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象牙塔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象牙塔

相关日志

随笔
ghy1035123177 2016-9-17 11:15
曾今听到过一句话“成长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并重建的过程”。在我理解看来,就如人是个矛盾体,不断地与自己进行着思想上的斗争。上至国家坚持一项方针政策,下至我们自己坚持一个习惯,无不艰难无比。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突如其来的困难挫折会让人来不及防备,曾今很多信誓旦旦北漂的年轻人们最能体会这种猝不及防,也有好多人离开大城市,逃离北上广,好多的时候因为突然地情景会触动内心的情弦,所以坚持太难。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原以为大学就是终点的我发现大学毕业青春才干刚刚开始,我们都是一样才离开象牙塔,才去自己靠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决定,自己走自己的路。 幸运的是我选择在大学继续深造,把大学没学好的再继续学下去,记得考研复试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对于一个农村娃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或许是厌倦、或许是疲乏,让我不再有新鲜好奇和热情,重复的实验生活面前,大量的文献数据面前,加之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扰,我深深的感到我有些偏离了最初的初衷。我现在的生活更需要坚持,二十几岁的时光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年,我可以迷茫着、彷徨着,但不可放弃,生活像一面镜子,我要对着它微笑,我要坚持着,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 坚持难不难?无非三种答案,严格苛刻的说就是两种,我这种人更倾向于有两种答案。总是感觉自己是个无坚不摧的人,可能由于生长在西北,从小身上就带有西北人的坚韧。坚持那个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兰州大学的硕士,坚持让我从一个西北小镇的农村家庭走到烟台海边的一所美丽大学,也是坚持让我从一个打篮球的小菜鸟到学院院队的一员。我坚信坚持会让我走的更远。 希望写点小东西鼓励下自己,逻辑混乱,用词也不当。
2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与创业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由创业型大学说起
idmresearch 2016-4-19 15:52
阿什比的名言“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最容易概况与理解大学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大学,之所以是大学,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就有着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的基因;另一方面,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是与环境不断调适互动的结果。区别于“象牙塔”,当今大学越来越被认为是社会的“服务站”。那么,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大学如何在秉持自己的遗传基因的同时,又积极回应环境的变化?大学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与“服务站”之间保持着怎样的张力?创业型大学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上述种种问题。 一、创业型大学产生的知识基础 创业型大学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它得力以外在社会发展的动力:农业社会竞争性资源是土地,工业社会的竞争凭的是规模,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知识成为最核心的竞争性资源。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发现的聚集地,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被赋予种种使命与期待。大学对外界的回应表现在多个方面,多功能巨型大学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大学回应外界变化的集中反映,但这种规模扩张式的变化遭到人们对大学种种质疑与担忧,由此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广泛关注。 大学面对外界需求,毫无定力的被动回应——“对方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组织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目标迷失,这种应急式的被动回应显然是不足取的。那么,大学发展面临的时代问题是,大学应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功能作用的大讨论,由此达成的共识是:大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服务社会,乃至引领社会,而其优势仍是知识的传授与创新。 具体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服务有两条路径(McMullanand Melnyk, 1988):一是通过培养人才间接服务社会。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是未来的创新者,他们既能够在岗位上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也能够通过创业创造更多新的岗位,而大学,正是通过培养更具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人才以及更能满足创新创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以承担社会责任和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通过研究成果直接商业化来直接服务社会。具体而言,在大学进行的研究产出了大量的新思想与新发明,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还远远没有开发利用。可见,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创业型大学:将创新与创业联系起来的组织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获取与知识生产。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表现在各个领域:教育与培训的方式、知识的发布与配置、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新的工艺流程的使用以及服务行业。与此同时,知识生产、使用、传递的新方法仍在持续涌现,并且在国际化背景下,知识工作者的联系呈网状结构( network ),而大学成为网状结构的节点,也成为研究、教育与创新的关键。大学,作为学术世界的代表,成为经济发展、区域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Zaharia, et.al.,2005 )。 概而言之,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知识性组织都面临着发展轨迹的转换,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都迫切需要重新调整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显而易见,知识的创新、新企业的创建以及知识的转移与传播,大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宰者。大学的知识与技术通过三种机制直接转移至工业界,那就是知识产权、校园型企业以及新兴公司。 在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经济中,可持续性和主要竞争性资源是知识,成功的企业是那些经常创造新知识并将知识成功整合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企业。因此,新兴公司成为财富与雇佣的关键载体。知识经济提供的资源是无限的,因为人创造知识的能力是无限的。顺应这样的潮流,与社会保持积极互动的大学成为创业型大学。环境虽然影响大学,但创业型大学反过来对环境产生影响。创业型大学既保留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传统意义,同时进行知识向产业界的转移以及教育适应劳动市场的调整。创业型大学联系创新与创业的理路如图所示(Zaharia, et.al.,2005): 作者: 高桂娟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该文为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个人分类: 创新与创业|30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致利己者”的培养
热度 3 lxl19880504 2015-6-2 19:59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很多知名的大学都在培养精致的利己者,同时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指出,精致利己者的培养的责任不应该在于大学,而是在于社会。在于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因为对于民众来说,你有多少学识根本就不重要,因为这个社会对一个人的最终评价,尤其是评价其是否成功,更多的是看到了这个人是否获得了名和利。虽然有很多人也会对学识充满羡慕和敬仰,但是往往这也只是他们对于有学识的人的一种口号式的尊重,而非真正的尊重。因为他们之所以会对你的学识有所尊重,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你的学识会为你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名利。如果你告诉他,你只是喜欢告搞你自己的科研,并不打算赚大钱,出大名。那估计就会迎来他的一阵鄙视。 扯远了,我们现在要讨论,是否是大学培养了精致的利己者,还是社会培养了利己者。很我觉得我们为为什么要把大学的培养和社会的培养分开呢?难道大学不是社会的一部分么,难道大学真的是一个与外界隔离的“象牙塔”么?我觉得大学与社会虽然是有所区别,但从对一个人的培养角度来说,大学和社会是相通的。试想,一个人怎么可能放在社会中培养呢,哪个人的培养不是放在一个社会的单位上来培养的,包括你上的小学、大学,还有你工作的公司或单位,都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在社会的单元上获得培养,而每一个社会的单元也同样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23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让象牙塔里的悲剧不再上演——中南大学研究生坠楼事件拷问与反思
热度 119 SuoQiu 2015-5-25 19:24
在给单亲母亲打完人生中最后一个未打通的电话、写完给自己导师同时也是学院副院长杨忠炯的绝笔后,2015年5月18日下午3点半,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信阳籍青年姜东身在中南大学图书馆6楼纵身一跃,结束了他仅28岁的年轻生命! 噩耗传来,举世震惊! 我封笔很长时间都没写东西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惯于长夜过春时”“忍看朋辈成新鬼”! 如今这么多年来亲身耳闻目睹持续不断地发生在国内大学校园里的这一桩桩满含血泪的青年学子非自然非正常的人身伤亡事件,令我一次次在悲恸、惋惜和无奈之余,更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权当做个庸人再自扰一回吧! 下面的文字,仅是自己的管窥之见,发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维风暴,展开激烈的大讨论、大辩论! 如果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因“人祸”而纷纷离世,倘藉此能慰藉那些已在九泉之下的“亡魂”们,那我也算是生而有德了! 不少人都怪他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顾及自己的母亲和亲人,太不负责任。 然而人们常说“逝者为大”,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逝者是永远都不会再开口,亲身为自己辩白的。 任何以自己事后的聪明,对一个已逝去的生命,去说三道四,作太多无谓的指责,无异于站在已逝者的遗体上歌舞,都是非常不理智也是不人道的! 更是对他们亡灵的极大亵渎! 人们在哀痛、为这位年轻有为的学子无限扼腕叹息的同时,心里不禁难免会多出很多的疑问: 身为一名“985+211+研”国内名校研究生,本应该有大好光明的前途,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做出“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选择? 为何国内高校总是接二连三频发“学生自杀身亡”这样的恶性事件、人间悲剧? 发生这些悲剧,到底是谁的责任? 难道总是该去指责学生、事后再站在逝者身上“跳舞”? 这样的“丑闻”该不该曝光?可不可外扬?能不能外扬? 为何国内自杀的总是学生,很少有教师? 怎么才能杜绝和防止这样的恶性事件? ... ... ......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再次把更多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本次焦点事件中提到的那封“遗信”上来吧。 5000字左右的遗言中,可谓长歌当哭,字字喋血,声声遗恨! 下面,我就用提问的方式,尝试去回答上面一系列问题中的部分焦点话题—— 问题一、学生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导师可不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从而有权利在对决定学生未来前途命运的判定上行使否决权? 众所周知: “公正(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为保证践行“公正(公平)”这一核心价值观 1、在体育竞技场上,参与的人员,在自己参赛的运动项目中,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2、在法院庭审过程中,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可以看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是不能直接参与这种严肃的、能够直接决定当事人前途命运的重大事项,这已经形成社会的一种基本共识和行为准则! 大家也都知道,毕业答辩是学位授予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因此“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必须回避避嫌”这一基本准则显然而且必须要在授予学位这种严肃问题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再看看学校和导师在这次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吧 http://cmee.csu.edu.cn/Seconindex.aspx?strid=dd0c65fa-1972-48a8-8562-968d005b52f3id=305bce66-5921-4d06-82ef-60d6041b5bad 这是学校官网公布的2015年5月15日学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安排目录信息,显然导师杨忠炯是答辩委会成员之一,这一目了然,勿容置辩! http://gra.its.csu.edu.cn/yjsy/PYGL/wjtzxq37063_3_2.html 这是2013年11月13日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发布的《中南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及授予工作流程表》,对“导师可不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也无明确要求规定 我看了不少高校在学位申请与授予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导师可不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也都是尺度不一、很含混模糊,只是统一强调“若导师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不能成为答辩委员会主席”,法不禁止即为默许,显然,导师可以成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八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gzzd/262655.shtml 明确指出: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这是对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博士学位,而对于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学籍的统招生,现在还是按照1981年出台并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0/200409/3133.html 施行,而该办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导师可不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但请大家注意,该办法中“第九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如认为申请人的论文已相当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除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可向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提出建议,由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按本暂行办法博士学位部分中有关规定办理。” 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学术腐败现象日益猖獗,教育乱象丛生的今天,时移世易,不能够与时俱进,还继续翻老黄历,抱残守缺,显然已不合时宜! 针对“统招”和“同等学力”本不是天壤之别的两种学位申请授予方式,时隔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的两个尺度要求大不同的规定,而没给出二者有何本质区别的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说明,也显示了规则制定者他们至今的不置可否与摇摆不定! 据我所知,国内已有一些著名高校(例如天津大学)和科研院所(例如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在研究生答辩时,采取了“学生导师回避制度”——学生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效果和反响很好,没有曝出学生质疑导师故意刁难自己的这种丑闻! 不少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存在的漏洞,从而赋予了导师太大的生杀大权,成就了导师动辄要挟恐吓学生的资本:“紧箍咒”和“尚方宝剑”。而这正是导致学位授予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根源!!! 问题二、导师在学生答辩时,是该帮学生回答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还是该给学生提难题,甚至追问诘难? 答辩的时候,学生有不会回答的、不清楚怎么回答的地方,导师主动帮忙解答,这一点,责无旁贷,基本已成了答辩时导师业界的共识! 有过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历的人都清楚,在答辩时,最怕遇到“神一样的‘砖家’”(那种不懂装懂故作业界权威姿态)提“神一样的问题”:一些和本研究课题和方向根本就毫无关系的问题、甚至非常业余的问题,学生很难应付,又不能有言语顶撞、得罪这些“砖家”,这个时候,就必须需要自己的导师站出来,帮助学生解围,来应付这种极为尴尬的局面了! 另外,由于学生本人的阅历和能力有限,研究的范围有限,在实验研究、论点阐述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自己无法涉及到的层面,这个时候,有答辩委员会成员如果提出比较高深的问题,也需要自己的导师出手,解释说明情况,并帮忙答疑解惑了! 以上两种情形,往往是答辩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 人们常讲,知子莫如父,那么在学位论文方面,当然是知徒弟莫如师傅了。 导师亲自指导自己学生完成的学位论文,难道导师自己还要给自己学生提难题,甚至追问诘难,直到把自己的学生问到张口结舌面红耳赤,这难道不是自己故意在扇自己的嘴巴子吗? 显然这是有悖师道常理的,而且难以服众的! 大家都知道,取得硕士学位,要经过很多关口的考验,能顺利走到论文答辩阶段,就像下围棋一样,基本已到胜负已决的官子收官阶段,只是“胜多胜少,负多负少,胜能胜多少目,败能败多少目”这样的问题,结果基本绝不会更改一样! 如果论文真有问题,达不到硕士论文毕业要求,预审盲审阶段肯定就绝对通不过了,根本就不可能获得答辩的资格,这是基本的常识性问题! 大家当导师的,都担心自己的学生花那么多钱、辛辛苦苦读这么多年书,而最后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因此答辩前都给自己学生信心,给他们打气减压:提醒学生不要紧张,不要怯场,场上遇到麻烦我替你背着,你只管放心讲,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工作就可以! 答辩前,为保证不出差池,确保万无一失,导师必须在答辩前就仔细检查阅读学生的学位论文,监督并指导学生把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而且为确保学生的答辩能顺利顺利通过,都要事先预答辩演习,模拟实际答辩过程,让学生答辩前充分预热并做到心里有底,从容自信的去应对答辩,而不是盲目仓促应对答辩! 退一万步讲,就是以上两个步骤环节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导师都不会冒险让自己的学生去上答辩场,绝对是自己就让学生先不要着急,耐心等一等,暂缓随后再延期答辩。等把准备工作彻底做完全做到位、保证毫无问题了,才让学生上台答辩! 基于以上种种说明,说白了,答辩基本就是走个程式,在答辩时,不能顺利通过答辩的是少之又少的!是比较罕见的! 如果说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还是兵败滑铁卢,那只能说导师事前没有把自己该做的工作作扎实、做到位,这样的导师不称职!不够格! 通过以上说明,大家不难看出,如果自己的学生不能通过答辩,导师肯定难辞其咎! 问题三、为何国内高校总是频发“学生自杀身亡”恶性事件? 原因有很多,主要核心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和关注度不够,缺少该有的相应课程教育与人文关怀 不少学校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而且甚至不会育人 现在不少高校都喜欢所谓的“做大做强”,贪大求洋,不断兼并扩张,甚至不惜负重债斥巨资建新校区分校区、盲目圈地扩大规模,逐年增大招生人数,颇有当年“大跃进”的势头! 学生人数众多,而师资力量相对有限,必然会引起教学质量的下滑 其次、教师没能以身作则,起到教师该有的作用 韩愈《师说》中明确提出,教师的责任职责——“传道、授业、解惑”,而首要的“传道”就是教会学生为人之道,老师就应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行为准则。 先说说“身正”,身正是立人之本,很不幸的是,很多教师没能很好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自己倒成了反面教材,蝇营狗苟,己身不正,何以正人?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谬种流传,必然遗祸无穷! 再说说“学高”,不少导师思维混乱、学术肤浅,自己本就学术非常平庸,没有像样的能拿出手的东西,甚至满脑子浆糊,一肚子大粪,而且毫无自知之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何去指导学生,这样的人跻身导师行列,也只能是瓦釜雷鸣、滥竽充数,瞎指导,误人子弟! 其三、师生关系紧张 中南大学发生的这起恶性事件就是例证,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不堪的师生关系局面和地步呢? 除上面讲到的导师不称职的原因外, 人们常讲: 君不正,臣不忠,外投敌国;父不慈,子不孝,各奔他乡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同样的道理,俗话说,一只巴掌拍不响,导师学校对学生不仁,必然学生会对导师学校不义!! 很多人都叫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我查了一下,很有意思的是,“老板”这个词大多情况下是对自己出资成立的民营私营企业主的称呼。 可在高校企事业单位搞科研,都是国家投入资金,申请项目基金下来后,项目基金课题的负责人,充其量也就是像在军队里服役的军官一样,为国家干活,哪能有“老板”一说呀,这个变味的“戏谑”性称谓,确实滑稽,但却颇耐人寻味!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网上公布的2001-2011这些年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不完全统计数据,50%以上都是由于学生家境贫寒家庭问题以及来自导师与学业方面的压力。 自从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全面实行学费收费以来,不少学生都感到经济压力巨大,而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导师一毛不拔,毫不关心自己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死活,不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就罢了,甚至不提供学生实验经费、实验器材,完全视学生如无物草芥,很少或者不想给甚至压根就不给学生发应有的生活补助,只知自己聚敛财富,把国家本该用于科研项目专项学术研究的钱,可劲往自己腰包里撸,假公肥私,甚至巧立名目,不择手段,丧心病狂、达到了毫无羞耻人性的程度! 怪不得很多学生都戏称自己是“老板的奴隶”!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这也是不少学生为何憎恨自己导师的地方! 而目前虽有各种的奖学金制度,但仍然显得是杯水车薪! 第四、文化教育和学术腐败 先说说文化教育腐败 正如第一点所讲的那样,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一次次发生的悲剧事件,应对不力,不作为,甚至不惜一次次故意封锁消息,倒行逆施!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任何事只要把它公开透明化了,置于社会公众一双双雪亮的眼睛的监督之下,就不会藏污纳垢,腐败现象难以有藏身之所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封锁消息,害怕负面消极影响,只能越捂越变质腐坏。和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无二异,欲盖弥彰、自欺欺人! 更为可怕的是,越怕别人说就越证明自己心虚,心里有鬼!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终难堵天下悠悠众口。恶意封锁消息,秘而不宣,就等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其必然结果就是堤毁人亡! 大家都知道,中南大学宣传部门对此次事件的处理,实在是令人费解:2015年5月18日就发生的事件,但早在5月20日前后,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3775990804 小木虫论坛 里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959623 等就有人发布消息,为何学校官方网站对此事迟迟未见报道?难道是要仰领导的指示和鼻息办事?直到2015年5月23日晚上,在各大网站纷纷贴出这位学生的长篇遗书后,才心不甘情不愿而且迫不得已的在网站给出含混其词、轻描淡写的“说明” http://news.csu.edu.cn/info/1002/120928.htm ,而且主要意图是要公然威胁各媒体的正常合法报道、舆论监督跟进,究竟意欲何为?这5天多时间都干什么去了?我真不知道,如果不是各大网站的纷纷跟进报道,中南大学还要隐瞒这件事到何时? 在此,请问中南大学宣传部门,这篇“说明”中两次提到的“有关部门”显得如此神秘和高大上,它到底是什么部门? “敬请网友和媒体不要散布未经核实的片面信息,以免给全校师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确保学校正常平稳的教学秩序”? 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吧?! “任何个人和单位如散布未经核实的不实信息,引起的后果自行承担”? 更是“司马昭之心,图穷匕见”!! 人们常讲,人命关天,作为培育人灵魂的国内重点知名高校,如此漠视逝去的生命,实在令人心寒!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南大学发出这份“说明”“以正视听”之后,果然起到了效果,大家都明哲保身,三缄其口,噤若寒蝉,生怕引火上身和受到株连,威胁到自身切实利益和安全,一些人一些网站纷纷隐藏或删除并关闭了诸如贴吧等帖子内容,作“骑墙观望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很多人可能认为此事和自己并无直接关系,圆滑世故,见风使舵,一心想保全自己,苟且偷安,殊不知祸及子孙,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悔之晚矣! 时穷节乃现、疾风知劲草! 特别是百度贴吧,我不禁要问百度的老总李彦宏先生一声——我不解的是:为何您能容忍您创办的网站长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黄色色情低俗信息泛滥,并以此牟利,却不能容忍别人在您老人家的地盘上合法讨论时下热点话题?您家应该也有儿女子孙吧,当您看到他们浏览到您自己网站上的不良信息后,您会作何感想? 正如《光明日报》曾庆瑞老先生讲的那样:现在,文学艺术界,以至于泛文化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某些从业人员,没有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神圣的社会使命感,没有文化人的良知和操守,只想利用文学艺术乃至于泛文化意义上的种种工具作为牟取金钱利益的手段,怀有不良的居心,用落后文化乃至于腐朽文化侵蚀“俗”和“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就使得“俗”和“通俗”变质为、堕落为以“低下”、“丑陋”、“污秽”、“卑劣”、“令人恶心”、“招人讨厌”的“一身病态”而又“危害社会”的“低俗”和“恶俗”了! 曾老所讲,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作为资深媒体人、如此没有媒体从业人员该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没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正义感,没有文化人该有的良知,您的的网站是不是也该关门歇业,好好反躬自省、治理整顿下了? 不少人都清楚,在中国教育界,学术职称和导师资格基本都是只升不降的,除非那些严重违规乱纪,触犯刑律的。一旦获得某种职位头衔,基本都是终身制,从没有哪一个导师因为不称职被降格聘用或者解除聘任的。这种情况无疑就会导致那些没有获得这些职位头衔的人,拼命挤破头往上爬,机关算尽!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这些人他们没有危机忧患意识,一旦得逞,就会并日显颓废,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甚至成为“学霸”(学术界之霸),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为非作歹、胡作非为,为害一处,遗祸四方,尾大难掉,成为文化教育界、学术界的“祸害”! 再谈谈学术腐败 正如上面我说过的“师德沦丧”贪腐成风,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发展,这些年来,对教育科研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有利可图,没有必要的约束机制,缺乏监管,必然滋生腐败! 庸俗关系学关系网大行其道! 申请科研经费,大家蜂拥而上,很多人不惜重金请客送礼跑门子拉关系疏通关节,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化缘...... 不少科研学术单位都是,本该在实验室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专心指导学生的学术型带头人才,现实中并没有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而去干自己不擅长的“公关”“跑经费”,而真正奋战在科研一线实验室里的不是毫无多少学术水平和能力、需要指导的学生们,就是那些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老弱人士们,真是本末倒置,贻笑大方! 好不容易经费申请下来了,该怎么去支配该怎么花这笔钱,不少人费尽心机—— 大家都知道,科学研究是必须要允许失败的,因此科学研究想出成果,就必须需要“烧钱” 为什么不少科研项目都存在那么多的“烂尾工程”,最后能不了了之,正是源于对科研“允许失败”的宽容和容忍,也是大家的一种无奈!! 但不少“科研蛀虫、大鳄”正是瞄准了这一时机和软肋,大钻科研这一特点和漏洞,损公自肥、瞒天过海,大发不义之财,把很多钱都装到自己个人腰包里,根本就没用到刀刃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那样:“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这也是近些年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比何以如此之低的一大重要原因! 不少导师啥专业啥研究方向的学生都敢带,真正把自己当“万能导师”,为此不惜违规私设很多小课题,花国家本该专款专用,用于专项支出的科研经费,来资助本和自己课题研究毫不相干的事!在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时,还大言不惭的公然写上XXXXXX基金(项目)支持!自以为能帮助很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学位,彰显得自己是多么的高尚伟大和有才,殊不知这完全是“挪用挤占国家财产”的违法乱纪行为! 还有更离奇古怪的事,大家都知道,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本就是靠国家给的科研经费发工资吃饭维持生活的,而且国家在颁发500万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奖项时,也明确说明,这笔钱,其中50万可以由奖项获得者个人自由支配,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也就是说国家也是知道科研人员的生活现状,并承认允许,可以把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的一部分用作支付科技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报酬(工资)的! 但在申请科研项目经费时,本应该明明白白理所当然提出的用于支付项目基金课题组所有工作人员(当然包括那些在课题组里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他们的工资生活的费用,但实际上,大家都不提,而且申请材料报表上,公然也没有对应的开支项目,似乎根本不用考虑这些人的吃饭生存问题一样! 于是大家就只能“曲线救国”,采取各种名目和非正常手段,去获取得到这笔本该十分正常不过的支出... ...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从上面我所讲的导师被称为“老板”这样的事,不难看出,作为能支配课题经费的课题负责人或者科室一把手,权力过大,手里的钱甚至用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肆意挥霍,毫无忌惮...... 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王麻子也真会耍人”,就可以随意支配和驱使手下的人帮他办事,任他差遣。 当然了,这样难免就会产生“任人唯亲”,党同伐异,凡是自己的同党,大量任用,不合自己脾气的、不太听话的能不用就不用,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的,对自己的职位和官位构成威胁的,就排挤打压! 文人相轻,同室操戈,自古有之,现今同僚间的相互倾轧、勾心斗角而不是相互扶持,已成为一种常态,愈演愈烈! 如此用人和现状,岂不让人忧心? 还有就是,不少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都有不成文要求:研究生在发表学术论文时,必须要把导师列为通讯作者,甚至直接第一作者!不少导师压根就没有亲手在学术理论上指导过学生,学生基本自己独立完成的论文,导师也不放过,窃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公然公开与学生争功劳、争学术成果,甚至说不是争了,而是恃强凌弱,简直成明目张胆赤裸裸的“抢夺”了!流汗甚至流血辛苦干活时是学生的、论文的思想是学生的,结果等到收获的时候,就成为导师一个人自己的了!申报获得的成果奖励,全部都是导师自己的,根本无关学生啥事,如此厚颜无耻,真的令人汗颜! 学生要按要求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研究要出学术成果,如此混乱局面,怎么出? 因此,各种舞弊造假,自不必说... ... 网上各种代写代发论文的,不但申请学位需要在期刊杂志上发表的学术研究型论文可以花钱买,有人带笔操刀,就连申请学位必须的学位论文,也有人敢公开叫卖的! 甚至有更绝户的,直接通过那些“手眼通天”的办假证者“假证制造作坊”里购买假的学历,假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说句笑话,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小学都没读完没毕业的文盲,只要手里有票子,只要自己想,也会摇身一变,化腐朽为神奇,瞬间成为国外某XXX著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从而浑身“金光灿灿”、“身价”百倍! 还有国内不少期刊杂志版面费的问题,自己辛辛苦苦发表自己的研究学术成果,还要给期刊杂志编辑部屁颠屁颠的主动送银子,让人家收下“买路财”后能大发善心,“不辞辛劳”,使自己的文章能够顺利被接受并最后正式排版印刷。 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期刊杂志档次越高(SCI是否收录、收录的再看影响因子大小,EI是否收录,核心非核心,如此等等),版面费越高,要急着要被期刊杂志录用的证明函,可以插队排在别人前面,不过要收“插队好处费”,美其名曰“加急费”! 如此作为,和网上那些花钱买论文的,又有何异? 不过又有人要说了,期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他们也要生活,也要穿衣吃饭呀,不收版面费,难道让他们去喝西北风呀?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论文的发表刊行,本就该是一个社会性公益性事业。我想试问一下,那个期刊杂志不是都有自己挂靠依托的单位吗?这些单位你们既然没有能力养活那些从事出版发行学术性期刊的工作人员,那还干什么打肿脸装胖子,既然自己没那个实力,还办什么这个刊物呀?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问题四、家丑该不该外扬?可不可外扬?能不能外扬? 正如上一个问题中在说明中南大学对这次事件中公开发布信息不力时所讲到的,既然学校已经出现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都不愿发生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他为“家丑”吧,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这种事呢? 人们常讲,“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说:家庭内部出现丑闻、不和谐、不体面、不光彩的事情或者矛盾不能对外边的人去宣扬。 “丑事”传出去会被人耻笑,没有颜面,自尊和声誉受损,受到歧视、受到排挤压制,丧失今后自己在社会中面对别人的威信威望、面对公众的公信力甚至社会地位。 但越想“不外扬”,越会引起人们的猜疑,人们常说,心疑而生暗鬼,显然越是藏着掖着,越会引起自己公信力的下降,适得其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在信息飞速发达的这个现代化时代,人人心里有杆秤,“家丑不外扬”最终不过是些掩耳盗铃式的鬼把戏而已!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遮丑,这本是人的天性!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这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遮羞布”! 当然,同时大家也都知道,每个社会公众对公众性事务的知情权也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如何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中间的那个尺寸限度,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法律问题! 但绝对不能把保护个人或者某些团体的“隐私权”“名誉权”凌驾于社会公众利益之上!!! 绝不容许打着维护“隐私权”“名誉权”的幌子干损人利己的勾当!!! 绝不允许以牺牲绝大多数的利益去谋取个人或者一部人的“私利”!!! 真如《人民日报》所言:今日中国,价值观的多元为一些伦理失范行为提供了土壤,但这不是“笑贫不笑娼”的理由,“私域”说更不是不法行为的遮羞布和避风港! 那家丑该不该对外公开曝光?可不可公开?能不能外扬?如何体现和保障社会公众对公众性事务的知情权? 这既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取向问题,更是目前必须要正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且是社会迫切急亟须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当局者、当事人敢不敢公开自己的“丑行”! 君子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靠的是个人的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是建立在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基础之上的。有错必纠,犯错甘愿受罚。这样,才有公平可言,别人才会服气。而绝不能靠隐瞒真相、混淆是非来骗取别人的信任! 敢于扬家丑,应该是一个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只有敢于实事求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承认事实,才能够使大家认清楚事情的真相和本来面目,才能明辨是非和黑白曲直,才能客观公正! 敢于扬家丑,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一种宽广坦荡的胸怀,更是一种光明磊落的大气! 心底无私天地宽! 道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 义之所当,舍我其谁! 敢于扬家丑,是一种大国大家君子风度、也是社会真善美正义力量战胜假恶丑势力的法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和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忸怩作态,矫揉造作,文过饰非! “人恒过,然后能改。” 能勇于自曝其短,是敢于公开承认错误、反思自己、改正错误的开端! 任何坏事、丑事、丑行,都见不得阳光,一旦揭露,立马陷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绝境! 敢于扬家丑,自曝家丑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使其曝晒于烈日阳光之下,才不致藏污纳垢,腐败和邪恶罪恶才会无藏身之所! 社会固有正气之所在,在于是否敢于扬社会之正气。敢不敢扬家丑,是块试金石! 扬家丑的目的在于消灭“家丑”! 这么大一个国家,岂能尽善尽美,当国者尽为尧舜,道府州县均为贤能良吏,平头百姓皆为谦谦君子? 造成家丑的原因十分复杂,制造家丑的也并非完全是丑类。 对偶发的个别家丑,既要允许揭露,又要根据法律和政策对于涉事人员进行妥善教育或处理。 对经常性、易发性家丑,我们需要从体制、立法上进行解决,消灭其滋生的土壤,从根上消灭掉它。 对违反已有法律、制度明确规定而出现的家丑,必须依法惩治。 群众眼睛雪亮,人民当家作主,这些都是老话。既为雪亮,说明家丑掩不住;既为作主,说明人民有能力灭家丑。 不管是家丑抑或国丑,既然是丑,就不能怕揭。长了脓疮,只有将其捅破,然后对症下药,身体才会迅速康复如初;如果讳病忌医,只能使病情加重,小病酿成大病,乃至一命呜呼! 我们提倡“大义灭亲”、“除恶务尽”,不能“姑息养奸”! 但“护短”“护犊子”以及儒家讲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个看似符合伦理道德、表面冠冕堂皇,然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现实中显然是违背“体现公平正义”这种法制精神,是经不起推敲的! 几千年来,“家丑不可外扬”固然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家庭荣誉、家庭和谐,但不能公平合理的保障所有家庭成员的利益,反而更可能助长了家庭权力强势者的私欲追求! 在一个崇尚家即国、国即家理念的社会里,有些“当家人”(行政管理者)将“家丑不可外扬”推而广之,使其掩饰在所辖那一方土地上的种种丑行有了理直气壮的借口,造成了欺上瞒下,正不压邪,巧取豪夺,腐败成风,严重恶化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增加了民众疾苦! 眼下有些官员公开宣扬“防火、防盗、防记者”,就是源于这一点,堂而皇之地将自己治下的种种丑恶现象视为“家丑”,理直气壮地捂盖子,压制民意,为自已的个人升迁铺平道路。因此,他自然会将以揭露社会真相、秉承舆论监督为天职的媒体和记者视为洪水猛兽、自己升官发财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要象防火防盗那样予以提防了,甚至视他们为死敌,恨不得必欲除之而后快! 人们常说,天下为公,国以民为本,“人命关天”,就是“生命至上”,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敬畏每个人的生命,视每个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有关人生命的事是世间最大的事! 真是基于此,当然对那些恶意故意瞒报、谎报、漏报、缓报自己学校学生非自然非正常人身伤亡的党政一把手和直接负责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铁腕严惩,对他们的一味包庇姑息纵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对于他们的错误和罪行,依纪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这样的行为,必须要在全社会形成“零容忍”“高压严打”的态势和氛围!!! 问题五、为何国内自杀的总是学生,很少有教师? 大家都知道,谁的命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为宝贵的,但经过我上面的一番言论,大家不难发现,导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为什么总是显得那么无助和绝望? 原因就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太不均衡了,老师手里握着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生杀大权,是多么的强势群体,学生只能像一只听话的小羊羔一样任人摆布,导师为刀俎学生为鱼肉 一方总是高举起大棒高高在上、嗷嗷狂啸—— 不听话,就不让你毕业! 不听话,就不给你发活命钱! 学生是为了什么读书上学呀,说得庸俗点,不就是为了能顺顺利利毕业拿到学位,将来好找个工作,好赡养父母、养活一家妻儿老小! 毫无话语权、绝对的弱势群体,哪敢不顺从不听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选择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正是对导师的这种“无道”的一种抗争、同时也是对自己长期遭受痛苦的解脱! 在这强弱对比极其悬殊、弱势一方完全没有自保能力的情形下,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对抗中,受伤害的总是弱势的一方,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自杀的总是学生,很少有教师?”了。 问题六、怎么才能杜绝和防止这样的恶性事件?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大概谈以下几点: 其一、对各高校科研院所,凡是有学位授予权、能有学生学习的机构,党政一把手,实行“问责制” 大家都知道,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对当地的党政一把手,都有“问责机制”,一旦发生恶性事件(例如大家前段时间都知道的黑煤窑人员伤亡事件频出不穷),马上对当地党政主管领导问责,先追究他们的责任。自从实施了这一制度后,收效明显,全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马上得到扭转,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迅速降低! 任何安全事故造成的非自然人身伤亡事件,背后都是“人祸”在作祟,通常都和麻痹大意,监管不力、漠视生命、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有关! 赃贪腐官员不惧,奈何以死惧之? 对于高校频发的这种大学生自杀非自然正常死亡事件,其元凶首恶就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党政一把手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漠视生命,尸位素餐,居其位不能谋其政:疏于并且玩忽职守,采取的教育防范措施严重不力所致!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因此,必须要以零容忍高压的态势,铁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严厉惩处这些漠视生命,冷血的失职渎职之徒! 国家对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采取的“党政一把手问责机制”,对于防止和杜绝这样的恶性事件,就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顺便说一下,前段时间,出现了部分高校,新生开学报到,要和学校签订《自杀免责书》,学校一味为逃避、推卸自己的管理教育责任,而不是采取正面的积极举措去关怀关心爱护和保护自己的学生,如此荒唐的霸王条款,实在显得滑稽和无耻! 其二、必须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规定或法规去明确研究生导师责任和义务,切实保护广大研究生在就读期间的切身根本利益 大家都清楚,在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研究生是重灾区。正如上面我在描述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师生关系时,所讲的那样,研究生目前的生存现状堪忧,处于绝对的弱势群体之列,如何最大程度的去保障他们自身的合法利益,使他们能有平等的话语权,有效建立预防这种师生矛盾恶化的长效机制,这是当务之急!! 明确规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后,导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签订书面文件,这样就不会是当前这种“君子协定”、“口头之盟”了,当学生和导师发生纠纷矛盾时,能够有章有据可循! 其三、必须把大学生心理健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把它列为必修课程! 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和面对困难挫折的逆商,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体味人生的艰辛,关心关怀自己的亲人,孝敬父母长辈! 导师爱护关心自己的学生,要敞开心扉,多和自己的学生谈心交流,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排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信任自己的老师,遇到问题困难、关键时刻能向自己的导师诉说、求助! 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健全的社会人格性格,需要学校和老师采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手段! 导师不仅要成为他们的良师,更要成为他们的益友! 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护和防护备案及应急处置机制 这个方面,方法举措应该有很多,安全无小事,可以说事无巨细,做再多再细致也不为过! 例如 严格的门禁制度,学校学生出入学校校区,要有完整的备案,可查的视频信息,这一点也能为今后日益严峻的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反恐怖袭击,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 公共场合,视频监控设备的完善,保证全校园360度无死角全天候无盲区,一旦发生意外危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及时施救! 结合上一个,应该完善学校的健康保健体系,如专用的医疗急救车辆、完备的急救设施、专业高素质的急救人员,一旦发生不测,可以迅速采取医疗救助手段 建筑物的高层,加装安全防护网,这一点,对于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显然是最切实有效的! 如此等等 ... ... ...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呜呼!斯人已去! 谨以此文作为一个苟活者对这位已逝者悼念的挽歌吧! 兄弟,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邱趖 2015 年 5 月 25 日星期一 于西安寓所
39196 次阅读|358 个评论
[转载][《雨季不再来》(三毛)][现代文学][TXT/93K]
lcj2212916 2015-1-5 23:43
本卷收录散文31篇,记述了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经历。 《雨季不再来》记录了三毛如何从青涩敏感的二毛,蜕变为智慧成熟的三毛的过程,亲切而真实。从撒哈拉回首雨季,品味三毛成长过程中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苍弱”与“健康”━━《雨季不再来》序舒凡继《撒哈拉的故事》后,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也成集问世了。讨论这两书的文字,多以“健康的近期”和“苍弱的早期”说法,来区分两条写作路线的价值判断,这一观点是有待探讨的。   就三毛个人而言,也许西非旷野的沙、石和荆棘正含有一种异样的启示,使她从感伤的“水仙花”,一变而为快乐的小妇人,这种戏剧性的成长过程是可能的,撇开“为赋新词强说愁”本是少女时期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说,即或朴素地比之为从苍弱到健康也能算得上是常言了。   但,就写作者而言,心怀“忧惧的概念”(祁克果语),限入生命的沉思,或困于爱情的自省,则未必即是“贫血”的征候,心态健康与否的检验标准,也非仅靠统计其笑容的多寡便可测定。审写作路线取向问题,以卡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在文学史的贡献,不比纪德的《刚果纪行》逊色,即可知用“象牙塔里”、“艳阳天下”或“苍弱”、“健康”之类的喻辞,来臧否写作路线是不得要领之举,重要的是该根据作品本身来考察。   《撒哈拉的故事》约可列为表现现实生活经验的写作。阅读文艺作品所以成为人类主要的精神活动之一,较切近的原因是为了从中开拓真实生活经验。三毛以极大的毅力和苦心,背井离乡,远到万里之外的荒漠中的居家谋生,以血汗为代价,执著地换取特殊的生活经验,这种经过真实体验的题材之写作,在先决条件上已经成功了,甚至连表现技巧的强弱,都无法增减故乡人们去阅读她作品的高昂兴趣。《雨季不再来》约可归为表现心灵生活经验的写作。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人类深思的默省存在的意义、灵魂的归依、命运的奥秒等形上问题,早在神话发生时代就开始了,历经无数万年的苦心孤诣,到了近代,新兴的实用功利主义者,竟讥讽此一心灵活动为“象牙塔里的梦魇”,这才真是精神文明恶梦的起点呢!尤其,在大众传播事业力量无比显赫的今天,缺乏实在内容的泛趣味化主义,被推波助澜地视为最高人生价值,沉思和深省活动反被目为苍弱的“青春期呆痴症”的后遗,这种意义的普及,形成了“危机时代”的来临。   尽管做此引论,也不能掩饰《雨季不再来》在内容技巧上的有欠成熟。十多年前,烦恼的少年三毛难免把写作当成一种浪漫的感性游戏,加上人生阅历和观念领域的广度不足、透视和内诉能力尚未长成等原因,使她的作品超于强调个人化的片段遐想和感伤。但是,从中所透露的纯挚情怀和异质美感,欲别具一种奇特的亲和力。《雨季不再来》只是三毛写作历程起步的回顾,也是表征六十年代初期,所谓“现代文艺少女”心智状态的上乘选样。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1826730
1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一定是象牙塔么?
热度 7 jameshzd 2014-11-23 21:37
上了博士以后,事情突然变得多了起来。先是在10月份的时候去了趟加拿大开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lectrocatalysis的会议。接着在温哥华待了两天,感受了下加拿大海岸的美丽风光。回来以后就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科研当中。因此许久没在科学网上发表文章,深感遗憾。今天突然有感,就随写一篇,希望与大家讨论。 从小我们就听到这样有人把学校比喻为“象牙塔”,意思是其中的学生只要沉浸在科学的海洋中就可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最好的境界。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确从这条路上越走越深。越来越多的理论课,越来越不切实际的教授方法(PPT硬灌,呆板的读PPT上的文字)让我们在“象牙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结果出来以后,实用技术一点都没有学到,稍微需要动手能力的工作就觉得力不从心。所以,这样的“象牙塔”似的教育,真的好么? 这篇文章不谈批判(那没意思),谈谈如何改变这样的窘境。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事情,当大家都觉得不对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随波逐流当做没看见。不过这时要想跳出来,方法只有两个:(1)改变自己(2)被已经改变的人带着一起改变。第二个的发生概率极小(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无动于衷)。因此,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是自己突破所在的窘境,给自己创造出一片蓝天。 上面的题目太大了。下面我就针对于做研究这样一个具体的事情,也是科学网上绝大部分朋友都在钻研的事情。来谈谈如何让我们的科研更加的接地气。 1. 学习的方式。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满堂灌的线性教育。几乎都是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一本书的第一章,到学期末讲完最后一章。这样的方式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最差的方式。因为人学习的曲线根本就不是线性的。大脑最善于做的一点就是将零零散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而不是沿着一条直线慢慢的老牛拉破车一样的缓慢前进。因此对于做研究的我们,学习的方法要进行改变。自学在研究生阶段是唯一的学习途径(注意!唯一!!)。那么在钻入一门学科之前,我的方法是找到几本教科书,找到它们之间重叠的地方。然后把这些重叠的地方进行二次筛选,得到最基本的公式、概念(注意!在这里不需要理解,只要整理出来即可)作为我们的“大纲”(最重要的步骤:要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大纲中得一切,不要求精确,但需要有自己的理解)。有了大纲之后下面我们就开始钻研具体的细节,不过这时我们依靠的就是我们对大纲的理解,如果某一个概念觉得奇怪,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与大纲的联系,再看看我们原来的理解是否有误,“大纲”就是我们强迫自己的一种“反馈机制”。在学习中,没有比“反馈机制”更重要的了。因此反馈机制加上对框架的不断完善,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大体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当然遇到细节的部分还需要继续补充,但是框架搭起来后,再添砖加瓦就很轻松了。 2. “用知识”和“学知识”。“知识必须在应用当中才能被完全的吸收和掌握”。当我们想学一个软件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遇到问题再去找答案,接着再探索。注意,探索非常重要,探索的意思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去不断的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错误反馈,这样一开始会很灰心丧气,但这是最快的手段。 3. 开阔自己的视野。例如我是学化学的,那么物理的最新进展我应该了解,生物上的发明我应该了解,化学各个分支学科应该都有自己的理解。对一个学科或者方向的了解不在于说知道多少“基础知识”,而在于说对它的发生、发展、未来走向、现在问题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这点我自己感觉在研究生中比较缺乏。大家都钻研到自己的小宇宙当中,不关心外面的大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也没有定期的讨论会大家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有趣的东西。 4. 演讲和问问题。在博士阶段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工作和意思以及如何发问,他就具有了基本的科学素质。然而我们文章写的很好,科研做得很好。但在表达和表述的时候,往往只能照着PPT来念,或者说的听众云里雾里,或者干脆说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在开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发问,问什么样的问题比较好或者如何问有价值的问题。问问题,即使最stupid的问题,对发问者和回答者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回答者可以尝试着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描述一件熟悉的事情;而发问者也可以获得基本的咨询。如果两个人无法达成默契,那么就说明回答者需要再下功夫了。学会演讲和提问,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中,都会脱颖而出。 5. 和社会的互动。我们学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活,更健康、更愉快、更方便的做事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其实都有科研问题的存在。例如大气污染,如何制造出来除霾效果更好的口罩?如何制造更好的空气清新剂。在做完自己专业方向的工作后应该让大脑往这些问题上思考一下。这样下次和别人讨论的时候也可以讨论一些更接地气的问题,能让别人更加欣赏你。何乐而不为呢?或许哪天就能爆发出一个好的idea让中国的天空变得更蓝。 啰嗦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在科研生活中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一起探索在自然界的奇妙世界中吧!
个人分类: 自我感悟|6956 次阅读|9 个评论
Nature专刊讨论:大学应该走向何方?
热度 25 lionbin 2014-10-17 09:07
昨天(2014-10-16)的Nature发表了关于“大学实验”主题的专刊,介绍世界各地的大学试图摆脱旧思想习惯束缚和探索新的做事方式的各种不同做法。本文是阅读这些相关内容的读书笔记。 大学是什么?根据美国小说家和内战历史学家Shelby Foote的定义,它仅仅是“一群聚集在图书馆周围的建筑设施”,是伴随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的场所。对语言学家来说,大学是教师和学者群体拉丁语描述的一个衍生词。一千多年来这个群体的重要意义一直持续着。教育—知识转化—研究—创造知识之间有着自然的协同。11世纪,第一所大学在欧洲出现,其功能就是教育学生和探讨学问,没有其他的。他们雇佣聪明的年轻牧师来对古代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的作品进行新的重发现。只是在19世纪,英国和德国占主导的时候,大学才开始对科学研究给予同等的重视。 大学总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变化速度正在加快。在过去数十年里,世界各地的大学开始承担更多的任务。今天大学不仅是教育和探索中心,还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社会正义的灯塔和新学习模式的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大学正在失控的进程中,有些变化是被迫的,教师和学者群体肯定在忍受这种变化,但这种变化太强大了不容忽视。而如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加速发展又意味着大学必须不端改革以实现它们继续履行寻觅和分享知识的功能。如今大学增加的一些任务可能是相互冲突的,许多国家的政府又面临着财政危机,难于一揽子解决这突如其来的众多新问题,更是让这样的改革雪上加霜。无论如何,大学这种群体形式未来将有深刻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所今天的大学与2030年的大学将会迥然不同。 这并非哪个国家的个案,而是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全球许多大学都在探讨用新的方法来考察我们的教育和学术。但不同大学的模式、所受到的资助以及操作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很难概括了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所有大学所受到的外部力量的冲击是一样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前面两个需求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了,而后一个则是刚刚开始: 1)第一个挑战是大学要教育更多的人。最初大学教育的扩张仅仅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之前大学针对的主要对象是上层社会,是提供一系列有关法律、医学和科学的专业培训的学校。在最近几十年里,学生的数量和类型一直在扩张,一系列社会变革让大学教育受惠于更大群体、更多样化的人。 2)第二个挑战是要走出象牙塔。大学不再看做是主要是由好奇心驱使和对知识渴望的地方。相反,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个大学办得是否成功,最后由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确定。许多研究是面向具体问题的,科学家们正在成为崭露头角的企业家。知识的作用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政策正被引入到去产生最大投资回报的地方。 3)最新的挑战是重新评估学习和创新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如何体现出来。从MOOCs这种在线课程的不断发展来看,转变了传统大学一对多讲座形式的惯例,也挑战了研究是个别天才的经典模型,一个世纪以来的大学理念的根基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学应该走向何方?大学正在寻找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些压力。近些年的实践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讨论,当然也可能是前进道路上的陷阱。受技术高速发展和不安分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出版和体育再到金融和零售各种评论都试图发现高等教育与其他正在迅速变化的行业之间的相似之处。有人警告说,螺旋式上升的成本将会让许多大学破产;一些网络狂热分子甚至声称,未来完全没有必要召开什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物理学大会。 最终,未来有两种可能的大学:1)通过选择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和最吸引人的想法并包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抽象机构。这就是飞行汽车和火星殖民的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但很难看到如何发生。2)未来的大学仍然牢牢地扎根于现在和过去的大学,但是这里是学生、教师和学者聚集起来分享和搜寻信息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现存的大学都有这样的希望和未来。目前变化太快,难于知道它们需要生存的土壤和具体的制度结构是什么。 在Nature的这本特刊中,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大学采用多种方式试图摆脱旧的思维习惯的束缚,并探讨新的做事方式。其中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 1)一个长期的问题是院系结构的划分,让研究人员的跨界思考难于突破其专业划分的物理界限。同期Nature有两篇文章探讨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所积极倡导的跨学科中心正试图拆除学科之间的围墙而重塑学术界(Arizona's big bet: The research rethink )。另一篇文章讨论了如何促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商业化,将来自产业的科学家作为学术同行放在同一栋大厦中。文章认为,将产业实验室放在学术环境中对各方都有利(Academia and industry: Companies on campus)。 2)象牙塔心态(ivory-tower mindset),导致大学教师鄙视商业活动。本期Nature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中国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大学如何引入西方式的tenure system来鼓励创新和冒险。文章列举了2005年到2012年中国全职研究人员数量、高等院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授权专利数量的大幅增长情况;但同时指出,中国科研成果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转移能力也较薄弱。以往交大教师收入的80%来自他研究的课题,“很多时候,老师需要从课题的间接经费里拿出来奖励自己,奖励自己的团队。”他说,“这种机制其实是不好的,所以学校做的事情是把科研经费里用在人头上的经费,拿过来,用于改革。”《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坎贝尔评价认为,张杰提出的改革战略很有系统性,对外,在国际市场招聘优秀年轻教师;对内,现有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多重职业发展路径下寻求发展——最终将实现所有职业发展路径都并行为统一的、有活力的长效机制。(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4-10/16/content_32273642.htm ) 大学要生存就必须变革,但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这些实验中哪个将会培养出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或在学术认识上会出现最大飞跃。 参考文献: 1)Nature 514, 273 (16 October 2014) doi:10.1038/514273a 2)Nature 514, 287 (16 October 2014) doi:10.1038/514287a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22417 次阅读|62 个评论
象牙塔与理想
fanchunlong 2013-11-16 06:47
(2013 年 11 月 15 日 晴夜 ) 象牙塔是指没有丑恶与悲惨、理想而唯美的生活环境,是超脱现实社会、独立舒适的个人思想意境。很久以来,象牙塔一直是学生心中大学校园的代名词,但近年实用和拜金思潮让象牙塔的洁白日趋暗淡。塔中人迷恋于观察塔外的现实,寻求着与现实中生存规律相契合的轨迹,而不再是追寻自身独立而自由的理想、勾勒世界唯美而协调的图卷。象牙塔在许多人眼中犹如思想的囚笼,纯粹被投映的彩晕遮蔽。 每每与学生交流,找个好工作成为大多数人学习的唯一追求,对完美和高尚理想的追求越发不屑,而对现实丑陋则展现出近乎无视的容忍与接纳,能够允吸渗入象牙塔的现实香味似乎才是最陶醉的事,早已忘记象牙塔的存在就是为了用不断提升的理想和修养,去分辨掺杂在那香味中的堕落与污秽。 现实生活犹如一个巨大的冰面,走出象牙塔的学生仿佛是从高高的空中落下,有的是一滴滴、一盆盆的水,渗入裂隙,弥合裂缝,让冰面不断的增厚,越发的光亮与坚固;有的是一粒粒、一块块的石,击打在冰面上,每一块石都留下许多长短不一、深浅不同的裂痕,象美杜莎的头发延伸向社会各方。前者是理想滋润下纯粹的水,后者是现实雕刻下锋锐的石;前者是在理想引领下融入现实,后者是在欲望牵引下堕入现实;前者更多的弥合了社会的伤痕,后者撕裂出破败的社会角落。 理想是象牙塔的灵魂,走出象牙塔的躯壳只有填入了美好理想这个灵魂,他的智慧才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资源,而失去了理想的支撑,高智商的邪恶质点将是社会坍塌的刽子手。因此,大学需要自由、需要创新、需要一切优秀的内涵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的融入社会现实,而是为了健全理想,成为促进现实社会进步的一粒粒种子。 存在, 不是为了沉醉, 是要撕裂沉醉, 否则, ' 我 ' 将毫无意义。
4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桥归桥、路归路,象牙塔伤害事故归责的法律思考
热度 4 jlrlmylt 2013-10-6 18:42
前几日,科学网一精选博文“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博后英年早逝 ” ,激起了众多网友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关注。近年来,自杀、他杀、受伤、猝死等校园意外伤害案件呈急剧上升趋势,引发了人们对这类事件的思考。每次遇到这类事件,作为一名多年讲授法学课程、并具有一定司法实践经验的科学网博主,我的思考视角可能与他人不同:这类事件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事实作为证据?归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大学校园的受教育主体,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作为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处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导师,作为管理方的学校或科研单位,当且仅当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对受害者的行为负责,这种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这种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关于学校承担责任的情形,教育部 2002 年颁布施行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第十二条已经做了详细规定。本文结合《民法通则》、《高等教育法》基本精神,将大学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归责分为三种情形。 一、过错责任 《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领导者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直接责任人承担刑事责任。 2004 年 2 月 13 日 的云南大学马加爵宿舍杀人案、 2004 年 11 月 29 日 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殷兆辉杀害女友抛尸案、 2006 年 4 月 6 日 发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女博士被抢劫强奸焚尸案、 2008 年 11 月 14 日 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案,均系学校在安全保卫、消防设施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存在瑕疵的典型案例,学校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理所当然地需要承担责任。 二、道义责任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 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 学生自杀、自伤的; 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2012 年年的 3 月 18 日 ,一个网名为“走饭”的南京大四毕业女生上吊自杀案、 2011 年 6 月南京某高校女研究生跳楼自杀案、 2006 年 6 月南京某高校大四女生在南京东郊遇害案、 2012 年南京某高校大一男学生出走死亡案,都属于这类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但需要承担道义责任的案例。原因有二,遇害人是属于尚未走上社会、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弱者的学生;事件发生前后,学校在履行职责方面很难完全做到完美无缺。 三、普通的责任 对于在校园里发生的针对在职教工的意外伤害事故,则不属于《办法》的适用范围。凶杀案、强奸案、伤害案则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此不作讨论。如果在工作中因公受伤、因公殉职,比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动部 1996 年 8 月 12 日)执行 。 因公受伤的,用人单位负责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康复治疗费、伙食补助费等在内的各种费用,因公殉职的,赔偿标准则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如果是在工作场所之外,如在家中发生的伤害或猝死,医疗费、护理费、康复治疗费需要自理或医疗保险支付,与用人单位无关。如果在家猝死,退休的若纳入社保体系,按照当地社保标准执行。若没有退休,用人单位一般会出于道义考虑,给予死者一定的丧葬补助、一次性死亡抚恤金,金额大小,视单位经济效益好坏。 四、关于博后英年早逝的法律思考 从法律规则的视角来看,“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博后英年早逝 ’ 博文后一些博主的跟帖发言显然不够理性。在对合作导师、博后管理部门进行追责之前,需要明确三个有待查明的基本事实:博士后的身份是什么,是教工还是学生?当事人工资待遇究竟如何,博士后出站的标准是什么,因为这涉及当事人死亡的归责问题。 按照人事部 2006 年颁发的《博士后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各设站单位应将博士后人员纳入本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其人事、组织关系、福利待遇等比照本单位同等人员对待,博士后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博士后人员应与设站单位职工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所需资金的筹集应当执行设站单位职工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办法。 从众多的跟帖当中,也验证了以上规定的真实性。从该博文死者父亲电子邮件、众多跟帖、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法》可以明确这样几个事实:死者的身份为同济大学流动编制教工,而非学生;一般高校博士后是按照满负荷工作的设站单位副教授待遇执行, 2000 元只是绩效工资中基本工资部分;设站单位博后出站标准并无不合理之处,从死者 9 个月的科研成果已经超出了 2 年博士后出站标准这一点足可看出;死亡的地点是普通教工居住的宿舍,并非授课讲台、实验室、办公室,很难比照因公殉职标准进行抚恤。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设站单位、合作导师从出站标准、住宿管理、工资待遇上与博后的死亡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从法律意义上,并无过错。学校需要承担的,只是按照一般教工猝死的标准进行抚恤性质的善后处理。当然,鉴于博后的身份比较特殊,从道义上,学校会适当增加一些抚恤标准。 同事与亲友人情冷漠、没有及时与死者生前进行沟通、没有及时发现死者死亡讯息,那是道德的问题,根源在于社会。对于明知身体欠佳、还要废寝忘食工作导致英年早逝,与浮躁社会的评价机制有关。试问,在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中国,又有哪个行业从业者不辛苦,又有哪个行业不存在着过劳死现象呢?想起了一句话,谁要你不幸生在中国呢?
个人分类: 社会与人生|8162 次阅读|8 个评论
喧嚣的象牙塔,飘摇的方舟
热度 40 xinyumri 2013-7-23 08:01
写在前面 :孤魂老师的一篇“ 面面俱到的其实是废话 ”,生生毁掉了我想把文章写得像鹅卵石一样光滑的梦想。话说小愚念大学时不小心沾染上了愤青的不良习气,以至于几年前去波士顿开会拜访老同学时,还被教育了一番:这么把年纪了,做人要厚道!我这位老同学其实和我愤的程度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他把用来自勉的话都甩给我了,我只有心悦诚服地接受的份儿。是故这些年一直在修炼,效果也还是不错的。虽说有不少的事情,百分之百能让我那已经萎缩了不少的刺猬毛立马呈放射状发散出去,但百分之九十的时候,我已经能够成功地再收回来了。剩下那百分之十,则是开车做饭的时候打腹稿,然后噼里啪啦敲出一篇毛发耸立的刺猬文章。只是我没有孤魂的魄力和魅力,不敢直接发到博客上。一般是给小刺猬美美发,烫个小卷唔的,虽然也还挺扎眼,毕竟比直直的毛刺要妩媚些。有时候碰上毛发硬得烫不出卷儿的,就只好动剪刀了,咔咔一通剪完之后,刺猬变石头了,又不及鹅卵石光滑漂亮,就只好从硬盘上一删了之。 这篇春假里开了个头的文章,在我的电脑里放了有四个多月了,属于烫不成卷的刺猬。但因为事关我高中毕业后就从来没离开过的大学校园,没舍得动剪刀,而是被我搁在了一边,代之以一篇“ 春访象牙塔 ”,想借一通古风刮去胸中的郁闷。敏睿的柏舟老师看出来了,留言道:“桃花源乎?象牙塔乎?读之令人感叹不已。”我惟有实言相告。然而那些没有说出的话,终归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有孤魂老师的这篇文章壮胆,我干脆自废一下这些年修炼的武功。 *************************** 春假里带着即将开始申请大学的小朋友转了东部的几个校园,有两处对我来说是故地重游,包括我来美国的第一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二十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既陌生又熟悉的校园令我感慨。凑巧旅途的间隙又读到了诸位博友论及教育与高校管理的文章,便有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 先从张天翼老师这篇题为“ 迷失的教育 ”的文章谈起,张老师的文章我很爱看,短小精悍且切中要害,可惜他总是以转载为掩护,点击数不高。张老师在他的文章中谈到了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也是我们同事间经常会讨论的,我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下面是他的原文摘录: 在美国赚钱最快的行业要数金融业了,所以以华尔街为首的各大交易所是美国年轻人的首选。要发明一样东西,再到市场上换钱,那太难的;你有本事的话,还不如把钱挪来挪去,从中间抽水,那样赚钱快很多。很多美国教授对这个现实非常的无奈,明知道华尔街是一个不会创造社会价值的大赌场,但大家还是热衷于那个地方。 不过张老师很厚道,在文章的结尾处说到: 美国的华尔街赌场与中国的政府买卖都是不大好听的名词,却都令这两个国家的年轻精英趋之若鹜。其实大家不必觉得奇怪,这也算是人性选择的结果。 针对此一现象, 1991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恩斯特就远没有这么宽容和释然。他在 2009 年春来我校做学术报告的开场白中,把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直接归咎为教育的失职,并说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将因此会受到后代人的“诅咒”。恩斯特发明的脉冲核磁共振技术,既大大提高了核磁共振的实用效率,又充满了数学上的优雅,堪称天才之作。他来讲学时我正好在教一门本科生的“医学成像”课,于是把两节课压缩成一节课,专门腾出时间让班上的小朋友们去听他的报告。后来我问他们对恩斯特的演讲怎么看,有几个学生耸耸肩表示不敢苟同。是啊,在一个极度追求个人成功,而且成功又是和对财富的拥有划上了等号的时代,谁还有资格对追求财富的方式说三道四呢?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愿意到那个大赌场去的。这次旅行有两天借住在中学同学家,他有个女儿在一所私立名校学环境科学,眼看就要毕业了,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去学校招工的人倒是一拨又一拨,但有一半是金融行业的。小姑娘心气高,又有几分理想主义,开始根本就没去应聘那些工作,但架不住人还是要为稻粱谋的,于是只好改变策略,广撒简历,很快就得到了一家大银行的面试邀请。无独有偶,另一位中学同学的女儿去年从排名前三甲的藤校化工系毕业,也去了银行。 后来参观校园时,听招生办的人介绍毕业生去向,居然有一半的人去的是金融行业,前几名的雇主里面,赫然列着高盛等三四个大银行,让我颇有全面沦陷的感觉。再想想这些年走过的各个城市,最漂亮最堂皇的大楼无一例外地都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这让我多少觉得有些迷惘,本来金融业的功能就像人体中的血液循环系统,负责把货币与资金输送到需要它的实体经济中去,由此带来货币的增值。但现在的状况是:无数的资金在华尔街这个大赌场中转啊转的,银行越转越大,富可敌国,像失去了调控的癌细胞般疯长。不断扩张的银行再跑到各个名校的校园去招兵买马,把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吸引过去,为它们的进一步扩张效力。相比之下,实体经济因得不到资金却在一天天地萎缩,江河日下。可是,这样的状况能持续下去吗? 另一件事便是纽约大学的教授给校长投不信任票,详情请见曹聪老师的博文, 纽约大学吸引人才的“华尔街模式” 。大学是否应该采用“华尔街”模式,应该是和教育理念密切相关的。君不见 08 年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数家老店纷纷倒闭,若不是政府出面救市,倒闭的还会更多。然而办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情,华尔街这样 high turnover 的模式是否可以搬来办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美国乃至世界的许多著名大学,都有着上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这些学校追求卓越的传统,都是靠一代一代人日积月累的努力攒下来的。若是大学也搞 expand or fall 的模式,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教授和校长或是董事会的矛盾,这几年时有发生,影响最大的,当属哈佛大学的教授把华尔街出身的校长给开掉一事。去年,发生在托马斯·杰佛逊创建的弗吉尼亚大学的另一件事,也同样具有轰动性。学校的董事会以校长“不思进取”为由,提前把她解聘,激怒了教授和学生,直至惊动了州长,最后以校长重新被聘告终。这两件事最终都以教授的胜利收场,也反映了美国深厚的教授治校的传统。正如拉比所言: T he faculty are not employees of the university. The faculty ARE the university! (详情请参见张彦斌老师的博文: 教员应该是大学的主人! )然而,这一传统是否能扛得过金钱对教育的日益渗透,我想是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大学,本应该是宁静致远的象牙塔,是承载梦想与理性的方舟。如今,象牙塔里早已不复往日的宁静,也充满了喧哗与骚乱。这只在商业化、产业化的大潮里飘摇的方舟,是会被裹挟而走,变成一堆沉沉浮浮的泡沫?还是能够安然着陆,迎来雨过天晴彩虹初现?
个人分类: 教学与科研|12215 次阅读|80 个评论
[转载]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
baocunkuan 2013-6-29 15:27
2013-06-25 08:52:31作者:徐强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4日第466期   【核心提示】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而是社会中的牧马人。学者是社会的头脑,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学者。作为学者,除了传承知识、追求真理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学者是社会的头脑,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学者。作为学者,除了传承知识、追求真理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学者是社会的镇静剂,应乐于充当社会的“谏民”,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学者的批评和批判或许称不上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但可以对社会起警示作用,使社会不致误入歧途。他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而且要有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直面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胆识,能够“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学者代表社会的良知和良心。学者是社会的“守夜人”,是社会精神的屏障,他不仅以其学识赢得他人的尊敬,而且以其学养赢得他人的爱戴。学者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他既要以其“学高”引领社会方向,又要以其“身正”为社会立范,能够立德、立言和立行。学者不应是沉默的一群,而是有责任有义务去争取社会的公共话语权。他不应屈从于名利地位、富贵权势,而应以其良知引领人,以其良心影响人。在一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是是非不清、美丑不分、善恶不辨,越是需要学者以理服人,正本清源,拨云见日。在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学者在场义不容辞。假如一个社会失去了良知和良心,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学者的悲哀。   学者是社会的“先行者”,他既要对时代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现实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论回应,又要能够把握和理解时代精神,并且反映时代精神。理论的创新和创造是时代向学者提出的要求,在任何时代,理论上的空白都应视为学者的失职。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借鉴是知识传承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却不能代替理论上的创新和创造。理论创新是基于旧知的理论提升,理论创造是基于现实的理论回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时代任务,学者需要做出理论上的回答,也必须能够做出回答。   总之,学者不是象牙塔里的孤独客,而是社会中的牧马人。当我们向往社会的清明,呼唤社会的良知,期待理论的创造时,我们同样期待着学者的挺身而出,振臂一呼。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关键字: 学术 学者 学术道德
1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巨大求职压力下的象牙塔怪象:沦为鸡肋的毕业论文
热度 27 jlrlmylt 2013-5-15 18:02
2000 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呈直线上上升趋势。除了 985 、 211 等少数名校社会热门、应用性工科专业外,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求职成了全国几乎所有高校毕业生压倒一切的重任。求职的时间不断提前,从大三、甚至大二开始,学生用于实习、兼职、考证、出国、考研、考碗的时间不断加大,正常的高等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当然,也包括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虽然形式上的要求不断被强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指导教师、毕业生心目中,毕业论文日益成为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沦为鸡肋的原因 大学毕业论文沦为鸡肋的原因无外乎有这样几个:( 1 )没有心思做论文 众所周知,大学所学专业已经与未来职业岗位不相联系,学非所用现象日益严重,既然毕业论文与未来职业没有关系,又有谁会花费心血去做毕业论文呢?( 2 )没有时间做论文 通常情况下,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除了保研生外,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求职有关的活动,根本无暇去阅读文献、收集素材、实验分析、整理成文,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只有答辩前的区区 2 个星期,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从零开始,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 1 万字的学术论文,简直是天方夜谭;( 3 )没有能力做论文 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整篇论文应该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大学四年,既没有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习惯,也没有学会娴熟的动手能力,是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学术论文。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下降的原因 在大学生培养质量急剧下滑的同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大幅度下降。对于专硕来说,在校时间只有短短 2 年,研一进行的是专业知识普及,研二马上就全身心地投入毕业求职工作,是无法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能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与专硕相比,科硕多了 1 年的培养时间,混日子的研究生将其浪费在花前月下,大部分研究生只是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数据收集、实验分析。如果导师严格要求,少部分研究生会发表1到2篇小论文。不论专硕还是科硕,对于绝大部分研究生来说,真正用于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只有答辩前的 2-3 个月,而且这段仅有的时间还是在不断求职、应聘的心不在焉的状态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可以想象。曾记得一位资深的博导对着一大堆送审的论文发出无奈的感慨:一堆学术垃圾! 2012 年,华东地区某省属院校一位导师因研究生送审的学位论文质量过差,而拒绝签名,直接导致研究生跳楼自杀的悲剧。 三、建议和对策 1 、对于本科生,保留毕业设计环节,取消一刀切的毕业论文要求,根据学生的未来就业趋势、实习岗位性质,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对于保研的学生,则可以结合导师的课题,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对于考取公务员的学生,可以是未来岗位职责分析;对于在房地产公司打工的学生,可以是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对于从事保险代理的学生,可以是公司所在地财险、寿险市场调研报告。 2 、对于科硕,可以坚持科研思维培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原则,通过强制性的小论文的发表要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位论文,则可借鉴本科生的做法,坚持学位设计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剽窃、抄袭的学术不断行为。对于专硕,则可以考虑取消发表小论文的要求,毕业设计可以结合联合培养单位的科研、生产实践需求,改为实践、实习、设计报告。 记得高中学过一篇《刻舟求剑》的寓言,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不考虑大学疯狂扩招后所学非所用的现实、不考虑平民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谋生性功利动机、不顾及今天大学生培养直质量远非 20 年前可比的现实,拘泥于教条的毕业论文苛刻要求,只能催生形式主义掩盖下的假大空作风、剽窃抄袭恶习,到头来是劳民伤财。
个人分类: 象牙塔生活|10024 次阅读|28 个评论
走出象牙塔
xuxiujiang 2013-4-28 10:31
大学是个浪费青春的地方,大学既不能开阔人的眼界,也不能丰富人的知识,更不能提高人的素质,大学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给一样的青年贴上不一样的标签,这个标签据说是年轻人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门票,而事实上,这张门票到底有没有用只有鬼知道,为了一张莫明其妙的门票,一个人最少要在大学 里苦熬四年,而要想拿到高级的门票,至少要花十年,如此漫长的岁月,大学生们犹如进了成人幼儿园,在失业中等待,没有事做,也没有想法,没有收入,还要大把花钱,大学时光,失去的时代,年轻人的损失远远大于收获,人的活力都让大学给消磨光了,未中国来有没有希望,就看中国的年轻人能不能 走出象牙塔,告别大学,投入火热的社会,用青春的热情去创造世界
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访象牙塔
热度 28 xinyumri 2013-4-20 09:02
长驱越阡陌,迢递复逶迤。野旷乡庐远,树高春云低。 麋鹿涉林涧,鸳鹅浮钓矶。清波何澹澹,随风起涟漪。 静园藏闹市,高塔映兰溪。谁制闲居赋,孰参造化机? 变幻穷通数,兴亡未了棋。寰球多少事,成败尽依稀。 大道接广宇,乾坤在毫厘。百川入沧海,星辉灿无极。 天律一何净,天工或可期。耕耘有真趣,谈笑任灵犀。 先贤居云汉,同辈共攀跻。诚哉但若斯,寒暑莫能移。 我来惟仰止,徘徊长太息。回首青山外,遐想入希夷。 1. 麦克斯韦与爱因斯坦相遇的地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个人分类: 涂鸦学步|9080 次阅读|67 个评论
三八节趣谈:象牙塔快乐的单身汉VS 无奈的剩男
热度 27 jlrlmylt 2013-3-8 13:23
三八节,各大网站都在谈论大学校园里的剩女。作为一名外地高校毕业来宁的男教师,接触剩女的机会着实不多。在 20 多年的求学、职业生涯中,倒是接触了一些象牙塔内剩男,作为故事讲给大家,增添一些节日气氛,希望各位博主不要对号入座。 在湖南读研究生期间,旁边是学校的教工单身宿舍,因为爱好体育的缘故,与宿舍的教工小 D 成了好朋友。小 D 其实不小了,四十有余,五十不到,仍是个快乐的单身汉。说起小 D 其实个人外在相貌、家庭条件都不差。身高 1.70 米 ,浓眉大眼,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大方。至于家庭 , 小 D 本人从不谈及,也从未见到有什么亲戚和他来往。只是从他人那里得知小 D 系学校所在的湖南长沙人,干部子女,家境殷实。说起小 D 的经历,可以用饱经沧桑了来形容:上过山、下过乡、进过工厂。客观地评价,在我见过的男人当中,小 D 是最有才华的一个,羽毛球、篮球样样精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精通各种风格书法,音乐方面更有天赋,天生的一副浑厚的男高音,每次学校工会组织的文娱、体育比赛,小 D 当仁不让地承担策划、指挥、评委、裁判多种角色。没有人问起小 D 的恋爱史,小 D 自己从不谈及自己的感情。健身、工作、特长、爱好占满小 D 的全部时间。渐渐地,小 D 变成了老 D ,至今他仍然这么快乐地生活着。 J 是住在单身宿舍二楼的青年教师, 30 出头,相貌堂堂,与小 D 一样,精通文娱、体育, J 和小 D 组成的羽毛球双打搭档,号称学校第一杀手。与此同时, J 还是学校教工男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J 也爱唱歌,曾经获得学校教工卡拉 OK 大奖赛第一名。与小 D 不同, J 唱歌选择的地点比较特殊:澡堂。那时的教工单身宿舍比较简陋,每一层楼只有一个简易的男女共用的简易淋浴喷。每天下午下班后,羽毛球场、篮球场打得一身臭汗之后, J 总喜欢跑到宿舍楼的简易澡堂冲凉。脱光了衣裤,全身赤条条无牵挂之后,在铺天盖地的冷水刺激下,澡堂歌王的灵感发作,开始纵情歌唱。 J 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其实, J 身边并不缺乏崇拜他的 MM ,这个小秘密是我在学校英语俱乐部组织的英语角发现的。为避免光天化日下的彼此拘束,通常大学英语角都是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大草坪上举办。作为大学英语角的活动积极分子,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许多 MM 围着一个青年教师,认真地听他讲英语故事。说实在话,在大学呆了这么多年,周围人群中超过自己英语水平的人确实不多。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真想见识一下此君的庐山真面目。借着昏暗的灯光,我有点傻眼了:这不是 J ,他不是教大学化学的吗,什么时候起折腾起英语来呢?我想,只要主动一点,凭 J 的相貌和才华打动某个 MM 的芳心应该是不成问题。天晓得, J 为什么选择单身呢? 如果说小 D 和 J 快乐的单身汉,是一种主动的生活方式选择,那么安徽某高校我的的朋友 Y 的光棍生涯只能算是一种被逼下的无奈。说起大学教师,不了解此行的圈外的人总是抱着一种欣羡的眼光,其实,大学老师,尤其是农村家庭出身来到繁华都市工作的青年男教师,挺可怜的,要房没房、要钱没钱,除了一点故弄玄虚的知识外,一无所有。因此,他们的婚姻,命中注定多了几分劫难。每次看到网上那么多痴男怨女对爱情的渴望追求,总令人感到心灵震撼,然而环顾自己身边的现实婚姻,又是那么实在,实在得让人觉得如同鸡肋般乏味。 Y 个子不高,相貌一般,性格木讷,家境贫寒,那些让繁华都市现代女性倾心的硬件条件 Y 一头都不沾。还有一点圈外人不了解的,残酷的考核竞争、缺乏人性的管理体制压迫下,大家都在忙着向“钱”进,比起社会上来,大学的人际关系更加冷漠。没有人去关心这个孤身一人来自皖南农村的青年教师的婚姻生活,更没有热心人去牵线搭桥。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交际范围的狭窄性,情急之下, Y 去过婚姻介绍所,在报纸上登过征婚小广告。也许是在婚姻天平上,他的硬件条件实在太缺乏了,一晃 30 多岁了,苦苦追求的婚姻仍然没有结出胜利的果实。终于,被现代女性抛弃的 Y ,精神病发作,被迫病退,彻底离开了教师岗位。 另外一位剩男我们姑且把他叫做 Z ,中国 TOP 3 名校毕业的数学专业的高材生,湖北某高校数学教师。听我的一位在该校任职的朋友讲,没看到 Z 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经常往来的朋友,业余时间 Z 终日躲在自己的斗室里辛勤地耕耘。记得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谁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兴趣必须浓厚,观察必须敏锐,思维必须活跃,见解必须是独特。也许是对自己的专业太执着了吧, Z 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去交际、去培养兴趣爱好,因此, Z 的行为举止显得特别与众不同:衣冠不整,头发蓬松,走路目不斜视,从来不与任何人打招呼。这样的一身打扮,自然打动不了现代都市姑娘的芳心。令人费解的是, Z 站在讲台上,目光敏锐,才思泉涌,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下课铃声一响, Z 马上变得目光呆滞,神情沮丧。然而,毕竟是名校出身, Z 太有才了,他指导的学校数学建模小组屡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讲授的考研数学辅导班场场爆满,他写的论文屡次被国际顶尖数学杂志引用,作为学院的唯一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 Z 已经成为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学院的生存实在是离不开 Z 。于是,盛名之下,在冷漠的大学校园里,终于有热心人给 Z 指点婚姻迷津了:找个家境贫寒的农村来的学生妹吧,不要太漂亮的,最好是偏远地区的,你工资挺高,又有一间廉租房,武汉挺不错的,有女孩愿意留在武汉,居家过日子嘛,不就是图这些东西吗?
8724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高校青年教师之困:高压之下,发展之路在何方?
zhangqifeng0504 2013-2-26 09:11
高校青年教师之困:高压之下,发展之路在何方?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在一般人眼中,大学老师应该是“知识水平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三高”群体,然而事实上,身处于象牙塔内的高校青年教师却面临着人们不了解的困惑和艰辛。   一位高校老师的困境:在学术研究和生存压力中挣扎   34岁的林方(化名)在最近的一次副教授职称评定中失利,原因是他在留校任教的3年里,教学虽然成绩突出,但由于科研成果与其他候选者相比不具优势,最终落选。林方非常受挫,同时又有很多无奈和心酸。   林方,国内知名大学工科博士毕业,因为博士期间成果突出而获得留校任教机会。“选择留校,一方面是因为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认为在高校任教工作体面、收入不错。”但现实与他的想法有很大的落差。   林方告诉记者,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包含几个部分:一是,所在课题组负责人(通常被称为“老板”)分配的工作,包括课题相关的科研任务,以及给“老板”带的硕士生修改论文、选课、答疑。二是,学校安排的工作,包括一定课时的教学任务,还有学校的各项评估考核等。“这些工作虽不难,却很耗时。比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可能你需要一周的时间来备课。而一到评估、考核的时候,可能一整天都得耗在上面。”三是自我提升,包括参加学术活动、自主研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既关系到职业长期发展,也影响教学质量。但是这部分工作短期内不能产生效益,反而需要经费的支持。“受现有的评价机制所限,没有经验缺乏资历的青年老师很难独立申请课题,因此得通过给老板干活或者承担教学任务,获取经费用于自我提升、独立科研。”林方无奈地表示:“但是我所面临的困境是,做这两项工作占据了太多的时间,自己独立科研的时间非常有限,没有独立科研成果,便无法通过职称评测;如果放弃给老板干活或者教学任务完不成,相当于切断了科研经费和家庭收入来源。”   在科研、教学和经济的三重压力下,林方尚未找到突破之道,首次参评副教授失利后,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林方倍感焦虑和迷茫,“现在高校的政策是"非升即走",5年内再不能评上副教授,就只能离职。”   在工作之外,林方能留给家庭的时间少得可怜,“每天都很忙,可一年到头能贡献给家里的工资不到4万元,家庭事务还多亏妻子打理,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自己和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但是对于这个未来,我越发不确信。”   “高校青年教师如"工蜂",是学术体制中最辛苦的”   林方的困境是当下许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缩影。   对外经贸大学教师廉思曾经是“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他带领自己的团队通过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对5138名40岁以下的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方式观察等调查方法,完成了《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当他们经过20来年的苦读"修成正果"拿到学位,又在与同龄人竞争中获胜,争取到一个大学教职时,他们中很多人却发现自己面临比原来更大的压力:外部的、内部的,同龄人的、隔代人的,学生的、老教师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兼职收入,这些本身并没有关系的词语,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在《报告》中,廉思研究团队这样描述像林方一样的“70后”、“80后”高校青年教师们的生存现状。   廉思将高校青年教师比作“工蜂”。“"工蜂",契合了现在青年知识分子勤劳的特点。工蜂一生都在采蜜,而知识分子一生都在工作。工蜂是蜜蜂中最累的,知识分子也是学术体制中最辛苦的。”廉思如此解释。   报告显示,有72.3%的受访者和林方一样认为工作“压力大”。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科研,根据调查,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与此同时,“工蜂族”用于科研的时间又被教学、给大老板干活、教学任务、学校评估等所挤压。7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廉思举例说,“没有行政工作的老师,一般是3成时间教学,7成时间科研,而7成的科研时间里真正用于与科研直接相关的工作时间不到一半,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写标书、填表格、凑发票"”。   再看看老师们的职业发展,职称和晋升都与论文发表和课题项目挂钩,但是我们的学术评审机制却并不青睐青年老师。科研经费和学术资源都向精英和大腕靠拢,青年教师即使是实际研究主力,却很难担纲重大课题,独立署名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也很难。报告显示,近3年来,20.5%的文科“工蜂”没有在CSSCI上发表过论文,92.5%的理科“工蜂”没有在SCI(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过论文,85.5%的工科“工蜂”没有在EI(工程引文索引)上发表过论文。   青年教师生存和职业发展困境亟须破解   廉思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做“蚁族”研究,关心底层弱势群体,大家都评价高,现在关注高校青年老师,很多质疑的声音便出现了。“社会上有很多人过得比他们惨,他们工资即便不高也不是社会中最低的,每年有寒暑假,在社会上也受人尊重,说他们需要关怀谁信?”   “高校老师这个光鲜的身份之下,容易让人忽视高校青年教师真实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廉思表示:“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高校青年教师是青年和知识分子的交叉群体,通过高校课堂和网络社交平台,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群体。而且他们与学生距离近,与学生接触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也影响着青年人。”   廉思指出,我们用这种一年内发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多少来衡量一个青年教师,只会制造出一些工匠。现有的学术体制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变得急功近利,只注重论文发表数量而不重视科研工作质量。青年教师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重科研、轻教学。老师给学生上课成了“良心活”,备课、讲课不够认真,随意性较大,课后很少布置作业,课后辅导答疑更少,教学质量因此急转直下。   “关注"工蜂"一族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他们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又在培养党和国家的未来。高校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高校的学术品格和教学质量。改善"工蜂族"的生存环境刻不容缓。”廉思郑重地说。   呼吁:为高校青年教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结合调研成果,廉思研究团队呼吁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为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科研项目审批,通常是越小的项目越民主,越大的项目越不民主,导致科研资源分配失衡。建议加大对青年老师科研的资金支持。   第二,为青年老师营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明确目标、量化考核的工业化方式,可能遏制了最差的10%的老师,同时也会扼杀最优秀的10%的老师,不利于拔尖人才培养。学术评价更应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建议采用更为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如“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制、“同行评议制”等,延长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考核与评估时间和周期,允许其用较长的时间推出精品力作,成就“学术大师”。   第三,为青年老师留出特别晋升通道。高校职称评定仍然存在“论资排辈”,建议在各种管理制度中开辟青年教师特别通道,避免青年教师在各种非学术竞争中面临不平等的局面,如在各种课题经费、基金之外特别设立青年教师培育基金,给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提供可以发芽的“种子”,在各种评先评优机制中特别制定40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机制和管理办法,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尽快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委员建言   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也备受政协委员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张全芬、唐瑾等30位委员联名提交《关于重视和解决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压力过大的提案》,详尽反映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为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困境建言。此外,郭晋云、钟秉林、程天权等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也多次提交提案关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和生存问题。在此,我们摘登两篇委员的建言。   编者   多措并举为高校青年教师解压   在高校教师中,青年教师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也是学校教学的骨干群体,承担着高校主要教学任务。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青年教师难以从容面对生活,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一系列的生存压力。一部分老师为了赚取更多上课费,常年在外上课,早就找不到科研的感觉了;部分青年教师,进行商业化的写作,为报社、出版社或者替他人写些论著,赚取些养家糊口费用。还有部分青年教师,几乎完全脱离本业,或者到公司兼职,或者自家开店铺等等,这样已经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中去了。这种状况如果长久持续,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势必会下降,人才也会流失。   我们认为需要多方面着手,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困境。首先需要适当提高高校教师待遇,保持工资的稳定增长,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民主化、专业化、平等化、去官僚化、人性化等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三是打击学术腐败,减轻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学术资源分配的官僚化、重职称、重个别高校等情况急需改变,应多给高校青年教师机会与锻炼。四是提高高校教师社会地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   张承芬 唐瑾等30位全国政协委员   加强职后培养解青年教师发展之困   近年来,高校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堪忧。一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然存在,中青年教师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严重不足;二是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教师职业拓展制度,中青年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基本上放任自流;三是中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和生活条件(如待遇、住房)等方面面临困难,影响了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精力投入。这些问题如不引起充分重视并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声誉。   首先,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预算中大幅增加高校教师发展和职后培养培训的经费;高等学校亦应多方筹资用于教师职业拓展,尤其是增加用于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的预算。其次,建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相关政策研究,加强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政策指导和项目引导。   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尤其是靠高校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例如住房问题,建议增加专项经费投入,用于有关地区高校教师中青年周转房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将高校中青年教师纳入当地保障房申请系列等。   应该让高校青年教师体面地生活,拥有良好的教学研究环境,才能使他们尽快地成长成熟。如果不能抓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创新能力与世界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 钟秉林来源人民政协网) 参见 http://roll.sohu.com/20121224/n361320136.shtml
3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往事如烟:那些英年早逝在象牙塔的人们
热度 8 jlrlmylt 2013-1-11 22:41
个人分类: 象牙塔生活|177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总结2012,展望2013——献给自己的一封信
热度 1 qiujun4970580 2013-1-2 15:58
总结2012,展望2013——献给自己的一封信
2012就这样过去了,说好的世界末日,最后她竟然没来,弄得有些人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因为第二天还要去考六级考试。昨天是2013的第一天,收到许多祝福元旦快乐的短信,看到身边的人不断的回顾2012.展望2013的日记,自己浮躁的心突然心如止水,被人称为“睡神”的我一下“有心有肺”,昨晚睡得我很不安,发现自己有点惶恐,不安,措乱,自己就这样踉跄的闯入2013年,自己却还没准备好怎么去迎接这一年,时间真是像风一样的吹,一吹就抓不住它的痕迹,自己研究生生学涯一晃就过了一年半,还有一年时间能在美好的象牙塔里渡过,像我这屌丝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逆袭下,有人说历史是个明镜,岁月留痕,自己应该好好总结,不能屌丝下去了。 2012年的元旦,依然清晰记得在风雨操场上跟师姐放了两个孔明灯,我们各自许了三个愿望,回首过去,前两个愿望实现了,家人健健康康的,最后个愿望落空了,自己现还是孤独一人,孤单的一个人在校园里行走,在这一年中,爱我的人我没感觉,我有感觉的人家不爱我,但现实是残酷的,前途还是光明的,2013年我坚信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2012年,打算暑假去某单位去实习的,后来种种原因,没去成实习,导致现在都没在单位实习过,其实很多事情只是搅拌你而已,很多事情既然想得到,必可能失去某些东西,自己还不明白有失必有得道理,做的很不够。 2012年,打算去某个地方去旅行的,叫嚷嚷了半年,最后还是没去成,自己成了只说不做的人,一直认为心灵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自己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其实一个人也可以去旅行的,也许自己心态真的老了,没有那种说到做到的冲劲了。 2012年,打算学好专业软件和一些常用软件(PS软件等),一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些软件的菜鸟,时间过去了,可是那些任务依旧没完成,一直压在你心理,只能越拖越久,看来这些东西只能在2013年完成了。 2012年,作为一个一名研究生,至少应该做一些研究生应该做的事,其中发表小论文是首先内容,自己一直在规划2012年要自己写一篇小论文出来,而这个重要的计划却没完成,虽然有一篇小论文挂了我名,但那篇论文我是托师兄的福,挂了我名,我在论文上做的工作只是皮毛而已。 2012年虽很多遗憾,但也有很多美好,自己收获很多东西,成长了一些,认识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但自己还是很多不成熟,不够圆滑世故。最让自己欣慰的是自己能自力更生,自己能养活自己了,2012已经过去了,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回顾昨晚,展望今年,今年对自己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意义非凡,自己今年要面临的是就业的问题,关系到自己的前途与发展。 2013年大的方向是写论文与找工作,同时在6月份有个二级建造师考试,所在这一年中,任务是比较艰巨的,自己必须在一场拿下这场考试,每天不求经历风风雨雨,但必须有所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足矣,同时要不断总结自己的一天所得,所想。在2012年以上没完成的目标,争取在2013年完成。我相信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只要你有心做某件事,这件事肯定能完成。现在的工作都是“拼爹”的年代,作为啥没有的我只能另辟蹊径的寻找。同时自己要养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一遇到问题就绕道而走。同时生活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学习的,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相信自己在2013年自己肯定能走的更好。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41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光明网卫生特约评论:“黄金大米”重压下的转基因象牙塔
sz1961sy 2012-12-12 23:06
光明网 卫生频道 卫生时评 光明网卫生特约评论:“黄金大米”重压下的转基因象牙塔 2012-12-12 09:40:07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近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公布了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湖南儿童身上做试验的调查结果。根据公告,三名中方署名研究人员协助美方人员向受试儿童喂食转基因大米已因学术违规被停职,而受试儿童将会获得当地政府的经济补偿。此事自九月份被媒体曝光以来,引起的国内外舆论争议巨大,但是,如果按处理意见说法,它仅仅被视为一起国内个别科研人员学术违规的个案加以处理,那么可能无法给中国公众交代清楚一直以来转基因作物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认为,利益诱惑导致学术独立性受损,才是一直以来转基因产业领域纷争不断的痼疾所在。 回顾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展开科研不算太长的历史,可以发现,它从来不是一座不偏不倚的象牙塔。2004年12月某刊物以《转基因稻米与13亿人主粮利益悬疑》一文,首次将我国转基因科研的利益纠葛带到公众面前。文章认为: 我国那些转基因前沿研究者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有的人既是拿着国家经费的转基因品种研发人,又是对转基因危害进行把关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成员,还同时是种业公司的顾问和董事。也就是说,同一个人,既希望自己的研究早出成果,又需要客观地对这种成果的长期影响做出批判,最纠结的是: 一是,这批人还要为自己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去游说自己置身其中的安委会。这种纠缠不清的利益,决定了转基因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可堪质疑。而在复杂的利益纠葛被曝光之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逐渐审慎态度,至今才未批准任何品种的商业化。 二是,转基因研究的学术前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研究者的学术独立性。2008年,中国的转基因研究正式进入了“黄金”时代,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项目,获得200多亿人民币研发经费。一时间,投身转基因作物研究的学术人员如过江湖潮起,全国冒出数百个转基因作物研究机构。从那时起,这批科学家也形成了高度团结一致的科学共同体:纵然转基因农作物的环境风险已经引来社会各方争议和反对,转基因科学家却在这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话题面前集体失声——很难说,面对转基因研究的美好学术前(钱)途,转基因科学家这种可敬向钱看坚守立场的态度,让圈外人闻之也觉得怪怪地。 三是,转基因科研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潜力,同时也对70亿人共享的地球,具有无法预估的环境影响。面对如此风险,代表公众利益的中国政府,应该保持高度警惕转基因农作物科研利益链的力量,竭尽所能确保科研的独立性,并且从体制上加强对转基因科研的监管,同时保障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知情权。 我们认为,在我国科技发展策略上,特别是高科技技术发展方面要有“两条腿走路”模式,避免把转基因作物技术奉为一劳永逸解决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的惟一途径,导致转基因作物从核心到专利到基层种子渠道被外国公司“一家独大”,那样就不叫粮食生产安全;而对于中国农业科技绝活育种杂交水稻等有效的非转基因育种方法、以及对气候变化具有良好应对效果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模式等,政府应从资金和政策扶持上加把劲,这些不仅有利于中国农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平衡科技学术界意见、减轻媒体用数据说事给众众传播带来不安信息和观点。 总之,唯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转基因作物科研、监管名存实亡乱象的根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纠正我国在转基因科研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令转基因作物科学研究回归理性。 http://health.gmw.cn/2012-12/12/content_5986064.htm 相关报道: · 吕永岩:黄金大米“童试门”13项造假暴露转基因作物伪科真面目 · 光明网卫生时评:应查查转基因大米童试门事件外国代言人 · 蒋继平:美国境内转基因食品的现状简要介绍 · 美国医学和食品安全专家评论法国转基因老鼠实验
个人分类: 光明网卫生时评|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明网评论:“黄金大米”重压下的转基因象牙塔
蒋高明 2012-12-12 12:41
蒋高明 我们的长期疑问与光明网卫生频道的评论非常一致:那些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手里握着大量研究经费,又掌握着话语权,同时又与西方利益集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国转基因科学家,凭什么让公众相信你们说得话呢?再者,中国除了转基因这条独木桥外,还有传统育种与生态农业这样的光明大道,为什么放着大路不走,而非要走死胡同呢?笔者团队研究的生态农业技术,愿意放弃任何专利,免费为国家使用,为农民使用。我们的技术可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其产量与质量均表现不俗啊。 “黄金大米”重压下的转基因象牙塔 2012-12-12 09:40:07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http://health.gmw.cn/2012-12/12/content_5986064.htm 近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公布了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湖南儿童身上做试验的调查结果。根据公告,三名中方署名研究人员协助美方人员向受试儿童喂食转基因大米已因学术违规被停职,而受试儿童将会获得当地政府的经济补偿。此事自九月份被媒体曝光以来,引起的国内外舆论争议巨大,但是,如果按处理意见说法,它仅仅被视为一起国内个别科研人员学术违规的个案加以处理,那么可能无法给中国公众交代清楚一直以来转基因作物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认为,利益诱惑导致学术独立性受损,才是一直以来转基因产业领域纷争不断的痼疾所在。 回顾转基因作物在我国展开科研不算太长的历史,可以发现,它从来不是一座不偏不倚的象牙塔。2004年12月某刊物以《转基因稻米与13亿人主粮利益悬疑》一文,首次将我国转基因科研的利益纠葛带到公众面前。文章认为: 我国那些转基因前沿研究者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有的人既是拿着国家经费的转基因品种研发人,又是对转基因危害进行把关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成员,还同时是种业公司的顾问和董事。也就是说,同一个人,既希望自己的研究早出成果,又需要客观地对这种成果的长期影响做出批判,最纠结的是: 一是,这批人还要为自己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去游说自己置身其中的安委会。这种纠缠不清的利益,决定了转基因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可堪质疑。而在复杂的利益纠葛被曝光之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逐渐审慎态度,至今才未批准任何品种的商业化。 二是,转基因研究的学术前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研究者的学术独立性。2008年,中国的转基因研究正式进入了“黄金”时代,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为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项目,获得200多亿人民币研发经费。一时间,投身转基因作物研究的学术人员如过江湖潮起,全国冒出数百个转基因作物研究机构。从那时起,这批科学家也形成了高度团结一致的科学共同体:纵然转基因农作物的环境风险已经引来社会各方争议和反对,转基因科学家却在这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话题面前集体失声——很难说,面对转基因研究的美好学术前(钱)途,转基因科学家这种可敬向钱看坚守立场的态度,让圈外人闻之也觉得怪怪地。 三是,转基因科研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潜力,同时也对70亿人共享的地球,具有无法预估的环境影响。面对如此风险,代表公众利益的中国政府,应该保持高度警惕转基因农作物科研利益链的力量,竭尽所能确保科研的独立性,并且从体制上加强对转基因科研的监管,同时保障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知情权。 我们认为,在我国科技发展策略上,特别是高科技技术发展方面要有“两条腿走路”模式,避免把转基因作物技术奉为一劳永逸解决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的惟一途径,导致转基因作物从核心到专利到基层种子渠道被外国公司“一家独大”,那样就不叫粮食生产安全;而对于中国农业科技绝活育种杂交水稻等有效的非转基因育种方法、以及对气候变化具有良好应对效果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模式等,政府应从资金和政策扶持上加把劲,这些不仅有利于中国农业经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平衡科技学术界意见、减轻媒体用数据说事给众众传播带来不安信息和观点。 总之,唯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转基因作物科研、监管名存实亡乱象的根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纠正我国在转基因科研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令转基因作物科学研究回归理性。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象牙塔"的倒掉
热度 5 flysky97 2012-9-3 23:36
"象牙塔"的倒掉
"象牙塔"——承载着和寄托了很多人的理想,尤其是青年人的理想, 社会的浮躁与功利,最终一定会殃及大学的发展和未来; 大学的丑闻、对新一代大学生、大学老师等的攻击,使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沦陷,必然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信仰,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 曾经那么向往校园……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和笑容的脸,内心里波澜起伏,却不得不尽力去保持平静…… 一段历史结束了……新的一段开始了…… “中科院研究生院”止于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标志开始陆续替代旧的标志…… 夏天开始的时候,以马上研三的室友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前方的路在哪里…… 夏天结束的时候,另一位朋友问了我同样的问题…… 似乎夏天消磨了人们太多的斗志…… 大学:大楼、大师、大学生……? 身在校园,而面对未来,我们在未来一年将站在一个冲突不断加剧的转折期…… 也许,年少轻狂之时所接受太多正面的宣传,以为将来要见的必是“象牙塔” 在百度百科中对于“象牙塔(Ivory tower),有这们的说明: ”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   在汉语中,象牙塔原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外延涵义主要是“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 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如同洪水猛兽,大大改变了原来信息传播的方式……于是,从大学生的地位一落千丈,再到大学教授、大学院长、校长都有不幸中枪,落入媒体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从浙江大学的校长,到厦门大学教授博士……再到北大的校长、院长…… 名校难以幸免,更别提普通院校(如,那位医学院的考官……) 某些“大学”在这个夏天的讨论中愈发显得尴尬…… 大学生地位已经远不如前……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一切都已经成为遥远的传说,花了大把的钱,换了好多的书,毕业的时候那些书卖了废品,只能换一个西瓜…… 剩下的,还有几张证书,这些证书的复印件加上精心准备的简历,最后被应聘单位仍旧当作废纸…… 人力不再是稀缺的资源,高学历者不再是天之骄子,未来的社会精英…… 原因?: 社会评价体系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 大学以及紧随其后硕士博士扩招 国外大学以及港澳大学对内地学生开放的竞争作用…… 以及社会对国外学历的更加看重…… “海龟”与“土鳖”的待遇之别…… 质疑——或许来自网络里太多的谎言…… 诚信缺失……个别人的堕落……最后导致整体形象的分崩离析…… 社会追求真相的成本也无限地增加…… 而如今,看着周围的世界,或许失去了对那些事物的崇拜和神秘感…… 若有追求时,或许意义便是去实现梦想,而就算没有太高追求,看着每一天的变化似乎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当我们还在对一切无动于衷的时候,或许大洋彼岸的某一只蝴蝶正对我们拍动起翅膀…… 我还在想:自己到底该追求什么? 难道我们真得愿意离科学越来越远吗?? 卓越的人有一个特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另一个特点,他们都有点特殊的经历…… 当我们甚至不能独善其身……只能扼腕叹息时,我该怎样回答你,人生的意义,读大学的意义? ……
个人分类: 人文|32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向三位老师致敬
caotiansheng 2012-5-31 07:06
转载 挣扎在“象牙塔”内,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身心俱疲。项目、课题、考评、指标、论文、职称,几近构成了“卧龙岗上的散淡人”生活的全部。因为这意味着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 拼命争夺的,甚至为此大打出手;手握资源的,则可张狂到开房收礼,且过期不候。 然而,终归有些人是不愿为此诱惑,更确切地说是不愿为此折磨的。 累了、烦了之后,他们决定“不玩了”。 他们公开说:不。 这声音虽不振聋发聩,却宛如春夜暗雷,带来一丝光亮。 我不期待这个声明会有多大的改变作用。有些环境与现象我无法改变,但至少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做回我自己。 ——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 追随这套标准一路走下去的人,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一个人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他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一个被格式化的人,屁股已经决定脑袋,要想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何容易?要想做出改革和创新的行动,更是痴人说梦。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谌洪果 目前中国高校所犯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徐斌 李开盛: 作为见证者,无法保持永远的缄默 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选择在2012年的第一天公布自己的决定:不再申报和参与各级社科基金课题。 李开盛曾为申报课题苦恼不已。 虽然还不到幕后运作,四处求人与打点的地步,却也曾琢磨过哪些课题才能得到评委的垂青,在申报书的字里行间措辞谨慎。 “如果没有课题,你就很可能无法再申报职称,而我目前还只是一个副教授;如果没有课题,你就很可能仍然无法在这个学术体制中获得必要的地位,而我还必须得继续在这个体制中混饭吃。我不是圣人,虽然尽量淡泊名利,但不可能没有一点七情六欲。” 这让他“丧失了自由研究、自由思想的空间与勇气”。 他并不回避课题制存在的意义:可通过资金支持的方式,为学术成果的产生和出版提供路径,是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 “但是,它已经由本来的学术创新推进剂变成了一个拦路石。”这在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少有机会享受到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横向研究课题,政府主导型的资金投入,决定了社科课题多限于为政府服务的领域,科研自主性被大大压缩。 另外,由于硬性评价指标的存在,课题的级别和数量而非内容和质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科和高校的追求目标,“当一个教师或研究人员被置于课题这个指挥棒之下时,他很可能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去读他所想读的书,也无法不受外部干扰地‘十年磨一剑’,思想的火花慢慢地缺氧,最终被窒息。” 作为高校教师、问题的见证者,同时自认是“一个探索心灵与学术自由的人,一个希望社会有所进步的公民”,李开盛说自己“无法对此保持永远的缄默。” “中国人其实最缺的不是反思,不是批判,而是与自己反思与批判的那些问题保持距离,或是在反思与批判的精神下进行切实的行动。我们愿意进步,但希望进步最好在不触动自己的利益下实现。我们愿意改革,但总希望改革最好由别人来动手完成。” “我不期待这个声明会有多大的改变作用。有些环境与现象我无法改变,但至少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做回我自己。” 他接下来的计划是,在自己已走过一生的一半之际,静下心来看几本自己真正想看的书,写几篇自己真正想写的文章。 “这些东西要比教授职称、比课题带来的收入和其他利益更加重要。” 李开盛的这则公开声明引来数千点击。 “猛然发现大学里还是存在有骨气的老师。”一位自称在高校从教近10年的网友评论说。 谌洪果: 风雨飘摇的日子,做一棵独立挺拔的小树 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对同事林莉红挥拳相向。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林恰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 数日之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谌洪果公开了自己不参评教授的决定。 2006年,师从贺卫方的谌洪果博士毕业,赴西北政法大学任教。当年,他即破格评上了副教授。“要按中国大学的学术标准,我再稍微用点力,两三年内要评上个正教授也并非难事。” 但时至同批进校的年轻教师都坐上了正教授的位子,谌洪果却依旧原地踏步。 谌称,早在2007年底“就彻底想通,这辈子坚决不再参评什么教授职称了。”武大教授打人事件,不过为自己公开表达看法提供了契机。 “不想再按这个标准活下去,害怕自己因此越陷越深,自废武功”,是谌洪果做出决定的最直接理由。他担心,现行的评审体制会吞噬自己“残存的”治学能力和独立精神。 尽管承认需要某种评价体系来客观认定大学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准,但谌洪果并不愿为核心期刊、国家课题、体制内奖项等标准所量化。在他看来,这些外在标准与学术水准并无太多关联,反而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学术生命。 “一方面,它是一种功利机制,视治学如生产,使年轻学者生存压力巨大,无法把才华和知识用在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关怀上;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惰性机制,使那些在其中顺风顺水的学者安享于所取得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不再把心思用在科研和教学活动上。” 他因此拒绝了校长的好意:在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校长建议他先在体制内有所建树,而后借助更高的平台实现更多的改变。 “可是,现实却很奇怪,如果每个在这种机制内谋得一席之地的人,都按照自己的‘如果’获得了实现自己更大抱负的机会,那中国大学的学风、精神和学术产出,早就应该焕然一新了,为什么我所见的情况却完全并非如此呢?” 在他看来,做学问与评教授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追随这套标准一路走下去的人,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习焉不察。当一个人已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他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一个被格式化的人,屁股已经决定脑袋,要想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谈何容易?要想做出改革和创新的行动,更是痴人说梦。” 这样的判断,让谌洪果决心“不再把心思放在追逐这种本就已经声名狼藉的教授名声和地位之上”,“抛弃这一切的虚饰和装潢”。惟有这样“才能更加敬业,正视生命中的各种想象和可能,正视你活在这个世间的责任和价值。”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我想我还是可以做一棵独立挺拔的小树的。”公开声明的最后,严谨的法学学者露出一丝难得的浪漫。 徐斌: 怀有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4月初,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前院长徐斌的离职演说开始在网络热传。他给自己的演说取名《怀有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目前中国高校所犯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在这段获评“有愤怒却不失理智,有妥协仍不忘坚守”的内心独白里徐斌说。 2004年,浙江工商大学成立人文学院。在校领导的动员下,学者徐斌走上院长岗位。三年任期满后,因为“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他获得连任。 “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徐斌说,自己置身其中,越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 他将自己在任六年半来的最大体会概括为: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穷于应付各种指标;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 “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真实地倡导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担待社会责任。” 他坦言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是做与说的分离,人格的两面性甚至到了不自觉的地步。“慷慨激昂的体制弊端批判者,行为目的不是改造体制,而是一转身也参与其中去分一杯羹,连半点内疚也没有。这不是乡愿是什么?” 在这种体制中,徐斌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矛盾:他无法像大部分所谓学者型领导那样,一边不痛不痒地批评体制,一边又利用体制大捞好处。 “那些捞好处的套路我不是不清楚。” 高校现行体制对科研的干扰与附加同样让徐斌痛心不已。在他看来,研究从起点上就被渗入功利因素,研究被严重工具化,沦为名利的敲门砖。 “还有多少人能从科研中获得快乐和价值肯定?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还用问么!”徐斌在演说中直抒胸怀。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上任时,徐斌带着杨绛翻译的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而来,“今天则吟着这两句话离任。” 徐斌说,这就叫“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以后和大家在一起的将是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徐老师。” 徐斌在浙江省社科院工作时的同事、知名律师陈有西,时隔数月后,在微博上看到了徐斌演说稿。 “我想他的悲鸣不是在批判一个大学,而是思考和呼唤中国的学术和良知的回归。 只有告别才有真演说,这是一种怎样悲哀的现实?”陈有西说。 “当下中国,无权者展现出明显的真话情结,真话难觅,不仅在于说话者缺乏勇气,还因为说真话的人知音太少。”数日后,出现在媒体上的一篇评论似与陈有西之问遥相呼应。
个人分类: 好文搜集|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为什么活着?
热度 2 Irasater 2012-5-28 13:15
最近看到“三高校教师以不同方式远离高校现行体制”博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4731.shtm 深有感触。其中,这句话:“挣扎在“象牙塔”内,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身心俱疲。项目、课题、考评、指标、论文、职称,几近构成了“卧龙岗上的散淡人”生活的全部,因为这意味着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拼命争夺的,甚至为此大打出手;手握资源的,则可张狂到开房收礼,且过期不候”令我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神圣科研殿堂的毛毛虫深感震撼,要是有一天我成为蝴蝶的时候会不会被一个网子网住,最后自废武功? 中国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生: “生生息息为生活而拼搏,千秋万代为名利而纷争”。我一直相信 人本性善的,但是环境可以影响人,就像量子力学的薛定谔绘景一样,力学量对应于人的本性,是不变的,态则对应于环境,可以改变。 或许有人经常会问: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可以用一个很简单而又有道理的答案回答,那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活着”,的确人活着社会上将要对社会索取和付出,做科学研究的人需要 更好的待遇、平台、荣誉、资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需要支持的,因为这个是我们对社会索取。但是我觉得,当我们总是追求对社会的索取,而不关心我们对社会的贡献的时候,我们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导致索取多的人付出少,付出多的人该索取的索取不到!但是怎样衡量索取和付出的多少,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争议的难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做到 坚守自我,勤练武功,残酷的现实就会变得美丽的童话。 以上是鄙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Notes|30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写给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的8条建议
热度 2 arbles 2012-5-9 15:11
1、广结善缘。 具体意思参考baidu。 2、成人之美。 解释(下同):通俗一点,如果不牺牲或者小牺牲一下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便利,或者用支持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成功,或者参考baidu。 3、抓住核心。 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不在乎或者失去,金钱、地位、名利等等,能让就让给别人吧。有些东西,本事、本领、技能,这些需要时间和舞台来获得的,要紧紧抓住。你区别了别人的本领是什么?你如何在下一场变革中获得生存。而不需要特权的呵护?这个世界,本领最可靠。 4、“礼让三先”。 很多时候未来的路是让出来的,拼命挤,也许是一场车祸。让让金钱、让让名利,只要有本事,死不了。别让自己的竞争意识,光芒四射,这样即使赢得了某场战争,也许会失去人心,未来。 5、适应变化。 没有人能想象出未来是什么,今天的稳定也许是明天的不稳定,今天的光环也许就是明天的羁绊、重担、甚至深渊。 6、敢于冒险。 想唱就唱吧,别在意舞台和观众。 7、重头再来。 有时候,明天,一切都要重头再来,你准备好了吗?就像你当时进大学,今天毕业,以后的换岗位,失业,创业,......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 8、回归平淡。 其实,无论你多大的权、多少的钱、多么道德模范,生活是平淡的、平常的、平静,时刻保持一个安静的心,有句古话,叫做什么不惊来着?
4013 次阅读|4 个评论
路见不平一声吼
热度 1 truman520 2012-5-7 17:37
偶然在新闻上看到“ 高校职称评选潜规则:教授10万 副教授3万-4万"的标题,作为一个老师,还是感触良多。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工作,一直都在学校里,很多东西也都见过听说过了。不想揭露什么黑暗的社会现实,只是看到这么明目张胆的玷污学术氛围,还是忍不下去。本身国内教师待遇就不高,也是教书育人的高责任高风险职业。那些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老师们见到你们这些腐败分子,将情何以堪啊。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的社会已经很浮躁了,你们还要把这种浮躁的风气带到高校这座象牙塔里。 高校教师待遇微薄,职称所带来的收益几乎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收入。本身现在职称评比已经比较严苛了,有的人大半辈子也评不上个教授。你们这帮人如此从中渔利,带来职称评比的不公与混乱,不用我说,就有人想要将你们碎尸万段了。。。照我的想法,教师、医生这种高风险职业,对腐败问题更应该严办,只有保持相对清洁的从业环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产业内的人员素质,从而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无聊喷两句,同意的就先从自身做起!我还是想安安心心,认认真真搞学术的,希望咱们教师的责任感和榜样意识再加强一些,毕竟为人师表,影响的不止一代人!
2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走出象牙塔,走进现实!
wdkingyong 2012-4-11 14:07
The first victim in the war is the truth. ---From The Movie "5 Days of War" http://www.fivedaysofwar.com/ 对于时事政治,我显然是个无知,因为我对2008年的奥尔赛迪战争一无所知,极为愧对追求自由解放的新青年的“世界公民”这样一个新的号召;事已远去,影片中折射出的正义与残酷,不管导演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场面甚是震撼,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誓死的保卫,都在影视中定格。 一如今天相伴左右的朋友所谈及的中国政治风云,平静的湖面蕴育着大旋窝,身处朝野之外的我们,可以不管不问,却不可一无所知作茧自缚,在象牙塔中自视清高,以为可以独善其身。 再一如身边之周遭,各种斗争与虚伪在上演,没有真心的朋友,只有相互利用,不再一如往日的纯真和义气,算罢算罢! 不再把人事当空气,走出象牙塔,走进现实!
2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PhDs 正走出象牙塔
热度 1 王汉森 2012-4-4 05:03
《 自然》杂志4月2日发表新闻述评,谈英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博士生培养改革。 博士生不能再被看成科研奴隶,英国一些科研教育机构正重塑博士生培养模式,训练学生除科研以外的非科学技能。英国博士生培养改革的举措,正引起其他国家的密切关注。 Nature | News PhDs leave the ivory tower UK doctoral training centres prepare students to run a lab — or work outside academia. Daniel Cressey 02 April 2012 Not so long ago, doctoral students were viewed as the galley slaves of the scientific world, spending long hours in the lab for a meagre wage and the promise that three precious letters — PhD — would eventually burnish their name. But that attitude has changed. Recognizing that few graduates spend their entire careers at the bench, research funders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are reshaping the PhD to train students in non-science skills such as networking as well as research. One of the most radical expositions of this philosophy is unfol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where PhD students are increasingly coming out from under the wing — and the shadow — of a PhD supervisor. Instead of being trained individually in one academic’s research group, they are being taught in cohorts in a doctoral training centre (DTC) — a university-based hub focusing on highly specific areas, such as chemical synthesis or nuclear fission. DTC courses last four years rather than the three of a standard UK PhD, and include formal coursework as well as lab experience. Britain’s main physical-sciences funding body, the 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EPSRC), has opened more than 50 DTCs, most of them in 2009. This year, for the first time, it has funded more students through centres than through research grants (see ‘Training in transition’ ). Some academics worry that the centre-based approach will squeeze blue-sky research out of PhD programmes — and deprive senior scientists of eager assistants. But delegates gave positive reviews of the DTC model last month at a meeting in London organized by Vitae, a government-funded group based in Cambridge that pushes for improved researcher training. “The world of research is changing, has changed and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I see centres as being a way that we respond to that,” says Neil Viner,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EPSRC. Other British funding agencies are now following the EPSRC’s lead, and several funders abroad are either considering adopting similar systems, or already working on it. Rudiger Woscholski, deputy director of Imperial College London’s Institute of Chemical Biology DTC, says that the centre’s students are far better equipped than traditional PhD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with other labs and with industry. Arieh Iserles, co-director of the Cambridge Centre for Analysi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dds that the four-year DTC programmes also leave graduates better prepared for postdoctoral work. Similar schemes have been launched by other UK research councils, such as the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BBSRC), which sponsors doctoral training partnerships in which partner institutions receive grants to coach cohorts of students for four years. Although the partnerships do not create centres as such, they are designed to build a structured doctoral training environment. Celia Caulcott, director of innovation and skills at the BBSRC, points out that the councils are also keeping other funding routes open. Students can still pursue focused research-based degrees, she says, and universities that fail to become partners can still maintain PhD programmes funded by block grants based on their research income. Other nations are closely watching Britain’s PhD reform. Lidia Borrell-Damian, senior programme manager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t the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in Brussels, says that there has been a Europe-wide move towards more formalized PhD training and stronger links with industry. Germany, for example, has begun to shift its PhD programmes to a model that increases institutional oversight and aim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 wider world of work (see Nature 472, 276–279; 2011 ). The United Kingdom, adds Borrell-Damian, is a leader in many other innovative aspects of PhD reform, such as co-supervision with an academic and an external supervisor. “In the years to come almost all universities in Europe will have to some extent a graduate school or a doctoral school,” she says. “That is unstoppable.” Nature Volume: 484 , Pages: 20 Date published: (05 April 2012) doi:10.1038/484020a
个人分类: 教育视窗|2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夹缝中游刃
热度 2 xiaodongmei 2012-3-14 11:03
身在象牙塔,是在夹缝中游刃。 一方面,作为被一轮轮考核的对象,论文、科研项目等各类指标,成为我们不得不紧跟的导航灯,稍不留神会被落下,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路往往越走越窄。另一方面,作为人师,在我们的学生接受社会挑选的同时,我们也会被社会评判,很多的时候微言劈头盖面,危机如芒在背!如果培养的学生不受社会欢迎,很大程度上是作老师的失败!象牙塔里的我们,为稻粱谋不得不去适应当今已显畸形的科研评价体系,想着我以我学荐轩辕又不得不考虑社会和市场的取向。 不得已在夹缝中游刃,但要做到有余却万难啊。
个人分类: 研究报告|3646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谈老话题——象牙塔
热度 1 gewenqin1520 2012-2-20 20:10
1、 什么是 “ 象压塔 ” ? 接触高等教育学科,参加了院里举行的博士论坛,其中有一个博士的论文内容涉及到了“象牙塔”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博士讨论的非常激烈,我当时感觉到这或许是高教领域的热点问题?大家各自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我当时对“象牙塔”的概念不是很了解,毫无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象牙塔”就是远离世俗生活,把自己封闭在小空间里的一种生活。而当时却弄不明白人们为什么把大学也称作“象牙塔”?通过一个学期的读书、学习,我似乎对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读书加上自己的理解,我将对“象牙塔”的理解整理如下: 在汉语中,象牙塔原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外延涵义主要是 “ 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 。 在高等教育史上 , 高等学校向来以传播高深学问、从事纯学术研究 为己任, 而远离社会现实 , 因而 被誉为“象牙塔” 。 西方大学象牙塔的精神传统为纯洁 、 典雅、高 贵、 神圣之义。 “ 塔 ” 具有内敛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 , 而 “ 象牙 ” 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等品性。 象牙塔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象征, 它提醒人们 , 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注人类命运的场所 ,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 , 失去这一内涵 , 大学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于人的完美性的追求 。 2、 中世纪大学为什么被称作是 “ 象压塔 ” ? 从以上对“象牙塔”的理解来看,中世纪大学之所以被称作是“象牙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中世纪大学拥有自治的传统,办学相对独立。中世纪大学是“学者和师生”型社团机构,在与教权和王权的斗争中争取自身的独立。 就 像 13 世纪末多米尼克修会修士、爱尔兰的托马斯所描述的那样景象 : “ 巴黎城就像雅典 , 分成三部分 : 第一 , 商人、手工业者和普通百姓 , 名为大城 ; 第二 , 宫廷周围的贵族和大教堂 , 名为旧城 ; 第三 , 大学生和教员们 , 名为大学。 ” 由此 , 大学才会具有成为象牙塔的条 件 , 否则 , 只能是一个附庸机构。 其次 , 中世纪大学将研究高深学问作为一种崇高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为了学术而学术” 。在学术问题上,学者们是一个自治团体,可以单独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 因而,有时人们也将大学称作学者的王国。随之,学者们也得到了另一种权利——学术自由,即学者们在科目的教学中可以自由讨论。美国当代学者约翰 · S ·布鲁贝克曾写过一本《高等教育哲学》。他认为,大体上,大学确立它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根据认识论的观点,大学存在的目的就是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追求高深学问。根据政治论的观点,大学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 可以发现,中世纪大学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机构,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开始时就是认识论的,它是一个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这时的大学相当重 视纯学问的研究,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以至于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看起来像完全脱离了校外的时事一样。 在西方高等教育历史上 ,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 19 世纪中后期 , 高等学校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在反对教会势力与王权势力的过程中维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历史传统 , 若将这一时期的大学称为象牙塔 , 这应该是一个褒义的比喻 , 是一个美好的称誉。 3、 你怎么看待大学的 “ 象压塔 ” 现象? 象牙塔在现代大学中处于严重缺失状态。由于缺乏象牙塔的指引 , 大学理念变得模糊起来 ; 由于缺乏象牙塔的规则 , 大学的逻辑与社会的逻辑越来越趋同。 美国学者布鲁姆在目睹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过度结合之后,发 出哀叹: " 大学必须抗拒那种事事为社会服务的倾向 ,” 因为 “ 大学必须蔑视公众舆论,因为在其自身内就有着自治的渊源,即按照自然去追求真理、发现真理 。” 在缺失象牙塔的情形下 , 失去独立的文化灵魂和学术传统的大学就会扭曲与变形起来 。 日本文部省在对 1967 年后 20 年的教育反思中 , 认识到大学在为了迅速赶超工业文明而急功近利之时 , 却忽略了大学精神之建设 , 致使青年一代变得更加沉沦 , 臭名昭著的奥姆真理教的成员中竟然有相当部分是日本各大学的尖子学生 , 他们仇视社会与人类 , 做出反文化与反人类之恶行。 反观中国,中国人对大学走出象牙塔的呼声更加强烈。 一位北大的博士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说: “ 综观世界各国的大学,没有一个国家会像中国大学拥有如此多的校办工厂。 ” 这让我们想到了《日瓦戈医生》中的一句话: “ 一个崇高完美的理想会变得愈来愈粗俗,愈来愈物化,这种事物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希腊就是这样变成罗马的 ……" 这似乎正说明了目前中国大学的状况,只不过我们知道希腊可以变成罗马,却不知道我们的大学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在一份高等教育通讯上,各位学者正在讨论中国大学应该如何更加紧密地与企业结合。正如学者张汝伦所说: “ 60 年前,人们因为国难深重,偌大的校园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才冲出书斋,今天的大学真的又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或已无需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吗 ? 只要在大学校园里走一圈,不难得出答案:公司、商行、卡拉OK和超市乃至歌厅舞厅和酒楼,大学一概不缺,惟独缺乏它自己的理念。 ”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以下两点: 首先,中国的大学是否应该重建“象牙塔”,重塑“象牙塔”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中 , 除了战国时代仅在有限的范围内有“百家争鸣”以外 , 历来缺少学术自由的环境和传统。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系统往往同政治联系太密切 , 受政治因素干扰太多在学术上 , 即使有学术之争 , 也往往上升为政治之争。在中国历史上 , 多的是忠君死节的烈士 , 缺的是为学术献身的勇士。从这一点来说,象牙塔精神本来就是缺失的,何谈走出象牙塔? 20 世纪早期 , 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大学 , 实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既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也初步形成了一种象牙塔精神 , 并为以后的大学建立了一种典范。但由于接下来的战争及内忧外患的冲击 , 使得大学很难做到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以“探求高深学问”为宗旨 , 甚至于“华北虽大 , 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1949 年以后 , 大学有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 , 但也是好景不长 , 相当一个时期内政治运动又过多 , 知识分子被当成“臭老九”来批判 , 甚至被当成异己分子 , 知识的尊严遭到践踏。这些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使大学无法安心“为学术而学术”。 其次, 大学在社会中充当何种作用 ? 真正的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都是对于人的完美性的追求。就像康德所说的: " 人不应该被作为手段,不应被作为一部机器上的齿轮。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觉、自立的,是由他自己来引导内心,是出于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义来行动的。 " 尽管这种理想在现代社会被不断扭曲,大学越来越被看作职业训练场所,但是对于那些真正具有良知,对于人类抱有深切忧患意识的教育家来讲,大学必须保持 " 对人的培养 " 这一根本性原则。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此时被前所未有地进行扩充,它的任务是 " 科教兴国 " 与 "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内需 " 。历史告诉我们,当教育过于执着地为别的目的,而非自身服务时,它的效果往往很糟糕。我们错误地估计了教育对于刺激经济的作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挥长远的作用,而非短期内的效益。 任何一所优秀的大学都应以培养学生这种不懈地对于生命本质的追求为自己的责任。这种精神的培养关乎到生命的全过程。人不仅仅是动物,生命从一段黑暗到另一段黑暗,这中间他们有幸走过一段光明的称作人的道路,因此,他们应该在这段光明之中,探究人的意义,寻到灵魂。而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哈佛校长陆登庭在北大讲演时 说过 : “ 大学帮助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使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力,而是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它帮助我们的科学家欣赏艺术,艺术家欣赏科学,它帮助我们看到用其他方法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它使我们作为个人和我们社区的成员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中国大学今天最缺乏的还是自身精神传统的建立 , 建设属于自己的象牙塔 , 重新确立属于大学自己的纯洁的精神领地 , 并不意味着大学存在形态回复原初状态 , 更多的是要重塑自己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历史告诉我们 , 当大学不能够建设属于自己象牙塔的时候 , 大学就会元气大伤 , 而其它建设项目的效果往往会更为糟糕。 走出象牙塔并不意味着就是放弃象牙塔的精神实质 , 象牙塔的精神理念依然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 时代的任务是既要建立象牙塔又须走出象牙塔。只有当我们的灵魂里携带着象牙塔精神再走出象牙塔去 , 我们才能走得好。即便是一所普通地方院校 , 象牙塔精神也应存于校园之中。高教理论界开始注意到“为什么西南联大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 而今天在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里 , 物质条件那么好 , 却作为无多 ? ”这的确与缺乏某种象牙塔的精神气质有极大关系。所谓大学非“大楼”而是“大师”就 是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挥金如土地建造一流大楼 , 购买一流设备 , 但若没有养成象牙塔的精神氛围 , 所有这些都会变得死气沉沉。成功大学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使“精神物质化”还不如说是使“物质精神化”。只有灌注了某种精神之后 , 校园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 , 成了积极的教育因素。 http://www.gmw.cn/02sz/2001-08/10/08-2C2D753D04A6D5C248256ACE00271501.htm
5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岁月如歌
CHENGJIANLAN 2011-12-8 08:30
岁月如歌
未立业 懵懂学子 刚离开象牙塔 先成家 就在你挚爱目光的牵引之下 象一朵蒲公英的小花 飘落到你妹妹都比我大的家 这还和你小弟戏耍 转眼间当上了如母般的长嫂啊 一只丑小鸭 你好奇的家人看到一个笨拙的小丫 你偶尔的普通话和唐诗宋词对答是他们发现的最明显的变化 反复跨也跨不上的你28自行车的后架 是你妹妹无意间发现的笑话 码麻将牌次次赶不赢大家,和牌也傻傻 被理解为大智若愚的啦 从此,上了家里的牌桌啊 一举一动都被看成举重若轻、诡谲多变的挥洒 为人母 孩子降临 崭新的血脉连起欢天喜地的一个大家 公婆慈爱 十五年的含辛茹苦啊 公公婆婆在孩子上高中的那天 将他交给了相对年轻的亲家 公婆住小姑在北京的家盼团圆 北上的漫漫思念路呀 经由在北京的小女儿贴心棉袄般捂啊捂啊 如今万家团圆日,在视频中把儿、孙声声呼唤 儿、孙也激动得哼哼哈哈 也挂念娘家 逢年过节呀 小丫总是要离开千里迢迢赶回的兄长 万家灯火、鞭炮齐鸣、焰火辉煌时, 眼前偶尔也会不经意闪现——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娘家 成长起来了 但婆家也是血脉相连呀 小丫早已是这一支小分队的副老大 平日里大小事情,也会把主意帮着拿拿 夫家兄妹四个 如今四家齐刷刷 汇集到北京——慈爱老人的膝下 夫家兄妹四家境况差别很大 再大的风雨飘洒 再大的担子肩挂 在一起呀 兄弟姐妹相互呈现的都是满面的桃花 无论贫穷、疾病和挫败 无论富足、健康和潇洒 在一起呀 都是 满怀豪情、自信满满地对答 阖家团圆、喜叙亲情 今天,我们是回家做儿女呀 老人还希望看到更多可喜的变化 孩子学习进步了、体格更健壮了 小夫妻的感情丝毫没有变化 老人的祝福 随捧着的满满红包一起深情地送达 手捧红包呀,心下更坚定了要向前奋发 老人眉头的舒展呀才是儿女最好的报答 在一起 求同存异、相亲相爱 珍惜由车、船飞奔汇集来的分分秒秒啊 心里知道明天又要独面风雨 心里知道明天又要各自天涯 这些个,暂且都不去管他 今天,要让平日牵挂的老人脸上笑开花 来日咱们再到视频上更多地把亲情叙啊叙啊 本文写于2009年春节前
个人分类: 悠悠岁月|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孩子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嘱咐他
热度 3 CHENGJIANLAN 2011-11-11 08:37
孩子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嘱咐他
孩子,你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城市求学。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妈妈感到骄傲和欣慰。 妈妈想说 ...... 大学俗称象牙塔,指的是她的崇高、高雅及狭隘。 在这里,你需要学习培养将来安身立命的本领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在目前市场大潮汹涌、通货膨胀、世界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形下,要想真正学到本领,除了全面完成课堂学习外,还需要学习很多别的东西。这就需要你 一、融入社会 你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学习需要融入进这个城市。 你所在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其间虽然没有很多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和公共设施,但那幢幢造型别致的小楼静静地矗立在田野河边,预示着这个城市的未来、彰显着这个城市迈向现代化的决心。 你从小在大城市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长大,现代化的资源在应试教育的拼搏中你无暇充分领受。现在来到这样一个小的城市,你可以更近距离体会人与人真实的状况。这是一种站立着求生存的状态,街上卖水果的小贩、小餐馆的老板、小店的经营者、的士司机 ...... 这些人,他们或诚信或勤劳或狡诈,你都要与他们交逢,这些有助于快速增强你与人相处的本领、技巧以及识别人的能力。 你可以充分使用这个城市的公用设施。闲暇时光,你去熟悉那些大街小巷、银行、超市,这些都是你需要依赖的地方。那些培训机构好的讯息,妈妈希望你在学习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爱好酌情使用,一来丰富娱乐你的生活、二来增强你的能力。 二、融入集体 这个集体是由和你相近知识基础的同学组成。 不同的是各自的禀赋和性格。同学们带来各自的爱好和所长,你要吸收这些。 你要爱这个集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历和利益,遇到与你世界观不一致的人和事,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努力做到兼容和相融。 相融并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只是要求你在努力理解对方行为的过程中愉快交往,尊重不同的人生。 在融入这个集体的过程中,努力建立你的人脉资源。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友谊的力量将会使你的人生更快乐、更顺利。友谊很宝贵,她就是你的无形资产和财富,在很多情形下比金钱更重要。 三、学习使用金钱 钱是具有能量的东西。使用得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用钱是人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很欣喜地看到你谨慎用钱以及在需要时的慷慨。 进一步,妈妈希望你去发现使用钱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崭新变化。 你可以合理地购置一些有助于生活和学习的工具,在你有余力时可以去参加校内外的培训学习、考试、考证、竞赛,这些会对你的前途产生影响,你的眼界也将不同。 四、学会生活 以前用不善于生活来颂扬那些刻苦钻研的学者,妈妈不希望你这样。 妈妈希望你热爱生活、善于生活,除了保重身体吃饱穿暖以外,还要会调剂自己的生活。要积极参与远足、摄影、 K 歌、看演出及电影等等,学习努力合上这个时代的节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适用性人才。 五、热爱运动 妈妈曾说过,如果你活跃在足球场,妈妈会非常兴奋的。爸爸妈妈都曾是运动场上的骁将,希望你能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运动,将运动做为一种娱乐、一种锻炼、一种与人的交往,相信不久你就会尝到运动的快乐和更加健康的愉悦的。 得知你开始天天晨跑,妈妈非常开心。 六、关于感情 妈妈希望你能尊重他人的感情,对自己的感情努力争取、沟通和表达。
个人分类: 亲子交流|3677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环境对青年人成长的影响?
热度 3 duke01361 2011-9-21 19:15
可能是职业习惯,总在思考这些问题,但这需要一个很大的视角,一个人很难做到,所以促请有兴趣的学者、专家、教授,在茶前饭后赐下您宝贵的执教? 一、当前社会环境与年轻学生成长的利弊是什么? 二、高等学校需不需要维持“象牙塔”的地位? 三、年轻人应该如何看待自我,以及自我的成长? 四、社会应该如何促进年轻人的成长?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4986 次阅读|7 个评论
关于在美国做博士后的一些信息
热度 2 kejidaobao 2011-9-19 15:59
问:常听人说“(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做博士后”,能否谈一下为什么做博士后,做博士后有什么意义? 答:做博士后指的是,博士毕业后在科研院所从事临时性学术研究工作,美国也有少数工业界博士后职位。要说明的是:如果希望去工业界或商业企业工作,那么能直接去这些单位就直接去,没有必要做博士后。不同的人做博士后有不同的原因。有些在美国的博士毕业生暂时没找到工业界工作(这也许是因为那个专业不好找工作,也可能没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或者不熟悉求职方法),只好通过做博士后过渡一下。这样,暂时留在了美国,每年还有几万美元收入。有的人尚未想好将来究竟要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工业研发,因此想先做博士后,把选择留到将来。还有的人博士毕业后留在课题组做博士后,或许是想延续博士期间的课题以多发些论文,或许习惯了大学“象牙塔”的氛围……。也有些人梦想着进入学术界,做自己喜欢做的科研,那么做博士后是有帮助的。 首先,做博士后可以涉足新的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学到新的知识、实验技能,并在新的课题组环境下锻炼与导师和同事相处、带研究生、写项目申请书的技能,为自己成为独立的科研者打下基础。其次,做博士后期间你将更加明确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并为以后独立申请科研项目奠定基础。国内很多项目申请书都要求写上前期工作基础,并列出相关的发表论文。如果博士后做得出色,那么这有助于申请到科研项目。再次,做博士后是参与学术共同体活动、积累人脉、逐渐走向学术舞台的过程,这些对将来在学术界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最后,做博士后是证明自己独立科研能力的一个过程。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科研院所招聘广告都表示优先考虑有博士后经历者,这是因为招聘方害怕新人入职后不能出成果,因此想招那些读博士和做博士后阶段都突出的人才。 问:在美国做博士后需要几年?签订合同后可不可以中途退出? 答:与国内相比,在美国做博士后的年限更长,且灵活机动。一般正常情况下,合同一年一签,也有根据课题经费到位情况而几个月一签的。签了合同,导师一般不能提前赶你走,除非你严重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出了安全事故或者被警方逮捕,但你找到了工作可以在导师同意的前提下提前离开,一般提前3个月告之,以便导师招新人。想取得些科研成果并且整理成文投稿,一般至少要做2年博士后工作。当然,一些导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或者对博士后的表现不满意,就可能合同到期就赶人。导师对博士后的表现满意,又有足够科研经费,那么就能续签合同。有的科研院所规定博士后最多只能做4—5年,但是导师可以通过把博士后的职称换成研究助手、研究专家等方法规避这些限制。这些都是设立在课题组内部的职位,由导师的科研经费出钱,当导师退休或者科研经费紧张,这些职位也不保。 问:在美国做博士后可能会遇到那些问题? 答:如果夫妻在美国同一所大学读博士,一先一后地毕业,难免会两地分居,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还有的人在家里待业带小孩,靠丈夫的工资养活全家。即使双方都在一个城市找到工作,幼儿园、小学放学都很早,需要错开工作时间接送小孩。有的干脆把小孩送到国内让父母带。从国内出发去美国做博士后,也会遇到类似的家庭和事业的矛盾。还有些问题涉及导师:有的导师科研思维混乱,让博士后做做这个实验,做做那个实验,最后没有一个成的;还有的博士后做出了实验,导师也不及时修改论文,压着论文不发。这真是进退两难:如果继续博士后研究,看不到希望,在课题组呆着很难受;而想撤离,在国外换课题组或者找工作都要推荐信,就怕导师写不好推荐信或者不写推荐信。博士后的职业发展也是个问题。导师总是催着要实验数据,很少关心下属的职业发展。而申请教职需要时间写申请材料,专心做实验则很难投入申请材料的准备中。有些导师以自己的学生成为教授为荣,而有些导师害怕自己的博士后出站后在美国学术界和他竞争,于是就不好好写推荐信。还有的导师希望博士后在组里多待一会,确保顺利完成课题,而当他科研经费用完时则撒手不管。做博士后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科研成果,于是希望做博士后的时间长一些,多出些成果,但在做的过程中并不知道未来的工作在哪里:美国的研究机构很少把博士后(尤其是留学生)留下来转成固定编制的雇员,而在国内找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这种感觉很茫然。 问:能否介绍些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情况? 答:美国国家实验室不属于高等教育机构,而属于政府部门。不能招收博士生,只能招收博士后、访问学生和访问学者,不像大学那样充满青春气息。不仅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还从事针对美国政府特定需求(如能源、环保、核安全)的技术研发,并且为其他科研院所提供公共测试服务。国家实验室资金投入充足,科研硬件条件好,新建了大批研究中心,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比例高。在我做博士后所在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有各种规章制度和培训体系,注意保障安全和休息权益,不要求周末工作,博士后每年除了节假日外有额外的10多天带薪休假,拿的工资也比在大学做博士后的工资高。研究员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有相当一部分要上交,并支付自己和博士后的工资,生存压力大。与大学相比,国家实验室更注重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成果利益,等级观念更强。华裔研究员在美国国家实验室生存,不但要搞好自己的科研,而且要给美国同事创造资金、项目和论文方面的机遇。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9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在象牙塔,身不由己啊~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
luguilong 2011-8-13 22:19
从2009年9月入学始就决定要努力找工作,到2011年7月才真正开始有目的地为之努力(6月底开始意识到)。真的是难以置信啊!!!拖了这么久才有目的地努力啊!!!为什么啊?? 。 2009年9月 ~ 2010年11月主要为导师课题和开题报告,自己没魄力从中半脱离出间作己事,不过应该有吧,一直有在写和改简历,并投递吧--连续几个月非常经常地去参加宣讲会; 1月继续论文及其中的方法学习; 1月底和2月寒假; 3、4、5主要是论文、实习和证券、实习; 6、7月、、、主要是实习、真正开始准备--现在应该说还只是比较真正开始准备吧。。。 。 有一年多的时间都在做课题啊,天哪,人在象牙塔,身不由己啊,呵呵~~还有好几个月为论文。。。现在都8月份了,只能用昨晚熬夜看的北大人写的一篇关于就业准备文章中的一个词了:恶补啊!!!再自己加两个词:方法和效率啊!!! 。 。 想起朱自清的《匆匆》: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有徘徊之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叙述得真好啊!!真美!!结文结得真给力啊!!一语点醒。。。真美啊!!
个人分类: 业 高山流水|4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期货所想到的
whyhoo 2011-8-8 12:40
昨天和小顾聊了下期货,让人觉得只有心理承受能力相当强的人才能去炒.他现在都能一天赚赔几万,就像在玩过山车一样.其实我想做金融的人确实要做到将自己置身于金钱之外,权当作是在玩数字游戏.倘若你在赚了几十万时就将其想象成一套房子或是一辆豪车,那你必将成为金钱的俘虏而不能将其驾驭.炒期货那是九死一生,甚至是百死一生.既然整天和金钱粘在一起,又有多少人能超然于物欲之外呢?在这场追逐暴利的财富游戏中,人性的贪婪必将暴露无疑并成为导火索.在这个当下狂热追逐巴非特的年代里,一夜爆富已不再神奇.到处弥漫着商业气息,象牙塔的围墙轰然倒下.据说北大已然变成了菜市场,凭门票可进入参观.那天看到一个关于哈拂大学的短片,说到基辛格博士想在哈佛获一教职被拒,因为其未在其他名校作过研究.哈佛的这一举措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交流,近情繁殖的后代其基因必然伪劣.独立自由之精神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断不得抛弃!
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到中年-寻找幸福的感觉
热度 1 lxchencn 2011-7-2 22:22
在家门口小溪洗衣码头游泳从沙里摸到5分钱的硬币,儿时幸福的感觉,可以买2支冰棒;书包里倒出来一堆纸方块,童年幸福的感觉,假期玩打纸板赢来的,不过旧课本都没有了;从寒冬的稻田里抓到泥鳅,卖了5毛钱,劳动的收获,勤劳的幸福;接到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了,少年的幸福;包产到户了,有饱饭吃了,生活的幸福;盼来了大学的录取通知,走进象牙塔,青年学习的幸福;苦读6载,从工作再次走进大学读研究生,书生的幸福;结婚了,生儿子了,有家当爹的幸福;有3室2厅房子了,住的幸福;戴上博士帽,超越自己的幸福;异国他乡留学,见识了,跨洋的幸福;买车了,行的幸福;儿子读大学了,中年的幸福;父母健康,牵挂的幸福;学生毕业工作了,老师的幸福;论文发表了,课题中了,书出来了,工作的幸福;百岁奶奶,九旬外婆,老是宝的幸福;健康,能吃,能睡,牵手散步,一起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夫妻的幸福;平平淡淡,健健康康,恩恩爱爱,快快乐乐,一生幸福!
33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跳出象牙塔!
热度 2 bestener 2011-6-2 22:34
从小学启蒙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直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学生!从小学生,到初中生,再到高中生,走过高考的那座独木桥之后又成了大学生,为了深造,大学毕业之后又成了硕士生,再过两年就是博士生了!学生,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几年,我们都是学生!我们是学生,那学生又是什么呢?诚然,我喜欢学生!我自己是学生,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自己。只是一直在想,做了近二十年的学生,所得固然是有的,所失那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这是绝对的!但是学生到底应该学习什么,这无疑是相对的!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一味地只为个人问题发愁,这无疑是坐在象牙塔中。有的人从来就没进过这座象牙塔,有的人从来就没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被困在象牙塔中却又不知所措。要跳出这座象牙塔必须做读两本书,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这两本书是没有文字的,也没有扉页,它们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是所有其他书箱的来源。一本是自然,一本是社会!一个问题就是人生问题!一件事就是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人与家,家与国的关系!只要如此,就会使象牙塔变筋斗云啦!
个人分类: 余思吾悟|29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毕业周年祭
热度 1 yanhuasanman 2011-6-1 15:58
穿越梦回别年今日, 正闻栀子花香, 芬芳掠心房, 酣畅离别话悲凉, 感叹往事竟沧桑。 入世与逃避两难, 举杯临行壮, 一别未知年。 惜四年一事无成, 悔青春荡然无恙, 挽情唱晚涂悲伤, 唁壮年职场杀拼。 琉璃梳,象牙塔。 今日, 东西南北天涯论坛, 望断情穿心峡, 天苍苍事无涯。 时钟不停飘年过, 马不停蹄挤生活。 漂流,奔波。 愿朋友健康力强, 待不久, 一起酒场笑傲!
个人分类: 为自己留点记忆|2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生在这里的故事(1)参加婚礼的人们
热度 4 yatou 2011-5-14 19:23
发生在这里的故事(1)参加婚礼的人们
这些照片,是积攒了些时日存在相机卡里的。上传一些,是这些日子里我和周围的同事、学生们在校园里生活的一个记录,作为对流过身边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 参加婚礼的人们 同事小高结婚了!大家赶去,为一对新人祝福! 婚礼上开心的周大姐 参加婚礼的漂亮姑娘 嗨!大家好,我是个来帮忙的帅小伙儿! 我们的无党派人士领导,兼证婚人 主角出场:新人是恩爱一对,在听长者谆谆的嘱咐与叮咛 新人庄重地为佳宾斟满美酒 婚礼项目:抢鲜花,谁抢到谁就是第二个将要步入婚礼殿堂的幸运儿。于是,他,又一个可爱的小伙子,当仁不让地迅速冲上去。他的意中人在哪里? 抢鲜花的姑娘好美好美 姑娘:就一束鲜花,要不商量一下,让我吧?小伙子只笑不语中。 新娘新郞在快乐的人群中幸福、甜美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们把衷心的祝福送上!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3814 次阅读|8 个评论
小议博士的出路
热度 4 dongzg101 2011-5-8 05:25
随着教育的扩招,作为象牙塔尖的博士 也是越来越多。如果说,十年前我们在北京读书时就开始流传的“硕士不如狗,博士满地走”还是一句戏言,今天有越来越成为现实的可能了。 那么,博士出来做什么?我们的国家提供不了那么多的科研岗位,何况,做科研的状况大家都很清楚。 实际上,博士的出路是很广的,阻挡我们的是我们的内心,很多人多读了点书反而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一做公务员 我研究了很久,还真还不知道做公务员需要什么专业,在我看来做公务员是最不需要专业的。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没有比公务员更稳妥的专业。博士不要为自己的专业束缚了手脚,绑架了自己的思想,同学之间要有不同的分工,社会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只有走进公务员的队伍,才能亲身实践。否则,只能等着你当年读书水平比你低很多的同学来支配自己的命运。回过头看看我的高中同学,当年没考上大学进了中专的,都成了公务员,银行职员,我的高中同桌做到了市辖区里面的税务局局长,亏我当年安慰他半年,真是塞翁失马。考上大学的,真还没有当公务员的,留在本地的都很少,不到8个。都在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大城市,早两年毕业就不一样。 第二 ,进外企,这就不用说了,帮谁打工不是打工,学点经验,将来出来创业。外企还是能学到些真东西。 第三 ,进高职做老师,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只能招硕士,博士不愿来。其实高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高校越来越趋于保守,越来越难进,高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很多课程年都在变,不像大学被卡的死死的。而且目前倡导校企合作,去企业,去公务员单位挂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博士进来有房子,鼓励普通老师开公司。不过当老师,很多时候,要耐得住寂寞。以前进高职,会被排挤,现在进来的硕士多了,就不怕了。 第四,进民营企业 第五,自主创业 这个需要在大学读书时就开始准备。 没人规定博士出来就一定要搞研究,做本专业,做做其他行业,到一定时候就左右逢源了。 下岗工人都能做老板,博士不能么。不要瞧不起其他行业,任何一行,做到最好,你就是老大。 想清楚要做的事,做好职业规划 。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31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还有多少人信仰大学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26 12:19
来源: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009/t20100910_1729888.html 作者:■见习记者 王洋 内容摘要: 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按照国外大学的博士生制度,每一学年都有严格的答辩,要求学生将一年的学习与工作写成一篇论文(报告)参加导师组织的答辩。   如今的大学,还能像约翰 梅斯菲尔德所说的这样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吗?大学还是人们心目中曾经神圣的象牙塔,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吗?这个问题或许让人们难以回答却又充满无奈。   大学里博士价值几何   自从1981年建立学位制以来,我国的博士生质量到底如何?今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不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毕业博士生。   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应未与导师交流过。   从2008年起,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009年,全国在学博士生24.63万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   调查表明,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周光礼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而我国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他说,没有淘汰机制,质量也就没有保障。现行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些博导为何愿意多招生的原因所在。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对于发表论文要把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的“潜规则”,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满。但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接受。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曾在自己的著作《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表示:本来,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和硕士)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这是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则。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也依然恪守着这个宗旨。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人数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拥进校园争戴博士帽。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   早在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和人事部共同牵头开展了一项关于全国博士生质量的调查。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调查内容是博士生论文的国内外比较调查。课题组确定了12个有代表性的学科,从该学科首次授予博士学位开始,每3年为一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随机选取至少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每个学科的论文总数不少于15篇。用作比较的国外论文数则不少于8篇,其选取遵循关键词匹配的原则,以保证研究内容的可比性。每个学科则组织7名以上专家,依据7项主要指标: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创新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道德和论文写作,进行论文质量的中外对比和纵向对比。   参与调查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昌说:“除了每年评选出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还差强人意,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有些研究明显缺乏前端的问题意识。”调查工作的初步结论是“我国博士的整体质量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学科点偏少,学术训练薄弱”。   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不足与硕士生的大规模扩招也分不开。选择继续深造的生源本身就影响了日后的学术水平。相当比例的人考取硕士或博士只是为了延迟就业,或者换个专业,“清洗一下学术出身”。这些都致使博士生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能力成为问题。   “进来”的人有问题,“出去”的也有问题。博士生培养“出口”把关不严,放大了上述不良反应。从毕业情况看,我国博士学位完成率接近100%,而西方国家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淘汰率是30%。拿美国来说,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学习时间,最短的工程学科也要6年,人文学科可能长达10年;各类学科累计博士学位完成率,工程学科类为64%,人文科学仅为47%。   而中国的大学却还因为研究生学习年限“超时”而给予清退。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就宣布拟清退307名“超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按规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应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   按照国外大学的博士生制度,每一学年都有严格的答辩,要求学生将一年的学习与工作写成一篇论文(报告)参加导师组织的答辩。若不通过,就有可能被要求退学回家,而不是因为年限过长而被要求退学。因为一个在学校攻读8年博士的学生极有可能是在苦心钻研学术。华中科技大学此番举动只是立足于整体期限,而不是像国外大学那样依据平时的考察和评价结果予以淘汰,这是不公平的。一个不合格的学生,熬不到8年就应该清退了。相反,一个真正致力于做学术研究的人才,读10年才完成博士学位也未尝不可。   无魂之器物,无根之浮萍   博士数量的如此之多和质量如此之一般,让人不禁怀念以前那个精英辈出、天之骄子的民国教育时代。那个时代的大学里,学生怀抱着神圣的使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大师灿烂如星辰般,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49年之后,曾经依附于大学的知识分子,不仅接受新政府的思想改造,而且在一轮院系调整中,一轮一轮的反省中,他们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变成了“臭老九”。大学教育也处在停滞的状态中。在反知识的年代里,大学也成了反知识的工具。   而后历经“文革”,教育荒芜一片。学者梅贻琦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更成了需要抛弃的理念与主张。直到1977年恢复了高考,大学教育又恢复了正轨。上世纪80年代大概是中国大学短暂的黄金期。理想受到尊崇,知识成为标杆,知识分子与学生积极学习西方,反思自我,思考现实。但是,90年代急转直下的环境改变了这一切,经济上的放松与政治上的抓紧令学术界、教育界难有独立之可能,它们很快沦为附庸――要么权力,要么市场。到了2000年后,高等教育所有改革措施的弊端集中爆发,在这条路上,仿佛已无计可施。回想对建设中国大学满怀理想的民初先贤,再四望当下,实在令人茫然、无奈。   时至今日,新的问题又以另一种方式让人们不安起来。也许,就像当年重新认定“知识就是力量”一样,今天,我们所做的是要恢复和完善那些有关人文理想的教育,培养出好的大学生,培养出未来的大师。可这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却并不容易。   首先,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增长人数跟不上博士生扩招速度导致高校评聘博导的门槛有所下降。有些博导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素养本来就差,这样就很难带出高质量的博士。   其次,与国家的科研体制也有关。国外有的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此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追求的问题。这种空虚和急躁的“理想”,也是由于社会环境逐步影响而形成的。现代人讲究效率,都想在最短时间内谋得社会财富和地位。一些人深造完全是为了拿张文凭,动机很功利化。有人很贴切的把“博士”比喻为“搏仕”,意思就是说读博是为了将来能做官。整个社会浮躁的心态,使人们变得急功近利。   令人更为担忧的是,不仅是博士生、硕士生,就连本科生,入学后的想法已经不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单纯,而现实,也不允许他们再单纯下去。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十足的一个小型社会。利益、妥协、交易、敷衍……社会中的各种“江湖作风”正在不断侵蚀着纯净的校园。课程作业的评分、学生干部的竞选、研究生的保送、毕业论文的答辩……彷佛没有一个过程会一如以往那样的简单和纯粹,里面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些的小动作和小秘密。   大多数学生都不再以读书为上,学业讲究不“挂”即可,奖学金可有可无。不少大学生说,用人单位也不会看你到底得过几次奖学金,那并不是重点。不少人“翘课”去应聘兼职、实习,赚钱、积累经验似乎对以后的就业和生活更为重要。   对于这种功利化的大学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教师所李文钊很不赞同:“现在大学生的压力确实很大。但同时大学生们都应该问问自己,你在学校真的已经把学生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了吗?以后的工作、生活其实并不急于这一时,真正的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现在就业已经这么困难了,可是如果你没有练就一些真才实学,又拿什么去竞争呢?学生的目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一些。”这番话不得不说点出了大学校园里的问题所在。曾经被视为金贵的大学生为何不值钱了?除了扩招的影响之外,也与大学教育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货真价实、大学也不再被人所信奉有关。   百年树人之“百年”   谍战大片《风声》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这是一个考验信仰和英雄的年代。”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里,当代学生的信仰在哪里?   有人曾经数落出大学生的九大堕落表现:追求档次、堕落傍款、玩物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缺憾。虽说这样说难免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读书、学术的信仰已不再。未来的大学,将培养出怎样的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去世之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瞬间,“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成为了一个必须直面的疑问。钱学森去世后,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百年树人,民族大计。培养人才,建设大学,是多么重大却又艰巨的任务。既然“百年”,因此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既然“百年”,因此对大学和求知的信仰不可断。当代的人是否能找回中国教育曾经的执着和清苦。迄今为止,共有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5位生于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而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培养的学生中只有高行健一人。   温家宝曾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几十年,中国改变了许多。旧的大师几乎凋零殆尽,新的大师却还未见踪影。今天的我们能学习的大约只有民国大师的风骨以及如何在当下已经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之上另外重构一个具有高等教育神韵的精英教育了。 地址:北京市广外南街47号院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7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邮箱启用 126很不错
热度 3 yindazhong 2011-4-15 11:38
国际诈骗集团盗用了俺的邮箱,给俺狠狠地上了一课。不能再当书呆子了,终于下了决心,走出象牙塔,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的迷宫,来到现实社会,来到人间。好在俺的衰老-中医-灵感 交响曲已经接近了尾声,不管认可需要多久,笔者盖棺之时,可死而无憾了! 来到网上,没想到国内的网络,例如邮箱126.com 这么神通广大,这么好使。比 Hotmail 折腾几天还是不能确认俺的身份强得多了去了! 真是:洞中方数日,人间已千年! 把俺的新邮箱在此挂上一段时间,供亲朋好友改换收藏: dazhongyin002@126.com 特此并对各方朋友们的关怀帮助,再次表示全身心的、五体投地的感谢!!!
3331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校还是圣洁的象牙塔吗?
热度 8 tarimriver 2011-4-12 22:21
教师,曾经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是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中枢,高校从事知识创造和英才培养的地方曾经被誉为圣洁的象牙塔。但高校在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来自社会正面、负面,光明或阴暗事务的影响,陈刚自杀事件让我们惊醒,令社会深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高校怎么了,我们的社会又该怎样?陈刚事件同时告诉我们,虽然社会上物欲横流不断冲击着教育领地,但里面的也有横眉面对敌人的手枪,迈出了脚就不打算回来的闻一多式的热血书生。但愿陈刚的生命能换来中国高校某些领域的春天。 还是倾听一下陈刚生前对着黑洞洞的环境最凄厉的呐喊吧: 《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业大学而献身》 好了,职务我不要了,职称我不评了,人心我也不信了。我对我曾经的学生说,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实上也是在勉励自己要挺住,但是真的挺不住,我要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老师向你们食言了,你们不要学我,团委后来人还要好好干,社会实践项目该征集了,挑战杯项目该遴选了,高科杯该启动了,五四表彰也要抓紧了,我想实现团委办公信息化的梦也破了,课程化的事也没办法了,很多关心我的兄弟让你们见笑了。多年来每一个找我的学生我都积极和他们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为了工大。但是现在工大的风气真的不好,所以想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个工作组,不能任由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从继续查小金库做起,没有小金库就不会有那么多猫腻空间去拉拢领导。从党管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查起,书记太妥协,恐怕也该退休了。 17年是我的轮回,17年前来到工大,17年前的17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去要去”该去了。我11岁丧父,对我是不幸的,是该去陪陪他尽尽孝了,老母亲有哥哥姐姐,问题不大,我的女儿怎么办呢?单位总要给一笔抚恤金吧,可要把我女儿养大啊!晚上想着一起带走,好像他是无辜的,但怕他日后吃苦太多,就做个平常人吧,千万别学爸爸,个性太强会吃亏的;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们,真对不起你们,不要对我失望,我是为了解脱并为了警示当局者,做的不到的别怪我了,特别可惜郭明亮病死的事,上学时我就知道他是乙肝,我去看看他怎么样哈哈,王宇峰生病的事现在也放心的,应电班一个女生生大病我也听说了,其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以你们为自豪,下个月聚会时,不要骂我就好了,我在天堂祝福你们每一个人。很多朋友来不及说再见,只想你们别臭我就行了,我在人格上没有输,输给了小人而已。 别了,我理想的工大,别了,万恶的人际关系,别了,徐枞巍“校长”,我继续看着你。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在工大两个行政楼前立个碑,上书:正气凛然,陈刚留,你敢从面前走吗。我会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但是后来要活的人要记住: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去新区解决自己吧!以我的鲜血压制邪气!最好能压死田校助,除去工大一恶而快老百姓人心!宋黎明我认为对得起你,你如何做的这样绝,太过分了!你们一条船上的钟采桑之流为了干个处级干部拉帮结派横行工大,感觉搞定徐枞巍就行了,太可笑了。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你们别想讨伐我了,我已留在了春天里,不需要那么多吐沫来淹,我已经死了。不要伤害和去怪我的家人,这是起码的*,和他们没任何关系,给他们笔补偿养我老小是必须的,是你们杀了我,不要不承认。我自己有问题,问题不该选择走这条路。 最后讲一句,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尽管你每次都劝解我,但是有点累了,是我对不起你了!最后一次让你失望了!我会佑你一生!随便处理我吧,野草地里我也活得快活,只要没有太多压力、势力就行了。 当局者们,赶紧召*议通气吧,消灭一切教育部可能查到的证据。凡是有正义感的人行动起来,看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陈刚绝笔2011年3月23日上午
222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可是我们连象牙塔都没有
热度 1 shuilinxi 2011-3-21 22:57
前言:去年在广外呆了半年,这是我的一个小老师国宾写的文章,最近读北大蔡元培当年的校长就职演说,感觉说的东西竟是类似的。 知名学者姚国华在北大做讲座时称:“近代西方人说走出象牙塔,把知识变为力量。我们经常说‘走出象牙塔’,可是中国人没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我们的关键是没有象牙塔”。 在这样一个滑稽而心浮气躁的年代,裹挟着以‘时代’名义大肆放纵的欲望,我们生活在物质里。 物质。 还是物质。 听说这年头公司看重的是你“能力”,你的经验。于是人们振臂高呼“走出象牙塔”。一颗颗不安跳动的心…… 可是,关键是我们连象牙塔都没有! 相当讨厌,甚至痛恨某人,每每苦口婆心地对她说“好好学习,过好你的大学”“多看些好书”之类的话,某人总是搬出一副深谙事故的老练说:“你不懂,大学不止是来学习的”。云云 对牛弹琴。 恨“你不懂”这三个字。你很懂吗,某人? 当然,谁都知道大学不止是来读书的。我也为五花八门的面试脸红心跳,也为繁复琐屑的班务劳心劳力,也为来之不易的兼职奔波劳碌。我也玩,也出席各种违心的场合,也小心翼翼地增强自己的各个方面的战斗值。 可是当“求知”这个大学设立的初衷已在“求职”前淡化得血肉模糊,甚至所谓的大学已沦落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未来工作的踏板,那么,大学的意义已被扭曲得支离破碎。 曾幻想在某棵不知名的大树下,手捧某位鸿儒的书,鸟语花香风和日丽中陪自己过个纯粹的下午,直至残阳如血,余晖斜斜地在镜片中折射出七彩的满足。 曾幻想一清早便恣情于静谧的图书馆,饱饱地吸着墨香,在没人关顾的一角,倾听智慧的声音。“哦,饿了”。已是披星戴月,疏梅筛月影。 曾幻想几百双饥渴的眼聚焦于台上的满头银发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寥寥数语,醍醐灌顶。 你说,傻,大学不止是来读书的。其实在你眼里,大学就不是来读书的。 忙忙碌碌的奔波于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社团,层出不穷的时髦讲座,乐此不疲,却鲜有人在树下看书了,甚至课本也只是在期末考试前于一摞时尚杂志中风尘仆仆地赶来,三天后光荣退役。 人们说,能力很重要。于是乎,看尼采是傻冒,有多少头衔才是重点。不给人生最后四年简单一丝残喘的机会。 人们说,经验很重要。于是乎,所谓的走出象牙塔努力接触社会。不给人生最后四年单纯枯萎前的任何活口。 人们说,生存很重要。于是乎,“面试技巧”的讲座永远人满为患,《求职宝典》图书馆永远借不到。反正,不给人生最后四年天真一点存在的意义。 亲爱的同学们,三年后我们也将是动辄几百万的求职大军中的无名兵,好吧……可是,在那之前,大学能不能…… 痛。 你说,大学压力比高考压力大,因为就业。讽刺的是,正因为你不好好读书,去了个不怎样的学校读了个不怎样的专业,结果弄得自己的所谓就业前景不怎样。个中因果耐人寻味。 高中不好好把握,牺牲的是大学;大学还不好好珍惜的话,错过的就将是永无法挽回的人生最后一次简单单纯和天真。 请不要剥夺我这最后的天真幼稚的权利,在这象牙塔的残垣断壁里的最后四年。 因为,大学就只有这么一次。
个人分类: 人文|18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学风为什么不如从前?
热度 17 ywang69 2011-3-10 18:31
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学习积极性不如从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大学,是浮躁的的社会,浮躁的象牙塔还是扩招惹得祸? 巫主任和我说过几次,他们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晚上自习是要占座位的,曾经有同学为了争抢座位大打出手,最后引发群殴现象,导致先动手的人被开除学籍。 现在的小孩,条件好多了,上大学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几乎都有手机,寝室的电脑普及率也很高,但就是学习风气每况愈下。 多年前上大学是免费的,而且还包分配工作,大多数大学生学习很刻苦,老师收入很低教学却很投入。 如今,上大学收费不说而且不管分配,学生逃课的很多,上课玩手机的很多,寝室打游戏的很多。按理说缴费上学,学习积极性更高才对,就像拿钱买服务,到餐馆点了一大桌菜却不动筷子。现在学生很多,老师收入有所增长,甘心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师却不是很多,如果有能力拿项目,有能力接工程、搞设计的肯定上课心不在焉。 高校办学经费投入在增加,但是实验设备却破败不堪,有些甚至运转不起来! 嗨,真是想不明白!!!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4462 次阅读|20 个评论
师者的理解
tomahawk9d 2011-3-3 11:22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白了就是教授大家本领,解答人生困惑的业者。但万世师表孔老夫子更注重的是师者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子曰“君子不器”并重仁重义。现代社会理念源自西方,强调社会分工,功利性趋强。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时髦的称谓依然与师者的真正内涵暗合,说明东西方的哲人英雄所见略同。 现代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象牙塔难保不漏风撒气,滴漏跑冒什么的,校园里不断传出不和谐的声音。什么豢养情妇了,什么 “师生恋”啦,什么学术腐败了。由于师者头上顶着神圣的光环,同类事情就显得格外扎眼了。其实我们是不是对师者也太过苛了,师者也是七情六欲俱全,五脏六腑不缺的人,qq聊多了,难保不出个花心企鹅吧。再说现在的师者可不是筒子楼、中山装,一身粉笔末了,那也是宝马豪宅,腰缠万贯的主,再加上儒雅气度,莺莺艳艳、娇滴可人的学妹们当然要心向往之,前赴后继舍生取义寮。郭子曰“不要和人性做斗争嘛”,不能把师者置于美酒与金钱遍地,美女与香艳满眼的圣坛上,而保持坚贞不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不能只是勒碑以铭,而应该镌刻在每个师者的心里,成为从他们内心自然流淌出的汩汩清泉,去滋润和熏陶千百万的祖国花朵。
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年硕士六年博
热度 3 xiangfengz 2011-1-17 14:41
四年硕士六年博 四年硕士六年博,霜染青丝纹上额。 十年寒窗难破壁,一朝毕业讨生活。 东西外企疑无路,南北国企人也多。 忍看私企门不入,笑闻牛人进院所。 无头苍蝇空扑翼,丧家之犬进油锅。 一骑红尘心暗笑,错把拒信当offer。 汗透重衣梦难醒,一进一退失所措。 自思年年求学事,无花无酒亦无歌。 红袖冥冥无觅处,象牙塔中难造车。 两处茫茫皆不见,四面碰壁无逃脱。 未经悬梁刺股痛,悔把岁月空蹉跎。 今朝有梦今朝作,莫待无梦呼奈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4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不必人人都钻“象牙塔”
qpzeng 2010-11-24 22:30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人人都试图挤上那又高又尖的“象牙塔”,势必有人会被无情地挤下来!人间的行当林林总总,哪个行当都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每个人都要成为精英、奇才,个个都想当科学家、教授、院士,固然精神可嘉,但不现实!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历来十分严峻,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只会使人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每个人都挤向一扇狭窄的门,不是挤不进,就是挤破门。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被迫挤进狭窄的“硕士门”。同样,硕士生就不了业,又被迫挤进更狭窄的“博士门”,这样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就业难的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造成恶性循环。 读书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并非成功的砝码。既不要指望“学而优则仕”,也不可偏信“读书无用论”!社会上的就业渠道无数,工农商学兵,岂能全部由“书呆子”包办?年轻学子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从读大学开始,就要思考自己的未来,制定个性化的人生计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顾影自怜,让自己拥有一个殷实的未来和充实的人生! 在求学阶段,年轻学子应该怎样处理求学与就业的关系呢?文凭要拿,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盲目追求高学历,一旦待遇与学历倒挂,到头来只得怨叹:“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高考 :随着国家扩大招生政策的推进,大学教育的录取比例极高,除非有特别的安排和考虑,我主张高中毕业生尽可能参加高考,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借此提高人文及科学素养。冲击高考失败者,也要力争自费出国留学或选择上中专、中职学校,不要让自己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考研 :如果说参加高考是“必选项”,那么考研就是“可选项”!也就是说,不是人人都要去考研,它只适合一些想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或者试图掌握专业技术的人继续深造。可是,很多人只是因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才被迫盲目考研,结果毕业后在职场上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待遇与文凭不相称已是家常便饭! 读博 :对有志于从事高精尖领域开拓性及创新性研究的人而言,读博、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出国进修深造等应该是必由之路。当然,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单位热衷于提拔少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从政、做官,但我认为这并非这类高层次人才就业的主流,更多的人还是会留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中。 你喜欢当科学家吗?你希望成为大学教授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把该拿的学位都拿下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要果断地离开学校,拓展全新的人生征程! 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在大学时代就要求学子们制定明确的人生计划近乎苛求,那么学子们也可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尽可能优先考虑就业,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再决定是否“回炉”深造,如读MBA就是一种选择。 不过,社会上流行一句调侃的说法:“书读得越多,胆量就越小”或“人越读越蠢”!不知你是否认同?如果你想在商场驰骋甚至打算在风险行业打拼,那么你还要读那么多书吗? 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可能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在人生道路上能否正确抉择又要求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做出客观评价。 你就是你,不要人云亦云,找准你的位置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4134 次阅读|4 个评论
王玉锋纪念李士钊先生
wangyf1970 2010-5-21 19:09
今天的科研工作再艰难,看看古人之土大夫,已感颇为幸运了—— 虽然身处象牙塔,却忍不住要听国事、.......。虽然在象牙塔中与世无争,也免不了象牙塔外,不时地打扰。 当因为过于埋头工作、而感觉世俗难耐时;当看到有人以为学者的价值只不过是几个点子、似乎拿走了点子就再无价值时;当看到 有人拿学术的成果硬往政治和野心上套时 ,深感如今社会之知识形象,大不如古。如果想要感慨的话,就难免会想到一些人、一个现象——《武训传》。 以前听人说批斗《武训传》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文革就是从批《武训传》开始的,现在又听说 《武训传》是新中国第一文化大案 .......。这些评论都描述了一点,那就是:《武训传》事件是知识份子社会地位的历史转折点。 《武训传》讲了一名乞丐武训,终身行乞,竟然只为了办学、为了“ 誓必教天下人人尽读书识字 ”这样一个理想。其实他已经积攒了相当的财富,足可富比当地,而他只用这些财富办了三所武训学校。武训的事情,体现了那时社会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知识的尊重。一个人一生的奋斗只为了办学,可见那时办学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假如一个人好好日子不过,却要去发奋读书,那这个人一定是过不下去了才会如此拼命吧......——这是什么社会观念?听到小孩子们在那里嘲讽他的同学,说穿着个假名牌.......,先不说是否真是假名牌(我看极可能是谣言),我首先猜到的是:这个同学一定是成绩相当地好吧?不然怎么会招同学如此生气?果然,当我以略带讽刺的口气反问他:“是不是他成绩非常好?”,小孩子还算单纯,至少他红了脸。 翻开《武训传》,那时侯的人们,如果嘲笑一个人穷,才会嘲笑他没知识,所以如果一个人拥有了知识权,他就可以衣锦归乡、再没有人敢当他是乞丐....... 为何现今的人,只要有人说他要追求科学理想,立刻就有人当他是穷人、是傻瓜,怎么反差这么大?知识份子被当成拿知识来论斤要价的可怜虫,似乎唯有这么一点点利用价值了......,要说知识是进步得很快,难道知识之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很快吗?(——《武训传》只不过是1951年的事情。) ——回答是:非也。纵观全世界,知识的社会地位是不断地提升。以前各国拼军事实力,现在拼科技实力,所以知识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第一要素,知识份子的地位应该是水涨船高的吧。 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好象是个反例,和全世界其它国家不同。我说的话也许有人不爱听,也许他不认同,那是因为他已经被改造到骨子里去了,已经成了惯习,所以没有了直觉。 有人能对知识如此偏执还不自知,这全“归功”于《武训传》之后一系列的、针对知识份子的运动。 历史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价值,不是在于清算帐,而是在于将来不犯错。 如果我们再以一系列的运动、把知识的地位端正如初,中国就跟上了世界的脚步。 欣喜的是历史是公正的。当年发动起全中国人民来讨伐的一部《武训传》,当年曾令赵丹、孙瑜等众多名人自危的一部《武训传》,终于在历史的沉淀之后,还它以清白。 当年是十大最卖座影片之一、后被强力封杀的《武训传》,现在高希希导演要重拍;相反,当年江青主持、极力推崇的、描述宋景诗的电影——那部 专门为了打击《武训传》而拍成的电影 ,有谁会去记得它?即便记得,也是 一声骂罢了 。 其实宋景诗被骂也是不公平的,宋景诗没有错,宋景诗和武训一样,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错的是那别有用心、拿他来说事的人。为了打击武训,生生拉来一个宋景诗(人家本人并不同意——死了),因为江青等人的别有用心,宋景诗只好在历史上成为武训的反面。 说来说去,这主事的人,真是很关键。千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全在这些人如何做事。 (1978年11月在臧克家寓所。左一李士钊、左二臧克家、左四陶钝、左五王浩、右一吴伯箫、右二邓广铭)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李士钊先生。说实在的,在中国那时的社会文化之下,全中国兴学的故事有许多许多,但是武训先生的善举,却因为陶行知先生和其追随者李士钊先生的不懈努力,而最终演变成为一代佳话。 有人 尊称武训为“一代教宗、千古学圣”、“十九世纪的孔子”、“近代中国的墨子”, 郭沫若称武训 为“中国的裴士泰洛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及孙中山挚友林森更是把每年12月5日——武训诞辰日定为“兴学节”,这其中少不了李士钊这位作家、社会活动家的功劳。 李士钊(1915--1991) 山东聊城人。三十年代在国立上海音专就读。抗战期间参加创办、编辑华北解放区《抗战日报》,1949年后历任上海《新民晚报》记者、文化部内部刊物《文化资料》编辑,编著有《武训先生的传记》、《武训画传》、《蒲松龄作品在国外》、《联合国歌集》等,也是山东省地方史志编辑 。 我们看武训的一生,可以想见,由于他出身是乞丐,所以容易被人欺负,后来他举终身积蓄所办的三所学堂均被当地地主收回,这件事情就是武训先生处处势单力薄的一个见证。然而,在富有人家之中,也有抛开阶级观念,同情、帮助他的,比如当年武训将积蓄放在一些投资人手中,就说明武训也结交着几个富有阶层的开明人士,李士钊先生则是敬仰武训的一位文人士大夫。 据说,李士钊先生出身于聊城当地富家,他和当时文化界的许多名人皆有交往,比如:赵丹、 臧克家,等等 。大家可以在凤凰网用关键词“武训传”搜出许多文化界名人讲述的、和武训有关的事情,许多人接触武训事迹,都是通过李士钊先生这位社会活动家。 当年, 上海武训学校之筹建,是李士钊先生之所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欲租房在上海创办一所社会大学。可是,由于大家知道他是全国闻名的民主战士,不敢租给他。 李士钊先生毛遂自荐,陶先生欣然允诺。李士钊先生找到抗日名将张自忠的胞弟张自明。讲明情况后,大家认为陶行知先生办讲学堂,并用武训命名学校的意见,可以考虑。几经协商,终于达成租赁协议。” 后来当上海武训学校校长,“ 大家推荐郭沫若。但郭沫若认为不妥,就推荐李士钊先生出任上海武训学校校长 ”。“ 在陶行知先生的葬礼上,李士钊学生请董必武老人为学校题写了楹联和校牌。同时,由姚雪垠,孟秋江分别担任中文系,新闻系的主任。为了办好学校,李士钊先生聘请许多知名人士来校任教,如郭沫若,臧克家,孙起孟,方与严,田仲济,赵纪彬,张文郁等 ”。 为了宣传武训精神,“ 李士钊先生......精心挑选了自己最喜欢并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武训画传》交给了当时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 乃至其后筹建武训祠、各界著名人士纷纷题词,比如, 臧克家、胡锦涛、李先念, 等等,都是李士钊先生在其中大力活动。 1984年秋,李士钊先生代武训先生故里人民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吴作人先生为 “ 武训先生故居 ” 题写碑文;请轻工业部部长徐运北为 “ 武训先生之墓 ” 和 “ 武训纪念堂 ” 题写碑匾,为 “ 柳林武训学校 ” 和 “ 武庄武训学校 ” 题写校牌。1985年9月,李士钊先生又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伍必端先生,根据李松亭所绘武训先生肖像画照片,临摹了一幅四尺萱的武训先生全身画像。同年10月,他又请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先生根据丁云樵先生所作武训先生浮雕像照片和伍必端临摹放大的武训先生画像,创作了一尊武训先生半身塑像。 著名演员赵丹能够主演《武训传》,也是李士钊的原因。李士钊和赵丹等文化名人的私交甚密。 我注意到这样的片断:“ 1946年12月5日,李士钊先生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武训先生纪念大会。会场悬挂《武训画传》百余幅。他本人不仅担任大会主席,而且郑重邀请孔祥熙做重要演讲,这样就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于进步人士的封锁和迫害。 ”——可见李士钊先生为了保护 武训精神,可谓竭尽了全力,甚至冒着政治风险。 身为武训学校校长,力挺武训,似乎必然?——其实未必。谁都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人自保尚且不及,有许多夫妻离婚的、父子断绝关系的.......,仅仅一个投资人和经理人的关系,不足以一直维系到李士钊先生身死。 “1957年,李士钊先生被迫从文化部‘ 调’ 回山东。1957年4月和6月,他又分别在山东省政协和省委宣传会议上发言,对江青炮制的《武训历史调查记》提出质疑,结果被定为‘ 右派’ 。 1958年5月,李士钊先生被送到农场,矿山劳动教养。他再度表示不服,于是被定为极右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士钊先生在《齐鲁 学刊》上发表了“对《武训传》问题应进行学术性探讨”一文,呼吁为武训先生平反。他又通过给领导人写信,在有关会议上发言等多种渠道呼吁重新评价武训先生的历史功绩,恢复武训先生在教育文化史上的地位。 ——都因此“极右派”了还敢活动要唱反?这些冒天下之大不违的举动,只有“理想”二字可以解释罢。 我们应该记住孙瑜导演、赵丹、上官云珠等受牵连的艺人,以及李士钊先生这样的文人、士大夫。古人说,“文谏死、武战死”,李士钊先生为了宣扬武训精神而做的事情, 真正称得上“文谏死”这句话 ,有一首诗,是1985年9月5日胡乔木为武训案平反时、 端木 蕻 良 先生 为李士钊先生写的 ,可见李士钊先生的行为之感人: 豪情胆识动京门, 愿为堂邑洗冤论。 常舞春 雩 滋大地, 香花芳草自成春。 作家王希坚为李士钊题诗曰:    行乞兴学不为私,光明磊落世皆知。    百年忽遇乌云起,黑手遮天掩事实。    武训无辜蒙此冤,李兄枝节亦牵连。    今朝义正人平反,真理昭昭明镜悬。 臧克家则为李士钊赋诗曰:    扬善甘抛一片心,情怀冰冷三十春。    耳边消息迟来到,悲喜难分泪纷纷。 流着泪读过李士钊的那些故事。 在一次批判会后,李士钊先生......找到老舍先生,告诉他: “ 今天的会我没有发言 ”。 李士钊看到老舍先生坐在主席台上,以为老舍先生会责怪他不积极发言。哪知,老舍先生脱口而出的是: “ 好!没发言好! ” 三十多年后,李士钊先生每提到老舍先生对他的理解和关怀,总是眼含泪水。 唉, 作为一名普通的知识份子,旦求李士钊先生的“ 赍志而殁 ”,足矣。 作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生旦求一个老舍那样的领导、或者李士钊那样的知已,足矣!~ 武家后人感慨: “ 像李士钊先生那样敢于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的人不会有了;像李士钊先生那样深入调查,不人云亦云,毫无私心杂念的人不会有了 ”...... 希望不是如此。其实,在李士钊不懈的努力下,已经有许多人受到了他的感染。不仅是全社会,而且李士钊家族中,也有不少人因此而立志于兴学,常常拿了钱去捐建学校。 作为一个国家,旦求多多益善李士钊。 提倡建立一个“扬善节”——推动更多的人,象李士钊先生那样,宣扬社会正义、扶持理想,具有士大夫“文谏死”的气节。 脚注1:参《教育百科词典》。 脚注2:“ 赍志而殁 ”乃武训后人送给李士钊先生的金字匾牌。 文中引文大多来自于武训后人武成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应该跑跑题: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renxiang 2010-5-2 19:14
有博友说,科学网的很多讨论并不是关于科学的。我说,这是好事情。而且,科学网跑题跑得还不够。 早就有一个词象牙塔,来形容做学问的人远远脱离社会现实;也有古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教导读书人对学问之外的事情不管、不闻、不问。这一点,在自然科学的学者身上尤为突出。很多科学家在社会问题、热点时间中集体失语,或者发表一些幼稚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高论。这不但是科学界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科学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对于社会的思考与建议应该让更多人听到。 这其实也是科学网的一个使命。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对于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社会应该听到更多的来自科学家的理性声音,更多超越利益集团的良心话。这是每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网应该多跑题,应该鼓励科学家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讨论中。甚至,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去设定社会讨论的议程。 当然,这里说的科学家不包括那些替利益集团说话、昧着良心出卖科学尊严的人。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3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