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碛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黄河天然浮雕的成因
热度 13 dkysdc 2017-7-30 19:31
红石峡的博文中,向大家展示了红石峡谷两侧的壮美的盐风化现象,实际上,黄土高原地区的盐风化现象非常普遍,用无处不在来描述一点不过分,不论是天然的岩石露头,或是人类居住的窑洞。 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的黄河大峡谷开阳村附近的黄河东岸,厚层的三叠系砂岩上发育了大量的风化穴,这些风化穴形态千奇百怪,被形象地称为“石沟、石龛、石窟、石书”或者以各种动物或传说的怪物命名,如“游龙、跳蛙、皎鲨、老鹰“等。其中最为壮观的一段被已经被当地开辟为旅游景区,由于这些景观类似于浮雕的效果,并且被解释为水蚀成因,因此这个景区被称为“临县碛口镇水蚀浮雕”景区。百度“临县碛口镇水蚀浮雕旅游有限公司“可以查到这个景区的位置信息和主要景点介绍。 黄土高原多风,盐风化现象常常被解释成风蚀成因。黄河开阳东岸的这些风化穴紧邻黄河,又往往被人解释成水蚀成因,甚至被有些人解释成“壶穴”。 关于这些“浮雕”的形成原因,景区网站上是这样解释的: “黄河百里水蚀浮雕位于晋陕黄河大峡谷开阳村,是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形成于 三叠纪 ,由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复合于三叠系厚层砂岩而形成的天然崖壁浮雕。由于厚层砂岩内含有大量的正长石和石英石,在 水溶蚀 、 河流冲蚀 、 风蚀 和 日照 条件下正长石逐渐分化分解,石英石从厚层砂岩中脱落下来,因此在砂岩中就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以及各种动物形态的天然浮雕”。 我们逐条解剖一下。 先说一下浮雕的形成时间:黄河两岸的岩石是三叠纪时形成的砂岩,三叠纪的时间距今约2.5亿至2亿年。不错,这些岩石是在2亿多年前形成的,但是,千万不能说黄河浮雕的形成时间是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黄河形成的时间远在三叠纪之后,根据现在的地理学研究成果,黄河大概形成于距今100万年左右,并且,这些浮雕是在黄河大峡谷形成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事实上,这些浮雕的形成历史很短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就是说,它们还在形成中(见照片)。 再说一下浮雕的形成原因:介绍这些浮雕的文章或短文、游记很多,但并没有人明确研究过这些浮雕的真正成因,因此笼统地称为“水溶蚀、河流冲蚀、风蚀和日照”。而我们认为,其真正的成因正是“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一文中所指出的盐风化。黄河岸边因季节性降水会产生自崖顶向下的短时间流水,这些流水对盐风化穴有一定的改造、破坏或叠加作用,但风化洞穴的主因是盐风化。请仔细观察本文中的照片,特别要注意观察洞内的白色盐霜。 01 远观浮雕 02 远观浮雕 03 远观浮雕,注意有一点点纵向的流水痕迹 04 远观浮雕,注意有一点点 纵向的流水痕迹 05 远观浮雕,注意有一点点 纵向的流水痕迹 06 注意观察风化穴中的白色盐霜 07 注意观察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 08 注意观察岩石表面和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 09 注意观察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 10 注意观察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 11 注意观察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 12 近距离观察风化穴中 的白色盐霜,可见其中的“穴中穴”现象,这是正在形成的盐风化穴。 13 远离黄河岸的岩石上,一样有类似的风化穴 14 开阳游船码头,船上是景区的郭经理 15 亲自驾船带我们考察的 郭 经理是位非常典型的西北汉子:结实、热情、豪爽 16 开阳黄河浮雕位置图,图中的红色线条是黄河。 请参考: 吕洪波: 普遍存在的盐风化地貌:一直被误解,今日始澄清! 吕洪波,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 2017. 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地质论评, 63 ( 4 ): 911—926. 榆林红石峡的盐风化 李学宽: 大自然的杰作:黄河画廊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3498 次阅读|28 个评论
碛口古镇风光(续完)
cswen 2012-12-15 10:38
这是碛口古镇风光的最后一集。
个人分类: 朱珍华幻灯片|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碛口古镇风光(续)
cswen 2012-12-15 10:28
现在接着欣赏碛口古镇的风光。
个人分类: 朱珍华幻灯片|3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碛口古镇风光
cswen 2012-12-15 10:19
这是真正今年在山西碛口采风时所制成的幻灯片。现将pps版本做成图片格式版本以供朋友们欣赏。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2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碛口感想
fxf 2008-3-30 17:22
涛声响起时,碛口近了,路转弯后,黄河和古镇尽入眼中。古镇因河道得名,同是碛口,实为一河道一村落。黄河奔腾到此,河床骤落,形成碛,船不能行,人物只得上岸转折,碛口古镇遂成,繁华可想。 这是我第二次见黄河,第一次见到时,只是吃惊,梦与现实冲撞胸口,珰珰有声,却不能成文,因为河两边的人居与黄河不能互为背景,各自风中延展,相互淡忘,距离远远。文字写景,宛如画人作画,若无背景,画不能成;若无意蕴,虽成如蜡。碛口却不是这样,高处观去,黄河似远客蜿蜒而来,古镇如玉人翘首而待;黄河水波脉脉,回首处波涛汹涌,恋恋不舍;古镇风姿绰约,挥别时泪眼凝眉,默默无语。 走进古镇,纯朴可感,韵味绵长。安静的古道,曾有叮当作响的驼队经过,来往的商客络绎不绝,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难以回味。伫立在毛泽东主席踏过的街道,我心生感念,那是怎样的岁月啊,那是怎样的人生,黄土高原的风沙见识了多少沧桑。古道两旁是石砖青瓦的院落,或民居,或店铺,可以想见起居经商处,不乏情真智睿之人,他们一定也曾感叹黄河水急,人生匆匆,而今安在,牵挂何有。 古镇最吸引人的是街道的格局,条条小巷,稍换角度,景致味道迥异,美丽得自然而悠长,譬如中国古仕女,美丽不会因欣赏而消减,只会因角度变换而回味无穷,或外表秀美,或内在典雅,或聪慧柔情,或秋波横斜,把古镇的小巷比美人,美人不嗔,小巷不怪。古镇墙壁上的痕迹,可见岁月,有大户人家生儿育女后,悬挂彩灯处;有来往商客驻足,息脚力处;有风沙呼啸来去,斑驳作记处。 古镇作为商贸集散地,造就了许多家族传奇,背后的西湾村,一门单姓,是陈氏家族塞堡式的居所,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出于安全的考虑,破败的门庭之后,才见华丽的正式门庭,智巧不寻。 步入 小姐的闺阁,走进丫环的住处,徘徊在绣楼的空地,总共三十多平米的地方,一个十二岁后的女儿从此不得下楼,我心何忍?若是灵智之人,宛如钗黛,她心何堪?丫环更怜,门道逼窄,屋内无炕,呼呼冬夜,何以堪?其父母何以堪?今天的古镇,屋舍破败,旧习纷飞,女儿得归,黄河岸边即有嘻笑的小女生,和我们欢欣合影,破败可修,旧习难回,我心多悦。 黄河的水还是黄的,导游说七、八月可清,且可下水游泳。岸边有人修船,对于我这个少见多怪的人来说,修船好神秘,审视良久,没有搞清楚一个村里的匠人是如何让这船不会漏水的,同行的 刘 老师解得好,他说河人造船如陆人造车,造车我可是见得多了,神秘颇解。河岸旁边有些稍息的石凳,偶尔有头裹白羊肚手巾的老汉休息,随身抗着一袋子土豆。黄河从远处山脚下,宛转而来,宽阔的水面大多是平静的,只有碛口处波涛滚滚,我们的母亲河见过多少变幻,瞥一眼两岸的村落,柔情点点,沧桑多少。能想到,有不少人在碛口长吁短叹,感慨人生,而我,只是其中之一,好似水中一滴,飘飘渺渺终会顺流而下,唯有大任者,方可另择河道,改变旧习,润泽两岸。 碛口就是这样,一河道一村落,来往的人无数。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265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