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磁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代物理学对磁性的解释---抛弃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是完全错误的
热度 1 yecang 2017-7-27 16:06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物体的磁性是成功的。 就是磁性来源于物体内部分子里面微小的圆环电流。 原来波尔模型是电子绕核运转, 这个容易解释分子电流。 变为量子力学模型了,电子不再绕圈,而是按概率出现的那些轨道形状。S,P,D,F等。 这里只有S轨道是球形的,还有些希望解释分子电流。 其它轨道非球形非圆形。 在轨道里电子究竟怎么运动的不可测,或说不知道。 那么,分子电流怎么解释?用所谓的“自旋”吗? ===================== 找到一教材, 章节名字是“5抗磁性和顺磁性的量子理论”, 感觉是硬用量子理论拼凑的. 模型有问题,根本无法解释磁性。 量子力学解释不了分子电流,分子电流的说法也基本被抛弃了。 查了流行的和量子力学有关的解释,这个解释也是上面教材《抗磁性和顺磁性的量子理论》的说法: 【引用开始 我们根据物质磁化后对磁场的影响,可以把物质分为三类: a)使磁场减弱的物质称为 抗磁性 物质, b)使磁场略有增强的物质称为 顺磁性 物质, c)使磁场强烈增加的物质称为 铁磁性 物质。 事实上,包括空气在内所有的物质都能被磁化,只是难度不一样而已。 为什么只有少数的金属有磁性? 楼主这个问题换成专业术语,可以等价于问: 为什么只有少数金属是铁磁性的,而大部分金属是非铁磁性 (即抗磁性和顺磁性)? 这个得从金属磁化的物理本质说起: 近代物理证明,构成物质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所构成,每个电子都在作循轨和自旋运动,物质的磁性就是由于电子的这些运动产生的。 对于金属来说,金属是由点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在磁场的作用下电子运动会产生抗磁磁矩,与此同时,点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会产生顺磁磁矩。 下面,我们分析下各种金属的磁特性。 1、金属的抗磁性和顺磁性(金属的非铁磁性) 金属中铜(Cu)、银(Ag)、金(Au)、鎘(Cd)、汞(Hg)等,它们的离子所产生的抗磁性大于自由电子的顺磁性,因此是抗磁性物质。 在元素周期表中接近非金属的一些金属元素,如锑(Sb)、铋(Bi)、镓(Ga)与锡(Sn)等,它们的自由电子在原子价增加时逐步向共价结合过渡,而共价电子的磁矩互相抵消,因此表现出异常的抗磁性。 所有碱金属都是顺磁性物质,碱土金属(除“铍”外)也都是顺磁性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自由电子所产生的顺磁性占主导地位。 碱金属指元素周期表ⅠA族元素中所有的金属元素,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 碱土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中Ⅱ A族元素,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六种。 三价金属铝(Al)、硒(Se)、镧(La)也是顺磁性,它们的顺磁性主要是由自由电子或离子的顺磁性所决定。 稀土金属也是顺磁性,而且磁性较强,这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4f层或5d层没有填满,存在着未能抵消的自旋磁矩所造成。 钛(Ti)、钒(V)、铬(Cr)、锰(Mn)等过渡族元素,它们的3d层未被填满,自旋磁矩未被抵消或而产生强烈的顺磁性。 2、金属的铁磁性 对于铁磁性金属来说,不大的外磁场便会使它强烈磁化,很容易被磁铁吸附。 铁磁性金属的原子磁矩主要来源于电子的自旋磁矩,即使在没有外磁场的条件下,就可以形成一个个小的“自发磁化区”,我们称之为“ 磁畴 ”。 正是由于在每个磁畴中原子的磁矩已完全排列起来,所以在一个不太强的外磁场,就可以产生一个很强的磁化强度,即楼主认为的“有磁性”。 为什么只有少数的金属有磁性? 重新回到问题的起点,金属的磁性是由其原子结构特性决定的,常温下,只有少数的金属可以形成自发磁化区——“磁畴”,所有只有少数金属有磁性。 至于铁磁性金属为什么会形成磁畴的原因,涉及量子力学理论:铁磁性物质内部相邻原子的电子之间有一种静电交换作用,正是这种静电交换作用迫使各原子的磁矩平行或者反向平行排列,使得一个小区域内的各个原子的磁矩按同一方向排列,最终形成自发磁化区域——磁畴。 铁磁性金属与非铁磁性金属的磁化机制有着很大差异,由于不能自发形成磁化区域,所以非铁磁性金属(常见的有镁、铝、铜、钛、奥氏体不锈钢)的磁性很弱,无法形成明显的SN两极。 参考资料: 《电磁无损检测》第二章电磁基本理论:物质的磁化 引自果壳网 http://www.guokr.com/ask/i/2138543652/ 引用结束】 就是分子电流的解释逐渐被抛弃。
4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论电子自旋
热度 3 tyctyc 2016-1-1 13:31
人们从宏观电学实验就知道导电的直导线产生磁场不产生磁矩,只有导电的环状导线才产生磁矩,微观的电子束也产生磁场,那么微观的电子怎么产生磁矩? 1921年施特恩(O.Stern)和盖拉赫(W.Gerlach)用不对称磁铁产生的非均匀磁场,使电子磁矩暴露出来,简称SG实验。1925年G.Uhlenbeck和S.A.Goudsmint提出电子自旋的概念,人们以为电子自旋是电子绕电子中心旋转,后来发现此观点不对但又讲不清电子自旋是什么,然后有人就讲电子自旋是内禀的、非经典性质,将电子自旋神秘化了。既然用经典的非均匀磁场就能测量电子自旋,那么电子自旋就是非内禀的经典性质,只是有未知的东西使人们不懂电子自旋,这个未知的东西就是:1.电子是一团棉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273do=blogid=929804 ,2.电子运动轨迹是圆柱螺旋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790853.html 。前博文讲了核外电子的圆柱螺旋线是绕核旋转的(被核捕获),换句话说:核外电子一边绕核作圆周(包括椭圆)运动一边进动。电子自旋指电子的螺旋运动,电子自旋方向只有右旋 ,电子自旋有自旋角动量并产生自旋磁矩,因电子有不同的运动方向产生的磁矩也在不同方向。正电子是左旋 。本文用实验证据来说明电子自旋是什么。 在施特恩和盖拉赫实验中, H 、Li、Na、K、Rb、Cs、 Cu 、Ag、Au原子外层只有一个s态电子,s态电子没有轨道角动量只有自旋角动量 ,表现为有净自旋磁矩 ,在SG实验中谱线分裂为两条。 在He、Zn、Cd、Hg原子中外层有两个s态电子,如果这两个电子运动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它们的自旋磁矩可以相抵消,使原子的净磁矩为零表现为抗磁性。这是原子内的自旋磁矩相消,在SG实验中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p态电子除了自旋角动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它们是同类可以耦合,耦合后只要电子运动方向相反,两个电子的磁矩仍然可以相消使原子磁矩为零呈现抗磁性,例如:Ne、Ar、Kr、Xe、C、Si、Ge、Sn、Pb、S、Se、Te,在SG实验中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p态电子除了自旋角动量外还有轨道角动量,如果外层只有一个p态电子则有净磁矩显顺磁性,在SG实验中谱线分裂为两条,但谱线间距与s态电子的不同,例如 Tl 原子。氧原子的p态电子不成对所以显顺磁性,在SG实验中谱线分裂为五条,在氧分子中没有抵消呈现顺磁性。 在分子内两个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自旋磁矩也能相消,使分子呈抗磁性。例如:氢气分子,此时氢原子的电子没有轨道角动量只有自旋角动量 ,如果用氢气束做SG实验,谱线不分裂仍然是一条。 H、Li、Na原子的顺磁性源于外层的一个s态电子,如果用另一原子夺取之,并且夺的原子的电子也全配成对,那么这个分子应该呈现抗磁性,事实正是这样:HCl、liCl、NaCl都呈现抗磁性。特别是氧原子夺得两个电子后完全配对使分子呈现抗磁性: 、 、 。 CuO的电子无法完全配对使分子呈现顺磁性。 在更大的距离如晶体中,如果晶胞内原子有净磁矩又不能相抵消,那么晶体表现为顺磁性。例如Li、Na、K、Rb、Cs晶胞是体心立方结构,晶胞角上的原子的磁矩能相消,但体心的原子的磁矩无法相消使晶体呈顺磁性。 在晶体结构为简单六方、简单四方、简单正交、简单三方等晶胞内原子上下相对,原子的外层电子运动范围(类似球壳厚度) 较小时( 为原子半径与共价半径之差),这些原子的磁矩相消使晶体呈抗磁性。例如:B、Ga、In、 Tl 、P、As、Sb、Bi。 面心立方晶胞中面心的四个原子不是上下相对,在原子的 较小时,如果该四个原子的磁矩方向为向上、向下、向上、向下排列时,在晶胞外远处才感受不到净磁场,使晶体呈现出抗磁性,但这样的抗磁性是脆弱的、易变的,例如 Cu 、Ag、Au晶体。在原子的 较大时,晶胞外仍有净磁场使晶体呈顺磁性,例如Al。 原子的 较大时,即使在一个原子内两个电子的磁矩也不能相消,使原子呈现出顺磁性,如果晶胞内原子间不能相消,其结果便是晶体呈顺磁性。例如体心立方的Ba,面心立方的Sr,密排六方的Mg、Ca。 如果人用机械方法就能改变自旋磁矩的相互作用,那就直接证明电子自旋是外露的经典性质。这个实验有人做了: http://www.docin.com/p-737222552.html .见P40页到P48页,特别是P55页表3.17。他们使铜片产生变形,铜片从抗磁性变成顺磁性,变形量越大顺磁性越强,将变形后的铜片退火后晶胞复原,铜片又恢复到抗磁性。 上述实验充分证明电子自旋是外露的经典性质,电子自旋是电子螺旋运动的结果。 再补充一点定量结果:氦原子外层只两个s态电子,它们绕核作圆周运动同时还进动,只有这两个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矩才能相抵消使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里用摩尔磁化率 来表示单个原子的磁化率,下面磁化率单位是: 。 原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 分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原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分子 核外电子数 磁化率 理论计算值 ​ ​ ​ ​ ​ ​ ​ ​ He 2 -2.02 ​ ​ ​ ​ ​ ​ ​ ​ ​ ​ ​ ​ ​ Ne 10 -6.96 -10 ​ ​ ​ ​ Na 10+1 +16 ​ 2*17 -40 -36 Ar 18 -19.3 -18 NaCl 10+18 -30 -26.3 K 18+1 +20.8 ​ 2*35 -73.4 -72 Kr 36 -29.0 -36 KBr 18+36 -49 -48.3 Rb 36+1 +17 ​ 2*53 -90 -91 Xe 54 -45.5 -54 RbI 36+54 -72.2 -74.5 计算说明:1.Xe核外有54个电子是He的27倍,其摩尔磁化率也应是He的27倍,这里忽略了屏蔽效应。 2.碘分子核外有2*53个电子的摩尔磁化率相当于两个Xe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效果。 3.RbI分子核外有36+54电子摩尔磁化率相当于Xe原子加上Kr原子核外电子的效果。 这些证据表明原子中的电子严格遵守某些规律而运动着,为什么核外这么多电子能谐调运动?因为电子象一朵棉花,它的触须(太子弦)保障核外电子依规律而行。 上述磁化率数据来于: http://wenku.baidu.com/view/5acffa2bcfc789eb172dc8d4.html?from=search
个人分类: 太子弦:电子|221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周四讨论班:自旋交换——磁性的微观机制 (陈帅)
GrandFT 2015-12-30 21:05
周四讨论班:自旋交换——磁性的微观机制 (2015年最后一讲) 主讲人: 陈帅 时间:2015年12月31日星期四 17:15 地点: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32楼343 提纲:1.铁磁交换 2.反铁磁交换 3.超交换 参考:《Interacting electrons and quantum magnetism》Auerbach 第二节
个人分类: 周四讨论班|1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四讨论班:固体磁性理论(刘超飞)
GrandFT 2014-4-15 21:49
题目:固体磁性理论 主讲:刘超飞 时间:2014年4月17日 16:30-18:1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提纲: 一、单核体系抗磁性的量子理论 二、顺磁性的统计理论 2.1 半导体电子的顺磁性 2.2 金属中电子的顺磁性 2.3 电子的朗道抗磁性 2.4 顺磁性的统计理论 三、铁磁性理论 3.1 分子场理论 3.2 海森堡局域电子模型 3.3 自旋波与磁振子 3.4 自发磁化的能带模型 参考书目: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C. 基泰尔著,项金钟、吴兴惠译,固体物理导论(第八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个人分类: 周四讨论班|2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米拉围脖:超导态与磁性的相似有感
liwei999 2013-9-15 06:44
超导态与磁性的相似有感。磁学是个很发达、完成度很高的领域。磁性里也分很多态,比如铁磁性, 作者: mirror (*) 日期: 09/12/2013 19:21:06 反铁磁、亚铁磁、自旋密度波等等的分类。 过去以为超导就 是一类状态,最多也就是有第一类、第二类的区分,不是物质相态的变化。如今,人们对超导状态的理解已经很细了。且不论理论解释如何,但是超导态中物质相的变化的确是可以看得到的,如同物质磁性的相变。与磁性不同的是磁性起源的电子基本上是局域的、被锁定在某些原子周边的。而参与超导的电子们都是“自由”的,在“自由”当中的有序。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 磁石/磁铁的磁性是怎么来的?
liwei999 2012-3-19 16:52
磁石/磁铁的磁性是怎么来的?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9/2012 03:47:30 苦思多年不得其解。铁在平常是不带有磁性的,但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可以带磁,可以吸引其他铁质。这是为什么呢? 磁性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可以“传染”? 若说磁场是电场,那么为什么没有触电的生物。。。电压多少? 磁场的由来? 这也不是个好的思考习惯。是一种惰性的思考。作为 对称型 ,不妨问问 电性的本质是什么 的问题。能有满意的答案么?有的话,磁性跟电性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的话,那还瞎问什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吕氏春秋》对磁的记载
zjzhang 2011-12-15 11:55
“慈石召铁”——《吕氏春秋》对磁的记载,意思是说天然磁石对铁块的吸引力。 注:《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
个人分类: 数学|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家是否相信这是磁性?
热度 6 wliming 2011-5-18 15:13
大家是否相信这是磁性?
个人分类: 物理学|1396 次阅读|23 个评论
“海胆”状Fe/ZnO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wzhong 2010-1-9 14:24
我们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海胆状、结构新颖的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纳米材料的核心为 Fe 纳米颗粒,表面由针状 ZnO 自组装为壳层包覆在 Fe 核心的表面,形成海胆状复合纳米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海胆状 Fe/ZnO 复合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质与单纯的 ZnO 存在很大不同之处:复合材料没有观察到紫外激发峰,而波长 573 纳米的发光峰红移到 583 纳米,强度与单纯 ZnO 相比明显增强,且发光峰的强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复合材料的核心是 Fe 纳米颗粒,所以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3, pp 21269-21273, 2009 上。 论文原文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磁性尖晶石铁酸盐纳米管和纳米环的合成及生物学应用
Nanofhm 2009-12-13 17:29
题目:Single-Crystalline MFe2O4 Nanotubes/Nanorings Synthesized by Therm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Author: Hai-Ming. Fan,* Jia-Bao Yi, Yi Yang, Kiang-Wei Kho, Hui-Ru Tan, Ze-Xiang Shen, Jun Ding, Xiao-Wei Sun, Malini Carolene Olivo, Yuan-Ping Feng 摘要: We report a general thermal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to synthesize single-crystalline magnetic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nanotubes/nanorings including magnetite Fe3O4, maghematite alpha-Fe2O3, and ferrites MFe2O4 (M=Co, Mn, Ni, Cu) using hematite alpha-Fe2O3 nanotubes/nanorings template. While the straightforward reduction or reduction-oxides process was employed to produce Fe3O4 and alpha-Fe2O3, the alpha-Fe2O3/M(OH)2 core/shell nanostructure was used as precursor to prepare MFe2O4 nanotubes via MFe2O4-x (0x1) intermediate. The transformed ferrites nanocrystals retain the hollow structure and single-crystalline nature of the original templates. However, the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relationships of cubic spinel ferrites and trigonal hematite show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ir morpologies. The hollow-structured MFe2O4 nanocrystals with tunable size, shape, and composition have exhibited unique magnetic properties. Moreover, they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a highly effective peroxidase mimic catalysts for laboratory immunoassays or as a universal nanocapsules hybridized with luminescent QDs for magnetic separation and optical probe of lung cancer cells, suggesting that these biocompatible magnetic nanotubes/nanoring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biomedicine and biomagnetic applications. 期刊:ACS Nano. 3, 2798, 2009 简评: 水相直接合成单晶的氧化铁纳米管和纳米环最早为北大Jia, CJ等于2005年报道,通过PO4根离子在氧化铁表面的吸附来控制颗粒的形貌。这种水热合成的途径只能得到反铁磁的alpha相Fe2O3,通过氢气还原可以得到磁性尖晶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管和纳米环。典型的反尖晶石结构铁酸盐,可以通过调制四面体占位的离子来调节其磁性质,但是水相直接合成铁酸盐纳米管和纳米环非常困难。 本文在alpha氧化铁纳米环和纳米管的基础上扩展合成了不同组分的铁酸盐,丰富的磁学性质。并且展示了一些初步的生物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扩展到合成其他氧化物纳米管和纳米环体系。此外其丰富的组分和形貌结构调制的磁性质在未来的纳米生物医学应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相关论文: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Fe2O3 Hollow Nanocrystals and Their Tunable Optical Properties, J. Phys. Chem. C 2009, 113, 99289935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6314 次阅读|2 个评论
铁电与铁磁的对立
zgsheng 2009-10-22 23:07
选择强关联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有一些年了,对其中的交换作用总是局部很清晰,总体很糊涂。最近又开始接触多铁材料,更是像面汤里面撒面粉 更糊了。 multiferroism 这个词汇被创造是为了描述某一特殊的体系,在该体系里面同时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诸如铁电、(反)铁磁、铁弹性等的性质。这类材料在记录元器件,探测传感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近来形成了小股的研究热潮。对于,德国的 Fiebig 用了 rivive 一词来描绘,理由在于该类材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被集中研究过一段时间。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年代的主力军是咱们的老大哥 苏联【 JAP 35,915(1964) 】。 应用作为向导(或者借口),物理本质探索为实质,这一直是基础研究论文的模式。在钙钛矿多铁材料体系里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值得探寻,那就是多铁共存的机制。为什么有趣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很好的回答。】用最为朴素的话来说,以前的研究表明在钙钛矿结构材料中,铁电相的稳定需要体心过渡族金属原子的 d 轨道是空的,便于被八面体顶角处的氧原子 2p 轨道杂化,在原子偏离中心对称位置的情况下,该轨道杂化形成长程电极化序,进而表现整体的自发磁化。其铁磁的形成则正好相反 体心过渡族金属原子的 d 轨道必须有所填充。根据 Stone 的交换模型,电子自旋有序排列的能量来自相邻原子 d 电子的交换作用。当交换能与电子能带宽度相比拟的时候,就有可能形成自旋序。因此,我们很难期望在同一钙钛矿氧化物中能同时发现铁磁与铁电。这是个矛盾!也是个有趣的挑战。 事实上,很多特例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上述原则。比如在 YMnO 3 中发现反铁磁与铁电共存并相互影响( Nature 419 , 818 ( 2002 ));磁性 TbMnO 3 中发现弱的铁电极化( Kimura et al. Nature 426, 55(2003) ),应力薄膜状态的 BiFeO 3 竟然具有室温铁磁、铁电共存相( Science 299 , 1719 ( 2003 )),高压下的 BiMnO 3 也存在该类共存 (Chem. Matt. 13,2892(2001)) 。这些已发现的多铁材料已被欧美以及日本的高手们分析了个遍。对于 Bi 系列,加州大学的 N. A. Hill 提出了 Bi 3+ 离子中 6s 2 孤立电子对作用模型,该模型似乎已被广泛接受。对六角晶系的 YMnO 3 系列,他也曾提出了修正的 d 0 -ness 模型对其进行解释。具体而言,他认为 Mn 3+ 离子特殊的 5 配位状态以及温度降低引起 Mn-O 六面体偏转,使得 Mn 的 d 电子轨道占据与立方钙钛矿体系完全不同,其 dz 2 轨道由于能量较高,与 xy 面内轨道形成带隙并空占据,满足特殊的 d 0 -ness 模型。但该模型在荷兰博士 Aken 2004 年发表 的 Nature Materials 中并未被采纳,甚至被其理论 加 实验提出的新模型完全颠覆。 Aken 的新模型认为 Mn-O 六面体偏转本身并不产生电极化,其作用只是使得 A 位的 Y 原子在 z 方向移动,进而导致 Y-O 原子之间的间距有拉大和缩短的趋势。正负离子对于对称中心位置的偏移导致了自发极化的产生。他们的结果支持铁电相的渐变模式:即在 1000 多 K 时候结构发生变化,但真正的铁电相出现在 700 多 K 之后。但是这一中间相模式还在争论当中,美国人和德国人似乎还在为此打仗。 上个月去参加日本物理年会,由于语言不通,只听了个大概,记住了几个名称而已。其中重点关注一下多铁。从材料来看,除了一些上个世纪 60 年代就以被发现的材料之外,目前研究的新的多铁材料基本都是日本人发现的(比如 TbMnO 3 等螺旋系列)。不得不佩服他们在新材料探索方面的成功之处。返回正题!在年会上有两类多铁材料被报道的最多,一是 Ba 2 Mg 2 Fe 12 O 22 系列 : 与 TbMnO 3 类似,螺旋的自旋结构产生电极化( PRL 94,137201(2005); Science 319, 1643(2008)) 。这一类材料的研究中有著名的 Tokura 教授的身影。另一类是缺氧的双钙钛矿结构 YBaCuFeO 5 系列,由名古屋大学的佐藤正俊教授领衔。目前, Tokura 教授小组在第一类螺旋结构多铁材料的磁电相互调制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最近是否有他的好文章出现。 近来,韩国几个小组分别在多铁薄膜、多铁单晶中子衍射方面做了一些非常出色的工作( Nature 451,805(2008); Advanced Materials 18, 3125(2006) )。提到铁电薄膜,不得不提剑桥大学的 J. F. Scott 。这位大胡子老先生最近似乎对 BiFeO 3 特别中意。他曾说它是多铁中的 Holy Grail(Science 315, 954 (2007)) ,最近又在 Advanced Materials 发表了长篇综述 Phy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Bismuth Ferrite ,虽然 BiFeO 3 应力薄膜的始作俑者 Wang 先生似乎已承认 Science 文章有误(见于剑博士的博客)。 从对称破缺的角度看,铁电相变来自空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而磁性源于时间反演对称性的破缺。要想实现两者的共同存在,甚至相互作用,就必须考虑两者对称性的结合。从表象来看,结构相变似乎是铁电的必要条件,但它却不是磁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有一种思路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如果磁相变能创造出结构相变( magneto-eleatic ),就有可能实现铁电性。从这一思路出发,我比较看好螺旋结构的多铁材料。 Y. Tokura et al. J. Magn Magn Mater, 310: 1145 (2007)
个人分类: 磁学|7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The Joint European Magnetic Symposia JEMS 2010
zjohnliu 2009-10-16 20:32
Welcome to the JEMS 2010 in Krakow, Poland The Joint European Magnetic Symposia JEMS 2010 will be held in Krakow, Poland, during August 23 - 28, 2010. It will follow the series of conferences in Grenoble (2001), Dresden (2004), San Sebastian (2006) and Dublin (2008). The Symposia will cover the broad range of aspects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and will provide a forum for the magnetism community to discuss new concepts, properties and developments in all branches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magnetism. The Symposia will be organized in the Conference Centre of the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situated in the historical centre of Krakow. The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364 and is one of the oldest Universities in Central Europe. The programme will include plenary and semi-plenary sessions (45 min) and Symposia running in the parallel sessions. Within the Symposia the invited talks (30 min) and regular oral talks (15 min) will be presented. It is planned to organize a few poster sessions. Web: http://confer.uj.edu.pl/jems2010/home.htm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Conference announcement)|4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磁性物理三
zgsheng 2009-2-12 13:12
磁性 当磁体被磁化的过程中,沿某些方向磁化容易,某些方向比较难。容易磁化的方向定义为易磁化轴,难磁化的方向定义为难磁化轴。造成磁体具有难易磁化轴的原因是磁体具有各向异性。随着人们对该现象研究的深入,它的本质逐渐被发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磁各向异性这一现象。人们定义饱和磁化矢量在铁磁体中取不同方向而改变的的能量为磁各向异性能。这一定义不仅使得人们认识该现象开始数 学化、规律化,而且从正面给出了研究各向异性能的方向能量。之后我们又可以定义磁各向异性常数来表征各方向各向异性能的大小,一般用K来表示。    磁各向异性可以分为五类:磁晶各向异性、形状各向异性、应力各向异性、感生各向异性、交换各向异性。在这里不准备穷追该分类法的具体依据与适用范围,需 要强调的是只有磁晶各向异性是磁性材料本征的特性,其他都是感生出来的。另外两个相关的知识可以略微了解:其一是形状各向异性来源于退磁能的不同,薄膜的 形状各向异性是要经常被考虑的;其二是我们以前用的磁带上采用的磁性材料就利用了交换各向异性。   下面将用较大篇幅来讲述磁晶各向异性,也就是本征各向异性的相关概念。我们分三个方面来阐述:各向异性的描述、各向异性参数测量、各向异性的来源。   描述各向异性通用的是各向异性能。假设一、磁晶各向异性能可以表示为自发磁化强度矢量Ms对晶轴的方向余弦,即F k =f(a);假设二、Ms、F k 都在晶体对称操作中保持不变。基于这两个假设,人们对很多对称类型的晶体给出了不同方向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的表达式,其基本格式是能量密度Fk是各向异性常数K和该方向与Ms交角余弦的函数。具体如下:   单轴 F ku =K u sin 2   立方 F k =K 1 ( 1 2 2 2 + 2 2 3 2 + 3 2 1 2 )+K 2 1 2 2 2 3 2    在把磁晶各向异性与其他能量作用结合的时候,我们可简单的引入一个磁晶各向异性场来进行计算。其引入根据是:由于磁晶各向异性的存在,即使无外场作用 下,磁化强度矢量Ms也受到一个力矩作用,这个作用是由于各向异性能的存在,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磁场,但我们可以把它的作用等效于一个磁场作用各向异性 等效场。这体现了物理学中能量场的对应关系,但我们始终要明确的知道其虚伪的本性。等效场的获得也是根据Ms在这个虚拟场中的位能表达式而求出来 的,即位能U=F k 。   下一步我们看看一个比较实用的方面各向异性的表征。首先介绍采用磁化曲线法求的各向异性常 数。从前面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磁各向异性能可以表示为饱和磁化在各个方向的不同。因此通过M-H饱和磁化曲线中求得各方向磁化功,其差值就是各向异性能的插 值,由各向异性能的表达式即可得到各向异性能常数。另外一个长用的方法是转矩法:其原理是将单晶材料悬挂在一个磁场中进行磁化,它将受到一个力矩作用 L=MsH,旋转磁场方向,可以获得一系列转矩和磁化方向的图像关系,而转矩的大小与磁晶各向能有对应关系,因此由图像关系不仅可以获得各向异性常数, 而且可以得到起磁晶各向异性对称性等信息。当然,从工业或者发表新材料数据方面看,去表征不同温度,不同磁场下的K值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磁晶 各向异性现象的存在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经典理论假设各向异性来自电子自旋间的磁相互作用能。但是计算结果与实际出入很大,且不能解释各向异性常数符号变 化现象。随着晶场理论的完善、量子力学的深化,人们认识到磁晶各向异性是电子自旋和轨道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与晶体电场效应相关的。其模型有两类:一 类是基于能带理论的itinerant electron model,适用于3d过渡族铁磁金属;第二类是以局域电子为基础的single ion model 或者 two ion model, 适用于铁氧体和稀土金属。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旋-轨道耦合(S-L)使得电子云分布随着自旋取向而变化,交换作用呈现各向异性,随之磁各向异性出现。   磁晶各向异性的内容比较复杂,以上只是走马观花后的一点记忆。如果有课题出现了相关性质倒是可以在这个方面仔细研究一番,不仅可以填补一些空白、强化自身知识体系,也许还会有所创新。 物理三
个人分类: 磁学|5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磁性物理二
热度 3 zgsheng 2009-2-12 13:11
前面介绍了量子力学产生之后的理论结果,它们的出现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磁学现象。当我们的目光再往前延伸一点,可以看到经典物理在磁学方面也是卓有成绩。在这些成绩中首推的是郎之万顺磁理论。 在二十世纪初,Paul Langevin就在经典统计物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磁矩的顺磁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在不考虑原子磁矩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自由磁矩在外场作用下角度发生 重新分布,沿着接近于外场的方向做择优分布,从而引起顺磁磁化强度。理论推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给出单个原子磁矩在外场上的磁位能表达式 E i =- J Hcos i ;然后假定原子磁矩相对于磁场的角度分布遵守波尔茨曼统计分布,按照经典统计理论给出系统状态配分函数Z(H);则M是 -k B TlnZ 对磁场H的倒数。计算所得为 M=N J L(), 其中L()就称之为郎之万函数。经过对温度、磁场条件的分类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推论:1)高温情况下, M=( N J 2 /3k B T)H= p H=(C/T)H ,即顺磁居里定律;2)低温情况下, M= N J =M 0 ,即饱和磁矩。(就这么三部曲,就让Paul Langevin先生在物理学上留下了自己辉煌一笔,而且命名了一个函数。说明提出假设/概念的思想能力远比数学能力重要) 在顺磁理论中引入分子场概念之前,人们还引入了一个量子化概念,即原子磁矩在磁场中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而不是连续分布。这时需要把磁位能表达式中的J换成 (J)H=m J g J B ,则经过一番推导之后 M=N z BJ(), 其中B()就称之为布里渊函数, z=Jg J B 是磁矩在磁场方向的最大投影。同样在高温情况下,可以得到 M= (C/T)H ,只是这里的C表达式与前面略有不同而已。可以说引入磁矩取向量子化是对郎之万顺磁理论的一个修正。 对于铁磁性物质,Weiss提出了分子场假设。将这个假设也引入顺磁郎之万理论,人们发现也可以解释很多铁磁态的性质。这时候原子磁矩不仅受到外磁场的作用,而且受到 H mf =wM s 分子场的作用,其中w为分子场系数,M s 为自发磁化强度。把H mf 累加到郎之万顺磁理论中的磁场项后,继续推导就可以得到铁磁材料在磁场下的一些关系。一般讨论的方法是作图法,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在这里只说一下结果:1)在某个温度以上, M S /M 0 方程除了原点之外无解,即该温度以上没有自发磁化,定义该温度为居里温度T C 。 T C =w /3k B 分子场理论的结果认为居里温度是分子场系数w大小的一个宏观量度标志,它是与铁磁性物质的原子本性有关的参量。从物理意义上说,居里温度表明了热扰动完全破坏了自发磁化。2)在居里温度以上, M=C/(T-T P )H , C为居里常数T P =wC为顺磁居里温度。Weiss理论中推导出来 T P =T C (注意这里的T P 是指Curie-Weiss定律公式中分母里面的参数)。但在实际材料中,一般都会有 T P T C ,这是因为铁磁性物质在温度高于居里温度之后仍有自旋短程序。 在这三种理论推导时我们会遇到饱和磁化强度M 0 和自发磁化强度M S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者在物理意义上有着区别。饱和磁化强度是原子磁矩在外场作用下都趋于磁场方向时候的磁化强度,它是磁化强度的峰值,即使再怎么增大磁场,M也不会大于M 0 。而自发磁化强度是把饱和磁化强度外推到零时得到的磁化强度。在磁性理论中,自发磁化强度M S 的使用非常频繁,因为它是反映铁磁性物质磁性本质的一个物理量。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奇怪顺磁理论加入分子场来解释铁磁性质?其实这里有一个名词上的误解。郎之万理论之所以被称之为顺磁理论,是它合理的解释了顺 磁的居里-外斯定律。其实他的假设前提是普适的,因此加上外斯分子场假设是对全部材料都可以套用的。当然适合不适合是另外一回事了。 经典的顺磁理论加上分子场假设能够很好的说明一些磁性现象,比如居里温度的存在,顺磁居里-外斯定律等。但它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分子场的根源。在几十年之 后的Heisenberg Theory用交换作用给出了答案。在Heisenberg Theory理论中,分子场系数w是与交换积分A成正比的。
个人分类: 磁学|4973 次阅读|2 个评论
磁性物理一
zgsheng 2009-2-12 13:08
最近实验做得不顺,工作没有什么进展。闲着无事,看看书,现把这两天的读书所得在这里做一个小结。    铁磁性物质的特点:   a)铁磁性物质内存在按照磁畴分布的自发磁化;   b)磁化率很大, --10~10 6 ;   c)磁化强度M与磁场强度之间不是单值函数关系,显示磁滞现象,具有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是磁场的函数   d)存在一个磁性转变温度Curie Temperature T C ;在该温度以下,磁化服从Bloch的T 3/2 定律;在该温度,表现出比热反常,热膨胀系数反常以及磁卡效应等;   e)在磁化过程中,表现出磁晶各向异性,磁滞伸缩现象。      在对铁磁性现象进行解释过程中,最常用的是分子场理论。在这个理论框架里面有两个基本的假设:其一是分子场的存在;其二是磁场的存在。假设铁磁性物质中存在着分子场,其推论认为该场的量级~10 9 Am(高 斯)。原子磁矩在分子场的作用下,克服热无序效应而趋向于一致。针对于第一个基本假设,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值得关注:a)是Weiss分子场的本质,其来 源;b)是由分子场的基本假设来解释铁磁性物质的物理特性,比如M~T关系等;c)是对分子场理论的评价与补充。一般的课本都会按照科学发展的时间规律来 解读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即b~a~c。在这里我觉得还是按照逻辑理解的次序来简单回忆一下。先来谈分子场的起源。    Heisenberg Theory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后,Heisenberg证明分子场是电子之间静电交换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量子效应。他仔细论证了这种直接交换作用,得出了电子间与自旋有关的交换能可以表达为:    Eex=-2AS i S j    将这个公式应用于N个电子组成的多电子体系,推导出一系列铁磁性参数:分子场系数,居里温度等。于是构建了Heisenberg铁磁性理论。该理论假设 铁磁性物质中的电子是局域的,这对于过渡族铁磁金属等不适用,但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子场的来源问题。在这里值得补充的是当交换积分A0的条件下, 系统处于铁磁态。人们从大量的实验结果得出了两个经验:一是原子波函数在核附近数值很小,既轨道量子数L比较大;二是近邻原子间距(一般为晶格常数a)应 该适当的大于电子轨道平均半径ri。满足了这两个必要条件才能使得A0。    Super-exchange 在以MnO为代表的材料中,金属离子间距离较大,其磁性不能用铁磁直接交换模型来解释。1934年Kramers提出超交换模型,随后 Neel,Anderson等人进行了完善。该模型认为材料中的磁性离子通过中间的非磁性离子进行交换,而实现其磁性,如下图所示。交换作用可正可负,依 据是超交换作用原理和Hund规则。    RKKY theory 上个世纪50年代Ruderman,Kittel,Kasuya,Yosida四人通力合作提出了RKKY理论。该理论成功解释了稀土金属材料中的磁性。 他们的设想是稀土原子中4f磁性电子是完全局域的,6s电子是巡游的传导电子,它们之间可以进行交换作用。4f电子使得6s电子极化,同时6s电子在晶体 中巡游过程中作为磁性媒介影响了其他原子的极化特性。间接地让不同原子4f电子之间完成了交换作用。   以上三个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假设基础上对一些材料的铁磁性的起源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从侧面论证了材料中分子场的起源。接下来介绍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自旋波的提出;二是能带论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1、那个在固体理论中大展拳脚的瑞士科学家Felix Bloch又用他那个百试不爽的波动衣服套在了磁性材料的自旋身上,发现很合适,很端庄。模型还是那个Heisenberg模型, 不同是他假设温度无序效应对自旋扰动的结果会使得一部分原子的自旋偏离甚至反向于基态自发磁化方向,描述这一反向过程则可以使用波的函数,即认为自旋反向 不是固定在某几个电子商,而是以波动形式在各电子间传播自旋波。该WAVE的引入导出了M~T 3/2 定律,成功解释了低温自发磁化与温度的关系。    2、在能带理论中引入电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可以推导出能带的正负子带之间可以存在浓度差,即电子在不同子带分布不同。该浓度差即为原子磁矩。这是从另外一 个角度重新验证了交换作用对于原子磁矩的重大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从能带角度理解材料的磁性。而且,不同轨道的能带可以相互交叠,比如3d和4s能带之间 可以存在交叠部分,交叠的结果是电子可以在两个轨道中相互转移。这里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为原子存在分数磁矩提供了条件。比如 Fe~2.2,Co~1.7,Ni~0.6。可以说能带交叠是原子存在非整数原子磁矩的根源。随着能带论的不断进展,计算工具的不断提升,至今为止,能带 理论不仅顺利地解释了铁磁性的起源和磁矩非整数性,而且对于M-T,-T等关系都给出了近于实验的结果。   
个人分类: 磁学|51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纳米技术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ibnsmm 2009-1-15 13:53
原文:http://hi.baidu.com/sjzzlh/blog/item/9ce5cb0066df7e84e850cd68.html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门崭新技术,它是在现代物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的新型科学技术。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所谓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在纳米尺度(0.1~100nm)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新技术。它使人类的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延伸到原子和分子水平,其最终目标是以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之微型化,实现生产方式的跨越式发展。将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纳米技术的领域主要为纳米材料学、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制造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纳米计量学、纳米摩擦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在磁性材料中,纳米技术可用于纳米晶软磁材料、纳米晶永磁材料、纳米磁流体、纳米信息存储材料、纳米吸波磁性材料、纳米巨磁致伸缩材料等。 纳米晶软磁材料 纳米晶软磁材料一般是指材料中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一般 50nm)而获得高起始磁导率(i~105)和低矫顽力(Hc~0.5A/m)的材料。一般是在Fe-B-Si基合金中加少量Cu和Nb,在制成非晶材料后,再进行适当的热处理,Cu和Nb的作用分别是增加晶核数量和抑制晶粒长大以获得超细(纳米级)晶粒结构。纳米晶软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其磁各向异性很小,磁致伸缩趋于零,且电阻率比晶态软磁合金高,而略低于非晶态合金,具有高磁通密度、高磁导率和低铁损的综合优异性能。 纳米晶软磁材料是1988年由日本日立公司的吉泽克仁及同事发现的,他们将含有 Cu、Nb的Fe-Si-B非晶合金条带退火后,发现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许多无规取向的粒径为10~15nm的-Fe(Si)晶粒。这种退火后形成的纳米合金,其起始磁导率相对于非晶合金不是下降而是大幅提高,同时又具有相当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其组成为 Fe73.5Cu1.0Nb3.0Si13.5B9.0。他们命名这种合金为Finemet,Finemet的磁导率高达105,饱和磁感应强度为 1.30T,其性能优于铁氧体与非晶磁性材料。用于工作频率为30kHz的2kW开关电源变压器,重量仅为300g,体积仅为铁氧体的1/5,效率高达 96%。Fe-Cu-Nb-Si-B系纳米材料能够获得软磁性的重点原因是:在Fe-Cu-Nb-Si-B纳米材料中,-Fe(Si)固溶体晶粒极为细小,每个晶粒的晶体学方向取决于随机无规则分布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这种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局域各向异性被有效地平均掉,致使材料的有效磁各向异性极低。 吉泽克仁的发现掀起了世界范围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热潮。继Fe-Si-B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后,90年代,Fe-M-B,Fe-M-C,Fe-M-N,Fe-M-O等系列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最近又有人研究了在Fe- Si-B-Cu-Nb纳米晶材料中加Al对磁性的影响。随着Al含量的增加,Hc先显著降低,然后无大的变化;Ms则线性减小;晶粒大小在最佳热处理情况下无明显的变化。我国学者张延中等人以V、Mo取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制备出的纳米晶合金薄带其软磁性能亦十分优异,成本亦相应降低。新近科学界又发现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在高频场中具有巨磁阻抗效应,又为它作为磁敏感元件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目前,纳米微晶软磁材料正沿着高频、多功能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将遍及软磁材料应用的各方面,如功率变压器、脉冲变压器、高频变压器、扼流圈、可饱和电抗器、互感器、磁屏蔽、磁头、磁开关和传感器等,它将成为铁氧体的有力竞争者。 纳米微晶稀土永磁材料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的问世,使永磁材料的性能突飞猛进。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历了SmCo5,Sm2Co17以及Nd-Fe-B三个发展阶段。自1983年第三代稀土材料Nd-Fe-B问世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资源丰富的原材料而成为各国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目前烧结Nd-Fe-B稀土永磁的磁能积已高达432kJ/m3(54MGOe),已接近理论值512kJ /m3(64MGOe),并迅速走出实验室,进入规模化生产。Nd-Fe-B产值年增长率约为18%~20%,已占永磁材料总产值的40%。但Nd- Fe-B永磁体的主要缺点是居里温度偏低(TC593K),最高工作温度约为450K,此外化学稳定性较差,易被腐蚀和氧化,价格也比铁氧体高,这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目前研究方向是一方面探索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如ThMn12型化合物,Sm2Fe17Nx,Sm2Fe17C化合物等,另一方面便是研制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最早研制的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是在快淬Nd-Fe-B合金中添加某些微量元素如V、Si、Ga、Nb、Co等有利于晶粒细化并形成纳米晶,从而获得较高的Br,达到提高(BH)max的目的。最近 Coehoorn 和Ding等人提出了双相纳米晶耦合永磁合金的新概念。这种合金中至少含有两个主要磁性相:软磁相和硬磁相,并且具有纳米尺度的显微结构。通常软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高于永磁材料,而永磁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又远高于软磁材料,如将软磁相与永磁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进行复合,就有可能获得具有两者优点的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矫顽力的新型永磁材料。目前,纳米稀土永磁合金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最常用的是Nd2Fe14B+-Fe或 Nd2Fe14B+Fe3B合金。同其他永磁材料相比,由于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含较少的稀土金属,故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并且抗氧化,耐腐蚀,成本相对减少。同时合金中含较多的铁,可望改善合金的脆性和加工性。并且,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具有极高的潜在(BH)max值,因此,纳米永磁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永磁材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纳米磁流体 磁流体(Magnetic Liquid)是由具有铁磁性的超细固体微粒(直径为几~十几nm)高度弥散在基液中而构成的稳定的胶体溶液。磁流体一般包含三个组分:(1)铁磁性纳米级颗粒;(2)包裹颗粒的稳定剂;(3)一种适宜的液体作液态载体。其中铁磁性颗粒一般选取Fe3O4、铁、钴、镍等磁性好的超细微颗粒。正是由于铁磁性颗粒分散在载液中,故而使其呈现磁性。稳定剂最常用的有油酸、丁二酸、氟醚酸,能够防止磁性颗粒相互聚集,使得磁流体即使在重力、电、磁等力作用下亦能长期稳定,不产生沉淀与分离。载液种类很多,可以是水、煤油、汞等等。 由于均匀分散在液态载体中的超微磁粒小到亚畴状态,其磁化矢量自发磁化至饱和,但因粒子微小及涂敷界面活性剂后克服了范德瓦尔斯力,从而使其悬浮在载液中呈布朗运动,故粒子磁矩任意取向,与顺磁体的状态相同,即呈现超顺磁性。其磁化强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上升,甚至在高磁场情况下也很难趋于饱和,并无磁滞现象,矫顽力和剩磁均为零。当光通过磁流体时,会产生双折射效应,磁流体流向与外磁场方向平行时的粘度要比垂直方向的粘度大,其磁导率不但具有频散现象,而且还有磁粘滞性现象。此外用外磁场还可以控制超声波在磁流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 磁流体由于兼有磁体的磁性和液体的流动性,具有其他固态磁性材料以及其他液体所没有的一系列新性质,因此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上世纪60年代,美国Papell利用磁铁矿粉,经过球磨获得了铁氧体磁流体,为美国宇航局解决了宇宙服密封问题。但由于铁氧体磁流体的磁化强度最大不超过410-2T,因此铁氧体磁流体的应用受到限制。80年代日本成功地研制出金属磁流体,饱和磁化强度达到 1210-2T。金属磁流体的磁性能高于铁氧体磁流体,但是抗氧化性远不及后者。90年代日本利用氨化羰基铁络合物热分解,研制出氮化铁(- Fe3N)磁流体。饱和磁化强度增至1710-2T,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科技界公认的具有广泛应用前途的新型磁流体。 自从美国宇航局利用磁流体克服了失重状态燃料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以来,国内外对磁流体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已广泛用于磁液密封、电声器件、阻尼器件、润滑、选矿、工业废液处理、热交换、磁回路、传热器、医疗卫生、生物磁学等方面。目前,日、美、俄、西欧诸国均可批量生产性能稳定的磁流体。我国研究这项技术也有十余年历史,一些单位在其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家们对磁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深入认识,以及对超微磁性粒子、稳定剂和载液的深入研究,稳定性更好、性能更高的实用化磁流体将不断出现,并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纳米信息存储材料 实验表明,当材料的晶粒进入纳米尺寸时,具有比通常结构下的同成分的材料特殊得多的磁学性能,其磁结构从多畴区变为单畴区,其矫顽力达到最高值,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改善图象质量,而且可以达到信息记录高密度化。 纳米磁记录材料的研究现已有很大的进展。纳米磁性多层薄膜是一种有巨大潜力的信息存储介质,迄今为止,纳米磁性多层膜已有350多个研究系列,实验存储密度已达65Gb/in2。纳米巨磁电阻(GMR)材料可使计算机磁盘存储能力提高 30倍左右,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储能力增加到100亿位。 纳米GMR材料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重视,利用纳米GMR可使计算机磁盘存储能力大大提高。1993年美国IBM的科学家,在多层膜GMR效应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种在低磁场下产生GMR的方法。利用溅射方法制得纳米多层膜,然后将膜迅速退火,该材料在低磁场呈现大的GMR效应,将大大增高数据存储器件的容量。俄罗斯科学家已开发出制备 Ni,Cu,Al,Ag,Fe,Sn,Mg,Mn,Pt,Au,Mo,W,V以及稀土金属等纳米级金属超细粉末的生产工艺。熔点在1500℃以上的所有金属都可获得纳米级超细粉末。Fe-Ni超细颗粒制作高密度金属磁带,已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国内外正在研制典型的垂直磁记录介质纳米级六角晶系铁氧体,其高频特性优于-Fe2O3,化学稳定性优于金属磁粉,现已成为新型的磁记录介质而崭露锋芒。 纳米吸波材料 纳米材料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隧道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等。将纳米材料作为吸收剂制成涂料,不仅对电磁波吸收性能好,而且涂层薄,吸收频带宽。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材料的纳米磁性超细微颗粒对电磁波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这是由于纳米磁性超细微颗粒处于表面的原子数非常多,大大增强了纳米材料的活性,在电磁场的辐射下,原子、电子运动加剧,形成共振,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增大了对电磁波的吸收。目前被称作超黑色的吸波材料对雷达波的吸收率可达99%,这种吸波材料被认为最有可能属于纳米材料。法国研制成一种宽频微波吸收涂层,磁导率的实部与虚部在0.1~18GHz频率范围内均大于6,与粘结剂复合而成的RAM(Radar Absorption Material)的电阻率大于5cm,在50MHz~50GHz频率范围内吸波性能较好。 纳米材料对电磁波的强烈吸收作用,已受到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其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纳米隐身吸波材料。隐身技术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重大军事高技术,1991年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空袭,而无一架作战飞机受伤,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的作战飞机表面涂有一层吸收电磁波的铁氧体系列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敌方侦察雷达电磁波能量,从而使雷达侦察系统失去作用,把自身隐藏起来。但是传统的常规铁氧体材料,由于密度大,很难适应现代的要求。纳米材料因其在电磁波吸收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在较宽的频谱范围里呈现较大吸收,可作为一种微波毫米波乃至光波的全波段隐身材料,必将取代传统的常规铁氧体材料,成为新一代稳身吸波材料。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纳米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纳米金属与合金吸收剂、纳米氧化物吸收剂、纳米SiC吸收剂、纳米铁氧体吸收剂、纳米石墨吸收剂、纳米Si/C/N和Si/C/N/O吸收剂、纳米金属膜/绝缘介质膜吸收剂、纳米导电聚合物吸收剂、纳米氮化物吸收剂等。 纳米巨磁致伸缩材料 物体在磁场中磁化时会沿着磁化方向发生伸长或缩短,这一现象叫做磁致伸缩效应。磁致伸缩的大小在技术上,以饱和磁致伸缩系数s=L/L来度量,通常s小于10-5量级。磁致伸缩现象早已为人们所发现,但无论是过去常用的铁钴、镍铁磁性金属、铁氧体磁性氧化物,还是新近开发的非晶态磁性合金,它们的s值都很小,应用范围很有限。 60年代初,美国海军军械实验室的Clark等人发现Tb,Dy等稀土金属单晶物质在低温下会产生巨大的磁致伸缩效应,称之为巨磁致伸缩效应。这种材料的最大特点是伸缩量比原有的磁性材料大得多,能量密度高,居里温度高,适于高温环境。 70年代,磁性技术又有了重大进展,发现一类新的Laves相稀土(R)-过渡金属间化合物RFe2,其在室温下呈现巨大的磁致伸缩应变。如TbFe2在160kA/m(2kOe)的磁场作用下111可达200010-6,比过去已知的磁致伸缩材料大两个数量级。自此以后,该类材料的机理和技术性能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至今该领域的研究仍十分活跃。由于实际的需要,我们希望能在小的磁场下获得大的磁致伸缩性能,因而对材料的低场响应特性提出了高的要求。要获得这样性能的材料,在磁致伸缩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关键是降低材料的饱和场Hs(=2K1/Ms)。解决的办法是利用多层膜技术。如果膜层的厚度在铁磁交换作用距离内,纳米膜层由于交换耦合,将对外呈现一致的磁化特性,其性能参数取各层材料的平均值。这种人工材料,其饱和Hs场会显著降低,而s会基本不变。 纳米巨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效应,能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弹性模量随磁场有很大的变化,抗压强度很高,是优异的换能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在声纳、传感器、超声发生器、微距器等方面已有一些应用。但由于工艺上的问题,共生产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展望 纳米技术作为跨世纪的新学科,它已成为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备加关注的热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发展纳米技术的国家规划,并作为自然科学基金优先支持的项目。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起步并不晚,纳米技术被认为是我国在本世纪赶超和占领国际一席之地的一个重要高技术领域。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委都在组织推进这一重大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约有近百个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发纳米材料研究工作,其中清华、北大、南京大学、中科院都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正如70年代微电子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一样,纳米技术将成为本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人们正在注视着纳米技术领域不断涌现的奇异现象和新进展。可见预见,各种新的纳米磁性材料将会被不断地开发出来,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必将给传统的磁性材料带来一场革命。纳米晶软磁材料、纳米晶永磁材料、纳米磁流体、纳米信息存储材料、纳米吸波磁性材料、纳米巨磁致伸缩材料作为纳米技术的重要领域,其前景十分诱人,其有关发展必将对经济建设、国防实力、学科发展以至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2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低真空环境下合成磁性铁基块体金属玻璃
sfguo 2008-12-8 22:24
Formation of magnetic Fe-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under low vacuum 近来,我们开展了在低真空环境下制备磁性铁基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发现适量的稀土元素Y能够有效的提高抗氧化能力,在低真空环境下(1.5Pa),成功获得直径达2mm以上的铁基块体金属玻璃,磁性能研究发现,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饱和磁化强度达95 emu/g。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上。 1. Formation of magnetic Fe-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under low vacuum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In Press, Accepted Manuscript , Available online 6 December 2008 S.F . Guo , L. Liu, X. Lin 附上文章: Accepted Manuscript
个人分类: 非晶前沿|4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材料创新高人谈[拮取]
encke 2008-3-15 22:31
ghwu,国内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专家 我们在议论研究方向时,有时喜欢用一个形容词传统。意指那些研究历史很长,从业人员众多,知识积累厚实,基本原理明确,甚至实用程度都已经很高了的研究内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但是,最近却频频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公认创新性很高的发现(尤其是与材料紧密相关)是来自似乎已经没有油水的课题里和仅采用了相当普通的方法的实验中。 比如超导临界温度突破BCS理论的 MgB2化合物,就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东东了。前几年该发现被发表在Science上的时候,他人的评论中就show出了一瓶市售的MgB2商品,说明这个身怀绝技的大侠,被我们采购回来以后,就放在化学品柜里不知被冷落了多少年了。 又如现在号称21世纪能源救星的GaN发光二极管,其形成n型导电的突破性进展,绝对没有采用任何当时认为先进的实验方法:它是在全世界研究组的天才精英们纷纷撤出之后,由一个看不出眉眼高低,死命坚持的日本傻B在一次错误操作后偶然发现的! 再拿我们这个领域来说,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2MnGa所属的基本合金结构,Heusler合金,是一个叫Heusler的德国人确认,并在1903年命名的。而Ni2MnGa的磁性和马氏体相变共存的特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英国人Webster研究得很清楚了。但是,磁相关形状记忆性质的真正发现,却迟至1996年(美国人和俄国人至今还在为是谁发在那年表了第一篇代表性文章而暗地里较劲呢)。 而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被磁场驱动的梦想,也是在研究了Ni2MnGa之后近10年,由日本人用电弧炉熔炼出来的。 这些事例并不否认现代科学研究需要鲜活生猛的研究对象和先进精密的研究手段,只是说明传统的研究课题不一定就不出好东西。 在科学的奥林匹克中夺冠靠什么?抛开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说,无非拼资金,拼设备,拼人力。 有些研究应当属于相当豪华的消费,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极端的实验条件,购买昂贵的精密仪器。在这些研究领域,要和老外对付上述三拼,显然咱们中国人比较吃力。相反,在比较传统的研究领域里,制备和测量设备相对简单和成熟,也就花钱相对不多。因而人的聪明才智方面的拼搏,在决胜中所占的分量就大大增加了。我们发展中国家虽然钱财设备是个弱点,但人可不笨呢。因此,不幸就读在钱不多,设备旧的学校院所里的弟兄们,做哪一类研究获得创新性结果的可能性大,就是不言而谕的了。 另外,本人也曾经对着被人做过不知多少遍的课题发过牢骚。但我的师兄跟我说了一句话(后来还真应验了):你干吧,人的运气是不一样的。我看这也是让人能够安心传统研究工作的一个方面吧。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7185 次阅读|3 个评论
高人再谈新材料创新[拮取]
encke 2008-3-15 22:12
新材料创新高人谈,自有一番风趣.很好的启示,共享之. ghwu,国内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专家 日本故事一 发表评论人: ghwu 最早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2MnGa,是美国人发现的。因为这个材料的磁性和马氏体相变早在80年代就报道了,当时没有人注意。但是,马氏体相变将带来形状记忆效应,这是人人都知道的。MIT的一个教授,雇用了一个乌克兰的博士后,把Ni2MnGa的磁性和形状记忆效应联系在一起,就算发现了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了。 后来,日本人/美国人合作,报道了CoNiGaAl系列材料,这是第二个成员。此后,中国人报道了Ni2FeGa,成为第三个成员。后来日本人报道了Ni2MnAl,算是家庭里添了一个成员,但是个残疾人,因为只有相变而没有形状记忆。 再后来,中国人发现了Mn2NiGa。从晶体结构和磁结构来说,这是这个家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新成员:亚铁磁性的,且晶体结构与其他不同。 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早在80年代,一种叫Ni2MnIn的合金,被很多人系统地研究了。但是,没有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到了2005年,日本人改变了这个合金的成分,在其中只有大约3%的成分变化区域里,发现了马氏体相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相变是可以由磁场来驱动的。此前的所有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其相变只能由温度来驱动。因此,这是这个材料领域里一个很大的突破。 发现在3%的成分范围中的材料性质,那一定是拉网式的材料搜索才能实现的。可见日本人是踏踏实实地工作了许多年才找到了这个区域。赢家不是得意洋洋的美国人,也不是心浮气躁的中国人。尽管这两种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如果把发现新材料比喻成从一锅馒头里找出一个带豆沙馅的包子。那么,美国人就是从兜里掏出一个有全球定位功能的仪器,搜索一遍,然后下了个霸气的否定结论走开了。日本人则是老老实实坐在一边,一个一个地吃,吃到发现豆沙包为止。然后还要把剩下的也吃完。而中国人呢?先论证甚么样的有可能有豆沙,然后心惊胆战地开始吃。没等吃几个,就自己停下,退了下来,嘴里喃喃地自责着:罪过,罪过,吃了两个还没有发现豆沙,浪费了这些馒头。 标题:台湾故事二则 发表评论人: ghwu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金重勋先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们材料系的一个教授,晚上突然起身,用红蓝墨水各揉了一小团面,分别放入两个注射器。把注射器口对口连接,然后推某一颜色面团进入另一个,最后发现,只要六次,两团面一定混合均匀。据说,这个发明获得了很好的应用(用在哪里忘记了)。 好像也是台湾清华大学的一个教授,发明了高熵合金这个概念和做了很多的工作(据说目前明显的成果不多,但这个想法很高明)。 我去过台湾,发现那里的大学教授们很清闲,甚至懒散。可是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总是突发奇想。真羡慕这些阿扁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环境中的教授们。 标题:美国故事一 发表评论人: ghwu 我的美国同行,也是在寻找新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他们财大气粗,定做了一台设备,可以把两种磁性过渡金属和一种半导体元素(合成Heusler结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最基本元素)同时溅射到相当大的一张Si片上,可以一次获得上百个不同成分的分区样品。还有可以对每个分区进行基本磁性分析的微区SQUID和进行结构分析的微区x-ray XRD分析的检测设备。可以把上百个样品中是否有结构相变和磁相变的信息一网打尽。 熟悉这个行当的朋友知道,这是寻找新材料的利器。看来,新材料都是他们的了。 但是,最近几年的新磁性形状记忆合金都不是这些仪器所有者发现的。而是那些使用电弧炉熔炼,一个个样品合成,一个个分析的研究者发现的。其中日本人发现最多。我的老美同行常常指着别人的新材料惊呼:我们曾经做过的!而马上遗憾为什么最终成果不是他们的。 美国人具有最新的武器,但是远没有征服世界。美国人具有最先进的实验设备,但并没有囊括全部重要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5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