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演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饶毅:是北大、清华“误人”,还是家长、学生迷信?
yejian 2009-9-11 16:0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上周六的 2009 上海 书展上,推出了个人文集《饶议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并与现场学生、家长互动,对话中美教育差异。 对话 1 哪类人适合出国留学? 问:饶教授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孩子是中专毕业生,不喜欢大专的专业,想到外国去学习,但我担心他跟不上。你觉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教学怎么样? 饶毅:我觉得如果你英文还可以,家里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去国外学习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你最后想做什么?因为国外大学程度的差别是很大的,而且所有这些学校不再管你,是你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如果他是很有能力、喜欢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好;如果他是不喜欢安排自己、希望父母家长老师安排自己的人,他会觉得很难受。所以这跟他自己的性格和希望自己做到什么关系很大,没有一个简单的方程。如果他个人是个喜欢独立的人这对他是很好的事,如果是不喜欢独立的人是很坏的事。 从我们留学的时候就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那时候出去的人有一批人是很喜欢独立的,觉得中国束缚太大,而且多数老师老是不喜欢我们这样的人,少数老师喜欢,多数老师觉得我们是个麻烦的人,在美国我们容易适应。反而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给他独立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个麻烦的事,他最后就做不好。所以我觉得,在哪里读书和小孩子的性格两个事情要综合起来考虑才知道好不好。 这跟中专大专没有关系,你都可以学得很好。武汉大学有个研究生,现在做得很好,原来在北京某个一般的学校学英文,后来换到做生物学研究,做得非常好。这是可以转的,在中国转比较难,在国外随便你转。既然随便你转,那你自己就要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情。 对话 2 什么导致了中美教育差异? 问:饶老师您好。关于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问题,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差异,有人说是体制的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差异导致了这种教育的差异?谢谢。 饶毅:我觉得文化和体制都有差异导致了这个差异。最大的文化差异是中国人对教育有些比较固定刻板的想法。有一个中国改不掉的事是高考,高考改不成不是体制,高考改革的问题在于文化。很多家长简单认为一定要上什么样的大学,最后才会对他的小孩有什么好。这种想法是很没有事实依据的想法。因为事实上一个人上什么大学对他一生的影响对每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很好的学校,一个学生到这里也会学得很不好,或者学歪了。 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要上北大清华。 比如一个有创造性的人,让他到北大读书,他知道全班同学都很会考试,他因为竞争心很强,为了保持比所有会考试的人考分还要高,他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为了从 80 分提高到 90 分浪费了绝大多数时间。而如果他到稍微差一点的学校读书,他用不着花那么多时间,可以省下时间发展和发挥创造力。对这个人来说,他父母老师把他送到北大对他是严重的打击,也可能把天才埋没掉。他一辈子都跟别人在拼考试。所以我觉得这个需要社会、文化的改变,需要大家观念放开。事实上很多人不需读北大清华不需读复旦,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他来说,他去别的地方,对他的才能发挥会很好。我觉得这个文化不改过来,教育体制也不一定有办法。但很多人在批评高考,说不改不行。 美国大学录取的时候要 SAT 考试成绩,还要看高中 4 年的成绩,看每年的成绩排名多少,另外还要老师推荐信,还要看课余活动,每个大学还要求写一篇作文,申请 14 所大学你要写 14 篇作文。录取是多因素的。在台湾曾经试过,没成。如果中国大学录取也像美国那样,是否改革成功?其实,这个体系在中国无法做。写作文会有很多公司帮你写,谁家钱多谁作文就写得好。如果要课外社会活动,他爹权力大,可以帮他安排很多社会活动;根本没去活动也会有人帮他写证明。这就不是体制问题,是文化问题。 美国家长基本上不管这事。我女儿今年刚读大学,她申请大学的过程,我们过一段时间才听她说一说。她 SAT 考过,我不知道她多少分,她不跟我说我也不问她。她自己管,她在这个过程中,就在探索自己想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是文化的问题。我说个笑话,在美国,很多亚裔、华人,从中国去的,回到中国批评中国教育什么什么不对,他话说完了后对自己的小孩灌输的还是中国这一套,天天跟他们说应该上什么大学。从文化来说,这是一个习惯。 50% 的孩子肯定都比平均值要低,不可能要求大家都超过平均值。在美国也同样如此。我觉得父母要想清楚这个事情。我们有经验的都知道,大学是一个层次,教育是一个层次,一个人的成就最后是由很多因素加起来的,要化解名校情结。我还要告诉家长,有一半的孩子在北大都是平庸之辈,分数真的高不过平均分数,你也得接受。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33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东方俞敏洪先生一句很经典的话——搞笑
jjsun123 2009-9-4 11:25
当时,我们班50个同学,25个男生25个女生。一开始我听完这个数字就特别兴奋,但是没想到我们班的女生没一个正眼瞧我一眼的。到了2001年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聚会,大家从世界各地赶回来。蓦然回首,大家突然发现班上那个挺没出息的,普通话也讲不好的,默默无闻的那个人怎么就成了全班最出色的了。这个时候女同学们都热情的走上来握住我的手,后悔当初没下手。   所以后来大学女生问我,俞老师我们现在找男朋友要什么标准,我说很简单,参考我的长相。当然如果长得像我,那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凡是长得比我难看的也不要放过,因为这个世界上的规律就是,越难看的人内涵越丰富。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4652 次阅读|3 个评论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Our Future, Richard R. Ernst 教授演讲:创新
qlms 2009-7-17 22:01
创新。潜台词:科研是年轻人的事。 科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科研也可以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首先要有好奇心,可以不断的提出问题。 而且要能力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创新无极限。 我们的梦想在远方! 要实现我们的理想,除了需要我们具有创新能力之外,还需要我们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再加上一些做事的激情。 创新能力需要什么? 既需要我们不耻下问,也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否定再否定。 既需要我们自信,也需要我们自律。 既需要我们目标始终不变,也需要我们做事富有弹性。 怎么样才有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一个能给你灵感的伙伴。 然后,需要你能开诚布公的和大家交谈。 还有就是你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最后就是需要你有合作精神,有很多合作伙伴。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每个研究组之间的合作,为体现科研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大学和产业,也就是公司之间的合作。 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们,都需要定期回到大学来交流。这些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术休假。 2)在大学继续受教育。 3)和大学共建一些科研项目。 4)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拿到大学里面来传授。 只有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好了,我们的科研才能说是成功的。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3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Our Future, Richard R. Ernst 教授演讲:前言
qlms 2009-7-17 19:40
前记:今天下午,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理工学院的 Richard R. Ernst 教授在我们学校做了题为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Our Future 的主题演讲。演讲非常有趣,涉及科学,教育,金融,政策,政治,社会,一些观点值得大家思考。 演讲的 ppt 我照下来了大约80%,没有照全,因为这个老师在 60 分钟的演讲中,使用了 300 张 ppt ,以致最后我的相机内存都不够了。在这里我也只能选择一部分放上去,供大家参考。(拍摄时为了避免影响别人,没有使用闪光灯,所以不是很清楚) 第一部分,前言,也就是在正式演讲之前的引子。 老人登台了。 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个成功和幸福的未来!(英语是我自己翻译的,有些可能不是很准确或者合适,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做一个伟大的祖先。 伟大之处体现在责任二字上。 教育是所有学校的第一任务,研究是第二位的。 教育是最强大的武器,它可以改变世界! 研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要讲的内容: 1,创新与我的科研经验 2,今日世界 3,学术机会与责任 4,政治,经济,环境 5,要相互交流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490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临终演讲
maywuyi 2009-7-2 16:45
经过黄老师的提示,我在网上找到了Alice软件的创造者兰迪.波许(Randy Pausch)的介绍,没有想到,他已英年早逝。他不仅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成就璀璨,还是一个教育家,在临终前做了一个轰动全球的演讲,对教育者有很大的启迪,极富感染力,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下面是兰迪教授的简介和相关链接: 兰迪.波许(Randy Pausch)于 1982 年在布朗大学获得计算机学本科学位。1988 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他执教于弗吉尼亚大学并提前一年拿到终身教职。他与唐.麦瑞乃里一起创立了娱乐技术中心, 迅速成为训练艺术家和工程师共同工作的样板机构。不管是直接地影响学生, 创建象娱技中心那样的机构, 发明象爱丽斯(Alice)那样的软件工具,或做他最拿手的链接文化,他对世界的奉献是卓越的。2007 年9 月18 日,兰迪波许教授在与癌症搏斗的过程中,在他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做了一场专题演讲,引起了旋风般的反应。他带来对生命的别样热情和幽默,即使是面对死亡。2008年7月25日,兰迪教授去世,年仅47岁。ABC、《纽约时报》、CBS等美国各大媒体都在头条或显著位置刊登了他病逝的消息。 关于兰迪教授的专题报道及临终演讲录像的网址: http://www.5xue.com/modules/leadyourlife/#video 临终演讲的中英文对照文字网址: http://download.srv.cs.cmu.edu/~pausch/Randy/pauschLastLectureChineseTranslation_10_25_07.pdf 记者采访英文网址: http://abcnews.go.com/GMA/PersonOfWeek/story?id=3633945page=1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4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让想象力张开翅膀--Rowling 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wqd198686 2009-6-30 18:50
来源:新东方新浪官方博客 你们可能不会经历像我那么大的溃败,但生活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生活永远都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活得谨小慎微,那就好比根本没有活过要是那样的话,你照样失败。   实际上,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想今天我该对你们说些什么。我问自己,我希望在自己毕业时学到些什么,还有毕业后至今的21年里我又吸取了哪些重要的教训。   我想到了两个答案。在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庆祝你们学业有成,我想和你们谈谈失败的好处。你们将要步入有时候所谓的现实生活,所以我还想强调一下想象力的重要性。   这两个答案似乎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还有些自相矛盾,但是请听我慢慢道来。   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经42岁的人来说,回想自己21岁毕业时的情景,是一件不怎么舒服的事情。21年前,我在个人的追求与亲人的期望之间,艰难地谋求平衡。   我当时确信我惟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写小说。但是,我的父母出身贫寒,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认为,我的想象力过于丰富,是一种怪癖,根本不能用来挣养老金或还房贷。 他们希望我读个职业学位,而我想攻读英国文学。最后,我们达成了一个现在看来双方都不甚满意的妥协:我改学现代语言学。可是,我没过多久就扔掉了德语,恣意徜徉在古典文学的长廊中。   我不记得是否告诉父母自己改学了古典文学,他们可能是在我毕业那天才发现的。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学科中,我想他们很难说出一门比希腊神话学更没用的课程了,它根本无法让你成为公司高管和享用独立的卫生间。   这里我要顺便申明,虽然想法不同,但我并不责怪父母。你们不能一直责怪父母给你指错了路;当你达到了可以自己掌舵的年龄,你就要承担起责任。而且,我的父母只是希望我不要过穷日子,这无可厚非。他们自己很穷,我后来也很穷,所以我很理解他们,贫穷不是什么好事情。贫穷带来恐惧、压力,有时还让人抑郁,贫穷意味着许许多多的羞辱和艰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确实值得自豪,只有傻瓜才会觉得贫穷很浪漫。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我最害怕的不是贫困,而是失败。在你们这个年龄,我在大学明显缺少学习的动力,很多时间都泡在咖啡吧写故事,很少去听课,尽管如此,我却知道通过考试的窍门。   我没有要老生常谈,不是说你们年轻、才华横溢、受过良好教育,就不懂得艰难和心碎。天赋和智慧并不会使任何人逃脱命运的反复无常。我也绝对没有说,在座的每一位都享受过风平浪静、优越舒适的生活。   但是,你们毕业于哈佛的事实,注定你们并不是很了解失败。你们可能非常害怕失败,就如同你们极其渴望成功。而且,你们所谓的失败,很可能和普通人眼中的成功差不多,因为你们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   最终,我们要自己决定什么是失败,不过只要你愿意,这个世界会给你设定一系列标准。我可以这么说,按照任何传统的标准,我毕业后只过了7年,就输得一塌糊涂。短命的婚姻闪电般地破裂,我成了一个单身母亲,还丢了工作。除了还有地方住,在当代英国,我要多穷就有多穷。父母对我的担忧和我对自己的担忧都成了现实。用任何平常人的标准,我都是自己所知道的最失败的人。   现在,我并没有准备来这里告诉你们失败很有趣。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的黑暗岁月。当时,我根本看不到尽头,也看不到此后媒体所称的童话般美好的结局。我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走多久,很长一段时间内,黑暗尽头的任何一丝光亮都只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说失败是有好处的?很简单,因为失败意味着狠心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不用再伪装自己,从而回归了真实的本我,我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倾注到对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中。要是我以前在其他领域有点成绩,我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这样大的决心,要去这个我坚信真正属于我的领域打出一片天空。我自由了,因为我最大的恐惧已经成为了现实,但我依然活着,依然有一个深爱的女儿,还有一台旧打字机和一个大大的梦想。我生命中的低谷,就此变成了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你们可能不会经历像我那么大的溃败,但生活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生活永远都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活得谨小慎微,那就好比根本没有活过要是那样的话,你照样失败。   失败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安全感,以前通过再多考试也没有的安全感。失败让我看清自己,以前我从没认识到自己是这样的。我发现,我意志坚定、严于律己,比我自己以为的还强。我还发现,我有一些好朋友,比宝石还珍贵。   经历挫折之后,会变得更加智慧、强大,当你认识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你掌握了生存的能力。不经过逆境的考验,你永远不会真正了解你自己,不会体会到亲友的力量。这种领悟才是真正的财富,虽然来之不易,但是它比我获得的任何证书都有用。   如果我有一个时光机,让时光倒流,我会告诉21岁的自己,个人的幸福是基于自己能够认识到:生活不是计算财富与成就。你们的证书、简历,并不等于你们的生活的全部,不过你们会碰到很多我这个年纪或更年长的人将这两者混淆。生活是艰难的,也是复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们才能战胜人生的无常。   你们可能觉得,我选择想象力作为第二个主题是因为它在我重塑人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确实如此,但不是全部。虽然我会不遗余力地强调睡前讲故事的价值,但我已学会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认知想象力的价值。想象力不仅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形象思维,是所有发明和创新的源泉,想象力更能使人焕然一新,灵感勃发。在这个意义上,想象力更是一种让我们与有着不同于自己经历的人产生共鸣的力量。   塑造我自己最重要的生活经历之一发生在我写《哈利 波特》之前,我在后来的书中写到的很多内容都与这段经历有关。这个启示来源于我最早期白天的工作之一。那时我才二十出头,在伦敦的大赦国际(请见 )总部的研究部门工作,虽然我在午饭时间溜出来写小说,但这份工作让我有钱来付房租。   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我匆忙地读着从集权政体偷偷传出的潦草信件,寄信人有男有女,他们冒着坐牢的风险向外界诉说他们的遭遇。我看到了突然失踪者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绝望的家人和朋友寄来的。我看到了受到严刑逼供的受害者的证词和他们受伤的照片。我看到了目击者回忆即决审判和处决、绑架和强奸的手写记录。   我的许多同事以前是政治犯,被赶出家园或流放。我们办公室要接待不少来访者,有些是来说明情况的,有些是来打听那些他们当时被迫遗弃的人的消息。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非洲人,一个饱受拷打的受害者,他当时很年轻,和我年龄相仿,但他在家乡遭受拷打后,便患上了精神病。当他面对摄像机讲述强加在他身上的暴行时,他不由自主地全身发抖。他比我高一英尺,但却像一个小孩一样脆弱。之后,我送他去地铁站,这个生活饱受蹂躏的男子彬彬有礼地握着我的手,祝福我一生幸福。   每一天,我都看到许多证据显示人类残忍地加害于他们的同类,以获取或维持权力。我开始做恶梦,纯粹的恶梦,梦中都是一些我的所见、所闻和所读。   不过,我也在大赦国际看到了前所不知的人性的善良。   大赦国际能随时动员数千位从未因信仰问题被严刑拷打或入狱的人,让他们去为有过此般经历的人服务。人类的移情作用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集体行动,拯救生命,使囚徒重获新生。那些生活安定、无后顾之忧的普通人聚到了一起,众志成城,去拯救他们不认识、永远不会见面的人。在此过程中我的工作微不足道,却是我最为感恩,也是最令人振奋的人生经历之一。   人类和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在没有经历的情况下学习和理解。他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他人所想。当然,这种力量就如同我小说里的魔法,是道德中立的。有人会以此去玩弄或控制他人,有人以此去理解和同情他人。   许多人根本不喜欢锻炼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宁愿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维持舒适的状态,也懒得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不是现在的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他们可以拒绝听到尖叫,拒绝关注囚牢;他们可以关上思想和心灵的大门,无视任何与自身无关的苦难;他们可以拒绝去了解。   我可能会羡慕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但我不认为他们的恶梦会比我少。选择在狭小的空间生活会导致一种精神上的恐旷症,那会带来它自身形成的恐怖。我觉得那些故意选择缺乏想象力的人会看到更多的怪物,他们往往更加害怕。   而且,那些选择不去为他人着想的人可能会激活真正的恶魔。因为,虽然我们没有亲手犯下昭然若揭的罪行,我们却因自己的冷漠和邪恶串通一气。   18岁时,我义无反顾地踏上探索古典文学的道路,去追求当时无法确知的事物。最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希腊作家Plutarch的这句话:我们在内心的所得,将改变外界的现实。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说法,然而,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无数次证明它的正确。这句话部分地说明了我们和外部世界密不可分,我们只要活着,就能触动别人的生命。   但是,各位哈佛大学2008届毕业生,你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动他人的生活?你们的智慧、你们的能力、你们所受的教育,给了你们独一无二的优势,也给了你们独一无二的责任。就连你们的国籍也使你们与众不同,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属于世界上仅有的超级强国。你们投票、生活、抗议的方式,你们对政府施加的压力,会产生超越国界的影响。那是你们的特权,也是你们的负担。   如果你们选择用你们的地位和影响来为没法说话的人说话;如果你们选择不仅认同有权有势者,也认同无权无势者;如果你们保留你们的能力,用来想象那些条件不如你们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那么不仅你们自豪的家庭会为你们的存在庆祝,那些因为你们的帮助而生活得更好的数以千万计的人,也会一起为你们祝贺。我们不需要魔法来改变世界,我们已经在内心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用想象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的演讲快结束了。我对你们还有一个最后的祝愿,我在21岁时就已经实现了。毕业那天和我坐在一起的朋友成了我一生的朋友。他们是我孩子的教父母,是我碰到困难时能求助的人,是非常友善,不会为了我以他们的名字给食死徒(《哈利波特》中的反面角色)命名而控告我的人。在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紧紧相拥,因为我们之间坚不可摧的友谊,因为共同经历的那段无法重来的时光。当然,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中的某个人日后成为首相,那么我们手中的照片就会身价飞涨。   所以,今天,我最希望你们能拥有的就是像我毕业时那样的友谊。明天,我希望就算你们记不起我说过的任何一个字,但能记住塞内加的话,他是我当时放弃职业生涯,踏上那条经典文学道路,探寻远古的智慧时碰到的另一个古罗马人:生活如同小说,重要的不在于活得多长,而在于过得多好。    Amnesty International大赦国际,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其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和宗教自由,致力于为释放由于信仰而被监禁的人以及给他们的家庭发放救济等方面的工作。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其资金来源于个人捐款、会费和当地筹款。 英文版 The Fringe Benefits of Fail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Commencement Address J.K. Rowling Copyright June 2008 As prepared for delivery President Faust, members of the Harvard Corporation and the Board of Overseers, members of the faculty, proud parents, and, above all, graduates, The fir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is 'thank you.' Not only has Harvard given me an extraordinary honour, but the weeks of fear and nausea I've experienced at the thought of giving this commencement address have made me lose weight. A win-win situation! Now all I have to do is take deep breaths, squint at the red banners and fool myself into believing I am at the world's best-educated Harry Potter convention. Delivering a commencement address is a great responsibility; or so I thought until I cast my mind back to my own graduation. The commencement speaker that day was the distinguished British philosopher Baroness Mary Warnock. Reflecting on her speech has helped me enormously in writing this one, because it turns out that I can't remember a single word she said. This liberating discovery enables me to proceed without any fear that I might inadvertently influence you to abandon promising careers in business, law or politics for the giddy delights of becoming a gay wizard. You see? If all you remember in years to come is the 'gay wizard' joke, I've still come out ahead of Baroness Mary Warnock. Achievable goal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personal improvement. Actually, I have wracked my mind and heart for what I ought to say to you today. I have asked myself what I wish I had known at my own graduation, and what important lessons I have learned in the 21 years that has expired between that day and this. I have come up with two answers. On this wonderful day when we are gathered together to celebrate your academic success, I have decided to talk to you about the benefits of failure. And as you stand on the threshold of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real life', I want to extol the crucial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These might seem quixotic or paradoxical choices, but please bear with me. Looking back at the 21-year-old that I was at graduation, is a slightly uncomfortable experience for the 42-year-old that she has become. Half my lifetime ago, I was striking an uneasy balance between the ambition I had for myself, and what those closest to me expected of me. I was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I wanted to do, ever, was to write novels. However, my parents, both of whom came from impoverished backgrounds and neither of whom had been to college, took the view that my overactive imagination was an amusing personal quirk that could never pay a mortgage, or secure a pension. They had hoped that I would take a vocational degree; I wanted to study English Literature. A compromise was reached that in retrospect satisfied nobody, and I went up to study Modern Languages. Hardly had my parents' car rounded the corner at the end of the road than I ditched German and scuttled off down the Classics corridor. I cannot remember telling my parents that I was studying Classics; they might well have foun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on graduation day. Of all subjects on this planet, I think they would have been hard put to name one less useful than Greek mythology when it came to securing the keys to an executive bathroom. I would like to make it clear, in parenthesis, that I do not blame my parents for their point of view. There is an expiry date on blaming your parents for steering you in the wrong direction; the moment you are old enough to take the wheel, responsibility lies with you. What is more, I cannot criticise my parents for hoping that I would never experience poverty. They had been poor themselves, and I have since been poor, and I quite agree with them that it is not an ennobling experience. Poverty entails fear, and stress, and sometimes depression; it means a thousand petty humiliations and hardships. Climbing out of poverty by your own efforts, that is indeed something on which to pride yourself, but poverty itself is romanticised only by fools. What I feared most for myself at your age was not poverty, but failure. At your age, in spite of a distinct lack of motivation at university, where I had spent far too long in the coffee bar writing stories, and far too little time at lectures, I had a knack for passing examinations, and that, for years, had been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n my life and that of my peers. I am not dull enough to suppose that because you are young, gifted and well-educated, you have never known hardship or heartbreak. Talent and intelligence never yet inoculated anyone against the caprice of the Fates, and I do not for a moment suppose that everyone here has enjoyed an existence of unruffled privilege and contentment. However, the fact that you are graduating from Harvard suggests that you are not very well-acquainted with failure. You might be driven by a fear of failure quite as much as a desire for success. Indeed, your conception of failure might not be too far from the average person's idea of success, so high have you already flown academically. Ultimately, we all have to decide for ourselves what constitutes failure, but the world is quite eager to give you a set of criteria if you let it. So I think it fair to say that by any conventional measure, a mere seven years after my graduation day, I had failed on an epic scale. An exceptionally short-lived marriage had imploded, and I was jobless, a lone parent, and as poor as it is possible to be in modern Britain, without being homeless. The fears my parents had had for me, and that I had had for myself, had both come to pass, and by every usual standard, I was the biggest failure I knew. Now, I am not going to stand here and tell you that failure is fun. That period of my life was a dark one, and I had no idea that there was going to be what the press has since represented as a kind of fairy tale resolution. I had no idea how far the tunnel extended, and for a long time, any light at the end of it was a hope rather than a reality. So why do I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failure? Simply because failure meant a stripping away of the inessential. I stopped pretending to myself that I was anything other than what I was, and began to direct all my energy into finishing the only work that mattered to me. Had I really succeeded at anything else, I might never have found the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in the one arena I believed I truly belonged. I was set free, because my greatest fear had already been realised, and I was still alive, and I still had a daughter whom I adored, and I had an old typewriter and a big idea. And so rock bottom became the solid foundation on which I rebuilt my life. You might never fail on the scale I did, but some failure in life is inevitable.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without failing at something, unless you live so cautiously that you might as well not have lived at all in which case, you fail by default. Failure gave me an inner security that I had never attained by passing examinations. Failure taught me things about myself that I could have learned no other way. I discovered that I had a strong will, and more discipline than I had suspected; I also found out that I had friends whose value was truly above rubies. The knowledge that you have emerged wiser and stronger from setbacks means that you are, ever after, secure in your ability to survive. You will never truly know yourself, or the strength of your relationships, until both have been tested by adversity. Such knowledge is a true gift, for all that it is painfully won, and it has been worth more to me than any qualification I ever earned. Given a time machine or a Time Turner, I would tell my 21-year-old self that personal happiness lies in knowing that life is not a check-list of acquisition or achievement. Your qualifications, your CV, are not your life, though you will meet many people of my age and older who confuse the two. Life is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and beyond anyone's total control, and the humility to know that will enable you to survive its vicissitudes. You might think that I chose my second theme, the importance of imagination, because of the part it played in rebuilding my life, but that is not wholly so. Though I will defend the value of bedtime stories to my last gasp, I have learned to value imagination in a much broader sense. Imagination is not only the uniquely human capacity to envision that which is not, and therefore the fount of all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In its arguably most transformative and revelatory capacity, it is the power that enables us to empathise with humans whose experiences we have never shared. One of the greatest formative experiences of my life preceded Harry Potter, though it informed much of what I subsequently wrote in those books. This revelation came in the form of one of my earliest day jobs. Though I was sloping off to write stories during my lunch hours, I paid the rent in my early 20s by working in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at Amnesty International's headquarters in London. There in my little office I read hastily scribbled letters smuggled out of totalitarian regimes by men and women who were risking imprisonment to inform the outside world of what was happening to them. I saw photographs of those who had disappeared without trace, sent to Amnesty by their desperate families and friends. I read the testimony of torture victims and saw pictures of their injuries. I opened handwritten, eye-witness accounts of summary trials and executions, of kidnappings and rapes. Many of my co-workers were ex-political prisoners, people who had been displaced from their homes, or fled into exile, because they had the temer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of their government. Visitors to our office included those who had come to give information, or to try and find out what had happened to those they had been forced to leave behind. 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African torture victim, a young man no older than I was at the time, who had become mentally ill after all he had endured in his homeland. He trembled uncontrollably as he spoke into a video camera about the brutality inflicted upon him. He was a foot taller than I was, and seemed as fragile as a child. I was given the job of escorting him to the Underground Station afterwards, and this man whose life had been shattered by cruelty took my hand with exquisite courtesy, and wished me future happiness. And as long as I live I shall remember walking along an empty corridor and suddenly hearing, from behind a closed door, a scream of pain and horror such as I have never heard since. The door opened, and the researcher poked out her head and told me to run and make a hot drink for the young man sitting with her. She had just given him the news that in retaliation for his own outspokenness against his country's regime, his mother had been seized and executed. Every day of my working week in my early 20s I was reminded how incredibly fortunate I was, to live in a country with a democratically elected government, where legal representation and a public trial were the rights of everyone. Every day, I saw more evidence about the evils humankind will inflict on their fellow humans, to gain or maintain power. I began to have nightmares, literal nightmares, about some of the things I saw, heard and read. And yet I also learned more about human goodness at Amnesty International than I had ever known before. Amnesty mobilises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have never been tortured or imprisoned for their beliefs to act on behalf of those who have. The power of human empathy, leading to collective action, saves lives, and frees prisoners. Ordinary people, whose personal well-being and security are assured, join together in huge numbers to save people they do not know, and will never meet. My small participation in that process was one of the most humbling and inspiring experiences of my life. Unlike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is planet, humans can learn and understand, without having experienced. They can think themselves into other people's minds, imagine themselves into other people's places. Of course, this is a power, like my brand of fictional magic, that is morally neutral. One might use such an ability to manipulate, or control, just as much as to understand or sympathise. And many prefer not to exercise their imaginations at all. They choose to remain comfortably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ir own experience, never troubling to wonder how it would feel to have been born other than they are. They can refuse to hear screams or to peer inside cages; they can close their minds and hearts to any suffering that does not touch them personally; they can refuse to know. I might be tempted to envy people who can live that way, except that I do not think they have any fewer nightmares than I do. Choosing to live in narrow spaces can lead to a form of mental agoraphobia, and that brings its own terrors. I think the wilfully unimaginative see more monsters. They are often more afraid. What is more, those who choose not to empathise may enable real monsters. For without ever committing an act of outright evil ourselves, we collude with it, through our own apathy. One of the many things I learned at the end of that Classics corridor down which I ventured at the age of 18, in search of something I could not then define, was this, written by the Greek author Plutarch: What we achieve inwardly will change outer reality. That is an astonishing statement and yet proven a thousand times every day of our lives. It expresses, in part, our inescap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fact that we touch other people's lives simply by existing. But how much more are you, Harvard graduates of 2008, likely to touch other people's lives? Your intelligence, your capacity for hard work, the education you have earned and received, give you unique status, and unique responsibilities. Even your nationality sets you apart. The great majority of you belong to the world's only remaining superpower. The way you vote, the way you live, the way you protest, the pressure you bring to bear on your government, has an impact way beyond your borders. That is your privilege, and your burden. If you choose to use your status and influence to raise your voice on behalf of those who have no voice; if you choose to identify not only with the powerful, but with the powerless; if you retain the ability to imagine yourself into the lives of those who do not have your advantages, then it will not only be your proud families who celebrate your existence, but thousands and millions of people whose reality you have helped transform for the better. We do not need magic to change the world, we carry all the power we need inside ourselves already: we have the power to imagine better. I am nearly finished. I have one last hope for you,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I already had at 21. The friends with whom I sat on graduation day have been my friends for life. They are my children's godparents, the people to whom I've been able to turn in times of trouble, friends who have been kind enough not to sue me when I've used their names for Death Eaters. At our graduation we were bound by enormous affection, by our shared experience of a time that could never come again, and, of course, by the knowledge that we held certain photographic evidence that would be exceptionally valuable if any of us ran for Prime Minister. So today, I can wish you nothing better than similar friendships. And tomorrow, I hope that even if you remember not a single word of mine, you remember those of Seneca, another of those old Romans I met when I fled down the Classics corridor, in retreat from career ladders, in search of ancient wisdom: As is a tale, so is life: not how long it is, but how good it is, is what matters. I wish you all very good lives. Thank you very much.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一个台湾校长的演讲---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emlyn 2009-6-19 14:22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以下是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今天上午下课的时候,我和师大校长一块出来,礼堂里有很多废纸。我说不要捡,要等下午学生自己捡 ──同学们,谁丢下这些纸屑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的教材。好的,同学们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爱国的开始。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渍纸的故事。 第一个,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 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第二个渍纸的故事,当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外国人一看当然会这样认为:你们中国此时要同日本比,差得远呢!大家不要总是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137枚金牌──这都没用,咱们的道德水准还没上来,还差得远!大家说这些废纸重要不重要?所以说,我让大家捡起一张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万事从小事做起。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一个人的死,哪个是全身完全溃烂死掉的?都是肝坏了,或心脏有毛病,等等一个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有敬业观念。我们中国实行九年制教育目的就是这样,就是要看你怎样同老师相处,怎样与朋友相处,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才是最伟大的教育,你把西方的教育看作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所以说,我们祖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掌声)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精髓所在。 再一个,我们要进行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和穿中国服装的振兴民族文化的道德教育。一个中国人连中国饭都不吃了,能叫中国人吗?吃中国饭的第一代表是使用筷子。筷子原是中国的文化,是文明的行为。我去美国,偶尔吃他们的西餐,他们一上西餐我就说:请给我拿筷子来。他们问我:吃西餐都用刀*,你为什么用筷子?我说筷子是文明的象征,而你们的刀*是野蛮标志,所以我不用。筷子可切、可**、可削、可夹、可戳,无所不能,而你们的刀*笨重至极,象杀人的武器。(掌声)学生要吃烧鸡,我说可以,如果他说要吃肯炸鸡,我要揍他,他说吃面包夹豆腐乳,可以,他说吃汉堡却不可以。你可以吃碉堡,但不能吃 汉堡。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外国只是机器、枪炮比我们强,吃的能与中国比吗?吃外国人的东西只是种怪心态,可卑啊! 我们学校的英文教学是全台湾最好的。我从美国请来两名老师,专门教我的学生学说外语。我有一个留美班,他们一定是要留美的。但是他们所学的教材第一页上都印着我的话: 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为,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我们不能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敌人枪炮、科学压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他们!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学好不可,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掌声)我们学英文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侯外国人,去做丢尽祖宗八辈人的事!(掌声)所以,我的学生英文学得都非常好。如果一个英文老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英文了。英文是世界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个不会英文的民族是一个低等民族,英文太美了!太棒了!你说这个老师要不要打屁股?所以我总是告诉这些老师:要好好教我的学生,你不要替外国人宣传,变成汉*!要告诉学生雪耻图强,打败列强,这是中国人的希望(掌声)!你们这里不也有英文老师吗?外语系的学生以后不也去教英文吗?上课以前你们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学英文的教育,不要上来就替外国吹一场,你们不要认为:传道者只是传英文之道、授英文之业,而要传爱国之道,授英文之业。好,同学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下一步我们就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错了。所以,我们要进行为国家而求学问,为社会分工而学技能利他、利群的道德教育。大家先要想想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你们要反思一下。有些人也许会说,为自己找个饭碗而读书!这是多么卑鄙和渺小,多么无聊和可怜!你绝对不应该单是为找个饭碗而活着!找个饭碗吃饭太简单了!拿个刀子,找个人随便捅一下,绝对一辈子有了饭吃,而且还有人伺侯,还有人为你做饭,睡觉时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少不了!那不就解决吃饭了吗?你为什么不干呢?因为我告诉了你,要学好生存的技能,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里不是创造人类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知道读书绝对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国家而求学问,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们读书、做事要确定一个方向: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真正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越在黑暗中越做光明的事,这就是道德教育。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从小受到什么教育?尤其是农村子弟,你爹妈是怎么教你的?他们这样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你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不能出人头地,你必须努力奋斗好好读书,你才有前途,读书是为了你的幸福,读书是为了你的前途!读书一切是为了你!你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这就是最错误的教育,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所以小孩子长大以后就知道,啊哈,读书就是为了我呀,与任何不相干,为了我的前途,为了我的未来,为了我的希望,你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它与国家毫不相干!他喝着国家的奶水,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出一批自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培养你?国家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舍和餐厅、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是个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命。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正好你们是读师大的,你们在三、四年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人,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国家观念,你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你的学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跑来跑去,为师范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尤其是学英文的,总想好好学,将来以后到哪个公司为哪个老板、哪个董事长当翻译官,多丢脸!多没人格,多没气度!(掌声)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国家观念。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风雨来了。我们没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一冲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好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哟,刚刚找了房子大雨就来了。太快乐了!大家也不顾虑房子干不干净,有没有人住过,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个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 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状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掌声)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 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是我们的家,再穷再破,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掌声)你怎么可以羡慕外国人呢?唉呀,你看外国人多好!我不当中国人,我想当外国人!那是不对的。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它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人人在砍国家、吃国家、拿国家,这个国家怎么会好呢?人人都贪污、腐败,这国家会好吗?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再大的国家也会被你拿穷了。(掌声)我走到哪里,绝对拒绝招待。我走到哪里吃自己,用自己,坐你的汽车给车钱,住你的旅馆给你旅馆钱,吃你的饭给饭钱,绝对不沾国家一毛钱。我就是要做个示范给你看!(掌声)什么叫爱国,是我们把东西把钱把命给国家,这叫爱国,你总是把国家的东西往家拿,这叫什么爱国?有些人偷国家、拿国家,还拿得津津有味,拿得大言不惭,拿得毫不要脸,这怎么得了?(掌声)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国家里头,不知国家在哪。当老师的,国家就是你面前的学生。你往讲台上一站,下边的学生就是你的国家,找国家太容易了。今天我往这儿一站,下面1500人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对你们尽心尽责,就要产生教化作用,影响作用,你就是我的国家,我爱你,就是我爱国,把我的思想传播给你,就是爱国!(掌声)那你以后往你的学生面前一站,那就是你的国家。你不能浪费他的时间,他的生命,你要好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你给他这种爱国思想,你就是一个爱国者,不给他,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叛国者!(掌声)同学们,将来你也有留学的机会,你要注意到,不要让自己丢了中国人的脸。你别去了不回来,这丢中国人的脸呢!外国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他们会说:你看,这些留学生一点国家观念都没有,这些小亡国奴!人家怎么会看得起你呢?这很丢脸,是很难为情的一件事。 国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你不到国外不知道祖国的重要。一个没有国家的,一个国势很弱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我们要知道爱我们的国家。国家不壮大,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再有地位有什么用?你永远不受人尊敬啊!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组。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我也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要钱何用?--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的前途是往前看的。老师这样一回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要雪耻图强,力争做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二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二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高老师回到国内,看到不顺眼的要讲要骂,要批评要建议,但是我离开了大陆回到台湾,不会讲大陆一句坏话。他们问:大陆好吗?我说好得不得了!太大了,太棒了。到了美国就说中国人伟大得不得了,绝对不会丢中国人的脸,一句对中国的批评也没有。但是,回来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讲话,诚诚恳恳建议。有的人刚好相反,在国内他屁都不敢放一个,装得那么温顺,那么可爱,一离开中国就大放獗词,把中国骂得一文不值,这就是标准的汉*王八蛋也!
个人分类: 精神感悟|2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在演讲时正确使用遥控激光笔
drqian 2009-5-13 07:14
现在的学术演讲已经基本离不开PPT幻灯了,在这种背景下,激光笔也几乎成了标配。而现在的激光笔都还挺先进,往往带了遥控的 功能 ,可以控制电脑翻页。这一功能非常实用,直接把演讲者从电脑那里解放了出来,你的肢体动作再次成为传达演讲内容的有效 工具, 演讲的魅力不再被冰冷的计算机所掩盖。当然,遥控激光笔用的好和坏差别还是很大的,不合理的运用,这些激光笔能让你的整个演讲泡汤,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下面根据一些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关于激光笔功能 第一、是否用激光功能最好事先考虑一下,如果你的幻灯片里面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激光来指屏幕,这是非常不理想的,你将在演讲中失去你的焦点,大家都看屏幕,不看你,那是失败。从侧面也说明你没有精心准备幻灯片。 第二、激光笔拿在手里时要小心,别把它指向你的场下听众,否则场下人以为你要机枪扫射,都会全体趴下。这种情况在回答场下提问的阶段可能会无意中发生。 第三、如果你太紧张,或者本来身体状况不好,手会颤抖,那也别用激光笔指屏幕,它会出卖你的不良状态。 第四、激光笔电量不足的时候,光点会变小变弱,所以最好随身携带备用电池,以免到时出洋相。 其次是遥控功能 第一、一定要熟悉遥控上的按键,避免出错。或者购买傻瓜型的、不容易出错的遥控激光笔。 第二、使用遥控器功能时,你要转到下一张幻灯时,不一定要把遥控激光笔指向屏幕。接收遥控指令的是插在电脑上的接收器,而不是屏幕,只要在红外信号接收的范围内,完全可以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按照你的思路,悄悄得翻到下一页,不必每次隆重的把手指向屏幕,体验变魔术的感觉。 第三、有的遥控常常有一个B键,对应电脑上的B按键,功能就是让屏幕出现一个黑屏。当然这个功能也是为了让听众能把注意力转到演讲者身上。不过B键有个缺陷,就是再次按B键后,又回到原来的那个幻灯页。有时你希望出现下一张幻灯的话,那就不要用B键,直接在幻灯上添加个独立黑色幻灯页就行。 第四、演讲的时间观是非常重要的,有的遥控激光笔有一些额外功能,如倒计时功能,定时振动功能,这种人性化设计我最喜欢。当然,也有缺点,比如定时振动说不定让你手抖得厉害。这种定时振动功能用你自己的手机也能实现,所以不必强求。 第五、鼠标功能也很炫,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点击一些链接或文件什么的,不过用得很少,也增加了使用复杂性,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取舍。 最后如何选购 选购一个适合你的遥控激光笔很重要,一个好的遥控激光笔特性如下: 造型小巧,适合自己的手型;按键之间距离合适,不容易由于距离太近而按错键;操作一定要简单,一个按键只能有一个功能,否则很容易出错;最好是适合普通电池的;结实耐用,质量可靠;最后是如果有个性化的功能的话那更好,比如计时功能,定时振动功能以及鼠标功能甚至U盘等,但是要记住这些都是次要的,不要应此影响了主要功能的使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有好的经验不妨也能提出来分享:) 相关资料:http://www.scivee.tv/node/11102 原文地址:http://www.xinkexue.com/space-1-do-blog-id-394.html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113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别让你的学生在台下数你的"呃"
drqian 2009-5-5 06:21
今天去听一个关于Microarray的讲座,演讲者是位挪威来的年轻学者,主要目的是给我们普及一下Microarray的数据分析方面的内容,但效果很不理想,不但内容上面组织欠佳,演讲表达上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每句话前面都会无意识的带个呃,这种呃本来是在演讲者脑子转不过弯来的时候,延迟一下时间以整理思维用的,在他那里成了每句话必带的习惯性延迟,相当恼人。 加上他内容方面的混乱,在无心听下去之时,我突然发现坐在我旁边的小比正在记事本上一条条地画杠,问他在干什么,他告诉我他正在记录演讲者总共说了多少个 呃,这种科研精神真是让人狂汗无比。讲座结束后,他得到这样一个数据,在50分钟时间里面,这位演讲者总共说了大约780个呃,非常惊人。 当我们在被讲台上的人折磨的时候,我们更有理由去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演讲是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改进它是对你的听众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个人分类: 头脑风暴|36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听杨振宁教授的演讲(转自经济学家张军blog)
tuxin 2009-4-21 22:55
http://prozhang.blog.sohu.com/114328623.html 再听杨振宁教授的演讲 2009年4月13日下午的吴文政报告厅真是挤得水泄不通,为的是见到杨振宁教授并聆听他的报告。杨振宁教授将要来复旦大学发表物理学的诱惑的演讲信息是上周在复旦大学的网站和BBS上出现的。我曾经动员我的学生去聆听,不知道他们是否挤进了报告厅。我有幸坐在了报告厅的预留座位上。 杨振宁教授的人气显然胜过了那些流行的歌星,这是我事先可以预料的。实际上在1984年,当杨振宁教授出现在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小礼堂的时候,尽管外面下着雪,但前来聆听讲座的学生多到必须把讲座临时移到大礼堂(今天的相辉堂)。 杨振宁教授今天的演讲由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主持。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教授、李大潜教授等也出席了报告会。 杨振宁教授今天首先回忆了自己1970年代首次回中国的经历,特别提到与复旦大学的特殊关系。他父亲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他到上海后提出要见苏步青教授,而当时苏教授还在江南造船厂劳动中。之后杨振宁教授与复旦大学的谷超豪教授等开始为期3年的合作。我曾经看到杨教授与复旦的数学教授们在上海锦江饭店的合影。之后,杨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19世纪的几个物理学大师是如何因为好奇心而作出重大发现的。他特别讲到法拉第、麦克斯韦以及吴健雄等。很快,他讲到了自己和李政道如何在半信半疑中推翻了宇称守恒这个先验教条的。 杨振宁先生1984年在复旦大学作过一个精彩的演讲,题目是读书教学40年。我当时是经济系大三的学生,苏步青校长亲手向杨教授颁发了复旦大学名誉博士的证书。谢希德教授也在授证仪式上。我记得,因为场面人多混乱,临时决定把杨振宁教授的演讲改在复旦大学大礼堂进行。杨振宁教授使用一架幻灯机不断播放着自己的珍贵照片,讲述自己读书和研究40年的历史片断和重要的经历。 在那次演讲中,我记得他讲到自己在父母的逼迫下背诵《龙文鞭影》。我小声问,什么是《龙文鞭影》?坐在我前面(我站在讲台一旁听完了讲座)的一位中年学者回头对我轻声解释了《龙文鞭影》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他是著名物理学家华中一教授,后来担任了复旦大学的校长。1994年我在香港三联书店发现了杨振宁教授的书《读书教学40年》当即买下,因为这本书是那个讲座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收入了当时讲座时展现的那些珍贵历史照片。我后来还买了杨振宁的传记。最近我两次阅读了杨振宁教授的《曙光集》,受益颇多。 今天的演讲结束后,我第一个站起来提了一个问题,我问杨振宁教授在西南联大时是否知道自己在理论物理学上特别有天赋而对于实验物理学缺乏动手能力。这个问题引起现场学生的掌声。杨教授说,自己的动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而是特别的差。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在芝加哥大学作费米教授的研究生时,有一个实验室的同学经常一起做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差一点把另一端的这位同学电击死亡。 杨振宁教授回忆说,在上世纪70年代回中国时,有一次访问山西大寨(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没想到居然与这位当年实验室的同学不期而遇。这位同学还给杨振宁看她的手上留下的电击伤疤。杨振宁教授的这位同学就是Joan Hinton,中文名字叫寒春。寒春1948年3月与男友阳早毅然决定到中国延安,支持中国的革命。他们在延安结婚。后来他们就一直在中国生活,一直到今天。阳早已经去世。我在去年的电视上看过一部介绍寒春今天生活的纪录片。86岁的她在北京郊外的一个农场生活,住着非常农民式的房子,负责一家奶牛场。而当年,她却是费米教授的研究生,物理学的高材生,部分参与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2009年4月13日夜 寒春与阳早在延安 寒春与儿子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5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luffybear 2009-3-1 15:20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掌声) 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掌声) 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掌声)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就去找这个同学,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他说:我已经忘了。(笑声)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永远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 当我听说许智宏校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掌声)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糊涂。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分数高,我认为自己是不会被录取的。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声)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 A 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 C 班。 C 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笑声) 我也记得自己进北大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拼命地追赶。结果我在大学差不多读了八百多本书,用了五年时间(掌声)。但是依然没有赶超上我那些同学。我记得我的班长王强是一个书癖,现在他也在新东方,是新东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长。他每次买书我就跟着他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二十多块钱生活费,王强有个癖好就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动用来买饭票。如果他没有饭菜票了就到处借,借不到就到处偷。(笑声)后来我发现他这个习惯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费一份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饭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声掌声)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的同学当时在北大,真是属于读书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们班当时非常地活跃,光诗人就出了好几个。后来挺有名的一个诗人叫西川,真名叫刘军,就是我们班的。(掌声)我还记得我们班开风气之先,当时是北大的优秀集体,但是有一个晚上大家玩得高兴了,结果跳起了贴面舞,第二个礼拜被教育部通报批评了。那个时候跳舞是必须跳得很正规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点就认为违反风纪。所以你们现在比我们当初要更加幸福一点。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园里面走,我们如果当时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园里面走,一定会被扔到未名湖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再在校园里面走。(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我们班五十个同学,刚好是二十五个男生二十五个女生,我听到这个比例以后当时就非常的兴奋(笑声),我觉得大家就应该是一个配一个。没想到女生们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男生。像我这样外表不怎么样,内心充满丰富感情、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声掌声) 我记得我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赶上我的同学,但是就像刚才吕植老师说的,你尽管在中学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极高的同学,也是各个省的状元或者说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赶同学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我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非常勤奋又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来爱我安慰我。(笑声)这导致的结果是,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当时我就晕了,因为当时我正在读《红楼梦》,正好读到林黛玉因为肺结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声)我还以为我的生命从此结束,后来北大医院的医生告诉我现在这种病能够治好,但是需要在医院里住一年。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年,苦闷了一年,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六百多首诗歌,可惜一首诗歌都没有出版过。从此以后我就跟写诗结上了缘,但是我这个人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优美的文笔,所以终于没有成为诗人。后来我感到非常的庆幸,因为我发现真正成为诗人的人后来都出事了。我们跟当时还不太出名的诗人海子在一起写过诗。后来他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每一个同学大概都能背。后来当我听说他卧轨自杀的时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以后,我放下笔,再也不写诗了。(掌声) 记得我在北大的时候,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我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我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我的同学,但是我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我们班的毕业典礼上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同学还能记得,我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 掌声)我对他们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笑声掌声) 有一个故事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很多同学后来可能很轻松地就能在北大毕业以后进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样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有很多同学身上充满了天赋,不需要学习就有这样的才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我的班长王强,他的模仿能力就是超群的,到任何一个地方,听任何一句话,听一遍模仿出来的绝对不会两样。所以他在北大广播站当播音员当了整整四年。我每天听着他的声音,心头咬牙切齿充满仇恨。(笑声)所以,有天赋的人就像雄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掌声)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掌声) 我常常跟同学们说,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我们很多同学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但是北大绝不是你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你们生命的起点。在一岁到十八岁的岁月中间,你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现在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你才能够感动别人。我们这儿有富裕家庭来的,也有贫困家庭来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出生在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如果你生在贫困家庭,你不能说老爸给我收回去,我不想在这里待着。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过去都走得很好,已经在十八岁的年龄走到了很多中国孩子的前面去,因为北大是中国的骄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到北大并不意味着你从此大功告成,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路也能走好,后面的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一百年你该怎么走,成为了每一个同学都要思考的问题。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一样叫做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做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的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考了九十七分。(掌声)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要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影响。我来讲两个小故事,讲完我就结束我的讲话,已经占用了很长的时间。 第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企业家和我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所以,对同学们来说在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要点,你得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掌声)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我再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笑声)。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样,包括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掌声)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掌声)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掌声) 最后,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向在座的三千多位新生表一个心意,我代表全体老校友和新东方把两百万人民币捐给许校长,为在座同学们的学习、活动和成长提供一点帮助。(掌声) 转载自:新东方官方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0ayhp.html?tj=1
个人分类: 转载|3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总理在剑桥大学和日本国会的两次演讲的比较
eduman 2009-2-4 13:28
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yMzc3Ng==.html 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1NjY5Njg=.html 两次演讲的共同点: 1、不温不火、温文尔雅、有礼有节的儒家风范 2、一舍国内很多领导人口号式的、八股式的陈词滥调,总是有针对性的引经据典,话语朴实而亲切,如行云流水,似一个长者在与你拉家常,诚肯可信,耐人寻味。 3、以友谊主线,和的理念为精髓,促进合作与发展、和平为最高目标 不同点: 在剑桥大学主要是介绍中国,从古谈到今,特别是今天的中国,让青年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从一个一个的小事情看到中国的国格、文化、精神,特别是让没到过中国的青年神往而想象。 在日本国会的演讲,讲到了中日的世代友好,中国人民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对日本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是基调,但又让日本人听起来不反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让特别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反省,有象一个饱经风雨的老者向一个犯错的孩子的推心置腹的感觉。 有两次让人听了是热泪盈眶,一次是温总理讲到汶川地震时,他拦过两个孩子,一个画者画下了当时的情景,起名叫依偎,等总理10天后再次进川时,已是重建家园,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音,总理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另一次是在剑桥大学讲到胡杨树,千年繁茂,死后也是千年不倒,倒后也是千年不朽,象征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多难兴邦、英勇顽强,是我们的精神,见之于世界,掌声一片,得到认同,让国人共鸣。 虽有干扰,但阵阵掌声让人感觉:中国,真男人也。个别别有用心的小人,只会是自取其辱。 中国,扬眉吐气的日子越来越多了。总理演讲释放了历时久远的压抑,解渴。 今天晚上打算让孩子看一看,听一听,看能体会多少。我想不同年令不同经历的人的体会会是不一样的。
个人分类: 随感|329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温总理剑桥大学演讲听后感
金镇 2009-2-3 11:18
今天在网上找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日下午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演讲的视频认真仔细听了一遍。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开始了整个演讲,演讲中多处以“我深深爱的祖国”开头,归纳连在一起是:我深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温总理用他诗一样的语言动情地娓娓道来。我听后,认为总理在演讲中传递和表达了以下观点: 一、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 “国强必霸,不适合中国”“称霸,既有悖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意志。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做和平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二、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与世界和谐发展,携手进步 他承诺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与世界和谐发展,携手进步。同时,还呼吁大家在信息化的多元时代,多去中国走走看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三、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 谈到目前在世界蔓延的金融危机,温家宝提请大家对现行经济体制和理论进行反思。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风险留给整个世界。他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我们,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注定行不通的。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四、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温家宝强调,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认为,道德缺失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共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温家宝希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五、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增进合作 他认为,世界各国应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增进合作。
个人分类: 杂文观点|3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路甬祥、郑必坚联袂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
吴信 2008-12-4 11:58
曾经在此聆听李肇星等政坛或者科坛方面的热门人物演讲,十分难忘。今日两位发起人又联袂演讲,十分可贵啊! 演讲本身很精彩,更重要的是论坛的目的更远,其意义不止于此,如果人文与科学能够融合,那是国家和社会的福气啊!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路甬祥、郑必坚联袂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 http://news.gscas.ac.cn 时间:2008-12-4 8:18:47 来源:研究生记者团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12月3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78、79场主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纪念全国科学大会30年。论坛发起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郑必坚分别以科学的价值与精神、关于改革开放30年根本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为题做了主题报告。 路甬祥首先作了题为科学的价值与精神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了30年来改革开放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对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和科技的社会伦理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和阐释。 路甬祥指出,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变革。在当今世界,任何重大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创新的支撑,技术的进步不但为生产力也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动力,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的发展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价值内涵还在不断扩大。 他说,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 路甬祥表示,严谨的科学道德规范不仅有助于我国科技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国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应该自觉履行科学的社会责任,珍惜职业荣誉,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中国科技界应当大力倡导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践行我国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和严肃、严密、严谨的作风,促进诚实守信社会风气的形成。 他认为,现代科学与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它必将引发人类未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等发生重大变革,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道德伦理问题。但是,这些伦理问题并非是由于科技发展本身所致,主要是源于对科技的不恰当运用。伦理并不能成为人类放弃或者限制科技发展的理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必将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发展新的人类伦理准则。 路甬祥强调,只要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只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只要不断完善法律、规章、公约和规范,加强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和监督,只要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迎接挑战,加强交流,充分合作,就一定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持续发展,一定能共铸中国科技新的辉煌,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随后,郑必坚作了题为关于改革开放30年根本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的报告,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根本历史经验,做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和总结。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一开始就是同现代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多方面的宝贵经验。而所有这些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而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尽管涉及众多因素,但归根到底应是人的因素愈益深广的解放,是人作为生产力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愈益深广的解放。 他表示,我们今天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上总形势的一大特点,就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思想解放的中心课题必定仍然是,也只能仍然是进一步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他说,当代中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根本要求,势必将集中到进一步解放三个力上来:一个是创新活力,一个是创业活力,还有一个就是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这就要求继续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 郑必坚认为,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三十年,其所贡献的最有价值的新东西,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一个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一个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最后强调,继续一以贯之和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坚持和在实践中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伟大新觉醒,这就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好的纪念。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首都高校的师生代表共7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报告会。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是由路甬祥和郑必坚于2003年共同发起,并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7场主题报告会,曾培炎、陈至立、李肇星、熊光楷等高层领导,乔治布什、基辛格、李光耀、拉斯穆森等外国政要,王大珩、吴文俊、李振声等著名科学家,诺贝尔获奖者斯宾塞、杨振宁、库尔特兰贝克等国际著名学者,应邀在论坛发表演讲,就人们关心的政治、科技、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12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作报告。 12月3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作报告。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12月3日,北京各高校学生在听报告。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4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隆重纪念望远镜发明四百周年-科学大师演讲会
mqjiang 2008-10-12 21:26
今天也就是2008年10月12日上午9点-12点,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 隆重纪念望远镜发明四百周年-科学大师演讲会 . 主持人:陈建生 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科学新视野国际会议中方主席. 致辞嘉宾: Dr. Jack Templeton, 美国Templeton基金会总裁. 四百年来,人类的视野从光只需走一小时的内太阳系扩展到十万光年的银河系,直至尺度达100亿光年以上的广袤宇宙。在新世纪降临之时,我们已经来到揭开文明史上最深奥秘的前夜:万物如何起源?我们来自何处?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我们是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命? 所有这些认知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天文学家借助望远镜对太空的探索,而望远镜的鼻祖则是400年前荷兰眼镜商里帕席发明的一件小小的光学仪器。导致这些变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或纯属偶然或刻意追求的技术进步; 这些技术对各种导向型研究计划的创造性应用; 对偶然发现的探索;人类智慧的闪光;以及对数学描述自然之美的敬重。 这次盛会的演讲者都是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大师,请聆听他们精彩的演讲,从中分享他们的创新经历和卓越智慧吧! 演讲人: 1.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题目-以天之语,解物之道(From the Language of Heaven to the Rational of Matter). 简介: 国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1943-1945年在浙江大学、西南联大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大师费米教授,并于1950年以一篇研究白矮星氢含量的学位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1950-1953年间他先后担任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研究助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助理和讲师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3年任教哥伦比亚大学,1956年升任该校正教授。时年29岁,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系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二位年轻的得奖者。李政道教授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杰出成就,发表300多篇科学论文,多次荣获各种奖项,至今一直活跃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在中国极力提倡重视基础研究和培养青年学者。促成中美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合作,帮助建成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创办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多个学术组织,建议设立博士后制度和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创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为促进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端学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研究生阶段起,李政道教授即与天文学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近年来他还撰文研究天体物理与理论物理交叉领域的重大难题宇宙中的暗能量问题。他认为:望远镜的发明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极重要的大事,值得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 在李先生的演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提到,由于他和杨写的一篇论文,引起爱因斯坦关注,约他们两个到办公室谈话,将近1个小时的往事.他写到,爱因斯坦的手,很大,很厚实,很温暖.我觉得这段经历,绝对比获诺贝尔奖更珍贵.能与世界上最一流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并得到他的启发和鼓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财富啊. 视频地址: 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1.html 2.Riccardo Giacconi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题目-近代望远镜的发展与天文学飞跃(The Impact of Modern Telescope Development on Astronomy). 简介: 里卡多贾可尼(Riccardo Giacconi)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学教授。他1931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在米兰长大。他于1956年在米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关于宇宙线天文学,证实了恩雷科费米的一个核相互作用模型。在印第安那大学(靠富布赖特基金资助)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高能物理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59年加盟美国科学与工程公司(ASE)。他创建了一个空间科学小组,最终设计出第一台X射线望远镜,并于1962年搭载火箭升空,发现了第一颗X射线星―Sco X-1。这一发现成为X射线天文学的创始,导致了UHURU,Einstein和Chandra等一系列X射线卫星的上天。多年来,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背景,许多现在被认为隐藏着黑洞的双星,以及星系团的大质量X射线晕。由于对X射线天文学的开创性贡献,他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另一半由Ray Davis和Masatoshi Koshiba(小柴昌俊)因对天体中微子的探测而分享。   贾可尼于197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教授。在那里,他和他的团队发展了周密的管理方法,让X射线天文台能为全世界天文学家生产标准的数据产品。1982年,他成为空间望远镜研究所首任所长,把用于Einstein卫星的方法用来为哈勃空间望远镜制定运行计划、数据归算和文档系统。1990年,他成为欧州南方天文台(ESO)总台长,领导了构成甚大望远镜(VLT)的4台8米光学望远镜的成功建立。1999年,他回到美国任大学联合体主席,负责建立预期于2010年完成的阿塔卡马大毫米波阵(ALMA)。   里卡多贾可尼是发展X射线、紫外、光学和射电4个天文学领域中最大望远镜的领袖人物。他在现代天文观测能力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视频地址: 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2.html 听下来的感觉是云里雾里.太深奥了!差点睡着了. :( 3.Geoffrey Marcy2005年劭逸夫天文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教授 题目-寻找宇宙中的地球与生命近代望远镜的发展与天文学飞跃(Searching for Other Earths and Life in the Universe). 简介: 乔马西是加里弗尼亚大学(伯克利)教授、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兼职教授和伯克利综合行星科学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59-1972年就读于洛杉矶公立学校,高中时期兴趣广泛,喜欢上化学和物理课、演奏大提琴和打网球。在UCLA(加里弗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上学时,他受过包括Ray Orbach, George Abell和Mike Jura等诸多教授的鼓励。他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研究生院师从George Herbig博士5年。Herbig每个月都带他到里克天文台120英寸望远镜观测,他在那里学会了观测技术,特别是恒星光谱学。其间,一位年轻教授Steven Vogt建造了新的高分辨分光仪和探测器,使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成为可能。Geoff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类太阳恒星中的塞曼效应。以后他在帕萨迪纳的威尔逊山和拉斯康帕拉斯天文台 获得卡内基基金资助,决定寻找围绕其他恒星旋转的行星。在加州州立大学任职期间,Geoff遇到一个聪明学生Paul Butter。他们发展了一种基于碘气体的新技术,能以每秒3米的精度测量恒星的多普勒位移。   1995年,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宣布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Marcy和Butter一周后证实了它,并在两个月内用碘气法发现了分别绕恒星室女座70 和大熊座47转 的行星。他们在两年内发现了十多颗这类行星。到2007年,他们又发现140颗,占了目前已知250颗系外行星的大多数,首次为系外行星的质量、轨道距离、轨道偏心率提供了统计上可靠的信息。1999年,他们同Debra Fischer合作,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明显行星系结构的多行星系统(仙女座upsilon)。他们也共同发现了行星凌恒星HD 209458的事件。后来,他们发现了第一个土星质量的行星和第一个海王星质量的行星。这些系外行星的发现激起了人们用空基望远镜寻找可居住世界的新浪潮,诸如开普勒,空间干涉任务(SIM)和类地行星发现者(TPF)等等计划,目的都是探测类似地球的行星。马西荣获多项奖励,包括2005年度邵逸夫奖。 视频地址: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s_master/zb_03.html 对于外星生物和 UFO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系外太空....探测到任何表明有生命迹象的任何信号. 这点终于让人得到了一些安慰,我们目前虽然是寂寞的,但是我们也是唯一的.按照李政道的观点,地球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了人类文明,有了那些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费米,Maxwell等大师在这个宇宙中不大的行星上生活过. 发起单位: 美国John Templeton 基金会 、 中国香山科学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北京大学 协办单位: 北京天文馆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所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 、 中国科普博览 资助单位: John 、 中国科学技术部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天文学会 赞助单位: 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 下面是一些照片: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6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Nothing is impossible
qunluo 2008-9-5 11:09
Nothing is impossible 转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643.htm 约翰库提斯 开放分类: 演讲 、 激励大师 1969年8月1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天生双腿自然残废,17岁因同学用小刀将毫无知觉的腿切得血肉模糊,伤口感染,被迫切去下半身。他的事迹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他曾经来到国中国北京做演讲,被中国人所熟知而感动。他现在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超级激励大师。 生命中没有不可能 约翰?库缇斯 (John Coutis),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所经历的逆境与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个人感召。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的演讲雄伟壮丽,他有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他乐于付出他的时间和才能。约翰在全世界向千千万万热情、热切的人们演讲,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移动和存在,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是当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 每天都是一场战斗   现年39岁的约翰.库缇斯天生下肢瘫痪并做了截肢手术,然而却取得一系列让正常人惊叹的成就:夺得澳大利亚残疾网球冠军、成为澳大利亚板球队荣誉队员、一直坚持不用轮椅而用手走路、考取了驾照......   约翰形容自己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他刚生下来时,医生对他的父母断言他活不过一周;过了一周,医生又说他活不过一个月;过了一个月,医生又说他活不过一年;然而父母并没有放弃,只是更加悉心的照料他。周围有不少小孩骂他是怪物,10岁那年被一群同班的小学生绑起来扔进点燃了的垃圾桶,差点送命,后来幸被一位女老师发现并冒死救了出来;更有一些同学恶作剧,在他的课桌周围撒满图钉。生活中的遭遇曾让他一度想自杀,后被父母劝阻。 母亲对他说:你是世上最可爱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荣幸。父亲告诉他:人是为责任而活着,即使身体上有残缺,也可以创造一番事业。 在父母爱的力量鼓舞下,他以超人的毅力生活、学习,虽然他被确诊患了癌症,但他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哪些在成长过程中歧视、敌视他的人......他每天都像战士一样,时刻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他认为,生活中的冠军远比体育中的冠军重要。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里存折上数字的多少,而是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一个人必须给自己设立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向前,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还没有采取行动之前,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生活并非理所当然   正常人总把现有的一切想得理所当然,不珍惜手中所有,却追逐自己所无。约翰.库缇斯提醒我们:在抱怨自己掉头发或发型不好看的时候,到医院看看因癌症而接受化疗的人,这些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头发都掉光了,相比之下自己不应该觉得很幸运吗?谁总说自己的鞋子不好看或不合适的鞋码难找?哪么是否愿意和我交换一下!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应该知足常乐。 意志坚定万事皆成   约翰.库缇斯的口头禅是:因为我们能行。就是因为这种信念,他不坐轮椅,坚持用手走动;为能够走远路,还学会使用溜冰板,他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并取得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成绩。   谁是生命中最强的敌手?人的惰性其实才是我们每天所要殚精竭虑对付的对手。对于约翰.库缇斯来说,如果懒惰,列异于接受死亡。   今天的约翰.库缇斯,已经成为了国际著名激励演讲家。他的格言是因为我们可以,他无视艰苦阻难,很多正常人没有去做的事情,他已经先一步做了。约翰.库缇斯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家和赋予灵感的演讲师,曾经在澳大利亚对25万人和世界上超过100,000个人的企业及社团演讲 约翰库提斯(澳大利亚籍):国际著名激励大师 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的不幸,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你更不幸的人! 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的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你更强大的人! --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 约翰库缇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所经历的逆境与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个人感召,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的演讲雄伟壮丽,他有清晰的头脑,睿智的幽默感,他乐于付出他的时间和才能。他在全世界向千千万万热情、热切的人们演讲,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移动和存在,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与世界大师乔吉拉德、汤姆霍普金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同台演讲,并曾得到曼德拉总统的亲切接见。约翰库缇斯现在已迅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并在国际上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好文推荐]
刘玉平 2008-8-7 10:19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潘维 ( 来源: http://hi.baidu.com/dreamwaker/blog/item/74a9a012bc17d0cdc2fd78c3.html ) 面对这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青年精英,我不知道讲的话会不会对大家有益,感到非常惶恐。可我并不因此怯场,因为我不过想讲出内心的一个感受,题目是: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 没有什么 美国特色 或者 中国特色 的科学知识。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知识是人类共享的。在今天,科学家经常跨国工作,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里最国际化的一个群 体,是全球化的先锋队。如此,科学工作者的祖国认同似乎应当逐渐淡化。然而,大家熟悉一句老话: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那么,今天的科学工作者还 需要祖国吗? 一.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 科学工作者需要祖国认同吗?这要看你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我们这个西方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只要是生为中国人的科学工作者,即使自己主动想忘掉祖国,也很不容易。 我在美国读书时有个中国大陆去的同屋,读材料学博士,是教育部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是尖子里的尖子。然而,在共和国前三十年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是那时 少见的城市贫民。他父亲靠拉板车养活妻子和六个孩子。孩子里只有他一个念了大学。他赴美不久,就信了基督教,而且很快开始激烈批评自己的祖国,批评那管理 不善,而且不信上帝的祖国。他的博士论文研究陶瓷材料,那是最尖端的材料,可他毕业后却长期找不到工作。尖端陶瓷材料的研究,用我们的话说,是 保密行 业 ,不容外国人插足。尽管他不喜欢祖国,却无法通过美国政府的 安全检查 ( security clearance )。后来,他给一家小公司做实验员,挣的是在大学里当助教的工资,每小时不到十块钱。再后来,他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转行去做芯片工 厂的质量检查员,工资才随着 IT 业水涨船高。那是种普通而平静的美国生活,他却永远不会成为陶瓷材料专家了。 作为美国名牌大学的材料学博士,他若回祖国研究陶瓷材料,没有 security clearance 的问题,他可以成为我国最出色的陶瓷材料专家。 不是大陆人的华人又如何呢?四十年前的 1964 年,年轻的 李文和 先生离开了当时令人失望的台湾,去美 国读 博士学位。他很出色,毕业后在美国找到了工作,成为 核专家,在美国能源部所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而且成了那里受拥戴的精英科学家之一。那是美国最高级的实验室了。 李 先生认同美国,热爱这个给了 他机会和富足的新祖国。在这个新的祖国,他踢足球,喜欢野外活动,还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还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甚至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来中国做基础科学的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他是美国人,但毕竟也是中国人。希望在自己母国的文化圈里获得认同和尊敬,是人之常情。他的每次北京之行,还都和美国情报机 构配合,肩负了解中国核专家和核研究进展的任务,每次返回到美国都向情报机构汇报。还有报道说,他的夫人早就是美国情报机构的合作者。然而,到了九十年代 后期,因为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右派掀起了反华浪潮,其中主要的指责之一是,中国窃取了美国核武器的技术。美国情报机构断定,中国显然已经把核弹头微型化,而中国人不可能发明这种技术,除非是从美国偷。可他们找不到中国偷窃技术的根据。于是,华裔核科学家李文 和 先生就成了美国情报机构邀功请赏的替罪羊。 李 先生并不研究武器设计。就武器设计而言,他是个外行。在 1999 年底,他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捕了,而且立即 被开除出了他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实验室,还丧失了退休金。美国联邦调查局威胁说,如果他不 承认 为中国做间谍,就要像处死罗森伯格一样用电椅处死他(罗森 伯格夫妇 1951 年因向苏联提供美国核技术机密而被捕, 1953 年被双双处死)。李文和被关押在一个单独的牢房,牢房没有窗户,灯是永远开着的,夜里也不 会熄灭。他在牢里还要戴上手铐和脚镣,还经常挨饿。李文和自己感到,政府知道他不是间谍,也无法接触敏感信息,所以想逼他自杀,把案子坐实。他因此早就提 前声明,自己绝不会自杀。新世纪更替的那 2000 年元旦,他是独自一人在囚室度过的。在被关押了九个多月之后,他终于被迫承认一些轻微的过错,说明美国政府抓他有理,这样才换取了出狱。他的 过 错 是什么?就是把一些数据下载到个人计算机里。那些数据是公共信息,丝毫没有敏感性,不过代表一个程序员的正常工作,实验室里人人都这么做。现在,李先 生依然认同美国,在个人网站上发起了签名运动,期待美国总统向他道歉,期望美国政府向他道歉,从而能赔偿他失去工作的损失。然而,在他新出版的自传里,他却这样写到: 在被囚禁的无比孤寂的日子里,我经常想,我也许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不该在 1964 年到美 国攻读 博士 学位,使自己沦落到了今天的局面。狱中面壁,我不得不得出一个惨痛的结论:无论多么睿智,无论如何勤奋工作,像我一样的亚裔,像我一样的华裔,永远不会被 美国社会所接受,永远是 外国人 。 是的,对美国而言,你李文和虽然是美国公民,却是中国人。对中国呢,李文和是美国人。科学无国界,如果华裔科学家没有祖国,他就痛苦如 李文和 先生。除非他不想成功,不想成为科学家。 二.在悲剧的祖国 大家可能会认同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这种说法。我想进一步说,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工作者也是悲剧。 大前天( 2 月 23 日 ),《参考消息》用一整版转载了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文章抨击巴基斯坦的 核弹之父 卡迪尔汗。卡迪尔汗生于 1936 年。他 13 岁时,印度独立了,祖国却被英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的卡迪尔汗迁至巴基斯坦,但他的家乡却是印度的博帕尔。博帕尔是印度中央邦 的首府。顺便提到,二十年前的 1984 年,博帕尔市发生过一起著名惨案。那里的一家美国工厂泄漏了 40 吨剧毒气体,导致 3150 人立即死亡, 5 万人失明, 8 万人终身残疾, 150 万人受影响接受治疗,占博帕尔市总人口的一半。 1953 年卡迪尔汗 17 岁,去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的 D.J. 理工学院学习,不久又去欧洲学电气工程和冶金。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荷兰工作,从事原子学研究。 1976 年,当印度开始了原子弹项目, 40 岁的卡迪尔汗回国 了,带着他的核能知识。在他的领导下,巴基斯坦努力了二十多年,也拥有了原子弹。 1998 年,巴基斯坦在印度之后进行了 5 次公开的地下核试验,卡迪尔汗从 此成为巴基斯坦的 核弹之父 ,成为祖国教科书课文里的英雄,两次被授予国家最高勋章。而且,巴基斯坦全国各地的卡车、公共汽车背面都印上了他的肖像,他 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人,比总统的知名度还高。巴基斯坦人口与俄国相当,是美国的一半,是英、法任何一个国家人口的一倍。但美国、俄国、中国、印度、可以有 核武器,英国、法国、甚至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却遭到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裁。卡迪尔汗大概相信,原子弹能减轻穆斯林世界受到的压迫和屈辱,所以 试图向其他穆斯林国家出售一些核技术设备。他显然没有成功,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盯上他了,在他的寓所,工厂和房间里都安插了间谍,甚至收买了他最亲密的助 手。这就是 巴基斯坦国 。很幸运,中国不是这样的。现在卡迪尔汗已被自己国家的政府逮捕了,而且受美国情报人员的讯问。在压力下,他不得不招供一切真 相,或者编造一切美国所需要的谎言,使美国得以要挟其他国家,比如伊朗。 是的,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家也是悲剧。 三.在成功的祖国 1996 年,在中关村的西北方向,矗立起了一座航天城。那里有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宇航中心、俄罗斯宇航中心的世界第三大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三年前,我在网络上读到了一点北京航天城里的故事,很感动。 1998 年 11 月 21 日 ,中国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飞船的一举一 动都由北京中心遥控,从点火升空到返回着陆,成千上万条调度命令要从这里发出。任总调度的是一个北航毕业生,名字叫申劲松,当时只有 25 岁。神舟一号升空 之日是他的 25 岁生日。一年后飞船返回时,他发现状态有些不对,可他只有 20 秒钟的时间作决定,而且决定的后果是巨大的。他作了决定,而且作对了。返回舱 落地之时,申劲松没了感觉,就是腿软,汗从握紧的拳头中流下来,这一天是 1999 年 11 月 21 日 ,是他 26 岁生日。他已经在机房中待了整整一年。到 2002 年神舟三号发射升空,这个 1973 年出生的 28 岁大男孩已经连任三届总调度了。他的工资只有 1300 元。事实上,整个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都是这样 的一些青年学生,全部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到神舟三号升空,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 30 岁。与高能物理及原子弹不同,中国的载人航天没有胸有成竹,满腹经纶的 专家领军撑腰,就靠刚从学校出来的这些年轻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现在已经成为飞船轨道专家的曹雪勇是 1995 年北师大天文系的硕士毕业生。一进来就做轨道设计软件。可飞船还在制造中,飞船数据还不明确。他对整个任务系统一无所知,而且没有任何参考方案,没有一个可用的程序、文档。他拼命了,日以继夜阅读国外资料,希 望能发现一点漏网的蛛丝马迹,而且他用天文学知识来启发自己的思路。他几乎没离开过机房,怕思路中断就难以续上,每天靠方便面填肚子。经过半年没日没夜的 工作,他成功了。北京飞航中心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控制软件专家欧余军是 1995 年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 1998 年开始负责遥控保障软件的编写。那是 个决定飞船能否安全返回的关键性软件,包括对飞船发送的所有指令、指令链和注入数据。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借鉴,要从零开始。中国飞船能否回得来,就全看 这 25 岁的小伙子了。整整两年零八个月,没白没黑,他把软件做了出来。结果发现有问题,近三年的劳动成果全被推翻。他伤心得一个人躲在机房里放声大哭。中 心的领导人认为哀兵必胜,坚持不换人。只剩下几个月了,欧余军成了机房里的拼命三郎,不管什么时候,人们走进机房都见他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像个活菩萨。 任务完成了,他的身体也垮了,得了肾积水,经常疼得满头流汗。这时,中国第一次飞船发射开始,一切全新,谁也不是内行,有许多软件只有他一个人会发指令。 医生护士把他从医院抬到指挥大厅,边输液边打键盘,在担架上坚持了几天几夜。飞船返回后才被抬回去做手术。 我为什么要讲他们,因为北京飞航中心就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旁边,他们的同学、朋友在那里每个月挣万元以上。可在飞航中心,申劲松一千多元的工资还意味着日以继夜的辛劳。甚至一个月才能和在城里工作的妻子见一面。申劲松是这样说的: 如果单从挣钱的角度,很多事情都干不成了。外面的诱惑确实很大,但我既然干了这个,就要认认真真地干。这个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能赶上一次就非常难得了。 在这篇网络文章之后,有个跟贴,也很有意思。跟贴的作者回忆说: 92 年毕业前,酒泉来人,希望我们这些学控制的人去那里工作,并且明确说是为了宇宙飞船工作。可我们当时想的都是出国,考研,对此漠不关心。在动员大会上,许 多人插科打诨,胡言乱语,嘲弄带队的军官。学校也没起正面作用,只是应付了事,找了几个拿不到学位的差生和来自边疆地区的学生糊弄军队。十年了,我们这些 人出了国,成了所谓洋博士,土博士,可老实说,都是行尸走肉,所学所用都在为外国人牟利,而且我们的所谓 成果 在他们面前是如此的浅薄、渺小、微末。是 那些当年被我们嘲弄和不理解的同学们真正在为祖国奉献着,我真不知道将来见面时如何面对他们。我们是逃兵。 为中国宇宙飞船事业献身的这群年轻人 成功 吗?也许成功,也许不成功。也许有些将来成功,有些连将来也不算成功。我想起了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任新民院 士。他生于 1915 年,是安徽人。他在美国读了机械工 程学 博士,然后去一所美国大学当讲师。如果没有新中国的建立,他也许就这样生活下去了,过一种平静的 美国生活。 1949 年,像那个时期的许多留美学生一样, 34 岁的 任新民 先生也赶回来建设新中国,为祖国出力。他很快就成为我国远程导弹的材料专家,负责设 计制造了 长征一号 ,就是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卫星的那枚火箭。 1985 年, 任 先生 70 岁了,因为得到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的贡献才为人所知。 1995 年,他 80 岁了,得到了 全国优秀工作者 称号。在他 85 岁时,国家向他颁发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和 航天奖 。然而,他说, 航天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个人的 作用很小,很小。 是啊,我记得其他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举出了很生动的例子。任新民院士今年 90 岁。在他 70 岁以前,没什么人知道他 的所谓 成功 。 成功的或者所谓 不成功的 ,他们都获得了成功,因为他们的祖国成功了,祖国是科学工作者们最坚强的后盾。他们推动了共 和国的进步,他们与共和国一道前进。人民会忘记很多事情,但将永远尊敬和记住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祖国生死攸关的重大事业当了螺丝钉。这些人不屈不挠,忠贞 爱国,延续了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神话,成为我国精神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从此懂得,即便那些所谓 不成功 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与共和国重大进步联 系在一起的业绩,也会博得同胞们永恒的纪念,为世世代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榜样。 四.什么是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我今天谈的题目是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祖国是个抽象概念,比起薪水,工作环境,雇主的名声,乃至北京户口,祖国似乎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然而,中国的科学界向来有爱国主义传统。中国的科学就是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兴起的, 科学救国 是中国第一批科学工作者们的动力。我国的进步依赖科学。没有科 学,没有现代科学精神的普及,没有用科学精神取代迷信和蒙昧,没有普及科学精神的现代教育,就没有我们贫弱的国家今天走向强大、富裕。祖国靠科学工作者, 科学工作者背靠祖国,于是撑起了祖国这栋大厦。这大厦也给科学家们带来荣耀。数学家陈省身和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落叶归根,只是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象 征。世界上得到诺贝尔奖的人有数百成千,但做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代表而赢得诺贝尔奖,那荣耀属于一个复兴中的古老文明,属于亿万中国老百姓那期待的眼睛。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 祖国就在你面前,就在你的学位论文里,就在你的实验室里,就在你每天就餐的食堂,就是你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同事。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当我们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去庙里算命,买饭不排队,甚至加塞儿,那就是国家落后的原因。如果念书只是为了自己出人头 地,不惜踩着别人往上爬,就不善与人合作,就会偷懒,走歪门邪道,就抄袭、剽窃、造假数据,甚至会把国家的科研经费 洗 出来给自己买汽车房子。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落后,就贫困。 的确,我们的家,我们的国家,落后、贫穷,很多地方不如别人的家。在一个遍地小农的国家,我们好不容易建设起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却发现我们夜晚的 天空没有了闪亮的星斗,我们城市里的空气肮脏得令人窒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原;辽阔的草原变成了黄沙。空气脏了、水不够了、能源枯竭了、生物多样性正在 被迅速扼杀。如此,绿色的中国变成了黄色的中国,黄色的中国又正在变成灰色的中国??到处都是扼杀生命的工业化学污染。我们终于有了充足的食物,却没有了 任何可以称为 安全 的食品。于是,工业化了,我们的国家却还是发展中国家,看不到成为发达国家的希望。不仅如此,我们的制度不合理,给国家带来光荣的宇 航科学家却只得到勉强糊口的工资。岂止是这样,我们还有很多普通公民受了很多委屈,冤屈不能改正,正义不得伸张。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全体公民,特别是肩负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家、工程师们,要一起来努力,要用我们大家的手把这座房子撑住。 别人的房子再好,那是别人的家。我们的房子再破,也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依托,也是我们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的依托。这房子再简陋,也能给我们遮风 挡雨,给我们一份终极的归属感,给我们温暖和安全。为了撑住我们的这座简陋的房子,为了把这座简陋的房子变成坚固舒适的广厦,为了一个工业的而且是绿色的 中国,科学工作者们要时刻准备着,准备吃亏,甚至做出牺牲,正如那些航天城里的年青人。 我们不如人,我们承认,我们没有必要否认。但知耻而后勇,我们勇敢,我们不屈不挠。我们如愚公移山,前赴后继地努力,努力把国家建设成最好的家。这就是祖先留给我国精英们的忠诚精神。 忠诚是什么?忠诚是:成不了一颗引人注目的茂密大树,就成为树底下的一粒泥土。这不是中国普通民众所固有的精神,这是精英才有的精神。正是我国的这种精英文化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你的国家落后,贫困,所以出色的你在外不受尊重。你的国家先进、富裕、强大,你没有成名成家,但你永远不败,因为这国家的成功有你一份,你与国家共同进步。 然而,毕竟 科学无国界 啊。人们会说,你潘维讲的这许多,不是狭隘民族主义吗?不,不是。我讲两个道理。第一,中国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强,加上海外的华 人,大概接近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的进步是对全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中国的贫困落后问题解决了,解决第三世界贫困落后问题的能力就会有决定性的提高, 全世界的贫困落后问题也就接近于解决了。第二,科学无国界,但高科技有国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封锁高科技,以保持他们对落后民族的压迫、剥削。中国的 进步,中国的科技进步,就是打破高科技的国界限制,就是对 科学无国界 的真正实践,就是给全世界被压迫、被侮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因此,祖国的进步 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使命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是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讲了许多,概括起来有四个内容。第一,来 自被压迫民族的科学工作者注定有祖国,不管他自己承认还是不承认。第二,在悲剧的祖国,成功的科学家依然是悲剧。第三,祖国的成功,是科学工作者成功的依 托,是科学无国界的真正希望。第四,在你们这些年青的科学工作者身上,全体中国老百姓寄托了热诚的期待,期待着你们勤奋、诚实、忠诚。 五.作为结尾的四个故事 我想讲四个故事来结束我的发言。至于解读这些故事与科学工作者的关联,那就请诸位年青的科技精英们见仁见智吧。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美国的 Sacramento 市。那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首都,是淘金热的中心,也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华人到那里去淘金。那里有 一条大河,叫 Sacramento River ,河上有桥。一天,满清政府有位领事,是一位武官,正在过桥。他身后有两个美国农民,或者美国矿工,也在过桥。两人看着这个中国官员穿着满清花 花绿绿的官服,脑后拖着长辫子,很好玩,打赌这个中国外交官会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扔进了 Sacramento 河。他不会游泳,淹死了。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什么,就像这件事从来不曾发生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人并不认同 中国 。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 1900 年。八国联军只有两万个士兵,却打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了北京城,太后逃到西安去了。结果是,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按 照当时中国户部的人口统计得来的,也就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赔一两白银。这笔钱折合成八国各自的货币支付。八国之中,美国 损失 (出力)较小,仅 分得赔款中的 7.3% ,即四亿五千万两中的三千三百万两,估算为美元两千四百五十万元。后来,美国政府方面承认,其半数赔偿要求属于 虚报 ,故将该款之近半,即一千二百万美 元,交还中国,条件是用于兴办西学。那时的一千二百万美元是很值钱的。今天在美国买栋房子要五十万;那时候,只要几百元。 1867 年,美国仅支付了七百二 十万美元就从俄国买下了阿拉斯加。国会当时还嫌贵,差点就否决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能买多少个阿拉斯加?能买 46.4 个。阿拉斯加比整个中国东北还大,是 美国最大的黄金、石油、和鱼产品生产基地。庚款自 1902 年起付, 38 年后的 1940 年付清,其间年利率为 4 %,总共支付了将近十亿两。在 1900 年之 前,中国刚刚赔完日本,是甲午中日战争的赔款,两亿两白银,价值 20 个阿拉斯加。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人想不认同中国也难。 第三个故事大家都熟悉。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半个世纪,到 1950 年,我国人口依然是四亿五千万,但是把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边打回到 三八线 了。这是中国自 1840 年以来打赢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而且是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战,而且是在外国的领土上作战。那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最明显标志。为了别人能平等地对待 自己的民族,为了一份尊严,这就是像任新民院士那样的科技精英们回归祖国的理由。 第四个,也是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有一位国民党将领, 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因为是败军之将,不被重用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辞职去了南非,做点小生意过日子。那时南非与台湾关系密切,都自称是反共的坚强堡 垒。与美国一样,那时候的南非还奉行种族隔离政策,比美国还严格。黄种人是有色人种,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后排座,前排的座位属于白种人。四十年前, 1964 年 10 月 17 日 ,这位先生乘公共汽车,上车后他习惯地往车后面走。司机对他说,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后面了。老先生非常诧异,说: 我是中国 人。 司机说, 我知道,我看出来了。 老先生说, 那,我不就应该坐在后面? 司机说, 难道你没看今天的报纸?昨天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能造出原子弹的 民族当然是优等民族。从今天起,中国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车我不坐了,我下车走路。 红色中国为 他挣来了前排座,挣来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尊严,却永远断绝了他跟着蒋介石反攻回到大陆的希望,也就永远断绝了他回归故乡的希望??至少在那个时候他是这样理解的。 是啊,认同祖国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那里面掺杂着无数个人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委屈与失望。是啊,家很丑陋,但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个人分类: 转载空间|567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段震撼人心的演讲(转播)
huailu49 2008-3-12 16:56
个人分类: 音像资料|369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