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奥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奥运

相关日志

畸形的“金牌文化”!
热度 2 张显峰 2012-7-31 13:51
伦敦奥运会男子 400 米自由泳比赛中,最有冲金实力的韩国选手朴泰桓差点儿因“犯规”无缘决赛,他最终申诉成功的消息,让某电视台主持人略微有些遗憾:“听到他犯规的消息,我高兴了一下,这下孙杨夺冠的把握更大了。” 我相信,她的这番言语大概代表了很多国人的“心声”。我当然愿意看到自己的选手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上夺冠,但我更愿意欣赏一场巅峰对决的比赛。无论比赛少了朴泰桓还是孙杨,对全球观众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我知道很多人并不这么想。他们看奥运就是看金牌榜,彷佛自己的选手拿不了第一,夺不了金牌,就没有看头了,就窝心得很。我在想,假如孙杨在 28 日的决赛中没能摘取这枚金牌,大家还会不会对这个阳光健康的小伙子报以同样的掌声? 还有一个场景让人记忆犹新。女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后,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射落伦敦奥运首金的易思玲刚刚坐稳,中国的记者就开始“围着”易思玲不停提问,完全忽视了一旁获得铜牌的喻丹。 这样的电视镜头,作为中国观众我是习惯了的。冷落或许还是一种相对“善良”的举动,更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获得银牌铜牌的运动员,往往是被记者当作失败者来“审问”的,直至问得掉下两滴“对不起祖国亲人”的忏悔之泪,才肯罢手。 在奥运赛场上,金牌固然重要。这个金闪闪的东西,对运动员而言代表着职业生涯的最高刻度,是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的自然结果。但在很多国人眼里,彷佛只有拿了金牌才算成功,才是为国争光,只有金牌得主才值得被铭记、被尊重。于是我们看到,在一片热烈的喝彩之声中,与金牌失之交臂、摘得铜牌的喻丹、李玄旭等选手,只能知趣地远离媒体聚光灯;而在男子 56 公斤级举重比赛中惜得银牌的吴景彪竟然含泪“谢罪”:“我有愧于祖国。” 中国人向来崇尚“成王败寇”,这种文化几千年来未有彻底改变。体育上只求第一的文化,让我们在奥运赛场上满足了虚荣,但金牌大国至今仍是体育弱国。如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新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王立彬所言:真正的金牌是老百姓健康的身体,真正的体育强国是 “ 强 ” 在它的体育覆盖率上——我们忽略了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不仅仅是体育,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追求第一、贪大求洋”的文化,让普通人的生活往往遮蔽在耀眼的成就中,我们一边建着流光溢彩的摩天大楼,一边用水泥锥柱填埋着立交桥下最底层人的生存空间——只有当更多的民众真正享受到“第一”的福祉,“第一”和“金牌”才是温暖人心的阳光。 畸形的“金牌文化”,该醒醒了!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451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银牌得主吴景彪要痛哭和道歉?
热度 6 周可真 2012-7-31 13:32
吴景彪憾失金牌痛哭流涕 , 他一次次地向采访他的记者道歉,认为是他的失常发挥,导致了这枚“板上钉钉”的举重金牌旁落,感觉自己“愧对国家、愧对中国举重队”。 人民网发文道:“ 吴景彪何必道歉 ? ”看了下面这些信息,就完全不难理解为什么吴景彪要痛哭和道歉了。 《 首金获得者易思玲归国受英雄般待遇 》 http://v.2012.163.com/video/2012/7/V/I/V86QDPDVI.html ;《 政府为冠军 易思玲 大放烟火, 铜牌得主李玄旭 只有家人接机 》, http://2012.163.com/12/0731/10/87O3FQ13000506A2.html 《 举重女子 53 公斤级周俊 3 次抓举失败无成绩 》,尽管《周俊淡看 0 分》,但还是引出了《 锵锵五环行:牺牲品周俊 》的话题:《 周俊 3 次试举失败被指耻辱 》 ,《周俊父母:恳请大家鼓励她》,《 报纸总编称因报道周俊使用 “ 耻辱 ” 一词将见报致歉 》,《 新华日报: 95 公斤!举不起来错不在小将在决策层 》,《周俊出局曝出怪异选拔制度》,《 17 岁周俊成各省博弈牺牲品 纪静被除名她被保送 》,《 湖北体育局回应 “ 周俊被奥运 ” 称遭算计 》。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521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奥运冠军争夺中再看平常心与胜负心
热度 1 laserdai 2012-7-30 21:37
有名博谈论了 平常心与胜负心 , 讨论范围非常宽广而深邃: 年青人都争强好胜,这并没有错,要不然,还是年轻人吗?还能算是 血气方刚 吗?只是这争强好胜也需要取之有道。这个道就包括平常心在内。但是有的人就是胜负心太重,而缺乏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说,在工作中我会努力的,但是我并不过分看重成绩和结果。我虽然希望争得更好的结果,但是由于 成事在天 ,这个馅饼没砸在我脑袋顶上我也会认。但是我并不会放弃,我会继续努力,虽然没有馅饼砸下来,但我还会收获其他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平常心。 胜负心过重的人,不太能有这样的平常心,他们急于获得成功 ,他们不能忍受不成功给他们带来的焦虑。因此,有的时候就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 这里接着就事论事再补充一点。 银牌与铜牌的鞠躬谢罪 vs 铜牌的兴奋 伦敦奥运第二个全天比赛日,有望夺取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的吴景彪意外不敌朝鲜选手,摘得银牌。 回头再看 媒体报道,有说吴景彪“痛苦坐地”、“泣不成声”、“鞠躬道歉”,总之,就是一个词,痛苦! 夺得银牌也是奖赏,七尺男儿大力士何至于哭泣?本来是应该祝贺的事情,可是看到他“再度鞠躬道歉,表示对不起大家”时,让高兴心情扫地全无了。 真弄不懂有什么需要道歉和对不起的。胜败乃兵家常识,竞技体育就是有得有失,谁说金牌就硬是该你拿了?谁说人家就不能拿金牌了?果真如此,这比赛还有个什么看头吗。 好在吴景彪还对媒体怒吼,想必他纳闷了:夺银怎么就成了“耻辱”,就怎么该让人兴师问罪了? 开赛已两日,见到了两次鞠躬。首日首金之战, 夺得铜牌的喻丹在新闻发布会的最后,情不自禁,主动起身,面对众多媒体镜头,也是鞠躬。 喻丹的鞠躬是感谢父母,这倒说得过去。不过这种感激之情表达的背后,明显还有一层“我没做好,辜负你们了”的意思。 当天在游泳馆,观众人声鼎沸,只因英国本土夺标热门、北京奥运女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阿德灵顿要上演卫冕之战。 阿德灵顿在半决赛中成绩不理想,以最后一名身份挤进决赛。作为东道主英国,在昨日自行车公路赛首金落空后,按理说心急如焚,急需阿德灵顿的开门红。 阿德灵顿最终获得铜牌,出水后教练热情相拥,她笑着对媒体说“我很高兴在家门口拿到铜牌,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 或许有人说阿德灵顿怎么就不长进呢?卫冕失败还乐什么?怎么没有点内疚呢?我不知道她有没有,但起码没有表现出来,外界和媒体也没有逼她要她表现出来。 有这种鲜明的对比,并不是说孰好孰劣,也不能一时的成败论英雄!英国过于宽松的环境也有让人觉得“恨铁不成钢”,但有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体育竞技要讲个尊重,人家付出汗水和艰辛,上演一台好戏,你总不能背信弃义,不合胃口就要人给你“鞠躬道歉”吧。 感觉中国近年竞技体育的氛围比以往宽松了不少,也强调以人为本,不要给队员过多压力,尽力而为,赛出水平和风格就行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莫非是外松内紧? 总之,体育迷都愿看到的是阳光灿烂的运动员,不是点头哈腰老鞠躬的人,是不是有点太日本了? 吴景彪 赛后洒泪怒吼不甘心:我有愧于国家 , http://video.2012.sina.com.cn/p/olympic/gold/v/2012-07-30/073361814999.html 惊!吴景彪遗憾失金鞠躬道歉哭吼30秒 奥运精神不该如此! http://news.longhoo.net/gd/rdxw/content/2012-07/30/content_9613217.htm 吴景彪举重得银牌鞠躬道歉金牌到底有多重要, http://dzh.mop.com/whbm/20120730/0/3zO83gI2a44847FF.shtml 中国选手何时不再为失金鞠躬致歉? http://oversea.huanqiu.com/economy/2012-07/2967334.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196 次阅读|2 个评论
奥运开幕式: 伦敦模式大概要强过北京一个数量级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2-7-29 20:31
奥运开幕式: 伦敦模式大概要强过北京一个数量级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非常混乱。其实不是的,再细看一下,里面的人物和道具的运动是非常井然有序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是教科书上对 细胞 内部结构的形象描述。 细胞结构复杂吗?非常复杂。混乱吗? 不一定,否则生命就会有问题了。因此,我有点怀疑这伦敦奥运的导演是受过某位生物学家的指点,否则很难想象他能整出这么一个复杂的三维的有序结构。高,实在是高! 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砸下去那么多银子,当然亮点也是有的。不过。相比之下,北京奥运的很多场景更像是一个化学家或者是材料学家整出的纳米结构,尽管规模宏大,但是基本上还是在二维空间实现的各种变换。 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北京奥运表现出来的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而伦敦奥运却犹如一个复杂体系展示着丰富的熵。这个差别基本上能顶得上一个数量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位导演都有些不同寻常的手法。不过,幽默的英国人通过动用知名电影演员,暗示那位跳伞的女士不太可能是真正的女王;而老谋子暗地里把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套到另一个小姑娘身上,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作假。
个人分类: 体育世界|3729 次阅读|7 个评论
伦敦碗里的撒旦的磨坊
热度 1 yonglie 2012-7-29 10:24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一幕“撒旦的磨坊”( Dark Satanic Mills )——磨坊这个东西,我最先是从 George Eliot 的小说 The Mill on the Floss 知道的(知道书名,没读过书),它与撒旦连在一起,却是在最近——在 Dawkins 的一本新书里,谈水磨的能量,顺便说起了 Dark Satanic Mills ,与工业革命有关——我先想到的是马克思: “一旦人不再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而只是作为动力作用于工具机,人的肌肉充当动力的现象就成为偶然的了,人就可以被风、水、蒸汽等等代替了。”(没读过《资本论》,这是临时找的一句。) 其实,问题更有趣。那个词儿是 William Blake 在 Jerusalem 里说出来的: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Walk upon England's mountains green? And was the holy Lamb of God On England's pleasant pastures seen? And did the Countenance Divine Shine forth upon our clouded hills? And was Jerusalem builded here Among these dark Satanic mills ? Bring me my bow of burning gold: Bring me my arrows of desire: Bring me my spear: O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 I will not cease from mental fight, Nor shall my sword sleep in my hand Till we have built Jerusalem In England's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看了这首诗,才发觉开幕式的创意原来就是从这儿来的——连那首电影曲子也是( chariot of fire )。 Blake 的耶路撒冷是他的心灵归宿,写这首诗的时候,英国还是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但工业革命的烟囱已经在冒烟儿了。奥运的舞台重温他的诗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个人分类: 随想|7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感悟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3个亮点
sundaning 2012-7-29 10:09
除却被广泛认同的“节约、环保”之外,我觉得此届开幕式还有3处脱俗之亮点:一是点燃主火炬的是7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意味着更看重的是未来而非过去;二是主火炬的设计——将204个参加国的贡献融入其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扭转人们对“英国人是孤僻自傲的”这种认知;三是由参与场馆建设的工人作为迎接火炬入场的列队——体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4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克文摘:奥运中国首金新闻发布会两个有趣现象
热度 3 laserdai 2012-7-29 03:33
参加易思玲的首金新闻发布会,发现两个有趣现象。 其一,是金牌和铜牌之间鸿沟般的差异 。冠军易思玲被众星捧月,遭记者围追堵截,其疯狂程度令维持秩序的志愿者大开眼界。 一名外国记者特意就此问易思玲怎么看,易思玲说“自己仿佛是明星”。 坐在一旁的铜牌获得者俞丹照理说首次参加奥运能拿一枚奖牌,应该可喜可贺。但坐在新闻发布会台上,似乎心事重重。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投向易思玲,俞丹的思绪早已不再现场。 一名年长的奥林匹克新闻官似乎看不惯被冷落的俞丹,对她提了个问题,俞丹起初完全没有反应,好在思绪终于被拉回现场。 其二,是弄不懂的事实。 有俄罗斯记者问易思玲每天训练多长时间。易思玲说:“每天一两个小时,大多数都在玩。” 如此轻松夺冠,恐怕亚军、波兰人波加茨卡就更想不通了。 还有一点没弄懂:易思玲对中国记者表示,感到首金的压力很大,但当外媒问起时,她说:“没有额外的压力”,孰是孰非呢? 最后,我真心鼓励俞丹,这个川妹子潜力巨大,其心存感激之心让人动容。 在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之际,俞丹说她最想跟妈妈通话,感谢父母,说着说着哽咽起来,泪水流了下来,在场记者一阵掌声。 高毅 BBC中文网记者 我能感受俞丹的心情,因为这是真实的感情。 ( 高毅,某 中文网记者)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386 次阅读|6 个评论
由田忌赛马说到08-12奥运开幕式,伦敦与北京大PK
热度 15 laserdai 2012-7-29 01:11
田忌赛马 的著名故事说,田忌开始使用硬碰硬的战略,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结果不能赢。后得 孙膑献计,改为 此上等对彼中等,中等对下等,下等对上等,结果2:1大胜。这道理太浅显,小学生水平,来自小学生的课文。 回头说奥运会开幕式PK,08北京奥运开幕式,气势宏大,展现了上下5千年来的辉煌灿烂文化与文明,特别是最近30年改革开放来的伟大成就,这用的都是上等良马!就连一位小女孩,声音非常优雅但相貌一般,都被拿下演双簧,中等马修饰成上等马。就是说,为了极尽上等马之能事无所不用至极,电影手法都用上了。 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和伦敦奥运的pk就已经开始了,如果能简单记忆起来08奥运闭幕式上的交接仪式,当时和之后英国媒体的评论和担忧,还有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和世界媒体的报道和讨论。这两场奥运开幕式之间pk的火药味非常浓:一边是上下5千年历史文明的世界最老牌的中华帝国,同时又是最近几十年来腰包鼓起而重新崛起成为崭新帝国,另一边是近代历史实力雄厚的大英帝国,虽然二战和08经济危机严重挫伤其实力,然而重振当年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成为一大重要责任,当代女王久做江山不离位,就是这个原因,就是要告诉世界,我大英帝国依然巍峨! 对阵方式解释为:一老对一少(中帝国对英帝国),也可以说,二老相对,也可以说,一少对一老(新中华帝国对大英帝国),都很惬意。 略看昨天的伦敦奥运开幕式,出的是中等马策略: 你北京用的名人和孩子几近完美,伦敦这里就大量使用残疾儿童和平民; 北京用的全是黄皮肤清一色,伦敦使用各种颜色代表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和日不落的辉煌; 北京极尽能事用最好,伦敦就用平平淡淡才是真。 伦敦还对着北京的弱点猛烈攻击,使用了 中等马对下等马策略 : 第一,大量使用残疾人,说明我大英帝国用残疾人就能演绎到十分好;你看镜头特写,多位儿童演唱英国国歌,那位面相能比得上北京镜头前拿下那位好嗓子?要知道,童真可是一招很厉害的八卦莲花掌! 第二,全民医疗系统(NHS)是我大英帝国的骄傲(全民免费医疗),所以我长时间的演绎医院、医护和病房,想一想你那里的人民医疗制度怎样? 第三,北京极端维护自己光辉形象,容不得别人说半个不字,半点批评都受不了。 憨豆先生(mr bean)可是英国文化的代表, 伦敦把憨豆先生请出来,拼命自嘲。 没有等到你批评我先自嘲一番,还特别在演奏我大英帝国传统爱国名曲当中。你北京敢在黄河、歌唱祖国或者一条大河的演奏中这么调侃自己吗? 第四,伦敦请出了英国王室四世同堂的所有重要成员,颂扬人类的美德。北京除了话剧能拿出 四世同堂的例子吗,你能拿出受到普遍尊重和爱戴的女王级别的人物吗,宋庆龄可是早已经去世了的。你那里除了铜臭味空气污染还有别的吗?伦敦颂扬了德高望重这个词,顺便弘扬了自己的以德治国理念。 第五,火炬点燃仪式上,北京沿用传统,加上一个飞天的改造(山寨吗?),有一点点新意;伦敦用的高科技加上很深的寓意,这是原创、开创和创造!毛泽东思想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伦敦帮你展现出来了,谢谢我吧! 毛泽东思想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团结就是力量! 我把众多小火炬汇合起来,成为巨大的火炬! 毛泽东思想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个别英雄人物只是领导,所以火炬不是用个别牛人来点燃的,而是一群年轻的平民,代表了未来的希望。 总的结果很明显,一边大胜,一边惨败! 北京使用极端的上等马手段,达到如此高的效果,给奥运开幕式留下了历史上最高的辉煌,从此无法超越!伦敦走平民和平淡是真的演绎路线,结果应该比你好,至少不输于你。使用四量拨千斤手段,态势很明显,我赢了! 回过头来再看,北京奥运开幕的重点在于一个超级暴发户的炫耀,一棵超新星冉冉升起,伦敦开幕式展示了邓小平倡导的平民小康生活。对平民大众而言,这输赢一开始就很明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142 次阅读|38 个评论
马后炮:关于奥数,大家说到点子上去了没?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7-28 18:00
  当一个讨论进入尾声,俺来啦。   王铮老师最近文章,关于奥运与奥数。   奥运的中国选拔机制,我认为是必须存在的,至少近100年应该存在下去。   同样,奥数对于中国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状态,也是存在的必要性远远大于取消的价值,看到有人对这个问题瞎说八道,真是无奈得很——他们大概远离民众太久了吧。   奥数和高考一样,是我国政策层面给平民或贫民留下的少有的出路之一,是形式公平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就如北京市被广泛认为小升初最公平的排位一样,其实,北京的基础教育先进区县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不需要电脑排位的——他们早就通过看上去公平的各类特殊通道到了好学校了。也幸好中国的特权阶层还没达到50%,也许在10%左右(北京的某些特定区域能到30%),否则,剩下的50%来养活上边那50%就太累了,一定会有陈胜吴广的。   我国政策既然给平民留下的通道过少,我们只能去那里挤。而院士们说,别去挤,会伤害数学的。   我呸!当一个人连做人的资格都要拼力争取的时候,那看上去很纯洁的数学,被伤害一下就伤吧。我认为此时的数学一分钱不值,科学也一分钱不值。   我且以为王铮老师的新博文也是这个意思,希望没有看错。
个人分类: 物论|4817 次阅读|4 个评论
奥运精神:友谊与竞争,和谐与进步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2-7-28 07:56
奥运会是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之间的一场盛会,最难忘的是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带给全世界的友好微笑。而在比赛中,他们又彼此竞争,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代表团赢取荣誉。 坦诚的友谊可以确保人们之间和谐相处,而公平的竞争又促使人类不断进步。这应该是奥运薪火传递的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庞大新闻团气势汹汹包机抵伦敦,鬼子进村发现很冷更冷清
热度 4 laserdai 2012-7-26 01:44
7月24日,中国奥组委组织的庞大“新闻媒体报道团”抵达伦敦,全国180人的媒体界人士,包机而来,气势汹汹,用涮一涮的口气说,鬼子进村了 。 7月25日,“中国之家”落成仪式,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将坐镇,率队参加。 7月25日,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带队的奥运领导队伍,从北京登机前往伦敦,将参加27日开幕式。 详情可以参见参看正面报道,吹得乌丢乌丢的 伦敦奥运中国之家揭幕, 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 等嘉宾出席。 http://2012.sina.com.cn/dt/other/2012-07-25/213119077.shtml 中国代表团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 http://news.163.com/12/0726/00/87A2PRB700014AED.html 这里就看另一方面的反应, 自由撰稿人许意写到: 相反,专程为伦敦奥运而来的国人反而看到伦敦的天气很冷,气氛的冷清和安静,完全没有那种盛事前的任何热闹与欢腾。刚到的几位媒体界人士可能有了很严重的时差反映,英国伦敦怎么一点都没有应该有的奥运气氛? 英国也有一些活动,只是和中国形式不一样,比如为期12周的London 2012 Festival已经在6月启动,各类为奥运组织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英国所缺乏的,是民众对奥运的期待,这与中国人对08年奥运的期待远远不一样。 08年的奥运,就不用说了,太热烈了! 伦敦奥运,英国人是不稀奇的。尽管首相卡梅隆算了一笔经济账,把奥运为英国的经济贡献打了笔如意算盘,但显然,英国民众并没有为此心服口服的买账。民间对奥运的态度也是莫衷一是,你随手抓几个英国人问问,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不要惊讶:“I don’t really care, to be honest.(老实讲,我并不在意。)”。 老百姓关心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否用在了刀刃上,关心的是奥运期间的交通,扰民问题,关心的是奥运场馆以后的再利用问题,当然也关心关心本国的奖牌总数。而且,他们的奥运观,还没有上升到一个国家形象和民族情结上,但有时候,咱们中国人会不由自主的这么联想。 英国华人苏平也写道: 我看奥运也就是那么回事。国家都快破产了,还要打肿脸冲胖子。展示伦敦?有什么可展示的?吃不消的地铁?跟不上的保安?能沾光的就那么几个人,老百姓还不是跟着遭殃?这样的奥运,不开也罢,非要开,咱也没办法。 总之伦敦天气是冷的,气氛是冷清的,整个英国都是冷清的。 他们也狂欢,他们也热闹,他们在街头(深夜街头的酒吧外面),在场馆,在各类艺术活动中欢乐,在志愿者工作上尽心力,但他们似乎更愿意做一个看客,远远观察这场秀。 回头看看自己,中国确实热闹非凡,从08年热闹的现在,还没有消停。也有多少人想在这热闹中掘一笔。与奥运沾边的,不沾边的,都算尽了想要拉个奥运关系,借个奥运东风,来海外吹一吹。多少商家,组织,机构,教育,旅游,艺术,媒体,公关,各行各业,等等,一一各显神通,背后的故事,多不胜数。难怪那位专程来英国拍摄奥运的国内艺术家会失望:怎么伦敦没有一点气氛呢?相比之下,我们是太热闹了,也太会热闹了。 当然,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谁不是趋之若鹜?谁不想去中国巨大的市场上去分一杯羹?所以,这样的海外奥运中国主题活动,必然也是大趋势。只是,希望不要最后成了一场自我吹吹打打的海外秀,然后回国再声势浩大宣传一番。这热闹,最好有点份量和质量。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396 次阅读|9 个评论
“手、足、马”的缺位
huailu49 2012-7-11 09:32
伦敦奥运开赛在即,我国已宣布将缺席手球、足球、马术三个项目的比赛。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2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前瞻望伦敦奥运2012
热度 5 李霞 2011-9-7 03:14
超前瞻望伦敦奥运2012
虽然是平凡的日子,但总是过得匆匆。明年夏天棋赛频频,而且两个重要的车轮大战都与伦敦奥运擦肩接踵。思前想后,不得不承认奥运、棋赛实难两全。一边牙根咬得痒痒的,一边被迫早做打算,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是? 咱的老家青岛,是 2008 北京奥运航帆项目的举办地,而且咱向来对大海情有独钟。伦敦奥运的帆船比赛项目将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海滨城市韦茅斯( Weymouth and Portland )举行。估计明年奥运期间很难亲临其境,故而决定干脆今年就近距离感受一番。乘着孩子们放暑假,全家五口在韦茅斯海边栈桥对过一栋十八世纪造的老屋里一住就是一礼拜。除了老公被低矮的楼梯和卧室门框撞了个嘎嘣脆以外,其它方面均很和谐。海浪,沙滩,蓝天,白云,外加鲜美无比的大活螃蟹,整个假期很是惬意。 唯一感到有些不解的是,周边四下里转了几圈,只看到一个有关奥运的标识牌。不知当地人是绝对地艺高人胆大,还是出奇地胸有成竹,要么就是甩手大爷当惯了,听天由命哈。不论怎样,衷心祝福这个美丽的港湾,祝福明年将在这里竞技的航海健儿,祝福所有参与此次盛会的国人和洋人! 沙滩与海 :韦茅斯的主要一景。海浪时而平静如织,时而波涛汹涌,不变的是那沙滩和心情。 寂静街巷 :清晨时节彩旗飘飘,一旦太阳高照,马上变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孤独成双 :这里是将要举行赛事的海域一角。海天一线,令人想入非非。 白帆点点 :炮台是几百年军队驻守的据点,二战时首当其冲的要塞。远处海面上的白帆连绵上千米,估计至少有几百名选手在竞技。 午后港湾 :进入内陆的船就是从这里进入海口的。照片取点的大桥定时从中间开启,让大船通过。 栈桥残影 :韦茅斯的港湾有两个栈桥,这是其中之一。我最喜欢它的傍晚,比白天多了几分姿色和韵味。 翱翔朝霞 :租的老屋是栋四层的海景房,顶层卧室的视野最佳。这是清晨一睁眼看到的耍单的海鸥。 无奈叹息 :有的朋友说这里的螃蟹不如大闸蟹鲜,但绝对个儿大。这只算是小号的,但已经长到锅外边了。当作午餐的开胃品正合适。 扑朔迷离 :岸边的霓虹灯是夜景的一部分,沿街的人群也很有特点,但有些举止少儿不宜。 火树银花 :一年的旅游季节进入尾声,冲天的焰火好像是在送旧迎新。 衷心预祝明年两国奥运选手取得好成绩! 衷心预祝科学网友中秋愉快! 多吃大闸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57 次阅读|6 个评论
北京奧運的敗筆在深圳大運重演
热度 1 LEOLAND 2011-8-16 18:20
北京奧運的敗筆在深圳大運重演 曲津華 任何大的 event (中文沒有好的對應詞),都可能有敗筆的存在或發生。北京奧運也是。 北奧的敗筆之一,是開幕式上運動員代表的講話兼宣誓。選人不當的表現是,該著名女運動員完全不會笑,一絲一毫都沒有,同時也不是平靜的那種,就是一個說不出的、跟微笑或平靜一點不挨邊的疑似冷漠的怪異表情。 這個敗筆之舉不幸地在“深圳第 26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大運會”上也發生了——一個不出名的女運動員,用了稍稍好於前者的表情(還是完全無笑容、但不怪異了)做了來自全球的大學生運動員代表的發言,但這個小小的改進卻被發言後半部分的英語橋段所破壞殆盡,因為這完全是深圳的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水平,而且還是照稿念的!可以說,其所發出的聲音之熟練性、連貫性、單詞發音都一塌糊塗,這就够了——足以破壞一個世界級超大型 event 的國際性水準。 兩場大事件,兩個全球矚目的焦點時刻兼焦點人物,如此拙劣的安排,東道主所把持的組委會該當何責(這不怪當事人,要怪的是幕後的東道主管理團隊)? 中國人怎麼了?怎麼就這麼不自信、不幸福嗎?發出點笑容就那麼難嗎?中國不是世界最大的英語學習國家嗎?英語不是被尊為三大主課了嗎?怎麼一個千挑萬選的大學生運動員代表的英語水平會爛到如此低端?完全不可思議,整個搞不懂! 我假想自己是來訪的外國人,是通過電視收看全球同步直播的中國以外的地球人,看到了如此的焦點人物,我無語! 2011-08-16
个人分类: 未 分 类|20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力学科普-1:内行看门道——《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评介
sqdai 2010-12-30 08:01
【按】元旦假期里,除了访客会友,娱乐休憩之外,不妨读一点书,这里向博友们推荐一份力学科普大餐大众力学丛书,汇编丛书中各个单本的一些材料,大家可从中挑选一些合自己胃口的,拿来一读。 内行看门道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评介 奥运百年梦圆,举国一片欢腾。媒体热闹非凡,书市空前活跃。且看屏幕、书店,奥运题材、体育题材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虽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也涌现出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上乘之作,笔者手头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就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最先问世的一本书,一上市,就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根据中国图书出版网( www.bnpcn.com ) 2008 年 7 月 16 日 的报道,在北京图书大厦( 2008.7.7 - 7.13 )销售排行榜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在科普类图书中名列第二。不久前,我们的力学科普代表团出访宝岛台湾,将大众力学丛书先出的三本书(共 30 本)馈赠给那里的力学同行,他们爱不释手,争相阅读,最后作为奖品,发给两岸中学生力学竞赛的优胜者,《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在彼岸也广受欢迎。人们会问:为什么此书能在书海中脱颖而出?是什么吸引了读者有点苛刻的眼光?这里给大家细说端详。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脱胎于电视节目科技与奥运的解说词,这档节目由中央电视台、交通银行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摄制,此书收录的 35 篇作品由电视片的文字稿改写而成。作者 赵致真 先生曾任武汉电视台台长,是一位资深的科教影视编辑、知名的科普作家。一年前他受命担任节目主编之后,夙兴夜寐,奋战二百天,几乎天天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先后披览了几百册中文和英文原版书籍,下载了海量的中外网页,恶补了一把体育运动知识 (见作者的后记)。正因为有这样严谨、勤奋的精神,使他充分掌握了相关资料,并殚精竭虑地加以提炼、剪裁,写成了一篇篇有力度的佳作。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体育竞技而言,这里说的内行有两种。一种是体育竞技实践及其技巧的内行,如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包括一些资深体育粉丝,他们对一些体育项目的规律、技巧和要领了如指掌,或能运用自如,或能击节欣赏;另一种是体育科技的内行,如体育教授和经过修炼的体育科普作者,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内在机理乃至体育设施的性能特点深有体会,因此,更能心领神会地把握体育竞技,欣赏它们的内在美。本文所说的内行指的是后一种,此书作者是这一意义下的内行。 要掌握体育竞技的内在机理,需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包括力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力学。正如 武际可 教授所说: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所以本书的主题大致上可以说是体育竞技与力学学科的关系。(见本书的序言,链接 1 )。读完了此书,读者会感受到力学的确无处不在。 此书涉及体育科技的各个方面,大体说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技巧的力学原理,包括各类技巧的人体运动及其与运动客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客体的运行轨迹及其内在规律,例如,撑竿跳高握杆点的运行轨迹、各种跳高姿势的重心运移及其优劣分析、田径运动员的重心运动规律、投掷物(标枪、铁饼、铅球、链球等)的飞行力学、大小球(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等)飞行中的马格努斯效应产生的轨迹(香蕉球、飘球、弧圈求等)、游泳赛跑时所受流体阻力分析、赛艇帆船前行中的伯努利原理、跳水和体操动作中转动惯量控制、滑冰滑雪的力学机理等等;另一类则涉及运动器械和设施的力学和物理原理分析,例如,测时测距测速仪表的改进和原理、现代跑道的复合材料力学设计、球拍球鞋球衣泳装设计的力学原理、球场跑道的力学设计、防护用具的力学机理等等。总而言之,本书全方位地勾画了与体育竞技有关的科学原理,真正做到了周光召院士的题词中所说的: 通过科学欣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 此书付梓之前,笔者曾有幸通读过全稿。听说此书作者毕业于中文系,因此,更以审慎的眼光关注书稿中涉及的科学内容,特别是有关力学的叙述。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从这一角度看来,全书几乎无懈可击。可见作者的科学底子不薄,也可见他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功力。全书构思缜密,叙述生动,文笔简练,行文流畅,读来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力学科普著作,无论哪一行读者,都会开卷有益。让我们在享用奥运大餐的同时,也来享用一下这份配餐吧!而且,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一直享用下去。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2008 : 30 ( 4 ), 107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862.html 【链接 1 】武际可:介绍 赵致真 先生的科普新作《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在全世界都翘首迎接北京 2008 年奥运会之际。作为首辑《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一本全面介绍奥运与科技的科普著作《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本期刊登的 赵致真 先生的三篇文章:《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从香蕉球说开去》和《游泳和水性》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出来的。 这本书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也许力学界的朋友并不熟悉,为此我需要向读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赵致真, 1943 年生。 1967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85 至 2003 年任武汉电视台台长。现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科教影视协会理事长,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 科技之光 主编。 他是我国在电视上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倡导者,被誉为 中国电视科普的带头人 。主要科普电视作品有科普电视片 欢迎你,哈雷彗星 、 我们应该长多高 、 凯丽阿姨讲科学 ( 100 集)、 怪坡揭秘 、 让科学的光芒照耀中国 、 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 、 当我们站起来之后 、 追寻永乐大钟 、 守护敦煌 、 我们的宇宙 ;长篇科普散文 我们的灵与肉 、 怎一个老字了得 等。多次获各种国家级奖项并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尔、里斯本、布达佩斯电视节上获国际奖。 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工作者,他曾主持武汉市为迎接新世纪而建造在黄鹤楼上 21 吨 千年吉祥钟 工程,并撰写大钟铭文。他的其他作品有小说集《小巷的琴声》;报告文学集《黄鹤百年归》,电视文学脚本集《荧海一粟》,电视科普丛书《凯丽阿姨讲科学》( 8 集),发表多篇科普理论文章,翻译美国系列电视片佐罗( 25 集),校译英国动画片 卡通之谜 ( 25 集),主编了 科技之光 丛书 科学家您好 、 科海放谈 、 中国科普与新世纪 等。 赵致真多次出任国内各类电视奖评委,并担任里约电视节( 1987 )、蒙特利尔电视节( 1996 、 1997 、 1998 )、欧利亚克电视节( 1997 )、巴黎电视节( 2003 )国际评委。承担了 2000 、 2002 、 2004 、 2006 北京国际科技电视节主要策划组织工作并担任评委。 1999 年被第二届全国科普工作会议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 1999 年度获意大利普里莫 . 罗菲斯国际科普奖, 2003 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并成为 2003 年度香港科技大学 包玉刚杰出访问艺术家 。 赵致真目前虽然退休了,可是用他的话说: 我曾在电视台的欢送会上夸过海口,说我这辈子如果能有点成绩,那一定是在 60 岁以后做出来的。他说原来是在 文山会海 之余做科普,还能取得一点成绩,何况现在有了大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呢!为了迎接北京的奥运会,他积累和查阅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资料,又为筹集资金和组织人力物力与许多单位打交道,是要组织一部以科技与奥运为主题的科普电视 30 多集的系列片。《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就是这部电视系列片的文字说明。据悉,这部电视系列片会在近期由中央电视台播出。我们相信读者如果手中有一册《奥运中的科技之光》来看电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以下是我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作的序言: 我平时不太爱看电视。唯独看的是科普类节目。几年来浏览过许多电视上的有关科普的栏目。大多令我失望。因为它们把科普办成了猎奇。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个科技之光的栏目,在我的眼里,它是实实在在为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于是便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科技之光栏目的主编升起由衷的敬意。 2007 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北大毕业的研究生领着一位陌生人偕同夫人来到我家,说是有事请教。经介绍原来这位陌生人就是我久仰的科技之光的主编赵致真先生。 经过相互了解,我才知道。 赵致真 先生是一位资深科教影视编辑。他编的多部科教片得过奖,还写过不少好的科普书籍。如今是要组织一部结合奥运讲科普的科教片,有些问题想共同探讨。这也就是他写本书的起因。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得知 赵 先生是学文科出身的。以学文出身而对科学技术普及作出许多贡献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赵 先生究竟能和我探讨什么问题呢?我想,我只不过是一个是对科学普及的业余爱好者,本行是搞力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对科普了解得不过是皮毛,对体育则更是门外汉;而 赵 先生是学文科出身,对力学也不会有太深入的研究。所以共同语言不会太多。 后来的接触,却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赵致真 先生对物理、对天文、工程技术、生物等诸多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都能够抓住这些领域中的关键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特别使我惊奇的是,他不仅对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很熟悉,而且运用它们解释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力学现象表现得游刃有余。而他要向我讨论的问题,恰恰是那些是体育和物理的专家也望而却步的、或者经常给出错误回答的问题。 例如他提出的 : 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 单双杆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 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 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只有横向的旋转,为什么后来会有轴向旋转? 有些问题虽然困难,经过查阅文献、讨论和思索是能够给出合理解释的;而有些问题则是文献上查不到的,只能组织或委托研究单位实验来给出准确的结论。可见 赵致真 先生对问题的思考多么认真和有深度。他追求对现象背后的原理透彻的理解。所以他写的科普书籍不仅能使外行人开窍,而且能使内行人读了也获益不少。 赵致真 先生从体育的角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加以他生动的文笔,使人读来趣味盎然。他把体育运动与现代科技,特别是力学紧密结合起来,道理讲得透彻而没有一个公式。 他认为科普书籍中如果用了公式,会大大降低可读性。所以他在叙述力学规律时,总是用平白易懂的语言,而少用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这一点,也许给一些精通力学的人读起来觉得不够味。不过这恰是这本书的一个优点,一方面,它能够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又给力学的内行们以发展想像力的空间。也许内行们会由于读了它,提出更为深刻的研究体育力学的课题来。 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所以本书的主题大致上可以说是,竞技体育与力学学科的关系。这本书涉及体育科技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与距离的检测、球的旋转与球在空气中的阻力与轨迹问题、跳水运动与身体旋转问题、跳高运动的运动员的重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与防护问题、游泳的阻力与游泳服的改进问题、自行车赛的空气阻力问题、撑杆跳的撑竿改进问题、运动场地和设施问题,等等。有少量问题与力学关系较少,为了比较全面地论述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题,也有些节目论及。总之,它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体育和现代科技的通俗读物。 我相信无论是学习力学、物理或工程技术的学生、教师、运动员或教练、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乃至中学生,在阅读了本书后都会有收获的。是为序。 刊载于《力学与实践》, 2008 : 30 ( 4 ) 【链接 2 】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已出版的书目 赵致真 .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定价 18.00 元) 武际可 . 拉家常 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定价 15.00 元) 王振东 . 诗情画意谈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6 ,(定价 15.00 元) 刘延柱 . 趣味刚体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定价 15.00 元) 乐卫松 . 创建飞机生命密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定价 15.00 元) 武际可 . 力学史杂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0 ,(定价 26.80 元) 贾书惠 . 漫话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 ,(定价 19.20 元) 林炳尧 . 涌潮随笔一种神奇的力学现象, 2010.5 (定价 12.60 元) 【链接 3 】 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总序 科学除了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外,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破除迷信、战胜愚昧、拓宽人类的视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掌握科学知识的热情不断高涨,所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一直是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长期的任务。 科学不是少数人的事业,科学必须是广大人民参与的事业。而唤起广大人民的科学意识的主要手段,除了普及义务教育之外就是加强科学普及。 力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与工程建设联系最密切的一个学科。力学知识的普及在各种科学知识的普及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人们只有对力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够深入理解其它门类的科学知识。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 郭永怀 先生和其他前辈力学家非常重视力学科普工作,并且身体力行,有过不少著述,但是,近年来,与其它兄弟学科(如数学、物理学等)相比,无论从力量投入还是从科普著述的产出看来,力学科普工作显得相对落后,国内广大群众对力学的内涵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缺乏有深度的了解。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决心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力学科普工作。除了继续办好现有的力学科普夏令营、周培源力学竞赛等活动以外,还将举办力学科普工作大会,并推出力学科普丛书。 2007 年,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组成大众力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计划集中出版一批有关力学的科普著作,把它们集结为大众力学丛书,希望在我国科普事业的大军中,团结国内力学界人士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这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颇有学术造诣的资深力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丛书的内容将涵盖力学学科中的所有二级学科: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以及交叉性边缘学科,所涉及的力学应用范围将包括:航空、航天、航运、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体育工程等等,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细胞、粒子,远至古代文物,近至家长里短,深奥到卫星原理,优雅到诗画欣赏,只要其中涉及力学,就会有相应的话题。本丛书将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形式,生动鲜明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把艰深的力学原理和内在规律,介绍给最广大范围的普通读者。这套丛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大学生和中学生以及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各个领域的人士。我们相信它们对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也会有参考价值。我们欢迎力学界和其它各界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及对科普有兴趣的作者踊跃撰稿或提出选题建议,也欢迎对国外优秀科普著作的翻译。 丛书编委会对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表示深切的感谢。出版社领导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这套丛书的选题、组稿、编辑和出版,派出了精兵强将从事相关工作,从而保证了本丛书以优质的形式亮相于国内科普丛书之林。 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8-4-23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86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永远的记忆与魅力--回望北京2008
livingfossil 2010-11-26 10:46
永远的记忆与魅力--回望北京2008 孙启高 2008年夏摄于北京(市)植物园 欢乐北京 “中国印”巨型花坛 “雅典神庙”巨型花坛 北京植物园内的人工湖、喷泉
个人分类: 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s|3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