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书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书荐]找寻逝去的自我
songshuhui 2008-9-3 15:51
cobblest 发表于2008-04-22 星期二 9:38 分类: 其他 | | 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 (美)丹尼尔 夏科特, 高申春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谈到记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内隐记忆?语义记忆?海马? 究竟什么是知觉表征系统,失忆症又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催眠下的儿童期性侵犯受害者, 多重人格究竟和记忆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本书,将一一给你解答。作为哈佛大学心理系系主任的夏科特,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 将目光聚焦到了记忆这一神秘而又捉摸不定的研究领域。 他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今天各种心 理学教科书中记忆章节最主要的内容:内隐记忆,情绪记忆,失忆症和脑损伤与记忆的关 系。课本上那些简而言之的规律在夏科特笔下成为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推理过程丝丝入 扣,有时候问题的发现让观者也为之兴奋。 在夏科特的研究领域,一切工作都以问题为导向。他的研究范围涉及行为试验,脑成像试 验,脑损伤病人实验,甚至精神分析。在这里,心理学各分支的隔阂不再严重,弗洛伊德 和冯特握手,从单细胞到催眠术,然而每一步的研究都严谨而不失创造性。这对于当下对 于不同领域的心理学产生困惑的心理学初学者们是一例生动的典范。 本书最打动人心的,或许不仅限于科学家对于研究的投入和执着,更在于对于所研究对象 的关怀之心。心理学,所研究对象即万物之灵人,如何取之于人而用之于人一致是研 究者们所探讨的话题。我们在夏科特的书中可以领悟到记忆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我们之所 以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同记忆构成了我们对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认同。 而失忆症患者和老年人的悲哀也正在于他们的记忆在消亡,头脑中存在的自我也逐渐瓦解 ,直到留在世间一个无所适从的躯壳。对于那些饱受头脑中亦真亦幻记忆困扰的性侵犯者 而言,痛苦则来自虚构的记忆碎片和真实的交织。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充满了启示色彩的绘 画作品。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记忆构成的世界,我们才会对于画家笔下描绘的时光散落的 瓦砾和时空重叠的记忆影象有着强烈的共鸣。 引封底的一句话:想了解你自己,想了解心理学,了解记忆,就让夏科特为你打开一条通 往记忆之门的通道吧! 标签: 书评
个人分类: 其他|1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荐]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
songshuhui 2008-9-2 15:39
Melipal 发表于2008-06-2 星期一 16:19 分类: 其他 | | 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 (荷兰)霍弗特席林 著,乔修峰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给GLAST发射造势,前些天发了两篇相关的文章。既然有读者留言希望获知一些背景知识,不妨推荐一本现有的科普书籍。 何为伽玛射线暴?它们是宇宙中的随机爆发,在伽玛射线的天空中发出短暂的闪光,在几秒钟的时间里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自从60年代末被偶然发现以来,关于它们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直到最近,随着探测器的进步,研究者才对它们的发生机制有了比较确切的认识,这一现象也成了天体物理学的焦点。 《你不知道的宇宙大爆炸》正是第一本介绍伽玛射线暴的普及著作。正如书中所说,这个领域很难推销给公众:没有图象,看不到又摸不着。但席林这位资深科学作家却做到了推广,因为他抓住的是伽玛暴的另一大特点:极端。媒体对伽玛暴的形容就是自宇宙大爆炸以来规模最大的爆发,自然界在此时此刻发泄着惊人的力量。这正是此类现象的引人入胜之处。追寻对它们的解释,从70年代的百家争鸣到现今坍缩星模型的一枝独秀,连带种种背景知识,也就构成了本书的一条线索。 作为主攻高能天体物理的学生,自己对伽玛暴研究的历史自然是耳熟能详。但问题是,这种熟悉只是针对文献而已。至于在文献的平铺直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还有那些隐藏在辉煌成果后方的幕后英雄,只能说是对此一无所知。席林的高明之处是在介绍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述这个领域虽短暂但却波澜起伏的历史,领域内的诸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研究者,讲述其中的种种花絮与纷争,还有成功者的意气飞扬与失败者的泪水。在追逐短暂而耀眼的爆发的过程中,这些故事其实更应为人铭记。 说到缺点,个人认为,书名的翻译比较有问题,有误导之嫌。本来英文是 Flash! The Hunt for the Biggest Explosions in the Universe ,也就是追寻宇宙中最猛烈的爆发之意。译成中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却是介绍宇宙的创世大爆炸本身。当然,这属于瑕不掩瑜之处,无损全书的质量。 还有就是写作时间问题。版权页说明,原书版权是2000年,故事截止到该年秋天HETE-2的发射。由此,之后Swift的众多成果自然是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之内,颇为遗憾。 今天对于伽玛射线暴的研究序幕刚刚揭开,席林笔下的只是个开始,至于将来的发展,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如果想对本书先睹为快, 这个网站 提供了节选。 标签: 书评 , 伽玛暴
个人分类: 其他|1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荐书&书评】龚东力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
songshuhui 2008-9-2 15:39
laosun 发表于2008-06-3 星期二 21:17 分类: 天文 | | 欧阳自远院士作序(可以看出欧阳老年轻的思想与活力),龚东力作,现代传媒的清新活泼,80后的幽默风趣,值得推荐!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82397/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30369 编辑推荐 彩图详解,首次全方位揭秘世界最大航天机构,为趣味而诞生,人类太空探索史全记录,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也许你经常听到美国宇航局(NASA),却不了解它;或者你了解一点,但不知道有本书这么叙述的;或者你什么文字都读过,但没见过这么壮美的航天图片那么,这些都是你要阅读本书的理由。 50年前,当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 飞上太空,美国组建了宇航局,与苏联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太空竞赛。虽然它一度输得欲哭无泪,但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登上了 月球 ,击败了苏联人。登月后,它的太空计划开始走样,甚至在卫生大扫除中弄丢了登月火箭设计图,而现在的航天飞机和国际 空间 站,则让它无比骑墙 本书讲述了这个ZF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美国总统、局长、宇航员、批评家、阴谋分子面对太空挑战时所说所做的趣事。 作者简介 龚钴尔,原名龚东,山东滕州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小说,后赴京游历,混迹媒体。 -我是分隔线 书评:龚东力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 拿到龚东的新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大方方又带着调皮味道的中英文对照书名,配上发射架上等待升空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直接冲击你的好奇心。美国宇航局?听说过,不过对于这个已经成立 50 年的最大的航空航天机构,我们知道的还真不多,顶多是一些雾里看花的概况介绍,龚东这本书应该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美国宇航局的著作。 对于美国宇航局的描述,可谓纷繁芜杂,牵涉到五十年来的人和事,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宇航局局长,宇航员,科学家,众多研究中心,以及数不清的太空探险计划,相当难以驾驭。龚东则独具匠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众多机构、人物和历史事件分丝析缕,娓娓道来,将交织如网的时空交待得清晰明了,看得出作者很是费了一番苦心。 作者在文中,采取了一种《史记》体的互现手法,在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将同一个人的不同事迹,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放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加以展现,从而加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散而不凌乱,分割而合情合理。尤其是对于科罗廖夫和冯布劳恩两位航天界大牛的描述,在前面多次展现,却始终身影飘忽,最后在《两个人的战争》中精彩现身,宛若电影中经过层层铺垫之后的高潮,畅快淋漓,惊心动魄。 更值得赞叹的,则是作者讲故事的风格,风趣而不庸俗,幽默而不浮滑。爱好物理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本书的书名仿效自理论物理大牛理查德费曼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的自传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举重若轻,风趣诙谐的物理学教授的形象,他会跟赌城的陪酒女郎搭讪,会跟巴西人一起打鼓。相信每位读者在阅读《别闹了,费曼先生》时,都会一边阅读,一边开心地笑,甚至会手舞足蹈地向旁人介绍你正在读的有趣的内容。我在读龚东这本《别闹了,美国宇航局》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受,第一节还没有读完,已经乐不可支了,而书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谈到美国人在探测太空的征途中屡屡落后于苏联,其中一段作者这样写道: 美国宇航局水星计划目标是确认人类是否可以在太空生存,不过这个理想很快就泡汤了,因为苏联帮助美国宇航局提前确认了。答案是能,人类能在太空生存,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同志搭乘东方 1 号飞船帮助确认的。 想来我们可以生剥老子的一句话不笑不足以为道,假如老子是一位现代传媒人的话,将其放在今天的语境中,理解为不能让人发笑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未尝不可。正如欧阳自远院士在序言中写的,我们应该把趣味放在科普文章的首位,娱乐大众是大众媒体的主要功能,科学媒体能够让大众看了高兴,看了会心一笑才应该算是真正的成功。毕竟大多数读者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神圣的科学殿堂,而是为了在闲暇之余了解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换换脑筋,愉悦身心,而不是为应付考试。那些正襟危坐,纯粹讲解知识的文章,放在大众媒体上,写出来只怕是供人遗忘的,而通过娱乐式阅读,通过人性化的表述,讲故事,讲科学发展中的困境甚至荒唐事暴露于天下,反而更容易传达科学中人性的一面,也是传达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而单纯传播科学知识的效果,在人们日益忙碌的今天,多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恐怕是适得其反,白白地将科学普及这块阵地(权且沿用阵地的说法)拱手让渡他人。 当然书中也若干瑕不掩瑜之处,比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决定要于本年进行第四次大修,可以继续工作到 2013 年,这个决定是在 2006 年格林芬出任局长之后做出的,书中未能注意到这一点,仍采用的命运未定说法。不过这不是致命伤。 龚东是我未曾共事的同事,他在帮我提交简历之后,在我入职第一份工作之前就已经辞职他处。后来见过几面,晤谈甚欢。今日大作在手,更知其人秀外慧中,功力不凡,对现代传媒的理解实是不俗。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龚东正在紧张进行他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修订工作,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蔡斯) 标签: 书评 , 天文 , 美国宇航局 , 航天
个人分类: 航天|2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住嘴巴:别让艾米的命运在人类身上重演
热度 1 liuli66 2008-8-27 17:10
管住嘴巴:别让艾米的命运在人类身上重演 如果说安全套是防止人口过剩的好方法,那么,为了防止消费过度,人类是否也需要用某种形式的ldquo;安全套rdquo;来管住嘴巴呢?   在即将进入后SARS时期,各种反思开始萌动。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生命的未来是什么。此时正好从一个名人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名为《生命的未来:艾米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的书,便读了起来,感觉颇有所得。   美国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一头苏门答腊犀牛,她叫艾米。一次,本书的作者──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博士去看她。艾米的脸上写着忧郁,博士轻轻地爱抚着她,她眨巴几下眼睛,算是回报,其他毫无反应。这使博士很伤感,但也使他欣慰:毕竟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麒麟。若干年后,动物园传来了艾米的好消息,2001年艾米生下了一头健壮的犀牛宝宝。不幸的是,艾米的前几次怀孕都流产了。   苏门答腊犀牛是世界上最为稀有的物种之一。估计现在整个地球上只有300头,其中17头像艾米一样是圈养的。专家估计,该物种活到本世纪中叶的概率不到50%。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苏门答腊犀牛行将变成ldquo;活化石rdquo;、ldquo;活尸体rdquo;?原来是疯狂的偷猎!   一些地方的传统医学认为,犀牛角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另外,人们还把犀牛角制作成双刃短剑,那是一种极为尊贵的礼物。这两个因素推动犀牛角的价格一路攀升,1998年印度犀牛角的价格涨到45000美元/公斤,是黄金价格的3~4倍!偷猎者如果能捕杀到一头犀牛,赚到的钱可以让他花上十年。在强大的利润刺激下,偷猎者甘愿冒着坐牢和杀头的危险,疯狂猎杀世界各地的犀牛,导致犀牛种群不断减少。我国的藏羚羊也遭受同样厄运。   威尔逊博士经常想起艾米。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一绺苏门答腊犀牛毛,那是护身符: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苏门答腊犀牛和所有行将灭绝的物种。   导致物种数量衰减的因素,按保护生物学的观点,可以概括为HIPPO,即物种生境的毁坏,新物种的入侵,环境的污染,人口的增加和过度的收获。而归根到底是人口的过剩和消费的过度。用威尔逊博士的话说:ldquo;人类正陷入在人口过剩和消费过度的瓶颈之中。rdquo;他在论述中国问题时说,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口过剩,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动植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那就是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消费。这次在SARS时期,大量吃野味、吃珍稀动物(如果子狸)的事例被揭露出来,就是明证。   人类毁灭生物多样性的过程,威尔逊教授打比方说,是人口沿着食物链一路吞食下去的过程。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地方,只要人类到达一个未曾开发过的处女地,首先遭殃的是那些体积庞大、行动缓慢而又味道鲜美的动物;然后是那些容易被捕获的地栖性鸟类和乌龟之类难逃厄运;再次轮到了那些体形小巧和行动敏捷的动物。   由此我想,如果说安全套是防止人口过剩的好方法,那么,为了防止消费过度,人类是否也需要用某种形式的ldquo;安全套rdquo;来管住嘴巴呢?目前国家出台的禁止捕杀和销售野生动物的做法,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不一定认为SARS是由于广东人食用野生动物而引发的。   在书中,威尔逊博士细致地讲述了大量的例子,说明在人口过剩和消费过度的压力下,或者广义地讲在HIPPO的压力下,地球的生物圈正在遭受蹂躏,生物多样性正在被破坏,物种变得更容易消亡,自然界在做最后的挣扎。   HIPPO导致物种减少还有一个重要的机制是,HIPPO引发近亲繁殖。科学家发现,由于种群数量减少,近亲繁殖的几率大大上升。在稀有动植物中,近亲交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虽然动植物也ldquo;懂得rdquo;近亲交配的灾难后果(这是在长期的进化中习得的),就如人类懂得近亲繁殖的灾难后果一样,但是,在性的自然冲动和繁衍后代的本能驱使下,它们不得不发生近亲交配。结果使物种变得更容易自然死亡。   大量物种已经正在灭绝,从这些悲惨故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呢?威尔逊博士概括了三条,发人深思:   1)高尚的野蛮人从来就不存在。   2)被占据的伊甸园就是一个屠宰场。   3)发现天堂就等于失去天堂。   我们知道,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构成了所谓的生物圈。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一位生物学家提出它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他把它称之为盖亚。这是别有意味的。盖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传说中,有一个巨人安泰,他从他的母亲盖亚身上汲取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后来ldquo;大力神rdquo;知道了巨人的秘密,在交战中把巨人托举起来。巨人脱离了大地母亲,变得不堪一击,终于土崩瓦解。   地球生物圈之于人类,犹如神话中母亲盖亚之于巨人安泰。   因此,人类必须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多样性,否则,艾米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个人分类: 杂感|2005 次阅读|13 个评论
通过科学欣赏体育 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suqing1961 2008-7-30 13:57
通过科学欣赏体育 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简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苏 青 李 娜 本文将发表在2008年第15期《科技导报》 赵致真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08 年 6 月第 1 版,定价: 18.00 2004 年 8 月 28 日 ,中国选手 刘翔 在第 28 届奥运会上以 12 秒 91 的佳绩斩获男子 110 米栏决赛金牌! 而在这之前的 108 年,美国人托马斯柯蒂斯在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上,却是以 17.6 秒的成绩夺得 的这个项目金牌 。 两人成绩相差近 5 秒,按刘翔的跨栏速度, 托马斯 差不多落后了约 三四十 米的距离。今天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差距。 和 100 多年前的金牌得主相比,今天的奥运冠军们未必在自然体能上比他们的先辈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他们运动成绩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动环境、运动条件和运动技术的改善。科技,在这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人体的运动潜能。而 赵致真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就是这样一本用科技诠释百年奥运变迁的科普著作。阅读这本将现代科技和奥林匹克运动巧妙融合的科普新书,读者无疑可以通过科学更好地欣赏体育,通过体育更好地理解科学。 更快,更高,更强,这既是奥运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竞技体育运动追求的目标。《奥运中的科技之光》通过讲述撑杆跳、跳高、跳远、游泳、百米跑、体操、乒乓球、足球一个个奥运项目发展变迁的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基本原理和最新科技成果在奥运项目中的应用,以及体育竞技的巨大需求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以跳高为例,在从跨越式到滚式、俯卧式的跳高技术演进过程中,运动员由臀部过杆变为腹部过杆,重心越来越低,离杆越来越近,这意味着可以更经济地利用已获得的腾空高度,减少弹跳能量的损失。而背越式则更是一次新的跳高技术革命。运动员的身体起跳后形成反弓,头、肩、背、腰、臀、腿分期分批,化整为零依次滑过横杆,此时跳高者的身体一部分处在横杆之上,其他部分却垂在杆下,身体的总重心移出体外并始终低于横杆。显而易见,把一个人的重心提升到同样的高度,背越式无疑比其他姿势可以跳得更高。因此,人类超越一个个跳跃高度的成功,与其说是肌肉体能极限释放的胜利,不如说是大脑智慧闪光的回报。这些智慧的闪光点燃了奥运中灿烂的科技之光。 和跳高成绩的提升是因为充分利用了重心科学原理来不断改进跳高技术不同,撑杆跳纪录的不断刷新则更多地得益于撑杆材料的科技改进。在首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威廉霍亚特是凭着一根坚硬、沉重、粗笨、实心的胡桃木杆创造的 3.3 米撑杆跳世界纪录。之后,耶鲁大学的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中空轻便、富有弹性的竹竿,在 1908 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越过 3.71 米高度夺冠。上个世纪 30 年代,上野、四国盛产的上好竹竿把日本的撑杆跳成绩带进了辉煌时代。竹竿时代的撑杆跳世界纪录最终节节上升到了 4.77 米。 1952 年,更轻巧、更柔韧、更富弹性的玻璃纤维撑杆第一次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亮相,从此,撑杆跳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新时代。自 1961 年美国运动员戴维斯首次创造玻璃纤维撑杆 4.83 米世界纪录,一直到 1994 年乌克兰运动员布勃卡一举越过至今无人超越的 6.14 米横杆,玻璃纤维撑杆势如破竹地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写下了科技提升奥运成绩的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如今,更加轻便、坚韧而富弹性的碳素纤维和多种复合材料的撑杆已经问世。把布勃卡从撑杆跳沙皇的皇位上赶下台的时代,相信很快就会来临。 这样的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的例证,在《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中还有很多、很多。在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力学系武际可教授看来,这本书涉及体育科技的方方面,包括时间与距离的检测,球的旋转与球在空气中的阻力和轨迹问题,跳水运动员与身体旋转问题,跳高运动员的重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与防护问题,游泳的阻力与游泳服的改进问题,自行车赛的空气阻力问题,撑杆跳的撑杆改进问题,运动场地和设施问题,等等。作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赵致真在叙述奥运项目中所运用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设施时,充分发挥了他的影视语言和新闻文字上的天才;他回避了那些绕口、难懂的专业术语,用优雅平白的语言娓娓道来,不但把科学道理讲得透彻,还让读者兴趣盎然,不忍掩卷。 科技和奥运的结合使得人们对竞技体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是的,科技不仅使奥运更加精彩,而且还让力量先于头脑的体育运动具备了理性的光辉和人文的情怀。从雅典到北京,奥运会经历了百年沧桑。今天,人们已经相信,没有科技,奥运会的竞技观赏性将大打折扣;离开了科技,奥林匹克运动将陷入原始和乏味。但是,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过于依赖科技或滥用科技,奥林匹克运动将可能误入歧途,甚至有可能背叛她的原旨。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我国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因尿检呈阳性而被终身禁赛; 2007 年,美国女飞人琼斯也因被查出服用过兴奋剂而被勒令归还所得的奥运金牌。这些滥用科技的极端案例似乎在拷问人类,科技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究竟还意味着什么?《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作者在科技伴奥运同行一章中,也提出了同样的思考:意味深长的是,现代奥运会创办的初始动机,恰恰是为了摆脱工业社会技术的异化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百年奥运却走过了一条不断与科技结合,直到对科技高度依赖的道路。这究竟是逻辑的困境,还是历史的必然? 也许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思考和忧虑, 2008 年 8 月 8 日开幕的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在提出科技奥运口号的同时,还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呼吁和承诺。 也许,只有在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旗帜下,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历史地通过科学欣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与系统集成问题
nipy 2008-7-16 21:11
关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与系统集成问题 . 九评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在人类社会己经跨入 21 世纪并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之际,全球各国家、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正在掀起一个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热潮,各种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银行自动存取款系统、飞机火车自动订票系统、情报资料查询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等等,正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它们都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根据各种具体应用需求而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设计和建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从系统观点看,计算机网络应用最终体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目的性和系统功能。应用需求始终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发展又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服务,这是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的基本辩证关系 。 作为高度综合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正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而计算机网络也正是通过各种具体网络应用系统来体现对社会信息化支持的。不同的应用需求对网络应用系统有不同的要求,也对基本网络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结构提出不同要求。因此,网络应用系统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网络应用也应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计算机网络应用有一个从单一到广泛,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应用比较简单,主要是提供计算机专业人员远程共享计算机资源使用。因此,当时以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为代表的早期计算机网络教材,一般把网络应用问题仅限于讨论七层通信体系中应用层所提供的简单应用服务,这也是符合当时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的。但时隔二十多年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应用已经发展到如此广泛与深入,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对象已遍及各行各业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网络系统仅由应用层提供的应用服务已远不能满足网络应用发展的需求,在网络通信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各种网络应用软件已成为实际网络应用的主要支撑,并正深刻地影响网络的结构和技术。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从第一版到第四版未能与时俱进,始终没有对计算机网络应用问题在书中进行必要的讨论,不能不令人感到一些遗憾。当然,现代计算机网络应用内容非常丰富,也足以形成许多专题和写成专著来进行讨论。但我们认为:作为基本网络教材,从计算机网络大系统的高度出发,仍然应该对网络应用的主要问题作基本的讨论与分析。例如网络分布环境下网络应用软件的工作与结构模式、网络应用软件与基本网络的接口方法、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和基本方法、各种网络应用系统的分类分析、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的规划与系统集成方法等。这些内容,无论是使读者建立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知识框架、进一步学习更多具体网络应用系统或参加具体网络应用系统工程设计规划,都是有用的。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4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问题
nipy 2008-7-15 21:55
关于计算机网络管理问题 八评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系统,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的应用日益广泛、规模日益扩展、结构日益复杂。计算机网络这样的大系统,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管理系统的支撑和配合,就很难使它维持正常的运行,因而也就很难保证它的功能和性能的实现。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网络系统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显然,这些网络管理任务,都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及可维性等重要系统性能。所以,网络管理问题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一个重要的全局性问题,任何一个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和工程实施,都必须对网络管理问题作一体化的全盘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方案,不仅影响网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也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总体结构。虽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服务功能与网络管理功能有所区别,有所分工,但又是紧密联系的,在网络系统内部结构中,实现这两部分功能的软件、硬件实体也是紧密结合甚至融合在一起的。所以,网络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第三版中曾把网络安全和 SNMP 网络管理的内容放在应用层中讨论,第四版中我们注意到作者把网络安全问题移出作为单独的一章,并充实了不少新内容,而有关网络管理的内容则被删除了。这说明作者已经认识到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问题,是一个大系统问题而不是应用层的一个层次内的问题。这不仅因为网络管理对象和管理信息的采集涉及网络分层体系中的各个层次,而且整个网络管理系统的实施,也不仅是网络通信的问题。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管理体制的选择; Manager 与 Agent 的分工协同、管理信息库的组织、网络地址分配、网络系统结点的接入与撤除、网络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网络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容错设计、系统访问控制等等,都是涉及计算机网络大系统的问题,对系统功能、性能、结构有深刻影响。我们不太清楚著者为什么在第四版中仅把网络安全单独列为一章,而没有再讨论网络系统管理其他方面的问题,是否认为这些内容太多,可以放到其他专门的课程和专著去讨论?这种考虑有一定道理,现在确实已有不少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和网络系统安全方面的专著或资料,可以很深入的讨论这方面问题。但从网络系统高度考虑,我们仍然认为,在 计算机网络 基本教程中,宁愿适当减少网络通信协议的一些过细、过具体的内容,而对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网络系统管理等系统问题仍应作基本的讨论和分析,以利于学生和读者获得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专著和有关具体产品资料。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5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问题
nipy 2008-7-14 22:28
关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问题 . 七评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 Multimedia )通常是指文字、数据、图像、视像及声音等多种信息形式的综合,它们都 是基于人的认识而产生的不同的信息类型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通过耳听声音信息、眼观形象信息及手触质地信息等综合方式形成的,就是一种多媒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因此,在 人脑中基于认识产生的知识信息也是一种多媒体信息 。人脑中的知识信息通常也是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形式输出到客观世界的。所谓 多媒体技术就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控制利用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开放的在全球范围内综合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控制利用的技术。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丰富而广泛的应用服务,自然有一种多媒体的需求。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而形成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书,仍然在应用层中以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了多媒体问题,包括 IP 电话和 VOD 视频点播等多媒体网络应用的系统结构、工作机制和协议标准等。相对于第三版以前的版本, 4 th ed 也根据近几年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例如:对网上点播音乐( Stream Audio )协议、机制与结构的分析,互联网上广播( Internet Radio )机制与系统结构的分析、基于 H.232 与 SIP (会话启动协议)实现的 IP 电话机制与结构的分析等。为我们学习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但这些多媒体问题也已远不仅是网络通信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问题,它涉及多媒体客户机(浏览器、 player )与多媒体服务器如何分工和协同问题;多媒体用户接入网(书中称为分配网 distribution network )结构与媒体服务器网的存储层次结构问题,以致 IP 电话中 Internet 与电信网如何结合与融合问题等都是网络大系统结构问题。许多与多媒体有关的协议标准的处理与实现,包括多媒体信号的压缩和解压,也并不都是在应用层中实现,而往往需要在不同层次中协同解决。受到这种应用层安排的局限,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发展中还有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多媒体信息传输在网络系统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多媒体信息存储、处理和多媒体数据库问题以及电信网、视像网与计算机网三网合一问题等,在书中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如果能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的高度来考虑,这些有关问题的分析可能更便于展开与深入。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3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结构与网络互联
nipy 2008-7-12 23:30
关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结构与网络互联 五评Andrew S.Tanenbaum 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开放性网络结构问题一直是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甚至影响具体网络系统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系统的许多重要概念和特性,如互联性、互通性、互操作性、可移植性、可扩性、标准化、统一应用环境等,本质上都是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密切相关的。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开放性网络结构发展的重要体现。各种网络互联设备,如路由器、桥接器、集线器、LAN Switch及网关设备等,也多是围绕增强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这一总的目标而发展的。这些开放性结构问题虽然与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的各层都有一定联系,但它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结构问题,许多问题很难仅在网络通信体系结构范围内和某些通信层中讲清楚。Andrew S.Tanenbaum 的计算机网络一书虽然在许多地方都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问题,但由于该书按层讨论各层网络技术问题的总体框架限制,许多问题较难深入,也难以给读者建立计算机网络开放性结构的比较完整的概念。例如: (1)虽然书中用了许多篇幅讨论了OSI、TCP / IP网络通信体系结构模型和许多通信协议和协议标准,并在 Introduction 中专门讨论了网络标准问题。但似未能从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高度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分析。事实上,OSI所以被称为开放系统互联,正是由于制定了统一的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标准。因此,任何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只要能按照统一网络通信体系结构及各层通信协议标准设计和运行各自的网络通信软硬件,即可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互联,相对封闭的计算机(孤岛)提高了系统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推动了计算机系统的开放性,因此也把这种可以方便与其他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开放系统。 (2)书中也用了大量篇幅讨论了Internet互联网的概念和有关结构,全书也以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栈作为各层协议内容的基本依据,但也感到未能从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高度作更深入的分析。事实上,互联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经历早期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有网络层,但互联相同协议的相同通信专线)、基于X.25等广域数据通信网构成的广域计算机网络(没有网络层的一片云结构)和基于Ethernet等局域通信网构成的局域计算机网络(也是没有网络层的一片云结构)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通过网络层的路由和网关作用,可以互联各种不同通信协议的通信子网(协议转换)而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球开放性。也可以说,互联网把早期仍然相对封闭的计算机局域网和计算机广域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为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 (3)互联网系统结构又推动网络系统中各种互联方法和设备的发展,如集线器、桥接器、交换器、路由器、网关等。这些众多的互联设备,形成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进一步推动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的开放性。书中在介质访问层也讨论和比较了各种互连设备,但也感没有从大系统结构高度来讨论,受到具体层次的局限。事实上,无论是交换、路由、桥接和网关等概念和方法,都并不是某一层的问题而是各层都有的问题。互联,原则上可以在各层实现,只是对系统的性能和结构可能带来很不同的影响。很多情况则须根据系统要求由各层分工、协同来设计和实现。 (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放性除了对应互联环境的开放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应应用环境的开放性,这包括网络统一应用环境接口标准和应用软件可移植性等重要问题,这在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 因此,如果我们能突破各具体层次的局限,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的高度集中地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问题;统一分析各种互连方法与互连设备、互联网系统结构及对应应用环境的开放性问题。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质的认识。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融合问题
nipy 2008-7-11 23:03
关于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融合问题 四评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通信系统支持计算机互联形成计算机网络,并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和影响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性能;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又推动了通信系统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功能上,也越来越多地扩展了甚至替代了许多原属于通信系统的功能(如 IP 电话、 E-mail 、 Netmeeting 和 VOD 等)。呈现两大系统从技术、结构和功能上逐步融合的势态。 在这种情况下,在 计算机网络 教材和著作中,如何安排通信方面的内容一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如果不对通信系统、通信技术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技术作必要的介绍与分析,则很难讲清楚计算机网络系统尤其是网络通信方面的问题。但如果以过多篇幅来详细讲述通信系统本身的问题,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通信本身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有许多教材和专著。关键是如何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来讨论必要的通信问题。有的 计算机网络 教材中单独设置 数据通信基础 一章,这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但往往会失之于内容过多、过细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不好。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书中除了在物理层中设了 2.1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一个小节外,大量通信技术和通信系统内容都是结合到网络分层通信各层中讨论的,应该说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尤其是在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丰富的内容。例如,在物理层中讨论了 Wireless Transmission 、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和 The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在介质访问层中讨论了 ALOHA 、 Wireless LANs 、 Broadband Wireless 、 Bluetooth 等;在网络层中讨论了 Routing for Mobile Hosts 、 Mobile IP 等;在传输层中讨论了 Wireless TCP and UDP ;在应用层中讨论了 The Wireless Web 、 Internet Radio 等;在网络安全中也专门讨论了 Mobile Code Security 。这些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丰富内容确实也是 Andrew S.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 4 th ed. 书的一个重要特色。但这也正好说明了通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影响,不是某一层也不是某几层,而是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大系统结构、系统功能都有深刻的影响。过于分散在各通信层中讨论,似难以呈现这两大系统复杂的融合关系。 如何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来讨论通信技术与通信系统有关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以通信网络作为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共同的基础结构,讨论网络通信的基本特性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组网技木;第二、讨论公共服务通信网络、光纤高速通信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性能和功能的影响。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3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通信体系结构也应进行系统分析
nipy 2008-7-10 15:27
网络通信体系结构也应进行系统分析 三评AndrewS.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 虽然把网络通信体系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看待,认为不能把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内容完全写成网络通信体系结构的内容。但我们也认为网络通信体系仍然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的子系统,这不仅是因为它确实是形成、设计和构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而且它也直接影响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结构和许多重要的系统性能。因此,任何一本计算机网络的教程或专著都不能不对网络通信体系结构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认真的分析,问题是如何来分析。AndrewS.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按低层到高层逐层介绍每层协议内容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许多计算机网络教程传统和经典的模式。它虽然给读者提供了每一层通信协议、实现方法及有关问题的详细讨论,并也不断充实许多新的协议内容,但由于没有更着重从网络通信体系结构的整体和各层相互联系上考虑问题,仍感对网络通信体系结构中有些重要问题讨论得不够清楚,例如: 1.没有对分层通信模型的形成,为什么分层,OSI为什么划分七层等问题作更深入的分析。虽然描述了每一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各种服务,但没有更清楚地指出每一层区别于其它层的本质功能是什么? 2.没有对OSI开放系统互连的意义进行必要的分析,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及制定统一协议标准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推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球开放性。 3.没有对分层通信模型在高层多应用、低层多线路情况下形成的协议栈和多链路树形结构作必要的分析。这也是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开放性的重要方面。 4.虽然每一层都详细讨论了许多具体的通信协议,但对通信协议的本质、类型和一般实现方法仍感缺乏更深入的分析。 5.虽然在概述中对分层通信过程也作了一般的描述,但对分层通信过程中用户信息与协议信息的关系,垂直通信与水平通信的关系以及各层通信协议如何在分层通信过程中具体实现等问题,仍感缺乏整体的更深入的讨论。 6.许多各层都需要考虑或需要各层协同解决的通信问题,如流控、差错控制、多路复用、寻址、协议转换、有联接与无联接服务及QoS控制问题等,被分散在各层中孤立地进行具体讨论,难以形成比较系统的本质的认识。 7.许多本来是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勉强放在某些层中讨论显得不协调,如传输层中讨论系统性能问题,介质访问控制层中讨论路由、网关、桥接器、HUB等互连方法问题,应用层中讨论多媒体、DNS等。 总之 ,网络分层体系虽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个系统(体系在英文中也是System),因此也应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网络通信体系结构(Architecture),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分层体系模型中,如果我们把各通信层及与通信层垂直相交的,分布的计算机实体作为网络通信体系的基本要素,那么,以下三个基本关系应能反映出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 (1)各通信层的功能分工关系。从网络通信的点到点与端到端基本通信方法入手,分析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的形成及各通信层的功能分工。 信息传输过程分析以服务访问点为节点的多链路通信特点及在多链络体系中的多路复用、寻址等问题。 (2) 垂直通信过程中各层间的接口关系;从分层通信的实际信息传输过程分析以服务访问点为节点的多链路通信特点及在多链络体系中的多路复用、寻址等问题。 (3)同层水平通信中的通信协议关系。从通信语言、通信同步的角度分析通信协议的实质、一般实现方法及不同协议类型。用这种系统分析方法,就有可能比较本质的认识上面所提及的一些网络分层通信体系中的重要问题,也便于理解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与网络系统结构的关系。分析中当然也应该联系一些实际和流行的网络协议内容,但这种联系应该主要是为了加深对分层体系结构中本质概念的认识。在一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教材中,无序的写入过多的具体协议内容以至许多协议的编程实例(这些内容不难在一些专门书本中找到,如TCP/IP详解)不一定有利于对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本质问题的认识,因而不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并且,也可能因此影响书中没有更多的篇幅去讨论更重要的网络系统结构问题。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倪鹏云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3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系统和信息观点分析计算机网络
nipy 2008-7-9 12:12
用系统和信息观点分析计算机网络 . 二评 Andrew S. 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时隔跨世纪的七年, Andrew S. Tanenbaum 教授的 Computer Network 4 th ed. 出版了。初步浏览了新版书的目录与基本内容,确实增加了不少网络通信方面的新内容,如 SONET 、 ADSL 、 CDMA 、 WLAN 、 VoIP 、蓝牙和 MPLS 等,习题内容也有较大的更新。特别是把网络安全内容从原来应用层移出来作为独立一章,并扩充了一些新内容。这是四版书的一大进步,因为网络管理和安全问题,确实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 系统 问题,并不是某一网络通信层问题。但从全书总体结构框架来看,与以前各版相比,似仍没有大的变化,也即,仍然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模型中的通信方法、通信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如何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本质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每一本 计算机网络 书的作者,都会认真地在概述 Introduction 中表述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认识,并以此规定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内容。 Andrew S. 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 第 4 版 书的 Introduction 中给出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网络参考模型、网络标准、网络实例等小节,都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提供了许多丰富的资料。但仍然感到这些内容多是罗列出来而没有能从 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个高度逻辑的组织起来,没有使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和本质特性以更清晰地印象。其中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问题,似也值得商权,例如: 1. Introduction 中虽然一开始就指出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各种广泛应用,但似乎又没有把网络应用作为本书的重要内容来讨论。 应用是系统功能的基本体现 ,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一个大型应用系统,正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推动和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和技术的发展,而系统结构和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应用。研究如此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应离开其应用而只研究其网络通信平台,应用和应用软件应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Introduction 中按传输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分类中指出了广播和点点( Point Point )链路两种传输类型,并定义 P-P 为通过多个中间结点中转而实现的通信,这有点令人困惑。因为从网络通信系统结构来看, P-P 通常是指相邻计算机结点间的通信( 这在本书第三章中,作者也是使用这一概念 ),而端端( End End )则是端用户通过中间路由节点转接的链路通信,广播通信方法实质上仍属于点点的方法。正是这种点点和端端通信方法的划分,形成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特点,并影响分层通信模型和互联网系统结构的形成。 3. Introduction 中广泛使用的网络 Network 这一术语,有时指计算机网络,有时指通信网,比较含混。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结构均不相同,是不同性质的系统。虽然通信网确是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部分,但它往往只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子系统。如常用的局域网( LAN )、广域网( WAN )术语,局域通信网与局域计算机网或广域通信网与广域计算机网也是非常不同的。在 Example Networks 中把 Internet 和 Ethernet 、 X.25 网等并列为也容易使人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的概念产生混淆。 4. Introduction 中对互联网的概念作了不少阐述和讨论,并使用了 internet 和 Internet 两个不同的术语,但仍感到不够清楚,例如说: The Internet is not a network at all, but a vast collection of different networks 等说法。没有说清楚所联接的 networks 是通信网还是计算机网络。从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实际过程看,以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结构,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流系统结构模式,它的主要系统结构特点是通过网络层的路由和网关功能,可以方便地把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包括不同的 LAN 和 WAN )和技术互联起来,形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全球范围的开放性结构。 概述 中把 LAN 、 WAN 、互联网并列为以复盖范围分类的不同计算机网络系统类型,似也不妥。 5. Introduction 中把是否透明访问网络作为区分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标志,指出,透明结点访问的系统如 WWW 系统是分布式系统,而早期需要指名结点访问的系统则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似乎不是问题的本质。从指名结点访问到透明结点访问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发展和方便用户要求的必然趋势。WWW系统和分布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都只是计算机网络在应用层提供的一些分布式应用服务,称它为分布式系统也未尝不可,但仍然是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系统结构发展的一种体现。 6. Introduction 中 网络硬件 一节讨论了包括 LAN 、 WAN 、 Internet 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而在 网络软件 一节中则讨论了网络通信协议及分层通信体系结构方面的问题,这使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与软件、硬件、通信协议等关系,产生困惑。按照实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除了计算机和通信系统这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外,按给定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结构(包括通信协议)设计的网络通信软件和硬件,也是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协同工作所不可少的,加上在网络通信平台上面向网络用户的网络应用软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应用服务功能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 。因此,如果把 网络通信体系、网络通信软硬件、网络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通信系统 作为构成计算机网络大系统的五大要素(子系统),可能更有利于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系统分析。通信协议应属于通信体系结构问题,虽然网络通信软件是依据给定通信体系结构设计的可执行程序,两者似不能等同,它们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部门或厂家设计和提供的。网络通信软件与 OS 有关,网络通信体系则是独立于 OS 设计的。 总之,上述问题实质上都涉及到如何用系统观点来认识计算机网络问题,不同的认识自然会影响 计算机网络 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内容取舍。计算机网络确实是一种 大型信息系统 ,而且己形成全球开放的 社会信息网络 ,正在有力地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和深刻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和政治各个方面。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它已不是简单的 CC ,也不是信息传输、处理、存储、采集、和控制利用技术简单集合或综合,而是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系统融合。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形成为一种不同于任何单项信息技术的新的信息技术,并被称为是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当今时代已被称为 网络经济时代 ,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编写 计算机网络 教材或学习 计算机网络 课程,似都不应该还停留在网络通信和通信协议的层次上,而应从 系统 和 信息 科学的高度对它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事实上,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也在推动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有许多新的发展。当今网络时代,一切学习 IT 和从事 IT 工作的人,如果能够联系学一点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知识,多以系统和信息观点考虑问题,必定会对开拓自己思路大有好处。在这方面也确实还有许多新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2004.3.30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机网络教程不应只是七层协议模型的教程
nipy 2008-7-9 11:52
计算机网络教程不应只是七层协议模型的教程 一 评 Andrew S.Tanenbaum 的 计算机网络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的 计算机网络 一书自 1988 年第一版到 1996 年的第三版,已成为全球最具有权威性和经典的计算机网络的专著和教材,我国各大专院校也广泛地采用此书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教材。不仅是原文影印本,而且各种中译本也大量发行,仅清华大学 1999 年出版的该书第三版译本已 11 次重印发行 12 万册,可见影响之大。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以他高深的理论造诣、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其 计算机网络 书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结构、协议标准与应用等确实都作了很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因此,此书对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普及,以致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均起了先导性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的 计算机网络 一书的基本结构是以 网络分层模型 为基础逐层介绍每一层所用的技术与协议标准。作者从第一版到第三版,虽然各层中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但这种以网络分层模型为计算机网络教材全部内容的结构模式始终未变。由于此书的权威性和经典性,近十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编写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多受其影响,以这种结构模式安排教材内容。因此,在许多学校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基本上成了网络分层模型的教学。 应该说,在计算机网络形成初期,计算机网络系统确实是在计算机之间通过已有通信系统简单连接形成的,当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实现计算机的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因此,计算机网络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异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之间如何实现正确、可靠的通信问题,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模型正是为解决计算机网络的这一关键问题而设计的,因此直接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用这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内容作为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基本内容,确有其历史的原因。 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以 Internet 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已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生活等几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并正在对社会发展、生产结构以致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冲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被誉为是 近代最深刻的技术革命 , 新兴生产力代表 ,人们已用 网络时代 、 网络经济 和 新经济 等术语来描述计算机网络对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应用的推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也都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照系统的观点看, 计算机网络已不是 CC 的简单集合,也不是计算机或通信的简单延伸或扩展,而是融合信息传输、处理、存储、采集和信息控制利用技术于一体的,具有新质和新功能的新系统,并且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复盖范围非常宽广和应用极其广泛的大系统。 在这个计算机网络大系统中,包含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分层通信协议模型表征的网络通信体系、网络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等基本要素。可见,网络通信体系应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子系统),如同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样。实际上,网络分层协议模型只是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规则,把它称为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并不准确, 只能称为 计算机网络通信体系结构 。尽管 网络通信体系 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但毕竟不能也不应代替和包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内涵。因此,对于面向 21 世纪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和教材,应该对传统七层协议模式的内容有所突破(并非抛弃),扩充计算机网络系统更广泛的内容,例如:网络开放性结构与网络互联、网络一体化结构与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三网合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系统结构与系统集成以及智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等,这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系统结构问题,虽然也多与网络分层通信体系有一定的联系 ( 这是系统结构与子系统的关系 ) ,但很难在网络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框架中说清楚,而且许多系统结构问题也不仅是与某一层有关,而是与许多层有关,只有从大系统分析的高度,才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本质问题有一更清楚的认识,而这也是我们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教材向学生传授的。 近两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新出或新版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开始突破七层协议模型的框架,从计算机网络大系统的高度扩充和组织教材内容,笔者写的 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 第 2 版 ) 一书,也是按此观点和思路对改革计算机网络教材作的一个尝试,愿以此书与广大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也欢迎广大读者评说。当然,如果可能,也很愿意与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直接交流, 向 教授请教。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的 计算机网络 一书第 3 版,是 1996 年出版的,现又已过了 5 年,我相信,如果教授再写第 4 版,也定会对原书的结构模式有所突破,充实更丰富的内容,我们期待 Andrew S.Tanenbaum 教授的新作。 长沙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 倪鹏云 2002 年 5 月
个人分类: 网络系统分析|4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
suqing1961 2008-3-28 13:15
创新: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 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科学技术进步历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重大跨越、重要发现和重大发明,无不与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继续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再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不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成为各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读罢200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以下简称《系列报告》),笔者所得到的有益启示。 在2006年组织30个全国学会开展相应的30个学科发展研究基础上,2007年中国科协又组织中国物理学会等22个全国学会对相应的20个学科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并编撰、出版了相应的学科发展报告。 《系列报告》 由物理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热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天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能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畜牧兽医科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科学、车辆工程等20个学科的发展报告,以及 在此基础上编撰的《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72008)》(以下简称《综合卷》)共21卷组成,总计600余万字 。各学科发展报告通过 探索学科发展规律、报道学科最新进展、宣传学科研究成果,达到了跟踪学科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发展交流的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物理学等20个学科的发展报告,可归纳总结出这些学科发展的如下特点:基础研究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战略需求引领学科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潜能,成果应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交流合作增添学科发展活力。而贯穿于这些特点的主题词无疑还是创新基础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战略需求的满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撑;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融合,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日益交流、合作,更是成为新兴学科衍生、最新科技成果产生的重要手段。 学科是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科学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标志。 尽管《系列报告》所反映的物理学等20个学科的性质、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但综合分析这些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情况,我们仍可从中获得学科发展所应具有的某些共识:① 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倡导科学文化精神,乃是各学科健康、顺利发展的根本;② 鼓励原始创新,重视理论建树,乃是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占据国际前沿阵地的关键;③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乃是各学科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④强调以 思维方法、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为对象的方法创新,乃是各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客观要求; ⑤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乃是学科尤其是应用学科始终保持活力的根本;⑥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推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乃是各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⑦ 重视队伍建设尤其是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乃是各学科持续、稳步发展的保障。 《系列报告》并没有回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培育、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也得以长足发展,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 , 创新文化的氛围还不容乐观,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分析 《系列报告》涉及的物理学等20个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这20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就很不平衡,大部分学科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强调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鼓励科技原始创新,关注学科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学科得以迅速发展,科技成果丰硕喜人,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一些学科 许多研究领域 整体还处于落后或跟踪状态,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数量还不够多,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够带领团队攻克国际前沿领域课题的领衔科学家的数量还很缺乏。还 有个别学科活力不足,过于封闭,相关的研究领域队伍建设滞后,因而发展缓慢,令人忧虑。为此,《系列报告》的《综合卷》专门强调,今后,我国各个学科期望有更高水平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领域期望涌现更多重大的科技突破,应该更加重视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 《系列报告》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不断提升各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能力,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具有非常重要和十分积极的意义。 创新,给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创新,各学科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3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部现时代的《论语》――读苏畅斌《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suqing1961 2007-11-27 23:55
今年年初,我父亲出版了一本书《活好》。朋友刘绪义博士读后写了一篇书评。特放入博客,以谢朋友捧场。 《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苏畅斌 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 社 2007 年 1 月第一版, 定价: 32.00 元 一部现时代的《论语》 ――读苏畅斌《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刘绪义 从书名看,这是一本毫无阅读障碍的书。老实说,我对这本书的作者事先没有一点了解,一点也不合孟子知人论世的规矩。但现在我偏要先论一论作者这个人。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读完此书的人,心底里都有一个作者的像。 这就和我们读《论语》,能够读到一个和蔼可亲的孔子一样,读《活好》,一样能读到一个游刃有余的苏畅斌。 都说《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其实真正的《论语》是孔子人生的画传,虽然不完整,但基本上凸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而《活好》虽然带有 苏畅斌 先生人生的自传性,但无疑又是他对时代与人生的精彩语录。 我颇喜欢于丹解读《论语》的一个心得,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活好》的真谛,则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达到我们人生中所需要的那个幸福生活的圆心。 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在人生的暮年,能把他那个时代特殊的人生经历写成这样一部极富《论语》性(哲理性)的著作,给了今天的我们以无穷的启示。他的经历连同他对人生的思考都是一座富矿,足够我们吃一辈子。 他 15 岁那年土里土气地踏上离乡的火车,到退休的时候,他离开岗位回乡,口袋里依然干干净净,只落得个同事们十里长堤相送,热泪数千行。小学毕业的他,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到经济学教授的转变,他只用了 8 年; 15 年的探矿、采矿经历,换来的依然是白手,退休前,在单位他这样的技术能手却只能像古人那样循墙而走。退休后,在商海里他游刃有余,不仅办起了多家公司(国际物流、长江航运等),而且不断地收购国有企业,这中间他只用了 10 年。在人心普遍物化的今天,他却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四处撒钱,大手大脚。 这本《活好》正是他抵达幸福生活的圆心时的精彩旁白。 如果说人类 20 世纪的主题是活着,那么 21 世纪的主题就是活好。 然而,活着已属不易,活好似乎更难。 苏畅斌老先生的前半生活着就不容易,然而,即使不容易,他也没有只停留在活着的层面,他要活好。举个例子,上个世纪 80 年代,单位本来分给作为骨干的他一套住房,但当他看到一个老干部又哭又闹地吵着要房时,一咬牙就把房子让给了那位老干部。房子是活着的必需,但并不是活好的唯一。如今的他,别说房子,别墅都住了好多年了。 怎么才能活好,活出游刃有余之道?换句话说,活好,凭什么?凭道行深浅,凭境界高低,凭权力支配,凭方法策略,凭正道修练。《活好》分五个部分剖析了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就道行来说,有智道、人道、事道、商道、家道等;就境界来说,有看、简、求、乐、气、参、品等诸法;就权力支配来说,有空间支配权、时间支配权、信息支配权、交友支配权、分享支配权、需要支配权、心理主控权等;就修练来说,他提出了八正之法:正眼即眼睛决定天堂和地狱、正面即对自己的面相负责、正形即对自己的形象负责、正语即表达关乎命运、正思即解脱别人方能解脱自己、正行即如何超越自我、正合即如何凝聚人心、正行即每天修正一点点。 孔子够博大了吧,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这应该是他老夫子的心得。然而,自古以来,真正有几人做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 苏畅斌 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到了孔子的境界。正如他所说,他是用心来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温馨、体验关爱、体验勤奋、体验劳动、体验汗水、体验思考、体验感激,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博大的人。 博大就能游刃有余,博大的人就是强者。 多年以来,人们把活着的姿态一分为二,一边是强者,一边是弱者。而强者的定义更集中在拼杀,在奋斗,在竞技,如此等等。似乎强者总是鹤立鸡群,强者总是屡败屡战坚强地活着的人,强者就是永不放弃的人。自然它的反面就是弱者。这样的定义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弱肉强食,这样强者就往往与活着很累同义;弱者则往往与活着很苦同义。为了成为强者,许多人不惜把别人踩在脚下;为了成为强者,许多人不惜喝人血食人肉;许多成为强者的人,他的人格早在厮杀中碎裂,在血海中萎缩。强者的背后往往就托着一个矮小人格的尾巴,成为他心灵深处的阴影。 苏畅斌 先生的强者定义不是这样,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索告诉我们,强者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得真情、活得踏实、活得舒适、活得开心、活得流畅、活得有益于他人的人。 苏老 先生的经历和他书里的人生哲学思索是这样的天衣无缝,进一步表明强者往往就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一个极本真的人。《活着》抒写的便是这样一个本真意义上的人字:游刃有余!人,不是社会的奴隶,更不是金钱的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是现时代的《论语》。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495 次阅读|3 个评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简评《他山之石——干旱区开发实践论文集》
suqing1961 2007-7-18 09:23
《他山之石 干旱区开发实践论文集》(以下简称《他山之石》)是一本研究国外有关荒漠化治理成败得失的论文体著作,收录了我国 沙漠生态学家刘恕研究员和田裕钊研究员夫妇联袂撰写 的分析、总结苏联、美国、加拿大、马里等国家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对地球动大手术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经验教训的 10 篇论文,以及与此相关的 5 篇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稿。细细读来,颇有感触。 人类往往过于自信自身的能力,常常会忽视甚至轻视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曾几何时,人定胜天、敢叫山河换新颜、征服大自然等气壮山河的口号,成为人们改天换地的动员令。但无数事实表明,人类不可以也不应该将自然界视为敌人,人类任何违反自然界运行法则的非理性行为,最终都将毫无例外地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在中亚地区修建了被称为世纪工程的卡拉库姆人工运河,以便让流入咸海的阿姆河的天然水流改道,变为水利体系,以扩大水浇地植棉。该工程实施后,在创造了白金王国苏联的棉花产量一度达到世界第一,用于出口创汇的长绒棉被称为白色的黄金辉煌成就的同时,咸海也开始慢慢干涸,当地的土壤逐渐盐渍化,饮用水源受到农药的严重污染,居民疾病急剧增多,造成了这一震惊世界的咸海生态灾难。 还是在苏联, 为了减少 卡腊博加兹哥耳湾 由于蒸发而带来 的 水分消耗,减缓里海水面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 施行了地理外科手术,修建了一个堤坝将卡腊博加兹哥耳湾和里海分割开。3年后,由于断绝了海水补充,卡腊博加兹哥耳湾迅速干涸,水域面积由 1980 年的5 031 km 2 缩减为372 km 2 ,并引发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于是,1992年只好走回头路,被迫重新将分割卡腊博加兹哥耳湾和里海的人工堤坝打开,恢复了分割工程前的本来自然面貌,使卡腊博加兹哥耳湾获得第二次降生。 在美国和加拿大,自 19 世纪起在大草原兴起的农业大开发,最终在 20 世纪 30 年代遭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草地严重退化、土壤风蚀加剧、地表大片裸露,最终引发了遮天蔽日横扫大半个美洲大陆的黑风暴,导致数十万个农场破产,几十万农民流离失所。 上个世纪 80 年代,遭受干旱和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非洲国家马里,为阻止沙漠的推进,防止土地进一步荒漠化,计划实施一项宽 5 km 、面积达 5 275 km 2 的绿色屏障项目。该项目包括了马里的 153 个县,涉及国土面积的 37% 。若干年后,项目无法实施,筹划项目的资金投入打了水漂。 《他山之石》提供给读者的上面 4 个典型案例,描述的都是人类从美好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地对地球实施了大手术,但最终都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深思的是,这些重大工程在实施前大都经过了认真的论证和 周密严谨的设计与评估。比如,卡拉库姆人工运河从创意提出到论证和实地勘测直至施工,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动工前学术界几乎异口同声赞许,没有关于可能招致祸害的任何言论。这些事实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经过科学家严格论证的大手术工程,人们善良的动机、美好的期望、巨额的投入、艰辛的劳动最终却换不来如愿以偿的效果呢? 刘恕和田裕钊两位作者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曾留学苏联,所学专业都是以改造自然为目标的沙漠治理专业。他们聆听过当时苏联大型改造干旱荒漠的世纪工程设计讲授,也目睹、亲历过一些类似项目的实施过程。学成回国后,两人长期从事沙漠生态学研究,刘恕还拥有在我国干旱地区甘肃从事荒漠化治理研究和领导管理的经历。近十几年来,他们多次故地重游,与苏联同行讨论切磋,质询疑惑,力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尽管人们事前对那些重大自然改造工程的不良后果难以预计和估量,但事物实际发展所记录的轨迹,却能在时过境迁之后清晰地展现出其前因后果。在作者看来,实践出真知,那些当年兴师动众、轰动一时、延续多年的重大改造自然工程,用时间、金钱、失败甚至危害换来了难得的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者树立了引以为鉴的标杆。反思这些案例,无疑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人类认识自然,获得对自然界的真知,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大自然是一个由众多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巨系统,科学认识并正确把握这个巨系统,要求我们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探寻成功的道路,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其次,对于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跨地区并影响诸多方面的重大工程方案的认定,出现来自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的关注、审视中的争论和非议都属正常现象。这就要求决策者广开言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弃短取长,更加细心、更为审慎、更有雅量地倾听不同的声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集智慧之大成,完善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尽可能减少其负面效应。第三,由于人造工程作用于自然界所引发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显现。因此,应尽量少对地球动大手术、搞大工程;非得如此,则需慎之又慎。 其他国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可供借鉴的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大概就是作者出版《他山之石》想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吧! 今天我们的周围依然不乏移山填海、拦河筑坝、引流换道的大型改造大自然工程的倡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睿智的古训,无疑可以启迪我们从他人的失误、失算乃至失败中换取到新知和新觉 ,以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文发表在2007年第25卷第14期《科技导报》)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5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及载人航天知识 激发太空探索兴趣——评《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
suqing1961 2007-7-11 13:18
2004 年和 2005 年,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相继成功载人发射,神州大地旋即掀起一股载人航天热,航空航天高等学校成为无数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相应的科研院所成为毕业学生趋之若骛的求职单位,人们纷纷把探索的目光投向神秘的茫茫宇宙,载人航天及其相关的科技知识成为读者大众阅读的兴趣所在。在这样的情形下,《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闪亮面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这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彩色印刷,装帧精美, 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载人航天科普丛书 共计 6冊: 《太空之舟 宇宙飞船面面观》、《登天巴士航天飞机忧喜录》、《宇宙城堡空间站发展之路》、《苍穹漫步――航天员太空行走》、《九天揽月――重返月球再探索》、《星际家园――火星探测与开发》,分别介绍了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以及太空行走、月球开发、火星探测3种太空探索活动,涵盖了当今人类载人航天科技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最新科技成就。 宇宙飞船是人类突破载人航天、实现飞天梦想最早且至今仍在使用和发展的航天器。《太空之舟》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载人航天飞行故事,不仅系统介绍了包括苏联/俄罗斯的东方 号、上升 号、联盟号和即将开发的快船号,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和未来的 乘员探索飞行器,以及国人引以自豪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在内的载人航天器的关键技术,还向读者展现了宇宙飞船造福人类、促进科技发展的诱人前景。 航天飞机是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航天创举之一,它集航空技术、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于一体,能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着陆,经地面维护和修理后再次发射,多次重复使用。《登天巴士》介绍了航天飞机的艰难、悲壮的发展历程,从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两次机毁人亡的发射重创,到2005年8月一波三折的发现号再次成功发射、返回,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征服太空付出的巨大牺牲、面对挑战表现出的超常勇气和攻克难关涌现出的过人智慧。 在航天科技领域,如果说美国的航天飞机一直引领风骚,那么,苏联 /俄罗斯的空间站则长期独占鳌头。借助描述两个航天大国在这一高新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宇宙城堡》介绍了各种各样集实验室、观测站、中转站、维修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载人航天器,包括苏联/俄罗斯的礼炮l~7号、和平号,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欧洲航天局利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空间实验室,以及由16国参与研制目前正在太空建造的国际空间站。 在太空中行走漫步,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追求。航天员出舱并开展相关的科学考察、实验活动,首先必须承受真空、失重、辐射、高低温等极端恶劣环境;这不仅是对航天员心理和生理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严峻挑战。《苍穹漫步》着重介绍了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航天员安全地在太空中行走和工作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读毕,我们不禁对那些经受住了考验的航天员和攻克了太空行走科技难关的航天专家陡增敬意。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踏进21世纪门槛,人类再次掀起重返月球热潮:继中国正式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印度的月球初航和日本的月神探月计划开始紧锣密鼓实施,美国重返月球和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也越来越明晰,欧洲空间局的月球探测器早已进入月球轨道并预计将于今年9月登陆月球。人类如何开发月球资源,能否移民月球居住?《九天揽月》通过描述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蓝图,力图给出读者这些问题满意的答案。 人类探测火星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的踪迹,更为重要的是要登上火星,向火星移民,以此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星际家园》主要描述了人类对火星的不懈探测和对火星开发的美好想往。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不懈探索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总有一天,火星将成为人类赖以繁衍和发展的第二个美好家园。  《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组织编写, 航天科技专家闵桂荣院士担任主编,庞之浩、吴国兴、周武等一批知名航天科普作家分别任撰稿人,保证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和新颖性。丛书展现了 世界各国载人航天中方方面面的科技新知识特别是我国神舟五号发射后解密的许多资料, 各冊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以知识点串联,分门别类专门阐述,构成了航天科普系列图书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怪乎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 诚如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在 《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 总序中所言:它揭开了载人航天科技的神秘面纱,能满足读者了解航天新知识及其发展前景的渴求,还可以引发读者对航天事业的兴趣。我们由衷地希望,这套科普丛书在传播、 普及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同时,能激发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探索神秘太空的浓厚兴趣和攀登科技高峰的无畏精神。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咀嚼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简评《中国民居建筑》
suqing1961 2007-6-29 17:31
远古。北京房山周口店的龙骨山。一伙健壮的猿人为了寻找栖身庇护之所,与一群豺狼虎豹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这些被其后人开始称之为人的智猿终于将野兽赶出洞穴和巢穴,安然地居住了下来。天然洞穴和巢穴,或许就是人类祖先最早的居住建筑,而山顶洞,大概就是人类有考证的最早的民居。 拜读《中国民居建筑》上、中、下三卷这样的鸿篇巨制,不由得会把人的思绪拉得很久远、很遥远。 在建筑学家看来,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最早、数量最大且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同时又是人类最原始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类型。从北京猿人生活的悠悠远古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多采今天,人类历史就这样踉踉跄跄地又走过了几十万年。为了生衍繁育,华夏不同民族的子孙,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一处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居住建筑,奉献给我们今天可以细细咀嚼的灿烂中华居住建筑文化。 民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伦理、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观念和现实状况。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建造民居建筑过程中,都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审美观念,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造,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既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又有着艺术欣赏价值和技术参考价值,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还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是我国民间传统建筑中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有的民居建筑还濒临消亡。因此,我国的民居以及民居中蕴涵的建筑文化,亟须抢救、保护、总结和弘扬。 值得庆幸的是,由我国著名的民居研究学者陆元鼎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民居建筑》,凡洋洋三卷, 500 万字,历时8年终于在2003年岁末面世。这一反映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缩影的学术巨著,无疑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居住建筑文化传统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认为:我国的民居建筑,不仅有着高超的工程技艺,而且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高妙的哲理思想;从选址朝向、立基、构架、室内外装修陈设、礼宾待客等等,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尤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营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正因如此,民居一直是中国建筑史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自上世纪初刘敦桢教授在其发表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学术论文中,首次将民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提出来,近一百年来,我国的民居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前,这项研究正在从民居研究与社会、文化、哲理思想相结合,与形态、环境相结合,与营造、设计法相结合,与保护、改造、发展相结合几个方面展开进行。《中国民居建筑》不仅在上述研究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同时还倡导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弘扬和抢救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的建筑经验提供可信的理论、可靠的数据和可建的样本。 这是一本集理论探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于一体的学术专著,有着下述四个方面的特点:( 1)资料较全,成果较新。撰稿者都是长期从事本地居民建筑研究的专家,所搜集的资料汇集了建国以来民居研究的各方面成果以及最新资料;书中各章节既可独立成文,但又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中华民族民居建筑研究的整个体系;(2)理论与实践并重。本书的上卷为民居理论综合分析,中卷和下卷为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介绍。虽然还不够深广,但仍然可以说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居建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3)图文、数据并茂。全书以文字表述为主,并附录了较多的样图和照片以及民居建筑结构尺寸数据,精选了各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中富有代表性的彩色照片,可谓图样精细、数据准确、画面精致、构图优美,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4)图书的末尾附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论著索引,可供这方面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查阅、参考。欣闻《中国民居建筑》出版,马国馨院士不禁击掌称道:这是中国民居研究中的重要事件,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这一专题领域的研究水准,相信对国际学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建筑实物和文化,我国的传统民居是中华各民族人民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历史积淀,是亡灭而难以复得的瑰宝。坐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楼的办公室里,翻看着这套沉甸甸大作里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民居图片,心里隐隐浮现出丝丝的不安:在这日益功利的物质社会,那些充满历史沧桑感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宝物,当不会因为我们的无知和轻视而很快消亡,最终成为我们只能在图片上欣赏的建筑文化吧? 或许,这也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作者们希望给读者所留下来的一点警示吧!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5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促进学科发展的重大举措——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6-2007)》
suqing1961 2007-6-23 17:44
2007年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配合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院士发布会上所作的《2007年中国科协学科进展发布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共31卷、800余万字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6-2007)》(以下简称《系列报告》)在发布会上同时与读者见面。 编写《系列报告》是中国科协在连续4年编制《学科发展蓝皮书》的基础上,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开展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学术建设举措。 《系列报告》包括力学、化学、空间科学、地质学、地理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技术、资源科学、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技术、航空科学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纺织科学技术、材料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水产学、医学、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体育科学等30个学科的发展报告,以及全面反映这30个学科进展情况的综合卷报告。每个学科的发展报告独立成卷,由中国科协所属相对应学科的全国学会组织编写;《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6-2007)》(以下简称《综合卷》)是在上述30个学科报告的基础上高度总结、概括、综合而成,全面反映了这30个学科的总体进展情况。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又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既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种分类,也是科学知识体系的一种划分,还是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某门具体科学形成的一个分支。因此,学科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又是科学体系发展的标志,更是科学知识体系成熟的象征。在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自然科学学科得以不断深入发展,新兴学科也在不断产生,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纷纷涌现,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派生,科学与技术趋于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可见,编纂出版《系列报告》,及时总结、报道自然科学各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追踪、了解、把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对于促进学科间的广泛交流与融会,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纵观《系列报告》,我以为,这部科学鸿篇巨著有着以下7个特点: ① 前沿性《系列报告》对本学科最近两年国内外科学前沿发展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回顾总结并科学评价了近年来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等,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 ② 前瞻性《系列报告》分析研究了本学科发展现状、动态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和战略需求,展望了本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前景,提出了本学科发展的对策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瞻性; ③ 学术性学科发展研究按照学术性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有关专家学者在撰写本学科发展报告过程中多次召开研讨会;《系列报告》展示了专家学者把握学科发展脉络、总结学科发展规律、展望学科发展未来在学术上的真知灼见,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学术性; ④ 权威性《系列报告》由中国科协以课题项目管理的方式委托相应的全国学会承担,承接任务的学会组成了由本学科领域首席科学家牵头、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的研究课题组,在充分占有学术资料和掌握学术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因而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权威性; ⑤ 规范性在布置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的同时,中国科协还对承担任务的全国学会下发了统一的《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编制格式》,严格规定了报告的撰写体例,保证了学科发展研究的规范性; ⑥ 整体性每个学科的发展报告均由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组成,综合报告是对本学科发展研究的总体概括,专题报告则是综合报告的支撑和拓展,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整体性; ⑦ 可读性对于艰深、复杂的科学问题,《系列报告》的撰写专家学者都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努力减少复杂公式和论证的出现,以便公众理解,适合更多的读者阅读、借鉴。 为了便于读者便捷地阅读、了解30个学科发展分报告的基本情况,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有关专家专门编撰了《综合卷》。《综合卷》的第一部分归纳总结了这些学科发展的6大特点和趋势: ① 基础研究不断涌现高水平原创性成果:基础科学是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经济兴起的时代,它又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大力倡导原始创新,在基础学科领域取得了一批如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等高水平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 ② 应用基础研究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学科的研究一般具有很强的任务性、目标性和时间性,把基础研究的成果以及应用学科中的创新理论和理念、方法,应用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是应用学科的首要任务;我国科学家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如关于高原冻土施工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就有效地解决了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和施工难题; ③ 高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趋缩小: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高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潮流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还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可以说,紧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加快落实我国高科技发展战略,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已成为各高新技术学科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④ 工程技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直接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西北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与示范工程项目,通过技术研究开发与试验示范,形成了特色鲜明、先进实用的节水高效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为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促进该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⑤ 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往往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它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比如,在与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相互促进、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力学学科形成了物理力学、生物力学、环境力学、爆炸力学、等离子体力学等交叉学科,并在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 ⑥ 学科发展整体水平仍须大幅提升:近年来,《系列报告》所涉及的30个学科尽管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但是,从学科发展的整体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自主创新的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比较弱,赶超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诚如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系列报告》的序中所言:希望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和发布活动,持之以恒地出版学科发展报告,充分体现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方针,不断提升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的学术建设能力,增强其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图书出版的重大创新——评《书本科技馆》
suqing1961 2007-6-17 10:35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套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创新的大型科普图书《书本科技馆》。 说它充满了创新,一点也不为过。首先,它在内容编排设计上有创新,体现了图书著作者和出版者针对特定读者对象青少年而精心设计、巧妙编排的匠心。《书本科技馆》首批出版共推出3卷本,分别为材料科学馆、人体科学馆(卷一),机械馆、光学馆(卷二),能源馆、电子技术馆、数学馆(卷三),内容涉及数学、光学、机械、电子、能源、材料、人体科学等科技领域。每卷又各设10项科学实验,读者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画面,通过亲手操作这些实验,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与纳米技术、电影原理、太阳能电池、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容、偏振光、连杆机构、齿轮传动、全息摄影、望远镜原理、逻辑门电路、莫氏条纹、光的反射、菲涅尔透镜、三原色、磁铁特性、光导纤维、勾股定理、双曲狭缝、正态分布、数学悖论、听觉系统、视觉系统等有关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可以说,全套图书构成了一个小巧、精致、袖珍的科技馆。逐次打开三卷本图书阅读,如同徜徉在科技馆一个个不同的展厅;动手操作书中所列的各项实验,仿佛是足不出户正在科技馆到此一游。 其次,《书本科技馆》在科普图书的出版形式上有重大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后,积极开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活动,成为广大科普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科普图书如何做到知识准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阅读有趣、读者喜爱,更是出版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重要课题。在此,《书本科技馆》一种创新的互动性科普图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作者张承光高级工程师运用自己发明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书本式电子应用技术演示这一新型科技成果,将传动装置、光电元件、集成电路、发声器件、传感器等元器件微型化、集成化后设置在密实纸板上,同时配以文字、图片、漫画、光盘和实物模型来说明、演示相关的科学原理,操作相对应的科学实验,使这套图书集器件出版、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于一体,集科学性、艺术性、交互性和实用性于一身,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出版图书形式。可以说,《书本科技馆》既是器械化了的科普知识图书,又是书本化了的微型科学实验教具;既可作为图书用于阅读,也可作为科普教具、展具用于课堂教学和活动性科普展览。 再则,《书本科技馆》突破了传统的仅用视觉进行阅读的局限。在使用这套综合运用了声(扬声器)、光(发光元件)、电(光敏电池、普通电池)、力(机械传动装置)等元件、器件的新型科普图书时,青少年读者既可通过阅读文字、图片和漫画来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又可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从操作实验时发出的声和光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可以说,这是一部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不仅用眼而且还用手和耳来阅读的科普创新好书;它不仅可着眼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尤其适用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阅读结合操作、学习配合娱乐的全方位传播知识的新手段、新方法,可谓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正是由于其在出版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书本科技馆》出版后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书本科技馆》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3-2004年研发和资助的重要出版项目之一,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制作印制,中国科学技术馆监制。三方出资,联合出版,共同受益,着眼于未来各卷产品的问世,合作打造《书本科技馆》科普图书精品。因此,最后,这种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多方密切合作的出版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中国科学技术馆监制,确保了图书中所述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确保了图书的编校和出版质量以及科普图书的权威性;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制作印制,确保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制达到了一流水平。鉴于在图书形式、装帧设计、出版印制等方面做出的诸多重大创新,《书本科技馆》在出版的当年就分别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装订工艺金奖、中国首届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优秀科普产品金奖、第二届亚洲印刷奖特种印刷金奖和最佳包装设计金奖、2004年度三菱印刷机杯印刷质量大奖等殊荣。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科普图书的初步出版探索,《书本科技馆》还有许多值得改善之处。首先,三卷本图书均按学科进行知识分类,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难易程度差别很大,读者定位还不十分准确,建议修订时按文化程度的不同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其次,书中实验操作的文字使用说明写得不十分清晰,语言有待于更加通俗易懂。最后,每卷图书定价180元,对普通家庭而言显然偏高;我们寄希望于书中所嵌元器件批量生产以降低图书的出版成本,从而使这套精美的科普图书真正走向平民大众。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