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臭氧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地磁北极加速向西伯利亚漂 “海水倒灌”会来吗?
杨学祥 2019-1-28 19:25
地磁北极加速向西伯利亚漂 “海水倒灌”会来吗? 2019年01月23日 07:58 扬子晚报   地磁北极从1900年开始向西伯利亚漂移的图示。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周刊报道, 地磁北极移动太快 ,“导致世界地磁学家采取罕见行动”,因为“他们意识到,不准确性已超出导航能够接受的(安全)误差范围”。   为了确保出入北极圈附近的船只、飞机和潜艇导航无误,世界地磁模型定于1月30日紧急更新。地球磁极在移动,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地磁北极漂移不罕见   据英国多家媒体报道,大约100年前,地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部海岸附近,如今已移至北冰洋中,正向俄罗斯西伯利亚方向移动。   地磁北极的漂移其实并不是新闻。早在19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地磁北极有漂移的倾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漂移速度变得更快,从每年约15公里增加到每年约55公里。2018年,地磁北极已经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了东半球。根据科学家预计,磁极每20万-30万年就倒转一次。然而,上一次已知的倒转发生在78万年前。   地磁模型要紧急更新   然而磁极的漂移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2015年才更新的全球磁场示意图原计划到2020年才更新,目前已经过时。因此地质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   这个新的全球地磁模型原本计划在1月15日发布,但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发布时间推迟到了1月30日。   根据对2015年全球地磁模型的一份报告,了解世界各地的磁偏角有助于磁场方位与真实地理方位的转换,从而为船舶、飞机、天线、钻探设备和其他设施提供导航服务。   影响全球导航系统   新的全球地磁模型将为各种导航提供参考信息,包括飞机、船舶上使用的导航装置,以及人们在智能设备上使用的谷歌地图。从导航船只的地理定位系统到手机跟踪器和地图定位,均以此为依据。不过地磁北极最近位置改变并不会影响生活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或中国北京等北极圈以外地区的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这对中低纬度地区没有实质性影响,不会影响到人们驾车”。   事实上,一些科学家对地球磁场的强度衰减感到震惊:2018年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简称PNAS)的研究称,他们发现了地球磁场在还没有翻转的情况下就已经减弱的证据。   这种减弱可能会导致磁场不稳定,从而影响与地球磁场有关的技术应用和发展,比如低地球轨道卫星上使用的电子技术。漂移的地磁北极也可能带来其他变化,随着它的移动,观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再过一百年,可能就会有不同于现在的北极光最佳观赏地点。”宗合   解读   地球磁场会发生南北极反转吗   地磁北极奔向西伯利亚,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电影里的那些恐怖片画面,如“海水倒灌”“火山爆发”等,会因为地磁北极的改变而产生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李晋斌副教授表示,地磁北极的偏移的确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担心“恐怖大片”的上演完全是多余的。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杨甜子   地磁场对人类有何作用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罩”,免受太阳辐射伤害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地磁场”的概念足够陌生。李晋斌告诉记者,地磁场已经存在了至少34.5亿年,它保护人类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地磁场可以有效阻止太阳风等粒子流长驱直入射到地面,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各类生命尽量少受宇宙射线等“外来入侵物”的伤害。同时,地磁场还能够为鸟儿、鱼类和人类提供导航,常见的雁南飞、鱼类洄游等现象便是因为地磁场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磁场更是隐形的帮手。手机上的指南针、智能地图导航,背后依赖的正是地磁场的指引。因此,地磁场的每一点变化科学家都密切关注。   地磁北极的不稳定移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由液态铁组成的外地核——称为“地球磁场”影响。根据2015年全球地磁模型的报告,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地磁北极的移动,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中的磁性矿物质,以及海水流动产生的电流,但这些影响与地球磁场相比非常小。   磁极“玩脱”了会发生什么?   并不会出现“海水倒灌的恐怖片”   “玩脱”的地磁北极,给科学家增加了不小的科普工作量。关于地磁场的流言四起,“南北极对调,要上演海水倒灌的恐怖片啦”,“南北极对调,指南针将来都要指北啦。”有人甚至怀疑这可能预示着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将要反转——就像大约78万年前发生的情况一样。   南航李晋斌老师解释,地磁北极的“漂移”,其实是以一种晃动的形式存在着,并不是流言里说的“南北极对调”。磁极“玩脱”之后,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变化。如人类的导航系统,它的正常使用是以世界地磁模型为圭臬。地磁北极发生变化后,世界地磁模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地球上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都与地磁场有着密切联系,地磁北极“玩脱”离了谱的话,未来出现“斜着长”的植物也说不定。   而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曾表示,地球磁极早晚会反转,“通过以前的观测可以知道,地球的磁极会有一个南北极互换的现象,但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不可能遇到这种事情”。   为什么会发生磁极漂移现象?   或与全球变暖以及磁流波异常有关   截至目前,科学家还在试图了解地磁北极向西伯利亚漂移的确切原因。   2013年,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地球磁场强度发生变动与极地冰盖增减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出现变化有关。这一研究成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   “地磁强弱等变化是极端气候屡屡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地球磁场保护地球大气和地表生物不受太阳风的袭击,地球磁场强度减弱或消失,地球大气将被太阳风刮走,地表生物将面临类似历史上出现过的大灭绝。”专家杨学祥指出,计算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两磁极的强度继续减弱,则来自太阳的粒子流便可能使高达40%的地球高纬度臭氧被破坏,每次的破坏时间将长达数月至一年之久,这也为南北极海冰融化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而《自然》杂志报道说:“像2016年发生的地磁脉冲一样,这可能涉及到地核深处产生的‘磁流’波(‘hydromagnetic’waves)。”有观点认为,地磁北极的快速移动与加拿大下方外地核内部的液态铁高速喷流有关。英国利兹大学的地磁学家菲尔·利弗莫尔表示,这股喷流似乎正在使加拿大下方的磁场减弱,使其无法与西伯利亚抗衡。   “地磁北极的位置似乎受到两块大规模磁场的影响,一块位于加拿大下方,另一块则在西伯利亚下方,”利弗莫尔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说,“西伯利亚的这块磁场正逐渐占据上风。”随着全球变暖,会有更多的通往俄罗斯和加拿大北部的航线被开辟,这也带来了潜在的致命问题。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地球物理学家阿诺德楚利亚特表示说:“磁极极点的快速移动使得这个区域的导航更容易出现大的错误。” 责任编辑:赵明 https://news.sina.com.cn/o/2019-01-23/doc-ihqfskcn958687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天里说晒太阳(2)高能射线为什么会被拦
fdc1947 2017-12-22 08:32
冬天里说晒太阳(2)高能射线为什么会被拦 老华:嘿!老温! 老温:你好!老华!请你继续说晒太阳的事情吧。 你上一次说到太阳辐射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电磁波成分,从能量的多少看,太阳辐射中间,可见光大概占一半,红外部分占大约43%,紫外部分约7%。 但是,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时,在 太阳光谱 上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小了许许多多,在 可见光谱 区减少至40%,而在红外光谱区增至60%。 我后来想了想,这些电磁波穿过了大气层就在成分上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定是电磁波与空气的分子发生了作用,而这 还是跟空气中这些分子的内在性质有关。 老华:老夫子很有些哲学家的眼光。事情正是如此。 我们地球的周围有一层大气层,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 氮气 (N 2 ) ,约占78%;氧气(O 2 )占不到21%; 氩气 不到1 % ;还有少量的二氧化 碳、 水蒸气 以及其他气体。太阳辐射的电磁波穿过大气层,各部分的百分比发生的很大的变化,确实是电磁波与大气中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缘故。而电磁波与分子的相互作用,依靠传统的力学和电磁学理论来解释就不够了,需要涉及到一点量子力学的知识。 老温:量子力学的理论听说很深奥,我能够理解吗? 老华:没有问题,并不深奥,况且我们也只是涉及一点皮毛。 我们上一次了解了电磁波,根据量子理论,电磁波可以认为是由光子组成,光子的频率对应于光子的能量,频率高的(也就是波长短的),能量就高。这样,对于一个光子而言,伽玛射线的能量最大,X射线次之,紫外线再次,可见光再次,红外线再次,如此等等。 为了了解 太阳辐射与大气分子的作用,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这些分子的结构。 老温:这个我还能够记得一些,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老华:好了,我们先说这些。就先拿氧气作一个例子。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每个氧原子由氧原子核和8个电子组成,这样,一个氧分子就是两个核以及16个电子。在正常的情况下,两个氧原子核相距约0.121纳米,电子在两个核周围的分子轨道上运动(当然这个轨道只是借用了像太阳系中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这个词,实际上并没有轨道,而只是指电子所处的状态)。这些轨道有不同的能量。打个比方,从能量的高低看,这些轨道所具有的能量,就好像一个梯子一样,一级一级的,底下的能量低,上面的能量高,称为能级。每一级上最多只能占两个电子。显然,分子体系的最稳定也就是能量最低的状态,就是电子占据着能量最低的那些轨道。当然,不同的分子就有不同的“梯子”。拿氧分子来说,它的最稳定状态,就是16个电子从“梯子”的最下面一级占起,每一级都占两个电子,但是,有点特殊的是,它的第8级与第9级能量一样,于是就在第8级和第9级上各占一个电子。 老温: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外面运动,不会发射出电磁波吗? 老华: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就是传统的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不同之处。量子力学认为,原子、分子处在一定的能量状态之下,电子的运动不会发出电磁波。只有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才需要吸收或发射电磁波。 比如,上面所说的能量最低的氧分子,如果其中一个电子接受了某一个能量合适的光子,就能够“跳”到“梯子”的一个较高的还空着的一级上去(比如,“梯子”的第8级本来就有电子,而第10级是空的,那么第8级上面的一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光子而跳到上面的第10级,但是要求这个光子的能量正好等于两级之间的能量差)。同样,如果“梯子”上较低的一级上还有一个“空位”,那么较高位置上的电子也可以“跳”下来占据这个空位,由于是从能量较高的位置上跳下来的,于是就会放出一个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恰好就是两级梯子的能量差。电子在“梯子”上跳来跳去,称为在分子轨道间“跃迁”。 老温:“跃迁”,就是跳来或跳去,这个名词很有些文绉绉。 老华:电子在不同能量的轨道间跃迁,一定伴随着吸收或发射光子。但是,当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后,分子体系的状态就变得不稳定了。 老温:为什么? 老华:打个比方,地上有相邻的两个凹,一个深一个浅。玻璃球放在较深的凹里,不容易跑出来,它的势能低;放在较浅的凹里,它的势能高,就比较容易滚到较深的凹里。所以,势能较高的状态就相对不稳定。 老温:哦,是这么个道理。 老华:越是稳定的分子,要让它的电子激发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也就是说,需要吸收频率较大的电磁波(还是打比方,地上的凹越深,要把凹里的玻璃球拿起来,就需要越多的能量)。 组成空气的主要分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非常稳定的分子,所以,要让它们的电子产生激发跃迁都需要很高的能量,一般都在紫外波段(可见光与红外线都不行,它们的能量太低)。也就是说,“梯子”中占有电子的轨道与空轨道的间隔很大,电子要想跃迁上去不容易,除非有合适频率的紫外线照射。 另一方面,“梯子”的顶部那些轨道的间隔却越来越小,最后是密密麻麻,当然,如果电子能够跳到那里,就容易脱落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剩余的分子就成为了离子,这种小分子的离子也是不稳定的。当然,要想让电子一下子跃迁到很高的能级上去需要得到很高的能量。 跃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上面说过的,引起跃迁的光子的能量必须与“梯子”上这两级的能量差相等,太多太少都不行,能量太多或太少的光子,都不能被分子吸收。但是,考虑到“梯子”上端的级差很密,所以高能量的紫外线和能量更高的伽玛射线和X射线都容易被分子吸收,把电子跃迁到很高的能级上去。 老温:那我看出来了,太阳辐射中那些高能量的电磁波就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截留,是不是? 老华:你说的对,正是如此。这样,高空中的一些氧分子就会吸收太阳辐射中那些能量较高的电磁波,即伽玛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 如果能量足够高,那么氧分子就会分解成为两个氧原子。这样,在高空中就会出现一些氧原子。 如果氧原子再遇到一个氧分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生成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O 3 )。而臭氧分子又会吸收另一种频率较低的紫外线,分解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氧分子。 经过千万年这样的反复循环,其结果是:一方面,在离开地面 20 —25 公里的高空,形成了一个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称为臭氧层;另一方面,臭氧层又会吸收和消耗了大量的紫外线。 就这样,经过了大气层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互作用,特别是穿过臭氧层之后,那些很高能量的太阳辐射,基本上被挡住了,大概只有百分之一的主要是能量较低(即波长较长)的紫外线能够到达地面。 老温:哦,这样我就有点清楚了。紫外线被挡住了,就减少了对我们生命的危害。据说紫外线对生物有伤害作用,医院里和一 些公共场所常常有紫外线灯,用来杀菌,开紫外线灯的时候,总是要求人们离开。我记得前几年有一个饭店里忘了关紫外线灯,使得在那里吃饭的人受了照射,报纸上报道过这件事情。 老华:你知道为什么紫外线会对生物有伤害作用吗? 老温:这倒不很清楚。 老华:我们的生物细胞都是由各种分子构成的,除了水以外,这些分子包括蛋白质、DNA、激素、脂质等等,都是有机分子。这些分子虽然比氧气、氮气分子复杂得多,但也还是分子,也是由各种原子核和电子构成,那些电子也在各自的分子轨道上运动。在一定频率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引起蛋白质、DNA等分子的电子激发跃迁,使分子变得不稳定。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分子会发生重构或者分解。如果照射强度大或时间长,就有可能引起细胞的遗传变异甚至细胞的死亡。这就是紫外线杀菌或引起癌变(皮肤癌等)的根本原理。我们把塑料绳子放在室外,有光的照射,不多天以后,原来很结实的绳子就“粉”掉了,用手一捻就成了粉末,这也是紫外线把塑料分子中的“化学键”打断了的结果。 老温:照你这样说,我们应当避免紫外线的照射了。 老华:不能机械的理解。要达到杀菌的效果,紫外线的能量要比较大(波长短)、照射时间长。至于致癌的问题,对于波长比较长的紫外线的照射,我们人体有一定的修复的功能。受到照射之后,皮肤会产生黑色素,防止紫外线的深入。当然,我们也一定要防止过量的照射,需要长期在阳光下工作或生活的人们应当避免阳光对皮肤的直接照射,或者在必须暴露的皮肤上涂防晒霜。 另一方面,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我们皮肤里的一种类固醇会转化成维生素D,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维生素。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我们的小肠才能够把食物中摄入的钙元素吸收进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一定会缺钙,吃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是要经常晒晒太阳,特别的老人和小儿。小孩子在长身体长骨头,需要最多的钙质,所以更要晒晒太阳,不要因为冬天天气寒冷,只是在家里“捂着”,那样是要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的。老人们钙的流失大,容易骨质疏松。所以,除了多喝奶补充钙质之外,也要多晒太阳。晒太阳,要尽可能把手、脸、头露在外边。带着手套、帽子,把围巾捂着脸,紫外线透不进去,晒的用处就不大了。 老温:看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要晒,又不能过头。古人所谓“过犹不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老华:哲学家说得极是。 老温:哎,我突然想起来,你刚才讲的紫外线被大气中分子阻挡的原理,说紫外线被分子吸收,引起分子中电子的激发跃迁。这里,好像有一个漏洞,那就是跃迁上去能量高的电子不也可以再跃迁回来而放出紫外线? 老华:老夫子厉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我们今天讲得又太多了,该回家了,这个问题下次再讲吧。 老温:好,下次再说,再见。 老华: 再见!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5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宇宙的狂暴死亡射线:人类会死于伽马射线暴之手吗?
热度 1 杨学祥 2016-8-10 04:37
宇宙的狂暴死亡射线:人类会死于伽马射线暴之手吗? 2016年08月09日 08:42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186   一次伽马射线暴相当于将半径一亿光年内的所有恒星全部集中到一起并将它们发出的光全部聚焦起来,形成一束可怕的“激光”并指向地球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分子,它们在地面附近对流层底部存在时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被视作污染成分之一。但在平流层高度上,它是抵挡太阳紫外线的防线,是生命的保护伞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现象之一,其在一秒钟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与太阳在其整个100亿年生命周期内所释放出的能量总和相当。   伽马射线暴所释放的能量是以电磁波束流形式定向发出的,这就意味着即便远隔数十亿光年,从地球上也依然能够看到非常明亮的束流信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观测到的全部伽马射线暴都产生于非常遥远的星系,但也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同样的现象也有可能在距离我们更近的地方发生——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将会瞬间被毁灭,没有任何预警可言。   地球是生命的家园,除了有水和合适的大气成分之外,地球磁场和大气中臭氧层提供的保护作用都让我们绝缘于宇宙空间的险恶环境。然而,一旦有来自外界强大得多的爆发现象出现,那么地球上的我们幸存下来的机会将会十分渺茫。   伽马射线暴(GRBs)是一类强烈伽马射线束流,其可以沿着对称的两个方向传播,形成持续或瞬时的伽马射线暴现象,它们是宇宙中最为狂暴的死亡留下的遗产。   持续性的伽马射线暴可以维持大约1分钟时间,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是由超新星爆发所形成的,那就是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塌缩并形成黑洞的过程。而瞬时伽马射线暴持续时间仅有数秒,一般是由双星系统中两个中子星合并事件所导致的结果。   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这样的双星系统中的两个成员星相互之间的轨道动能通过释放引力波而不断衰减并相互靠近。而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的值,它们就会无法避免地发生相撞并合并形成一个黑洞。   伽马射线也是电磁波,但是其波长短得多,因此其携带的能量要比我们日常接触的可见光强大的多。一个单个的伽马射线光子,其携带的能量要比100万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还要高,可以直接打断我们体内的DNA双链。   在地球上,我们不会受到严重的伽马射线辐射伤害,因为我们有厚厚的地球大气层和臭氧层保护。但一旦发生伽马射线暴,那么情况将会严重得多。   一次伽马射线暴相当于将半径一亿光年内的所有恒星全部集中到一起并将它们发出的光全部聚焦起来,形成一束可怕的“激光”并指向地球。因此可以想见,即便听上去相当遥远的距离上,如果出现一次伽马射线暴,那也将轻易终结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毫无疑问也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如果伽马射线暴发生在数千光年之外,那么当这道致命束流抵达地球附近时,其束流宽度将有大约100光年宽度,它将像强大的海啸摧垮海岸边脆弱的小渔村一样彻底摧毁太阳系。这样的时候,即便有臭氧层保护也将完全无济于事。   的确,臭氧层可以保护我们,但是它主要的作用是抵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一次强大的伽马射线暴将会彻底冲垮这道防线,从而让我们暴露于致命的太阳辐射之中。   臭氧层在自然界中的恢复过程将需要数年的时间,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太阳辐射将地球彻底“消毒”一遍,将地球变成一个不毛之地了。   由于伽马射线是以光速传播的,在它袭击我们之前,我们几乎是没有办法得到什么预警时间的。而当我们发现危险临近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地球上最复杂的生命将注定灭亡。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在大约4.5亿年前出现的奥陶纪大灭绝事件很有可能就与一次伽马射线暴有关,当时这场灾难造成了海洋中大约85%的生命被抹掉。当然,这一理论要想被证明也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也不要就此变得过于担心,因为发生这类事件的几率是很低的。在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中,每大约100万年会发生一次伽马射线暴事件,如果要想对我们产生影响,那么它的束流必须正好指向我们。因此,我们会死于伽马射线暴之手吗?或许并不会。(晨风) http://tech.sina.com.cn/d/s/2016-08-09/doc-ifxutfpf1575925.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9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贺新郎·氟利昂
热度 6 kongmoon 2015-3-20 12:40
夏日炎炎暑。 拷空调、频传热气,祸端谁主? 氟利昂衔寒之母,工罢谆谆诉苦。 妾本是、氯氟烷属。 性惰低毒难起火,善梳妆、气液双容睹。 常变貌,冷霜谱。 不该弃妾荒凉处。 逸高空、紫外线烈,粉身碎骨。 魂至平流生孤氯,臭氧合欢爱抚。 似露水、朝秦暮楚。 孤氯重生合欢续,臭氧层、空洞谁来补? 还弃我,见焦土!
个人分类: 化学|3879 次阅读|11 个评论
谢谢你的屁,以及其他和“屁”有关的事情
热度 16 陈安博士 2013-2-1 10:21
   真的很抱歉,北京刚晴天,俺就来谈一种不好的物质。 一    记得哪国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来着,说羊放屁是造成地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或者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具体不记得了,反正“屁”成为罪魁祸首,只是犯了这么大的一个过错,我们却很难抓住到这个家伙归案。 二    恐龙们是怎么消失的?    据说是恐龙们吃完饭不下棋也不打球,就蹲在那里猛放其屁,最后把整个群体都熏死了,所以,屁关系到物种的兴衰,不可不察。    这一观点改变了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消失的 时代这一论断,是个巨大创新。俺们看那些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电影,只见到恐龙的一泡屎比一个正常人的身高都高,放屁的话估计也是一次几百升,确实可怕。 三    人在动手术后,啥时候可以吃饭呢?    医生说:排气之后。    所谓医学上的排气,其实就是“放屁”。    我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故事会》上看到过这样一篇论文,说一个出租车司机载客后憋不住放了几个屁,结果几个陪一位老人回家的儿女听到屁声后喜极而泣,说“爸爸您放屁了。”让司机很不好意思。    后来下车时,老人悄悄对司机说:“我刚手术完,医生说放屁后就说明正常了,所以,儿女们就在等这个屁呢,您放了,虽然不是我放的,可是孩子们放心了,谢谢你的屁。”    搞得司机听后泪眼婆娑的,这是我看到的最让人感动的“和‘屁’有关的事”,论文编得不错,虽然有学术造假的嫌疑,可是造就造吧。 四    国内那些化工企业都是需要的,和放屁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同时也“排气”,只是排出来的这个气有点象“放屁”,是大家都不喜的,而且和医学上的排气还不同,基本都是无用的东西。    全中国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最近雾霾到处是,即便有人能跑出北京,也还是如孙悟空那般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些东西是不是那些企业“排气”造成的,我觉得十有八九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抱歉的事,这个因果关系证明起来比较困难,不过,北京奥运期间减少了排放后,又确实有效果的,看来这个因果关系至少从这个具体案例上看还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五    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相比,俺们提出陈氏猜想:草食动物放屁量更多。对于草食人类,应该也符合上述猜想吧。    素食家老蒋可能不同意陈氏猜想,会说这个很不“科学”,俺不管它了,因为雾霾比小狗重要。   我们只是想问:能在不放屁或者少放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吧?    仔细想了下现状,答案怕不容乐观,我们正处于能够吃饱草的状态,正准备转型为吃肉状态。或者我们如此描述一下:我们正得意于在打饱嗝的状态下频频放响蓝色的屁,如果只打饱嗝而不放,得意的神色要逊色多了。而如果只放而没有饱嗝可打,显然也不合适。 六   等地球再等来下一个轮回,人类已经如恐龙一般,成为下一代智慧生物疑惑的对象,也许他们会有这样的一个结论:人类不断放屁,终至地球灭绝,才迎来了一个新生。    谢谢人类!谢谢屁!
个人分类: 物论|3897 次阅读|34 个评论
氯氟烃浓度减少不是南极臭氧空洞缩小的唯一原因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0-26 04:58
氯氟烃浓度减少不是南极臭氧空洞缩小的唯一原因 杨学祥 日本气象厅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虽已扩至相当于南极大陆面积约1.5倍,但这也是1989年以来的最小面积。臭氧空洞的面积在今年9月扩大到2080万平方公里,这比2000年时观测到的2960万平方公里大幅缩小,2000年的数值是迄今观测到的最高值。气象厅解释说,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努力下,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浓度正缓慢减少;另一方面,气象条件发挥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南极的低温区域比往年减小,难以形成所谓的“极区平流层云”,这也抑制了大气层中部分化合物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减少了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6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7716.html 相关新闻: 作者:蓝建中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10-25 14:58:32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研究称南极臭氧空洞降至1989年来最小面积 日本气象厅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虽已扩至相当于南极大陆面积约1.5倍,但这也是1989年以来的最小面积。 据气象厅介绍,臭氧空洞的面积在今年9月扩大到2080万平方公里,这比2000年时观测到的2960万平方公里大幅缩小,2000年的数值是迄今观测到的最高值。 气象厅解释说,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努力下,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浓度正缓慢减少;另一方面,气象条件发挥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南极的低温区域比往年减小,难以形成所谓的“极区平流层云”,这也抑制了大气层中部分化合物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减少了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 日本气象厅臭氧层信息中心说,今后有可能再次出现比今年更大的臭氧空洞,南极臭氧层要恢复到1980年之前的水平,需等到本世纪中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877.shtm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11-25 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杨学祥 摘要: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关键词:南极臭氧洞,南极涡旋,高空气流,拉马德雷,暖位相,冷位相 1. 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据新华社伦敦2000年9月8日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1998年9月19日出现的,面积为2720万平方公里 。 2. 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1/3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臭氧洞的形成是由一些污染物引起的,例如过去常用于电冰箱和空调的含氯化合物等。在过去的6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2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1500万平方公里,是从1988年以来的最小数值。9月29日,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Paul Newman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200万平方公里。在今年9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1979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2002年9月19日电: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1987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CFCs)。《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2003年8月1日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1987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2004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火山活动的影响   c、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9-11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2.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3.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9日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4.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50年.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01日11时10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5.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50% 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2004-11-12 10:14:02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6.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7.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 39-48 8.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www.enviroinfo.org.cn/Climate_Weather/b04180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598.ht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6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771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426 次阅读|5 个评论
火山喷发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性影响
杨学祥 2012-7-14 11:43
火山喷发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性影响 作者:马瀚青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2 9:12:04 近日,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在冰岛召开关于火山与大气的专题研讨会,会上来自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科学研究中心(GEOMAR)的科学家指出,距今7万年前的尼加拉瓜火山喷发时释放了大量的溴和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这些气体足以到达平流层,并对臭氧层造成破坏性影响。 研究人员进一步阐述了火山喷发时这些气体是如何释放的。分析认为,这些气体在岩浆房里聚集在矿物晶体内,通过电子同步加速器的高压辐射,检测微量元素,包括溴等卤族元素。这样,研究人员可以估算出在喷发前岩浆房里的气体总量,也可以得知火山喷发后火山熔岩里的气体量。这个差值与现存喷发规模的现场数据结合,研究人员可以推算出火山喷发时溴和氯的释放量。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取14次尼加拉瓜喷发平均值,平流层中的溴和氯浓度剧烈上升,相当于2011年这些气体浓度的2~3倍。 而在2.45万年Upper Apoyo喷发时,就释放了1.2亿吨氯和60万吨溴至平流层。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工作就是要调查这些火山气体对臭氧层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并且在中美洲活火山区未来火山喷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马瀚青) 《中国科学报》 (2012-07-12 A2 国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866.shtm 我国科学家杨学祥提出新观点:臭氧空洞“元凶”是太阳风 太阳风是一种高能粒子流,穿越地球磁层后,沿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并与臭氧结合成水,进而破坏极地臭氧层。 本报长春6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周长庆、本报记者高景泰)长春科技大学教授杨学祥最近撰文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氟利昂。 杨学祥一直从数学模式的视角进行地球科学理论研究,迄今已出版一本专著,发表论文50多篇。目前他正在从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地球演化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上述观点是在他与同事合著的论文《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空洞》中提出的,并发表在今年第5期《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最近,这一新观点经新华社向世界播发后,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一些华文报纸纷纷采用,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几乎全文转发了新华社英文稿。 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南极上空出现巨大臭氧空洞,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臭氧空洞早已产生,并一直在稳定、逐步地扩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30年代以来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造成的,其释放出的氯离子破坏臭氧分子,从而使臭氧浓度急剧减少。 杨学祥认为,人类使用氟利昂是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依据不足。他说,事实上,北半球的大陆面积和人口占全球的大部分,人为产生的氟利昂也集中在北半球。如果是氟利昂的原因,则臭氧空洞应该出现在北极而非南极才能解释得通。 他在论文中指出,有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 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 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其中,太阳风是地球臭氧空洞的“元凶”。 太阳风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高能粒子流。当彗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及光压、太阳电磁辐射将彗星的彗发物质吹走,形成一条背光的彗尾。同彗星一样,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在趋近太阳时,也会产生大气的背光运动并丢失一部分质量。行星大气的演化为此提供了可靠证据,如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大气极为稀薄,离太阳较近的类地行星原始大气早已消失殆尽。而离太阳较远的类木行星都有浓厚的大气,成份以原始大气氢和氦为主。 杨教授说,由于受地磁层的保护,太阳高能粒子中每年仅有一小部分穿越地球磁层,并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由于高能粒子中以氢元素为主,到达两极后容易和臭氧结合成水,所以它首先破坏的是两极的臭氧。根据计算,进入南极的太阳粒子比进入北极的多6.6%。还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地磁偶极矩减少了5%,造成对地球的保护能力下降,使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逐年扩大。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大气层每年消耗掉地球臭氧含量的10%,但由于地球上生物的作用,使一部分二氧化碳变成氧,使消耗的部分得到弥补。 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在冬至前后时,南极圈更多地处于太阳光照射下。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南极的大气产生背光北移运动,因此大气层变薄,大气质量(包含臭氧)大量散失到太空中。 根据杨学祥的研究,地球南半球是个逐渐开裂的半球(北半球则是压缩半球),因地壳的开裂喷发出大量包括卤素在内的地下气体,更直接地消耗了南半球的臭氧含量。地球产生的卤素比人类制造的氟利昂多得多,我国天山火山6千年前的一次喷发释放出相当于人类170多年制造的氟利昂的总量。他强调说:“这并不是说,人类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制造和使用氟利昂。事实上,人类减少使用氟利昂,更好地保护环境,会对臭氧层保护起到积极影响。” 为什么北极上空没有形成臭氧空洞?杨教授解释说,在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从而产生北半球上空大气的背光南移,此时地球远离太阳而进入远日点,所以北极大气背光南移规模变得更小,不足以产生臭氧空洞。 他指出,“臭氧空洞是个动态的、在两极之间进行漂移的自然过程。”由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近日点和远日点相互变化周期为2.1万年。所以臭氧空洞有一半时间即1.05万年在南半球,另一半时间在北半球。根据天文资料计算,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到公元l1500年将与夏至重合。杨教授说:“南极臭氧空洞正在向北方移动,1万年后臭氧空洞将出现在北极。这一重大环境变迁应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科学时报》1999-6-30 第二版 http://www.envir.online.sh.cn/info/np/file.asp?file=996-30-80.txt 臭氧洞并非人类独创:火山爆发曾创造史上最大臭氧洞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臭氧洞,火山,生物灭绝,恐龙灭绝,科学假说,实践检验,自然规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表示,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2.51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 这个臭氧洞环绕在地球赤道周围,向北最远延伸至葡萄牙中部,向南最远延伸至阿根廷南部。它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喷发导致当时地球上出现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惨剧,加速了无数动植物种群走向灭亡。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6倍。这些曾在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10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作恶时间要更长一些。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 。 众所周知,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侏罗纪,恐龙家族曾在生物界称霸一时。但到了距今约6千万到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这些“霸主”们却都神秘地灭绝了。俄罗斯科学院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基里洛娃博士指出,近年来,俄科研人员在俄远东的昆杜尔地区和布列亚河附近等4个地点发掘出了大量的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专家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发现,很多恐龙的骨骼化石上都留有该恐龙生前曾长期肢体溃烂的证据。俄专家将上述发现与本地区的地球历史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观点: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基里洛娃介绍称,在白垩纪时期,太平洋中部曾发生过规模极大的海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海水涌向了陆地,部分地改变了恐龙的生存环境。 规模如此之大的火山喷发必然会生成大量含碳气体,这些气体足以严重改变地球大气成分,使大气中出现超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这样,阳光中的紫外线就会肆无忌惮地穿过“空洞”射向地球。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不但能使恐龙的肢体上产生病变和溃烂,而且还能够影响食物链和改变地球气候。对于适应能力不强的恐龙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此后,火山爆发的影响逐步减弱,海水开始退却,含碳气体排放量急剧减少,臭氧层空洞逐渐消失,地球气候再次大规模改变 。   杨学祥教授在1999年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五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题目为《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空洞》。在这篇论文里,杨教授指出,有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 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 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杨学祥认为:"人类使用氟利昂是造成南极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的观点说不通。"他说,事实上北半球的大陆面积和人口占全球的大部分,人为产生的氟利昂也集中在北半球。如果是氟利昂的原因,则臭氧空洞应该出现在北极而非南极才能解释得通。他说,太阳风才是地球臭氧空洞的"元凶"。太阳风是一种高能粒子流。由于受地磁层的保护,太阳高能粒子中每年仅有一小部分穿越地球磁层,并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由于高能粒子中以氢元素为主,到达两极后,最容易和臭氧合成水,所以它首先破坏的是两极的臭氧。   根据杨教授的研究,地球南半球是个逐渐开裂的半球(北半球则是压缩半球),因地壳的开裂喷发出大量包括卤素在内的地下气体,更直接地消耗了南半球的臭氧含量。地球产生的卤素比人类制造的氟利昂多得多,中国的长白山火山六千年前的一次喷发,释放出相当于人类一百七十多年制造的氟利昂的总量 。 科学家刚刚宣布:“一切结果都证明了蒙特利尔国际协议和它的修正案成功抑制了臭氧的消耗” ,接踵而来的却是2006年南极臭氧洞接近历史最大水平 ;世界减排二氧化碳的呼声日益强烈,却又遭遇甲烷自然排放高潮而处境尴尬 。正如我们前几天所说,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 。 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2006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2.51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6倍。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最近在对俄远东地区的4处已被发掘的“恐龙墓地”进行研究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密切相关。事实证明,人类并不是制造臭氧洞的元凶。 参考文献 1.任秋凌。2.51亿年前火山爆发曾创造史上最大臭氧洞。2007年06月05日 07:28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7-06-05/07281545156.shtml 2.回春。俄罗斯专家研究:恐龙灭绝与臭氧层空洞有关(图)。 腾讯科技。2007年5月22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sci.ce.cn/funny/03/200705/22/t20070522_11445294.shtml 3.我国科学家指出太阳风才是臭氧空洞元凶。1999年6月29日 11:20 华声报 http://tech.sina.com.cn/news/ology/1999-6-29/1283.shtml 4.毛黎。低平流层中臭氧恢复还有外因 一半归功于人类氟氯化碳排放的减少。气象港-快讯。2006年5月31日。朝霞*自科报网---科技日报 2006-5-31 http://qxg.com.cn/n/?cid=0fc=ndnid=6112 5.黄龄。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 已逼近历史记录。2006年9月30日。气象港。朝霞*自腾讯科技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8056 6.群芳。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此消彼长”。2006年9月30日。气象港。朝霞*自科学网--科学时报 2006-9-29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8060 7.杨学祥. 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 2006-9-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966 8.杨学祥. 2006年南极臭氧空洞的范围达到创纪录的原因. 2006-10-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0763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4405.html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598.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灾害脆弱性、灾害易损性杂谈—灾害昨就脆弱啦?易损者究竟何物?
热度 1 hillside 2012-7-13 21:04
  “灾害脆弱性”、“灾害易损性”这一对搭档,乘地球伤风、咳嗽之际,近年频频露脸。   地球人一直以为地球是铁打的金刚,想不到西方名医率先发现:先是愈合无望的皮肤溃疡(臭氧层空洞),再是全球变暖闹腾的非典型性低烧、疑似高烧。冷不丁还打些地震摆子,偶而还玩些海啸啥的深呼吸、飓风型的大喘气。   地球脆弱性是人类长期未曾预料的、也不愿接受与面对的地球变性。然而,地球出现的症状又不能视而不见。地球也脆弱咱地球人只好认了。   灾害脆弱性想说啥我倒是大体明白,只是纳闷为什么不“有话好好说”。   地球脆弱?将心比心,所谓盖亚假说已经称之为地球生命体,咱信了。   灾害咋脆弱?我就整不太明白了。   “灾害脆弱性”、“灾害易损性”说是搭档,其实都是英文小生“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的大名、小名罢了。   谁脆弱?谁易损?地球及其子民也。说灾害脆弱,只能惹得“灾害”嗤嗤的笑。   此处引用英文网站 www.waterdisaster.org (水灾站点)对脆弱性的如下描述:    Vulnerability refers to the susceptibility of a community to a hazard and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 including physical,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at adversely affect its ability to respond to hazards or disaster events. The community and its members may or may not be contributing intentionally or directly to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However, altogether, they create factors and situations that defin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Vulnerabilities can be manifested as physical, social, or attitudinal vulnerability. The disruption of a community can reduced if it is better prepared, e.g. if there is suitable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systems and coordination. Poor countries and citizens are always more prone to disasters through their greater vulnerability to hazard and risk than higher income countries and citizens. For example, epidemics within poor communities often increase during and after hazardous events such as floods, droughts and cyclones.   以科学网2012-4-25的一则新闻为例:“研究提出自然灾害易损性预测评估方法”,报道所附的英文原名为“A Bayesian method to mine spatial datasets to evaluate the vulnerability of human beings to catastrophic risk”。可以看出,该论文原文标题直言人类的脆弱,中文标题摇身一变就成了灾害的易损与脆弱了。   可以看出,脆弱的并不是灾害,而是地球系统及诸位成员们。脆弱性只是地球系统及芸芸众生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具体如何翻译为妥我也没有合适的想法,只是有些初步的考虑,如“对灾脆弱性、承灾脆弱性、抵灾脆弱性”等,这些近乎鲁迅先生所说的硬译,但意思尚在,然而距“达雅”则颇有距离。
个人分类: 生态环境述评|75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抗菌技术引领中国冰箱产业大升级
greenbz 2011-5-6 19:35
  中国冰箱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无氟替代技术到二十一世纪初的高效节能技术、除菌保鲜技术,再到今天的抗菌除菌电冰箱国家标准的出台,演绎出一幕幕惊世骇俗的经典大戏,业内三次核心技术的升级更像三级火箭推进器,把冰箱业工业文明化的进程一步步推向新高峰;从保护大气臭氧层、关爱地球人类家园的冰箱无氟替代绿色浪潮,到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冰箱节能升级绿色风暴,再到关爱人类健康、关注食品安全卫生的除菌保鲜技术诞生的冰箱业健康革命,中国冰箱业把工业文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演绎得如春风化雨般落地无声、滋润万物!   中国冰箱业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创作了令世界冰箱业发聋振聩的绿色交响三部曲:   一、无氟替代 掀起业界绿色浪潮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广泛用作冰箱、空调制冷剂和发泡剂的氯氟烃物质严重消耗了大气中的臭氧,北极上空臭氧层损失30%,南极上空达到50%。大气中臭氧每减少1%,照到地面的紫外线即增加4%。紫外线大量辐射地球不仅导致人类皮肤癌、青光眼等疾病增加,而且会破坏地球生态平衡。长此以往,到21世纪中期,臭氧层的70%将有可能遭到破坏,紫外线大量辐射地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   面对这种世界性环境灾难,联合国出台了一系列公约,禁止和限制生产氯氟烃物质。我国政府也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2005年底全面禁止生产含氯氟烃冰箱。无氟替代成为摆在中国冰箱业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攻克的重要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1998年2月份公布的《中国家电产业研究分报告》中指出:“从1995年年底以来,冰箱市场的最大变化是绿色环保冰箱的异军突起以及冰箱厂家广泛地实施CFC替代。按《蒙特利尔议定书》中,中国政府的承诺,中国将在2010年最终淘汰氟立昂,但由于冰箱厂家的压力以及保护环境等因素的考虑,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将最终期限提前到2005年。从技术的角度看,CFC替代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目前的多种替代品中,还没有一种其综合性能指标能达到原有氟立昂的水平;从经济的角度看。氟利昂替代需要大量投资,并使产品成本普遍有所提高,从而加重企业和消费者两方面的负担。尽管如此,发展绿色环保冰箱仍然对厂家和消费者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从消费者方面看,绿色环保冰箱符合国际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环保观念,因而视其为新的替代产品,同时,消费者担心,因为绿色环保冰箱走进家庭,未来的非环保冰箱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从厂家方面看,绿色环保冰箱是一个迅速成长的细分市场,其发展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筹码。”   说起中国冰箱业第一次技术升级无氟替代,不能不提及深居内陆当时在业界排名并不靠前的河南新飞电器。正如中国社科院1998年2月份公布的《中国家电产业研究分报告》中所说:“在目前的冰箱市场上,海尔和新飞是最早和最成功的2家进入者,特别是新飞借其无氟生产线投入批量化生产的优势,被中国环境标志委员会认定为国内生产环境标志冰箱第一的企业,其产量排名由1995年的第六迅速提升至1996年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也由7.67%猛升到13.13%,新飞冰箱也一举在绿色冰箱这一细分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至今年初,新飞已经完成了对其所有生产线的无氟利昂技术改造,而且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新飞投资4.2亿元于1996年1月建成年产60万台全无氟绿色冰箱生产线,成为中国第一条最大的无氟冰箱生产线,新飞掀起了中国无氟冰箱的绿色消费浪潮,并推动了中国冰箱业的无氟化进程。   二、高效节能 刮起业界绿色风暴   继1996年国家推行无氟替代冰箱技术升级以来,冰箱行业的第二次技术升级是由国家新政策出台带来的巨大震动。2002年5月份已获通过的《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中国节能冰箱新标准(即业内统称的“节能冰箱能效标准”,以下简称“节能标准”)于2003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整个行业格局的影响似乎更为深远,将大大加速冰箱行业的洗牌。而中国冰箱业的第二次技术升级则无独有偶,又被国内几大家电圈边缘化的河南新飞电器拔得头筹。新飞对冰箱的节能技术又不惜投入重金研发、推广,2002年在国家冰箱能效标准(03版本)出台前,新飞又在冰箱行业率先推出欧洲能效A+系列冰箱,2003年又推出了更节能的欧洲能效A++冰箱为国内领先,并获得“联合国节能进步奖”。 2003年,以欧洲能效A+为代表的新飞节能冰箱的销售量就超过百万台,新飞刮起了高效节能冰箱的绿色风暴,成为当年国内冰箱市场的大赢家,新飞凭此业绩跃入国内冰箱行业前两强。各厂家你追我赶上节能,国内冰箱节能记录不断被刷新。   当时与新飞持同样想法的,还有海尔、西门子等品牌,其中海尔据称已有6种型号通过了欧洲的A+节能标准。分析人士认为,在当时海尔和新飞之所以倾力发展节能冰箱,是要抓住时机全力抢占节能冰箱这一市场制高点,力求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先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对中国冰箱节能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通过冰箱节能技术的推动和市场拉动,通过激励计划,在1999年到2005年几年间,我国冰箱能效水平提高了28%点几,冰箱的型号,产销量的比例都不断增加,我们能效标准水平也是国际一流的。”   三、除菌保鲜 发起业界健康革命   与冰箱业前两次技术升级不同的是,第三次技术升级的引爆点是一次全球性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即令人谈虎色变的2003年全球“非典”大流行。随即中国家电业推出了诸类标称杀菌、消毒功能的应消费者所急的家电新品,但许多则是昙花一现,万里长城今犹在的当属新飞2004年获7项国家专利的全方位立体动态除菌技术在其节能冰箱上又叠加此除菌技术应用的力作——新飞“双冠王”节能、除菌冰箱,新飞又率先发起了冰箱业的健康革命。它突破了传统抗菌冰箱只是在内壁、把手等处采用抗菌材料,或是在冷藏室内安置简单的除臭装置的被动单一抗菌模式,采用了紫外线除菌、臭氧除菌、钛光除菌等7大专利、多项综合除菌科技,立体除菌,追逐除灭空气中的细菌,除去食物上的细菌、分解臭味,有效延长食物保鲜期。2010年,新飞双冠王冰箱的升级版——融高效节能、除菌保鲜、光和增鲜等综合科技于一身的 “荷塘月色”系列冰箱,摘取了当年中国家电业的“哥德巴赫皇冠上的明珠”——中国家电最佳技术创新大奖,此类冰箱良好的节能、除菌、除臭保鲜效果,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特别青睐,连续多年荣登国内冰箱市场畅销机型号榜单。   2007年,新飞主导编制了国内外第一个冰箱杀菌标准,并上升为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标准,再一次推进了中国冰箱业除菌保鲜的技术升级进程。   2009年3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由中国家电研究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起草,新飞、海尔、格力、美的、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等企业和单位共同参与。   2011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电冰箱的特殊要求》(简称冰箱除菌国家标准),同期发布的还有空气净化器、空调、洗衣机的除菌标准,以及家电用抗菌材料的除菌标准,并将于今年9月15日起同步实施。这些标准是2009年3月1日起实施的家电除菌标准通则——《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的细化标准。这批标准的发布,表明我国家电除菌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冰箱除菌国家标准也着重规定了具有抗菌功能或同时具有去除异味装置的电冰箱 (以下简称抗菌电冰箱)在抗菌、显著阻碍真(霉)菌生长、消除异味功能方面的卫生要求、检测方法和标志。其中,对抗菌要求为:抗菌电冰箱或其应用抗菌材料生产的主要部件(接触时间18小时-24小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应大于或等于90%;应用防霉抗菌材料生产的主要部件,防霉等级应为0-1级。对除异味要求有:对甲硫醇的吸附或分解率大于或等于90%;对三甲胺的吸附或分解率大于或等于90%(以甲硫醇和三甲胺代表电冰箱中存在的异味气体)。有害物质泄漏要求为:抗菌电冰箱的净化装置本身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应符合相关要求;电冰箱门开启时,紫外线发生装置应停止工作。参与冰箱除菌国家标准起草的新飞电器新技术总监肖建军博士把新国标概括为冰箱冷藏室内胆的“两除一达标”标准,即除菌、除异味、冰箱内胆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能超出国标。他表示:虽然新国标,只是对冰箱的内胆进行了“两除一达标”要求,还没有对冷藏室空间、食品表面等进行除菌要求,但无论如何我国在冰箱除菌技术方面总算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他坚信有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它还会逐步完善、升级,进而带动、促使更多厂家冰箱除菌技术的逐步升级,以达到对冷藏室空间、食品表面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动态除菌的要求,更好的呵护消费者的食品保鲜安全。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天灾、人祸交加,使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等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此时国家出台冰箱除菌标准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行业的范畴,对冰箱业本身而言则更加任重而道远。正可谓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冰箱业三次核心技术升级,推动了中国冰箱业工业文明化的进程和整个中国冰箱产业的大升级,而历史从来就是由人民来创造的,促进中国冰箱业三次核心技术升级的推手,也恰恰是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正如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所言:目前家电产业倡导的核心概念是推动消费升级,目前消费观念已由“买得起”转向“买得好”,这也促使中外厂商都从节能、设计等角度着手升级产品。
个人分类: 行业观察|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学人写的情书
热度 1 warlong 2011-4-24 22:53
地学人写的情书 卞勇 你是沙漠中的绿洲,滋润着我干涸的躯体。 你是热带风暴的中心,我在你周围激荡澎湃着。 你是风沙和流水,把我的心一点一点侵蚀,让我毫无反抗能力。 你是地球上的生命, 我愿成为臭氧层,为你吸收紫外线; 我愿成为地磁场,为你阻挡太阳风。 我对你的爱, 大如温盐环流,横跨三大洋表面底层,无所不包; 细如微体化石,记录每一个爱你的细微信息。 我会及时知晓你的心情,就像监测地震那样迅速。 我会全面了解你的性格,就像勘探矿藏那样细致。 我相信我们的爱会像宇宙一样亘古不变。 即使经过多少次构造运动,沧海桑田,我们仍能在沉积或俯冲过程中相见,再次融合。 即使我们的未来就像ENSO那样难以预测,我们相爱的心仍会像信风那样坚定不移。 即使我们被风和水媒介的搬运分隔两地,我们仍能通过遥相关找到对方。 我希望和你一起, 飞到青藏高原上空,借着南亚高压的动力翱翔天际; 深入古登堡面,沿着地幔对流漫游于地球内部; 乘坐火箭到太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不问世事,朝夕相对。 就让我对你的爱,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加而升温吧! 就让我对你的爱,在太阳中微子爆发之前修成正果吧! 就让我对你的爱,在黄土、冰芯、石笋、树轮的见证下永恒吧! —– 可以猜猜她是研究什么的~就在这里面
个人分类: 地勘驴歌|16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热度 3 杨学祥 2011-4-21 19:12
点评: 冷静看待人类对南极臭氧洞修复的胜利 2011-4-7 06:2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0364 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文/吴慧雯 杨杰(实习) 标签: 北极 臭氧 在北极形成的臭氧层空洞,不仅会影响整个北极的食物链,一些臭氧含量低的云团,还可能向南飘移,到达中国或俄罗斯边境,直至美国纽约,导致当地紫外线辐射上升,增加人们患皮肤癌的风险。 4月初的北极,天空中显现出大片绚丽的云层:各种色彩分层平铺在天空中,仿佛一条被拉伸得极宽的彩虹,横贯在北极皑皑冰山之上。 4月5日的维也纳,在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年度会议上,德国气象学家马库斯·雷克斯提交报告时指出,北极正在形成一个臭氧层空洞,而在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稀薄程度,在历年的观测记录中“史无前例”。而在北极上空出现的彩虹云,正是和臭氧空洞有关。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持续性的观测仍在继续。一些臭氧层含量稀薄的云团正从北极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扩张,导致芬兰紫外线发射水平激增;在未来,这些云团甚至会到达中国或俄罗斯的边境。臭氧稀薄的云团,将直接导致当地紫外线辐射超过平常水平,雷克斯在报告中警告,在未来,人们需要注意紫外线导致皮肤癌风险的增加。 第一个北极臭氧洞被发现 虽然直至4月,气象研究者才开始逐渐承认,北极上空已经开始形成一个臭氧层空洞,但关于这个臭氧层空洞的猜测,以及对北极平流层中臭氧层的监测,却是从3月就开始了。根据北极30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北极平流层有40%的臭氧被破坏,而此前的记录为30%。 “整个3月份,在北半球的欧洲和北极之间,Envisat环境监测卫星监测到,北极臭氧含量已经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欧洲航天局指出。在雷克斯提交的关于北极臭氧空洞的报告里,其中不乏欧洲顶尖权威机构的论证,除了雷克斯本人所属的德国阿尔佛雷德·韦格纳极地及海洋研究所外,还有欧洲航天局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支持。 而雷克斯本人则认为这是一场空前的臭氧层损耗过程:“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我们正在等待进一步消息。”雷克斯说。 而差不多就在欧洲发布这一臭氧层损耗报告的同时,中国气象局也监测到相同情况。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接近臭氧洞的上限标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杨忠东表示,目前,这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还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规模的臭氧洞。 臭氧杀手氯氟烃 虽然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的规模,但导致北极上空臭氧洞形成,原因还是氯氟烃,和当年在南极上空“制造”出臭氧层空洞的化学物质一致。北极上空彩色云层,正是平流层中臭氧减少后,一部分含氯的化学物质被激活,呈现出的色彩。 马库斯·雷克斯解释,氯氟烃进入上层大气后会分解成氯原子,汇聚在十几公里直至20公里高的平流层中,当它被阳光激活后,就会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而自己却保持原状,所以往往很少量的氯原子,就会导致大量臭氧层丧失。 低温天气可通过极地同温层里的“美丽”云团加速这一过程,一旦同温层的气温下降到零下78摄氏度时,这种“美丽”的彩色云层就会出现,为氯物质提供“温床”,积聚这些臭氧杀手,令臭氧层变得稀薄。 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大气化学家西蒙恩·迪尔梅斯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北极的臭氧洞会增长多大,因为这一过程还在继续。” 然而早在1985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之后,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就已经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用其他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来代替它。去年联合国还曾发布《2010年臭氧层消耗科学评估》,宣布地球大气臭氧层已停止损耗,不再变薄,到本世纪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然而事实却是,北极上空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臭氧低值区。 但雷克斯也表示,去年冬天臭氧浓度下降并不意味着《蒙特利尔议定书》未起作用。他说:“有人可能会误解,会问我们已经禁止使用氯氟烃了,为什么这项举措似乎并没见成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因为氯氟烃会在大气里停留很长时间。” 从北极到纽约 在北极,臭氧层空洞会导致更多阳光照射地面,让海洋藻类的生长速度变慢,使较大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匮乏,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而气象学家们更担心的,则是臭氧层稀薄所引起的紫外线伤害。 臭氧层像一条巨大的毯子,笼罩在距离地面大约20公里的上空,阻止太阳释放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大降低晒斑和皮肤癌风险。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虽然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大规模的臭氧洞,但由于北半球人口密度远高于南半球,臭氧低值区覆盖的范围内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比南极臭氧洞更为严重。 雷克斯表示,紫外辐射增加会影响北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但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臭氧含量较低的空气云团借助北极涡旋,向南部人口密集区扩散。这些空气云团可能会飘移到北纬40°到45°的地方,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新疆地区都在范围之内;如果这些低臭氧云团继续向南移动,最远甚至会延伸到意大利北部和美国纽约的南部地区。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迪尔梅斯表示,迅速移动的涡旋可能会持续整个4月份,此时天气已经转暖,人们在室外呆得时间会更长。 迪尔梅斯说:“不过对人们来说,及早知道今年春天的臭氧浓度可能会更低也算是件好事。这样你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皮肤,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雷克斯表示,由于涡旋在不断移动,因此,一些地区出现的臭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团仅会持续数天。 声明: 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链接: http://www.bundpic.com/link.php?linkid=14159
个人分类: 备忘录|27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探索战神玛尔斯
kejidaobao 2011-4-7 16:07
火星属类地行星,因其鲜红色外表在古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战神玛尔斯,希腊神话中被看作战神阿瑞斯,中国则称之为荧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甚至认为火星上存在“火星人”。随着人类发射的火星飞行器的探测成功,打消了火星上存在着生命的想法,但对火星的探测兴趣仍然不减。其原因在于,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其特征在许多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探测火星对于研究地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6年,美国天文学家Carl Sagan在给NASA的报告中列举了探测火星的众多理由:例如,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索的最近的行星;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与地球的气候相似,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有海洋,探索火星气候变化原因对保护地球的气候状况具有重大意义;火星有一巨大的臭氧洞,使太阳紫外线无遮拦地照射到火星上,将有助于了解一旦地球臭氧层消失地球的极端后果;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绿洲,绿洲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生命的存在形式,寻找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生命化石,是行星探测中最激动人心的目的之一;从长远看,火星是一个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 第一个探测火星的是1965年的Mariner 4飞船,之后是1976年的2个Viking飞船,1997年Mars Pathfinder飞船成功登上火星。进入21世纪,为探寻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加速了火星探测器的发射。2002年ESA的Mars Express,2004年NASA的Spirit和Opportunity,2007年NASA的Phoenix先后飞赴火星,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建造的“萤火一号”也将于2011年奔向火星。40年来,人类已陆续发射了40多个火星探测器,获取了一定的科学探测资料,对火星内部结构、表面、大气和电离层也有了一定认识。 《科技导报》2011年第10期第64—70页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史建魁等的“火星探测研究结果分析”一文,结合目前火星探测和研究的现状,对火星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意义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封面图片为激光高度计探测到的火星表面地形。本期封面由金功博设计。 (本刊记者 朱宇)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农用熏剂MeBr对大气臭氧层会带来威胁
热度 1 zhpd55 2011-3-12 08:16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 March 2, 2011, DOI:10.1021/CEN022411134631 Taming Methyl Bromide Pesticides: Researchers use a two-pronged strategy to prevent the fumigant from escaping into the environment Valerie Brown STRAWBERRY FIELD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roperly constructed tarps could be used to trap and degrade methyl bromide. Methyl bromide is a popular agricultural fumigant that can kill fungi, insects, weeds, nematodes, and bacteria. Unfortunately, it also depletes stratospheric ozone. Now researchers have devised a plastic film that reacts with or captures most methyl bromide before it enters the atmosphere ( Environ. Sci. Technol. DOI: 10.1021/es103713k , Methyl Bromide-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pdf ). When planting crops such as strawberries, farmers fumigate their fields by injecting methyl bromide into soil. The United Nations' Montreal Protocol placed restrictions on methyl bromide, and the U.S. planned to phase it out by 2005. But because no substitute has such wide efficacy, exemptions allow methyl bromide use on certain crops. Attempts to limit methyl bromide's escape into the environment have included applying plastic tarps to physically hold the fumigant in the soil, or applying a reactive compound to the soil to degrade the pesticide. But the two approaches had not been combined. So Richeng Xuan , Scott Yates , and colleagues at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placed soil spiked with methyl bromide in a stainless steel container and covered it with a three-layer film. The film's outer layers were plastic. Its middle layer was tissue paper infused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ammonium thiosulfate. The chemical reacts quickly with methyl bromide to produce methyl thiosulfate and bromine, which Xuan says are easy to trap and remove. The scientists found that after 72 hours at 40 °C, nearly all the methyl bromide had moved into the tissue paper and reacted with the ammonium thiosulfate. Only 0.15% of the methyl bromide seeped through all three layers. By contrast, 50% of the fumigant typically escapes to the atmosphere after application on agricultural fields.
个人分类: 新科技|20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臭氧层停止变薄的自然原因
热度 1 杨学祥 2010-9-19 15:08
地球臭氧层停止变薄的自然原因 杨学祥 联合国近期出台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 300 名科学家汇总了四份一年一度的臭氧评估。他们现在希望平流层的臭氧层能够在 2045 到 2060 年恢复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这比预期要稍微早了一点。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自此,卫星和地面站就不断地对此臭氧空洞进行监测。计算机模型显示,这个臭氧空洞将在 2040 或 2050 年前后被自动修复。而科学家最新( 2005 年)的分析表明,该空洞的修复可能被推迟到 2065 年左右。 氯氟烃不易分解,可在大气中存留 50-100 年,从而可以长期破坏臭氧层。 1987 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至今才过了 23 年,臭氧层停止变薄与该理论的预测不符。究竟谁在控制臭氧层消耗?研究表明,以下三种原因提供了可能: 第一、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臭氧层增厚,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臭氧层变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臭氧层增厚。地球臭氧层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关。对比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与臭氧层变薄同时发生,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拉尼娜事件,抑制厄尔尼诺事件,是臭氧层恢复的原因。 第二、 2009 年太阳黑子出现罕见的最低记录。新华网华盛顿 2009 年 4 月 5 日 电 美国航天局报告说,太阳近期平静得很,太阳黑子活动很可能已经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谷。美国航天局监测显示,在今年头 3 个月的 90 天里,有 78 天没有观测到任何太阳黑子活动,无黑子天数比例为 87% 。而在 2008 年全年的 366 天中,无黑子天数是 266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73% 。要想找到太阳更平静的年份,得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之前的 1913 年,那一年的无黑子天数为 311 天。美国航天局太阳活动预报专家戴维 ? 哈撒韦说,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见到的最安静的太阳。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太阳物理学家迪安 ? 佩内尔也认为,人类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深的太阳极小期。 太阳风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2009 年太阳平静得很,太阳黑子活动很可能已经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谷。这使太阳风减弱,臭氧层得以恢复。 第三、火山喷发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之一。近十年没有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 世界十大火山喷发之一: 1991 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它的爆发指数达到 6 级,据称它的爆发规模在 20 世纪位居第二,这次爆发导致大约 800 人丧生。该火山位于菲律宾群岛邦板牙省、描礼士省和打拉省交界处。同一时期发生的热带风暴助长了火山熔岩的散布。结果全球气温在 3 年内持续下降,臭氧的消耗量也临时增加。(十大改变地球火山喷发: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0-04/27/content_19912896_3.htm ) 2004 年我们发表了《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一文,文章指出,在 1978-2000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 1957-1976 年和 2002-2004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 201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第十一年,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根据上述规律推断: 其一、 2035-206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臭氧层变薄时期; 其二、 2013 年太阳黑子峰年附近是臭氧层变薄时期; 其三、如果发生强火山喷发,臭氧层也会变薄。 我们的推断还需要检验的时间。 附件: 联合国报告称地球臭氧层停止变薄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9 月 19 日 11:18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联合国近期出台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以下是相关报道摘编:   【法新社日内瓦 9 月 17 日电】联合国科学家说,地球上层大气的保护性臭氧层已经停止变薄,到本世纪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而这要归功于不准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的禁令。   本周发表的《 2010 年臭氧层消耗科学评估》报告说, 1987 年出台淘汰氯氟烃用于冰箱、气溶胶喷雾和一些包装用泡沫材料中的物质的国际协定作用很成功。   臭氧是一种天然的保护性过滤层,可以抵御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紫外线可以导致晒伤、白内障、皮肤癌,还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第一次观察到南极上空出现季节性的臭氧层空洞。到了 80 年代,当科学家们发现大量使用氯氟烃导致问题恶化后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并促成 196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   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负责人莱恩巴里说: 1987 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控制臭氧层消耗。议定书已生效,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阻止臭氧层迸一步消耗。它保护了我们。   他对记者说: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不过尚未递增。 300 名科学家汇总了四份一年一度的臭氧评估。他们现在希望平流层的臭氧层能够在 2045 到 2060 年恢复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这比预期要稍微早了一点。   虽然氯氟烃已经逐步淘汰,但它堆积在大气层中经久不散,遏制工作的效果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慢慢呈现。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每年春季出现时大小不一,科学家一直在进行密切监测。报告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有可能维持时间更久,气候变化也许还会令其恶化。   巴里解释道,科学家仍在试图搞清楚臭氧消耗和全球变暖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巴里说:在南极,臭氧空洞和表面气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导致表面温度和气流模式出现重大变化。   报告说,氯氟烃被列为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之一,因此淘汰氯氟烃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多种显著的益处。   巴里预计,这每年能减少 100 亿吨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用对臭氧有利的物质含氢氯氟烃和氢氟碳化物取代冰箱和塑料中的氯氟烃。但是,这两种物质同样是作用明显的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1.4 万倍。根据联合国机构的数据显示,氢氟碳化物的排放每年增加 8%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一份声明中说:这表明在整个气候变化挑战中,有一个更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领域。   【台湾《联合报》 9 月 18 日报道】联合国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在各国的努力下,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已停止损耗,不再变薄,这也有助减缓温室效应。   报告称许多臭氧消耗物质也是强效温室气体,《蒙特利尔议定书》能有效执行,也有助减缓气候变化。 2010 年,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减少的臭氧消耗物质,若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比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 (2008 至 2012 年 ) 目标削减量高五倍。   除有助和缓气候变化外,保护臭氧层也有益人类健康。若没有《蒙特利尔议定书》,至 2050 年,臭氧消耗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可能比现在高十倍,将增加 2000 多万个皮肤癌病例和 1.3 亿个白内障病例,并对人类免疫系统、野生动物及农业生产造成广泛危害。 http://news.sina.com.cn/w/2010-09-19/111821132917.shtml 分析表明南极臭氧空洞 2065 年左右自动修复 http://www.sina.com.cn 2005 年 12 月 08 日 11:03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 12 月 8 日 讯 科学家本周二称,南极上的空臭氧层空洞最终修复时间可能会比预期要长 20 多年。   据美联社报道,科学家对此看法的依据是,由于在美国和加拿大旧型号的电冰箱和车用空调器还在使用,并继续释放臭氧层破坏物质。   如果科学家的预言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将更长时间的遭受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的紫外线的侵害。同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也有负面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自此,卫星和地面站就不断地对此臭氧空洞进行监测。目前的计算机模型显示,这个臭氧空洞将在 2040 或 2050 年前后被自动修复。而科学家最新的分析表明,该空洞的修复可能被推迟到 2065 年左右。同时,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约翰奥斯汀 (John Austin) 所采用的新的数学模型显示,北极上空面积较小的臭氧空洞将在 2040 年左右被修复。这个研究结果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议上被提出。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大气学家保罗纽曼 (Paul Newman) 认为,这个发现对人类来说是悲哀的,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将受到更多的紫外线侵害。   对臭氧空洞的监测数据每年显示的结果都在变动,因此,科学家很难推断这些变化的长期影响,以及对恢复发生的作用。   今年九月在南极测量到的臭氧空洞约为 1000 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北美洲的面积。 2003 年时监测到该空洞的面积呈现出最大值,为 1100 万平方英里。   电冰箱、气体喷雾剂和溶剂中所含的氯氟烃 (CFC) 被认为是迫害臭氧层的元凶。专家们都承认,在 20 世纪 80 年代在 180 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公约以后,氯氟烃和氯,溴等臭氧层破坏物质的量减少了。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氯和溴并没有想象中消失得那么快。在 2003 年,美国和加拿大所释放出的臭氧层破坏物质占全球总排量的约 15% ,尽管,这两个国家已经不再生产含臭氧层破坏物质的产品。   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全球监测处的科学家戴尔哈斯特 (Dale Hurst) 说,这种化学物质要经过几十年才能完全消失,这将会推迟臭氧空洞的恢复。   新的卫星图像表明,季节性的天气变化也会影响到臭氧层空洞的恢复。美国宇航局的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在寒冷的南极的冬季,氯会转化为一种对臭氧层危害更大的形态,导致臭氧的流失。由于北极比南极稍暖,因此这种影响不是很明显。 ( 王淏 ) http://tech.sina.com.cn/d/2005-12-08/1103786283.shtml 我国科学家杨学祥提出新观点:臭氧空洞元凶是太阳风 太阳风是一种高能粒子流,穿越地球磁层后,沿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并与臭氧结合成水,进而破坏极地臭氧层。 本报长春 6 月 29 日 电(新华社记者周长庆、本报记者高景泰)长春科技大学教授杨学祥最近撰文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罪魁祸首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氟 利昂。 杨学祥一直从数学模式的视角进行地球科学理论研究,迄今已出版一本专著,发表论文 50 多篇。目前他正在从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地球演化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上述观点是在他与同事合著的论文《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空洞》中提出的,并发表在今年第 5 期《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最近,这一新观点经新华社向世界播发后,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一些华文报纸纷纷采用,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几乎全文转发了新华社英文稿。 1985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南极上空出现巨大臭氧空洞,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臭氧空洞早已产生,并一直在稳定、逐步地扩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 30 年代以来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造成的,其释放出的氯离子破坏臭氧分子,从而使臭氧浓度急剧减少。 杨学祥认为,人类使用氟利昂是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依据不足。他 说,事实上,北半球的大陆面积和人口占全球的大部分,人为产生的氟利昂也集中在北半球。 如果是氟利昂的原因,则臭氧空洞应该出现在北极而非南极才能解释得通。 他在论文中指出,有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 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其中,太阳风是地球臭氧空洞的元凶。 太阳风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高能粒子流。当彗星向太 阳靠近时,太阳风及光压、太阳电磁辐射将彗星的彗发物质吹走,形成一条背光的彗尾。同 彗星一样,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在趋近太阳时,也会产生大气的背光运动并丢失一部分质量。 行星大气的演化为此提供了可靠证据,如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大气极为稀薄,离太阳较近的类 地行星原始大气早已消失殆尽。而离太阳较远的类木行星都有浓厚的大气,成份以原始大气 氢和氦为主。 杨教授说,由于受地磁层的保护,太阳高能粒子中每年仅有一小部分穿越地球磁层,并 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由于高能粒子中以氢元素为主,到达两极后容易和臭氧结合成 水,所以它首先破坏的是两极的臭氧。根据计算,进入南极的太阳粒子比进入北极的多 6.6% 。 还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地磁偶极矩减少了 5% ,造成对地球的保护能力下降,使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逐年扩大。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大气层每年消耗掉地球臭氧含量的 10 %,但由于地球上生物的作用,使一部分二氧化碳变成氧,使消耗的部分得到弥补。 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在冬至前后时,南极圈更多地处于太阳光照射下。在太阳风的作用 下,南极的大气产生背光北移运动,因此大气层变薄,大气质量(包含臭氧)大量散失到太 空中。 根据杨学祥的研究,地球南半球是个逐渐开裂的半球(北半球则是压缩半球),因地壳 的开裂喷发出大量包括卤素在内的地下气体,更直接地消耗了南半球的臭氧含量。地球产生 的卤素比人类制造的氟利昂多得多,我国天山火山 6 千年前的一次喷发释放出相当于人类 170 多年制造的氟利昂的总量。他强调说:这并不是说,人类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制造和使用氟利昂。事实上,人类减少使用氟利昂,更好地保护环境,会对臭氧层保护起到积极影响。 为什么北极上空没有形成臭氧空洞?杨教授解释说,在夏至时,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从而产生北半球上空大气的背光南移,此时地球远离太阳而进入远日点,所以北极大气背光 南移规模变得更小,不足以产生臭氧空洞。 他指出,臭氧空洞是个动态的、在两极之间进行漂移的自然过程。由于地球围绕太 阳旋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近日点和远日点相互变化周期为 2.1 万年。所以臭氧空洞有一半时间即 1.05 万年在南半球,另一半时间在北半球。根据天文资料计算,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到公元 l1500 年将与夏至重合。 杨 教授说:南极臭氧空洞正在向北方移动, 1 万年后臭氧空洞将出现在北极。这一重大环境变迁应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科学时报》 1999-6-30 第二版 http://www.envir.online.sh.cn/info/np/file.asp?file=996-30-80.txt 臭氧洞并非人类独创:火山爆发曾创造史上最大臭氧洞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臭氧洞,火山,生物灭绝,恐龙灭绝,科学假说,实践检验,自然规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6 月 4 日 消息,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表示,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 2.51 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这个臭氧洞环绕在地球赤道周围,向北最远延伸至葡萄牙中部,向南最远延伸至阿根廷南部。它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这些喷发导致当时地球上出现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惨剧,加速了无数动植物种群走向灭亡。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 6 倍。这些曾在二叠纪 - 三叠纪时代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一旦停止入侵大气层,遭破坏的臭氧层大约需要 10 年时间才能得以恢复。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作恶时间要更长一些。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 。 众所周知,在距今约 1.3 亿年前的侏罗纪,恐龙家族曾在生物界称霸一时。但到了距今约 6 千万到 7 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这些霸主们却都神秘地灭绝了。俄罗斯科学院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基里洛娃博士指出,近年来,俄科研人员在俄远东的昆杜尔地区和布列亚河附近等 4 个地点发掘出了大量的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专家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发现,很多恐龙的骨骼化石上都留有该恐龙生前曾长期肢体溃烂的证据。俄专家将上述发现与本地区的地球历史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观点: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基里洛娃介绍称,在白垩纪时期,太平洋中部曾发生过规模极大的海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海水涌向了陆地,部分地改变了恐龙的生存环境。规模如此之大的火山喷发必然会生成大量含碳气体,这些气体足以严重改变地球大气成分,使大气中出现超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这样,阳光中的紫外线就会肆无忌惮地穿过空洞射向地球。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不但能使恐龙的肢体上产生病变和溃烂,而且还能够影响食物链和改变地球气候。对于适应能力不强的恐龙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此后,火山爆发的影响逐步减弱,海水开始退却,含碳气体排放量急剧减少,臭氧层空洞逐渐消失,地球气候再次大规模改变 。    杨学祥 教授在 1999 年指出,造成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 罪魁祸首 是太阳风,而不是通常所认为人类使用的氟利昂。这一观点,发表在今年五月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上,题目为《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空洞》。在这篇论文里, 杨 教授指出,有三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太阳风的压力使地球南极上空大气层变薄;处于开裂期的地球南半球由于火山爆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破坏臭氧层;太阳高能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消耗了两极臭氧。   杨学祥认为: 人类使用氟利昂是造成南极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的观点说不通。 他说,事实上北半球的大陆面积和人口占全球的大部分,人为产生的氟利昂也集中在北半球。如果是氟利昂的原因,则臭氧空洞应该出现在北极而非南极才能解释得通。他说,太阳风才是地球臭氧空洞的 元凶 。太阳风是一种高能粒子流。由于受地磁层的保护,太阳高能粒子中每年仅有一小部分穿越地球磁层,并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由于高能粒子中以氢元素为主,到达两极后,最容易和臭氧合成水,所以它首先破坏的是两极的臭氧。   根据 杨 教授的研究,地球南半球是个逐渐开裂的半球(北半球则是压缩半球),因地壳的开裂喷发出大量包括卤素在内的地下气体,更直接地消耗了南半球的臭氧含量。地球产生的卤素比人类制造的氟利昂多得多,中国的长白山火山六千年前的一次喷发,释放出相当于人类一百七十多年制造的氟利昂的总量 。 科学家刚刚宣布:一切结果都证明了蒙特利尔国际协议和它的修正案成功抑制了臭氧的消耗 ,接踵而来的却是 2006 年南极臭氧洞接近历史最大水平 ;世界减排二氧化碳的呼声日益强烈,却又遭遇甲烷自然排放高潮而处境尴尬 。正如我们前几天所说,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 。 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6 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 。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大卫毕尔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刊登了他们的发现: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臭氧洞并非人类所为,而是 2.51 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所创造的,刺穿这个臭氧洞的紫外线强烈最高可达穿过人类使用氟利昂和其它化学物质制造的臭氧洞的紫外线的 6 倍。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最近在对俄远东地区的 4 处已被发掘的恐龙墓地进行研究后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与臭氧层空洞密切相关。事实证明,人类并不是制造臭氧洞的元凶。 参考文献 1 .任秋凌。 2.51 亿年前火山爆发曾创造史上最大臭氧洞。 2007 年 06 月 05 日 07:28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 2007-06-05 /07281545156.shtml 2 .回春。俄罗斯专家研究 : 恐龙灭绝与臭氧层空洞有关 ( 图 ) 。 腾讯科技。 2007 年 5 月 22 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sci.ce.cn/funny/03/200705/22/t20070522_11445294.shtml 3 .我国科学家指出太阳风才是臭氧空洞元凶。 1999 年 6 月 29 日 11:20 华声报 http://tech.sina.com.cn/news/ology/ 1999-6-29 /1283.shtml 4 .毛黎。低平流层中臭氧恢复还有外因 一半归功于人类氟氯化碳排放的减少。气象港 - 快讯。 2006 年 5 月 31 日 。朝霞 * 自科报网 --- 科技日报 2006-5-31 http://qxg.com.cn/n/?cid=0fc=ndnid=6112 5 .黄龄。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 已逼近历史记录。 2006 年 9 月 30 日 。气象港。朝霞 * 自腾讯科技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8056 6 .群芳。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此消彼长。 2006 年 9 月 30 日 。气象港。朝霞 * 自科学网 -- 科学时报 2006-9-29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8060 7 .杨学祥 . 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 . 2006-9-2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随笔杂谈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966 8 .杨学祥 . 2006 年南极臭氧空洞的范围达到创纪录的原因 . 2006-10-2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0763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4405.html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 2004-11-25 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杨学祥 摘要:对比可知,在 1978-2000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 1957-1976 年和 2002-2004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关键词:南极臭氧洞,南极涡旋,高空气流,拉马德雷,暖位相,冷位相 1 . 1978-2000 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 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 10-15 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 95% 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 年 10 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 1957-1978 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 30% ,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1994 年 10 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 1995 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 77 天,到 1996 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 80 天。 1997 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 1998 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 100 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 ,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 ,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 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 。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 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   据新华社伦敦 2000 年 9 月 8 日 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 9 月 3 日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 2830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 3 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 7 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 1998 年 9 月 19 日 出现的,面积为 2720 万平方公里 。 2 . 2002-2004 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 年 9 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 1/3 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臭氧洞的形成是由一些污染物引起的,例如过去常用于电冰箱和空调的含氯化合物等。在过去的 6 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 2400 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 1500 万平方公里,是从 1988 年以来的最小数值。 9 月 29 日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 Paul Newman 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 200 万平方公里。在今年 9 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 1979 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 2002 年 9 月 19 日 电:据英国《独立报》 18 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 2050 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 1987 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 (CFCs) 。《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 2003 年 8 月 1 日 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 50 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 20 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 1987 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 2004 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 .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 、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 、火山活动的影响    c 、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 、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 6-9 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 9-11 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 .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ODP)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 1978-2000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 1957-1976 年和 2002-2004 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2 .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3 .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 2050 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 年 09 月 19 日 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4 .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 50 年 . http://news.tom.com 2003 年 08 月 01 日 11 时 10 分。来源 :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5 .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 50% 目前为 1200 万平方公里。 2004-11-12 10:14:02 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6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7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 ( 3 ): 39-48 8 .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www.enviroinfo.org.cn/Climate_Weather/b04180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598.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4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2.5亿年前火山喷发曾毁灭全球森林(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18 02:08
点评:火山能破坏臭氧层,可以导致生物灭绝。至今未找到温室效应导致生物灭绝的证据。 2.5亿年前火山喷发曾毁灭全球森林 http://www.enorth.com.cn  2009-10-16 16:58 研究揭秘智利柴藤火山迅猛爆发原因(图) 科学家在印度发现数百恐龙蛋埋藏于火山灰中 湖北竹溪发现大面积火山蛋 最大直径达一米多 研究找到火山活动导致生物灭绝最直接证据 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北部黑三角地区因有毒酸雨毁灭的树木   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称,在距今大约2.5亿年前,大规模火山喷发毁灭了全球的森林,使得地球到处是以树木为食的真菌。   这项研究证实,即便是生命力极强的树木,也未能在二叠纪物种大灭绝事件的浩劫中幸免,那也是已知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物种灭绝事件之一。在这次灭绝事件中,超过95%的海洋生物物种和70%的陆地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它们极有可能毁灭于集中在当今西伯利亚一带的长期火山喷发喷射的有毒气体。   火山喷发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大量酸雨,并破坏了臭氧层,使得更多有害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并未发现大灭绝期间地球状况的实物证据,于是,很多人推测二叠纪的森林相对完整地幸存下来。不过,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植被那时同样遭受重创。   领导实施此项研究的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地球化学家马克塞普敦(Mark Sephton)说:火山喷发以后,世界可能变成一片片奇特的绿地,到处是类似石松的结构简单的植物,还有大量死去的树木。在接下来的400万年中,地球上仍极少看到树木,但是,由于可以适应这种酸性的新环境,真菌得以幸存下来。   科学家在二叠纪大绝灭时期的岩层中发现的真菌孢子化石显示,一种称为Reduviasporonites的远古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生长却在那个时期达到顶峰。从此,科学家一直在争论这种已经灭绝的生物是靠光合作用为生的水藻,还是以树木为食的真菌。为了揭开这个谜底,塞普敦及其同事分析了Reduviasporonites中不同种类的碳和氮,并将结果与现代真菌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这种远古生物与以枯树为食的真菌具有相似的饮食化学结构(dietary chemistry)。Reduviasporonites真菌的大规模突然繁殖表明有大批树木在灭绝事件中死亡,为真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美食。据塞普敦介绍,现在,地球上由真菌主导的地区位于捷克,由于焚烧大量褐煤产生的酸雨破坏了大面积林地,那里以树木为食的真菌大量繁殖。   塞普敦补充说,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正以地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大气层的气体平衡。此外,今天物种多样性减少放映了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早期状况。塞普敦说:这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实验,我们只是不知道这一切将如何结束。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地质学》(Geology)杂志上。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孢子 臭氧 稿源: 新浪科技 编辑: 高传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9/10/16/00423799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