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学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行政主导的全民急功近利 何时休?
王惜宝 2010-2-7 18:54
当今社会,欣欣向荣!不过也人人浮华,心心浮躁!一个人想不浮都难啊!为啥啊,领导逼的! 你看全国的GDP年年增长10%,你的业绩不增长10%能行吗?达不到10%,你是落后分子,就会有挨K的危险! 因此,大家就不难理解年年出现的各省的GDP总和大于全国的GDP增长率的现象,不这样才奇怪呢! 诚然,对于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企业公司,领导作这样的要求不算为过。奇怪的是在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高等学校以及以科学探索为宗旨的科研机构,眼下照样也是年年定量的业绩递增要求,而且这业绩要求主要的也是经济(经费)和论文指标! 我不知道国家有没有下指标给教育部,也不知道教育部有没有下指标给学校,方正作为普通教师的一员我已经接到了学校下派的不断递增的业绩要求。 企业创造效益可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研发新的产品。先不说老师的业绩该如何要求,光说老师要创造更多的业绩要靠什么? 也许在领导眼里,大多数老师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够努力,必须施加更大的压力来逼迫老师今年更玩命!明年呢?后年呢? 年年都提高要求,会有怎样的结果,各位看官心里都明白....... 也许领导觉得量化的要求是最容易管理和操作的,考核容易!数字也好看!年初指标一下,年底依指标考核,多省事啊!这是领导的业绩! 行政领导的任务也许不该就这么简单地给各位老师下指标,而是应该着手如何去组织老师、服务老师,学校业绩的提升或许就取决于行政领导的组织和服务。 高等学校教育为本,育人为先,可眼下行政主导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让每个老师都难以静下心来去做好每件该做的事,又谈何出精品,谈何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以目前这种人人心浮气躁的心态如何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一切用钱衡量时
xuning001 2010-1-20 08:54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大学普遍存在的延长假期问题。作者说,大学延长假期节省了管理费、取暖费等不少费用,但却缩短了学生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学校是否应该考虑退一步分学费给学生以补偿。 大学延长假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以学期制来讲,单位课时时间可能有所减少,但是总的学时数未必减少。所以,学生们说缩短了在校学习时间恐怕会遭遇婆说婆的理,媳说媳的气的尴尬结果。但是,这位作者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是难能可贵。文章至少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1. 校方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值得我们思考。在制定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时,尤其是在改变学期时间安排时,校方是否应该征求一下学生们的意见呢? 2. 大学的学习生活仅仅是完成教学时数吗?大学教师和学生是否还有其它的任务和使命? 3. 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方是否一切都可以以钱来作为政策调整的衡量标准?是否应该重提大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考虑到现在大学普遍欠款,并且数量不小,在许多方面,校方领导者确实很难解无米之炊。同时,我还考虑到,自五四以来,大学总是在改革改良的关键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社会道德的引领作用。但是,今天,我感觉很难看到大学的生气和活力,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钱来衡量,的确令人忧虑!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拿来与读者分享和思考: 当你的一切储蓄明天就会一干二净的时候,勤勉就似乎是无用的了;当你对别人诚实而别人却必然要欺骗你的时候,诚实就似乎是无益的了;当唯唯诺诺混日子才可以苟全性命与财产的时候,就没有要拥护真理的理由了。一个人的德行若是除了现实计较而外便没有别的根源,那么如果他有勇气的话,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就会变成一个冒险家,如果他没有勇气的话,他就会只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怯懦的混事虫。
个人分类: 论坛|4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的确做得有点过
hhanb 2010-1-7 11:54
北大 2009 年突击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还是在力排众议中前行着。本人此前也曾凑过热闹,对这一在北大看来具有改革意义的事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这一举措有失公允。因为北大不是私立学校,北大是全中国人的北大,既然是这样,那么北大推出的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不应该违背公平这一基本原则。再说,即使是北大权力再大,威望再高也不意味着,他就有权视教育公平于不顾。 按说这事已经过了最热闹的峰值,可是薛涌这位北大校友又跳了出来,再次拿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事,他偏偏拿出的是哈佛这所私立大学同北大进行比较。看得出薛先生的用意很明确:人家一所私立大学都能将教育公平原则置于重要位置,而北大作为中国公立大学的旗帜,却可以将教育的公平原则丢弃在一旁,任由自己指定几所重点中学,说招谁就招谁。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远够不上嫌贫爱富,但广大农村学校根本无缘,这就让人觉得有些过分了。而据薛先生介绍,美国常青藤大学普遍遵循的规矩,是给贫困生和弱势阶层子弟提供各种优惠。为此,哈佛大学招生院的做法可谓是颇费心机,想方设法将照顾穷孩子读书落到实处,而不是摆摆花架子,走走过场。 巧得是 2010 年 1 月 6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个德国人眼里的中国高考,在这篇报道中,一位德国小伙子居然说出了中国式高考最诡谲的要害之处: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能不能少跑美国、欧洲,多跑跑西海固?这一问,连我都觉得脸上发烫。这些年来,高考改革可谓是出招频频,可就是将农村抛的越来越远,农村孩子读大学难,读名校更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一点就连总理都急在心里。 如此看来北大的做法是有点过。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学与科研关系刍论
罗时光 2009-10-12 00:39
教学与科研关系刍论 --- 以高校外语教学为例 罗时光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似乎历来就深受教育界之关注,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将其列为教学研究抑或教改研究的项目之一而倍受重视。然而,从客观上、以及现实的操作上来说,我们的做法却往往恰恰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二者的关系虽然简单明了,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往往无意识地南辕北辙,动辄将二者关系任意割裂甚至倒置。这一切皆源于我们习惯性地抑或常识性地坚持一种可谓完全颠倒的错误认识之必然所致。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日语教学经验,对之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分析。那么,首先教学与科研究竟有何关系呢? 一、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辩证统一 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当中,其必然会深刻地领悟到教学与科研实乃一体不二、相辅相成之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笔者正是于多年的日语教学当中才深刻地体念、感悟到了这一点。在担任日语系高级日语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就深刻感慨,倘若我们教师对教材当中出现的大量的高难度的日语词汇、词义辨析乃至日本深层传统文化等,不去进行深刻的专研及不具备相关广博的学识的话,则势必难以胜任该课程之讲授的。 比如,高级日语教材第一册就出现「言霊のさきはう国」(中文译为:语言灵力兴盛之邦)这样一个单词。 (P8)这里,首先是「さきはう」一词,学生们在现代日语词典里是不可能查到的。因为它根本就是一个古语「幸はふ」,在日语古语词典里释义为「栄える」、「幸運に会う」(繁荣、幸运)之意。 (P495)在此「は」通常念做「わ」、「ふ」念作「う」,整个单词念成现代日语即是「幸わう」,即「豊かに栄える」(繁荣兴盛)之意。倘若日语教师平素就缺乏日语古典文献之阅读基础的话,则对「さきはう」这个词,就必定要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束手无策。可见,作为大学教师,若无平素之科研,又何来高水准的教学呢! 又,在「言霊のさきはう国」这个词中,对「言霊」一词的释义, 亦决非只可凭着一点点表面的词义揣测或胡弄,我们就可被堪称为是所谓的教学能手的。 因为此词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本神国词汇,显示了日本最深层的传统文化之精粹,即所谓日本大和魂神道神国思想之根本核心灵魂理念的集中表现之一。日本复古神道之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就在其国学理论之奠基作之一的『語意考』中大昌其所谓神国「言霊」论,以极力标榜其所谓神国大和民族之万邦无比的优越性 (P396),日本神国军国主义之根本思想源流亦可谓尽皆渊源于此。对高级日语课中出现的这些词汇,倘若日语教师们未做过精深的阅读甚或研究,是不可能准确理解,并作出清晰地讲解的。这就足以说明大学教师之学问、科研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科研、学问才真正是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亦更是高质量教学的根本、绝对的保障。 反之,于日语的教学当中,通过教学以及对学生提问的解答,亦大大地促进了我们教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业务能力越来越高,学问越做越好。笔者诸多关于日本大和魂神国思想的系列论文,便是在教学当中引发的思考,及为了解决教学当中的难题而获得的一点点心得,感慨非凡。可见,教学亦可促进科研,此言实在不虚。所谓教学相长的意义亦莫过于如此。 由是观之,对于一个大学教师而言,从事外语教学,首先需要在外语语言上痛下功夫、刻苦专研,必须具有平素的科研积累。同时亦还须得有广博的学识,也即是说,日语教师即便是担任一般的基础日语课,也必须对日本的文化、哲学、宗教等有所研究,方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这也是出于对外语学科教学的需要,正如北京大学日语系博士生导师刘金才教授所说:我们外语学科的学生要增强人文素质和思辨能力,就必须加强文化课的教学,并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对象国精神文化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和逻辑的探究与分析。 (P2) 故可一言以蔽之,唯有扎实的科研、精深的学问才是精彩的外语教学及课堂的根本前提与保障。 以上所举亦只是日语教学之冰山一角,同样情形可谓遍地皆是,实在无法一一例举,这尤其是诸如笔者所担任的日本文化、日中文化比较之类的课程就更加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教师们还必须首先是个学者,而不能只是个一问三不知的教书匠。换言之,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如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虽是如此的简单明了,然我们却往往无意识地不明其理、将其关系割裂乃至颠倒,使得教师们的专业水平难以提高,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令学生们大失所望,以致被有的极其优秀的同学批评为误人子弟,害人不浅。那么,我们这些颠倒的认识于平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二、教学与科研关系之认识误区分析 (一)、本末倒置、割裂肢解,自我定义为教学型 教学与科研之如上纯然一体的关系,在我们现实的实际操作中,却往往被肆意割裂乃至颠倒。也正因为极其不明教学与科研之本末主次及其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之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我们往往无意识性地、普遍常识性地认为,唯有课堂教学才是大学教师的本怀,及全部、唯一的工作;并由此认为,所谓搞科研、做学问便是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进而是对教学工作的障碍,是教师们只为自己盘算着想、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不敬业表现。基于此认识,我们往往无意识性地将所属单位界定为是所谓的教学单位抑或教学型大学。 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之下,各大学普遍推行的诸如学生评教、督导组监督、教师同行相互听课等重视教学之必要管理机制抑或管理手段,便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本不该有的负面影响,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对教学的某些危害及遏制。这是因为当我们无意识地割裂甚至颠倒教学与科研之纯然一体之关系,将科研从教学中排除,视课堂教学为大学教师工作的全部与唯一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在偏颇乃至颠倒的认识之驱动之下,将原本于主观上重视教学之学生评教、督导组监督、教师同行相互听课等积极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中推向偏颇甚至极端,如此客观的危害、遏制教学之负面影响与必然要素便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所谓教学单位抑或教学型大学之无意识的自我定位,从实践上、客观上来说,实在是可谓偏颇乃至颠倒的极端认识,有害无益。 又,从逻辑上抑或理论上来说,倘略我们加以理性的思考便不难发现,于大学而言,不仅教学型大学之提法不妥,就连所谓科研型大学甚至教学科研型大学之提法亦失之偏颇。换言之,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而言,将大学分为这三种类型之分法及提法,均是不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因为此三分法及提法均割裂甚至颠倒了教学与科研之客观的纯然一体之关系。如前所叙,我们已经明了,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既然科研是教学的本质、灵魂及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故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则所谓教学型之教学便缺少根本前提及内容保证,不仅割裂偏颇,更可谓本末倒置,犹如无灵魂之躯体,因而是极其空假虚伪的。又 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 ,科研不离教学,故所谓科研型之提法亦是偏颇极端、不合大学教育之精神的。再看所谓教学科研型之提法,虽于表面上比前二者趋于周全,但亦有将教学与科研当作两个相互独立的物体之嫌,有悖于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之辩证统一关系,故此提法仍是不妥的。最后,既然教学与科研二者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那么,我们将其三分之划分法及其提法,便是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割裂、肢解,如此,我们的认识便断无正确之理。由对教学与科研关系之理论上、逻辑上的割裂、肢解乃至颠倒的认识,则必然逻辑地导致了我们于现实上客观的种种认识误区及其所产生的对大学教育之负面影响乃至危害。而此认识误区,往往又更易寄生于外语系,实在不可小觑。 (二)、观指为月,把教学方法当作教学本身 在以上错误的认识思想指导之下,源于所谓教学型之自我定性,视课堂教学为大学教师工作的全部与唯一,则我们必然会进一步滑入更深一层的极端,于无意识当中把教学方法当作教学之本身而不能自觉,此亦为上述错误认识之逻辑发展的必然。在客观的现实上,此种情形亦的确可谓屡见不鲜啊。 然倘若我们以理性而观之,则不难发现,于大学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其实是由教学内容与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二者构成,前者是主体、本质、灵魂、内容乃至目的,后者只是达成前者的手段、方法而已。二者虽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教学当中,但手段毕竟不是目标。这就犹如我们以手指月而把手指当作了月亮一样,然手指毕竟不是月亮。 对于我们常易陷入的这个思维误区,佛教哲学早已有着极其深刻的揭示。正如《楞严经》所说:如人 以手指月 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意思是说,就像有人用手向我们指示月亮,我们就应当顺着这指示去看月亮。倘若我们只以手的指示就以为是月亮了,则我们不仅看不见月亮,就连那手的指示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把指向月亮的手当作月亮了。亦即把手段、方法当作了内容与目的,实在是愚昧。故其他经典便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批评,如 《楞伽经》便有云: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 、 《大智度论》亦云: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 我们于平常的工作中过分地强调教学方法而极端排斥甚至仇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尤其深化,也正是此愚昧之举的典型表现。佛教哲学这些深刻的譬喻及批评,预示着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这些错误愚昧的思维及其作法做出深刻的反思。 同时,从逻辑上来说,作为教学之主体、本质、灵魂的教学内容,又是来源于学问与科研,故教学内容之本质即是科研。换言之, 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之本质、灵魂及内容, 故 教学实由教学内容之科研与教学方法二者构成。 由对教学与科研一体不二之关系的割裂乃至颠倒的认识前提出发,我们必然 轻视乃至排斥科研,甚至 不可避免地在内心底里产生一种极端仇视的 莫名情绪, 将科研从教学中排除, 如此,教学便丧失其内容与灵魂而成为教学技巧,犹如失去灵魂的躯体。 此时,教学之本质便是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手段,并进而必然客观地、逻辑地使我们的大学及其教育本身最终在本质上变成 观指为月之 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方法的患滥基地,及 巧妇强为无米之炊的闹剧场。如此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只要躯壳不需灵魂,犹如猴子尽捡芝麻却丢西瓜,致使教学在本质上名存实亡,如此重视教学,实无异于取缔教学。 如此,我们的大学便最终与真正的大学精神及其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分道扬镳。 此点亦似乎对外语系影响甚为严重,值得关注。 (三)、对个体之教学评价,非类相比、牵强附会 以上的错误乃至愚昧的认识及其思维方式,亦充分暴露了我们于认识领域非理性的一面。在现实当中似乎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倾向,也即很多教师动辄就认为,学问、科研好的教师一般教学都不好,故重视科研并非是大学该做的事。毋庸分析,此种认识首先皆源出于前面我们所指出的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之错误的认识,故此不再赘述。 然倘若说前面所述之几点认识误区是源于我们无意识的思维及其结果的话,则我们现在对一个科研好的教师动辄就妄下如此不实教学评价,就属于个人主观的意识问题了,换句话说,已变成了个人之人格、道德的问题了,从而与大学教师之高尚人格风范格格不入。这首先表现为于主观上为自己的不学无术作掩饰及辩护,其次便表现为以攻为守、主动攻击他人,以论证自己堕落存在的合法性。在此非道德的论证过程当中,我们往往会采取非类相比、牵强附会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比如,我们动辄就会举出数学家陈景润,说他学问虽好课却上得不好。此传言是否属实,我们暂且不论。那么,科研、学问好的教师课却上得不怎么好的教师是否存在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倘若该教师科研、学问也很差的话,则其课堂教学势必更加糟糕,这一点却是不可否定的。也就是说,科研、学问好课却上得不好的情况,其实是因为每个个体之其他差异所致,比如个人口才、是否善于表达等所致,换言之,课堂教学不好并非是科研、学问好所致。对某个教师个体之教学评价,我们往往以其某弱处去和其他个体之相应长处相比,从而得出某个个体以其弱处而导致的相对的教学不好,乃是源于其最善长之处的科研、学问所致,就实在是张冠李戴、胡乱比附,大失公允,此即谓之横向非类相比、牵强附会之非理性思维方式。此亦似以外语系之评教表现为最。此故对任何一个或一类教师之评价,应该如此说才是公正的,即对任何一个教师而言,倘若其科研学问好,则其教学相对于他自己纵向比较而言必定更好,反之亦然;又一个上课(口才、讲课技术好)受欢迎的教师,倘若其科研学问也好的话,则其课堂教学势必更精彩更真实有力,反之则相反,因此科研是必须的。如此换位思考,教学与科研之关系,及对教师个人之评价,才始见真实与正确矣。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已充分明了, 于大学而言,教学必须以科研为根本前提及保证,因科研与学问乃是教学的本质及内容;同时科研也必须通过教学来促进,因教学是表现科研的现象与形式;二者 一体不二,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浑然一体,辩证统一 。又于主次关系上来说,因教学的本质及灵魂乃是科研与学问,故科研是本质是内容,教学则是表现科研之必然必须的现象与形式。故教学实由教学内容之科研与教学方法二者构成。因此,倘若我们割裂、颠倒二者之关系,轻视乃至排斥科研,则教学便必然丧失其内容与灵魂成为教学技巧,名存实亡; 并进而必然客观地、逻辑地使我们的大学及其教育本身最终在本质上变成 观指为月之 教学技巧抑或教学方法的患滥基地,及 巧妇强为无米之炊的闹剧场,从而使得我们的大学最终便与真正的大学精神及其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分道扬镳。 而此种认识误区及倾向又以各大学之外语系为最,实在是值得我们这些外语教师们深思。 又大学依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讲授学问之场所学园之渊源 (P44),决定其本质乃又是学者讲授学问的地方,故大学教师之本怀便是做学问、搞研究,以精深广博的学问强有力地支撑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大学教师们还首先必须是个学者,必须拥有学者的浓烈情怀及高度自觉,是纯为做学问、传授学问而来大学任教的。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由可能在本质上、内容上、客观实践上为大学生们提供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为令学生们无限敬仰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此点对外语系教师似更为紧迫富有意义。 依此客观之理,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大学教师乃至外语教师,担任日语课,我们不仅首先需要在外语语言上痛下功夫、刻苦专研,以精深的关于日语语言方面的科研来支撑课堂教学,以成就纵向之外语教师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必须得有广想甚至中西之哲学文化等有着广泛的猎摄乃至研究,尽量做到文史哲外兼通,如此方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课堂教学,以达成横向之外语教师的向上追求。纵横捭阖,精深广博,方始堪称为一名合格的日语专业之大学教师。在这方面某些一流大学的外语系及其教师们给我们树立了绝好的榜样,如北大日语系博导刘金才教授便是这样的外语教师之典范,虽身为执教于外语系的日语教师却通晓日本历史文化,文史外兼通,驰名于学术界。其于北大历史系跨学科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并撰写精深的跨学科博士论文《町人伦理思想研究日本近代化动因新论》等 ,均显示了其纵横捭阖、精深广博之外语教师的优秀学者风范。而这些倘非建立于我们前面所分析指出的正确的大学及大学教师观的基础之上,是绝难出现及成就的。 作者简介:罗时光( 1973- ),男,江西丰城人,苏州科技大学日语系讲师,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从事日本宗教思想文化研究。 本文摘自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4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yuelugj 2009-10-8 20:33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来源:南方网 作者:熊丙奇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一位,即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十分短暂的两年时间的新中国基础教育,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宝 丰,1951年只身远赴香港,之后崔琦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毕业后在金文泰中学修读一年预备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学,但是他选择了教会的奖学金,赴美留 学。 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随父移居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之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修。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赴美求学。 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的本科为台湾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 概而言之,虽然媒体总想寻觅这些华人科学家们与中国教育和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报道高锟获奖时,说他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8 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我们的教育与学术其实都没啥关系,有两位为西南联大毕业生;有两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有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如果说,华人诺奖获得者的这种教育经历分布有诸多偶然,那么,不妨再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在总共12位获奖者中,只有袁隆平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王选(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4位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大学生。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周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达到2907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是,在杰出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大陆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严重的不足不仅与美国相比如此,与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办学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 距。 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以及内地几所著名大学的排名要低于香港和台湾地区几所大学的排名上,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 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 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 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早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 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 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到今天并没有解决。欲解决这个问题,以笔者浅见,有必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这 方面,可从学习借鉴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教育经验做起。我国深圳地区,已启动借鉴香港地区办学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但愿这种尝试能 为我国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环境。
个人分类: 学场评论|4359 次阅读|8 个评论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pikeliu 2009-10-5 08:44
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录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它表现为学生质量的不断变化。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根据资源/声誉或学生成果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应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或者根据教育过程的质量来评价教育质量。在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对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 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质量 学生质量 过程量 评价方法 Concept and assessment approach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bstrac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al quality is a procedural quantity, which is embodied as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quality of student. When we assess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we should depend on the value-added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 or the processes of education, not the resources/reputation (or the student outcomes) that are not valid proxy variables. In practice, we will take the total assessment approach which assess the three elements of input, process and outpu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quality quality of student procedural quantity assessment approach 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和公众也日益关注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但有关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本文先对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评述各国高等教育界常用的几种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一、有关教育质量的不同观点 范富格特等高等教育专家指出,质量问题几乎到处蘑菇似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虽然一般认识到院校必须对它们活动的质量负责,但关于质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伯恩鲍姆区分了三种质量观点:精英主义的观点、社会的观点和个人主义的观点。 英国学者格林在《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一书中把人们关于教育质量概念的看法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观点 :(1)独有的、优秀的。例如,牛津剑桥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其它一般大学根本无法相比的,显然不能以这类少数名牌大学的教育作为标准衡量其它大学的教育。(2)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这种观点源于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由于可以为不同类别的院校规定不同的标准,故所有高校都有机会保证其应有的质量。这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证。但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具有静止的特征、只关注结果的评估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3)适合于目的。这是质量管理大师朱兰的名言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翻版。该定义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的接受,但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高等教育的目的。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很难把各自的目的统一起来。(4)实现本学校目标的效果。高质量的院校就是明确宣布并切实达到了其目标的院校。(5)满足消费者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的程度。 后面这三种教育质量概念实际上都来源于企业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引进教育领域后,这些定义也就引进了教育界。例如,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但什么是社会需要呢?包括不包括学生的需要、教育者的需要呢?学生有能力判断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吗?究竟是教育的过程(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教育的产品(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呢?在现实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士会把教育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主要是企业主们的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如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的创业能力。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就体现为针对性即培养人才的社会针对性。 这种质量观点最终会以学生就业率高低来判断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学者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看学生的质量。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是要通过其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一检验。所以,社会用人部门(主要是企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在社会实践中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及其所做出的贡献所作的评价,是评估高等学校教育的唯一的客观标准。 这一观点比上面介绍的第五种观点表述是更为直接,而且还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二、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 为了澄清教育质量概念,我们需要先查看教育这一概念。我国有学者提出,教育是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简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这即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可见,教育是一个过程(参见下图);这是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质量的过程。借用中国物理学界的有关表述,笔者提出,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而学生质量是状态量。 什么是状态量、过程量呢?状态量是直接描述物体和物质(包括场)的状态的物理量,如力学中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热学中描述物态的压力、体积、温度、内能,电磁学中描述电磁场的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称为状态量。中国物理学界称直接描述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功、热量等为过程量。这些量只存在于过程中,体现为动量、机械能和内能的不断变化,过程完成后,这些量就不复存在。 同样,教育质量作为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其值应是在一个教育过程开始时的初始学生质量与当前学生质量之间的差值,即学生质量的增值。不难发现,第一部分所介绍的最后一种关于教育质量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指学生质量。笔者认为,把状态量(学生质量)当作过程量(教育质量),犯了原则性错误。 事实上,许多人士在讨论教育质量时,在过程量与状态量(学生质量)之间摇摆不定。例如,一所声誉较高的大学与一所声誉一般的大学进行比较,是不是前者的教育质量一定高于后者呢?显然,大多数人不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不言而喻,两所学校的生源是不同的。如果后者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了重大进步,毕业时其学生质量接近前者的学生质量,那么我们会认为后者的教育质量可能会好于前者。这就是说,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显然采用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把学生质量当作教育质量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根源在于我们从小所接受的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难以理解作为过程量的质量。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质量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例如,近年来自企业界的质量概念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特性总和引进教育界后,尽管该概念中的实体指的是产品、服务、活动、过程,但我们往往还是有意识无意识地理解为产品满足需要的特性总和,而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 三、各种评价方法的评述 (一)作为过程量的教育质量概念的评价意义 前面提到我们不能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评价教育质量,当然也不能根据升学率、就业率等输出要素的质量,或者根据教育投入、教师素质、生源质量等输入要素的质量来评判教育质量。这些做法都犯了把状态量当作过程量的原则性错误。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科学概念,会让我们摆脱这些旧的评价框框,能促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质量的变化,真正地把学生的成长置于第一位。若以学生质量的变化值来评价教育质量,我们还需要确认学生质量由哪些要素构成。是以他的知识还是以他所掌握的技能来判断?他的道德品质是不是也是要考虑的要素?哪些能力、活动和成绩是大学经历的结果?虽然这会有测量、统计方面的难度,但把教育质量看成过程量显然是向真理迈进了一大步,这应是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接受教育质量是过程量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我们认识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意义,也为社区学院、远程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例如,不少人认为我国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或称为三起三落。据笔者分析,所谓电大教育质量(事实上是指电大毕业生质量或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时期所对应的正是我国普通高校较大幅度扩招时期。我们说,电大系统的生源变了,毕业生的质量确实也变了,而电大系统的教育质量可能没有变。 (二)采用输入指标的评价方法 我们倡导根据学生质量的增值来判断教育质量。但在传统上,最为常见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是以输入质量(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来代表教育质量。美国的院校鉴定(accreditation)以及现在各类大学排行榜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大学排行榜通常分析较为客观的指标(经费资源、教师资源、学生选择性、传统声誉等),然后根据权重(10%、20%、15%、25%等)合成一个总分。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只要有高质量的输入,便会有高质量的输出。这种评价方法向我们提供关于输入的情况,但关于大学内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输出情况却很少;也没有告诉我们: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经过大学教育后,他们又取得了多大进展。 当前,这些大学排行榜好像能帮助我们区分各个大学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排行第五和第十的大学之间的真正差别有多大?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智力测验只不过是对一个人的智力进行猜测而已。智商分别为115、125的学生之间究竟有没有差别?智力测验结果可否用来给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排序?回答是否定的。尽管学术界一直强烈抨击这种根据资源和声誉来判断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但糟糕的是父母们已经把这些排行榜当真!排行榜被用来指导子女报考大学。 当然,最为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用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效度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院校的资源和传统声誉等因素与学生发展只是有较小程度的相关。课堂教学质量、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互、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等因素要比起物质资源或学术声誉等更为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也不是说物质资源、学生选择性等因素一点儿没有影响学生发展,它们的影响是间接的且相对较小。可见,应把这些大学排行榜正名为大学资源或声誉排行榜。 (三)以学生成果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 在八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界组团前往美国借鉴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后,美国的院校鉴定事实上影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在美国,由于人们对这种关注输入的评价方法(鉴定)不甚满意,在八十年代出现了成果评价运动(outcome assessment movement)。成果评价方法强调了评估高等教育产出(outputs)的重要性,诸如学生成就、毕业情况、就业情况等。最近几年,为了监督公立大学的教育质量,美国有些州准备采用毕业考试的做法,然后根据毕业考试成绩来比较各个院校的教育质量差异。 初看来,这种成果导向的评价方法比起根据资源或声誉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要合理得多;因为如果一所大学能提供优质的教育,那么它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未来成就也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种方法显然存在着根本性的方法错误。这种评价方法是假设所有大学的学生入学时是相同的。事实上,各个大学的学生差异是相当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可根据大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好地预测他(或她)毕业的成绩。例如,预测一位大学生的GRE成绩,最好就是查看他入学时的SAT成绩。据统计,SAT与GRE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5 至0.95。学生其它表现,如职业成功、学年测验成绩、社会活动等等也与入学时的SAT有不同程度的高相关。 可见,各个大学的毕业生成果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差异。显然毕业生成果不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除非毕业生成果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调整。 (四)根据教育活动或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 还有一种评价方法是通过评价大学内的各种活动与过程(例如,课堂教学、师生交互、用于学习的时间等)来判断教育质量。该方法假设:如果大学能采取各种有效的做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会性活动,就会有高质量的大学教育。笔者认为,虽然这也不是一种完善的方法,但从前面的概念辨析角度来查看,它显然优于前两种方法。而且,这一假设并非不合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E)关于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就是这一假设的有力证明。 如果这种方法最终也要产生一个排行榜,那么这种排名至少基于一些合理的指标,而不是一些无效的指标。如果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价大学,那么会促使大学管理者们把人力、财力投入到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事务上来,并努力加以改进。 虽然这种评价方法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如果要使它更为有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么几条原则。 首先,这种评价要测量确实有效的做法,即这些做法(活动和过程)与学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或者说,这些有效的做法应是一些经验性的,而不是看起来重要的做法。幸运的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较多的,例如AAHE的有效教育原则研究。其次,如果这种评价方法在实施过程要向学生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那么问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些事实性的条目(变量),例如课外活动的次数、师生交互、学习时间等。如果是采用一些非事实性的、推断性的变量(如学术氛围、学校环境、成长感受),那么可能会有较大偏差。这并不是说,这此变量不是有效的、可靠的指标。而是在进行教育质量的院校比较中,可能会有所混淆。因为,对推断性条目的回答同一个人的个性有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如果较多地利用一些推断性变量,那么将会把院校差异与学生个性差异相混淆。 (五)教育质量的全面保证 根据资源/声誉或毕业生成果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显然存在着原则性错误。如果能确定一些客观的、可测量的变量(条目),那么最后一种评价方法将是有效的且易于操作的。如果能根据学生入学时的特征及毕业时的特征,测定学生质量的增值,再据此来判断教育质量的优劣,显然是最合理的方法。不过,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难以操作。 也许单独地采用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难以产生有效的结论,故此,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应采用全面质量改善的开放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三个阶段:输入、转型过程和输出都要注意质量。当前,各国高等教育评价也都全面地注重三个阶段。例如,英国的大学绩效指标必须包括投入、过程、输出指标,否则高等院校的效率和效益就难以测评。 其中投入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而动用的各种资源的指标,包括资金、人员、财物、时间,等等。过程指标是反映高等院校为了获得产出,对投入的资源进行组合、分配、安排、使用和努力的指标,包括资金使用去向和比例、人力配备和人员比例、物资消耗、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和质量,等等。产出指标是描述高等院校成果产出状况的指标,包括学生完成学业、就业、院校非政府拨款收入、研究成果、咨询成果、学术、经济及社会影响,等等。 四、教育评价的本质就是权力斗争 在前面,笔者提出了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表现为学生质量的变化值。但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解决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因为没有说明白学生质量是什么。借用朱兰的定义,指出学生质量就是适合于目的。这显然是无懈可击。但怎样确定教育目的呢?不同人的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人们的教育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教育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强调教育是社会福利(social good),另一种认为教育具有工具性,强调教育是商品(market good)。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就要求大学应超越下述两种逻辑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们错误地强加给它们的):公益事业的逻辑和劳动力市场的逻辑。 但人们很难超越这种对立。可见,除非每个人教育目的观都相同,否则下一个人人都接受的学生质量定义是不可能的。 我们说,对学生质量的判断事实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这反映了评价者的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而学生质量的判断是由评价者(具有评价权力的人士)做出的,那么教育质量(学生质量变化量)也逃脱不掉由评价者决定的命运。 在教育评价实践中,要考虑:评价的目的?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开展?根据评价结果要采取何种行动?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或履行都是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教育价值观的冲突过程、权力较量的过程。用现在时髦话来说,就是博弈(game)。例如,前面提到,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什么)是根据经验全面着眼于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但是哪些指标占更大的权重,哪些指标相对不重要呢,这些都是一次权力较量的过程。如果教育评价权力掌握在企业主手中,那么教育质量就是教育组织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他们更多地关注输出。而如果评价是由教育工作者进行,那么他们将采用教育质量是学生质量的变化量的观念,更多地关注教育的过程,评价时也就会倾向于根据教育活动和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如果是政府审核私立院校,那么将关注输入;如果评价公立院校,那么关注输出与输入之比,即教育投资效率。可见,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会不相同。有效的大学评价活动是与多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大学本身)的参与是分不开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360度地查看大学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总之,质量评价机制的本质事实上就是权力机制。不同的权力分配,会有不同的评价机制。由于,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于是它们各自做出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这条原则推导出其他结论,例如某国的一种质量评价机制(如,中介组织的缓冲机制)不一定适合于另一国,因为各国的权力分配机制不一样。 本文引用方法: 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页码:29-33. -------------------------------------------------------------------------------- 弗兰斯范富格特主编,王承绪等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9-435页。 Green(1994),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SR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房剑森,《21世纪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与标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年第1期。 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176页。 2000版ISO9000标准的质量新定义: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桂林,《评价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5年第1期。 Kuh, G., Pace, C., and Vesper, 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to Estimate Student Gains Associated with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 Vol. 38, pp.435-454. 张民选,《绩效指标体系为何盛行欧美澳》,《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研讨会纪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第1期。 刘凡丰,《西方大学评价的权力模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个人分类: 大学的组织与管理|69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大学教育:作为家长的期望和对策
热度 1 fouyang 2009-10-3 07:45
大学教育一直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也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最近,万维网上又爆发了一场这样的争论。其中有人还贴出了时东陆教授的文章《大学教育的目的》(原载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5)。下面,我也谈谈自己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时教授的文章对大学教育中的几对矛盾讲得相当透彻。最基本的是人文和专业的关系。人文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而专业是指某一方面的,可以用于工作的专门知识。不同的大学,对这两者有不同的侧重。但实际上这也是统一的。专业给了一个人服务社会的能力,而通过这种能力,他的人文素质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使得学生接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探索和创造精神等,也给塑造人文素质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其次,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帮助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培养人才(包括精英人才和一般人才)是大学贡献的途径之一。另一个途径,就是产生新的思想和建立新的学派。而后者也是一流大学区别于普通大学的重要标志。因为大学担负着开风气之先的角色,它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维护学术自由,不受政治和商业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大学又依赖于社会的资源而生存,不可能不顾及到社会的需求和观念。而大学自身的传统和理念在这个平衡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一流大学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 以上都是些关于大学应该是什么的学术讨论。对于我们家长,如何帮助子女选择学校和专业呢?我想提出以下几条,同大家商讨。(以下局限于讨论美国的大学。) 1. 大学固然有好差之分,但精确到个位数的排名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同一档次中各个大学的特点。比如: a. 主动性强,自己的追求已经清楚的学生适宜于到规模较大的大学(如州立大学),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争取。相反,比较被动,随大流的学生在规模较小的学校(如私立大学)能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不至于被淹没。 b. 对于主修科学的学生,其第二兴趣是文科还是工程?要知道名牌大学中,有的文,理科较强,有的理,工科较强。而三者都强的就很少。这一条对选择学校会很有帮助。 c. 对已经明确专业的,可以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培养计划而不必过多考虑学校整体的名声。专业不明确的,可以选择名声较好的学校,那里任何专业都不会差到哪里。 2. 学费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不要把它与未来的收入挂钩。就像花钱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不会直接帮助他们赚钱一样,花钱送他们上好学校,以后的收入增加也不是主要的得益。主要得益甚至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交网络,而是眼界。与第一流的教授和学生相处过后,对社会,对别人和对自己的看法都会不同。 3. 专业选择不是押宝。不同的专业,未来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都会不同。但这些都会变的。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天,要预见未来一生的最佳职业选择是几乎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任何待遇优厚的工作,如果自己不喜欢,仍然是不值得。所以发展和尊重自己的热情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走出校园后变换了专业和职业轨道。而如果在自己热爱的方向得到良好的训练,那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4. 关于教育对人生的作用,也要看具体情况。在美国,成功的道路有多种多样。很多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成为非常成功的商人,政客等。但这不等于教育没有价值。应该看到,那些自学成才的人,他们的童年和家庭有着我们华人家庭所没有的见识,经验和关系。我们可以读读股神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他的家庭并不显赫,他在童年也不是一个天才。但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做他做过的那些事。作为新移民,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自己个人的经验。我们所熟悉的成功之路就是读好书,靠技术吃饭。而我们在读书方面的确比大多数本地父母强,而且也更愿意在这方面帮助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靠教育来得到优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们希望孩子不受我们的局限,走出新的路子。但我们能给他们提供的起点,往往还是指向广义的学术领域。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必要刻意去改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最好的人生。但我们同时又是人,我们的认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焦虑:我们的决定或指导是不是最佳的?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耽误了孩子?我想,这也是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引起激辩的原因: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理念被证明是错的,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误导。其实,这种焦虑是不必要的。各种教育理念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而每个家庭也有更适合自己条件的理念和做法。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强壮,美丽,聪明。。。但事实上孩子是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同样,我们的性格,学识和经历也帮助和限制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全能的。所以这些讨论,不是分出是非,而只是取长补短,相互切磋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百感|42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佛的幸福课 转
pikeliu 2009-9-25 10:35
哈佛的幸福课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小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小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小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剎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汉堡,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四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它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1.什么带给我意义?2.什么带给我快乐?3.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它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象,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 成功没有快捷方式,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 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 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 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 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 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上这门课,真是一种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学习。」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事实上,这门课并不会帮我拿攻读学位的学分。但比起其它课程,我更喜欢做这门课的作业。 在哈佛的校报上,也留下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他教心理学,同其它心理学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试图让你把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从记『感恩簿』中收获最大,在那里,我每天写下我充满感激的事情。」「上这门课之前,听到『冥想』这个词,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惊奇地发现,它真的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放松了。」「我认识的每个上过这门课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哈佛上过的最好的课。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说,它改变了她的生命,给了她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对幸福的理解,也改变了。」 甚至助教们也说,自从上本-沙哈尔教授「幸福课」以来,一年中,身体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我改善了我的饮食、睡眠、人际关系,还有人生的方向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助教称,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人」,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论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籍,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出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个人分类: 爱的教育|3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纳税人的钱与纳过税的钱
Nancyback 2009-7-24 08:29
昨夜入梦,去图书馆先师张鎏先生的工作室,与先生讨论见闻和汇报工作,心生惶恐。告先生曰:近来心神不宁,未能恪守先生遗训,在科学网屡屡发贴,有违先生坐冷板凳之训。先生俯视人间,目现怜悯,良久,曰:我建议你坐冷板凳十年,皆因你其时而立之年,血气太刚,今年逾不惑,将知天命,有良议密不告人,何需参悟?。重现怜悯之色。一早醒来,回味良久,先生乃神灵也。 先生一生节俭,衣食简朴,受教于先生的不仅是催化。先生曾教洗碗秘诀,先用废纸擦拭,后加洗洁净可节省。先生还传授西瓜皮的营养成分,凉拌腌制均宜。先生打草稿从不用整张的纸,并告诉到谦德庄附近的印刷厂买纸边角,一角钱一斤,做草稿够用很久。然而,当庄全师弟在日本遇到经济困难时,曾受先生之托汇去 500 美元。当时的教研室参考书十分丰富,都是受先生之托去买的。先生还曾经捐献天大附中的奖励基金。 上午收到科学网的电子杂志,有多篇关于科研人员待遇的议论。看过后想起去年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梁斌师弟在青城后山的讨论。说起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师弟一语道出其中差异,纵向经费是纳税人的钱,横向经费是纳过税的钱。企业委托项目给公立研究机构一般是生产之急需,企业能够拿出的钱一般也是税后收入。纵向经费当然是纳税人的钱,是税收的一部分。然而,到大学和科学院,在职称晋升和评审指标中,横向经费不及纵向经费分值高。这分明是拿了纳税人的钱还不为纳税人做事,甚至歧视纳税人。 教师的合法收入,同样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纳税人的钱,也就是政府给的工资。另一个是为企业或民众服务得到的工资外收入,这一部分应该说是纳过税的钱。如果企业是给个人的酬劳,当事人再照章纳所得税,实际上这部分收入会成为重复纳过税的钱。 祖国可爱,几代知识分子拿的工资待遇都极低,工作却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在做先生的学生期间,先生工资只有 300 元左右,不但从未抱怨过收入低,还捐出了一大部分。然而坊间常有议论,他老先生可以中午不着急回家买菜做饭,他工资那么高,可以买些半成品,到家可以很快就餐。 现在,普通教授工资已是先生在职时的 10 倍至 15 倍,长江学者是约 50 倍,这是教授拿的纳税人的钱。虽然生活条件已有极大提高,然而,和美国教授比,和周围其它国家教授比都是不能相当的。就所接触过的现在的教授,多数没有抱怨,盖为祖国服务,爱国情操使然。但这个数额,实际上对已经稳定的教授尚能维持生活。困难在更年轻的研究者。他们本来收入更低,还要成家养孩子,买房子,常常需要买车。 一小部分教授因为所学可以直接促进生产或参与经济过程,或因一个建议、一个想法使受益人效益有很大提高,受益人愿意在税后收入中给该教授一定支持,因而生活条件稍好或个别的达到很好,似乎不应受到非议。也不应该计入普通大多数教授的平均收入。如果是给学校作为横向研究经费,则是功德。教授阶层更不应该以此蒙羞。当然和恶官勾结,里应外合骗取纳税人钱的,利用地位或特权谋取不合法收入的,把教师职位变成第二职业把主要精力用于赚钱的,当受到蔑视。 教授的职业,要有足够的学术交流,充足的信息来源,要能够和其他国家的教授坐在一起讨论、喝咖啡吃饭,特别是中国的教授还超负荷工作。这些特点,使得教授阶层的花费比普通人要高。纳税人应该理解并同意给予所有的教授够用的工资。更应该给予年轻研究者够用的工资。毕竟纳税人希望他们专心工作。能够合法得到纳过税的钱的教师毕竟是少数,不应该作为核定教授工资的依据。因为纳过税的钱的所有者对自己钱的看守,比纳税人看守纳的稅要用心。 2009 年 7 月 23 日夜于安娜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教育向何处去?
manrongchen 2009-6-7 07:58
大学教育向何处去? 这是一个问题。我看目前有两个方向:应试和赚钱。 2009年5月31日扬子晚报报道,扬州某大学一名学生因家里父亲生病,几乎一年没有上课,10门功课全部过关,而且得了学院二等奖学金。 2009年6月6日无锡某大学生,23岁女生校园开租车铺。 2009年5月3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名研究生办卖菜网络,20天利润5000元。 2009年6月6日盐城工学院,近办学生考上研究生,母校摆出超级庆功宴。 有的赚钱是被迫,有的是主动出击。而应试则成为很多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何故?何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谈经典教育
热度 2 aejj 2009-6-5 10:13
在美国最极端的经典教育(或“大书教育”,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下呆了一年,想系统的说说对这种教育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great books program。我们的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这些课程包括:4年的经典阅读研讨会,4年的数学,3年的科学课(物理,化学,生物),一年半的古希腊语,一年半的法语,一年的古英语,以及一年的古典音乐。所有课程最少花4年修完。经典阅读研讨会是我们课程的核心(书单见本文最后),太概由不到20个学生和2名老师(我们叫tutor而不叫professor,原因我后面会讲)组成,从荷马史诗开始读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原典。大一一年的研讨会读柏拉图的主要对话,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物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和诗学,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得历史著作,卢克来修的物性论,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作品。其他课程原典的分量也比教科书占得比重大的多得多:4年数学从欧几里得的《原本》开始,然后是托勒密,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开普勒,韦达,笛卡尔,高斯,欧拉,牛顿,戴德金,罗巴切夫斯基,哥德尔等人的原始著作或论文。第一年的科学课从观察生物学开始:亚里士多德、林耐、歌德的动植物分类,盖伦和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还原论的争论,阿基米德、帕斯卡的浮力理论,比热理论和理想气体理论,拉瓦锡的《化学元素》,道尔顿、盖吕萨克、阿伏伽德罗的原子论和分子论,直至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理论,不用教科书全部都是读原始的论文或著作。到高年级还要读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沃森和克里克等等科学史上重要的原始作品。古希腊语课是我们大一一年唯一用了教材的课程,在学完了一本教材之后我们开始从古希腊语翻译赫拉克利特的残篇、萨福的诗歌、柏拉图的《美诺篇》等等,以后还要翻译一点点索福克勒斯和荷马。大二的音乐课将会从帕勒斯提纳和巴赫开始,有贝多芬莫扎特到瓦格纳的歌剧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 所有课程都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没有“单纯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课”。所有的课堂都少于20人。所有的课程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获得专业的技能和特定的知识(否则的话为什么我们要读欧几里得呢?要知道欧几里得的很多东西在中国的初中我们就学过了)。想想这样的教育真是在两个极端的混合,一方面有绝对的权威:读经典,所有课必修;另一方面似乎又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所有课都是讨论(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的教育和中世纪的经院教育也没什么区别了。) 在这样一种奇怪的混合下一定有对教育这个话题本身的不寻常的体验。先不说其他的,我觉得我毕业了以后直接可以考教育方面的研究生了,因为我们在这里的很多人在教育方面实在是有太多的思考和不寻常的体验。 所以在这里我首先想说说我的体验,而不是搬出列奥施特劳斯或叔本华什么观点的替我评价这种教育。不论是我还是我周围的同学,对这种教育的评价似乎都很极端,没有模棱两可的。有人说他绝对设想不出有什么学校比这里好了,有人也说,他在这里什么也没学到。而我自己的评价也经常在这两者之间犹疑(而很少是他们的中间态)。现在看来我依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今天反思一下我觉得,当我说“什么也没学到时”,我应该指的是知识或技能方面;而当我说“没有地方比这里更好”的时候,我想应该是指的是智性(而不是智力)和德性吧。 比如我们研究欧几里得时,有时候论知识好几堂课我是根本学不到什么的,因为那些东西我在中学的课上早就烂熟于心了。所以一开始我怀着很骄傲的心态出现在我们的数学讨论课上。 《几何原本》的第一条大概是说,点是没有部分的(no part),这个东西我初中就知道,并且我觉得我也不仅仅是知道,我还应该是理解它的,就像“一个有面积的点无限小无限小,最后就是一个几何点了 ”之类的。 我把我的想当然的观点抛出来就有人问,那么为什么这个不能是我们生活中的点呢,这个“点”是纯粹的抽象吗,这是个“严格”的定义吗?什么是严格?为什么欧几里得要对“点”进行“严格”的“定义”呢。 这些问题要是在其他学校的课堂上提(我先不说是不是单单是中国的课堂),没准你会被老师一巴掌扇回座位上去,但是在这里,任何一个看似”愚蠢“甚至“挑战想当然”的问题——只要你不是没事找茬或者根本就没过脑子——都会被认真对待。我并没有说这一定就好,因为有时我真的觉得有些问题是愚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许这里的理念就是,你甚至有 认真地 提出一个哪怕是愚蠢的问题的权利。 接下来一步,按照通常的教育应该就是,老师出来答疑解惑,告诉大家 “正确答案”,给大家讲授一下极限啊或者数学公理化啊甚至哥德尔定理的时候了,然而这里做的是,讨论到此为止,如果我们中没有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关于“定义”的定义,那么讨论就此为止,你不能引用诸如啊你听说过的牛顿的微积分,希尔伯特的公理化或者 “传说中的”哥德尔定理来最终说服大家“严格而完满的封闭的公理体系的不可能性”云云,因为你手头的原始文献是欧几里得,你不能用任何的道听途说来作你的论据,除非是出于你自己的思考,除非你当着大家的面把哥德尔定理从头证出来(这里的“从头 ”是指真正的“从头”,而不是从哪本数理逻辑教科书的第一页),并且让班上最笨的那个人都听明白。这也就是说,你必须自己从你的原始文献中发问,如果你得不出答案,那么你必须继续保持这种疑惑,而不是去引用别人说别人怎么说。引用别人,你需要它的原始文献,而不是“听说”,甚至不是从教科书上的“听说”。这是这里的一个独特的原则。 这自然培养了我们的一种难得的好习惯,就是避免了做那种大而空的,飘而又玄的论证——有时候这种论证甚至难免发展成抒情了——比如某某大师学派的某主义啊,“严格而完满的封闭的公理体系”啊,“逻辑的不完全性”啊以至开始讲到了“真理的不完美”“逻辑的宿命”之类的话去了。以前碰到任何的逻辑啊数学的讨论我张口就会扯“哥德尔定理”,我没有一步一步的推过这个定理,但是我看了些书我觉得我“很懂”了,现在我知道我仅仅是对这个定理有一个“印象”而已,我没有一步步地推过(就更勿论问“为什么”了),我也没有读过哥德尔的原始论文。不过我读了欧几里得点的定义并对它有了一步步的思考和讨论,现在我喜欢引用欧几里得了。 这是这种教育对“智性”的一个训练的简单例子,通过这种训练我更多的知道了我该如何更好更扎实的思考,而不是道听途说想当然,或是用些玄而又玄的“现代的”高深的理论名词来显示自己似乎的博学与深刻。道听途说想当然是一种粗暴的简化和歪曲,而用些谁都不懂,甚至自己都不懂的高深理论,无非是出于一点自负和虚荣心罢。 我们对原子论的学习也是类似的过程,我必须把中学学得所有物理化学忘光,去读原始文献,看看他们到底推不推得出原子论,从原始的论文中看到的东西令我惊讶不已:原子论当时基本上跟20世纪的量子论差不多,是完全靠道尔顿天才的直觉 “猜”出来的,在当时基本上跟今天的“量子”一样不可理解 (虽然德谟克利特那里就有原子的“臆想”了)。更有趣的是,原子论现在变成了一个完全想当然的概念了,大部分人的论据似乎是,听说(又是 “听说”)科学家又高级的什么电子显微镜看见了原子。这又引出一个问题,都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你“耳听”别人(还是“权威”的科学家们)说他们“眼见”了,你当信不当信呢?——然而我们的讨论又是到此,老师不会说是开个现代物理的讲座介绍原子物理的最新进展。我们暂时学到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写当时科学界怎么让人相信原子论呢,答案可能让今天觉得原子论想当然的人们很吃惊:他们用投票!就像国会开会一样。当时是全票通过,然而那时根本没有原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否则也不用投票了。这又引出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直接证据”,我们在多大的程度需要“直接证据”),科学家们又能全票通过承认它的存在。。。。我着实的觉得“原子”这个东西实在是个比“量子”都要诡异的东西了。 这也许就是这种教育的好处: 更真实而扎实的思考 。下面我要说说它不好的方面,我先不说它盖不盖得过它好的方面,然而我似乎必须承认的是,它的确是个负面的东西。 比如拿原子作例子,我们在经历这样一种思考之后,我们对原子的单纯的“知识”上并没有加强多少,对我这种在中国上高中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中国的哪一个高中生不是元素周期表背的顶呱呱,然而我们学原子论时,没有人叫我们背这个表,也没人去背。 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教育似乎不是一种好的技能上的 “训练”。很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技能的训练根本就不仅仅是“训练”,它亦是科学思维形成的一个过程。罗素在批评我们的教育(至少是科学部分)时说,现代任何一本解析几何的教科书都比笛卡尔的原始论文要清晰和明了,“他们甚至要读哈维的《心血运行论》,”罗素讽刺道。确定无疑的是,一个人不可能仅仅读原始论文和单靠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就把人类2000年的科学都一步步推出来。牛顿尚且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不会比牛顿强,更何况我们只有4年。 这也许就是很多科学家对我们把科学也当作人文课来讨论的方式产生批评的原因。而我觉得,从成为科学家的角度来讲,这种教育也许是低效率的,一个 今天的 科学家,也许是不可能 单纯地 从这样的教育中产生。但是如果作为一般人想要对我们今天的科学概念做一个还算透彻的了解,这种方面应该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吧。毕竟接受教育的99%的人最后是不会去作科学家的。 当然如果谈论我们课程的核心——西方经典的讨论班(seminar)时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我之所以先讨论科学也许是因为,科学中“知识”和“思想”似乎分离的稍微清晰一点。一个很好的科学家可以造的出原子弹而不知道原子论的诞生过程,同样一个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可以不清楚造原子弹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在比如哲学、历史学或政治学中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当一个哲学老师说“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什么主义,提出了什么观点 ”时,他似乎教的不是知识,他说的东西怎么也不可能比“氢原子有一个外层电子”更可靠一些。 所以在这种场合,不依靠任何“参考文献”去逐字逐句的读原始文献就更显出它的好处来了。我们在读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时不允许使用“某某主义”或者某某思想家对其的评价,因为它们是“二手的”,它们没有经过你自己扎实的思考。顶多老师只会作一些对某些关键词语在当时的用法与今天的用法之间区别的简单讲解,或是关键词的不同译本之间的对照。然而这个工作也绝不多做,因为我们不是训练考据学家的。时代背景我们也不多考虑,虽然每一个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在文本中对他所处的时代有所反馈(reflection),但是这种联系具体怎样你是没有办法确定的,比起这种难以知晓的联系来说,摆在你面前的文本要更有确定性的多。 读经典的另一个必要性也许来源于它们的重要性,这是我想说的读经典能得到的“德性”方面。说它们重要是因为,今天漂浮在我们头上的很多概念或观念都是从这些经典文本中来的。它们讨论的问题都简单而根本,比如“正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是否能证明做一个好人是真正有好处的”,这些问题根本已经不是什么学术或哪门伦理学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基本的以至于每个人如果他想好好地生活,那么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办法绕开。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些问题作出的阐述和回答,后来的思想家或赞同或反对或自成一派,无不是围绕着这些基本的文本而来,今天到处泛滥的西方的什么主义什么观念,基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经典的源头。 芝大的名校长哈钦斯说,只有大家都认识和理解我们的文明共同的源头,才能避免这个世界的分崩离析,这种分崩离析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巨大的灾难。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认为哪怕在科学领域,这种“德性”的训练比“知识”或“技能”的训练更重要,一个精通于造原子弹的每一项工序,而不知道把这种威力用在哪里的科学家,远比一个目不识丁的平民要危险得都多。退一步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光接受原子这个概念,甚至 背得 元素周期表都是没什么用的;而体会到一个几乎是日常概念的“原子”的诞生的奇妙和激动,对他也许更有意义些。因为这是一个很牛(当然,也很时尚)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我们人人都在观察世界。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经典教育是想让我们每个人真正找寻我们之间的一些非生物的共同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相同的人,我们还来自一些相同的文明的传统。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们还需要能对这种传统进行一步步的,细心地追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更好的具备和养成扎实、全面的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技能的训练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舍本逐末,单纯地重视这种“高效率”的教育,而缺少智性和德性方面的熏陶(我不想说这是种“训练”),怕是和训练机器没有什么区别。人被训练成了机器,离奴役怕也就不远了。 最后转一篇文章,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2008-11-05 20:25:30 来源:南方周末): 大学教育是怎样完蛋的        大学新生才入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    近年我给大学新生演讲时,往往会以传播学宗师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1911-1980)的生平为题发挥。熟悉传播学的人都知道,麦克卢汉奠定传播学的基础最有名的两句话是“媒体即信息 ”和“媒体是人的延伸”,但很少有人会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为了准备演讲,我阅读了他的书信集,尝试理解他学过和读过些什么,缘何能“无中生有”地创立起一门新的学科。答案很简单——他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念的都是英国文学,读的都是经典原著。我想告诉学生的是,目下人人趋之若鹜的传播学,其实源出一个古老的学科——文学。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很容易会陷于末流。我寄望学生能像麦克卢汉一样,多读经典原著,练就批判精神。      我这番寄望,是通过麦克卢汉几段话来表达的。1934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曾致信父母说:一个人在北美取得一个大学学位,即意味着他的教育完蛋了。道理很简单,大学介绍知识的模式是把它简化,因此,一个年轻的心灵只要用上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不用多久,就什么可能性都穷尽了。不管愿不愿意,他的“教育”从此就结束了。他对他学习过的每一种事物都会有一套清楚界定的概念,他也会莫名其妙地以为,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他想重读 Wordsworth的作品来善用他的余暇,最佳的方法是重读他本科生时代摘下的那些简明而“正确”(太正确)的笔记。      时至1970年代,麦克卢汉的学术地位已难以动摇,但他对“专家”身份却深恶痛绝。他曾说:“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心智上能有足够的认真,去培养自己面对各种新处境的感官能力,所谓的‘专家’就不是这种人。这类专家是充满不安的,也恰恰因为如此,他才会专于一个方面,以取得一点点自信。”所以,他从未 “专于”所谓的传播学上。事实上,自1950年代在多伦多大学构思筹办“文化与技术中心”伊始,麦克卢汉就认为这个研究领域应该结合文科和理科的关怀与方法。      “文科(Arts)是用来提供观察的准绳和技巧,以及人类被记录下来的和已经达致的经验的。”文科,“既是出发的站点,也是归宿的所在。”      上述这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许,麦克卢汉离世前数月的某一幕最能说明。1979年,他不幸中风,左脑严重受损,丧失了大部分的阅读、书写和说话能力,这对于一个以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为终生志业的学者来说,无疑是造物弄人。在他人生最后一个春天的某日,他遥望窗外的雨景,蓦地背诵起那么一句诗:“四月煞是最无情……”在同年的除夕夜,他与挚友共进晚餐后,就在睡梦中辞世了。他壮年时“离开”了传统的文科,创立起一门新的学问,晚年却“回归” 到文学世界去。他有幸在求学期间读了文学原著,因此在他丧失了大部分的沟通能力后,残存在他的脑袋中的,不是应考笔记,不是传播学理论,而是一阕诗歌。      最近,我又给学生作了一次这样的演讲,演讲完毕,学生循例拍掌,我问他们有没有问题、意见或批评,全场默然,我只好收拾离开。此时有三个学生,拿着移动硬盘,要拷我的课件,我禁不住疾言厉色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说:我不是说过你们不要以为抄笔记、拷课件就是学习吗?走出课室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又拦住我,问如果要了解传播学该读些什么书,我说:刚才介绍过的好几种麦克卢汉的著作,都有中译本,你到图书馆借阅就是了,他的反应却是:这些都太难了,有没有简易一点的?      明显,我的教学是失败了。同学才进大学不久,就已经习惯紧握课件拥抱教材了,他们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就完蛋了!但这该怪谁呢?从网上下载材料生产出一个又一个只罗列“重点”没提出论点和观点的powerpoint课件的大学老师,难道不需要负点责任吗?老师们,你们也许都有 power,but what’s your point?      久违了的罗大佑的歌声,忽然在我耳边响起:“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陌生的旋律,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最后亮一下我们的书单 : 第一学年 荷马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埃斯库罗斯 《阿伽门农》,《欧莫尼德斯》,《奠酒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安提戈涅》,《菲洛克忒忒斯》,《埃阿斯》 修西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里庇得斯 《希波吕托斯》,《酒神的伴侣》 希罗多德 《历史》 阿里斯托芬 《云》 柏拉图 《美诺篇》,《高尔吉亚篇》,《理想国》,《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会饮篇》,《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蒂麦欧篇》,《斐德罗篇》 亚里士多德 《诗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动物起源论》,《动物结构论》,《生灭论》 欧几里德 《几何原本》 卢克来修 《物性论》 普鲁塔克 《莱克格斯传》,《梭伦传》 尼科马科斯 《算学》 拉瓦锡 《化学元素》 哈维 《心血运行论》 阿基米德,华伦海特,阿伏加德罗,道尔顿,坎尼扎罗(Cannizzaro),菲尔绍(Virchow),马里奥特(Mariotte),德里施(Driesch),盖—吕萨克,施佩曼,Stears,J.J 汤姆生,门捷列夫,贝托莱(Berthollet),J.L.普鲁斯特 等的论文 第二学年 《旧约圣经》《新约圣经》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解释篇》,《前分析篇》,《范畴篇》 阿波罗尼斯 《圆锥曲线论》 维吉尔 《埃涅阿斯纪》 普鲁塔克 《凯撒传》,《小加图(Cato the Younger)传》,《安东尼传》,《布鲁特斯(Brutus )传》 爱比克泰德 《哲学谈话录》,《手册》 塔西佗 《编年史》 托勒密 《至大论》(《天文学大成》) 普罗提诺 《九章集》 奥古斯丁 《忏悔录》 迈蒙尼德 《迷途指津》 安瑟尔谟 《宣讲》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但丁 《神曲》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论李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开普勒 《哥白尼天文学摘要》第四卷 拉伯雷 《巨人传》 蒙田 散文选 韦达 《分析方法入门》 培根 《新工具》 莎士比亚 《查理二世》,《亨利四世》,《暴风雨》,《皆大欢喜》,《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十四行诗选 笛卡尔 《几何学》,《方法论》 帕斯卡 《圆锥体截面的数学特性》 帕勒斯提纳 《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 巴赫 创意曲,《马太受难曲》 海顿 四重奏 莫扎特 歌剧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 舒伯特 歌曲 蒙特威尔第 《奥菲欧》 斯特拉文斯基 《交响诗舞》 邓恩,马维尔及其他16到17世纪的诗人的诗歌 第三学年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 美国建国的若干文献 塞万提斯 《唐吉柯德》 伽利略 《两个新科学体系的对话》 霍布斯 《利维坦》 弥尔顿 《失乐园》 笛卡尔 《沉思录》,《心智的规则》 拉罗什福科 《道德箴言录》 拉封丹 《寓言》 帕斯卡 《思想录》 惠更斯 《光学论》,《论物体的碰撞及运动》 艾略特 《米尔德马契》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洛克 《政府论》下篇 拉辛 《费德尔》 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莱布尼茨 《单子论》,《论形而上学》,动力学的论文,哲学论文,《万物美学之原理》(《Principle of Nature and Grace》)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休谟 《人性论》 卢梭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莫里哀 《愤世嫉俗》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莫扎特 《唐乔万尼》 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戴德金 关于数论的若干论文 汉密尔顿,杰伊 和麦迪逊 《美国宪法原理》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华兹华斯 长诗《序曲》 杨,泰勒,欧拉,伯努利,奥斯特,法拉第,安培,麦克斯韦等人的论文 第四学年 最高法院的若干意见 歌德 《浮士德》 达尔文 《物种起源》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小逻辑》 罗巴切夫斯基 《几何学原理 》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 林肯 演讲选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演讲选 克尔凯郭尔 《哲学断想》,《恐惧与颤栗》 瓦格纳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梅尔维尔 《班尼托·西兰诺》 奥康纳 故事选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心理学简编》 尼采 《善恶的彼岸》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波莱德尔 《恶之花》 T.华盛顿 《著作选》 杜波依斯 《黑人的灵魂》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 海德格尔 著作选 爱因斯坦 著作选 米利肯 《电子》 海森伯 《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 康拉德 《黑暗之心》 福克纳 《去吧,摩西》 福楼拜 《纯朴心灵》 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叶慈,艾略特,史蒂文森,瓦雷里,兰波的诗歌 法拉第,J.J.汤姆生,密立根,明可夫斯基,卢瑟福,戴维森, 薛定谔,波尔,德布罗意,海森伯,孟德尔,萨顿,摩根,比尔德和泰勒姆,Sussman,沃森和克里克,雅各布和莫诺,哈代等的论文
个人分类: 通识教育|87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都能考出八十分以上的课程不可能培养出人才
热度 2 qhliu 2009-5-24 22:26
人性化的考试政策 一般而言, 湖南大学 每位同学在校期间有五次半机会参加一门课程的考试:正常考试和补考、重修再考和补考、和往往安排在每年五六月间的毕业前清( 场 ) 考试。通过这五次考试者都可正常毕业。还有半次机会可称为毕业后的清 考,近年来安排在七八月间。此时,正常毕业生都已离校,不过学校照顾学生,让考试合格者仍然拿到当年的毕业证。如果这五次半都不能及格,就只能在教育部允许的弹性学制年限范围内通过重修再考试了。不过实际上很多同学不会参加重修再考和补考,而是直接进入毕业前清 考。 我欣赏有想法的学生。曾经有一位男生就很有想法,他在五次机会都没有通过《热力学 统计物理》的考试的时候想出一招。在湖南大学还有一个政策叫课程替代 ! 他有一门电类专业的课程学得不错,课程类型 ( 专业基础 ) 学分 (4) 等和《热力学 统计物理》类似,在作课程替代后,他在最后的半次机会中成功了 ! 我的失落感 上周末 (5 月 16 日 ) ,我校又进行了 2009 届学生毕业前清考。有四位 2009 届同学考《热力学 统计物理》,其中还是有两人未通过。除 40 分的简答题外, 60 分的安排是 12 道题中选做 6 道。这无异于将教材摆到了你面前,你自己选择你熟悉的内容答题,答对了就可以及格。一番苦心安排你还是不能及格,能说我就没有失落感? 我刚收到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热力学 统计物理》 04 级还有一个不及格,现在已经是大五快大六了。我们这一届有两个不及格也要加入大五的行列了。 (2009.05.24) 我已经尽了我的力量避免你成为大五大六的学生。 我理解的大学生活和你的经历可能有点不同。物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不能在不下苦功夫的过程中掌握,连 Einstein 和 Hawking 都不例外。我怎么可能在你不具备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的时候,给你 80分? 都能考出 80 分以上的课程不可能培养出人才 许多大学中总有一些课程的考试分数偏高,人人都在 80 分以上。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如果一所大学里任何学生所有课程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也就可以讨论这所大学存在的必要性了。 湖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的同学中 60% 不可能留在物理学行当中。约 10% 学生其实不喜欢物理,进入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由于当初专业服从调剂之故。全国情况基本类似。 物理类专业开设《热力学 统计物理》课程的目的,已经蜕化到再往后一点,家长、社会就要向学校和教师质问文凭的严肃性的程度了。 我非常同情那 10%的 学生,同时拜托又拜托这些学生,请你考试及格 ! 为了不让你进入第五次甚至最后的半次的考试环节,下面免费传授你一些考试 取巧 的技术。 一些 取巧 技术 一、如果你觉得《热力学 统计物理》很难,甚至觉得整个物理学专业都不对你的胃口,那么我恭喜你我曾经是你的 同好 ! 我当年就不太喜欢自己所学的电器自动化专业而改学了物理。你趁年轻在平时赶紧学一点你自己喜欢的专业的知识,然后在考试前一周把我给的 50 道自测题 ( 见上 ) 突击出来、或者把我平时布置的约 50 道习题背得滚烂熟,相信你考试一定能过关。 二、如果你觉得《热力学 统计物理》这门课索然无味也不要紧,我希望你突然有一天发现对课程中的某个问题有点触动,穷追猛打一鼓作气写出一篇小论文。记得一定要在上课过程中而不是考试后交给我。不在乎你观点和结论是否谬不可及,我自会去努力寻找你个人思索的痕迹,然后可能在平时成绩方面给你一个高分。 这些问题包括:尝试用热力学统计物理知识解释一点自然现象;和其它物理课程内容联系后的一得之见;指出教材内容不严谨或者老师上课讲错的地方等等。 三、我出考题,常有选作题,但同时需要你标明你选了那几道题。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否及格,你就要尽量多作,然后将几道把握稍大的题目标明是你所选。如果你的分数在 50 分左右,我往往会在不在计分范围内的题目中,寻找加分的可能。 你也要为老师创造一点给你找分数的机会。 切记 :你帅呆了酷毙了魅力无穷几乎能麻死所有地球人,只能说我可以请你吃个饭、在判卷子之前给你自己看看好让你心里有个底、或者帮你作个课程替代。但如果你要考试《热力学 统计物理》达到 60 分,你要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信服你的确学过这一门课,例如会作书上 10% 的题目。 我的成就感 1999年下半年 ,我从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界的前辈 湖南大学沈抗存教授 手上接了这门课的教鞭。 第一次讲授《热力学 统计物理 》 碰到一位聪明好学的学生。他后来选择我作为他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现在他已在统计物理领域工作多年并卓有所成. 2000 年至 2008 年间,由于频繁出境出国有时不能好好上课,常常烦请已退休的沈老师代劳。 2001 年,我再次 完整地讲授 .这次,我碰到了一群喜欢物理的学生.后来,我又不断遇到这样的学生. 我一直对这门课程学生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并对少数吃不饱的学生佐以研究论文阅读,进而指导他们做一点研究。他们中的另一个代表已经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头小牛 、他还 是科学网的一位帅哥博主。 2001 年他学《热力学 统计物理》时写了两篇小文章给我,我改了改后变成一篇小文章竟然发表了。我于是乎行使起教师让学生豁免考试的权利,评定为 85 分。他嫌不够,要参加考试。事实证明他的确可以考得更高。他是湖南大学 2004 届应用物理专业毕业生中,四年总评分数排名之首。 发现和培养人才是大学之所以存在、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如果已位教师一辈子的教学生涯中,没有教出几个好学生,斯世真正如同荒野,悲将何及? 你就是潜在的爱因斯坦 即使你认为进入物理专业是无可奈何,作为物理教师也会把你视为潜在的爱因斯坦来培养。 我教过物理系从《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所有本科课程,不是任何课程的狂热鼓吹者。不过,只要你有意,我就有信心通过《热力学 统计物理》的教学培养你对物理学的一点兴趣。 本学期,我照例收集了一些《热力学 统计物理》领域的 研究论文发给学生,作为对《热力学 统计物理》学有余力者的课余阅读材料。现在我把部分文章略加评点后附在下面。 ____________ 1 , Microscopic bouncing balls, i.e., particles confined within a positive one-half-dimensional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isplay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not only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but also in the case of a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a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ith a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This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harmonic potential one, for which the standard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BEC is not possible unless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s finit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of bouncing balls 2 , The one-dimensional harmonic oscillators does not condense in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but itdoes with finite number of particles. Microcanonical fluctuations of a Bose system 3 ,引力红移在普通物理教科书中至少已经接近有 100 年了,为什么想不到光子在引力场中会和乒乓球一样弹跳呢 ?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a Photon Bouncing Ball 4 ,焦耳自由膨胀试验结果是定义理想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之一,谁想到今天还能发个 PRL? Joule Expansion of a Pure Many-Body State 5 ,简单顺磁体系的热力学不是研究透了吗 ? 但是,这个体系的热力学表明它不能独立于环境来定义。 fundamental thermodynamic equation 6 ,引力场中的热力学有意思。 Liquidvapor equilibrium in a gravitational field 7 ,这篇小文有点邪乎 ! Revision of Boltzmann statistics for a finite number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9415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先生访谈录 ( Interview with Chen Yizhang
baoyu 2009-4-28 22:45
访谈陈宜张院士 陈院士与研究生们畅所欲言 今晚成功的对Fudan马红教授进行了访谈,顺便把去年12月对陈宜张先生的访谈记录贴出来,或许会对大 家有所启迪。 12 月 9 日晚,SMMU研究生学术活动委员会在科技馆举办了“学术人生”系列访谈活动,特别邀请到中科院资深院士、我校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教授,与广大研究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本次活动吸引了全校 200 余名研究生参加,会场几乎座无虚席,陈宜张院士谦逊的大师风范、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宽宏的国际视野、执着的科学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研究生都非常珍惜这一与院士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认真聆听、积极踊跃,会场的气氛始终热烈而活跃。 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宜张先生访谈录 韩涛 魏玉保 据录音整理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807 科技馆 2008.12.9 19:00-21:00 主持人:林宁、卯丁 场下主持:韩涛 林: 我也是研究生,我想今天在座的大部分也是 08 届研究生,所以作为研究生,我本人也好,还是我周边的同学也好,都经历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并不是非常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自己最适合什么,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如何开拓并将自己的兴趣点进行一个可持续的发展 ;这个实际上是我今天特别想问一下陈院士,因为一提到陈院士,大家首先就想到甾体激素,非基因组作用机制,还有膜受体假说,相当出名。 陈: 你的意思是?怎么叫我讲呢?就是原来你这个学习的想主攻那一个,方向不明确?怎么把它明确起来呢?还是叫我讲讲甾体激素的问题呢,我没听明白。 林: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好,还是您自己发现对甾体激素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 陈: 这个我可以回答,因为你前面一段话我不晓得如何回答,甾体激素的工作呢大家在幻灯片上也看到了,这是 1985 年时当时我和一个研究生,现在在美国,一个女孩子,我们呢就看见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研究工作呢,最重要你把问题找好,而且呢它是不是一个问题呢,所以 1985 年我们就遇到这么样一个问题,甾体激素吧包括性激素,还有肾上腺皮质,那么这些激素作用机制教科书上都有的,作用于细胞浆或核里受体然后通过这个受体影响了 DNA 转录然后引起新的蛋白合成,蛋白合成增加或减少, 这就是为什么医院的人看见内科慢性肾炎给激素,吃了以后引起人脸胖胖的,所以我们叫满月脸水牛腰 ,那么这个是今天吃了明天就出事了吗不是这样的,是长期吃的,因此甾体激素作用必须有相当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对不对?这是经典理论。 我和我那个研究生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大概 1981 年或 1979 年在 SCIENCE 上有篇文章,一个美国作者做的,作为实验研究,动物脑子里呢装进去一个微电极,这个微电极还可以通过电流啊把一些药物开进去,送到脑组织,当然是很小的,那结果呢生理学家发现微电泳一开始大概要不了 100 微秒, 这个电位变化方式变了,原来慢的变快了,原来快的抑制,那这个就是我们的问题 ,这样一个试验对象,你教科书上给我的图能解释吗? 林: 教科书解释不了,发现了问题。 陈: 那么以后呢,我们就做了一系列工作,所以这里我给同学们交流的科研中最主要问题是啊,你把问题找到,你到底问题有了没有, 你这样熙熙攘攘,今天来明天去,到底你这个工作是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找到了没有? 就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发现问题,跟教科书上解释不能满足所以要继续深入,继续研究。 总而言之,就是现有理论不能解释这个问题,这个现象那么这就是问题,什么问题都可以解释叫你去研究什么啊,那就没有问题,所以我就感觉到现在这个研究生同学也好,要重视这个问题,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要把这个问题抓住。 卯 : 陈院士的名字陈宜张,我就想文这个宜张怎么来的? 陈: 这是私人问题了,对不对? 我的名字是我爷爷起的 ,我的妈妈不姓张,这就是你们关心的问题,你要去查张怎么解释,最容易解释的呢就是扩张主义你们都知道把, 张就是发扬广大 ,所以我的爷爷就叫我去发扬光大,就这个意思。 卯 :那我第二个问题是回到 1946 年,陈院士您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一年后 转入医学院就读,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呢? 陈: 真是个问题呢,你们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就是我受了我父亲的压迫,它迫使我学医,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当初的旧社会谋生也很不容易,我父亲对我说就是 你学工科,以后工程师,可是国家没有出路时这工程师薪水不高,他说你还不如做医生,到我们乡下来,我的老家没有医生,第二个原因呢,我父亲感到有一个学医的对家人咨询,看病有好商量的人。 林:按照您说的,您是背父亲逼迫来学医的? 陈: 是的。 林: 现在在医学领域卓有成就,现在很多的医学生包括我本科同学也都是被迫上的军校,被迫学的医,大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平衡点, 医学不一定激发了他某种兴趣或激情,那么对于这样还处于困境中的同同学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帮助他们? 陈: 我呢,感觉到像我这样一个人的虽然我是医学院毕业的, 1999 年到 2000 年呢,还叫我当医学院院长,但实际上我这个人已经不太医了,一些看病的人问我我老是讲些外行的话,我这个生理学啊多半还是生物学,那回过头呢,是不是说对医我很感兴趣呢?那么至今为止吧,我也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我当时对基础医学很感兴趣,我这个人喜欢问问题,生理学中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神经生理学里更有很多问题,因此呢我这个经历真不能完全回答你们到了医学院的兴趣,但有一点呢, 如果你们认真钻研一下学问的话,兴趣会有的,如果你很烦躁,一天到晚也不很好想,也不好好看书,时间好像过的很快,实际你遇到很多问题都没有撑下去啊,其实问题多的不得了。就看你有没有能力 ,因为这 2008 年诺贝尔奖得奖的那个法国人他说 HIV 疫苗几年之内一定会搞出来,因为他就是搞艾滋病疫苗的,爱滋病毒就是他发现的,这是个全世界很广泛的问题,所以的刚刚提的那个问题呢,我就是感觉到你们还是要对自己专业的问题呀好好钻研一番,不要安不下心来,想写问题,当然了有些人会说你净说空话,我们现在情况不一样,对于你们这些问题我想我也是很同情的。 卯:您 1947 年您转行的这一年中留给您印象最深刻的当时那种心情或当时的事件,说一件事情或一个场景,我们分享一下。 陈: 好。说一个场景,我是学机械工程的,我数学没问题,呱呱叫,我物理化学都很好啊,但我没有选生理学,这个浙大很好的,它容许我一边选生理学,一边选比较解剖学,一边选组培学,照理说,这两科是冲突的,它可以不让你学的,浙大的规矩是一个下午试验是一个学分,我已经接了七个试验,浙大一个老师周秉相先生他晚上给我补试验,我认为这对我印象最深了,这个老师对我太好了,我不讲第二样好吧。 林:那您非常出名的单分子学说,您能不能用简短的话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学科,领域? 陈: 首先吧,我更正一下,这不叫单分子学说,所谓 单分子研究是研究一个分子,比如 ATP 有一定浓度,比如 PKA , PKC ,研究是一群分子 ,所以回到 2001 年我有了天真的想法,我想看到细胞中一群分子中的一个,我盯着它看,看它怎么走?这里要有高级显微镜技术,要有荧光标记技术,要有很多相关技术, 2001 年在国际上看比美国和德国晚 5 年,但 在大陆我是第一个提出 ,在 2005 年我在基础部进行小型讨论会,上海来了不少院士,大概 20 — 30 人,我想做这个问题,七年来发展比较快,故这种理论会在更深水平得到推动,我们还是更艰难的在走这条路。 林: 总是不缺乏良师益友,我们在回忆 1947 年时,您也提到了自己的老师,我们在做这个访谈钱也特意采访了些 您的学生,也特意收集了他们对您的评价,在我们做这个报告前,你猜猜他们会怎么样评价您? 陈: 应该说我这个人很严格。 林: 我们收集了整个生化研究室学生对您的第一印象,或长期接触的感想,那么我们来听一下学生怎么说老师的,有一个同学和我说, 陈宜张院士真是真性情的人,非常直率,严格并且很和蔼,第二名同学说他为科学做出来巨大的贡献,是所有科学人员的楷模,还有一个同学说陈院士为人很谦和,对每个人都能平等的看待,处理问题时候非常懂得能把握重点和关键,另外一名同学说陈院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识渊博, 看来您说的严格二字只占到了一小部分。 陈: 我要补充一下,你们学科有些学生将来要申请去美国读博士后,要有推荐信,所以你的学生他可能光讲些好话,不讲坏话,所以你要研究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有些偏性,估计有很多不满意的话他就不和你讲了。 林: 您真是太严谨太有趣了,我们在回到这个研究的问题,您刚刚说的就是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们深入下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看到资料中讲就是您最初研究反射时,开始做局麻,然后再动物身上几经实验都没成果,甚至在自己身上做,但让人失望的是这个是失败的,事情是一分为二的,那遇到这种失败时,您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是让这个课题继续呢,还是再重新选课题呢 ? 陈: 重新换课题,这是大学刚毕业时,原来设计的实验是错的,这个设计前提不存在,所以要在自己身上麻醉实验就是这个原因,那么讲的第二问题我就提出来换题目,总之换题后还发表出一篇文章,发表在前苏联的巴普洛夫学报上,这个本身结果不感觉怎么样,但这种判断不对了敢于丢弃的精神是值得的。 林: 那 您那个失败的实验经历多长时间花费多大精力呢? 陈: 大概 3 — 4 个月,一天从早到晚,那时早上要遛狗,狗要听你的话,要花不少时间。 林: 实验都很艰苦,包括大家所做实验,分子实验也好,还是动物实验都很辛苦,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卯 : 在您实验路上,您先扮演学生,后扮演老师,这两重身份对您有什么体会呢? 陈: 老师呢,我认为一般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好的, 作为学生,应该看到老师的好意,才能接受他的东西,我认为是这样的,这个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会,所以我觉得学生要善于看到老师的善良 ,我在工作中都谈到,我,包括第二军大以前带我的系主任,他们都是非常善良的,回过头来你站在老师地位怎么看待学生呢?我在 02 年我写了篇文章,我讲好的老师怎么带学生, 1981 年,诺奖有 2 个人, 1999 年神经元杂志要邀他们写篇论杂志,他们写到我们之所以有今天我们不会忘了我们的导师,这里讲啊,好的老师待学生非常爱护,所以不要老训学生,多帮助他们,所以学生得诺贝尔奖了也非常怀念他的老师。 林: 说道老师带学生,陈院士曾说只有他能讲动,他会坚持带学生,后面这张图片呢是陈院士给 2000 届本科生授课,现在很多老师因为工作疏于教学,但您却 坚持到讲台上接触学生,是什么支持着您把事业做的这么好? 陈: 我分两方面讲,一方面我校制度缺陷,在美国 PROFESER 一定要讲课的, PROFESSER 主要工作就是讲课,第二方面,我本能来看, 我也很愿意和同学在一起,因为同学年轻,他们爱问问题,只要我讲的动,我就去讲,我现在不休息站在讲台上讲 3 个小时也没问题。 (掌声) 林: 谢谢陈院士,这让我们很感动,刚刚掌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由于时间关系吧,我们现场部分结束,交给我们场下主持人韩涛。 韩: 陈院士,您好,今天非常感谢陈院士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吧,请同学们踊跃提出来与陈院士交流。 陈: 我打断一下,在美国学术会议都是提问很热烈的,所以我鼓励大家提问。 学生 a : 陈院士,我想问一下,您刚刚说了作科研要踏踏实实,融入进去,想我们临床研究生又要搞科研, 我们如何分配时间使临床和科研都干好呢? 陈: 我感觉作临床不是把自己要求定的太大,非常有限的目标,不要期望 5 年里什么都做好,时间还要你自己考虑,但目标不要订的太高,一高就不好做了,这样也会更有兴趣, 真正推动科学发展很不容易的,但年轻人训练一下也是好的,我自己的体会。 学生 a : 谢谢陈院士。 学生 b : 听一位教授说中国实验室以发文章为目的,外国实验室以生产产品。创造利润为目的,过程中会有文章,那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中国实验室发展有何建议呢? 陈: 好啊, 首先中国也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想升教授必须有文章,这是体制方面的问题,这是很难理解的问题,我很难回答你 。 学生 b: 谢谢陈院士。 学生 c : 现在学校规定博士毕业必须发 SCI 文章,我想问问您对此问题的看法。 陈: 这个问题我认为分为两个方面, SCI 要不要发?难道做了实验什么也没有更好吗?一方面我们既然做了一个实验,就要有个交待,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文要写的,不写怎么行?国家给了那么多钱,农民工人辛苦的钱,这钱不要浪费啊。另一方面呢,对 SCI 论文要有公正的评价,不能光用 SCI 论文来看,要看它解不解决问题,发高分 SCI 不解决问题也是缺陷,所以 SCI 论文要要,但我们也要见到专业的不同。 学生 c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您在年轻时有没有梦想?当时想到当院士吗? 陈: 梦想有啊,但是 一个人的想法会改变,刚上大学我梦想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现在我梦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会有梦想。 学生 c :第二个问题,身为一名大师,对我们说些什么? 陈: 巴普洛夫写过“对青年的信”,我奉劝年轻的朋友要有远大理想,且和实际问题联合起来,实际比较重要但不否定有一个远大理想。 学生 d :我问个私人问题,您从事基础研究还是没有完成父亲愿望做个医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 我这人有点反抗性 ,而 1951 年中央卫生部命令医学院学生做教师、搞研究,我服从分配了。 学生 d :如果再次让您选择呢? 陈: 我还是想做基础研究。 学生 d : 科研做实验做不出结果来时,如何把握放弃与否的度? 陈: 这不完全是度的问题,如果 你这个实验设计就是错误的,你这个度再把握也是没有用的,赶快否定。 学生 d :是读大量文献来判断错误的吗? 陈: 不但大量文献,时间也是,长时间做不出来,人体实验帮助我判断了。 学生 e : 首先我要说一件和陈老的事,我曾到科里问陈院士一个问题,陈院士热情的解答并送我到了门口,让我很感动, 陈院士为人非常谦和,做为泰斗能对我这样我真的很感动。( 掌声) 我还要问个问题, 您对神经环路从心理角度研究有什麽看法 ? 陈: 这是个专业问题,我简单讲一下,这个人的神经活动很复杂, 一旦碰到 mind 的问题很难做,但你可以有这个态度去钻研。 学生 f :我想问陈院士如何在研究升三年中使人生更加丰富? 陈: 一不要浪费时间,二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学生 f :您怎么看待国内临床基础脱节的问题? 陈: 国内此种情况正一步步好转,国内正逐步分化,一部分人从事基础,情况会好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林: 由于时间关系场下互动结束,非常感谢陈院士能到我们学术人生做客,我们研究生院特别准备一份礼物,希望你能喜欢,也希望您能经常到我们这里来做客。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注我们的活动,给我们更多的支持;谢谢大家,今晚活动到此结束。(掌声)
个人分类: 科学家|8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宽进严出?
liangjin 2009-4-20 17:51
谈到大学教育的问题,总结下来,大约有下面几种: 一、中学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源高分低能; 二、唯文凭论和扩招使文凭注水,使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水,硕士、博士也越来越水; 三、学生大学学习后即不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也想了不少办法。例如提倡素质教育,试点自主招生,严格考试制度,采取实习试验等等。但都好像见效不大。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制度造成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才这件事在方向上产生了偏差。大学是培养精英,还是提高全民素质,或是训练普通劳动者都不清楚了。更有把大学被当成了待业中转站那就更离谱了。现在我们来一项项分析: 首先,现在的高考制度必然引导中学唯高考马首是瞻的现状。说一千道一万,素质教育是软的,看不见、摸不着,高考升学率却是硬的。别人都在抓,你不抓,升学率一降,学生,家长都会跟你急,这势必影响到入学率,甚至饭碗。这会逼迫最明智的中学校长也不得不抓应试,素质教育只有往后排,明知不妥也没办法。说到高考制度,这么多年来口水不断,但大家还是同意这是目前相对公平,争议最少的办法。这样就进入一个死结,明知问题所在,却没有办法解决,自主招生也只能小修小补。 然后,大学扩招已见后果。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独木桥早已变成康庄大道,人们已从过去的争入学,变成了争进好校。但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潜认为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文凭。所以一些学生一进大学,就以为进了保险箱,成天泡在宿舍打游戏。一旦挂了,学生哭,家长闹,一遍一遍地找人。好像老师成了罪魁祸首。很多时候校方息事宁人。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但这样下去,不水也难。更有的大学,把自己下降为中学,把考研率作为办学指南,才产出一批只会考基础课,不懂专业课的考研生,这在许多老师的博文里都有反映。另外,太多的学生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我的课常常上百个学生听课,一学期下来,除了几个常爱问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叫不上名字,有的同学连面熟都没有,怎么能发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怎么因材施教? 再者,传统上大学是精英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都是围绕这个转的。大学扩招后,这些东西都没变,生源质量却下降了,毕业生的去向也面向了各行各业。这样必然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是精英的学制要造就普通劳动者,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高不了,因为除了混文凭,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全然不知。必然使学校生产了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夹生品。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维,既然种种问题出在制度上,为什么不让大学宽进严出呢?高考仍然需要,但不是像现在这么严酷。理论上大家都可以进大学学习。每个大学可以设置自己的门槛,但入学门槛应该比较低。时间也自由。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但每年学校毕业的人数是有定额的,即毕业门槛比较高。每个专业可以制定自己的学分标准,学生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拿到文凭,达不到可以继续学。但每门课要设一个考试上限,如3次,不能无限次考下去。没有补考,不会有差生对差生易过的现象。未过的学生只能和下一届的同学一起考。通过率可以参照德国的办法,不管考卷难易,设一个通过率(德国是50%),这个通过率可以根据毕业比率确定。对跨学科的专业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不能通过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开一些面向实际的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我曾经咨询过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发现被裁员的人,特别是工作表现不佳的职员,一般都可以接受,但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拿不到毕业文凭这么难接受?关键是习惯理念做怂。 大学宽进严出有什么好处、困难和可行性呢? 好处是明显的。 第一,中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中学会更注重素质教育。学校不是以入学率为衡量,而是以大学毕业率为衡量了。因为只有人品素质学识俱佳的学生才会最终成功,才能最终给学校带来荣誉。 第二,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自由度。中学毕业生可以立即进大学专攻某个专业,也可以先进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再进大学,或者中间出去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对于晚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有好处。学生挑选专业也更有自信和爱好。现在学生在懵懂中已被家长和老师挑好了终生专业有点过分。 第三、新的考试制度下,通过不通过不再是老师的事了。考生要和其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竞争。这样也可以减少作弊现象,因为帮同学作弊可能使你自己通不过。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 第四,拿不到大学文凭的同学多了,拿不到大学文凭这件事也就不再难接受了。文凭难拿了,文凭含金量就升高了。考研的质量自然会上升。 第五,即便拿不到毕业文凭,那个肄业证,也有大学的生活经历,也能建立同学关系网,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不能接受,换种说法,毕业证人人发,但对合格的毕业生发优秀毕业证书。 困难在哪里呢?有办法克服吗? 对大学来说,马上面临的是上基础课人数众多。可能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但现在有网络,可以以此辅助。事实上,现在开了那么多分校,很多老师在外兼课,结果也差不多。而作为以基础课为先修课的专业课,人数必然下降,老师就有精力更好地辅导学生,使质量提高。然后就是高考的压力转嫁到大学学分的头上,但不是一张考卷定终身,压力已被分散。一门考试可以考几次,过不了可以转修别的学分。而且考生考试能不能过按比例决定,不在老师,也不在学校,只在你学得好不好,以及带点运气的,一起考试的同学素质高不高。老师和学校的压力都会减小。还有老师的评教需要用其它方法补充。 对学生来讲,主要是选择的压力增大。事先可能要对自己有个估计,因为在差点的学校可能能拿到毕业证,但在好学校就很难通过。有可能蹉跎很多年还在考学分。这样学校之间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些承认机制,如某些学校的学分,本校是认可的,这样学生可以适时转学,以避免浪费太多资源。 这些只是抛砖引玉的想法,具体操作一定还有很多困难。工作在教管第一线的人一定更有体会。如果这块砖能引来有更好,没有玉,回拍砖也欢迎。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7672 次阅读|9 个评论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热度 6 jianxu 2009-4-11 20:38
这两天参加了所里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包括材料学专业的笔试和口试)。总的印象是, 专业课学得明白、基本概念清楚、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有相当一些学过材料科学基础的学生不知道常见金属(如金、银、镁、钛)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类型?不知道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结构晶体的最密排晶面和晶向是什么?有的看不懂简单的、含有共晶反应的二元合金相图;有的不知道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有什么区别?有的错答了碳原子和钴原子哪一种在铁中的扩散速度快?;有位学过《热处理》课程的学生竟然回答马氏体是渗碳体在奥氏体中的固溶体,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应该说能够进入复试的学生肯定都还是各个学校里不会很差的学生,其中有的还是专业(或班级)里的前5名。 学生们学得不好,应该会的知识不会,能力低下,突显出扩招酿成的恶果。 时下,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人满为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 却又明显地缺乏真正拥有专业技能、社会所需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否完成了为社会培养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办教育? 按照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送孩子到大学读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使孩子获得某一项专业技能,从而具有社会需求的价值和相应的谋生能力。 就个人来说,如果仅仅是持有一纸文凭,而并不具备货真价实的专业技能,不能够在未来为雇主带来利益与贡献,那么迟早都将会被摈弃、淘汰出局。无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都会如此。 为了使孩子们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就必须使学生们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可是,从学生们的成绩单上,我们看到的是有的人学了一大堆不着四六、与学位专业毫不相干的课程,什么孙子兵法、市场营销、食品营养学等等。 别忘了,你拿的是工程专业的学位。 学生们身上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课的知识来自于死背硬记,远非真正地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经历过相应的专业实验演示。 比如,没有在金相显微镜下看见过珠光体是什么样,当然也就不容易记得其基本的形貌是什么样?没有做过(或见过)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当然也就不会对材料的应力 - 应变曲线、屈服强度等性能指标、加工硬化等概念有真正的理解;没有见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当然也就不容易理解这些实验分析手段的用途,将来一旦真的需要时,也没有任何印象。可怜的孩子们,真的是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学理工科的,没有相应的实验配套支撑,能学得明白那才怪了?没有相应的资源,就应该没有办教育的资质。 道理很显然,一个驾驶学校,如果没有汽车让每一位学生去练习驾驶,光靠教练的嘴把式,学生们能学会驾车吗? 学生是一所大学的主要产品 ,不管你的楼有多大,经费有多少,论文出了多少,当你的产品在社会上市后,档次、质量如何?用户们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 学校的品牌自然是由你自己产品的质量所决定的。 学生的质量差,学校也就砸了自己的牌子,后来的学生出路也就会越来越艰难。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苦了孩子们。据说,曾经在某些人才招聘会上,有的单位明示: XX 大学毕业生免谈。 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名副其实的良好教育难道不是基本的民生吗? 别再忽悠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了,如何能使大学教育的质量不再滑坡恐怕才是正事儿!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8890 次阅读|33 个评论
请教
zhanglp426 2009-3-18 19:44
请教各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在大学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渐行渐远的大学师生关系
deminglei11 2009-1-4 19:06
2008 年,多起 教师门 事件再次呈现了大学内部的种种景观。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曰 渐行渐远 丝毫不为过。在这样的事件中,教师无奈,大学无策,而学生备感无聊。师生关系遭遇寒流, 这不禁让人怀念从前的简单师道,怀念其时的师者。中国大学的师生关系, 2000 年可以成为一个分水岭。上世纪 80 至 90 年代 , 大学师生关系的核心词汇是 班主任 。身兼数职而无求无欲的班主任成为那个阶段的大学生心中最可靠最体贴的温情回忆。 2000 年以后,与大学师者有关的关键词猛然发生改变, 导师 、 老板 、 量化考核 、 评估 等词汇跳跃在校园里,印刷在新闻纸上,当然,它们也深深刺伤了大学原有的体肤。大学在表情上越发丰富,却在心理距离上远离了学生。与此相对应,学生们也用行为方式独创了一套语系 逃课 、 买卖论文 甚至 叫板老师 ,来回应、抗衡。 在这种以 加法 为主的转变中,师道却在用 减法 为自己减负 从 传道、授业、解惑 三位一体的传统师道,变为单一的 授业 ,师道由此转型,而师生关系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撑。实际上, 传道 、 解惑 正是师生沟通增进感情的最理想渠道,多重压力之下,很多教师不愿再主动肩负这个义举。这一 减法 把渐行渐远的高校师生关系推向深渊,成为大学病态的症结所在。而直接促成师道 减法 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在当前的大学里,当年轻的大学教师在以一种理想化的传统师道规划自己的师者职业生涯的时候,大学管理者却悄悄把衙门化的行政权力转化为对教师的绝对主导 大学行政淡于服务师生,代之以通过硬性指标进行管制;一些大学实施量化考核,严重向科研倾斜,而教学呢,虽然从教育部到高校对教学都很重视,还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可实际上,教学完全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教授根本不给本科生上课,上课的教师大都无意倾力课堂,而这正是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发地。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教师专心于教学,深受学生爱戴,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导,可这位老师临死都还是一个讲师,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本科生欢迎的老师,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拼命地做好研究,早日当上教授,估计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后一种活法。 大学选择了主导教师,换来了行政权力的彰显快感,它付出了代价 师生关系紧张,管理成本提升,大学精神的沦丧。教师以维护师尊之名义舍弃传统师道,它选择了功利化的现实切入点,而付出了社会对师者降低尊重的代价。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必是学生本人,这也正是社会的代价所在。 师生关系困局的破解之法,是让大学的 年轻态 回复,使师道传统归位。很难想象,生动精彩的课堂 授业 留不住学生的脚步;主动走近学生 传道解惑 的师者不受拥趸;人性灵活的大学治理方式不会培育自由向上的风气,从而生产学问之巨擘,社会之栋梁。 师道归位,师者自由,乃医治大学病态之良方 在中国青年报文章基础上修改而成。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408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切不可忽视大学教育中“人的人文化”
xinyang 2008-10-15 21:20
由于寝室人际关系及寝室氛围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学业发展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均有着重要影响,复旦学院联合校心理学系,开发出一套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被分在同一寝室的学生基本上是性格相容、生活习惯相似的,避免矛盾冲突。 ( 9 月 25 日《新闻晨报》) 先暂且不论这一套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是否具有科学性,这一所谓的寝室分配新方式,可能会如许多学生所愿,让他们暂时拥有了一个安逸的学习生活空间,避免矛盾冲突。但进一步从教育的人文角度看,恐怕那些赞同配用这一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的人们,早已忽视了大学教育中本该最应重视的人文教育了。 想必大家已经熟知,大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专业技能之外,更要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而这种人文素质更多体现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尊重他人或如何与他人互动,抑或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关怀。大学教育过程中最为可贵的一步,甚至可谓是教育的灵魂,那也应当就是:实现人的人文化。 对于人的人文化,众多专家学者都在提,然而目前大学教育中仍是出现众多偏离人文教育的例子或观念,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盛行,大学教育不再是人的教育,而是人力教育。比如一味追求专业技能、为就业而教育、专业加技能,就业不用愁,总之许多学校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并为此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服务,提供诸多便利,实质上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水环境,而把学生变成了这一环境中感觉不到温度正在慢慢增加的青蛙,其危害不言而喻。 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在于,前者敢冒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成功的保证。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个学生的人文理念而使之成为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也只有前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且独立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那种片面注意专业教育的思维模式下,人的教育永远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造就的无非就是半个人,或曰不健全的人。 笔者以为,人的教育应如灵魂一般,名符其实地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切不可忽视大学教育中的人的人文化。对学生寝室分配测评系统的开发,似乎不宜将之上纲上线到这是人的教育的缺憾,但这种育人思维的出现,也无疑以小见大反映了我们如何去培养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的意识模糊。道理很显然,如果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互动、如何适应与理解社会,那么心理与观念上显现病态的人层出不穷就不足为怪,清华学生硫酸泼熊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也就见怪不怪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