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高等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李浩副校长、姚远所长参加第三届西北联大论坛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4-11-27 10:52
李浩副校长、姚远所长参加第三届西北联大论坛 时间:2014-11-14 11:09   作者:admin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李浩副校长、姚远所长参加第三届西北联大 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2014年10月15日,我校副校长李浩、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姚远应邀参加了在甘肃兰州举办的“ 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论坛主题为“历史经验与时代使命”,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共同发起,西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甘肃省高校纪工委书记张晶等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和师生观看了西北师大摄制的电视纪实片《寻找西北联大》,重温了西北联大的历史。西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基教授和张晶分别致辞。与会嘉宾为论坛纪念林揭碑。西北师大校长刘仲奎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上,陈浩作了题为《说大学之“大” 行大学正义》的主旨报告,讲述了大学精神与责任,阐释了当前大学的改革问题。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全、刘仲奎分别作了题为《依托区位资源,服务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研究的传承与创新》《齐国樑女子师范教育思想 评议 》《构建西部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的途径创新研究 ——基于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治理模式的分析》《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守望者──从北平师范大学到西北师范大学》的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分两组就进一步挖掘西北联大历史底蕴、传承和弘扬联大精神、深化西北联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认为,西北联合大学诞生于抗日烽火中、民族危难时,从京津冀走来,在大西北扎根,为民族存续菁华,奉献人才,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岁月,树立起了大学精神之卓绝,彰显了中国的大学和知识分子服务国家战略,不畏艰难、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道德操守。西北联大的办学历史,展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壮美画面。西北联大的办学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勇于坚守、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我们纪念西北联大,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西北联大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是要继承一直以来激励着并将继续激励中国知识分子肩负责任、坚守职责的精神,这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参会高校将进一步依托各自办学优势,借助论坛合作平台,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实际出发,充分彰显各自特色,定期交流研讨,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办学思想、办学经验的交流,通过协作研究、联合攻关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着力提升办学能力和整体水平,为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整体跃升,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圆满闭幕
热度 4 kexuechuanbo 2014-10-18 21:24
10月14日,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兰州西北师大隆重举行,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甘肃省教育厅/西北师大/西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南联大后继学校代表——云南师范大学/等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开幕式播放了西北师大拍摄制作的《寻找西北联大》专题片。代表们出席了“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纪念林”揭幕仪式。会议收到40余篇论文。会议分发了陕西理工学院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2》论文集。本次会议将编辑出版《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3》。 开幕式播放《寻找西北联大》专题片,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博导姚远解说 西北师大校园中的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纪念林 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教授作《西北联大-西北大学与丝绸之路》的主旨报告 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西北师大敦煌学院圆满闭幕 第三届论坛主办方西北师大党委副书记于树青向第四届论坛主办者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交接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134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Ⅱ—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出版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4-9-29 13:15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Ⅱ—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出版 由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教授主编、陈海儒、郑宽明副主编的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Ⅱ—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2014年8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张岂之任学术顾问;方光华(西北大学校长)等八所后继学校负责人任编委;姚远、姚聪莉、李巧宁任学术指导。 全书68万字。收入20余所高校70余位专家的60余篇论文。分为“西北联大与大学精神”、“西北联大与区域发展”、“西北联大史研究”、“西北联大人物研究”、“附录”等栏目。 其中有: 姚远,姚聪莉:《西北联大留给陕南的一笔高等教育遗产:陕西省立师专总校与分校的前世今生》(原载《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11-18;36) 杨云霞,姚远:《西北联大法学教育与陕西近代法制教育的初创》 尹小冬,姚远:《1945年李约瑟博士访问西北大学初探》(原载《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4):670-676) 钱海婷,白秀英,姚远:《岳劼恒的科学贡献与治学思想研究》 王淑红,姚远:《曾炯与希尔伯特第17问题》(原载《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4):660-663) 可向029-87233647(世图市场营销部)购书。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2371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续)
热度 1 lgmxxl 2013-9-18 09:44
——以《 201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据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大部分组成。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形势严峻,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人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广大成人、在职人员等提供学历补偿、职业培训和国民教育等重要职能。根据近几年特别是《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态势。 近五年有关成人学历教育的数据 序号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总规模数 2907 万人 2979 万人 3105 万人 3167 万人 3325 万人 2 普通高校规模数 1964 万人 2094 万人 2192 万人 2309 万人 2391 万人 3 普通占比 67.6% 70.3% 70.6% 72.9% 60.5% 4 成人高校数 400 所 384 所 365 所 353 所 348 所 5 高职高专数 1184 所 1215 所 1246 所 1280 所 1297 所 6 高专学生数 735.6 万人 744.1 万人 760.4 万人 7 民办高校数 640 所 658 所 676 所 698 所 707 ( 303 ) 8 民办高校专科学生数 178.0 万人 193.66 万 195.70 万 193.25 万 191.948 万 9 民办中等学校数 3234 所 3198 所 3123 所 2856 所 2649 所 10 民办中等学生数 291.81 万 318.1 万人 306.99 万 269.25 万 240.88 万 11 中等职业数 * 14847 所 14401 所 13872 所 13093 所 12663 所 12 中职学生数 2087.09 万 2195.16 万 2238.50 万 2205.33 万 2113.69 万 13 中职学生占高中学生数之比 45.60% 47.30% 47.78% 48.89% 46.00% 14 成人学历招生数 202.56 万人 201.48 万人 208.43 万人 218.51 万人 243.96 万人 占普教招生数比例 33.3% 31.5% 31.5% 27.1% 33.8% 15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1.45 万; 6.00% -1.08 万人; -5.33% 6.95 万人; 3.45% 10.08 万人 4.84% 25.39 万人 11.62% 16 成人学历毕业数 169.09 万人 194.39 万人 197.29 万人 190.66 万人 195.44 万万人 17 自考学历报考数 988.82 万人次 1042 万人次 965 万人次 922.67 万人 853.90 万人次 18 比上年增加数、增 % 32.55 万; 3.40% 53.18 万; 5.38% -77 万人; -7.39% -57.67 万人 -5.98% -68.77 -7.45% 19 自考获得学历数 55.19 万人 62.5 万人 62 万人 74.28 万人 73.12 万人 20 高等继续教育学生数 271.85 万人次 289.46 万人次 332.89 万人次 405.14 万人 394.84 万人次 21 毛入学率 23.3% 24.2% 26.5% 26.9% 30% 从此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信息: 1 、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数逐年增加,但成人学历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贡献率逐年降低。 2008 年至2012年成人学历教育招生的数值分别是: 202.56万人、201.48万人、208.43万人、218.51万人、243.96万人; 2008至2012年成人学历教育毕业生数基本上也是逐年提高: 169.09万人、194.39万人、197.29万人、190.66万人、195.44万人。2008年到2012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占高等教育总规模数的百分比依次为:32.4%、29.7%、29.4%、27.1%、33.8%。从这些比例上看,成人学历教育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仍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成人学历教育仍然要有适当的发展。 2 、成人学历教育潜在生源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重要来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数巨大,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也不算小,两项之和(上表序10加序12)2008至2012分别为2378.90万人、2513.26万人、2545.49万人、2205.33万人、2354.57万人。这些学生提升学历的路径有限,均有可能成为高校成人教育的专科学生。全国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获得成人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均可能成为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本科类潜在生源。每年250万左右的高考落榜生也可能成为成人学历教育的潜在生源。企业中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路径更为狭窄,基本的路径就是参加成人高等教育。 3 、社会自考正在走下坡路,自考助学方兴未艾,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具有生命力。 2012 年社会类自学考试获得学历的人数是73.12万人,比2011年减少1.16万人;学历报考数也由2011年的922.67万人次,减少为853.90万人次,减少了68.77万人次。说明社会类自考面临着挑战,正在走下坡路。但这不包括面向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自考助学考试形式。自考助学是面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校开展的一种专升本的教育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省时、省力、省钱。省时,即它采取的是学历套读形式,在完成专科教育的同时,完成本科教育;省力,即它采取助学形式,学生真正参加的全国性考试只有2-4门,较之社会类自考,它无疑是十分省力的;省钱,即它虽然年学费在2500元左右,但较之其它 “专升本”类教育形式,它仍是最省钱的教育形式。因之,它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它的生源主要是每年300万左右的高职高专学生。只是希望这种教育形式能够注重教育质量,一路走好。当然,这方面的数据尚未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所体现。 4 、非学历教育性质的继续教育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学历教育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占比越来越小,说明今后成人教育前途将越来越艰难。但以非学历、提升专业技能为主要特点的高等继续教育规模却是越来越大。2008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规模分别是271.85万人次、289.46万人次、332.89万人次、405.14万人次、394.84万人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国2009年有16600万人次的从业者参加了继续教育。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为35000万人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到2020年也将达到50%。所有这些均说明,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仍有很大空间,继续教育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5 、职业教育被人接受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从2012年数字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等职业教育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冷期。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减少了779所,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减少了430所即是证明。特别是延续四年的中职学生占高中学生数之比递增态势,在2012年发生变化。这一比例由2011年的48.89%减为46%。中职业教育占高中学生数半壁江山的梦想要破来。 以上事实说明,2012年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细微变化。其生源结构、教育形式、发展路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教育成占份额减少的同时,非学历教育将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模式。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仍面临着挑战。 来自近四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4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解读
热度 2 lgmxxl 2013-9-17 09:41
——以《 201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的三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在教育部公布的《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大致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进展与细微变化。下表是近五年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数据: 近五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数据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总规模数 2907 万人 2979 万人 3105 万人 3167 万人 3325 万人 普通高数规模 1964 万人 占: 67.6% 2094 万人 占: 70.3% 2192 万人 占: 70.6% 2308.51 占: 72.9% 2391.32 万 占: 71.9% 本专科生招生数 607.66 万 639.49 万 661.76 万 681.50 万 688.83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41.74 万人; 7.38% 31.83 万人; 5.24% 22.27 万人 3.48% 19.74 万人 2.98% 7.33 万 1.08% 报考人数 1050 万人 1020 万人 947 万人 933 万人 915 万人 录取率 68.7% 72.3% 75% 高中毕业生数 836.06 47.75 万 823.72 万 -12.34 794.43 万 -29.29 万 787.77 万 -6.69 791.50 万 +3.76 高中在校生数 2476.28 -46.17 万 2434.28 -42 2427.34 -6.94 万 2454.82 万 +27.49 万 2467.17 万 +12.35 万 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511.95 万 531.10 万 575.42 万 608.16 万 624.73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64.16 万 14.33% 19.15 万; 3.74% 44.32 万; 8.34% 32.73 万 5.69% 16.58 2.73% 硕士生招生数 38.67 万 44.90 万 47.44 万 49.46 万 52.13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2.61 万; 7.24% 6.23 万; 16.11% 2.54 万; 5.66% 2.02 万; 4.25% 2.67 万 5.40% 博士生招生数 5.98 万人 6.19 万人 6.38 万人 6.56 万 6.84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0.18 万; 3.10% 0.21 万; 3.51% 0.19 万; 3.07% 0.18 万 2.82% 0.28 万 4.27% 专任教师 123.75 万 129.52 万 134.31 万 139.27 万 144.03 万 师生比 17.23 ∶ 1 17.27 : 1 17.33 ∶ 1 17.42:1 17.52:1 本科院校数 1079 所 1090 所 1112 所 1129 所 1145 所 成人高校数 400 所 384 所 365 所 353 所 348 所 高职(专科)校数 1184 所 1215 所 1246 所 1280 所 1297 所 高校研究生机构数 479 个 481 个 481 个 481 个 534 个 民办高校数(独立学院数) 640 所( 322 所) 658 所( 322 所) 676 所( 323 ) 698 所(独 309 所) 707 所(含 303 所) 本科学生均值 8679 人(本专) 9086 人(本专) 均 9298 本 13100 专 5904 均 9446 人 本 13564 人 专 5813 人 9675 人 本 13999 人,专 5858 人 教学科研设备值 2046 亿元 2279 亿元 2555 亿 生均 0.81 2935.37 亿 生均 0.88 建筑面积 71872 万平方米 74604 万平方米 78076 万平 生均 24.65 81060.42 生均: 24.38 毛入学率 23.3% 24.2% 26.5% 26.9% 30%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映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的指标与 2011 年相比,变化不大,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在稳定中持续发展。 第一,高等教育招生数平稳上升,高等教育总规模持续增大,普通高等教育占比继续扩大。 2012 年共招收本专科生 681.50 万人,比 2011 年本专科生招生数增加 7.33 万人,增比 1.08% 。相比 2011 年本专科生招生数增加 19.74 万人,增比为 2.98% ,增幅进一步减少。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恢复理性增长的态势,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硕士生招生 52.13 万人,相比 2011 年硕士生招生 49.49 万人,增加 2.67 万人,增幅 5.4% 。相比 2011 年比 2010 年增加 2.02 万人,增比 4.25% ,增幅略有增加,也算常态发展。博士生招生 6.84 万人,相比 2011 年博士生招生 6.56 万人,增加 0.28 万人,增比 4.27 。相比 2011 年比 2010 年增加 0.18 万人,增比 2.32% ,增幅略大。高等教育的总规模达 3325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为 2391.32 万人,占比 75% ,较之 2011 年占比 72.9% 、 2010 年占比 70.6% 、 2009 年 70.3% 相比,说明高等教育规模主要由普教学生构成。这也说明,高中毕业生基本都可以上大学逐步成为可能。 第二,专任教师数增加不大,生师比仍然过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是一个大问题。 2012 年的生师比是 17.52 : 1 ,较之 2011 年的生师比 17.42 : 1 , 2010 年的 17.33 : 1 , 2009 年的 17.27 : 1 ,生师比进一步提高。生师比是反映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已经连续三年持续走高,中国高校教师的负荷仍然很大。与教师增幅不大相对应,学生数却地持续增加。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 9675 人(比 201 年增加 31 人),其中,本科学校为 13999 人,比去年增加 435 人;高职(专科)学校为 5858 人,比去年增加 43 人。说明高职(专科)招生困难情况有所好转。本科院校校均人数的增加,也将进一步带来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说明中国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高职高专学校数增加 17 所( 2011 年增加 36 所),本科大学数增加 16 所( 2011 年增加 17 所),民办性质的高校增加 9 所( 2011 年增加 22 所),说明中国大学升格风虽然缓解,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的升格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国高校同质化追求没有得到改观。错位发展,同类竞争的高等教育格局仍未形成。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民办高校数仍在持续上升, 2012 年独立学院数为 303 所,比 2011 年减少 6 所,说明中央对独立学院的控制取得一定效果。民办高校实际增加数是 3 所。说明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前途并不乐观。民办高校需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否则,它们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第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定提升,幅度超乎预料。 由 2011 年的 26.9% ,提高到 30% ,增加了 3.1 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40% 。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十年 18-22 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将下降 4000 万人左右。要实现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每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增加 1.6% 左右,招生数平均每年增加 50 万人。从这点看, 2012 年毛入学率的增加值略大。 第五,报考人数减少 18 万,招生人数增加 7.33 万人,录取比例逐年提高,就业压力进一步提升。 2012 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 2011 年增加 2.7 个百分点,达到 75% ,个别省份的录取率将达到 90% 以上。高中生上大学将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这种常态,是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这也将进一步形成高校重视内涵发展的外逼机制。但毕业生数逐步增加,由 201 年的 608.16 万人增至 624.73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以上发映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数据之外, 2012 年中国高等教育还有三个细微变化。 第一,民办高校首次有了研究生入学。 2012 年五所民办高校获得硕士生培养资格, 2012 年他们共招收研究生 155 名。虽然数量少,但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变化。高层次人才不再是公办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 第二,高校硕士授权单位增幅较大。 2012 年高校研究生机构数为 534 人,较之 2011 年,增加 53 个。较之 2009-2011 年的 481 年, 2008 年的 479 所,增幅较大。说明中国高校追求层次提升的冲动很大。 2013 年由于国家特殊项目的设立,研究生机构数将进一步增加。 第三,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数增加明显 。 2012 年高中在校生数是 2467.17 万人,较之 2011 年增加 12.35 万人,高中在校实现两连增; 2012 年高中毕业生数是 791.50 万人,较之 2011 年增加 3.76 万人,这也是近五年来高中毕业生数首次增加。在两项增加的同时, 2012 年报考数是 915 万人,较之 2011 年减少 18 万人。说明有 20 万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选择了放弃高考。 综合而言, 2012 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主线仍然是内涵发展。主要表现是学生规模增加速度、学校升格数得到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比例在合理范围内。突出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就业压力加大。但从具体的运行数据来看,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师生比过高、中专和专科升格学校较多、高职高专学校人数减少、生均教学仪器占比和建筑面积没有变化等。 2013 年“ 2011 计划”、博士授权项目等已经实施,伴随着高校投资的不同,高校之间距离会拉大,但超同性会提升。中国或许更需要针对不同高校采取不同激励措施,以实现中国高校的错位发展,避免高校升格的冲动。 本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近 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7627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综合评述
kexuechuanbo 2013-4-21 19:49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时间:2012-09-21 09:44   作者:gjzx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光明日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论坛于2012年9月15-17日在西安西北大学隆重召开。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静芝,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著名学者潘懋元、张岂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庄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忠,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树青,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西北大学党委书记乔学光、校长方光华,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全,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钟善,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台湾世新大学董事长成嘉玲等嘉宾,以及中国教育科学院储朝晖,厦门大学刘海峰、张亚群,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天津大学王杰,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西北工业大学王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彬让,西北师范大学丁虎生,西北大学姚远等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包括学术研讨(9月15—16日)和西北联大办学遗址实地考察(9月16—17日)两个环节。 论坛以“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主题,通过为期两天精彩而深入地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对开展西北联大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 在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指出,作为20世纪中国最大的大学联合体之一,西北联大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但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研究西北联大,有助于完整地呈现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有助于培育大学的高度文化自觉,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强调,西北联大取得了巨大的办学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精神,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和大学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认为,发掘和整理西北联大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理念,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高等教育区域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西北大学党委书记乔学光指出,西北联大孕育出的大学精神在今天弥足珍贵。西北联大的历史说明大学应当是民族精神的自觉发扬者,应当是国家战略的自觉实践者,应当是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主题发言中指出,西北联大所展示出的自觉为国家和民族服务,将国家最迫切的需求视为自身追求的献身精神非常有现实意义。 第二,对西北联大的历史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姚远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陈印政、王大明的《抗战爆发与西安临时大学的创建》,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各校西迁、西北联大组建、西北国立五校分设、回迁复校的历史脉络。胡佳、白欣的《北平大学的西迁之路》,王淑红,邓明立的《河北女子师范学学院并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史略》,王少安、张尚字、洪振涛的《抗战时期的私立焦作工学院与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对北平大学的西迁过程,河北女子师范学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的过程作了重要补充。刘俊凤的《西北联合大学师生生活研究》对联大师生的艰苦生活及其所展现出的豁达求进的精神风貌作了描述。 对西北联大组建不久即分设国立西北五校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张岂之的《关于西北联大的几个问题》认为,西北联大的解体主要是政治原因,也包括原平津院校的矛盾因素。李永森的《论国立西北联大的爱国民主传统》指出,国立西北五校的分设是国民政府为防止联大“赤化”的一种“远虑”。李浩的《西北联大与学术自由》认为西北联大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导致了西北联大的分设。梁严冰的《抗战时期的西北战略与西北联大》,陈印政、王大明的《抗战爆发与西安临时大学的创建》认为,国立西北五校的分设主要是国民政府西北战略的需要。何伟全的《从表象理论视角观察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走向的差异》认为,作为“孪生兄弟”的这两所联合大学,虽然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但却各有千秋,在分与合的问题上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 论坛对如何看待西北联大的存在历史提出了看法。潘懋元、张岂之等学者指出,尽管西北联大校名只存在了不到两年,但作为办学实体和研究对象,“西北联大”应被视为1937年9月至1946年底,它包括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五校分而有合的办学时期。张强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起讫时间考》认为,西北联大作为实体的存在时间是1937年9月到1939年8月,但作为精神上的联合体应该一直到1946年底甚至更后。 第三,对西北联大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发掘。 潘懋元、张亚群的《新火传承,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认为,西北联大“公诚勤朴”等统一的优良校风,与组成西北联大的原平津院校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表达了西北联大公而忘私、兴学报国的高远追求。张岂之的《关于西北联大的几个问题》指出,西北联大和国立西北五校虽各有特色,但它们有着相同的爱国精神和扎根西北、开发西北的办学理念。方光华的《为什么纪念西北联大》指出,西北联大集中表达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赤子情怀,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会世界思想,肩负西北建设之重任”的办学理念。蒋庄德、贾箭鸣的《肩负繁荣西北的历史重任》认为,西北联大在国难之中孕育了传承创造优秀文化、开发祖国西北、振兴中华民族的办学理想。王杰、肖松山的《西北联大精神与北洋工学院的办学贡献》认为,西北联大集中展现了中国高校“兴学强国”“严谨治学”的优秀大学精神。李永森的《论国立西北联大的爱国民主传统》指出,联大师生广泛开展抗战民主活动,形成了爱国民主的光荣传统。赵万峰的《西北联大的战时教育思想和实践》指出,西北联大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战时教育思想。 第四,对西北联大的办学成就进行了高度评价。 潘懋元、张亚群的《新火传承,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指出,组成西北联大的院校具有深厚办学基础和独特学科优势,它们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一个基础与应用学科均有雄厚实力,并符合抗战建国需要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姜澄宇的《国立西北工学院丰碑永存》指出,作为国内一流的工科院校,西北工学院奠定了中国西北工科高等教育基础,对战后我国工科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弘扬西北联大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指出,由西北联大等发展而来的西北农学院拥有当时国内一流的完整农学高等教育体系,为战后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学者们还对西北联大的历史学系、经济与商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地质地理学系、工业经济管理学系以及工程教育等做了细致梳理,指出它们或为具有一定积累的优势学科,或因抗战建国所需而创建的体系完整的新学科。大家一致认为,西北联大的学科体系奠定了战后西北高等教育的学科特色。 在西北联大的人才培养理念研究方面,潘懋元、张亚群的《新火传承,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指出,西北联大的育人特色是砥砺品性、通专并重,不仅毕业生数量位居战时全国首列,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国之英才。王杰、肖松山的《西北联大精神与北洋工学院的办学贡献》认为,西北联大融会了北洋工学院的精英教育理念,造就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鲜明风格。于树青的《西北联合大学师范教育的精神品质》对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独特教育精神作了详尽阐发。黄书光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动变中的西北元素》认为,原本与西北几乎没有关系的平津院校内迁西北后,在教育如何举办的探索中逐渐孕育出了“直面现实,扎根本土,励精图治,凝聚人才,以教育专业精神引领大西北开发”的“西北元素”。娄岙菲的《李蒸民众教育理念及其对西北联大的影响》、姚聪莉等的《西北联大社会教育思想与实践探索》指出,西北联大在西北广泛开展社会基础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教育理念。 在西北联大的著名学者研究方面,杨春德、于炜武的《徐诵明与医学教育》介绍了我国病理学的奠基者徐诵明的医学教育思想和实践。戴建兵、张志永的《民国时期家政教育考析——以齐璧亭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个案》论述了齐璧亭对创立和发展我国家政教育的突出贡献。秦开凤、何炳武的《黎锦熙在西北联大开创的方志理论与实践》研究了现代方志理论的奠基者黎锦熙。崔莉的《许兴凯的日本史研究》梳理了“日本通”许兴凯的日本史研究。王淑红等的《哥廷根学派的中国传人曾炯》述评了创立“曾定理”和“曾层次”的中国抽象代数鼻祖曾炯。白欣的《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张贻惠》梳理了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张贻惠的生平与学术贡献。李钟善、李新科的《西北联大三位名师传略》对著名学者、教育家马师儒、郝耀东、黄国璋作了评述。 学者们指出,西北联大不仅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血脉,而且为西北大地输入了文、理、工、农、医、师范等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基础十分贫弱的西北开始有了发达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布局由“点”“线”分布向“面”分布的历史性转折,而且其毕业生一半以上扎根西北,为战后西北开发奠定了科技与人才基础,推动了西北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赵弘毅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陕西高等教育发展》以陕西为个案,认为西北联大不仅是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而且为战后陕西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陈海儒、李巧宁的《西北联大与汉中》以汉中地区为例,较为全面的论述了西北联大在地方文化整理,地理地质、矿产资源及水利资源调查,民众教育,公共卫生改善和实用工艺与技术改进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第五,对西北联大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探索。 潘懋元、张亚群的《薪火传承,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张岂之的《关于西北联大的几个问题》指出,西北联大揭示出大学生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值得认真总结。刘海峰的《抗战时期联合大学体制与西北联大的历史意义》认为,西北联大“统分结合”的联合办学体制尚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张玮、朱俊的《战时内迁高校与现代大学发展》指出,一流大学的创建,必须依靠学术大师,必须依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培育学科优势,走特色发展的强校之路。何伟全的《“联大”精神对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认为,大学应具有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自觉,积极投身于国家和区域发展,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储朝辉的《寻觅西北联大的生命密码》与李浩的《西北联大与学术自由》等文指出,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结构,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此外,西北联大的校友为本次论坛撰写了许多回忆性文章,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留下了研究西北联大的宝贵资料,让我们对西北联大的办学历程、教育思想和学术贡献有了更加生动地理解。 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西北联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议。周远清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与西北联大有着渊源和传承关系的高校要同社会各界一道,进一步推进西北联大的研究工作。有学者提出,需要进一步搜集和整理西北联大的文献史料,做好做实西北联大研究的基础工作。有的学者建议,应该与研究西南联合大学的相关高校和机构加强合作,共同举办南渡与西迁的学术研讨,进一步发掘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 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钟善教授作大会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教授作大会报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作大会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黄书光教授作大会报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张亚群教授作大会报告 天津大学高教所所长王杰教授作大会报告 台湾世新大学董事长成嘉玲女士作大会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作大会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全教授作大会报告 我校副校长李浩教授作大会报告 台湾传记文学社副社长温洽溢先生作大会报告 我校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姚远教授作大会报告 我校党委宣传部原部长李永森教授作大会报告 天下杂志副主编李寻先生作大会报告 原西北联大常委徐诵明之孙徐冬冬先生作大会报告 原国立西北大学代理校长陈石畛之女陈和临女士作大会报告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与指标构建
pikeliu 2013-2-2 21:47
跨学科研究评价的原则与指标构建(去年2012年被北京的《中国高等教育》录用,待发表) 摘要:论文结合“2011计划”,从定义“跨学科研究”和明确其属性(跨学科性、应用性等)入手,分析当前“跨学科研究”评价实践所面临的困境(如“学科同行”的缺乏),然后提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若干原则(如,学术性贡献和应用性贡献相平衡的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跨学科研究”评价的指标体系。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新趋势与困境
热度 5 lgmxxl 2013-1-25 14:31
2013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日前发布,解读其要点,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 2013 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新趋势。当然,这些新趋势,由于其新,而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同时,也由于其影响大,涉及面广,则使这些趋势面临很大的困境。 趋势一:首次明确人才培养标准 在 2013 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中,首次明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人才的基本标准和培养路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与 2012 年提出的“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和立德学者计划”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对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指针。 困境:在举国诚信、道德大滑坡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是否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当施化者价值观念不一致时,作为受化者的学生如何可以做到“立德”?这无疑充滿着困境与挑战。 趋势二:首次明确“阳光治校”范围 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深化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全面推进高校‘阳光治校’,重点加强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基建和各种重大项目等监督检查”。阳光办学,信息公开是 2010 年 9 月生效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明确要求,把它列为工作要点本是自然的事情。但中国社会不公开现象是一个顽症。但公开是公正、公平、防腐的前提。本次重提阳光治校,并明确了工作重要,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困境:公开办法如何落实是一个大事。目前来看,以政府为代表的各级事业单位并没有把此当成一件大事,甚至为公开设置各种障碍。高校能否率先公开仍是一个未知数,甚至可能会落空。 趋势三:首次提出“综合改革”理念 “综合改革司”是 2012 年教育部新成立的一个司,其中心职能是服务、协调。具体包括: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担统筹推进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工作;研究提出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重大教育改革的有关工作;监督检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承担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工作。在本次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出了教育部要“做好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结合,研究提出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强对地方教育改革试点的指导,根据各地区差异,分类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指导各地服务教育发展全局”。寄希望于上下联动,协调推进。 困境:理念、机构、制度都是好的,但从实践来看,落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 2012 年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就可证明此项工作的难度。 趋势四:首次提出分类高考举措 高考改革被称为教育改革中的“牛鼻子”。 2012 年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被指“逗你玩”。 2013 年将在高考改革方面进一步向前推进。工作要点首次提出“研究制订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积极推进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点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这与 2012 年的“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省(区、市)组织的试点,完善“知识加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示范高职单招、对口招生规模”相比,更加明确。 困境:高考改革是各方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各方力量较量与博弈,恐怕此项改革没有帕累托最优。 趋势五:首次提出制定“学术委员会”规则 2013 年,教育部将“研究制订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则,明确教授治学的范围和途径”。 2013 年“所有试点高校都要制定章程,核准一批高校章程。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这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章程与学术委员会能否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模式形成的基础。在现实中,中国大学的学术委员会虽然有各式各样的改革,但终归难以逃脱“摆设”的命运。 困境:学术委员会如何事实上是对目前高校行政化的一种扭偏,也是一种分权。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没有实质改观的情况下,学术委员会很难有大作为。 趋势六:首次提出“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制度 2013 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人才职教师资培养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高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取得重大突破。在 2013 年工作要点,教育部明确提出“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印发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体现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变化,也标志着职业教育受到更高的重视。 困境:“学历 + 技能证书”似乎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但在实践中,学历被过度重视了,技能却被弱化。真正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是重技能,轻学历。 趋势七:首次提出“积极参与 OECD 国家学生评估”动议 2013 年,我国将“研究制订本科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将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 OECD 国家学生评估”。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 2013 年“要加强本科质量标准建设工作,国家层面要建立 92 个专业类质量标准”,“高校都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方案”。“在院校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和教学状态数据公布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要完成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全国所有普通本科学校都要按基本要求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所有这些无疑是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OECD 从 1991 年起出版《教育概览》,它已经成为“国际比较教育宝典”,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 OECD 国家的教育政策。“积极参与 OECD 国家学生评估”无疑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国际化。 困境:国际比较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可以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目前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再好的理念也难以抗拒眼前的利益诱惑。 趋势八:首次提出管理方式转变的路径 在 2013 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抽出教育部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并明确转变管理方式的路径是“强化规划、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综合运用法规、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多种手段”。同时提出“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教育权责,推进向地方、学校放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开展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导各地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所有这些标志着教育部与省级政府在教育方面分权的开始,省级政府在本省高等教育方面将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困境: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是改革的方向,关键是教育部如何放权,放哪些权,放多大权。在目前各项投入均采取竞标的情况下,省级政府作为有限。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3856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回眸(2002-2012):问题篇
lgmxxl 2012-11-5 15:44
2002-2012 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喷发的十年。人们在看到高等教育成绩的同时,更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人们甚至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濒于消亡。突出的问题有: 一、大学精神在堕落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良心。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于:求真、求实、学术自由。大学自身和社会应该确保大学免受学术以外的非学术力量的干扰,保持教师的教学自由和学术研究自由。 而如今大学成为功利场,成为官僚化机构。求真、求实和学术自由的品质基本消亡,官话、套话、虚伪的话到处都是。教学自由和学术研究自由基本流于形式。 二、大学边界消融 大学既要有外部边界,以保持大学与社会和其它组织之间合理张力的产生;大学也要有内部边界,以保持大学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如今大学的外部边界、内部边界基本消融。 在外部边界方面,大学与政府没有边界,政府对事务实施直接的控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的政府化、行政化和官僚化;大学与市场无边界,大学很多事务是不应该为市场所调节的,但中国大学受市场影响越来越来,大学有时为了钱丧失基本的学术立场。 在大学内部边界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无边界,行政权力完全代替了学术权力; 教学与科研无边界,科研代替教学,科研冲击教学,同时,教学与科研正在分离,科研不再为教学服务;同时,大学内部管理逐渐走向功利化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边界消融后的大学,怪像频生。大学及大学人对官、权、钱的追逐超过了对学术的追逐。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西部高校虽然在中国高校中占据较重要的比例,但中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与京、沪、津高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京、沪、津三地已经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江苏、浙江 2011 年毛入学率已达 48% ,西部高校则刚刚进入大众化阶段;东部高校本科生生均经费达 2.4 万元,西部高校则大部分低于 1.0 万元; 2011 年 80% 的部属高校总收入在 10 亿以上; 30 亿以上的有 15 所;最高达 120 亿。中国大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虽然有国家的专项支持,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条件、环境条件的限制,西部高校仍是重点学科少、重点实验室少、高层次人才少、重点大学少。 四、无解的“钱学森之问” 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或者说大师生产问题。但现在的事实是,大学越来越偏离大学运行的规律,大学中缺少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培养人才急功近利,学生和教师都把当官、挣大钱当成目标,如此浮躁的氛围如何能培养创新人才呢?虽然各学校成立了很多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学院,如果学院不能按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来铸就,大学教师和学生不能安心于孤寂的校园,创新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钱学森之问或许成为无解的问题。 五、大学趋同化问题没有解决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才可能可持续地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仍显单一。公办高校正在以北大、清华为榜样进行克隆;民办学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且无特色,互相模仿;合作办学也以研究型大学为特色。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都是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也把专升本、教学型升教学研究型为目标,为办学的路径选择。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回眸(2002-2012):数字篇
热度 1 lgmxxl 2012-11-2 15:08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200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十年来(因为 2012 年数据还没有出来,实际对比的是 2002 年和 2011 年的数据)可资对比的主要数据如下,我们大致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年来主要的变化。 2002 年和 2011 年、 2012 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数据 年份 2002 2011 增加值 增加 % 总规模数 1463 万人 3167 万人 1704 116.5% 本专在校生数 903.36 万人 2308.51 万人 1405.15 155.5% 研究生在校生数 39.23 万人 137.46 万人 98.23 250.4% 博士生在校生数 10.87 万人 27.13 万人 16.26 149.6% 本专科生招生数 320.50 万 681.50 万 361 万 112.6% 硕士生招生数 16.43 万人 49.46 万 33.03 201.0% 博士生招生数 3.83 万人 6.56 万 2.73 71.3% 成人招生数 222.32 万人 218.51 万人 -3.81 -1.7% 报考人数 527 万人 933 万人 406 万人 77% 录取率 60.9% 72.3% 11.4% 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133.73 万人 608.16 万 474.43 354.8% 研究生毕业生数 6.62 万人 37.97 万人 31.35 473.5% 博士生毕业生数 1.46 万人 5.03 万人 3.57 244.5% 专任教师数 70.73 万人 139.27 万 68.54 96.9% 师生比 19 ∶ 1 17.42:1 -1.58:1 普通高校数 1396 所 2409 所 1013 72.6% 本科院校数 629 所 1129 所 500 79.5% 成人高校数 607 所 353 所 -254 -41.8% 高职(专科)校数 767 所 1280 所 513 66.9% 高校研究生机构数 408 481 个 73 17.9% 民办高校数(独立学院数) 246 所 698 所(独 309 所) 452 183.7% 民办学校在校生数 140.35 万 505.07 万人 364.72 259.9% 民校生占比 15.5% 21.9% 6.4% 高科学生平均值 均 6471 均 9446 人 2975 46.0% 毛入学率 15% 26.9% 11.6% 由以上数据,反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的突出特征: 第一,高等教育规模有了突破性增加。2011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 3167 万人,比 2002 年增加 116.5% 。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生增比分别为 155.5% 、 250.4% 和 149.6% 。普通高校数由 2002 年的 1396 所增加到 2011 年的 2409 所,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分别增加 500 所和 513 所,增比分别为 79.5% 和 66.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15% 增加到 26.9% ,增加 11.6% 。生师比由 19 : 1 降为 17.42 : 1 。 第二,研究生增幅较快。2011 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数 49.46 万,比 2002 年的 16.43 万人增加 33.03 万人,增幅为 201.0% ; 2011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为 37.97 万人,比 2002 年的 6.62 万人增加 31.35 增幅为 473.5% ;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数为 137.46 万人,比 2002 年的 39.23 万人增加 98.23 万人,增幅为 250.4% 。所有数据表明,十年间研究生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有了快速增加。研究生毕业成为“硕蚁”有其必然性。 第三,民办高校增长泛力。2011 民办学校为 698 所,其中含独立学院 309 所。相对于 2002 年的 246 所,民办学校增加 452 ,增幅 183.7% 。但如果去除独立学院 309 所,民办学校实际增加 143 所,增幅为 58.1 人。远低于公办普通本专科学校的增加比率。同时,民办学校 2011 年在校生数 505.07 万人,比 2002 年的 140.35 万人增加 364.72 万人,增幅为 259.9% 。但如果去除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实际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并没有显著增加。民办学校学生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比例也没有实际性变化。说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增长泛力。 本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教育网站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34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回眸(2002-2012):成就篇
热度 2 lgmxxl 2012-10-30 09:52
2002-2012年是中国第四代领导人独立执政的十年。这十年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最为突出和关键的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人们也把此种理论归结为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或“北京共识”。在高等教育领域,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取得了如下十大成就: 一、高职教育大发展 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从1999到2001年,由于高校扩招引发连锁反应,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历史性滑坡,招生数连续3年下降,由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2005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一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三次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为教育部提出的连续3年“扩招百万”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恢复性增长到566万人;2005年、2006年连续扩招100万人,近750万人的招生数和1800多万人的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2007年在此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性目标。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01年的628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也是逐年提高。统计显示,1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95%以上,高职就业率达到87%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2012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117个国家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代表就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探讨。会议宣布,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的归纳,十年间,职业教育在服务中求发展,取得了五大成就:一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有6000多万人次;二是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配套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三是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行业企业办学、集团化办学、行业与学校对话协作等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四是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五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很难想象,这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在新世纪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完成的。 二、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十年间,中国一举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2年的1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3167万人,跃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转变的时期。2010年,我国具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930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与此2003年,上海、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和52%,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2004年天津继北京之后也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中国用了9年时间,国际上平均年限是23年,美国是30年,韩国是15年,英、法、德用25年左右时间完成大众化;巴西用26年。从精英化到普及化,国际用时也不相同,基本在30年左右。美国用时30年,韩国用时15年。中国将在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届时,中国半数以上的省份将达到50%以上。 三、高等教育质量得到重视,内涵发展提高日程 10年来,高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总投入、生均预算拨款较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正在由大变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有专任教师139万,高校中两院院士占院士总数的40%以上,“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国80%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集聚在高校,为提高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5年的人口大国,发展到人均受教育年限9.5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12.5年的人力资源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228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全国17所大学设立“试点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破解“钱学森之问”、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走出试水一步;1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3所高校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9个部委、58个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以2012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完全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三、“4%的目标”得以实现 中国教育有一个“4%”情节。早在1993年,政府在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目标。然而,“4%目标”还是带着遗憾步入新世纪。进入21世纪,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并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据统计,2001—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2008年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33%,2009年这一数据为3.59%,但距离4%的目标都还有差距。 2010年,“4%目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得到明确:“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计划3781亿元,地方预算教育支出17800亿元,总支出将超过2万亿元。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四、回应社会诉求,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未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希望。围绕教育公平,十年间政府着力解决高考问题。 这方面的改革一是自主招生改革:改革高考“一卷试天下、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从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试点自主招生,目前已有近80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16.5万人次获得自主选拔录取公示资格,相关学生入校后在学科领域、参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 高招方式在变,高考试卷也在变。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16个省市依托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主命制高考试题,对素质教育发挥了巨大牵引的作用。一年多次考试的试行,也让“一考定终身”逐渐破冰。 二是力促教育公平的实现。自2001年至2011年的10年间,农村和中西部考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攀升,高校中的农村籍学生比例已由10年前的48%升至61%。同时,国内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也加大了对中西部考生、农村考生的倾斜力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推出了面向农村生源的招生计划。 五、“2011计划”提升创新能力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1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 2011 计划”的整体目标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国家创新团队的主力阵营。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1计划”灵魂是“协同创新”。“2011计划”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宽阔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家创新力量参与高校办学,将带动我国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郭新立认为2011计划具有里程碑意义。“211工程”和“985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发展,重在高校内部的建设;“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2011计划”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从而带动与推进“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深入实施。三个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与关心,凝聚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和高等教育界的智慧与努力,承载了中国高等学校的成就与辉煌。 六、培育高等教育的鲶鱼,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 自1998年始,举国上下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闯出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一批“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大学横空出世:体制内的南方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体制外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等。这些大学都在以一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进行着中国建设一流大学道路的探索,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空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这其中又尤以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在大学与社会、政府关系方面,这些学校创建了一种法制化的契约模式。南方科技大学把理事会作为沟通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桥梁,深圳市政府颁布了《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把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上海纽约大学亦将组建自己的董事会,以协调大学与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在大学内部治理方面,这些大学同样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所有这些举措,正伴随着良好的声誉逐渐发酵,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效应”。 七、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大学治理是大学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与义务关系、决策与行政和监督关系的制度安排。在大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学治理方式。当某种大学治理方式经过长时间发展,固化为可以重复、复制的制度时,即可以称之为模式。以此为标准,当今大学治理模式依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治理要素、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与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重点掌控;党委全面领导;教师有限参与。 中国大学治理模式,从政府层面上讲,可以贯彻政府意图,密切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从大学层面上讲,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有利于减少决策执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讲,大学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明确的载体反映自己的诉求。但在实际运行中,如果运行不畅,也易出现大学政府化官僚问题;出现大学书记校长协调问题;出现学术权力虚位问题;出现二级学院自主创新能力缺失问题。不管如何,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已经成型,大学治理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位置已经明确,剩下的工作只是对现有治理模式进行完善修复的问题。 八、促进中西部高校发展 目前,中西部高校高校数占全国全部高校数的66%;学生数占65.5%;研究生占52.9%。但中西部高校却是中国高校中的弱势,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领军人物等偏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东部和“京津沪”有很大差距。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没有中西部高校的崛起就不能称为“强”。 为此,2012年,中央开始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即“小211工程”。是中央政府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并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地方高校的发展建设。“工程”从2012年开始,由发改委、教育部组织实施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省部共建或省属重点大学,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继“985工程”、“211工程”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设立的又重大建设专项,入选高校大部分为一本高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作为“十二五”教育发展的重大工程,开创了三个“前所未有”。第一,这是国家首次在高等教育领域专门面向中西部地区设立的重大建设专项,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第二,高校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按6:4比例分担、共同筹措,中央投资10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校,如此大范围高强度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第三,预计“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高校数量占中西部同类型高校总数的近1/4,覆盖广度前所未有。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3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代表参观汉中西北联大办学遗址
热度 2 kexuechuanbo 2012-9-25 08:30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会议代表赴汉中城固西北联大办学旧址考察 9月16日—17日,由3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组在汉中城固西北联大办学旧址进行实地考察,本次活动也是“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党委副书记黄建民陪同考察。考察组成员来自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学院等兄弟院校及科研单位。 在城固调研期间,考察组先后前往古路坝西北联大旧址、城固一中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考院小学西北联大纪念碑、城固二中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旧址以及西北联大研究发掘的张骞纪念馆、汉中市古汉台等地参观考察,古朴的院落,艰苦的环境,鼓舞人心的纪念碑文,无不引起考察组专家学者及联大后人的感念与激动。 通过实地走访,大家对西北联大的历史脉络、“公诚勤朴” 的办学理念、共赴国难的崇高精神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黄建民副书记在参观了联大旧址后对于联大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西北联大对于西部高教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联大的迁入,才真正奠定了西部高教的基础。但是,目前对于联大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与西南联大的声名远播,西北联大却逐渐被人遗忘。此次考察活动就是希望以“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为平台,通过走访联大遗址,让诸位专家学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联大历史,感受联大精神,鼓励大家不仅要将西北联大的研究继续做下去,而且要将西北联大的研究做大、做深、做实。同时,黄副书记也强调了西北联大对于我校发展的重要借鉴意义。西北联大秉承扎根西部,开发西部的精神,大力推动了西部教育及经济的发展。作为直接继承了西北联大光荣传统的西北大学,更应继承联大的办学精神,以开发西部、发展西部为己任,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我国教育理论界著名专家王杰教授、储朝晖教授、黄书光教授,我校校史研究专家姚远教授等在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访问时,都高度评价了西北联大的办学精神,对深入开展西北联大校史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我校还特意邀请了原西北联大常委徐诵明的孙子徐冬冬先生,以及原国立西北大学代理校长陈石畛先生的女儿陈和临女士一同考察。他们在参观办学遗址后很受感动,并感谢此次论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父辈,了解父辈的机会。同时,他们还接受了《天下》杂志的采访,为研究西北联大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口述史料。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在抗战时期由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国立北洋工学院三者为基干组成的联合大学,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大学联合体之一。西北联大当时设有6个学院,23个系;拥有诸如徐诵明、黎锦熙、侯外庐、张伯声等一大批著名学者。联大扎根西部,在异常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依然为我国尤其是西部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对“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本次考察活动得到了汉中市、城固县的大力支持,汉中市副市长王春丽表示,汉中市一定会积极加强与我校的联系,全力支持西北联大的研究。 联大旧址 考察组参观古路坝旧址 在考院小学西北联大纪念碑前合影 在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09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解读(续)
热度 1 lgmxxl 2012-9-4 14:55
——以《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据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大部分组成。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形势严峻,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人高等教育承载着为广大成人、在职人员等提供学历补偿、职业培训和国民教育等重要职能。根据近五年特别是《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态势。 近五年有关成人学历教育的数据 序号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 总规模数 2700 万人 2907 万人 2979 万人 3105 万人 3167 万人 2 普通高校规模数 1635 万人 1964 万人 2094 万人 2192 万人 2309 万人 3 普通占比 60.5% 67.6% 70.3% 70.6% 72.9% 4 成人高校数 416 所 400 所 384 所 365 所 353 所 5 高职高专数 1168 所 1184 所 1215 所 1246 所 1280 所 6 高专学生数 735.6 万人 744.1 万人 7 民办高校数 297 所 +318 640 所 658 所 676 所 698 所 8 民办高校专科学生数 162.88 万人 178.0 万人 193.66 万人 195.70 万人 193.25 万人 9 民办中等学校数 2958 所 3234 所 3198 所 3123 所 2856 所 10 民办中等学生数 257.54 万人 291.81 万人 318.1 万人 306.99 万人 269.25 万人 11 中等职业数 * 14832 所 14847 所 14401 所 13872 所 13093 所 12 中职学生数 1987.01 万人 2087.09 万人 2195.16 万人 2238.50 万人 2205.33 万人 13 中职学生占高中学生数之比 43.89% 45.60% 47.30% 47.78% 48.89% 14 成人学历招生数 191.11 万人 202.56 万人 201.48 万人 208.43 万人 218.51 万人 占普教招生数比例 33.8% 33.3% 31.5% 31.5% 27.1% 15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1.45 万人; 6.00% -1.08 万人; -5.33% 6.95 万人; 3.45% 10.08 万人 16 成人学历毕业数 176.44 万人 169.09 万人 194.39 万人 197.29 万人 190.66 万人 17 自考学历报考数 956.27 万人次 988.82 万人次 1042 万人次 965 万人次 922.67 万人 18 比上年增加数、增 % 32.55 万人; 3.40% 53.18 万人; 5.38% -77 万人; -7.39% -57.67 万人 -5.98% 19 自考获得学历数 54.23 万人 55.19 万人 62.5 万人 62 万人 74.28 万人 20 高等继续教育学生数 252.89 万人次 271.85 万人次 289.46 万人次 332.89 万人次 405.14 万人 21 毛入学率 23% 23.3% 24.2% 26.5% 26.9% 从此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信息: 1 、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数逐年增加,但成人学历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贡献率逐年降低。 2007年至2011年成人学历教育招生的数值分别是:191.11万人、202.56万人、201.48万人、208.43万人、218.51万人; 2007至2011年成人学历教育毕业生数基本上也是逐年提高:176.44万人、169.09万人、194.39万人、197.29万人、190.66万人。2007年到2011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占高等教育总规模数的百分比依次为:39.5%、32.4%、29.7%、29.4%、27.1%。从这些比例上看,成人学历教育比例人数虽然在递减,但终归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仍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成人学历教育仍然要有适当的发展。 2 、成人学历教育潜在生源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重要来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数巨大,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也不算小,两项之和(上表序10加序12)2007至2011分别为2244.55万人、2378.90万人、2513.26万人、2545.49万人、2205.33万人。这些学生提升学历的路径有限,均有可能成为高校成人教育的专科学生。全国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获得成人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均可能成为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本科类潜在生源。每年250万左右的高考落榜生也可能成为成人学历教育的潜在生源。企业中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路径更为狭窄,基本的路径就是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等职业教育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冷期。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减少了779所,在校生减少了340.16万人即是证明。这也说明今后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结构仍将继续变化。 3 、自考助学方兴未艾,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具有生命力。 2011年社会类自学考试获得学历的人数是74.28万人,但这不包括面向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自考助学考试形式。自考助学是面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校开展的一种专升本的教育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省时、省力、省钱。省时,即它采取的是学历套读形式,在完成专科教育的同时,完成本科教育;省力,即它采取助学形式,学生真正参加的全国性考试只有2-4门,较之社会类自考,它无疑是十分省力的;省钱,即它虽然年学费在2500元左右,但较之其它 “专升本”类教育形式,它仍是最省钱的教育形式。因之,它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它的生源主要是每年300万左右的高职高专学生。只是希望这种教育形式能够注重教育质量,一路走好。当然,这方面的数据尚未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所体现。 4 、非学历教育性质的继续教育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学历教育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占比越来越小,说明今后成人教育前途将越来越艰难。但以非学历、提升专业技能为主要特点的高等继续教育规模却是越来越大。2007年至2011年,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规模分别是252.89万人次、271.85万人次、289.46万人次、332.89万人次、405.14万人次。递增速度明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国2009年有16600万人次的从业者参加了继续教育。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变为35000万人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到2020年也将达到50%。所有这些均说明,继续教育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以上事实说明,2011年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生源结构、教育形式、发展路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教育成占份额减少的同时,非学历教育将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模式。 来自近四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129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解读
热度 8 lgmxxl 2012-9-3 09:33
——以《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据 2009 年的 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至今已有二年了。在过去的二年内,教育战线以落实“规划纲要”为重点,着力进行了 425 个项目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8 月 31 日教育部公布了《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比改革的举措与实践产生的数据,我们大致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进展与停滞。下表是近五年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数据: 近五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数据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总规模数 2700 万人 2907 万人 2979 万人 3105 万人 3167 万人 普通高数规模 1635 万人 占: 60.5% 1964 万人 占: 67.6% 2094 万人 占: 70.3% 2192 万人 占: 70.6% 2308.51 占: 72.9% 本专科生招生数 565.92 万 607.66 万 639.49 万 661.76 万 681.50 万 685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9.87 万人; 41.74 万人; 7.38% 31.83 万人; 5.24% 22.27 万人 3.48% 19.74 万人 2.98% 报考人数 1010 万人 1050 万人 1020 万人 947 万人 933 万人 915 万人 录取率 68.7% 72.3% 75% 高中毕业生数 788.31 万 61.24 万 836.06 万 47.75 万 823.72 万 -12.34 794.43 万 -29.29 万 787.77 万 -6.69 高中在校生数 2522.40 万 7.90 万 2476.28 万 -46.17 万 2434.28 万 -42 2427.34 万 -6.94 万 2454.82 万 +27.49 万 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447.79 万人 511.95 万人 531.10 万人 575.42 万人 608.16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70.32 万人; 18.63% 64.16 万人; 14.33% 19.15 万人; 3.74% 44.32 万人; 8.34% 32.73 万 5.69% 硕士生招生数 36.06 万人 38.67 万人 44.90 万人 47.44 万人 49.46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2.61 万人; 7.24% 6.23 万人; 16.11% 2.54 万人; 5.66% 2.02 万; 4.25% 博士生招生数 5.80 万人 5.98 万人 6.19 万人 6.38 万人 6.56 万 比上年增加数、增 % 0.18 万人; 3.10% 0.21 万人; 3.51% 0.19 万人; 3.07% 0.18 万人 2.82% 专任教师数 116.83 万人 123.75 万人 129.52 万人 134.31 万人 139.27 万 师生比 17.28 ∶ 1 17.23 ∶ 1 17.27 : 1 17.33 ∶ 1 17.42:1 本科院校数 740 所 1079 所 1090 所 1112 所 1129 所 成人高校数 413 所 400 所 384 所 365 所 353 所 高职(专科)校数 1168 所 1184 所 1215 所 1246 所 1280 所 高校研究生机构数 479 个 479 个 481 个 481 个 481 个 民办高校数(独立学院数) 615 所 640 所( 322 所) 658 所( 322 所) 676 所( 323 ) 698 所(独 309 所) 本科学生均值 8571 人(本专) 8679 人(本专) 9086 人(本专) 均 9298 本 13100 人 专 5904 人 均 9446 人 本 13564 人 专 5813 人 教学科研设备值 2046 亿元 2279 亿元 2555 亿 71872 万平方米 74604 万平方米 78076 万平方米 毛入学率 23% 23.3% 24.2% 26.5% 26.9%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映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的指标: 第一,高等教育招生数平稳上升,高等教育总规模持续增大,普通高等教育占比继续扩大。 2011 年共招收本专科生 681.50 万人,比 2010 年本专科生招生数增加 19.74 万人,增比为 2.98% ,这应该是一种高等教育正常的态势。硕士生招生 49.49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2.02 万人,增比 4.25% 。与 2010 年的增比为 5.66% 、 2009 年增比 16.11% 相比,研究生招生恢复了常态。博士生招生 6.56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0.18 万人,增比 2.32% 。与 2010 年的增比为 3.07% 、 2009 年增比 3.51% 相比,说明博士研究生招生基本平衡发展。高等教育的总规模达 3167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为 2308.51 万人,占 72.9% 。较之 2010 年占比 70.6% 、 2009 年 70.3% 相比,说明高等教育规模主要由普教学生构成。这也说明,高中毕业生基本都可以上大学逐步成为可能。 第二,专任教师数增加不大,生师比仍然过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是一个大问题。 2011 年的生师比是 17.42 : 1 ,较之 2010 年的 17.33 : 1 , 2009 年的 17.27 : 1 ,生师比进一步提高。生师比是反映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已经连续两年持续走高,中国高校教师的负荷仍然很大。与教师增幅不大相对应,学生数却地持续增加。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 9446 人(比 2010 年增加 148 人),其中,本科学校为 13564 人,比去年增加 464 人;高职(专科)学校为 5813 人,比去年降低 91 人。进一步应验了高职(专科)招生的困难,也预示着高职高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本科院校校均人数的增加,也将进一步带来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说明中国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高职高专学校数增加 36 所( 2010 年增加 31 所),本科大学数增加 17 所( 2010 年增加 22 所),民办性质的高校增加 22 所( 2010 年增加 17 所),说明中国大学升格风未有根本改变。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的升格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国高校同质化追求没有得到改观。错位发展,同类竞争的高等教育格局仍未形成。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民办高校数仍在持续上升, 2010 年独立学院数为 323 所, 2011 年降为 309 所,但其它民办高校却所有增加,实际增加数是 31 所。在 2011 年中国百所公办大学遭遇“零投档”的时候,这些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前途将更为艰难。高校硕士授权数量没有变化,或许体现出当局对高校普遍追求研究型大学倾向的警觉。但这种警觉却在 2012 年被打破,教育部批准了一大批项目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从高职高专学校校均人数的减少,可以看到其招生的困难。这些民办学校、偏远地方的高职高专学校下一步如何生存将是问题。这需要它们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否则,它们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第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定提升,但幅度减小 。 由 2010 年的 26.5% ,提高到 26.9% ,增加了 0.4 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40% 。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十年 18-22 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将下降 4000 万人左右。要实现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每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增加 1.6% 左右,招生数平均每年增加 50 万人。从这点看, 2011 年毛入学率的增加值没有完成了任务。 第五,报考人数减少 28 万,招生人数增加 9.47 万人,录取比例逐年提高,就业压力进一步提升。 2011 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 2010 年增加 3.6 个百分点,达到 72.3% ,个别省份的录取率将达到 90% 以上。高中生上大学将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这种常态,是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这也将进一步形成高校重视内涵发展的外逼机制。与引相关的两组数据也值得关注。一是高中在校生数由 2010 年的 2427.34 万人,增至 2454.82 万人,增加 27.49 万人。高中在校生数三年来首次由负增加变为正增加,说明今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可能也会随之增加。专科学校的生源危机可能得到部分缓解。二是毕业生数逐步增加,由 2010 年的 575.42 万人增至 608.16 万人,首次突破 600 万人大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提升。 综合而言, 2011 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主线仍然是内涵发展,质量至上。从 2011 年高等教育的运行数据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外延扩张式发展模式转向内涵充盈式发展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得到贯彻。主要表现是学生规模增加速度、学校升格数得到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比例在合理范围内。突出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就业压力加大。但从具体的运行数据来看,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师生比过高、中专和专科升格学校较多、高职高专学校人数减少等。 2012 年随着现行一些政策的推进,特别是“小 211 工程”、“ 2011 计划”、博士授权项目、协同创新中心等的出台,高校升格风将会抬头;随着生源增加,中专和专科的升格冲动将提高;高校能否坚守教学中心地位将成为考验。 当然,也希望明年的数据公布更全一些。比如博士授权单位数、自学助考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等。 本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近 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784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方光华: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kexuechuanbo 2012-6-1 17:32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方光华: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8-10 欢迎阅读全文 方光华.pdf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2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
热度 6 lgmxxl 2011-7-26 10:46
去年的 7 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至今整整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内,教育战线以落实“规划纲要”为重点,着力进行了 245 个项目的改革,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7 月 6 日教育部公布了《 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比改革的举措与实践产生的数据,我们大致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进展与停滞。下表是近四年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数据: 近三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数据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总规模数 2700 万人 2907 万人 2979 万人 3105 万人 本专科生招生数 565.92 万人 607.66 万人 639.49 万人 661.76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9.87 万人; 41.74 万人; 7.38% 31.83 万人; 5.24% 22.27 万人 3.48% 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447.79 万人 511.95 万人 531.10 万人 575.42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70.32 万人; 18.63% 64.16 万人; 14.33% 19.15 万人; 3.74% 44.32 万人; 8.34% 成人学历招生数 191.11 万人 202.56 万人 201.48 万人 208.43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1.45 万人; 6.00% -1.08 万人; -5.33% 6.95 万人; 3.45% 成人学历毕业数 176.44 万人 169.09 万人 194.39 万人 197.29 万人 自考学历报考数 956.27 万人次 988.82 万人次 1042 万人次 965 万人次 比上年增加数、增 % 32.55 万人; 3.40% 53.18 万人; 5.38% -77 万人; -7.39% 自考获得学历数 54.23 万人 55.19 万人 62.5 万人 62 万人 硕士生招生数 36.06 万人 38.67 万人 44.90 万人 47.44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2.61 万人; 7.24% 6.23 万人; 16.11% 2.54 万人; 5.66% 博士生招生数 5.80 万人 5.98 万人 6.19 万人 6.38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0.18 万人; 3.10% 0.21 万人; 3.51% 0.19 万人; 3.07% 专任教师数 116.83 万人 123.75 万人 129.52 万人 134.31 万人 师生比 17.28 ∶ 1 17.23 ∶ 1 17.27 : 1 17.33 ∶ 1 本科院校数 740 所 1079 所 1090 所 1112 所 成人高校数 413 所 400 所 384 所 365 所 高职(专科)校数 1168 所 1184 所 1215 所 1246 所 高校研究生机构数 479 个 479 个 481 个 481 个 民办高校数(独立学院数) 615 所 640 所( 322 所) 658 所( 322 所) 676 所( 323 ) 本科学生均值 8571 人(本专) 8679 人(本专) 9086 人(本专) 9298 人(本专) 13100 人(本) 教学科研设备值 2279 亿元 高等继续教育学生数 252.89 万人次 271.85 万人次 289.46 万人次 332.89 万人次 毛入学率 23% 23.3% 24.2% 26.5%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映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的指标: 第一,高等教育招生数平稳上升,高等教育总规模持续增大。 2010 年共招收本专科生 661.76 万人,比 2009 年本专科生招生数增加 22.27 万人,增比为 3.48% ,这应该是一种高等教育正常的态势。硕士生招生 47.44 万人,比 2009 年增加 2.54 万人,增比为 5.66% 。对比 2009 年比 2008 年多招研究生 6.23 万人,增比 16.11% ,说明研究生招生恢复了常态。 2010 年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 197.29 万人,自考毕业生数为 62 万人,两项合计 259.29 万人,占到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 45.1% ,说明成人高等教育与自考仍然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市场。高等教育的总规模也突破了 3000 万人,达到 3105 万人,较之 2009 年增加了 126 万人。 第二,专任教师数增加不大,生师比仍然过高。 2010 年的生师比是 17.33 : 1 ,较之 2009 年的 17.27 : 1 ,生师比提高了 0.06 。生师比是反映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已经连续两年持续走高,中国高校教师的负荷仍然很大。与教师增幅不大相对应,学生数却地持续增加。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 9298 人(比去年增加 212 人),其中,本科学校为 13100 人,高职(专科)学校为 5904 人。中国的本科院校进入了万人大学的规模。 第三,高职高专学校数增加 31 所,本科大学数增加 22 所,硕士授予权学校没有增加。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高校的升格风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国高校同质化追求没有得到改观。错位发展,同类竞争的高等教育格局仍未形成。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民办高校数仍在持续上升, 2010 年独立学院数为 323 所,民办性质的高校增加 17 所,在 2010 年中国百所公办大学遭遇“零投档”的时候,这些民办高等教育学校的前途将更为艰难。 高校硕士授权数量没有变化,或许体现出当局对高校普遍追求研究型大学倾向的警觉,愿这种警觉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第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定提升,由 2009 年的 24.2% 提高到 2010 年的 26.5% ,增加了 2.3 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40% 。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十年 18-22 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将下降 4000 万人左右。要实现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每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增加 1.6% 左右,招生数平均每年增加 50 万人。从这点看, 2010 年毛入学率的增加值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综合而言, 2010 年中国高等教育的主线是内涵发展,质量至上。从 2010 年高等教育的运行数据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外延扩张式发展模式转向内涵充盈式发展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得到贯彻。主要表现是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学校数增长得到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比例在合理范围内。但从具体的运行数据来看,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生师比过高、中专和专科升格学校较多、民办学校仍在扩张等。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 933 万人,比 2010 年减少 28 万人左右。伴随着招生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的机遇, 2011 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 4 个百分点,达到 72.3% ,个别省份的录取率将达到 90% 以上。高中生上大学将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这种常态,是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这也将进一步形成高校重视内涵发展的外逼机制。愿 2011 年中国高等教育一路走好! 本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近 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50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刘道玉: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
libing 2011-5-10 08:31
[转载]刘道玉: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
  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做出的恢复高考、对外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为起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踏上了日新月异的新征程,中国教育也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步伐。30年来,中国教育经历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但是,中国教育的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与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在纪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光芒来审视当今教育的现状,并在世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中去思考中国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近日,卫生部新一轮医改方案亮相,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将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将要继续推进。――编者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一个直接参与、经历和见证了这一全过程的教育工作者,我的感受是深刻而复杂的。其间,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收获,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回忆过去是必要的,但我更愿意展望未来,思考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方向、目标、过程和方式。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其原因有三: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至今还没有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其次,虽然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又培养出了多少高质量、杰出的、世界顶尖级的人才呢?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基础科学领域里的世界大奖,我国都还是空白;而诺贝尔奖总数的70%(约600名)都分布在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里。第三,高等教育问题丛生,群众议论纷纷,强烈要求改革。   在我看来,中国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一些教育改革,还不能说是涉及教育本质问题的改革。联合国教科卫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指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   戊戌变法是中国学步民主的开端,可惜它以失败而告终,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梁启超先生是戊戌变法的先锋人物之一,110年前他在总结变法失败的原因时痛切地说:“变法不变本源,而变枝叶,不变全体,而变一端,非徒无效,只增弊耳。”对照起来看我国30年来教育改革走过的路,我觉得是很相似的,其原因是由于我们忽视了教育本源的改革。   那么,什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源问题呢?   所谓本源,是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教育的本源是指影响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大学教育的本源问题有三个:   首先是大学的理念问题。世界第一个回答大学是什么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与学术自由。纽曼是19世纪倡导自由教育的第一人。他在《大学理念》中提出,“大学应该为自由教育而设,大学应该提供普遍性和完整的知识教育,而不是狭隘的专门化的教育。”   涉及大学理念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如何培养人才?中国与西方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根本区别是,西方讲成长,中国讲塑造。成长的理念是以自然主义教育为基础,尊重受教育者的志趣和选择权,全面发展他们的兴趣、个性、知识和智力。所谓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做原材料,放到统一的生产流水线上,按照一个标准的模具和加工程序,生产出来规格毫厘不差的产品。其结果就导致我们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个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关于大学的体制问题。   中国大学的体制是高度集权制,也可称作大一统体制,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根源。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0多年过去了,实际情况怎样呢?不仅没有放权,而且统管得越来越严重了。大家都看到,教育部直属大学由23所扩大到76所,每年推出的各类教育工程越来越多,教育工程就是计划,教育工程越多,教育的计划性越强,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在教育战线上的表现,是以计划经济和工程思维指导全国的教育工作。这样一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几乎垄断了一切教育资源,把持着一切教育的决策与管理权,严重地挫伤了大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三是关于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医院探望“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先生,征求他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可是钱老却谈到他对教育的思考和忧虑。他说,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的人才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年以后,钱学森先生又感言,中国长远发展上我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这几年来,我一直关注国家和大学对此做何反应。几年过去,我彻底失望了,因为没有人谈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而是在探讨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完全理解偏了。   因此可以说,在大学理念、大学体制和培养人才的模式上,我国至今仍然处于误区。如何进行改革?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启蒙,为深化改革打下思想基础。康德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幼稚状态。”我痛切地感到,我国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教育改革?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应当从哪里改革,由谁来改革?甚至对教育改革存在误解。   第二在中央的领导下,成立一个教育改革指导小组,邀请国内外开明的、思想前卫的教育专家和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士参加,制定改革方案指导和切实推动全国教育系统的改革。   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教育需要发展,但发展不能替代改革,必须借助外力,改革的主题和突破口就是教育体制。 【作者小传】   刘道玉,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教育改革风云人物。1977年,出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为高教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1981年8月,48岁的他被国务院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他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从教学内容到管理体制率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等,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其改革举措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武汉大学成为全国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1988年3月,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职务,但他痴心不改,一直在思考中国教育的改革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先后出版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智力・创造力》等10多部著作和150多篇文章。2005年9月,72岁高龄时出版了他的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数字看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
lgmxxl 2010-8-5 09:48
《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已于 8 月 3 日 公布。从其公布的数字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运行态势。下表是近三年有关高等教育的主要数据: 近三年高等教育的基本数据 年份 2007 2008 2009 本专科生招生数 565.92 万人 607.66 万人 639.49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19.87 万人; 41.74 万人; 7.38% 31.83 万人; 5.24% 本专科生毕业生数 447.79 万人 511.95 万人 531.10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70.32 万人; 18.63% 64.16 万人; 14.33% 19.15 万人; 3.74% 硕士生招生数 36.06 万人 38.67 万人 44.90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2.61 万人; 7.24% 6.23 万人; 16.11% 博士生招生数 5.80 万人 5.98 万人 6.19 万人 比上年增加数、增 % 0.18 万人; 3.10% 0.21 万人; 3.51% 专任教师数 116.83 万人 123.75 万人 129.52 万 师生比 17.28 ∶ 1 17.23 ∶ 1 17.27 : 1 本科院校数 740 所 1079 所 1090 所 高职(专科)校数 1168 所 1184 所 1215 所 高校研究生机构数 479 个 479 个 481 个 民办高校数 615 所 640 所 658 所 高等继续教育学生数 252.89 万人次 271.85 万人次 289.46 万人次 毛入学率 23% 23.3% 24.2%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映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态势的指标: 第一,高等教育招生数平稳上升,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打下基础。 2009 年本专科生招生数比 2008 年增加 31.83 万人,提高 5.24% ,这应该是一种高等教育正常的态势。但硕士生招生数偏多, 2009 年比 2008 年多招 6.23 万人,增加 16.11% 。这是一个较大的百分数。因为博士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这可能会为 2009 级硕士生今后的毕业造成问题。很有可能,这一届硕士毕业生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专任教师数增加不大,师生比过高。 2009 年的师生比是 17.27 : 1 ,比 2008 年的师生比提高了 0.04 。师生比是反映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比过高就会使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教育部规定的 ( 教育部教发 2 号文件 ) 师生比 18 : 1 ,虽然没有超过,但我总认为 师生比过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隐患 。虽然这一比例并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合理数据,但世界著名大学这一比例普遍较低,如耶鲁大学师生比基本维持在 4 : 1 ;巴黎第六大学(皮埃尔与玛利居里大学)师生比是 4 : 1 ;柏林洪堡大学师生比是 9 : 1 。台湾佛光大学 2001 年师生比竞为是 2 : 1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高等教育这一比例仍将维持在较高数据。 第三,高职高专学校数增加 31 所,本科大学数增加 11 所,硕士授予权学校增加 2 所。对比 2008 年增加 339 所本科院校来讲,中国高校升本势头、升格势头得到遏制,但 专科学校数仍增加过快 。这些专科学校基本上由中专升格而来,这也会影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民办高校数仍在持续上升,为下一步民办高校的破产埋下伏笔。由于 2009 年独立学院数没有增加,仍是 322 所,说明 2009 年纯民办性质的高校增加 18 所,在 2010 年中国百所公办大学遭遇零投档的时候,这些 民办高校仍在盲目上马 ,我们不能不为这些高校将来的命运担忧。 第五,非学历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数增加了 17.61 万人,说明中国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仍在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个重要路径,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今后这一人数应该还得提高,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应该还会增加。目前中国只有一所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除了依附于本科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外,今后 开放大学的数量会逐步增加 。 第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定提升,由 2008 年的 23.3% 提高到 2009 年的 24.2% 。由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40% 。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十年 18-22 周岁年龄的人口分母将下降 4000 万人左右。要实现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每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增加 1.6% 左右,招生数平均每年增加 50 万人。从这点看, 2009 年毛入学率增加稍稍嫌少。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毛入学率增加了,招生数就会增加,毕业生数也会随之增加,就业难问题将进一步突显。 2010 提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 657 万人,比 2009 年增加近 18 万人,仍没有达到 50 万的目标。说明 今后 10 年招生数的将会出现大的波动(增加量),这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运行态势。 综上,从 2009 年高等教育的运行数据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外延扩张式发展模式转向内涵充盈式发展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得到贯彻。但从具体的运行数据来看,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有师生比过高、专科升格太快、民办学校仍在扩张等。同时从数据中,我们也为我国硕士生培养表示担忧,或许三五年后硕士生的就业问题将会突显出来。最后,国家应该加大的两项工作是:继续教育的力度应该加强,以满足 2020 年实现从业人员的 50% 接受继续教育的目标;招生数应该适当增大,以满足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 的目标。 本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公布的近三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71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应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1)
hucs 2009-11-16 22:12
博主今年曾申请美国汉佛莱项目赴美学习高等教育管理,未果。这里发表自己关于高等教育感悟的两篇文章。( 2 ) 中国高等教育:应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前曾多次提出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仅是向总理提问,也是向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普通教师的提问。如何培养和钱学森一样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也就是我们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接受人生的第一个 20 年(从幼儿园到完成普通高等教育)或 30 年(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本领,去建设祖国、服务人民?我们的高等教育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甚至杰出人才、大师级人才?这里,谈谈作者的看法。 个人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以培养人才的 5 + 1 种能力 , 即 获取( G etting ) 、 实践( P ractice ) 、 学习( S tudy ) 、 传播( C onduction ) 和 创新( I nnovation ) 知识的能力以及 社会活动( A ction ) 的能力(英文简称: GPS.CIA )为目标,这也是高端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 1 获取知识的能力( Getting )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获取你所需要的知识?这是高校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目前,各种媒体 ( 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 ) 、图书馆(各类书籍、资料)、书店(教材、著作)等是人们的知识来源,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世界是平的 ,通过网络搜索公共资源,人们获取知识越来越高效便捷。因此,要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于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人们也可以从专业资源库中寻找。为此,我建议将大学生文献检索课程提前到入学第一学期,让高校学生们进入校门不久就能掌握获取知识和从事科研的基本技能。知识、信息就是金钱,就是效益。获取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2 实践知识的能力( Practice = 应用 Application + 转化 Translation ) 理论联系实际。获取理论知识后,关键是要善于实践,即善于应用,善于转化,才能将理论成果变为有效的生产力,为人类发展服务。实践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可操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有实干精神的重要方面。例如,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在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生产实践,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就是衡量学得好坏或进步快慢的重要标准。 3 学习知识的能力( Study ) 学习知识的能力是由一个人先天智力水平决定的。当然,也有后天努力,付出时间、个人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也是很有道理的。在校学习阶段,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关键阶段。要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也要从实践中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经念,并总结提高,最后形成自己的看家本领。此外,我们的高校毕业生还要积极倡导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三天不学习,就有落后的感觉啊。 4 传播知识的能力( Conduction = 传授 Teaching + 推广 Spread ) 高校毕业学生(本科生、硕士、博士),无论是走向教育岗位,还是从事科研或实际应用工作,都是要为师带教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硕导或博导,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要善于向学生、徒弟或后人传授知识技术或方法。同时,也要善于将自己成功的方法技术或成果向社会推广,让更多的人们从中受益,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茶壶有货倒不出,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不善于宣传、推广也是不行的。现在的商家,动辄花费数十、数百万元,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或理念。因此,要善于传授,善于推广,巧妙的或者花费代价的,传播知识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创新知识的能力( Innovation ) 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也很重要的一个词汇。进入 21 世纪,无论是理论工作,教学科研,还是社会实践,创新都受到人们普遍推崇和重视。作者曾提出创新:学术力的金标准。的确,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是离不开创新二字。创新才有竞争力,仿造或低水平重复是落后的,也是早晚要被淘汰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工作,很重要的方面和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要围绕创新,来开展我们的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只有创新,我们才有核心竞争力,才有发展后劲。 6 社会活动的能力( Action = 沟通 Communication + 组织 Organization + 协调 Coordination ) 要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甚至杰出人才,除了具备上述五种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包括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例如,与上下级沟通,与同行、同事交流或协作,组织一项大型活动或研究。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学科带头人或技术带头人,申报重大课题,参与国际竞争或合作,去完成重大科研项目或生产任务,从而走向国际前沿,受到海内外同行或更广泛的关注。 有了这 5 + 1 种( GPS.CIA )能力,我们的人才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当然,具备 5 + 1 种( GPS.CIA )能力,不一定能成为杰出人才、大师级人才,却至少是一名优秀人才。而杰出人才、大师级人才必定具有上述 5 + 1 种( GPS.CIA )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必定超强。 围绕培养人才的 5 + 1 种 ( GPS.CIA )能力,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学科建设和一流的环境设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高等教育的集中爆发式改革成效到底有多大,路会走多远?
zhangxilin 2009-10-14 23:12
在面对总理中国大学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提问后,全国的大学,牛叉的和不牛叉的,几乎全部一致选择了无线电静默,悄悄地度过了2008年。经过一年的压抑,几千所大学终于坐不住了。借助60周年总结的机会,部分大学适时推出了改革。先是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提出强调去官化和去行政化的办学特色,这跟现在国内的任何公办大学都是不同模式的一种尝试。这个新闻引燃了全国高校此起彼伏教育改革的导火索。就在社会公众还在热议这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否与国情相适应之时,中山大学强调通识教育培养无专业精英的爆炸性新闻瞬时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上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中山大学新成立的博雅学院瞬间成为网络搜索热点关键词。中大提出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将广泛深入地研修中西方文明传统及其经典著作,必修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文明语言,兼修艺术理论及其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网络上得到了不少鲜花和掌声,当然也同时板砖与口水齐飞。一波未了,一波又起。就在大家还在无尽地遐想未来的中大博雅毕业生到底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或者也许是傻子疯子的时候,四川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取消改革的消息重新成为关注最热点。校方先是沉默,后来出来辟谣,说是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这样的改革。恍惚中感觉与娱乐圈有些神似了。国庆之后,教育界传出重磅消息:中国9大高校开始尝试建立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美国有藤凭啥我们不能编藤呢?于是乎,9所985高校就联合起来编织了一个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的一个办学网络。前面那些事情都是一个学校单干的,这c9中国常春藤可是抱团搞出了个大动静来了。 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我们的高校改革力度之大,效果之轰动,新闻之密集,触动方面之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改革的年代,后续的新闻还会源源不断,后续的改革更将震撼无比,我们有理由相信也有信心期待。当然,一些小插曲虽然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比如武大的新闻,但在多如牛毛的高校大胆改革的密集新闻中,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得干干净净的。因为,中国高校从来就不缺新闻,呵呵。实在没新闻了就造一个嘛。这不,前一阵子耶鲁前校长批评不就是么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3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