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纠错权威版--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
shanghai6668 2016-10-6 14:19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于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获奖成就。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据介绍,三位获奖者完成了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的“三步走”:第一步,索瓦日成功合成了一种名为“索烃”的两个互扣的环状分子,而且这两个分子能够相对移动;第二步,斯托达特合成了“轮烷”,即将一个环状分子套在一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轴上,且环状分子能围绕这个轴上下移动,并成功实现了可以上升高度达0.7纳米的“分子电梯”和可以弯折黄金薄片的“分子肌肉”;第三步,费林加设计出了在构造上能向一个特定方向旋转的分子马达,这个马达可以让一个28微米长、比马达本身大1万倍的玻璃缸旋转起来。有了这三步,分子机器就可以动起来了。     评选委员会表示,就像19世纪30年代,当电动马达被发明出来时,科学家未曾想过它会在电气火车、洗衣机、电风扇上等被广泛运用。而分子机器正如当年的电动马达一样,未来很有可能将用于开发新材料、新型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系统等。     费林加在现场电话连线时说,得奖消息令自己“很震惊”,同时感到荣幸。他表示,荣誉属于全体科研合作者,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如此骄人的成果。费加林对其获奖成就解释说:“一旦在分子层面控制了运动,就为控制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提供了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未来新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广阔前景。”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将由这三位获奖者平分。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这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   这三名科学家均在英国出生,目前分别在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   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性质。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三名获奖者将拓扑概念应用于物理研究,这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关键。   上世纪70年代,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用拓扑理论推翻了当时超导性和超流体不能在薄层中存在的理论,并证明了超导性可在低温状态存在,解释了其在温度升高时消失的机制与相变。相变指的就是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而物质分固相、液相、气相这三种。   到了80年代,索利斯又对之前的一项实验做出解释,即超薄导电层的导电率可以实现整数级精确度量,证明了这些整数本身的自然属性都是拓扑状态。几乎同一时期,霍尔丹发现可以利用拓扑概念来解释一些材料中存在的小磁铁链的特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说,今年的获奖研究成果开启了一个未知世界的领域,获奖者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和薄磁膜。得益于他们开创性的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可以探索物质的新相变,未来有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电子学领域。   霍尔丹得知获奖后非常激动,在现场电话连线中表示,评委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很精辟,这对目前拓扑相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寻找更多新材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很多相关科研工作正在继续进行中。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索利斯将获得其中一半,霍尔丹与科斯特利茨将共享另一半。   这是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从左至右)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的照片。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三名在美国高校工作的科学家分享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科学家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细胞自噬是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自噬”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细胞这种降解自身成分的现象,但有关机制一直不为人知。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这些意义开辟了道路。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佩尔曼在宣布现场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在该奖确定后已第一时间联系了大隅良典本人,获奖者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惊讶,“显然也相当高兴”。   大隅良典生于1945年,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他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   近年来,大隅良典凭借其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2013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当年获得诺贝尔奖呼声较高的28人候选名单中,大隅良典就因细胞自噬作用研究而入选。   此外,2012年,大隅良典因在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细胞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当年京都奖中的基础科学奖。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从198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有“日本的诺贝尔奖”之称。    相关链接:    日学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关联多种顽疾    焦点科普:新科诺奖成就为对抗衰老带来新希望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为2016年7月他在日本横滨拍摄的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美联)   10月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的肖像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大隅良典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个人分类: 物理|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工作及科学家
热度 26 饶毅 2012-10-8 18:19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获奖。 我曾在02年和10年介绍过他们的工作,认为他们的工作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John Gurdon(英国剑桥Cambridge,UK)和 Ian Wilmut (英国爱尔兰Roslin研究所),核转移,Gurdon是60年代第一个用成体细胞核成功克隆动物(蛙),Wilmut是九十第一个用类似方法克隆哺乳 动物。 {必须增加2006年,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 第10项在2002年以后出现重要发现,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在2006年发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带来广泛的影响。 相关链接: 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 我的名单差不多要过时了
个人分类: 科学|35335 次阅读|26 个评论
2010年诺贝尔奖
terahertz 2010-10-6 20:19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爱德华兹 (Robert Edwards)因发展 体外授精疗法 获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 安德烈盖姆 (Andre Geim)和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 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 (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与日本三位科学家 理查德海克 (Richard F. Heck), 根岸荣一 (Ei-ichi Negishi)及 铃木章 (Akira Suzuki)因 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耦合 研究获奖。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秘鲁作家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表彰他 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 。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经济学家 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戴尔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学者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奖理由是 利用搜索冲突进行市场分析 研究。
个人分类: 诺贝尔|4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能是最不花钱的研究项目
qpzeng 2010-10-4 23:18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名花有主,试管婴儿技术上榜,瘦素项目落选!Thomson Reuters的预测再次落空,SCI及其影响因子的神话随之破灭,凸显出诺奖提名者及评选人更青睐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实用型成果! 早在1959年,美籍华裔科学家张明觉就将体外受精的兔受精卵移植到受体母兔体内,首次成功地获得试管动物。直到1978年,利用Robert G. Edwards与Patrick Steptoe共同开发的技术,世界上才成功诞生第一个试管婴儿!我认为,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应该颁发给以上三人。 可惜的是,Steptoe和张明觉已于1988年和1991年相继去世!按诺奖只颁给在世者的规定,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将全额颁发给Edwards一人,真为两位不幸的逝者惋惜! Edwards与Steptoe的创造性在于否定了过去认为精子只能在女性生殖道内获能的错误观念,首次证明精子获能实际上是在男性生殖腺(附睾)内完成的。因此,受精过程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手段在体外顺利进行!就具体操作而言,这项研究并无任何创新之处,而且既不太费力也不花大钱! 例如,超数排卵只需要一种或几种便宜的生殖激素类药物(如国产克罗米芬1盒10片才75元),每天口服100毫克(2片),一般连用5天,反应差者延长至10天;人工取卵只用到一些常规的手术器械和取卵器;体外受精是用实体解剖镜从卵泡液中挑取卵母细胞,然后在37C,5%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培养,培养液的成本也不太高;胚胎移植是将体外培养至桑葚胚期的胚胎通过手术或非手术移植到母体子宫内。整个过程既不需要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也用不着昂贵的药物,恐怕是迄今为止最不花钱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目之一! 因此,国人还是应该多动动脑筋,最好能在以前公开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国外的可以,国内的也行,即使没有巨额经费资助,只要获得突破性成果,就不愁在您的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奖了(不过要尽量长寿哦)!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603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远离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terahertz 2010-10-4 19:38
2010年汤森路透给出的 生理学或医学奖 引文桂冠得主为下面(见附件)的6位科学家,然而,根据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的消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4日宣布,将 201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 罗伯特爱德华 兹。 这6位引文桂冠得主可能成为今年或不久后的诺贝尔奖得主。 据悉今年85岁的爱德华兹因创立 体外受精技术 而获得这一奖项。爱德华兹现在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名誉教授。 附:2010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名单( 生理学或医学奖 ) 1,美国缅因州巴港的杰克逊实验室 名誉高级科研人员 Douglas L. Coleman 2,美国纽约州洛克菲勒大学 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切维柴斯 研究员 Jeffrey M. Friedman   3,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高级科学家 Ernest A. McCulloch   4,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 高级科学家 James E. Till   5,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美国加州旧金山 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高级调查员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解剖学教授 Shinya Yamanaka   6,美国洛克菲勒大学 细胞生理学和免疫学实验室 教授兼高级医师 Ralph M. Steinman
个人分类: 诺贝尔|6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瘦素的发现没能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ngdh 2010-10-3 19:21
瘦素的发现真的能获得 2010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吗? (王德华) 【 最新消息 : 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英国科学家、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 ( Robert G. Edwards ) 因发展体外授精疗法获奖 。 他的这项技术已经迄今已有近400万生命诞生。这项技术同时开创了新的医学领域:IVF 医学。2010年10月4日17:40】 ***************************************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是每年第一个揭晓的奖项。 2010 年度的诺奖明天就开始陆续揭晓了。 2010 年 9 月 21 日 ,世界上唯一采用定量数据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汤姆森路透社 (Thomson Reuters) , 公布了 2010 年引文桂冠的得主名单,他们将有希望获得 2010 年度的诺贝尔奖。他们主要基于 Web of Knowledge SM 的数据, 通过评估科研人员著作的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力较高的论文数量,同时评估值得诺贝尔委员会认可的发现或主题来评选我们的引文桂冠得主。科学文献的被引用次数和受同行尊敬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诺贝尔奖等专业奖项也是反映同行认可、尊敬的体现之一。 (引自网络信息)。 今年他们预测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里排行第一的两位科学家是:美国缅因州巴港的杰克逊实验室名誉高级科研人员 Douglas L. Coleman (Jackson Laboratory) 和美国纽约州洛克菲勒大学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教授兼美国马里兰州切维柴斯研究员 Jeffrey M. Friedman (Rockefeller University) ,他们可能获得诺奖的原因是:发现了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的激素(瘦素)而获奖。具体说, Douglas L. Coleman 的主要贡献是: 建立了在血液中有一种抑制食欲的循环物质,这种物质通过作为信号影响第二个分子来抑制饥饿的感觉。 Jeffrey M. Friedman 的主要贡献是:分离出了抑制食欲的基因和基因编码的表达产物,并发现这种产物是脂肪细胞分泌的。 在肥胖日趋盛行的时代,尤其是发达国家肥胖病患者及其因肥胖带来的社会和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维持健康稳定的体重是全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体重调节失调,无论增加还是降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过程: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当能量摄入与支出平衡时,体重维持相对稳定;当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时,平衡被打破,能量有了剩余就会积累起来,日积月累脂肪积累增多,逐渐变为肥胖。现在的发现表明:当脂肪积累的时候,瘦素分泌增加,瘦素通过血液循环与大脑(下丘脑部位)中的瘦素受体结合,起到饱食信号的作用,这样就抑制了食欲。这个发现经历了至少 60 多年的研究积累。 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有学者关注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支出)平衡对体重的影响的问题,并提出了血液循环中有一种化学信号,通过作用于饱食中枢来缓和饥饿的感觉。但是这种信号和在下丘脑中的作用靶标都没有学者进行鉴定。 1965 年, Coleman 开始用自己实验室建立的 糖尿病 小鼠动物模型(缺乏 db 基因)进行代谢紊乱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 糖尿病 小鼠体内能分泌一种因子,并抑制了食欲的概念。然后他又转入另一种动物模型, 肥胖鼠 模型(缺乏 ob 基因),进行相关研究。结合两种动物模型的研究,他认为:正常鼠体内可产生一种抑制食欲的物质,但不会危及生命。相反, 肥胖鼠 体内则不能生产控制食欲的物质,但能够探测到这种物质并对其起生理作用。 糖尿病鼠 的体内则可以过量产生这种抑制食欲的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设想,科学家需要鉴定 db 和 ob 两种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这项工作在当时已经是很迫切的,也是这个研究领域不可跳过的一个科学挑战。 Friedman 作为一名博士后,加入 Rockefeller 大学的研究后,从 1986 年开始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验,终于于 1994 年利用定位克隆技术 (Positional Cloning Technology) 成功克隆了肥胖基因,并在 ob/ob 肥胖鼠中发现该基因突变可导致肥胖病和糖尿病。他们同时发现了人类的同源基因 , 该基因具高度保守性 , 与鼠具有 84 % 的同源性。随后 , 他们用免疫学方法确定了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并命名为 Leptin 。 Leptin 来自希腊文的 Leptos , 含义是瘦小的意思。 瘦素主要是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肥胖基因 (ob 基因 ) 编码的、分子量为 16 KD 的蛋白类激素。其 N 端具有信号肽序列 , 引导蛋白质进入分泌途径 , 信号肽被切除后成为有生物学功能的成熟蛋白质。瘦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范围非常广 , 除 WAT 和 BAT 外 , 运用杂交和免疫化学方法发现妊娠鼠体内胎盘、心脏、骨骼、卵泡细胞等组织中也合成和分泌瘦素。许多研究也已表明 , 瘦素是重要的内分泌调节因子 , 在能量代谢和体重调节、生殖发育、免疫、糖和胰岛素等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白色脂肪组织 (White adipose tissue , WAT) 在哺乳动物体内主要有两种作用 , 一是作为能量储存器官 , 以度过食物短缺期 , 再者是在皮下作为热的绝缘体起保持体温的作用。 1994 年瘦素的发现 , 改变了人们对于脂肪组织的传统观念 , 体内的脂肪不再是没有用的组织,也不单是起保温和能量储备的功能,而且是一个体内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或)免疫器官。 2010 年 Abert Lasker 基础医学研究奖也授予了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 对于瘦素这种调节食欲和体重的激素的发现。瘦素的发现使得肥胖病(学)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 For the discovery of leptin, a hormone that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weighta breakthrough that opened obesity research to molecular exploration. ) 明天 2010 年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奖项 - 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揭晓。瘦素的发现真的能获得 2010 年的诺贝尔奖这个殊荣吗?很快就知道答案了。不管是否获得诺奖,这项发现绝对是一项伟大的造福于人类的重大发现。 (王德华 2010.10.3 ) 相关阅读: 1、 瘦素的生物学功能 2、 瘦素的发现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致谢。)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3872 次阅读|34 个评论
获得诺贝尔奖要比预测诺贝尔奖难上千倍
zjcui 2009-10-6 09:41
关于诺贝尔奖预测,没有太大意义。这与体育奖票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加容易得多。因为体育奖票完全靠概率,如多少百万分之一,或千万分之一,而诺贝尔奖的颁布有一定规律可循。
个人分类: 新闻评述|3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