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现代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莫里斯观世博
yaoyaxin 2010-6-22 06:39
42 万, 46 万, 50 万, 52 万,来自上海地铁、公交、手机、电视等各种公共传媒的世博园入园人数,以最及时的速度刷新着;园内人潮层叠,穿梭如织,五个片区分别集聚的观众已经难分疏密;不辞辛劳的人们投入摩肩接踵的喧闹,尽力追捕供自己汲取、消化、理析、评判的现代素材;博览会这个现代化进程的标志物,逐页展开其固有的大叙事。 走进世博会,成为与世博观展人潮同步的一分子,并非一件难事。因为自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诞生之日起,参展观众、建筑规模、展品数量即成为衡量展会的基本指标,往后历届迭创新高。获得现代生活的人们需要聚焦现代化今生来世绩业的世博会,世博会培育着感恩现代化的芸芸众生。世博会同样属于古典艺术的信仰者或钟情者,不过,以古典艺术的目光和心灵审视有赖机器的现代艺术,他们确是世博人潮之外不邀时赏的一类。恋旧也好,保守也罢,开创 20 世纪现代设计、工艺美术新方向的威廉莫里斯,却是从不满于 19 世纪世博会机器产品的美感缺失与章法错乱开始的。 1851 年,首次现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明统治下,工厂与商人努力经营出一座世界工厂,从国家到私人积累的财富远远超出以往任何时候,工人们疲乏过劳是另一回事,资本家踌躇满志地扩张事业版图,对博览会怀有新鲜趣味的阶层,沉浸在一派平凡庸俗而又自鸣得意、充满乐观情绪的气氛之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艺术以秀媚甜俗、浅薄空虚的匠气,写出资本主义旗开得胜的锦绣前程。机器工业取代中世纪行会的手工技艺,是时代前行的必然,也是世俗众生随波逐流之所向,英国的社会心理上下皆然。 当时年仅 17 岁的威廉莫里斯( 1834-1896 )参观了伦敦博览会,手工制作情趣、绘塑艺术训练、高尚而完善的教养已将他培养成一个敏锐的洞察家,莫里斯关注全新工业产品的美感,特别是转由机器生产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工艺之美。从机器镂刻的传统银质餐具、工业设计师设计的装饰图案中,他看透第一代机器制工艺品形似却无神采的粗劣品质,以及不依章法而杂乱的工艺逻辑,匆促、均一、批量制造的机器产品败坏了历经千年心手磨砺的手工技艺。真正的艺术脱胎于手工技艺,他更加倾心手工艺传统,转向师从斯特里特学习建筑学,特别是哥特式建筑技法。 在莫里斯看来,社会迫切需要将工匠转变为设计师的艺术家,而不是工业化时代矫饰无根的艺术家,他们剥夺了工业产品本应具有的美感,却又抛弃了艺术家手工传统的本分。此后,莫里斯在英国发起复兴手工艺术的工艺美术运动( 1880-1910 ),成立 永久保护全国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美的土地与建筑的信托组织( 1877 ),开设绘画、雕刻、家具与铁艺制造工厂,从事壁纸、织物、挂毯、书籍排版、装帧等平面设计,将诚实、直率、自然的工艺精神融入其中。 莫里斯执著于植根手工技艺与大自然激发灵感的艺术方向,深入人的自然生活,与现代工业文明始终保持谨慎的距离。 1889 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建成标志性建筑艾菲尔铁塔,以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 100 周年。对此, 55 岁的莫里斯表示,非去巴黎的话,我只能站在艾菲尔铁塔下面,以免看到那丑陋可怖的怪物。莫里斯在有生之年一直置身世博会潮流之外,艺术的天性、艺术家的个性因而得以保存,化作孕育现代设计的基因。 世博会 159 年的历史瞬间,与现代化进程一样,伴随着对手工技艺、过往传统等历史资源不同程度的取舍,历经替代、覆盖、走近、挽留、融会等种种态度转变。在围栏面积 3.28 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从 100 多座各式建筑到室内展陈物品,围绕传统与现代的主题,个人兴趣与关注点各异的参访者,基本可以实现各取所需:现代高技派的先锋竞技,未来派的生态畅想,古典主义的细密严整,传统手工技艺的古朴沉静,抑或融入现代成分的自然挥洒,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手工技艺同台呈现,自然生态的传统技法应用于场馆营造(工艺品质仍待完善),之于莫里斯对世博会艺术的失望与远离,不能不说是一个迟到的进步。地方文化、历史传统与城市现代化的共生策略,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案例馆、城市未来馆集中展示的主题,指明未来城市现代化深度发展的方向。上海世博会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至少现代化先行者修正过失的种种举措,永远应该成为后进者慎加避免的无价收获。如同布罗代尔揭示的事件爆竹与历史长河包容的基本事态的关系,世博会繁华耀目的烟花散去,随之汇聚的中国现代化转型--这一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才会渐露真容。 (1851年伦敦大博览会:章法错乱的地毯图案,引自尼.佩夫斯纳著) (1861年莫里斯设计:雏菊母本纹样,引自尼.佩夫斯纳著) 西班牙国家馆藤条编织表皮细部 巴布亚新几内亚草编工艺(获国家奖) 巴布亚新几内亚草编工艺
个人分类: 民艺之爱|5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在Science发的文章:科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brbaba 2010-6-18 22:11
Science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history of modernization is in essence a hist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have brought about new civilizations, modern industrie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China is now engaged in a modernization drive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now ranks among the top nations in the annual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ternationally and patent applications filed. China has also made achievements in such areas as manned space flight, high-performance computers, super-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third-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High-tech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accounting for over 15%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ancis Bacon, the 16th-century English philosopher, referred to science as a means to improve humankinds lot. Today, the hybrid rice variety develop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has been adopted for planting in over three million hectares and has become a golden key to meeting Chinas own food needs and boosting world cereal prod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realm of health has also increased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ncourage further innova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Mid- to Long-Term Plan fo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2020), which highlights research in the basic sciences and frontier technologies, with priority given to energy,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strive to develop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area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to agriculture, industry, population, and health. The future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ends fundamentally on how we attract, train, and use young scientific talents today. Thus, at the core of ou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s attracting a diverse range of talents,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into science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n environment that brings out the best of their creative idea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will intensify institutional reform, restruc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rationally allocate public resources, and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We advocate free academic debate under a lively academic atmosphere, where curiosity-driven exploration is encouraged and failure tolerated. Science has no boundaries. Chinas endeavo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ed to be more integrated with those of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needs a China that is vibrant and able to deliver mor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st as collisions generate sparks,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enrich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Many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rena, where they and their foreign colleague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jointly contribute to the worldwid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ncourage the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we need to embrace a scientific culture by promoting scientific rationality while cherishing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Enlightened by science, the rich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is bound to shine more gloriously. I firmly believe that science is the ultimate revolution. At a time when the current global financial turmoil is dealing a heavy blow to the world economy, it has become all the more important to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promote growth in the real econom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rel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t ser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 will rel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transform development patterns, safeguard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and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We are confident that China will reap a rich harv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at this will have positive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on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well-being of humankind. 中文全文: 科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历史实际上是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所谱写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带出了崭新的文明、现代化的工业,也牵动了国家的兴亡。现在,中国正以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现代化进程。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上硕果累累。不论从每年国际发表论文,还是从专利申请上来看,中国都已跻身世界前列;除此以外,在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第三代通信技术等领域也战果辉煌。高新技术产业正飞速发展,其规模在制造业中已占到15%。 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称:科学就是力量。今天,中国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已经在超过300万公顷土地上生根结实,它们成为了解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粮食产量的金钥匙。在医疗保健领域,科技的发展也已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为了鼓励进一步的创新,中国政府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该计划特别强调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的研究,并着重关注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我们正努力完善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吸引、培养和利用青年科技人才。因此,我们科技政策的核心应该是将各种人才,尤其是年轻人,吸引到科学事业中来,并为他们提供产生绝佳创意的环境。 在科技领域,我们将加强机构改革,改组科学研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并提高创新能力。我们提倡在活跃的科研氛围中进行自由的学术讨论,在这一氛围下,好奇心驱使的探索将受到鼓励,失败和错误将得到宽容。 科学无国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努力需要更好地同世界其它地区的努力相结合,同样,世界也需要活力充沛的中国来为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交换和沟通将丰富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许多中国学者已步入国际学术舞台,在那里,他们和国外同行相互学习,为世界科技发展共同努力。 为鼓励公众学习和应用科学,我们需要在尊重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发扬科学理性,营造具有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有科学相伴,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必将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我坚信,科学是终极变革。当前全球金融动荡正猛烈冲击世界经济,由科技进步带动的实体经济发展迫在眉睫。金融和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要反之服务于金融和社会。我们将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良发展模式,为食品和能源安全带来保障,并应对全球气候变迁的问题。我们相信,中国将在科技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必将对人类的文明和幸福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个人分类: 科研保健|239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电线杆子会走路吗?
boxcar 2010-5-20 07:38
昨晚看了诸葛淑媛的参赛博文 最后的正规教育之四现代化即世俗化 【1】,里面提到她以前曾经把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理想给搞混淆了的往事。其实,这种混淆很早以前就有,以后恐怕还会存在。 关于现代化和共产主义,老爸曾给我讲过一个他在50年代初读师范时的故事。当时有位教过他的姓张的历史老师(刚才特地和老爸通了电话,确认这位老师的姓名和故事),当然这个修饰语历史是有两重含义的,一方面这位老师是教历史课的,另一方面,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他同时还真有点儿历史问题(据说参加过特务组织)。张老师说话很幽默,例如,他眉飞色舞地和别人讲:知道我今天早上吃的什么吗?饺子!(以前也就过年过节能吃顿饺子)然后说:我老婆瞪了我一眼角子。这位老师本人我没见过,他夫人曾在我上学的那座小学当过校办工厂的工人,印象中是个很慈祥的老太太。 然而,就是这位老师,犯了一个把现代化和共产主义混淆的错误。 这张老先生(其实当时还不太老)曾经在课堂上憧憬共产主义,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电线杆子可能都会走路了。这话出口不久,赶上了镇压反革命,就遭到了猛烈的批判,批判他的深层次原因肯定是因为有没解决的历史问题在身,但理由却是这句既不合时宜,又不符合常识的话。当时的学生们都是十几岁到二十岁的青年,见识有限,看待问题的方式单纯甚至有些教条,认定了电线杆子就是一根根儿地栽在路边的静止不动的,当然不会接受电线杆子会走路这样的狂想,于是,这句颇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对未来幻想的话语,就成了批斗这位历史老师最有利的证据。 这位老师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已无从了解了,但电线杆子能否走路,倒确实值得从技术的角度去探讨。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电线杆子的功能是什么?当时的电线杆子有两种,一种是架设动力电的电力线线杆,还有一种是架设电话、有线电报、电传线路的通讯用的线杆。现在还没到共产主义社会,通讯线路用的线杆的作用已经很小了,大家都在广泛使用移动电话这种无线通讯手段,每个人手里擎着个手机边走边打,老远处看见那些高高瘦瘦的煲电话族,还真会误以为电线杆子走路了呢(开句玩笑话,高个子朋友别介意)。就是那些输送电能的动力电线杆,现在在城里也越来越少了,电缆都埋设到地下去了,当然这只是减少了电线杆子。其实从技术上讲,发电和输电也是可以移动的,现在就有很多作为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本身是可以搬动的,一般无线通讯基站都有配备,停电的时候搬到外面用,还有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完全可以是移动的,至于其他诸如燃料电池分布式供电系统之类的,都是可以移动发电的。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储能技术(例如储氢技术、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逆变器技术,是可以把电能搬走并使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线杆子确实可以算是走起来了。掐指一算,还不到60年,共产主义还远没有实现,电线杆子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起路来了。 其实,电线杆子会走路是技术进步,或者说是技术上的现代化;而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的发展,两者是不同范畴的事物。技术进步显然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技术水平本身不能充当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物和里程碑,把这两者混淆起来,就会常常使人陷入迷茫之中。 ~~~~~~~~~~~~~~~~~~~~~~~~~~~~~~~~~~~~~~~~~~~~~~~ 参考: 【1】诸葛淑媛: 最后的正规教育之四现代化即世俗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8228
个人分类: 社会|4737 次阅读|8 个评论
国内首家中药抗病毒研究中心成立有感
sheep021 2010-5-8 14:03
国内首家中药抗病毒研究中心成立 记者许沁 晚报讯近日,国内首家中药抗病毒研究中心白云山和黄中药抗病毒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亲任该中心学科带头人。与此同时,中心还在黑龙江大庆正式宣布启动建设5万亩的板蓝根GAP基地。 据介绍,该中心依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十家科研单位的强大科研实力,旨在打造世界级的前沿创新抗病毒中药基地,引领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将通过对抗病毒中药板蓝根道地药材GAP研究和基地建设,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中药材GAP基地,生产出绿色、优质、稳定、可控的中药材。以时下给国际社会造成威胁的流感、禽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全球性病毒性传染病为研究课题,利用产学研各方力量,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充分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发出对病毒性传染病具有显著疗效的现代化中药。同时继续推进抗病毒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建立国际化质量标准,推动抗病毒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博评论: 呵呵, 中药抗病毒研究中心 ,为啥不是 中医抗病毒研究中心 ,而且,把板蓝根作为主打产品,还有背后依托的科研机构,一看也是按西医思路干的。让中医听到了就会发笑,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也许是个没有中医的中药店,还不如直接叫抗病毒研究中心算了。至于非要加上中药二字,也是想搞点噱头,有点像街头小巷、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那样祖传中药,包治 关于中医的价值,钟南山是口服心不服。所以只是启用了中药,而不是中医。按西医的思路用中药,那还叫中药吗? 只是植物药罢了。 到时候用药出了问题,可千万不要赖到中医头上哦 。 懒得再重复析了,详情参考本博博文: 人类与病毒之战争与和平 中医运气学认为,流行病的发生是有规律的,那些有疾病流行的年份多是气候变化剧烈或特别剧烈的年份,就说 H1N1 病毒吧,大多数时间悄无声息,二十世纪以来仅发生了 5 次世界大流行, 2009 年又卷土重来,最近却又逐渐偃旗息鼓了,他是被人类灭绝了吗?绝对没有,他依然存在,只是处于潜伏状态而已,只有遇到适合其爆发性生长的气候和环境时,病毒才大显神威,给人类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与其说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病毒有关,不如说所有的疾病都与人体小环境和世界大环境的恶化有关。所以,保护环境(包括人体内小环境和世界大环境)比杀毒更有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邪常在一念之间,最初,人类只认识到了病毒 邪恶 的一面,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逐渐发现病毒在自然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病毒促使着人类不断完善着自身免疫系统、不断进化。这种演化关系有点类似猎豹和羚羊的关系。人类与病毒之间应该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如果没有病毒,这个世界肯定不会如此精彩,人类自身也不会如此完美、如此智慧。 思考中医药现代化 在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目前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对药材的开发完全抛开中医理论,使用中也不存在 君臣辅佐 的理念,药材只剩下化学成份、色谱指纹图以及动物实验得到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这时药材已经不再是中药,而只是植物药罢了。 如何正确的理解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 看了钟南山院士的讲话内容( 钟南山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要将经验医学转化为循证医学 ),先是愤怒,续而为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深感悲凉。文化的传统和根源已近在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而传统医学却仍然在误解中探索出路,悲乎哉!时有用反中医炒作者,以发展为话题者,一堆泡沫之下,有多少人真正有兴趣,以正确的观点,去真切了解传统医学的真实? 一,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是切实可用的实用科学,文化的变迁可以影响传承及理解接受的难易和程度,但是无法改变其固有的实用性。 二,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不是经验医学。本世纪对传统医学最大的误解和污蔑,就是认为传统医学是经验医学。 三,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所遵循的是病机,甚至是道。循证医学作为一个其实已经逐渐落伍的词汇,风靡大江南北。 四,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不存在落后与迷信糟粕之说。一直很奇怪,从五四运动后,将传统和落后与封建迷信密切的联系起来。传统的东西就意味着落后吗?到现在为止,先进的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仍然没有超过这些落后的医学。 五,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并不排斥现代医学。其实所有的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纷争,均是一些无聊者引出。中医及传统医学一直在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中,无论发展速度如何,始终没有排斥过外来医学,始终是包容兼吸收的。 六,中医及其他传统医学具有稳定性。到目前为止,所有影响巨大的传统医学革新均没有超出传统医学自身的理论框架。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91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医药现代化之思考
sheep021 2010-4-19 09:52
. . 一、机遇: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面对自然,人类如同手持凶器的婴儿,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一再对人类自身造成伤害。如果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是人类活动脱离生态规律造成的恶果,那么SARS、禽流感、艾滋病等现代新发恶性疾病与西药的局限性不无关系。人类目前对各种微生物间的生态链的认识很肤浅,而人体的正常活动与多种微生物关系密切。广谱抗菌素的滥用无疑会导致另类的生态灾难,谁能说冠状病毒、H5N2等病毒的出现与此无关? 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越是认为发达的时候,越是容易发现问题、暴露缺陷和需要反思的时候。20世纪可以看做是现代医学(西医)最辉煌的时期,但也是人类逐渐认识到西医缺陷的时候。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重视传统医学热潮,是“回归自然”,也是“痛感西医的局限性”。细菌抗药性问题、广谱抗菌素引发的人体正常菌群失调问题以及年老体衰者感染得不到控制等问题,器官移植时遇到的人体的排异性问题,化学合成药的大量药源性、医源性疾病,都成为现代医学界困惑的重大难题。 同时,人们也重新意识到了传统医学(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辩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治人以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的医疗体系。来自西方的“回归自然”的强烈呼声,是西医通过反思,发现不足,寻求互补的必然结果,也为中医堂堂正正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挑战:现代医学,难容传统 目前,对中医现代化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而中药现代化的工作已经先行一步、全面展开。国家相继出台的相关文件对“中药”均定义为药材的客观实体(如某种植物体的部分或全部)。而不同医学理论对相同药材的内涵却有不同理解:对传统医学,这些药材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和配伍等中医属性,其功能是以中医术语如解表、温里、滋阴、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来表述;而于现代医学,这些药材的作用在于其含有的一定活性成分(有效单体化合物),其功效作用以现代医学术语如强心、消炎、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癌等来表述。 出于开拓国际市场的考虑,多年来,利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借鉴现代医药和国际植物药的开发经验,从传统中药材开发了多种新药。同时,在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目前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对药材的开发完全抛开“四气五味”,使用中也不存在“君臣辅佐”的理念,药材只剩下化学成份、色谱指纹图以及动物实验得到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这时药材已经不再是中药,而只是植物药罢了。 传统中药“四气五味”等药性应该是植物(动物)体具有的生命运动的特征,未必能够用化学成份去表述。众所周知,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但性质却有天壤之别,就是因为空间结构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空间结构,也可以把石墨变成金刚石。具有相同分子属性药物的异构体在人体内作用迥异,如同一棵植物的不同部分药性迥异,同一药物用量大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有效化学成份为目标的植物药研究,用中药材降解产生的小分子的化学成份去分析其“四气五味”等药性时,已经走入了误区,迟早将走入困境。这也可能是目前中医现代化的误区所在。 在“赛先生”进入中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逐渐习惯了西方式的理性思维模式,但是,中医目前尚不能被现代科学体系所包容,试图用现代科学体系揭示传统中医是不可能的。虽然,有一些研究结果很令人振奋,如把协调阴阳看做对生命物质系统(一个耗散结构)动态阈值平衡偏离的反馈调节,五行生克可能与代谢循环相关联,经络现象则是生物电化学振荡。但必须明确,目前这些观察结果可能是片面的、表面的,用现代科学去阐明中医理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可能需要充分理解传统中医理论内涵和并熟悉现代科学的大师级人物去开拓,不宜大面积铺开。 三、应对:衷中参西,汇通之路 中药、西药各有所长。从西医进入中国开始,中医即开始了中西汇通的探索。还出现了中西汇通派(上海地方志中介绍的 中西 汇通 派 )。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大量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到来,西医书籍的翻译、建立西医学校、医院、吸收留学生,迅猛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医学。面临这一严峻局面,中医界中出现了分化,一些人认为中医学已尽善尽美,毋须向别人学习;另一些人认为中医学一无是处,要全盘接受西医学的内容。中西汇通学派则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必须吸取西医之长,为中医所用。但中西汇通派在具体认识和方法上也很不一致。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派较早的代表,他认为中西医原理是相通的,中西汇通主要是用西医印证中医,从而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即使西医的生理解剖学有自己的特点,但也超不出《内经》范围。因此虽然唐氏也说:“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中西汇通。朱沛文认为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医“专于格物,而短于穷理”。中医的弊病是玄虚,西医的弊病是僵固。在具体方法上他主张中西汇通要通其可通,存其互异。 恽铁樵 认为西医重视生理、解剖、细菌、病理、病灶的研究,中医则重形能、气化及四时五行等自然界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可以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但结合的基点是以中医为主。他还认为中医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囿于《内经》,必须超过古人,不以《内经》为止境,才能超过古人,吸收西医之长,继续发展。 张锡纯 以中西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中西药物并用, 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 他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治标,中医用药求其因,重在治本,二者结合,必获良效。他的探索,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本草内容,还将很多当时能够见到的西药也列在书中,写明了药性、如何使用,以及自己的心得。比如,论述到阿司匹林的时候,他说“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风热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等。又比如奎宁,又叫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药物。但是,有很多疟疾,奎宁治疗也没有效果。而张锡纯配合中药来使用,效果非常好。其他 如阿司匹林能发汗,配石膏名石膏阿司匹林汤用于外感实热证。肺痨、黄疸、臌胀、痛风等急需解表者多用阿司匹林以代汗剂。羚羊角价格昂贵,用白茅根、石膏、阿司匹林代替羚羊角。梦遗证,用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诸收涩药加臭剥(溴化钾)安神宁心。对用山药补虚,久服常有满闷之弊者,配以百布圣(胃蛋白酶)以助消化;对阳明燥实之证,以蜂蜜调服留苦(硫酸镁)润下通便,此皆张锡纯巧妙运用中西药结合之典范。 张锡纯经常把中药和西药一起使用,其实是把西药纳入中药体系,当做中药来用。什么叫中药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才叫中药。中医中药要发展,不能固步自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理论是中医的立足之本,如果背离这个根本,中西医结合也好,中医现代化也罢,只不过是中医“西化”的翻版,如果只习惯于当代科研工作的思维模式,那么中药现代化势必变成中药的西药化。 解放后,毛主席发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号召,要求西医学习中医,并选拔优秀青年西医医生,组织过多届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中西医复合人才。可惜后来“中西医结合”走了样,变成了中医学习西医了,越发不伦不类了。 中医药的发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的发展。现代医药学在传统植物药中发现新药,传统中药也可以在浩瀚的现代药物(植物药、合成药、抗生素、某些矿物)中补充自己,去研究青霉素、阿司匹林等的四气五味,维生素和辅酶制剂的归经和配伍。含汞的朱砂,剧毒砒霜都可以为传统中药使用,现代药学将为传统中药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这才是我国发展中药产品的优势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才能真正认识中医,才能真正实现“中西结合”,才能够使传统中医重新焕发生机,使中医重放异彩为世界所接受。 对生命科学认识需要传统中国文化的介入,中药的现代化需要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就象吕嘉戈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复兴是中医学复兴的前提”。如果说20世纪初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促成了上个世纪科学的巨大发展,那么对生命本质的客观认识将会形成新一轮的科学革命。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对中华民族也是难得的机遇。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864 次阅读|3 个评论
什么是传统文化?
lvnaiji 2010-3-24 20:21
吕乃基 传统文化,这一词汇既久且广。然而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往往或众说纷纭,或当作已经确定的事物接受下来。此处提供一种说法,虽然未必权威,在众说之上又加一项而已,但博主感到此说似乎较为明晰,特此推介。 按形式逻辑,任何概念需外延和内涵。前者为概念所指称的一类对象,后者为此类对象的自身规定性。 传统文化 , 其外延可以非常简洁地定义为现代化以前的文化,亦即 前现代文化 。有的定义将现代改为工业,笔者觉得不妥。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前者主要在于经济基础,其上层建筑未必现代化。经济基础工业化而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皆传统甚至反现代化的国家比比皆是。 此处尚需说明,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进程,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历经一个到数个世纪。传统和现代性彼此渗透,在传统社会中未必没有现代的因素,尤其在后期;反之,在现代社会中也时时处处可见传统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印记乃至会伴随我们到永远。虽然如此,在一个社会中毕竟还是有主次之分,具体如何辨别,这就涉及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多建立于远古的传说、圣人的权威或沿袭的习俗上 , 如圣经所言、圣人云,以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祖宗的规矩等。较少经理性的质疑 , 也缺乏经验基础。这些事件或言说的特点是不容追问,实际上也不可能追问,因其位于可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因而不可经验。 传统文化的表述方式大多是非逻辑的、模糊的以及形象和具体的,缺乏精确性和普遍性。往往一一列举,较少抽象和概括。喜爱比喻,例如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是高山上的雪莲、翱翔的雄鹰、奔驰的骏马、苍翠的松柏,由此推出人或事该或将如何如何。相对而言,汉族的文学作品中就较少此类表述方式。 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特点是贬低甚或否定现在、否定当下,或是厚古薄今,刚才祖宗的规矩就是一例,以死人压活人。霍桑的红字刻在人的心头。或是为了虚无飘渺的未来而舍弃现在,例如基督复活的千福年将要来临,须迎接末日的审判。与原初事件一样,这些末日祸福也位于可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没人知晓其何时来临。 传统文化通常进化缓慢或者陷于停滞状态 , 传统文化普遍有很强的凝聚力 , 人肉炸弹就是明证;强调集体本位,遏制个人,但却少有活力,缺乏内在变化动力和与外部的交流,同时压制变化,闭关自守。 最后,尽管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传统文化基本上都是建立于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基础之上。 然而 , 虽然在现代人看来传统文化有上述种种落后之处,传统文化毕竟在现代化之前存在了漫长的岁月 , 使创造了它并生活于其间的芸芸众生感到生命与万物的意义 , 感到安定和自在。在传统文化中 , 个人因定位并消融于集体之中而不会产生对于存在的忧虑。同时,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整体的凝聚力量保证了它功能的实现和自身的延续。 正因为此,世界各国,即使内生型现代化的国家(参见: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085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发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至于中国等外生型国家,涌动而来的现代化浪潮,更是遇到延续时间更长,积淀更深的传统文化的顽强抵抗,激起更为深刻的动荡。这些国家如果在现代化之时遭遇入侵和殖民,其现代化进程会愈加复杂、痛苦和艰难。
个人分类: 杂谈|615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xupeiyang 2010-3-2 10:40
人民日报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2010年03月01日 09:50 人民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5 条 (一)2010年,本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 中国的现代化,又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事件后,中国人正准备拥抱久盼的梦想,那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当世界以慨叹的目光,打量这个追赶者60余年砥砺奋发的身影,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靠什么保证现代化的持续性?靠什么续写前半程的辉煌与光荣?中国必须做出抉择。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新的远见开始凝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发展方式软肋尽显。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的任务迫在眉睫。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2010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新的认识飞跃升华。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在过去一年以前所未有的峻切,期待我们的破解之道。这一年,我们不仅有发展速度的V型反转,更有发展方式的切实突破。国际舆论敏感地指出,这个以接近10%的速度飞翔了30年的国家,在关注GDP增速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GDP的构成和质量。 多一些历史眼光的人还发现,如同当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无比艰难却无比坚定;今天,这个发展中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履,同样艰难也同样坚决。 若干年后人们会看到,来自经济领域的这场深刻变革,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抉择。 (二)这一抉择,始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源于不变不行的现实忧患。 金融危机引发的传染病使众多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倒下,中国也面临失去免疫力的危险。假如没有大规模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低点可能会降至1%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 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陷入泥沼,危机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不同,中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毫发未损,为什么我们也在这场冠名金融的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 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从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目前的6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此之高的外贸依存度,带来与国际市场同此凉热的高风险度。一旦危机席卷全球、外部需求急剧下滑,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就必然因为出口的自由落体式滑落而失去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世界工厂的光环,掩不住90%的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的尴尬。在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啸里,这些没有自己头脑和心脏的贴牌企业更容易沉没。 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就是我们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够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样的发展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双碰头,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效应。虽然金融风暴没有正面冲击中国,但发展方式病的存在,还是使这个庞然大物趔趄了一下。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果敢科学的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风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开始酝酿初现形态的质变,预示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三)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 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超级大国的地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经济高速起飞,但由于未能在收入分配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及时转型,其人均收入长期阻隔在6000美元的玻璃穹幕中,掉进了拉美陷阱。同一时期,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化高速推进,却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企业发展仍以政府为主导,致使一个个超大企业缺乏创新活力,技术多停留在模仿层面,陷入了日韩困境。 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条两百多年来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 国际金融危机波澜未平,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就已悄然涌动: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英国着眼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构建英国未来;欧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人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前奏,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危机时代的国家力量对比,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 此时此刻,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们在未来发展中能否拥有新的引擎,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在现代化路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 (四) 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是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人的梦想有了清晰的时间表:用10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 60年过去了。从中国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不少人离开中国制造就将失去舒适的生活,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欧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300年,才使10亿左右人口进入工业社会;中国仅用了60年,就将13亿人带入工业社会,演绎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 今天,进入现代化的下半场,构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诸多要素条件、内外环境、增长动力与机制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保持原有发展方式不转变,未来40年我们将走上一条怎样的道路? 这是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危险往往在危机结束之后,国际金融危机渐行渐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却有待时日,全球经济可能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发达国家居民储蓄率将有所上升、消费率继续下降,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甚至会相对收缩。那种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大进大出的传统发展方式,不仅会加大风险,而且在未来难以持续。只有将经济发展更多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一条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暴饮暴食型的发展方式,不仅我们自己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另一方面,我们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负担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如果沿袭原有的发展方式,碳排放将成为无法飘散的忧虑,不仅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不利于中国对环保这一人类共同责任的主动担当。 这是一条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国际产业分工有条U型曲线,一端是高利润的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等,另一端是高利润的品牌、销售和服务,中间是低利润的加工生产。如果不能形成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中国将长期停留在U型曲线的中间段,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随着土地、能源、人工等要素成本的上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这是一条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按照经济学的激励相容理论,最好的制度安排是使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社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当今时代,百姓热切盼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盼望公平化、绿色化、国民福利最大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单纯物质增长为核心内容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让人民从发展中分享红利、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是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科院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将遇到资源环境压力、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现有历史经验走下去,中国在本世纪末晋级发达国家的概率仅为4%。 环顾全球,曾经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少,但真正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 飞速发展30多年之后,中国走到了这样的关口。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五)命运不关乎机会,而关乎对机会的把握和选择。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三次变革,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源于不同历史环境,反映了我们党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说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创造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的辉煌成就;第二次经济体制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发展方式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并非仅仅涉及经济增长,它同时涉及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消费行为、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起来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实质上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我们党总体战略布局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8个加快关涉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深刻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战略意义。 (六)机遇稍纵即逝。 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否则,发展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来越艰难。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党中央就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进入新世纪,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更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多年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有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呈粗放状态。GDP崇拜在一些地方仍驱之不散,重速度轻效益、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现象还在一些领域存在。特别是当前,转变的步伐更明显落后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与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有效应对国际经济风险挑战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久推难转、转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转变的艰巨性。 在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下,那些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快的地区,自然会受到某种激励,尽管这些地区发展效益、质量并不显著,甚至环境污染严重; 在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代价的背景下,企业总是能够轻易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并赚取高额利润,自然不会去想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以发展速度和规模论成败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下,一些地方表面上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得再高,也有可能还是紧盯速度,好让位于快。 没有体制的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每一个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加快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七)人类历史上堪称历史时代的时期,是那些具有贯通的主题、出现巨大历史变化的时期。1949年以后的中国无疑是这样的时期,这60年,新中国全面铺陈了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并以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亿万中国人万众一心的激情演绎,将这个主题书写成举世瞩目的国家传奇。 2010年初,一家外国媒体刊登的一篇文章这样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托马斯弗里德曼,这个善于捕捉时代变化的观察家,在中国现代化路程上看到了什么? 每一次重大的危机,往往带来调整的机遇;每一次抓住机遇的变革,都会酝造影响深远的变局。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一定能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跨越。 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我们将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国时代。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生与外生之路(六-3):原计划……现在提前了
lvnaiji 2010-2-23 07:37
吕乃基 前面讨论了外强内弱和上强下弱的情况,整强个弱与上强下弱相近,不做单论。本文分析政强经弱的不利影响。 其一 , 过分依赖、突出政治 , 将其作用扩展到本来应主要由法治和经济发展或在其基础上方能解决的领域 ,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而代之。这样不仅不能持久,而且可能延缓法治和经济建设,从而不得不依赖一个接一个的说法甚至运动。当年 m 有言, 7 、 8 年再来一次,现在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却也是 3 、 5 年甚至 2 、 3 年就有一次新的名目。 其二 , 现行政治的特点之一是不计成本,不计成本不等于没有成本。政治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也是有成本的,然而由于缺乏作为基础的制度建设,反腐败再加上需要不断的教育以提高觉悟,于是成本昂贵。有趣的是,当代中国的一大特点是,腐败的成本低,而反腐成本高。为何不依法治国,以提高腐败的成本和风险,降低反腐的成本? 其三,造成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 , 就是党政机关直接介入经济事务。这样就会损害公平竞争 , 或者抑制一方的积极性 , 影响经济活动中潜在的增长点,或者扶持一方 , 使之越来越偏离市场的需求而着重依赖政府的政策导向 , 一些因政府决策受保护而获利的行业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 , 向政府施加压力 , 并与从中获利的官员形成联盟 , 阻碍进一步改革开放。眼下的房地产就是一例。另外如卫生部,通过评选国家级卫生城,于是各地跑步进京交租。顺便说,评比或评选,是各地各部门获利的主渠道。 一方面是直接介入经济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行为的 企业化 、 市场化 导致政府本应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的失效。地方政府几乎主要的 头头 都在抓 项目 ,都强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却明显地被忽视;所以目前在中国社会中,凡是与政府职能直接有关的领域几乎都处于衰败之中。例如,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发展缺乏后劲;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陷于困境,严肃的文化和艺术因得不到政府的资助而处境日益艰难;法律的执行效率极低,社会公平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政府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分散了政府机构对自己本应承担职能的关注,一些本来必须由政府处理的公共事务却被推给企业。 反之,经济政治化则是使经济活动从属于政治的需要 , 例如种种献礼工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党的生日、两会、国庆,只要想献,总有大大小小的节日。大桥路面维修,为了献礼而草草收兵,生日过后挖开来再修。这一点也与意志本位还是规律本位有关。这样就削弱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政治对于经济的这种深入全面直接的介入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也不利于政治自身 , 不利于政治对经济的超越 , 从而能在更优越和更安全的地位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治只有超越经济才能调控经济。人在车上是推不动车的,只有下车,才可能推动车。 在当代中国,政治不仅对于经济,而且对于一切领域的影响、介入之深,或许是难以想象的。领导交办一件事情,如果他认为是重要的,就会在你面前摇晃着食指,语重心长的说:这是一件政治任务!被卷入重庆涉黑案的律师李庄的体会是:政治挂帅。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在中小学数学的应用题中,有相当多的题目是:原计划如何,现在提前了。第一,有现在落后的题目吗?在曾经大跃进的国度,怎么可能落后,怎么会允许落后?第二,原计划是干什么吃的?于是,科学决策、理性之类都踩在脚下。 看到了吧。说是以经济为中心,中心了吗?有人强调 60 年一贯,没错,在这一点上就是如此。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骨子里依然是政治为中心。 其四 , 政治的强化是为了宣传统一的目标 , 为了统一认识,也就是为了上对下的领导,整体对个体的组织,要弘扬主旋律。既然如此,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舆论正常的监督作用。最后,片面过度地宣传爱国主义和弘扬传统也会走向反面 , 前者会演变成自我封闭 , 盲目排外 , 后者则会夜郎自大 , 或者把历史当作未来 , 把落后当作先进。 因而,为了使现代化顺利进行 , 有必要在社会结构转型中进一步使政经分离 , 改变政强经弱的局面 , 给予市场经济更大、更宽松、更自主的空间。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生与外生之路(六):外生之路的初级阶段对现代化的不利影响之二
lvnaiji 2010-2-19 09:06
吕乃基 作为外生之路条件的三强三弱对现代化的影响充满吊诡,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上强下弱。 首先 , 外生之路必须确立上的绝对权威 , 由此才能带动下。但是,对上所拥有的权力缺乏监督。思想教育、伦理道德等固然有其作用 , 但还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和舆论监督 , 以权力制约权力 , 否则上就有利用其职权谋求私利的可能,或者走向极权。 其次 , 延续、甚至在某些方面强化几千年来的官本位,这种情况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明显。教育界的行政化也是一例。由此可见,就改革开放深入的程度而言,教育界与中西部位于同一阶段,甚至更为滞后。目前,毕业生仍把进入党政机关作为首要甚至惟一选择 , 民众仍留恋于对官的依赖 , 满足于吃救济。有农民说,现在只有民政厅 / 局是共产党了,因为民政部门下乡是发钱发粮发救济棉袄,其他部门都是去要钱的。农民冬天要一件救济棉袄说共产党好,第二年春夏卖掉喝酒,到冬天再要一件。书记报告喜讯,经过力争进入国家级贫困县,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邻县愤愤不平,我们被错划为富农了。由此可见,在上强下弱的情况下,难以产生自下而上的现代化动力。所以有人提出官逼民富,让民产生自我造血功能。然而,民若是强了,不靠市长靠市场,官又感到失落。尤其成为悖论的是,民强了,还要官干什么呢? 再次 , 意志和规律的关系。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 , 由政权所选择的目标 , 所制定的政策 , 是否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 , 特别是经济规律 , 这种情况在由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洞察一切,一句顶一万句时就尤为严峻 , 对此已有多次惨痛的教训。中国还能不断地交学费吗?还有多少学费可交?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发展、赶超的时机。同时,由于目标是靠行政力量来组织实施 , 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干预的党政官员有可能以权谋私,造成腐败。时至今日 , 有些法律条文订得比较宽松灵活 , 比较原则,这固然要考虑到种种特殊情况 , 但也给长官意志留下一席之地 , 而后者则有可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走向法律的反面。 第四, 自上而下的目标与自下而上的动力是否一致,二者的结合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特色的成败。如自上而下贯彻下去的是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等等,而自下而上自发生成的则是类似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经济早期的无序竞争,是工业化早期的扩张,劳动力密集,资源密集,造成污染,以及中国特色的原罪。同时,虽然 有了目标,但基层各单位、各部门乃至每个个人,他们之间的力量、作用、利益和责任未必自然而然契合起来, 形成功能耦合;相反 , 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和磨合机制 , 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内耗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0 世纪 90 年代由行政力量而成立的东联集团今安在?以行政力量强行合并的高校,现在好吗?在一定阶段,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调整利益关系可能是有效和快捷的,但从长治久安的要求来看,必须尽快提高利益整合的制度化水平,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新秩序 。反过来,由下而上的自组织也未必得到上的认同。民营企业融资难是普遍现象,民间融资被禁,民办学校陷入困境,民用航空破产。民,举步维艰。 在这一点成为悖论的是,上下之间形成某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致,那就是权钱勾结。一方面,下,民企,若指望迅速致富,其捷径就是以各种手段勾结权力,于是便失去自我发展、创新和竞争的能力和活力。这种情况在学术界亦然,能够与行政化的领导和学术权威搞好关系,在现行扭曲的体制下或河床中得心应手者便获得资源(参见 学术知识生产的路线图:什么样的河床,流淌着什么样的河流? )。与此同时,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自主发展的企业,行进于正常学术道路上的研究者则受到打压或边缘化。这样的企业自然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的学术界也自然出不了大师。另一方面则是上的变质,以权谋私。这样的上与下的结合,正是令吴敬琏和周瑞金等人忧心忡忡的权贵资本主义。 再看内生之路。发达国家的转型虽经历漫长且有诸多弊病 , 但是在市场中 , 经过长期反复充分的磨合 , 动力和目标由下而上自发形成 , 工业化是这样 , 现在的知识经济也是如此 ,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 没有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 , 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公司来推动的。为了提高竞争力 , 为了赢得利润 , 各公司不断革新管理 , 创新技术 , 从而促成了整个经济的知识化 , 所以 , 知识经济在美国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特别重要的是,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完善和严格的法律条文,监督并制约各方的权力。 由上可知,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化 , 就必须在社会结构转型中加快培育作为社会基础的企业的力量、民众的力量 , 社会的力量, NGO ,使之摆脱对官的依赖,产生出由下而上的现代化动力和形成相应的机制 , 同时使上的权力建立于制度和规律的基础上。 陆学艺,李培林,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 1997 , 4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9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台灣興起手工肥皂熱,誰說現代化不可逆轉?
jiangjinsong 2010-2-16 23:31
艋舺肥皂 聞得到原味! 【中時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 手工皂近幾年在台灣已掀起一股熱潮,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手工皂比一般肥皂更多了份植物配方和環保訴求,讓人在洗手工皂的過程中,聞得到植物清香的原味,而艋舺肥皂正是回歸傳統、忠於原味的代表!   一般市售的香皂,為了美觀及製作方便,會採用含酒精的皂基或用加熱的方式讓肥皂加速完成,在這過程當中肥皂裡的養分早已被破壞殆盡,充其量也只是一塊具有清潔力的肥皂而已,非常的可惜!   艋舺肥皂與一般機器加工的肥皂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製作是以傳統的作法為最主要的方式,由於老一輩在製皂時,是沒有機器的,也沒有任何的化學物,所以,艋舺肥皂特別堅持這個原則。也因為全部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學的添加物,自然不會有任何對於人或環境的傷害。   不過,為了保留這份天然原味,艋舺肥皂的產出更多了份艱難。因為傳統的方式既耗人力又花時間,只有以手工的方式,才能掌握製皂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艋舺肥皂採取環保的冷製法,讓肥皂維持在40度左右的環境生成,再經過40天以上的熟成,之後便可以保留油脂、天然草本植物、藥草等的養分,含滋潤保濕的甘油,才是一塊品質穩定、具有生命力且溫潤滋養的肥皂。   「裁切」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艋舺肥皂不假手於機器,每塊肥皂都必須透過每一雙溫潤的手,用眼、嗅覺來判斷這塊肥皂是否可以完美的交付到每一個使用者的手上。    艋舺肥皂的每一道產品線,都可輕易讓人如置身在原野森林中。像「紫草」為清熱涼藥,在中藥被廣泛的使用,也有「皮膚的萬靈丹」之稱。由於其富含尿囊素, 將之入皂可保留天然的親膚保濕成份,再承襲古早紫雲膏配方融入天然高級油脂,對肌膚有全面的保養,能帶給身體一個自癒的力量,重新調整身體的自然平衡。   而「靜心皂」所散發出的檜木香則讓人感受到放鬆身心。每當人們身心疲累的時候,總是想往山裡走一走,而靜心皂與阿里山檜木精油的結合,經低溫提煉不破壞台灣檜木裡的檜木醇、洛定酸,芬多精等成份,彷彿讓自己置身在台灣阿里山。 關於艋舺肥皂 肌膚全面保養 艋舺肥皂回歸傳統 艋舺肥皂 聞得到原味! 手工肥皂 針對不同膚質量身訂做 手工肥皂現代人首選 艋舺肥皂傳統堅持 艋舺肥皂 回歸傳統 忠於原味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外生之路六1:汤因比的“否”定理,面临挑战的民族必然兴旺?
lvnaiji 2010-2-13 16:46
吕乃基 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提出“挑战 - 迎战”理论:一个没有挑战的民族将走向灭亡。此处先排除强弱对比悬殊的情况,一个面对挑战的民族是否必然兴旺? 其一,在外部的压力下,社会的发展动力是外源型或外生型 , 缺乏来自内部 , 特别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动力和相应的机制。中国在历史上不乏挑战。北方民族的一再入侵,佛教、基督教传入, 1840 年来更是国难不断,至今尚有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美飞机相撞,奥运会前西方世界的敌意,以及最近中美的交恶。这些事件哪一件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没有。原因是,奋起迎战的是中华民族,而不是个人。至今,国歌依然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疑,整体的唤醒对于民族的存亡生死攸关,然而对于民众的强盛却未必。五四运动前后的境况就是救亡压倒启蒙。对外部威胁的强调进一步压缩个体的发展空间,削弱由下而上的动力。如果不能通过社会结构转型有效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内部的动力,那么现代化必将曲折而艰难。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艰难,以及近些年的国进民退甚至“央企凶猛”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迫使领导者选择优先发展军事领域 , 从而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当年前苏联就是这样被拖垮。 其三,为了防止外强对内弱的渗透、干预,采取相对封闭或半开放的政策 , 以能保护弱小的经济并且独立自主发展。 1978 年以后 , 国家的许多宏观调控是在相应领域的开放程度较低的条件下实施的。在外强内部的背景下 , 越开放 , 外部对内部的影响就越大 , 而国家自主宏观制调控能力下降 , 就会使外生之路受阻或偏离。一般而言,外部压力越大,自身就越封闭,某种程度上形成特殊的因果关系。 最后,把外部的压力简单理解为船坚炮利,落后就要挨打,比拼经济,比拼航母,有意无意忽视了深层的制度和文化因素,结果掉入“后发陷阱”。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内生之路与外生之路(五):外生之路初级阶段的优势:赶超,有序,自主
lvnaiji 2010-2-10 09:22
吕乃基 在外强内弱的背景和三强三弱的条件下发生的渐进式结构转型 , 以此由上而下引领社会转型,这就是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其初级阶段会给现代化进程带来 三大优势 , 即赶超、有序和自主 。 请注意:此处笔者提出外生之路在当前也就是渐进式社会结构转型的初级阶段,其含义不同于通常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者涉及社会转型,包括经济基础的根本转变,所谓初级阶段,意为经济基础大致还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前者涉及社会结构的调整,初级阶段意为社会结构与市场经济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初步适应,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仍然主要来自外部。 外生之路的初级阶段对现代化的有利影响,其一是赶超。 在外强内弱情况下 , 如果在一开始仅仅或主要依靠民众和个体 , 依靠经济力量 , 由下而上地去赶超发达国家和实现现代化 , 就必须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当年英国用了 300 年完成工业化 , 其他一些国家也都用了一、二个世纪。后来的国家之所以用的时间较少 , 正是因为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国家的影响,其典型就是德国、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当然 , 国家的介入也未必成功 , 如果路线、方向错误还会适得其反 , 中东和世界上一些国家都有过深刻的教训 , 中国的教训更为痛切深刻。然而由历史经验可以肯定地说 , 赶超 成功者必定有国家的介入。 进一步说,在目前情况下撇开政权的力量去赶超实际上没有可能,正如在现在的自然界中,不可能再自行发生曾经发生过的生命起源和进化,任何原始状态的生命形式马上会被已有的生命消化掉。必须先有强大的政权设定自身的边界,方有可能推进现代化。 第二项优势在于赶超过程较为有序 ,这是由于以下因素和条件的共同作用。其一,外强。处于前列的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走了较长时 间 , 有成功的经验 , 也有失败的 教训。 在科技发展上,既有两弹一星、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和克隆技术等,也有挑战者号爆炸、哥伦比亚号失事、模拟电路在与数字化在高清电视的竞争中失败和摩托罗拉公司铱星落地等教训;在经济上,既有东亚四小龙的崛起和美国在 20 世纪末的繁荣,也有东亚金融危机和近来日本的萧条,以及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各种危机和人口爆炸而逐步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刚刚萌芽的知识经济;在政治上也有各种先例可援,诸如北欧模式等。作为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目标,外强已经走过的 路在客观上为后进国家选择目标提供了参照系。此外,由于历史的教训 , 再加上外强本身的存在构成对后进国家的某种威胁 , 于是这些大多数通过军事手段获得独立的国家 , 在选择目标时自然把军事列为重点,以确保独立和自主发展。 其二 , 上强下弱。上强首先体现在确定统一的目标 , 例如发展两弹一星、建设三线、控制人口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以及由最高领导来号召创新和发展知识经济等。知识经济在美国是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 , 而在中国则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政府行为 , 有人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其实情况很清楚 , 在外强内弱的背景下和在上强下弱(还有其他两项条件)条件下 , 外强已经走过的而又为我们所选择的事项 , 如知识经济在一开始就必然是政府所为 , 若非如此,倒是不可理解。上强的第二项功能是为实现统一目标制定相应政策、制度和法规。例如将计划生育和科教兴国定为国策 , 以及东部发达地区援建汶川地震灾区等等。这样的情况在内生型国家是不可思议的。于是,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得当 . 中国就有可能在较短时间 , 有步骤地实现赶超。 其三 , 整强个弱。个弱的含义有二 , 其一是没有足够强的个体 ,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是如此。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没有形成功能耦合或非线性相互作用 , 彼此间或者没有什么联系,或者仅仅是相同的农户、一个个相同的螺丝钉。这样的个体根本提不出统一的目标 , 或者目标小而分散 , 往往互相矛盾而造成混乱。于是 , 整体的统一的目标就能填补真空,以此得以将弱小的个体凝聚起来 , 并且避免或减少混乱,使现代化快速有序地进行。 但是问题在于如何使上的意志得到下的认同 , 使整体的目标成为个体的目标呢 ? 于是为了使现代化快速有序 , 第四项因素政强经弱就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 ---- 通过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统一的目标和政策,以克服分散的离心倾向,取得共识,从而保证目标的实施。一段时期以来的知识经济热、新经济热等等,正是四强四弱的表现。一种习用的做法就是发现培育、宣传和学习各种典型。我曾经对当代中国典型之多感到惊奇,甚至有人说:典型典型,点到谁谁就行。其实,这是内生型道路的一个经验或特色。每年、每个行业都有典型,以树立学习和仿效的榜样。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者 , 在外强内弱的背景下 , 为了保证独立自主的发展 , 必然宣传爱国主义 , 发扬民族传统 , 以增强凝聚力 , 提高自信心。此外,在经弱,物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沿袭传统,强调意识形态。由此可以看到 , 在内生之路的初级阶段必然深深地打上意识形态的印记 , 讲政治。这 样,政府也就有更充分和合法的理由直接驾驭和参与经济活动 。 这里还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内生之路加以比较。在最典型的英国 , 从瓦特完成对蒸汽机的关键改造 , 到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确立起工业社会的各种组织和规章制度 , 其间充斥了混乱、罪恶和污染 , 科技上的一再试错与弯路(如火车发明之初的红旗法) , 经济上的过度竞争 , 过度消耗资源并造成严重污染 , 剥削工人 , 特别是女工、童工,还有广大殖民地。一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方逐步成立起工会等组织 , 制定和颁布童工法等。对污染的认识是问题成堆 , 形成危机之后 , 而关注人的企业文化等 , 也是在有了抗议 ,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方迟迟出现。相反 , 正是在外强背景下 , 以及在上强下弱、整强个弱和政强经弱条件下启动的外生之路 , 在其初级阶段有可能使现代化比较有序地进行,以避免或少走弯路,实现赶超。 第三项优势是自主 , 也就是自主选择目标 , 自主制定政策 , 自主贯彻实施。显然 , 现代化之所以比较有序 , 除了要克服来自内部社会基层和个体的扰动外 , 还要能抵御来自外部的干扰 , 以及内外的呼应,如东突和藏独等。上强、整强和政强就能做到这一点 , 发展军事也是为此目的。自主不仅体现在上述方面 , 同样体现在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 赶超、有序和自主这三大优势是彼此相关的。自主是为了有序 , 有序是为了赶超。反过来,只有赶超的每一步成功 , 才能激发起进一步的动力 , 才能坚定有序和自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之所以有这些优势 , 就在于上强下弱、整强个弱以及政强经弱 , 从这三强三弱出发 , 再加上外强内弱的背景 , 也就能加深理解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外 , 由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渐进性 , 没有在突然之间否定转型前的一切 , 其中的有利因素还得到弘扬和发展 , 这样就不会造成真空 , 发生组织和意识形态上的混乱 , 从而保障现代化有序进行 。 殷国民:政经联盟与官商经济,《东方文化》, 1994 年第 4 期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743 次阅读|3 个评论
国庆大阅兵观感
boxcar 2009-10-2 13:47
昨天( 2009 年 10 月 1 日 60 周年国庆节)上午,陪老爸在家看国庆阅兵,虽然没机会亲临北京现场,而且看的也不是高清电视信号,但看到了众多先进兵器亮相,也足以让我兴奋和激动了。观感如下: 1 、 中国国防的透明度的显著增强 。据报道,这一次出现的新兵器(含改进型号)史无前例地多,而且全是国产(部分载机平台或组件可能还是进口的,仍需努力)。许多在网上的众军事论坛中流传多年的东西,居然一下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而且在报道中出现了近景的图像,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2 、 先进兵器从少量的研发到批量装备的转变 。上一次大阅兵 1999 年的国庆 50 周年阅兵,坦克方队就非常耀眼,那么多型号的坦克组成了混编方队,虽然显示着我国装甲兵器的研发实力,可以在 20 年时间里搞出了那么多的型号,凸显出我们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但遗憾的是,每个型号都似乎没有很有规模地进行装备,特别是最先进的 99 式坦克只有区区 4 辆,据说也只有这点儿。在这之前,我曾听说(主要是网上消息)我国的有很多先进兵器都已经研发出来了,但却不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装备,这一次我们却看到了歼 10 、歼 11 、飞豹等作战飞机以及 99A 等主战坦克都是成独立的梯队或方队接受检阅的,显然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装备规模。这一方面显示着我们研制 - 装备理念的转变,让更多的先进兵器下到部队里面和一线士兵一起 摸爬滚打 ,甚至参加战斗,而不再停留在研究所和试验单位中反复接受科研人员的测试和改进,这样不但可以让部队更多更好地接触先进兵器,而且可以更多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考察兵器的应用性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们对自主研发的现代兵器的自信心,因为只有它们已经不再明显落后于外军当前的主战兵器,我们才不至于在兵器使用寿命用完之前被迫因为落后而淘汰掉。 3 、 自力更生精神还是必须的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飞在 151 架飞机最前面的领队长机 空警 2000 ,根据网上流传的说法,是以色列的 费尔康 在美国的干预下毁约后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它让我空军有了 千里眼 ,从而有更强的实力来更好地保卫我们的领空,这又是一个被逼出来的自主研发之作。同时让我们感到略感遗憾的是,背负着 大盘子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载机平台是从俄罗斯买来的 IL-76 ,也就是说我们即使可以生产足够多的雷达系统,如果俄罗斯不能对我们敞开供应,会因为载机平台数量的限制,而无法大量生产预警机进行装备或对外销售,此时我们更会感慨大飞机制造方面的遗憾,让我们一面怀念曾经的运十,一面期待未来的大飞机。总之作为一个大国,国际采购很难买到现代化的国防安全的,仍须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
个人分类: 军事|54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热度 1 lvnaiji 2009-7-13 20:05
本文原名论知识的演进历程,刊于科技导报 2003 , 7 。今稍加修改上载于此。沿历史长河考察知识的足迹,是探讨知识论,进入世界3的重要途径。其依据是历史与逻辑的关系,即由历史的东西来认识逻辑的东西。笔者日前上载的 世界 1 的量子阶梯和世界 2 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之四 ,阶梯也好,层次也好,不仅是在空间(广义)上的排列,而且是在时间上的进程,分别是自然界和人的生成过程。 一个问题是,以什么视角来梳理历史?不可能从零开始。由零看出去必然是一片混沌。在释义学看来,一切解释都已经作过了解释。这样的视角只能是先前的逻辑,此处就由波兰尼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切入。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918 知识之树由本篇及另3篇文章组成,请各位关注并指正。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本文 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古代:隐性知识、想象、嵌入的编码知识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 , 只有隐性知识 , 在隐性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 , 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 , 也开始发生已有相对客观的隐性知识向编码知识转化的过程 , 出现了口诀 , 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个别、零碎 , 彼此间没有联系;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 , 只是对现象的描述 , 是 know what, 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 , 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三,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 ,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 , 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炼丹术 , 文艺复兴初期哲学家的学说等;其四 , 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 , 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隐性知识和想象的印记 , 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就更是如此。拟人色彩和比喻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于是最后,除了少数情况(如勾三股四弦五)外,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图腾、制度和价值观等。 在嵌入的编码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隐性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嵌入的编码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隐性知识当然更是如此。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萌芽于混沌之中。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 ,也就是各自的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二、近现代:非嵌入的编码知识 近代之后,一种不同于四大知识体系的新的知识体系兴起 , 这种知识体系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不仅能够越过海洋、山脉或沙漠的阻拦,而且能穿透地域和历史的浓雾。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以及以此为内容或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科学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生成之前,至少是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之前的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各民族、对于四大知识体系基本上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影响。技术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背后的科学,并且以黑箱 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特别是效用则更具穿透力,在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最容易改变,由此也反过来说明这一点。(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后文还要谈到)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穿透力是因为它们符合人不论其处于什么知识体系之中的本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个人本位和对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则是对满足这一基本底线最适当的制度安排。同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从 薄伽丘到歌德、巴尔扎克,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力首先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本性或者说具有典型性,因而不同于后现代的个性;其次,这些作品都具有基本的形式,即使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如此,因而既不同于古代没有共同标准的作品,也不同于后现代对形式的背叛或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 , 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 , 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有序或一元阶段 ,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由此还可以从知识的角度理解 高雅艺术。高雅艺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包含高雅艺术在内的精英文化是作者们以生活为原料,经过自己的咀嚼而去除根源,提炼出人类最深邃同时也是最普遍的本性(类似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本原和始基),然后将此贡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和效仿的典范。所有这些穿透力的共同特征,一句话,就在于新的知识体系不嵌入,因而可以为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个人所共享和接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确切地说,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非嵌入。 吉登斯在他的现代性理论中提出脱出 Desemdeding 概念,是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关系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提取出来的社会关系。脱出有两种类型:象征符号如货币;专家系统,指的是技能和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脱出提供现代社会的生活和组织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其人民和全世界的影响。脱出的程度或与时空关联的程度和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和样式。 卢卡奇结合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对物化进行了扩展性分析。他指出,商品之成为普遍的支配社会的东西,是同对象化的人类劳动的抽象分不开的,正是人类劳动的抽象才撇开了具体劳动的差别,撇开了产品使用价值的殊异,使抽象劳动成为衡量一切产品的尺度,也才使产品作为可普遍交换的商品成为了可能。而抽象劳动(同时作为分工的劳动)的出现,恰是对劳动合理化的结果,恰是现代资本主义对之进行分解,计算的产物:一方面,劳动过程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在对劳动的这种合理化中,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作为随机械化,合理化的加强而形成的按客观计算的劳动份额被提出来,而它的提出使劳动成为了可精确测量的,抽象的,相同的可比较的劳动 。进而,合理机械化和可计算性的原则就成为遍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表现形式的东西,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核心齿轮,一步步把物化现象铺开。 由非嵌入知识的这一特征可以得到两点推论。首先,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这一新的知识体系萌芽于基督教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基督教文明的源泉是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是其哲学对本原的探究, 揭示变化者背后的不变者,现象背后的本质、存在。这种努力旨在去除各异的和变化的背景,以揭示可以说明所有现象的本原、始基和第一因。正是这一与其他文明不同的认识特点,延续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演变为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探求,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延续到启蒙运动,导致对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的追溯和经济人假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或许就是西化 其次,可以说明学科间的某种关系如某某主义之类。 经典物理学研究为各种物质所共有的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即所谓大物理学主义;科学因其不嵌入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被称为唯科学主义;经济学研究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数学则是最抽象的学科,撇开了对象的所有特殊性,因而被称为科学的王冠,渗透到一切学科之中。这样的非嵌入的知识体系成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科学让人类建立在对自然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技术让人类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启蒙运动揭示人的自然状态,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假设设定了人类惟有经济活动时的行为,等等,这就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底线。这种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刚性的、抽象的,以及非人的(至多是经济人)。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所向无敌,在全面取代嵌入编码知识的同时也使往日的隐性知识和想象贬值。天体和生命不再是神圣的或有任何独特之处,万物不再用它那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马基雅弗里冷酷地描写悲惨的谋杀,纯客观的绘画如同僵化的睡美人。霍布斯指责诗歌不是使用语言的严肃方式,洛克则要求父母必须尽最大努力压制儿童的诗人气质并使之窒息。画家应首先精通几何学,而芭蕾舞则被定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 至此,人类知识之树终于在条条根须之上生长出了主干。游离于该知识体系之外的属于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由或多或少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以及想象组成,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在此非嵌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建。传统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库恩认为,近代科学革命是以新的视角看待以往的一切,是由质的物理学到赫米斯主义或量的物理学 。由上文可知,所谓质,就是各异的个性,就是现象,是嵌入的编码知识,科学革命,即以非嵌入的量贯穿并取代所有的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近代科学革命只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由知识的历程这一特殊视角来理解,就是去除一切历史的和背景的因素,去除由这些因素而粘着在知识上的习俗、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们想起了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揭示不受时空影响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知识,以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取代原有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我们还想起了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站在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所谓终结,不过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已经基本上扩散、渗透到了全世界,逐步成为各国和各民族共同的底线或基础。 哲学之终结意味着植根于西方 - 欧洲思维的世界文明之开端 。 三、后现代: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虚拟知识 然而底线不是限定,更不是终点,底线只是起跑线,人类还要由自然状态上升到社会状态,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最终要接受价值观的引导。在非嵌入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 当前,一方面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正在进一步扩展并提升 其水平。首先 , 科学、经济学和启蒙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渗透到广大第三世界。 其次更重要的是, 当代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的 知识正在走向新的综合 , 如出现了关于综合的知识即三论和新三论。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种种危机的加深,以及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在启蒙运动提出的关于个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将个人综合起来,论述全人类的知识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例如网络、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命运,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地位,等等。当前关于全球化的热烈讨论也表明知识由个人和国家层面上升到人类层面。 另一方面,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在向其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步与新的语境、新的生存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我们已经看到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主要不再是自然,也不是与自然相分离和对立的社会,而是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不再是传统和历史,也不是没有时间感的现在,而是目的和未来,同时又是对传统和历史的频频眷顾。更重要的是,不再是部落或民族的语境和生存背景,而是个人和变动不居的由兴趣和爱好所形成的人群的语境和生存背景,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这一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层面:其一,指责非嵌入编码知识对其他领域的入侵, 颠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唯一话语权。认为古人丰富的情感,各异的价值观,多彩的审美情趣,奇妙的神话世界,以及浮想联翩的想象,等等,全都被代之以非嵌入编码知识。这就是所谓单面人。例如形形色色的反科学思潮,法兰克福学派等。 利奥塔德认为,全部古典认知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知识反映了秩序。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实质就是指过往的秩序和规范、禁忌已失去效力。 其二,追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由来,例如由库恩的科学共同体到时新的对实验室知识创造机制的研究( SSK ),指出其中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三,指出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认识论上不可能,在本体论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抽象。在认识论上, 现代科学哲学的各流派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自然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可能。 在本体论上,并没有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对应的真实客体,科学的普遍性和预言功能受到挑战。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人。实际上,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科学中提出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测不准等一系列否定性概念,以及随机涨落、分岔、突变、混沌、模糊等与原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从而为各种初始条件和语境的介入敞开大门。 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则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有无纯粹的艺术? 其四,要求回到实际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现象与本质之分,没有不变的存在,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是此在,必须重新认识偶然性。科学正在研究涨落、蝴蝶效应和复杂性,接受伦理学的批判和引导,经济学正在引进心理学, 后现代的艺术家则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中对艺术所圈定的界限,力图把艺术拉向生活本身,与生活平等对话。 在现代化中形成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随着向生活、个性和平民的开放,其戒律和刚性正在软化,边界正在消融。 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进入了相对宽松 , 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 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 科学作为一个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 。科学、艺术和经济学象是一团不断膨胀的星云,其内部变得越来越松散,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 艺术中,一方面没有哪种见解被普遍认可,没有哪种风格可以被一致追随;甚至在同一幅作品中也不去展示前后一致的风格, 以至于在现代美学的体系中不得不把丑学也纳入其中。 另一方面,艺术不那么高高在上。艺术不再让人产生痉挛感了,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化生存,人人都可以追求。 所形成的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 具有生命化、个性化、地方化、柔性化和世俗化等特点, 不象非嵌入编码知识这么明确和清晰,而是具有无穷的包容性。 知识趋于多样化。与生物的进化一样,多样化保证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中,不存在绝对正确 / 有用或绝对错误 / 无用的知识。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互连网上的上载,以及面向用户的软件和用户自己对软件的修改与创新等也说明了这一点。全球化不仅不反对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和多样,相反,促使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编码知识发生如此深刻转向之时,于现代化过程中被否定的隐性知识正在以新的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首先,由于 高度普遍化、形式化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不仅能为每个人所掌握 , 而且可以为机器所共享 , 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在做到这一点,这就对发展属于人类、群体和个人自己的主观的隐性知识提供了可能。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更为此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现实技术都将推动人类思维的进化。其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对编码知识进行选择以泛舟于知识的海洋,以及如何迅速跨越前人的脚步迈向知识的前沿,要求发展主观的隐性知识。复次,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并充满偶然性的对象,必须发展顿悟或直觉能力。反过来,正如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主观的隐性知识在于如何创造新的客观隐性知识 , 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 , 以及如何选择、组合、应用编码知识等。一句话:创造编码知识,超越编码知识。这种隐性知识属于人类 , 不可能为机器共享 , 属于特定群体 , 不可能为其他群体共享 , 属于个人 , 不可能为他人共享。在编码知识充分发发展和普及之时,新的隐性知识渐次浮现 , 其重要性且益凸现。个人、群体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最终将依赖于这种主观的隐性知识。 想象的情况也是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开辟新的想象领地。虚拟现实技术把以往的知识加以种种选择和组合而得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未必对应于现实世界,因而是虚拟的,与由古至今的想象有相通之处;然而又与想象不同,是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其源泉是以往确凿的知识库,因而是知识。由于 IT 的广泛应用,虚拟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渗透日常生活之中。显然,这样的想象主要属于个人所有,具有明显的私密性。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找到一种与大脑中的想象类似的东西做参照物,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隐性知识,以及虚拟知识,都具有形形色色及不同程度的个性。然而这些个性与古代的个性不同,后者互不沟通,相互间难以理解,相反,从现在到未来的具有个性的各类知识,由于经历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阶段,彼此都建立于此基础之上,由于共同创造并拥有属于全人类的知识,以及由于网络的强大沟通作用而正在融合起来,小型叙事与宏大叙事正在融合起来 。同时,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隐性知识,以及虚拟知识,这三种知识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淡化、消失。嵌入的编码知识更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它的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如软件编程中的艺术精神,不受拘束的野心和任意驰骋的创造力,难道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和想象?反之,主观的隐性知识和想象则以不断进化的编码知识为基础。知识之树在其主干上长出了支干,支干上又长出了更小的枝,然后再长出叶片。叶片重重叠叠,分不清彼此间的界限;枝叶正在伸向空中,融化在空中。 这就是 21 世纪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全人类,同时又源于每个个人,以及源于活泼泼的生活。正因为此,所以历史没有终点。 维特根斯坦曾将人类文明比作在时间中流淌的河流,河流的岸边一部分是不易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小得令人觉察不到的坚硬的岩石,另一部分是随时随地被水冲走或者淤积下来的泥沙。那些坚硬的岩石就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世界图景,而随时随地变化的部分则是经验世界 。此处,坚硬的岩石是非嵌入编码知识,泥沙之类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部分隐性知识。相比较而言,知识之树可能更具有解释力。 知识之树,其 源根须深扎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萌芽于混沌之中。其挺拔的主干取代了杂乱无序的根须,主干上枝繁叶茂,互相纠缠着伸向独特的语境,伸向无限的时空,伸向未来的混沌。 这就是知识的历程 。 以此观点视之,自古至今的战争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非嵌入编码知识形成之前,嵌入编码知识体系间的战争,以及非嵌入编码知识扩张中与嵌入编码知识体系的战争。一旦确实地建立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其核心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在嵌入编码知识体系之间一般就较少战争。刘军宁认为,从人类的文明史上看,在普世价值尚未出现的时代,冲突最普遍,即所谓 春秋无义战 。对普世价值分歧最大的时代是冲突最激烈、对峙最严峻的时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随后的冷战。对普世价值的认同越多,文明间的冲突就越少。所以自从普世价值被发现之后,文明间的冲突已不再取决于殊别价值,而是取决于普世价值的普世程度。换句话说,取决于各个文明对自由、民主、市场、法治、人权、多元、宽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认同的程度越高,冲突越少;认同的程度越低,冲突则越有可能发生。 在相近的意义上,亨廷顿将文明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 )遭遇:公元 1500 年前文明间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间断的和紧张的。( 2 )冲击:西方的兴起, 1500 年后。西方对所有其他文明持续的、不可抗拒的和单方向的冲击。西方社会之间也在更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作用。( 3 )相互作用:一个多文明的体系, 20 世纪后。《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33 - 42 索柯罗夫,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92 页 本部分内容得益于钱乘旦先生关于资本主义为何兴起于西欧的讲演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 12 吕乃基 河流与山峰 《东方文化周刊》 1997.20 卢卡奇 . 历史与阶级意识 . 杜章智等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2.148-9. 转引自范志军,技术现代性与历史唯物主义 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 2 库恩,《必要的张力》,第 54 页 面向思的事情 ,孙周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 , 61 。转引自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 2 吕乃基,论后现代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7 转引自金林南, 知识的统治与统治的知识,待发表。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6012 次阅读|7 个评论
汉字拼音化与中医现代化的危害
sheep021 2009-7-5 17:04
1 汉字拼音化 说一说俺们的汉字的悲惨命运 : http://www.readfree.net/viewarticle.php?id=232058 我们使用的汉字,在 五四 时代,也一度是 封建余孽 之一。彼时代的精英嫌恶其繁复、古板,认为是拖了民族智慧的后腿。在一切向西方学习的狂热背景下,汉字拉丁化(即拼音化)趋势成为一代人的共识。即便如毛泽东这样受传统文化浸润很深的人物,也认为 汉字拉丁化 不可避免。对于汉字 拉丁化 ,其在文字沿革上是否有科学依据,未见有客观的论证。深藏在 五四 以后精英心目中的 西方就是现代 之理路,决定了这无须论证。 汉字在演化过程中,由于表意功能强,文字本身已经具备独立的审美品质。拉丁化也就是拼音化以后,这些审美特点将散失殆尽。这笔上千年的无形资产如果流失,作为一个民族,实在是难以承受。汉字拉丁化以后,汉字势必成了一种索然无味的文字,一种枯燥的工具。据说,越南文字(曾含有汉字)就是在法国人改造成了拼音化文字后,完全失去了魅力。汉字拉丁化,其实是一个狂想。国家积弱,跟文字有什么关系? 五四 追究国弱的病源,已经到了不讲道理的程度,除了文字外,连体育不行,也成了民族落后的原因。 五十年代初期的汉字简化,就是基于汉字拉丁化的前提而做的决策。就是说 先简化,再拼音化 。汉字演变的本身,内部既有简化的趋势,也有繁化的趋势,但决没有总体上越来越简化的趋势。当时论证的 汉字简化是客观的趋势 , 目前看来 纯粹是伪论。 http://heropost90s.blog.163.com/blog/static/6701356920090244552539/ : 1951 年,毛泽东曾经指示: 文字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 。 1956 年 1 月起, 60 天内,《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接踵出台。中国文字改革自此进入高潮。毛泽东当时确定的方针是: 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行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 2. 汉字拼音化的危害 最大理由是同音词。有人编过这样的短文,来说明同音词在拼音文字里全部相同,无法分清。 石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拭室。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是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然而,更要命的是,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财富,浩如烟海的文献必须通过学习汉字传承,拼音化之后,人们将看不懂古书了, 会 割裂历史 ,割裂文化,断送中华文明。 今天的越南人拿着发黄的家谱,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们也觉得对不起祖宗。但也无能为力了。 幸运的是,第三批简化字被废除,我们及时停止了汉字拼音化道路。 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 3. 中医现代化的危害 目前,也有很多人以各种理由拿中医现代化说事,我觉得,中医现代化必将与汉字拼音化一样,割裂历史,断送中医的命运。一定要慎之又慎。 对于中医来说,目前连继承都没有做到,学还没学会呢,哪有本事来改造? 当然我也不是一个顽固不化分子,与时俱进还是需要的,但要注意一个度,要注意前后衔接,不要割裂历史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321 次阅读|4 个评论
《狼图腾》四问
lvnaiji 2009-6-24 20:59
在 金融危机之危与机全球产业链与功能耦合的视角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7041 与续:金融危机之危与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7199 中,笔者引用了《狼图腾》中的事例。《狼图腾》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素材。此文系笔者在3年前写成,其中的观点或许尚可一阅。在文学作品与科技哲学的碰撞中,也可能既为文学评论提供新的视角,也为科技哲学提供新的研究领域。所谓四问,分别是:《狼图腾》是 科学发展观的样板 ? 乘着吉普车的特等射手如何与狼天人合一? 狼性还是羊性?以及 传统,还是后现代? 一、《狼图腾》是科学发展观的样板? 草原及生活在草原上的各种生命,人和狗、狼、驯养的牲畜、老鼠、旱獭、黄羊、野兔和草原,彼此间构成相互耦合的系统。例如黄羊吃草,其本身成为人与狼的食物;狼吃旱獭、黄羊、野兔,捕杀人豢养的马和绵羊,同时又被人捕杀;如此等等。真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要把自己的能耐发挥到极致方能生存,与此同时也就维系和强化了整个链条。 每一个环节的能耐不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它们既互相利用,又彼此制约。要是那一只黄羊或旱獭自行其事,不仅不能在草原上生存,而且也为自己的族群所不容。被陈阵收养的小狼即使未被拔掉牙齿也不能回归自然。由于没有在狼窝中滚大而失去了语言功能,面对父母的深情呼唤,小狼自说自话而被族群遗弃。既回不去,又不愿被驯养而进入如狗这样的世界,因无所适从而终结生命。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登最终也是这样的命运。在所有的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草原,草原直接或间接地养育了在它之上生存的一切生命,从人一直到最令人生厌的草原蚊。正如老牧民毕利格说, 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人与其他动物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 在草原上, 同样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和狼之间构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人既要遏制狼与之竞争的一面,又要保护后者与人合作的一面。 人与狼之间紧密的相互嵌入,构成了塑造和被塑造的关系。既有人对狼的敬畏;也有狼对人,特别是对人的原始的技术产品如铁蹬碰撞之声和套马索的畏惧。原始天人合一就是特定的人如游牧民族对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如草原和狼的深深嵌入,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特定的联系方式,竞争与合作方式,以及在特定自然环境和条件下的生活样式。 这样的关系越是牢固,越是特异,对其中各方的束缚也越严格。人和狼的功能在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彼此间以及对草原的依赖也就难以割舍,并尽力保护对它 / 他来说生死攸关的环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草原狼对黄羊和旱獭的习性,对风向和雪原的捻熟,头狼的经验和威严,以及狼群严密的组织和彼此间的沟通,等等;正是对人、黄羊等的高度适应造就了狼和狼群的结构,由此发挥出这般功能,成为仅次于人的草原霸主。狼向往自由,拒绝一切束缚,不过它真是自由的吗?狼受到草原和草原上各种生命的深刻制约,其功能高度特异。 人本应以及可以自由选择,这正是人超越动物之处,然而在草原上,人却受到制约,特别是因受到狼的严重制约而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作家张抗抗认为,《狼图腾》透露出朴素的科学发展观,对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她可能没有看到,面对亘古不变的草原 , 小说的主人公陈阵每天总有苏武牧羊那种孤独苍凉,人如荒草的感觉,挥之不去,侵入膏肓。陈阵常常觉得自己老了,很老了,比苏武还要老。千万年的草原一点都没变,人还在原始游牧,还在与狼争食,争得那样残酷,那样难分胜负。如果那天在草原晨雾中,手持节杖的苏武,或是披着兽皮的猿人向他走来,他都不会吃惊。额仑草原的时间是化石钟,没有分秒点滴漏出。陈阵陷入沉思。难道万年草原保持原貌,停滞不前,草原民族一直难以发展成大民族,也与狼有关?草原狼搅得草原人晨昏颠倒,寝食不安,拖垮了一家又一家,一代又一代的女人。至少狼群的进攻,给牧场每年造成的损失,使牧业和人业无法原始积累,给人畜始终停留在简单再生产水平,维持原状和原始,腾不出人力和财力去开发贸易、商业、农业,更不要说工业了。而游牧,大地母亲是舒服了 ,可孩子呢?定居,城市是文明之舟;游牧则挡住了人前进的步伐。是狼剥夺了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狼强迫人与之彼此嵌入,使人沦为与狼共舞,与狼为伍。《狼图腾》作为环境文学是可取的,草原上未必发展工业,人也不是中心,但毕竟应摆正人在其中的位置。《狼图腾》所描绘的难道就是人所企盼的景象?此情此景真的协调吗?协调的目的是发展。在这样的协调中人能得到发展吗?《狼图腾》是科学发展观的样板? 二、乘着吉普车的特等射手如何与狼天人合一? 小说的后面部分是城里人、军人和民工等对草原的大举入侵和对草原致命的破坏。吉普车和特等射手围猎的段落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其威力完全超出陈阵和额仑草原狼的想象,不到一小时,头狼和主力就被干掉。它们可能从未遭到过如此快速致命的打击。剩余的逃出边界一定不会再回来了。草原上狼的神话在先进的科技装备面前统统飞不起来了。作者和(或许所有的)评论者都对此持否定立场,然而问题不止于此。 首先,否定是否就意味着维持原始的面貌,由维系游牧文化来保护草原?我们已经看到草原文化的停滞。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文明的积累,只有人与自然原始的契合、嵌入。天不变,道亦不变。狼不变,人亦不变。一旦狼被斩尽杀绝,一个民族的图腾被毁灭,这个民族的精神可能也就被扼杀。然而,随着人类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建立于人工自然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马克思),而不是自然界的基础上,人因此也就越来越超越自然界,远离自然界。人由与 狼、牲畜、老鼠、旱獭、黄羊 等的耦合到与吉普车、狙击步枪,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耦合,并在耦合中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性情。陈阵也好,巴图也好,巴图的后代也好,不可能永远循着祖先的足迹。草原不可能由维系游牧文化来加以保护。固然,人需要一再回到自然之中,需要寻根,在自然中汲取力量和灵感,但这不是基于生理和生存的需要,而只是审美和情感之需。 其次,随着人越来越超越自然界,狼却没有。人生而没有任何特殊的能力,没有鹰的双翅和狼的利牙,在生物链上没有明确的位置,生存机会不确定,却拥有潜在的一切可能。人必然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属性。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人性。人的本性就在于他没有本性。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不确定,虚无。普罗米修斯盗火把人的本质与技术联系在一起。技术是人的本质构成的基本要素。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城市的动物,以及人是理性的动物,等等,从根本上说,人是技术的动物。从套马索到吉普车与狙击步枪,这就是人从根本上超越狼的原因 。为此,狼是否也应为自己设立一个人图腾?如果它真是如此神奇的话。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一边是拥有日益完善的技术而越来越超越自然的人,另一边是基本上停留于原有系统中的狼,至多领略到铁蹬碰撞之声和套马索的威力,还有 老鼠、旱獭、黄羊 等。两边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对称,而且越来越不对称。对于驾驶员老刘、徐参谋和特等射手来说,如此的小菜一碟,又如何能感受到狼的力量和强悍?或许根本都没有与狼过招,甚至与狼犀利的目光对视的机会。由此能学到狼的性格,领略腾格里的意愿吗?因而也就不可能达到如陈阵这样的体验和深度。就此而言,《狼图腾》中最大的宝藏就是作者亲身的触及灵魂的体验。后人和他人恐怕再也不可能有这般的天人合一之感了。对于另一边来说,或许狗和绵羊的命运才是狼们的归宿。发人深省的是,古往今来,在人不断超越自然之时,只有包括狗在内驯养的牲畜才得以始终与人协调一致,由野生到驯养再到宠物。这似乎揭示了一个秘密,只有驯养,方能一致,合一。作为狼图腾对立面的藏獒就是典型。君不见,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的野兽即使如狼这样自由者,实际上也是在保护之中!保护,说到底只不过是比较宽松的驯养而已。可是,难道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天人合一?现代人既不可能体验游牧民族这般的天人合一,也未必希望与被保护者天人合一,那么,现代人究竟追求什么样的天人合一? 三、狼性还是羊性? 小说中备受争议的是狼性和羊性,作者以此代表传统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是,各民族在远古时期由于特定的自然生存环境而逐步形成了各异的生活样式,如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传统文化直接建立于自然界的基础之上,表明自然对人的制约。天人合一,物我不分,崇拜各自的图腾。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去看,图腾现象不过是人类初生时期的一种蒙昧表现。由此可以把传统文化称为 自然文化 (请见: 论科学与文化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198 ;科学的代价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913 ),人类尚未从自然界的母腹中分离出来。自然界中千差万别的大山、河流、海洋、平原、湖泊成为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同一民族的个人拥有同一个生存空间。各民族正是从这些不同的源泉中形成对世界的特殊认识,采用特定的思维方式,并且从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特殊的生灵,或狼或羊或虎或象,由曾经发生过的特定的与自然之间的事件,如陈阵亲身经历或目睹的人狼大战、狼羊和狼马大战等,提取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意义,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根源系统使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化归的独特性,对农耕还是草原民族都是如此。于是,就各民族来说,形形色色的传统文化并无所谓优劣之分,最适合于自己居住、生活、劳作和繁衍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的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 无疑,各民族的文化和图腾所对应的或狼或羊或虎或象,其天性各有所长,各民族取长补短是题中应有之意。问题是,其一,不仅狼和羊,万类霜天皆有可取之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有松树的风格,昆仑山上一颗草,当然还有藏獒,甚至无生命的石灰石(如于谦的石灰吟)。取得尽吗?其二,又有谁说得清楚,狼或羊究竟有什么性情,说出来,又会得到多少赞同?首先,所提炼的狼或羊的性情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 编码知识 和隐性知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942 ),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往往见仁见智,其典型是传说。这种情况在蒙古民族等的口传文化中更为典型。没有同样经历的其他民族很难有此体验而不会完全认同 。其次,这些性情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诚然,《狼图腾》提供了狼看待羊的独特视野,给农耕民族以极大的震撼。小说中对狼和其他动物的描写,尤其是头狼、母狼召唤小狼的段落,真是感人肺腑。然而激情必然消退,在燃烧之后的岁月便只能期待下一本《狼图腾》。可是,还会有下一本吗 ? 既然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种传统之间并没有共同的平台,于是狼性与羊性间的争议也就不足为奇,同时也就不再必要了。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 各自的文化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是因为他们依然嵌入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各种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只有现代性方能不带偏见地完成对各种传统的批判,为各种传统的沟通构建统一的平台,并为传统的延续提供共同的基础。 笔者同意作者关于农耕文化的大部分分析。 在世界历史上,自由从来是弱者的灾难,独立一直是顺民的畏途 ,这样的观点至今仍可见诸于成龙关于中国人是需要管的这样的言论中 。 千年的儒家文化,使大多数人匍匐于帝王的脚下,期待清官的降临;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使国人畏惧权力的淫威,即使狼性的代表毕利格老人,也不是拥有权力的包顺贵的对手。面对权力,毕利格的狼性安在?因此,当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包括草原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启蒙,用理性让自己摆脱被监护、禁锢和遮蔽的状态,这就是人的现代化。 四、传统,还是后现代? 在对小说的争论中,人们对作者本人备感兴趣:生态或环保主义者、传统的批评者,甚或一个被草原文明征服的汉族知识分子。 无疑,姜戎呼唤保护生态,批判传统,问题是站在什么视角,上文已作了分析。姜戎或陈阵当然远高于游牧民族。牧民对草原和生态的认识停留于经验的水平,毕利格老人达到相当的高度,即使如此,这些知识随着他的天葬而烟消云散。游牧民族的知识还大量假借腾格里的名义。凡是他们觉得不能更改,受到过报复(恩格斯)的事件,在牧民看来便是违背腾格里意愿的报应,使之变得神秘进而神圣,成为某种原始宗教。腾格里知道一切,腾格里主宰一切。对事件和过程只能顶礼膜拜,而研究则是亵渎宗教情感,亵渎神灵。但从北京来的知青陈阵接受过基本科学训练,他清楚地知道,狼的行踪如此神出鬼没,如果不亲手养一条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狼,他对狼的认识只能停留于虚无玄妙的民间故事、或一般人的认识水平,甚至汉族仇视狼仇恨狼的民族偏见之上。怀着对深奥玄妙的狼课题的痴迷,陈阵终于掏到小狼,在而后的观察中逐步比牧民更多地了解狼的习性。同时也发现,他和杨克的科学研究,一开始就碰上了研究条件不科学的致命问题,也许这个科学实验早已埋下了失败的种子。陈阵对小狼的观察和实验得罪了绝大部分牧民,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陈阵后来又冒着风险燃烧狼粪,发现狼烟是用狼粪烧出来的权威和流行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欺人之谈,而陈阵偶尔对游牧文化的反思更体现了他高过在这片草原上生活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遗憾的是,作者本人并未看到这一点,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越来越深地与狼的相互嵌入时退回到原始的天人合一。在感受自然、敬畏自然,学习狼性之时一再地崇拜和自责,甚至与牧民一样把一切都归之于腾格里。 作者还借陈阵之口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合格和理性的科研人员,幻想和情感常常使他痛恨科研。小狼不是供医用解剖的小白鼠,而是他的一个朋友 和 老师。其实,作者在就狼性和羊性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比较和历史分析时不乏理性,但在直面给他深刻影响的草原和狼群,特别是亲手喂养的小狼时,情感因素便每每占了上风。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其结果是,在小说里情感中夹杂着理性,而在理性分析时又多有非理性的跳跃、隐喻和类比,以及情感的抒发甚至发泄。这也正是本书在写作风格上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是叙还是议?是情还是理?是小说还是学术?以及是沉浸于当年真切的感受,还是多年后的反思?作者游弋于二者之间。实际上,就是在被作者自己冠以理性探掘的最后部分,也依然是在理性与情感(这种情感存在于与作者同样怀有深切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中)间跳跃。 对草原的了解,对狼的了解,都必须建立于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随着人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深入,人对自然的恐惧与敬畏也就让位于好奇与探究。人对图腾、对特定自然全方位的、浑然一体的顶礼膜拜渐次分化。随着关于狼和草原的知识日益增加,自然便日渐祛魅。小狼在吃下金花鼠前所做的复杂仪式,让陈阵破译了牧民们不得其解的狼群划圈之谜,进而指向原始宗教的渊源。固然,理性地认识狼和草原并非终点,在这之后,是人怀着对狼、草原和万物之情之爱来对待它们,然而这种情爱是建立于理性的基础上,是由现代走向后现代。但在作者那里,我们看到的却是由科学认识一步步后退,是理性的消逝和腾格里的凸现。陈阵发现自己驻足仰望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已将自己置于图腾之下,站在景仰的位置上了。草原精神和信仰像空气一样地包围着你,只要你有灵魂的焦虑和渴望,你就能感知。于是,陈阵在景仰之际,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一个被草原文明征服的汉族知识分子。 作者走进了现代,在反思中又频频回首,只不过他回首的不是本民族,而是草原民族,并以此反省汉族的传统。他的回首也不是以现代性来批判传统,而是以一种传统来批判另一种传统。当然,这也是一种视角。 引自 刘书润, 评《狼图腾》给予我们无限怀念的书, 中安网 , 2005-06-24 15:05 。书评中 用了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妈妈在回答孩子问蒙古人为什么总是不停地搬家时说: 孩子,我们要是固定一地,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像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会舒服,你给妈妈上下不停的捶背,妈妈就感到舒服。假如固定在一处,合并成一捶,妈妈会怎样? 顺便指出,如果说草原民族因狼的制约而未能超越,那么可以自由选择的农耕民族做到了,并因此超越了狼。 好些人在津津有味看完《狼图腾》后喜欢说: 咱们互相讲几个有趣的故事吧。 姜戎觉得这么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成了这些人消遣的对象。对此颇有抵触情绪。他们实际上并不理解我的感受。姜戎的这番表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姜戎说,我觉得我所掌握的资料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以后也不可再生。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6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田松]在空投的教育中失去传统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5-9 18:22
载2004年3月24日《中华读书报》 稻香园随笔之九 在空投的教育中失去传统 田 松     在青海,牧民孩子上学大多是被逼的。假如今年这个村有10个适龄儿童,就开始抓阄。有些家长宁可交罚款,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因为他们从上学的路 上看不到希望,孩子学不到看得见的技术。这儿很多人把上学回来的人称为浪费铺盖卷的人(没用的人)(闵家桥,《我这样亲历西部教育》,《南方周末》 2004年1月15日)   青年尚立富在西部苦旅,一架单车,一顶帐篷,六年九万里,考察教育。教育是一个大词,大 词就容易被简单化,被意识形态化。我相信尚立富也会在各种场合看到这样的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总而言之,只要教育,就是件好事。一 个大词往往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以至于这样的问题隐没在背景之中:   为什么教育,什么是教育?   青海牧民宁可交罚款,也不去上学,这情形使我想起阿米什人。阿米什是美国一个因为宗教而形成的小民族,他们坚持自己的宗教传统,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他们拒绝现代化,也拒绝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丁林先生在文章中描写了这样的事情:州政府派警察把阿米什孩子抓上校车,送往学校,刚一到站,几个大孩子一声 呼啸,孩子们便四下奔逃,在青纱帐中无影无踪。当教育变成了强制,当被教育者失去了被教育的愿望,教育者就落入了尴尬的境地。也许有人会把这类事情解释为 青海牧民和阿米什的愚昧,于是更有加强教育的必要。   然而,什么是教育?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专门的教育并不是必要的。孩子们从小跟着父母兄弟一同长大,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在所属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在孩子成为一个成熟的生 物人的时候,也自然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所以摩梭女孩在十三四岁就可以举行成人礼穿裙子仪式,正式成年了。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生物人的成熟不断提 前,作为社会人的成熟却在滞后。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社会太复杂了,所以需要学习。反过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   然而,应该让孩子成为哪一个社会的社会人?   对于阿米什孩子的父母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是成为阿米什社会的社会人,难道让阿米什的孩子学成摩梭人不成?我想这个回答对于摩梭孩子的父母和 青海牧民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对现代人则变的朦胧不清。在天涯论坛上,丁林先生关于阿米什的文章引来了大量跟贴。其中有一个强烈的谴责是这样的:阿米 什孩子的父母剥夺了他们接受先进文化的权利!   在进化论的理解中,社会是发展的,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的。以这个方向来衡量,社会就有了先进落后的差别。而每个社会都必然地会让自己先进起来,其中 教育,被认为是重要的工序之一。这种单向进化的观念使人相信,存在一种超越性的教育,可以超越具体的民族、地域和文化传统,具有绝对的正的价值。无论是摩 梭,青海牧民,还是东北农民,都应该接受这种教育。于是尚立富在甘肃会宁见到了这样的景象:   这个偏远贫困的地方先后走出了500多名硕士和博士。我所到的塬边乡柴家湾村,村里一户人家当时温饱都难以解决,却有兄弟两人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个村70%的农民没有见过火车和电脑,但他们却见过博士。   相信会有人由衷赞叹,节衣缩食地培养博士,甘肃农民真有觉悟啊!当然,他们只是见过博士而已,博士不可能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现代教育传授的是一种空投的文明。它与地域无关,与意识形态无关,与传统无关。对于青海牧民来说,这种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他们那个传统社会的社会人,而 是别的什么地方的社会人。甘肃农民节衣缩食培养博士,会有人觉得神圣。如果我们做一个名词替换,把博士换成西班牙斗牛士,或者芭蕾舞演员,这个场面就变得 特别滑稽。西班牙斗牛和芭蕾舞,他们与甘肃农民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什么关系吗?如果没有,那么现代物理学就与他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系吗?一位物理学博士能够像 预期的那样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毫无疑问,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能够上大学的只是极少数,除了这极少数被送到另外一个社会中的所谓 成功者,那些上不了大学甚至上不了高中的人,都成了浪费铺盖卷的人。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孩子们接受的是在另外一个所谓先进的社会里生活时可能用得上 的知识和技能!便如邯郸学步,学步不成,则失其本。   这种空投的教育并不在乎它所降临的地域已经有了哪些传统,有了哪些文化,而是居高临下地,直接进行格式化操作。无论是青海牧民,还是甘肃农民;无论是 西南的摩梭人,还是东北的鄂伦春,都接受同样的格式化操作。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化教育的一大悖论是:接受的教育越多,越看不起自己的民族传统!因为在 空投的教育所传授的理念中,传统往往是与封建的、落后的乃至迷信的事务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一个地区受教育最多的孩子,在自己的家乡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于是 教育,反而成为传统文明的破坏者!   甚至大到中华文明这样的传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8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贵州思异
lvnaiji 2009-3-12 19:12
我生活过的省市按时间排列,分别是江苏、上海和吉林。山西虽也度过将近一年,但一直随工程队在野外施工,对当地的情况所知甚少。在这几个省份以外,作为权力和学术的中心,北京当然去的多一些。上述地方的熟悉与否,大概是由不到我。因自主的原因而渐次熟悉起来的省,首推广西。在当地办了多期课程进修班,有机会遍游风景名胜。其次就是贵州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参加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世纪末,因公差再次成行; 2004 年,偶然的机会参加了黄果树旅游节;然后是这次。广西虽去的多,但时间相对密集,没有拉开,无论从观看的对象,还是我自己,都没有感到有多大变化。贵州则不一样。时间前后经历近 20 年,不一样了,我自己也不一样了。这就是所谓贵州思异。 上世纪两次去贵州。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天生桥景区瑰异多姿,其中,黄果树瀑布可以在正面看,顶上看,挨着看,对面看,以及最令人称奇的在背后看,还有白天看和晚上看。当游人看到一幅全息黄果树瀑布时,自己的内心也就全息地被瀑布所冲刷、浸润和映射。 这样美好的自然风光并未有同样美好的人文景观相衬。在贵阳市街头,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处处可见代写状纸!有那么多冤屈,那么多文盲(或准文盲),以及那么少的疏通渠道,方造就了这么个行业! 第二次还去了黔西南,途经被称为地球之伤痕的马岭河峡谷,之险,之奇,峡谷两侧不时飘落瀑布。我不由自主在车上站起身来,惊呼。这一景色就此刻在我的心中。然而沿途村民的生活及同行者的介绍又与之形成反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落后的农业和畜牧业;干部建议种烟叶,村民回答,种苞米,卖不掉,可以自己吃,种烟叶卖不掉,我能吃烟叶吗?这是自然经济。 2004 和20 09 年又去了两次。贵阳市几乎焕然一新。高楼、高架路,以及相对而言的高房价和高消费。至于写状纸之类已经绝迹。下属的凯里,以及再下属的旅游景点如西江千户苗寨和镇远古镇,都散发着某种现代气息和开放的胸襟。尤其令人赞叹的是,在取得这些发展的同时,确实维系了青山绿水! 不过,所途经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处,似乎变化不大,至少跟不上城市和旅游景点的步伐。与东西部差距拉大同步发生的是城乡差距拉大。 然而,真的要缩小城乡差距,又怎样缩小差距? 面对起伏的山峦,穿行于其间的溪流,由溪流勾勒出的峡谷,还有美不胜收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面对难以连片的土地,多变的气候,以及千年来生活于此地的少数民族;我的思绪发生了变化。当真都要城市化,哪怕城镇化吗?当真要改天换地,修那么多高速公路甚至机场?是否一定要工业化,或者说,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当中国领导人对世界说,各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之时,那么各省、各地,甚至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当然,这些道路应该是互补的。例如,东部发达地区应以更大力度反哺提供了资源、保护环境和文化多样性,以及奉献人间天上的贵州和西部地区,城市反哺农村。至于广大农村,特别是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的地区,依靠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未必集约,分散是金。结合高技术,传统的手工艺品或许可能焕发新春。 贵州思异。在我的论后现代科学中有一段话:有一个把一切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大的时间箭头,又有无数为每个个体所有的不断分岔和变化的小的时间箭头。正是后者之间不断的纠缠构成前者,反之,只有在大的时间箭头中,小的时间箭头方得以存在并且有意义。贵州,存在于大的时间箭头之中,又以其独特的时间箭头为前者作出贡献。
个人分类: 杂谈|4726 次阅读|3 个评论
温家宝:现代化成败取决于农业
flytosky 2008-11-2 10:27
温家宝:现代化成败取决于农业 中新网11月1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撰文,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篇《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文章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文章说,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这对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相当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存在极大风险。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粮价就会下跌,谷贱伤农。在有限的耕地和一定时期内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种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既有利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满足群众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在具体措施上,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中央要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 2020年,这是一个极为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要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问题要统筹兼顾,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今年我们给农民的补贴达到1028亿元。今后如果财政状况好,还要下决心大幅度增加。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化的脆弱与人类的基本功能
rqyang 2008-3-21 08:12
图/Google 文/青水洋 一场大雪能使一个城市几乎变成死城,一阵飓风能使一个城市几乎消失。依靠现代化过着幸福生活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化竟然如此脆弱。 所谓现代化的生活实际上是一个按人类要求建造的人造世界。这个人造世界虽然也是自然的模仿,但它处处又在与自然对抗。人类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精灵,人体的种种功能与特征无不是大自然规律的体现,因此年轻的人类只能在大自然的呵护下才能健康成长。 大自然是慈祥的母亲,当不肖子孙贪图享受,违抗规律的时候,她只是咳一声嗽或轻轻打个喷嚏表示警告,聪明的人们已经从警告中开始认识自己的无知。 人类的双手不仅仅是用来吃饭和拥抱,人类的双脚也不是仅仅为了踩油门或跳桑巴舞,就连小小的汗毛也是大自然的造化,它不是影响女士美丽的累赘,而是担负着为人体健康排汗、散热、泄毒的重要生理作用。 当大自然一声咳嗽,火车不走了、电灯不亮了、手机不响了、空调不干活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化一刻也离不开电,没有了电,一切现代化都成为垃圾。 当无数的电网结冰倒塌,无数的道路冰封的时候,是勇于吃苦的电力工人在高高的铁塔上,手持扳手、木棒敲击冰块,是亲人解放军在溜滑的山坡上手持铁镐、铁铲铲除积雪运送设备,他们用人类的基本功能弥补着现代化的脆弱。 当年轻妈妈抱着感冒发烧的孩子,一味抱怨空调不运行时,或许更应该抱怨她自己,孩子过多的空调生活可能已经影响了其排汗、散热、泄毒的基本生理功能。冷热分明的大自然的四季,如今被过度使用的现代化空调变成了四季如春,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意味着人类基本功能的衰退? 人的四肢功能、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的疾病抵抗能力等等都在现代化面前享受着退休待遇,这是好事还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 不可争辩的事实是,现代化的社会除了自身的战争、车祸、矿难以及多种多样的工伤事故外,还要要面对大自然的警告:大风雪、大暴雨、海啸、地震、严寒、酷暑,防不胜防的灾害都有可能是摧毁所谓高度文明的现代化。享受和奢侈式的现代化不但脆弱了它自己,更可怕的是脆弱了人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运用自如的基本功能一天天在退化,而享受惯的现代化生活的人们可能因退化了的人类基本功能而在大自然灾害面前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生命。 奇怪的现象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些人类的基本功能在退化或消失,退化的功能使人类遭受更多、更新疾病的袭击,频繁疾病袭击使人类又发明了一代又一代的更文明的医疗手段来拯救人类;而人类已经消失的一些功能,正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科幻小说的主题,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更可笑的,也成为了现代文明社会一些人反伪科学的目标。 这是历史的笑话,还是人类走向的必然? 谁能回答,请举手!
个人分类: 日记随想|6583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