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30周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青春歌谣:大学毕业三十周年祭
热度 4 liaojp 2016-10-23 22:35
初秋时节,带着些许憧憬和兴奋,我们齐集嘉陵江畔,凝视崭新而陌生的高等学府,翘盼可能改变人生的大学生活。 校园的早晨,我们不约而同地清晨里出操,和着黄绿健身习武,不顾严寒苦练24式太极。依稀记得“绿茵场”足球明星的奔跑、短跑健将的雀跃、校运会长跑明星的潇洒、排球场女排的英姿飒爽。 卧龙之美铭刻了无数的记忆!沙湾的重峦叠嶂、皮条河湍急的流水、吊桥上纯真的萌照和快乐嬉戏;英雄沟粗犷的原始森林、沟壑涧的独木桥、日久月深的泥炭藓。核桃坪憨态可掬的黑白素描、随风而至的野草莓的幽香;贝母坪高山草甸的浩瀚、巴郎山流石滩的荒芜、迷雾中美丽倩影的流连忘返。 缙云飞鸟、西河晚霞、松林野炊、嘉陵沙滩,无不丰富了青春的歌谣。数九苦读,开启了懵懂的青春分化,造就了多样的学业拓展。时光飞逝,参加有限的社团和活动,展现稚嫩的勇气和才能,培育看似成熟的自信和担当,表达故作深沉的思想和哲理。 毕业晚会似已模糊,最后的晚餐却历历在目。掌声渐稀后投身工作,看陌生的风景、走陌生的路、听陌生的歌,在不经意间成长,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纯真年代,我们一同开启追梦历程;流金岁月,我们祈盼三十功名;再聚首,我们已鬓染华发、岁月留痕,弹指间笑看风舞,惟铭记真诚的祝福、心灵的拥有、性情的平平淡淡、境界的从从容容。 相聚于斯,离别于此。逝去的时光虽已远淡,青春的歌谣却记忆深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1986年毕业合影 2016年毕业30周年“四世同堂”创意照
6311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周年专栏文章
热度 2 Fangjinqin 2016-4-23 15:41
我收到《中国科学基金》杂志2016年第2期,但是目前网上尚未公布。详看以后基金网站出版物。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78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总结成就 迎接未来
jxz1963 2015-2-4 17:09
总 结 成 就 迎 接 未 来 ——在纪念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李明德 尊敬的党主席、薛局长,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早上好! 在隆重庆祝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喜庆时刻,请允许我代表七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单位,向学会的创办者陕西电子杂志社张忠智老师、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刘顺义老师等表示最真挚的感谢!1984年12月,这几位科技期刊编辑界的老前辈、有心人,以他们敏锐的目光、超前的思维、创造性的工作,为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所开创的学会事业,经过几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成为科技期刊联系政府、学术机构等社会各界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会员单位值得信赖值得依靠、愿意为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家园,成为我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的见证者。为此,向历届理事会和全体会员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健康发展的机构和个人,特别是陕西省科协、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审读中心、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表示深深的谢意!对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先后为学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西北地质》、《重型机械》、《粮食加工》、《西北林学院学报》、《中国有线电视》、《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西安通信学院学报》、《武警工程大学学报》、《中国油脂》、《陕西电力》、《电网与清洁能源》、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西安卉克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安鸿智文化传播策划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厂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30年来,学会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号召和引导会员单位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维护科学道德,交流经验,办好期刊,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为科教兴国、强国的战略目标服好务。30年的实践证明,学会始终没有偏离正确的办会道路,带领会员单位积极作为,很好地发挥了学会的社会功能,体现了责任担当。省科协从1996年开始评选“星级先进学会”至今,18年中我会8次被评为“三星级学会”,10次被评为“四星级学会”,工作成绩得到广泛认可。 30年来,学会始终把为会员单位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核心工作常抓不懈,以期刊和个人评优促进步促发展;以质量审读促办刊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影响力的扩大;以在职培训不断更新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水平提升编辑素养,更好地应对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以向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推荐会员期刊和个人参与奖项、基金的评审而更好地发挥学会的服务功能;以典型分析的形式对会员期刊进行解剖,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体现学会的指导引领作用;以积极沟通、主动作为的态度及时向业务主管部门反映期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求得理解和支持,体现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等等。正是因为学会实实在在的工作,有助于会员期刊明确办刊方向,提升编辑出版质量,扩大学术影响,不断迈进特色、优秀和精品期刊行列,为自己赢得荣誉和地位,为陕西科技期刊在全国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正是因为学会实实在在的工作,不少期刊和个人在获奖中、在担任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参与学会工作中感受到了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荣耀和快乐,使命和责任,为自己的职级晋升、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展示才华发挥作用提供了独特的条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期刊和编辑学、传播学专家、期刊经营家。 30年来,学会始终把围绕科技期刊前沿问题和办刊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展开的学术交流、研讨当成重点工作,从不间断。作为办刊人,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如何提升经营的水平和效果,如何正确处理学术与经营的关系确保双效益均衡获取,如何应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科技期刊编辑素养和办刊方向所提出的挑战,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借鉴编辑学、传播学、营销学、策划学理论办好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体现科技期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这些问题萦绕于心,是办刊人天天都在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试图解决好的问题。学会自觉搭建起平台,为期刊与期刊、编辑与编辑开展丰富多彩的办刊经验介绍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每年组织2-3次省内主题研讨,办刊新思想、新思路、新观点、新经验层出不穷,省内编辑与省外专家同堂,学习借鉴与推广普及并重,对推动我省科技期刊上水平上档次发挥了积极作用。还积极探索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联办科技期刊学术交流活动的经验和途径,积极组织推荐会员单位出省参加区域性、全国性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争取发言机会,扩大影响,广交朋友;同时,在全国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富有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也经常出现在我省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带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思路,指明新的方向,使会员单位深受启发,收获良多。 30年来,学会始终把民主办会、增强活力、增加凝聚力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探讨学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积累经验。学会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群众性社会服务工作,必须吸引和团结一批不计名利、做事公道、热心服务、注重效果的编辑工作者乐于奉献,学会领导班子的工作态度、作风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从第一届到现在,每届学会领导班子紧密团结、积极作为,把吸引更多会员单位参与学会工作作为应尽的责任。学会一方面对会员单位、理事、常务理事实行动态管理,优者给其位,让其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关系会员单位利益的事情如审读评优,一定做到程序严格,条件公开,评价公平,结果公正,以理服人。学会工作的活力不断涌现,影响力不断扩大,凝聚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动员有条件有特色热心公益事业的期刊响应陕西省和中国科协号召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如每年科普日邀请西北园艺等科普期刊带上期刊和科普资料参加陕西省科技之春和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百名科技期刊主编进校园等等,受到省科协的肯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0年来,学会工作也得到了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是我们取得成绩最值得珍视的广泛基础。省科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审读中心等不仅从政策导向上把握方向,给与指导,更从具体业务、质量审读、期刊调研、评优激励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多年来,学会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会员单位的配合和支持,爱心和奉献。兄弟学会如陕西省传播学会、陕西省报刊评论学会、陕西省自然科学学会研究会、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以及学术研究机构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西安交大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与我会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开展业务合作,对提升学会服务水平扩大业务范围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庆祝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唯有以感激之心感恩之情更好地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用优良的工作业绩来回报上级主管部门、会员单位、兄弟学会等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负时代和社会各界赋予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历史使命,才能带领好会员单位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迈上新的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科技期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思维、媒体融合、科技期刊新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学术类和非学术类分类管理的政策导向等等为科技期刊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拓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考验,如何紧跟时代步伐,顺势而为,使科技期刊重新确立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重新确定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不仅是科技期刊面临的理念创新和办刊方向的调整,也是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应该思考和实际推动解决的问题,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会工作的重点。 30年成就与梦想已成过去,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这为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会员单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地方经济科技发展、为学术水平提升、为更多科技期刊提升国内国际学术影响力、进入一流期刊行列而尽心竭力! 谢谢大家! ——2015.01.27 临潼陆疗
个人分类: 推荐|1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汇报纪念CUSBEA项目30周年---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
rwmf 2012-11-28 12:49
[转载]文汇报纪念CUSBEA项目30周年---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
吴瑞(右)和孙晓红 。 30年前,著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瑞发起创办的CUSBEA项目,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 30年后,吴瑞基金会依然传承了CUSBEA的精神,为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和研究教育不懈努力。 CUSBEA项目中方协调人张龙翔(前排左一)、顾孝诚(前排中)和学生们的合影。 CUSBEA第一届学员合影。 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合影。 30年前,作为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公派留学项目,CUSBEA开始设立,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虽然只持续了8年,但影响深远—— 那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路。——文汇报记者王星   今年,CUSBEA项目迎来30周年纪念日。CUSBEA(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又名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生命科学领域最早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华裔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吴瑞教授发起创办。从1981年启动,1982年赴美留学,CUSBEA项目共招收了422位中国学生攻读生物学科研究生课程。虽说只持续了8年,但CUSBEA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却延续至今。当初的这422人中,如今有相当一部分都已是国际一流的生物学家,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袁钧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斯坦佛大学教授骆利群……他们活跃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   CUSBEA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不久前刚刚离世的北大教授顾孝诚曾不止一次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CUSBEA项目,或者项目推迟10年,在人才方面,我们会蒙受多么大的缺憾。”   作为CUSBEA项目的薪火传承,为纪念吴瑞教授而设立的吴瑞奖学金今年已悄然颁到了第四届。吴瑞奖学金被誉为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的最高奖项,由吴瑞基金会每年审核颁发,其奖金多来自CUSBEA项目受益人的捐赠,颁发的对象则是由评审委员会评出的在华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博士生。除了3000美元奖金之外,获奖者还能通过彼此交流融入CUSBEA的大家庭,从而为自己的学术生涯打开一扇更大的门。   11月初,借着吴瑞奖学金在浙江大学举行颁奖典礼之机,记者见到了CUSBEA大家庭的一些成员,他们当中,有当年通过CUSBEA项目“走出去”后成名的顶尖教授,也有刚刚拿到吴瑞奖学金的“科学新苗”,虽然在学术领域造诣不一,但对于CUSBEA,他们的感激之情出奇地一致。    “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   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   说起CUSBEA,首先要提的是吴瑞教授。   1928年出生的吴瑞,成长于一个“现代科学之家”,父亲吴宪早年考取庚子赔款赴美留学项目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和主任,是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母亲严彩韵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   1949年1月,吴瑞随家人来到美国。随后的几年里,吴瑞相继取得了亚拉巴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2年,吴瑞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从学术上说,他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在基因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吴瑞发明的DNA测序方法,经其他科学家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大规模DNA测序手段;他发明的联接子(linker)和衔接子(Adaptor)至今仍然是DNA克隆基本工具,他主编的《重组DNA》曾风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界……   身处大洋彼岸的吴瑞却不仅仅满足于此。   1980年,吴瑞带着家人首次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一番考察后他意识到,食品短缺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未来面临的严重问题。于是,吴瑞开始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上。与此同时,吴瑞也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很多亲朋好友的孩子都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他们想送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却苦于没有门道。   原来,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但当时国内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多数被切断,国内外大学之间也缺乏彼此了解,美国大学和研究院录取外国学生所必需的TOEFL和GRE考试又尚未在中国开办。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招生委员会没有可靠的方法来评估中国学生的质量,所以绝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那个时候,中国学生要想出国留学,是桩难事。看到此情此景,在美国一路读到博士的吴瑞决定想想办法,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吴瑞得知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教授在1979年启动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便向李政道咨询。在李政道的热心牵线下,1981年3月,吴瑞致信中国教育部,提出设立CUSBEA项目、选拔优秀的中国本科毕业生赴美国接受博士训练的想法:“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发展很快,中国要尽快培养这一领域的年轻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吴瑞积极联络了50多所美国大学,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CUSBEA项目,其中有40多所大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其实当时教育部已经有了选拔出国留学人员的学生考试方案,但在吴瑞看来,那套用中文命题和作答的“纯笔试”并不适合CUSBEA的选拔。对美国大学较为熟悉的吴瑞大胆向教育部领导建议,由美国的大学用英文命题,学生用英文答卷,同时每年邀请两名美国大学的教授到中国对通过笔试的学生进行面试。   吴瑞教授这套“前无古人”的大胆方案在经过与教育部领导的几番书信交涉后最终得到认可。同年7月,CUSBEA正式成为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由教育部主持、北京大学时任校长张龙翔和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顾孝诚任中方协调人。学生由中国科学院、卫生部、农业部的各自所属单位在当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择优推荐,参加由美国专家命题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考试,中方专家负责阅卷排名,美国专家面试,最后由参加CUSBEA项目的美国大学分别录取,被录取学生在出国前要到中山大学接受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英语培训。    坐在门口看完原版《生物化学》   为了通过CUSBEA的考试,孙晓红坐在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门口,把一本《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她成为了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孙晓红是CUSBEA项目启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生物医学研究所讲席研究员,同时也是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距离当年的“往事”已经过去30多年,但孙晓红对CUSBEA的记忆却依旧如同昨日一般。   1977年,孙晓红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系当技术员,业余时间,她会悄悄跑到77级的班上,旁听他们的课程。到了1981年,机会降临,孙晓红被允许和77级学生一起参加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次,她抓住了机会,以高分被北京医学院顺利录取。   2个月后,孙晓红被学校推选去参加CUSBEA考试。“考试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生物化学‘偷学’得还不错,但对于分子生物学却是一窍不通。”孙晓红说。   怎么办?孙晓红想到了图书馆。   当时北京医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里,只有一本美国教授Stryer写的《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孙晓红没法进资料室,更不能把书外借到馆外,那段时间,她只能坐在资料室门口把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我就记得这本书的借书卡上轮流写满了我和吴虹(第三届CUSBEA学生,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的名字。”   终于到了考试那天,孙晓红记得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用英文答题。   笔试之后的面试,让此前从未和外国人说过话的孙晓红更紧张。当时来面试的是哈佛大学的Karnovsky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的Moffat教授,孙晓红说:“我记得Karnovsky教授讲话很慢很清楚,我都听明白了,Moffat教授好像是想考验我,语速一直很快。”除了专业内容,两位教授还问了孙晓红很多生活上的细节。   教授们给孙晓红推荐了包括哈佛、康奈尔在内的4所大学去申请。孙晓红最终选择了康奈尔并如愿以偿:“吴瑞教授就在康奈尔,虽然我还不认识他,但我知道如果遇到困难,他一定会帮我的。”   孙晓红在吴瑞实验室度过了她的第一个实验室轮转期,并选择了吴瑞教授作为她的博士论文导师。让孙晓红惊讶的是,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几乎每个节日孙晓红都是和大家一起在吴瑞的家中度过的。满桌可口的饭菜让她体会到了“科学大家庭”的温暖,孙晓红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也保留了这个传统。   更让孙晓红感动的是,在她博士毕业后准备选择博士后导师的时候,吴瑞亲自打电话给当时的麻省理工学院白头研究所(Whitehead)所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尔的摩(Baltimore),让孙晓红去他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也正是在白头研究所的4年,奠定了孙晓红后来的科研生涯:“如果吴教授没帮我走这个‘后门’,即便能进,按照正常情况光‘排队’也得一年半。”    农民的儿子成为科学家   因为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热情、无私的帮助,CUSEBA项目越来越成功,许多学子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毋庸置疑,CUSBEA项目为中国学子开启了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新通道。   上世纪80年代,每所美国大学的报名费大约为50美元。按照当时中国学生每人平均申请三到四所大学来算,这笔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吴瑞教授为此致信美国的各所大学,建议他们免去中国学生的报名费。学生被录取后,他又建议学校免去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大多数大学同意了吴瑞的建议,因为他们认为,按照CUSBEA方法遴选出的学生质量应该很不错。   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当初那些美国的大学和教授们为什么愿意接纳和帮助中国学生呢?CUSBEA第二届“毕业生”管坤良认为,科学不分国界,而且美国本是移民国家,他们的大学教授好奇心很强:“很多教授本身也不是地道的美国人,从科研的角度说,美国教授更关注学生能否做好实验,发表好文章,我们这些最先过去的学生表现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扇门就越开越大了。”   1981年,愿意接受中国学生的美国大学有40多所,到1988年CUSBEA最后一次招生时,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0多家。为了取得学校的反馈,吴瑞教授还专门设计了一套表格,3次致信所有招收CUSBEA学生的大学联络人。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很满意。1992年的最后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与100多个院系生物专业的其他学生相比,80%的CUSBEA学生表现突出,高于平均水平。   管坤良现在的头衔很多——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药学系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杰出PI,还参与了吴瑞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   在这些年的科研过程中,管坤良多次拿到让美国同行都“眼馋”的权威奖项,包括由麦克阿瑟基金颁发的“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等。   1982年,身为浙江桐乡人的管坤良从杭州大学生物系毕业,考取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并在两个月后通过了CUSBEA的考核,被美国普渡大学录取。如今每次回国,只要时间允许,管坤良常会和学生们讲讲自己当年的那段故事——怎么通过CUSBEA,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生命科学家的。   和孙晓红一样,管坤良在准备CUSBEA考试之前,也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家乡的图书馆里,相关书籍少得可怜:“有钱的同学都跑到上海复习了,我却连杭州到上海5块钱的火车票也买不起。后来考试一共有120人,我一点都没把握,心里想着不要垫底就可以了。”   几个月后,管坤良收到了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以及爱荷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些学校,看到普渡大学给的奖学金比较多,就决定去那里。”   管坤良告诉记者,有时一位学生会被两所以上大学录取,但也有学生未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的情况出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被录取,CUSBEA招考委员会会对这种情况作适当调整,甚至启动第二轮申请和录取:“作为中方‘联络官’的顾孝诚教授为了我们这些学生操尽了心。当时北大没有传真机,每一次和国外联系,顾教授都要骑车到复兴路的电报大楼收发传真。现在的孩子申请大学都会自己下载表格,那时可没有表格下载,很多人拿到表也不会填,顾教授会趁着英语培训的空档飞到广州手把手教我们。如果没有吴瑞、张龙翔、顾孝诚这些教授的无私、热心帮助,CUSBEA项目不会开展得这么成功,我们这些人的命运,恐怕也将截然不同。”    CUSBEA大家庭成员默默赞助吴瑞奖学金—— 发掘更多有潜力的“领头羊”   听到邮件提醒时,王传超正躺在云南大理凤仪镇芝华村一位朋友家的沙发上昏昏欲睡。在这之前,他赶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大理取回族种族样本。点开邮件,王传超一下从沙发上弹了起来。邮件来自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我们很高兴地通知你,因为你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杰出表现,你已获得2012年度的吴瑞奖学金。”    通过冷僻学科实现价值   王传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2010级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是分子人类学。所谓分子人类学,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的线粒体DNA、Y染色体等遗传信息来解决与人类历史、社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类起源、人群关系、发展历史、群体结构以及迁徙方式等。   在拿到吴瑞奖学金之前,王传超在圈中已是“小有名气”。今年2月10日,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以王传超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内容是反驳“世界语言的非洲起源说”。他所在的课题组收集了全世界95个语系的579种语言资料,详细分析了语音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发现非洲的语言并不是语音最复杂的:“如果全世界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那它不应该在非洲,而最有可能在亚洲,精确地说应该是在里海南岸。”   炎黄二帝的传说是否有历史依据?曹操是从乞丐手里抱养来的还是从夏侯家过继来的?对于好奇心强烈的王传超来说,这些打着问号的“历史遗留”,都是巨大的“诱惑”:“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你知道多少?不知道,就可以想办法通过分子人类学,用理科的方法解决。”冲着这一个个“诱惑”,王传超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年一个暑假,他走了两万多公里,带回了2000多份不同种族的唾液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   “海洋生物学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而相对冷僻的人类生物学或更可实现我的价值,多学科交叉毫不枯燥且更能激发我的灵感。”王传超在吴瑞奖学金申请材料里这样写道。   今年的吴瑞奖学金面试在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进行,面对台上孙晓红等“考官”,平日里没少见人的王传超坦言有点忐忑:“去见‘偶像’,紧张也是难免的。”20分钟的面试后,从空调房出来的王传超已是大汗淋漓:“和国内教授不同,‘偶像’们的问题都很直接,基本等于是在‘找茬’。我想应该是想看我们的应变能力吧。”   身为评委会一员,尽管在面试过程中尽力“找茬”,但作为考官的密歇根大学教授管俊林对王传超这样的“明日之星”其实很看重:“他本科学的是环境生态,一直到2009年才开始研究分子人类学,短短三四年能有这样的成绩不容易。我们评选吴瑞奖学金的宗旨,就是要鼓励博士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某一方面的‘带头人’。”    希望门槛宽些再宽些   相比一些传统评奖,吴瑞奖学金对申请人的门槛设定并不“高”:“我们只要三样东西:申请人研究领域的专家推荐信、申请人经历和研究成果自述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要博士在读。”   管俊林也是第一届CUSBEA的学生。来到康奈尔大学做教授后,他曾和吴瑞教授共事过一段时间,也目睹了CUSBEA大家庭的日益壮大:“赴美之后,在同一所大学甚至同一地区的CUSBEA学生经常会聚到一起讨论生活和学习问题。1987年到1993年,CUSBEA学生先后在美国举办了三届‘旅美中国学生生命科学研讨会’。从1993年开始,我们每年夏天都回到国内举行‘海外及归国中国生物学者生命科学暨生物技术讨论会’。1998年,100多位CUSBEA学生及其他学者(包括饶毅和马红,现任北大和复旦生命科学院院长)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了‘吴瑞学会’,该协会后来改称‘华人生物学家协会’。”   2008年,吴瑞基金会成立,所颁发的吴瑞奖学金到今年已是第四届,奖金从最初的1000美元提高到了现在3000美元,人数也“破天荒”地达到了17人。除了这笔不算太丰厚的奖金,多数申请人更看重的,是在背后默默赞助着的CUSBEA大家庭成员。孙晓红告诉记者,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学生们会获得很多意料之外的帮助,一如当年的吴瑞教授对CUSBEA学员们的关怀:“比如有的人博士毕业后想来美国继续深造,我们就会利用我们人脉网络帮助他们联系相关学校。”   作为吴瑞基金会的负责人,孙晓红很希望能在各方的帮助下将“吴瑞奖学金”的规模扩大:“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在读博士这个范围还是有点小,将来我们还会建立更多的教育性的活动,那样受益的学生会更多,对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推动也会更明显。”   在她看来,CUSBEA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对推动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不应逐渐淡化,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和‘世界领先’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基金会的努力,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中国学生,帮助他们早日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这是对吴瑞教授精神最好的传承。”
6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情报学报》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热度 2 huabolin 2012-11-14 14:30
纪念《情报学报》创刊 30 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情报学报》以“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情报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服务情报实践”为宗旨,服务于从事情报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实践从业者,对我国情报学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情报学报》自 1982 年创刊以来,在各级领导、专家、作者、读者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得到了稳健发展,成为国内情报学界具有影响力的权威期刊。 为了纪念《情报学报》创刊 30 周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定于 2012 年 11 月 22 日在北京举办“纪念《情报学报》创刊 30 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内情报学界专家做大会学术报告,共同研讨交流情报学理论方法、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前沿性热点问题。欢迎您参加此次会议,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研讨内容 1 .情报学学科发展历程、前沿热点及发展方向等; 2 .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方法体系等; 3 .情报技术与系统、情报软件与工具等; 4 .情报研究与实践、情报传递与服务等; 5 .情报学学术期刊发展问题; 6 .情报学其他相关问题。 二、会议时间 2012 年 11 月 21 日全天报到, 11 月 22 日研讨会。 三、会议地点 北京永兴花园饭店(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 101 号)。 住宿费用自理。 四、会议回执 参加研讨会的代表请于 2012 年 11 月 15 日前将报名回执表返回会务组,发电子邮件即可。 五、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 15 号《情报学报》编辑部 邮编: 100038 电话:化柏林 010-68598273 车 尧 010-68598285 邮箱: qbxb30@istic.ac.cn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2012 年 10 月 22 日 附件: 纪念《情报学报》创刊 30 周年学术研讨会 回执 姓 名 性 别 职务 / 职称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子邮件 电 话 手 机 预订住房 合住标间 (238 元 / 天 ) 单住标间( 428 元 / 天)(请在选项前划√) 住房日期 备 注 请将此表填写后发送至 qbxb30@istic.ac.cn 或 qbxb@istic.ac.cn , 报名表复制有效。
个人分类: 情报学报|41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贺《延安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
热度 1 zhpd55 2012-9-25 18:00
贺《延安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
看到姚理事长《 给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三十周年的贺信 》 ,想起我们2012年6月中旬为《延安大学学报》创刊30周年寄出的贺词,顺便附上,请大家指正: 延安精神代代相传,励精图治建盛世伟业 延大学报篇篇求新,精雕细刻续垂世春秋
个人分类: 新观察|3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祝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成立30周年
龚胜生 2012-6-3 20:15
祝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成立30周年
6月4日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建所30周年,我受邀参加会议。由于往年5-6月之交是论文答辩的季节,加之今年党派要换届,无法确定是否能参加这次会议,所以没有告知能否参加会议。结果没有其他事情冲突,因此临时决定就来开会了,以致报到时在“邀请嘉宾”名单中找不到我的名字。昨天下午坐动车到的,晚餐上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也有许多不熟悉的面孔,这些年因为一直在从事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单位工作,感觉与历史地理渐行渐远了。 今日(6月3日)上午举行庆祝仪式。邹逸麟先生、张修桂先生到会,葛剑雄先生在日本开会,没有看到周振鹤教授。邹逸麟先生作为老教师代表(其实也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的创始人之一)发言,他的发言很客观,他指出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实是全国多家单位合作的成果,实事求是,令人敬佩。史地所有个别年轻人,目中无人,自以为自,“牛”气得狠,形成鲜明的对比。会议第二节时兄弟单位致辞,我也临时应邀致辞,因为是最后一个,已经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也就长话短说。我的致辞主要内容是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过去30年的一个评价,概括为“三个一”:打造了一个历史地理学术研究的高地,树起了一面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旗帜,建成了一个历史地理人才培养的摇篮。然后,祝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今后的岁月能在历史地理高地竖起更多的丰碑,能把历史地理旗帜举的更高,能把历史地理摇篮建的更好。 在致辞中,我还点到,我是史念海先生的弟子,邹逸麟先生是我博士论文答辩(1992年)的主席,我在《天人集:历史地理论集》中用到我和谭其骧先生的合影,我差点成为周振鹤先生的博士后(1995年,当时表格都填了,后来因为我已博士毕业两年而作罢,因为当时博士后只招应届博士)。其实,我还有想讲而没有讲的,第一、二、三届“谭其骧禹贡基金奖”我都有论著获奖,第一届获奖论文是“二千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发表于《地理学报》),二等奖;第二届获奖著作是《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届获奖论文是“中国疫灾分布变迁规律的研究”(发表于《地理学报》)。连续三届都获得这个奖的,在同辈历史地理学者中恐怕只有我一人。第四届我已过了参评年龄,从此便与这个奖项无缘了。 会场 宾馆外 与邹逸麟先生合影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4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岁月抹去的记忆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1-9-9 09:34
--- 十八天的惊与喜( 11 ) 蒋继平 2011 年 9 月 8 日 八月 12 号早上, 在妹夫的周密安排下, 在亲人们依依不舍的送别中,我们坐上了王经理开来的一辆小型面包车。 王经理和妹夫将送我们去南京的禄口国际机场。 当王经理慢慢地开动了汽车的一霎间,我的心中一阵酸楚, 望着窗外年迈母亲慈祥但有一些挂念的面容,我意识到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令我终身梦绕魂牵的故乡,以后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心里一点儿数都没有。 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南京禄口机场, 还没有下车,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 他正从一辆中型公交车上下来。 这人是我的一位南农同班同学, 名叫殷汝昌。 三十年前,他从南农毕业被分配到溧阳, 在市农干校当校长。 前几年我回溧阳时, 我们在一起参加过几次宴会。 所以,我们俩是比较熟悉的。 下了车, 道谢了王经理和妹夫, 我们就来到了机场的签票处。 因为买的是团体票, 我们就在办理团体票的窗前等候。 当时离飞机起飞的时间还早, 所以,我们是第一个到达的。 很快,我们见到了殷汝昌, 老同学见面, 而且又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 当然不免有点儿亲切的感觉。 在谈话间,又看到一对同学夫妇走过来。 这位同学是张敦阳,他比我大 6 岁,属于 77 级中的老三届, 毕业后, 他被分配到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工作, 由于工作很出色,后来被提拔为所长, 现在因为年龄的关系,已经退休。 当老张夫妇走过来时, 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毕业三十年后,我能一眼认出张同学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虽然有点儿晚年发福, 他的外貌变化不是很大; 二是他和我都是一班的;三是因为他平时在班里就是比较有名气的人,是班干部;四是在 2006 年我到母校赠书时, 他和其他在南京附近的 20 多位同学, 包括当时任副省长的仇和,一起参加由当时任常务副校长的孙建为我举行的招待会。因而,五年前, 我们见过面。 有关这次的母校访问, 南农网已经有所报道。 [ 南京农业大]我校 82 届校友蒋继平博士访问母校并作学术报告 http://www.cunews.edu.cn/html2006/xwbl/110424189.html 接下来,来的人就多起来了。在这些新来的人中, 有些是能够立即叫得出名字的, 有些就根本想不起名字来了。 在能够叫得出名字的人中, 一位是在江苏省科技出版社工作的王达政, 他比我大八岁, 是我们植保系 77 届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所以,他在我心目中的影像很深。 另一位是徐敬友, 他和我在同一个宿舍一起生活了四年, 我们俩人的床面对面, 中间隔了一张书桌。 当时徐敬友是南农的学生会主席,属于风云人物, 所以,即使三十年不见, 我还是能一眼就认出他来。 后来到了候机厅, 这次到昆明参加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的, 从南京出发的 40 几位同学都已经在那里。 这些同学中, 我能够立即叫出名字的, 只占三分之二, 有三分之一的已经不知谁是谁了。 简要的来说, 能够立即叫出名字的, 是一个宿舍的,或者外貌变化不大的, 或者在毕业后在某些场合又见过面的,或者是在校时比较出色的, 还有是在校时个人兴趣爱好比较合得来的同学; 而那些记不起名字的, 一是外貌变化相当大,二是自从毕业后从来没有见过面, 三是在校时交往就很少,相互间的影像就不深。 三十年的岁月, 无情地清洗着我们的脑袋, 慢慢地将脑袋中那些淡淡的记忆抹去了, 留下了一片空白; 只有那些影像比较深刻的还在头脑中顽固地保留着一席之地。因而,面对那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同学, 虽然感到有些尴尬, 但是也是出于无奈, 那是岁月的无情, 不是我的无意。 令我感到非常惊奇的是,几乎所有同学都说他们只知道我的名字,认不出我来,他们说我的变化太大了, 即使在五年前南农见过面的同学们也是发出如此的感呔。 看看自己的照片,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我在最近几年的变化, 确实很大。不过,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我的外部变化, 只有我自己知道, 这几年来,我的内心变化比外部变化更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48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从1981年走来的《光学学报》
热度 4 slowlight 2011-6-14 16:01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一半授予了NicolaasBloembergen和Arthur L.Schawlow,以表彰他们在激光光谱学方面做出的贡献;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读者文摘》杂志在兰州创刊,后改刊名为《读者》。同年,《光学学报》在上海光机所创刊,估计除了光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么一本期刊的诞生,但它确实如一粒种子,努力着扎根发芽。 那时候,办刊只有一个目的——学术交流,办刊手续也远比现在简单。没有很复杂的期刊评价体系,期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自由发展的状况,研究人员也不需要看SCI眼色行事,很多创造性的成果得以在国内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依托中国光学学会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优势,《光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学术严谨,编校规范,在国内赢得了学术严谨的美名,一段时间内很多研究人员以在学报上发表论文为荣。很多当年的年轻作者现在都长成了各领域的专家,支撑着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这也让编辑部为之自豪。 当SCI逐渐为研究人员所熟悉并为管理人员所重视,一大批中文学术期刊因不被SCI收录在稿源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学术质量相对下降,优秀稿件外流,而且期刊也逐渐感受到国内外同类期刊的竞争。在社会市场化的喧嚣中,有些学术中人也不免变得浮躁,学术道德下降,论文抄袭、造假的丑闻不断见诸于媒体。如何应对学术与经营方面的挑战,在危机面前先行一步,转危为安,不断发展?编辑部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网络时代与数字出版为期刊的跨越发展带来了契机。功能强大的网络出版平台,融合了论文发表与文献检索功能,网络出版周期不断缩短,这为读者带来了方便,也为期刊赢得了竞争优势。走在同行前头的体制改革也保障了期刊的长期发展。杂志社通过引入CROSSCHECK等文献查重工具,从技术上降低一稿多投的出现概率,同时也请审稿专家帮助把关。作为中文学术期刊,《光学学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虽有其先天不足,但以题目摘要关键词图表等的英文标注也可以部分满足国际学术交流需要。市场经营的多元化与学术出版的专业化,成为杂志社期刊出版与其他业务发展的集中概括。 学术期刊出版在当前中国是一个备受批评与争议的行业,体量大,质量差,缺竞争,少产出。作为期刊,需要不断增强办刊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而有序的市场化竞争,积极的办刊环境,客观的科技评价,也是中国学术期刊走向繁荣强大的重要条件。 希望《光学学报》能越办越好。但什么样的期刊才是真正的好期刊,这需要由读者与作者来评判。 --------------------------------- 注:为《光学学报》创刊30周年而写,前段时间写了一段,跑题了,所以又重写了一次。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4840 次阅读|7 个评论
相识30周年同学会有感
毛宁波 2010-10-12 22:03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在江汉石油学院相识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们满怀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激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古城荆州,在江汉石油学院校园里留下了一串串感人的青春乐章。四年的同学友谊 、 同学情怀难以割舍,魂牵梦绕,至今无法忘怀。 当我们已过不惑之年,离开大学二十多年了。同学们经历了多少创业艰辛?体验了多少酸甜苦辣?收获了多少春花秋实?经历了上次北京聚会( 2004 年 10 月 20 周年),同学们再次聚会,勾起了更多尘封多年的回忆,激发更多憧憬。 在江汉石油学院物探八 0 级同学相识三十周年之即,喜逢长江大学组建 8 周年暨石油教育六十周年大庆之际,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和北京地区等几位同学发起,湖北地区同学承办的江汉石油学院物探八 0 级同学相识三十周年聚会,于 2010 年 9 月 30 ~ 10 月 2 日 金秋十月在江城武汉举行。 物探 801 和物探 802 班共有 43 位同学参加了聚会(有 2 位同 学专程从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回国参加聚会),专业课《地震勘探原理》主讲老师朱广生教授和班主任骆家宽老师(现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应邀参加了聚会。 10 月 1 日上午参会同学参加了东湖公园游园会,敞开心扉,共泣沧桑,共叙同学友情。 10 与 1 日下午武汉东湖磨山公园旁的碧波宾馆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座谈会上同学们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教授毛宁波同学代表长江大学校友会宣读了贺词,同学们回忆往事,畅谈美好的幸福生活,欢声笑语不断,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对我们重新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10 与 2 日十多位同学驱车回到荆州参加母校石油教育 60 周年校庆。 陈国珍 同学写出了 物探八 0 级师生相识三十年有感 的诗文。
个人分类: 其他|5530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技导报》创刊30周年读者问卷调查获奖者名单
kejidaobao 2009-12-18 16:41
2009年10月,本刊举办了《科技导报》创刊30周年读者问卷调查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积极响应。寄回问卷的读者将获赠《科技导报》2010年全年杂志(如果您已订阅2010年杂志,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改增您2011年全年杂志),名单公布如下。 林南、陶家柳、冯梅、范宝龙、王泓章、杨全秀、吕志涛、吴超、周祝林、张威、宋湛谦、翟正刚、林麟祥、朱英国、张涤生、齐彦收、潘金兰、梁应辰、翟万银、俞仰祖、王舒、朱尔明、高振、江波、吕增建、许冲、朱青凌、赵敏、秦小林、钱思进、王岩、王坤杰、廖宜顺、刘晓明、胡玉才、束怀瑞、江腾龙。 在收回的问卷中,5位对《科技导报》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的读者获得特别奖,可于2010年初赴京参加《科技导报》相关活动,费用由本刊支付。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具体事宜本刊会与相关读者直接联系。 特别奖名单:吕志涛、王鸿章、范宝龙、齐彦收、高振。 《科技导报》编辑部 2009.12.18
个人分类: 最新预告|25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开局不易 知难而进——写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30周年之际
黄安年 2009-10-14 16:13
开局不易 知难而进写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30 周年之际 黄安年文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14 日发布 ( 按 : 现在发布笔者 2009 年 6 月 26 日 所写《 开局不易 知难而进写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30 周年之际》,首发在刚刚收到 2009 年 9 月 6 日出版的《 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第 26-28 页。 ) ********************************* 1979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应运而生,生得其时 ,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时刻。 1979 年是新中国 60 年来 1949-1979 、 1979-2009 年两个发展阶段的界标 , 经历了二十世纪近 80 年美中关系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的摧残之后,迎来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成立犹如一枝报春花 , 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复苏的征兆、繁荣的先声。这样的历史机遇可称百年难遇。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于美中关系正式建交和改革开放初始的时代 ,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从停滞和缓慢发展迈向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起点,实现了从重政治学术到求真务实的学术探讨新时期,开始了由封闭、半封闭式研究转向开放研究与国际交流的新局面,改变了以苏为师到转向吸收美国和全人类学术成果的新境地,也从个别专家学者一枝独秀的美国史研究转向广大学者多角度多侧面开创美国问题研究的繁荣新阶段。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建立与发展突现了中国美国史学者通过研究会协同作战振兴中国美国研究的新局面。 1979 年以来的 30 年是改革开放的 30 年,也是美中关系正常化同步发展的 30 年,又是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的 30 年 , 还是网络化和大众化的飞速发展的 30 年 , 在这 30 年的历史巨变中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走过了不平凡的 30 年。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年间,作为参与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第一线的见证人,我看到了在中国美国史教学领域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 举其要者这些变化表现为 : 从主要依据译本教材到依据包括美国和中国学者编著的文本教材;从基本上是通史教学到通史、专史、专题教学兼顾;从手写式课堂教学转向现代化的网络媒体教学;从美国历史教学兼顾涉及各类美国问题的教学 ; 从美国教学开始受重视到凸现美国教学的重要地位 ; 从课程教材建设到阔及文献资料建设 ; 从本科教学为主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系列教学 ; 从重视图书资源利用到兼顾网络学术资源运用 ; 从重在培养美国问题专业人才到兼顾教育大众化普及知识教育 ; 从四五十年代毕业学者在教学第一线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毕业生成为教学基本骨干 ; 从少数学者的海归背景到学者中的土洋并举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遍布全国;从单一课程教学模式到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课堂和网络教学多元化 ; 教学和学术交流从单向出国留学到走出去请进来;教学分布也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少数大城市扩及全国。这些变化到了新世纪以来呈现了加快发展势头。在这些变化中,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作为民间唯一的从事美国历史教学与学研究的学术机构 , 无疑起了领航的组织和积极促进的作用。 再以与之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的领域来看 , 其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同样是十分明显的。举其要者这些变化表现为 : 出版了数以百计个人撰写的美国史和美国问题的专门著作 , 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美国史和美国问题的学术论文 ; 产生了数以百计的美国史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包括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论文,有的已经公开 ; 集中国美国史学界老中青三代骨干编著了代表中国高水平的六卷本《美国通史》;形成了凝聚美国史研究力量的一批有实力的美国史研究机构和学科带头人 ; 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美国问题研究单位拥有培养博士学位授予权 ; 中青年教授和美国历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成为美国研究的中坚力量;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美国问题教学与研究的学术性网站和个人博客;开始出现了鼓励美国史学术教育事业的奖学金资助活动 ; 开始了尝试我国学者自己编制的美国问题数据库研制。在这些变化中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同样起了组织、培养、推动和凝聚的作用。 30 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开局实在不易。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和以黄绍湘、杨生茂、刘绪贻、丁则民等老一代美国史学者的协同引导和中青年学者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分不开的 , 是和三代学人的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努力分不开的。也是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自愿服务研究会工作分不开的。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甲子年 , 也是中国美国史研究迈向未来三十年的新开端。在这个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美国史研究发展极其关键的时刻,既有巨大机遇,也有严峻挑战。这是一个美中关系合作共赢发展的历史难得机遇,也是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还是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机遇,在客观上为我国美国史学术研究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突出表现为:第一 , 时代需求向中国美国史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提高与普及两个方面的高标准 , 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国美国史教学与研究的质量 , 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的美国问题研究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学术研究、全球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步伐、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同时美中关系大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也要求在实事求是研究一个真美国的基础上为普及美国史和美国问题知识 , 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和服务 , 为美中文化交流做出新贡献。第二,我国的美国教学与研究面临网络滞后的严峻挑战 , 目前与美国的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在网络学术战线上急起直追,我们不仅在传统教学研究手段中处于劣势,我们还将在网络学术领域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步。第三 , 受教育产业化影响学术和教学面临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包括量化过度、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竞争失衡等 , 将影响潜心治学和献身教育学术事业。 在新时期,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功能不是越来越淡化、弱化、分化,而是需要知难而进,强化、固化、网络化某些功能,为适应新形势新需要 , 建议研究会在功能转型、学术创新、凝聚会员、咨询服务上多下些功夫。 首先,和前 30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组织大型协同作战活动不同 , 研究会缺乏自主的经济实力和学术产业化影响,无力自主组织大型协作的学术攻关项目,但是研究会完全可以在凝聚会员上做更多的工作。凝聚老会员和发展新会员 , 扩大美国史研究会员队伍和广泛调动会员积极性,以更好地适应提高和普及两个方面的需要。 第二 , 办好研究会的会刊 , 尤其是办好研究会的网站 , 是凝聚研究会的主要工作 , 在这个问题上是大有可为的 , 是可以有所创新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应当雄心壮志,创造条件有朝一日半个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美国史研究杂志,如果 21 世纪 20 年代、 30 年代做不到 ,40 年代希望争取能够做到。 第三 , 采取研究会主办或和其他研究单位协办等形式举办多样性多层次多侧面的学术研讨活动 , 创造条件加强与国际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四,倡导和推动美国问题书目、历史文献、学术论争的编纂及学术数据库的编制工作 , 这项工作一个学术机构难以完成 , 研究会可以发挥倡导和推动作用。 第五 , 加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美国史研究者合作与交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初衷不仅是大陆的 , 也是包涵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在内的 , 在香港、澳门回归 , 两岸关系改善之际,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取得进展。 第六 , 充分发挥退休会员的作用。中国美国史研究是全体美国史研究者的研究会,不仅仅是在职学者的学会,迄今会员中退休的比例增大 , 许多会员的学术生命仍在延续,发挥好退休会员的作用将有利于研究会的发展。 从中国美国史研究成立迄今 30 年间,我的美国问题教学与学术研究受惠于研究会的活动 , 我也为研究会奉献了一份辛劳,我愿和研究会广大会员一起 , 知难而进,再创佳绩。 写于 2009 年 6 月 26 日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