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郭光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听郭光灿院士讲量子
quantumchina 2019-2-17 15:58
郭光灿院士在CCTV讲他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请点击下面的网页链接观看 http://tv.cctv.com/2019/02/03/VIDEEWSgBoFyAW2vxXaTy9DO190203.shtml
个人分类: 大众科普|1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探索有终极疆域吗?
dsm9393 2018-4-28 21:50
科学探索有终极疆域吗? 都世民 近日齐新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发来几篇文章,根据这位先生提供的线索,初步查阅,发现以下问题: 1. 宋健院士为《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所写的序 言 中指出: “ 大自然有如不尽长河,湍流肇逝,一代人不可能瞥蹴而达绝对真理的彼岸。老的问题,如宇宙之初,物质来历,生命起源和智能机理尚未弄清,新的问题又不胜暇接而至。哲学家们说,绝对真理当在无穷远处。 ” 2. “光速不能超过”使航天人很不安。有人说,“逛遍了太阳系后,我们无事能做了”,怎么“宇航”?前年我有一篇演讲(《航天、宇航和光障》) 如果宇宙中没有其他传播速度大于 c的相互作用,讲“尺缩、时长”也许成立。如果今后发现有,那么以c去推论宇宙属性就会动摇。引力波速若大于c呢?LIGO正在实验。SR没有提出可信的理由禁止飞船越过光障。从逻辑推理看,尺缩、时长、质增都是“视现象”。但是当没有(除电磁波之外)别的办法去测量时,说它是绝对的,也无法提出异议。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科学探索是无 “终极疆域” ! 3.杨雄里 院士 :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总体上大抵可以归纳为理解脑、保护脑和模仿脑三个方面,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也不会脱离这三个方面。从具体问题的遴选上,比如理解脑,就像我刚才讲的,既要有它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有我们自己独特的思路。 人到底是怎么思维的,又如何通过行为来改变世界,这些都是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科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对脑的研究是自然科学的 “终极疆域” ,我同意这个观点。 楊雄里先生认为科学探索有终极疆域,这就是脑科学。 4.谢平教授认为:“ 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这是生命科学尚未解决的 终极难题 。从古希腊一直到现在,从哲学家到科学家从未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除了神创论或外星起源论者外,现在的基本共识是生命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更具体地说,生命的起源是通过化学的过程来实现的,就如达尔文和恩格斯等曾经预言的那样。 ” “ 如果我们知道了细胞是如何起源的话,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最终的解决。 ” “ 生命起源 —— 光合驱动下的积木搭建 。 ” 笔者将这几位观点放在一起,突出第一个问题: 科学探索有没有终极疆域? 两位生物学家都认为有 终极疆域 .但终极目标名称有所不同。一种说法是脑研究;另一说法是生命起源。既有差异,又有关联。至少说明科学界没有共识!哲学界也不认同。 突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大小宇宙探索都集中在光的问题 : 光速是不是永运恆定?能否超光速? 光到底是什么?是粒子还是波? 光子可不可以一分为二? 人眼中有光是无人否认的!可是生物学没有 “光是电磁波”!眼球与视网膜之间有宏观间隙,离子通道是没有的,生物信息怎么产生?人眼怎么成像于脑?视色素因什么而变?难道微观世界麦克斯韦理论不适用?! 如果按超时空概念,在人眼中,光的速度与宏观数值一致,那么距离趋于零,而人的反馈机制时间不为零。如果光速在人眼中超过大宇宙光速会产生什么结果?该如何测量? 不难看出郭光灿 院士 的问题:光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早就脱离光学范畴,涉及生命科学、相对论等多方面。如今研究相对论的专家学者有几人了解生命科学?我们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天人合一!大小宇宙探索不可分离。否则我们中国人怎么走自己路?怎么能超越?脑科学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摘自 宋健院士为《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所写的序 言 转自志杰海明的博客 (2016-10-12 06:23:41) 北相金秋报告会 71 宋健院士为《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所写的序 言 http://tieba.baidu.com/p/4965386735 周裕妩 ,“杨雄里:中国发展“脑科学计划”需要只争朝夕”,来源: 广州日报 ,2018/4/24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4/410294.shtm 谢平 , “ 一个新理论:生命在光系统的演化中扬帆启程! ”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谢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75614-848053.html  ) 郭光灿,光究竟是什么?《科学世界》, 2017 年第 9 期。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2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4):郭光灿院士NATURE成果
rubyland 2017-12-29 14: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在量子冷却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理论组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麦克斯韦妖式的量子算法冷却,并在光学系统中利用量子模拟技术实验演示了这种量子冷却方法的工作原理。这项研究成果2014年1月19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下图3个呆萌的麦克斯韦妖是王国燕 和陈磊合作 手绘作品。郭光灿院士表示特别喜欢第一张, 只要上百科搜索“ 麦克斯韦妖式的量子冷却 ”就会匹配 到第一图片啦!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量子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制备出光的波—粒叠加状态,丰富了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理解。该成果作为封面故事文章发表于2012年9月份的《自然—光子学》,同期杂志的《新闻与观察》栏目以《波—粒叠加》为题撰文评述了这一研究成果。 2017年8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非局域量子模拟器,并验证“宇称-时间”世界中的超光速现象,发现信息能以1.9倍的光速传播。该成果首次展示非局域性在量子模拟中的重要作用,完成经典计算机无法模拟的任务,为量子模拟器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成果日前发表在著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图为王国燕、马燕兵等合作的科学可视化封面设计:PT对称导致超光速。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王国燕博士的设计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协助几十个科学家团队的Nature,Science ,Cell,PNAS等论文设计过大量期刊封面,合作请联系: gywang(at)ustc.edu.cn 王国燕的学术主页: http://stpc.kankexue.com/teachingStaff/201.html 王国燕的百度百科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87%95/20394991?fr=aladdin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3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子能一分为二吗?
热度 2 dsm9393 2017-11-16 12:15
光子能一分为二吗? Can photons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都世民(Du Shimin) 光子不能分为两个 《科学世界》杂志今年第 9 期上刊登郭光灿院士一篇文章“光究竟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第 3 部分的小标题是:“光子不能分为两个”。作者以美国物理学家约翰 • 惠勒设计的 “延时选择实验”,来说明光作为粒子时,它是不能一分为二的!结论很明确。 作者认为: “光子是光的最小粒子。因此不能再分割。” 作者把话题一转,阐述量子概念。惠勒的试验如下:将光源变为点光源,光源只发射一个光子的能量,让其穿越半透镜。这种透镜只能通过一半光能量,另一半能量被其反射。这么一来,光子能量被分为两部分。作者不认为光子分成两部分。而是其光子携带能量分成两份。问题是穿过半透镜的光子能量到底是多少呢?怎么测量?然后用普通透镜改变光子行进方向,让其抵达光子探测器。 下面有一个重要假定:如果量子力学正确! 惠勒预测两个探测器只有一个检测到光子。两个探测器探测的概率相等,都是 50 %。因此认为光具有粒子属性。实验证实惠勒的预测。 作者认为惠勒实验证实光的粒子性。光子不能一分为二。 光子能分成两个 杨照金主编, “当代光学计量测试技术概论”一书中(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13年1月),明确指出: “光子可以分成两个相关的光子”。 双光子 相关技术是激光技术和非线性光学相结合的产物,激光技术与非线性光学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双光子相关技术在光学计量中的应用,为光辐射计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溯源方法。 下面阐述光子可分的几个概念: 1.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相互作用发生自发参量下转换现象的 产物 。 2. 自发参量下转换是非线性晶体内泵浦光和量子真空噪声的综合作用产生的。 3. 入射到非线性晶体的 光子 是 高能光子。 4. 以一定 的概率 自发地分裂。 5. 高能光子 分裂为两个 不同频率 的 低能光子。光子对 的产生是随机的。 概率是多少?不明确。 6. 分裂 的 两个光子,在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又称相关光子或 纠缠光子 。 如上所述,光子可以分为两个相关的光子! 上面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前提不同,结论相反。都涉及量子力学概念。 笔者不解其意,笔者认为结论应该唯一,前提条件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在给定条件下,光子可以分为两个,不符合条件就不可分。如果半透镜把光子能量减少一半,这光子还是原来光子吗?它减去的能量上哪儿去了?能量不灭,应该对此有回答!再者试验中放第二个半透镜时,原先的光子已不是现在的状态,光速远超过试验者这一动作。因此这篇文章的说法存疑。郭先生的文章也提到量子力学概念,如何用量子力学概念解释惠勒的试验? 然而,计量测试专家的著作却先肯定光子可以一分为二。但有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与惠勒试验有无关联,却说不清楚?因为试验的光子是不是高能光子,其量值如何给定?不清楚。其分裂概率是不是 50 %?如何确定这概率?至于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在书中有详细介绍。 总之,笔者思考不能断言光子不能分为两部分,也不是所有光子都能分为两部分。 参考文献 【 1 】郭光灿,“光究竟是什么?”,《科学世界》 2017 年第 9 期 . 【 2 】 杨照金主编, “当代光学计量测试技术概论”,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1
个人分类: 博客|1117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郭光灿院士:甘坐冷板凳的研究生
freton 2010-11-21 20:27
作者: 郭光灿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19 8:55:0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郭光灿 院士:甘坐冷板凳的研究生 国际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最近发表了以我们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生 李科 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题目为《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 该篇论文解决了包括权威专家在内的国际学者1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量子信息论研究中的一个难题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性。我们知道,量子信息论是量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信道容量是通信领域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刻画通信信道在噪声环境中可靠地传输信息的能力。著名数学家、信息论创立者香农(Shannon)精确而漂亮地解决了经典信道的容量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香农第二定理。在创建量子信息论过程中,人们必然要研究量子信息容量问题。比起经典信道容量,这个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复杂。量子信道是指基于量子纠缠的信息通道,它不仅可用来传输通常意义下的经典信息,而且能够传输保密的经典信息和神秘的量子信息。因此,这三种信息的容量(即经典容量、私密容量和量子容量)便成为量子信息领域的核心理论问题,吸引着国际学术界众多科学家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在2008年,来自IBM研究院的史密斯(Smith)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雅德(Yard)发现了上述三种容量之一的量子容量是不可加的。亦即,两条不同的量子信道传输量子信息的总能力超过了它们各自传输量子信息能力之和。这种奇异现象是香农的经典信息容量绝不允许出现的。 李科 的论文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同时,再次认证量子容量的不可加性,但 李科 的证明却推翻了以往学术界认为量子容量的增量是来源于单条信道的私密容量这一猜测。 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真是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它就像一个人的左耳和右耳都听不到声音,但是两只耳朵一起用却听得十分清楚,令人不可思议。这个发现表明,量子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信道本身的性质,还与它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在量子世界中,容量作为信道传输信息能力的度量,已经不如香农的经典容量那么本质。 两位审稿人对论文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该篇论文的证明使量子信道三种容量不可加的三部曲得以完成。论文的构造具有普适性,因此可以确信,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是量子通道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就是 李科 这篇论文的有趣故事。然而,我更想讲的是研究生 李科 本人的故事。 李科 于2004年由我校信息学院免试推荐到我们实验室就读硕博研究生。他对信息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快就选定量子信息论作为他的研究生论文课题。他刻苦用功,兢兢业业。 然而将近4年过去了,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都已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有的还获得研究生的各种奖项,许多同学开始忙着为毕业后的未来寻找出路。而 李科 却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写过。我们了解 李科 的志向和作为,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与其他同学同样的助研补贴。 听说印度将举办一次有关信息论的国际会议,3位国际权威都要出席本次会议, 李科 希望去参会,以便与这些权威们讨论问题。我们破例让他出国开会。因为按照实验室规定,研究生起码应有张贴论文发表,才允许出国参加会议,而 李科 什么论文也没有。会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他的视野,使他能够与同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实验室主动按照公派出国的标准资助他到英国,跟本领域的著名学者温特(Winter)学习交流半年。半年后,他仍然空手回来对我说:温特说我选的课题太难! 眼看到了毕业时间,按照他的能力完成几篇相当不错的SCI论文,以求毕业并不难。于是,我问:那你是继续攻克这个难题还是先选个较容易的课题做? 李科 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坚持做下去。说实在的,他是否能做出来,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是个国际性难题,不少专家学者多年来都攻克不下。但他的坚定感染了我。我们明确地支持他的选择。只要他不放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就这样,面对着同期研究生写论文、找工作的繁忙情景, 李科 依然如故、默默耕耘,坚持不懈、不为所动。 终于,有一天,他敲开办公室的门,平淡地对我说:这次我成功了!我听了很高兴,但这毕竟是个难题,来不得半点闪失。因此,我要他将证明发给英国的温特教授,请他详细审查论文。不久,温特教授很高兴地发来电邮,证实 李科 确确实实攻下了这个难题。今年春节期间,恰好温特教授到新加坡访问一个月, 李科 立即去新加坡,与温特教授仔细推敲论文的全部运算细节。最后,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 在今年的亚洲量子信息国际会议上, 李科 的论文被选为大会长报告(Long Talk),受到包括本奈特(Bennett)和肖尔(Shor)等国际权威在内的与会者的好评。这就是研究生 李科 的故事。我无法预计 李科 未来的学术成就会有多大,但是我相信,以纯静心态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理念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 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倘若能有更多像 李科 这种淡泊功利、精心学业的年轻人,何愁不会从中涌现出国际级的学术大师呢?然而,环顾四周,热衷于搞短平快立竿见影的研究者比比皆是。科学研究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的高尚事业正被有些人搞成谋取名利的道具。而急功近利的评价导向又将这种弄虚作假、肆意炒作的风气推演得愈加激烈。像 李科 这类研究生或年轻人确实很难找到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我国学术界不乏有明白人,不时地呼吁要纠正不良学术风气,纯正科学共同体,无奈成效甚微。这篇短文无非是对这些呼吁的一声附和而已:请给予那些痴迷科学、甘做冷板凳的年轻人更大的生活空间吧!他们是科学事业的希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 《科学时报》 (2009-10-19 A1 要闻)
个人分类: 转载随记|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伟大的导师与伟大的研究生
cwhm 2009-10-19 14:04
科学网头条,科学时报要问 郭光灿院士:甘坐冷板凳的研究生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212.shtm?id=224212 ========================================= 首先由这样好的导师, 一:在学生四年还没有发表一篇SCI论文的时候,导师并没有催促学生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与其他同学同样的助研补贴。像这样伟大的导师,应该越来越少了,听到更多的是很多导师希望学生第二年或者第几年就发表论文,如果不发表论文,导师就无形中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压力。 二:再则,导师是学生的桥,是学生得以成功的肩膀,导师能够支持学生在没有发表任何论文的情况下去参加国际会议(按照惯例,至少有张贴论文才可以参加会议)去和领域内的同行交流,去和领域内的学术权威讨论问题。这样的导师是多么的伟大,更多的导师是担心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注册,差旅费花费了太多的项目经费。 三:导师为学生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和领域内的权威交流,为了进一步扩大他的视野,使他能够与同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实验室主动按照公派出国的标准资助李科到英国,跟本领域的著名学者温特(Winter)学习交流半年。半年后,虽然李科仍然空手回来说:温特说我选的课题太难!,如果换做其他导师肯定后悔自己花了大笔的钱让学生出去却没有任何成果带回来。 更有伟大的学生, 一:在同学都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论文,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却不为心动,只为自己心中的那个难题而动。李科应该是一个很有科研追求的学生,至少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执着追求,沉浸于科研追求的那种挑战快乐中。 二:李科更是一个敢于为自己争取机会的研究生,能够在没有文章发表的情况下,可以跟导师协商是否可以去参加国际会议和权威的同行交流讨论,可否去英国跟领域的著名学者学习交流半年。这样的机会只有他主动争取才有,如果他不去争取,一个人埋头苦干,估计也只会越陷越深。 很好的外围心理环境 有很多像李科这样的学生,可能选了很难的题,到了博士第三年,第四年都还没有解出来,出现了很多悲剧。因此压力的化解很重要,相信李科除了对科研的执着外,是科研的挑战让星星的曙光他得以坚持下来,应该也有很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再则应该也有很好的外部环境,来自父母的理解,甚至也有女朋友的鼓励。 附:新闻报道正文 ========================================= 国际学术刊物《物理评论通讯》最近发表了以我们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李科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题目为《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 该篇论文解决了包括权威专家在内的国际学者1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量子信息论研究中的一个 难题量子信道私密容量不可加性。我们知道,量子信息论是量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信道容量是通信领域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刻画通信信道在噪声环 境中可靠地传输信息的能力。著名数学家、信息论创立者香农(Shannon)精确而漂亮地解决了经典信道的容量问题,这就是著名的香农第二定理。在创建量 子信息论过程中,人们必然要研究量子信息容量问题。比起经典信道容量,这个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复杂。量子信道是指基于量子纠缠的信息通道,它不仅可用来传 输通常意义下的经典信息,而且能够传输保密的经典信息和神秘的量子信息。因此,这三种信息的容量(即经典容量、私密容量和量子容量)便成为量子信息领域的 核心理论问题,吸引着国际学术界众多科学家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在2008年,来自IBM研究院的史密斯(Smith)和洛 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雅德(Yard)发现了上述三种容量之一的量子容量是不可加的。亦即,两条不同的量子信道传输量子信息的总能力超过了它们各自传输 量子信息能力之和。这种奇异现象是香农的经典信息容量绝不允许出现的。 李科的论文首次证明了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同时,再次认证量子容量的不可加性,但李科的证明却推翻了以往学术界认为量子容量的增量是来源于单条信道的私密容量这一猜测。 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真是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它就像一个人的左耳和右耳都听不到声音, 但是两只耳朵一起用却听得十分清楚,令人不可思议。这个发现表明,量子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信道本身的性质,还与它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由此可 见,在量子世界中,容量作为信道传输信息能力的度量,已经不如香农的经典容量那么本质。 两位审稿人对论文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该篇论文的证明使量子信道三种容量不可加的三部曲得以完成。论文的构造具有普适性,因此可以确信,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是量子通道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就是李科这篇论文的有趣故事。然而,我更想讲的是研究生李科本人的故事。 李科于2004年由我校信息学院免试推荐到我们实验室就读硕博研究生。他对信息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快就选定量子信息论作为他的研究生论文课题。他刻苦用功,兢兢业业。 然而将近4年过去了,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都已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有的还获得研究生的各种奖项,许多同学开始忙着为毕业后的未来寻找出路。而李科却连一篇论文也没有写过。我们了解李科的志向和作为,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与其他同学同样的助研补贴。 听说印度将举办一次有关信息论的国际会议,3位国际权威都要出席本次会议,李科希望去参 会,以便与这些权威们讨论问题。我们破例让他出国开会。因为按照实验室规定,研究生起码应有张贴论文发表,才允许出国参加会议,而李科什么论文也没有。会 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他的视野,使他能够与同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实验室主动按照公派出国的标准资助他到英国,跟本领域的著名学者温特(Winter)学习 交流半年。半年后,他仍然空手回来对我说:温特说我选的课题太难! 眼看到了毕业时间,按照他的能力完成几篇相当不错的SCI论文,以求毕业并不难。于是, 我问:那你是继续攻克这个难题还是先选个较容易的课题做?李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坚持做下去。说实在的,他是否能做出来,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毕 竟是个国际性难题,不少专家学者多年来都攻克不下。但他的坚定感染了我。我们明确地支持他的选择。只要他不放弃,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就这样,面对着同 期研究生写论文、找工作的繁忙情景,李科依然如故、默默耕耘,坚持不懈、不为所动。 终于,有一天,他敲开办公室的门,平淡地对我说:这次我成功了!我听了很高兴,但这 毕竟是个难题,来不得半点闪失。因此,我要他将证明发给英国的温特教授,请他详细审查论文。不久,温特教授很高兴地发来电邮,证实李科确确实实攻下了这个 难题。今年春节期间,恰好温特教授到新加坡访问一个月,李科立即去新加坡,与温特教授仔细推敲论文的全部运算细节。最后,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 在今年的亚洲量子信息国际会议上,李科的论文被选为大会长报告(Long Talk),受到包括本奈特(Bennett)和肖尔(Shor)等国际权威在内的与会者的好评。这就是研究生李科的故事。我无法预计李科未来的学术成就 会有多大,但是我相信,以纯静心态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理念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 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倘若能有更多像李科这种淡泊功利、精心学业的年轻人,何愁 不会从中涌现出国际级的学术大师呢?然而,环顾四周,热衷于搞短平快立竿见影的研究者比比皆是。科学研究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的高尚事业正被有些人搞成谋 取名利的道具。而急功近利的评价导向又将这种弄虚作假、肆意炒作的风气推演得愈加激烈。像李科这类研究生或年轻人确实很难找到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我国学 术界不乏有明白人,不时地呼吁要纠正不良学术风气,纯正科学共同体,无奈成效甚微。这篇短文无非是对这些呼吁的一声附和而已:请给予那些痴迷科学、甘做冷 板凳的年轻人更大的生活空间吧!他们是科学事业的希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36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