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科建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话心理学院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2-10-26 22:08
和友人一起闲聊一家新近成立的心理学院,什么家长里短啦,分工合作啦,庆典规格啦,学科建设啦,未来走向啦,都情不自禁地评头品足一番。没想到,越聊话题越多,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真所谓推心置腹。同时,彼此似乎也都意识到自己怎么有点婆婆妈妈似的,尽说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当下社会,千言万语,何若莫言。于是 约定,就此打住 。 但是,不谈细枝末节,不等于不能谈院系运转。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话语与学科术语之间找寻到一个中转站。话语、文章、学术论文虽然不是泾渭分明,但也存在基本的楚河汉界。心理学院,不禁让人逐字逐句一一推敲落实。就像有人考察“格物致知”,从历史学、字源学角度入手,挖掘其认知心理学的微言大义。还像有人孜孜以求《格心致本》,不断求索理论心理学研究及其发展道路。一般而言, 顾名思义可能有望文生义之嫌,但人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词汇,总有它应有的道理。我恰恰就想着围绕着“心理学院”四个字谈起,逐一解析。这样的逻辑,有些像有人谈论“党报”,说出了党报姓党,党报是报的逻辑一样。同理,也常见有人谈论学刊时,特别强调学刊姓学,学刊是刊。心理学院运行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无特色可依?显然,这是不言而喻的。 一、“心理学院”绕不开“心理”,心理学院首先要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光要表现在学术著作方面,更要表现在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之中,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可能本身就是一篇应用心理学的大文章。心理学家当身先士卒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理学掌门当了如指掌地通晓团队的心理、性格、气质。善于凝聚人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当然,我丝毫没有针对任何个人的意思,完全是在中性的基线上讨论问题。现实提供了问题的模型,我们需要对模型做点问题讨论。首先就存在一个问题,心理学家可以看透别人的心理吗?有人说这根本不可能。有人则有力地反驳说,凭什么不可能!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研究中,有大量的关于心理效应的研究成果。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心理学院自身建设之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人际关系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水桶效应、投射效应,等等,简直不胜枚举。如何防止对成员认识的刻板效应、破窗效应、詹森效应,防止工作任务分配中的责任分散效应,追求团队成长的门槛效应、共生效应、名片效应、边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追求管理工作中的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海潮效应等积极效应大有文章可作。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均衡的,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消弭隔阂,化解矛盾,由文人相轻转为文人相亲,大多只是说说而已,道理很简单,人就是人,不是神!每一个人都有智慧的优点、弱点甚至盲点,一旦找到了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最佳点,人尽其才,才有可能可取得应有的成绩。 二、“心理学院”绕不开“学”,心理学院要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科建设的规律。心理学分支学科甚多,如何准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支学科的取舍也是很不容易的。是因人设岗,还是定编后再去选人。发展什么样的分支学科,追求什么样的学术影响,对于院系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看来,有些副教授,能够取得博士生导师都无法取得的社会影响,如此成绩也实在属于人才难得。常常有人窃笑某某副教授标榜自己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细细想来,人家抬举了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社会影响力远不如他厉害!他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他让人由衷惊叹破嘴皮子也是生产力!唾沫星子也是滚滚财源!难怪不少家出版社都跟在他们后面忙得屁颠颠的。但也要补充指出,副教授有意无意挂着教授、博导头衔,毕竟属于挂羊头卖狗肉行为,有以次充好,品牌侵权的主观故意和取得丰厚回报的客观效果。严格追究起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涉嫌偷税漏税、非法经营等违法乱纪行为。有的是讲座实录,有的课堂教学实录。这就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叫知识经济!有的传承着老师的学术事业,有的开拓着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新领域,争取更大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只要我们抱着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态度和求实的眼光,那就不能不承认,这也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校取向与社会取向,本身就有个取舍的问题,有些心理学者行走在非主流的道路上。学术若武术,有个门派的问题、套路的问题。有人功夫高强,是因为个人天赋出众,笃学敏行,师傅德艺双馨,名师出高徒。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我看来,大量事实证明,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亦未必清。如何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积极进行学科建设,迫切需要发扬学术民主,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任何一条建议都不应恝置。学科建设需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需要广开言论,从善如流。需要五湖四海,海纳百川。言者其实有功,闻者自当省思。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那样的燃烧才有气势。学术研究本身就像是置身一座巍峨险峻、风云变幻的高山,每一个学者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游客而已,谁都不能穷尽无限风景。还是创造条件,让大家游得更为开心、自在一点吧。毕竟学术自由是学者天然的权利,思想的尊严也完全可以以柔克刚。虽然牙齿比舌头坚硬,但舌头比牙齿活得更加久长。 三、“心理学院”绕不开“院”,心理学院要遵循行政管理的规律。中国特色的大学学院,首先有政治要求,有方向定位,有主管部门管理,有中国特设色的刚性课程设置,不同的学院约束条件大同小异。作为学院,还要遵循管理科学规律,这些都是共识,不容置喙。但是具体如何发展一所新办学院是可以好好讨论的。虽然人们天天嚷着大学要去行政化,事实上,高等学校行政化的趋势越来越凶猛。管理活动本身就有心理规律在起作用,管理活动当然有其运行的规律。管理者的眼光是局限在学院里,还是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对于决策者来说,这都是非常严肃的拷问。人和人的能力、水平、性格、气质都差距甚大。如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盘活学院建设这盘棋,只要出于公心,必须承认,这无论对于谁都是不容易拿捏的。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写下了“天下为公”,顺着这样的逻辑,学院为公,学术为公,当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学术乃天下公器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见贤思齐,这样,心理学院才有可能同心同德、同气相求、同舟共济。譬如,心理学院作为一个新生的学院,可否争取得一定的政策扶持,如多争取点经费,开源节流薪火旺,多设一点岗位,众人拾柴火焰高。可否让它的座椅能够阻抗外来的细菌、病毒,纯洁得一尘不染。当下,大学里学院很多,但越来越趋于雷同。希望新办学院能够像新生婴儿一样得到充分地呵护。希望心理学院能够获得特殊的政策支持,人文的学院更需要人文的呵护。希望它们院长有前任、现任、候任的安排,希望它们副院长可以在创业期不限额度地放开任用,希望量化的考评制度能够首先被管理部门弃用,希望它们能够占领更多的心理辅导市场,希望它们也能够在学习心理、考试心理、谈判心理、广告心理、婚恋心理、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变态心理、职场心理方面都有所收获。希望每一位心理学家都能够像一个小太阳,驱散芸芸众生心底的阴霾,他们不但肩负着学术研究的使命,教书育人的使命,而且还能够承担起驱逐心魔,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构筑和谐社会心理的特别使命。经济学家需要穷养,心理学者乃至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需要富养。怕他们心劳日拙、心猿意马、心灰意懒,愿他们心安理得、心满意足、心花怒放!当下社会,做人难,做人文学问更难,做道德与心理的学问则难上加难。做道德研究的,面临着道德的诘问与标杆;做心理研究的,同样需要承受着心理的困扰与纠结。名医也不是没有疾病的时候,最卓越的理发师困惑,他无法给自己打理发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心理学家千万不能出现心理问题。这年头,心理有毛病的人多着呢。 我 以隔岸观火的心态观察学院走向,推演其可能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格局,更是不怕隔靴搔痒、贻笑大方地聊发议论。我衷心希望他们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像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一样,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他们事业的最近发展区,人尽其才。希望心理学院能够有个良好的开端,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也祝愿他们取得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正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有好多事情,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我也就是关起门来随便说说,请勿对号入座,如有相似情节,纯属巧合。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7829 次阅读|4 个评论
清华学科建制发展与新时代的清华精神(二)
热度 7 Synthon 2012-5-5 22:58
博主按:去年是清华百年校庆,各地校友会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所在的清华康州校友会和纽约校友会都以论坛的形式纪念母校百年。我平时因为对校史和高等教育比较感兴趣,承蒙组织者厚爱,在两个论坛上都做了关于母校学科发展演化方面的演讲。后来一直想把讲稿整理一下,但一直未能成文。这里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563421 清华学科建制发展与新时代的清华精神 在“清华百年庆,纽约百言堂”论坛上的演讲 2011年5月21日 王晓明 (第5页) 上个月,我们康州校友会也组织了一个类似的论坛,我在里面被给了一个命题作文,叫“从清华到耶鲁——我看中美教育与科研”,我说这个题目太大,我不敢讲,稍微改了一下,我是学工科的,就叫“一个工科学生看中美教育与科研”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介绍一下当时讲的一些内容。 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把清华和耶鲁做个对比。我知道听众里面肯定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对比这两个学校,这两个学校的学科设置差别太大了呀。在康州讲的时候也有人问我,但是这不是我的问题,我说了这是命题作文嘛。。。当然晓红老师替我做了一个更好的回答,说两个学校都是培养国家领导人的,所以这个对比也是值得做的。 (第6页) 那么首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差别很大的学科设置。大家知道清华是个工科学校,耶鲁是理工、社科和人文三块差不多大小,那么我们如果拿出一个工程学科来做对比,就是屏幕上这个样子,耶鲁的一个系,对应着清华的8个系,当然我这也是选取了最极端的一个例子,但是可以看出,我们的工科专业比较细分。 (第7页) 那么如果我们看一个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话,就拿我自己的专业化工来说,其实中美之间的差别,特别是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差别,其实是很小的,除了我们多上点政治课之外。我了解的其他工程学科,也都类似。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学到了人家的样子,做到了形似,但是是否做到了神似呢?比如说,就我十年前在清华的经历来看,我们已经开始学西方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很多师生互动的成分,在考试之外,还有所谓的课程论文、大作业等综合考察的方式,这看起来很好,但是问题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我在耶鲁上课,很吃惊的一点是看到我的课程论文交上去之后,老师打分以后发下来,上面有各种批注,但是在清华四年,交的课程论文也有二三十篇了,除了一个分数说明论文好坏之外,从来没有得到任何的反馈。这只是一个例子,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只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内涵。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问题,耶鲁化工系的学生比清华少很多,所以老师可以这样做。美国一些州立大学,比如密歇根大学、普度大学等,化工系学生数跟清华差不多,甚至略多,他们的本科教学怎么做,似乎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第一手的资料了。 (第8页) 作为工科的学生培养,实践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我们对比清华和耶鲁的实践环节,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就是清华有强制的实践教育,在化工系本科培养里面是有三次,大一刚入门之后有个认识实习,大三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一些专业课之后有个生产实习,然后还有一个耗时半年的毕业设计。但是在耶鲁,以及美国大多数学校,实践环节都是学生自选的,你可以自己联系去实习,你也可以不实习。当然,这也跟社会的情况有关系,自己出去联系,那总得有公司愿意接受是不是?美国的化工系里面,据我所知唯一一个强制性要求学生出去实习的,是MIT,至于原因,我也不太了解。 (第9页) 科研情况,在耶鲁,以及美国大多数高校,科研主要针对基础科学问题,包括工程科学的科研,强调的也是有应用背景的工程基础研究。但是在清华,恐怕还有大量的工程问题在做。这也导致了耶鲁的科研更偏重单打独斗,清华更强调科研团队。这里也不是说哪一个制度更好,这也是跟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大家可以看,在顾校长的校庆致辞里面还专门提到,清华在研究、设计、开发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是替企业承担了很多“开发”的功能。这是中国的国情,大学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第10页) 就业指导也是一样。我在清华对招聘会印象非常深刻,一场接着一场。耶鲁的招聘会很少,当然也跟规模小有关系,企业来一次,才有三五个人参加,恐怕成本核算也不能通过。但是因为人少,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能够提供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unique的地方。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在大多数用人单位仍然希望螺丝钉的情况下,就算提供个性化指导,又会有多大作用呢? (第11页) 那么我们如果总结之前做的对比,那就还是我之前重复过得两句话:大学的发展不太可能超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的教育应适应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清华和耶鲁的共性,也就是都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这也是两校的学生中大量出现国家领导人的原因。那么,今天的题目,后一半是新时代的清华精神,那这个精神到底是什么?清华人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在这里首先引用顾校长的一段话。 (第12-14页) 顾校长在去年毕业典礼上说,“无论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第15页) 这里再引用一段网友的评论,也非常代表我想说的话: “也许有人不喜欢这样的风格 但我始终觉得这代表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其他兄弟院校说得比较多的只是要做人,做一个好人 但清华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我觉得一个清华人 应该超越自身物质方面的需求 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承担起哪怕一丁点的责任来 清华的理想决不应该只是有房有车之类的舒适的生活 也不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而是要把理想寄托在一些更加宏大的事业上 让尽可能多的人因为你的存在生活的更好 这也是我理解的清华精神的内涵” (第16页) 我们之前一直在对比清华和耶鲁,那么我们这里不妨对比一下两国领导人对两所学校的期待。首先看克林顿在2010年耶鲁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克林顿提出了目前全球面临的三大问题,不平等、不稳定、不可持续。其实大家知道,这三个都是错别字,本来应该是inequality,instability,他非要说unequality,unstability。所以大家不要总笑话顾校长读错别字,人家自己造字的能当总统。 克林顿在耶鲁的演讲,主要是希望学生们投身解决这三个问题,同时还指出,现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只会夸夸其谈,不会具体做事,所以希望耶鲁学生们不光要知道做事,还要知道怎样做。最后,希望大家学会玩双赢游戏,不要玩零和游戏。 这里克林顿的说法,跟我们之前的探讨,以及顾校长的说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全球的眼光,希望耶鲁的毕业生不光看到美国,还要看到世界。那么我们清华的毕业生应该如何呢?是应该立足中国,还是应该放眼全球?我这里不给出答案,这个作为一个思考题,希望大家思考。 (第17页) 那么中国领导人对清华是什么期待呢?2001年的时候,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清华90年校庆准备的时候,曾经对王大中校长和贺美英书记提出,清华要培养治国之才、学术大师、兴业之匠,当然现在宣传口径有改变,大概是觉得这个“匠人”不好听。但是我想这个说法很好,就是说清华是工程师学校,当然现在不完全是了,请原谅我自己是个工科人,那么清华培养的是工程师,但是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做工程,也希望清华的毕业生,能够在其他的维度,为国家做贡献。 今年的校庆,升级之后的胡校友又做了讲话,又提出了新的三个要求,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特别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大力增强科研能力,特别要注重国家战略研究;要求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做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仍然没有提到国际视野,看来我们顾校长和中央还是保持一致的。这里不仔细说这个,我想提出我的第二个思考题: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现在不是个好词,到处都在批判、反思,但是我想说,看看胡提出的这些要求,如果我们清华毕业生能够做到,那么他们不是精英,又是什么?所以说,清华,包括耶鲁,各个世界名校,培养的本来就是社会精英。关键问题,是精英怎么培养的问题。 (第18页) 所以在我们说新时代的清华精神的时候,我们也要顺便探讨一下所谓的精英教育。所谓精英教育的概念是耶鲁一个教授提出来的,此人从本科到博士一路常青藤学校,然后在耶鲁任教,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跟劳动人民没有一丁点共同语言,深感不合适,于是辞去耶鲁教职,专职在家写书批判精英教育。那么精英教育有什么问题呢?我想主要是两点,一点是脱离群众。我们要培养治国之才,要做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那么你不了解社会大众的生活,不了解社会大众的思想,你怎么做得到呢?如果真的不了解,那就是精英误国了。另外一点,就说我们不要做治国之才,我们要做学术大师,要做兴业之匠,这个精英教育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从众心理,英文所谓peer pressure。比如一个清华的学生,或者说一个耶鲁的学生,这种例子我在耶鲁也见过,那么我毕业之后,去贫困地区支教,给当地孩子提供教育。我不是说短期的,我是说以此作为一个职业,行不行呢?当然很好,但是他会想了,以后我同学都是精英白领,我一无所有,这个怎么办?这就是peer pressure,所以你就去选择了一个跟大家差不多的职业,当然你比较聪明,你名校出来的,可能比白领的平均水平好一点,但是也就是个好一点的白领。你想去创业,做兴业之匠,你也会想,万一我创业失败了,一无所有的,那在同学中间不是太惨了么?甚至说你做学术,那学术上的突破也需要非常规的点子,很多时候你有了点子,也会顾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所以我看经管学院钱颖一院长前些天有个说法,说是中国本土最早的几个诺贝尔奖恐怕不太会是清华出来的,其出发点也就是这种顾虑。只有等到中国的学术水平跟美国差不多了,诺奖发给中国人不是新闻了,这个时候恐怕才会出现清华的诺贝尔奖。 今天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其实对于这个“精神”,我也讲不出太多,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些事实、一些故事,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历史,思考一下未来。如果大家思考了,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谢谢大家! 附件:powerpoint文件 Tsinghua NY Forum.pdf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344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清华学科建制发展与新时代的清华精神
热度 9 Synthon 2012-4-25 12:55
博主按:去年是清华百年校庆,各地校友会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所在的清华康州校友会和纽约校友会都以论坛的形式纪念母校百年。我平时因为对校史和高等教育比较感兴趣,承蒙组织者厚爱,在两个论坛上都做了关于母校学科发展演化方面的演讲。后来一直想把讲稿整理一下,但一直未能成文。清华101年校庆将至,又翻出一年前在纽约的讲稿,终于下定决心将其笔录下来,遂成此文。 清华学科建制发展与新时代的清华精神 在“清华百年庆,纽约百言堂”论坛上的演讲 2011年5月21日 王晓明 (第1页) 各位校友,大家上午好!刚才三位的演讲都非常精彩,晓红老师对清华历史的回忆,马老师对协和精神的解读,以及Morgan对中美文化的探讨,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跟三位相比,我属于小字辈,见识阅历都不多,在这里纯粹属于班门弄斧。只是我对高等教育有些兴趣,所以拿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探讨一下。 (第2页) 在我开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两个网站。一个是水木BBS的世纪清华版,很多热心的清华校友在这里讨论清华发展的问题,我的不少观点也是从这里讨论、学习得来的。再一个是我的博客,在一个叫做科学网的地方。科学网很有意思,最近清华校庆,这里谈论清华的文章也很多,而且,以骂清华的居多。为什么骂呢?这个咱们回头慢慢说。 (第3页) 既然说到清华的学科建制,咱们就先回顾一下清华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清华是1911年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正式建立大学部是1928年,当时有文理法三个学院。工学院建立的比较晚,1932年才成立的,当时有土木、机械和电机三个系。这个时代背景是什么呢?是国民政府所谓的“黄金十年”的时间,当时经济发展还是可以的,而且国内的工业慢慢开始发展起来有一定规模了,这个时候,也需要培养我们的工科大学生了,于是,清华工学院就应运而生了。 在这之后,我们知道,有抗日战争,西南联大的故事,这段时间属于非正常时期,我们就不多谈了。回到北京以后,这时候清华已经基本上建成综合性大学了,但是1952年,我们知道,有个所谓的院系调整,把清华变成了所谓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其实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还是蒋南翔校长争取来的。院系调整的原方案是把清华变成土建类专门学校,把其他院系都迁出去,迁到一半蒋校长来上任了,说不能这么胡搞,至少得把完整的工学院给我留下,但是已经不太来得及了,像石油工程系、航空工程系这些已经都迁走了,只留下建筑、土木、机械和电机四个系,跟32年初建工学院的时候差不多,当然文理法都不存在了。 蒋校长之后又建了若干学科,当然都是围绕着“多科性工业大学”来建的。这些学科的成立,基本上也都是迎合了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水电这是经济发展需要,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和工程力学主要是国防需要,无线电电子学、精仪、自控、计算机这些主要是二战后开始走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的学科,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段时间,也是体现清华学生螺丝钉精神的一段时间,清华学生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岗位上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文革咱们就不说了,没有太多学科发展的故事。改革开放之后,在工科方面,新建了汽车、环境、材料、工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技术、航空航天等学科,同时,又向综合性大学进发,重建了理学院、法学院和人文学院,有新增了经管、新闻、美术、生科和医学学科。这个过程中,也有很重的时代背景。比如环境工程,材料工程,原来没有那么重要,但是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变得重要起来,清华也要适应这个变化作出改变。再比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们不单单是需要工程师,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经济管理,比如法学,清华也随之有了新的学科。 总之,这里可以看出,其实清华的学科发展,都是有时代大背景在里面的。这也是很正常的,高校和高等教育,都不可能脱离了现实社会而成为空中楼阁。 (第4页)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清华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起变化。比如,学制从6年变成5年又变成4年,同时,必修课比重下降,选修课比重上升,跟学生更多的自由度。总之,是一个从苏式教育向美式教育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从给人吃鱼到教人打渔转变的过程。我们现在来看,说是教人打渔比给人吃鱼更好,但是如果放回当时那个年代,是这样的嘛?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是给他一条鱼吃,还是教他去打渔呢?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就是优秀的螺丝钉,这个时候,产生大量有思想但是基础不牢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受到欢迎么?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现在更需要创造型人才,同时,用人单位也有耐心给新人一定的培训时间,这个时候,从苏式向美式的转化,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实,还是那句话,大学的发展,不太可能超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待续,下一段将把清华和耶鲁做一简要对比) 附件: 论坛日程 Brochure Final_2.pdf 演讲稿1-4页 Tsinghua NY Forum - 1.pdf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527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弈棋如烹小鲜
唯我独尊 2012-1-25 14:10
不久前,学院选举职工代表,我获得 17 票。对近百名教职员工而言,这个票数是不引人注目的。然而,细心的人或可发现,这却是原安管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整齐划一投票的结果,它更多地表达了对原安管学院的怀念。 原安管学院是 2006 年在煤炭机电学校、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和矿山安全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的,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学院不属于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发展与生存需要靠自己打拼。顺应国家对安全日益的重视、对安全技术与安全人才的强劲需求,建院后,学院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核心,跨越式发展首先体现在学科建设上。短短的两年,学院组建了得力的师资力量,建设了化学、物理、电子电工、通风、仿真等十余个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发展了安全工程与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始了硕士生、函授本科与专科的招生,初步形成了立体的高等教育框架。学院人均科研成果与科研经费连续排列前茅。迅猛的发展使学院在学校渐露头角。 “穷文富武”。工科发展需要先进的实验室和强大的资金投入。学院将安全技术服务中心与矿山安全实验室视作学院腾飞的平台。学院在原矿长培训与瓦斯仪表检测的基础上,拓展了矿山四大件在线检测和矿山安全员、安全评价员培训业务。争取了 1000 多万元矿山安全实验室的投入。学院连续两年总收入超过二百万元,人均创收超过 15 万元。 同时,面对安全领域无限的发展机会,学院提出了更宏大的发展规划,计划增加两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人数增加一倍,三年拿下硕士点,十年拿下博士点,发展安全与环境工程专升本教育、安全工程双证教育与矿山技术员培训教育;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一个安全(环境)评价机构,打造一个国内领先的、安全类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向非煤、向全国全面发展,年收入超过 1500 万元。 优越的福利与宏美的发展前景,使安管人充满了骄傲,走到哪儿,都吸引着赞赏与嫉妒的目光。 然而,过大的负荷、过快的发展,以及文化与观念的冲突使不满情绪不断滋长。在2008年学校对领导班子民主考核时,不满情绪突然爆发了——职工们提出了很多意见,他们希望学院更好。 随之而来的变化,让安管人愕然、惊讶。很好的福利与发展前景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叹息与沉默。 三年过去了,安全与环境工程学科建设与学科点申报止步未前,以前的规划终止执行,原来酝酿的项目全部下马,仅剩的安全技术服务中心一撕为二,收入下降 70% ,利润下降 85% ,所有的业务濒临消亡的边缘。外来的专家参观后感叹地说,“朝阳行业,竟有如此夕阳企业。这或许只有高校才会出现如此之怪现象”! 年前学院年终总结会上,一个老师充满情绪的发言,充分地表达了职工的担忧和热切盼望学院变好的希望。 创新与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停止不前就会落后,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如何改革,文科生与工科生却有着却迥然不同的观念。浪漫的文科生认为,砸碎旧世界,必然会迎来新世界;严谨的工科生多会先设计一个新世界,然后再抛弃旧世界。这或是当今高层工科生较多的原因之一。 治院如烹小鲜,需要精细地管理、规划。治校如弈棋,各个学院的院长犹如撒落在棋盘上的棋子,书记、校长如何布局,输赢就在一念之间。当看到我们学院逐步没落,当看到学校排名逐步下滑,楷叔或会自嘲说,“我棋艺不行,但棋风是很好的哦”。
2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
热度 3 zmpenguestc 2012-1-13 20:43
[转载]我校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2年1 月 12 日 下午,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仪式在清水河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王志强宣读了学校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学院党委的决定,以及学院领导班子的任命。经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李小文为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赵志钦为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何彬彬为学院副院长。汪劲松校长为新成立的资源与环境学院授牌。 汪劲松校长与李小文院士共同为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揭牌 为了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拓展新学科,学校决定在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及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王志强对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成立在学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希望新学院在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努力克服创业初期的困难。他表示,学校将大力支持新学院的发展,希望学院发扬成电的优良传统,有勇气、有韧劲,建设好新学院。 汪劲松指出,学科结构调整是学校现阶段走内涵式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之一,以改变学校学科结构比较单一,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和适应国内外发展的需要。他希望,学校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发展成多科性工科大学,为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他感谢筹备组、相关学院以及有关教师对新学院成立付出的努力,希望大家继续为学院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把资源与环境学院办成有电子科大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学院,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学校发展做贡献。 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李小文院士感谢学校的信任、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他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资源与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表示,新学院将抓住机遇,秉承“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团结奋进、勇于创新,与全体教师员工共同努力把新学院建设好。 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田书林代表兄弟学院祝贺资源与环境学院正式成立,表示今后将继续支持新学院的发展。 成立仪式由熊彩东副校长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李言荣,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代表与会。 原文: http://www.news.uestc.edu.cn/NewsRead.aspx?newsID=52163
个人分类: 所闻所见|1666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硬伤
chengming826 2010-7-23 14:30
无意中看到吴老师(吴超教授,中南大学)的博文,很有同感,便转载过来同大家分享。 学科和学科建设是近十多年来高等学校喊得最凶、叫得最响、让人耳熟能详的词汇。现在高校学科建设基本是对现有官方机构所确定的某些学科(专业)的夯实、建设(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高校对已有学科专业进行拓宽、甚至创新等)。在评选各种学科和给予经费投入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细化出一些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如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基地等栏目。进而就以学术队伍看院士、百千万、教授、博士的人数;科学研究看科研经费,获奖多少;人才培养看出了多少博士、高官、大款;实验基地看买了多少最好的设备仪器;等等。并由这些量化指标的高低评定出什么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的人造学科层次和平台来。为了迎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细化的学科建设内容:许多高校就出现了引进(购买)院士,抢项目课题,报奖专业户,博士化工程,重复购买进口昂贵设备仪器等怪异现象。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不懂科学学、对学科两字说不清、只会跟风、以上述所谓学科建设内容为专职工作的学科建设领导和教授。进而全国高校都在一个行政模式下为追求高校GDP、为做大、做强、为排名、为数字、等等,象一座巨大的车间不停的生产和运行着。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年)对学科一词的解释是:1)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2)学校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 在2009年11月1日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指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由于应用目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根据上述的学科定义,从学科建设四字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其硬伤,成为学科必须是已有的,学科建设就是在已有学科的基础上加以建设。 这四个字里面首先是忽略了新兴学科的创建,淡化了老学科的创新,看不到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国家已经将纳税人的数百亿元投入了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可能相当部分经费可能仅达到为中国高校的某些学科专业自己加封个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等人造学科平台和帽子而已,充其量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由此,也难怪到今天还有一些高官和大家感叹:我们的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的本土科学家为什么拿不到诺奖,世界一流大学离我们还是那么遥远,等等大问题。 这比法国队和意大利队在南非世界杯小组赛的出局还更具世界悲啊!
个人分类: 安全学科新闻|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赴武汉参加第九届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
wangyk 2010-6-9 03:50
王应宽 2010-06-08 Beijing,China 赴武汉参加第九届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学术研讨会 日前,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5月30日-6月2日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召开。此会议为本学科领域内的重要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双年),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承办单位实行申办制,由各高校提出申请,每次会议的闭幕式上由各申请单位上台演讲,然后由代表投票。因为华中农业大学也是争取了好几次才在上届会议时,由副校长带队,经过激烈角逐才获得申办机会的。本人还投了支持票,当即受到邀请欢迎我到武汉参会。2008年5月,第八届会议在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召开之际,本人参加了会议,并在闭幕式上作了十分钟的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创办国际英文刊IJABE的构想与筹备情况,并呼吁大家支持创办此刊,共同推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期刊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创办两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因为创办此刊积累的经验和所产生的国际影响,本人被选聘为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会刊CIGRJournal的主编。在本人的积极促成下,中国接管了此刊,并将编辑部移师北京。除了担任国际期刊主编,接管国际期刊,中国农业工程界又发生了一些好事喜事。而许多事情我都见证或参与其中,很多人就希望从我这里了解点新情况。于是乎,不知道何时,此次大会的主席罗锡文院士就在大会的闭幕式上给我安排了介绍这方面情况的报告,原定还是十分钟。 我因为马上要率团赴加拿大魁北克参加2010CIGRWorldCongress,正赶时间出版期刊和筹备会议的情况,没有时间外出参会,也就放弃参会的计划。正在我忙于手头工作的时候,学会秘书长从武汉来电,说罗院士给我安排了报告,让我参会。但我实在太忙,原想准备个材料请人代讲就可以了,没想到院士和理事长都不同意,非得让我亲自去讲。无可奈何,只好花半天功夫临时拼凑了报告材料PPT(屁屁踢),买了儿童节晚上去,6月2日上午报告后晚上回京的往返火车票。儿童节也没时间在家陪儿子天见,已经引起他的不满和抱怨了(常用的抱怨词语是哎,真是的!,最严重的不满就说爸爸真讨厌!)! 虽然只有半天的会议,日程也安排得很紧张。到达后被接到会议地点先过早(吃早餐),然后马不停蹄去参加了工学院揭牌仪式,然后是参观实验室、实习工厂和科研成果等。结束后返回主会场。上午十点钟大会的闭幕式准时开始,担任大会主席的罗院士亲自主持。按照议程,各二级学科分组讨论的负责人向大会报告讨论结果,然后开始激动人心的环节下次会议的申办演讲和投票。因为这次提出申办的有7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各显神通,讲解非常精彩,把大家忽悠得哪儿都想去,不知道该把票投给谁。最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得下次会议承办权,于是汪院士宣布2012年呼和浩特再聚首! 选举完之后就是本人的报告。因为准备内容较多,会议主席还特批我的报告可加时五分钟。因为大家想听好消息,最近中国农业工程也的确好事连连,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显著提升,于是我就拟定了个题目中国农业工程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RisingRoleandGlobalImpactofChineseAgriculturalEngineeringinInternationalCommunity)。报告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中国农业工程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提升:1)中国整体科技地位提升;2)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3)国际组织落户中国;4)主办/出版国际期刊IJABE,CIGR,IAEJ;5)主办/参加国际会议。特别是中国农业工程专家在国际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如李树君担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张兰芳担任秘书长并将秘书处落户中国,尚书旗教授担任国际田间机械化学会主席等利好消息,令与会代表欢欣鼓舞。报告后掌声还没有结束,就有人来短信索要报告PPT,大会主席也要求我无偿提供PPT挂在学会网站上,估计俺的报告还是有点用的。 俺的发言之后是大会总结,感谢承办单位的授牌仪式和致闭幕词。听大会总结报告,说此次会议共有180余人到位,其中院士7位,副省长和厅长到会祝贺,曾经担任和现任的校长级代表到位23人,其他大都是院长,为往届历次会议级别最高,有很多超越往届会议的亮点,听起来会议开得很成功。大会顺利闭幕后是午餐会,大家开怀畅饮,然后返程或随团考察。因为我前一宿在火车上因为颠簸没睡着,饭后实在困了,就在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开了钟点房睡了一小觉。第一次使用钟点房有别样的感觉,因为这个词在我的印象里是个贬义词,好像是专门提供给野鸳鸯们临时用的!晚上赶着朋友潘教授领导团队研究生答辩后聚餐,加上往届的毕业生,竟然坐了十桌!好酒好菜享用之后被送上火车,同样的车同样的颠簸,回程时竟然睡得很香,以致睡疼了腰,一路无梦回到北京,直接到单位继续忙碌干不完的革命工作!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9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应该撤销农业院校中的部分学科
zr99 2010-4-3 21:12
由于工作的关系,对中国部分农业院校有所了解。注意到在这些学校里大多存在着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通信工程等专业,而且在校生的规模不在少数。起初认为是农业工程领域的,觉得应该学的与农机、生物传感器设备等有些相关。但后来发现,许多毕业生所学的与农业甚至农村没有任何关系。也许是受到社会影响和就业的影响,他们的毕业论文还尽量与农业撇开关系。毕业后,他们大多找到的工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知识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领域性较强的院校,最好不要为了扩大规模,而非要办成综合院校,即使扩大规模最好还是围绕着自己的院校背景展开。受中国农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自动化设备的增多,农业院校也先后开展起自动化、信息等学科专业。但是,他们在这方面的师资条件与一般的工科院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据我了解,现在农业院校里给自动化、电气工程等学科上课的老教师,大多是原来学农业机械的,他们对部分专业的知识和了解多是自学或项目需要了解而已,大多也没有在农业领域以外的学术刊物上有论文发表。而让他们去给一批自动化、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上课,能够有好的效果吗?他们的认知,能够与当前这些技术的发展相协调吗?曾经读过一位博士论文是农村电网改造的,说句实在话,那篇论文如果放在工科院校去评,我想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不但对学生有影响,对学科年轻教师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鉴于师资背景,实验条件等因素影响,年轻教师为了能够申请到项目,拼命将自己的学科向农业上靠,有些项目弄得简直有些离谱。见过某项目内容研究的是玉米对无线通信距离的影响,把DS、FH、TH及基带传输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通信距离测了一遍,还进行了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扩频通信在玉米田中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抗衰落性。项目评审结果是,项目对无线设备在田间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农业院校有必要开展这些学科吗?农业方面如果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其他的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完全可以补上。如果是项目需要,也可以通过院校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这些专业开办的意义在哪里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工作服务于农业,进入其他领域,其专业背景又显逊色。 农业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生态保护、食品安全、基因、生物科学等新兴领域,不应该去发展一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学科。这样既误人子弟,有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和资源,得不偿失。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56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教师的研究vs.科技管理机构
pony911 2010-4-2 21:30
985三期开始了。又可以为研究工作做铺垫了。 规划工作肯定是启动了。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也系统地组织大家开始做论证准备。 今天接到机关一位同志的电话通知,说明天开会,讨论他们部门负责的建设计划。希望我们的领导去把关,并告知如果这次漏了某个研究方向,以后就没有机会补了。并说他们已经规划了大半个月了。 接完电话一琢磨,不对啊,他们都规划完了,只用一个小时让我们判断一下,缺什么少什么,判断不出来。就这么定了。那么,前半个月为什么不能让老师参与一下呢?仔细斟酌好建设规划,多好? 而且明天是假期,为什么半个多月了,非选了个假期讨论呢?搞得自己和大家都挺辛苦的。当然,看起来很敬业,也很风险。也很有趣。 更想不懂,这么多学科,他们几个人就用半个月时间搞定了,然后花两三个小时通牒大家?当然人家也很客气地说了,请多提宝贵意见。可这宝贵意见,在没有看过草稿的前提下,听听之后就提,恐怕不一定宝贵吧? 一己之见,不足道,不足道。
个人分类: 交流|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来选择和引进人才
wangdh 2010-1-1 13:53
要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来选择和引进人才 (王德华) 现在社会关于人才的重要性已经有无数文章和著经论述过了,似乎不用再争论。(高级)人才引进随着国家推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决策,各个单位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才引进的决策毋庸置疑,但是,越是这个有点“一窝蜂”、不同心态不同目的引人的时候,越应该认识到明确人才引进的目的性是多么重要。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自然科学),我们应该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需要去选择和引进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不考虑学科的发展,为了暂时的单位利益,盲目引进会产生一些严重问题。一则会耽误被引进的人才本身的成长和发展,二则会打乱、削弱或影响单位的原有的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和布局。 我们都不会否认,人才队伍与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引进人才是当然是为学科发展和建设服务的。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展一些学科,维持一些学科,建设一些学科。只有学科发展了,稳定了,在国际学术界有立足之地了,同时这个学科领域的团队也建设起来并能延续下去了,这才可以说是人才引进成功了。能够达到学科和队伍建设的双丰收,这也是我们引进人才的意义所在。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每个具体单位都有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基础积累,需要发展什么,需要扶持什么,每个单位都应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要长期规划,不是短平快。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短视决策,忽视学科发展和建设,那是本末倒置,将会给国家、单位和个人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被动。到头来,单位里本来是优势的学科也可能不再优势了,新的优势学科或领域又没有建立起来。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在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 基础科学研究是需要积累的,重视研究单位的积累和优势,发展优势学科,建设急需的学科,是正确的发展之道。一味为了几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为了从国家争取到那数目可观的研究经费,为了徒有的虚名,而忽视了单位的学科优势,这样的引进人才就有些盲目。引进的人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传统的优势学科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废弃了。伤了元气的学科要再去发展,是很难的。一个单位失去了元气,没有了生机,到时候现有的人才不是流失,就是断层,当然也就无法再引进新的人才了。 每个单位的优势是什么?要从局部优势和国家优势两个方面来考虑,这是引进人才的基础。引进的人才不要成为发表论文的机器,当然我们更不希望看到一些“闹剧”。要忌讳因人设岗,忌讳只看论文,忌讳忽略学科发展,更忌讳只管引,不管培和用。 同时我们也呼吁了很多年了,希望国家和单位在引进新的人才的同时,要稳定现有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国际人才,留住国内人才,是人才的和谐之道。任何走极端的做法都是伤大局无益处的。 ( 此文发表在2010.01.1《科学时报》 :引进人才要考虑学科发展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6747.shtm )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6251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孙大业院士从教50周年庆祝大会
gaoli0823 2009-12-28 21:43
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孙大业院士从教50周年庆祝大会 孙院士70多岁,算不上高龄,但也年迈了。二天的会议,他自始至终一直参加而且认真听了22位入围的科研报告,并提出中肯意见,同时参与讨论。从会议开始出发,到结束往返各一个半小时的路上,他一直和大多数老师乘坐大巴车,没有坐个别教师的小车,真是坦荡从容、平易近人!孙院士敬业、负责精神令人高山仰止。 我的摄影技术不好,博友们见谅。请看我们师大的相关新闻链接: http://www1.hebtu.edu.cn/col/1209451375640/1262074100437.html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511 次阅读|9 个评论
高校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误区
Frankchou88c 2009-9-20 13:19
目前,各个985和211高校都在进行相关学科的建设,其建设的内容主要是购买一些实验仪器。当这些利用国有资产购买的实验仪器是否都用于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中呢? 答案一般是否定的。这些实验设备一旦到了学校,就成为某一课题组或团队的私有财产,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若利用这些资源为国家解决关键问题,也有情可原。最痛恨那些霸占资源,而无法为国家服务的人,他们整天利用这些资源来招摇撞骗。一旦他们退休,这些设备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这简直在浪费国家的资源。 为此,本人建议学科建设必须以课题-教授-学生为一体的模式进行建设。大学教授要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进行一些课题的研究,再进行一些学科的建设。若一个教授没有科研项目,就缺少创新之源,也就无法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学科建设支持要看该教授的课题申请和完成的质量了进行评价。目前,许多大学出现有项目的人无实验设备,无科研项目的却霸占学校的实验设备。这种病态的学校资源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1)人员的优化和团队的建设;(2)学科建设经费必须要变成科研项目的配套经费,采取滚动的管理模式,强化经费的使用管理。(3)学校要对利用学科建设经费购买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总之,目前的学科建设存在一些误区,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科和学科建设
xupeiyang 2009-9-8 09:20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140.shtm 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玉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留校工作。1986年,留学联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1988年回到复旦大学工作。1999年,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1月任现职。 ●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 ●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 ●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 在高等学校的发展中,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在高校发展中,几乎都提出将学科建设为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高校对学科的认识和对学科建设内涵正逐步深入。但就学科建设这个主题,仍还存有很大的争论。有人批评学校只重视重点学科,对一般的学科关注不够,甚至把学科建设简单地看成重点学科的申报或者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学科建设就是围绕着冲击或者保住各级重点学科做文章;也有人认为学校只重视平台和基地建设,对一般的基础学科重视不够;也有不少的院校不断地提出建设一些新的平台和院系。这种冲动在高校表现得比较强烈。其次,当前国家要求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显然,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基础,没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学科。在这两项认识的基础上,什么是学科,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以及在学科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认真思考。 学科发展要遵循其自然规律 学科首先是一种范式,主要为方便教学而不得已为之。事实上,人们对学科已有许多研究。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学科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出于教学上的考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了便于教学,人们不得不将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由此就产生了学科的概念。学科的主要含义是指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把知识条理化。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就是在所谓的学科框架里来学习其范式。学科的划分具有共同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范式,同时又常常带有强烈的人为因素、时代特征和社会因素。 因此,不要过分固定地看待一个学科,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许多院系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学科的划分除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外,同时还有很多判断标准。尽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个体系来讨论怎么划分学科,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科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在这个层次结构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着本质的差别,基础学科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学科间的关系通常有学科间(Inter-disciplinary)、交叉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多学科(Cross-disciplinary)。 同时,学科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规律。学科是一种范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范式是会改变的。社会的重大需求致使知识被不断重新条理化,一些新的学科产生了,而一些学科则走向消亡。原有的学科范式和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就要发生嬗变。除一些类似数学、物理等硬科学外,学科都会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用消亡而不用死亡,是因为消亡的学科将以另一种形式得以重生、嬗变(transmutation),或者原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学科。因此,一所大学的某个重点优势学科从种种迹象看已经接近消亡,如果还不思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尽管在短期内这个学科通过进一步投入仍可能显示出优势地位,但从长远看反而会阻碍学校学术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催生了新兴学科的诞生。某些软学科因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研究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一种是为了保持原有学科的完整性。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往往孕育着新学科的诞生。大学和研究如果仅仅是以保住原有学科为目的,或者因为个别学者为了保持自己的学术领地欲望而形成学科,那么我们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和学术研究的目的就被异化了。芝加哥大学前校长金伯顿曾说过:任何形式的学术结构都不可能长久地满足我校的梦想与期望。一所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的新的学科领域。 除此之外,学科划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除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规范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恰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俞吾金教授所指出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科的概念是一种人为嵌入的结构。因此,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为性和随意性。 学科的划分对教学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教育而言也存在负面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的划分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专门的思维范式,从而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基本能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知识在大学被院系、学科分割后,使一个个本来相互连通性很好的模块被打破,使原本完整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现在我们提倡通识教育的内涵,就是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效应。 国外曾经有人提出两条教育诫律:第一,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在我国高校也存在这样问题,一些学校的学科是空壳子,里面实质性内容并不多,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有的教师就组合了许多荒唐的课程。第二,凡是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教得透彻,使得这些概念变成学生自己的概念,且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概念,使他能够理解生活中的事件,作出判断,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愉快。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如果把研究领域圈得越来越窄,把学科分得越来越细,这种学科分家、单科独进的局面,对一所研究型大学、一所旨在培养领袖人才的大学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多学科的。而学科的划分对学术研究的负面作用容易导致领地观念,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人员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多学科问题进行研究。学科的划分使其中人员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形成定式,即所谓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古代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不同学科间的争执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难免存在,因为彼此的术语系统(学科文化的要素之一)还没有贯通。这是每一位从事跨学科研究者都会碰到的麻烦,而这显然对学术的发展是不利的。马克思早就特别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化具有受历史制约的暂时性,并且预言:自然科学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同样,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分类方案都带有一定的荒谬成分。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分子物理学家C.P.斯诺在剑桥发表了题为《两种文化和革命》的著名演讲,引起强烈的反响。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实际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知识所代表的人文文化;另一种是科学家所代表的科学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很难沟通。这种分裂和对立,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他呼吁让两种文化沟通,但是这很难。我认为,不要过分看重学科划分的结果。学科的划分似乎充其量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作用,规定了教学和研究探索的范围和领域;二是规范性的作用,指导着人们认识和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实践。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会在进步,大学在发展,学科结构会不断地调整。这也是大学对于新学科的设立一直具有较强的冲动动因之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来发展新学科。新学科会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通常,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学科建设要认真谋划,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原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是否满足社会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拟建的新学科的起点是否高?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流的水平?这些问题都要得到重视。 首先,在学科建设中要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中,重点和难点在有所不为。学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展。我们要保证一批优势学科能首先达到世界一流,就要防止资源的过度稀释,就要突出重点和特色,就必须有所舍弃。这就是有所不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州立大学由于投入的增加而迅速崛起,高等教育竞争激烈。芝加哥大学在考虑如何保持一流大学地位的问题上,当时的校长金伯顿特别强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芝加哥大学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一个小型机构。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当地的需要,就增添一个工学院;也不会因为临近圣劳伦斯航道,就开设港口管理学课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目前所做的事情进行长远考虑,以确定是否值得去做这些事,以及我们做得是不是够好。我们绝对无法容忍平庸,如果我们还想作为一个一流大学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就必须拒绝它。一旦发现平庸,就必须及时清理。当时,芝加哥大学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这些诱惑。一流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原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强调了类似的观点: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道理很简单。大学发展要聚焦到某些学科上,让它尽快变成世界一流。 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就承受住了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耶鲁大学认为,人类知识的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变化如此之丰富,即使一所伟大的大学也不能期望覆盖值得学习的每一个学科与其广泛覆盖所有学科,可能更明智的是建立少数几个出众的教师组,使它们能够在专门领域争取科研经费和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基于这样的认识,时至今日,耶鲁仍没有工学院。耶鲁在大学的发展战略上坚持质量优先和规模控制的原则,它始终如一地反对盲目的平庸化,并坚持把学校所要设置的一切学科都办成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达不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坚决关掉。再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很强,它们设立学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你要办新的院系吗?可以,你能不能达到跟数理化一样的水平?如果能你就办。所以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保持了很小的规模,但是基本上每一个学科都在第一方阵里面。中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大学到底是要大还是要强?或者又大又强,或者小而强,或者是大而弱?迫于资源的有限性,大学的选择往往是痛苦的,但大学必须选择。 有所为重要的是解决如何为。如果为得不好,则肯定会导致平庸。复旦大学老校长杨福家曾谈到,如果不是追求卓越,就会产生平庸。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不应该追求齐全,追求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热点很多,看热点就想追,就想做,学校难免会逐步走向平庸。复旦需要新设一个学科,我们就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充分理由做这件事情?我们有没有条件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能不能在可见的未来办到一流?要设置的学科和我们自身基础的关联度如何?和我们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否一致?大学和学者在策划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时,要有科学的预见性。对一流大学来说,办一批三流的院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由于学科文化和学科范式的差异,不同的学科应具有不同的评价体系。C. 吉尔兹曾经生动地指出:历史学家会称赞一部作品出神入化,并对指出其高超技巧(这里指在其他学科里很少看到的特性)津津乐道。这说明他们特别注重技巧、注重在塑造作品的过程中使人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意旨明确,浑然天成;而在数学和物理领域里,常对简明、经济、多产、有效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赞赏,这表明结构简化、阐释简化是这些领域的特点,在这些领域内,各种现象紧密交织,某些学科发现的内部蕴涵着许多引发其他科学发现的特质。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说服力、发人深省、刺激这些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用。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相比,这些词暗示了该学科尤为关心分析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公众产生的影响。同样,在物理学家中,精确、严谨是他们的双重特征,因为没有哪个名副其实的物理学研究会缺少其中一项特点。而在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使用有偏见这个词就泄露了一个人的幼稚。因此,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不同学科评价是不合适的。因为要求简明严谨,在自然科学论文中多写1000字很难,然而对于人文社科规定达到三四万字又很容易。因为两者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对教授最科学的评价是本系本专业那些有非常高的学养和道德素养的同行们给予的评价。总之,学科间的文化差别会带来对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的差别,一定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来改革和制订评估和评价机制,包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考核考评指标。 对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具有多学科特征的独立研究机构,以保持各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正如前面所说,学科划分将知识隔成了条线,而研究的问题又必定是多学科的,学科划分的科学就会形成学科独特的文化,学科之间有合作,但通常是形成壁垒。正因为如此,在许多一流大学中都建立了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这些独立研究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对学校直接负责,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相关学科之间的连通性,要使学科划分做到分类不分割,有利于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以应对所面对的日益复杂综合问题的需要。一是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架一些立交桥,在不同的学科交汇的枢纽地带建立一些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心或者是独立研究机构,设法保持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连通性。二是在教学领域开设一些inter-disciplinary课程来弥补学科之间的缝隙,三是在学校的组织中在纵向划分了许多学科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横向枢纽性质的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中心,使其保证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 为了避免(或弥补)原有学科划分的各种缺点,保持各学科的连通性,大学通常就一些系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些跨学科的博士培养项目,来探索一些处于学科之间模糊地带的前沿领域。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多通过建设一些共同课程或相对松散的组织,来激发学科之间的共鸣。近30年来,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十多个不同形式的独立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不以学科为标准来规划研究而是面向问题,面向课题,以项目为导向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和学者共同进行。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十分强调发挥学科整体作用的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就强调说,思想的统一是一所大学繁荣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传统支撑下,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持,以独立研究机构的形式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并各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芝加哥学派世界闻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诞生了24位诺贝尔等其他经济学奖得主,强大的经济学也为法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最终对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到复旦大学的实际情况,前些年,通过985工程等的建设,复旦也新建了不少平台和基地,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增量和交叉研究的平台,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经非常符合独立研究机构的定义。 第一,这些平台基地(尤其是理科、医科)是面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题或项目的,通过承接和解决单一学科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项目,来增强学校的综合研究能力。如果研究平台内没有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项目和问题,或者仍然以学院为主各干各的,那么研究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了。 第二,这些平台基地能够根据任务的变化来动态地构建课题组。这些机构中人员的流动是非常频繁的,如果内部固化,就表明没有真正的多学科共同研究问题的项目。 第三,这些的平台基地里所有的人员与原来的院系联系都非常紧密,其中真正固定的人员是行政管理人员、仪器技术人员等。当前高校面临的问题是 能聚不容易,能散更不容易。通过建立平台基地,就可以形成一种能够围绕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能聚能散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 第四,这些平台基地对其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领导的是来自其他学科的人,他要对所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相当程度地了解和理解,能对不同学科文化的融合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他决定了平台的成功与否。否则,要么是一个全才的大家,要么就变成独裁统治者。考虑到这一点,国外一般不赋予这样机构的负责人过大的权力,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跨这么多的学科领域,通常都由几个委员会来制约负责人的决策权力。 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表明,几乎所有的软学科均诞生于硬学科,因此,大学必须加强和重视基础学科(硬学科)的持久建设。基础学科不强,就没有能力去组建其他新学科。复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力学、管理科学等都是由学校原有的优势基础学科派生出来的。发挥大学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和弘扬特色,对复旦来说,首先就是要发挥文理基础学科的优势。文理基础学科是新学科生长的源泉。如果不把这些基础学科做强,学校发展就会面临后劲不足的局面。近几年,我们对基础学科的发展重视不够,面临队伍结构老化、年轻学科带头人缺乏、基础学科发展基础不扎实、特色发展不明显等问题,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优势丧失的局面。基础学科要寻找共同的学术语言,形成学术的共同体,这是复旦大学发展的内核,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为本质的部分。 学科布局与人才建设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学科结构十分复杂。新学科不断诞生,大学就必然不断面临学科分类的问题。学科布局就是如何认识学科分类的问题。确实,国务院学位办有学科分类目录,大学学科发展有延续性,学科分类好像不成问题。在考虑大学院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学科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时,组织结构往往分歧不大,但在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连通的一面时,特别是在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后,对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就会有很大的争议。在这中间,我想主要谈谈学科和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问题。 大学的各学科间的物理空间布局十分复杂。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现在大学中一楼多系、一系多楼的现象很严重,甚至于存在一系多校区的情况。我认为,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当年加州大学为了适应物理、化学的发展,造了相互连通的两栋楼。量子化学是物理和化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当时正好是量子化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新学科发展的需要,它们才构建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并为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的观点是,学科的布局于院系的物理空间布局必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相适应。 学科形态的改变会对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大学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潮流,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前沿形态来决定学科的人才规划。这里我只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一个侧面的问题。哈佛大学历史系是哈佛人文帝国的重要部分,始终自认为是哈佛大学中品质最高的系科,一直担心聘用新成员可能冲淡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术质量,因此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骄傲想法却导致了他们不断的失败。在20世纪70年代初,耶鲁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终身教授就超过了哈佛,同期,哈佛历史系助理教授数量也急剧减少,导致开课量的减少和对新的学术地带的忽视,对学科研究中出现的新潮流,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青年教师和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学校。到1995年,对历史系的一次评估表明哈佛已经落后于普林斯顿、耶鲁、伯克利、斯坦福、芝加哥和密歇根大学。哈佛历史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历史学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金字塔形变为平顶结构。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一小部分杰出的学者和系所占据着最高点,并得到普遍认可;平顶结构则意味着出现了更多的历史学派,每一个都作为一个分支领域,有着各自的顶峰。哈佛历史系的一些老教授在金字塔结构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很难适应新的学科形态。 总而言之,大学要深入理解国际上学科调整方向、深刻把握当前形势下和竞争格局下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影响大学院系整体发展的因素,以及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弊端,并制定出院系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无论从科研还是人才培养的角度,大学要不断思考学科发展的规律,清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审视学科发展目标,作好学科发展规划。 《科学时报》 (2009-9-8 B4 视点)
个人分类: 学科分析|2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高校发展的一个特点
weijia2009 2009-7-31 10:26
刚读了科学网新近对中国兴办世界顶级大学的一番讨论,很欣赏金拓老师的要有脱俗的思想境界这么一个提法。说实话以前一听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口号我就摇头,因为它有些不着边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难以一蹴而就。而真正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环境(或者说软环境)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由我们的主观愿望和时间表可以决定的。 现在想想,不论选择什么目标,中国的高校还是在脚踏实地的往前发展着,而我们也不必太介意一些口号提得是否太好高骛远了 都是为了发展嘛。在国内工作期间我脑子里有过不少尚未想明白的问题,今天凑个热闹,说一个出来供大家讨论,也听听大伙儿的高见。 如果我们在地图上看一下国内重点高校的分布,你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它们基本上都坐落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伴随着这个现象的是这些高校规模越大,其科研产出的人均效率反而越高。这一个怪异的现象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没听说体量大和效率高会一直呈正相关趋势,但仔细想想还是情理之中的。规模越大的重点高校越能争取到国家和地方投入,而身处大城市更能吸引到人才。跟西方高校的财源不同,我们高校捐赠少,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和地方两块,地处经济发达省份/直辖市的高校在地方投入这个举足轻重的资金来源上又得天独厚。高投入导致人才密度提高再导致高产出,所以就形成了中国高校的马太效应- 领导们使劲地把大学的盘子做大,而越是规模大的学校在吸引资金、师资、学生等方面越容易做得好。所以985高校与非211的普通/地方高校的相对发展差距只怕是越拉越大,而尤其是身处最发达城市的少数985高校在投入上左右逢源,发展上一花独秀或者说已经达到一骑绝尘的境界! 中国知名大学趋于大而全这个特点是近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和高等教育定向性布局的一个结果,它已经成型且日趋牢固。我一直在思考的是中国高校在往世界前列冲击的过程中这个结构性的特点有什么优势可言?会给自身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个人的猜测是放眼若干年以后,我们的高校中恐怕无法发展出一些像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这样的精品学校,也无法建立一些像杜克那样远离中心城市的一流大学,甚至难以建立顶尖的如医学、法律等小而精的专科大学。那么我们的世界一流高校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大而全不见得是坏事,如果规模和综合是我们眼下的基础,我们也许可以重点做交叉,未来新知识的产生将主要来源于学科交叉和综合。目前国际国内的高校都在将树状的运行模式改为平面式的运行方式,成立院际交叉性的研究院和中心,以推动创新。但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交叉平台与原有院系之间的成果分配和资源争夺始终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我们应该考虑穿越国外高校现有的发展方式和过程,进到下一步去 - 考虑推翻(至少一半以上的)现有学科布局,裁撤现有的系,大规模地成立全新的交叉学院并以此为基本管理单元实行滚动式发展和更新。举例来说 - 将一部分数学、物理和工程类专业学科组或教研室与医学或生命科学学科合并,成立医学工程学院等有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新学院,每隔几年作评价和调整。 未来的大学生都将是复合型人才,本科生双学位也许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人单位如果需要专一些的人才,就招硕士、博士。也许这样的新型大学跟社会需求对接得更好,也许这是我们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个立足方式。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772 次阅读|27 个评论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三大转型”
hxgwzu 2009-6-17 20:01
摘要 :从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要素角度,分析了我校实施推进三大转型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学校的转型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基本观点,并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学校在转型期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措施,认为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三大转型;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 推进三大转型 , 是我校从合并融合期的外延发展转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内涵发展这一新阶段提出的全局性战略任务,是从建设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与要求出发 , 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促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办学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必由之路。推进三大转型,就是要推进学校逐步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 , 由基础学科研究为主向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协调发展转变 , 由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科技文化创新、社会服务并举转变。 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当今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根据其内在和外在的条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藉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势下,大学间的竞争已非局限于一城一地一国。高等教育竞争力 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通过获取、整合和创造战略性资源,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成果水平、经济文化贡献、社会声誉等都构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但归根结底是其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文化创新能力 。 推进三大转型,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显著提高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推进三大转型的抓手。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龙头,这是共识 。因为学科是由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三类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的办学载体,是有生命力的科学范式,是大学进行知识创造、科技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载体。学科建设状况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也最终决定了其社会声誉、核心竞争力。 高校办学的特色与水平,必须立足于综合性水平的提高上。综合性大学首先表现为学科结构的综合性,其次才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 。因此,推进三大转型的战略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实现我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性跨越。围绕这个战略需求,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梯度推进,层级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和措施是符合我校实际的,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下一阶段,我校在学科建设上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继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集群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多学科发展的基本现状是,文理偏置无优势,工管积弱少特色。因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依据,继续推进学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尽快形成学科集群优势,发掘亮点,提高效益,是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要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学科发展有自身内在的扩张动力和逻辑路线,这是动能;学科发展也有外在的引力场,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这是势能。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努力促成这种转化条件的形成,争取蓄势而发,借势而上。要以学校 申报 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内在战略要求为动能,以主动对接温州、浙江乃至长三角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及区域的特色历史文化背景为势能,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形成学科集群优势,构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近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学科等的不断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是明证。 二、继续推进学科交叉,形成学科错位发展 作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是学科建设的途径,特色是学科发展的方向。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我校已经形成了人文、经管、理工、教育、法政等多学科发展的格局。但作为地方大学,由于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而显得底蕴不足,同时获取资源的能力又有限,导致学科综合能力不强,学科竞争力比较薄弱。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比较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的新局面。 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优选策略 。学科的错位发展其基本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合理定位来明确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省内外整个大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使命和责任;二是通过彰显优势和培育特色来实现学科发展的差异化,并以其差异化来对抗同质化。我校有化学与皮革化工学科的交叉、整合和差异化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我校的文艺学、民俗学等学科在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上也必将大有作为。 三、继续抓好队伍建设,造就高水平学科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队伍建设。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创新团队,是 教学研究型大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推进三大转型进程中,转型的实体是学院,因此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跟转型实体的行为价值取向相吻合,必须与转型实体的人才组织模式改进和水平提升的要求相适应。 学院作为转型实体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和水平地位,决定了其教育任务的战略选择集中于人才培养、科技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因此其行为价值取向可归结为:( 1 )耦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基础上,寻求部分研究领域的国内领先;( 2 )服务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承担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3 )归趋于学科综合性发展态势下,提炼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 目前我校部分学院在学生培养能力、教师科研能力、学科建设能力等方面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总体上各转型实体的学科基础还相当薄弱,广大教师缺乏强烈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归属感。因此,着力构建二级机构(学校学院)三级管理(学校学院学科)的人才组织形式是切合实际的,有利于强化学科意识。在此基础上缔结而成的学科创新团队,除了要完成团队建设的一般目标,如凝炼方向、形成梯队等外,还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如何使创新团队成为学校科技文化创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 2 )如何使创新团队成为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汇聚和培养的有效载体?( 3 )如何使创新团队成为学科交叉与融合,人才交流与合作的示范群体?( 4 )如何使创新团队成为区域科技文化创新体系中的引擎力量? 在学科创新团队的形成机制上,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自发 + 诱导模式,适合于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优势、特色研究方向;二是需求 + 愿景模式,适合于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前者强调自发,但需要学校提供精心设置的诱导机制,尤其是科研奖励制度、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必须有利于团队的形成和建设,以及团队目标的实现。后者突出需求,但需要学校、学院二级管理机构进行顶层设计,并为之提供中长期的发展愿景,例如培育成省部级的创新团队、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等,以及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优先安排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团队核心人物的遴选非常关键,要按领军人物的标准综合评价其学术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学术道德与威信。 建设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校既定的长期奋斗目标。推进三大转型,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第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学科建设作为抓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水平,以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打造我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闵维方,以改革开放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 中国教育报, 2008 - 10 - 24 ,第 3 版 . 刘向兵, 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 2 ), 143-148. 王文利,刘东岳, 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 19 ), 49-50. 钟秉林, 高等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转型 ,中国大学教学, 2004 ,( 1 ), 15-16. 孔建益,杨军,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差异化发展与错位竞争 ,中国高教研究, 2008 ,( 2 ), 69-71. Getting Hold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ree Great Transformations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ormation elements of university core competence, the ultimate inducement to promote three great transformations in our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essential view that it should get hold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basic ways and mean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have been expatiated from three aspects. It was considered that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and t ransplacement development are the only way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Key words: Three great transformations; Core compet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Transplacement development
个人分类: 杂谈|7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科建设与填表
llm 2009-5-6 21:34
刘亮明 (中南大学计算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如果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某位打字员,或者说为了争取诺贝尔文学奖而对打字员加大投资和奖励力度,大家一定认为是天方夜谭,可国内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且还不是小概率事件。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科建设,按常理应该将建设工作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二是抓好科研,创造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可偏偏这两个方面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而且会很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见到效果,脑子向来灵活的学科带头人们便想到了另一个捷径——填表。因为在中国,学科的优劣向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来评定的,与社会大众的意见基本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专家们主要是依靠有关表格材料来做判断分析的。如果表填得好,能讨得专家的欢喜,学科建设自然就能评个高分,这样一来学科建设的功劳自然就应归到了填表者,而与为填表贡献材料的人无关。最后领导再给填表者发个大奖,感谢他们对学科建设的巨大的贡献,这也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这样一来,就寒了那些为填表贡献材料的扎扎实实工作的孺子牛们的心,他们也难以总那么默默无闻地做贡献。于是乎,供填表用的材料就越来越少,这也难不到带头人和填表人,事在人为,真的不够假的凑。当假的材料能一次又一次从专家和领导的眼皮底下溜过,当造假者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表扬,造假就成了一种常态。这应该是当前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人分类: 书生意气|3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新: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
suqing1961 2008-3-28 13:15
创新: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 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科学技术进步历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重大跨越、重要发现和重大发明,无不与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继续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再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不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成为各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读罢200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2008)》(以下简称《系列报告》),笔者所得到的有益启示。 在2006年组织30个全国学会开展相应的30个学科发展研究基础上,2007年中国科协又组织中国物理学会等22个全国学会对相应的20个学科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并编撰、出版了相应的学科发展报告。 《系列报告》 由物理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热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天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能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畜牧兽医科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科学、车辆工程等20个学科的发展报告,以及 在此基础上编撰的《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72008)》(以下简称《综合卷》)共21卷组成,总计600余万字 。各学科发展报告通过 探索学科发展规律、报道学科最新进展、宣传学科研究成果,达到了跟踪学科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发展交流的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物理学等20个学科的发展报告,可归纳总结出这些学科发展的如下特点:基础研究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战略需求引领学科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潜能,成果应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交流合作增添学科发展活力。而贯穿于这些特点的主题词无疑还是创新基础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战略需求的满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支撑;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融合,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日益交流、合作,更是成为新兴学科衍生、最新科技成果产生的重要手段。 学科是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科的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科学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标志。 尽管《系列报告》所反映的物理学等20个学科的性质、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但综合分析这些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情况,我们仍可从中获得学科发展所应具有的某些共识:① 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倡导科学文化精神,乃是各学科健康、顺利发展的根本;② 鼓励原始创新,重视理论建树,乃是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占据国际前沿阵地的关键;③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乃是各学科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④强调以 思维方法、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为对象的方法创新,乃是各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客观要求; ⑤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乃是学科尤其是应用学科始终保持活力的根本;⑥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推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乃是各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⑦ 重视队伍建设尤其是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乃是各学科持续、稳步发展的保障。 《系列报告》并没有回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培育、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学技术也得以长足发展,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 , 创新文化的氛围还不容乐观,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分析 《系列报告》涉及的物理学等20个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这20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就很不平衡,大部分学科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强调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鼓励科技原始创新,关注学科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学科得以迅速发展,科技成果丰硕喜人,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一些学科 许多研究领域 整体还处于落后或跟踪状态,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数量还不够多,能够总揽全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够带领团队攻克国际前沿领域课题的领衔科学家的数量还很缺乏。还 有个别学科活力不足,过于封闭,相关的研究领域队伍建设滞后,因而发展缓慢,令人忧虑。为此,《系列报告》的《综合卷》专门强调,今后,我国各个学科期望有更高水平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领域期望涌现更多重大的科技突破,应该更加重视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 《系列报告》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不断提升各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能力,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具有非常重要和十分积极的意义。 创新,给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创新,各学科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3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