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两弹一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能为国家做什么
热度 6 hcrm 2011-2-21 10:44
央视最近播出了一部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生动纪录了上个世纪跨越五、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历程,凸现出了一批诸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毕其一生为之而奋斗的感人事迹。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宏扬的当然不会是“小我”的感情和精神,它必然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唱出时代和历史的强音。 我们现在有一股社风,总在问一个问题: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给了我什么?是啊,民乃国之本,国是民之家。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没有百姓就不称其为国。然而,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没有任何国家的国籍,被叫做世界公民,尽管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没有家的感觉是什么呢?那就是四海为家、且把他乡做故乡。 一个国家,它或许有政体的不同,或许有宗教信仰的差异,或许有民族种族的区别,但它都是一国百姓物质和精神的家园。当然,随着时代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国家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之中,除了疆域和历史沿袭相对稳固之外,其他的一切似乎总在动态地变化着。我们就是在这种变化中求生存寻发展,支撑着这个庞大家园的生命与活力。 我们问:国家给了我什么?前提仿佛是我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许多,我们是这个国家的有功之臣。姑且不说这一前提是否成立,单说历史的功绩应归功于谁?我们过去常说的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今天这一观点似乎有争议,可好象还没被否决。我们即使是为了宣传,也不宜夸大个人在历史当中的贡献,就象马克思从来不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一样。 一些历史人物经常反问自己:我能为国家做什么?这或许便是钱学森等人回国的原因所在吧。今天发展的时候,国家给予了他们荣誉,可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当初就是为此而奋斗的。如果时下也有人愿意“如此奋斗”,我想国家也是欢迎的,我本人大抵也是赞赏的,因为我知道“小志向”需要努力,“大志向”则更需要不懈地努力。 “两弹一星”的成就,显然不是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个人努力的结果,它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战的收获,仅我知道的身边的人就有当时参与原子弹项目建设的。可以说,无数的人都曾为之流过血流过汗,甚至奉献了毕生。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公民,现在仍默默地躬耕在祖国的各条战线和各个角落,他们只是安居乐业地生活着,然而他们所做的是筑牢国家的基石,助推科学的发展。 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国家做很多很多,事无巨细,大凡有益于社会的,有益于文明的,有益于今天和明天,甚至过去历史的,我们做了就好。国家的希望在于人民,我们的希望在于行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2011 年 2 月 21 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0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生观=致富经
sheep021 2011-2-19 21:25
人生观=致富经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 两弹一星,航空航天——老一辈科学家为何没能构建中国科学体系 ? 人生观造成的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弹一星,航空航天——老一辈科学家为何没能构建中国科学体系
热度 2 sheep021 2011-2-19 18:07
合资汽车企业,几十年了,为何还没有形成新车研发能力? 功勋卓越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何没能构建中国科学体系和人才队伍? 需要一次次,一遍遍地引进?——上瘾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六个是伊朗?!
热度 12 等离子体科学 2011-2-15 09:23
那中国呢? ——新华网发了这么一条新华社电讯,央视也播了新闻: 伊朗 原子能组织 宣布已掌握核聚变技术 伊朗原子能组织 10 日宣布,伊朗已经掌握核聚变技术。 这一机构官方网站当天说,借助激光惯性约束法,伊朗在核聚变领域成功开展了意义重大的研究。 伊朗原子能组织没有说明是否成功开展核聚变实验,但称 “ 这一机构的科技团队制造出一种激光核聚变装置 ” 。 “ 制出这一装置 …… 伊朗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和韩国之后,第六个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 ” 核聚变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巨大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现阶段,核电站通过重金属元素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获得巨大能量,而核聚变反应主要借助氢同位素。这种原料在地球上取之不尽,且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少、环境污染小,因而核聚变被认为是今后解决世界能源和环境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新华社电) 前面几段是“新闻”。后面两段是“解说”。既然有“解说”,但是“解说文”中又没有对“ 伊朗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和韩国之后,第六个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 ”的说法给以任何评论,让人觉得就是“默认”了!更没有提到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先生(正在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朋友都应该熟悉他)在 1960 年代与苏联科学家几乎同时独立地首先提出激光核聚变的思想(比美国人早,当然美国人也是独立提出的),且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国家之一。 所谓“前五名”里的澳大利亚和韩国,或者只是进行了一些强激光的研究,或者仅仅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刚刚提出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既然前面五个里面都有“假”,何来“第六”之说?新华社记者显然没有 do their homework ——连中国自己科学家这样重要的原创性工作都不知道。 CCTV 也是同样——在新闻里照抄新华社的电讯稿。 事实上,说到“掌握激光核聚变技术”,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NIF (在美国的 LLNL )也只是在去年 9 月进行了第一次“点火”( ignition )。而计划建造的与 NIF 相同规模的装置,只有欧盟的 HiPER 和中国的“国家点火装置”。(在这之前,我们的“神光 III ”很快就会建成。) 实际上,在激光核聚变研究方面领先的确实只有“五家”——美、中、欧、俄、日。其中前四家都是核国家(欧盟主要的装置是法国的 LMJ )。没有经过热核武器研究阶段,想独立掌握激光核聚变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日本。 激光核聚变是 90 年代中期才“解密”的——记得那年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 APS/DDP )年会上,来了一群 LLNL 的科学家,主题报告的副题是: Declassified but Still PG-13 ( PG-13 是美国电影的分级之一: Parent Guidance, 13 or older )——尽管“解密”,“父母”还要控制。但是核心机密之一:“靶”的形状,确实解密了。 “传说”是:日本人一看,别人的都是圆柱壳形的,而他们的是球壳形!问为什么?大家说:你们没搞过武器,不懂!照着做就是了! P.S.: 去年底日本激光核聚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阪大的 A 教授到我们这里访问,提到:因为经济问题,日本政府要停止支持他们的研究了。欧洲恐怕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将来在激光核聚变领域笑傲江湖的,可能就是中美两家了。
个人分类: 古往今来|6490 次阅读|27 个评论
推荐海归与土博都看看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热度 3 wangxh 2011-2-9 15:58
推荐海归与土博都看看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俺觉得央视一套正在热播的史诗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值得一看,尽管一开始俺认为不值一看。 电视剧海报画(来自于网络) 本剧以史实为依据,全方位展现了共和国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杰出科学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开创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功伟业及老一代海归的创业史。全剧闪耀老一辈开国元勋的风采和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芒,唱响了一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主旋律。本剧还以纪实的风格,全景式展现了从国事到家事、从事业到爱情、从领袖到元帅、从将军到士兵、从大科学家到普通技术员、从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技术上的难关和细节。 该剧透露了许许多多令现在科技工作者汗颜的史事与令人深思的话语,当然,其它领域的人员可能更加无地自容。例如,“ 钱三强后来充满感情地总结这段研制两年的难忘岁月时说:曾经认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是中国人干得最欢、最舒坦的黄金时代 。 ” 该剧还有一个“创新”是不仅在中国的海归和老外说汉语,就连在美国、苏联本土的老外都说汉语,回归了中国电视剧给中国人看的本来面目。也许这预示着中国的某些影视作品的“病态语言”有所好转。 网上视频观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全剧40集)
个人分类: 社会|5628 次阅读|4 个评论
自主创新内涵之深化
kejidaobao 2011-2-9 09:05
文/孙国际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我们从“两弹一星”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里程。先是跟踪式的自主创新:在国外采取封锁、封闭、不支持的态度下,自力更生,成功研制了以“两弹一星”为集中代表的一系列产品。随后是开放式的自主创新:在与世界广泛交往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家用电器、汽车等;集成创新,如大型(三峡)水利工程、船舶、飞机制造等。其间也有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杂交水稻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但深入分析以上创新就会发现,这些都还是集中在技术领域内的创新,并无科学理论、科学本源上的创新。目前我国仍然少有人去思考或研究、产出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性的科学问题及其成果。我们习惯于遇到问题首先看、找、查别人怎么做的。而往往不太注意从科学的本源,从事物、客观(体)世界运动的内在规律本身的基础性问题来思考问题,从而无法深入、快捷地找到创新切入点,缺乏理论思维的归纳能力来实现理论创新。“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没有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这是我们不能在科学的源头上做出重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创新,是发自主体内心深处的意向性地创造,还是接收、学习、拿来别人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两类不同的创新。只有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才是科学本源创新。否则,就只能在别人创造出的理论影响、作用下,甚至是话语下,尾随式地 “创新”,不仅永远无法超越,而且更有丧失与丢掉自身特色文化主体、民族自信的危险。 首先,原始性创新必须是建立在勤奋努力,不断地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之上,付出艰苦的努力之中。在研究条件、环境以及起步时间不如人家时,如果没有高超的、独特的、更为深邃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方案(路径)思路,是不可能有所超越,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有所成功。而这个创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必须是在正确的即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勤奋努力、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地产生出别人没有的创新萌芽。 其次,突破,往往要在经过长期积累,即由一滴一点创新、发现的“点”的量的增加到“线”的深入发展、发掘之中;再由“线”到“面”的普适性的展示与应用后水到渠成。 基础性研究是为应用积累知识、人才,创造基础,发现路径、途径、方法,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内在保障。对多数研究而言没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拓展,没有一个聚焦的应用目标,发散性的基础研究会导致方向感缺失,从而渐渐地失去内在动力,而无法生根开花。这就是“基础研究每一个阶段的成果往往不一定很显眼,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有大的科学发现。现在很多人缺乏作长期努力的耐心。”(中国科学院邝宇平先生语)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无论是研究集(团)体还是个人都务必在研究上要有系统性的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氛围、研究成效之特色;自己系统性工作的优势能“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地在时机成熟之际,使这一特色转化、升华为突破。为此,创新者(集体)一定要清楚地使其研究积累形成系统性的工作,并不断地深入下去。 第三,始终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当代科学技术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分门别类、专业分工式的纵向发展后,在学科、系统林立的种种体系、领域、专业越来越庞大、复杂的情况下,要使其进一步地向新的纵深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相关联专业领域学科的分工协作之横向支持,才能有所作为,运用最新发明、技术手段(工具)来促进自身发展。只有克服传统的自我闭合式(封闭式)的“具体单一性项目”研究,才会跨越专业、学科领域间的新的飞跃。20世纪末期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核能利用、电子通信、生物工程技术等如此迅猛的发展就是证明。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种新的科学观念或理论并不是随时可以纳入科学知识体系的。在我们迫切希望公平参与竞争的交流中,急于在世界公共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切忌不顾客观实际地渴望全社会认可。因为,只有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其他相应部分完成后,只有在社会需求的呼唤下,已往、现有知识体系不能满足要求之时,才可能被人们、社会所重视、认可、接受,这种新知识才可能被纳入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为此,对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课(问)题要钻得进、等得起、沉得住气,在韧性中体现出坚毅与睿智。 这就要求具体的科研组织及个人在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善于定期地把自己工作中的“亮点”汇集起来,供自己适时地反思,思维迁移地形成系统性优势的积累。注意广泛涉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相关领域的新成果及其进展。既提高自身认识、升华的能力,又能在优势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顺势萌发出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2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
热度 2 liuli66 2011-1-28 09:1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
根据许老提供的“情报”,偶尔发现了CCTV播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个讲述“两弹一星”故事的电视剧。 这个“剧说”历史,对于本人从事新中国科技及其政策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 将并行阅读校友刘戟锋等人撰写的“正史”《两弹一星工程与大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把“两弹一星”的科技史“文化产业化”,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初步感觉拍摄得不错。有空继续收看。 附:那位演周恩来总理的演员,俺记得好像跟他吃过饭,合过影。 相关链接: 许老,我们很需要知道两弹一星的研发史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08292
11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很需要知道两弹一星的研发史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27 11:22
  1945年秋天,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空投爆了原子弹不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将军,曾经找国民党政府的吴大维谈过,透露美国可以接受中国人去那里学习制造原子弹。蒋介石亲自选派了几个留美学生,有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赵忠尧等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美国得到情报:美国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是用钚作为材料,苏联的也一样,唯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用铀-235。这意味着中国掌握原子弹的技术比美国想象的要先进,而且远远高于当初美国和苏联的技术水平。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8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生死关头见丹心——一记郭永怀
sqdai 2010-9-12 05:35
【按】为了帮助青年 师生 更好地为人处事立志、传道授业解惑,去年年初开始,我在乐乎博客上推出了关于古今中外力学家的系列故事——“力学家风采”,颇受青年博友的欢迎,其中有些故事鲜为人知,有些故事则已为人们熟知,笔者力求客观真实地陈述,不做空洞说教。值此新学年开始之际,在这里重发。重发时只订正了个别细节,做了少许文字修改。为了扩大选材面,将栏目名改成“科学家风采”,特此说明。 科学家风采( 1 )生死关头见丹心 ——一记郭永怀 1968 年 12 月 5 日 夜,北京。寒风凛冽,苍穹漆黑。一架小型军用 飞机飞临北京机场,准备降落,离地面大约 400 米 时,飞机突然失衡,偏离机场,歪歪斜斜地扎向一公里开外的玉米地,顿时腾起一团火球。客舱里坐着著名科学家郭永怀!他不幸罹难了! 当人们从飞机残骸里找到郭永怀先生时,只见他面容安详,他 27 岁的警卫员 牟方东与他紧紧相拥,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们分开时,一个土黄色文件包砰然落地,竟然完好无损!机场保卫人员知道:里面一定装着机密资料,立即妥为保存,迅速转交给有关部门。就这样,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国家的珍贵的绝密资料! 1968 年 12 月 5 日 夜,天幕低垂,风声呜咽,彷佛在痛悼这位对祖国赤胆忠心的好儿子! 当时,在中南海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闻讯不禁拍案而起,眼眶顿时湿润了。郭永怀的亲密好友钱学森百倍伤感,连声叹息: “ 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 ” 周恩来总理曾一再叮嘱,像郭永怀那样的科学家尽可能不乘坐飞机,但当时正处于某项试验的关键时刻,郭永怀在青海试验基地获得一项重要数据,急着赶回北京加以详察,执意乘飞机,与他在一起的挚友彭桓武、王淦昌等劝他:“飞机太小,你还是坐火车吧!”他说:“我搞了一辈子航空,还怕坐飞机!”没料想,这竟成了谶语!而当年年底,祖国大西北一项核试验成功的轰然巨响,彷佛是为他送行的礼炮声 …… 。 祖国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儿子。当年 12 月 25 日,国家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82 年 12 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永怀文集》; 1985 年补授郭永怀等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 年国庆 50 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23 位科技工作者用 515 克 纯金制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郭永怀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此勋章的学者。如今,在郭永怀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里矗立着他的汉白玉半身塑像; 在他参与筹建的中国空气动力中心的大院的松林山上建有一座纪念亭,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所书的三个大字: “ 永怀亭 ” 。 参考文献 徐焰 . “郭永怀生死之际护公文”,北京青年报, 2001-6-26 。 李家春、戴世强 . “郭永怀”,《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一辑)》,知识出版社, 1983 : 224-240 。 李家春、李成智 . “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传(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 387-356 。 写于 2009 年 1 月 10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318.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557 次阅读|5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评论篇-3:在天国的钱伟长先生应该不愿“被元勋”
sqdai 2010-8-10 16:39
钱伟长 先生一周前辞世后,国内相继有 12 家媒体称: 钱伟长 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这实在是一种克里空,一种以讹传讹。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言:他被元勋了。想必在天 国的钱 先生一定极不愿意如此的。 如所周知, 1999 年 9 月 1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文件《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授勋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子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最后六人为追授)。 很明显,这里没有 钱伟长 先生。事实上也不可能有。 大家知道,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始于 1950 年代后期,那 时候钱 先生已是著名大右派。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高度机密的事业,还会有他的份儿吗?所以,他与两弹一星元勋挨不上边。 我真佩服那些记者,这样简单的事情都没弄清,就写文章,发消息了,而且有那么多家媒体跟进。就在我这个小小的书房里,就有三个两弹一星元勋的信息源,一查,就明白了。记者们怎么可以这样无知和草率呢? 也有人拿这个事儿做文章。比方说,拿两弹一星元勋中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骥)来混淆周恩来总理命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其中,除了无知之外,恐怕还有偏见了。因为偏见比无知离开真理更远。 写于 2010 年 8 月 6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37831.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1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媒体早就说过何祚庥也是两弹一星,打假者都躲哪去了?
chemicalbond 2010-8-4 09:26
逝者很可能是无辜的,媒体多半是无知的,而选择性的打“假”行为却是无耻的! 难道量子力学的运动规律真的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否则说它是“伪科学”一点都不过分,这么大的假不打那打个球啊? 参考 1. http://www.cnddcw.com/Html/news/20097/2009727185128.html 【附件:上面网页的全文,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做客腾讯网 】 2.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qianweichang2.txt 钱伟长不是“两弹一星”元勋 ?·方舟子·   新华社7月30日的报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追记与世长辞 的钱伟长教授》称“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 钱’”,国内多家媒体,也纷纷称钱伟长是“两弹一星”元勋,包括《光明日 报》、《新京报》、《新闻晨报》(上海)、《三晋都市报》、《楚天金报》、 《海峡都市报》、《山西晚报》、《三湘都市报》、《现代金报》、《钱江晚报》 以及台湾《联合报》。   实际上钱伟长从未参与“两弹一星”工作,更不是“两弹一星”元勋。1999 年表彰的“两弹一星”元勋共23人,其中“三钱”为钱三强、钱学森、钱骥。钱 三强负责原子弹、氢弹;钱学森负责火箭、导弹;钱骥负责中国第一颗卫星的设 计,1983年就去世了,知道的人不多,可能因此以讹传讹传成了钱伟长。钱伟长 如果1957年没被划成右派倒也有可能参与“两弹一星”。1957年成了右派以后钱 伟长也干不了什么事儿,就相当于技术员,当然就是“万能科学家”了。这本是 时代悲剧,却自诩“我自己没有专业,中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就成了个人 悲剧。不过,从与胡海昌院士争夺广义变分原理首创权不惜进行人身攻击的恩怨 看,钱伟长其实还是很看重自己的专业地位的。   有媒体评论员称:“钱伟长老先生仙逝了。以‘三钱’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 家,包括‘两弹一星’功勋专家,全部驾鹤西去了。”实际上“两弹一星”元勋 至少还有10人健在,公众较熟悉的包括周光召、朱光亚和去年获得科技最高奖的 孙家栋。   国内报道还称,爱因斯坦看了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 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钱伟长的论文研究的是“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无 资料表明爱因斯坦对应用力学特别感兴趣。困扰爱因斯坦多年的是统一场这个物 理学最大的问题,不太可能被一个供研究生研究的三级学科问题困扰多年。 (XYS20100802)
个人分类: 学术与争鸣|2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媒体对钱伟长先生的宣传最好还是实事求是
pukin 2010-8-2 23:41
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6时许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先生的大名被我们这辈人所熟知并不是他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和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称为三钱。三钱的名号在中国可谓是如雷贯耳,在老百姓中的普及率那是相当地高。 三钱中最有名的自然是钱学森先生,这个是毫无争议的。但接下来的两钱谁的名气大,可能就仁者见仁了【俺先声明一下,这里不讨论谁的学术水平高,只说在老百姓中的名气】。实事求是的说,由于钱三强先生去世将近20年了,而钱伟长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多年,所以我个人认为钱伟长先生的名气可能要大于钱三强先生。 至于这三人是什么什么之父,我等老百姓当时并不是很清楚,也是最近几天,在缅怀、悼念钱伟长先生的文章里,三钱是这样被之父的: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钱伟长先生是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逝世无疑是科教界的重大损失,各大媒体和网站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也包括科学网博客。 但在一些权威媒体对钱老生前取得成就的报道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失误。如果是一些小报,宣传上的一些失误也许是难免的,但对于像新华网这样的权威媒体,出现这种硬伤是不应该的。比如: 新华网上海7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杨金志、俞菀)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6时许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钱伟长一生传奇而磊落,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时至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都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纯粹的爱国主义是钱老的人生底色。 区区不到200字的开头,就有两处硬伤: 1、【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两弹一星元勋共有23位科学家,其中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 但元勋名单里面的确没有钱伟长先生 。 2、【 时至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都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后,学分制的倡导者是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作为当时国内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校长,刘道玉率先推行了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取消辅导员、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领全国之先。 所以国内学分制的倡导者真的不是钱老 。 钱老是人也不是神,宣传他的成就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对逝去和活着的人都是一种尊重。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名单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8247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钱伟长生平至少2大贡献 参与制定12年科技规划
bestener 2010-7-30 13:59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一、新中国诞生,他忙碌且自信 这时候的钱伟长,年富力壮,激情四溢,就像绝大多数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样,怀着报国之心,急切地希望把他们所掌握的世界科技发展动向、最新的知识、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奉献给周围的同事、所在的单位和自己的国家。 1949年至1956年,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家事务方面,都显得很是忙碌而且总是自信满满。在清华大学,他于1949年成为首届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副教务长(刚解放头几年,没有任命新的校长,由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企孙主政,教务长是周培源,还有一位副教务长是费孝通),1952年升任教务长,1956年升任副校长(校长是蒋南翔)。在学术界,他是全国力学学会的负责人之一(还有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创办者之一并任副所长(所长是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自动所与自动化学会的创办人,是中国科学院1955年首批学部委员之一。在国家事务方面,他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科学工作者联合会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间,钱伟长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少做出了两项影响深远的贡献。一项贡献是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还有一项贡献是他和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一起,为确定我国力学发展方向及力学人才培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召集了来自全国各行各业600多位专家、学者,集中住在北京西郊宾馆,费时近半年(1955年秋至1956年春),确定了57项任务。在规划过程中,当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汇报的时候,周恩来提出要从这57项任务中找出特别紧迫的需要国务院支持的项目。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又另外组织了一个紧急措施小组,这个小组成员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黄昆、罗沛霖、王大珩、马大猷等人,按照吴明瑜的说法,他们都是中国科技界精英中的精英。 吴明瑜,时任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参与者,也是以后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稿的主要执笔者。紧急措施小组经过讨论,提出了6项内容,即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因为前两项作为国防尖端项目,由国家另行安排,因此,就写出了需要重点发展的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四大紧急措施的文件。这个文件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即决定在中科院新建了3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室,即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电子学三个研究所和在物理研究所内新建半导体研究室,还从各个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抽调了一批优秀学生进入研究所、室。钱伟长受命筹建自动化所并任所长。这四大紧急措施不仅是由当时世界科技发展形势所决定,也是代表世界技术革命的标志性领域,而且和当时中央决策的原子弹、导弹的两弹计划相一致。到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中国以后,更显示出这个规划的超前性、正确性。 当年,在十二年科技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从此,三钱之名享誉九州,成为那个时代青少年仰慕的科学明星。 中国力学界认可一种说法,即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周培源,生于1902年,卒于1993年,江苏宜兴人,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授。解放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副主席。钱学森,生于1911年,浙江杭州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生于1909年,卒于1968年,山东荣成人,应用数学与力学家,1935年北京大学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就读硕士,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实验基地乘飞机回北京汇报工作,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在失事现场,人们发现他和警卫员的遗体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是在飞机坠毁前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在令人心碎的遗骸中居然完整无损地保住了资料。同年12月,国家内务部追认郭永怀为革命烈士。钱伟长和上述三位科学家,在科学、教育事业方面有着很亲近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郑哲敏,在2006年4月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纪念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5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那一年参加力学科学规划的历史时说:力学学科以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笔者注:也有学者称为工程科学思想)为核心,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服务,引导工程的发展。当时力学人才非常少,力学知识非常浅,与航空、航天需求形成巨大缺口。钱学森、钱伟长紧急筹办力学研究班,希望在短期内培养有工科背景的复合型力学人才。在十二年科技规划以后,第一个力学班于1957年2月开课,钱伟长、郭永怀亲自执教,第一批学生120人。同一时期,钱学森积极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力学所以为国家服务、特别是为国防服务为目标,以技术科学为指导思想,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我国力学以技术科学思想为核心、力学工作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钱伟长在1956年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力学大会学术报告中,有着更详尽的阐述。时过29年以后,他在1985年山东省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话,再次阐述了上述思想。另据当年中科院秘书处负责人、力学所筹建者之一的朱兆祥回忆说:钱学森回国后,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曾对他说:院里的意思是,趁钱学森回国之际,把力学研究所建立起来,可以以钱伟长在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力学研究室为基础,再加一些研究人员。此事已经和钱伟长、周培源酝酿过,大家都赞成钱学森当所长、钱伟长任副所长。钱伟长于1953年在数学研究所内创立了力学研究室,力学研究所则建立于1956年1月。 从四大紧急措施的提出到力学所、自动化所的创建,为我国后来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钱伟长的贡献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大概是因为钱伟长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功和快乐,都是从敢想、敢做开始的,所以他不但在科学问题上,而且在社会问题上也常常标新立异,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因此在1957年以后遭受长达20年的误解和不公正的批判。 引文出处: http://news.qq.com/a/20100730/001280.htm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及其系统科学思想
xiaojunyang 2010-5-3 22:56
钱学森最开始是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回国后运筹帷幄,在中国两弹一星的事业中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个人认为,钱学森最了不起的贡献,是他晚年的系统科学思想。 钱学森在回国前的1954年,美国出版了他的专著《Engineering cybernetics》(工程控制论)。紧接着此书的俄文、德文、中文译本在相关国家先后出版。《工程控制论》一书获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该书以其创新性、前瞻性而闻名, 对培养我国新一代自动控制方面的专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国际上获得极高的声誉;该书在20世纪50年代是自动控制领域中引用率最高的专著。国际著名的自动控制理论专家在他200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一开始就引用了《工程控制论》序言中的一段话:这门新科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完全不考虑能量、热量和效率等因素,可是在其它各门自然科学中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控制论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的运动状态。如果我们着眼于物理世界三个要素的分析:物质、能量和信息,那么控制论只研究信息与控制,它不讨论能量和物质。由此可以看出钱学森早在1954年已经把研究的着眼点转到信息与控制方面了。 钱学森在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中的贡献,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他个人带来了崇高的荣誉。他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钱老远比一般的科学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兰彻丝特(Lanchester)在1916年发表的关于战斗单位数量损失率的两组微分方程,分别是克劳赛维茨(Clausewitz) 《战争论》中两条作战经验的科学表达,是科学与经验巧妙结合的产物。兰彻丝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为作战模拟开辟了一条半经验半科学的正确途径。 1982年中国军事研究在讨论兰彻斯特的工作时,钱学森根据在领导航天工业时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过一个见解:处理作战模拟的定量方法学,是科学理论、经验和专家判断力的结合。这种定量方法学,是半经验半理论的。他从这一见解得到启发,提出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是建立复杂作战模拟模型的出发点。这些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不能用严谨的科学方式证明,但需要用经验性数据对其确实性进行检测。从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出发,通过定量方法学途径获得的结论,仍然具有半经验、半理论的属性。当人们寻求用定量方法学处理复杂行为系统时,容易注重于数学模型的逻辑处理,而忽视数学模型微妙的经验涵义或解释,坠入机械唯物论的迷雾中。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模型,看来理论性很强,其实不免牵强附会,从而脱离真实。与其如此,不如从建模一开始就老老实实承认理论不足,而求援于经验判断。让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最后定量。这样的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学是建模者判断力的增强与扩展,是很重要的。 正是从这时开始,钱老提出了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等理论及方法,而且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从而成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个人认为,钱老最卓越的贡献,恰是他晚年的系统科学思想,特别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以及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这方面,后来戴汝为、于景元等有很多论述和发展。 在科学方法论层次,钱学森明确提出包括专家群体经验、专家判断力在内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科学方法论;这是对迄今居于主流地位西方还原论传统科学观念的突破,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发展,这是钱学森对复杂性研究的历史性重大贡献。 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与融合体系,这个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正如钱老指出的,它能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统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 在解决军事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复杂问题时,寻求建立精确的模型进行求解是不可能的。其中包含的众多的非线性、不确定、涌现等难以明了的因素,必须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结合已有的数据、信息,借助于计算机的定量计算和逻辑处理,按照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实现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综合研讨体系,才是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对于复杂问题的求解,往往需要借助于各学科群体专家的智慧,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集成。 钱老在系统科学的贡献不仅在其学术方法论层次,更可贵的是,他深系民族的振兴、深系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提出的大成智慧学和大成智慧教育设想必将对祖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按照钱老的想法,集的对象主要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或称人类知识体系)中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还有体系外围的前科学知识库,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学基础和知识源泉。所以,钱学森特别强调大成智慧硕士要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人类知识的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才能更好地汲取、集成人类的智慧。 钱老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目前的大多数科研人员不同。他的思维之广、立场之高,很少有人能够企及。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想着振兴中华民族、一心为祖国的长远发展着想,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科研人员,很少有潜心钻研、思索的了。在我认识的教授、博导中,几乎没有自己写论文、做实验的了,很多都是走向行政岗位,或者只是拉拉项目,挣挣外快。真正能够停下来思索的很少,学而优则仕,这是非常悲哀的景象。我认为,钱老提出的,为什么中国很少能自己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参考: 戴汝为, 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的硕果大成智慧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22(5): 8-11,65. 戴汝为,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形成与现代发展, 自然杂志, 2009, 31(6):311-314,326.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77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 邓中翰提出新的“两弹一星”
xupeiyang 2010-3-9 16:41
2010年03月09日 15:38 新华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孙洪磊、王茜)放眼未来三十年,我国需要新的两弹一星工程,力争在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原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论述,让邓中翰深有感触。他说,新时期下的自主创新,需要把已经存在的各种条例、规范进一步法制化,新的两弹一星,将成为推动自主创新成为未来三十年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两弹是指科技体制创新和教育体制创新,一星就指的是选拔高端的领军人才。 目前的科技衡量体系大多还是以发表多少文章、获得国家多少奖、申报了国家多少研究基金来衡量一个项目的好坏。邓中翰说,客观的科技衡量体系应以最终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对市场有多大的影响、是否被企业客户认可为标准。政府应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等方面为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邓中翰说,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应在于树立通才教育观,要鼓励学生多方面涉猎,不仅理工科之间要交叉学习,理工科还要和文科相结合,做到触类旁通。关于人才,他认为,当前需要培养和选用能够领军全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爆发经济增长的活力,真正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兴国。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调整规范自主创新,各项政策条例也是各行其是,在实施中难免出现不配套、不协调的情况。 邓中翰建议制订自主创新法,加强科技税收优惠的规范性、透明性和整体性,立法规定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保证科技人才和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权益;明确管理体制,建立自主创新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自主创新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141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学森先生的专长
陈龙珠 2009-11-3 08:24
昨晚十点后看了一段中央电视台钱学森生平介绍,印证了自己对他的专业特长和回国后主要贡献的感觉:火箭、导弹技术。二战期间他就在美国冯.卡门教授( 流体力学家 )的团队研究火箭及其推进技术,理论功底厚在力学和控制论。 钱先生对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贡献,看似主要在运载技术上的。 因此,说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航天科技之父,应该是确切的。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4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切悼念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
dwh5607 2009-10-31 22:50
深切悼念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 (2009-10-31 15:43:57) var $tag='科学家,宏论,两弹一星,先声,钱学森'; var $tag_code='fbc5fe4af4927163b6d3897e11043a34'; 标签: 科学家 宏论 两弹一星 先声 钱学森 今天,突然传来了我国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深感悲痛!这位伟大的人民科学家,把他的毕生精力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的高尚的人品、学品和才品,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科学家,纪念这位我自幼以来的心中的偶像,特赋小诗一首,以为纪念。 巨星陨落惊国人, 大师仙逝泪倾盆。 五年十载艰辛路, 两弹一星功名成。 工程控制结硕果, 系统宏论夺先声。 科学旗帜永不倒, 中华复兴梦成真! 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钱学森
xu782219 2009-10-31 22:21
深切悼念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 2009-10-31 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今日 8 时 6 分在北京逝世,深切悼念。 2009 年 9 月 10 日 ,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组织的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评选活动中,钱学森被评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辞称: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送钱学森(五律) 谨以此诗为钱学森同志的灵魂送行。 五载回国路,十年两弹成。 神舟遨地外,赤县向天耕。 盖世功德满,冲天凛义赢。 今朝乘鹤去, 万 众 送 君行。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巨子的背影:郭永怀和他开创的科学事业
mqjiang 2009-4-8 15:29
力学所召开纪念郭永怀百年诞辰暨学术报告会 发表日期:2009-4-8 作者:王宇星 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8 年 12 月 5 日 ,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2009 年 4 月 4 日 是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为学习郭永怀先生的崇高品德,弘扬郭永怀先生的科学思想, 4 月 3 日,力学所隆重举行纪念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暨学术报告会,重温这位科学巨子的背影,回顾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钱学森先生之子钱永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理论物理所、基础局、院士工作局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以及力学所职工、学生共 250 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会议由力学所李和娣副所长主持。 会上,力学所所长樊菁代表组委会向所有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郭永怀先生有见识、有胆量、有能力,具有高尚的品格,对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弘扬郭永怀先生的科学精神,力学所于 1991 年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至今已有 96 人获此奖励。 2007 年,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李佩教授将毕生积蓄 30 万元捐赠给力学所郭永怀奖学金,用于资助和激励青年研究生。我们 缅怀郭先生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希望他的精神能代代相传,希望更多的人向他学习,身体力行,努力推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不断创造丰富力学学科的内涵。 随后,樊所长代表组委会向李佩教授献花致敬。 李静海副院长在讲话中给予了郭永怀先生高度评价,称他是卓越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战略科学家,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探究科学、为国捐躯的一生。追思先生的杰出成就、光辉事迹和科学思想,就是要弘扬先生坚持真理、不懈追求、勤奋刻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先生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学习先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坚持实践、学术民主的优良作风。缅怀郭永怀先生,应化作实际行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和我院建院 60 周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资深院士郑哲敏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郭永怀先生的高尚品德和科学成就。他说,郭先生空怀若谷、平易近人、严谨求实,高度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对我国科学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郭永怀先生的科学精神,勇于攻坚;学习他的爱国情操,为国奉献。 在若干研究单位和学科建设中,郭永怀发挥了引路人、奠基者和领导者的重要作用。本次纪念活动协办单位代表,中国工程物理科技委主任陈裕泽先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邓小刚总师、中国科技大学原化学物理系主任余书勤研究员、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崔尔杰院士和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原所长任辉启研究员分别发言,系统地回顾了郭永怀先生为中国核武器工程、中国空气动力基地规划、中科大化学物理系的人才培养、我国防护工程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郭永怀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导下,在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辛勤耕耘下,郭永怀所开创的科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提升我国的大国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听取大会发言后,李佩教授表示,郭永怀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良好的学风得益于冯卡门教授,在两弹一星中的重大贡献源于钱学森的知人善任。理论联系实际是冯卡门学派的一个中心思想,这一思想也使郭永怀在回国的工作中努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大会发言后,邱励俭、孙锦山、尹协远、叶友达、杨国伟等人分别做了大会学术报告,反映了郭永怀先生当年高瞻远瞩开创的高速空气动力学、边界层理论、磁流体力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在我国载人航天、大型飞机、核能利用等工程中的应用,以此缅怀郭永怀先生。学术报告会由李家春院士和孙锦山研究员主持。 纪念大会虽然短暂,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五湖四海的力学人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回首凝眸郭永怀先生的高大背影,缅怀先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为后人们传承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增添了新的勇气和力量! 综合办供稿 document.write(unescape('%3Ctable%20border%3D0%20cellspacing%3D2%20cellpadding%3D2%20align%3D%27center%27%3E%20%3Ctr%3E%3Ctd%3E%3Cimg%20src%3D%2Fuploadfiles%2Fjpg%2F2009%2F4%2F8%2F151238%2Ejpg%20align%3D%27center%27%20border%3D1%20style%3D%27border%2Dcolor%3A%2523000000%3Bcolor%3A%2523000000%27%3E%3C%2Ftd%3E%3C%2Ftr%3E%3C%2Ftable%3E%3Ctable%20border%3D0%20cellspacing%3D2%20cellpadding%3D2%20align%3D%27center%27%3E%20%3Ctr%3E%3Ctd%3E%3Cimg%20src%3D%2Fuploadfiles%2Fjpg%2F2009%2F4%2F8%2F151210%2Ejpg%20align%3D%27center%27%20border%3D1%20style%3D%27border%2Dcolor%3A%2523000000%3Bcolor%3A%2523000000%27%3E%3C%2Ftd%3E%3C%2Ftr%3E%3C%2Ftable%3E'))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4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