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荀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经典与素养(清华大学雨课堂主讲嘉宾:邹晓辉)
geneculture 2020-4-4 20:16
通情达理。 学莫便乎近其人。 君子如响(这里应该是繁写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性评价
fqng1008 2019-5-21 19:55
提起亚里士多德,中外人士多挑大拇指。但说起荀子,可能大家只记得《劝学篇》,要在国外学术界说起,就好像在中国说托马斯 ˙ 阿奎那一样,总觉得隔着点什么,不太入群众的法眼,其实情况不是这样。 从时代来看,二人的处境差不多。 荀子贵为齐国祭酒,齐国何许国也?就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富的那个,就是产生管仲、稷下学宫的那个国家,也就是战国末期中国的学术中心;亚里士多德呢?灭亡古希腊的马其顿的国家的太傅,相当于秦国的太子傅,李斯这样的一个角色。 时代为这两个人准备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亚里士多德本身就是柏拉图的学生,加上身份的方便,使得他能够充分的总结古希腊的各种文化,成为集大成者,荀子也是如此,荀子虽然没有直接师承孟子,但是在那个学术交流空前繁盛的年代,作为学术中心的总监,有机会、有能力、有条件进行系统的总结,对这两个人来说,都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机遇,加上个人的努力,所以成功了。 再看他们的学术内容。从逻辑学上看,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的逻辑学,提出了系统的演绎推理三段论,西方形式逻辑体系至此形成;荀子则总结了墨家的逻辑学并加以深化,也成为中国逻辑学的开山。从政治学上看,荀子提出王霸兼用的学说,开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先河,在继承儒学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总结散乱法家思想并指导了李斯、韩非;亚里士多德则提出 “中德”、三种政治体制学说,也对古希腊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系统总结。从伦理学上看,亚里士多德讲“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不拘泥于仅仅继承,敢于与自己不服气的柏拉图理论对抗;荀子更是开“性恶论”之先声,在继承儒家仁政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现实主义探索。从历史结局上讲,亚里士多德被后来各种学派所推崇,也所抛弃。唯心主义者看他可爱,质料与形式,形式决定质料;唯物主义者也看他可爱,实体说。但是反过来,也都看他不舒服。荀子在道统未建立之前,还可以站在儒家的家谱灵位里面,在道统说出世后,其性恶论成为儒家“性论”的异端,自己也被请了下来。 对于荀子,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样,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发掘。 演绎逻辑 ——亚里士多德演绎是由确切无误的大前提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方法。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明白,放放吧,暂时从既有的结论出发,比较一下。 从个人角度说,我欣赏归纳逻辑。因为未知的事情太多,终极真理没有出现,所以只能一步步摸索。而且从 “两个铁球不同时落地”是错误的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出发,我们不得不对演绎推理是否科学大打问号,但是这个问题的基础,又在归纳:有黑天鹅出现,就证否了“所有天鹅皆白”这个大前提。 亚里士多德首先进行的是观察,观察是一种归纳的做法,从个别事物总接到一般的做法。看到老虎、猫、豹子都长着四个能抓老鼠的爪子,脚底下都有个小肉垫,于是把它们归纳到一类:猫科!又看到兔子、小狗都生小崽,都喂奶,于是说:哺乳动物!一个一个的大前提被归纳出来了,自信心爆棚,天下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找到大前提,靠我的 “三段论”就可以推理!人,人,人就是长着四只脚、身上无毛的动物!于是有人拿了一只白条鸡放在面前,说,这就是人。 在伽利略发动近代科学革命以前,亚里士多德、欧几米德等等的科学大前提一直统治着科学界,但是科学哪能没有突破?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着:逻辑本身也是发展,归纳、演绎、类比不断地被更新的理论所推进,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亚氏的贡献,首先是归纳。 1、我们读先秦文学,为它的句法、用词所折服,但是对于西方著作,却没有这种美感,原因呢?语言的隔阂。在中国人来说,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和文言文有着历史继承关系,我们受着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所以欣赏古文,并不困难。 而希腊语、拉丁语是西方国家语言的鼻祖,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复古,重新学习,德国、英国、法国,这些希腊、拉丁的后裔,能够从希腊语、拉丁语里面得到审美的感受,而翻译成汉语,就成了无味的、干瘪的语言,原因就是我们再用现代汉语翻译别的国家的古代作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用文言文(优美的文言文)来理解西方、印度古代作品,那感觉就不同了。 可惜,专业的东西只在大学、专家范围内,由精通别国语言的人们在欣赏。 2、关于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问题。当我们读《五蠹》的时候,我们为韩非的文字所折服,而当我们读《理想国》的时候,我们却只对之了解皮毛,这就不仅仅是文字隔阂,而是文化隔阂的问题了。 我们学习西方哲学,过于偏重于所谓的 “西方科学主义”传统,似乎认为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开辟逻辑学、伽利略开辟观察法、培根开辟归纳法以来,西方的哲学的主流就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等自然哲学方面的成就,政治哲学并不发达,而中国哲学更加偏重于道家、儒家、墨家等政治哲学领域。 这恐怕也是一个误会吧!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不再以自然哲学作为人的主要兴趣点,赫拉柯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开创的政治哲学,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得到了总结,虽然教材上仅仅寥寥数笔,但是对于西方文化、政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创世说,也是政治学和伦理学。所以,我们东方人,应该对西方哲学中的政治、伦理部分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阅读更多的原著,用理解先秦诸子的方法来理解西方古代哲学著作,才能真正的洞悉西方哲学的奥秘,那就从亚里士多德开始。 一卷前言: 神是一种以思想为实体的东西,神的生命就是思想的现实活动,他就是现实性,是就其自身的现实性,它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如若它是至善,那它就是思想他自己,思想就是对思想的思想。神不过是一种不懈追求、无穷探索的别称,就是爱智慧、尚思辩的希腊哲学精神的化身。 《工具论》六篇作为方法学上的准备 ——思辩或者理论科学的《物理学》或广义上的自然学,总名为《形而上学》的物理学后的诸篇章——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家政学(经济学)——创制科学:诗学、修辞学、辩证法。 范畴篇: 一切非复合词包括: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时、何地、所处、所有、动作、承受(被分割)。非复合词没有真假。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 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所有其他事物,除了第一实体,或者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之中。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在其他事物中,只有种和属可以被称为实体。 实体独有的特征似乎是: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可以有相反的性质。实体有相反的性质乃是在他自身中发生变化。关于实体我就说到这里。评论:坚离白、白马非马的关键批判。所有的实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 我们可以用人来述说作为主体的某个具体的人,但它并不存在于主题中。因为人不存在于某个人中。属差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内。批判:形而上学的观点,在这里出现了,一般与个别。一般不在个别之中。反问:既然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在哪里呢?这个一个主体,怎样理解?从这里开始,海德格尔的 “在起来”、罗素的摹状词、胡塞尔的谓词表达方式,已经开始萌芽。 数目是间断的数量,语言也是间断的数量。时间、空间是连续性的数量。数量不会有相反者。(?呵呵,没负数呢)虽然实体能接受相反的性质,但一个人不能同时既是黑的又是白的,其他事物也都不可能同时都具有相反的性质。 如若大和小是相反的,那么它应当对自身就是相反的,同一事物在同时就应当既是大又是小,这样他对自身就是相反的了,而这是不可能的,它不可能对自身是相反的,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和小,多和少并不相反。 虽然有人把它们叫做关系,而是称为数量,但它们并没有相反者。 数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用相等和不相等来述说。 对立有四种意义: ① 有相互关系的两事物是对立的。两倍 ——一半。 ② 两个相反者是对立的。黑 ——白。不可能有中间物介乎于这两个相反者之间。但是如果一方或另一方并不必然属于某事物,那么在两者之间就会存在中间物。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为对方,而其主体保持统一。 ③ 缺乏和具有是对立的。 ④ 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是对立的。 但是,在命题中被肯定或者否定的事务是一件事实,而不是命题。 “苏格拉底生病了”——“苏格拉底没有生病”。无论他存在与否,在肯定和否定意义上的所有对立命题,必有一个是真实的,一个命题是假的。评价: 在这一段:缺乏与具有、命题的真假,感觉亚里士多德论述得不够清晰,模糊,矛盾。 通观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感觉有争议的地方不多,表现了早期人类哲学研究方面力求清晰、明确的渴望,但是也不回避困难,他在命题、关系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笔墨,这说明了人类在探索事物的相互关系方面,虽然观察了许多,但是从智力上、研究上尚不能做到全面、系统、辩证,留给了后人很多争议的话题。 这里理解的难点,有两个:( 1)具有与缺乏,反映了他对对立问题怎样的考察方式,为什么要把具有与缺乏从别的对立或相反里跳出来论述?这种划分有没有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2)关于命题的真假,对历史上的逻辑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释篇:很好的一段论述: “所有的民族没有共同的语言和口语,但是语言只是内心经验的符号,内心经验自身,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相同的,而且由这种心理经验所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的。” 评价: 这里可以联想到理学家“人同此心,人同此理”的论述,又可以联系到智者派的诡辩,后来的“自我中心的困境”、“他人之心是否可知、可说”“译不准原则”。译不准,是说任何的同步翻译都可能产生错误,但是我倾向于亚里士多德,朴素一点多好,钻牛角尖,既浪费时间,又惹人生厌。 并非任何句子都是命题。只有那些自身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句子才是命题。第一类简单命题是肯定命题,第二类简单命题是否定命题。肯定命题是肯定某事物属于另一事物,否定命题反之。坚持认为谓项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结合起来,不可避免的要导致许多荒谬的错误。 在这里,可以联想到海德格尔的 “存在主义”,海氏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犯了错误,把存在当作物,当作主语,而存在是在起来的意思,只能作谓语,感觉自己的发现很轰动,至少我现在认为,海氏的发现很无聊。 只不过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用存在主义的语言说了一遍而已。 而当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出现的时候,逻辑原子主义倒是有点继承亚里士多德的衣钵,存在并没有海氏那样的轰动效应。在亚里士多德哲学时期,人类的任务不是寻找变化,而是确立规范、划分界限。 命题、符合命题、矛盾命题、真假命题的研究,就反映了这样一种静态的、分立的研究事物的方式,你可能会嘲笑它不辩证,但是从认识的 “正反合”的规律来说,质的区别,“定在”的区分,是早期人类对事物存在方式的第一步:这是什么?玉米,那煮粥;这又是什么?这是水稻,那蒸米饭,至于说玉米大米混合粥,那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尝试,但在目前,我首先需要的是分清,而不是混合。 76页这样一段论述,让我们似曾相识:必然的也是现实的。现实先于可能,因为永恒的在先,所以首先存在的是没有可能的完全现实性,例如第一实体;然后是既属现实又属可能的事物,在自然的序列中,现实先于可能,虽然在时间上并不在先,然后才是只有可能性而绝不会实现的事物。 评价:会想起谁来呢?黑格尔。黑格尔在谈论现实性、必然性、可能性的时候,明显地抄袭了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论述得更加繁琐,但是也更加具体,因为他是结合着逻辑,黑格尔是结合着思辨。这个可以放到以后进行比较。 在解释篇部分,亚里士多德把范畴推进了一步,这一步,就是在区分概念的基础上考察概念的连接,这种连接是以命题的形式与内容、简单命题与符合命题的形式与内容、特别是谓项的蕴涵关系进行了说明,难点就是谓项的蕴涵关系以及符合命题的真假值。 相对于逻辑教材的叙述,要繁琐,但是更耐人寻味。就像 “他承认他说谎了”到底的意义何在一样,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很多逻辑困惑,可以结合逻辑讲义对他的话进行参悟和批判。从总体上看,这种逻辑分析的目的在于让问题搞清楚,值得赞扬。 分析篇 ——证明。三段论这一部分,我决定掠过。一是不会考,二是过于繁琐,留到以后。在这一部分,亚里士多德展现了自身善于思考、心细如发,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对于三段论、中词、原因与结果的分析,非常详细。 论题篇 ——推理。353页:“所谓真实的和原初的,是指那些不因其他而自身就具有可靠性的东西。不应该究究只是第一原理的原由,因为每个第一原理都由于自身而具有可靠性。所谓普遍接受的意见,指那些被一切人或多数人或贤哲们,即被全体或多数或其中最负盛名的贤哲们所公认的意见。” 评价:这里就有了 “清楚明白”等笛卡尔、康德式的表述了。博采众长。说这句话,是因为看诸子百家。各家都说仁、道,却又各说各理,似乎不争论出来个四五六,就失败了一样。个人感觉殊途同归。儒家虽然号称极高明而道中庸,他真的中庸吗?学说不牵扯君王则已,只要牵扯君王,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一身的奴气,只有在自己不被重用的时候,才恼羞成怒,却也不敢说造反。 其实一点都不中庸,恭敬、律己变成了变态的 “谦和”,这种谦和只针对上级、平级,而且很虚伪,对于下级、百姓、学生,则摆出一幅师长的样子,处处训人,可恶的很呢! 儒家并非没有优点,在于求学方面,呼唤仁政方面,但是它的官长哲学,从个人的情感上来讲,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学习了。 说到道家。也知道它无甚用处,特别对于成才来说,操作性不强,但是在政治技巧方面,为人处世方面,调节情绪方面,也很多得道之处。值得学习 /揣摩,道家很聪明。 墨家的认真负责,法家的实事求是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负责精神,兵家的谨慎,游侠的仗义,都是可取的地方,所以总的感觉是,与其把它们作为对立的学说,不如作为补充的学说,这样再看诸子哲学,一个比一个亲切,不会戴着有色眼镜了。 我想,学习西方哲学,也是如此道理吧。 第二卷中《论生成和消灭》。 466页。这一段,亚士对运动、运动的形式、运动的前后相继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别别比较了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对于生成和消灭,投入重笔,是有原因的——世界的产生就在于此。而且,生成是否必然也就意味着因果联系的必然性。联想到休谟的“习惯”,否认因果联系,亚里士多德的举例非常好:建筑物与房子。在房子未产生之前,建筑师在构思,他认为只要按照“习惯”去做,房子就必然产生,这要比休谟的时间先后的举例要更有说服力。 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不是很坚定: “每一个特定的在后者就不会是纯粹的必然,而是出于假定的必然。因为总有另一个必然将事先存在,以便这一个会必然产生。”“如果事物的生成是必然的,他的生成就是永恒的,而如果是永恒的,也就是必然的。”他总认为,现实的不必然,会消失,只有永恒必然,把自己绕进去了。 468页:实体(它是被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那些事物将在数目上相同(因为运动的特性依据被运动的特性),而实体不是不可消灭、而是可消灭的那些事物,则必然在种类上、而不是在数目上返回自身。 因此,当水从气中生成时,是种类上的、而不是数目上的相同。如果这些也在数目上相同,就不适用于其实体要生成(如果其实体是可能不存在那一类的)的那些事物了。在这里,牵扯到几个问题。 1、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的划分有没有根据。在最初,我们了解到他对于第一实体的界定是个别事物。具体事物。这当然没问题。但是他谈第二实体的时候,陷入了挣扎和混乱。种属、偶性这种一般是否蕴含在具体事物中?在举起左手高喊唯物主义的时候,又用右手把左手按下去,开始繁琐的谈论一般的存在、天的存在,神的存在,谈到最后,唯物主义消失了,一般凸现了。 把人的理性思维思索出来的事物当作必然存在的、客观存在的加以肯定,而把具体事物看作下贱的、有死的的东西加以否定,这就是症结所在。也就必然的得出有限不必然,永恒才必然的结论,而对于永恒,也只是存在于推论中。 古今中外,都犯这个毛病。庄子的 “道论”,也是这个论调。 2、循环观与物质循环、能量守恒 亚里士多德、庄子等古代先哲,通过观察,都得出了循环轮。大气圈的循环、地球的公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被他们理性的概括着。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停留于猜测,考证得不充分,进化论的未提出,化学元素的未鉴定,使得他们对于生物的循环产生了疑惑,骨头、肉、气、水仍旧停留在简单直观上,没有元素的分析,理论的提出没有实践上、科学上的佐证,所以只能是假说,而对于直观的天气、季节,就理直气壮多了。 但是从整体上说,我们看到了科学的萌芽。《天象学》 602页:在这里,亚里士多德遇到了化学的烦恼:“如果要知道每一同质物属于什么种类,我们就必须考察每个是什么,例如血、肉、精液或其它的东西是什么。 假如我们知道了每物的质料和原理,尤其是知道了事物生成与消灭及其运动开始的本原时,我们就掌握了它的本质和原因。在说明了同质物之后,我们还必须同样地考察非同质物,最后,也必须考察由他们构成的事物,譬如人、植物和诸如此类的其它东西。 ” 元素!元素!元素! 解释不了万物的转化,也就找不到世界的原因,物质不灭的结论就不能得出来,亚里士多德在当时,还没有武器。 从《天论》、《天象学》、《宇宙论》来看,亚士士多德确实比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的道家、五行家、阴阳家)的哲学研究者们高出一截,他对于天体物理、气候学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推测,诉诸直观,而且做学问很老实,我们姑且可以原谅 “地心说”,到底围绕谁旋转,已经不是一个罪证了。 在他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出了日心说的萌芽,以及宇宙无限这样可贵的结论了。这几篇著作,如果对照着现代天文学来谈,非常天才,是人类知识之树上绽放的璀璨之花。通观一、二卷,二卷对于哲学来说,重点是透过他的生成与消灭、天体运动,养成一种唯物主义和世界的起源的正确观点,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路人皆知了,那就考察一下古人的历程,而亚里士多德功不可没。 一卷的范畴篇、分析篇对于想搞古典哲学的人来说,是必须精读的篇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也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们共同开辟了古希腊的学术传统。就像我们理解宋明理学必须了解孔孟一样,细读亚里士多德,对照柏拉图,是养成西方哲学学术习惯的前提。 范畴、命题、推理、推论,三段论、运动、时间、空间、欧性、必然、可能、现实,这些东西,类似于中国的道、仁、天、心、性,是躲也躲不过去的。换一种思维方法,用现代的白话文来阅读中国古代著作,是不是也觉得味如嚼蜡?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不厌其烦,才能理出个纲目来。 三卷主要论述了生物与非生物,灵魂,梦,生命与死亡等等生理学、心理学的东西。在这些论述中我们遇到了大量的对比范畴:生死、干湿、冷热、水火土气更不必说,而这些范畴之间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不转化的,不是像黑格尔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无穷的过渡与提升、发展。而是非此即彼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对于四种元素更是固执的要命,火上升,土下降,湿生存、干死亡,冷长久,热短促,于是,他得出了热带的人长寿,寒带的人短命的结论,这和后来的孟德斯鸠正好相反。笼统的感觉是,费了很多劲,成立的学说很少。 观察得很仔细,但囿于分裂的方法,固执的意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太少。 2、但不损害他的伟大。每一个独立的部分,都显示了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敢于碰撞的理论勇气。对于赫拉克里特,德谟克里特,恩培多克勒、《菲多篇》,他没有回避,不是不懂装懂,而是据理力争,也留给了后人了解这些哲人的宝贵的资料。 3、偏偏堪称奠基。心理学,感觉、理智、灵魂,梦境,动物感觉,都对那个时代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被超越。比如“蜡块”理论,就比斯各脱和洛克的“白板说”更加形象的描述了感觉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有点中国古代贤哲的味道了。那再说《论梦》,除了弗洛伊德《论梦的解析》,又有多少有分量的著作?他的这些篇章,对于以后学习感觉论、心理学无疑会起到很好的对比作用。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五官”?
热度 5 fdc1947 2016-4-2 11:48
什么是“五官”? 您知道“五官”是哪五个“官”吗? 眼睛、鼻子、嘴、耳朵、还有……,还有什么? 看起来,还是要费一点儿口舌才能够说清楚这个问题。 因为是闲说,我们不妨从头说起。先说什么是官? 官者,管也。 过去替君主管理某项事务的人,称为官。如果做动词,那就是“管理某项事务”,或者说有某项功能 (生物学名词“器官”、化学名词“官能团”等都源于此)。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上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宰相,下到从九品的巡检,都是替皇帝做事的,他们都是官。那么许多官,为什么只说“五官”呢? 这应当与五行有关 。关于五官最早的可靠记录,在《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西元前513年)蔡墨在回答魏献子问题的时候说“ 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当然,这里的所说最早担任五官的句芒、祝融等已经成为被祭祀的神祇了。 古人喜欢什么都往五行上套 。 《 礼记 · 曲礼下》:“ 天子 之五官,曰 司徒 、 司马 、 司空 、 司士 、 司寇 ,典司五众。”这里所说的是据说是殷商的“官制”,其实是后代儒士的想象,但是毕竟至晚是汉初的说法。这里设立的五官就对应于五行(“ 置五官,以象地之五行也 ” )。 再往后,巫医们就把君臣、五行的关系搬到人的身上,与五行对应的五脏是心(火)肝(木)肺(金)脾(土)肾(水)。脏器在身体的内部,所以称内脏。而 与之相联系在体表起到与外界联络功能的,就是五官 。心是君主,是神明之脏,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对外发布其思想靠的就是语言,因此,舌就是与心相应之官。肝是将军,管全身的血藏,开窍于目,目就是肝之官。肺是主气的,气的出入当然在鼻,因而鼻为肺之官。脾是管食物消化的,嘴是吃饭的,故而口为脾之官。肾主精,开窍与耳,年老精乏就耳聋,耳为肾之官。这样,舌、目、鼻、口和耳就是古代巫医们的五官(需要说明一点,古代医、巫本为一家,“医”字在古代亦被写成“ 毉”, 这里说的只是起源,并无贬褒之义)。其实, 心肝肺脾肾和舌目鼻口耳 都是人体之五官,只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罢了。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人们常常说“五官端正”,眼睛、鼻子、嘴和耳朵在外面,可以看得出是否端正,说“舌”是否端正似乎有一点问题。而且,口和舌还是有一些重叠,舌就在口中,去掉了舌就难以称完整的口了。 实际上,人体的所谓五官,并不是只有上述巫医的一种说法。儒家的大学者、 荀子在《天论》里说的五官是耳、目、口、鼻、形 ,认为这是自然(天)赋予人们的五官,而居于体中的心就是它们的君主(“ 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 )。 与上面所说巫医们所说的五官相比,儒士们所说的五官少了一个舌,多了一个形。形就是外形,从头到脚包括身体、四肢。这个五官可都是外露的,是否端正可以看得清楚。在这个意义上,五官端正与相貌堂堂才能够对得起来了。 在这耳目口鼻形五官中,形占着最多的因素。所谓美与不美,形占的比重最大。随便举个例子,古人说美最古老的名著之一是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其中有这样一段:“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先说的是身高,然后是肤色,然后是眉、肌、腰、齿、面部。由此可见,形在这里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在佛教中有所谓五根,即眼、耳、鼻、舌、身,而主管它们的是意即心。放在一起,眼耳鼻舌身意,是谓六根。它与儒家的耳目口鼻形为官,而心为君这样的理论,是极为相似的。 在相隔遥远的中国和印度,古人的理论有这样高度的相似,只能说是人心相通吧 。 现在人们懂得,人的相貌与心灵相比,更重要的是心灵。我们不能因为有些人有外形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古人虽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做法上,还是有问题的。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于多次参加京城“会试”而不中的举子,还是可以有些优惠的,就是挑选一部分人直接去做官。 在清代,这种办法称为大挑,而挑选这部分人的最主要条件之一就是长得好看,也就是要五官端正,像个做官的样 ,其标准据说是与“同田贯日身 甲气由 ”八个字形相类比。同、田分别为长方和方脸型,贯为大头身高,日为上下匀称,这都是好的体态;身字则表示歪斜,甲、头大体小,气、双肩不平,由、小头大肚,这样的体型就要被淘汰。总之,要长得高大、富态、匀称,方脸或长方脸,说话也得体等等。大挑一般每六年举行一次,当然,这要看皇帝是不是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词的含义,也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 。 如今人们所谓的五官,一般就光是指头部的这些器官了,也不去管它是几个, 把五作为一个虚数就是了。例如,过去医院有所谓五官科,如今都改为分得更细的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科了。又如,一个《五官争功》的相声,就只有眼耳鼻口四个官。有人没有看到古人的说法,不管五官的起源,就“妄议”古人,说人们算错了或者一开始就只是一个虚数之类的话,这是一种浮躁的表现。 有的相士,也就是相面的, 以眉、眼、鼻、口、耳为五官 ,这也是一说。不过,眉在各种实际功能上与其他四官恐怕难以相提并论,差得太大了。作为一官,大概也是只是好看罢了。不过,话又要说来,我们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官,不也有只是作为摆设的吗?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40182 次阅读|9 个评论
重温经典:荀子之《劝学》
热度 1 duke01361 2014-9-19 09:38
以下黑体字为曾经摘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红体字部分可能很多人未曾读过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潘学峰注释:这是探讨了Nature versus Nurture之间的关系,显然荀况兄上不懂“基因与环境互作”决定了很多人的性状,包括品行、学识和智力等等都需要通过“基因-环境互作”更不懂“表观遗传控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潘学峰注释:荀况先生再说,一定要善于借助外力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潘学峰注释:出国与回国与爱国和叛国无关;同样,如果一个单位不养爷,最好去找养爷处。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潘学峰注释:这里说的有些颠倒,和前文的主题思想不特别搭界。现在很多的荣辱都不是因一个人的品德,争名逐利,脸皮很厚或敢于献身或献金者,掌权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潘学峰注释:这也要看所在的环境条件;志向远大固然应该,但更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土壤,俗语曰:到了什么山,唱什么歌!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3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孟子、荀子和孩子
热度 2 fdc1947 2013-3-21 06:57
近些年来,越来越时兴教小孩子学《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许多很小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都会背这几句。我小时候没有读过这个《三字经》,因为从国民政府时期开始,它就早被排除出正规教育之外, 49 年之后,更没有人提起这种老古董。那时候,除了课本之外,也极少有现在这样的儿童读物和教辅读物,因而,那时候我只听说过“老法头里”(即“过去”之意)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的。我们小孩子们倒会一些与《三字经》、《百家姓》有关的儿歌,如:“人之初,鼻涕拖。拖得长,卖得 qiang (“贱”之意),拖得短,买只碗”,又如:“赵钱孙李,隔壁打米 。……, 屎大、屎孔(司徒、司空),百家姓终”。 到了中学的时候,才知道孟子的学说是主张“性善”,同时也知道荀子的主张与之对立,认为是“性恶”。不过,那时候,正统的思想是反对“人性论”,认为“没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即人的阶级性”,而且引用鲁迅的话:“《红楼梦》贾府里的焦大,决不会爱林妹妹的”。 孟子和荀子都是“大儒” ,但是 在人性的问题上观点对立。 孟子对于性善的解释是: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是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 是非之心, 就是智。仁、义、礼、智,这些善的东西是人生来就有的,这就是人性本善。 荀子却说:“ 人之性恶”,其善是人为的、是修养的结果。他说,人性好利,如果顺着好利的人性,那就要争权夺利。人性嫉妒,顺着此性,就贼害他人。人性好声好色,顺着它,就生淫乱。为了防止争权夺利、贼害他人、淫乱生事,所以要用礼义之道来教化人们,以达到善。 如果把人性解释为人的本性,那么,我想,究竟是善是恶就需要看看婴幼儿的表现。婴幼儿的性是天然的,可算作本性。大家都见到了婴幼儿的表现,像我这样的,不但见到了子一代,而且见到了孙一代,自己的、别人的,见到过许多。大家都看到,婴幼儿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吃,很难看出婴幼儿有什么“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 ,相反,当婴儿认识他的母亲之后,就不允许别的小孩接近他的母亲的怀抱,颇有些自私自利,也颇有些嫉妒心。如果去仅仅只有小儿在场的游乐场,就会看到,在没有成年人干涉的情况下,那里通行的只是“丛林法则”,完全是你抢我夺,强者统领。在人们没有把自己的社会性影响婴幼儿之前,所谓人性几乎就是人的生物特性,即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的特性。 如果把婴幼儿这样的自私自利的行为称为“恶”,那么似乎荀子的理论比孟子的更有根据。 为什么在小孩子身上表现的非常清楚的本性孟子会看不见?每个人可以有他自己的猜想。我的想法是,成年以后的孟子一心想做圣人,并没有认真观察过孩子,他自己甚至可能也没有孩子。 在孟子当代人、他的学生、离孟子时间不远的汉代人的著作中,似乎都没有说到孟子的孩子。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要么他的儿子不成器,要么就是没有亲生儿子。 我想,没有亲生儿子倒也是可能的,何况孟子离婚了。 孟子离婚?是的。关于孟子离婚的记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荀子说的,《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 唐·杨 倞 注:“孟子恶其败德而出其妻。” 另一种是现在大家熟知的,说孟子想休了他的妻子,但是被他的母亲阻止了。孟母批评了孟子,使孟子“ 自责,不敢去妻”。这种说法出自《 韩诗外传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而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汝无礼,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 自责,不敢去妻 。”文中所说的踞,就是两条腿向前伸,直挺挺的坐着。 两种说法,结果不同,我们相信谁?各人可以有各人相信的,我相信荀子的说法。为什么?首先,荀子与孟子曾经同时活在这个世界上,当荀子成年之时,孟子尚健在。上面引的那段话,荀子并不是攻击孟子,而是赞扬孟子“能自强”,只是后面指出自强还不够,应该做到“无强”,“ 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 ”。荀子和孟子一样,是当时的大儒,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他对孟子是尊敬的,他不可能对当代而且生活在同地的前辈名人孟子的家庭情况随便乱说。如果乱说了,立刻会得到人们的反驳而影响自己的声誉。而《韩诗外传》则是后世人的、至少在一百多年以后的著作。其次,在《韩诗外传》中,把母子二人在私下的对话都说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在说“故事”(并非是“过去的事情”而是文学作品)。凡是历史上把细节包括私下的话说得清清楚楚的,差不多就是文学作品。 孟子、荀子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他们都讲过许多很有哲理的话,孟子还是“亚圣”,不过,对于基于孟子思想的“ 人之初、性本善 ”,我却不敢相信,而宁愿相信“人之初、鼻涕拖”。
个人分类: 教育|47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荀子,易经,中庸章句,道德经
yue 2011-10-4 20:29
道德经2012-2.doc 中庸章句.doc 荀子2011-10.doc 易经,2012.doc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2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年学子要善于借帆行船
kexuechuanbo 2010-11-18 08:48
《荀子-劝学篇》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青年学子善假于物处甚多:一要善于与比你知识更渊博的人多交流,增长自己的知识,切忌不要同只读过一本书的人交往;二要善假于师、善假于书、善假于课堂,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与高明者交流,不要畏惧高人,其实越是有学问者,越是谦逊和容易沟通;三要善于假于物,要善于占领高地,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别人较少涉足的领域、别人很少走的路径(新的数据库、新的软件、新的史料、新的调查结果)、别人很少使用的方法,就会捷足先登,较早攀上高峰。 然而,这同走捷径不同!这也不是要去剽窃或模仿别人,而是在一定制高点上和高人、先进方法的交流和运用中,更容易碰撞出自己的思想火花,更容易激发创新意识。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3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先秦诸子,思人才政策——荀子
longfo 2010-6-10 08:23
荀子,名况,字卿,生卒约为公元前289年-238年,与孟子基本同时。 荀子历史地位的几个矛盾: 其一,先秦时地位很高,随后逐渐下降。 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呜呼!贤哉!宜为帝王。(《尧问》) 其二,著作很多,但宋明儒却不喜欢。 朱子认为:渠分明不识道理。如天下之物,有黑有白,此是黑,彼是白,又何须辨?当时未有明道之士,被他说用于世千余年。 其三,大陆学者对他表彰有加,现代新儒家却评价较低。 其四,荀子是先秦三大儒之一,韩非和李斯却均出自其门下。 要破解这四大矛盾,必须理解荀子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这就是性恶论,而要理解性恶论,首先应该分辨性和伪,性伪之分是性恶论的逻辑起点。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性恶) 性恶论最基本的概念有三,即:性、恶、伪。 概念之一: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恶)荀子之性指人生而自然的状况或资质,即所谓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这里所说的生之自然之资的性,主要是指身体器官的物质欲望。荀子讲: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性恶) 概念之二:恶,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 由此可以得出以如两个结论:首先,荀子并不以物质欲望本身为恶;其次,荀子只以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的结果。 概念之三:伪,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悖乱也不治,是以为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性恶)这种受到礼义法度矫饰后的人性,在荀子就称为伪。即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与性直接相对的一个概念,特指后天而成的道德品质: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 荀子以此具体解释了社会生活中的情况:今人饥,见长者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性恶) 荀子区分性伪,主要是想说明人并非先天具有善性,善性是后天养成的。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荣辱) 性恶论的起点是对性的特殊界定。性指人生而具有的各种物质欲望,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必然使天下不宁,故而将其称为恶。为了防止这种恶,必须进行教化,从而使人得到礼义之文理,达到善,而这种后天形成的善就是伪。荀子将这个整个过程叫做化性起伪。 性和伪的关系以这一表述最为简洁: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人有认知的能力在荀子叫做心有征知。心有征知是荀子的重要思想,这个思想包含这样一些环节: 环节之一:人心有辨 。荀子承认人天生有一种认知的能力: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非相)人禽之辨是儒家第一等的大问题,但各家看法却有不同:孟子是以仁心善性来区分人与禽兽的不同的,即所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则以人心有辨,心有征知来作为人的特征。荀子思想有明显的智识主义特征。 环节之二:知礼知义。 荀子之知不以自然为对象,而是知礼法。用他的话说即是:故学也者,礼法也。(修身)由此,荀子提出了一个著名思想:唯圣人不求知天。这一思想在荀子又叫不与天争职: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也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论)荀子讲心有征知,其对象并不是自然界,而是社会,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环节之三:虚壹而静。 荀子讲认知,是先秦儒家中最为详尽,在这方面他确实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虚壹而静: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解蔽) 环节之四:知道守道。 心可以知道,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在荀子看来,如果人们通过心知而知道了礼法,就可以达成善,成就伪了。故人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解蔽) 荀子性恶论的起点是性,性自然发展的结果为恶,但同时人又有心知,通过这种知可以通晓礼义法度,通晓礼义法度之后,人按照这种礼义法度而行,也就可以达至善,成就伪了。这样,荀子的性恶论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在哲学思维中,人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非此即彼,一定要在对立的两方之中找出所谓正确的一方,而没有注意到,有些看似相互对立的两方在一定情况下其实是可以合并共存的。 由此引申出两个问题:1、人性难道只有善或恶的一面吗?2、国家难道只能以德或以法来治理吗? 首先是在个人成德方面。 性善和性恶是人性两个不可缺少的层面,各有其作用,因此既要有性善论又要有性恶论。性善论的作用是诱导人成为一个好人,使其自觉成德,性恶论的作用是保证人不成为一个恶人,使社会在法律的基线上达到平治。 其次是在如何治国方面。 由性善论必然导致以德治国,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千万不要丢掉了自己的这个好的传统。 近代意义上大国的崛起,无不面临如何既吸取西方的长处,又尽可能保持自身特色的任务。我们对此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否则无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光有以德治国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以法治国,由于我们在总体上是性善论的传统,相对而言,在当前强调以法治国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这就告诉我们,当前我们必须进行双线作战,既要保持性善的传统,又要重视性恶的作用。要保持性善的传统,因为以德治国即由此而来,要保持性恶的传统,因为以法治国即由此而来。那种认为在今天再来研究性善论和性恶论已经没有意义的看法,是十分幼稚的。 总之,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有其合理之处,如何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使命。 问题在于,既然荀子的理论可以成立,但为什么后人对荀子理论还有那些批评呢?为什么法家的代表人物出自儒家之门呢?或者说,荀子理论究竟有没有理论困难呢?因为荀子的思想存在矛盾,既然人性是恶的,为什么还要去遵守礼仪道德呢。 对此,荀子自然也有办法,这就是重法。他告诉人们,在礼义之前,人们必须去行,行则好,不行则罚。 如此说来,人依礼义而行的原因完全是外在的,并没有内在的根据。在内在的欲望和外在的礼义之上,并没有一个东西指引人们的方向,礼义法度无法成为人们的自愿行动。荀子无论如何解决不了人认识到了礼义法度之后,为什么必须自愿依此而行的问题。 这就是荀子思想中隐含的内在矛盾,是荀子的致命伤。由于有这个致命伤,荀子必然走上礼法并重的道路。 荀子思想的重要特点, 是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强调 治之经,礼与刑 (成相)。孔子和孟子都没有完全否定法的作用,但荀子对法的重视程度却大大超过了他们。 总之,荀子认为,为了制止社会向恶的方向发展,圣人制定了礼法;为了防止人们不遵从礼法,必须援法入礼,礼法并用。由性恶论过渡到隆礼重法,有强烈的必然性,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出自荀子门下,不是没有道理可循的。 荀子的性恶论导致其对天没有敬畏感,天只是一个自然的天,于是在现代流行起来。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一段时间以来,这句话特别流行。这样一来,人还怕什么呢?当然,严格说来,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有一个东西可以补这个空缺的,在这个东西失位之后,这个空缺再也补不上了。现在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大多都是这样造成的。 总之,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我们原本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但近代以来,随着打倒孔家店的一声叫喊,这种传统一夜之间就被打翻在地了。与此同时,我们真诚接受西方思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这些思想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撑人们的心灵,也是一个问题。 传统没有了,引进的又不怎么管用,我们能够拥有的便只有一个虚无,正所谓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如何重建人们的信仰,是我们现在必须认真思索的大问题。
个人分类: 伯乐论|2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言大义
BaoHaifei 2009-10-9 12:05
微言大义 鲍海飞  2009年10月9日 近一段时间,一阵大影视风席卷过来,人们欣赏了《大话西游》、《大宅门》、《大国医》,《大染坊》等不少影视作品。我于是搜寻起大来,真是《大开眼界》。但却无意间发现了那么多的小,《小花》、《小保姆》、《小夫人》和《小兵张嘎》!不过,这些小似乎都过时了。但随着深入探究,还发现了其他很多的小,这些小却让我更加深思。我感觉到,唯小方能近,进而品,才能存之于心,穷其奥妙,乃知其大,足见其容。 人常喜大而恶小,于是称呼为大人,说起话来就大话、大言不惭了,进而顺理成章地大踏步,大跃进啦!谁不好大喜功,最后大家皆大欢喜呢?然而事实上,殊不知小,那也是相当的利害!以小见大吗!小总是和大相伴的,搞不好,就会大祸临头。那一个小小的烟头竟然导致一片森林、一座大楼化为灰烬,那是人们多少的血汗和资源啊!在商业上,一个小数点位置的偏差会带来多少利润的盈亏。在科学上,一个 差之毫厘 的计算偏差,会导致工程上 谬以千里 的失误啊 ! 古之学者对小早有心得。荀子在《劝学》中就有论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而 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是告诫学者要潜心持久治学啊! 现代的人们则更加生动地描述如何治学,在学习上千万别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而鲁迅先生更是直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个人来说,学到本领便是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学来的知识,终究有一天,应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利于国家、人民和自身。 在为人上,孔子说小人难养,因此,且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不要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鼠肚鸡肠。三国的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告诫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之道。 个人得失,事小;国家得失,事大。有一个因小失大的故事多么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道理。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里奇蒙德伯爵享利拼死一战,这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查理三世只因为: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能不引以为戒啊! 人们都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国家治理上,更是如此。正如 老子 说 :治 大 国如烹小鲜 。 辛辛苦苦的十年磨一剑,最终铁杵磨成针,如果不防微杜渐,那就会导致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之多。我们要强调团队,我们要重视个人!不要忘了,那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能当一人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 在现代管理上,信息流、物流和人员以及纷繁的社会变化,更让人体会到一个团队,即使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因此,事无巨细,要明察秋毫,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评判是非功过,要论大功不录小过,更应杜绝 意在私一人之恩,钓天下口之美誉 。人员要物尽其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虽然人微言轻,但瑕不掩玉,要知道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个体智慧的杯水车薪会成就浩瀚的大海和富饶的森林!我劝天工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开创一次又一次的远征。当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11号飞船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那神奇的月球表面时说:这是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One   small   step   for   man ,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那是人类多么自豪的话语啊! 还有那么多的,那么多的 ,我的思绪在那宽广的野地上,我仿佛看见草地上那朵朵小花在吐露着芬芳,那阵阵的微风将那朵朵白云轻抚,那山涧小溪水朵朵浪花晶莹剔透,在欢快地奔腾着流向大海。
个人分类: 随想|3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