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美国科学家

相关日志

[转载]美国科学家为何被逼上梁山
ericmapes 2017-5-3 23:39
美国科学家为何被逼上梁山 徐令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1988-1052597.html 这是4月21日的晩上,南加州的星夜静悄悄,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这注定将是一个难眠之夜。明天,科学家和热爱科学的人们将走上街头举行“科学大游行”,用他们的双脚去书写历史。 科学家本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磨、轻易不会上街抗争的群体,究竟是什么把他们逼上梁山?书生们为什么“冲冠一怒为科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看一看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的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就什么都明白了:   新政府上台伊始,立即指示环境保护局冻结所有联邦资助;   否认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腰斩新能源开发计划;   推动新的移民政策,阻碍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妨害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大幅增加军费开支的同时,削减基础科学的研究经费;   指定石油利益集团的核心人员出任能源部主管,让反智人士掌管疫苗接种委员会;   删除政府网站上的科学数据库,限制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机构与公众的交流沟通。   ....... 海瑞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中说“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美国新政府在科学决策上的倒行逆施让天下人都看不下去,直在是无法忍受了。 科学保护我们社区的健康、我们家庭的安全、我们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我们后代的希望和未来。我们现在挺身而出,因为所有这些价值观目前都到了危险的时候。当科学受到威胁时,科学家们为之献身和奋斗的社会也难逃厄运,他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缜密的组织,最后决定游行将于4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科学大游行”(MarchforScience)。同一时间,全世界数百个城市也将有游行配合。它必将作为世上规模最大的科学游行而载入史册。 科学大游行的宗旨是:科学作为人类自由与繁荣的基石必须得到充分的资助并具有传播充流的充分自由。我们作为一个多元化、无党派的团体,共同呼吁政治领袖和决策者在为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必须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 从目前情况来看,科学大游行受到了科学家与民众的广泛支持,明天行动的规模和气势一定不同寻常。但是媒体上也有不同的声音。纽约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反对科学大游行的文章:科学家在华盛顿游行是个坏主意,作者罗伯特·杨(ROBERTS.YOUNG)本人也是一位科学家。 他的主要观点是:科学家越来越担心基于事实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失去了它应有的位置,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科学的政治化倾向也让那些怀疑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认为自己的利益或信仰受到威胁的人群备感沮丧。试图重走妇女大游行的政治路线只能为怀疑论者和保守派提供攻击的炮弹,他们会说:科学家就是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将自己的数据、研究和调查结果政治化。 罗伯特·杨是位海岸地质学家,他领导的科研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科学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传播给民选官员、监管机构、私人企业和公众。毫无疑问,即将到来的科学大游行将使他的工作更加困难,并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他并非害怕公开提出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他只是担心这样做的风险。 罗伯特·杨的担忧是有根据的,他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2010年,我是提交北卡罗来纳州海岸资源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的合作者,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该州海岸沿线的海平面可能会升高39英寸。该结论是基于同行评议的严肃的科学研究,旨在帮助决策者未雨绸缪。 但是这份报告踩到了房地产和经济开发商的痛脚,他们迅速作出了反击。而海岸资源委员会则袖手旁观、漠不关心。报告的作者们,包括我自己,遭到了多方的诽谤。立法机关很快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州政府和地方机构制定与海平面上升有关的所有法规或计划。“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解决方案,”新闻主播斯蒂芬·科尔伯特说。“如果科学给了一个你不喜欢的结论,通过一个法律,判定该结论是非法的。问题就解决了。” 你可能认为我从这次经验中学到的教训是不信任政治机构。不,我得知的是,大多数否定海平面上升预测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我,也没有见过我的合作者。不仅如此,大多数公众从未遇到过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并不明白我们为达成同行评议的结论所遵循的仔细和艰苦的科研过程。对于公众,科学家常常是陌生的只提供坏消息的人。对于我们的发现感受到威胁的人,我们很容易被贴上标签。 罗伯特·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科学大游行的用意有多美好,但结果只会使我们为之献身的科学变得低俗化和政治化,将科学家变成陷入文化冲突中的另一个团体,进一步加深科学家与某些选民之间的鸿沟。 他建议:科学家们不要在华盛顿和全国其他地方游行,而是进入当地公民团体、教会、学校、集市以及当选官员的办公室。与那些不接触、不认识科学家的美国人建立联系。在各级辩论会亮相。帮助普通美国人了解科学家们做些什么,以及是如何做的。把你的电子邮件地址给他们,能给电话号码则更好。 他强调:科学家上街去反对新当选的共和党总统只会加强和深化分歧。解决方案并不是上街作秀,而是直接与那些不明白气候变化已经在影响他们生活的人群加深沟通。我们需要的是讲故事者,而不是游行者。 罗伯特·杨最后说:“相信我,把科学对我们经济的每一部分、对我们这个星球的安全健康和我们家庭的未来有多重要的观念传授给每个人的愿望我完全理解。但是我觉得大游行与事无补。如果成千上万的人上街,它只是简单地增加音量,但未必能让人腑首倾听。” 我觉得罗伯特·杨的观点值得一切科学家们深思,也包括中国的科学家。从长远来看,今天欧美科学家面临的挑战,很有可能会在明天成为中国科学家的问题。西方科学家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当然需要学习,他们的科学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国科学家也许更有参考价值。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中国科学家引起重视。 1)保护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公民热爱和学习科学,确保科学影响政策的最佳方法是鼓励人们尊重和参与科学。这只能通过教育、沟通、以及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相互敬重来实现——沟通的路径必须是双向的。我们应该鼓励科学家走进社区,分享他们的研究并扩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反过来,我们也鼓励科学家倾听社区的意愿,从他们为之服务的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研究计划。“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口号,但是它的内涵对于科学家们仍有恒久的价值。 2)我们要努力打破科学社区内部的壁垒。科学事业应该成为所有热心于探索和发现的人的选择。同样,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对所有人开放。科学家团体内部缺乏多样性正在损害我们所做的研究、削弱我们为社区服务的能力。我们只有致力于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方能建立起强大和团结的社区,我们要鼓励更多的女性、更多社会底层的孩子们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在社会上引成“人人爱科学、科学为人人”的好风气。 夜已更深,明天的大游行我究竟要参加吗?行笔至此,我自己也有些糊涂了。套用莎士比亚的名句,“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我是很肯定的,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应坚信科学! 美国以科技立国,这个国家的奠基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位杰出的科学家,现在的政治家的学识和战略眼光与富兰克林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强大的科技实力是美国军事和经济长期独步全球的首要原因,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个主要靠反智人士和民科团体起哄推选出来的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领导人,怎么又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呢? 从更高的层次上来看,科学技术不只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它更是国民文明进步的保证。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这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当民众缺乏科学的基本素养,政客们又把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凌驾于科学精神之上,由此开展的所谓大民主必然会走向民主的反面。美国今日的政治趋向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民主进程敲响了警钟。由精英民主走向大众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养成人人学习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风貌,实乃大众民主成败之关键。 美国的精英中,当然不缺对于民主与科学的关系具有远见卓识的高人。去年总统大选过后没有几天,著名政治评论家、原哥伦比亚电视网晩间新闻主播丹·拉瑟发文:“Now,MoreThanEver,WeMustStandUpforScience!”(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应坚信科学!)该文全面阐述了科学不仅对国家的软硬实力有着决定性作用,科学也是民主政冶和民主决策最重要的基础。文章指出这次总统选举全面暴露了国家在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上的失败。文章最后呼吁:要把大选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科学家和媒体必须连手对大众进行再教育,在科学的大旗下联合起来与当政者据理力争,引领美国重返科技强国之路,真正让美国再次伟大! 全文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鼎力之作。可惜啊,在这个滚滚红尘之中,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样好的文章又有几人会认真研读,又道是:“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本文首发于观察者网2017年4月24日。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天吃这些水果抗癌又美味
热度 24 何裕民 2015-6-1 16:35
葡萄:诱导癌细胞凋亡 葡萄,是落叶葡萄属藤本植物的果实。人类在7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葡萄果树,产量几乎占全世界所有水果的1/4;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等。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人们熟知的一句绕口令,现在看来这句话还真有科学道理。墨西哥21世纪国家医学中心的专家说,葡萄内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助于减少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并有防癌作用。他们认为:葡萄,特别是葡萄皮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这种物质能促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将有害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血中有害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保护心血管,且葡萄皮的颜色越深,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就越高。甚至有专家建议:每天吃12颗葡萄比较适宜。 美国科学家发现:紫葡萄皮中含一种叫白黎芦醇的抗癌物质,具有很强的遏制组织细胞内的癌基因作用的功效,对癌变的起始、促进和进展三阶段均有抑制作用。白藜芦醇通过抑制RNA还原酶与D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还有抗氧化、抗自由基及抗突变等的辅助功效;且能抑制与癌变有关的酶等生物活性,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癌作用。 世界多国科学家先后用多种肿瘤细胞株进行研究,证明白藜芦醇确实能诱导癌细胞的凋亡。由于其对癌细胞的全能性抑制作用,故越来越受各国科学家关注。由于这种物质在果皮中的含量远比肉汁中的要多,故经常连皮生吃紫葡萄,可有效地防止癌症的发生。葡萄皮的组织虽较致密,但很薄,与果肉同食,并不影响口感。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全球诸多疾病和死亡与食用水果蔬菜过少有关。葡萄皮等许多水果中所含的成分,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类黄酮、叶酸、微量元素硒和酚类等物质,都和防癌抗癌有关。故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天最好食用5种以上蔬菜和水果。 石榴:抑制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 石榴,是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果实,又称若榴。因花红若丹,故还有“丹若”和“火石榴”之名;因种子白莹澈似水晶,所以又冠以“水晶石榴”之美名。 不容忽视的抗癌潜力  有研究者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白血病细胞中的一种系列)的分化进行检测,发现用了石榴皮萃取物和发酵的石榴汁治疗后,非特异性酯酶、特异性酯酶和吞噬细胞的活性都明显增强。可见,它对上述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癌症的发生和代谢过程中,多伴有新生血管组织的形成,为肿瘤组织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血液和氧分供应,因此,阻断癌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以治疗一些实体瘤是有效的手段。研究显示:石榴可抑制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体内试验中,发酵的石榴汁可有效抑制鸡绒毛膜尿囊膜的新生血管形成。 据美国报道,吃石榴或喝石榴汁有助于预防或延缓某些乳腺癌的生长。一篇刊载于《癌症预防研究期刊》的新研究显示:石榴中富含的一种植物化学物——鞣花丹宁,在实验室中可抑制雌激素反应性乳腺癌的生长。研究者表示,石榴中的鞣花丹宁可通过抑制芳香族酶而发挥作用,而芳香族酶则是体内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在乳腺癌生长中扮演关键角色。 芒果: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 芒果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漆树科常绿乔木的果实,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芒果果实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等成分,特别是芒果中富含的胡萝卜素,是所有水果中少见的。 芒果营养丰富,食用芒果具有美化肌肤、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便秘、止咳、清肠胃等诸多功效。 芒果含芒果酮酸、异芒果醇酸和多酚类化合物均具有抗癌的作用。 多酚是植物中的一种天然物质,与许多物质一起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美国研究人员对芒果中的多酚提取物在结肠癌、乳腺癌、肺癌、白血病和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芒果对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有一定效果。研究人员对芒果中的多酚(特别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宁酸)作用于癌细胞的深层次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癌细胞的分裂周期因多酚而被阻断,这可能是芒果预防和抑制癌细胞的一种机制。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5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爱因斯坦与庄子
热度 1 chemistryche 2014-12-30 11:33
在《爱因斯坦文集》中有一篇答《记者》杂志问中,爱因斯坦明确指出: 你们问我,对于你们那些有关美国科学家处境的文章有什么意见。我不想去分析这个问题,而只想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表达我的心情: 如果我重新是个青年人,并且要决定怎样去谋生,那末,我决不想做什么科学家、学者或教师。为了希望求得在目前环境下还可得到的那一点独立性,我宁愿做一个管子工,或者做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 在《庄子养生主》中有下列一段文字: 泽雉十步一啄 1 ,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2 。神虽王 3 ,不善也 4 。 注解: 1、泽雉,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 2、蕲,求。畜,养。樊,笼。 3、王,通旺,旺盛,饱满。 4、不善,不好。因为被关着没有自由。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三卷商务印书馆 2、曹础基著《庄子浅注》(修订本)中华书局
2619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话罗斯贝(2)
xuxfyuwp 2014-4-25 14:19
毫无疑问,罗斯贝是一个气象科学的理论大师,但从上上一篇提到过的建立航空气象网的例子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在业务能力上很出众的人。实际上,罗斯贝还是业务数值预报的开拓者。 说到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人们一般会想到第一次写出大气运动方程组的挪威气象学家V.Bjerknes,第一次通过原始方程组进行了失败的地面气压数值预报的英国气象学家L.E.Richardson,将原始方程组进行简化、滤去噪音最终使数值天气预报获得成功的美国科学家charny等人。但在数值天气预报从理论、试验到实际业务的进程中,罗斯贝除了理论上的贡献外,为了使数值预报能在业务中得以实现,同样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4年9月,最早的在业务上实时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在瑞典启动了,制作出了72小时500百帕数值预报图,这一进展早于美国半年时间。两个重要原因促成了这一结果,从硬件条件上看,瑞典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计算机BESK;在软件技术和数值模式开发方面,则是气象学大师Rossby回到了他的祖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事,组织了这一对天气预报业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 这一出色的结果体现了理论进步与实际业务、硬件提升与软件深化的完美结合,及关键人才的核心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确实是在气象科技进程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奠定了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21世纪的天气预报员,若离开了数值预报这个拐棍,恐怕要步履蹒跚了。 尽管后人回顾时,对50多年前的工作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但在科技进步萌芽的初始阶段,并非一切都那么顺心如意。罗斯贝在自己的国家瑞典,遇到的发展环境也不算顺心。在瑞典,罗斯贝的数值预报计划得到了军队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支持,而作为国家机构的气象局并不积极,没有认识到罗斯贝的工作回对当时的气象预报业务有什么帮助。而恰恰在1954年,瑞典气象局要任命新的局长,凭学术水平和在气象界的威望,罗斯贝应是当然人选,他也确实希望角逐这一职位,会对推进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的进程产生有力影响,但结果却是一位对罗斯贝的计划持怀疑态度的官方候选人获得了任命。 罗斯贝依然坚定地组织他的团队推进数值预报业务化的工作,于1954年9月,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尽管瑞典气象局的态度不够积极,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成果,于12月正式开始了数值预报业务。美国在1955年5月也开始了类似的工作,但直到1958年,才达到了瑞典的水准。 若在当今,仍对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持怀疑态度,肯定是毫无道理了,但在50年前,应不算奇怪。最初这一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工作肯定是漏洞百出,对实际业务的帮助也非常有限,需要完善之处很多。在中国,即便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有经验的老预报员依然不太认可将这类计算机算出的结果作为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直到近10年来,这一状况才完全改变。 科技创新有可能取得成功,并对现状产生巨大冲击,也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归于失败。通常情况,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会以更多的失败为代价,而恰恰是那些被历史和人们遗忘的失败,孕育了成功的辉煌。如何激励人们去思考,去追寻,去探索,不畏艰辛,不畏挫折,这需要智慧,需要眼光,需要理解和宽容,更需要在体制、制度设计上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鼓励人才勇于创新的机制。 (原文写于2011-03-25 12:09:1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顶尖学术刊物科学公正吗?看美国科学家的揭露
热度 1 蒋高明 2014-3-4 21:44
【明眼看人】我初看到崔永元在美国拍摄的视频,看到美国教授讲他自己的约稿经历时,就非常明确地感觉到,在转基因问题上,没有科学,只有利益。美国科学家舒伯特教授,讲到他的亲身经历时,是非常激动的,因为作为科学家,他遭受了侮辱,而这个侮辱是因为他将认真地按照科学家的中立立场,去认真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自然-生物技术》的做法,完全是对科学家的侮辱,给几个小时的时间,让他回复孟山都导演的科学家群体围绕言论,这是科学的行为吗?做科学研究的都知道,约写综述,一般都是学科领域内的牛人,是最有发言资格的。可就是这样的科学家,竟然被职责“根本不懂转基因是什么”。他们之所以恨舒伯特,因为他懂,因为他有资格——他的资格也使自己深受其辱,因为他说了真话,尽管文章是他受邀请写的,因为不符合利益集团的要求,就落得个被剥夺发言资格的下场。感谢实话实说的小崔,让我们知道了这一切内幕。 黎阳先生对此事件的评论 : 索尔克生物研究院细胞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大卫.舒伯特的遭遇:他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所约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文章中提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第二天就接到孟山都公司的电话,说他“根本不懂转基因是什么”。随后孟山都公司基因作物研究发展部丹佛斯中心负责人给《自然生物技术》写了一封信,说他对转基因完全不了解,还找了17个人联署,其中五人竟然是他的同事。面对如此侮辱,《自然生物技术》只给了他仅仅一个晚上、   几个小时时间回复——星期六晚上回复。显然明摆着不让他有机会充分为自己辩护。他说:“我从事科研三四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评论:所谓“公平”、“公正”不过如此。难怪中国强制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势力如此嚣张。 http://www.szhgh.com/Article/health/zjy/2014-03-04/46117.html 再看刘实先生对此事件的转述。 以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f9iz.html 在该视频的41:34至43:50,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David R.Schubert(大卫-舒伯特)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非常好的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曾经邀请我写一篇关于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潜在问题的文章。我在早期接受免疫学教育时,当时对转基因食物的担心,大家都一致认同。《自然生物技术》让我写的内容就是关于转基因,我写了一篇直截了当的文章,说存在某些潜在问题,我把了解的情况和盘托出。但第二天,我马上就接到了孟山都公司打来的电话,说我根本不懂转基因是什么。随后孟山都转基因作物开发部丹弗斯中心的负责人给《自然生物技术》写了一封信,找了17个人联署,其中5个人竟是索尔克研究院的员工。信中写道,我对转基因完全不了解,很侮辱人。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么小的索尔克研究所,我的同事竟然会在信上签名。《自然生物技术》是一份倾向 于支持生物技术的期刊,他们只给我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回应,他们把信发给我,让我回应,但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他们在周六发给我”,视频中没有翻译这句),所以我不能很好地进行回复。这是我第一次卷入转基因话题中,那时我做科研已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不敢相信,他们竟然能这样做。”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2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早进行转基因的人——美国科学家Oswald Avery
热度 11 zdqiao 2013-9-21 16:37
我上大学学习生物学的时候,《生物学》教材的编辑者一开篇就引用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1878 年)中的语录 :“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 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 然后又煞有介事地解释说,恩格斯所说的 “ 蛋白体 ” 就是指核酸和蛋白质。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恩格斯的生命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即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在那个时代,孟德尔虽然已经发表了有关豌豆的实验结果,但是遗传学还不为世人所知。科学家们也仅仅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核酸是什么,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还不清楚,所以革命导师恩格斯不知道核酸在生命过程中的地位还是可以理解的。 图 1 、恩格斯 ( 1820-1895 ) 1900 年,随着 3 位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遗传学的诞生。 Mendel 的文章被重新发现后,或者说遗传学诞生后,人们开始了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遗传的大量研究。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涌现出 “ 基因是什么?遗传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 这样的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都认为,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中的蛋白质中,在英国流行病学家和病理学家 Frederick Griffith ( 1927 )有关肺炎双球菌的工作基础上 , 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退休的教授 Oswald Avery 和他的同事 Colin MacLeod 以及 Maclyn McCarty 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肺炎双球菌 ( Diplococcus pneumoniae ) 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有光滑型 (Smooth, 简称 S 型 ) 和粗糙型 (Rough, 简称 R 型 ) 两种不同类型。其中光滑型的菌株产生荚膜,有毒,在人体内它导致肺炎,在小鼠体中它导致败血症,并使小鼠患病死亡,其菌落是光滑的;粗糙型的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图2、 Frederick Griffith ( 1879-1941 ) 1928 年 Griffith 以 R 型和 S 型菌株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他将活的、无毒的 R Ⅱ 型(无荚膜,菌落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或加热杀死的有毒的 S Ⅲ 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 S Ⅲ 型(有荚膜,菌落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或将大量经加热杀死的有毒的 S Ⅲ 型肺炎双球菌和少量无毒、活的 R Ⅱ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从小白鼠体内分离出活的 S Ⅲ 型菌。Griffith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实验表明, S Ⅲ 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 R Ⅱ 型活菌转化产生 S Ⅲ 型菌,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 ? Griffith 对此并未做出回答。 图 3 、 Griffith 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44 年美国细菌学家 Avery 和他的同事 在 Griffith 工作的基础上,对转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体外转化实验)。他们首先除去 S Ⅲ 型活菌中大的细胞结构,然后再用蛋白酶消化,与 RII 型细菌一起涂板生长,假如 R 细菌被转化了,那就意味着和蛋白质没有关系;他们还用 DNA 酶处理去除了大的细胞结构的 S Ⅲ 型活菌,再与 RII 型细菌一起涂板,假如 R 细菌被转化了,那就意味着和 DNA 没有关系。但是,用 DNA 酶处理后, R 细菌不再被转化了。这就说明 DNA 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携带者。从而证实了遗传物质是 DNA 而 不是蛋白质。 图 4 、 Avery 在体外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可是, Avery 等人在 1944 年所作的试验和结论,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 DNA 是遗传物质的正确观点,反而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质疑。当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否定意见。第一种认为,即使活性转化因子就是 DNA ,也可能只是通过对荚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化学效应而发生的作用,不是由于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起作用的;第二种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 DNA 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 DNA 从数据上看是如何的纯净,它仍然可能有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为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Avery 和他的同事们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从粗糙型(即 R 突变型)品系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更加粗糙、更加不规则的突变型 ER ,并且发现从 R 品系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DNA 可以完成 ER 向 R 的转化。这样,就证明了在以往实验中作为受体的 R 品系本身还带有一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把 R 品系仍然还具有的一点点残余的合成荚膜的能力转授给那个荚膜缺陷更甚的 ER 品系。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将从 S 品系(作为供体)提取的 DNA 加到 ER 品系(作为受体)中,也能实现 ER 向 R 的转化。如果把这种第一轮的 R 转化物抽取一些加以培养,然后再加进 S供 体的 DNA ,仍然会出现 R 向 S 的转化。这些发现彻底否定了 “DNA 仅仅是在多糖荚膜合成中作为一种外源化学介质进行干扰而导致转化作用 ” 的观点。 图 5 、 Avery 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的实验 Avery 还证明,肺炎双球菌的 DNA 不但带有编码荚膜形成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带有对青霉素产生抗性的所需要的信息。荚膜的形成和对青霉素的抗性都是由不同的 DNA 分子控制着。当这些实验结果在一经发表,荚膜转化作用是生理性的而不是遗传性的错误观点便烟消云散了。 针对第二种否定意见, Avery 等于先后用蛋白水解酶、核糖核酸酶和 DNA 酶分别处理肺炎球菌的细胞抽提物。结果表明,前两种酶根本不影响抽提物的生物学效能,但只要一加入 DNA 酶,转化活性就立即丧失了。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DNA 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他们继续对转化因子进行化学提纯。到 1949 年时,已经能把附着在活性 DNA 上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到 0.02 %。 可是,由于著名生物学家、 1915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Willstatter 曾经在实验中出现过酶溶液浓度太低,在当时难以用常规的化学检验法检测,但其仍具催化活性,便做出了酶不是蛋白质的错误结论,宣称已经制成了不含蛋白质的酶。因为有了这样的先例, 1944 年的科学界对这种前车之鉴仍记忆犹新。所以,当 Avery 等公布他们的结论后,害怕再上当受骗的科学界便不敢再盲从。 1952 年, Alfred Hershey 和 Martha Chase 以 T2 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一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他们的发现对科学家们接受 DNA 是遗传物质这一事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 6 、 Alfred Hershey ( 1908-1997 ) T2 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各占一半,其宿主菌是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所有 T2 噬菌体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繁殖。基于这个特点, Hershey 和 Chase 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病毒在感染细菌时仅将 DNA 注入细胞中,而绝大多数蛋白质则吸附在细菌表面。这就暗示了病毒复制需要的遗传信息应该在 DNA 中。另外, DNA 含有磷原子和没有硫原子,而蛋白质则相反,含有硫原子没有磷原子。根据这个特征, Hershey 和 Chase 将 T2 噬菌体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2 P ,或者含有 35 S 的培养基中。 当标记着 35 S 的 T2 噬菌体与细菌一起温育几分钟后,用搅拌器给予感染了病毒的细菌适宜的剪切力,大部分放射活性 ( 即病毒蛋白质 ) 会从细菌表面脱离。当标记 32 P 的 T2 噬菌体与细菌共温育后,搅拌器并不能去除放射性,在细菌中发现了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 DNA 。这些结果说明病毒 DNA 进入宿主菌,蛋白衣壳则留在细菌外面。由于病毒是在细菌体内产生的,因此, Hershey 和 Chase 的实验说明指导 DNA 复制和蛋白质衣壳合成的遗传信息必定在父本 DNA 中。而子代病毒颗粒含有 32 P ,没有 35 S ,也说明了这一点。 图 7 、 Hershey 和 Chase 进行的 T2 噬菌体的同位素标记实验 在 Hershey 和 Chase 的实验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不少的 35 S (即病毒蛋白质)会和 DNA 一起进入宿主菌。所以,这一小部分病毒蛋白很有可能也携带遗传信息。后来,科学家们改进了实验方法,用高纯度的噬菌体 DNA 转染细菌的原生质体(去除细菌细胞壁),获得了有感染活性的噬菌体后代,再次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 遗憾的是, Avery 发现 DNA 是遗传物质的时候已经 67 岁了,由于科学界的不同认识,科学界迟迟不肯承认 DNA 是遗传物质。直到 1969 年才授予 Hershey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时候 Avery 已经去世 14 年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科学家、凝胶电泳技术的奠基人 Arne Tiselius 曾经多次表示,尽管 Avery 的杰出工作多次被诺贝尔奖提名,但其还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曾经有人说, Avery 生性淡泊,不愿与人交往影响了他获得诺贝尔奖;也有人说 Avery际 遇不好,很多有关 DNA 的研究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些奖励的获得都是建立在 Avery 工作的基础之上的;还有人说, Avery 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因为他的工作非常伟大,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承认。虽然 Avery 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其发现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每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对同学们说,不是 Avery 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而是 Avery 的发现太伟大了,以至于诺贝尔奖这样的奖项对 Avery 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来说太渺小了。另外一个例子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伟大的发明是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却是一个大家认为对他不那么重要的光电效应研究。 获得不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你要足够长寿。嘿嘿!祝大家健康, 能活个大岁数!
28707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美国近20%的科学家打算去他国寻求机会
PZhou 2013-8-31 08:51
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0%的科学家考虑离开美国,科研经费的缩减是部分因素。详见: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08/29/sequestration-scientists_n_3825128.html
1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研制出能溶解于水的芯片
热度 1 redtree 2013-7-23 04:59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能溶解于水的芯片 作者:刘航 罗明 郑乐欣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3-7-22 14:39:59 如果你要丢弃的旧手机或者计算机能自毁,在水里溶解掉,这一定会把对环境的破坏大幅降低。这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但美国的科学家近日宣称,要想让这个想法完全实现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近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电子工程师与化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能溶解于水的芯片,这种可以在大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微芯片由天然纤维制成,是一种全功能的无线收发装置。参与研制的伊利诺斯大学教授、材料科学工程师与化学家约翰·罗杰斯解释说:“这是一块瞬态集成电路。一个简单的无线电收发装置的电路。它包括晶体管,一些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导体。所有这些都集成在这块丝质薄层上,这是天然材料。” 罗杰斯表示,这种芯片的研发属于一项名为“注定消逝”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开发出可靠且环保的电子产品,“注定消逝,但以一种完全可控的方式注定消逝。所以我们不是在讨论一种不可靠的、脆弱的电子器件。我们谈论的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电子器件,拥有极好的特性,不受时间影响,直到你不再需要这个装置的时刻,然后它就会融化掉。这简直是魔术。”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期盼着技术进步,希望听到音乐的音效更好,计算机运行更快,手机比以前有更多的功能,但是,所有这些进步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每年人们丢弃的电子产品都会堆积如山。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数字,美国仅在2005年就产生出22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只有大约37.9万吨能得到重复利用。 罗杰斯认为,为实现重复利用而延缓技术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错误途径,他主张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种新技术,通过简单地溶解掉电子器件让难题消失。当然,从制造能在水中消失的小芯片,到相应研发出可溶解的并能驱动整个复杂电子装置的主板,这中间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罗杰斯指出,这才是未来前进的方向,“你的手机不需要持续工作25年或者50年,因为没有人的手机会用那么久。电子器件能工作那么久,但并不适用,实际上使用不到预期寿命反而对生产效果不利,因为这迫使你重复利用或者不得不处理所有的废品。所以如果你能用有三到五年寿命,然后自然溶解的材料制造出关键部件或者最终乃至整部手机,那会是非常理想的。” 罗杰斯表示,这项技术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对人们的健康以及对保护环境将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新的材料会对人体健康以及提供卫生保健的方式有广泛和有益的影响,同时还会让你的环境更安全、更健康,因为你将会更有效地限制碎片,这对环境有积极效果,因为你再也不会囤积一大堆与废弃电子产品相关的有毒废物。这就是我们的远景。” ​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41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联合签名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转载)
热度 5 yingquanliang 2013-5-22 07:22
(摘自《奥秘》) 美国科学家联合签名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 在这篇反对文章上签名的美国科学家共有514名,其中有154名是生物学家;76名是化学家,63名是物理学家,其余的是一些毗邻学科的专家们。在这些科学家联合签名的反对文章中写道:“我们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表示非常的怀疑。” 这篇文章还称:“我们对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表示怀疑。我们认为,作为科学家,我们有责任要求各领域科学界进行一系列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定达尔文的理论是否合理。”据这篇反对文章的起草者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具有极其复杂的发展过程,达尔文进化理论狭窄的框框根本容纳不了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未来发展进程。 猴子比人聪明得多 几年前,一位长期从事猴子野外行为研究的人说,猴子的行为十分神秘,几年研究下来,越发觉得进化论的理论无法站住脚。猴子的群体的管理方式很独特,它们有很多办法“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很多东西是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比如对自然变化的反应,猴子比人要聪明得多,对于地震、洪水等各种灾难的反应,比科学仪器还准确。怎么能说人是猴子变的呢?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算,人类出现文明最多也就是1万年吧。那么按着这个推理,猴子应该是最聪明的动物了,在猴子变成人之前,应该是它们主宰世界了,这又和进化论物种竞争的说法矛盾了。 进化论认为,生物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而成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世界上万物都是这样进化来的了,那么小白鼠是什么进化来的?大象是什么进化来的?苍蝇蚊子是什么进化来的?现代生物学分类的那些不同的动植物中,同一分类级别的物种,哪些是简单的,哪些是高级的?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当时有多少猴子变成了人,什么样的猴子能变成人,什么样的猴子不能变成人?地球上那些没有猴子的地方,人是怎么来的?远古时期又没有交通工具。 这位研究工作者说,如果把所有的疑问提出来自己就完了,研究课题就得结束。因为那些老“科学家”绝对不同意这种背叛达尔文的观点。因为这样,他们就等于在推翻自己研究一辈子的“成果”,等于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500名科学家否定进化论 超过50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质疑。签署声明的科学家当中,有的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享有很高声望的成员。2001年,PBS电视台为宣传其“进化”系列节目发表声明称:“实际上,世界上的每一个科学家都相信进化论是正确的。”就在那个时候,西雅图的“发现学会”对PBS的言论首次提出了质疑。 “发现学会科学与文化中心”副主任约翰·韦斯特说:“达尔文主义者仍在说没有一个严肃科学家怀疑进化论,但是这里有500名科学家愿意公开表示他们质疑这一理论。” 其实达尔文没有肯定过他的理论。专家说: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设理论,达尔文希望将来能发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进化论是对的,可是经得起检验的证据至今也没有找到,而且进化论的理论与事实也出入太大,论证模棱两可,结论也无法重复。后来的学者是把进化论当作一种科学的信仰继承下来的。这种新奇的假说很快形成了一个流行的信仰,人云亦云,现在被人当成了真理。 如果进化存在,必然存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之间的过渡类型,否则进化就是谬论。在逻辑上,过渡类型的化石也就成了进化论的三大证据之一。而事实上,这方面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用,达尔文等人猜想20世纪会找到明确的证据,结果现代的人一着急就自己伪造证据。 数起伪造的“进化论证据” 在从猿到人的问题上,寻找过渡物种“类猿人”,早就列入了科学的“十大悬案”。数次宣布的人类始祖,很快就被否定了。例如,1892年发现的人和猿之间的过渡化石“嘉伯人”,是一块猿的头骨和相距 40英尺的一根人的腿骨拼凑出来的,学术界否定了“嘉伯人”,科教方面却还在宣传。直到1984年“嘉伯人”才被新发现的猿人化石“露茜”代替。但后来的鉴定中,露茜也被大部分学者否定了,科学家已经确定了露茜是一种绝种的猿,和人无关。 6具“始祖鸟化石”的相继问世,轰动了世界,成为鸟类和爬行动物之间过渡物种的典范。后来鉴定出5具是人造的,剩下的一具拥有者坚决拒绝拿出来做任何鉴定。最初的“发现者”坦白了造假的原因之一:太信仰进化论了,找不出证据只好自己伪造。 科学最新研究:地球上动物首次出现的时间距今不超过5.8亿年。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论“推算”人类出现文明都没有超过一万年。可是另一项考古成果却是 20亿年前,非洲落后的加蓬共和国造了一个核反应堆!那时候连动物都没有,这不是打坚持进化论学说的科学家嘴巴吗? 18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太波山下出土了许多精巧的石器工具,鉴定后确认这是5500万年前的遗迹,完全打破了进化论里人类进化的体系。其实很多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进化论使科学走进死胡同。 1966年,墨西哥的霍亚勒克出土了一批铁矛,美国地质学家麦金泰尔博士奉命去鉴定。她用了两种方法测定了铁矛的年代,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距今25万年。这个违背进化论的结果实在让科学界无法接受。一个欧洲学者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改成了人们愿意接受的年代。而麦金泰尔,这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声望的教授,却从此失去了在相关领域里工作的一切机会。 已故的考古学家阿曼塔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他在墨西哥的普瑞拉瓦城发现了一个史前动物的颌骨,里面有一块残破的铁矛的矛头,鉴定发现是26万年前的武器,一些刊物公布了这个不寻常的发现,但很快招来了“权威们”不做任何调查的批判,阿曼塔的事业也从此被扼杀了。 达尔文“进化论”被推翻的原因 达尔文“进化论”统治了科学界一百多年,其核心思想是,一切生物都是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的,在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进化条件是,基本生物元素通过随机的、偶然的碰撞,使得其自身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逐渐向高级生命过渡。 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其核心思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反响,人们按照这种生存竞争理念在社会上不断求得自身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理论显示出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上,投机倒把、弄虚作假、贪赃枉法、学历造假、偷税漏税等蔚然成风,他们抱着所谓的侥幸投机心理期望能够躲过法律的制裁,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说,还是深受那种随机进化论的影响,因为人是随机的产物,所以人的一切进步的东西似乎通过侥幸与投机才能实现。 还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上很多顶级科学家开始对进化论产生了怀疑,他们借助现代的高科技,包括显微技术、化学技术、克隆技术、生物技术、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技术等一系列现代科技,发现进化论的种种局限性,仅仅是一种从感性上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理论,其假设前提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现在研究物质进入了微观时代,科学家们对微观世界的一个分子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这个分子之所以具有一个整体功能,是因为这个分子是由无数个零部件组成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各司其职,各自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功能,有的负责能量运输,有的负责指挥方向,有的负责废弃物质与能量的处理,有的负责协调各个零件的关系等,如此这般复杂的分子内部结构,比世界上最复杂的加工厂还要复杂很多倍,研究发现,这些零件必须同时具备,少了任何一个,整体分子的功能都不复存在。 所以,无数个零件必须同时具备,整体功能才得以实现,按照进化论来说,显然是无法解释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仅在微观世界这一方面,科学家们通过无数事例越来越发现进化论有局限性,其实,进化论在短暂的历史时期而言,它是合理的,但从整个宇宙起源过程来看,它的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必将被另一种新的宇宙理论取代。
891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警告称地球上氦气将在25年内用尽
meteoran 2013-5-2 16:27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聚会等热闹的场合廉价的氦气气球随处可见,这种气体看起来似乎非常廉价。但实际上氦气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美国科学家警告称地球上的氦资源将在25至30年内耗尽。   氦气是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惰性气体,地球上的氦气资源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被大量消耗。这对于用磁共振扫描仪的医院来说简直是个灾难,因为氦气被用于冷却磁共振扫描仪。   世界最大的氦气生产商—美国国家氦气储备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城市阿马里洛的一处废弃的飞机场里,该公司正以较低的价格转让。1996年,美国政府通过一项法案,根据此法案,美国国家氦气储备公司必须在2015年之前出售,以偿还建立时的费用。这意味着,氦气这种不可再生的气体,正以十分低廉的价格被出售。   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诺贝尔获得者罗伯特•理查森(Robert Richardson)表示,一旦氦资源耗尽,我们将找不到代替品。他警告说,虽然有些用氦气的设备可以找到其它物质来代替,但像磁共振扫描仪这样的设备是没有物质可代替氦的。因为他们不能达到氦的低温效果,没有代替品能比氦的沸点更低。在低温工程中氦是可循环的。如果氦气的价格足够高的话,那么其他行业将循环利用氦。   氦气是在某些矿石缓慢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形成的,几乎我们所有的储备都是开采天然气时的副产品。只有一种方式可取得更多的氦气,就是从氚(一种放射性氢,美国在1988年后停止生产)的衰变中取得。   美国储藏了世界上80%的氦气,所以美国以低价位出售的氦气的决定很大的打击了氦气市场。理查森教授说,以低价位出售氦气,使得氦气并没有被视为珍贵资源,而是使资源被严重“糟蹋”。他说:“问题是氦气将在短短25年中用尽,而美国政府的政策却使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他表示,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以自由市场为主导,那样的话,也就意味着现在在孩子们聚会中出现的氦气球将会被卖到100美元左右。(尚力)    (责任编辑:罗园)
3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Cell:美国科学家发现细胞中mRNA自我摧毁机制
热度 1 yiming123 2013-4-15 21:26
美国叶史瓦大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利用第一个已知的机制控制 mRNA 的存活。这些关于 mRNA 的发现可能对逆转癌症不受调控的细胞分裂提供启示。 2011 年 12 月 22 日,该研究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该研究通信作者 Robert Singer 博士说, “ 我们研究的 mRNA 分子命运类似希腊悲剧。它们的命运在诞生那一刻就被决定了。 ” 该研究是利用 Singer 博士之前开发出的高级显微镜技术在酵母细胞中开展的,该技术也是第一次允许科学家在单个细胞中实时观察单个分子。 制造蛋白的指令编码在基因的 DNA 序列上,而基因则是位于每个细胞核染色体中。但是要制造蛋白,基因的 DNA 编码必须拷贝或者说转录到 mRNA 分子 上,然后 mRNA 从细胞核迁移到细胞蛋白制造工厂所在的细胞质。因为一旦 mRNA 存在,它就能够作为模板制造蛋白。因此科学家长期以来就怀疑当一种蛋白水平积累到危害的程度时细胞必须存在降解 mRNA 的方法。 Singer 博士说, “ 细胞在这个时候会以某种方式摧毁的 mRNA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 ” 在他们寻求这种机制时, Singer 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集中注意在两种基因 SWI5 和 CLB2 ,它们编码的蛋白调节细胞周期 — 细胞分裂期间复杂的一系列步骤,首先复制它的遗传物质,然后将遗传物质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为了合适地规划细胞周期, SWI5 和 CLB2 基因编码的蛋白水平必须得到精致控制,这就意味着这两种基因制造的 mRNA 将是有目的降解的首要候选物。 引人注目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 mRNA 事实上携带着最终将自己摧毁的分子 “ 自我摧毁定时器 (self-destructtimer)” 。 当基因被转录时,称作启动子区域的基因部分起着打开基因的作用,这样 DNA 将被拷贝到 mRNA 上。这些艾伯特 ­ —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 SWI5 和 CLB2 启动子区域也有其他作用:它们招募一种蛋白 Dbf2p ,这样当 mRNA 分子被合成时, Dbf2p 就与它们结合。 这些 mRNA (由 SWI5 和 CLB2 基因转录而来而且携带 Dbf2p 蛋白)就使得它们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蛋白 Dbf20p 通过与 Dbf2p 连接在一起以便搭上 mRNA 分子,而且这两种蛋白一起就导致这些 mRNA 分子快速降解。 Singer 说, “ 我们的发现表明蛋白水平必须得到仔细控制,制造蛋白的基因含有启动子区域,正是该启动子区域在 mRNA 分子刚产生的时候就决定着它们死亡的命运,而且启动子区域是通过招募蛋白 Dbf2p—mRNA 合成和它的最终降解之间常见因子 — 来标记新制造的 mRNA 来行使的。 Dbf2p 在 mRNA 诞生开始就与 mRNA 附着在一起,然后在接收到指示不应当制造更多蛋白的信号后作出应答,从而下达摧毁 mRNA 的命令。 ” Singer 说,尽管这些观察都是与酵母细胞相关,但是他相信这种控制人 mRNA 降解的过程 “ 将也是非常类似的 ” ,可能用于对抗癌症。他注意到, “ 人们一旦获得对控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机制新认识,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来调节癌症中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
262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
crossludo 2013-3-13 22:16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邢定钰代表答疑 基础研究到底有什么用? “前两天有记者追着我问,基础研究到底有什么用?”见是科技日报的记者,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邢定钰院士欣然接受了采访。 邢定钰用了美国科学家罗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段话作为回答,“这位美国科学家把美国经济、技术的领先比作面包屑,把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地位比作面包。他说,‘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停止科学的进步, 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 ,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 “我也常遇到政府、官员追问,你这个研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是什么?就像刚才的电视台记者,也在问这个问题。我总回答,基础研究是源泉。提高我国科技含金量必须要原创,不能总在国外发明后跟着做;不能进口的是技术,输出的是服装、鞋子。现在提倡以产业为主的原始创新,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但具体怎么做,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中间过程非常复杂。”
个人分类: 现实社会|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人类大脑细胞能使老鼠更聪明
crossludo 2013-3-10 17:22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人类大脑细胞能使老鼠更聪明。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移植到老鼠体内时,老鼠变得更聪明,学东西更快了,这一发现或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所启发。 人类大脑的星形胶质细胞能与大量的神经元建立联系,其他物种则不行。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移植到老鼠体内时,老鼠变得更聪明,学东西更快了,这一发现或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所启发。 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更多、体积更大、更具多样性。基于这种观察,科学家猜想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人类更高的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老鼠体内普通的神经细胞能完全与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共存,于是,科学家将这种细胞移植到刚出生的老鼠体内,并进行对比实验。 当被移植星形胶质细胞的老鼠成年时,科学家发现它们比普通的老鼠更聪明,具体表现为,被移植该种细胞的老鼠脑电波传输速度更快,并且在电刺激下能较为迅速地做出反应。研究者还发现,移植了人类星形胶质细胞的老鼠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了。 主导此次研究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神经学博士史蒂芬·戈德曼说:“我们认为这是对人类神经胶质细胞的独特的功能优势的首次证明。” 研究者们认为,这个发现可帮助医疗机构了解和治疗一些可能由胶质细胞引起的神经疾病。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1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创造人类“第六感”
crossludo 2013-2-19 11:29
美国科学家研发的脑部植入物使得人们能够检测到不可见的红外光。 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英国每日电邮报道,近日科学家通过一种可检红外光的脑部植入物创造了人类“第六感”。虽然人们不能直接观测到红外光,但实验室的小白鼠能 够通过连接在与触感有关的大脑区域的电极而检测到它的存在 。类似的设备曾被用于弥补丧失的功能,例如帮助瘫痪病人通过思想移动屏幕鼠标。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首次将这种设备用于赋予动物一项全新的感官。 米格尔·尼科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博士表示这仅仅是有关“ 大脑-大脑界面 ”研究的重大突破的前奏,这篇研究被发表在自然通信杂志上。 上周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年度会议上,尼科莱利斯博士将这项神秘的工作描述为“没有人预料到它能够实现。”第二篇相关文章在发表前都将保密,但尼科莱利斯博士的评论让很多人重燃希望,大脑植入物或真可能允许动物 通过大脑与对方间接互动。 在第一项研究中,实验老鼠头部佩戴红外探测器,后者通过电极与大脑中负责触感的区域相连。当老鼠被困的笼子里的三盏紫外线光源之一亮起时,老鼠立即开始摩擦自己的胡须,这表明它们感觉似乎正接触着不可见光。 在进行一个月的训练后,老鼠学会将这种新的感官与光源相联系,并能够以高达100%的精确率找到究竟是哪一盏灯亮着。同时一只猴子也被训练执行同样的任务。 这项研究表明用于处理一种感官的大脑某部分区域也能够同时解译其它类型的感官信息。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说,将植入物植入大脑特定区域,或可帮助因视觉皮质受损而失明的人重见光明。 尼科莱利斯博士说道:“我们进行的研究无非就是论证了,通过让老鼠‘接触’哺乳动物无法监测的红外光,我们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感官。脑部神经会对触感和红外光同时做出回应。这表明成人大脑或能够获得新的能力。” “这暗示着,在未来,你能使用假肢器官借助大脑的其它区域修复丢失的感觉形态,例如视觉。”这项研究是一项国际合作的一部分,后者旨在建立一套全身的装配,使得瘫痪的人能够利用大脑控制设备的移动,从而实现再次行走。 这套装配可内置红外感官设备,以告知着装者四肢的位置并让他们再次真实的“感觉”到物体。尼科莱利斯博士和同事希望能够在2014年巴西举行的世界杯开幕式上揭开这款“外骨骼”的神秘面纱。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开发新技术 通过增删基因完善缺陷基因组
crossludo 2013-1-10 16:49
美国科学家开发新技术,可通过增加和删除基因的方式精确地改变活细胞的基因组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通过增加和删除基因的方式精确地改变活细胞的基因组。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廉价的方式来设计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开发新的疗法,操控生物体生产生物燃料,以及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张峰(Feng Zhang)表示,为了开发新的 “基因组编辑” 技术,研究人员修改了一组细菌蛋白(它们可抵御病毒入侵)。利用这个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同时改变数个基因组位点,并可以更好地控制新基因的插入位点。   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方法对基因组进行编辑。他们开发了一种称作 “同源重组” 的技术:通过在目的基因两侧引入与插入基因组区域相匹配的序列,将一段DNA片段导入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上。然而由于正常细胞中的自然重组过程不常发生,因此这一技术的成功率很低。   张锋表示,新系统更加容易使用。研究人员利用自然生成的细菌蛋白质-RNA系统识别和剪断病毒DNA,能够生成一些DNA编辑复合物,复合物中包含有结合短RNA序列的Cas9核酸酶。这些序列设计成能够靶向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点。当它们遇到匹配序列时,Cas9就会切割DNA。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互联网与脑科学的关系会成为科学热点么?
热度 3 liufeng 2012-12-31 23:16
对于我和研究伙伴而言,2012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历经7年的不断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互联网进化论》的写作。 详细的阐述了互联网与脑科学交叉对比的研究成果。 对7年前给自己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初步解答: 互联网的最终结构是什么.有没有规律可循? 互联网的革命最终将带来哪个领域的科学突破? 我们的答案是: 互联网的最终结构将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 互联网的革命将导致脑科学的重大突破。 这个答案也许很简单, 但它却耗费了近百万元的资金支持 耗费了我们最宝贵的7年时间。 当2008年我们发表论文,第一次阐述互联网与人类大脑的关系问题时, 我知道我们有可能在一个重大的新科学领域面前走在美国人的前面。 一直到2012年11月,美国科学家在自然网站上发表论文, 第一次明确提出互联网与大脑可能有相似性问题。 而在这之前的7年里, 我们 绘制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结构图, 绘制了互联网进化到类脑结构的9张进化示意图, 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了人脑中存在类搜索引擎,类维基百科,类SNS的功能。 总结了互联网进化的9条规律。 科学其实也存在竞争,西方科学界在这一点从不会含糊。 我们只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当未来这个领域被主流科学界重视的时候, 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已经艰难的走过了7年。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2013年,互联网与脑科学的关系会成为科学的热点 依然有更多工作值得深入,它们包括: 1.互联网类神经反射弧的工作机理是怎样的? 2.互联网系统的智能或智商水平能不能设计出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并与人类智商对比? 3.人脑中的类互联网功能和应用能不能得到神经生理学的实验支持? 4.是什么未知的原因导致互联网和人脑向用一个方向进化? 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介绍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a83bf01011wbh.html 2012年12月31日 23点 写于北京,刘锋
个人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4230 次阅读|8 个评论
从流浪他国的美国科学家说起
热度 3 tianyizhang6 2012-12-24 13:15
Bruce Edgar 前两年从华盛顿大学去了德国,这是令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美国人,在本领域做得很不错,是《 Cell 》 editorialboard 成员,居然离开美国而漂泊他乡。当然,也不排除德国的大学花重金把他挖过去。他目前实验室的阵容还是可以的。 但小道消息说,他实验室的经费在几年前遇到了一些麻烦 。在目前的美国科研环境里,如果不做到跟临床应用有关的,那恐怕都不乐观,《 Cell 》 editorialboard 成员也不例外。像 BruceEdgar 这种人去德国恐怕可以要到未来 10 年不愁钱的 deal 。这也不赖。 除了 BruceEdgar ,我知道的另一位流浪美国科学家是 Steve Cohen 。这兄弟在外已经混了快二十年了,以前在 EMBO ,目前在新加坡。他的原因浪漫一些:曲了个欧洲老婆,妻唱夫随。 科学网上有很多关于“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怎样的科学环境”这种大问题的讨论,但对于每个科学家来说,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实验室的前景。在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找资源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 中国政府以及现有中国科学界的水平决定了能引进什么样的科学家。也许中国人在思想上要更开放一些,科学就是科学,不要把科学与爱国、出身、“我们的共同利益”等等东西捆绑在一起。因为捆绑在一起之后,就没人能秤得出引进的科学究竟是几斤几两。 中国的年轻人不应该把人分为多少零后的、是海龟还是土鳖,因为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无论在迷茫的时候,还是在快乐的时候,我们都要带着两个问题:我站在哪里?我要去哪里?考虑这两个问题的参考系要逐渐放大,最好能是“世界视野”的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40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自然的声音 虫鸣律动
crossludo 2012-12-15 13:35
环境好不好,鸟儿早知道 ——鸟类也可担当环境监测哨兵 长久以来,鸟类一直被视为人类良友:它们消灭害虫、长途传递信息、甚至作为宠物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小小的鸟类也可以担当环境监测的“大任”——双色树燕和信鸽等可被用以环境监测工作,监测其栖息地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包括环境治理工作的效果等),为人类采取进一步的环保措施提供有效的警示信号。 双色树燕能够标示污染沉积物质含量 美国地质调查局中西部环境科学中心的科学家托马斯·卡斯特指出,一些以昆虫为食物的筑巢鸟类习惯于在湖泊床或者河床沉积物上构筑巢洞孵化幼鸟,这些鸟可以成为很好的“生物监测器”,用来监测环境污染的有关情况。因为上述沉积物中的任何污染,都能够在鸟、鸟蛋以及幼鸟的身体上以某些独特的方式得到体现。 双色树燕就能担当环境监测的作用。美国伊利诺斯州西南部克拉布奥查德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附近,有一家生产电容器的工厂,7年前有关部门就采取相应措施治理该厂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然而科学家在对其附近栖息的双色树燕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双色树燕所生产的蛋和孵化的幼燕体内依然能够检测出“相当数量”的有毒化学物品——多氯化联二苯(PCB)。PCB一般被用于变压器、电容器以及油漆等产品的添加剂中,是一种环境激素,可以造成许多野生动物的繁殖衰退并抑制其免疫系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危害。卡斯特认为这一发现“能促使人们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清理有害沉积物。” 11月中旬,在美国加州长滩召开的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年会上,卡斯特介绍了其研究小组的工作。2010年有关部门采取行动,对俄亥俄州渥太华河流域托莱多附近的环境进行治理,以清除污染沉积物。卡斯特小组利用双色树燕来监测这一治理计划的效果,虽然目前尚未获得全部数据,但研究工作进展良好。他说:“从鸟类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热点(栖息地)。” 利用双色树燕监测环境的优势之一是,它们以寻觅食物的范围相当小而闻名——仅限于其洞巢周围方圆500米以内,所觅食物的污染程度能够反映该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卡斯特认为:“它们能够表征有限的局部(区域)污染。”如果打算研究其他感兴趣的区域,研究人员可以将双色树燕的巢穴悬置在杆子上,并将其放置在相应的区域,以将燕子吸引到这一区域。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环境污染项目负责人罗格尔·赫尔姆认为,利用双色树燕监测环境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们提供了“具有可复制性的”试验途径,这种方法远远好于盲目地搜集动物样本并从中获取“少量数据”的做法。 赫尔姆还指出,这种方法对鸟类也有益,因为鸟巢箱改善了鸟的栖息环境。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也可能会损失少数鸟蛋和鸟巢,但不会伤害这一物种。赫尔姆说:“一般来讲,鸟的巢穴并不都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50%以上的鸟巢能够被保存就实属罕见了。这项工作的奇妙之处在于,你能够发现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最糟糕的事情是,即便你损害了很多东西但却得不到任何有益的结果——因为你无法获得足够的样本量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信鸽可以监测空气质量 双色树燕并不是唯一被科学家用于环境监测的鸟类。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的野生动物毒物学家理查德·哈尔布鲁克则利用信鸽来监测空气质量。 信鸽曾被用于长途传递信息,目前全世界依然有许多爱好者饲养比赛用信鸽。在现代城市很多信鸽被主人安置在很高的楼层上,它们不间断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更为有利的是,人们很熟悉信鸽的生活史,而野鸟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哈尔布鲁克说,很多信鸽爱好者“(对其生活史)保持着极其详尽的记录”。 在一项先导性研究中,哈尔布鲁克仔细研究了从美国、菲律宾和中国等国信鸽爱好者那里购买的信鸽。他在这些信鸽身上发现了某些与健康相关、十分惊人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与信鸽栖息环境的空气质量有明显的关联度。例如,来自某些城市的信鸽具有黑肺和睾丸增大现象。其中一只信鸽的睾丸异常大,竟然占信鸽总体重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那些栖息在中国和美国污染较少的城市的信鸽,其身体器官则很健康。 此外哈尔布鲁克还发现,某些北京信鸽的肺部和肝部含有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数量,比那些来自空气质量更清洁的地方的信鸽高出3至4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是化石燃料燃烧后的副产品,是一种致癌物质。哈尔布鲁克认为:“这表明这些环境污染物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都可能产生危害作用。”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1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他和尚还是尼姑
热度 1 wyc 2012-10-27 07:54
汪育才 2012-10-25 09:39 我与scl 的交流并不在于和尚或是尼姑.。 更在于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 有人评论我国科学队伍时曾说, 当美国科学家在进行n次抽象时, 我们中的有些人連1次抽象也上不去。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7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研制“纳米花”电池 将用于智能手机
crossludo 2012-10-17 12:40
科学家研制“纳米花”电池 将用于智能手机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纳米花”电池,能够以独特的表面结构存储更多的能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科学家最新设计一种微型电池,这种微小粉红色纳米结构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电池设计,以独特的表面结构存储能量。这种“纳米花”是由硫化锗(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其花卉外形以更小的空间具有更多的表面结构来存储能量,这将成为理想的能量存储应用,例如:智能手机电池。 “纳米花”仅有20-30纳米厚,长100微米,以较小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用于制造新型智能手机电池 这项突破性技术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曹林友(音译)和同事研制的,为了创建这个纳米花卉结构,研究小组首次在火炉中加热粉末状半导体材料,使其蒸发之后吹至火炉中一个温度较低区域,使其逐层沉淀下来。 这种层状结构仅有20-30纳米厚,长100微米,当逐层添加时每一层在下层基础上延伸,形成一个类似于万寿菊或者康乃馨的花卉结构。 研究小组强调,花卉结构可增强锂电池的蓄能,这是因为更纤薄的结构和更大的表面积可存储更多的锂离子,基于相同原因,这种结构也可用于增强超导体性能。关于“纳米花”电池的详细研究报告已发表在《ACS纳米》期刊上。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周国际要闻(10月2日—10月14日)
crossludo 2012-10-15 23:30
一周国际要闻(10月2日—10月14日) 2012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 自北京时间10月8日起,本年度的诺贝尔奖陆续开始揭晓。8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而今年7月4日欧核中心曾宣布新发现“上帝粒子”的证据——这项被认为是30年来最伟大科学发现之一的新成果,据说让诺奖评审十分为之头疼。但9日揭晓的物理学奖并未花落于此,而是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因“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获此殊荣。 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与布赖恩·科比尔卡,以奖励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之后,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称其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一周之“首” 首次观察到量子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在量子条件下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进行,这是科学家们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寻求得到的“真相”。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团队现在利用两束低温超声束的“合并”,以实验第一次证明,在超低温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发生戏剧性变化;其也为反应动力学学科提供出一个超灵敏的探测器;还给了人们一个机会,得以深入洞察粒子作为波的形式存在的奇异量子世界;更重要的是,它可能解释在茫茫星际空间中,那些无比寒冷地区曾经或正在发生的化学反应。 商业飞船首执NASA任务抵达空间站 美国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首艘商业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目前已成功对接到国际空间站。今年5月该飞船曾首次拜访空间站,但只是象征性地为空间站带去一些货物,而此次是美国的商业飞船首次履行合同正式执行美国宇航局(NASA)的运货任务,此举也标志着NASA向空间站运输方式的重大转变。但在搭载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后,尽管官方宣布发射取得了成功,但第一级的9台发动机之一在火箭奔向轨道的过程中由于尚未说明的故障而发生了停机,不过这一异常情况并未影响后续工作。 首个基于硅的可工作量子位 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硅材料内的单个原子,制成了首个可工作的量子位。目前已能隔离、测量和控制附属于单个原子的电子,而制造所使用装置的方式也与制造普通电脑硅芯片的方式近似。这一成就是实现以单原子为基础的硅基量子计算机的关键进展,对于量子计算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周技术刷新 石墨烯涂层提高金属耐腐蚀性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一种叫做“化学气相沉积”的技术,在800摄氏度—900摄氏度时使石墨烯紧密贴在铜上,并在盐水中对其进行测试,终于用肉眼看不见的石墨烯薄膜作为涂层,使铜的耐腐蚀性增强近百倍,为恶劣环境下的金属防洪提供了巨大潜力。这也意味着在开发保护性涂层方面有了模式性转变。 等离子体可用于石墨烯掺杂 通常情况下,调整硅半导体性质是借助化学方式对硅进行掺杂。但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此次的研究颠覆了这一理念:改用等离子体振子诱导石墨烯掺杂,该新方式能制成基于石墨烯和等离子体天线的电路,即光学诱导的电子设备。而通过将石墨烯与光结合,有望设计和制造出更高效的电子设备,以及新型的安全与加密设备。 前沿探索 基因突变可让精子游泳能力骤减 英国剑桥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小鼠的一个特定基因副本突变后,其产生精子的尾巴会短17%,导致它们游泳能力骤降。该基因称为RABL2,其突变很容易造成不育,而这是从基因角度找到一种阻止精子游泳的方法,有望在掌握一种新的男性避孕药方面获得关键性突破。 施加磁场可引发癌细胞程序性死亡 癌症治疗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而韩国的研究人员基于细胞凋亡机制,开发出一种方法,通过施加磁场触发“死亡信号”,即可导致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过研究人员指出,目前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大量的科研实验来检验相关过程是否无害,再扩展至人体测试。 “最”案现场 观测到最小最快RNA开关 RNA不但是DNA的“化学表亲”,更是细胞内的一柄“军刀”。而今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了迄今最小、最快的RNA分子开关,而微控开关内涉及了暂时的、局部的RNA结构变化,直至受激状态。这种稀有的、转瞬即逝的结构可提供新的药物靶标,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生素药物提供重大帮助。 迄今距银河系中心黑洞最近恒星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报告称发现了一颗围绕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运行的短周期恒星,仅为11.5年的周期,它成为迄今距离我们银河系中心最近的恒星。而这颗编号S0-102恒星特殊的位置信息可以显示在此处奇特的时空中,快速运行的天体有着怎样的演化特性;同时,其提供了测试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诱人而又独特的对象。 奇观轶闻 火星:有水还有塑料片? 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稍早时间宣布发现了一些火星岩石中含有火星古老河床碎石,表明火星表面确曾有水流淌过,且水流速度约为每秒0.9米水深大概在人的脚踝到臀部之间。不过,在接着完成了一系列的挖掘和粉碎工作之后,“好奇”日前在火星地面发现了一个尺寸非常小的不明物体。通过火星车的分析以及传回地球的图片,NASA工程师们暂时鉴定这块明亮的小碎片有塑料材质的可能,而大多数听到此消息的人们均判断其来源应该就是火星车们自己脱落的残片。
个人分类: 综合科研|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科研信息计量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10-15 10:41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0日11点45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G蛋白偶联受体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含有7个穿膜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所偶联的G蛋白,启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导致各种生物效应。 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10/20121010180359140.htm 信息分析平台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AnneOTate_summarize.cgi?ID=156642t=fw=m 检索策略 "receptors, g-protein-coupled" OR ("receptors" AND "g-protein-coupled" ) OR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OR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信息分析结果 Topics 研究主题分布 论文数 Frq 1 Signal Transduction 887 2 Receptors, G-Protein-Coupled 624 3 Mice, Inbred C57BL 601 4 Mice, Knockout 476 5 Rats, Sprague-Dawley 456 6 Cells, Cultured 437 7 Disease Models, Animal 396 8 Neurons 367 9 Cell Line 360 10 RNA, Messenger 350 11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348 12 Rats, Wistar 282 13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77 14 Brain 261 15 Protein Binding 256 16 Ligands 246 17 Calcium 243 18 Immunohistochemistry 243 19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240 20 Mice, Transgenic 233 Important words重要词汇 Frq 1 gpcr 1722 2 receptor 20193 3 endocannabinoid 560 4 cxcr4 913 5 coupled 5030 6 cannabinoid 1130 7 signaling 4966 8 chemokine 1890 9 cxcl12 286 10 cb1 565 11 agonist 5313 12 knockdown 426 13 antagonist 5906 14 s1p 290 15 wiley 426 16 sirna 394 17 gt 909 18 ccr2 282 19 copyright 479 20 rimonabant 152 Author 作者分布 frq 1 Zhang Y 201 2 Wang Y 170 3 Li Y 155 4 Zhang L 128 5 Zhang J 123 6 Wang J 112 7 Liu J 108 8 Wang L 108 9 Wang X 105 10 Zhang X 105 11 Li J 103 12 Liu Y 101 13 Chen Y 98 14 Wang H 93 15 Zhang H 91 16 Li X 84 17 Chen J 81 18 Li H 79 19 Chen X 78 20 Liu X 78 Affiliations 研究机构分布 frq 1 USA 4081 2 Japan 1398 3 Germany 1069 4 China 1020 5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753 6 Italy 731 7 UK 611 8 France 584 9 Canada 558 10 Department of Medicine 544 11 New York 487 12 Spain 471 13 United States 461 14 School of Medicine 432 15 Boston 431 16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406 17 Australia 356 18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338 19 Faculty of Medicine 335 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30 Journals 期刊分布 frq 1 PLoS One 789 2 J Biol Chem 510 3 Bioorg Med Chem Lett 441 4 J Neurosci 387 5 Br J Pharmacol 349 6 Eur J Pharmacol 340 7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309 8 J Med Chem 233 9 J Pharmacol Exp Ther 230 10 Neuroscience 220 11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15 12 J Immunol 210 13 Neuropharmacology 198 14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192 15 Peptides 188 16 Endocrinology 185 17 Neurosci Lett 167 18 Blood 150 19 J Neurochem 144 20 Brain Res 143 Years 论文年代分布 1 2013 x 2 2012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 201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4 201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5 2009 x 6 2007 x 7 2004 x 8 1995 x Topics 文献聚类 Frq Most recent articles 19630 1 Signal Transduction 887 2 Receptors, G-Protein-Coupled 624 3 Mice, Inbred C57BL 601 4 Rats, Sprague-Dawley 456 5 Cells, Cultured 437 6 Disease Models, Animal 396 7 Cell Line 360 8 RNA, Messenger 350 9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348 10 Rats, Wistar 282 11 Brain 261 12 Protein Binding 256 13 Young Adult 166 14 Polymorphism, Single Nucleotide 154 15 Receptors, CCR5 141 Not indexed by topic 9 Miscellaneous 1740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2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wangyou 2012-10-11 10:58
■本报记者 甘晓 潘希 10 月 10 日, 69 岁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 57 岁的布莱恩·科比尔卡因进一步揭示了 G 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在工作机制,分享了 2012 年诺贝尔化学奖。 而 18 年前, G 蛋白和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s )就曾令他们的发现者——两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看清 G 蛋白激活过程 莱夫科维茨从 1968 年便开始利用放射性碘来寻找细胞接受信号的物质,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 G 蛋白偶联受体”。他找到了多种受体,并将其中的“β - 肾上腺素受体”从细胞壁抽出。上世纪 80 年代,年轻的科比尔卡加入了莱夫科维茨团队。 2007 年,科比尔卡首次用 T4 溶菌酶融合法解析了β - 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该方法后来成为获取 G 蛋白偶联受体三维结构的常规手段。 2011 年,他又在这个受体被激活并向细胞发送信号时获得了三维图像。 “在此之前,一直没有人了解 G 蛋白偶联受体究竟如何激活 G 蛋白。”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评价,“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工作。”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指出, G 蛋白偶联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信号接收器,是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里最基础的一类传导分子。同时,很大一部分药物都以该受体为作用靶点,激活机理研究将对未来药物研发有所助益。 早就被看好的研究 获奖者的名字被公布后,《中国科学报》记者拨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电话,他称自己曾在今年 4 月就非常看好 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他分析,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不时地肯定化学和生物交叉的工作。鉴于 G 蛋白偶联受体本身及其结构解析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该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几乎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江云曾在与科比尔卡合作过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工作,他也在第一时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几个月来我一直向我的同事表示, 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非常有可能获得诺奖。” 这次的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这两位生物化学家在 G- 蛋白偶联受体发现、鉴定及结构生物学研究重要贡献的褒奖, 同时也是对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创造性工作的肯定。 目前的处方药中, 有 50% 以上的药物靶点是 G 蛋白偶联受体。正是由于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合成并筛选了大量的药物分子, 才使得 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走出实验室,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福祉。没有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贡献, G 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只能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 今年 4 月,科比尔卡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当时,施一公曾给同事们写了一封邮件,在介绍完科比尔卡的工作后,他提到:“我个人认为,他今后 5 年之内很可能得诺贝尔奖。” 从他们身上学做真正的科学家 裴钢和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孙金鹏都曾在莱夫科维茨研究组里做过博士后,整个实验室都亲切地称莱夫科维茨为 Bob 。 “ Bob 是一个非常率真的科学家。”裴钢说,“争论时,整个走廊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不过他从来不以老师自居。”孙金鹏则认为:“ Bob 拿奖是实至名归,他多年的努力进取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终究得到了认可。” 施一公与科比尔卡则在两年前结识。“他是一个非常低调、非常认真的人,来清华的时间里,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指导自己的博士后、博士生做实验。” 据裴钢介绍,近年来我国 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越来越多,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在努力追赶先进水平。“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很好,更需要文化和精神上的建设,应从他们身上学做真正的科学家,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工作。” 此外,施一公还透露,科比尔卡的妻子田东山是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裔,两人“夫妻档”配合默契。“他的妻子称得上是幕后英雄,管理实验室、组织人员等工作都由她承担。” 《中国科学报》 (2012-10-11 A1 要闻)
5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liyadong 2012-10-10 20:12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二人将平均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G蛋白偶联受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所偶联的G蛋白,可导致各种生物效应。它参与了广泛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因而一直是新药发现及研究的最重要靶点。 目前为止,163位获奖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1901年和2011年的化学奖,其中包括4名女性。他们平均被授予该奖项的年龄是57岁。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和1980年)。而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1935年他与妻子伊伦·约里奥·居里(诺贝尔奖得主玛丽皮埃尔·居里的女儿)一起获奖,那年他35岁。 三天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已依次颁出,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则将分别于北京时间11日19时、12日17时、15日19时颁发。 人物简介: 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1943年04月15日出生在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领域为受体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目前在杜克大学任职,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布莱恩•科比尔卡,1955年出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分子细胞生理学和医学部博士。他是ConfometRx(一家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办人。他在2011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新闻背景: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回顾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 生活 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与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N015
个人分类: 最新技术|1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法国与美国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zhong 2012-10-9 18:22
  中新网10月9日电据外电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4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法国与美国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热度 1 crossludo 2012-10-9 18:01
法国与美国科学家分享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月9日电 据外电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理由是 “发现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方法”。 David Wineland课题组网址: http://www.nist.gov/pml/div688/grp10/index.cfm Serge Haroche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ollege-de-france.fr/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p=../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 访问: 官网公告 人物简介: 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9月11日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99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同事合作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了量子相干性,获得1992年洪堡奖。2001年以来担任法兰西公学院教授,量子物理学会主席。 大卫·维因兰德,1944年2月24日出生,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读完博士后后,1975年进入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在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任教。    粒子操控与量子世界   塞吉·哈罗什和大卫·维恩兰德各自独立地创立并发展了在不影响粒子量子力学特征的情况下对于单个粒子的测量与操控方法,这种方式在此之前曾经被人们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两位科学家开启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崭新大门,因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对于单个量子粒子进行直接测量而不破坏其量子状态是可能做到的。对于单个的光火物质粒子而言,经典物理学已经不适用,量子力学取而代之。但是单个粒子很难从其周围的环境中被分离出来,并且一旦它和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便会立即丧失其神秘的量子特性。这样一来很多在量子力学中预言的怪异现象就将不再能被直接观察到,因此科学家们只能借助那些可能会影响其量子特性的实验方法来进行观察研究。   量子物理学家塞吉·哈罗什和大卫·维恩兰德各自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小组发展出一种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并操控非常脆弱的量子态,而这在之前是被认为是不可能进行直接观察的。有了他们开发的新方法,物理学家们得以研究,操控粒子或对粒子进行计数。   具体而言,他们两人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很多共通之处。大卫·维恩兰德捕获带电的原子,即离子,随后使用光,即光子对其进行操控和测量。而塞吉·哈罗什采用了相反的手段:他将光子捕获并使用原子对其进行操控和测量。   这两位科学家工作的领域都属于 量子光学 ,研究光与物质之间发生的最基本反应过程,这一领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了长足发展。这两位科学家的开创性工作让研究者们向着研制具有惊人运算速度的量子计算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或许就在这个世纪,量子计算机敬爱那个彻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如传统计算机在上个世纪彻底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他们的工作还将帮助研制超高精度钟表,它将奠定未来精确计时的基础,其精确度将比今天所使用的铯原子钟高出数百倍。 新闻背景:最近5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回顾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特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两位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而获此殊荣。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分享。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8位华裔科学家 诺贝尔奖的一些事实 奖金金额: 诺贝尔奖的奖金总是以瑞典的货币瑞典克朗颁发,每年的奖金金额视诺贝尔基金的投资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当时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1992年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 金质奖章: 金质奖章约重270克,内含黄金,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和词句都不一样。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须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庄重的晚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意大利小镇圣莫雷(诺贝尔逝世的地方)空运而来。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因为他的情人和一个数学家在一起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诺贝尔认为应该把奖授予在实际应用上能造福于人类的杰出人物,而不是数学这种比较抽象的事理。 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193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和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曾颁发给已去世的人。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与许多电影奖项及文学大奖不同,诺贝尔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候选人的名单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种传说,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50年后才能得到验证。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操纵单个量子粒子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J•维因兰德,以表彰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测量和操纵它们的方法。    他们的发明开辟了量子物理学的新时代;他们成功地观测到非常脆弱的量子态,在不破坏单个粒子的前提下直接观察它们的特性;他们的工作为制造新型超高速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也可以用来制造极精准时钟,用于未来的时间标准,比现有的铯原子钟精确百倍。 单个物质粒子包括光子,经典力学不适用,粒子表现出量子性。然而长久以来,单个粒子不能从脱离周围环境直接观测到,科学家只能通过思想实验验证它奇异的表现。 两位获奖者均致力于量子光学领域物质粒子及光子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研究工作。这个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飞跃性的发展。他们的工作有很多相同之处。大卫•维因兰德将带电原子或离子置于势阱中,控制并测量它们的光子。塞尔日•阿罗什则相反,控制并测量势阱中的离子,通过势阱向离子注入光子。 在势阱中控制单个离子 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大卫•维因兰德维因兰德的实验室内,带电原子或离子被置于电场内的势阱中。该实验在真空和低温条件下进行,使粒子远离热和辐射干扰。 维因兰德实验的一个秘诀是使用激光脉冲。他用激光压制离子在势阱中的热运动,使离子停留在最低能量状态,从而观测势阱中离子的量子现象。一个细致调节好的激光束可以使离子进入叠加态,该形态使一个离子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状态。例如,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处于两种能量值。它开始处于较低能量的状态,激光的作用仅仅是向高能量状态轻轻推它,能够使它停留在两种状态的叠加中,进入任何一种状态有相等的可能性。这样可以研究离子的量子叠加状态。 在势阱中控制单个光子 塞尔日•阿罗什和他的研究小组采取不同的方法揭示神秘的量子世界。在巴黎的实验室里,微波光子在相距3厘米的镜片之间反弹。镜片用超导材料制作,被冷却到刚刚超过绝对零度。这是世界最闪耀的超导镜片,单个的光子在它们之间的空腔反弹超过十分之一秒的时间,直到它丢失或被吸收。这意味着光子能够穿越40000千米的长度,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周。 量子操纵可以通过势阱中的光子演示。阿罗什运用特殊调制的原子,叫做Rydberg 原子(纪念瑞典物理学家Johannes Rydberg),完成控制和测量空腔内微波光子的任务。一个Rydberg原子大致有典型原子1000倍的半径,在一个合理选择的速度下送入空腔,它和光子的相互作用在一个理想的控制下发生。 Rydberg原子穿越空腔并离开,留下光子,但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原子的量子相位发生改变,就像一阵波。当Rydberg原子离开空腔时,相位改变能测量得到,从而暗示空腔中光子的存在或逃逸。 利用相似的方法,阿罗什和他的团队可以数空腔内的光子。光子不容易数,任何和外界接触就会破坏。借助这个方法,阿罗什和他的团队设计后期方案一步一步实现单个量子状态的测量。 量子力学悖论 量子力学描绘了一个肉眼无法观测的微观世界,很多与我们的期望和在经典物理中的经验相反。量子世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叠加态,一个量子可以有多重形态。我们通常不会认为一块大理石同时是“这样”也是“那样”,除非是一块量子大理石。叠加态的大理石只能确切地告诉我们大理石是每一种形态的概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观察不到叠加态,随机性的这些方面?奥地利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1933年)欧文•薛定谔争辩道。正如其他量子理论的先驱,他试图理解和阐释这些现象。1952年,他写下:“我们从来没有用一个电子、原子或者其他分子做过实验。在思想实验中,我们的假设,这总是导致可笑的后果……” 为了说明将我们的宏观世界间思想实验移动到微观量子世界可能产生的荒谬的结果,薛定谔描述了一个关于猫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被放在一个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离的箱子内。这个箱子内有一瓶致命的氰化物,还有一些处于发射状态的放射性原子衰变。放射性衰变遵循量子力学定律,因而它处于发射和未发射的叠加状态。因此,猫处于活着和死了的叠加状态。现在,如果你窥视箱子内部,你等于杀死了猫,因为量子叠加态对环境作用非常敏感,观察猫的瞬间,猫的“世界线”会“塌缩”到出现死或者活两种结果中的一种。在薛定谔看来,这个思想实验导致了一个荒谬的结论。它在说明他应该向出现的量子道歉。 2012年的两位物理学奖获得者能够映射到当外界环境参与时量子猫的状态。他们设计了创新实验,详细说明观测这一行为实际上如何导致量子状态的崩溃并失去其叠加特性的。阿罗什和 维因兰德并没有用猫,而是将势阱中的离子放入薛定谔假设的叠加态中。这些量子物体尽管宏观上没有猫那样的形状,但相对于量子尺度仍然足够大。 在阿罗什的空腔中,不同相位的微波光子被同时放置在像猫一样的叠加态中,像同时有很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秒表。空腔用Rydberg原子探测。结果出现了另一个难以理解的称为纠缠态的量子效应。纠缠也被薛定谔描述过,可以发生在两个或多个量子之间,他们彼此没有直接接触,却可以读取或影响对方的属性。微波场中量子的纠缠态和Rydberg原子的运动让阿罗什映射生活和死亡的猫一样的状态,进而一步一步,经历了从量子叠加态到被完全定义的经典物理态的过渡。 新的计算机革命的边缘 很多科学家预想的可能实现的运用是量子计算机。现今的计算机,最小的携带信息单位是一个位,置1或清0。而量子计算机里,最小单位是一个量子位。维因兰德的团队是世界首次演示一个量子代替两个量子位。如果几个量子位的实验能够完成,更多量子位的组合也能够成功。然而有许多问题,比如相对立的两个问题:量子需要绝对隔离外界环境,以保持量子特性;而它们又需要和外界交换它们的运算结果。本世纪量子计算机有可能完成。如果这样,如同上个世纪计算机信息时代,量子计算机将带来计算机领域一场全新的革命。 新的时钟 戴维•维因兰德和他的团队运用势阱中的离子制作了一个时钟,比铯原子钟精确100倍,它运用可见光制作,故称之为光钟。一个光钟仅包含一两个势阱中的离子。如果包含两个,一个用来做钟,另一个用来在不破坏它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读取,或者错过一个刻度。光钟的精确度高于10的17次方,这说明如果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开始计时,光钟到现今的偏差仅为5秒。 利用如此精确的时钟,可以观察到一些极其微妙美丽的自然现象,例如时间流逝,重力的微小变化,时空的交织。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时间可以被运动和重力影响。速度越高,重力越强,时间流逝越慢。通常我们不能察觉到这种现象。运用GPS导航时,我们依赖卫星上由于几百公里外的上空重力变弱的影响而需要定期校准的时间信号。运用光钟,我们可以测量速度变化小于10米每秒,或者高度差为30厘米处重力改变所引起的时间流逝变化。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639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呼吁全球公开进行转基因作物安全测试
热度 2 sz1961sy 2012-9-29 10:34
光明网 卫生频道 卫生原创 美国科学家呼吁 全球公开进行转基因作物安全测试 2012-09-29 09:30:00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9月29日北京讯 (记者 沈阳) 光明网卫生频道的专家专栏作者 刘实先生 ,是美国国家环保局研究员,美籍华裔科学家,在美国从事微生物学家和生命科学的开拓性研究,给我们发来一封题为《关于进行公开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测试的公开呼吁(An open appeal for performing public safety tests on GM crops)》。全文如下: 关于进行公开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测试的公开呼吁 An open appeal for performing public safety tests on GM crops 专栏作者刘实 最近一篇社论描述从介绍 法国转基因(GM)玉米(GMM)研究 中观察到的“毒姿势”(《自然》489:474,2012),由此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转基因作物(GMCs)真正安全性的问题。虽然法国科学家对转基因作物(GMCs)的第一个老鼠生命全程测试不尽完美,但对于那些只做短期测试就下安全结论的研究来讲它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进步。因此,对长期安全研究的苛刻批评( 《自然》489:484,2012年;《科学》 )与对用短期安全性测试来影响转基因作物(GMCs)长期作用看法的轻易接受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国转基因玉米饲喂小鼠试验 第一个转基因作物(GMCs)长期安全测试突破了禁区而引发了争论,这应该提供一个机会促使认真评估现有的短期安全性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设性设计更加可靠的转基因作物(GMCs)长期研究。因此,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公开呼吁对转基因作物(GMCs)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 转基因作物(GMCs)的公开安全测试应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负责并从孟山都和其他转基因作物(GMCs)的主要来源收集经费。该研究团队应包括来自转基因作物(GMCs)可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应通过公开辩论和一些试点研究建立标准的研究方案。这些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应存入一个中央数据库,并受到公众的监督。研究结果应在开放阅读和开放评审的期刊客观地报道,并不限制地接受公众评论。 我们相信,这些公开的安全测试可对转基因作物(GMCs)的安全性的担心提供可靠的答案,同时也为公众接受转基因作物(GMCs)建立一个值得信赖的基础。 刘实, 雄鹰分子医学研究所, 地址:美国北卡顶峰市 APEX,NC,USA, 邮箱:SVL8EPA@gmail.com 其他共同签署者请把姓名和单位发邮件发给刘实邮箱: SVL8EPA@gmail.com 本公开呼吁已在 《科学》网站的下面网页 登出: Already posted at: by Martin Enserink on 21 September 2012, 2:28 PM| A study released on Wednesday purporting to show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orn can cause tumors and death in rats was panned by many scientist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it won't have political impact—especially in France, where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nd where it has garnered massive media attention. Yesterday, French Prime Minister Jean-Marc Ayrault announced that the High Council for Biotechnology (HCB) and the Agency for Food,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Safety have been asked to look into the study, headed by Gilles-Eric Séralini of the University of Caen and published by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this week. If the results are confirmed, Ayrault said at a meeting in Dijon, agriculture minister Stéphane Le Foll would defend France's right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to ban GM crops. Three committees in France's National Assembly will invite Séralini for hearings, Le Figaro reported yesterda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asked the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 in Parma, Italy, to look into the study as well. In California, meanwhile, supporters of a proposed law to make labeling of GM food mandatory have seized on the study to bolster their case. The proposition is on the ballot for the November el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per, Séralini reports that rats fed Monsanto's herbicide-resistant maize variety NK603 for 2 years—which is close to their maximum life span—died earlier than rats on a non-GM maize diet. They developed tumors more frequently and suffered from hormone imbalanc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Critics have pounced on the study, which they say has serious statistical and other problems. But those criticisms have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France, in part because of the team's media strategy. The researchers provided some French journalists with advance access to the paper, but, in an unusual move, barred them from showing it to other scientists and asking for comment. As a result, few critical notes were sounded until the next day. The weekly magazine Le Nouvel Observateur, which had been granted exclusive access to the research team, produced a huge package on the study in Thursday's issue, announced on an alarming cover that said: "Yes, GMOs are poison!" "This is a terrible situation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France," says Marc Fellous, a geneticist at the Université Paris 7 and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commission that preceded HCB. "All this publicity has a very negative impact. People don't trust the experts anymore." Séralini was not available for comment today. The media storm seems set to increase. Next week, Séralini has a book coming out about his work, entitled Tous cobayes? (Are we all guinea pigs?). His study also features prominently in a film of the same title by director Jean-Paul Jaud. EFSA, in a short statement on its Web site, confirmed that it "will consider the paper's relevance" in the context of its "ongoing" monitoring of GM safety concerns, but did not say how it would evaluate the study specifically. The agency is no stranger to Séralini's work: In 2007, it investigated a paper of his that challeng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underlying EFSA's approval of Monsanto's maize variety MON 863. That time, EFSA concluded that certain assumptions underlying Séralini's statistics "led to misleading results" and that his paper did "not present a sound scientific justification" to question the GM crop's safety. 共有13条回应: Shamed Not including the controls in the graphs for comparison is one of the cheapest tricks (and frankly unscientific), not to mention the small number of controls. Who reviewed the paper? I'm not a fan of GM foods, but this study is a shame to science. balancingact Poor science that is controversial captures the hearts of most people much more than the truth. People really want to point fingers at Monsanto (or Bayer with the neonicitinoids) - and are willing to state things for facts that they really know nothing about (see Maje). For me, I am cautious on both sides. Everyone understands that these multinationals have a primary objective of making $$ but on the same level Seralini has a history of bias. Therefore, as Shi points out, it is imperative that independent studies are conducted. Shi V. Liu I am surprised this is the FIRST whole lifespan study on any GMO. Why such simple but really necessary test was not done before? I encourage those doubting the validity of this study perform some independent studies to see if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ill hold up. NeedMoreFacts I read that Séralini found the same either when the GM corn was fed or when animals were given Roundup-laced water. So, it's the pesticide causing the harm, not the corn. Dr Colossus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profiles of the plants which are not compared but could affect the metabolism of things which eat it. These could be primary metabolites like fats, sugars, amino acids, secondary metabolites, flavones, etc, or even things like microRNAs. Rémi J. ALL other studies were made over 3 months only. Do you really think it is enough?? Nobody can certify GMOs do not make any harm. And since there are plenty of alternatives, I don't want to eat that crap food. And I am happy that in Europe, we don't allow whatever substance just because it is a high profit area. HunterST2 Monsanto is more powerful than many small countries. It takes real bravery to go up against them. They are ruthless in claiming large chunks of genomes as their own private property. They don't hesitate to obliterate by lawsuit anyone who stands in their way. Bravo the French! marthaseymour As if all the scientists funded by agribusiness in general and Monsanto in particular aren't biased, far more biased than the brave environmentalists willing to go against this business-government monolith. How could this frankenfood possibly be good for us? it is only good for big corporate profits. We are poisoning the environment and our children, and it makes no sense whatever to ASSUME it's all perfectly harmless just because Monsanto and those on its payroll insists it is. Maje The roundup poison is inside the pl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with the poison Roundup. Not hard to figure out 点击进入: 刘实先生 专家专栏 免责声明: 本文是作者在光明网卫生频道原创专栏内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health.gmw.cn/2012-09/29/content_5244341.htm
个人分类: 转基因食品疑云|322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科学家预测9月22日太阳风暴袭地球:时间不准强度低于预期
杨学祥 2012-9-22 04:26
美科学家预测2012年9月22日太阳风暴袭地球:时间不准强度低于预期 杨学祥 英国和美科学家预测2012年9月22日太阳风暴袭地球吸引了更多世界人们的眼球,引起众多国家的重视,但实践 检验的结果是,时间不准,强度低于预期。2013年将引来太阳风暴峰年。 今天就是2012年9月22日,检验美国科学家预测的时候快到了。我又搜索一下相关新闻,只查到2010年的进一步 新闻,没有更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科学家不能只管预测不顾检验,只求在名刊引起轰动效应,忽视事后的实践检验。这与最近一个时期科学研究 的弊端有关:把名刊发表文章当做科研目的,实践检验无人问津。这是科学界的削足适履,危害极大。 2012年9月22日就要到了,美国科学家的预测将受到检验,请予特别关注。 2009年同时也有美国科学家关于太阳活动进入低迷期的报道,高峰在2020年。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 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科研 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 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 Richard A. Kerr. End of the Sunspot Cycle? 2011-6-14, Follow ScienceNOW on Facebook and Twitter.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6/end-of-the-sunspot-cycle.html 2013年太阳活动峰年的强度变化得关注,它涉及到地球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 1800年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51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200年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7124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818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14917 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太阳活动对云南地震也有影响,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太阳风暴谷年和峰年附近,月亮 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附近。由于2013年是太阳风暴峰年,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2013-2014年云南 地震可能进入高潮,这是概率统计的一个重要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0127 相关报道: 预言2012太阳风暴即将来袭 中国电网逃离“黑暗魔咒” 时间:2012-09-20 10:18:32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作者: 2012年9月22日太阳风暴将袭击地球 预言中的“世界末日”真的来临? “美国科学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结论。2012年前后正是太阳活动24周峰年。 但是,我们对此感到恐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012年地球将可能遭受超级太阳风暴袭击 “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 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近日,英国网站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 文章中写道,2012年9月22日午夜,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上空将布满一道五彩斑斓的光幕。在像纽约这样的南部地 区,很少有人能够看到这种极其迷人的极光现象。几秒钟后,该地区所有电灯泡开始变暗并闪烁不定,接着光线在 瞬间突然增强,灯泡变得异常明亮。随后,所有电灯全部熄灭。90秒以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都将停电。一年后,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开始死亡,国家基础设施将变成一堆废墟。世界银行将宣布美国变成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 欧洲、中国以及日本等地区或国家也都和美国一样,在这次灾难中苦苦挣扎。 网站文章依据的是一份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9年1月发布的有关2012年太阳风暴的特别报告,报告最后的结论是 :这种灾难完全有可能会发生。 难道一场太阳风暴能够让地球上的人类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吗?2012年真是世界“末日”吗? “美国科学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结论。2012年前后正是太阳活动24周峰年。 但是,我们对此感到恐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王华宁研究员告诉记者 。 1962年,美国“水手2号”探测器首次发现太阳会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时产生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科学 家后来研究发现,太阳风暴是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 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向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公里 的地球也"感冒"。”王华宁研究员说。按太阳耀斑爆发的X射线的强度大小,太阳耀斑爆发从小到大可分为A、B、C 、M、X五级。 王华宁研究员介绍,其实,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只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立的高 技术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这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这些系统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 因而技术系统的灾害事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我国科学家认为,目前人类还无法给出相对精确的太阳活动预报 但是,在2012年是否会发生比以前任何一次太阳风暴都要强烈的超级风暴呢? 王宁华研究员认为,从已经积累的太阳观测资料来看,人类对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和太阳短期内的活跃程度 高低还是能够有效预测的。但是,依据现有的科学水平,科学家要准确预报太阳风暴发生的时间和强度是非常困难 的事情。太阳活动预报尤其是剧烈太阳活动预报依然是空间天气预报中最困难的部分。原因是科学家还只能依赖遥 感方法间接测定太阳大气中的诸多物理参数,这些间接测定的参数只能定性描述太阳大气的物理状态,因而无法给 出相对精确的太阳活动预报。“所以说,2012年前后要发生的太阳风暴是超强级别的还缺乏科学依据。” 在网站的报道中,美国的专家指出,一旦发生特别剧烈的太阳风暴,除了卫星和GPS定位系统可能完全瘫痪,输 电网也会变得非常脆弱和不稳定,甚至完全关闭;还可能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金融业崩溃和公共设施乱套, 水泵停转造成饮用水供应中断,缺乏制冷设备,食品和药物都难以有效保存”。 “并不是所有的太阳风暴都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只有当太阳上产生风暴的区域正巧面对地球,太阳风暴才有 可能被“吹”向地球,产生如此大的威力。 王华宁研究员说:“太阳风暴中的X射线以光的速度射向地球,X射线的增加会大大增加地球大气中电离层的电 子密度,从而使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会导致无线电通讯中断。” 2012年的太阳风暴是否也会摧毁中国的电网? 2005年1月20日下午3点左右,太阳发生一次X7.9级的太阳风暴。受此次太阳风暴的影响,我国境内通信、广播 、测量等系统的短波无线电信号立即遭受强烈的电离层吸收,因而中断,其中北京地区信号中断一个多小时。 另外,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会导致磁暴的发生,从而对供电系统产生影响。1989年3月13日,在 太阳活动22周峰年期间的强磁暴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系统瘫痪,600多万人在无 电的冬天度过了9个小时;不仅如此,强磁暴同时还烧毁了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座核电站的巨型变电器,以及大量输电 线路、变压器、静止补偿器等电网设备跳闸或损坏。 那么,2012年的太阳风暴是否也会摧毁中国的电网,从而让我们陷入一片黑暗呢?“在2012年太阳风暴发生时, 中国还不至于出现像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那样严重的、大面积电网瘫痪。”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刘连 光教授肯定地对记者说。 已经研究了10多年太阳风暴对电网影响的刘连光教授指出,根据中外科学家的研究,太阳风暴产生的磁暴对高 纬度地区的供电系统影响大,可能产生致使供电系统瘫痪这样极端的恶劣破坏,但对处于中高纬度的我国来说,磁 暴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刘连光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我国一些长距离输电系统和规模较大的电网都发现了很多磁暴引发的 事件,可以说这些事件给我国供电系统的安全和影响防范敲响了警钟。 “电网的发展、建设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电力的需求进行规划,目前一些远景的电网规划还停留在图纸上 ,现在考虑磁暴的影响问题还来得及。防治磁暴影响的技术和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和技术并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 ,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一些问题现在就要开始进行研究。”刘连光教授说。 http://www.21ic.com/news/smart/201209/144425.htm 预言2012太阳风暴即将来袭 中国电网逃离“黑暗魔咒” 时间:2012-09-20 10:18:32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作者: 2012年前后,太阳风暴确实会达到一个“巅峰期” 我国已成立监测中心,届时将发出相关预警 随着“9月22日太阳风暴”这一由美英科学家发出的世纪警告,业内质疑声不断。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 生对英美科学家的观点驳斥指出“不可能。”。“目前,科学家们无法准确预测太阳强风暴的日期,如此精确到年 月日甚至于到时间的预测是不会准确的。”季海生这样告诉记者,“太阳活动预报尤其是剧烈太阳活动预报依然是 空间天气预报中最困难的部分。科学家只能依赖遥感方法间接测定太阳大气中的诸多物理参数,这些间接测定的参 数只能定性描述太阳大气的物理状态,因而无法给出相对精确的太阳活动预报,目前所做的研究也只是提高预测能 力。” ■ 美科学家预测:2012年9月22日太阳风暴如果抵达地球的话,人类几乎所有的电子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可能 导致多数电网瘫痪,人类将重回 “黑暗时代”;大多数自来水龙头都将干涸;当储备电能用光后,人类将丧失所有电 能。 ■ 事实上:2012年前后,太阳风暴确实会达到一个 “巅峰期”。太阳风暴一般以11年为一个周期,上一次出 现较强的太阳风暴是在2000年前后,而下一次,就是2012年。但它将对地球和人类造成何种影 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 ■ 中国应对:最近,我国有关方面也组织了20多位资深科学家对其趋势进行研判,并对太阳风暴可能对我国经 济社会 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2012年,地球将迎来一场“超级太阳风暴”这一推论,源自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特殊报告。虽然该说 法目前仍有不少争议,但这份报告已引 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事实上,2012年前后,太阳风暴确实会达到一个“巅 峰期”,但它将对地球和人类造成何种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记者前日获悉,在刚开始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太阳风暴等类似的空间气象灾害首次以法律规定的 形式出现在气象部门的职责范围内。今后,太阳 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会与台风、沙尘暴等天气一样, 被列入严密监控范围和预报、预警中。 “太阳打喷嚏”强度有周期 一份来自美国、关于太阳风暴的预测,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记者获悉,最近,我国有关方面也组织了20多 位资深科学家对其趋势进行研判,并对太阳风 暴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这些究竟是什么现象,会引来全世界如此关注?专家解释说,这些其实都是人类社会发 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太阳风暴为 例,它其实是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宇宙空 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它又被不少科学家形容为“太阳打喷嚏”。 一方面,太阳打喷嚏的强度有一个周期,一般相隔11年,上一次出现较强的太阳风暴是在2000年前后,而下一 次,就是2012年;另一方面,理论上 太阳风暴的高速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破坏明显,而人类的高科技通讯很大程度 上都依赖于电离层的“传输讯息”功能,所以太阳风暴对地球上一些通讯设备影响明 显。 而根据美国科学家的预测,在2012年地球遭遇的“超级太阳风暴”,太阳将会向地球喷发数十亿吨的物质,从 而诱发电磁暴,人类几乎所有的电子系统都 会受到影响。如果“超级太阳风暴”抵达地球,额外电流将穿过地球上 的电网,成千上万个变压器上的铜线都将快速加热并熔化,从而导致多数电网陷入瘫痪状态, 人类将重回“黑暗时 代”。后两天,大多数自来水龙头都将干涸;一周之内,当储备电能也用光后,人类将丧失所有电能。 对人体影响不会很大 太阳风暴预言就在2012年!预言的这场危机会否变成现实? 上海市卫星遥感与测量应用中心GPS应用开发室主任刘敏告诉记者,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精密电子 仪器出现,“拿卫星来说,现在的数量相比 11年前大大增加,这意味着当太阳风暴出现时,卫星受损的几率也在增 加。”对于2012年前后可能出现的太阳风暴,刘敏也认为不可忽视,像2000年前后 的那场太阳风暴,加拿大魁北克 地区的电网几近瘫痪,之后日本的卫星也因此受损。“虽然我们还不能肯定未来的太阳风暴会强到什么程度,但可 以肯定的是,越发 达的社会,在这种空间天气灾害面前就越显得脆弱。”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从目前太阳活动仍处在比较“温和”的状态来看,美国科学家提出的太阳活动峰年在 2012年的日期可能会延后。“来自美国科学家 的这种警告有其科学依据,但还不至于那么严重。”上海天文台佘山 站科普主管汤海明告诉记者,对于太阳风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结果是,不会 比2000年前后那次 更强烈。但具体会是什么样子目前还很难预测,至于其会否引起次生灾害,也尚未有定论。 至于发生太阳风暴会否对人体产生辐射影响,汤海明也称,按照现在判断的强度来看,对人体的影响不会很大 。 我国已成立监测中心 将发出相关预警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刚开始施行 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第33条规定一改 以往气象部门只关注地球气象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尽管中国气象局 多年前就成立了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警中心,但以法规形式将空间天气灾害明确下来,尚属首 次。“关于空间天气 监测的业务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建成,气象部门主要是对80公里以上高空大气中的带电粒子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 电离层电子总密度超 标,将发出相关的预警。”刘敏介绍,由于我国各地环境不同,对空间天气灾害监测的重点也 各有侧重,上海市则主要侧重于GPS观测,利用GPS仪器对太阳风 暴的高度敏感性,接受来自太空的“信息”,并以 此反演出太阳风暴的发生与否及其强弱。 http://www.21ic.com/news/smart/201209/144425_2.htm 预言2012太阳风暴即将来袭 中国电网逃离“黑暗魔咒” 时间:2012-09-20 10:18:32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作者: 据悉,除了规定空间天气灾害的检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为气象部门的职责之外,《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还就气 象信息的发布渠道以及灾害发生时应急预案的实 施作出了规定。 相关链接:“地球空间暴” 地球空间是指各种卫星、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的飞行区域,也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资源、从事太空科学试 验等活动的主要领域。地球空间在太阳活动的影 响下,经常处于剧烈的扰动状态,科学家将这些扰动统称为“地球 空间暴”,它们就像是地球上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产生航天器故障、威胁宇航员安全、导致通信中 断和影响导航与 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 “地球空间暴”产生规律之谜还没有解开。 http://www.21ic.com/news/smart/201209/144425_3.htm NASA:2012年超级太阳风暴记录 http://www.56.com/u47/v_NzMzNTY1NzI.html 美宇航局:太阳风暴未对地球产生严重影响 2012年09月07日 10:35 来源:凤凰网 http://cen.ce.cn/more/201209/07/t20120907_23658664.shtml 云南地震在2011-2013年将逐渐加强 已有 6436 次阅读 2011-1-2 07:03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地震,太阳黑子,月亮赤纬角,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云南地震在2011-2013年将逐渐加强 杨学祥 云南盈江县4.6级地震致部分房屋损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1日18:00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项陆才)今日15时31分58秒,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西北2公里平原镇发生多次地震,最大一次为4.6级,震源深度10公里。据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震中地区有部分房屋损坏,具体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正在统计核实中。   云南网将持续关注,发回最新报道。 http://news.sina.com.cn/c/2011-01-01/180021746573.shtml 表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8,2010 )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Ms 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8-1970 1977-1979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 1974 昭通大关 7.1 , 1976 龙陵 7.3 , 1976 龙陵 7.4 1986-1988 1995-1997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 1988 耿马 7.2 , 1995 孟连 7.3 , 1996 丽江 7.0 2005-2007 2014-2016 2009 2020 2013 第 5 活跃期 (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9 ) 7 级地震空区( 2013-2014 )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 太阳黑子峰年前一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 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 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年只发生了 6 级地震,还有能量未释放。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 9.3 年,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 18.6 年。在 198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4 活跃期中, 1988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 7.6 级地震、 1995 年 (月 亮赤纬角最小值 ) 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 7.3 级地震和 1996 年 (月 亮赤纬角最小值 )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历时 9 年左右。 在 2006-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5 活跃期中, 2007 年普洱 6.4 级地震, 2008 年盈江 5.0 和 5.0 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按云南强震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发生后,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连续发生 2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和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我们称 2006 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 2009 年 9 月 2 日 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 7.4 级强烈地震, 2010 年 3 月 6 日 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最新统计结果:云南以南地区2010年至少发生12次7级以上地震。 2009年是太阳黑子谷年,2013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0年中国西南发生罕见旱灾。由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09年太阳黑子谷年云南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云南地震可能在2011-2013年逐渐增强,发生7级以上地震几率增大。请有关部门作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012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杂志评论的4本有关诗歌的图书
热度 4 Wuyishan 2012-9-12 06:14
《美国科学家》杂志评论的 4 本有关诗歌的图书 武夷山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 2012 年 9 月 6 日) 科普杂志《美国科学家》 2012 年 5 - 6 月号一下子发表了对 4 本有关诗歌的图书的评论文章,令既热爱科学又热爱诗歌的读者雀跃不已。 第一本是 Elizabeth Bradfield 女士的诗集 Approaching Ice (逼近冰原)。她是一位长期工作于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极区域的博物学家。书中的诗歌和注释利用了从古到今二十多位南极和北极探险者的论著,表现出科学工作者严谨的一面。她基本上按照年代顺序歌咏每一位探险者,写他们的或悲壮、或欢欣、或失败、或凯旋的动人故事。 第二本书是 Ruth Padel 女士的 Darwin : A Life in Poems (达尔文的诗意人生)。她访问过世界各地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从中国和俄罗斯老虎出没的森林,到巴西、印度、尼泊尔、不丹、老挝和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和亚热带森林。另外必须指出,她是达尔文的玄孙辈后代,是达尔文的外孙女 Nora Barlow 的外孙女。正是从姥姥口里,她头一次听说曾高祖达尔文与曾高祖母 Emma Darwin 的婚姻多么复杂。 达尔文的祖父 伊拉斯穆斯 . 达尔文 便是一位医生、植物学家、博物学家兼诗人。达尔文肯定受到了祖父影响。 1832 年,达尔文首次考察雨林,深受震撼,写下了如下诗句;“欣喜/用这个词来描述一个博物学家的感受是多么无力/要知道我是独自一人,首次与雨林相遇。”他与艾玛订婚后,又用诗句记叙了他俩的幸福心情:“他便是火红的玫瑰绽放/她便是笼罩在热带森林之上的雾帐/又是森林之内蕴含的无尽宝藏/好比盲人复明,看见了光亮。” Padel 用自己的诗句,用诗歌般的散文,用印在书页边缘的大量注解,生动地讲述了达尔文的科学考察旅程,他的家庭生活,还有他与科学战友华莱士的长期合作。 第三本书是女诗人 Alice Major 的 Intersecting Sets: A Poet Looks at Science (交集:一位诗人看科学),收录了诗人写的 11 篇散文。她说, 10 岁的时候读了著名科普作家马丁 . 加德纳写的关于相对论的科普书,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被强烈激发了。她关心的问题,以及众多科学家关心的问题,与画家高更 1897 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的标题是一样的:“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她说,自己不是科学家,不是科普作家,不是文学批评家,也不是美学家,只是一个提问者,是对科学所提供的奇思妙想和譬喻抱有非常兴趣的一只“喜鹊”。我相信,阅读她的散文,会像听到喜鹊叫咋喳喳一样愉悦。 第四本书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女诗人 Leigh Kotsilidis 的第一本诗集 Hypotheticals (假说)。她的诗有很强的冲击力,比如,一首题为“雄心勃勃的小鸟”的诗是这么开头的:“正如泪雨沿着脸颊迅跑/跑道在飞机舷窗下迅跑/分子在相互分离,重新占位,改头换面。” 该书评论者、《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高级编辑 Rick Mulin 认为,平时不读诗的科学家对这本书的兴趣,可能比平时不关注科学的诗歌爱好者的兴趣更大。 您注意了吗,这 4 本书的作者居然都是女性。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书评书介|5059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学者称转基因大米不安全其实验审批是非常严格的
热度 3 蒋高明 2012-9-11 07:12
最近,有媒体问我转基因大米实验在国外是否能够做?哪些些国家开展了类似中国湖南的转基因大米实验?因为笔者不是医学领域的专家,没有办法回答。今天看到下面的文章,希望对媒体有所参考,并请科学网网友明辨之。 美国细胞神经生物学家痛斥黄金大米试验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送交者: 飞度 于 2012-09-11 04:12:04 美国细胞神经生物学家痛斥黄金大米试验 伪生物遗传学方舟子被真生物遗传学师父打脸 美国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院的细胞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大卫.舒伯特博士就湖南转基因大米的中国儿童实验发表批评性谈话 。请注意,这个研究所也是方舟子经常自称生物遗传学家的依据,因为他的第二个,也是彻底失业前的最后一个博士后(又称生物界待业青年)做过“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他履历中自称创建打假网站“新语丝”的地方,就是这个研究所。不知方舟子能否因此而网查舒伯特博士以往有学术不端,履历造假行为,以致一切网敌于死地?? 与中国国内的院士,专家,以及伪生物遗传学家方舟子对黄金大米的认为“安全”,“合理”,“为人类做贡献”不同,舒伯特博士认为:“这个试验之所以在中国儿童中进行,‘最大的可能是它想逃过进行这些临床试验在美国所必需的审批程序’”。(“ the test was done among Chinese children "most likely because they could not pass the review process required for doing this type of clinical trial in the US". ) 舒伯特博士是全球22个发表公开信质疑塔夫茨大学2009年黄金大米试验的科学家之一。他认为这种试验必须在“对这种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安全性检验之后才能进行”。(“ this kind of experiment "should not have been done unless there was extensive safety testing of the rice ".) 舒伯特博士说,用黄金大米做儿童试验很明显有“潜在的危害”。“因为至今还没有黄金大米在动物和人类的安全性试验报告,我认为把这种大米拿来做儿童试验是极端愚蠢的行为。”“儿童的大脑还在发育,人们都知道黄金大米有关的分子对发育是害的。”(" Since there has been no animal or human safety testing of the golden rice, I believe that it was exceptionally foolish to feed this golden rice to children."。“heir brains are still developing a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molecules related to those made by golden rice can be harmful," ) 舒伯特博士说, “ 进行此类试验之前,一定先要有好的安全试验报告发表才能实施。就我所知,目前并无此类报告。” (“some good safety testing before doing the experiment, but as far as I know, there was not," )(注意,李院士说“黄金大米在动物和人类的安全性试验都无问题”。中国 院士可以凭空说话?) 对黄金大米试验的公开信同时也关切到此试验违反二战结束时签订的纽伦堡公约。此公约依二战罪行规定了一系列涉及人类试验的伦理学法规。此公约规定,10岁以下儿童法律上不具备签署参与试验的知情同意书的能力。(有点上纲了哈。) 纽约大学的营养,食品和公共卫生教授玛丽昂。勒斯利教授认为,用黄金大米来提供类胡罗卜素是“没有必要的”。“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类胡罗卜素,完全没有必要再去用转基因大米来提供。” 看来黄金大米会引出更大的风波,不是转基因好坏的问题,一系列的利益,学术,法规,罪恶,会如薄谷开来事件一样,不可收拾 美国科学家一语破天机: 这种实验不太可能在美国做,所以拿中国儿童当豚鼠。他特别强调了potential health risks involved in GM rice(转基因大米的健康风险)而不是像中国专家或拍胸脯担保儿童吃了没事,或只停留在于法规考证上 。而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问题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发现基因可能普遍存在“生理周期”
crossludo 2012-9-10 12:26
科学家发现基因可能普遍存在“生理周期” 生物钟或对所有基因的转录过程有控制作用 人体活动有着24小时的节律周期。以前认为,只有少数基因和蛋白质是周期性地打开、关闭,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身体各个器官的数千个基因,每天的起伏变化也都是可预测的,它们的活动周期则受多种复杂方式的控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 了解基因在一天中如何周期性地开关,是掌握许多生理功能的关键,包括睡眠和新陈代谢。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人员、得克萨斯大学西北医学中心的约瑟夫·塔卡哈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了节律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他和其他研究人员确定了该基因为CLOCK,并发现其他两种蛋白BMAL1和NPAS2,能在白天与基因结合激活它们,另外4个节律调控因子是PER1、PER2、CRY1和CRY2,能在夜晚抑制基因。 新研究旨在全面理解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是怎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身体24小时生理节奏的。 新研究的核心发现是,RNA聚合酶(有了这种酶基因才能转录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随着生理节律而变化。塔卡哈斯说:“RNA聚合酶Ⅱ的发动是整个基因组周期节律的开始。随着整体RNA聚合酶Ⅱ和转录的调控,全体染色质的状态都受节律生物钟的调控。组蛋白也随着整个基因组的节律被广泛修改,而组蛋白是维持DNA完整性的关键。这表明每个基因都可能按照生理节律的周期被修改。” 此外,他们还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首先是节律调控因子能在许多基因组位点和标靶基因结合。他们研究了小鼠肝脏细胞的基因组,发现超过2万个位点能与1个或多个调控因子结合;其中超过1千个位点能与所有7种调控因子结合,还有许多位点只能与激活或抑制因子二者之一结合。塔卡哈斯说:“我们以前还以为,它们都只与同一位点结合。” 其次,他们研究了肝细胞所有基因每天的表达方式,发现在转录过程中,基因表达并非都控制在转录层次。他们还发现,在一天中RNA聚合酶Ⅱ与基因的结合比基因转录更早发生。周期开始时,转录激活因子CLOCK和BMAL1招来了RNA聚合酶Ⅱ,但被随后出现的抑制因子CRY1给抑制了。结果RNA聚合酶不得不“暂停”几个小时,暂停解除后才开始转录。所以,生理节奏不仅与RNA聚合酶有关,还和“暂停”状态的解除有关。 “这些节律基因的标靶,最高类别的就是新陈代谢路径,所以说生物钟秘密地控制着每天的新陈代谢。这些发现为研究短期转录动力学、生理周期、聚合酶和一般转录提供了新途径。”塔卡哈斯说,下一步是研究RNA聚合酶在一天的节律中是怎样受控的,是什么原因让聚合酶对某些基因在一天里的特定时间暂停,以及其他RNA分子在转录之后是如何被调控的。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 神奇的基因修改技术
xuxiaxx 2012-9-8 15:17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们在6月27日晚上宣布了这一结果,他们利用基因修改技术培育出了30个婴儿。此外,其中两个被测试的婴儿被发现含有来自三位不同成人的基因。据研究人员称,这项实验历时超过3年。这批转基因婴儿由不能怀上自己孩子的妇女所生。为了“生下”孩子,来自另一名女性捐献者的额外基因被注入了这些妇女的卵子,然后使卵子受精。科学家们采集了其中两个转基因婴儿的指纹,并证实,他们继承了三个成年人的 DNA :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这意味着,由于在基因修改过程中继承了这些额外的基因,他们将来也能把这些基因传给自己的后代。换句话说,如果允许这些转基因婴儿以后与非转基因的人结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后代的遗传密码。这种基因修改方法可能有一天会被用于培育拥有所需特性的婴儿,如力量强大或高智商的人类。在此之前,英国科学家曾报道称,科学家们正在培育“人兽怪物”。这些报告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全世界已经展开了猖獗的人类遗传实验,从而使许多科学家呼吁应该对这些稀奇古怪的做法制定新规则。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研究利用人脑细胞改造老鼠。现在,许多专家都公然反对培育转基因婴儿,包括领先的生育专家和主要组织。保护未出生儿童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Unborn Children)主任约翰·史密顿(John Smeaton)说:“这是人类沿着一条错误道路又向前迈出了非常令人担忧的一步。”(中国科技网) 来源:人民网
1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育症"灵丹妙药"终现身 美培育出早期人类精子
crossludo 2012-8-30 18:21
不育症"灵丹妙药"终现身 美培育出早期人类精子 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早期精子   近日科学家已经成功利用人类皮肤组织培育出早期阶段的精子。有一天或许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用数千名不育男性,其中包括儿童肿瘤患者的皮肤“培育”出精子,让他们实现做父亲的梦想,拥有携带他们的遗传基因的孩子。此外,通过揭开男性生育的错综复杂性,这项新突破还将促使新避孕工具和治疗不育的“灵丹妙药”诞生。   不过这项科学还存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争议。批评者争辩说,乱动生命的组成成分是不对的,并警告未来的孩子可能都是通过人工方法产生的。科学家已经成功诱使胚胎干细胞(从生命早期阶段的晶胚里获得的万能细胞)转变成精子。这也意味着这种精子将拥有该男子的遗传基因。美国科学家利用混合化学物质拨慢皮肤细胞的“生物钟”,把它们转变成胚胎干细胞。然后再用营养液诱使它们发育成圆细胞,这距离培育出成熟精子只有几步之遥。   由查尔斯-埃斯利博士领导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这个科研组认为,他们已经成功破解了精子发育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这意味着,通过调节精子发展的程序,现在进入下一阶段——伸长胞晶应该相对容易些。这项技术还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应用于临床阶段,因为英国法律禁止实验室培育精子。但是在短期内,这项突破将会导致治疗不育的新型药物和避孕工具诞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上。六分之一的夫妇组建家庭后存在生育问题,其中40%与男性不育有关。其中三分之一不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英格兰设菲尔德大学的男性不育专家艾伦-佩西博士说:“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研究。”基督教医学研究院基金的菲利帕-泰勒说:“研究人员清楚,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生命伦理挑战’。它确实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未来它将会被用来做什么?”所有早期阶段的精子都是用男性皮肤样本培育出来的。他们利用女性皮肤样本进行培育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这表明男性在创造生命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他科研组正在尝试利用女性皮肤培育卵子,也许有一天人们可以完全通过人工方法,利用人造精子和卵子孕育婴孩。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让干细胞保持“干性”的关键蛋白现身
crossludo 2012-8-28 09:55
让干细胞保持“干性”的关键蛋白现身 对发挥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潜力至关重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在老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Mof蛋白在保护干细胞的“干性”(帮助干细胞阅读和使用自己的DNA)方面起关键作用,最新研究对于发挥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潜力至关重要。 干细胞可以变成身体内的任何细胞,但干细胞如何保存这种能力以及如何“决定”放弃这种状态并变成特定的细胞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成功解答这两个问题,将会大大拓展我们利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能力。现在,密歇根大学病理学和生物化学副教授窦亚丽(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Mof蛋白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 窦亚丽团队集中研究了当DNA缠绕在被称作组蛋白的微小线轴上时给DNA添加临时标记的一些遗传因子。他们发现,为了读取DNA,细胞不得不让它从这些线轴上一点点地解开,以使得基因阅读机制能接触到遗传代码并进行转录。这种由Mof蛋白添加的临时标签可以像微小的分子信标一样发挥作用,将该阅读机制引导至合适的位置。 窦亚丽表示:“简而言之,Mof蛋白调控核心转录机制,没有它,干细胞会变得名不副实。细胞内有很多这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但只有Mof蛋白在未分化的细胞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Mof蛋白也使细胞能决定它想阅读哪个基因,没有它,胚胎干细胞会失去自我更新能力并开始分化。” 最新发现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iPS细胞在治疗疾病方面大有潜力,因为它能利用源自病人自身组织的干细胞来治疗疾病。但目前利用成体组织制造iPS细胞时,会用到致癌基因,这一点让病人和医生望而却步。窦亚丽表示,进一步研究Mof蛋白或许会使人们无需使用这种潜在有害的方法。 接下来,他们将集中研究Mof蛋白如何对名为染色质的DNA结构进行标记以便让基因组的DNA片段容易被接触到。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干细胞中,很多DNA区域都是开放的,这可能因为干细胞需要使用自己的DNA来制造很多阻止它们分化的蛋白。一旦干细胞开始分化或变成某种特定类型的细胞,某些DNA片段会关闭且无法接触。已有很多科研团队对这种“选择性沉默”过程和导致干细胞只需读取某些基因就开始分化的遗传因子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人研究促进广泛的DNA转录来维持干细胞的干性。 窦亚丽表示:“Mof蛋白为需要保持开放的地方做了标记,并让干细胞能变成任何细胞的潜力得以保存。”由于编码Mof蛋白的基因在果蝇和小鼠中拥有相同的序列,因此,Mof蛋白可能在很多物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实验室内再现太阳离子环形成(图)
crossludo 2012-8-27 09:36
美科学家首次实验室内再现太阳离子环形成(图) 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再现等离子环。这种环是太阳表面大规模耀斑的前兆,能够导致地球上出现电风暴 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摄的一场M3.2级太阳耀斑。据美国宇航局的空间天气部门估计,太阳耀斑的速度可超过每秒630英里(约合每秒1013公里),能够导致地球上形成地磁暴 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拍到的太阳耀斑。太阳耀斑能够破坏地球上的电网 北京时间8月27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耀斑能够对地球造成巨大破坏,但科学家至今仍没有彻底了解这种现象如何形成。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一支研究小组首次在实验室再现了太阳耀斑的先兆等离子环。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科学家在朝着揭开太阳耀斑谜团的道路又往前迈出重要一步。 美国科学家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改善空间天气预测。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学教授保罗-贝兰将此项研究与飓风研究相提并论。他表示:“我们正在研究等离子环的机制,这能够加深我们对空间天气的认识。如果不了解飓风形成前出现的高压和低压锋面等现象,你就无法预测飓风。太阳耀斑也是如此。” 研究小组希望他们的研究发现能够改进太阳风暴的预警。贝兰表示:“太阳放射出的等离子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地球。通过进一步研究,在大规模太阳耀斑出现前两天发出预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加州理工学院实验室的等离子环研究由贝兰和研究生伊夫-斯特森进行,研究发现刊登在8月13日的《物理学评论快报》杂志上。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两种磁力控制着等离子环的行为。等离子体是一种炙热的离子化气体。 贝兰表示 :“一种磁力扩大等离子环的半径,使其规模增大。另一种磁力导致等离子环两端连续喷射等离子体。 后一种磁力喷射的等离子体能够让等离子环规模扩大时保持密度。”这一过程就像将牙膏从两端挤入一根管子,牙膏本身没有磁力,磁力一定来源于管子内部。 斯特森和贝兰研究的等离子环由 脉冲动力磁 等离子枪产生。斯特森说:“在舱室内,磁场、气体和高压在瞬间出现。我们利用带有光学过滤镜的高速摄影机捕捉下等离子体的行为。”通过对注入的等离子进行颜色编码,光学滤镜能够生动呈现等离子环两端的等离子流。在此之前,从没有人使用这项技术进行研究。 在他们拍摄的画面中,红色等离子体从一端流入环内,与此同时,蓝色等离子体从另一端流入环内。斯特森说:“在每一项实验中,你只能在图像中看到来自氢侧或者氮侧的光线。不过,这种实验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允许我们将每次实验获取的图像叠加在一起,最后在一幅图像中看到两端的等离子体。”接下来,贝兰的实验室将对两个环之间如何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他说:“我们希望确定的是,它们是否会合并,形成一个更大的环。一些人认为太阳上较大的等离子环就是以这种方式形成。”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3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然矿泉水调节水通道激活自然杀伤细胞
热度 2 孙学军 2012-8-23 12:35
人体的 60% 至 70% 的组成成分是水,因此水分子进出细胞之于生命,无疑是非常重要。但这种天然机制尚存在很多谜团,美国科学家彼得 • 阿格雷,曾因发现这种蛋白而获得 2003 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近又有一篇关于这种蛋白影响人体健康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国际学术杂志 BBRC 上,引起外界关注。研究发现,矿泉水能提高水通道蛋白的通透性,同时提高人体内一种 NK 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 的活性,以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论文作者之一,日本秋田县立大学名誉教授北川良亲博士介绍论文的研究成果时称,水的物理化性质不同,影响到对水通道蛋白的通透性。 成年人一般每天身体要流失 2.3 升水分,其中 1.5 升流失的水分靠喝水来补充,剩下的通过饮食来补充。一种特殊的蛋白 Aqua-porin ,学名 “ 水通道蛋白 ” ,又名 “ 水孔蛋白 ” 或 “ 膜蛋白 ” ,则存在于一切生物包括细菌在内的细胞膜内,允许水分子经由它进出细胞,起 “ 通道 ” 作用。 北川博士说: “ 我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分析不同种类水对水通道蛋白的通透性,即水分子进入细胞的难易度是否存在差异。细胞会从外部吸收多种物质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合成物质,然后排出废物。细胞能起到这一物质代谢过程,就证明自身还活着。水是细胞的根本成分,水分子能够轻松进出细胞,对于细胞代谢的活化和功能良好有重要关系。 ” 北川博士等研究者以自来水和市场上普遍销售的 3 种矿泉水为测试对象,在发现水通道蛋白的青蛙卵母细胞上测试了这 4 种水的通透性。结果显示,矿泉水比普通自来水的通透性更强,尤其 日田天领水 ( 这是在日本被报刊、杂志等媒体一致推荐的一种矿泉水,据称是从日本九州岛日田市的几千米地下抽取而来,水质中含有丰富的重要元素 ———“ 活性水素 ”ACTIVE HYDROGEN) 的通透性更强于其余 3 种水,这说明特定的水对水通道蛋白的通透性绝对是有影响的。 论文里提到,研究同时也调查了矿泉水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NK 细胞是一种淋巴球,在人体内 “ 巡逻 ” ,攻击癌细胞和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医学界普遍认为,在免疫系统中 NK 细胞发现异物后的反应快,攻击力也强。北川博士表示: “ 我们做的实验,是让 10 名志愿者每天喝 2 升自来水和日田天领水,连喝 4 周。事前事后采集每个人的血样,从中提取出白血球,拿来和癌细胞发生反应,然后测定对比志愿者喝水前和喝水后身上 NK 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喝矿泉水后, NK 细胞的活性显然增强了。这说明,喝矿泉水可能会改善我们的免疫系统。 ”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mineral water on aquaporin water permeability.pdf doi:10.1016/j.bbrc.2011.04.102 PMC: PMID: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mineralwater on aquaporin water permeability and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Yoshichika Kitagawa, Chengwei Liu, Xiaodong Ding Aquaporins are the 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s functioning as water channel to transport water and/or mineral nutrients across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systems. In this research, we aimed to clarify if the selected mineralwater can affect aquaporin functions in vitro and the assumption of the mineralwater can modify aquaporin expression and activate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human body. First, we expressed six human and eight plant aquaporin genes in oocytes and compar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kinds of natural mineralwater on aquaporin activity. The oocyte assay data show that Hita tenryosui water could promote water permeability of almost all human and plant aquaporins in varying degrees, and freeze-dry and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could reduce AQP2 activity but pH change and boiling could not. Second, each volunteer in two groups (10 in one group) received an oral Hita tenryosui or tap water load of 1000 ml/day for total four weeks. We found that these two kinds of water did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AQP1 and AQP9 in the blood cells, but intriguingly, the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ies of the volunteers drinking Hita tenryosui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ggesting that Hita tenryosui water has obvious health function, which opens a new and interesting field of investigation related to the link between mineralwater consumption and human health and the therapies for some chronic diseases.
个人分类: 氢气细胞学研究|42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电子间相互作用是石墨烯具备超性能的关键
热度 2 crossludo 2012-8-4 15:56
电子间相互作用是石墨烯具备超性能的关键 作为一种超薄、超强、超柔和超高速的导电体,石墨烯已被电子领域视为具有广泛应用的神奇材料。但要想充分发挥石墨烯的巨大潜力,科学家们首先必须了解石墨烯的超能力从何而来。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最新一步:他们的研究首次证实,石墨烯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石墨烯具有非凡性能的关键。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物理学》杂志。 电子在石墨烯中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进,是硅材料中电子移动速度的100倍。由于石墨烯中的电子表现得与没有质量的极端相对论性自由电子一样,而科学家保罗·狄拉克在1928年用狄拉克方程描述了相对论性的电子行为,因此石墨烯中的电荷载体也被称为“狄拉克准粒子”,也就是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领导该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家迈克尔·克罗米说 :“石墨烯中的电子对带电杂质制造的库仑势作出的回应与传统的原子—杂质系统中非相对论性电子的表现应该极为不同。然而,直到现在,与这种极端相对论性系统有关的许多关键理论预言都还没有得到检验。” 而他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在显微尺度上观测并记录了一个门控石墨烯设备中电子和空穴是如何对库伦势作出回应的,从而为“电子间相互作用是石墨烯非凡性能的关键”的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撑。他们先在最常见的半导体基底二氧化硅衬底上放置氮化硼薄片,然后在薄片上沉积一个石墨烯层,由此制成一个门控设备,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门控设备进行探测。同时,他们用显微镜的尖端自动操纵钴单体在石墨烯片上构建出钴三聚体来作为制造库伦势的带电杂质。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通过记录石墨烯电子结构的空间变化,展示了电子和空穴对库伦势作出的回应。将实验中观测到的电子—空穴不对称与理论模拟相比较,研究小组不仅能够验证相关的理论预测,而且还发现石墨烯的介电常数足够小,而这正是电子间相互作用决定了石墨烯非凡性能的佐证,并且对于理解石墨烯中的电子如何移动非常重要。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电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对石墨烯的内在性能而言并不重要,但另一些专家的观点相反。我们首次用图像展示了极端相对论性电子如何通过重新排列自己来对库仑势作出回应,证明了电子间相互作用是决定石墨烯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克罗米说。 总编辑圈点: 硬度超过钻石,却可像橡胶一样伸展;导电和导热性能超过任何铜线,重量却几乎为零;把20万片晶体薄膜叠加到一起,也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厚——这就是石墨烯,一种堪称神奇的“超级材料”。而其超能力从何而来,文中所述或可看出端倪。制造“太空电梯”缆线、代替硅生产超级计算机、做人工光合作用高效催化剂……石墨烯的超能力或许远非如此,而了解了其“能量”由来,无疑会加速石墨烯潜力的发掘。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20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方舟子说:我这里要成为国际举报中心了。合工大一教授剽窃论文
热度 7 xupeiyang 2012-7-28 18:48
方舟子说: 2000年以色列科学家向我反映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敬安剽窃其论文,我揭露了此事后杨敬安被开除党籍。今天我又收到美国科学家向我反映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汪家权剽窃其论文。合工大怎么尽惹外国科学家?搞得我这里要成为国际举报中心了。 方先生还说: 2005年一个名叫刘志刚的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当成高级人才引进,获得4万元安家费、一套住房,事发后被以诈骗罪判刑3年零6个月。 为何对靠假文凭、假论文诈骗获益大得多的海外人才,像傅瑾、陆骏这些人,反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加州大学Irvine分校早就注意到傅瑾伪造学历和职称同时在厦大任全职一事,在几个月前对傅瑾进行了调查。目前傅瑾已离开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傅瑾原来所在的Daniele Piomelli实验室怀疑其论文数据有问题,正在验证其结果是否能被重复。现在还未发现有问题,Piomelli教授说如有问题,将会告知科学界。 在食堂看到了伊丽莎白二世 【伦敦奥运会开幕第一天爆出首例兴奋剂阳性事件】国际奥委会28日宣布,今年19岁的阿尔巴尼亚举重选手普拉库因为药检未过关,已被逐出奥运会。据国际奥委会透露,他是在7月23日进行的奥运会例行药检中被查出司坦唑醇含量超标的 http://t.cn/zW9GXt0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935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美设计出可用于光学数据连接的微型激光器
crossludo 2012-7-27 11:47
美设计出可用于光学数据连接的微型激光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7月22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设计出一种仅2微米高的新式表面发射激光器,可以实现单一芯片上的光学连接。新激光器“娇小”的外形让制造商们更容易在下一代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上实现高速的光学数据连接,且成本更低,最终显著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能效。 对于计算机内核之间的高速光学连接来说,表面发射激光器不可或缺。但目前的表面发射激光器高达20微米到30微米,这样高的激光器像一座塔压在芯片上。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马振强(音译)和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周伟东(音译)一直在努力为表面发射激光器“瘦身”。他们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用两个高反光的光子晶体镜替代传统的分布布拉格反射激光器设计必需的反射器层。每个镜子都由复杂的半导体量子势阱材料组成且都同硅纳米膜(相当薄的硅层)放置在一起,再采用一个纳米膜转化打印过程为激光器“瘦身”。一层光子晶体相当于传统激光器中15到30层介质反射器,这样,他们就制成这种2微米高、用于光学数据连接的激光器,其性能可同目前的激光器相媲美。 除了块头更大之外,传统激光器的反射器都由只能在极高温度下生长的材料制成,这意味着在制造过程中,承载它们的芯片可能会遭到破坏。而新激光器通过转化打印过程制造,可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而且其将光学连接集成在芯片上所耗费的材料、时间和精力都更少。 目前,光学数据连接已出现在最大规模的数据网络中,但是,当这些光学数据要到达家庭,会遭遇速度更慢的金属连接和电线。马振强说 :“未来,你将看到数据传输的每一步都由光学主导,最后一步位于芯片内,也有光学连接。” 周伟东和马振强创办了新兴企业Semerane公司,他们希望通过该公司生产出这种功能性的新激光器,让其最终成为下一代高速计算机处理器的一部分。 马振强指出:“我们相信这个激光器会使光学数据连接更普遍。光子学和电子学共存于一块芯片上将使多功能高能效的超级芯片成为可能,这些芯片可用于计算、通讯、传感、成像等领域。另外,配备了新激光器的处理器也有望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速度。”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硅海绵可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组件
crossludo 2012-7-23 20:03
硅海绵可替代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组件 有望大大增加充放电循环次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找到一种方法用硅海绵替代石墨作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内的元件,借此可研制出持续时间更长且性能更强的电池,用于商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上。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本月出版的《材料化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由莱斯大学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携手进行,研究的领导者、莱斯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学教授斯巴尼·利萨-比斯沃尔和该大学科学家曼都瑞·萨克尔撰文指出,借用他们研发的这一过程,能将比自身重4倍的物体存储在锂中。 硅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能替代石墨作为电池内的阳极。此前该团队就发现,多孔硅吸收锂的能力是石墨的10倍多。这是因为硅吸收锂离子后会延展,像海绵一样的构造赋予了硅在电池内部生长的余地,同时也不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害。2010年,该团队发现当硅海棉拥有1微米宽、12微米深的小孔时,能在电池领域大展拳脚,但当时的固体硅基座无法吸收锂,仍然有待改进。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用来制造这些小孔的电化学蚀刻过程能将海绵同基座分开,基座接着可以被重新使用,制造出更多海绵。研究人员称,从一个标准的250微米厚的硅晶圆上,至少可以提取到4块这样的海绵。而其一旦被从硅晶圆上提取出来,上、下都是打开着的,通过将其浸入一个导电的聚合物黏结剂聚丙烯腈(PAN)内,就可大大增强其导电性。 科学家由此得到了一块坚硬的薄膜,其能被依附到一个集电器上并放置于电池结构内,并最终借用这一过程制造出了一款锂离子电池,其放电能力高达每克1260毫安时,这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研究人员在比较中发现,使用薄膜之前,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是每克757毫安时,但第二次充放电循环之后,放电容量就开始迅速下降,并在经过15次循环后完全消失殆尽;而经过处理的薄膜在4次循环后就即开始增加放电容量,多孔硅表现得特别明显,经过20次循环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仍然完好无损。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有望能大大增加充放电循环次数的技术,以便能研发出可持续使用几年的电池。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与应用科学
ngjason 2012-7-12 09:28
今天早上碰到一个同学在抱怨很郁闷,说现在做的没什么用,我说那你觉得什么才有用呢?很多伟大的发现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甚至还会招致学霸们的打压。由此,我也联想到当前的很多科研部门应用导向型(产业化)的倡导(当然,主要由官僚意志和部分科研人员的不作为所致)。个人觉得一个国家的科研,应该有个整体思路和架构,有科学也有应用科学,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运动式应用开发。如果是应用科学,他的成果就应以应用价值来呈现;反之,则以理论意义为标杆,不能一概而论;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大厦的基石。个人觉得美国科学家罗兰的话值得国人警醒,尤其我国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牛们。 1883年,美国科学家罗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他说,“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当其他国家在竞赛中领先时,我们国家(美国)能满足于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的面包屑,并因为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富裕吗?不要忘记,面包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
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研究称婴儿在母体内多待一两周对智力发育好
xuxiaxx 2012-7-10 14:48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报道,最新的研究发现,足月(37到41周)出生的 婴儿 ,如果在母体内多待1至2周,对其脑力健全发展会大有裨益。   人们广为熟知,早产(不足37周出生)婴儿的健康和智力可能会有问题。那么稍微推迟一些时日出生的婴儿呢?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足月出生的婴儿与推迟1至2周出生婴儿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足月出生的婴儿大多在三年级的数学和朗读测试中表现不错,但仍比晚1至2周出生的孩子要差一些。   因此, 研究人员 认为,从这一结果说明应该重新考虑早产的定义。   同时, 研究结果 也对由于非医疗原因、通过安排剖腹产提早分娩的问题提出质疑。主要研究人员,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儿科助理教授诺布尔说,女性在选择提早生产之前,应该慎重考虑一番。专家称,剖腹产可能导致生育并发症,这也可能造成发育迟缓。   据悉,此项调查的被试是12.8万名纽约市公立学校的学生,他们包括相当数量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那些怀孕37周出生的孩童中,2.3%有较大的阅读困难,1.1%有中度的数学问题。与之相比,怀孕41周出生的孩子,有上述问题的比例分别仅为1.8%和0.9%。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7/06/c_123380516.htm
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批30名转基因婴儿
xuxiaxx 2012-7-5 14:18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近日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转基因婴儿,这30名健康宝宝在出生前都经历过一系列基因科学实验。该事件在美国甚至在全球都激起了关于伦理的激烈争论。 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成功培育出世界首批转基因婴儿,这30名健康宝宝在出生前都经历过一系列基因科学实验。该事件在美国甚至在全球都激起了关于伦理的激烈争论。 据介绍,目前已有其中的两名婴儿接受检测,科学家发现他们身上含有来自三位“父母”身上的基因。在过去三年中,美国新泽西州圣巴拿巴斯生殖研究所的基因实验已经培育出15名孩子。这些婴儿的母亲都患有生殖障碍。科学家们将女性卵子捐献者捐献的卵子基因嵌入到这些生殖障碍患者的卵子中,然后再让卵子受精,从而帮助患者成功怀孕。 科学家对两名一岁孩子的基因指纹进行检测后证实,他们已经遗传了三名成年人的DNA,其中包括两位女性和一位男性。这些孩子已经获得了额外的基因,并且已将这些基因与自己的生殖细胞实现结合。这一事实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将这些修正后的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后代。 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在尽量回避采用修改人类生殖细胞的技术。遗传学家担心有一天这种技术可能会被用于制造拥有指定特征的新种人类,如拥有高智商和强壮体魄的人。此项研究负责人、生殖学家雅克-克恩表示,“这是首例通过改变人类生殖细胞基因培养出正常、健康婴儿。”雅克-克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人类生殖》杂志之上。 不过,这一实验和研究成果也受到了许多专家的严厉批评和强烈反对。英国西伦敦哈默史密斯医院科学家洛德-温斯顿表示,“在不孕不育疾病的治疗方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种技术有何价值。然而,我很惊讶的是,这种实验竟然可以开展到如此地步。这在英国肯定是绝对禁止的。”保护未出生儿童协会负责人约翰-斯密顿表示,“对于那些患有生殖障碍的夫妻,我们应该报以深深的同情。但是,这种方式培育出的婴儿也会被看作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这是人类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令人担忧的一步。” 克恩的研究团队诊断出,这些不孕不育女性的卵子细胞的微结构线粒体上有缺陷,因此造成了她们无法怀孕。研究人员利用细针从卵子捐献者中吸取一些内部物质,其中含有健康的线粒体,然后注射到希望怀孕的女性卵子中。由于线粒体中含有基因,因此利用这种技术培育出的婴儿会遗传两位母亲的DNA,而且这些基因同样会通过母系遗传下去。 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发言人声称,英国不会向这项技术颁发许可证,因为这将改变正常的生殖细胞。克恩是一位天才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研究人员,他将辅助生殖技术推向了伦理的极限。(来源:译言网)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06789cat=09C
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
xuxiaxx 2012-7-3 20:46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们在6月27日晚上宣布了这一结果,他们利用基因修改技术培育出了30个婴儿。此外,其中两个被测试的婴儿被发现含有来自三位不同成人的基因。据研究人员称,这项实验历时超过3年。 这批转基因婴儿由不能怀上自己孩子的妇女所生。为了“生下”孩子,来自另一名女性捐献者的额外基因被注入了这些妇女的卵子,然后使卵子受精。科学家们采集了其中两个转基因婴儿的指纹,并证实,他们继承了三个成年人的DNA: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这意味着,由于在基因修改过程中继承了这些额外的基因,他们将来也能把这些基因传给自己的后代。换句话说,如果允许这些转基因婴儿以后与非转基因的人结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后代的遗传密码。 这种基因修改方法可能有一天会被用于培育拥有所需特性的婴儿,如力量强大或高智商的人类。 在此之前,英国科学家曾报道称,科学家们正在培育“人兽怪物”。这些报告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全世界已经展开了猖獗的人类遗传实验,从而使许多科学家呼吁应该对这些稀奇古怪的做法制定新规则。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研究利用人脑细胞改造老鼠。 现在,许多专家都公然反对培育转基因婴儿,包括领先的生育专家和主要组织。保护未出生儿童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Unborn Children)主任约翰·史密顿(John Smeaton)说:“这是人类沿着一条错误道路又向前迈出了非常令人担忧的一步。”(嘟嘟) 来源:中国科技网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7/03/content_489832.htm
1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动物实验成功
xuxiaxx 2012-6-30 15:02
新华网温哥华6月27日电(记者马晓澄)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通过向罹患糖尿病的 实验鼠 移植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使实验鼠恢复了胰岛素分泌功能。   这项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扬森研发公司共同完成,并于27日发表在《 糖尿病 》期刊上。科学家希望这一新发现能为寻求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铺平道路。   在研究中,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在接受 干细胞 移植后,研究人员停止向它们注射胰岛素。三四个月后,实验鼠即使被喂食大量的糖,也依然能够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   论文作者之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蒂莫西·基弗说,他们对新发现感到振奋,但这种方法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更多研究。   基弗说,研究所用的患病实验鼠缺乏正常运行的免疫系统,而正常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 移植 的干细胞产生排异反应。他说,现在研究团队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保护干细胞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合理方法,从而使移植最终可以在不需要免疫抑制的情况下进行。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6/28/c_123343901.htm
1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在大脑中绘出“爱与性地图”
热度 1 dongzg101 2012-6-28 11:35
美国科学家在大脑中绘出“爱与性地图” 核心提示:近发表在英国《性医学》杂志上的一份国际研究报告首次针对这两种紧密相关的感觉绘制了一幅准确的大脑“地图”。他们发现,大脑的两个结构———即岛叶和纹状体———是科学家追踪性欲转化为爱情的关键所在。 多亏了现代科学,我们知道爱情存在于大脑中,而不是心中。然而,爱情存在于大脑中的什么地方呢?与性欲是在一个地方吗?最近发表在英国《性医学》杂志上的一份国际研究报告首次针对这两种紧密相关的感觉绘制了一幅准确的大脑“地图”。 美国康科迪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吉姆·普福斯与美国和瑞士的同行一起分析了20份独立的研究报告。在这20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测试者在浏览色情图片或爱人 照片 时的脑部活动。通过收集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得以绘制出一幅完整的爱情和性欲的大脑“地图”。 他们发现,大脑的两个结构———即岛叶和纹状体———是科学家追踪性欲转化为爱情的关键所在。岛叶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是被深埋在颞叶和额叶之间的一个区域。纹状体在岛叶附近,位于前脑。 爱情和性欲能够激活纹状体的不同区域。性欲激活的那个区域通常由能够带来快感的事物激活,比如性爱与食物。爱情激活的那个区域参与了条件反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与奖励或快感配对的事物被赋予了内在价值。也就是说,随着性欲转化为爱情,两者是在纹状体的不同地点接受大脑处理的。 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纹状体的爱情区域也是与毒品成瘾相关的区域。普福斯解释说,这是合理的。他说:“爱情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在性欲得到回报的过程中从性欲转化而来。当人们对毒品上瘾时也是这个道理。”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个人分类: 科研应用|16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研发可转化电能生物病毒 敲键盘可为电脑充电
crossludo 2012-6-24 17:34
美研发可转化电能生物病毒 敲键盘可为电脑充电   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可把动作或压力化作电能,利用日常细微动作来充电的器材将可望成真。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正在试用一种在实验室常见的病毒来产生压电式能源,将病毒覆盖在一片有如邮票大小的电极上,并把接线联上LCD显示屏。只要敲打键盘,病毒便会把敲打动力转化为电能。   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可把动作或压力化作电能,利用日常细微动作来充电的器材将可望成真。如果实验成功,这种病毒将让用户可一面打字一面为计算机充电,也可一面走路一面替手机充电。   据悉,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生物性物质的压电特质来发电。在1880年发现的压电效应,是指晶体、陶瓷或骨头受到物理压力时所产生的电能,打火机及烧烤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来点火。   加州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一群科学家正在尝试用一种在实验室常见的M13病毒来产生压电式能源。有别于压电器材所采用的其它物料,属噬菌体的M13只会侵袭细菌而对人类无害。科学家再把这些基因改造病毒覆盖在一片有如邮票大小的电极上,并把接线连上LCD显示屏。只要敲打电极,病毒便会把敲打动力转化为电能。挤压电极便可产生出60亿分之一安培,电压则有400毫伏,相当于AA电池的四分之一电压。
个人分类: 集粹点滴|1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有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热度 2 newniu 2012-6-23 12:35
在残酷的自然面前,只有最适应者能够生存下来。 DNA变异使生物体不断改变自身,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适应环境的改变才能成功保留下来。最终结局是绝大多数变异只能以失败收场,难以繁衍。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适应者同样能够生存并繁育后代 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生存竞争已基本不存在。人类的DNA变异易于被保留下来 。 当前多种多样的地球生物源自两个因素:1、DNA在变异;2、竞争激烈,更适应的变异被保留,而不适应的则被放弃。在人类身上,因素1仍在起作用,特别是人类环境污染,DNA变异更加迅速。 丰富的物质条件,变异的DNA不易于被淘汰。 DNA多样化是 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 由于基因变异基于点位,即某个位置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本来,某个点发生变化,只是缓慢的线性变化。然而人类的生殖过程和庞大的人口加速了这种变化。举例说,1000个人,经过100年,有500个人在A点发生变异,那么世界上存在两类人。那么再经过100年,有500人在B点发生变异,那么世界上就会存在4类人;再过100年,有500人在C点发生变化,那么就会存在8类人。以上只是简化而不现实的例子,但足以说明人类进化是在加速的。 没事了,查了一下网页,的确有人讲这件事,下面是转载。 转载: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过去4万年来人类的进化速度在加快,最近5000年来更是飞速进化,各大洲居民今后将变得越来越不一样。美国犹他大学人类学家亨利· 哈彭丁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1 800个基因呈加速进化状态,这一数目大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数目的7%。研究人员认为加速进化的基因所产生的变异大多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当人口激增时,人体基因组的基因变异数量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农耕时代以来不断适应人类饮食结构变化和抵御新兴病毒性疾病的基因在快速进化,这些有益于生 存的变异基因被选择的几率增大,得以传遍整个群体。
个人分类: 笑料|34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控脑技术的新探索:光脉冲控制大脑细胞开合
crossludo 2012-6-19 20:55
控脑技术的新探索:光脉冲控制大脑细胞开合 这一有争议的控脑技术有望为精神疾病提供新疗法 中国科技网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1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能将光脉冲递入大脑的植入物,他们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控制了猴子的睡眠,这种前所未有的控制大脑的方式有望为癫痫、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疾病提供新疗法,或许也能帮助人们制造新记忆。 为了找到治疗神经疾病的新方法,麻省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师爱德华·博伊登和同事携手研制出了这款能让光照射在大脑内特定区域甚至单个细胞上的无线植入物原型。其能用光纤将光递送到植入物所在的大脑区域,随意地打开或关闭大脑细胞。 首先,研究人员 利用海藻和某些细菌体内的光敏分子对脑细胞进行遗传修改。 他们发现,经过遗传修改的病毒可以诱导这类光敏分子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细胞(神经元)中。这种经过遗传修改的病毒先将海藻的一个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的大脑细胞中,此后基因中携带的指令就会“指导”细胞在神经元表面产生光敏分子。当光照射在这些经过了遗传修改的脑细胞上时,脑细胞会随之打开或者关闭。 他们利用这项技术让实验鼠和猴子睡觉,也利用这项技术让实验鼠“对光上了瘾”。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最新技术能用于治疗上瘾症,也可以帮助脊髓神经受损的病人缓解痛苦或恢复运动功能。 博伊登指出:“癫痫发作时,病人大脑中的某些地方会变得过度活跃。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种人造植入物让这个过度活跃的区域关闭一段时间,从而治疗癫痫;另外,也可以直接将信息送入大脑以帮助人们形成新的记忆。” 大脑植入并非新鲜事物,然而,在使用中,医生们需要通过电来刺激大脑的部分区域,而这通常会激活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副作用。博伊登认为,使用光进行操作更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控制单个脑细胞,这会让大脑更好地谐调,对诸如制造记忆等更高层次的活动也会有所帮助。 不过,科学家们也指出,隶属于方兴未艾的光遗传学领域的这项研究涉及到了3项富有争议的技术。首先,科学家们需要对大脑细胞进行遗传修改,以使它们能对光作出反应,但对人脑细胞进行遗传修改造成的长期影响还不为人所知。另外,研究人员也必须通过手术将植入物直接放入大脑,这样它才能使用光纤将光递送入大脑中。最后,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也会引发争议。 尽管如此,最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也不容小觑。博伊登表示:“这种技术将有助于治疗采用其他方法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治疗的疾病。在猴子身上进行的测试已经取得了成功,尽管在人类身上进行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应用潜力令人兴奋。”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2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美国科学家对科学的的比喻:面包与面包屑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6-9 08:48
美国科学家的比喻:面包与面包屑 1883年,美国科学家罗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有几句话非常刺激。他说,“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当其他国家在竞赛中领先时,我们国家(美国)能满足于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的面包屑,并因为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富裕吗?不要忘记,面包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346.shtm
43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发现胰腺导管腺癌早期生物标记
crossludo 2012-5-19 16:03
美国科学家发现胰腺导管腺癌早期生物标记 2012年05月19日08:33 新华网 任海军 我要评论 ( 0 ) 字号: T | T 一种名为PEAK1的酪氨酸激酶可能是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生物标记,这一发现有助于将来开发针对这种致命癌症的新疗法。 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一种名为PEAK1的酪氨酸激酶可能是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生物标记,这一发现有助于将来开发针对这种致命癌症的新疗法。 据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胰腺导管腺癌是全美第四大癌症死因。由于胰腺肿瘤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检查出患病时已处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3%至5%。因此,发现胰腺导管腺癌的早期生物标记,对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PEAK1是一类可加速化学反应的激酶,也是很多细胞功能的“开关”。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相关的肿瘤活组织中,能清楚发现PEAK1的踪迹,并且它在患者胰腺内的水平也会显著提高。此外,由于它的催化活性对这类癌症细胞扩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能成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有效生物标记以及分子药物的标靶。 报告还说,研究人员将实验鼠肿瘤细胞中的PEAK1敲除后,肿瘤会明显变小,肿瘤细胞也无法有效转移。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阿伦·萨森评论说,上述研究增进了人们对胰腺导管腺癌发病机理的理解,有助于开发针对这类癌症的新疗法。
个人分类: 预测科学|1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钟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
热度 2 xupeiyang 2012-5-18 09:25
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到点吃饭……生物钟让人们生活节奏固定,生活井井有条。 英美研究人员从 基因 入手重新认识生物钟背后机理,研究结果颠覆传统理论。这一研究有望帮助治愈因生物钟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 颠覆旧理念 位于下丘脑处的视交叉上核(SCN)是人体生物节律中心,“全盘掌控”生物钟。一支由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SCN神经元工作模式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9-10/2009101493557929.htm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circadian) 精炼依据: Web of Science 类别=( NEUROSCIENCES )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执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可查看Web of Science未收录文献的引文。 找到的结果数: 8057 被引频次总计: 214126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160758 施引文献: 79773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3512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6.58 h-index: 155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R121EI8P61pbjP1lD49page=1cr_pqid=6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EVET P 124 1.539 % SHIBATA S 68 0.844 % TUREK FW 66 0.819 % BUIJS RM 62 0.770 % CZEISLER CA 62 0.770 % AMIR S 58 0.720 % DIJK DJ 58 0.720 % RUSAK B 57 0.707 % SILVER R 57 0.707 % CARDINALI DP 54 0.670 % TAKAHASHI JS 54 0.670 % HONMA K 53 0.658 % HONMA S 53 0.658 % SWAAB DF 51 0.633 % MENAKER M 50 0.621 % REITER RJ 50 0.621 % CHALLET E 48 0.596 % HASTINGS MH 47 0.583 % ISHIDA N 47 0.583 % MOORE RY 47 0.583 % CAJOCHEN C 45 0.559 % OKAMURA H 45 0.559 % REPPERT SM 44 0.546 % ARENDT J 43 0.534 % COLWELL CS 43 0.534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3473 43.105 % JAPAN 975 12.101 % FRANCE 595 7.385 % CANADA 550 6.826 % ENGLAND 528 6.553 % GERMANY 528 6.553 % NETHERLANDS 383 4.754 % ITALY 280 3.475 % SWITZERLAND 255 3.165 % SPAIN 217 2.693 % AUSTRALIA 188 2.333 % ARGENTINA 118 1.465 % POLAND 111 1.378 % SWEDEN 110 1.365 % ISRAEL 106 1.316 % BELGIUM 93 1.154 % PEOPLES R CHINA 91 1.129 % BRAZIL 86 1.067 % SCOTLAND 80 0.993 % MEXICO 79 0.981 % DENMARK 77 0.956 % RUSSIA 69 0.856 % SOUTH KOREA 65 0.807 % HUNGARY 59 0.732 % CZECH REPUBLIC 58 0.720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IH 99 1.229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81 1.005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22 0.273 %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1 0.261 % WELLCOME TRUST 21 0.261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18 0.223 % NSF 18 0.223 % NIMH 17 0.211 %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5 0.186 % EUROPEAN UNION 14 0.174 % EU 13 0.161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3 0.161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2 0.149 % NARSAD 11 0.13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11 0.137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 0.137 %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 11 0.137 % BBSRC 10 0.124 % CONACYT 10 0.124 % DAN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10 0.124 % LUNDBECK FOUNDATION 10 0.124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 9 0.112 %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9 0.112 % 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9 0.112 %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BBSRC 8 0.099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262 3.252 % NORTHWESTERN UNIV 152 1.887 % STANFORD UNIV 140 1.738 % NETHERLANDS INST BRAIN RES 122 1.514 % UNIV PENN 120 1.489 % NIMH 110 1.365 % UNIV STRASBOURG 1 108 1.340 % UNIV PITTSBURGH 106 1.316 % UNIV VIRGINIA 104 1.291 % UNIV TORONTO 99 1.229 % UNIV CALIF SAN DIEGO 95 1.179 % UNIV SURREY 91 1.129 % DALHOUSIE UNIV 87 1.080 % UNIV TEXAS 86 1.067 % UNIV CALIF LOS ANGELES 84 1.043 % UNIV ZURICH 81 1.005 % UNIV MASSACHUSETTS 77 0.956 % OREGON HLTH SCI UNIV 76 0.943 % UNIV CAMBRIDGE 73 0.906 % HOKKAIDO UNIV 71 0.881 % UNIV MANCHESTER 71 0.881 % UNIV ILLINOIS 70 0.869 % UNIV MICHIGAN 70 0.869 % UNIV MINNESOTA 70 0.869 % BRIGHAM WOMENS HOSP 69 0.856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09 451 5.598 % 2008 426 5.287 % 2003 419 5.200 % 2006 403 5.002 % 2005 402 4.989 % 2007 391 4.853 % 2011 391 4.853 % 2010 384 4.766 % 2004 381 4.729 % 2002 359 4.456 % 2000 350 4.344 % 2001 344 4.270 % 1996 323 4.009 % 1995 315 3.910 % 1999 315 3.910 % 1998 313 3.885 % 1997 294 3.649 % 1994 292 3.624 % 1993 250 3.103 % 1992 233 2.892 % 1991 202 2.507 % 2012 131 1.626 % 1990 83 1.030 % 1988 61 0.757 % 1986 59 0.732 % 1981 54 0.670 % 1989 53 0.658 % 1985 46 0.571 % 1982 45 0.559 % 1983 45 0.559 % 1987 45 0.559 % 1980 37 0.459 % 1978 31 0.385 % 1984 31 0.385 % 1977 22 0.273 % 1979 22 0.273 % 1975 12 0.149 % 1976 11 0.137 % 1972 10 0.124 % 1970 7 0.087 % 1974 7 0.087 % 1973 4 0.050 % 1971 3 0.037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BRAIN RESEARCH 764 9.482 % SLEEP 668 8.291 % NEUROSCIENCE LETTERS 411 5.101 %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366 4.543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41 4.232 %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78 3.450 % NEUROSCIENCE 260 3.227 %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4 2.532 %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174 2.160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156 1.936 %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150 1.862 % BIOLOGICAL PSYCHIATRY 148 1.837 % 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 148 1.837 % NEUROREPORT 148 1.837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SENSORY NEURAL AND BEHAVIORAL PHYSIOLOGY 140 1.738 % NEUROENDOCRINOLOGY 137 1.700 % NEUROENDOCRINOLOGY LETTERS 135 1.676 % JOURNAL OF PHYSIOLOGY LONDON 124 1.539 %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119 1.477 % NEURON 119 1.477 % BRAIN RESEARCH BULLETIN 111 1.378 %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102 1.266 %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101 1.254 % SLEEP MEDICINE REVIEWS 95 1.179 % PSYCHOPHARMACOLOGY 83 1.030 %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65 0.807 % NEUROSCIENCE RESEARCH 64 0.794 %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63 0.782 % JOURNAL OF NEUROGENETICS 62 0.770 % SLEEP AND BIOLOGICAL RHYTHMS 59 0.732 %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58 0.720 % NEUROBIOLOGY OF AGING 58 0.720 %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55 0.683 % VISUAL NEUROSCIENCE 55 0.683 %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54 0.670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NEUROETHOLOGY SENSORY NEURAL AND BEHAVIORAL PHYSIOLOGY 53 0.658 % NATURE NEUROSCIENCE 51 0.633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48 0.596 %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8 0.596 % PROGRESS IN NEURO PSYCHOPHARMACOLOGY BIOLOGICAL PSYCHIATRY 43 0.534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41 0.509 %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38 0.472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37 0.459 %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35 0.434 % ENCEPHALE REVUE DE PSYCHIATRIE CLINIQUE BIOLOGIQUE ET THERAPEUTIQUE 34 0.422 % PSYCHOPHYSIOLOGY 34 0.422 %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3 0.410 % 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32 0.397 % NEUROPSYCHOBIOLOGY 31 0.385 % BIPOLAR DISORDERS 30 0.372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8057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8057 100.000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964 11.965 % PHYSIOLOGY 857 10.637 % PSYCHIATRY 781 9.693 % BEHAVIORAL SCIENCES 641 7.956 % PHARMACOLOGY PHARMACY 456 5.660 % ZOOLOGY 362 4.493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319 3.959 % PSYCHOLOGY 161 1.998 % GENETICS HEREDITY 67 0.832 % OPHTHALMOLOGY 67 0.832 % IMMUNOLOGY 66 0.819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58 0.720 % DEVELOPMENTAL BIOLOGY 48 0.596 % CELL BIOLOGY 36 0.447 % COMPUTER SCIENCE 16 0.199 % NUTRITION DIETETICS 15 0.186 % ANESTHESIOLOGY 13 0.161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13 0.161 % BIOPHYSICS 9 0.112 % PATHOLOGY 9 0.112 % REHABILITATION 8 0.099 % TOXICOLOGY 8 0.099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7 0.087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7 0.087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6 0.074 % SPORT SCIENCES 5 0.062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4 0.050 % OTORHINOLARYNGOLOGY 4 0.050 % SURGERY 4 0.050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3 0.037 % PEDIATRICS 3 0.037 % TRANSPLANTATION 3 0.037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 0.025 % ORTHOPEDICS 2 0.025 % 参考文献 • 日研究人员发现膀胱 生物钟 机制 • 生物钟 有助人体昼夜循环 • Nature头条:调控我们的 生物钟 • 生物钟 节奏对新陈代谢有重要影响 • Science:植物内部的 生物钟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或与人体 生物钟 相关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或与人体 生物钟 相关 • 太空生活不会使宇航员 生物钟 紊乱 • 人与藻类拥有相似 生物钟 • Nature:独立于基因的 生物钟 机制 • 英研究发现 生物钟 “第二齿轮” • 美科学家发现可显著减缓 生物钟 的分子化合物 • PLoSBiology:可影响 生物钟 的新型化合物 • 法国研究人员揭开 生物钟 “守时”奥秘 • 科学家发现影响 生物钟 节律蛋白质 • 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新因素夜晚长明灯扰乱 生物钟 • 研究发现调控 生物钟 与糖异生的关键蛋白 • 生物钟 可通过药物来调节快慢 • 生物钟 打乱易诱发癌症专家:不要频繁倒班 • 调准你的健康 生物钟 • 南京专家建立可调控小鼠 生物钟 模型 • 南京大学EMBOJ文章发现 生物钟 的奥秘 • Nature子刊: 生物钟 让人睡觉不口渴 • 人类 生物钟 依赖一种小分子 • 基因新发现 重识 生物钟 • Cell,Science两篇文章解析 生物钟 • 人体 生物钟 不止24小时根据自然周期行事致衰老 • 国家基金项目首次在南极展开 生物钟 基因研究 • 基金项目首次在南极展开 生物钟 基因研究 • 果蝇免疫力随 生物钟 变化 • 糖尿病和高血糖与 生物钟 紊乱有关 • 生物钟 与新陈代谢分子关联查明 • 瑞典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手机打乱 生物钟 • Nature:眼睛的损伤让小鼠 生物钟 发生改变 • 日本研究发现藻类 生物钟 基因 • 自然、科学两篇文章:颠覆原有 生物钟 概念 • 夜晚强光可导致 生物钟 紊乱 • 《细胞—代谢》:脂肪摄入过量会影响 生物钟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430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施一公的“极高荣誉”
热度 6 zhongwen123 2012-5-10 22:01
     近日国内官方最高级别的媒体(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全部同时启动,大幅宣传“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工作”、“拳拳之心报祖国”的美国科学家施一公。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称施一公“获得过生物学界极高荣誉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生物界极高荣誉的奖我只知道诺贝尔奖、格拉夫奖、拉斯克奖、达尔文奖章寥寥几个,这个“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只在宣传施一公的文章中见到过。莫非是类似于施教授的毅然前辈陈章良得过的那个什么“侯赛因奖”,国内吹成“小诺贝尔奖”,国外就没几个人听说了?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孤陋寡闻,于是就查了一下这究竟是什么奖。   “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的英文为The 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是1986年成立的蛋白质学会(The Protein Society)在其年会上颁发的七个奖项之一。蛋白质学会是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盟(FASEB)下面的22个专业学会之一,这些学会一般都会颁发一些奖项表彰某个领域的研究者,比如历史比蛋白质学会悠久得多、也更为著名的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就设有9个奖项。生物界类似的专业奖项起码也有几百个,这样的“极高荣誉”是不是太廉价了一点?   据蛋白质学会网站的介绍,“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由默克实验室赞助,每年发给在其独立研究生涯的早期阶段(通常不超过40岁)的一名科学家,表彰其对蛋白质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http://www.proteinsociety.org/pages/page03.htm)。从这个介绍看,在蛋白质学会颁发的七个奖项中,它是较不重要的一个,有鼓励年轻科学家的意思,重要性肯定比不过该学会表彰“在蛋白质研究方面做出最高水平的贡献”的The Stein and Moore奖。如果连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也算得上生物界极高荣誉的奖,The Stein and Moore奖岂不是极极高荣誉的奖?拉斯克奖岂不是极极极高荣誉的奖?诺贝尔奖岂不是极极极极高荣誉的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有施一公在节假日坚持上班,用显微镜看细胞培养盒的镜头。显微镜上还写着“1# YAN Lab”,莫非是借用其弟子颜宁实验室的显微镜做表演?施副院长从科研人员变成演员了?
293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
dingbingzou 2012-5-8 18:01
美日三名科学家分享化学奖 201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一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两名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章 诺贝尔化学奖,因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碳原子集合在一起。但是碳原子本身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是通过某些方法让碳的化学性质更加活泼,更容易发生反应。一直以来,这类方法能有效地制造出很多简单有机物,但当化学家们试图合成更为复杂的有机物时,往往有大量无用的物质生成。然而,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通过实验发现,碳原子会和钯原子连接在一起,可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 评审委员会认为,三人向广大化学家们提供了集合碳原子的“精致工具”,他们并不曾共事或合作,但共同推动的这一技术,让化学家们能够精确有效地制造他们需要的复杂化合物,堪称为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贡献。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维特里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获奖。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个人分类: 备课资料|1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脑部扫描,你是何人?
crossludo 2012-5-6 10:13
美国科学家称脑部扫描能鉴别出勤快人和懒人 http://tech.qq.com/a/20120506/000030.htm 2012年05月06日 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对研究对象脑部扫描显示勤快的人和懒人的大脑在3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同。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神经科学杂志》上。 据《独立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对研究对象脑部扫描显示勤快的人和懒人的大脑在3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同。 转播到腾讯微博 脑部扫描能鉴别出能人和懒人 为了奖赏而愿意努力工作的人们在其脑部的叫做纹状体(striatum)和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的部位存在更多的对神经发出信号的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这两个区域都在与报酬奖励关联的感觉和动机导致个体行为发生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为了报酬而努力工作方面稍显被动的“懒人们”脑部,其“前脑岛”(anterior insula)区域存在更高含量的多巴胺。而这一部位与情绪和危机感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神经传导化学物质。联合执导这一研究的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心理学家迈克尔·特雷德韦(Michael Treadway)说:“过去,人们在老鼠身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对于奖励动机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这项研究提供给了我们关于多巴胺是如何决定奖励寻求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的新信息。”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神经科学杂志》上。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研发出可印刷的微型液体太阳能电池
liyadong 2012-4-30 09:2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最新研制出了一种 便宜 且稳定的液体太阳能电池。这种由纳米晶体制成的电池“体形非常娇小”,因而能以液体墨水的形式存在,可印刷或者涂抹在干净基底的表面。最新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的国际无机化学期刊《道尔顿汇刊》上。 南加州大学科学家研制的这种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纳米晶体由半导体硒化镉制成,其大小约为4纳米,这意味着一个针头上就可以放置2500亿个,而且其也可以漂浮在液体溶液内。该研究的领导者、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化学副教授理查德·布切尔表示:“就像印刷报纸一样,我们也可以印刷太阳能电池。” 尽管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晶体硅晶圆太阳能电池相比,液态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更加便宜,但其光电转化效率要稍逊一筹。不过,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攻克了制造液体太阳能电池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制造出一种稳定且能导电的液体。 以前,科学家们需要让有机配位体分子依附在纳米晶体之上,以让纳米晶体保持稳定并预防二者相互黏连在一起。但这些有机配位体分子同时也会将晶体隔绝起来,使整个系统的导电性能变得非常差。布切尔表示:“这一直是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此,布切尔和南加州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戴维·韦伯为这种纳米晶体研发出了一种新的表面涂层。这种新的合成配位体不仅在使纳米晶体稳定方面表现良好,而且,它们实际上也变身为细小的“桥梁”,将纳米晶体连接起来并帮助它们传输电流。 另外,通过一个相对低温、不需要进行任何与熔化有关的过程,科学家们就可以将这种液体太阳能电池印刷在塑料而非玻璃表面,最终得到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其形状可以随需而变安装在任何地方。 布切尔表示,接下来他计划使用其他材料而非有毒的镉来制造纳米晶体。他也指出:“尽管对这项技术进行商业化生产还要等上几年,不过,他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这项技术可以同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来源:《科技日报》) http://discovery.163.com/12/0428/09/805SIGSJ000125LI.html
个人分类: 行业信息|2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最新发现:草甘膦除草剂可以诱发脊椎动物形态改变
蒋高明 2012-4-27 18:46
【本博按】 草甘膦有害无害,是相信事实还是相信谎言?美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再一次粉碎了方舟子声称的“草甘膦比食盐还安全”的谣言。文章详细信息请参看陈一文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zbm.html (2012-04-27 18:06:27) 原文地址: 美国科学家:草甘膦除草剂可以诱发脊椎动物形态改变 作者: 陈一文顾问 “该项发现强调了有关农药的一项重要事实,农药对作物生产与人类健康很重要,但是可能对原本并非农药目标的物种造成非故意的恶果”,利莱伊教授说。“除草剂没有设计来影响动物,但是我们正在了解它们通过改变动物体内激素如何作用而造成广泛范围令人惊讶的影响。这很重要,因为两栖动物不仅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也是食品链中对其他物种潜在危险的指标物,包括对于人类的危险。” (美国)科学日报( 2012-04-02 ) -- 《生态应用》杂志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除草剂,草甘膦除草剂农达,能够造成脊椎动物改变形态。美国 匹兹堡大学生物科学系利莱伊教授,演示了亚致死量与环境中存在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造成两种脊椎动物改变它们的形态。根据利莱伊教授,这是表明一种除草剂可以诱发脊椎动物形态改变的头一项研究该项科学研究发现再次证明,方舟子“草甘膦 … 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险 ”,不仅是彻头彻尾的谬论,而且事实上是犯罪故意推动邪恶! ScienceDaily (Apr. 2, 2012) —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weed killer, Roundup, can cause amphibians to change shape,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cently published i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Prof. Rick Relyea,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demonstrated that sublethal and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Roundup caused two species of amphibians to alter their morphology. According to Relyea,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show that a herbicide can induc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a vertebrate animal. "This discovery highlights the fact that pesticide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can ha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for species that are not the pesticide's target," says Relyea. "Herbicides are not designed to affect animals, but we are learning that they can have a wide range of surprising effects by altering how hormones work in the bodies of animals.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amphibians not only serve as a barometer of the ecosystem's health, but also as an indicator of potential dangers to other species in the food chain, including humans." This scientific research finding again proves, “glyphosate … has no danger to human health” advocated by Fang Zhou-zi, not only is a out-and-out fallacy, and in-fact is to promote deliberate crime evil! Roundup Herbicide Can Induc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Vertebrate Animals: Tadpoles Change Shape 草甘膦除草剂对脊椎动物中可以诱发形态改变 -- 禁止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原料进口、开发、种植、销售理由之 230 -- The 229 th reason to forbid import, development, growing and selling of RR soybeans 译者:陈一文( cheniwan@mx.cei.gov.cn ) Translated by Chen I-wan 《转基因技术与人类安全》研究专家、 80 年代前全国青联委员 “GM Technology Mankind Safety” researcher 《新浪网》“陈一文顾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转载自:(美国)《科学日报》网站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4/120402144938.htm ScienceDaily (Apr. 2, 2012) —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weed killer, Roundup, can cause amphibians to change shape,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cently published i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美国)科学日报( 2012-04-02 ) -- 《生态应用》杂志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最为普遍的除草剂,草甘膦除草剂农达,能够造成脊椎动物改变形态。 Reference: 参考文献: Rick A. Relyea. New effects of Roundup on amphibians: Predators reduce herbicide mortality; herbicides induce antipredator morphology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2012; 22 (2): 634 DOI: 10.1890/11-0189.1 Rick A. Relyea 。草甘膦除草剂对于脊椎动物新的作用:食肉动物减少除草剂死亡率;除草剂诱发抗食肉动物形态。生态应用, 2012; 22 (2): 634 DOI: 10.1890/11-0189.1 http://www.esajournals.org/doi/abs/10.1890/11-0189.1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15260 USA 作者单位,生物科学系,匹兹堡大学,宾色法尼亚,美国。 Rick Relye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 the Kenneth P. Dietrich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director of Pitt's Pymatuning Laboratory of Ecology, demonstrated that sublethal and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Roundup caused two species of amphibians to alter their morphology. According to Relyea,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show that a herbicide can induc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a vertebrate animal. 瑞克·利莱伊,匹兹堡大学 Kenneth P. Dietrich 文学与科学学院生物科学教授,匹兹堡生态谐调实验室主任,演示了亚致死量与环境中存在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造成两种脊椎动物改变它们的形态。根据利莱伊教授,这是表明一种除草剂可以诱发脊椎动物形态改变的头一项研究。 Relyea set up large outdoor water tanks that contained many of the components of natural wetlands. Some tanks contained caged predators, which emit chemicals that naturally induce changes in tadpole morphology (such as larger tails to better escape predators). After adding tadpoles to each tank, he exposed them to a range of Roundup concentrations. After 3 weeks, the tadpoles were removed from the tanks. 利莱伊教授在室外设置了数个水箱,含有自然湿地的许多成分。某些水箱包括有笼子中养的食肉动物,它们排放天然化学物,天然诱发蝌蚪形态改变(例如更大的尾巴以便更好的逃脱食肉动物)。将蝌蚪添加到每个水箱后,他使它们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 3 周之后,将蝌蚪移出水箱。 "It was not surprising to see that the smell of predators in the water induced larger tadpole tails," says Relyea. "That is a normal, adaptive response. What shocked us was that the Roundup induced the same changes. Moreover, the combination of predators and Roundup caused the tail changes to be twice as large." Because tadpoles alter their body shape to match their environment, having a body shape that does not fit the environment can put the animals at a distinct disadvantage. “水中食肉动物的味道(天然化学物 — 译注)诱发蝌蚪有更大的微博并不令人惊奇”,利莱伊教授说。“这是自然的,适应性的反应。令我们震惊的是,草甘膦除草剂诱发了同样的改变。此外,食肉动物与草甘膦除草剂结合在一起使蝌蚪的尾巴改变两倍大。”因为蝌蚪改变自己身体的形状以适应环境,具有不适应环境的身体形状对动物明显不利。 Predators cause tadpoles to change shape by altering the stress hormones of tadpoles, says Relyea. The similar shape changes when exposed to Roundup suggest that Roundup may interfere with the hormones of tadpoles and potentially many other animals. 食肉动物(的味道,天然化学物 – 译注)通过改变蝌蚪的应激激素改变它们的形状,利莱伊教授说。蝌蚪暴露于草甘膦除草剂浓度发生类似的性状改变提议草甘膦除草剂可能对蝌蚪以及许多其他动物的激素造成干扰。 "This discovery highlights the fact that pesticide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can hav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for species that are not the pesticide's target," says Relyea. "Herbicides are not designed to affect animals, but we are learning that they can have a wide range of surprising effects by altering how hormones work in the bodies of animals.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amphibians not only serve as a barometer of the ecosystem's health, but also as an indicator of potential dangers to other species in the food chain, including humans." “该项发现强调了有关农药的一项重要事实,农药对作物生产与人类健康很重要,但是可能对原本并非农药目标的物种造成非故意的恶果”,利莱伊教授说。。“除草剂没有设计来影响动物,但是我们正在了解它们通过改变动物体内激素如何作用而造成广泛范围令人惊讶的影响。这很重要,因为两栖动物不仅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也是食品链中对其他物种潜在危险的指标物,包括对于人类的危险。”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明网: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蒋高明 2012-4-21 10:10
2012-04-16 14:04:14   来源:光明网卫生事业部   贾志光 译 沈阳 校   查看评论   进入文化论坛   手机看新闻 10 发送给好友 http://health.gmw.cn/2012-04/16/content_3974839.htm !--enpproperty 39748392012-04-16 14:04:14.0贾志光 译 沈阳 校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1)_卫生频道_光明网转基因,美国,科学,产量,29222卫生原创/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2009年3月,这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组织的专家格里安. 谢尔曼撰写的题为《 转基因 未能兑现的产量----转基因作物的性能评价》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全球、特别是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应,很多美国人这时才发觉,自已近40年来一直都被转基因产业大享所忽悠,因为大家最初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特别是听到了他们曾经承诺了一些十分响亮口号,包括:“转基因能最大限度地增产!” ,“转基因能解决全世界穷人的饥饿问题” 等等,我们把“ 科学家关注联盟 ”网站上的有关这份报告的介绍翻译出来,让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出该报告去深入细读。我们也希望读者能把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光明网卫生频道的同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全球转基因主粮的安全问题。小标题是译者所加。 一、《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研究背景 多年来,转基因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以标榜能养活整个世界大肆鼓墟,并声称转基因作物会产生更高的产量。 格里安. 谢尔博士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关注联盟” 专家 格里安. 谢尔曼 (Doug Gurian-Sherman) 先生在2009年3月发布了题为《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认为以上这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一贯标榜的承诺都是空谈:他用了美国近20多年的数据研究和13年转基因商品化了的资料分析,证明基因工程并不能够显著增加美国农作物的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是以农作物的产量作为指标仔细评估基因工程的整体效果的第一份报告,对比转基因与其他农业 科技 差异。报告综述二十几份玉米和大豆的学术研究资料,它们都是种植在美国的两种主要基因工程食物和作物。基于这些研究数据,《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得出结论认为: *美国的基因工程种植的耐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玉米产量并没有增加。而抗虫玉米只是稍微提高了产量。 *报告还发现:过去的13年美国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育种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而带来的。 二、《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主要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提出时,正值全球食品价格暴涨和局部地区粮食短缺,国际社会关于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产量呼声很高。 “产量”一词是指一个在特定时间内,每单位土地面积生产的农作物数量。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一贯认为要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目标,离不开基因工程的技术支持。 例如,孟山都公司正在全球传播的宣传广告,涉及世界人口爆炸问题的广告词说“......先进的种子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揭穿了孟山都公司这种广告词的说法,用数据证明:粮食生产要在未来增产,基因工程不起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声称有更好的产量,但《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阐述了实施于基因领域以提高产量的实验在20年中并无显著成果。 三、《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概念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还把农作物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区分,它们常在行业中被混为一谈并被他人误解。 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指在最好的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最终达到的生产量能力。而“产量预期”是指在排除病虫害,干旱和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失后的产量水平。 2、三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数据研究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研究了美国三种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作物,即耐除草剂大豆,抗除草剂玉米,抗虫玉米(Bt玉米,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之后,其基因使玉米抵抗多种昆虫)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耐除草剂的大豆、抗除草剂玉米和Bt玉米未能增加内在产量。与传统方法相比,抗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的玉米也没有提高经营产量。 该研究报告同时披露新发现的一个结论: 与典型的传统种植方法相比,Bt玉米在“产量预期”方面可能提高3-4%的边际产量。由于Bt玉米已经在1996年开始商品化,其产量每年只是平均增加0.2-0.3%。若以此数据做背景,美国过去几十年玉米产量平均每年都能增加约1%,这明显高于Bt基因性状提供的产量。 四、《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建议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除了用历史数据评估美国基因工程外,还反思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在价值。 报告作者并不否认基因工程最终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报告也用数据告诉大家: 想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支持去实现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无实际意义,这一点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十分重要。 此外,《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也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有机质肥料,和类似的耕作方法已经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民用低成本获得双倍作物产量回报。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建议:美国农业部、美国的国家农业机构和大学要用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研究和开发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这些方法应该包括: 现代传统植物育种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质肥料耕作农业,以及不需要农民支付大量前期种植成本投入的先进耕作方法。 该报告还建议,美国的粮食援助机构将这些有前途和低成本的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格里安.谢尔曼说:“地球因人口过多和气候变化方面带来的饥饿问题,我们想找出解决办法并真正起作用,只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采用传统育种、耕作办法比转基因工程更有用。” For years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trumpeted that it will feed the world, promising that it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will produce higher yields. That promise has proven to be empty, according to Failure to Yield, a report by UCS expert Doug Gurian-Sherman released in March 2009. Despite 20 years of research and 13 years of commercialization,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S. crop yields. Failure to Yield is the first report to closely evaluate the overall effect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had on crop yields in relation to oth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t reviewed two dozen academic studies of corn and soybeans, the two primar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ose studies, the UCS report concluded that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has not increased yields. Insect-resistant corn, meanwhile, has improved yields only marginally. The increase in yields for both crops over the last 13 years, the report found, was largely due to traditional breeding or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e UCS report comes at a time when food price spikes and localized shortages worldwide have prompted calls to boos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r yield -- the amount of a crop produced per unit of land over a specified amount of tim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maintain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to meeting this goal. Monsanto, for example, is currently running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warning of an explod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claiming that its “advanced see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rop yields…” The UCS report debunks that claim, concluding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unlikely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been promising better yields since the mid-1990s, but Failure to Yield documents that the industry has been carrying out gene field trials to increase yields for 20 years without significant results. Failure to Yield makes a cri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potential—or intrinsic—yield and operational yield,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conflated by the industry and misunderstood by others. Intrinsic yield refers to a crop’s ultimate production potential under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Operational yield refers to production levels after losses due to pests, drough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tudy reviewed the intrinsic and operational yield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most common genetically alt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insect-resistant corn (known as Bt corn, after the bacteriu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hose genes enable the corn to resist several kinds of insect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Bt corn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intrinsic yields, the report found.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lso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operational yield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Meanwhile, the report found that Bt corn likely provides a marginal operational yield advantage of 3 to 4 percent over typical conventional practices. Since Bt corn beca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1996, its yield advantage averages out to a 0.2 to 0.3 percent yield increase per year. To put that figure in context, overall U.S. corn yields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have annually averaged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one percent, which is considerably more than what Bt traits hav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genetic engineering’s record, Failure to Yield considers the technology’s potential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The report does not discount the possibility of genetic engineering eventually contributing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It does, however, suggest that it makes little sense to support genetic engineering at the expense of technologies that have proven to substantially increase yields, especially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ddi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rganic and similar farming methods that minimiz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synthetic fertilizers can more than double crop yields at little cost to poor farmers in such developing regions as Sub-Saharan Africa. The report recommends that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tate agricultural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increa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proven approaches to boost crop yields. Those approaches should include modern conventional plant breeding methods,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farming, and other sophisticated farming practices that do not require farmers to pay significant upfront costs. The report also recommends that U.S. food aid organizations make these more promising and affordable alternatives available to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f we are going to make headway in combating hunger due to overpop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we will need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said Gurian-Sherman. “Traditional breeding outperforms genetic engineering hands down.”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饥饿疗法的科学与谬论
热度 1 heping20052005 2012-4-17 16:04
栏目:圈点新闻 研究发现隔日禁食有助长寿 美国科学家说,隔日禁食可以让你更长寿。 他们发现,隔日禁食不仅能帮助人们减轻体重,还能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提升脑力和延长寿命。 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 (NIA) 率先倡导的这种试验性饮食方法是以如下事实为依据的:在只摄入维持生命所需最低热量的情况下,动物的寿命可能比正常情况长一倍。 这种饮食方法看来可以保护心脏、循环系统和大脑不受老年疾病 ( 包括早老性痴呆 ) 影响。此前,人们认为动物吃得少活得久这一事实和人类关系不大,因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意志力,能把对热量的摄取控制在如此低的水平。 但现在 NIA 的科学家发现,隔日禁食的做法几乎同样有效,而且人们可以在不禁食的那天吃他们想吃的食物。 NIA 神经科学实验室负责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马克·马特森说:“限制饮食热量摄入能延长寿命,帮助大脑和心脑血管系统抵御老年疾病。” 他说:“我们已经发现,限制饮食热量摄入,尤其是间歇性地大幅度限制热量摄入 ( 例如隔日禁食 ) ,会激活神经细胞中的细胞压力反应通道。” 马特森说,这样的反应有助于大脑恢复活力,从而提升或保护智力和认知能力。 在一项实验中,马特森与其同事隔日给一组小鼠喂食,另一组小鼠则每日进食。小鼠每次进食时都不限量,两组动物的热量摄入总量平均而言是一样的。 但马特森发现,隔日喂食的小鼠对胰岛素——控制人们进食后的血糖水平的激素——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度。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分泌的胰岛素较少,而研究已经发现,较高的胰岛素水平与较差的脑力和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有关。 间断喂食也能改善小鼠对一种模拟早老性痴呆的神经毒素的抵御能力。马特森昨天在温哥华向美国科学促进会陈述了他的研究成果。 研究还发现,限制热量的饮食也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看起来,减少热量摄入能抑制促进衰老的基因,并启动延缓衰老的基因。 ( 2012 年 2 月 21 日《参考消息》) 栏目:编辑圈点 关于饥饿疗法的科学与谬论 何平 朋友通过 QQ 发给我一个长达近 8000 字的转帖,说的是“饿能治百病”,提倡人们不吃晚饭,晚上饿了就喝果汁、吃水果等。在百度的“网页”栏搜索,发现有关此转帖的网页多达 156 万个之多。而在“新闻”栏里搜索,却只有寥寥 6 个,且均为批评此种“另类养生”理论,提醒人们警惕上当受骗。 恰好想起前不久看到一篇介绍美国科学家关于“隔日禁食有助长寿”研究的文章,同属于饥饿疗法和养生保健。细读两篇文章,对比朋友介绍的“另类养生”理论,便可以看出哪些是科学研究,哪些是信口雌黄。 在科学家那里,“隔日禁食”的研究有如下特点: 1 、他是一种“试验性饮食方法”,其依据是:“在只摄入维持生命所需最低热量的情况下,动物的寿命可能比正常情况长一倍。” 2 、研究的结果只针对老年人和部分老年疾病。 3 、目前还只停留在对小动物白鼠的实验阶段。 4 、实验的结论只是“看来可以”、“ 看起来”,只是“向美国科学促进会陈述了他的研究成果”。 5 、实验中的两组“小鼠每次进食时都不限量,两组动物的热量摄入总量平均而言是一样的”。 但在“另类养生”理论那里,他们论证不吃晚饭“饿能治百病”的方法却有三大特点: 第一、将只适用于部分人群的饮食经验夸大到适用于所有人群。此文开门见山提出:“话说爱吃晚饭,是我们人类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也是许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个原因。许多人认为,晚间饿了就要吃东西;其实不然,晚间饿了不吃东西,才是正常的。”诚然,晚饭过饱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发生疾病,某些疾病通过晚间节食也许能好得快些。但是,将吃晚饭的危害性夸大到“人类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显然绝对化了。 第二、用某些特殊人群的养生经验要求所有人群。此文写道“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 11 点— 13 点,过了 13 点就不能再吃饭了。”“中医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饭,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为了养生。”我们知道,中医是个精华与糟粕杂陈的理论,“过午不食”的精华应该指的是通过控制热量的摄入而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糟粕应该是后人加进去的不问对象、不分情况的极端化禁食行为。佛家的“过午不食”,一来是珍惜施主的供奉,二来是他们所从事的活动较为轻松,三来能够真正长期坚持的也只有少数。中医和佛教“过午不食”的理念或许能给我们以养生启发,但绝不能生搬硬套到所有人群。 第三、杜撰不吃晚饭的历史。此文例举了许多关于不吃晚饭可以养生的证据,有的属于杜撰。例如文中说:“过去,我们汉族人不吃晚饭。”“上自皇帝,下到农民都是不吃晚饭”,“汉族人每年只吃一顿晚饭。这顿晚饭要在每年除夕的交子时刻吃。”翻开《金瓶梅》、《红楼梦》,这些以市民和贵族生活为描写内容的小说,关于晚饭和夜宴的描写比比皆是。《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等唐诗,就写于士大夫的夜间宴席上。“不知新稻熟,深怪晚炊香。”( 宋代王之道:《和沈次韩秋日雨后督子厚报赏析》 ),写的是诗人闻到农家晚间新米饭飘香的惊喜心情。 据考证,古人确实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朝食时间,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饭叫哺 (b ǔ,补 ) 食,又叫飧 (S ū n ,孙 ) 。一般是申时 ( 下午四点左右 ) 吃。饔飧是一天中的两顿正餐,现在晋、冀、豫几省交界的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每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且多为稀饭。笔者年轻时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怀化农村,也是一天早晚两顿正餐,中午则随便吃点当“点心”。可见,这些情况下的“不吃晚饭”,都是以热量摄入总量能够维持人体基本需要为前提的。 人类包括吃不吃晚饭的饮食习惯,是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受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阶层、年龄、职业、健康状况的人,对于吃不吃晚饭有不同的要求,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将只适合于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定方法,说成是普遍适用的方法,只能是误导公众的谬论。 对于那些“另类养生”理论,我们还要多一个心眼。前几年,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宣扬的绿豆汤、生茄子“包治百病”,无非是一场忽悠。后来,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传出消息:百余人为“养生”生吃泥鳅,最终进了医院。这都是盲从的结果。 对于朋友这个转帖宣扬的“饿能治百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文中反复出现“饿了怎么办?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之类的文字。如果猜得不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忽悠人们不吃晚饭,而选择吃某种宣称比果汁、水果更方便、更营养的保健产品。
2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微子“显赫”的历史年表
kejidaobao 2012-4-11 14:51
中国大亚湾实验组发现“中微子第三次振荡”的欢呼,以及去年9月“超光速中微子”引发的轰动,使中微子一跃而成“科学明星”。其实,在粒子世界中,号称宇宙间“隐身人”的中微子一直有着显赫的地位,它的每一步进展都是极具价值的科学突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它不凡的历史记录吧。 1930年,德国科学家泡利预言中微子的存在。因为中子在衰变成质子和电子(β衰变)时,能量会出现亏损,泡利认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正确的,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并预言其为中微子。    1956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以后26年后,在实验中才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认为中微子永远观测不到的悲观观点,莱因斯因此而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年,美国科学家莱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通过加速器产生中微子流,发现第二种中微子——μ中微子,荣获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8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1987年,日本神岗实验室小柴昌俊和美国IMB实验观测到超新星中微子,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研究——中微子天文学,戴维斯与小柴昌俊共同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证明存在且只存在3种中微子。 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岗实验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中微子存在振荡现象,即一种中微子在飞行中可以变成另一种中微子。 2000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发现第三种中微子,τ中微子。   2002年,日本KamLAND实验用反应堆证实太阳中微子振荡。    2003年,日本K2K实验用加速器证实大气中微子振荡。    2012年,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宣布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    值得纪念的是,1942年,中国科学家王淦昌提出利用轨道电子俘获检测中微子的可行方案,美国科学家艾伦成功地用这种方法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当时的实验不是非常成功,直到1956年,莱因斯成功实现了王淦昌的建议。 封面图片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探测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金功博设计。(本刊记者 杨书卷)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极海冰减少导致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PNAS2012)
hgiap 2012-4-2 08:29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骥平等人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几十年北极海冰减少对冬季降雪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并被选为新闻亮点文章。 对于近年来冬季的异常降雪和寒冷天气,一些学者认为是由北极涛动或厄尔尼诺造成。但刘骥平等人在论文中指出,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不能解释过去4年出现的持续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是导致近年来冬季极端降雪和严寒频发的重要因素。 此项研究表明,1979年以来,北极秋季海冰减少了29.4%,特别是过去4年是自有卫星观测以来的4个最小值。同时,过去的4个冬季,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异常降雪和严寒天气。 结合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刘骥平等发现: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可以引起冬季大气环流的变化(这种环流变化不同于北极涛动),从而减弱了北半球中高纬的西风急流,使其振幅增强,即变得更具波浪状。这种环流变化使得北半球中高纬阻塞形势出现的频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冷空气从北极向北半球大陆地区入侵的频率,造成北半球大陆地区出现低温异常。另一方面,夏季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以及秋冬季北极海冰的延迟恢复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从而将大量的局地水汽从海洋传输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 上述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 该研究还指出,如果北极海冰继续减少,我们很可能会在冬季经历更多的降雪(特别是强降雪过程)和严寒天气。(来源:中国科学报 宗华) Impact of declining Arctic sea ice on winter snowfall renchunxiao 添加于 2012-3-5 15:55:15 125次阅读 | 0次推荐 | 1个评论 While the Arctic region has been warming strongly in recent decades, anomalously large snowfall in recent winters has affected large parts of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east Asia.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decrease in autumn Arctic sea ice area is linked to changes in the winter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at have some resemblance to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winter Arctic oscillation. However,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 linked to the reduction of sea ice shows much broader meridional meanders in midlatitudes and clearly differe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an the classical Arctic oscillation. This circulation change results in more frequent episodes of blocking patterns that lead to increased cold surges over large parts of northern continents. Moreover,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content in the Arctic region during late autumn and winter driven locally by the reduction of sea ice provides enhanced moisture sources, supporting increased heavy snowfall in Europe during early winter and the northeastern and midwestern United States during winter. We conclude that the recent decline of Arctic sea ice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recent cold and snowy winters. 作 者: Liu, Jiping; Curry, Judith A.; Wang, Huijun; Song, Mirong; Horton, Radley M. 期刊名称: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期卷页: 第卷 第期 ~页 学科领域: 地球科学 海洋科学 海洋地质学 添加人是否为作者: 否 原文链接: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2/17/1114910109.abstract?sid=30e91bdc-5224-4b0e-9cad-7778dc765487 DOI: 10.1073/pnas.1114910109 ISBN: 0027-8424
个人分类: 气候论文交流|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实现中微子通信 有助与外星人联系
热度 1 mfq1986 2012-3-20 12:57
[转载]美科学家首次实现中微子通信 有助与外星人联系
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项新的通信技术,利用中微子束发送信息,所发送的信息能够直接穿过地球或者其他行星。这项技术不仅允许潜艇在海洋深处潜伏时进行远距离通信,同时也有助于与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取得联系。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信息编码成中微子束(中微子是一种微小的亚原子粒子)而后发射并穿过240米厚的岩石。第一条使用这项技术发送的信息非常简单,就 是“中微子”。这项通信技术虽然先进,但也存在缺陷,目前唯一具备发射这种中微子束能力的设备就只有一台2.5英里(约合4023米)长的粒子加速器。接 收装置是一台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测器,重达数吨。   不过,这无疑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技术。美国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丹-斯坦赛尔表示:“借助于中微子,地球上任何两点在无需使用卫星或者电缆情况下便可进行通讯。中微子通信系统要比当前的系统更为复杂,拥有重要的战略用途。”中微子几乎能够穿透所遇到的任何物体。   如果将这项技术用于潜艇,潜艇可以在水下进行远距离通信,虽然当前的技术也能做到这一点,但难度较大。如果人类希望与月球远侧或者其他行星进行通信,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信息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目标。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凯文-麦克法兰德参与了此项实验。他指出:“我们当前研发的技术需要借助大量高科技设备才能进行中微子通信,目前还不具有实用性。但这是我们朝着未来使用中微子进行通信迈出的第一步。”    此次中微子通信实验在芝加哥郊外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进行。研究小组已向《现代物理学快报A》杂志递交了他们的发现。实验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两个设 备,一个是大功率粒子加速器,通过在大约2.5英里长的环形轨道内加速质子而后与一个碳目标相撞形成高能中微子束;另一个是数吨重的探测器 MINERvA,位于地下100米的洞穴内。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中微子通信必须借助类似这样的设备,因此,让这项通信技术得到应用仍有很长的一路要走。 一幅介绍实验的图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大功率粒子加速器和重达几吨的接收器,加速器的环形轨道长2.5英里(约合4023米)
2270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笑的某些美国科学家们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2-1-14 08:57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 美国研究揭示新的地震触发机制 》(见附件),俺以为聪明的美国人又发现了神马新大陆,认真读完,感觉美国的某些科学家们不懂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懂时空关联性的基本常识,又在误导老百姓了。 报道说: 在过去的 50 年里,共出现 3 次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即 Morakot 、 Herb 和 Flossie 台风。在此之后的 4 年内,台湾山区发生了大地震。 2009 年 Morakot 台风过后,便发生了 2009 年和 2010 年的里氏 6.2 级和 6.4 级的地震;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1969 年 Flossie 台风结束后,随即于 1972 年发生里氏 6.2 级地震。 2010 年海地 7 级地震发生在山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半,海地 25 天内接连受到两次飓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 质疑一:没有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强震就不会发生了?假设上述事件与强震有关,那么在台湾发生的其它强震前都有这些事件吗? 质疑二:断层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内营力(地幔对流),孕震系统处于临界状态时,外营力(如潮汐力)起触发作用。若将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视为外营力, “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集集地震, 9 月 21 日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 ,正好说明该两次地震对应的孕震系统在 1999 年前距临界状态较远。否则,对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系统,外营力的触发作用不可能延迟如此长的时间。 我们对集集地震的孕育过程研究表明, 1999 年 9 月 20 日 ,该地震区内发生了 M L 6.3-6.7 级标志性前震震群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后,孕震系统才达到了临界状态, 7.6 级地震才随之发生。 质疑三: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对震源体应力变化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远不及潮汐力的作用。 根据一些观测资料研究强震孕育机制时,不要把某些不靠谱的东东视为与某件事物的必然联系,需从时空关联性上严格论证。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有人向天上开了一枪,正好有颗流星下坠,如有人把开枪与流星事件联系起来,不觉得很好笑吗? 看来,在地震孕育机制研究方面,即使自命清高的某些美国科学家也会掉链子,如表演杂技的小丑般可笑。 附件: 以下引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489.shtm 美国研究揭示新的地震触发机制 美国迈阿密大学罗塞斯蒂尔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显示,热带气旋可能是引发地震的重要机制,包括 2010 年海地、台湾地震在内的许多地震都可能是由热带气旋(飓风和台风)引发的。 通过对台湾和海地震级≥ 6 级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两个地区的热带气旋灾害与地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时空关系即大地震都是在强降雨热带气旋季之后的 4 年内发生的。 在过去的 50 年里,共出现 3 次强降雨热带气旋事件,即 Morakot 、 Herb 和 Flossie 台风。在此之后的 4 年内,台湾山区发生了大地震。 2009 年 Morakot 台风过后,便发生了 2009 年和 2010 年的里氏 6.2 级和 6.4 级的地震; 1996 年 Herb 台风之后,紧接着分别于 1998 年和 1999 年发生了 6.2 级和 7.6 级的地震; 1969 年 Flossie 台风结束后,随即于 1972 年发生里氏 6.2 级地震。 2010 年海地 7 级地震发生在山区,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半,海地 25 天内接连受到两次飓风和两个热带风暴的袭击。 研究表明,强降雨事件是地震的诱因。暴雨导致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严重的侵蚀,这些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地表物质的运移使得地壳断层压力负荷减轻,继而因断层压力释放引发地震。 科学家认为,对倾斜断层所引发的地震而言,这种地震触发机制是唯一可行的解释,因为倾斜断层断裂会导致明显的地壳垂直运动。同时,研究还揭示出热带气旋地震发生的趋势,即热带气旋地震模式存在于 5 级以上地震中。研究人员还将分析菲律宾、日本等其他地震活跃区的地震模式,这些地区也受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周小玲) 《中国科学报》 (2012-01-12 A2 国际 )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8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13种消化酶 可分解致癌物
热度 1 xuxiaxx 2011-12-24 15:38
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13种消化酶,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这些酶可以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有效地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将口水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以及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口水的致癌物在30秒内才完全降解,如果进餐时狼吞虎咽,食物刺激时间短,口水的分泌量少,抗癌功效会打折扣;如果进餐时细嚼慢咽,口水就分泌得多,抗癌功效自然会增强。细嚼慢咽才能发挥口水的抗癌功效,符合养生之道。 来源:新华网
12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接近成功的时刻
kejidaobao 2011-12-9 15:31
杨书卷 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颇为引人关注:“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可能对现在的科学家不适用了。例如,现在的物理学家做出颠覆成绩的黄金年龄大约定格于48岁,这与爱因斯坦的“如果30岁前还没有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就再也不行了”的著名论断显然不相契合。 俄亥俄州立大学Bruce Weinberg教授所在的研究小组,先是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年龄的变化,随即,他们又分析了1901年至2008年间的525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得主,以他们做出获奖成就的年龄为依据,来动态衡量这一变化趋势。应该注意的是,“获奖成就”的年龄并非是指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年龄,而是指当时做出被诺贝尔奖承认的重大突破的年龄,后者通常比前者早得多。 研究人员发现,1905年前,在所有学科领域内,30岁前取得重大科学成就非常普遍。在40岁前,大约2/3的得奖者就取得了令他们获奖的成就,其中,有20%是在30岁前取得的。最极端的例子,是Lawrence Bragg年仅25岁时就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在23岁时即开拓出使其获奖的物理学新领域“X射线系统地探测晶体结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做出巅峰贡献的年龄正在推后。根据2000年之后的数据统计,在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三大领域,没有哪项重大成就是在30岁前做出的,在40岁前在物理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只有19%,而在化学方面,几乎没有。 “青年才俊难得一见”,Weinberg分析这一现象认为,部分原因在于如今基础科学的科学家要学到的必要的科学知识所需的时间在延长,例如,现在的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都比以前大大延迟了,另一部分原因,也许在于学科性质的变化,比如,20世纪早期量子力学的出现,就“井喷”似的早就了一大批早慧的物理学家,而近年来基础学科中就没有了这样的变化(11月7日美国生活科学网)。 对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得出了现在的基础科学家们最接近成功的平均年龄,而在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最接近成功的时段。据美国Popular Science杂志11月11日报道,来自法国巴黎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的Lutz Duyi团队首次将用干细胞培育的血液输入人体并取得成功,实验结果预示着,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最成功接近“终结血荒”的时刻了。 Duyi团队首先从一位志愿者的骨髓里抽取到造血干细胞,然后利用一组混合液,激发这些干细胞产生血细胞,在给这些人造血细胞做好追踪标记后,他们把其中100亿个细胞(相当于2毫升血液),注射回志愿者的体内。 令人欣喜的是,5天后,这些人造血细胞中的至少94%仍在这位捐献者的体内参与血液循环。26天后,41%到63%的人造血细胞仍然存活,这一数据与天然血液的存活率基本一致,且它们运送氧气的能力与天然细胞一样,并无二致。这说明,人造血细胞中没有出现干细胞治疗中最让人头疼的“变异”现象,就像美国西奈山医疗中心的Migliaccio医生评论的那样:“这证明了这些人造血细胞非常正常,没有变成有两条尾巴或者三个角的怪胎。” 血源紧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这一实验的积极意义在于用人工方法产生真正的血液,而不是原来的那种所谓的“替代血液”,肯定会明显缓解人们对“替代血液”安全性的担忧,虽然本次实验中的输血量仅相当于一名普通病人每次输血量的1/200,要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人体首次成功输入人造的“真实血液”还是在干细胞治疗中具有这非凡的意义,Duyi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出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 在病毒治疗领域,科学家可能走出了“最成功”的一步:新物质“天龙(Draco)”也许是一种对付病毒的“万能疫苗”。 打败病毒比打败细菌要难得多,特别是它没有像抗生素这样的对付多种细菌的“万能药物”,大批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苦苦追寻这种遏制病毒的“万能疫苗”,现在看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最有可能拔得头筹。 研究者之一的Todd Ryder说:“我们迄今用‘天龙’对15种病毒进行了试验,包括感冒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胃肠流感病毒等。这种物质对所有的病毒都有效。”这其中的原理是,“聪明”的天龙的攻击对象并非病毒本身,而是身体里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因为它能够识别被各种病毒感染的细胞,然后让这些细胞自我毁灭,从而结束感染,看起来就像能治疗所有病毒感染的“万能”药物一样, 不过,但有些科学家也对这一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一个器官的大部分细胞受到感染,那么杀死被感染细胞的同时也就杀死了这一器官,既而危害人体。看来,Ryder还要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医疗方案,但就“天龙”能根据共性,识别被各种病毒所感染的细胞这一点来说,也已经是值得骄傲的重大突破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取得成就的年龄推迟,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取得科学突破浮现出的艰巨性也在逐渐增强。例如,在令人砰然心动的干细胞治疗方面就进展缓慢,因为它必须特别保证,新的治疗方案不会给人带来任何伤害。因为只要一个胚胎干细胞出了问题,就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末日灾难,而这样的干细胞治疗常常需要用到几百上千万个细胞。也许,现代科学中,做出“天才之举”时间的推后正隐约预见着科学研究的一些性质正在发生着不为人明显察觉的变化。■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火山爆发是祸首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9 10:23
中国、加拿大和美国联合研究发现 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火山爆发是祸首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科技部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2011年11月18日讯:由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三国联合研究小组最新确定,约在2亿5000万年前的二叠纪,当时地球上的陆地还连在一起被称为联合古陆的时候,火山爆发导致95%的海洋生物、70%的陆地生物灭绝。 该项研究是在中国的四川进行的,经过采集和分析标本,联合研究组得出如上结论。结论指出,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发生于距今2亿5220万年前,而不是最初地质学家认为的2亿5140万年前,当时海洋和陆地生物的灭绝同时发生,祸首是现今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火山大喷发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联合研究组成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质系教授安德森说:尽管他们得到的结论分辨率看起来不如当今其它领域的科研实验结果那么高,但就地质研究来说,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 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1112/t20111208_91292.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说数学不好是因为计算障碍症
热度 3 jiangxun 2011-11-19 01:43
作者:蒋迅 平时有的人害怕算数字,遇到该付钱或找钱时就只有听对方报数了。还有的人不会抽象化。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给一位同学讲解归纳法。讲1、2、3都可以接受,但一讲到 N ,他就头晕。最后我只好放弃。最近看到,美国人对这个现象有了研究结果。 美国科学家说,一些学生的数学不好是因为计算障碍症 。原来,有一部分人学不好数学是因为得了病。不怪他们不够努力。计算障碍症是一个新词,英文是: dyscalculia (dis-cal-KOO-lia)。这个词和诵读困难 ( dyslexia ) 一词相关,但对计算障碍的研究要落后30年。 美国人的研究还说,三岁孩子估计数量的能力将预示著他们在小学里学习数学的本领。这个没错。我们中国人早就有“三岁看大,五岁看老”一说了。有人可能觉得这 个计算障碍症就是低智商。其实不然。事实上,低智商的人一般是会有计算障碍,但有些正常智商的人也可能患有计算障碍症。 既然是一种病,那么对这种病的诊断和治疗就是一个新的课题。 在中国,心理学家对这个疾病已经 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且发现计算障碍患者跟读写困难症同样普遍 ( 大约5% 的孩子患有计算障碍 )。 一些孩子的疾病得到了诊断 。 计算障碍不是简单的课题 。我们期待中国的数学教育家们能为这个课题做一些贡献。
个人分类: 谈数学|8401 次阅读|6 个评论
引进老年美国科学家有用吗?
热度 39 lujiangxiao 2011-11-16 23:15
  昨天在一个会议上碰到我当年博士后导师.谈起他现在在南韩建立了一个实验室. 他已经75岁左右,为什么还要"流洋韩国"呢? 原来韩国科学院建立了一个神经科学所,招募了一批国际上比较有名的科学家. 由于韩国的条件没有限制只招韩国人,也没有年龄歧视,所以年老而德高望众的科学家反而较强的竞争力.因为老年美国科学家早已经过职场风云,一般不会狮子大开口要条件,所以被招收的成功率也较高.    我觉得招聘条件很容易控制, 可以保证招到高质量的科学家而非国际骗子.比如要求在美国名牌大学当过N年终身教授,拿过N年NIH基金, 发过N篇高质量文章, 教授过N年本科,医科或研究生院课程, 学生中有N个拿到教授职位等. 这些条件需要多年兢兢业业工作的积累, 英文叫做"track record",不容易造假的.    一定会有人疑问这么高的条件能招到人吗? 从我的观察是很容易的.因为美国二战后加强科学教育,积累了一大批精英科学家,他们很多已经到了60-70的年龄.这种人在美国是人山人海. 近两年来美国国内NIH和NSF基金急剧下滑,很多人面临实验室关门的考验.这些人很多身体尚健,不愿退休.外国的高级研究院对他们就有吸引力,多年以来澳洲,南美,日本,新加坡,南韩等国一直有政策系统地招收这类接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名牌科学家.我认识几个欧洲的知名科学家最后都安家南美.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雄厚的科研基金,有条件把投资分散一下, 不要只投在立足本国人的超级项目上.   这么老的人对国家的科研水平有用吗? 个人认为是很有用的,因为他们是美国科学的底线. 实际来说, 首先他们教课,实验完全是英语教学,实验室的建立管理也是国际标准的,这就给国内学生营造了一个不用出国的国际进修机会,节约了大量资助留学的外流资金. 其次,他们有多年培养人的经验,很多人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和学生做实验,一字一句帮学生改文章. 就是说能为自己的学生花大量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导师的作用. 这点是很多中青年科学家比不上的. 按照他们过去的成绩,如果十年能把十个本国博士后带成教授,贡献应该是很大的. 培养人的方法都是有"遗传"的, 导师为你花多少时间你也会为你的学生花多少时间. 我的导师是这种人,他的十几个学生包括我自己也是这种人. 第三,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可以说是美国科学的大脑. 把这种人从世界各地吸引到美国曾是美国有意无意的国策.中国(和前面提到的其它国家一样)虽然没有吸引世界精英的国策,但在局部政策方面(比如基金委)补充一下,收获也会很大的.   从负面看, 这种吸引高级(高龄)科学家的政策也可以看成是乘美国科研资助之危的"brain drain". 嗨,没那么多阴谋论啦,从正面地看是接过引领世界科研发展的火炬. 附: 用韩国吸引一个人的条件作为例子:  硬条件:  工资,打给那人在美所在的学校.  实验室300平方米  一百万美元左右的启动经费  在韩国每年工作三个月 这些条件只相当于招收一个新junior faculty.启动经费相当于一个NIH平常的基金(R01, 25% PI effort)  软条件:   依山傍水的校园,走路上班,宿舍不收租金. 一两个本国学生作为助手. 软条件比较难, 要求没有过度开发的自然环境,房地产不是天价,空气没有过度污染.
10809 次阅读|65 个评论
论“美国科学家为人类的最长寿命150岁打赌5亿美元”
热度 1 ylkzmc 2011-11-5 09:36
这就是当今国际科学界对寿命问题的高见和目标吗? 1903年,在为居里夫妇、贝克勒尔德授奖仪式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托奈布赖德博士说 “ 科学的发现唤起了希望,即科学的辛劳将开辟出新的天地 。” 1911年,在未居里夫人的授奖仪式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达尔格伦博士说:“科学家已经 揭开了 一些至今还遮盖着的------秘密 。 炼金术士最感亲切的嬗变理论,意外地死而复生 ----导致科学一个 新分支的诞生。” 少年不识珠峰高, 岁近不惑船江中。 十载光阴磨一剑, 不可为之而为之。 激扬文字,指点科学。
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发现 抗衰老 新方法
dongzg101 2011-11-5 04:10
美国科学家发现抗衰老新方法 2011-11-04 09:30:10 来源: 网易探索   有 586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8 ) 核心提示: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延缓衰老过程中某些症状的出现。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清除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科学家得以推迟甚至阻止小鼠出现白内障和脂肪减少(可导致皱纹出现)等问题。 图: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使用药物清除人体的衰老细胞可令衰老过程的某些方面出现停滞。 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延缓衰老过程中某些症状的出现。在这项研究中,通过清除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科学家得以推迟甚至阻止小鼠出现白内障和脂肪减少(可导致皱纹出现)等问题。 为了保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工作,大多数年轻、健康的细胞都要不断进行分裂,但这些细胞最终会停止分裂(即所谓的“细胞衰老”现象)并被其它细胞所取代。细胞衰老贯穿人的一生,但随着年龄渐长,人体将衰老细胞清除出体内的能力越来越弱,从而导致衰老细胞堆积。 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Rochester, Minn.)的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使用一种能够靶定并杀死衰老细胞的药物,基本上可以令衰老过程的某些方面出现停滞。 虽然周三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的这项研究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这已经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能是令人类在衰老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一种方法。 这篇论文的实验室负责人德乌森(Jan van Deursen)说,如果能清除衰老细胞,或许就能将衰老相关疾病作为一个整体而非个体来治疗。德乌森是梅奥诊所生物化学系及小儿及青少年医学系的教授。 长期以来,细胞衰老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遭到怀疑。但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衰老生物学系主任塞拉(Felipe Sierra)说,上述最新发现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衰老细胞在衰老相关疾病中起到的作用。塞拉并未参与此项研究。 细胞衰老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还会引发炎症。梅奥诊所衰老研究中心(Center on Aging)负责人柯克兰(James Kirkland)说,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慢性组织炎症是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等问题的原因。柯克兰也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 研究人员说,在老年人的身体组织中,衰老细胞仅占很小的比例,大约为5%或更少,但却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因为衰老被认为是作为对抗癌症的一种防御手段而发展演进的,它的作用就是停止可能有危险的细胞分裂过程。癌症本身就是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 但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想知道,如果将衰老细胞从人体中彻底清除,或者将它们产生的有害物质加以中和,是否能制止衰老细胞造成的损害? 研究小组在周三发布的研究中使用的是老化速度快于正常水平的老鼠,给他们服用了一种可识别已停止分裂的细胞的药物。该药物只刺穿这些细胞的细胞膜,然后产生一个让细胞死亡的自然过程。 德乌森说,研究人员让部分老鼠终生都服用这种药物,结果发现它们在患白内障以及发生与年龄有关的肌肉和脂肪变化方面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延迟。 研究人员让其它老鼠在上了年纪后服用这种药。它们体内衰老细胞的清除并没能扭转已经发生的机能衰退,但阻止了衰老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研究人员说,这种药物似乎只是清除衰老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并且似乎没有对老鼠产生任何副作用。 美国全国老化研究所的塞拉说,还需要进行广泛研究,以测试清除衰老细胞是否会对正常老化的老鼠产生同样效果,以及在脑部等不同于肌肉组织的其它组织是否会产生不同效果。 研究的作者说,还有一个问题是,是否需要持续清除衰老细胞才会产生有益于健康的效果,抑或定期清除(类似春季大扫除那种)也同样有效? 这项研究的资金来自梅奥诊所以及几个对推动衰老研究感兴趣的私人基金会和慈善家。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衰老研究之思路篇
热度 4 ylkzmc 2011-10-19 17:02
美国科学家雨果·德加里斯在其《智能简史》中遗憾地说: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还太原始,以致不能逃离地球这个地狱的苦难-------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衰老研究是其核心:海龟千岁、海绵万岁,万物之灵奈何差之甚远?此乃当今全世界 衰老研究之思路篇 科学界之主题。此败,则一切高科技都成空谈。 爱因斯坦说:经验无论收集再丰富,也不能得出相对论及其中如此复杂的方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我们必须用一些更远离直接经验的概念;开普勒的惊人成就表明,人类的理性能走多远。 维纳在《控制论》中说:联系一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 上言或能为衰老研究家有所启发。 当今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家告诉实验家观察什么。负电子、中子、黑洞等的发现可证之。 考察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考古、宇宙学等各个领域,在现有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我们渴望明白:寿命困境,是自然界之意不可违,还是我们的少知?浩瀚宇宙创造出人类,难道只是为了毁灭? 诚如霍金在《时间简史》结尾所言:如果我们对此找到答案,那将是人类理性的最终极胜利!
21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没有免疫就没有生命
xuxiaxx 2011-10-12 08:14
——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揭示免疫系统的奥秘 2011年10月3日上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本年度获奖的是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 三位获奖者的成果 霍夫曼发现了一种称为Toll的基因参与了果蝇胚胎发育,同时也在构建果蝇的防御病毒和真菌的先天性免疫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没有Toll基因,果蝇就会死于病菌的感染。1996年,他与其同事把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杂志。 两年后,博伊特勒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类似的研究结果。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另一种类似Toll基因的突变基因,称为Toll样受体(TLR),它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蛋白,这种蛋白在小鼠天然的免疫系统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博伊特勒也发现,这种Toll样受体能识别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脂多糖,免疫系统能对后者产生可致命的过度危险反应。这些发现揭示,在遭遇病原微生物时,哺乳动物和果蝇在使用相似的分子来激活体内的先天免疫系统。这也意味着,Toll样受体是先天免疫系统的感应器,是它们启动了先天免疫反应。这也是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这些发现迅速扩大了对Toll样受体的研究,以及后来的适应性免疫研究(又称获得性免疫)。后者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会集中火力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和病原菌,消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斯坦曼正是在从事获得性免疫研究中获得了重要成果。 发现一个大家族 Toll基因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受体,后来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动物和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Toll受体,称为Toll样受体(TLR)。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在果蝇对抗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它能调控抗真菌多肽果蝇霉素的合成,而果蝇霉素能让果蝇对抗真菌感染。这种抗感染的功能首先要归功于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即外来入侵者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它们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如癌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博伊特勒发现,TLR4能够探测到细菌脂多糖的存在,从而促发免疫系统抗御细菌,称为免疫应答。博伊特勒等人同时发现,如果使小鼠中的TLR4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会识别和对脂多糖起反应。除了细菌本身和细菌的脂多糖,细菌身上的其他物质,如鞭毛蛋白、非甲基化DNA、透明质酸酶、硫酸肝素、纤维蛋白原、酵母多糖、脂蛋白、脂肽、脂磷壁酸、肽聚糖和酵母多糖等(统称为抗原,也称为Toll样受体的配体),都能够激发宿主(人)免疫应答,但是如果这样的应答持续过久或者强度过大,也会对人造成伤害。 由于Toll样受体扮演着免疫应答感应器的角色,它首先起到的是免疫监视和识别的作用,每种TLR可识别不同的一类抗原,也就构成了监视与识别各种不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次Toll样受体可抗御和限制病原菌对宿主的伤害;最后Toll样受体也参与获得性(适应性)免疫反应,尽管这种反应主要是由树突细胞所引发的。 这种抗御病菌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可以概括为: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膜表面表达的TLR感受入侵病原的相关分子模式刺激后,由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进入细胞核内活化NF-кB,启动核内相关基因,转导出相应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从而合成白介素1、6、8、12,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并释放到细胞外,引起粒细胞、巨噬细胞趋化聚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淋巴细胞浸润等,发挥攻击和消灭入侵病菌的免疫应答效应。 当然,Toll样受体启动的免疫效应还包括抗病毒感染。比如,通过诱导产生白介素6等,促进机体清除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也限制了一些病毒对人的伤害。 Toll样受体启动的免疫效应同样可以参与获得性(适应性)免疫反应。多数Toll样受体可以诱导抗御病原微生物的防御系统,产生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健康哨兵”引领免疫疗法 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由斯坦曼首先发现的,即树突细胞(DC)被抗原激活而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应答)。 树突细胞分布在人体外周组织和器官中,像哨兵一样对身体进行警戒,但是,它们处于非成熟状态,需要通过吞噬抗原并加工处理抗原后,才可以分化成熟,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激发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根据树突细胞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髓系(DCl),另一类为淋巴系(DC2)。它们都起源于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但它们各自的前体细胞不同。DC1的前体是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与单核细胞及粒细胞有共同祖先;而DC2的前体是浆细胞样T细胞,与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有共同祖先。因此,从它们的来源可以看出,树突细胞本身就具有细胞免疫的功能。 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细胞启动的第二道免疫防线(获得性免疫)不只是可以抗御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且在今天产生了一种新的可以抗御癌症的疗法,即癌症的免疫疗法。斯坦曼本人患癌也采用了由树突细胞研制的治疗性疫苗进行治疗,这类疫苗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同时,斯坦曼和霍夫曼、博伊特勒的发现所开启的更多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治疗其他一些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树突细胞是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现在的癌症治疗性疫苗就是利用或瞄准树突细胞来研制的,称为树突细胞疫苗。由树突细胞制成的治疗前列腺癌的疫苗Provenge已于2010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试验治疗。 树突细胞被致病抗原(如肿瘤抗原)激活后,可以促进特异性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Provenge疫苗的研制首先是,把人体中的树突细胞分离和提取出来,在体外把它们暴露于一种叫做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癌症相关蛋白中,使树突细胞致敏。然后把这些致敏树突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这时致敏树突细胞就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有针对性地杀灭前列腺癌细胞。 用Provenge疫苗对512名男子进行临床试验,得到Provenge治疗的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25.8个月,而那些对照组的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为21.7个月,治疗者生存时间增加了4个月。三年之后,Provenge治疗的病人中32%仍然存活;而对照组只有23%存活。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树突细胞是不同的,因此Provenge疫苗需要为每个病人单独定制,这也造成了治疗费用较为昂贵,治疗一个病人开支为9.3万美元,疗法为一个月内三次注射。但是,利用树突细胞研制的疫苗也不只是治疗前列腺癌,而是可以治疗其他癌症,如神经胶质瘤。美国《临床肿瘤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在接受树突细胞疫苗治疗神经胶质瘤的22名病人中,有9人在一年后仍然存活,而且病情没有恶化。神经胶质瘤是一种发展极快的恶性肿瘤,这证明树突细胞疫苗治疗这种肿瘤的效果是显著的。 首位不知自己获奖的先行者 事实上,斯坦曼生前和其他研究人员也正在计划采用不把树突细胞提取出来、而是直接致敏体内的树突细胞来治疗癌症患者。2007年,斯坦曼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后,他就意识到自己可以充当一名先行者,用自己发现的树突细胞研制的疫苗来试验治疗自己的癌症。这可以建立一种新的疗法,而且也有可能治愈自己的疾病。斯坦曼试用的许多实验性疗法中有两种就是树突细胞疫苗治疗。阿哥斯治疗公司研制了一种治疗肾癌的树突细胞疫苗,基于此,该公司为斯坦曼个性化地设计了一种树突细胞疫苗以治疗他的胰腺癌。 同时,斯坦曼也寻求另一种树突细胞疫苗GVAX进行治疗。人体中有一种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用GM-CSF基因修饰肿瘤细胞之后,可以成为一种树突细胞疫苗,称为GVAX瘤苗。GVAX瘤苗经放射线灭活后注射到患者肿瘤周围,可分泌GM-CSF,以增加局部的炎性反应,从而吸引大量多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聚集浸润。这些细胞能吞噬注射局部的肿瘤细胞。试验表明,Gvax肿瘤疫苗对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肾脏肿瘤及黑素瘤5种肿瘤都具有抗癌活性。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因为,未成熟树突细胞摄取、加工抗原的功能与成熟树突细胞递呈抗原、激活T细胞的功能相互协同作用,加上树突细胞能促使自身成熟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进一步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因而提高了抗肿瘤效果。 尽管斯坦曼接受树突细胞疫苗治疗延长了寿命,但因其癌症比较特殊,加上树突细胞疫苗也只处于实验阶段,因而疗效并不显著。他在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其获得本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前三天去世。尽管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但他和博伊特勒、霍夫曼以及其他研究人员所发现和揭示的免疫系统的奥秘将在未来造福更多的病人,而不只是癌症病人。 Toll基因的发现 Toll基因并非由朱尔斯·霍夫曼发现,但是霍夫曼发现了Toll基因具有免疫功能。 德国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沃尔哈德最早发现Toll基因,并阐明其在果蝇发育中的作用,因此他成为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沃尔哈德等人发现,该基因突变后果蝇长得很怪。有人认为之所以叫它Toll基因,是因为沃尔哈德等人当时发现它的作用后很激动,用德语大呼Dasistjatoll(太棒了)! 人体两道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先天性免疫)——Toll基因编码的蛋白,称为Toll样受体(TLR),扮演着免疫应答感应器的角色。 作用①:监视与识别各种不同的病原菌 作用②:抗御和限制病原菌对宿主的伤害 作用③:参与第二道防线作战 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树突细胞被抗原激活后,从身体的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激发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作用: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武器”,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及“入侵者”。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47798cat=09C
1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揭示免疫反应激活机制
xuxiaxx 2011-10-9 08:11
揭示免疫反应激活机制 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前译巴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人类及其他动物依靠免疫系统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关键受体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这是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斯坦曼则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   声明说,这3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为免疫系统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将分享其中的一半奖金,斯坦曼则独享另外一半。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3日晚宣布,不取消已故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获得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按照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故人士。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章程,如果获奖者在颁奖前去世,仍可保留其所获奖项。鉴于评选委员会事先不知晓斯坦曼逝世,误向已故者授奖,诺贝尔基金会认为这种情况类同于获奖者在颁奖前逝世,因此决定不取消斯坦曼所获奖项。 来源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46950cat=09C :
1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年-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xupeiyang 2011-10-6 00:47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而获奖。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1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及物理学奖揭晓
lsmmaomao 2011-10-5 13:43
2011年度诺贝尔奖 www.jyb.cn 2011年10月05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1年诺贝尔奖各奖项揭晓时间及获奖者   1、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时间:斯德哥尔摩时间3日11时30分 (北京时间3日17时30分)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3人),从左到右依次为:美国科学家布鲁斯·比尤特勒(Beutler)、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Hoffmann)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Steinman)。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介绍   因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分享了这一奖项。    博伊特勒1957年生于美国芝加哥,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研究。自2000年以来,博伊特勒在位于美国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担任基因学和免疫学教授。1998年,博伊特勒发现对脂多糖具有耐受性的老鼠体内含有一种特殊蛋白质,与霍夫曼在果蝇体内发现的蛋白质非常相似。这种蛋白质可以促使动物机体在受到外部致病性微生物攻击时产生免疫反应。   霍夫曼1941年生于卢森堡,现为法国籍。他196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尔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74年至2009年,霍夫曼在斯特拉斯堡担任一所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眼下是斯特拉斯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任。另外,霍夫曼在2007年至2008年还曾担任法兰西科学院院长。1996年,霍夫曼和同事在研究果蝇抗感染机制时发现能够识别致病性微生物的蛋白质,对免疫系统激活机制研究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斯坦曼1943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6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上世纪70年代,斯坦曼加入洛克菲勒大学,自1988年起担任该校免疫学教授。斯坦曼1973年发现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树突细胞。通过进一步研究,斯坦曼证实这种细胞具有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领。令人遗憾的是,斯坦曼被证实已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前3天去世。   相关新闻    三位科学家分享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卢森堡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 详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坦曼已于获奖前3天去世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3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荣获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该校教授拉尔夫·斯坦曼已于3天前逝世,享年68岁。由于诺贝尔奖通常不授予已故人士,因此,今年授予斯坦曼的奖项是否被取消目前仍不清楚。 详细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决定不取消斯坦曼所获奖项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3日晚宣布,不取消已故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获得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详细   特写:“迟来的”诺贝尔奖   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师生们来说,3日无疑是苦乐参半的一天。这天清晨,出生于加拿大的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成为该校历史上第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仅在3天前,斯坦曼因胰腺癌逝世,享年68岁,没能亲耳听见自己获奖的消息。 详细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www.jyb.cn 2011年10月05日  作者:刘仲华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 (记者 刘仲华)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宇宙正在加速扩张”这一成就。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称,早在1998年,珀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小组,以及施密特和里斯领导的超新星研究小组就分别发表论文,宣布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惊人结论。通常认为,宇宙是在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膨胀。但他们通过对爆炸的超新星的研究,发现这些超新星的发光度要小于按照原先给定的宇宙膨胀速率计算出的数值,这说明超新星离地球的距离要比想象得远,也说明宇宙在“暗能量”的影响下在加速扩张。   他们的发现第一次提出了“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至今还不能看得到的实体,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的95%都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它们的作用和重力正好相反,会加快宇宙的膨胀。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将彻底改变人们固有的宇宙观,更多的宇宙奥秘将随之解开。 珀尔马特1959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86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该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超新星宇宙研究项目主管。珀尔马特自1988年开始领导一支研究团队,观测超新星。   施密特1967年生于美国蒙大拿州,1993年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超新星研究团队主管。施密特于1994年底开始领导一支独立的研究团队从事超新星观测研究。   里斯1969年生于美国华盛顿,199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并在美国太空探测科学研究所任职。他曾在施密特的团队中扮演重要角色。
1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2年-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xupeiyang 2011-10-5 08:50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 澳大利亚 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他们的贡献是,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变冷。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他们在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再次革命。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获奖是由于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而两位美国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的贡献是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贡献是发现了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奖。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1-10-3 19:12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比尤特勒(Bruce A. Beutler) 和卢森堡科学家 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 加拿大科学家 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 “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 萨尔·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 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 布莱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 和美国科学家 亚当·里斯(Adam G. Riess) 获奖。获奖原因是他们“通过观测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扩张”。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色列科学家 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 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
个人分类: 诺贝尔|4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提出肿瘤治疗新方案
xuxiaxx 2011-9-29 12:32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托马斯 · 杜意尔发现了一项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案,有望大幅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杜意尔日前在中国长沙宣布了这项研究成果 杜意尔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正常胚胎分子发育机理,当该分子途径在肿瘤细胞内被激活时,它将刺激肿瘤细胞的浸润、生长以及大量的新血管生成。这一过程是通过肿瘤细胞与其临近的非肿瘤细胞的交互信号作用实现的。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一个特异的抑制因子 —— 多功能基因蛋白去阻断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独特的交流途径,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以及肿瘤块的血管生成。具体而言,该多功能基因蛋白影响了 11 个蛋白磷酸化过程,从而 “ 阻断 ” 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交流途径。 他们描述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性阻碍肿瘤恶化的手段,并发现多项新的肿瘤标志物。 杜意尔说,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独特且必须的由正常细胞变为恶性肿瘤的途径。这项发现将可以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抑制肿瘤的新药物,并提高一个多靶点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早期检测体系的功效。 杜意尔表示,该项研究主要针对乳腺癌,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其有效性,临床试验正在准备当中。此次选择在中国发布这项研究成果是想在中国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来源: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9/2011928232613616.htm
14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首次研制出全双工无线网络技术
zlhua 2011-9-15 19:24
不新建发射塔就可使无线网络吞吐量加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全双工”技术使手机等无线设备能用同一个频率与无线基站“交谈”并“倾听”其发射出的信号,改变了需要两个频率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现状,最新突破将使无线网络运营商在不新建基站的情况下,让网络吞吐量加倍。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全双工无法实现。领导该研究的莱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阿素托史·萨布哈瓦尔和同事去年首次证实了全双工的可行性。自此,全球科学家们开始竞相证明,这种技术能被用于实际网络中。 全双工技术能让网络的吞吐量更高、连接的可靠性更好;设备制造商也可将其作为额外模式添加到现有的硬件设备中,不必再新添只支持全双工的硬件。萨布哈瓦尔称,这就好比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两个人相距很远站着,如果他们同时朝对方喊话,每个人都无法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一次只让一个人说话。手机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分别接收和发送信息,从而实现了双向通讯。 萨布哈瓦尔表示:“我们发送两束信号,在接收天线处,这两束信号会互相抵消。不过,这种抵消效应只发生在本地,因此,网络上的其他节点仍能接收我们发出的信号。”抵消效应从理论上讲比较简单,且已被提出很长时间,但迄今没有人找到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且不使用复杂的新硬件做到这一点。 现在,萨布哈瓦尔团队通过使用一个额外的天线和一些计算技巧实现了全双工无线通讯。萨布哈瓦尔说:“我们对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MIMO)略做改变实现了全双工。MIMO在现有的设备中很常见,其使用几个天线来改进整个系统的性能,而我们利用多天线作为全双工框架,整个改装过程不需要新的硬件设备,因此受到无线网络运营商的青睐。” 萨布哈瓦尔团队也首次获得了非同步的全双工,这种技术使信号能在传送途中被接收,无线运营商可借此最大程度地利用网络通道。 萨布哈瓦尔表示,最新方法需要的硬件最少,深受无线网络公司青睐。莱斯大学正在计划将全双工创新添入其“无线开架网络研究平台”,供其他科学家使用。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liyq 2011-9-9 13:46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8412334162018480.shtm 新非线性设备让光线“操纵”变得简单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8月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此前研发的“超材料”制造出一台新的非线性设备,使他们“操纵”光子变得像用电子设备操纵流动的电子一样随心所欲,光子元件取代通讯领域的电子元件又向前迈进一步。 当光穿过一个物体时,即使光可能会被反射、折射或强度有所减弱,但透出来的仍是同样的光线,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线性。然而,某些“非线性”材料会背离这个经验法则,光子和这种非线性的材料相互作用会让光子的频率增加一倍,波长减少一半。新光线名为第二谐波,这个非线性的过程则为二次谐波(也被称为倍频)。 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研究生阿勒克·罗斯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第二谐波的行进方向由所用的非线性材料严格限定。之前研制出的一些非线性设备以及天然非线性材料都很难控制第二谐波的方向。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由包裹在玻璃纤维内的金属和线缆组成的“超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构建出了能引导第二谐波行进方向的非线性设备。 新设备大小为6英尺×8英尺,高约1英尺,由在电路板上使用的纤维玻璃材料一块一块并行排列而成。每块纤维玻璃使用铜环进行蚀刻,每个铜环有一个细小的裂缝,一个二极管横跨其上,当光通过铜环时,会激活二极管,导致铜环失去对称性,从而使整个设备具有非线性。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设备能让入射光的频率加倍,同时也能让入射波朝他们想要的方向反射。 光学设备能更快更有效地传输信息,比如,用光纤取代电线就让通讯产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因此,科学家们希望能用光子元件取代电子元件。“毫无疑问,通讯领域未来的弄潮儿将是光子设备,能用电子设备控制电流的方式来控制光子对此非常重要。非线性超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光的掌控能力,这一点在全光通讯中非常重要。”罗斯说。早在2006年,杜克大学团队就首次证明,这种超材料能让光线绕过物体,使物体隐形。2009年,他们又证明,该超材料能像下一代透镜一样工作。 此项研究由美国空军科研部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学评论快报》上。(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物理学评论快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2549
个人分类: 光学前沿|1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
longmarchno1 2011-9-8 12:53
美研究称性欲强弱与无名指长短有关 女人想找寻另一半,或许得将男人无名指的长短列入考虑,因为这与男性的性欲有关。据“中央社”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无名指的长度确实是由子宫内男女性荷尔蒙含量决定。 婴儿接触到愈多男性荷尔蒙睪丸素,无名指就可能愈长。 这项研究首度说明,男性的无名指为何通常比食指长。女性则是相反。 无名指长短以往被认为与精子数量、侵略行为、性倾向及运动细胞有关。而高睪丸素则与性欲较强相关。 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生物学家马丁与郑祯贵(音译,Zhengui Zheng)表示,无名指布满性荷尔蒙受体。 研究人员以怀孕老鼠作实验,并且控制影响老鼠雌激素与睪丸素含量的基因,结果显示,睪丸素增加会影响幼鼠后爪第4趾的长度。老鼠的趾头长度比例类似人类手指。
2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预测火山喷发
热度 1 杨学祥 2011-8-11 07:32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预测火山喷发 2011-08-11 03:40 来源:北京日报   据新华社电 美国科学家9日说,他们首次成功预测一座海底活跃火山喷发。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部海域的“阿克西亚尔海山”是全球最为活跃的海底火山之一。1998年上一次喷发后,纽约和俄勒冈州的研究人员着手监测,2006年预计它将于2014年前再度喷发。   研究人员在上月29日的考察中,使用遥感机器人发现,“阿克西亚尔海山”区域存在熔岩流动,地貌与先前相比大为不同。   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使用的装置与预测海啸所用海底压力监测装置相同。他们最终找到一些记录装置,认定“阿克西亚尔海山”新近喷发于4月6日。   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地质学家斯科特・努纳说:“预测大多数陆地火山(喷发)相当困难,大多数火山活动复杂而多变。”   研究人员希望,“阿克西亚尔海山”的预测成功能为海底火山预测提供更多经验,并最终推广至陆地火山。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08/11/11685639.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0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刘实批饶毅:满嘴胡言
热度 6 fs007 2011-7-19 07:51
【据刘实介绍,他跟饶毅属远亲,排辈份比饶高上一倍,故而本文中他的调侃并非故意占饶便宜,尽管多少有些不适当。刘实一文的批评尽管有吹毛求疵之嫌,但于中国的学术氛围却是一剂良药,中国学者的习惯就是张嘴乱扯,说错了脸都不会红一下,做学问缺乏考证精神,故而在此转载刘实文。寻正注】 今日大早(相当地早,当天的《人民日报》当天看到)起来就给我的大表侄饶毅在名人日报发表的熊文送去了一“右”一“左”的呼应。 靠“右”的一文是说《无知无畏,大表侄撞到大表叔的枪口上了!》。 靠“左”的一文是说《科学无国界、低碳通全球:紧急呼吁中国优转米出口美国》。 为什么要左右开弓?不是因为形势逼人、而是形势喜人,喜得高人手舞足蹈、非得展示一下高强的“武艺”才行。 先说“右弓”,此“弓”直言饶毅的名人日报熊文“概念混淆、逻辑混乱、空洞无物、强词夺理、东扯西拉、满嘴胡言”。 这样的指控可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要掉脑袋。 但高人就有这等本事,把脑袋伸给敌人,他们也不敢砍。因为他们没有那么硬的刀。 本来要等下午下班后再来批我那无知无畏的大表侄,但很多同志没看到我的雄文还睡不着觉,所以,我就在“忘食”午餐把大早废寝写好还没发的一篇还算有点内容的博文先发出来。 我说饶毅的名人日报熊文是满嘴胡言,根据很多。但现仅就明摆的一些事实来做示范,也算抛砖引玉。 饶毅熊文给出了好几个“诞生日”。那么就让我们绕议一番饶毅所给的这些生日。 分子生物学诞生日 饶言: 分子生物学诞生于1953年,剑桥大学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两位年轻人,美国的博士后Jim Watson和英国的研究生Francis Crick,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Molecular bi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lecular_biology) While molecular biolog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930s, the term was first coined by Warren Weaver in 1938. Warren was the director of Natural Sciences for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t the time and believed that biology was about to undergo a period of significant change given recent advances。 遗传工程诞生日 饶言: 遗传工程诞生于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Stanley Cohen和旧金山加州大学的Herb Boyer建立了很快为大家常用的重组DNA技术。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Genetic engineering报(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tic_engineering) Humans have altered the genomes of speci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rough artificial selection and more recently mutagenesis. Genetic engineering as the direct manipulation of DNA by humans outside breeding and mutations has only existed since the 1970s. The term "genetic engineering" was first coined by Jack Williamson in his science fiction novel Dragon's Island, published in 1951, one year before DNA's role in heredity was confirmed by Alfred Hershey and Martha Chase, and two years before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showed that the DNA molecule has a double-helix structure. In 1972 Paul Berg created the first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s by combining DNA from the monkey virus SV40 with that of the lambda virus. 生物技术产业 饶言: 生物技术产业,诞生于1976年。年轻的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要求和加州大学教授Boyer谈话10分钟。交谈结束3小时后,他们决定创立用重组DNA技术为基础的公司,Genentech(“基因技术”)从此建立,成为世界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也催生了生物技术产业。 维语(维基百科语录):Biotechnology(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technology) Brewing was an early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Main article: History of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s not limited to medical/health applications (unlik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s much biotechnology). Although not normally thought of as biotechnology, agriculture clearly fits the broad definition of "using a biotechnological system to make products" such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lants may be viewed as the earliest biotechnological enterprise. Agriculture has been theorized to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way of producing food since the Neolithic Revolution. The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agriculture have been refined by other mechan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since its inception. Through early biotechnology, farmers were able to select the best suited crops, having the highest yields, to produce enough food to support a growing population. Other uses of biotechnology were required as the crops and fields became increasingly large and difficult to maintain. Specific organisms and organism by-products were used to fertilize, restore nitrogen, and control pests. Throughout the use of agriculture, farmers have inadvertently altered the genetics of their crop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m to new environments and breeding them with other plants—one of the first forms of biotechnology. Cultures such as those in Mesopotamia, Egypt, and India developed the process of brewing beer. It is still done by the same basic method of using malted grains (containing enzymes) to convert starch from grains into sugar and then adding specific yeasts to produce beer. In this process the carbohydrates in the grains were broken down into alcohols such as ethanol. Later other cultures produced the process of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which allowed the ferm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ther forms of food. Fermentation was also used in this time period to produce leavened bread.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fermentation was not fully understood until Pasteur's work in 1857, it is still the first use of biotechnology to convert a food source into another form.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umans have used selective breeding to improve production of crops and livestock to use them for food. In selective breeding, organisms with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mated to produce offspring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is technique was used with corn to produce the largest and sweetest crop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cientists gaine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ology and explored ways of manufacturing specific products. In 1917, Chaim Weizmann first used a pure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in an industrial process, that of manufacturing corn starch using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to produce acetone, which the United Kingdom desperately needed to manufacture explosives during World War I. Biotechnology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s. In 1928, 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the mold Penicillium. His work led to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antibiotic by Howard Florey, Ernst Boris Chain and Norman Heatley penicillin. In 1940, penicillin became available for medicinal use to trea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umans. The field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s thought to have largely begun on June 16, 1980, when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ruled that a genetically modified microorganism could be patented in the case of Diamond v. Chakrabarty. Indian-born Ananda Chakrabarty, working for General Electric, had developed a bacterium (derived from the Pseudomonas genus) capable of breaking down crude oil, which he proposed to use in treating oil spills. Revenue in th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grow by 12.9% in 2008. Another factor influencing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s success is improv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egislation—and enforcement—worldwide, as well as strengthened demand for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to cope with an ageing, and ailing, U.S. population. Rising demand for biofuels is expected to be good news for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estimating ethanol usage could reduce U.S. petroleum-derived fuel consumption by up to 30% by 2030. The biotechnology sector has allowed the U.S. farming industry to rapidly increase its supply of corn and soybeans—the main inputs into biofuels—by develop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seeds which are resistant to pests and drought. By boosting farm productivity, biotechn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biofuel production targets are met. 大家看清了吗?连科学发展历史都没搞清的人,还想指导科学发展的未来,那不是活见鬼了吗?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737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Bisphenol A对拉布拉多白足鼠的性行为影响
zhpd55 2011-7-4 10:41
《科技日报》2011年6月29日报道了新华网北京2011年6月28日电 美国科学家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Disruption of adult expression of sexually selected traits by developmen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显示,化工原料双酚A可能对健康有更多危害。   双酚A( Bisphenol A,简称BPA )也称为聚碳酸酯,用于饮料瓶、食品包装等多种塑料制品。它有类似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由于担心双酚A对婴幼儿健康的损害,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禁止将双酚A用于婴儿奶瓶。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研究人员认为,受激素调控的特征可能对双酚A之类的内分泌干扰素特别敏感。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他们将怀孕的拉布拉多白足鼠分成三组,分别喂食富含双酚A的食物、富含合成雌激素--乙炔雌二醇(ethinyl estradiol)的食物,以及不含上述物质的普通食物。这样的喂食一直持续到哺乳期结束,随后给断奶的幼鼠喂食普通食物,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结果显示,用富含双酚A的食物喂养的怀孕雌鼠,其雄性后代看起来正常,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也正常,但空间导航能力较差,在设计实验中很难学会迅速通过迷宫的办法。据认为,空间导航能力对雄鼠在野外扩展领地和求偶非常重要。此外,幼年时曾接触双酚A的雄鼠,成年后相对不受雌鼠欢迎,择偶的成功率大约只有普通雄鼠的一半。   这一成果发表在2011年6月27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研究人员表示,还不清楚双酚A对人体是否有类似的影响,但显然必须引起关注。 更为详细的报道,请浏览原文。 Disruption of adult expression of sexually selected traits by developmental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06/20/1107958108/suppl/DCSupplemental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2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开发模拟人类大脑视觉系统计算机
mohong 2011-6-28 13:15
CNET科技资讯网6月7日国际报道 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最终能模拟人类大脑视觉系统的计算机。这类研究有许多实际应用,但最有吸引力的一种应用是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车辆,利用其视觉系统发现路边的危险物或无法通过的地形。   MIT研究大脑视觉的博士研究生尼古拉斯·平托(Nicolas Pinto)将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图形处理器(GPU),制造能模拟大脑视觉皮质功能的计算机。平托解释称,研究表明,大脑的计算能力至少为每秒2万万亿次,相当于目前计算能力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约20倍。他还说,科学家已经搞清楚,视觉皮质占大脑容量的至少40%,意味着视觉皮质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至少每秒1万万亿次。   平托表示,大脑的思维能力源自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模拟大脑功能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模拟其并行计算功能。他说,最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利用大量的 GPU。平托及其合作伙伴——哈佛大学的大卫·考克斯(David Cox)发现目前最好的GPU是Nvidia的产品。他们在研究中使用了Linux平台,Nvidia GPU最适合在Linux上使用,Nvidia提供了对GPU编程的大量软件工具。   平托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开发像‘蝙蝠车’那样的廉价、自主运行的智能机器人车辆,如果能获得成功,将极大地改善安全环境和医疗条件。   平托和考克斯预计,这一技术尚需5至10年才能普及。平托获得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相当少。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zz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热映像的图像分割算法
frost 2011-6-22 16:23
博主按:转载自科学网新闻,原文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705.shtm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基于热映像的图像分割算法 将使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更接近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6月21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热映像的计算机图像分割算法,可使计算机迅速识别出物体的外形,即便其发生扭曲或轻度变形也不会受到影响。该技术将使机器视觉与人类视觉更加接近,可广泛应用于图像搜索、医疗影像以及无人机制造等多个领域。详细研究结果将分为两篇论文,在6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大会上予以公布。 人类能够很容易把一个三维物体从背景中识别出来,也能轻松地识别出它的部分和整体。但这对计算机来说就比较复杂:按照目前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必须事先告诉计算机目标物体外形的初始信息以及可以将其分割成多少片段,而后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已知图像与未知图像进行对比,最终通过筛选识别出目标。新算法更接近于人类,是一种无监督机器学习(计算机或是机器人在无需任何事前训练的情况下就能具有感知和学习能力)技术,计算机可自行估计可分割的段数而无需预先提供。 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卡西克·拉马尼说,新算法采用了两种新技术,分别被称为热图和热分布。由于热量会沿物体表面进行扩散,并准确地显示出物体的外形,通过这种“智能热力”,该算法就能模拟出热量沿物体表面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流动,从而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其工作原理是,为了便于描述和识别,首先将图像分割成众多三角形状的网格,再通过计算网格间流动的热量来识别出物体的外形。该方法不但可用于对实际热量的跟踪,还能按照相应的原理对热量的流动进行模拟。拉马尼说,该技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产生的。爱因斯坦对热扩散理论的贡献和法国物理学家傅立叶对热在固体中传播的研究都为该算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该算法对包括手、人形模型和半人马模型等多种复杂形状的物体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计算机能够准确识别出这些物体,即便其发生扭曲或轻度变形也不会受到影响。此外,该算法还能忽略由激光扫描不完整或其他错误数据所产生的“噪音”。 研究人员称,该技术潜力巨大,可广泛应用于图像搜索、机器人视觉和导航、3D医学影像、无人机制造、多媒体游戏机、动画电影人物创作等多个领域。
个人分类: 学术新闻|2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母是如何改变现代生物学的?
热度 1 hxgwzu 2011-6-1 21:11
水母是如何改变现代生物学的?
荧光标签(Fluorescent tags)在显微和表达研究中是广泛使用的技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应归功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cent protein,GFP)的发现。 GFP是在一种荧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被发现和确认的。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首次提纯了它,并描述了它发出荧光的生物物理机制。几年以后,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 Chalfie)报道了这种蛋白质在大肠杆菌(E. coli)和线虫(C. elegans)中的表达。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对这种蛋白质进行了设计与改变,比如改变其序列中的一个氨基酸,从而可使其产生青、蓝和黄色的荧光。现如今,这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chanced green protein,EGFP)已得到普遍使用。为此,上述三位科学家得到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令GFP用途如此神奇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于它的自催化能力(auto-catalytic ability),言下之意是它无需任何辅助因子或酶参与发荧光过程。正因如此,它能够在大量的有机体中得到便利的应用。 GFP的主要应用是基于显微术。它的首要价值是作为蛋白质检测的显形剂(visual marker)。下面列出GFP的一些重要应用途径。 (1)翻译熔合(Translational fusion) (2)转录熔合(Transcriptional fusion) (3)光致褪色中的荧光损失(fluorescence loss in photobleaching,FLIP)和光致褪色后的荧光复苏(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 (4)荧光共振能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说,是水母改变了现代生物学。 Reference: (1)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ression. Chalfie M, Tu Y, Euskirchen G, Ward WW, Prasher DC. Science. 1994 Feb 11;263(5148):802-5. (2)Wavelength mutations and posttranslational autoxidat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Heim R, Prasher DC, Tsien R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4 Dec 20;91(26):12501-4. (3)http://bitesizebio.com/articles/gfp/
个人分类: 杂谈|3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是谁10:已知最早生命可能是石缝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4-17 18:40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地学》撰文指出:20年前所谓地球上最古老的化石——蓝细菌Apex Chert——在澳大利亚岩石中发现的35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可能不过是填满了石英的岩石裂缝而已。 激光分析说两种神秘物质都不是生物物质,而是赤铁矿和石英。 他们最初的目的是要寻找最早的生命,然而却适得其反。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4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科学家建议开辟物理学治癌新战场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4-17 11:49
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4月13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保罗•戴维斯建议不需要用基因疗法和生物化学疗法治愈癌症,可运用物理学方法开辟新的治癌战场,只需要在足够长的时间将其控制,像囚禁罪犯一样将其关押在身体某处即可。 在物理学范畴,癌症只是一种有机体,癌细胞扩散到全身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这些细胞都是些随血液快速运动的微观物质。它们有时蜿蜒前进,有时附着在表面上,有时又钻孔穿过表层。这完全是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语言或份内事。 只要有全新的思维,就会有全新的途径。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走不通,就返回,说不定古老的物理学会很轻易地抓住人类的这个大杀手,将其用激光烧死或永远囚禁。
个人分类: 科学史随笔|2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是谁8:美国科学家从陨石发现外星生命
kexuechuanbo 2011-3-9 00:29
据2011年3月8日‘参考消息’;美国航天局天体生物学家胡佛宣称从三颗陨石中发现蓝细菌微化石。 1966年曾在南极洲发现一颗40亿岁的陨石带有火星微生物化石的痕迹。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专家发出警告:转基因大豆玉米中出现未知病原体生物
热度 11 蒋高明 2011-2-27 00:06
蒋高明 2月22日,笔者在北京听了美国转基因技术著名学者Jeffry Smith,针对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动物生长发育等影响的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提到了有科学家已在美 国转基因作物中发现了一种未知微生物。正如人们滥用抗生素诱发了超级细菌一样,这是人类打乱生物进化规律和生态平衡后,又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生物安全问题。因为他讲得 较快,仅对图片有一些印象,尽管我做了些文字记录,但详细的信息还是不确定。 今天看到了陈一文先生的文章,才对这件事情有了完整的了解。陈先生的文章链接如下: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6879.html 为了便于科学网网友了解一些事情内幕,特在陈先生文章基础上,整理出如下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信息的准确性,并正确反思我们的转基因农业技术。有没有胡伯这个人?有没有写过那封信?有没有出现那个不知名的病毒?如果这些都是真 实的,那么中国拟推广的转基因水稻好玉米,以及正在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正在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则充满了风险。 据陈先生介绍,胡伯是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顿·胡伯博士。过去40年,他一直在专业和军事机构担 任科学家,帮助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进行评估。胡伯博士写信给美国农业部长提出严重警告,提出在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 中新近发现普遍大量聚集的一种不知名的病原体生物具有造成农业动物不育与自然流产的潜在可能,为此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胡伯博士非常清楚,他的信的内容“是高度 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为了避免社会恐慌,他先给美国农业部长写了封私人信。 胡伯的信写于2011年2月11日,在美国农业部批准不加限制可以种植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之前。然而,他的信并没有引起重视。鉴于美国农业部对“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 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的警告置若罔闻,不得不将它公布出来。 胡伯博士给美国农业部长来信的全文如下,感谢陈一文先生将原信翻译成中文: 尊敬的维尔萨克部长: 由植物和动物高级科学家组成的小组最近提请我注意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的一种病原体,它们看来对植物与动物的健康,以及可能亦对人类健康,造成显着影响。基于对有关 数据的审查,这种新近发现的生物体在抗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RR)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中普遍、非常严重,且浓度非常高,提出可能与抗草甘磷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或更 可能与草甘膦除草剂的存在联系。这种微生物看来是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是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的崩溃,并造成国内食品和饲料供应重大混乱。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生物体可能是已经造成的重大损害的罪魁祸首(见下 文)。我和我的同事,因此将我们的调查加快谨慎进行,同时寻求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协助查明病原体的来源、发病率、影响以及补救措施。 我们在这个早期阶段及时向美国农业部通知这些调查结果,特别是由于您延迟决定对抗草甘磷转基因苜蓿的批准。当然,如果孟山都草甘磷“终结者”除草剂转基因(RR)的基因 ,或者草甘膦除草剂(Roundup)本身是这一病原体的推动因素或协作因素,那么这样的批准可能是一场灾难。 根据目前的证据,这个时候合理的行动是将放松管制推迟到有足够数据证明这种病原体与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植系统无关,如果确实无关的话。 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专业的和军事机构担任科学家,它们对防备包括细菌战和疾病暴发在内的自然和人为生物威胁组织有关的评估。根据我的这种经验,我相信面对的来自 这种病原体的威胁们是独特的以及高风险状态的。通俗地说,它应该被视为紧急情况。 这种前所未知的生物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放大36,000 X倍)下才能够见到 ,它的尺寸近似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病毒。它能够自我复制,似乎是一种微型--真菌类--生物。如果这 样的话,这将是被识别出来的第一个这样的显微真菌菌。有强烈的证据表明,这种传染性的病原体既导致植物的疾病,也会导致哺乳动物的疾病,这极其罕见。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 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 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 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 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总之,鉴于抗草甘磷作物检测出了高浓度的这种新的动物病原体,它与植物和动物疾病的关联性,已经达到流行病比率的程度,我们要求美国农业部参与一项多机构的调查,并且 立即暂停对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控制放松,直至草甘膦除草剂和/或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与它们对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为止。 迫切需要研究草甘膦的使用的副作用是否可能促进了这种病原体的生长,或允许它们对植物和动物宿主造成更大的削弱性伤害。有良好的记录证明草甘膦促进土壤中病原体的发展 以及知道它与40多种植物疾病的增加有牵连;它通过螯合对植物维持生命必须的营养物,破坏了植物的防御系统;从而也降低了动物对饲料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反过来又可以 导致动物机能失调。为了正确地评估这些因素,我们要求查阅美国农业部有关的数据。 我本人对植物的病原体已经进行了50多年研究。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植物和动物疾病和病症日益严重的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病原体可能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它值得立 即关注和投入大量资源,以避免我们的关键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普遍性的崩溃。 诚挚的, 上校(退休)顿·M·胡伯 (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 APS协调员,美国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 Dear Secretary Vilsack: A team of senior plant and anim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brought to my atten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lectron microscopic pathogen that appears to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plants, animals, and probably human being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data, it is widespread, very serious, and is in much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RR) soybeans and corn—suggesting a link with the RR gene or more likely the presence of Roundup. This organism appears NEW to science! This is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result in a collapse of US soy and corn export markets and significant disruption of domestic food and feed suppl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new organism may already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harm (see below). My colleagues and I are therefore moving our investigation forward with speed and discretion, and seek assistance from the USDA and other entities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s source, prevalence, implications, and remedies. We are informing the USDA of our findings at this early stage, specifically due to your pending decision regarding approval of RR alfalfa. Naturally, if either the RR gene or Roundup itself is a promoter or co-factor of this pathogen, then such approval could be a calam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evidence, the only reasonable action at this time would be to delay deregulation at least until sufficient data has exonerated the RR system, if it does. For the past 40 years, I have been a scientist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military agencies that evaluate and prepare for natural and manmade biological threats, including germ warfare and disease outbreaks.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I believe the threat we are facing from this pathogen is unique and of a high risk status. In layman’s terms, it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mergency. A diverse set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problem have contributed various pieces of the puzzle, which togeth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disturbing scenario: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This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ism is only visible under an electron microscope (36,000X), with an approximate size range equal to a medium size virus. It is able to reproduce and appears to be a micro-fungal-like organism. If so, it would be the first such micro-fungus ever identifie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is infectious agent promotes diseases of both plants and mammals, which is very rare. It i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Roundup Ready soybean meal and corn, distillers meal, fermentation feed products, pig stomach contents, and pig and cattle placentas. The organism is prolific in plants infected with two pervasive diseases that are driving down yields and farmer income—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 in soy, and Goss’ wilt in corn. The pathogen is also found in the fungal causative agent of SDS (Fusarium solani fsp glycines). Laboratory tests have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is organism in a wide variety of livestock that hav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and infert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ongoing research have also been able to reproduce abortions in a clinical setting. The pathogen may explain the escalating frequency of infertilit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US cattle, dairy, swine, and horse operations. These include recent reports of infertility rates in dairy heifers of over 20%,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s in cattle as high as 45%. For example, 450 of 1,000 pregnant heifers fed wheatlege experienced spontaneous abortions. Over the same period, another 1,000 heifers from the same herd that were raised on hay had no abortio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 pathogen were confirmed on the wheatlege, which likely had been under weed management using glyphosate. In summary, because of the high titer of this new animal pathogen in Roundup Ready crop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that are reaching epidemic proportions, we request USDA’s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agency investigation, and an immediate moratorium on the deregulation of RR crops until the causal/predisposing relationship with glyphosate and/or RR plants can be ruled out as a threat to crop and animal production and human health. It is urgent to examine whether the side-effects of glyphosate use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this pathogen, or allowed it to cause greater harm to weakened plant and animal hosts. It is well-documented that glyphosate promotes soil pathogens and is already implic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ore than 40 plant diseases; it dismantles plant defenses by chelating vital nutrients; and it reduce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ed, which in turn can cause animal disorders. To properly evaluate these factors, we request access to the relevant USDA data. I have studied plant pathoge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We are now seeing an unprecedented trend of increasing plant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disorders. This pathogen may be instrumental to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this problem. It deserves immediate attention with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avoid a general collapse of our critic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Sincerely, COL (Ret.) Don M. Huber Emeritus Professor, Purdue University APS Coordinator, USDA National Plant Disease Recovery System (NPDR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6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科学与心灵之约
kejidaobao 2011-2-12 13:26
文/杨书卷 心灵的奥秘与心智活动的产生,一直被科学界视为最神秘又最引人入胜的领地。但直到20世纪末期,在最新的“脑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中,科学家通过了解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在脑部所产生的影像变化,才真正将大脑科学与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做出了“具象化”的结合。至此,人类对自我心智的探索终于以大脑科学为基础,开始稳步前行,并在不长的时间段中成就斐然。 近日,此科学领域就曝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据1月24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思想植入猴子的脑袋,让猴子“学懂”解读人类讯息,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将电子信息传送到灵长目动物脑内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将来四肢瘫痪者可运用意念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但若技术发展成熟,这项试验的意义可能更不平凡:将来人与人之间的“意念沟通”也许已不遥远。 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Nico Aires负责。他和其他的科学家在猴子的头骨钻了一些小孔并植入微芯片,用来输入数据到猴子的大脑皮层。实验准备了2个盒子,其中一个包含食物,猴子通过输入的数据知道食物到底在哪个盒子里。在这之前,他们还通过同样的方式,让猴子成功地“解读”电极输入信息,来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游标,并通过网络控制一个机械人行走。 Aires迈出了大脑科学的关键一步:将信息直接传送到大脑皮层。然而科学家指出,要真正让四肢瘫痪的病人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信息的流动必须双向,使病人感受到步法和行走速度等“感官讯息”,Aires的下一步研究将会更具挑战性。 其实,Aires的技术在另一方面的应用更加令人兴奋:将来人类可通过大脑信息,直接和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及软件交互交流,更可发展为“大脑网络”,让人类以大脑信息直接沟通。现在,信息界巨头英特尔、谷歌和微软皆已成立“脑袋机械”部进行相关研究。不过在这方面,博得头筹的却是美国的PLX设备公司。 PLX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手机iPhone的应用程序,通过具有脑机接口的头盔,读取使用者脑电波,转成数字信号传输至iPhone。使用者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以用脑电波操作iPhone中一些游戏软件中的图形和物体。现阶段可以用此程序进行操作注意力训练游戏,未来则有望实现大脑直接操控电脑等设备。 “人类大脑是世间最有力、最复杂的事物,”PLX的首席执行官Paul Lowchareonkul 对这一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驾驭它的神奇力量,将它与日常技术连接起来。而且,技术不会停留于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1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 而在大脑的情绪认知方面,近来也有饶有兴味的发现。美国康奈尔等大学学者的一项联合医学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做出无所畏惧的一系列叫成年人无法接受的大胆举动,这一现象实为生理变化的后果,是大脑发育的必经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实验鼠展开反复实验,发现一些哺乳动物青春期时,会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脑内管理情绪反应和记忆的“杏仁体”与“海马体”两个部分表现出非活跃状态,使动物对恐惧经历的记忆力降低,进而表现为一种无所畏惧、敢于再次冒险的性格现象。这种大脑效应只在青春期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而消失。 所以,并非青春期的孩子故意反复犯错惹父母生气,而是大脑发育到这一阶段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研究者之一的Siobhan S. Pattwella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青春期少年,而且也将对成年人的疾病治疗产生积极意义,有可能辅助治疗那些在承受外部打击后出现恐惧症和忧虑紊乱症的患者(1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也有突出的表现。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 头疼吃点药就会好,当病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后,即使给他服用没有药效的“假药”,病情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好转。这种神奇的效果医学界已广泛认识,但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究竟会如何“感知”这一变化,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一直以来仍是个谜。研究组通过脑功能成像分析显示,可能正是“膝下扣带回”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从而揭示出人脑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调节不良情绪的机制。罗劲认为,本研究对现代人在高压力、快节奏条件下,防治各种身心疾病、及时而有效地调节和管理不良情绪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1月23日《北京科技报》)。 人类对自我的探问,早已存在于最古老的历史思考中。尽管现代的大脑技术不断出新,对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有了更多有效的科学解释,但当我们发现得越多,越会惊叹于生命与心智的不可思议而产生更多的疑问。人是怎么做决定的?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觉?情绪是什么?如何用仪器来理解智慧、恐惧、幸福、记忆?大脑神经活动现象背后的高层次心智整合的关键究竟又是什么?生命的复杂性,注定了这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才刚刚展开。■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是谁3:能源消耗制约人类登陆最近恒星要到200年以后
kexuechuanbo 2011-1-16 22:28
据美国科学家马克米利斯估计:如果飞往距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需要消耗10的18次方焦耳的能量。这接近于现在全世界一年消耗的所有能源。仅仅消耗能源将飞船速度降下来,即需10的19次方焦耳。这样的话,可能要到2200至2500年才有可能实现前往最近恒星的飞行。还有人估计,人类需要消耗世界能源总产量的100倍,才能完成这种飞行。这预示着,人类探索星外文明的路途还相当相当遥远,至少我们是看不到这一天啦! 科学家还曾设想用一束X激光实现宇宙开矿,即用激光照射引起那些含有大量几乎纯金、纯银、纯稀土元素的星球发生爆炸,然后运用无线制导技术把有用的矿物吸引并降落到地球,供人类使用。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宏大设想,这台激光器需使用的能源是现今地球上所有能源(包括核、风、水、热电等全部能源)输出的1000倍。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苗趣闻
fs007 2011-1-7 11:51
寻正 【按:本文为Women's Health约稿发表文章,欲转载者请与我或者该杂志联系。发表文章有修改。】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在最早的中国流行的人痘接种技术风险极大,因为使用的是原病毒接种,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真正的天花,不少人因此丧失性命。因此,当时接种天花的决定并不易下,著名美国科学家与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反对种痘。在1736年富兰克林因天花而失去4岁的儿子,此后终身后悔并极力推荐天花接种。 天花是人类第一个消灭的传染病,不象其它大多数传染病,感染穷人时后果更严重,天花被称为公平的传染病,谁得了它,后果都很严重,死亡率高达30-50%。中国清王朝王室就有三位皇帝得过天花,同治与顺治皇帝都死于天花,而康熙大帝则因为患天花幸存而得到皇帝宝座,不然,顺治可能会传位给他的长兄。 天花接种技术最早由英国驻奥特曼王朝的使馆医生传回英国,英国王室欲接种天花,却对其安全性不放心,于是伦敦的新门监狱中找了六个死囚做实验,如果他们参与实验不死的话将被释放,六个死刑犯不但得到了对当时最历害的传染病的免疫力,还因此获得了自由,算得上历史上报酬最丰厚的医学实验志愿者。 在1920年代,世界上头号兽医加斯顿*拉蒙(首届世界兽医协会总管)发现在疫苗中加入某些东西使得马接种破伤风部份产生更大的脓包,也产生了更强的免疫效果,因此他把此类物质称为免疫佐剂。后来著名免疫学家查尔斯*詹韦把它称为疫苗的“龌龊的小秘密”,因为疫苗提纯净化反而可能降低其免疫效果,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不明确,发明家依靠尝试才能找到最佳搭配。 在医学史上,勤奋与严谨未必总能得到最佳效果,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佛来明如何发现了青霉素,他不小心把培养细菌暴露在空气中,感染了青霉菌,从而导致他发现了青霉素。在他几十年前,巴斯德实验室发生了同样的故事,据说他的助手粗心大意地把鸡霍乱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巴斯德获得了鸡霍乱疫苗,某种程度上说,开启了人类主动寻找疫苗的时代。看来科研人员偶尔粗心大意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354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位美国科学家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xupeiyang 2009-10-5 19:37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9/index.html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for the discovery of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 Photo: Gerbil, Licensed by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3.0 Photo: Gerbil, Licensed by Attribution Share Alike 3.0 Photo: Jussi Puikkonen 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Jack W. Szostak 1/3 of the prize 1/3 of the prize 1/3 of the prize USA US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CA, U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ltimore, MD, USA Harvard Medical School;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Boston, MA, USA;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b. 1948 (in Hobart, Tasmania, Australia) b. 1961 b. 1952 (in London, United Kingdom) Titles, data and places given above refer to the time of the award. Printer Friendly Comments Questions Tell a Friend The 2009 Prize in: Physics Medicine Prev. yea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Prize Announcement Press Release Speed Read Elizabeth H. Blackburn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Carol W. Greider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Jack W. Szostak Interview Photo Gallery Other Resources var flashvars = {}; flashvars.CalendarDate = "2009-10-06"; flashvars.poll_id = "8"; var params = {}; params.quality = "best"; params.wmode = "opaque"; var attributes = {}; swfobject.embedSWF("/images/poll/shortcut_big_simple_poll.swf?rand=370", "banner_zone370", "160", "250", "8.0.24.0", false, flashvars, params, attributes); All Medicine Nobel Laureates Explore the Medicine games! 2009 Nobel Prizes - LIVE broadcast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10/595606.html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 资料图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找到了人类生命时钟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展示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位得主(从左至右)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的照片。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新华社记者吴平摄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卡萝尔-格雷德 杰克-绍斯塔克   环球网记者高友斌报道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揭晓,得主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因为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内一些科研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常奖给那些解决生命医学领域最根本问题的科学家,而端粒和端粒酶的机理就属于此类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其发现对于生命医学发展、对于人类攻克癌症等疾病,有着深远影响。上海交大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程金科说。 据了解,人们最初研究染色体时,对于其末端是几乎忽略的,认为那里没有基因和酶,就算有,也不会对细胞的生长发挥很大作用。而此次获奖的研究内容,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对染色体的看法。 据悉,关于染色体端粒的研究论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端粒酶的研究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这两项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研究染色体的方式,因此,30年后的今天,依然对癌症、基因组研究等基础研究起着重要影响。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虽然从现在来看,早已不是最尖端,但堪称很经典。 端粒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则确定了端粒酶,端粒酶是形成端粒DNA的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染色体的末端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护的,而且端粒是由端粒酶形成的。 当端粒酶处于休眠状态时,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些,直到细胞死亡。在正常成年人的几乎所有细胞中,端粒酶转为休眠状态。在胚胎干细胞等频繁分裂的细胞内,端粒酶处于活跃状态。癌细胞通常能获得重新激活端粒酶的能力。睡醒后的端粒酶允许癌细胞无限复制,继而出现癌症的典型特征,即癌细胞生生不息。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以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 若给端粒酶贴个标签,可以写成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因为端粒酶的活跃,癌细胞不停增殖;但是,如果能够调控正常细胞的端粒酶,使之具备相当的活性,那么正常细胞的寿命就可能延长,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008年,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端粒酶植入小白鼠的干细胞中,这些小白鼠的寿命比正常情况下延长了50%。这种改良老鼠经过继续喂养,它们的新DNA形态会进一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群超级老鼠,它们的寿命更长,而且更有抗癌能力。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解读: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它们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众所周知,决定男女性别的就是一对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端粒和染色体等虽然与细胞老化有关,进而影响衰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生命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它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端粒仅仅是其中之一。 这是有关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新闻公报说,他们的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记录:三人共享有几多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端粒酶研究领域的成果,从而再一次让三位科学家共享这一殊荣。 实际上,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这已是第30次三人共享该奖。 诺贝尔委员会对同时让多人平分一奖解释说,有时一年有两类研究项目同时获得评委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向两类项目同时颁奖,而有时被认可的研究项目中又有一位以上的杰出科学家。不过,诺贝尔委员会还从未向三位以上的科学家同时颁发这一奖项。 至今,已有195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只有10名女科学家,包括这次获奖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 此外,这一奖项的最年轻获奖者是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奖的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他在1923年获奖时年仅32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因癌症研究而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劳斯,他1966年获奖时已是87岁高龄。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修完大学课程后,又于1975年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布莱克本曾在美国耶鲁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并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自1990年开始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学和生理学教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卡萝尔格雷德,美国人。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国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美国人。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我感到有些颤抖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感言 我感到有些颤抖,我在想,这种荣誉的认可对于由求知欲驱动的基础科研是多么多么的美妙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时,美国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刚刚起床,正在忙着洗熨衣服。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根据诺贝尔奖的惯例,每年的获奖候选人名单在50年内都不对外公开,只在揭晓那一刻宣布得主的名字,并通过电话通知这些获奖者。今年的3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知得奖的刹那都感到狂喜不已。 布莱克本说,早在她当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非常重要,她在做大事。但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传来时她依然十分兴奋,我感到如此的激动我想,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布莱克本评价说,她的发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并不总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 突如其来的获奖消息显然令绍斯塔克也十分激动,他说:我期待能举办一个大型的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很高的奖项。 0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称获奖是对整个领域认可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卡萝尔格雷德10月5日表示,他们获奖是国际科学界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 格雷德在接受记者电话专访时说我和其他两位教授发现了端粒酶,但更多学者对理解端粒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贡献良多,因此,我深切地认为这一奖项是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 格雷德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她作为研究生师从布莱克本教授时,便已经着迷于对端粒的研究,而20年后,他们最初的发现被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 美国科学家格雷德与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分享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