域的骄傲。我们对他充满了感激和崇敬。但感激和崇敬不应是空洞的,虚幻的,不是把他当作招牌显摆,而应是具体的,实在的,付诸行动的。最有意义的体现,就是学习、继承他的人品、学问和治学方法。 自大学毕业至今 45 年来,本人虽然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在行政上属于国家质检总局 ( 及之前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技术监督局和计量局 ) 的“局外”人,但就具体工作而言,却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就兼跨了医疗器械和计量两大领域的,是计量部门行政上的“局外”,而专业上的“局内”人士。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也是中国计量界的一员,对该领域的了解,自信是有相当的面和深度,有一点发言权的。在此,就请本界的同道们,允许我不揣冒昧地就学习、继承王大珩先生发表几点意见和建议,并与大家共勉。 1 .刻苦钻研,做高水平的计量专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陆地区的专业计量队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人数上肯定又是一个“世界之最”;然而就学术、技术水平而言,虽然也有几位“大家”,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低,与所承担的任务不大相称。不仅身处基层的省、地、县级计量院所如此,即使是作为国家局长子、次子的两大研究院,一些身居要职的专业人士,也同样不敢吹牛。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则首先是从上到下都切实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然后是扎扎实实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提高行动。然而遗憾的是,第一,这种危机感和迫切感,似乎下层更甚于上层;第二,下层的学习、进修意愿经常被“工作忙”等理由压制和限制着。近一两年来,计量界掀起了一股考“计量师”的热潮,但并未真正下工夫提高业务水平。某些掌控着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一级计量师”,连查资料、看文献、搞研究的基本能力都很弱,如何指望他们带领整个专业口走向辉煌?又如何应对强制性项目减少和靠技术实力竞争的今后局面?几年前,在接受《中国计量》杂志记者的采访时,我就曾明确指出:业务培训是计量部门发展的软肋。在此,我还要再次强调:计量部门必须下决心解决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问题,一是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通过刻苦锤炼,出若干“大家”。历史上,包括王大珩先生在内,没有哪一个大学问家的学问是轻轻松松得来的。故在另一方面,专业人员自己也不能总等待“被培训”,而应该自己抓时间、找机会学习。唯有如此,中国 ( 大陆地区 ) 计量院所的未来才可能光明。 2 .坚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职业道德,做公众信任的计量测试服务者 据被检单位 ( 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 ) 相当普遍的反映,中国计量部门的从业者,不仅专业素质差,而且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也很成问题。对于前一方面,我的看法如前所述;对于后一方面,经过学习、调研,我不仅看得越来越清楚,而且深感震惊和痛心。我发现,在主管部门召集的会议上和所发的文件中,在由计量系统内部著名专业人士主持起草、审订、宣贯的众多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中,几乎从来不引用、不强调“计量器具”的定义。不仅如此,在一些掌控着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专业人士主导下,某些医疗器械的部件被称为“器具”,完全或主要地不用做临床人体生理和解剖指标检测的医疗器械甚至其部件,好几大类被列为“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在超声探伤仪由于受到强烈反对而从“计量器具”名单中消失之后,仅为其部件,无法独立工作的探头 ( 换能器 ) 却依然被制定“计量校准规范”。于是,在被检单位人员心目中就造成一种印象:所谓“计量检定”,就是要钱!他们既不信任你,也看不起你。我想,这绝对不是计量部门上至总局领导,下到县级工作人员所希望有的形象。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根上治理,即作为“执法”者,首先成为坚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职业道德的模范。而其中的首要一条,就是牢记“计量器具”的定义,严格划清计量器具和非计量器具的界限。近年来,我特地花工夫研究了国外的在用医疗器械监管和质量保证检测问题,深知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事业。在监管体系上,虽然国外一律是归医疗器械部门,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由于技术力量方面的原因,计量部门还是有机会效力的。但问题在于,绝对不应背离自己制定和与国际接轨的“计量器具”定义,不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的明确规定,不经医疗器械和卫生主管部门同意而自行介入。我们敬重的王大珩先生作为中科院的奠基人之一,是“三严 ( 严肃、严密、严格 ) ”作风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者。我坚信,如果生前有机会了解了上述有违“三严”的行为,他绝对不会认同!而作为我们学习、继承他的具体行动,无疑应该包括:严格遵循科学概念,坚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职业道德。只有如此,作为专业计量测试部门和工作人员才具有公信力。 3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慎行而不滥用 虽然计量检测也是技术工作,但与其它领域不同的是,其中经常涉及到执法,而列入强制检定范围者尤其如此。但问题在于,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既称执法、又搞创收的奇怪体制,在一些领导者和从业者心目中弥漫着的是一种扭曲的权力观。经常听到一些计量院所 ( 包括国家局长子 ) 的朋友反映:每次检定都“合格”,检定还有什么意义?每次检定都“合格”,我们感到很尴尬!事情真是怪了,难道你搞检定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不合格”,就是要让你有机会罚款、禁用才算正常? ! 更有甚者,在制定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时,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本来规定得非常清楚,有的还是强制性条款,但一些“大腕”却刻意强调计量部门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为自己所搞的“加严”条款制造理由。他们追求的,竟然是不受限制和不受监督的权力。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众所周知,王大珩先生是身居高位的,但有谁能指出他老人家曾经有过这种擅权的理念和行为?我坚信:如果他生前有机会听说他一生钟爱的计量事业竟然被如此歪曲,一定会气得七窍生烟。由此,笔者主张:作为王大珩先生等前辈开创的中国计量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必须彻底纠正这类扭曲的权力观。
351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为中国科技“画龙点睛”
dongzg101 2011-7-22 20:28
为中国科技“画龙点睛” 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为中国科技“画龙点睛” 金国藩院士谈王大珩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发展 □本报记者 王静 “王老从事科技事业,尤其是光学和仪器科学事业70余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精力和智慧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事业。”作为王老的学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特别谈到了王老在推动中国仪器科学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思想和杰出贡献。 “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 王老关于仪器科学创新发展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金国藩院士指出了其中几个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论点。 王老十分强调仪器仪表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如,“仪器不是机器,仪器是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而机器只能改造却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王老还说:“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生活中的‘物化法官’。”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卡脖子’的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现代仪器设备则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之一。” 他对仪器仪表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中国科学技术要像蛟龙一样腾飞,这条蛟龙的头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则是蛟龙的眼睛,要画龙点睛。” 国家和政府应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 王老曾经指出,仪器仪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还关系到国家和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仪器仪表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产业化必须有别于其他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多次向国家和政府提出支持加快发展仪器仪表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建议有3次。第一次在1979年4月,他联合汪德昭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出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立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名义,提出了《关于加快仪器仪表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希望国家成立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统一管理和支持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这份建议受到邓小平、方毅和余秋里等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当年10月就批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 1995年和2000年,他又两次联合一批院士向国家提出关于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样受到朱镕基、吴邦国、温家宝等领导人的重视。 王老对仪器科学的创新发展有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仪器科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发展极快,而且同不少学科交叉,保持创新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从建国初期到2003年最后一次主持以“激光制造与未来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他建议召开或亲自主持和参加的有关仪器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达数十次之多。 在王老的建议和亲自安排下,科学仪器的学术会议几次步入了香山科学会议的殿堂,成为香山科学会议讨论的主题。 王老对举办学术会议一贯是高标准要求。他明确提出,学术会议要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参加,选题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展开讨论,要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 期待领军人物涌现 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并常常告诫我们,要保持仪器科学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优秀科技人才,有一批领军人物。他说,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基础培养都在大学,因此他特别重视和关心大学教育。 早在1949年王老回国不久,便建议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设立应用物理系,并担任系主任主持创建工作。 1952年,王老又和龚祖同院士等共同建议并促成教育部在浙江大学设立了光学仪器系。为了争取把光学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列入高等教育的一级学科,王老多次亲自到教育部商议。王老身体力行地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亲手创建了长春光机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并担任校长。几十年来,从这几所大学走出来的几万名光学和仪器科学的科技人才,为我国仪器科学与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王老还抽身亲自主持编写了几百万字的《现代仪器仪表技术与设计》一书,送给了100多所大学的图书馆。他对培养人才倾注了无限的关怀和爱心。他在实际工作中也十分注意对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与王老共过事、在王老身边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人才不计其数。一些人已成为院士和知名的科学家。他一直期待着领军人物的涌现。 重视研究成果产业化 与此同时,王老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强调研究方向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研究成果要注意向产业化转化,仪器科学也必须这样。在他担任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在他的指导下,该实验室从事原子光谱的研究,结合建设实际需要,在重金属找矿等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金国藩亲身经历和感受极深的一件事是在2000年,王老联合11位院士,其中也包括他本人,向吴邦国、温家宝和李岚清3位时任副总理提出了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份建议。3位副总理很快作出批示,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商议,提出支持仪器仪表发展的具体办法。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尽快落实副总理的批示精神,早日商议出支持仪器仪表加快发展的有效办法,在王老的带动下,杨嘉墀院士和金国藩一起走访拜会了两委一部的领导同志。最后研究确定,由两委一部委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一个专家调研组在全国开展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报告和支持仪器仪表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当时已85岁高龄的王老,为了使这次建议贯彻落实,为了仪器科学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欣然参加了调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此次调研历时3个月,走访了7个省市,调查了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几十个企事业单位,会见了几百名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 在上海,他几次听取意见到深夜;在重庆,他一天调查5个企业,累得需要人架着才能行走,调研结束回到北京便住进了医院……调研组一份两万多字的《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对策和建议》调研报告,也是在王老亲自主持和参与下完成的。 《科学时报》 (2011-07-22 A2 纪念王大珩先生特别报道)
1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大珩先生建言科技政策:诚实的代理人
热度 13 liuli66 2011-7-21 22:17
王大珩先生建言科技政策:诚实的代理人
王大珩先生建言科技政策:诚实的代理人 (初稿;请勿转载或引用) 王大珩先生走了。据报道:“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 2011 年 7 月 21 日 13 时 02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 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56.shtm ) 在笔者的印象中,王大珩先生是我国科学家建言科技政策的典型代表。这里笔者引用权威的论据: 1) 去年约这个时候,即 2010 年 8 月 7 日,温家宝总理看望何泽慧、吴文俊、朱光亚、王大珩先生。总理在看望王大珩先生时说:“从‘ 863 ’计划到国产大飞机,再到纳米技术,都是您提出来的”。(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718-3.shtm ) 2)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信息中说:王大珩先生远见卓识,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 863 ”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初步概括起来,王大珩先生建言献策并被采纳的科技政策有: 1 ) 863 高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 1986 年 3 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樨和陈允芳当 4 位科学家“上书”中共中央《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3 月 5 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4 月至 9 月,国务院找专家论证,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10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审议并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1987 年开始实施。为纪念邓小平 1986 年 3 月批示王大珩等人的建言,这个计划代号为 863 。 2 )大飞机项目。一次听某部领导的报告,他说王大珩先生提出把中断了的大飞机项目再搞起来,并做了“上书”。后来,经过“战略研究”论证,大飞机项目成为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的 16 个重大专项之一。 3 )国家纳米计划。这个笔者只是从温总理讲话中得知的一点点信息。 4 )创新方法计划。科技部近年来启动了“创新方法”计划,投入很大。笔者听说,王大珩先生上书有关领导,提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后来,创新方法计划就进入了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等政策轨道。 5 )国家光学博物馆。据有关资料,王大珩先生上书国务院领导建光学博物馆;领导批示给国家发改委,发改委委托某部门进行有关调研。笔者参与这个调研。后来,国家光学博物馆这个国家级科技馆项目被某地方争取到,开建了。 科学家建言献策是科技政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学者提出一个概念,叫 “诚实的代理人”。笔者借用这个概念,据初步的调研,认为:王大珩院士是诚实的代理人。用笔者自己的话说:王大珩院士是有良知的建言献策者。 —————————— 补充: 资料:王大珩纪念专题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aspx?id=605 积极为国家科技决策咨询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71.shtm 1981年、1986年和1989年,王大珩先后与其他科学家联名提出发展工程技术建立国家级的工程技术院的建议。1992年4月,王大珩等联名向中央提出《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成立,王大珩当选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王大珩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曾给予极大关注。1995年,他与几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提出《关于将航空技术列入重点科技领域的建议》。此后,又向国家领导人呈送《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T业的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一。 —————————— 纪念一下:头条 ___
2877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中国“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逝世
dongzg101 2011-7-21 21:57
中国“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逝世 2011年07月21日 17: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T | T 6680 人参与 453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资料图:王大珩院士。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1日中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显示,王大珩生于1915年2月,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1949-1951年任 大连 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科院工作,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研究,1983年调至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王大珩先生在光学与光学工程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他领导研制中国第一台靶场装备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领导研制中国第一台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为发展中国的尖端武器做出杰出贡献。王老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等。 王大珩先生从战略高度上思考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多项重大建议,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后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使发展高科技成为实现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建议为国家科技决策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王大珩先生历任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等职。他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六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三、七届委员。 中国工程院新闻办公室称,该院正计划为王大珩先生出版传记。(完)
1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1949-1952年的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四)---记几件事与几个人
chenfap 2010-3-16 09:39
1949-1952年的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四)---记几件事与几个人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31) 现在离1952年已经58年了,对那段时间经历过的几件事和有关的几个人还记忆犹新,兹记述如下: 一、 王大珩系主任制造物理仪器的得力助手--- 乔世增 大工物理系在初建时是白手起家,那时买不到物理实验仪器,王大珩系主任便带领几位教师和实验员自己设计,在学校附属工厂制造;当时这件事使大工物理系在全国享有声誉。 王大珩系主任制造物理仪器的得力助手是乔世增,当时乔世增是大工物理系的实验员。制造仪器必须绘图,之后由工厂试制,试制后经教师使用,提出意见再由工厂改制。绘图、与工厂联系都由乔世增负责,因教师对这些环节都不熟悉。王大珩系主任非常重视乔世增的工作能力和所起的作用;30多年后,有一位作者为写王大珩先生传记,多方面进行采访,王大珩先生曾向她特别介绍在大工物理系制造仪器时乔世增所起的作用,听说那位作者还到大连专门去采访过乔世增。 乔世增的父亲是乔传珏,民主人士,曾任原关东公署(今大连市政府前身)副主席(今副市长),大连大学筹办时曾任筹委会主任。乔世增在关东电气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留该校工作,后转入大工物理系任实验员。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调至大工仪器设备科。1957-1960年间曾在大工脱产读电机系。1960年大跃进时期,大工电机系扩展为无线电系与自动化系,乔世增被任命为无线电系系主任。1983年乔世增被调任大连市政府对外经贸委副主任。在我看来,如果大工应用物理系不被调整走,王大珩系主任继续留在大工,乔世增在大工脱产读完物理系的课程,那么,他在物理仪器制造方面一定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那时大工物理系教工中的党团员 我来之前,大工物理系教工中只有党员一人:徐衍中,是实验员;团员三人:郭永江、乔世增、郭镜环,郭永江是助教,留学日本,但只在大学肄业,其余两人是实验员,他们四人都是大连人。由于实验员对教学工作和教师起不了推动作用,那时物理系教师中极度缺乏党、团员。郭永江任系秘书,我来到后便任命我为学生学习指导员(即现在的辅导员)。1951年,物理系新聘到一批教师中有几位团员:朱德明、陈文升、覃世珍等。各系的团员队伍都壮大了,大工院团委决定以系为单位成立教职工团支部。物理教工团支部支委两人,我任支部书记,郭永江任副书记。那时物理系教师中还没有党员,负责指导物理系工作的范教务长便要求我们团员当好党的助手,替党联系物理系的教师群众,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可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难以完成这个要求。我们团员都刚从大学毕业,对教学工作尚不熟练,在业务上还起不了模范带头作用;加以我们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工作方式生硬。当时物理系一些教师群众常反映团员在业务上不起作用,有些人还对团员有反感,不愿与团员接近;物理系的教师团员也很苦恼,觉得在系内做群众工作吃力不讨好。这样, 团群关系便成为物理系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950-1951年,我除担任学习指导员外,还要担任预科物理讲课工作,我的工作任务既多且杂。学习指导员的具体工作包括找学生谈话、有时随学生听课、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参加指导室或系招开的研究学生学习和思想工作的会议;做好这些工作要花费很多时间。由于我的工作面多事忙,影响到在讲预科物理课时准备不够充分,致使预科学生对我的讲课有意见。正在那时我又生病,几次咳血,医生曾怀疑我患肺结核;需要减轻工作,我估计学习指导员工作难以减去,便请求减去预科物理讲课工作;后来系主任安排另一位教师代我讲课,让我指导大一普物实验。没有想到这件事竟在群众中造成不好印象,有人认为我讲不好课,业务水平差,又不努力搞好教学而推辞工作。由于这个原因在不久后的工资改制时,系内其他教师都就高并级,而我则就低并级,月薪减去了几元。有些人还说我这个团干部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时,负责指导物理系运动的范教务长认为这是解决物理系团群关系的一个很好时机;他与下派来参加物理系运动的几位党员商量,除了要求每位教师团员各人在小组会上认真检查自己的群众观点和工作方法外,还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与一位讲师一道在全系大会上作思想检查。这位讲师时任物理系一个大教研室主任, 他在教师中很有威望, 但是, 那时他对党的性质认识不清、对党团员的作用有着错误的看法。要我在全系大会上作思想检查,开始时我颇有些想不通,我认为问题的主要方面是群众思想落后,又觉得一个普通团员只是在小组会上检查,而我当团干部,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工作,咋还落得个在大会检查?范教务长找我谈话,进行说服,使我认识到,我的群众观点和对待群众的态度存在问题,工作方法也有缺点;我的认识提高了,便在全系大会上作了比较深刻的检查。那位讲师在范教务长和几位党员和学生的耐心帮助下也在全系大会上作了比较深刻的检查。思想改造运动之后,那位讲师常找我谈心,他还提出了入党要求,在他的影响下物理系(后来为物理教研室)的团群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文革后他是物理系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教授。思想改造运动后,大连工学院党组织加强了在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原物理系教工团支部的几位团员陆续参加了党,而我由于两个伯父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以及社会关系复杂,长期不符合入党条件。 三、 当时大工物理系业务最强的年轻助教---何泽庆 何泽庆,1948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他是何泽慧的幼弟。何泽庆是当时大工 物理系业务最强的年轻助教,大家都誇他聪明,大工物理系的一些重点课程,如大二的电磁学,大三的原子物理课,系主任都首先安排他担任助课工作,以便取得经验。 1945年,何泽庆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一年级时,曾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的一二一 爱国民主运动,被国民党军警开枪打伤。他来到大工物理系后,表示拥护共产党,但有较重的自由主义思想。1951年冬他向物理教工团支部提出了入团申请,物理教工团支部大多数团员觉得他在思想觉悟和组织觉悟上还够不上对团员的要求。我曾向党支部和上级团委请示如何处理何泽庆申请入团问题,党支部和上级团委的领导同志都认为,何泽庆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可以作为培养对象,这些领导同志还认为,如果何泽庆入了团,物理系一些教师群众认为团员在业务上不起作用的成见可以大大改变。这样,何泽庆便列入了物理教工团支部的培养名单。不久后便开始了思想改造运动,接着进行了院系调整,何泽庆被调至东北地质学院,发展他入团的工作便中断了。 何泽庆去到东北地质学院之后,他的情况,我了解的很少,只听说他在研究物理探矿,试制了测量仪器,还去过新疆矿区实测,在物理探矿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后来又听说,1957年他被划为Y派,因生活贫困,患上不治之症,不幸于1975年英年早逝。按照何泽庆的天资和学识,他本可做出更大的贡献。想到他时,我感到很惋惜。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读: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黄安年 2009-8-7 12:43
推荐一读 :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7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总理承诺每年看望 60 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科学家 , 总理的看望代表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心声 , 总理在老一代科学家面前恭恭敬敬谦虚谨慎的好学态度代表了后人对前人的尊重和成绩的肯定 , 这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都荣获过重大科学奖项。 有人曾称如果任何一个人不承认中国目前的国家科学奖和论文奖中绝大多数项目和内容都是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的垃圾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已经是学术垃圾。在笔者看来全国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不至于把这些奖章看成是什么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的垃圾,也不认同赞扬中国目前的国家科学奖和论文奖中绝大多数项目和内容的人 , 自己也是学术垃圾。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 , 随意否定前人研究成果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者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 ********************************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2009 年 08 月 06 日 20:5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题:拳拳之心 殷殷深情温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侧记 新华社记者李斌、顾瑞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8 月 6 日上午冒着细雨,先后登门看望了 60 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是温家宝看望物理学家朱光亚。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您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一大早,温家宝就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中,看望这位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温家宝总理与任继愈先生交往纪事 温总理曾五次赴医院探访季羡林 温家宝主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温家宝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走进客厅,温家宝弯腰握住坐在轮椅上的朱光亚先生的双手。看到老朋友来访,朱光亚眼睛有些湿润。温家宝说:光亚同志,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和人民都惦记您。 向来不善言辞的朱光亚老人微微一笑。他高兴了。旁边朱光亚的子女解释说。 从我认识您起,就觉得老人家的品质非常优秀,勤勤恳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忠于国家和人民。总理给予朱光亚高度评价,这种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我跟光亚先生曾共事 5 年。他靠威望就能把科研人员团结在一起。温家宝在联系科技工作时,曾和担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的朱光亚有过不少接触,对这位才识和品行 双馨的科学家十分敬重。 听说光亚先生的生日是 12 月 25 日,温家宝幽默地说:那您是圣诞老人了,我提前向您祝寿。朱光亚脸上露出笑意,在场的人们也都笑了起来。 这时,朱光亚示意秘书朗读他给总理的一封信,表达对总理的感谢。在信中,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二是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 温家宝说:光亚先生,您讲的这两点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要严谨求实,您的品质和精神,永远鼓舞着年轻的科学家。希望您保重身体,国家需要您。 我每年都来,希望您每年都健康 随后,温家宝乘车来到北四环外一个普通居民小区。对于中国科技事业来说,这里并不普通:小区内的 3 栋青砖灰楼,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招贤纳士所建的特楼,曾经居住着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内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一批开拓者们。 温家宝走进何泽慧陈设简朴的家。 95 岁的何老满头银发,精神很好。慢慢坐,不着急。温家宝扶着老人在沙发上坐下,您还记得我们有个约定吗?记得。一年看您一次。我经常想着您。看到您的身体很好,我心里高兴。狭窄的过道、简朴的客厅温家宝十分感慨:上世纪 90 年代初,他曾到这里拜访过钱三强夫妇。就任总理以来,温家宝已是连续第 5 年登门看望何泽慧。 三强同志在世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您也是我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温总理望着何泽慧说。 何泽慧刚刚得了一场病,不太说话,只是一直微微笑着。总理亲切地向坐在一旁的何泽慧女儿钱民协询问老人的近况:能看电视读报吗还看物理书吗?。钱民协告诉总理,母亲经常看书报,有时候也写写字。 窗外飘着细细的雨丝,温总理深情地回忆着往事说:何老, 50 多年过去了,您还一直住在这儿。我记得当初到您家时,屋里到处堆满了书。我来的时候,您就给我一个小马扎坐 对面钢琴上摆放的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一幅照片引起了总理的注意。看着照片上衣着朴素的何泽慧,温家宝深有感触地说,您一直那么朴素,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就像是在实验室一样。这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 接着,总理又详细询问何先生治疗的情况。他嘱咐随行的工作人员:尽快给何老找一个医院,再好好查一下身体。 温家宝接着对何泽慧说:我一定不失约,每年都来看您,就是希望您身体健康!何泽慧说:谢谢。 临别时,温家宝用手扶着何先生站起来,您慢着,我扶您起来。温总理走到院子里时,回首向站在二楼自家窗口的何泽慧挥手道别,大声说道:多保重。 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98 岁的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上午近 11 时许,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中。钱老坐在床上,微笑着打招呼。温总理趋步向前,走到床边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钱老,我又来看您了。 这是温家宝近年来第四次看望钱学森。对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温家宝始终心存敬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温家宝经常和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一起研究工作,并多次书信往来。近年来,总理每次登门看望钱老,两人都亲切交谈。 床边,摆放着总理送的一盆盛开的蝴蝶兰。床上的移动木桌上,摆放着钱老的老花镜和一摞报纸。虽然年事已高,钱学森还坚持每天翻阅报纸,关心国家大事。 看到您精神这么好,我很高兴。温家宝坐在钱老的床边与他亲切聊了起来。您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国防和科技事业。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会记住您的贡献。 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我做了一些事情。现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钱学森谦虚地摇摇手。 因年事已高,钱学森说话有些不清楚,一直认真倾听钱老讲话的温总理连连表示自己完全听懂了,还不断将钱老的话向现场的人们复述。听着温总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钱学森高兴地笑了。 希望您健康长寿。您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全国人民的榜样。 我要活到 100 岁。钱学森微笑着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这几年,您特别关注教育。我每次来,您都提出要大力培养杰出人才。中国要大发展,就是要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让温家宝十分感动:我经常将您的话讲给大家听。努力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钱学森在深情地回忆自己留学归国的经历后说:在中国,比在国外更有发展和成就。总理点头赞许地说:您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钱学森忽然伸出右手大拇指说: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温家宝接过话头:我们要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时间过得很快。钱老兴致很高,总理说:我来看您几次,您今天说得最多。您累了,我会再抽时间来看您。 大家都关心着您 上午 11 时许,温家宝又前往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因病住院的王大珩院士。 王大珩是我国光学界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者,为我国光学研究、光学仪器制造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是国家 863 高技术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和其他科学家一起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研制国产大飞机等许多重要建议。 总理和 94 岁的王大珩是忘年交。不久前,他在吉林考察时,还专门到王大珩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进行调研。看到王大珩开创的光学研究后继有人、事业兴旺,温总理十分高兴。 病房里,王大珩先生躺在床上。总理俯在王大珩耳边大声说:大珩先生,我是温家宝,我来看看您。我不久前刚去了光机所,光机所大变样了,事业发展很快啊。谢谢。王大珩说。 您病了,会好的,慢慢治疗。总理又俯在大珩先生耳边说:我们一起研究 863 计划,一起研究大飞机。您还记得吧?记得。病床上的王大珩十分清楚地回答。 国产大飞机项目就是按您那时的建议定的。制造大飞机,就要靠国家意志。好。王大珩说。 您会治好的,大家都关心您。温家宝临别时叮嘱病床上的老朋友。 把最新的消息告诉您 86 岁的胡亚美是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儿童白血病研究,挽救了许多白血病患儿的生命。 时至中午时分,温家宝来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的胡亚美家中。 2003 年 5 月 31 日,温总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到北京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时,胡亚美向总理建议设立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总理当场表示赞同。随后,温总理又多次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把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建好,为全国儿童健康服务。 2006 年,国务院批准立项。 一落座,总理就对胡亚美说:我知道,您心里惦记着一件事,就是儿童血液肿瘤中心的建设。他告诉胡亚美:目前,这一项目的立项、投资和征地规划都解决了。项目占地拆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工程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很快就可以先期动工。 听到这个消息,胡亚美十分高兴,她希望项目尽快竣工:全国有不少白血病孩子需要有一个治疗的好环境。 胡亚美告诉总理,白血病以前是 100% 死亡,现在有 80% 左右的存活率,但就是缺少病房。 提起白血病患儿,总理不禁有些动容。近年来,他在外出考察时,多次前往医院看望白血病患儿。今年 2 月 16 日,温总理在天津结束考察后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室偶遇一个两岁的白血病患儿李瑞,并安排这个家境困难的患儿到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所以我一见您就谈血液中心的事,把最新的消息告诉您。温总理说,您对孩子们充满爱心,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孩子们。 这是我最大的乐趣。经过治疗后,一个个小病人都成长起来了,我多开心啊,有的白血病患儿还当医生了。胡亚美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一诺千金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 八月的北京,天蓝草绿,阳光灿烂,处处洋溢着迎接奥运的喜庆气氛。 2008 年 8 月 2 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老人,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 详细 温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我来看看您。大家都很想您。 2007 年 8 月 3 日下午 3 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详细 温家宝亲切看望何泽慧院士、张秉贵家属 今天是中秋节,我来看看您。我惦记您,也怀念三强同志。 2005 年 9 月 18 日上午 10 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迈进钱三强夫人、何泽慧院士位于中关村的家,就握住了这位 91 岁老人的手。 详细 亲切的交谈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 季老,我看您来了。 2005 年 7 月 29 日上午 9 时许,一迈进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的病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握住坐在椅子上的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下个月,就是先生的 94 周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详细 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刘东生和李国杰 2004 年 10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看望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当日,温家宝专程看望了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刘东生和李国杰,向他们和中科院几代科技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详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06/content_11838289.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