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过滤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香港大学王建强:静电纺丝构建高生产量和水消毒性能的手提式重力驱动的水过滤器
ucalery 2019-5-21 16:50
易丝帮讯 近日, 香港大学王建强等人使用静电纺丝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膜结构(交织复合结构)用于进一步增强透水性和机械强度 。复合膜可由来自相同聚合物或不同聚合物的具有不同直径的纳米纤维组成。可控制膜孔隙率和表面孔径。可在膜的表面上原位加载银纳米颗粒。开发的过滤器有效去除宽范围的污染物( 例如病原体、悬浮的固体和重金属)。净化过程可在重力驱动下进行(具有用于机械增强过滤选项)而无需电力。   在室外或紧急情况下及时供应安全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用于这些应用的当前使用的水过滤器主要由通过相转化法制备的膜组成。然而,由于这些膜的低孔隙率和高传质阻力,过滤器的生产量有限。尽管现有方法对水处理有效,但当用作便携式水过滤装置时它们受到限制。特别是,用于清洁水的凝结、絮凝和沉降以及用于消毒水的氯、臭氧或紫外辐射的方法是实用的,并且适用于集中式水处理设施。然而,蒸馏和电渗析过程由于其高能耗而不适用于便携式室外水净化技术。粒状介质过滤和吸附方法效率低,使其难以用于室外水净化。基于纳米纤维的膜具有高孔隙率和可控的孔径,其可显著改进水过滤器的效率。然而,几乎没有具有所设计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能的基于纳米纤维膜的水过滤器在提供这种重力驱动的室外水处理的产品或潜在产品中的用途的证据。 图1 静电纺丝过程中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a-c NIPS平膜制造过程的示意图。 图3a-b 用于表面涂布和银加载方法的示意图 图4a-c 不同水过滤器结构的图。 图5a-e 纳米纤维膜、超滤(UF)和纳滤(NF)膜的SEM图像。    该发明水过滤器的优点 是a)重量轻,b)水生产量高(比商品MF和UF膜高数个数量级),c)通过重力直接驱动或通过机械辅助,因此不需要电力,d)高消毒能力,和e)防污和抗菌效果。此外,与现有的商品相比,该发明的水过滤器产品享有如下几个优点:f)可用作便携式水净化设备,g)是一次性的,并且不同类型可用于不同的处理应用,h )低成本,i)通过机械辅助系统可进一步改进透水性,和j)操作非常简单,无需复杂的指导。    附:专利信息    专利名 具有高生产量和水消毒性能的手提式重力驱动的水过滤器的制备 申请公布号 CN 109789377 A 申请公布日 2019.05.21 申请号 201680088354 .3 申请日 2016 .08 .08 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9 .02 .11 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6/093965 2016 .08 .08 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8/027479 EN 2018 .02 .15 申请人 香港大学 发明人 王建强 石晓楠 杨哲 汤初阳 链接地址: http://www.espun.cn/news/detail-815.html 文章来源: 易丝帮
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电量子芯片1
jiazhang55 2017-1-18 13:19
利用单光子过滤器,我们可以很容易实现,对光量子的硬件除错(初步除错)和提取较好的较好的偏振太。 请看图(单量子bit编码器) 光量子,叠加太并没有要求低温,而是要求真空。 这个编码器编码能力,主要是受单光子提取器和偏振太检测器的限制,虽然激光、偏振器、和介质也有一点影响,单影响不大
个人分类: 交流感受|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贝叶斯过滤器
zhangzgupc 2016-8-25 16:45
垃圾邮件是一种令人头痛的顽症,困扰着所有的互联网用户。 正确识别垃圾邮件的技术难度非常大。传统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主要有关键词法和校验码法等。前者的过滤依据是特定的词语;后者则是计算邮件文本的校验码,再与已知的垃圾邮件进行对比。它们的识别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很容易规避。 2002年,Paul Graham提出使用贝叶斯推断过滤垃圾邮件。他说,这样做的效果,好得不可思议。1000封垃圾邮件可以过滤掉995封,且没有一个误判。 另外,这种过滤器还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会根据新收到的邮件,不断调整。收到的垃圾邮件越多,它的准确率就越高。 贝叶斯过滤器是一种统计学过滤器,建立在已有的统计结果之上。所以,我们必须预先提供两组已经识别好的邮件,一组是正常邮件,另一组是垃圾邮件。 我们用这两组邮件,对过滤器进行训练。这两组邮件的规模越大,训练效果就越好。Paul Graham使用的邮件规模,是正常邮件和垃圾邮件各4000封。 训练过程很简单。首先,解析所有邮件,提取每一个词。然后,计算每个词语在正常邮件和垃圾邮件中的出现频率。比如,我们假定sex这个词,在4000封垃圾邮件中,有200封包含这个词,那么它的出现频率就是5%;而在4000封正常邮件中,只有2封包含这个词,那么出现频率就是0.05%。(【注释】如果某个词只出现在垃圾邮件中,Paul Graham就假定,它在正常邮件的出现频率是1%,反之亦然。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概率为0。随着邮件数量的增加,计算结果会自动调整。) 有了这个初步的统计结果,过滤器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现在,我们收到了一封新邮件。在未经统计分析之前,我们假定它是垃圾邮件的概率为50%。(【注释】有研究表明,用户收到的电子邮件中,80%是垃圾邮件。但是,这里仍然假定垃圾邮件的先验概率为50%。) 我们用S表示垃圾邮件(spam),H表示正常邮件(healthy)。因此,P(S)和P(H)的先验概率,都是50%。 然后,对这封邮件进行解析,发现其中包含了sex这个词,请问这封邮件属于垃圾邮件的概率有多高? 我们用W表示sex这个词,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计算P(S|W)的值,即在某个词语(W)已经存在的条件下,垃圾邮件(S)的概率有多大。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马上可以写出 公式中,P(W|S)和P(W|H)的含义是,这个词语在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中,分别出现的概率。这两个值可以从历史资料库中得到,对sex这个词来说,上文假定它们分别等于5%和0.05%。另外,P(S)和P(H)的值,前面说过都等于50%。所以,马上可以计算P(S|W)的值: 因此,这封新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等于99%。这说明,sex这个词的推断能力很强,将50%的先验概率一下子提高到了99%的后验概率。 做完上面一步,请问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这封新邮件就是垃圾邮件? 回答是不能。因为一封邮件包含很多词语,一些词语(比如sex)说这是垃圾邮件,另一些说这不是。你怎么知道以哪个词为准? Paul Graham的做法是,选出这封信中P(S|W)最高的15个词,计算它们的联合概率。(【注释】如果有的词是第一次出现,无法计算P(S|W),Paul Graham就假定这个值等于0.4。因为垃圾邮件用的往往都是某些固定的词语,所以如果你从来没见过某个词,它多半是一个正常的词。) 所谓联合概率,就是指在多个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另一个事件发生概率有多大。比如,已知W1和W2是两个不同的词语,它们都出现在某封电子邮件之中,那么这封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就是联合概率。 在已知W1和W2的情况下,无非就是两种结果:垃圾邮件(事件E1)或正常邮件(事件E2)。 其中,W1、W2和垃圾邮件的概率分别如下: 如果假定所有事件都是独立事件(【注释】严格地说,这个假定不成立,但是这里可以忽略),那么就可以计算P(E1)和P(E2): 又由于在W1和W2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垃圾邮件的概率等于下面的式子: 即 将P(S)等于0.5代入,得到 将P(S|W1)记为P1,P(S|W2)记为P2,公式就变成 这就是联合概率的计算公式。 将上面的公式扩展到15个词的情况,就得到了最终的概率计算公式: 一封邮件是不是垃圾邮件,就用这个式子进行计算。这时我们还需要一个用于比较的门槛值。Paul Graham的门槛值是0.9,概率大于0.9,表示15个词联合认定,这封邮件有90%以上的可能属于垃圾邮件;概率小于0.9,就表示是正常邮件。 有了这个公式以后,一封正常的信件即使出现sex这个词,也不会被认定为垃圾邮件了。
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软件教程】【Word2003使用技巧大全】
lcj2212916 2014-8-3 19:39
【名稱】: Word2003使用技巧大全 【作者】: --- 【大小】:429K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在默认情况下,我们用Word 打开WPS 文档时,系统提示打不开,这是不是就代表Office 不能读取WPS 文件呢?其实不是,只要你经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能达到目的,下面就是 具体的方法。 在默认情况下OfficeXP 并没有安装转换器,我们可以在安装时安装WPS 文件转换器, 这样就可以打开WPS 文件了。在光驱中放入OfficeXP 安装光盘,运行安装程序,并选择“添 加或删除功能-更改已安装的功能或删除指定的功能”按钮,接着选择“Office 共享功能→转 换和过滤器→文本转换器”中的“中文WPSFORDOS”和“中文PS97/2000FORWindows” 选项即可。这样再在Word 中单击“文件→打开”命令时,在打开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 中就可以看到打开“WPSDOS 导入”和“WPS 文件”两个选项,分别对应DOS 版的WPS 文 件和WPS97/WPS2000/WPSOffice 文件,选中文件就可以在Word 中打开。 Word2002 在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显示了你最近打开的4 个文档的列表 ...................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70028798
1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家与医学史 3月12日
xupeiyang 2013-3-12 10:24
1. 1851年3月12日 ,法国微生物学家Charles Chamberland(1851.3.12-1908.5.2)出生。他在1884年发明了一种滤过除菌的过滤器,其滤孔的直径小于细菌的直径,因此可以将液体中俄细菌出去,被称为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 2. 1967年3月12日 ,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1893.5—1967.3.12)去世。侯宝璋,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集人。侯宝璋年轻时在安徽怀远县一所叫民康的教会医院化验室做帮工,由于工作优异,于1916年被医院保送至北平协和医学校学习,1918年分班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2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26年,侯宝璋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在柏林大学,他在Ludwig Pick的领导下,接受了极为严格的病理学训练。1934年侯宝璋发表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同年获得罗氏基金会资助,在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工作一年,回国后出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和系主任,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后,侯宝璋负责组织齐鲁大学医学院师生转移到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借读办校。太平洋战争时期,侯宝璋出任华西齐鲁联合大学病理系教授和系主任,并一度代理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兼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教授。1938年侯宝璋赴贵阳参加贵阳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并负责病理学教学,同年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部聘教授。从1948年起侯宝璋任香港大学战后复校第一任中国籍的病理学教授兼病理学系主任,并一度代理院长之职。 侯宝璋还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史学家,是用现代医学观研究中国医学史的第一人。1942年先后发表《为司马相如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医史丛话》、《中国解剖学史》,1943年发表《中国牙医史》,1954年曾相继发表《中国天花病史》、《疟疾史》、《杨梅疮考》。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指出:“侯宝璋是本书作者当时在中国巡回研究中国科技史所尊重和倚靠的病理学家、解剖学家和医学史学家。” 1962年侯宝璋取到澳门,在马万祺的帮助下回国,被任命为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即现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兼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侯宝璋的归来对海外侨胞和国际医学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回到北京后,周恩来、邓颖超接见了侯宝璋及家人。周恩来尊称其为“侯老”;总理说:“侯老,对你们在这个困难时期回来,我十分饮佩!”“我们闭关自守多年,对外面科技发展、进步很少了解,侯老这次回来可以引进医学新科技,引进人才。”侯宝璋归来时为我国订购了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带回了多年收集的珍贵的实验标本及数百份图片资料,他还一手建立起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侯老还 收藏了大量流散海外的陶瓷、书画、善本古籍等珍贵文物,他从香港回北京后将其钟爱之物先后分五批尽赠国家故宫博物院珍藏。 1967年3月12日,侯宝璋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骨灰存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逝世后,CANCER、英国医学杂志等均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悼念文章。 3. 1971年3月12日 ,美国病理学家Eugene Lindsay Opie(1873.7.5-1971.3.12)逝世,他对结核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和诊断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疟疾、肿瘤和糖尿病的病因亦有研究,他的研究工作一直延续到90高龄。 4. 1991年3月12日 ,瑞典生理学家Ragnar Arthur Granit(1900.10.30-1991.3.12)逝世,1940年由于苏联的入侵Granit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定居。Granit因对光刺激下眼的电生理及化学变化研究而与George Wald和Haldan Hartline分享了196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首次发现了单独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可以区分不同波长的光线。 5. 2003年3月12日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全球警示,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SARS)已在广东、河内和香港蔓延。
个人分类: 医学史家|3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第05讲 ubuntu+过滤器、输入输出及管道
dingpengwang 2012-1-13 11:26
应用工具: 交互工具,编辑器,过滤器过滤器输入:过滤器的数据来源(键盘) 标准输入 stdin(0)输出:过滤器的数据去向(终端屏幕) 标准输出stdout(1)错误输出:标准错误输出stderr(2) 输入输出的文件目录 : ls -l /dev/std* 输入重定向使用 来重定向输入源tr 'A-Z' 'a-z' 文件名 把文件里面的大写字母都改成小写字母 写入文件 使用 改变数据目标如 cat cat.file ! 向cat.file文件写入数据 如果遇到!就停止输入退出ls -l listfile 以长模式显示,然后写入listfile文件而且 listfile 文件如果有内容会被覆盖掉我们可以使用 将输出追加入文件 错误输出重定向默认情况下,系统报错会显示到终端屏幕上使用2将报错讯息重定向入一个文件同理 用2可以追加入文件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一次性的将错误和正确信息重定向到两文件里find /etc -name passwd 2 stderr stdout 使用将所有输入都送向同一个地方find /etc -name passwd 文件名==等同于find /etc -name passwd 文件名 212 错误输出 1表示输入 管道使用|将前一个过滤器的输出直接送入后一个过滤器的输入ls -l /etc | more把ls -l得到的结果集通过管道传递给more,more有翻页的功能 允许多重管道ls -l /etc | more | grep fstabmore得到的结果集通过管道传递给命令grep,截取出fstab文件 echo "hello" fileacat filea fileb 把文件filea复制到filebcat file.* file 将数个file小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注意管道前过滤器的输出与管道后过滤器的输入数据类型匹配
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谈Qt focus事件
yaozongzhuan 2011-10-14 15:18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 focusInEvent()与focusOutEvent 中,我实现了QLineEdit获得焦点高亮显示与失去焦点恢复原样的操作,是通过重新继承该类,再重构该事件函数的方式。这篇文章紧跟那篇文章,这里要实现的功能也是一样的,而是通过另外不同的方式——事件过滤器(eventFilter)。 Qt的事件模型中提供的事件过滤功能使得一个QObject对象可以监视另一个QObject对象中的事件,通过在一个QObject对象中安装事件过滤器可以在事件到达该对象前捕获事件,从而起到监视该对象事件的效果。 实现类似功能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分别继承不同的控件类,并重构各控件的事件响应函数,但若窗体中包含大量不同的控件时,每一个控件都必须重新继承,然后分别重构不同的事件函数,实现比较复杂。事件过滤器可以实现在窗体中监视全部控件的不同事件,方便实现功能扩展。 ` #ifndef WIDGET_H #define WIDGET_H #include QWidget namespace Ui { class Widget; } class Widget : public QWidget { Q_OBJECT public: explicit Widget(QWidget *parent = 0); ~Widget(); public slots: bool eventFilter(QObject *,QEvent *); //注意这里 private: Ui::Widget *ui; }; #endif // WIDGET_H ` #include "widget.h" #include "ui_widget.h" #include QPalette Widget::Widget(QWidget *parent) : QWidget(parent), ui(new Ui::Widget) { ui-setupUi(this); ui-lineEdit1-installEventFilter(this); //在窗体上为lineEdit1安装过滤器 ui-lineEdit2-installEventFilter(this); //在窗体上为lineEdit2安装过滤器 } Widget::~Widget() { delete ui; } bool Widget::eventFilter(QObject *watched, QEvent *event) { if (watched==ui-lineEdit1) //首先判断控件(这里指 lineEdit1) { if (event-type()==QEvent::FocusIn) //然后再判断控件的具体事件 (这里指获得焦点事件) { QPalette p=QPalette(); p.setColor(QPalette::Base,Qt::green); ui-lineEdit1-setPalette(p); } else if (event-type()==QEvent::FocusOut) // 这里指 lineEdit1 控件的失去焦点事件 { QPalette p=QPalette(); p.setColor(QPalette::Base,Qt::white); ui-lineEdit1-setPalette(p); } } if (watched==ui-lineEdit2) //这里来处理 lineEdit2 , 和处理lineEdit1 是一样的 { if (event-type()==QEvent::FocusIn) { QPalette p=QPalette(); p.setColor(QPalette::Base,Qt::green); ui-lineEdit2-setPalette(p); } else if (event-type()==QEvent::FocusOut) { QPalette p=QPalette(); p.setColor(QPalette::Base,Qt::white); ui-lineEdit2-setPalette(p); } } return QWidget::eventFilter(watched,event); // 最后将事件交给上层对话框 } ` ` 另外,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作者有一个例子是关于动态按钮的:鼠标未按下时没有任何反应,当鼠标左键按下时图片变大,松开鼠标后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其实这个效果和我这个例子是一个道理,也就是监听按钮的按下事件(QEvent::MouseButtonPress)和释放事件(QEvent::MouseButtonRelease) ` bool EventFilter::eventFilter(QObject *watched,QEvent *event) { if (watched==Label1) { if (event-type()==QEvent::MouseButtonPress) { QMouseEvent *mouseEvent=static_castQMouseEvent *event; if (mouseEvent-buttons() Qt::LeftButton) { // 更换一张大一点的图片 .......... } if (event-type()==QEvent::MouseButtonRelease) { // 重新换回最初那张图片 ........... } return QWidget::eventFilter(watched,event); } 自己做的PyQt示例 self.ui.tableWidget_Attribute.installEventFilter(self) def eventFilter(self, obj, event): ''' An eventfilter must return either true or false— True if the event should not be propagated further, and False if someone should handle the event. ''' if obj==self.ui.tableWidget_Attribute: if event.type()==QtCore.QEvent.FocusIn: print 'tableWidget_Attribute FocusIn' if event.type()==QtCore.QEvent.FocusOut: print 'tableWidget_Attribute FocusOut' self.Assign_Attribute()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个人分类: QT|5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EndNote 中文数据库导入过滤器选择
热度 1 linallas 2011-9-13 15:41
将中文文献导入EndNote的过程中,都需要相应的过滤器“翻译”一下,下面就列举大家常用中文数据库文献导入时的选项: EndNote X5 中文文献导入时过滤器选择: Googles cholar 的中文文献: Import Option : EndNote Import Text Translation : Chinese Simplified ( GB2312 ) CNKI 的中文文献: Import Option : EndNote generated XML Text Translation : Chinese Simplified ( GB2312 ) 万方中文文献: Import Option : EndNote Import Text Translation : Unicode ( UTF-8 ) 维普 V6.5 的中文文献: Import Option : EndNote generated XML Text Translation : Chinese Simplified ( GB2312 ) CSCD的文献题录: Import Option : ISI-CE Text Translation : no translation
个人分类: 工作点滴|19569 次阅读|3 个评论
维普数据库的filter
热度 2 fatmoon599 2010-4-19 15:43
维普数据库的filter 维普数据库的数据怎么导入endnote?这个问题一直为科学院的用户询问, 中国科学院订购的维普数据库是通过镜像站访问的,地址 http://159.226.100.28/ ,镜像站提供了endnote的格式,但是这个endnote格式的数据怎么导入到endnote中呢? 在镜像站的帮助中有介绍 http://club.cqvip.com/html/11/62330.shtml?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 ,简单说:①选择检索结果全纪录保存;②使用维普数据库提供的插件进行文本转换;③使用维普数据库提供的filter进行导入。 怎么样?似乎看起来有点麻烦,其实您也可以很简单,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是自己编辑filter,上一篇博文已经介绍了怎么自己制作一个filter,这里提供我自己制作的filter供大家使用。 使用步骤:①选择检索结果文摘格式(默认)保存文本文档;②import导入:文本选择保存文本,filter选择上面的,text translation选择Chinese simplified。
个人分类: endnote问题|113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在大脑中新找到的化学信号过滤器
helmholtz 2009-10-17 14:08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或癫癎可能会有新的手段 于利希 2009 年 7 月 15 日 - 阿尔茨海默病发生之初是缺乏了一种名为乙酰胆碱化学物质。因此搞清楚这种物质在大脑中的作用非常非常重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德克.弗尔德迈耶梅亚教授 ( Dirk Feldmeyer) 弗赖堡大学的艾曼纽尔.埃格曼博士 ( Emmanuel Eggermann ) 现在有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 - 跟过去想象的相反 - 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并非对所有的神经细胞都是增强其信号传递。相反:乙酰胆碱在大脑皮层的第四层功能只有抑制神经细胞的唯一作用。他们研究结果刚刚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这两位研究者重点研究了大鼠大脑皮质的第四层细胞,因为这些细胞在感官印象的信号处理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这一层( L4 神经元)兴奋的神经细胞构成了来自丘脑的信号通往大脑的“门户”。丘脑则是收集所有身体和感官信息的大脑部位。兴奋的神经元约占全部神经元的 80% ,它们可以向其他神经细胞传递一种化学信号,该信号导致更强的活以及进一步的信号传输。 L4 神经元不仅向对大脑皮层的其他细胞层发出信号,另外也通过一个反馈回路传回自身。因此许多科学家至今认为, L4 神经元的主要任务只是增强来自丘脑的输入信号。此外,所有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中乙酰胆碱的作用只是加强所有兴奋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因为在觉醒尤其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浓度会增加。然而乙酰胆碱对于 L4 神经元的作用则从未被研究过。 埃格曼与费尔德迈耶做了此项研究却得到令人惊讶的结果:专就大脑第四层的兴奋的神经元而言,乙酰胆碱不仅不增强信号传递相反是抑制的作用。两位科研人员同时证实,乙酰胆碱在其他皮层的兴奋神经元之间起的是增强信号传输的作用。 这表明对于大脑中乙酰胆碱的作用应该做比过去细得多的研究。埃格曼和费尔德迈耶从结果中得到的结论是,兴奋的 L4 神经元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增强信号,而是反过来过滤来自丘脑的弱信号,经由 L4 神经元传递的信号随即再被乙酰胆碱所强化。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以确保大脑所需的信息不会被干扰信号所淹没。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费尔德迈耶和埃格曼澄清了乙酰胆碱何以在 L4 层细胞具有与大脑皮质其他细胞层全然不同的影响。在那些细胞层,乙酰胆碱会通过一种叫作 M1 亚型的肌肉乙酰胆碱受体细胞而与细胞相生关联。通过添加一种眼药水所含成分 Tropicamid ,两位科研人员业已证实,在 L4 神经元中的乙酰胆碱通过 M4 亚型而结合的。 Tropicamid 可以占用 M4 受体,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 埃格曼和费尔德迈耶的发现可能有助于找到一种新的治疗脑部疾病的手段,这些病与乙酰胆碱的分泌失调密切相关,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因为相比过去假设,现在起作用的是不同受体,因而可能通过新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性的干预。当然从现在的基础研究到开发出实用的治疗方案,前面的道路仍然非常漫长。 费尔德迈耶和埃格曼就是在如图所示大鼠脑皮层的截面上进行的实验。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2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