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选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为什么反对让学生过早地选课和选考
热度 16 fdc1947 2019-4-27 08:31
我为什么反对让学生过早地选课和选考 现在的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比过去大多了,不但大学生有许多门课程 供 选修,中学生也必须选择 课程,选择上哪些课程、不上哪些课程,必须这样做,不然就没有办法进入大学,因为高考的计分方法就是如此。 过去,高考是文理分别考试的,至少 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上半期是如此的。但是,那时候高中上课仍然是一样的课程,并未文理分开,而且基本上都规规矩矩地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高中上满了三年的课程。到了1966年,一切都乱套了。十多年后恢复高考,一开始,还是照着老规矩办。后来,高中分文理科上课的就越来越多了。“理科生”的历史地理课程稀里糊涂过去,“文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糊弄作弊。由于高中文理分班和用一年时间复习能够提高升学率,于是,按照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于是基本上所有的高中都这样做了。这样,就形成了理科的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的学生不懂科学、学艺术的学生既不懂科学也缺乏文化知识只有一点技艺这样的局面。取消文理分科似乎成为了全民的共识。 由于高中毕业生总是希望上大学的,因此,高考必定是高中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很多年来,总有人说不要高考做指挥棒,但是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高考一定是指挥棒,只有怎么正确指挥的问题。现在的高考名义上是消除了文理分科,文理科的语数外三门考试的考题也将一样了。但是,由于让学生选择学习和考试的科目,实际上仍存在着与文理分科差不多的缺陷。学生仍然在基础知识的结构上,仍然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缺陷更加难以克服。 如今很多在大学里被 “吐糟”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大学教育所造成的,其根子在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所学习的全部内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需要了解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艺。无论是否上大学、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人,都是有必要了解这些知识,都需要掌握这些技术和技艺 。 这是作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 。是否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艺,涉及到他们能不能很好地在将来社会里愉快地生活和生存。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高中的课程分成所谓一和二,让学生去选修。应当把大家都需要的内容放到中学讲授,对于一部分只是将来专业需要的内容可以放到高等学校去学习。 现在让高中生选课,名义上是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让学生可以更加生动、主动地学习,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中生并不知道他自己将来想干什么,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兴趣,更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的长处和短处,因而并不知道自己想选什么。现实中的大多数是教师和家长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为了升学和将来的就业而替学生作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与设计选修、选考方案的初衷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真正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作自由选择,其结果必定引起每一届学生学习某些课程的人数动荡很大,这将给高中教学在教师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配备带来很大的困难,照现在的情况,恐怕只有很少的学校能够真正有能力这样做。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一半了,考虑到高中的毛入学率有百分之八十多,所以实际上高中毕业生的一大半是能够上大学的。这些人在高等学校学习,由于在高中选课不同,造成的对该门课程的基础不同,这将给高等学校的教学造成困难。如果,按照选过这门高中课程的基础来学,势必一部分人跟不上。如果按没有选过的基础来讲授,势必使得学过这门课的学生感到无聊和浪费时间,甚至失去兴趣。 按照过去文理分科的情况,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必要的 “补救”,如今针对学生杂七杂八的基础,高等学校想做补救也是困难的事情。 学生愿意学习什么,将来愿意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当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在的大多数学生,上大学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到了大学上了一些课程以后,才发现自己喜欢另一个专业。亏得现在很多大学还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却要求学生实际上在刚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就要做这样的选择。这与过去的文理分科实际上仍然是 “换汤不换药”,除了造成新的更大的困难以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前两年,在上海和浙江首先实行的 3+3的高考模式引出了很多学生不愿意选修物理的问题。如今,很多省份鉴于这种前车之鉴,又改造成3+1+2的模式。所谓3是统一考试的语数外,1则是物理与历史之间的二选一,2则是其他学科中选择两门。显然,这种变化只是由于众多理工科学校需要足够多的学生学习物理,而前两年众多考生不愿意选修物理,引起众多物理学家反对的结果。但是,难道学物理的不需要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吗?难道现在社会上人们普遍存在的对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误解不是化学和生物基础知识的不足吗?如果人们普遍不愿意选修化学或生物又怎么办?所以这种捉襟见肘的补救办法实在没有任何道理。 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让年轻人提早进行将来的职业规划,这些话听起来都很漂亮。我们的主张总是更漂亮、更激进、更革命的能够吸引人,但是,实际上造成的危害往往也更大。 我一直主张,培养的中学生毕业生应当是文理各科全面发展的,专业的分工需要在大学最好在大学二、三年级再考虑。 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太多了,而是读书太少、做复习题太多、无聊的模拟考试太多 。读书越多,学习的范围越广,人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越高,因为那是不断得到新的信息。而重复的做题和一遍又一遍地 “炒冷饭”,学生就会厌烦,因为那没有得到多少新的信息,人会疲劳和厭恶。 基础既广又厚,才能够盖起高楼。多读书,见多识广,才能够真正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现在常常抱怨科技工作者的原创性工作很少,除了在对科技人员的管理、考察等方面的原因之外,科技人员本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知识储备不够的科技人员,只能从事低层次的科技劳动,而任何低层次的劳动,很容易被机械和人工智能所代替。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方向应当是让学生多读书、少做无聊的复习题。 如今,我们试图 “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减少考试内容绝不可能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反而只能使学生陷入反复地做练习题之中,只能增加学生的疲劳和反感程度。 我们知道, 对于高中的大多数科目,都是要进行省一级统一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的。那么,在高考的计分上,完全可能用上 3+N( N = 全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方式 。根本用不着把好好的一门课程拦腰截断,分什么一、二,分什么选修、必修课程。这样做,既简单又方便,又有利于高中的教学工作。当然,具体各科的分值可以有不同的权重。这种计分方法,便宜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吃亏的是偏科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不正是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吗? 这种 3 + N高考计分方法实行起来会有什么困难吗?我看不出来。 是照顾那些偏科的学生重要,还是使得学生全面发展重要?在有些人的眼里,好像全面发展就要对国家造成灾难一样,他们好像与让学生全面发展有仇恨似的。 至于个别偏科的天才学生,完全可以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方法去解决,因为,偏科的天才总是极少数,而要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全面发展才是大局。
个人分类: 教育|6653 次阅读|39 个评论
不能随便选择与应当允许选择
热度 8 fdc1947 2018-1-6 08:05
不能随便选择与应当允许选择 人生在世总是需要作无数次选择。比较早的一次选择恐怕是抓周,小孩子在周岁的时候,父母拿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小孩子选择,看看小孩子长大后是否聪明、是否有出息。不过,谁都知道,那不过是大人的游戏,小孩子并没有判断能力,只是随便抓一件他当时想抓的东西罢了。 等到稍大一点,小孩子跟着大人去超市,看到他吃过的食品,就想自己去选择了,不过也就是临时起意,当时想到要什么就选什么,并不知道价格、不知道吃这种食物对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好处,因为他还没有这样的知识。 人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即使是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意志,他希望自己“当家作主”,不喜欢屈从别人的意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撒泼打滚”的,就是“抗议”大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们的许多选择却是不正确的,很多都是胡来。 在另一方面,有些青少年在需要他们选择时,却不会选择,有时候是优柔寡断,不敢选择。对于他们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的事物,他们确实也是无法选择。 所以, 有意义的选择,应当建立在选择者对于自己选择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适当的知识储备,所谓的选择就没有意义,就像让小孩子去抓周一样。 例如,现在,要求中学生选择他们要上的课程,高中的各门课程都是分成了必修和选修的部分,高中生上大学要拿出来成绩的课程也是可以选择的。我看让学生作这样的选择就很欠考虑。 首先,让学生选修什么课程,要看他们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作这样的选择。 毫无疑问,确实有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会有理性的考虑,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大多数中学生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更不知道选择学习这些课程而不学那些课程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我们的中等教育,还是应当“照顾大多数”。 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大多是把一门课程里的内容分开,一部分作选修。至于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这样分,分开来以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影响,拆成一段一段学好不好,是不是不拆开连续学更好些,似乎并没有见到什么有意义的说明。没有人讲得清楚一个学生选修或不修这门课程对这些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会有什么好处或不利之处。 现在我们是反对中学文理分科的了,强调中学生既要有人文知识又要有懂得一些科学道理。现在中学所学习的这些人文和科学知识都是很起码的,是作为社会成员应当掌握的。现在的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实际上只是一种变相的文理分科。 所以,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但是,这样的选择到底有什么意义?学生说不清楚,我看就是制定者也不见得说得清楚。 这样做带来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给高级中学的教学安排带来困难。中学教师也是一种专业的职业,并不是随便拉一个教师过来,今年让他教物理,明年让他教生物的。学校的教师配备总是要有一个限制,而学生的选修,如果真是要学生自己去选择,真的所谓“尊重”学生的选择,那很难免会有大的动荡。 现在我们要上大学的高中生是大多数。大学的录取率已经很高了,像内蒙古、浙江、江苏、河北等地,录取率都超过了90%。所以,高中的课程设置也要为大学的课程教学考虑一下,因为大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程度。如果高中的课程选修,就必然导致同一专业的大学生在某一课程方面的基础不同。一些知识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习过,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没有学过。这样,就留给了大学教师作一个“选择”:对于有些知识,在大学还是讲还是不讲?实际上,无论讲还是不讲,都会给大学的教学会带来不利之处。 上面说过,现在中学各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人生应当知道的知识,所以应当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到了大学里,再去强调什么学人文的要学习科学知识,学理工科的再去学什么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之类的,就多此一举。这些课程都应当在中学里学好。 在中学里“选修”,到大学再“补学”,这实在不是好事情 。 所以,在我看来,把中学课程特别是像数理化那样对于知识结构的前后连贯性较强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让中学生来选择,这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上面所说的例子是在不该让学生选择的问题上让学生去选择的。下面要说的是应当让学生自己选择而不让学生选择的。 凡是需要让学生或年轻人自己去选择的问题,就应当让他们选择,不要家长、教师越俎代庖。不然,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例如,在博士生做论文的问题上,导师应当与研究生商量,指出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让研究生先看看文献,对这个方向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研究。而不是一开始就指定一个题目,让研究生必须按照这个题目去做,没有一点选择和商量的余地。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时候的学生已经不是中小学生,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以后要独立工作的,做研究生就是要为将来的独立工作做准备。如果不让选择,指定一个工作让学生照着做,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只是一个缺乏研究能力的“文职工人”。 如果研究生实在不愿意做导师给出的可能选择的研究工作,而要自己选择他愿意做的工作,只要导师还能够指导,也可以让他自己去做(当然,如果离开导师熟悉的专业方向很远,那就没有办法,只有请他换导师了)。我觉得,研究生自己有主见,能够自主选择题目是非常好的事情。在导师可能的范围内,应当鼓励他们这样做。 有些教师强迫研究生跟着做自己的研究题目,有时候搞得很僵,这不好。但是,研究生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如果是肯定走不通的,没有前途的,也必须对研究生说清楚。这是做导师的责任。 总而言之,什么事情需要学生作选择,什么问题不能由学生随便选择,这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重要问题。特别是 涉及到要让所有学生作选择的问题,需要教育方面的领导者认真考虑对待,不要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确实错了的,要收回成命。
个人分类: 教育|7130 次阅读|16 个评论
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燃料电池选修课即将开课,欢迎选学!
热度 2 springbamboo 2013-12-31 10:33
课程名称 : 燃料电池材料与应用 学时/学分:32/2 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演示与展示+实验现场观摩 先修课程 :物理化学、化学原理或无机化学、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 适用专业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及与汽车和新能源相关的专业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在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优势,使学生了解未来氢经济时代实现氢大规模应用的载体—燃料电池的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对所学电化学、化学、材料学等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并适当了解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含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燃料电池:原理 · 技术 · 应用》,衣宝廉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3 《 燃料电池 》,毛宗强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燃料电池: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方式》,衣宝廉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图说燃料电池原理与应用》, ( 日 ) 石井宏毅著, 科学出版社 , 2003 年 《燃料电池系统:原理 · 设计 · 应用》, ( 美 ) 詹姆斯 · 拉米尼 , 安德鲁 · 迪克斯著, 科学出版社 , 2006 《燃料电池设计与制造》, Colleen S. Spiegel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834 次阅读|5 个评论
必修还是选修? ——“大学语文”课杂谈
热度 7 jydai 2013-11-18 17:48
必修还是选修? ——“大学语文”课杂谈 这篇文章是一篇命题作文。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门一直被人冷落的课程,一时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叹气摇头,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请我就此谈点意见。 大学语文和当今中国许多其他教育问题一样,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无从说起。对于各大学当局来说,大学语文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弃之不忍,食之无味;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确是可有可无,有它不为多,没它不为少。它是给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课,无论是开设这门课的校方当局,还是各专业的大学老师,抑或上这门课的大学生,好像谁都没有把这门课当回事。东方网载,“ 在不少高校教师眼中,大学语文课不过是‘小儿科’,教学甚至不必使用教材,老师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记好笔记即可 ”。据人大管教学的负责人讲,大学语文是人大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连续多年的学生评价都是倒数第二。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受欢迎,自然有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原因,但不能排除它不受学生重视这一因素。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大学语文让人乏味,大学英语可能更让人反胃。读中国古典诗词或外国戏剧小说,总不至于比记英语单词更烦人吧?但学生谁敢对英语说“ NO ”?校方谁敢将英语改为选修?连中山大学中文系 金钦俊 教授 也认为,“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非绝对必要”,“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不能放松”。这也许是官方、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态。十年前我到新加坡讲课才知道,这个华人占多数的小国,华人早已将自己的母语变成了英语,华语在那里是“不成功者”的语言。如今,国内哪所大学不在喊国际化?哪个同胞不希望“走向世界”?尽管绝大多数大学只有书记、校长、处长才能作“国际漫游”,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和毕业生只能“走向神州”。昨天中国新闻网载《 中国精英阶层新思路:生个美国娃全家移民》,其实中国底层虽然没有“生个美国娃”的能力,但他们并非没有“全家移民”的梦想。从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的这种价值取向,导致国人对母语自轻自贱的态度。事实上,学生学英语并没有什么兴趣,之所以还在坚持学习英语,一是怀着“走向世界”的“崇高目的”,一是要想拿文凭就得过英语四级的官方压力,另外,还有要想免试攻读研究生就必须过英语六级的这道门坎。 官民重视英语和轻视汉语都是出于功利,部分人可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部分人是由于必须通过考试的压力。学英语也好,学汉语也罢,学习目的一经扭曲,学习方法也会变形,学习效果自然很低。 我们很少问一问: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到底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到它?又有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使用它?到底多少人学英语后“走向了世界”?我们更很少问一问: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对于我们生活和智力有什么影响?母语不好又会有哪些害处?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新加坡华人统治者发现洋人的英语,在世界上比老祖宗的华语更加有用,马上关掉以华语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重开后的南洋理工大学以英语教学),将新加坡的工作语言变为英语,让英语成为所有新加坡人的母语,这等于说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重新认祖归宗。现在新加坡年轻华人在公众场合和私人场合,工作和交流都以英语为主,他们思考、交流和工作语言都是英语,很多人说华语比我说英语还难听。英语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全球90%以上的信息都通过英语传播,所以,新加坡统治者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新加坡年轻人不喜欢学汉语没有什么不好,不懂得祖宗文化也没有什么遗憾,不知道孔子、老子、《易经》、《尚书》,他们国家的经济不是照样繁荣昌盛?新加坡人不是照样生活得十分快乐幸福? 可在我们大陆青年从呱呱坠地到上学读书,汉语“天然”地就成了我们的母语,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天破四旧,也没有想到要把祖宗的“旧汉语”破掉,那时候大学除外语系以外,其他专业反而都砍掉了英语课。汉语既然是我们的母语,白天说话,夜晚做梦,大会上慷慨陈词,恋爱时绵绵絮语,直至与对手辩论吵架,与情人打情骂俏,用的都是不招人待见的汉语,更不用说我们的思维和感受都离不开汉语了。除非像新加坡华人那样呀呀学语就说英语,只要汉语成了我们的母语,它就会影响到你生活、智力和情感的每一个层面。 本月13号《西安晚报》一篇说, 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教授张海霞,拿着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稿越看越生气,这些作业没有几篇是语言通顺的,诸如“硬件方便的更换更是方便之极”,“实现友好化的语音控制”……一篇比一篇要惨不忍睹。张教授感叹“这语文都怎么学的?!”“于是,张海霞在网络论坛上疾呼:‘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我倒没有张海霞教授那么目光远大,还想着要“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我现在想到的是我们语文这么差,怎样才能“救救我们自己”? 北大理工科学生写不通作业,普通大学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可想而知,又岂止是理工科学生如此?文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又能强到哪里去?甚至中文系不少大学生也写不通句子。纸上的句子写不通顺,交谈中自然就会说话不清,连话也说不清楚的人,难道能够清晰地思维?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民事的”和“哲学的”:“对于语言的民事用途,我指的是由文字而进行的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像可以用来进行公共谈话,进行一般事务的交往和为了社会生活的便利……对于语言的哲学用途,我指的是用它们来传递事物的准确的概念,表述一般的命题,表达无庸置疑的真理。”洛克说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 先来谈谈汉语在我们交际中的作用。虽然年轻人交谈时偶尔也来一句OK,再见时偶尔用到Bye-bye,但大家主要还是用汉语进行交流。人们以为自己天生就会交流,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谁不会说话?十分遗憾,恰恰有很多大学生不会说话,他们和人交流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表述含混不清;不是语言乏味,就是谈吐粗俗——你一张口就暴露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想不满足于像动物那样“有了快感你就喊”,要想能够委婉生动地表情达意,除了学好语文外别无它法。 再来看看汉语对我们思维的影响。杜威有本教育学名著《我们怎样思维》,其中有这样几章论及到语言与思维:《理解:观念和意义》、《理解:概念和定义》、《语言和思维训练》。西方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成果更多得不可胜数。我们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思维,同时我们思维又必须经由语言来表达——语言不仅是我们思维的工具,而且还是我们思维的载体。怎样做到既思维严密又表达准确呢?最有效的途径不外乎逻辑训练和语文学习,其中尤以语文学习最为基础。思维和表达最基本的单位当然是词汇,词汇有些十分具体,有些则极为抽象,比如,梨树——树——木本植物——植物——生物,这些词一个比一个抽象。要准确掌握这些词的内涵和外延,还要了解这些词意义的演变和歧义,这样我们就不会混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准确理解是严密思维的前提。做到思维缜密还得掌握大量词汇,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我们记住了的词汇,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被动词汇就是那些读到或听到时自己能认识和听懂,但自己思维和写作时不会主动用到它的词汇,这些词汇其实是些半死的词汇,主动词汇就是那些不经过刺激也能从大脑中蹦出来的词汇,这些词汇才是自己思考和表达的“生力军”,被动词汇只能与我们“混个眼熟”,但用起来并“不听我们指挥”。可见,词汇贫乏我们无法思考,只有被动词汇我们也难以思考深入。 关于汉语词汇的问题常常被人忽视。在学英语过程中用力最苦耗时最多的就是记单词,因为单词太少就不能读懂和听懂。尽管一遍遍地查字典,一遍遍地死记硬背,有些单词还是“很不听话”,前边记了后面又忘了。由于掌握英语单词来之不易,难怪有些人以自己记得很多英语单词自豪和自傲。可是,有谁曾像记英语单词那样下死工夫记汉语词汇呢?不认识英语单词我们知道随时查词典,不认识汉字我们通常都是靠猜靠蒙,好像学习汉语不必着意于识字,以为认识词汇的多少不影响自己的汉语水平,用心识字的人可能还会引来嘲笑。可我们古人读书都是从识字开始,做学问也是从识字奠定根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清朝大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理强调识字的重要性:“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当然,不能像有些人死记英语单词那样识字,要在具体的篇章语境中认识字,在不断写作用学会用字,在思考中把死字变为活字,把那些被动词汇变为主动词汇。 除了交际和思维功能外,大学语文还能培养学生细腻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尤其是熟悉各种文体基本特点和文体风格。大学期间学习大学语文不像中学学语文那样为了备考,主要应引导学生品味优美文风,模仿典范文体,特别是掌握学术论文的特质与规范。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容易给大学语文定位。我觉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主要限定在语言、文体、文风三个方面。语言这一层面着重于语言表述达到准确生动,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达到严谨缜密,以及对汉语语言美感具有敏锐感受;文体侧重于各种文体的特点与风格,特别是论说文体的规范和写作要点;文风侧重于各种语言风格的品味和欣赏,各种文体风格的细腻辨析,甚至从数学论文中也能感受它那简洁单纯的美学特征。 一门二个学分的大学语文课,显然不能承受“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的重任,也不可能靠它来“复兴我们的母语”,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衰微和我们母语的冷落,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如果真的值得复兴的话,也需要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一个穷教师怎么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是,既然命中注定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虽然不能让“我们的母语”复兴,但它可能让大学生由欣赏自己的母语,进而热爱自己的母语,并最终学会自如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大学语文在定位时要谨守自己的本分——语言的审美与使用,文体的规范与模仿。让大学语文越俎代庖什么都干,它将什么也不可能干好;对它寄于过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它只会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失望。 没有必要将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拿来比较,更没有必要由此而自怨自艾。对于那些既有才华又有雄心的青年来说,掌握英语绝对十分必要。哪怕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史哲研究,一个21世纪的学者要是只能阅读汉语,那将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不过,假如说今天大学语文教学很糟,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更糟。一个青年从小学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可能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说,也不能听,又不能读,学生时代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毕业以后最没有用的也是英语。我认为最为迫切的是改进英语的教学方法,英语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教,更不能像现在这样考,同时也没有必要让所有层次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学英语,都考四级。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英语应当必修,二本三本四本和专科大学生,大部分专业可以作为选修,有些学校和某些专业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有些学生学了多年英语,最后英语成了无所用之的屠龙之技,这是个人生命和教学资源的双重浪费。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大学和专业,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应当尽快取消,这种考试除了浇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外,它的唯一好处就是让极少数人可以获取大量钱财。如果说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有什么瓜葛的话,我觉得一个中国大学生,你越是会欣赏和使用母语,你就越能学好英语,因为你能发现这两种语言的相通与相异,你对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就会有更细致的分辨,对这两种语言的美感也会有更细腻的体认。我还要提醒青年大学生的是:如果你是用母语来感受和思考的话,没有学好自己的母语将使你的感觉比较迟钝,使你的思维缺乏严谨,使你的思想没有深度。一个连母语也不会说不会写的人,要是能够“走向世界”,那真是世界奇迹! 最后我想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可以说忍辱负重,他们在校方、同事、学生的忽视乃至轻视中艰难前行。但我还是要说目前的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的确需要改革。目前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与高中的语文教材十分雷同,所以人们调侃它是“高中四年级语文”,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与高中语文老师没有两样,还是背景介绍、中心思想、艺术特点那老一套。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必须有不同的范文,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经济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可以选讲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选取部分章节侧重讲这它的写作特点与优点,讲它的行文、认证、结构,让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借鉴和模仿。哲学系的学生可以讲叔本华和罗素的文章。这几个人既是本专业的大家,也都是写文章的高手。 把大学语文重新定位以后,它兼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除中文专业外的所有大学生都应作为必修课,让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受母语魅力,提高思维能力,掌握专业学术论文的规范与技巧。这一方面要求教大学语文的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审美能力,高度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又要求校方的重视,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慢慢培养自己对母语的浓厚兴趣,树立学好母语的毅力、信心和恒心。 但愿以后不再讨论大学语文是必修还是选修,而是探讨如何把大学语文教好和修好。
个人分类: 杂谈|8479 次阅读|7 个评论
辅导资料七: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选修部分
yaoronggui 2010-12-17 10:38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共分为七大部分。我将在以后的博文中陆续上传。为了方便老师与学生使用本套大全,本人将每部分整理为三种版本:教师版、学生版、答案版。 详细内容请看: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选修部分(答案版)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选修部分(教师版)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选修部分(学生版)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3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