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1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1-10-3 19:12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 和卢森堡科学家 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 加拿大科学家 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 “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萨尔·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 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 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 和美国科学家 亚当·里斯(Adam G. Riess) 获奖。获奖原因是他们“通过观测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扩张”。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色列科学家 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 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
个人分类: 诺贝尔|4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提出肿瘤治疗新方案
xuxiaxx 2011-9-29 12:32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托马斯 · 杜意尔发现了一项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案,有望大幅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杜意尔日前在中国长沙宣布了这项研究成果 杜意尔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正常胚胎分子发育机理,当该分子途径在肿瘤细胞内被激活时,它将刺激肿瘤细胞的浸润、生长以及大量的新血管生成。这一过程是通过肿瘤细胞与其临近的非肿瘤细胞的交互信号作用实现的。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一个特异的抑制因子 —— 多功能基因蛋白去阻断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独特的交流途径,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以及肿瘤块的血管生成。具体而言,该多功能基因蛋白影响了 11 个蛋白磷酸化过程,从而 “ 阻断 ” 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交流途径。 他们描述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性阻碍肿瘤恶化的手段,并发现多项新的肿瘤标志物。 杜意尔说,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独特且必须的由正常细胞变为恶性肿瘤的途径。这项发现将可以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抑制肿瘤的新药物,并提高一个多靶点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早期检测体系的功效。 杜意尔表示,该项研究主要针对乳腺癌,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其有效性,临床试验正在准备当中。此次选择在中国发布这项研究成果是想在中国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来源: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9/2011928232613616.htm
1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首次研制出全双工无线网络技术
zlhua 2011-9-15 19:24
不新建发射塔就可使无线网络吞吐量加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全双工”技术使手机等无线设备能用同一个频率与无线基站“交谈”并“倾听”其发射出的信号,改变了需要两个频率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现状,最新突破将使无线网络运营商在不新建基站的情况下,让网络吞吐量加倍。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全双工无法实现。领导该研究的莱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阿素托史·萨布哈瓦尔和同事去年首次证实了全双工的可行性。自此,全球科学家们开始竞相证明,这种技术能被用于实际网络中。 全双工技术能让网络的吞吐量更高、连接的可靠性更好;设备制造商也可将其作为额外模式添加到现有的硬件设备中,不必再新添只支持全双工的硬件。萨布哈瓦尔称,这就好比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两个人相距很远站着,如果他们同时朝对方喊话,每个人都无法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一次只让一个人说话。手机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分别接收和发送信息,从而实现了双向通讯。 萨布哈瓦尔表示:“我们发送两束信号,在接收天线处,这两束信号会互相抵消。不过,这种抵消效应只发生在本地,因此,网络上的其他节点仍能接收我们发出的信号。”抵消效应从理论上讲比较简单,且已被提出很长时间,但迄今没有人找到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且不使用复杂的新硬件做到这一点。 现在,萨布哈瓦尔团队通过使用一个额外的天线和一些计算技巧实现了全双工无线通讯。萨布哈瓦尔说:“我们对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MIMO)略做改变实现了全双工。MIMO在现有的设备中很常见,其使用几个天线来改进整个系统的性能,而我们利用多天线作为全双工框架,整个改装过程不需要新的硬件设备,因此受到无线网络运营商的青睐。” 萨布哈瓦尔团队也首次获得了非同步的全双工,这种技术使信号能在传送途中被接收,无线运营商可借此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通道。 萨布哈瓦尔表示,最新方法需要的硬件最少,深受无线网络公司青睐。莱斯大学正在计划将全双工创新添入其“无线开架网络研究平台”,供其他科学家使用。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liyq 2011-9-9 13:46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8412334162018480.shtm 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8月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此前研发的“超材料”制造出一台新的非线性设备,使他们“操纵”光子变得像用电子设备操纵流动的电子一样随心所欲,光子元件取代通讯领域的电子元件又向前迈进一步。 当光穿过一个物体时,即使光可能会被反射、折射或强度有所减弱,但透出来的仍是同样的光线,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线性。然而,某些“非线性”材料会背离这个经验法则,光子和这种非线性的材料相互作用会让光子的频率增加一倍,波长减少一半。新光线名为第二谐波,这个非线性的过程则为二次谐波(也被称为倍频)。 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研究生阿勒克·罗斯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第二谐波的行进方向由所用的非线性材料严格限定。之前研制出的一些非线性设备以及天然非线性材料都很难控制第二谐波的方向。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由包裹在玻璃纤维内的金属和线缆组成的“超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构建出了能引导第二谐波行进方向的非线性设备。 新设备大小为6英尺×8英尺,高约1英尺,由在电路板上使用的纤维玻璃材料一块一块并行排列而成。每块纤维玻璃使用铜环进行蚀刻,每个铜环有一个细小的裂缝,一个二极管横跨其上,当光通过铜环时,会激活二极管,导致铜环失去对称性,从而使整个设备具有非线性。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设备能让入射光的频率加倍,同时也能让入射波朝他们想要的方向反射。 光学设备能更快更有效地传输信息,比如,用光纤取代电线就让通讯产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因此,科学家们希望能用光子元件取代电子元件。“毫无疑问,通讯领域未来的弄潮儿将是光子设备,能用电子设备控制电流的方式来控制光子对此非常重要。非线性超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光的掌控能力,这一点在全光通讯中非常重要。”罗斯说。早在2006年,杜克大学团队就首次证明,这种超材料能让光线绕过物体,使物体隐形。2009年,他们又证明,该超材料能像下一代透镜一样工作。 此项研究由美国空军科研部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学评论快报》上。(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物理学评论快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2549
个人分类: 光学前沿|1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
longmarchno1 2011-9-8 12:53
美研究称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 女人想找寻另一半,或许得将男人无名指的长短列入考虑,因为这与男性的性欲有关。据“中央社”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无名指的长度确实是由子宫内男女性荷尔蒙含量决定。 婴儿接触到愈多男性荷尔蒙睪丸素,无名指就可能愈长。 这项研究首度说明,男性的无名指为何通常比食指长。女性则是相反。 无名指长短以往被认为与精子数量、侵略行为、性倾向及运动细胞有关。而高睪丸素则与性欲较强相关。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生物学家马丁与郑祯贵(音译,Zhengui Zheng)表示,无名指布满性荷尔蒙受体。 研究人员以怀孕老鼠作实验,并且控制影响老鼠雌激素与睪丸素含量的基因,结果显示,睪丸素增加会影响幼鼠后爪第4趾的长度。老鼠的趾头长度比例类似人类手指。
2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预测火山喷发
热度 1 杨学祥 2011-8-11 07:32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预测火山喷发 2011-08-11 03:40 来源:北京日报   据新华社电 美国科学家9日说,他们首次成功预测一座海底活跃火山喷发。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部海域的“阿克西亚尔海山”是全球最为活跃的海底火山之一。1998年上一次喷发后,纽约和俄勒冈州的研究人员着手监测,2006年预计它将于2014年前再度喷发。   研究人员在上月29日的考察中,使用遥感机器人发现,“阿克西亚尔海山”区域存在熔岩流动,地貌与先前相比大为不同。   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使用的装置与预测海啸所用海底压力监测装置相同。他们最终找到一些记录装置,认定“阿克西亚尔海山”新近喷发于4月6日。   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地质学家斯科特・努纳说:“预测大多数陆地火山(喷发)相当困难,大多数火山活动复杂而多变。”   研究人员希望,“阿克西亚尔海山”的预测成功能为海底火山预测提供更多经验,并最终推广至陆地火山。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8/11/11685639.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0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刘实批饶毅:满嘴胡言
热度 6 fs007 2011-7-19 07:51
【据刘实介绍,他跟饶毅属远亲,排辈份比饶高上一倍,故而本文中他的调侃并非故意占饶便宜,尽管多少有些不适当。刘实一文的批评尽管有吹毛求疵之嫌,但于中国的学术氛围却是一剂良药,中国学者的习惯就是张嘴乱扯,说错了脸都不会红一下,做学问缺乏考证精神,故而在此转载刘实文。寻正注】 今日大早(相当地早,当天的《人民日报》当天看到)起来就给我的大表侄饶毅在名人日报发表的熊文送去了一“右”一“左”的呼应。 靠“右”的一文是说《无知无畏,大表侄撞到大表叔的枪口上了!》。 靠“左”的一文是说《科学无国界、低碳通全球:紧急呼吁中国优转米出口美国》。 为什么要左右开弓?不是因为形势逼人、而是形势喜人,喜得高人手舞足蹈、非得展示一下高强的“武艺”才行。 先说“右弓”,此“弓”直言饶毅的名人日报熊文“概念混淆、逻辑混乱、空洞无物、强词夺理、东扯西拉、满嘴胡言”。 这样的指控可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要掉脑袋。 但高人就有这等本事,把脑袋伸给敌人,他们也不敢砍。因为他们没有那么硬的刀。 本来要等下午下班后再来批我那无知无畏的大表侄,但很多同志没看到我的雄文还睡不着觉,所以,我就在“忘食”午餐把大早废寝写好还没发的一篇还算有点内容的博文先发出来。 我说饶毅的名人日报熊文是满嘴胡言,根据很多。但现仅就明摆的一些事实来做示范,也算抛砖引玉。 饶毅熊文给出了好几个“诞生日”。那么就让我们绕议一番饶毅所给的这些生日。 分子生物学诞生日 饶言: 分子生物学诞生于1953年,剑桥大学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两位年轻人,美国的博士后Jim Watson和英国的研究生Francis Crick,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Molecular bi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lecular_biology) While molecular biolog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930s, the term was first coined by Warren Weaver in 1938. Warren was the director of Natural Sciences for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t the time and believed that biology was about to undergo a period of significant change given recent advances。 遗传工程诞生日 饶言: 遗传工程诞生于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Stanley Cohen和旧金山加州大学的Herb Boyer建立了很快为大家常用的重组DNA技术。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Genetic engineering报(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tic_engineering) Humans have altered the genomes of speci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rough artificial selection and more recently mutagenesis. Genetic engineering as the direct manipulation of DNA by humans outside breeding and mutations has only existed since the 1970s. The term "genetic engineering" was first coined by Jack Williamson in his science fiction novel Dragon's Island, published in 1951, one year before DNA's role in heredity was confirmed by Alfred Hershey and Martha Chase, and two years before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showed that the DNA molecule has a double-helix structure. In 1972 Paul Berg created the first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s by combining DNA from the monkey virus SV40 with that of the lambda virus. 生物技术产业 饶言: 生物技术产业,诞生于1976年。年轻的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要求和加州大学教授Boyer谈话10分钟。交谈结束3小时后,他们决定创立用重组DNA技术为基础的公司,Genentech(“基因技术”)从此建立,成为世界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也催生了生物技术产业。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Biotechnology(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technology) Brewing was an early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Main article: History of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s not limited to medical/health applications (unlik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s much biotechnology). Although not normally thought of as biotechnology, agriculture clearly fits the broad definition of "using a biotechnological system to make products" such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lants may be viewed as the earliest bio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Agriculture has been theorized to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way of producing food since the Neolithic Revolution. The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agriculture have been refined by other 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since its inception. Through early biotechnology, farmers were able to select the best suited crops, having the highest yields, to produce enough food to support a growing population. Other uses of biotechnology were required as the crops and fields became increasingly large and difficult to maintain. Specific organisms and organism by-products were used to fertilize, restore nitrogen, and control pests. Throughout the use of agriculture, farmers have inadvertently altered the genetics of their crop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m to new environments and breeding them with other plants—one of the first forms of biotechnology. Cultures such as those in Mesopotamia, Egypt, and India developed the process of brewing beer. It is still done by the same basic method of using malted grains (containing enzymes) to convert starch from grains into sugar and then adding specific yeasts to produce beer. In this process the carbohydrates in the grains were broken down into alcohols such as ethanol. Later other cultures produced the process of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which allowed the ferm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ther forms of food. Fermentation was also used in this time period to produce leavened bread.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fermentation was not fully understood until Pasteur's work in 1857, it is still the first use of biotechnology to convert a food source into another form.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umans have used selective breeding to improve production of crops and livestock to use them for food. In selective breeding, organisms with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mated to produce offspring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is technique was used with corn to produce the largest and sweetest crop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cientists gaine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ology and explored ways of manufacturing specific products. In 1917, Chaim Weizmann first used a pure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in an industrial process, that of manufacturing corn starch using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to produce acetone, which the United Kingdom desperately needed to manufacture explosives during World War I. Biotechnology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s. In 1928, 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the mold Penicillium. His work led to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antibiotic by Howard Florey, Ernst Boris Chain and Norman Heatley penicillin. In 1940, penicillin became available for medicinal use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umans. The field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s thought to have largely begun on June 16, 1980, when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ruled that a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 could be patented in the case of Diamond v. Chakrabarty. Indian-born Ananda Chakrabarty, working for General Electric, had developed a bacterium (derived from the Pseudomonas genus) capable of breaking down crude oil, which he proposed to use in treating oil spills. Revenue in th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grow by 12.9% in 2008. Another factor influencing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s success is improv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egislation—and enforcement—worldwide, as well as strengthened demand for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to cope with an ageing, and ailing, U.S. population. Rising demand for biofuels is expected to be good news for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estimating ethanol usage could reduce U.S. petroleum-derived fuel consumption by up to 30% by 2030.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 has allowed the U.S. farming industry to rapidly increase its supply of corn and soybeans—the main inputs into biofuels—by develop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seeds which are resistant to pests and drought. By boosting farm productivity, biotechn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biofuel production targets are met. 大家看清了吗?连科学发展历史都没搞清的人,还想指导科学发展的未来,那不是活见鬼了吗?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737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Bisphenol A对拉布拉多白足鼠的性行为影响
zhpd55 2011-7-4 10:41
《科技日报》2011年6月29日报道了新华网北京2011年6月28日电 美国科学家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Disruption of adult expression of sexually selected traits by developmen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显示,化工原料双酚A可能对健康有更多危害。   双酚A( Bisphenol A,简称BPA )也称为聚碳酸酯,用于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多种塑料制品。它有类似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由于担心双酚A对婴幼儿健康的损害,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禁止将双酚A用于婴儿奶瓶。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研究人员认为,受激素调控的特征可能对双酚A之类的内分泌干扰素特别敏感。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他们将怀孕的拉布拉多白足鼠分成三组,分别喂食富含双酚A的食物、富含合成雌激素--乙炔雌二醇(ethinyl estradiol)的食物,以及不含上述物质的普通食物。这样的喂食一直持续到哺乳期结束,随后给断奶的幼鼠喂食普通食物,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结果显示,用富含双酚A的食物喂养的怀孕雌鼠,其雄性后代看起来正常,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也正常,但空间导航能力较差,在设计实验中很难学会迅速通过迷宫的办法。据认为,空间导航能力对雄鼠在野外扩展领地和求偶非常重要。此外,幼年时曾接触双酚A的雄鼠,成年后相对不受雌鼠欢迎,择偶的成功率大约只有普通雄鼠的一半。   这一成果发表在2011年6月27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研究人员表示,还不清楚双酚A对人体是否有类似的影响,但显然必须引起关注。 更为详细的报道,请浏览原文。 Disruption of adult expression of sexually selected traits by developmen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06/20/1107958108/suppl/DCSupplemental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2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开发模拟人类大脑视觉系统计算机
mohong 2011-6-28 13:15
CNET科技资讯网6月7日国际报道 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最终能模拟人类大脑视觉系统的计算机。这类研究有许多实际应用,但最有吸引力的一种应用是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车辆,利用其视觉系统发现路边的危险物或无法通过的地形。   MIT研究大脑视觉的博士研究生尼古拉斯·平托(Nicolas Pinto)将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能模拟大脑视觉皮质功能的计算机。平托解释称,研究表明,大脑的计算能力至少为每秒2万万亿次,相当于目前计算能力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约20倍。他还说,科学家已经搞清楚,视觉皮质占大脑容量的至少40%,意味着视觉皮质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至少每秒1万万亿次。   平托表示,大脑的思维能力源自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模拟大脑功能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模拟其并行计算功能。他说,最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利用大量的 GPU。平托及其合作伙伴——哈佛大学的大卫·考克斯(David Cox)发现目前最好的GPU是Nvidia的产品。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Linux平台,Nvidia GPU最适合在Linux上使用,Nvidia提供了对GPU编程的大量软件工具。   平托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开发像‘蝙蝠车’那样的廉价、自主运行的智能机器人车辆,如果能获得成功,将极大地改善安全环境和医疗条件。   平托和考克斯预计,这一技术尚需5至10年才能普及。平托获得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相当少。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z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热映像的图像分割算法
frost 2011-6-22 16:23
博主按:转载自科学网新闻,原文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705.shtm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热映像的图像分割算法 将使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更接近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6月21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热映像的计算机图像分割算法,可使计算机迅速识别出物体的外形,即便其发生扭曲或轻度变形也不会受到影响。该技术将使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更加接近,可广泛应用于图像搜索、医疗影像以及无人机制造等多个领域。详细研究结果将分为两篇论文,在6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上予以公布。 人类能够很容易把一个三维物体从背景中识别出来,也能轻松地识别出它的部分和整体。但这对计算机来说就比较复杂:按照目前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必须事先告诉计算机目标物体外形的初始信息以及可以将其分割成多少片段,而后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已知图像与未知图像进行对比,最终通过筛选识别出目标。新算法更接近于人类,是一种无监督机器学习(计算机或是机器人在无需任何事前训练的情况下就能具有感知和学习能力)技术,计算机可自行估计可分割的段数而无需预先提供。 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卡西克·拉马尼说,新算法采用了两种新技术,分别被称为热图和热分布。由于热量会沿物体表面进行扩散,并准确地显示出物体的外形,通过这种“智能热力”,该算法就能模拟出热量沿物体表面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流动,从而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其工作原理是,为了便于描述和识别,首先将图像分割成众多三角形状的网格,再通过计算网格间流动的热量来识别出物体的外形。该方法不但可用于对实际热量的跟踪,还能按照相应的原理对热量的流动进行模拟。拉马尼说,该技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产生的。爱因斯坦对热扩散理论的贡献和法国物理学家傅立叶对热在固体中传播的研究都为该算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该算法对包括手、人形模型和半人马模型等多种复杂形状的物体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计算机能够准确识别出这些物体,即便其发生扭曲或轻度变形也不会受到影响。此外,该算法还能忽略由激光扫描不完整或其他错误数据所产生的“噪音”。 研究人员称,该技术潜力巨大,可广泛应用于图像搜索、机器人视觉和导航、3D医学影像、无人机制造、多媒体游戏机、动画电影人物创作等多个领域。
个人分类: 学术新闻|2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母是如何改变现代生物学的?
热度 1 hxgwzu 2011-6-1 21:11
水母是如何改变现代生物学的?
荧光标签(Fluorescent tags)在显微和表达研究中是广泛使用的技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应归功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cent protein,GFP)的发现。 GFP是在一种荧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被发现和确认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首次提纯了它,并描述了它发出荧光的生物物理机制。几年以后,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 Chalfie)报道了这种蛋白质在大肠杆菌(E. coli)和线虫(C. elegans)中的表达。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对这种蛋白质进行了设计与改变,比如改变其序列中的一个氨基酸,从而可使其产生青、蓝和黄色的荧光。现如今,这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chanced green protein,EGFP)已得到普遍使用。为此,上述三位科学家得到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令GFP用途如此神奇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于它的自催化能力(auto-catalytic ability),言下之意是它无需任何辅助因子或酶参与发荧光过程。正因如此,它能够在大量的有机体中得到便利的应用。 GFP的主要应用是基于显微术。它的首要价值是作为蛋白质检测的显形剂(visual marker)。下面列出GFP的一些重要应用途径。 (1)翻译熔合(Translational fusion) (2)转录熔合(Transcriptional fusion) (3)光致褪色中的荧光损失(fl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FLIP)和光致褪色后的荧光复苏(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 (4)荧光共振能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说,是水母改变了现代生物学。 Reference: (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ression. Chalfie M, Tu Y, Euskirchen G, Ward WW, Prasher DC. Science. 1994 Feb 11;263(5148):802-5. (2)Wavelength mutations and posttranslational autoxidat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Heim R, Prasher DC, Tsien R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4 Dec 20;91(26):12501-4. (3)http://bitesizebio.com/articles/gfp/
个人分类: 杂谈|3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是谁10:已知最早生命可能是石缝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4-17 18:40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地学》撰文指出:20年前所谓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蓝细菌Apex Chert——在澳大利亚岩石中发现的3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可能不过是填满了石英的岩石裂缝而已。 激光分析说两种神秘物质都不是生物物质,而是赤铁矿和石英。 他们最初的目的是要寻找最早的生命,然而却适得其反。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3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建议开辟物理学治癌新战场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4-17 11:49
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4月13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保罗•戴维斯建议不需要用基因疗法和生物化学疗法治愈癌症,可运用物理学方法开辟新的治癌战场,只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将其控制,像囚禁罪犯一样将其关押在身体某处即可。 在物理学范畴,癌症只是一种有机体,癌细胞扩散到全身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这些细胞都是些随血液快速运动的微观物质。它们有时蜿蜒前进,有时附着在表面上,有时又钻孔穿过表层。这完全是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语言或份内事。 只要有全新的思维,就会有全新的途径。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走不通,就返回,说不定古老的物理学会很轻易地抓住人类的这个大杀手,将其用激光烧死或永远囚禁。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5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是谁8:美国科学家从陨石发现外星生命
kexuechuanbo 2011-3-9 00:29
据2011年3月8日‘参考消息’;美国航天局天体生物学家胡佛宣称从三颗陨石中发现蓝细菌微化石。 1966年曾在南极洲发现一颗40亿岁的陨石带有火星微生物化石的痕迹。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专家发出警告:转基因大豆玉米中出现未知病原体生物
热度 11 蒋高明 2011-2-27 00:06
蒋高明 2月22日,笔者在北京听了美国转基因技术著名学者Jeffry Smith,针对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动物生长发育等影响的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提到了有科学家已在美 国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了一种未知微生物。正如人们滥用抗生素诱发了超级细菌一样,这是人类打乱生物进化规律和生态平衡后,又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生物安全问题。因为他讲得 较快,仅对图片有一些印象,尽管我做了些文字记录,但详细的信息还是不确定。 今天看到了陈一文先生的文章,才对这件事情有了完整的了解。陈先生的文章链接如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6879.html 为了便于科学网网友了解一些事情内幕,特在陈先生文章基础上,整理出如下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信息的准确性,并正确反思我们的转基因农业技术。有没有胡伯这个人?有没有写过那封信?有没有出现那个不知名的病毒?如果这些都是真 实的,那么中国拟推广的转基因水稻好玉米,以及正在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正在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则充满了风险。 据陈先生介绍,胡伯是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顿·胡伯博士。过去40年,他一直在专业和军事机构担 任科学家,帮助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进行评估。胡伯博士写信给美国农业部长提出严重警告,提出在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 中新近发现普遍大量聚集的一种不知名的病原体生物具有造成农业动物不育与自然流产的潜在可能,为此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胡伯博士非常清楚,他的信的内容“是高度 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为了避免社会恐慌,他先给美国农业部长写了封私人信。 胡伯的信写于2011年2月11日,在美国农业部批准不加限制可以种植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之前。然而,他的信并没有引起重视。鉴于美国农业部对“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 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的警告置若罔闻,不得不将它公布出来。 胡伯博士给美国农业部长来信的全文如下,感谢陈一文先生将原信翻译成中文: 尊敬的维尔萨克部长: 由植物和动物高级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最近提请我注意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一种病原体,它们看来对植物与动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对人类健康,造成显着影响。基于对有关 数据的审查,这种新近发现的生物体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RR)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严重,且浓度非常高,提出可能与抗草甘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 可能与草甘膦除草剂的存在联系。这种微生物看来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见下 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将我们的调查加快谨慎进行,同时寻求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协助查明病原体的来源、发病率、影响以及补救措施。 我们在这个早期阶段及时向美国农业部通知这些调查结果,特别是由于您延迟决定对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的批准。当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转基因(RR)的基因 ,或者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本身是这一病原体的推动因素或协作因素,那么这样的批准可能是一场灾难。 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个时候合理的行动是将放松管制推迟到有足够数据证明这种病原体与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系统无关,如果确实无关的话。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 这种病原体的威胁们是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够见到 ,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 样的话,这将是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 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 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 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 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 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 以及知道它与40多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它通过螯合对植物维持生命必须的营养物,破坏了植物的防御系统;从而也降低了动物对饲料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反过来又可以 导致动物机能失调。为了正确地评估这些因素,我们要求查阅美国农业部有关的数据。 我本人对植物的病原体已经进行了50多年研究。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植物和动物疾病和病症日益严重的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病原体可能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值得立 即关注和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我们的关键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普遍性的崩溃。 诚挚的, 上校(退休)顿·M·胡伯 (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 APS协调员,美国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 Dear Secretary Vilsack: A team of senior plant and anim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brought to my atten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lectron microscopic pathogen that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robably human being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data, it is widespread, very serious, and is in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s and corn—suggesting a link with the RR gene or more likely the presence of Roundup. This organism appears NEW to science! This is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of US soy and corn export markets an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of domestic food and feed supp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new organism may already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harm (see below). My colleagues and I are therefore moving our investigation forward with speed and discre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from the USDA and other entitie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source, prevalence, implications, and remedies. We are informing the USDA of our findings at this early stage, specifically due to your pending decision regarding approval of RR alfalfa. Naturally, if either the RR gene or Roundup itself is a promoter or co-factor of this pathogen, then such approval could be a calam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evidence, the only reasonable action at this time would be to delay deregulation at least until sufficient data has exonerated the RR system, if it does. For the past 40 years, I have been a scientist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military agencies that evaluate and prepare for natural and manmade biological threats, including germ warfare and disease outbreaks.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threat we are facing from this pathogen is unique and of a high risk status. In layman’s term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mergency. A diverse set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have contributed various pieces of the puzzle, which togeth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disturbing scenario: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ism is only visible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36,000X), with an approximate size range equal to a medium size virus. It is able to reproduce and appears to be a micro-fungal-like organism. If so, it would be the first such micro-fungus ever identifi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infectious agent promotes diseases of both plants and mammals, which is very rare. It i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soybean meal and corn, distillers meal, fermentation feed products, pig stomach contents, and pig and cattle placentas. The organism is prolific in plants infected with two pervasive diseases that are driving down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 in soy, and Goss’ wilt in corn. The pathogen is also found in the fungal causative agent of SDS (Fusarium solani fsp glycines). Laboratory tests hav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is organism in a wide variety of livestock that hav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infert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ongoing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able to reproduce abor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 The pathogen may explain the escalating frequency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US cattle, dairy, swine, and horse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recent reports of infertility rates in dairy heifers of over 20%,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cattle as high as 45%. For example, 450 of 1,000 pregnant heifers fed wheatleg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same period, another 1,000 heifers from the same herd that were raised on hay had no abor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pathogen were confirmed on the wheatlege, which likely had been under weed management using glyphosate. In summary, because of the high titer of this new animal pathogen in Roundup Ready crop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that are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we request USDA’s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agency investigation, and an immediate moratorium on the deregulation of RR crops until the causal/predisposing relationship with glyphosate and/or RR plants can be ruled out as a threat to crop and animal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It is urgen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ide-effects of glyphosate use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is pathogen, or allowed it to cause greater harm to weakened plant and animal hosts. It is well-documented that glyphosate promotes soil pathogens and is already implic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re than 40 plant diseases; it dismantles plant defenses by chelating vital nutrients; and it reduc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ed,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animal disorders.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we request access to the relevant USDA data. I have studied plant pathoge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now seeing an unprecedented trend of increasing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is pathogen may be instrumental to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deserves immediate at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avoid a general collapse of our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 (Ret.) Don M. Huber Emeritus Professor, Purdue University APS Coordinator, USDA National Plant Disease Recovery System (NPDR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6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学与心灵之约
kejidaobao 2011-2-12 13:26
文/杨书卷 心灵的奥秘与心智活动的产生,一直被科学界视为最神秘又最引人入胜的领地。但直到20世纪末期,在最新的“脑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中,科学家通过了解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在脑部所产生的影像变化,才真正将大脑科学与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做出了“具象化”的结合。至此,人类对自我心智的探索终于以大脑科学为基础,开始稳步前行,并在不长的时间段中成就斐然。 近日,此科学领域就曝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据1月24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思想植入猴子的脑袋,让猴子“学懂”解读人类讯息,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将电子信息传送到灵长目动物脑内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将来四肢瘫痪者可运用意念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但若技术发展成熟,这项试验的意义可能更不平凡:将来人与人之间的“意念沟通”也许已不遥远。 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Nico Aires负责。他和其他的科学家在猴子的头骨钻了一些小孔并植入微芯片,用来输入数据到猴子的大脑皮层。实验准备了2个盒子,其中一个包含食物,猴子通过输入的数据知道食物到底在哪个盒子里。在这之前,他们还通过同样的方式,让猴子成功地“解读”电极输入信息,来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游标,并通过网络控制一个机械人行走。 Aires迈出了大脑科学的关键一步:将信息直接传送到大脑皮层。然而科学家指出,要真正让四肢瘫痪的病人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信息的流动必须双向,使病人感受到步法和行走速度等“感官讯息”,Aires的下一步研究将会更具挑战性。 其实,Aires的技术在另一方面的应用更加令人兴奋:将来人类可通过大脑信息,直接和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及软件交互交流,更可发展为“大脑网络”,让人类以大脑信息直接沟通。现在,信息界巨头英特尔、谷歌和微软皆已成立“脑袋机械”部进行相关研究。不过在这方面,博得头筹的却是美国的PLX设备公司。 PLX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手机iPhone的应用程序,通过具有脑机接口的头盔,读取使用者脑电波,转成数字信号传输至iPhone。使用者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以用脑电波操作iPhone中一些游戏软件中的图形和物体。现阶段可以用此程序进行操作注意力训练游戏,未来则有望实现大脑直接操控电脑等设备。 “人类大脑是世间最有力、最复杂的事物,”PLX的首席执行官Paul Lowchareonkul 对这一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驾驭它的神奇力量,将它与日常技术连接起来。而且,技术不会停留于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1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 而在大脑的情绪认知方面,近来也有饶有兴味的发现。美国康奈尔等大学学者的一项联合医学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做出无所畏惧的一系列叫成年人无法接受的大胆举动,这一现象实为生理变化的后果,是大脑发育的必经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实验鼠展开反复实验,发现一些哺乳动物青春期时,会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脑内管理情绪反应和记忆的“杏仁体”与“海马体”两个部分表现出非活跃状态,使动物对恐惧经历的记忆力降低,进而表现为一种无所畏惧、敢于再次冒险的性格现象。这种大脑效应只在青春期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而消失。 所以,并非青春期的孩子故意反复犯错惹父母生气,而是大脑发育到这一阶段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研究者之一的Siobhan S. Pattwella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青春期少年,而且也将对成年人的疾病治疗产生积极意义,有可能辅助治疗那些在承受外部打击后出现恐惧症和忧虑紊乱症的患者(1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也有突出的表现。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 头疼吃点药就会好,当病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后,即使给他服用没有药效的“假药”,病情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好转。这种神奇的效果医学界已广泛认识,但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究竟会如何“感知”这一变化,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一直以来仍是个谜。研究组通过脑功能成像分析显示,可能正是“膝下扣带回”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从而揭示出人脑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调节不良情绪的机制。罗劲认为,本研究对现代人在高压力、快节奏条件下,防治各种身心疾病、及时而有效地调节和管理不良情绪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1月23日《北京科技报》)。 人类对自我的探问,早已存在于最古老的历史思考中。尽管现代的大脑技术不断出新,对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有了更多有效的科学解释,但当我们发现得越多,越会惊叹于生命与心智的不可思议而产生更多的疑问。人是怎么做决定的?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觉?情绪是什么?如何用仪器来理解智慧、恐惧、幸福、记忆?大脑神经活动现象背后的高层次心智整合的关键究竟又是什么?生命的复杂性,注定了这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才刚刚展开。■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是谁3:能源消耗制约人类登陆最近恒星要到200年以后
kexuechuanbo 2011-1-16 22:28
据美国科学家马克米利斯估计:如果飞往距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需要消耗10的18次方焦耳的能量。这接近于现在全世界一年消耗的所有能源。仅仅消耗能源将飞船速度降下来,即需10的19次方焦耳。这样的话,可能要到2200至2500年才有可能实现前往最近恒星的飞行。还有人估计,人类需要消耗世界能源总产量的100倍,才能完成这种飞行。这预示着,人类探索星外文明的路途还相当相当遥远,至少我们是看不到这一天啦! 科学家还曾设想用一束X激光实现宇宙开矿,即用激光照射引起那些含有大量几乎纯金、纯银、纯稀土元素的星球发生爆炸,然后运用无线制导技术把有用的矿物吸引并降落到地球,供人类使用。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宏大设想,这台激光器需使用的能源是现今地球上所有能源(包括核、风、水、热电等全部能源)输出的1000倍。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苗趣闻
fs007 2011-1-7 11:51
寻正 【按:本文为Women's Health约稿发表文章,欲转载者请与我或者该杂志联系。发表文章有修改。】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在最早的中国流行的人痘接种技术风险极大,因为使用的是原病毒接种,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真正的天花,不少人因此丧失性命。因此,当时接种天花的决定并不易下,著名美国科学家与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反对种痘。在1736年富兰克林因天花而失去4岁的儿子,此后终身后悔并极力推荐天花接种。 天花是人类第一个消灭的传染病,不象其它大多数传染病,感染穷人时后果更严重,天花被称为公平的传染病,谁得了它,后果都很严重,死亡率高达30-50%。中国清王朝王室就有三位皇帝得过天花,同治与顺治皇帝都死于天花,而康熙大帝则因为患天花幸存而得到皇帝宝座,不然,顺治可能会传位给他的长兄。 天花接种技术最早由英国驻奥特曼王朝的使馆医生传回英国,英国王室欲接种天花,却对其安全性不放心,于是伦敦的新门监狱中找了六个死囚做实验,如果他们参与实验不死的话将被释放,六个死刑犯不但得到了对当时最历害的传染病的免疫力,还因此获得了自由,算得上历史上报酬最丰厚的医学实验志愿者。 在1920年代,世界上头号兽医加斯顿*拉蒙(首届世界兽医协会总管)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东西使得马接种破伤风部份产生更大的脓包,也产生了更强的免疫效果,因此他把此类物质称为免疫佐剂。后来著名免疫学家查尔斯*詹韦把它称为疫苗的“龌龊的小秘密”,因为疫苗提纯净化反而可能降低其免疫效果,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不明确,发明家依靠尝试才能找到最佳搭配。 在医学史上,勤奋与严谨未必总能得到最佳效果,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佛来明如何发现了青霉素,他不小心把培养细菌暴露在空气中,感染了青霉菌,从而导致他发现了青霉素。在他几十年前,巴斯德实验室发生了同样的故事,据说他的助手粗心大意地把鸡霍乱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巴斯德获得了鸡霍乱疫苗,某种程度上说,开启了人类主动寻找疫苗的时代。看来科研人员偶尔粗心大意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5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位美国科学家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xupeiyang 2009-10-5 19:37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9/index.htm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for the discovery of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 Photo: Gerbil, Licensed by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3.0 Photo: Gerbil, Licensed by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3.0 Photo: Jussi Puikkonen 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Jack W. Szostak 1/3 of the prize 1/3 of the prize 1/3 of the prize USA US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CA, U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MD, USA Harvard Medical School;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USA;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b. 1948 (in Hobart, Tasmania, Australia) b. 1961 b. 1952 (in London, United Kingdom) Titles, data and places given above refer to the time of the award. Printer Friendly Comments Questions Tell a Friend The 2009 Prize in: Physics Medicine Prev. yea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Prize Announcement Press Release Speed Read Elizabeth H. Blackburn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Carol W. Greider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Jack W. Szostak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var flashvars = {}; flashvars.CalendarDate = "2009-10-06"; flashvars.poll_id = "8"; var params = {}; params.quality = "best"; params.wmode = "opaque"; var attributes = {}; swfobject.embedSWF("/images/poll/shortcut_big_simple_poll.swf?rand=370", "banner_zone370", "160", "250", "8.0.24.0", false, flashvars, params, attributes); All Medicine Nobel Laureates Explore the Medicine games! 2009 Nobel Prizes - LIVE broadcast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0/595606.html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 资料图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找到了人类生命时钟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展示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得主(从左至右)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的照片。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新华社记者吴平摄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卡萝尔-格雷德 杰克-绍斯塔克   环球网记者高友斌报道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揭晓,得主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因为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内一些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常奖给那些解决生命医学领域最根本问题的科学家,而端粒和端粒酶的机理就属于此类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其发现对于生命医学发展、对于人类攻克癌症等疾病,有着深远影响。上海交大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程金科说。 据了解,人们最初研究染色体时,对于其末端是几乎忽略的,认为那里没有基因和酶,就算有,也不会对细胞的生长发挥很大作用。而此次获奖的研究内容,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对染色体的看法。 据悉,关于染色体端粒的研究论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端粒酶的研究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这两项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研究染色体的方式,因此,3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癌症、基因组研究等基础研究起着重要影响。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虽然从现在来看,早已不是最尖端,但堪称很经典。 端粒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则确定了端粒酶,端粒酶是形成端粒DNA的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染色体的末端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护的,而且端粒是由端粒酶形成的。 当端粒酶处于休眠状态时,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些,直到细胞死亡。在正常成年人的几乎所有细胞中,端粒酶转为休眠状态。在胚胎干细胞等频繁分裂的细胞内,端粒酶处于活跃状态。癌细胞通常能获得重新激活端粒酶的能力。睡醒后的端粒酶允许癌细胞无限复制,继而出现癌症的典型特征,即癌细胞生生不息。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以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若给端粒酶贴个标签,可以写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因为端粒酶的活跃,癌细胞不停增殖;但是,如果能够调控正常细胞的端粒酶,使之具备相当的活性,那么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008年,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延长了50%。这种改良老鼠经过继续喂养,它们的新DNA形态会进一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群超级老鼠,它们的寿命更长,而且更有抗癌能力。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解读: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它们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众所周知,决定男女性别的就是一对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端粒和染色体等虽然与细胞老化有关,进而影响衰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生命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它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端粒仅仅是其中之一。 这是有关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新闻公报说,他们的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记录:三人共享有几多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端粒酶研究领域的成果,从而再一次让三位科学家共享这一殊荣。 实际上,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这已是第30次三人共享该奖。 诺贝尔委员会对同时让多人平分一奖解释说,有时一年有两类研究项目同时获得评委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向两类项目同时颁奖,而有时被认可的研究项目中又有一位以上的杰出科学家。不过,诺贝尔委员会还从未向三位以上的科学家同时颁发这一奖项。 至今,已有195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只有10名女科学家,包括这次获奖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 此外,这一奖项的最年轻获奖者是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奖的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他在1923年获奖时年仅32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因癌症研究而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劳斯,他1966年获奖时已是87岁高龄。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修完大学课程后,又于1975年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布莱克本曾在美国耶鲁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并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自1990年开始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学和生理学教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卡萝尔格雷德,美国人。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国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美国人。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我感到有些颤抖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感言 我感到有些颤抖,我在想,这种荣誉的认可对于由求知欲驱动的基础科研是多么多么的美妙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时,美国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刚刚起床,正在忙着洗熨衣服。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根据诺贝尔奖的惯例,每年的获奖候选人名单在50年内都不对外公开,只在揭晓那一刻宣布得主的名字,并通过电话通知这些获奖者。今年的3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知得奖的刹那都感到狂喜不已。 布莱克本说,早在她当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非常重要,她在做大事。但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传来时她依然十分兴奋,我感到如此的激动我想,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布莱克本评价说,她的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并不总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 突如其来的获奖消息显然令绍斯塔克也十分激动,他说:我期待能举办一个大型的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很高的奖项。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称获奖是对整个领域认可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卡萝尔格雷德10月5日表示,他们获奖是国际科学界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 格雷德在接受记者电话专访时说我和其他两位教授发现了端粒酶,但更多学者对理解端粒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贡献良多,因此,我深切地认为这一奖项是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 格雷德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她作为研究生师从布莱克本教授时,便已经着迷于对端粒的研究,而20年后,他们最初的发现被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 美国科学家格雷德与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分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