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话实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说给学报审稿还比较能实话实说?
热度 6 After50 2017-9-6 20:51
为什么说给学报审稿还比较能实话实说? 近期看了较多的国内外刊物送来的文章,故谈一点审稿感想。我这里说的刊物是指比较严谨和行业中比较有水平的学报,而不包括那些见钱就刊的垃圾期刊。 个人觉得, 眼下可能最能实话实说的学术评价是审稿人为学报评审论文 ,为什么呢?理由可能有以下十条: 首先 是学报需要审稿人实事求是的写评语,因为学报通常有较高的稿件淘汰率,如果审稿人都说好话让稿件通过,那学报怎么淘汰稿件啊,白送审稿费啊?如果这样主编和编辑可就没法当下去了。 其次 是学报本身一般都是真心要推荐优秀稿件发表的,学报本身也要参与期刊业界中的竞争和争优,垃圾稿件发多了,什么著名学报的牌子也会玩砸的。何况优秀的稿子文字本身一般也都比较流畅和规范,编辑工作即省心又省事,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 是学报和审稿人面对的投稿人大都是高校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及普通教师,大家都还比较平等和有相同的处境与体会,稿件有什么问题实话实说,何况是实事求是的评价;至于为国际刊物的审稿,一般保密性会更好一些,评审稿件也不至于有患得患失的心理。 第四 是审稿人和学报即使枪毙的一篇文章,也不是说文章再没有机会发表了,因为杂志多的是,这个不行还可以投别的,投低一级的,一位审稿人和一家学报并不能完全主宰一篇文章的死活。 第五 是审稿人面对的文章一般都是匿名的,学报通常也给审稿人保密得不错。不是有意去猜谁是作者的审稿人,一般是不太清楚作者是什么人的,因此,审稿评价不会被作者是谁所左右。现在有些省份的评奖材料也是匿名的,但报奖那么多的附件和信息,评审人轻易就可以知道报奖人的大名。 第六 是一篇文章一般写的内容都是针对某一小问题而写的,审稿人评价起来比较专一,或是说比较好评价,只要就事论事。不像以前做成果鉴定等,一大堆东西(材料)累加在一起,有垃圾有蔬菜有肉有上品,啥都有,只能给个总体的西格玛分数。 第七 是审论文都是评价研究的结果,是好是坏比较容易看清楚,即使不全懂也能知道其深浅和工作量大小。不像评基金申请本子,只能从本子预测未来申请人是否能够做出设定的结果,更多的是算命性质的。 第八 是学报送论文给审稿人不是一组论文,而是一篇,找准专业对口审稿人比较容易,因此,审稿人一般都是比较内行和专业的。而不熟悉的论文,审稿人直接拒审退回学报就可,所以评审结论都比较准确。 第九 是审稿没有涉及多少利益问题或钱的问题,国内刊物审一篇文章给个 50 或 100 元,审稿人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国际刊物一般都是义务审稿,一分不给。这不像成果评价和各种质量评估,专家到了被评单位拿了人家的评审费和吃了人家的饭,说话就显得需要讲究分寸了。 最后 是眼下国内考核标准对发表一篇学报的论文看得不重,没有多少作者原意花大力气去搞攻关,不像大成果报奖、国字号人才选拔等重要,这样也给学报和审稿人带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人文环境。 还有更多原因,网友可以补充。 由于上述理由,也可以看出由学报发表的论文来评价作者做的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还是比较靠谱的,比成果鉴定会评价、项目验收会评价、现场考查教学质量评价等等,要真实得多,后面的这种情况大都是避重就轻,说一大堆好话,然后提点鸡毛蒜皮的问题。 我觉得比较尽责的审稿人,在遵守杂志社对审稿人的通用要求(如保密、按期完成审稿等)之外,还需要有一些别的品质:审稿人不仅需要有评价的能力,还要有赏识的能力;评审论文不仅要指出存在问题和错误,而且要提出一些好的修改意见;审稿人不仅愿意审第一稿,还愿意审修改稿;等等。这样的审稿人一般比较容易受到学报的欢迎,学报也会不断地送给他(她)稿件评审,久而久之,审稿人可能与杂志社编辑还会结成朋友。 我自己现在也经常是充当投稿人的角色,我和我的研究生的投稿也会遇到被退稿的情况。每每被退稿的时候,我愿意反思论文的不足。我认为现在学报层次的审稿机制还是比较客观和合理的,我必须尊重审稿人的劳动和意见,特别是付出义务劳动的审稿人意见。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8752 次阅读|6 个评论
他让谁汗颜?
蒋高明 2014-5-13 22:08
【明眼看人】麻木很容易,中国人的哲学有一种就是利己的,如杨朱学说就坚持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西方哲学也似以此前提为主,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没有人会感觉不正常;人云亦云也容易,稍有良心就是沉默不做声;看到人家着火了,绕着走过去也容易,事不关己嘛!坚持实话实说,难能可贵,佩服。记得诗人臧克家说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有人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而且获得了永生。相对于不是科学家的小崔,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事实面前的沉默,最终的代价或许比早发声来得惨烈。崔永元,他让谁汗颜!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起源
h123y68 2014-3-12 09:45
0 引言 地球起源与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宇宙起源同属四大科学未解之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 1958 年 1 月 31 日“探险者” 1 号卫星用于天文探测开始, 56 年来天文 卫星已经探测了所有的行星,甚至一些小行星和彗星,其足迹遍及太阳系甚至更远。拍摄到大量 的太阳系各类星球运行动态实况图,从时间和空间上给出了太阳系演化的渊源,为人们重新审视研究太阳系,以便让公众对太阳系的理解,随着天文卫星对太阳系探测的进展而进展,提供了有力证据。如天文卫星拍摄的实况图中就 有一部分显示出地球起源的线索。现在盘点这些线索中的细节,并把细节按顺序衔接起来用事实说话,晒一晒地球起源的来龙去脉。 1 地球轨道空间小行星的积累 1973 年太空实验室 Skylab 拍摄到太阳上一个高达 40 万千米巨型日珥抛射出大块太阳熔岩。除这种巨型日珥抛射块状太阳熔岩外,太阳上常见的日珥喷吐的火焰也夹有点片太阳熔岩,这与地球上前几年冰岛和印尼两处的火山活动时喷出的浓烟夹有火山灰相似。而至于日珥喷吐火焰夹有点片太阳熔岩, 20 年前就在观测中发现,各位同仁既可查一查以往的观测记录,也可再次观测确认。这些块状的或点片的太阳熔岩,若遇到耀斑爆发喷射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的猛烈冲击,就会被太阳风夹带挣脱太阳引力,离开太阳形成离日彗星,因其离开太阳后仍然继续冒着热气形成彗发,而彗发及彗核上的尘埃又被太阳风吹出形成一条长彗尾,彗星拖着长彗尾的现象人们都亲眼看到过。有彗尾的彗星就是被太阳风夹带向外运动的证据。而太阳风夹带彗星的现象,类似于地球上狂风夹带沙尘;洪水夹带泥沙。 太阳由于自转,在它的赤道面形成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顶托太阳吸引力,在赤道面形成离心力与吸引力相互平衡空间,无论行星、小行星、星际物质只有在这个平衡空间里才能存在。如果某一星球离开平衡空间,不是被太阳风吹出太阳系,就是被太阳吸入本体而消失。 太阳的热是能量,是推动物质散开的动能,是推动太阳系各类天体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太阳的热促使它不停地喷射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而太阳风夹带彗星一起向外运动是太阳能量推动物质散开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太阳风受太阳引力作用无法从太阳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直接向外运动,而是在太阳引力束缚下,折向太阳赤道面的离心力空间汇拢,又沿着赤道面分南北两路向外运动,太阳风中夹带的彗星和碎石,在向外运动中受行星摄动,少部分落入行星际空间,其中彗星若是落在地球轨道附近就成了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探测器 NEAR ,拍摄到近地小行星有的像撕裂的大虾、有的像破碎的半边贝壳「 2 」,证实小行星仍保留着日珥喷吐太阳熔岩时的抛射液态熔岩原状。同时,落入地球轨道空间的碎石,若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就是流星,没烧尽落在地面的残核,其如果来自日珥喷吐的太阳表层溶岩就是陨石,其如果来自日珥喷吐的太阳深层含铁溶岩就是陨铁。 现在的太阳风可以把夹带的绝大部分彗星夹带到小行星带,落入离心力与吸引力相互平衡空间,成为小行星带的组成部分,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经过数十亿年的积累,卫星探测证实小行星的数目已超过 180 万颗「 5 」,并且还在逐渐增多。伽利略卫星在小行星带拍摄到小行星的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有个别的像折断的斜茬白薯,这也是小行星来自日珥喷吐太阳熔岩的证据。另外,少数彗星也有被太阳风夹带到木星的,例如苏梅克 - 列维 9 号彗星撞击木星。 2 不停运动和演化的太阳系 太阳自转运动的同时,还以每秒约 240 千米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太阳的引力是吸引另外星际物质向本体运动的位能,由于太阳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太阳的质量足够大所以其引力也大,由此形成的太阳引力场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形空间,这个圆球以太阳为圆球中心,以从太阳到欧特云的距离为圆球半径,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圆球形引力场绕银河系中心公转而不停奔驰,奔驰的太阳引力场如同一张巨型捕鱼大网,而银河系空间分布的星际物质如同水中游鱼,网到之处鱼便尽收网底;这可形象的说明引力场所到之处星际物质全被吸入。这些星际物质被太阳引力场吸入后,便随着太阳自转其引力同向旋转形成的螺旋环形的引力牵引驰向太阳,由于星际物质从太阳引力场的边缘到达太阳,需要经过约 85 至 100 亿千米的围绕太阳自转从南北极外延的自转眼作环形螺旋运动,这种自转眼与地球上的台风眼类似,使得星际物质自然分成一批多一批少,导致其驰入太阳分为 11 年和 22 年的数量增多与减少的轮换周期,其入太阳数量多时就是太阳活动高峰期;其入太阳数量少时就是太阳活动平静期。因星际物质在驰入太阳前被阳光烤热,冒出的热气拖在后面构成彗尾,其慧核向前猛驰直入太阳。这些入日彗星就是太阳的燃料,太阳上的超高温燃烧就连铁也在燃烧中气化, 1869 年日冕光谱分析时,捡测出失去十三个电子的铁原子发射的冕绿线就是证据,证实彗星驰入太阳是给太阳添加燃料。这好比:开汽车时打开油门是给气缸添加燃料,加大油门时燃料油往气缸内添加增多,汽车速度加快;反之缩小油门时燃料油往气缸内添加减少,汽车速度放慢。这些星际物质在驰入太阳附近成为彗星后,由于彗星被太阳引力自旋形成的环形螺旋牵引,导致其分别从太阳南极或者北极两个方向驰入太阳时,多数就会自然散落在太阳南纬或者北纬 5 度至 38 度之间,造成太阳南北半球这两个纬度成为太阳黑子多发带。这些撞入太阳的彗星就是克鲁兹彗星,其撞入太阳解体过程 2011 年 7 月 6 日被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 SDO 拍摄到「 3 」;同时,太阳及日光层卫星 SOHO 也拍摄到克鲁兹彗星驰向太阳实况「 4 」。 另外,还有靠近太阳赤道面的一部分银河系星际物质,受太阳引力的吸引向太阳运动时则是沿着太阳赤道面两侧而行,若是受到太阳风迎面吹的反向扰动,其中的少部分石块、冰、尘埃、气团便会落入柯伊伯带,成为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组成部分,经过约 10 亿年的积累,柯伊伯带的小行星数目多得惊人。同时,还有向太阳运动的星际物质若靠近赤道面,沿途落入行星际空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中个别小星球在太阳引力吸引下,从太阳引力空间向太阳运动,到了太阳附近被太阳烤热成为彗星,极个别的在此时若进入太阳风主带,就会立即被太阳风吹回头,折转方向随太阳风向太空外运动。这类彗星先朝向太阳运动,到达太阳附近后又转过头来朝外运动的现象早被观测确认,取名叫掠日彗星。甚至还有彗星朝向太空外运动之中半途受扰动又会进入引力空间转过头来向太阳运动,如此周尔复始成为周期彗星,哈雷彗星就是这一类彗星的典型代表。 现在的太阳风可以将彗星的绝大多数夹带到小行星带「 5 」。而地球起源前的太阳风只能将彗星夹带到地球轨道,经过约 10 亿年积累,在地球轨道形成小行星带。由于太阳风的夹带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太阳的距离成反比。依据太阳风夹带彗星的距离,可以求出地球起源前的太阳质量,设现在的太阳为 1000 个木星质量,现在的太阳风可以把彗星夹带到距太阳 4.2 亿千米的小行星主带,而地球起源前的太阳风只能将彗星夹带到距太阳 1.5 亿千米的地球轨道,求地球起源时的太阳质量 X ,那么 1.5:4.2=X:1000 ,解比例 X≈357 ,由此可知地球起源时的太阳质量约是 357 颗木星质量。与此同时,天王星轨道是那时太阳系物质盘的外围,太阳风到了那里不再前进,只是顶托住该空间的太阳引力,在该空域形成物质存在空间,与现在的柯伊伯带相似,太阳引力吸引星际物质向太阳运动时,其中有离该空间近的受太阳风扰动就会落入其中,经过约 10 亿年的积累,在天王星轨道形成由石块、冰、尘埃、气团等构成的小行星带。 3 外星球撞入太阳 斯必泽空间红外望远镜拍摄到一颗直径约 2500 千米,类似于冥王星那样的星球撞进了织女星「 6 」。使得织女星狂暴星系盘骚动扩大及粒子碰撞堆积,并且还观测到两个天体碰撞残骸的辐射。织女星是一颗恒星,太阳也是一颗恒星,通过外星球撞入织女星引起狂暴,使得它的星系盘骚动扩大及粒子碰撞堆积。证实有外星球撞入太阳引起狂暴使星系盘骚动扩大及小行星碰撞堆积。那时正当地球轨道和天王星轨道分别积累了足够的小行星,突然有一颗约相当于 179 颗木星质量的星球撞入了太阳,这颗星球的质量是根据碰撞前太阳风只能把彗星夹带到地球轨道;而碰撞后太阳风却能把彗星夹带到火星轨道计算出来的。当这颗星球撞入太阳即引起太阳狂暴星系盘骚动扩大,使得行星和小行星公转速度忽快忽慢,导致地球轨道不计其数的小行星随机和无序的碰撞堆积,内部升温导致深层岩石成为熔岩,熔岩处于活动状态导致内部的铁、镍等重金属沉向核心,较轻的硅铝熔岩受挤压渗进浅层小行星﹙应改称为巨型石块﹚缝隙,连接巨石构成地壳形成原始地球。而地球上的部分山峰和部分露天矿床,就是那时半截露在地表的部分小行星因其含有铁矿、个别的还含有金矿,当时没有与内部一起熔化,保留下来成了现在的山峰和露天矿床。现在又查明小行星有的也含有铁矿;个别的也含有金矿,美国有人宣布要开发小行星,这证实现在的小行星与那时组成地球的小行星来源相同。在地球轨道另一处的小行星也碰撞堆积形成岩质月球。恰好月球处在地球赤道面外,地球自转的离心力顶托着月球,使月球不被地球吸来合并,同时地球和月球相互吸引,使月球形影不离的伴随地球,由此形成了稳定的地月系。在地球形成的同时天王星轨道的小行星也碰撞堆积形成由岩石、冰、尘埃、气团构成的天王星。地球和天王星起源后,太阳由 357 颗木星质星增加到 536 颗木星质星,此时的太阳风已能把太阳上日珥喷吐的熔岩冷却后的岩石块类彗星夹带到火星轨道,太阳系的物质盘也从天王星轨道扩大到海王星轨道。从此开始,太阳系又开始了火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的小行星积累,为火星和海王星的起源做准备。
个人分类: 揭开真相|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媒体人看崔方之争:方舟子与转基因不得不说的事
蒋高明 2014-1-22 23:20
【明辨是非】 转基因主粮与每个人有关,事关公众的知情权,按理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转基因真好,真的没有问题,应该真金不怕火炼,不怕关注不怕争论。但方舟子一再宣称崔永元没有资格谈转基因,好像转基因弱不禁风,一议论就垮?另外,从我们掌握的大量事实证据来看,转基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乃至跨国骗局,就连普通美国人也成立受害者。事实有待于继续澄清,相信这一天到来的时间不会太久。转基因食品退出人类食物链是迟早的事情,就像当年不可一世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反式脂肪酸、面粉增白剂、苏丹红一样,早晚要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这些东西不是身体所必须的,而是十分有害的。好东西是说不坏了,只有坏东西才会以欺骗的方式搞推销。 华夏:一个媒体人看崔方之争:方舟子与转基因不得不说的事 (2014-01-21 22:53:02) 转载 ▼ 标签: 华夏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农业部 转基因食品 分类: 批判转基因技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mg.html 华夏的文章强调:转基因主粮与每个人有关,事关公众的知情权,按理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转基因真好,真的没有问题,应该真金不怕火炼,不怕关注不怕争论。但方舟子一再宣称崔永元没有资格谈转基因,好像转基因弱不禁风,一议论就垮?大量有据可依、有证可查的证据证明转基因有危害,而这些转基因舆论背后是一场有组织的骗局,中国商业化推广转基因种植是以造谣谎言欺骗开道,以暴力威胁恐吓阻止质疑声音。他们怕什么?他们不过是害怕崔永元的将转基因话语传播到更多广泛的空间,使艺术家知道、大学生知道、买菜大妈,全国人民都知道转基因,因为推广转基因的逻辑根本解释不通,中国的反转控会越来越多。 “ 操控了舆论就控制了大脑 ” 。转基因深暗此道,这是他们过去一直做的,控制舆论封锁公众知情权,使得转基因的事实真相长期被锁定在一定的范围里。但是,这也正是他们害怕,任何关注的动作都会揭示出更多的真相,揭穿更多的谎言,就像 “ 皇帝的新衣 ” 一样。他们畏惧的正是崔永元讨论之后引发真相的堰塞湖的决堤,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的讨论,那些长期被谎言掩盖的真相就会更早的到来。崔永元说哪怕螳臂当车也要说该说的话。 请大家关注“ 武媚静子 ” 腾讯微博 : “ 我们的好友,我们反 转基因 的始祖代表,我们尊敬的华夏先生,在新浪和腾讯微博都被删除了号!估计触摸到了一些很深的内幕,几万条的微博,几十万的粉丝就这样被消失殆尽!今天我把他在微信发的文章转发出来! http://url.cn/PC2MQS ” 一个媒体人看崔方之争:方舟子与转基因不得不说的事 转载自《华夏的空间》: http://m.qzone.com/details?ticket=srctype=62isappinstalled=1invoke_format=proxyfrom=timelinebp7=bp2=bp1=g_f=5758sid=res_uin=461171057appid=2cellid=1390133239no_topbar=1subid=g_ut=3 华夏 2014-01-19 方舟子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之争引起广泛关注。由于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普通公众可能难以看清真相。这里结合个人经历和认识作些解读。 在这场争论中,有人总是喜欢拿双方背景说事,称崔永元是主持人,而方舟子是生物化学博士是科普作家,在转基因问题上后者更有发言权,这实际上首先将转基因话语权授予了方舟子。 转基因主粮与每个人有关,事关公众的知情权,按理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如果转基因真好,真的没有问题,应该真金不怕火炼,不怕关注不怕争论。但方舟子一再宣称崔永元没有资格谈转基因,好像转基因弱不禁风,一议论就垮 ? 方舟子等人总是说,转基因是科学问题,但中国的转基因真是科学问题吗 ? 不是。 转基因的一点背景 我不是转基因专家,只是一名普通媒体人,从 2009 年底开始关注转基因,也经历前后这场长达四年的争论。四年前,公众对转基因知之甚少,整个社会像是处于于沉睡之中。 如果不是因为 2009 年农业部颁布转基因安全证书,可能这个问题的沉寂不会打破。当时发生了一件事,农业部颁发转基因安全证书时,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 “ 闸门 ” 。 但是这一过程十分隐秘:一家国外通讯社最早发现这个消息时,它被摆放在一家 “ 几乎很少更新 ” 的专业网站上,混杂在 “2009 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 中。有报道称,连几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绿色和平组织工作人员都没发觉。 一家国外通讯社是美联社,他们春江水暖鸭先知首先披露了这一消息后,在国内很多记者尚不知转基因为何物的时候,报道自然有些困难。当时,国内的报道主要是财经领域,由于天然的专业壁垒,这种话语容易禁固在一定的范围内,难以到达普通社会层面,自然难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当时转基因专家提到转基因的好是:减少农药、解决粮食问题等,而没有多少安全问题的讨论。那时开始,我有意识地关注此类问题,对于将转基因与阴谋论联系起来声音,我也是半信半疑。   支持转基因推广的观点 “ 转基因是科学,转基因提高产量,美国人民吃了十几年,转基因没有安全问题。 ” 但接触了很多学者,问题并不是这么回事,对比主流媒体上关于转基因的观点,总之就是是反对一方则用铁一般的事实揭示这些宣传背后存在谎言,有海外华人在对比双方的观点后,直指这些宣传转基因的材料就是来自转基因公司的宣传材料。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开始不懂,但可以学习可以对比吧,可以甄别这些结论的差距在哪吧 ? 比如转基因推广者经常提到 “ 转基因安全是世界共识 ” ,就连学界都有如此多的分歧何来世界共识。 再如,他们经常引用联合国卫生组织报告证明转基因安全,但他们只是断章取义,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说迄今为止 ( 截止于 2003-2004) 尚未有重大健康或环境危害的可证实的报告,紧接着便说到了风险: “ 然而,目前没有没有发现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而且科学家一致认为,我们对生态和食品安全过程的认知尚不完备,还有很多有待了解。 ” 这些话他们从来不说,只是选择性地传播。再看下来,对转基因的质疑早在十几年科学界就存在,没有科学共识,有也只是转基因利益相关方的共识。 我在想,这些为什么我不知呢 ? 可能是因为我不是科学家,学识不够,接触渠道有限,关注仅限于自己关心的事。   前段时间,北京 798 艺术家联名反对转基因,我意识到还有个问题:传播的阻隔。 加上转基因争议,他们更信赖科学家的说法,质疑转基因是愚昧无知。这种话语的印象,让很多人自然地相信群科学。加上提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打上科学标签的转基因一样没有多少质疑。 这可能正是传播的阻隔,让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不闻不问,不关心不讨论。 各种暴力针对质疑转基因 当转基因问题开始受关注时,社会上开始出现很多对转基因了解的专业人士,无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空间,他们告诉公众转基因无害,转基因是科学等等。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微博上支持崔永元,有打着科学身份的人士教育我:文科出身的记者对涉及科学的话题最好是不掺和。让欠缺基本科学素养的文科出身记者来掺和涉及科学议题,勉为其难。 这只是我收到的非常客气的一种劝说,几年前我报道转基因,才知道什么叫客气。各类语言的攻击扑面而来,各种人身攻击和谩骂,比如在报道转基因援引不同学者的观点就是妖魔化转基因。 同样是这个闻名的方舟子长期将对质疑转基因的记者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比如将为列为新语丝榜不良记者榜,称是 “ 造谣惯犯,用谣言反对转基因。 ” 任何记者,报道转基因的不同声音就像惹了他爹妈,就要被他示众。 对媒体的打压,使得质疑转基因的声音无法传播,学界对转基因真实看法无法传达公众层面,继而达到进一步封锁舆论的目的。   就像他如今任何质疑转基因的人一样,他施展起这类的语言暴力让人生畏。   质疑转基因就要被他睚眦必报。在各种舆论的攻击中,个人的情绪难免失控,有时让人气急败坏的骂娘。而这些骂人的话则会被方舟子倚重,他会特意拎出来作点评或者向媒体诉屈,展现自己受迫害的样子,恶人先告状。 由于转基因是个相对专业性的领域,方舟子利用自己生物化学博士的身份大放舆论。对于质疑转基因的声音,他通常的作法是从专业方面找出一个错误,继而无限地放大,上纲上线地人身攻击,继而对他人所在单位进行嘲讽,甚至是威胁。 方舟子具有双重身份, A 面是科普, B 面是打假,科普不了你就来打你假, “ 你不是专业人士、你用谣言反转基因,你敢质疑国际权威机构、你敢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 ”   崔永元有一段话说: “ 我晚节不保,我不要以前的好形象。那个公众形象没有用,我觉得公众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我不能因为以前是政协委员、全国著名主持人就端着,我才不端着呢,那不是我。如果都认为我形象很好,那你们看错了,我有 “ 土匪 ” 的一面。 ”   一个社会名人,与方舟子对抗,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他几十年成长的任何一个隐私都有可能被方舟子检索到,他的手段就是找别人言辞破绽或者文字漏洞,或者私生活,然后大作特作文章。再加上背后强大的舆论工具,只要有点破绽,足可以让一个人的形象毁灭。 方舟子与转基因 三年前,我无意与方舟子结怨,一篇对转基因商业化质疑的报道,方舟子并没有对文章说什么。而是发现我一人个人博客上的采访手记,他加上几个按语就开始人身攻击,全然不顾事实没有逻辑。   我当时有些愤怒,索性拿起笔来和方舟子干。一年时间,写了十几万字揭露方舟子的文章。我对方舟子推销转基因的总结是: “ 你和他谈事实,他和你谈科学,你和他谈科学,他和你谈政治,你和他谈政治,他和你谈权威 ” 。   方舟子在对转基因质疑进行打压时,也同样奉行这样的策略:科普不行,就来污蔑 ; 污蔑不行,就来人身攻击 ; 攻击不行,就来政治陷害,再到单位告状。   方舟子不仅把自己打扮成科普作家,还扮演学术警察、道德法官,当然,最大的身份还是转基因推销者。 任何对方舟子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自然就会关注方舟子和转基因的关系。 中国只要关心转基因问题的人都知道,方舟子是转基因食品的铁杆支持者和推销者,任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提出质疑的学者都会遭到方舟子条件反射般的攻击,哪怕作为中间派的袁隆平也不例外。   记得 2012 年两会的时候,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成功。因隆平说了句 “ 超级稻绝不含有转基因 ” ,几天后,方舟子网站新语丝置顶文章《袁隆平正在阻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袁老展开人身攻击。 我们公众当然现在知道的是方舟子对转基因的推崇,却不知他对质疑转基因的学者的迫害。早在世纪初,转基因争议方兴未艾时,唯独几个先知先觉的学者均被方舟子通过 “ 辱骂、威胁、恐吓 ” 等方式压制。 我写了个文章《方舟子私设刑堂迫害转基因问题专家》作了回顾,他攻击学者的话总之离不开 “ 没有资格 ”“ 妖言惑众 ” 、 “ 耸人听闻 ” 、 “ 撒谎成性 ” 、 “ 造谣抹黑 ” 、 “ 笑柄 ” 、 “ 妖魔化 ” 等,这些词也是他辩论的法宝。 这些攻击污辱他人的文字并没有影响到方舟子的良好形象。这几年方舟子通过打假取得的道德优势和正义形象,他获得媒体的巨大话语权,在科普转基因上也是威力巨大,他诉诸于专业壁垒和信息控制,蒙蔽大多数中国人,使转基因问题的关注始终在有限的范围内,压制了这个问题的广泛传播。 方舟子的言行和目的可以总结为,紧紧围绕着推销转基因这个中心任务而展开,其它的都是为了完成这个特殊任务而服务的,哪怕是在打唐骏最忙碌的时候,他都不忘上央视推销转基因,作转基因安全的科普。 任何有些智商的都能看出来转基因毒贩子方舟子丧心病狂双重标准的推销,毫无任何科学精神。比如,他对转基因问题质疑者的疯狂攻击,对转基因支持者又极尽献媚之意。他一方面要描绘转基因食品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又要消除民众对转基因危害的担忧,在此基础上总是得出矛盾的结论。 举个例子,现在的转基因农作物一种是抗虫的另一类是抗除草剂的,前者转入的是 Bt 基因。当方舟子强调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安全更环保时,方舟子就搬出 Bt 有害这套说辞 ; 当为了消除民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时,方舟子则搬出 Bt 毒素对人体无害这套科学理论。见《方舟子推广转基因食品的矛和盾》。 对于这样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转基因谎言,很多人相信方舟子,心甘情愿地将关乎食品安全的问题交给了他。而媒体对方舟子的吹捧,也让他自然而然地成了 13 亿人主粮转基因的安全顾问 !   事实上,这背后更像是一场舆论战、信息战。 由于存在专业、语言壁垒,加上舆论控制,大多数国人蒙蔽其中,社会自然对转基因危害放松花警惕。每当有转基因质疑声音时,不仅是方舟子,还有系列披着留美博士、食品专家、什么院士等等,他们互相配合,一边科普,一边打击质疑方。 作为一个普通人,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但我们看到现在争论的是, “ 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吃多少转基因 ”“ 中国粮食危机,转基因能够提高多少产量,转基因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唯一道路等 ” ,这些都是他们设置的议题。 在这样的争议中,转基因的真实危害被掩盖,世界各地的转基因动物试验和实践证据均被说成是 “ 谣言 ” 、而且是 “ 低级谣言 ”! 一些与中国任何利益关系的国外科学家,提供的转基因危害证据均被否认,或被屏蔽。 有些普通百姓可能只关心转基因安全,但在专家的忽悠下,转基因变得比普通食品更安全。具备一些常识可以知道,转基因食品才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像杂交那样同属种物种之间,而是自然界原本很难实现的跨界基因交流。 在制造转基因的过程中,需要系列的技术手段,所需一个 “ 工具箱 ” 强制性地将目的基因转入,这个 “ 工具箱 ” 内包括:启动子、终止子、抗生素筛选标识基因、目标基因等。正是因为有些操作,所以才需要进行营养学、毒理学、安全性的综合性评估,而我们吃了几千年的大米,有谁听过要做这些复杂的评估吗 ? 正是这套人为配置的、对生命体粗暴干涉的、不受制于生物体自然调节机制的操作,可能导致农作物原有营养成分的丢失以及意外毒素的升高,还可能对生命体有更深远的影响 …… 但是,这些风险被方舟子、转基因先生们以 “ 杂交与转基因等同 ”“ 昆虫与人体肠道不同 ”“ 传统食品也存在过敏 ”“ 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 ”“ 转基因经过安全评估 ” 等大量信息对冲,迷惑公众。 挺转基因的优越感来自何方 ? 我说了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任何知识学习三年,对方舟子的那套谎言和诡辩还是分的清。不仅是方舟子,还有转基因方制造的更多混杂信息,使得一些基本的真相遗散在角落。 这个逻辑大概是这样形成的,当转基因的真相被宣传覆盖,而又缺乏传播的渠道,导致国内对转基因危害不甚了解。作为媒体而言,应该全面报道转基因问题,其优点其风险其,支持转基因的观点和反对的理由等等,建立一个与公众对话的渠道,而不能人为压制质疑的声音。 但因为上有推广政策、下有转基因科普,而记者的采访源又全盘引起支持转基因专家,这些话语在主流层面形成了密不透风的网,转基因科普形成话语权的垄断,转基因渗透到各个角落,让人无形中洗脑,哪怕真相就在眼前,都本能反应那是谣言。 也就是说,当转基因出现,而进一步影响到国内时,这之间有个相当大的舆论空间需要填补,但这个空间很早就被 “ 转基因安全无害的话语 ” 填补了。 转基因与现实公众存在信息的壁垒和鸿沟,需要充分关注,但在转基因这么大的问题面前,媒体总是有些禁忌,尤其是不会谈论转基因的危害,只要提到危害那就是谣言,那是没有科学素养。支持转基因已渗透到国人话语和思维中,反对转基因害怕被扣上 “ 反科学 ” 的标签。 一方面,通过方舟子及转基因集团通过自身的话语权将传播者扣上各种造谣的帽子,削弱其影响力,将转基因问题局限于非常狭小的传播空间里,使得这个问题难以成为公众层面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以科普作家的身份不断地向公众科普转基因问题,在名人的效应和光环下,起到示范作用。他们会说, “ 你看居然相信反转基因的那些低级谣言 ” ,自然建立起了种优越感。 事实上,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将转基因舆论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空间里,不让这个议题更大范围的传播。 最初,中国颁布转基因安全证书是偷偷摸摸干的,他们希望这件事不让公众知道。到后来纸包不住火了,转基因开始在小范围传播,他们便采取压制的方式打压记者和媒体。再后来,转基因泛起激烈争论后,他们通过舆论控制、大米品尝等方法,进行竭力的公关,以挽回转基因的声誉。 对挺转基因的说法,我也作了充分了解,总而言之,是将那些澄清了多次的谣言一而再再而三地科普, “ 转基因增产 ” 等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尤其是转基因集团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我曾在北京电视台组织的转基因辩论会上,就遇到一个转基因支持者,说普通中国民众阻碍了他吃转基因的权利,所以他发起转基因试吃会。比如他说到转基因油更安全,是因为节省了农药。目前的转基因大豆是抗草甘膦除草剂以节约人工成本,这等于是要喷散除草剂,不可避免会有草甘膦残留。 他们就是在各种混杂的信息中走上挺转的路。而转基因的宣传总是举些似是而非的类比。比如他们将人们对转基因的质疑当作对新鲜事物的恐惧,继而延伸到我国历史上清朝对火车、电灯的排斥。 由此,他们的结论是反对转基因方是 “ 民粹 ” 、 “ 反智 ” 。于是将支持转基因当做一个彰显自己的高知识水平或生物学背景的标签使用,以此彰显自己的道德、智力的优越感,嘲笑反转基因人士不懂科学和愚昧。评论家们也是添油加醋,自己不了解,在这些信息里嘲笑起普通民众的智商,以确立自己话语权的优越感。   这种选择性的传播很能迷惑人,比如他们对中国民众抵制转基因的态度扣以愚昧的帽子,却不提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的态度,不提中国输欧大米多次检测转基因被退回的事实。 另外,由于转基因分中国和美国的,中国转基因专家开始将转基因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宣传自己发展转基因的报负之心。 方舟子也顺势而为,从过去天天为进口转基因大豆辩护变成了 “ 捍卫中国转基因 ” 的斗士。如最近他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说: “ 说我受孟山都公司或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雇佣到中国来推广转基因,问题是我 “ 推广 ” 的都是有自主产权的国产的转基因作物品种,这是在跟美国转基因作物竞争的。 ”   不少人出于对中国转基因的支持,这可以理解,于是在转基因问题上还形成了一种逻辑,转基因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称反转基因的是西方势力来摧毁中国自主的转基因技术。   所以,在转基因大米的品尝会上,就有很多 “ 爱科学 ”“ 支持中国转基因 ” 等标语,这种爱国诉求的表达不可谓有其成功之处。   转基因已成一个社会性问题,无论是挺转的会还是反转的会,双方总是打得火热,社会上呈现最大的人群分裂,而这背后则转基因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与接受,挺转方认为反转基因是愚昧无知地相信低级谣言,确立自己的优越感 ; 而质疑转基因声音长期受压制的结果,促得社会层面出现人群和心理的对决,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幸。 他们害怕什么 ?   转基因是科学问题吗 ? 不是,了解一定的事实,只要简单判断,大概都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利益集团利用媒体利用舆论精心编造的一个惊天骗局。 而我其后的经历更进一步证明,利益集团是如何掩盖真相,打压揭露事实的人。 我最初的时候,只是知道这种骗局如何制造,这种新闻如何传播,这种信息如何给受众洗脑,但后来,因为报道转基因,采访过质疑转基因的人士,亲身经历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无论是方舟子还是转基因利益相关方,上门告状的事比比皆是。 事实上, 2010 年以来,国际上转基因出现很多事,其中包括揭露转基因危害的证据被发现,很多海外学者也将转基因的不同声音带进国内,通过网络甚至是个人演讲的方式带到国内。 但是对转基因的传播,无论是在国际与国内,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存,都存在巨大的传播壁垒,而当国内公众对信息存在需求,国际又出现很多新动态时,这使得转基因已成信息的堰塞湖。 记得 2010 年 7 月,我们曾报道 “ 美国转基因 ” 出现的新情况,介绍美国转基因农田出现超级杂草、美国医学机构提示病人避开转基因,这本来只是客观介绍国外转基因的动态,没想到这触动了方舟子的敏感神经,他打假斗争士的身份大显神威,将这该美国打成野鸡机构,就像打唐骏的学历造假一样。 与此同时,他强化了对媒体的攻击,将造谣记者示众,攻击所在单位,称媒体这样报道转基因是对抗对中央,称文章的撰稿者者之一是邪教、是某某功组织。 我后来问该作者对方舟子的指控,他并将自己的身世经历都证明给我们,方舟子完全是造谣污蔑。 事实上,无论是方舟子对我的栽赃还是对其他质疑转基因人士的污蔑,都试图是削弱这些说出转基因真相的人的公信力。比如,他经常扣的帽子是: “ 反科学恐怖主义组织伪绿色假和平组织 ” 、 “ 乌有之乡反转基因谣言 ” 、 “ 柿油党 ” 跟着乌有之乡反转基因。 总之,中国反对转基因的媒体都没一个正常的,他还会巧合政治领域的分歧说转基因。两三年前,方舟子打假风光的时候,他被封为打假斗士、正义人士、社会良知等。媒体争相传播他的说辞,在强大的话语权下,方舟子将质疑转基因说成是 “ 文革余孽 ” 或 “ 阴谋论 ” ,人人都害怕戴上这样的帽子。好像在转基因问题上,没有专利之争,没有利益之争,斗争都是 “ 阴谋论者 ” 人为炮制出来的幻想。舆论和思维同化的束缚,掩盖了真相。 ( 见《方舟子借政治扣帽为转基因设置防火墙》 ) 大量有据可依、有证可查的证据证明转基因有危害,而这些转基因舆论背后是一场有组织的骗局,中国商业化推广转基因种植是以造谣谎言欺骗开道,以暴力威胁恐吓阻止质疑声音。 当我写出这些时,我可以想象他们对我的攻击 “ 造谣记者 ”“ 造谣惯犯 ” 、 “ 生命不息造谣不止。 ” 他们希望通过舆论对质疑者的攻击和迫害达到某种威慑的目的。 方舟子 12 月 26 日 作客腾讯聊 “ 转基因的媒体报道 ” 所说, “ 对那些一贯造谣的记者,例如炮制过几个转基因大谣言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金微,应该给予处理,而不是听任其继续造谣。 ” 作为一个曾经的转基因问题报道者,从来没想到过,因为采访过不同观点的人士,就对中国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报道者进行威胁和恐吓,方舟子们怕什么 ? 看到崔永元与方舟子的转基因之争,看到方舟子又是故伎重施地说崔不懂科学、没资格讨论,用谣言反对转基因,这似曾相识的话语出现在每一个质疑转基因的人身上。 而舆论工具这几天开始对崔永元展开人身攻击,崔永元不过是说: “ 起码给公众一个选择权 ” ,之后他认真地到美国调查,纪录片还没有做出来,就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还有主流门户网站的人身攻击等。 他们怕什么 ? 他们不过是害怕崔永元的将转基因话语传播到更多广泛的空间,使艺术家知道、大学生知道、买菜大妈,全国人民都知道转基因,因为推广转基因的逻辑根本解释不通,中国的反转控会越来越多。 “ 操控了舆论就控制了大脑 ” 。转基因深暗此道,这是他们过去一直做的,控制舆论封锁公众知情权,使得转基因的事实真相长期被锁定在一定的范围里。但是,这也正是他们害怕,任何关注的动作都会揭示出更多的真相,揭穿更多的谎言,就像 “ 皇帝的新衣 ” 一样。   他们畏惧的正是崔永元讨论之后引发真相的堰塞湖的决堤,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的讨论,那些长期被谎言掩盖的真相就会更早的到来。   崔永元说哪怕螳臂当车也要说该说的话。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2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崔永元胡说转基因食品不是实话实说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9-11 12:42
崔永元胡说转基因食品不是实话实说 哈! “ 崔永元 - 实话实说 : # 转基因食品,你吃吗 # 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 你可以说你懂 “ 科学 ” ,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 “ 科学 ” 到底科学不科学。 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 转基因食品究竟科学不科学 当然可以质疑 关键在于: 具体科学地分析! 有什么不科学? 才是实话实说! 否则, 就是 胡话乱说! 你不是 “ 白痴 ” 也不能 “ 白吃 ” 你可以胡说 但不是 “ 实话实说 ” !
个人分类: 其它|1394 次阅读|5 个评论
实话实说 工资和房价 数字十年
热度 16 黄安年 2012-10-27 12:43
实话实说 工资和房价 数字十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0 月 27 日 发布 数字十年很能够说明问题,如果全面展示更能说明问题。 我这里实话实说,我们夫妇两人 2002-2012 年的工资和房价情况 , 不具备代表性 , 不能扩大说明问题 , 但却说明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 简而言之, 2002 年我们两人 ( 均为教授、研究员 ) 的工资年总和约为 48000 元人民币,时在天通苑东一区购房每平方米 2650 元 , 一套房总共近 44 万元人民币。 如果全部工资全部用于购房则需要 9.16 年时间。 2012 年我们两人 ( 均为教授、研究员 ) 的工资年总和约为 120,000 元人民币,同样是东一区购房每平方米 13800 元起价 , 同样的面积一套总共需要 220 万元人民币。 如果全部工资全部用于购房则需要 18.40 年时间。 这样算来同样情况 ,10 年来工资增加了 2.5 倍 , 但是房价却涨了 5 倍。10年前用9年时间可以购买一套位于五环外四五公里处的住房,而2012年同样条件需要18年了。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 , 幸福指数该怎么说呢 ? 同样的十年 , 因为计算题目和角度不同 , 得出的结论却并不相同。所以全面是重要的 , 实事求是的宣传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宣传不能只谈一面,无视另一面。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4991 次阅读|25 个评论
实话实说:大学期间,该不该谈恋爱
热度 1 sheep021 2012-8-14 10:40
按:本文是两个同学(戒急和亦静),毕业 15 年后的一段聊天记录。虽然是随便聊的,但思想活跃,火花四射,颇为精彩。一个为大学时没谈恋爱而后悔,另一个正好相反。看来,大学时光,谈不谈恋爱都后悔哦。到底该不该谈,您还是自己把握吧,似乎没有一定之规。记得我们大一刚入校时,辅导员是刚毕业留校的一位女老师,一次大会上,她说: 大学期间最好不要谈恋爱,但遇到合适的 , 千万不要错过 。 戒急 12:37:51 现在后悔的要死,没在大学谈一次恋爱 亦静 12:38:14 现在还不晚,你可以继续谈,呵呵。 我是后悔大学谈恋爱了。要是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就好了。 戒急 12:39:42 你仪器看得再准确现在也用不上啊,恋爱的经历够你回味一辈子啊 (备注:我们是学测量的) 亦静 12:43:42 不是,当时应该多看点杂书,专业书嘛考个好成绩就可以了。恋爱其实也没啥好回味的,也就那回事儿。 恋爱早晚是要谈的,看书还是趁年轻啊 戒急 12:45:04 不一样啊,那时候人相对单纯。 大学没谈恋爱,就像没有读大学一样 那时候最傻就是花了太多时间去学计算机。(备注:这哥们后来换了专业,搞经济去了) 亦静 12:45:54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啥时候单纯过 啊。你咋会有这个想法。我觉得幸亏当时花了不少时间去学计算机,我毕业后至今,一直是靠计算机吃饭呢。 戒急 12:46:59 我是说我。天天搞那个 BASIC 。没几年都淘汰了 亦静 12:47:38 我也是。有一阵子天天搞那个 BASIC ,花的时间和精力肯定比你多。当然,学得也肯定比你好。当时我们上 BASIC 实习课时,耀刚我们两个基本上就是辅导老师了,一直忙着为大家答疑解惑,自己反而没时间上机了,呵呵,至今还很自豪。 你学的没几年都淘汰了,而我,一直没丢,一直紧跟形势,不断升级中,从 BASIC , QBASIC ,到 VB3.0 ,一直到 VB6.0 ,然后又加上专业方面的编程技术。至今还靠它吃饭呢。可惜没有继续升级到 VB2008 ,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正验证了那句话: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啊。 戒急 12:51:42 我记得你们班同学还问我怎么搞出汉字来呢。 (备注:他是指如何在计算机上打汉字) 亦静 12:52:27 呵呵,打字只是个熟练工啊,现在的 3 岁娃娃都会。编程可是个技术活。 学计算机一定要学编程,但读大学不一定要谈恋爱 。 戒急 12:53:07 当时很新奇啊。(备注:他是指对在计算机上打汉字感到很新奇。) 亦静 12:52:27 你只对打字新奇,对美女不新奇,没暗恋我们班美女? (备注:当时那个专业男多女少,三个小班, 90 多个人,才十名女生,其中五名在我们班) 戒急 12:55:07 没有。 那时候,看女同学就像看电影明星一样 。(这句是啥意思,我也没明白,可惜聊天就此中断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50 次阅读|2 个评论
瞎说啥实话:民主与专制
热度 3 wangxh 2012-6-10 13:12
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制?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或表达,但内涵应该是相同的。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政治学博士俞可平这样认为: 民主就是总是有人批评你,说你这也不对那也不是,但是你清楚地知道没有人恨你; 专制就是 人们总在赞美你,歌颂你,你永远正确,你光芒万丈,你万世垂范 …… 从来没有人批评你,但你清楚地知道人们恨你,你内心对此充满恐惧。 其实,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时也存在民主与专制的区分。亲爱的导师们 / 教授们,您对学生是民主还是专制呢?
个人分类: 心之悟|23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实话实说
dongzg101 2011-10-21 06:19
“我又没有象以前那个长沙某教师说的‘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那种说法的确格调不高,价值取向有问题。我只是觉得他们这样被动,会失去很多机会。以前我还在班上说:‘你们太内敛了。你们是千里马,但如果千里马不叫几声,不跑几下,伯乐怎么发现你们?!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中国人口又那么多,你们一定要敢于展现自己。’” “这句话又可以在课堂上说了啵。”刘老师和石老师异口同声地说。 “其实,我认为我前面那句话也没什么不可以说。我认为是大实话,而且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话,比我讲多少大道理都有用。爱情,是人生多么重要的内容啊。” 没有美女聊天,喝茶,生活有什么意义啊!一点品位都没有,是吧。老公就一个,见多了也烦的。所以当初爱得死去活来,太熟悉了,就没意思了。要不然,在台湾公司里怎么说,蓝绿搭配,干活不累呢?
76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实话实说
dongzg101 2011-10-21 06:18
“我又没有象以前那个长沙某教师说的‘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那种说法的确格调不高,价值取向有问题。我只是觉得他们这样被动,会失去很多机会。以前我还在班上说:‘你们太内敛了。你们是千里马,但如果千里马不叫几声,不跑几下,伯乐怎么发现你们?!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中国人口又那么多,你们一定要敢于展现自己。’” “这句话又可以在课堂上说了啵。”刘老师和石老师异口同声地说。 “其实,我认为我前面那句话也没什么不可以说。我认为是大实话,而且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话,比我讲多少大道理都有用。爱情,是人生多么重要的内容啊。” 没有美女聊天,喝茶,生活有什么意义啊!一点品位都没有,是吧。老公就一个,见多了也烦的。所以当初爱得死去活来,太熟悉了,就没意思了。
10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北大周校长谱词及其他
热度 5 yurongming 2011-10-20 18:45
一度沸沸扬扬的《神曲》风波快要尘埃落定,俺本不想凑这个热闹,但有一个几乎完全被忽视的现象确实值得探讨,这里俺就简单发表个人的一些浅见,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俺首先要肯定,周校长亲自操刀学写歌词,并有勇气将自己不成熟的处女之作拿出来“抛砖引玉”,说明他的性格是非常豪爽、非常坦率的。实话实说,他没有错,因为文学与理科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理科的严谨规范与文学的想象文采完全是两回事。周校长长期养成的逻辑理论思维,就是什么都要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首先就违背了文学的空灵和美感,再加上初学,又偏要勉强去凑韵,才造成了悲剧的《神曲》的诞生。 俺不能理解,从“化学是你”歌词的诞生,到配乐演奏,这中间应该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吧?为 什么没有一个人真诚地站出来提醒周校长 ,这样水平的词谱曲演唱是否不太合适?是不愿提醒还是不敢提醒?不愿的是什么?不敢的又是什么?可这毕竟是关系到整个北大脸面的事情呀!还有,谱曲的作者该不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是周校长一意孤行还是某些人的推波助澜?北大学生排演这首歌曲也总该有几天的时间吧?竟没有一个学生感觉到这歌词的水平和层次?很明显,说一个学生都感觉不到肯定是撒谎,那毕竟是中国最牛的文科大学呀!但是什么东西驱使着他们依然不管不顾去演奏、去颂唱呢?就算羞耻、就算脸红,他们依然一脸端庄严肃的到台上去演唱,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强派,还是学生自愿的参与?没有一个敢于提出质疑和抗议的学生,这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什么样的严重的问题?!俺只能说, 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可悲呀,这就是中国最高等的学府,这就是中国最高等学府的学生!
个人分类: 其他|359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场精彩的Panel
热度 14 tangchangjie 2011-7-6 16:25
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员参加过、也组织过多次国际会议,每次会前,老师会提醒学生们不要错过最后的压场戏---panel,最好先做些准备,争取能在Panel上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如能引起学术朋友的注意,对其后的研学将大有裨益。       Panel何许物也 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同学总会好奇,什么是panel?   以前常用央视的《实话实说》节目来比喻,专题+嘉宾+听众+主持人,主持人引导思想交锋或文化碰撞;参与者都可争取发言;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讨论,而电视观众是受益者。       直观与派生语义. 英文单词Panel 的对应于实物的语义是多仪表控制板;在逻辑上加以引申,派生出的语义是“多专家讨论组”,旨在辨明对象的是非黑白或灰度;panel的语义维度丰富,投影到法律上即陪审团,讨论一个人有罪无罪或过错程度;投影到到学术会议上是专题讨论小组,常辩论一个领域未来几年的发展,讨论“XXX向何处去”这样的大问题;   典型的panel常有下列要素: 一组论题、两个观点(或多个观点)和三大主体(几位主辩人或专家,听众和主持人);如果缺失一些元素,称为非典Panel。 百年经典panel 如今,有了一个更好的例子,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北大图书馆,那一场辩论就是百年难得的典型panel。先看其中的几个要素: 一个论题 : 新文化 vs. 旧文化, 辩论主持人:蔡元培, 两个阵营 : 正方:新文化三杰: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反方:辜鸿铭; 三大主体 :主持人:蔡元培,双方发言人;听众:五四三杰:罗家伦、刘仁静、张国焘等听众数百人(为线索简单,这里不提及演员,请谅)。当年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未见过如此阵仗的panel, 这才真的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点时空穿越了)。 过程 :新文化三杰轮番向 “保守派”辜鸿铭提问,妙语连珠,如胡适的“干不了”,引起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辜鸿铭不惊不咤,不退不让,... 听众 可以发言是Panel 的特色(所以提倡今天的年轻人在Panel 上积极发言),五四三杰之一的罗家伦(暂不论人物后来的变化),以晚辈身份向一代偶像的辜鸿铭的提问,质疑孔学之用场问题,这是个有深度,挺难回答的问题。辜的“三三得九”论虽属诡辩,却表现了学贯中西的大师功底,…. 这段戏是擅长时空穿越的编剧董哲的艺术创作。考究历史。其人却真有其言,只不过编剧用了些许四维空间的乾坤大挪移功夫,在此意义上,剧本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增加了可看性和故事性,难得。 有哪些精彩的的看点呢?    看历史思潮 通过剧中的几场辩论(Panel),观众感觉了那个年代的历史思潮;   那是一个上下求索的年代,人们在古今中外搜索救国的大道,但却没有今天的百度、谷歌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及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工具;那是一个沉渣泛起、鱼龙混杂的时代,军阀们好像注射了权欲的鸡血,走马灯式地登场,但口里喊的也是强国口号;那是一个年轻人想大事、做大事的时代,看那些五四青年,一声口号就能点燃热血;那是一个连大师和哲人都会困惑的年代,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都在苦苦求索,直到十月革命那声炮响才豁然开朗。       看强国的思想奠基. 《荀子.强国篇》说“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小事之至也数,其悬日也博,其为积也大,…能积微者速成”。讲的是做大事须从小事做起。影片中基于事实组装的几场Panel,是建党前的思想酝酿和舆论准备工作的缩影。先驱们从文化做起,从思想奠基做起,从宣传群众做起,从培养年青一代做起,台下的那些人才,成了以后各方的精英,那时散布的思想火种,影响了那以后中国的几十年。       看经典人物的多个侧面 在那几场百年经典的panel中,对台上的几个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历史学家会用长篇专著来分析他们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转折,革命家会分析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立场(已有很多这方面的评论)。   此外,还有一个较少提到的角度,用今天的职称评定标准,台上的几个人物,以他们的学术造诣,如果申报个院士、会士或博导,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至于说到“大师”,这是个未严格定义的概念,少见有红头文件规定其量化评定标准;说台上的人物都是大师,说台下的听众都是人才,想必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看完故事,感叹求索真理之难、感叹救国之不易,也不禁要感叹,那时的北大,怎么能聚集了那么多的大师,聚集了那么多的人才!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观察感悟|1708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实话实说”难行
热度 1 lvts88 2011-5-6 08:49
如果有人问我:在人的品质里面,你最讨厌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虚假与伪善。 人,都有虚伪的时候。善意的谎言有时侯比令人尴尬的直语更能让人感动和温暖,就看动机是什么。但是,虚伪一旦作为某人的品质定义下来,贴上标签,就令人生厌了。 虚假的也能反映真实。如《皇帝的新衣》。从另一个角度,我佩服皇帝的胆识和气魄。那个皇帝,他是想用虚假的“新衣”证实他在百姓中真实的权威和统治。我为那些百姓悲哀,因为我也是普通的百姓。明知道是虚假的,却不敢戳破,细心地维护着。一颗媚权的、可怜的、臣服的心! 近来,在学术界,有抄袭论文者、剽窃成果者被屡屡曝光。我对他们抱有极大的同情,毕竟被捉住者是少数。这条“捷径”,别人都在走,偏偏怎么捉住了他们,且成为别人的警示?还是太真实了些。 需要的不是曝光几件事,处理几个人。真正需要的是重新考量一个我们衡量学术水平的尺度。把“捷径”堵住,把滋生虚假的土壤铲除。论文和成果是眼睛能看得到的东西,是会骗人的。而学术的积淀、科研水平的提高在于过程,是要用心去感知的。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目的是手段,过程才是目的。我信。但有人争论:在缺少诚信的社会里,靠感知去衡量的“过程”,少了客观的刚硬度,多了主观的倾向性。我说:相信诚信就会有诚信,如果诚信都不相信,还搞什么高深的学术和理论,让一帮自认为搞科学的人,败坏了社会风气,扯淡。 曾有人这样教导我们: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们倡导着真实,但现实却是“实话实说”难行。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猛然对“实话实说”栏目有了一丝的怀念。刚有这个栏目的时候,感到无比的欣慰,终于可以“实话实说”了。但是,不管什么原因,这个栏目销声匿迹了,看来,“实话实说”真的难行。 “实话实说”难行,谎言就会遍地。 注:这是以前在网易博客里写的,现转发在这里。
2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黄安年 2011-3-17 19:16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学术共同体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3 月 17 日发布 ********************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94 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玉圣先生的《美国历史散论》,四年后又出版了他的《学术批评丛稿》。这两本学术论集兼有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尤其是后一本着重于学术评论,两本书都贯穿了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学术事业发展的基石在于探索求实,学术批评的精髓在于唯实,学术工作者的基本德行和良知在于尊重史实、维护史实,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和违心的话。杨玉圣先生的许多学术评论文章体现的正是这种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我们的学术批评正需要多一些实话实说、多一些实事求是、多一些求索真理。 一 我在《美国历史散论》序中,有一段就其书评部分而发的议论 : “在国外,书评已经成为发展和繁荣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美国历史杂志》为例 , 每期发表的书评都在 150 篇左右。在我国 , 书评工作并没有得到史学界及国际问题研究界应有的重视。热心书评的学者并不多。书评被认为是‘得罪人’的工作,甚至不被看作是学术论文,不被视为衡量学术水准的依据。在发表的书评中,真正有质量的还不很多,有的评论则多溢美之词,个别的几乎失真,达不到真正发展和繁荣学术的目的。杨玉圣的一部分文章是书评,他力图在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自己的一得之见,实事求是,即好处说好,也不讳缺失。 ? 围绕《沉重的思考》一文的发表 , 曾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 在美国史研究界引起了反响 , 因为这篇文章对学术领域中某些不良倾向作了曝光性的批评式评论 , 这是很不容易的。以愚之见,只要是与人为善,持之以故,就可以明辨是非,端正学风,从而有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散论》正文集结 35 篇文章和书评全部涉及美国史和美国学领域的内容。杨玉圣在他的后记中坦言国内美国学评论现状存在着四忧 ( 不少人对书评尚缺乏应有的尊重 ; 认真写书评的人尚嫌不多 ; 写书评容易得罪人 ; 美国学评论的园地太少 ), 他说 : “若想在学术圈里作个‘恶人’或者‘歹人’,搞书评很可能是最有把握的了。” 三十而立的杨玉圣何以被个别人看作“‘恶人’或者‘歹人’”?这大概与他在书评中的实话实说相关。 《沉重的思考 - 评 移民与近代美国 》 一文发表于 1991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国史学界最早揭露某位学者著作中大规模抄袭、剽窃行为的长文。该书抄袭了南开大学某教授的论著 10 多处,却居然还请这位教授为他的“著作”作序,可见何等地肆无忌惮。杨评指出:“《移民与近代美国》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它大规模的抄袭、剽窃行为,骇人听闻。如果视作 40 多年来中国美国史学界的最大丑闻,恐非过甚其辞。这本书及其所反映的学术界泛起的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不能不引起严重关注的。”“对史学著作的评论,亟待加强,并应认真提高到严肃的学术水准。好书要评,坏书更应评。像《移民与近代美国》这种不道德的非法侵权行为,应通过正常的评论加以监督,并及时、有针对性地予以澄清。只有这样,才能扬是抑非;只有这样,弄虚作假者才能曝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本来已够艰难的史学研究健康开展。” 但是抄袭者不因学术上的劣行被曝光而有所收敛,反而散布流言蜚语。有的同行则以为内部教育了事,不主张公开曝光,个别的则把杨当成“闹地震”的专家。现在事情过了快 10 年,是非曲直已经分明,某些剽窃和抄袭者已经不敢那么明目张胆,而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保护行为也需考虑到可能承担的严重后果而有所收敛,有的曾经犯过这类错误的学者已开始吸取教训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些积极成效还得感谢当初勇于曝光的“‘恶人’或者‘歹人’”。然而,迄今抄袭剽窃之风仍未刹住,“打假”依然任重而道远。 《美国历史散论》一书中还收录了《从 美国史纲 谈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和《关于 美国史纲 的评论问题》两篇文章。前者发表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9 年第 2-3 期上。该文对于一位享有盛誉的美国史权威的著作提出了心平气和的商榷意见,迄今看来所持的观点和例证言之有据,合情合理。 然而就是他的这篇和其他几篇有关评论《美国史纲》的文章却激怒了人们原来十分尊敬的这位权威,招致她及其家人的强烈抨击,著文指责杨文“以粗俗的语言”“进行全面的非难、嘲讽、指责、歪曲”,“向倡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作者“进行挑衅”,“是在直接抵制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适合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的自白,也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美国史研究领域的一种巧妙的具体反映。”并说杨有“媚外思想”,“有在中国美国史学界内部制造人为的莫须有的矛盾之嫌” 等等,显然这位权威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了 , 给杨扣上一些莫须有的“政治帽子”。 为了答复这些无理指责,才有《关于 美国史纲 的评论问题》一文的发表。文章用史实说明了那位权威的指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同时也使细心的人们通过比较能够清楚看到这位权威对别人言必称马列,而自己对待学术批评却那么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笔者以为学术问题只能通过平等的学术讨论来解决,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是于事无补的,学术问题更不能通过“告状”等行政干预方法来以势压人,那样只能把学术问题复杂化。 笔者所写学术评论文章很少,一来自己水平有限,深感力不从心;二来感到评论文章众口难调,容易得罪人,既然惹不起总该躲得起。笔者所写的评论文章大都是应作者之邀而评的 。 本以为这应该是很保险的,然而事实却不然。令人十分寒心的事终于发生,我的一篇评论文章居然招来许多的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这位权威,在 1987 年主动邀我为她的《美国史纲》写评论文章,虽然我一再表示难以胜任,但在她一再坚持之下,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我力求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写作并小心翼翼地评论权威的《史纲》,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翻看发表在《世界历史》 1988 年第 2 期的这篇书评,可以清晰地看出笔者的评论完全是善意的、出于推动学术事业发展的公心。 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事隔九年后 , 这位权威会在同一刊物上发表经过精心准备的对我的评论的反批评文章。 该杂志应权威要求特别在刊出时说明“本文应作者要求,来稿照登,未加删改”。这篇“未加删改”的文章在开场白中故意避而不谈我的那篇评论文章是应她本人一再要求而写这一基本事实,却说什么:“物换星移,已九个年头;我之所以保持沉默,是考虑到在国内长期学术禁锢之后,需要有宽容的气氛;况且,学术问题的是非曲直也需要时间来检验。”这明白无误地表示她发表文章的时机是精心选择的,她以为那时的时机不到,而现在时机已到。她在文章中十分不满我对《史纲》相比她的《美国早期发展史》一书重要修改达 100 多处的评论,认为是往少里说了,是贬低了她的努力,指责这样的评论“是对作者、读者和学术交流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说不到她满意的程度就不高兴,以后谁还敢再评论她的大作呢?连她自己选中的评论者都会在不知什么时候给人来一刀,怎不令人心寒?) 文章说什么我的关于多样性统一是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简要概括的见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扭曲”,“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而她在文章中的不扭曲的见解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更完整的概括,其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世界历史过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等等(她的概括表述用三个分号来表示共 100 字,另外两个分号里分别叙述统一性和多样性,并没有说明这些话出自马克思的哪些文章,从而使人们搞不清楚此话是她讲的还是马克思所讲的。我引的马克思原话倒成了“理论的扭曲”,而她讲的类似意思的话既非概述又非马克思原话则成了正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章还将我的关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倒退,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级阶段的发展”的见解扣上了什么“陷入了唯生产力论的窠臼”。 (对于唯生产力论之说,人们在文革中是十分耳熟的,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了?)如果人们认真地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对照邓小平理论和我们党的十五大文件,该怎样来检验她的立论呢?如果非要给人戴帽子的话,那么其见解又该戴顶什么帽子合适呢?当然我申明坚决反对将任何形式的帽子用在学术讨论中,应该有一是一,有一不夸张为二、三,才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态度。 二 我本以为,既然杨玉圣已经认识到写书评容易得罪人 , 以后该可以“安分”一点了,正可以集中精力于他的中国美国学和美国史研究了,他也意识到确实由于书评而“得罪”了人,在某些人眼里他甚至成了真的“恶人”,有时听人说起来“那个杨玉圣!”真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 而且,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职称评定中,书评被看成和专著、专门论文不属于“一个档次”的成果,在学术职称提升时很少予以考虑,他自然也会吃亏的。这些“教训”难道他不要汲取吗?谁知他居然“对学术批评情有独钟”,这几年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不肯改悔”,他的学术评论领域居然从美国史和美国学扩大到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从学术性评论扩大到对学术研究工作的点评以至学术“打假”,因而自然也可能会“得罪”更多的人了。 辽宁大学出版社于 1998 年 6 月出版的杨玉圣的《学术批评丛稿》一书 , 集结了他的 50 多篇评论文章,主要是近几年的评论新作。和《散论》相比 , 《丛稿》通篇基本上是实话实说式评论 , 而且更加充满着“火药味”和“惹事生非、得罪人”之举。《丛稿》中的一些文章我已在《中华读书报》和有关学术刊物上拜读过 , 有的评论文章引来的指责也耳闻目睹,现在通读了他的《丛稿》 , 我不得为他的为求真坦言、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所折服。我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那些直笔的史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想起容国团的名言“人生几回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更难。从道理上说 , 谁都认同学术批评需要有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 , 因为没有这种精神就谈不上有真正的学术批评和学术繁荣 , 但从现状来看 , 甘愿接连不断地冒“无畏”风险的评论者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实话实说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但要在实践中贯彻这种精神绝非易事。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这种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投身于健康书评的洪流之中,在洗刷学术书评的污泥浊水过程中纯净我们的学术和学术书评事业。杨玉圣《丛稿》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 杨玉圣在《丛稿》自序中写道 : “在这些文章中,有一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即企图独立言行,实话实说。”他敬佩鲁迅先生压不弯的脊梁精神,敬佩巴金先生说真话的勇气。他有感而发道:“路,既然选择了,哪怕再曲折、再艰难,也应该坚持走下去;即使摔跤,甚至栽了跟头,也要爬起来,继续跋涉。” 我以为 , 在前面不妨再加上一句话 : “路本来是没有的,路是要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伍杰先生曾倡导批评性书评要有十不怕精神,“即不怕得罪人、不怕挨骂、不怕孤立、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得不偿失、不怕困难、不怕吃亏、不怕落埋冤、不怕打官司、不怕别人给戴帽子。” 而杨玉圣的《丛稿》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我以为,在学术界像杨玉圣这样的评论者的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实事求是、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尽管他的书评中的某些学术观点,我并不都认同,某些措辞也值得商榷,某些例证可能还会引起相悖的议论 , 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 因为他不是学术裁判员而是学术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在我们学术界要多一些像杨玉圣那样的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纯洁学术空气的排头兵,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后来人。 在《丛稿》有关美国史、美国学的一组评论文章中 , 杨玉圣对台湾李本京、于子桥教授著的《中国大陆美国研究现况与分析》中的不实之处和以意识形态划线提出了批评意见 , 文中还以近四页的篇幅列出了正误比较表。 在评论张友伦教授《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一文时,又直言该文中的不足,并且鲜明地提出了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的主张:“应从纯学术建设的基点出发,将有关的学术现象和对象加以历史的考察 , 无论是人、书、事或其他方方面面,均应力求戒除感情因素、人际关系或其他功利企图的干扰。”“学术史虽以学术为取向,但也不排除抑恶扬善的道德立场。对学术历程的曲折甚至个别人的不道德行径遮遮掩掩或视而不见,同样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对已经出现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甚至连博士学位论文也存在此类丑闻的现象,应当理直气壮地加以排拒。” 在《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一文中 , 提出“要旗帜鲜明地抵拒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坚决根治学术中的腐败现象。目前最要紧的是应大张旗鼓地反对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假冒伪劣等丑恶现象;开展‘学术质量万里行’活动,学术打假,净化学坛;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培植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唤回学术的良心和尊严、严谨的学风和文风;提倡和扶植严肃的学术书评,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尽量减少非学术因素干扰;应严格区分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学术研究与对策报告的不同。学术研究无禁区 , 应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一文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书籍在中国传播的评估,文章认学术评论、研究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美国书籍在中国传播的一大障碍性因素。”“真正的好书未必能够广而告之甚至胎死腹中 , 而一些不怎么样甚至乌七八糟的书却大行其道。” 围绕已故罗荣渠教授学术思想的六篇评论文章 , 集中赞颂了罗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研究中的探索求实精神,称“罗荣渠先生不愧是一个思想敏锐的先锋,同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赞扬罗先生的《现代化新论》“洋溢着作者的创新意识 , 不落传统和西方的窠臼,力图融理论、历史和现实研究于一体,为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实实在在地打开了广阔的新天地。” 文章系统阐述了罗先生一生苦苦求索、勇于创新的学术道路,赞扬“他一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他从不闭门造车,而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他一贯主张独立思考 , 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勇于坚持真理,独树一帜。” “实事求是,思想解放 ; 在上下求索中不断创新。这是罗先生留给我们的又一最可珍贵视的精神遗产。” “正是他 , 靠不疲倦的思想和跋涉、顽强的求索与创新 , 为我们留下了《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等开山之作。” 在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论文章中,杨玉圣大声疾呼“学风文风建设问题则是今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命运悠关的关键的关键。”“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界已经出现了许多令人极堪忧虑的非学术现象,如低水平重复、泡沫学术、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等。”“某些高校‘优秀教师’、‘业务骨干’、‘学术新秀’一再出现抄袭剽窃丑闻,更是难以洗刷、不可原谅的学界之耻。” 在《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一文中,他归纳当前学术“失范”现象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缺乏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缺乏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难以与国际学术接轨”、“低水平重复与学术‘泡沫化’”、“学术道德败坏”。 他的好几篇文章是专门讨论学术打假的。《学术批评的精神》高度赞扬了伍铁平教授在《语言和文化评论集》中所表现的勇于学术批评的精神,文章说:“他完全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的纯学问,那样的话,他至少不会招来额外的是非或者惹起莫名其妙的官司。可是,这位这位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语言学家,偏偏不。在很多‘好好先生’热衷于表扬与自我表扬之际,他义无反顾地拿起了学术批评这把手术刀,无情地解剖和透析,不妥协地抗争与呐喊”。“应该说,面对伍铁平,面对这部学术批评集,面对学术批评的精神,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中的许多人应当感到羞愧”。 杨玉圣和语言学界的正义学者支持伍铁平先生在语言学界批评徐德江、申小龙的打假行为无疑起到了以正压邪的作用,同时也鼓舞了学术界的打假斗争。 在《批评式书评与学风建设》一文中,他说:“在当今的中国学术界,关于学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大约无论如何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可是,直面现实,我们依然不能乐观。因为真正写严肃书评的人并不多,不少所谓的‘书评’或者无关痛痒,或者肉麻兮兮,或者贫嘴无聊。写书评容易得罪人,‘费力不讨好’。还有,书评写了,尚须过关斩将(人情关、编辑关等等),特别是批评式书评,要想顺利发表,一向难乎其难。” 24] 在一篇有关世界史学术评论文章中,他说“事实上,至少在我国的世界史研究界,‘老虎屁股’的确是‘摸不得’,那些‘大人物’、‘名人’照样‘压人’、照样‘欺人’。” 这些中肯的评论迄今仍有其现实针对性。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中 , 有一段有关时今学风问题的深刻描述 : “学风和动机明显受制于社会时尚。正常搞科研,要出成果,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动荡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一些人投机取巧,编造数据,提出无根据的怪诞论点,东抄西凑也能使论文正常发表,也能申请国家基金,也能获得各种名义的公开奖励,也能因此时来运转:升官、发财。” 何先生谈的是自然科学 , 但在社会科学界的情况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时下 , 在一些学术研究领域浮夸不实之风、阿谀奉承之风相当盛行。例如某史学界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充满吹捧某学者“胸中自有一部世界史”等廉价的溢美之词,某全国性大报发表文章吹捧某些向高层领导讲授中外历史专题讲座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论文的典范,不是实事求是地给予科学评价。 《丛稿》中有几篇是专门抨击目前博士论文中的抄袭丑闻以及防范对策的。评论尖锐地指出“现在的出版社,生杀予夺,当然有出书的自主权,但总不应该推出抄袭剽窃之作罢?再就有关的大学或研究生院来讲,博士帽子总不至于泛滥到非要戴到某些假冒伪劣之作的头上不可的地步罢?还有,人们也不能不纳闷,某些‘博导’是如何脚踏实地地‘传道、授业、解惑’的呢?当然,更叫人不解的是,某些博士候选人又为何非要把‘文抄公’的帽子也要戴到自己的头上不可呢?”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杨达洲研究员曾不止一次对笔者谈及他的有关美国教育论述是怎样被一位社科院世界史所撰写美国史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所抄袭的,而抄袭者在北京某高校的代培指导教师却为抄袭者说情,博士导师则声称自己不了解情况,以示没有自己的责任。更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位说情者(“优秀中共党员”)居然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没有博士导师授予权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火速跳入该系另一个有博士授予权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一举取得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总算过了把博导瘾,而本来是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生指导工作的近四十年同窗教授却惨兮兮、活生生地被剥夺了本该到手的博导资格权。 杨玉圣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博士论文抄袭案“具体处理时,不是不忍心下手,就是有人伸手相阻,特别是具体主事人往往受到接踵而至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更有的人采取无原则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丑不可外扬’,因而,不但手软,而且心怯。”“还有的甚至为剽窃者张目,找出这样那样的歪理,而且‘振振有辞’,不以为耻。”“难道负责指导、培养博士生从事论文写作的‘博士生导师’就没有重要的责任吗?” 在评论学术假冒伪劣产品借助于学术权力的滥用时,杨指出:“应该承认,‘你有你的理,他有他的权’,至少是学界假冒伪劣现象不能遏制、反倒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抄袭剽窃者本身即是实权派(如某著名大学副校长),自不在话下;有的抄袭剽窃者虽非实权派,但他背后却往往‘有背景’,即使‘人赃俱获’,也束手无策。现实情况是:即使是抄袭剽窃,但‘博士’帽照戴,‘教授’照当,‘博导’照做,做起‘领导’来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杨玉圣还批评了对于抄袭剽窃现象采取“和事佬”的办事原则:“有的人本身是被抄袭剽窃者即受害人,但也无原则地当‘和事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某些人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提供了屏障”。 “对于像抄袭剽窃这样的学术公害,除非同流合污者,人们在内心深处可能大都深痛恶绝之。但是具体到某一剽窃问题上,恐怕就不尽然了。比如,找各种各样的不成其为理由的理由或借口或人情或权力关系,为剽窃者的事发东窗加以辩解或推托,因而,当事人(剽窃者)依然如故,照样当教授、当领导等等,以至遗患无穷。究其原因,恐怕首要之一就在于有关机构、有关主管部门或领导无原则的‘和事佬’办事原则。” 这些入木三分的评论表明,在铲除抄袭剽窃现象方面,实际上不只是抄袭剽窃者本人,还有有形无形保护这类腐败现象的关系网存在。如果不揭露和清楚这些非学术因素和关系网,大概是难以清除抄袭剽窃现象的。这种抄袭剽窃现象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上容易快速下载复制、各种学术信息的加速增长、学术信息管理未能有效规范和资源共享,以至不能及时发现抄袭剽窃现象,甚至可能出现有增无减的局面。 《丛稿》还就学术规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启迪的见解,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三 笔者认为,开展学术书评,需要有求索真理的精神、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平等的精神和学术公正的精神。求索真理的精神就是要在学术上做到实事求是,在学术评论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依据。实事求是是我们经常挂在口边念念不忘的思想路线,但时下言行不一几乎处处可见,大话、空话、套话、“一言堂”话、甚至假话满天飞的现象,在学术界并不少见。学术是非评价不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唯一标准,而掺杂各种非学术因素,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在一个高喊实事求是的社会里,不实事求是者得意、实事求是者吃亏的现象,使人们哭笑不得。笔者前些日子在美国期间偶尔从网上看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文献专业的网页上看到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名言赫然网上,成了座右铭,胡适先生的一系列名言也在网上显著位置可见。这样的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显然是需要魄力,也要冒风险的,因为它将引起人们对胡适先生的再评价,这不是一件坏事,而在某些人看来这一定是“错误思潮”的沉渣泛起了。笔者以为,学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既有学术论著作者的求索真理精神,同时也需要有学术评论家的求真求实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术自由的精神,指的是需要在学术领域中开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自由讨论,要力求排除学术评论中非学术因素,不断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学术无禁区,宣传守纪律,这是不言自明的。要求没有丝毫约束的“纯”学术自由,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术讨论,不可能从根本上离开政治功能和社会效益,但学术不是也不绝等于政治,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文革中的棍子和文革大批判遗风给学术界带来的浩劫和对“批判”名声的败坏,迄今仍令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无怪呼当有人领衔来批判错误思潮并被列为社科“九五规划”等重点项目选题时,很快使人联想到这些人又将在“大批判”中立新功了。笔者在《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中已经就学术问题政治化因素发表了见解,这里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不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不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学术平等,指的是你有学术批评的自由权利,我也相应拥有学术反批评的自由权利。尤其是报刊出版部门不能只发表学术批评文章,而以各种形式压制反批评的文章。批评者不能以势压人,以权威自居。在学术上人人平等,没有学术权威和“小人物”之间的高低之分,不以职务、职称、学衔论学术见解之长短。但有些评论文章中我们还随时可见封某些人以著名学者之类的桂冠。这实际上是在学术上的不平等现象的隐性表现。我们看到像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这样的著名刊物在发表文章时根本不署作者的职称、职务和学衔,而只刊登作者的单位,这是一种学术平等的具体表现。因为学术评论的不是职称、职务、学衔和知名度而是学术本身,而学术平等是正常的学术评论的基本要素之一。 学术公正,这里指的是学术公正的法律保护,例如保护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应当保护正常的学术批评活动,而不能允许学术上的诈骗行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学术问题的争议只能通过学术讨论,争鸣终究会越争越明,学术问题不应诉诸司法裁决,诉诸司法裁决来解决学术问题,只能把问题复杂化而使某些人把水搅浑,判断学术是非无疑是司法部门无力承担也承担不好的难题。在司法诉讼下,往往学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而非学术因素上升为主要地位,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往往变成了双方权和势的较量,从而既无助于学术问题的解决,又有背于法律公正的尊严。至于有人利用权势企图通过司法诉讼来掩饰其在学术上的欺诈恶行,这是特别值得那些执法人员警惕的。 在学术问题上没有裁判员,这一点应当特别小心。现在因为揭露学术上的欺诈行为而反遭司法诉讼的例子不是一个,《丛稿》中赞扬的伍铁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虽然恶人先告状最终没有得逞,但是给伍先生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伤害是明显的。 笔者以为,开展好学术书评,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精神以外 , 还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以下几点 : 第一,评数量亟待充实。和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相比,我们的书评数量亟待增加。这里不妨把美国权威的《美国历史杂志》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和我国有影响的《世界历史》和《美国研究》作一比较 , 可见其差距之大。 据我对于 1992 年秋季号至 1999 年冬季号共 30 期《美国历史杂志》 ( 每年 4 期 ) 统计 , 发表的文章共 357 篇 , 书评 ( 含少量展评、影评和研究评论 ) 共 5120 篇,平均每期文章 11.9 篇 , 评论 171 篇 , 评论为文章的 14.3 倍。这充分显示《美国历史杂志》中的评论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美国研究》的同期统计 ( 每年 4 期 ), 共发表文章 234 篇 , 书评和综述共 82 篇 , 平均每期文章 7.8 篇 , 评论和综述为 2.7 篇 , 后者为文章的 37.5% 。《世界历史》从 1992 年第 4 期到 1999 年底 ( 双月刊 ) 统计 , 共发表文章 646 篇 , 书评和综述、新书介绍等共 199 篇 ,45 期平均每期文章 14.4 篇 , 评论和综述、新书介绍等 4.4 篇 , 后者是前者的 31% 。据伍铁平教授提供的材料 , 世界著名的汉学杂志《华裔学志》几乎每期都有 2/3 的篇幅发表书评。 显然评论在国内学术杂志中占有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学术事业的繁荣。我以为国内的报刊杂志固然需要注重学术书评的精品,但是没有相当的数量,谈何“精品”?大大充实书评的板块、栏目及书评的数量是强化书评力度的当务之急。 第二,书评队伍需要扩大。和书评数量相联系的是书评队伍需要扩大。整个说来书评队伍基本上集中在书评爱好者身身上,目前看来 , 基本上没有形成群众性的书评队伍和相应的专家书评队伍。除了特约书评者和个别专家书评外,在报刊杂志上经常看到的老面孔还只限于一些书评爱好者的圈子内,这种老面孔在某些刊物中尤其明显,似乎离开了这些“常委”,刊物就转不动了似的,老面孔有新套套还好说,遗憾的是往往老调重弹的多。 书评的质量和书评队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 书评队伍的局限无疑影响到书评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的书评者本身是专门研究领域的学者 , 但这些学者的研究面毕竟是有限的 , 如果书评的内容超越他的研究领域做那些力不从心的评论 , 未免会使评论质量大受影响,真理越过雷池一步可能成为谬误。恕我坦言,我很担心那些各门学科都加以评论的博学“书评家”的文章质量。名为博士其实不“博”、博导既不“博”也不“导”的情况,并不少见。 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各行各业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到书评队伍中来。当然扩大群众性的书评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谈到书评队伍的扩大 , 我以为报刊编辑尤其需要扩大结识书评作者的队伍 , 因为书评的发表及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素质。此外,随着网网络化评论的迅速发展,急需将某些网民情绪化的评论引入健康的评论渠道。正如杨玉圣所说:“网络为学术讨论的大众化即网民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条件。”“与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相比,网上论坛卷入读书奖这样的严肃话题的学术讨论,已经在事实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崭新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第三 , 书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的书评质量,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质量欠佳。商业广告性书评往往多于纯学术性书评;非专业书评多于学术性书评。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关系户书评。为了提高书评质量需要扩大学术性书评、专门家书评和非关系户书评、非“人情 " 书评。应当提倡由报刊编辑定期遴选书评人进行书评的方式,同时规定必要的监督机制 , 这样有利于避免关系户书评和“人情”书评的弊端。 第四,书评氛围应当改善。除了数量、质量和队伍三个问题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一种良好的书评氛围。我以为要形成一个健康的和生动活泼的书评气氛,应该提倡书评要有利于学术争鸣与学术繁荣 ; 有利于学术及书评队伍的团结和壮大 ; 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书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朋友之间平等交谈的融洽气氛;作者、评者和编者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和实事求是的气氛;学术同行之间与人为善、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自由研讨气氛。在学术研究和书评中,切忌揪辫子、打棍子、扣帽子的与人为敌的大批判气氛;切忌以势压人、以学术和理论权威自居的学霸作风;切忌以人划线或阿谀奉承、借机吹捧或打击报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不良学风。而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的书评不是坚持实事求是,而是根据什么风向、或什么框子来限制书评的话,有可能使真正有价值的书评不能见之于公众,而那些人云亦云、不痛不痒的或不实事求是的书评可以整版地刊登。 为了培育良好的书评氛围,除了作者队伍和书评队伍的学术道德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这里有一个编辑部和编辑把关问题 , 例如抄袭剽窃现象出现在某些出版社或杂志社的书刊上 , 出版社和杂志社负有什么重任呢 ? 现在有些文章出现校对错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是否全都是作者的责任呢 ? 过去的论著至少要经作者两校,有的甚至应作者的要求三校,现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多数情况下只给看一次校样有时甚至不给看校样,编辑只管校对作者的原稿,至于原稿中的引文则“文责自负”,难道某些重要的引文责任编辑不需在必要时查对一下吗? 笔者高兴地注意到《世界历史》、《历史研究》等七家历史学学术刊物编辑部在 1999 年 12 月 7 日发表关于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其中有一条规定:“将在 2000 年内发布统一的历史学论文和刊载出版的技术规范,届时七刊物编辑部将提出统一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笔者不知论文是否包括书评、学术动态、新书介绍这些文章,恐怕还是用“文章”两字取代“论文”为妥。再者应对编辑规范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给作者看清样几篇,编辑对于某些校对等技术问题负有何等责任? 笔者注意到《世界历史》 1999 年第 4 期发表读者来信,强调“引文要准确 学术要严肃”,这无疑是正确的,并引起了笔者的高度重视,在今后撰文时应努力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但是笔者注意到该杂志编辑部本身对于该期的编辑校对上似乎也不大“准确“、“严肃”,因为该期目录页上就有明显的疏漏。例如在新书架栏目内“( 111 )《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 12 )《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简介”,其中( 111 )和( 12 )的页码正好颠倒,笔者确信这绝非作者的疏漏而是编辑的不精心所致。再说这两篇文章每篇不及 1/3 页,实际上起补白作用,而编辑在字体排版上与其他论文没有区别,很容易造成误导。 目前一些报刊和出版部门炒作包装之风太盛,毒害学术空气,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目前较普遍地存在一个奇怪的情况,即存在对于伪劣产品和制伪、制假作者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好像揭露了这类丑恶现象连同该单位和所在地也连带变成丑恶场所似的。显然如果不对这种不正当的保护加以制止和揭露,对保护不正当行为的领导不加以严肃查处,学术打假很可能是走走过场而已。 写于 1998 年 6 月 28 日,修改于 2000 年 9 月 18 日 注释 黄安年为杨玉圣著:《美国历史散论》 所作的序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 第 9 页。 杨玉圣著:《美国历史散论》序。第 388-389 页。 最初发表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总 52-53 期, 1991 年 11 月。收录在《美国历史散论》第 26-43 页。 《美国历史散论》, 1994 年。 《歪曲和指责,无益于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 ---- 评杨玉圣同志〈读美国史纲〉(三)》《兰州学刊》 1990 年第 3 期。 请参见黄安年:《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载中华读书网编:《学术权力与民主 ---- “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鹭江出版社, 2000 年。 惟有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文章例外,是出于对提高普通教育的教材质量的关注和广大中学教师的困惑而写的,其中一篇《 20 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发表在《历史教学》 1994 年第 11 , 12 期,另一篇《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 例质疑引发的思考》,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年第 7 , 8 , 9 期上。这两篇文章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认同,但是却得罪了教材编写部门的某些人。人教社历史室的某些人化名任史实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 年第 3 期上发表文章《评黄安年先生〈评人教社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下册)新教材〉一文 --- 也谈“ -130 例”质疑引发的思考》,指责我不了解国情、不了解中学实际、把大学学术观点下载到中学等,并且给我扣上有什么“倾向”帽子。 见黄安年:《读黄绍湘新著 美国史纲 (1492-1823) ---- 兼谈美国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 , 《世界历史》, 1998 年第 2 期。 见黄绍湘:《尊重历史实际,为提高学术水平而奋斗 ---- 评黄安年 读黄绍湘新著 美国史纲 (1492-1823) 》 , 《世界历史》, 1997 年第 3 期。 杨玉圣著:《学术批评丛稿》自序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引自杨玉圣著:《学术批评丛稿》,第 62 页。 见《学术批评丛稿》第 160-165 页。 《学术苦旅的足迹 ---- 兼评〈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84 页。 《学术批评丛稿》,第 194 页。 《学术批评丛稿》,第 261 页。 《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07 页。 《中国人的新发展观 ---- 评〈现代化新论〉》,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66 页。 《历史研究与与理论创新 ---- 罗荣渠先生的学术道路》,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99 页。 《在求索中创新》,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311 页。 《美丽的遗憾 - 忆罗荣渠先生》,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336 页。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 现况与挑战》,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7 、 10 、 11-12 页。 《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 ---- 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3-27 页。 《学术批评的精神》,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59 页。 《批评式书评与学风建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77 页。 《学术书评与世界史学科建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86 页。 何祚庥主编 : 《伪科学曝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年,第 347-348 页。 《“博士论文”与“文抄公” ---- 一种值得注意的非学术现象》,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97 页。 《再谈“博士论文”与“文抄公” ---- 一个不能不面对的沉重话题》,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01 、 102 页。 《学者的自律及其他》,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09 页。 同上,第 110 页。 《遏制剽窃新举措》,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17 页。 伍铁平 : 《切盼 21 世纪我国语言学界学风良好》,《外语与翻译》 ,1998 年第 1 期。 《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学术权力与民主 ---- ‘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第 87-88 页。 《世界历史》 2000 年第 1 期。 (原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周有光学术老人《朝闻道集》实话实说精神
黄安年 2010-12-19 10:51
赞周有光学术老人《朝闻道集》实话实说精神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19 日发布 当今学术界、人文社科界、教育界实话实说的并不多见,空话、大话、假话、套话、阿谀奉承的话、顺竿爬的话、抬轿子的话、拍马屁的话屡见不鲜。一个正直的学者可以不说话 , 但是切忌说假话,说那些不实事求是的话,每个人有自由说话的权利,但是没有说假话的义务。实话实说真正做到实在不容易, 105 岁的周有光学术老人做到了,值得我们这些百岁以下的所有人好好反思。最近周有光老人荣获 智慧东方 2010 中华文化人物奖与 《朝闻道集》 这本书的出版不无关系,据透露他今年还将获得 2010 年最佳魅力人物, 2010 年十佳图书奖,而奖项的获得均和《朝闻道集》这本书有关。 我们的媒体在进步 , 给《朝闻道集》颁奖就是舆论进步的表现。记得笔者约十个月前在博客上发布周有光著《朝闻道集》提要 (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6 日发布)(见下文摘要)。那时坊间传闻《朝闻道集》受禁,是否确切,难以证实,但是对这部书的宣扬力度却是降低到最小程度 , 这反倒给这部书做了广告,要看个究竟。笔者介绍这部书时没有受到干扰,说明禁说存疑,否则有被删的遭遇。周有光老人在接受 2010 年中华文化人物奖时说 , 这本书的盗版书很多 , 恐怕与正版不畅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 周有光著《朝闻道集》提要 ( 一 )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6 日发布 105 岁的著名文化老人周有光《朝闻道集》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文化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周有光老人很可能是迄今还健在的年龄最长学术老人的最近杂文著作面世,唯其如此 , 这位自清光绪年代以来历经一个世纪沧桑的老人的直言很值得我们重视。这是一位无所顾忌讲真话的百岁老人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对于每个公民如此 , 对于百岁老人更该如此 , 这是我们敬老、尊老的具体表现。 所附照片等(一) 26 幅 , (二) 20 幅是从该书中翻拍的 , 以飨读者。另附网上两篇报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7609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文重发: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黄安年 2010-9-28 09:53
旧文重发 :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8 日发布 近十年前的 2001 年,笔者在《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发表了《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一文,学术批评网和学术交流网先后发布,并加按语提到中央主管教育工作领导讲话说 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高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乱收费和行贿受贿问题,防止和纠正少数教师剽窃他人学术、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奖励、职称和学位评定中的弄虚作假问题,坚决维护高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2008 年 1 月 27 日这篇文章在黄安年的博客上发布。 今天旧文重发时我们看到 少数教师剽窃他人学术、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奖励、职称和学位评定中的弄虚作假问题 等丑恶现象有增无减。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文章提到的四种精神 : 笔者认为,开展学术书评,需要有求索真理的精神、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平等的精神和学术公正的精神。 求索真理的精神就是要在学术上做到实事求是,在学术评论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依据。实事求是是我们经常挂在口边念念不忘的思想路线,但时下言行不一几乎处处可见,大话、空话、套话、一言堂话、甚至假话满天飞的现象,在学术界并不少见。学术是非评价不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唯一标准,而掺杂各种非学术因素,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在一个高喊实事求是的社会里,不实事求是者得意、实事求是者吃亏的现象,使人们哭笑不得。笔者前些日子在美国期间偶尔从网上看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文献专业的网页上看到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名言赫然网上,成了座右铭,胡适先生的一系列名言也在网上显著位置可见。这样的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显然是需要魄力,也要冒风险的,因为它将引起人们对胡适先生的再评价,这不是一件坏事,而在某些人看来这一定是错误思潮的沉渣泛起了。笔者以为,学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既有学术论著作者的求索真理精神,同时也需要有学术评论家的求真求实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术自由的精神,指的是需要在学术领域中开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自由讨论,要力求排除学术评论中非学术因素,不断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学术无禁区,宣传守纪律,这是不言自明的。要求没有丝毫约束的纯学术自由,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术讨论,不可能从根本上离开政治功能和社会效益,但学术不是也不绝等于政治,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文革中的棍子和文革大批判遗风给学术界带来的浩劫和对批判名声的败坏,迄今仍令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无怪呼当有人领衔来批判错误思潮并被列为社科九五规划等重点项目选题时,很快使人联想到这些人又将在大批判中立新功了。笔者在《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中已经就学术问题政治化因素发表了见解,这里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不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不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学术平等,指的是你有学术批评的自由权利,我也相应拥有学术反批评的自由权利。尤其是报刊出版部门不能只发表学术批评文章,而以各种形式压制反批评的文章。批评者不能以势压人,以权威自居。在学术上人人平等,没有学术权威和小人物之间的高低之分,不以职务、职称、学衔论学术见解之长短。但有些评论文章中我们还随时可见封某些人以著名学者之类的桂冠。这实际上是在学术上的不平等现象的隐性表现。我们看到像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这样的著名刊物在发表文章时根本不署作者的职称、职务和学衔,而只刊登作者的单位,这是一种学术平等的具体表现。因为学术评论的不是职称、职务、学衔和知名度而是学术本身,而学术平等是正常的学术评论的基本要素之一。 学术公正,这里指的是学术公正的法律保护,例如保护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应当保护正常的学术批评活动,而不能允许学术上的诈骗行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学术问题的争议只能通过学术讨论,争鸣终究会越争越明,学术问题不应诉诸司法裁决,诉诸司法裁决来解决学术问题,只能把问题复杂化而使某些人把水搅浑,判断学术是非无疑是司法部门无力承担也承担不好的难题。在司法诉讼下,往往学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而非学术因素上升为主要地位,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往往变成了双方权和势的较量,从而既无助于学术问题的解决,又有背于法律公正的尊严。至于有人利用权势企图通过司法诉讼来掩饰其在学术上的欺诈恶行,这是特别值得那些执法人员警惕的。 在学术问题上没有裁判员,这一点应当特别小心。现在因为揭露学术上的欺诈行为而反遭司法诉讼的例子不是一个,《丛稿》中赞扬的伍铁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虽然恶人先告状最终没有得逞,但是给伍先生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伤害是明显的。 附文 《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 黄安年文 发表 : 《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7 日发布 本文原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第 143-149 页。学术批评网 2001 年 3 月 19 日发表 , 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4 月 22 日发布,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 《学术批评丛稿》;杨玉圣; 实事求是精神; 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丛稿》是青年学者杨玉圣同志的一部兼有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的论文集,文集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健康的学术批评,需要有求索真理、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和学术公正的精神。当前中国的学术书评数量上亟待充实、书评队伍需要扩大、书评质量有待提高、书 G256.4;K09 A 0583-0214(2001)---143--07 1994 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玉圣先生的《美国历史散论》,四年后又出版了他的《学术批评丛稿》。这两本学术论集兼有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尤其是后一本着重于学术评论,两本书都贯穿了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学术事业发展的基石在于探索求实,学术批评的精髓在于唯实,学术工作者的基本德行和良知在于尊重史实、维护史实,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和违心的话。杨玉圣先生的许多学术评论文章体现的正是这种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我们的学术批评正需要多一些实话实说、多一些实事求是、多一些求索真理。 一 我在《美国历史散论》序中,有一段就其书评部分而发的议论 : 在国外,书评已经成为发展和繁荣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以《美国历史杂志》为例 , 每期发表的书评都在 150 篇左右。在我国 , 书评工作并没有得到史学界及国际问题研究界应有的重视。热心书评的学者并不多。书评被认为是得罪人的工作,甚至不被看作是学术论文,不被视为衡量学术水准的依据。在发表的书评中,真正有质量的还不很多,有的评论则多溢美之词,个别的几乎失真,达不到真正发展和繁荣学术的目的。杨玉圣的一部分文章是书评,他力图在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自己的一得之见,实事求是,即好处说好,也不讳缺失。 围绕《沉重的思考》一文的发表 , 曾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 在美国史研究界引起了反响 , 因为这篇文章对学术领域中某些不良倾向作了曝光性的批评式评论 , 这是很不容易的。以愚之见,只要是与人为善,持之以故,就可以明辨是非,端正学风,从而有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散论》正文集结 35 篇文章和书评全部涉及美国史和美国学领域的内容。杨玉圣在他的后记中坦言国内美国学评论现状存在着四忧 ( 不少人对书评尚缺乏应有的尊重 ; 认真写书评的人尚嫌不多 ; 写书评容易得罪人 ; 美国学评论的园地太少 ), 他说 : 若想在学术圈里作个恶人或者歹人,搞书评很可能是最有把握的了。 三十而立的杨玉圣何以被个别人看作恶人或者歹人?这大概与他在书评中的实话实说相关。 《沉重的思考 - 评 移民与近代美国 》 一文发表于 1991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国史学界最早揭露某位学者著作中大规模抄袭、剽窃行为的长文。该书抄袭了南开大学某教授的论著 10 多处,却居然还请这位教授为他的著作作序,可见何等地肆无忌惮。杨评指出:《移民与近代美国》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它大规模的抄袭、剽窃行为,骇人听闻。如果视作 40 多年来中国美国史学界的最大丑闻,恐非过甚其辞。这本书及其所反映的学术界泛起的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不能不引起严重关注的。对史学著作的评论,亟待加强,并应认真提高到严肃的学术水准。好书要评,坏书更应评。像《移民与近代美国》这种不道德的非法侵权行为,应通过正常的评论加以监督,并及时、有针对性地予以澄清。只有这样,才能扬是抑非;只有这样,弄虚作假者才能曝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本来已够艰难的史学研究健康开展。 但是抄袭者不因学术上的劣行被曝光而有所收敛,反而散布流言蜚语。有的同行则以为内部教育了事,不主张公开曝光,个别的则把杨当成闹地震的专家。现在事情过了快 10 年,是非曲直已经分明,某些剽窃和抄袭者已经不敢那么明目张胆,而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保护行为也需考虑到可能承担的严重后果而有所收敛,有的曾经犯过这类错误的学者已开始吸取教训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些积极成效还得感谢当初勇于曝光的恶人或者歹人。然而,迄今抄袭剽窃之风仍未刹住,打假依然任重而道远。 《美国历史散论》一书中还收录了《从 美国史纲 谈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和《关于 美国史纲 的评论问题》两篇文章。前者发表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9 年第 2-3 期上。该文对于一位享有盛誉的美国史权威的著作提出了心平气和的商榷意见,迄今看来所持的观点和例证言之有据,合情合理。 然而就是他的这篇和其他几篇有关评论《美国史纲》的文章却激怒了人们原来十分尊敬的这位权威,招致她及其家人的强烈抨击,著文指责杨文以粗俗的语言进行全面的非难、嘲讽、指责、歪曲,向倡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作者进行挑衅,是在直接抵制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适合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的自白,也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美国史研究领域的一种巧妙的具体反映。并说杨有媚外思想,有在中国美国史学界内部制造人为的莫须有的矛盾之嫌 等等,显然这位权威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了 , 给杨扣上一些莫须有的政治帽子。 为了答复这些无理指责,才有《关于 美国史纲 的评论问题》一文的发表。文章用史实说明了那位权威的指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同时也使细心的人们通过比较能够清楚看到这位权威对别人言必称马列,而自己对待学术批评却那么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笔者以为学术问题只能通过平等的学术讨论来解决,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是于事无补的,学术问题更不能通过告状等行政干预方法来以势压人,那样只能把学术问题复杂化。 笔者所写学术评论文章很少,一来自己水平有限,深感力不从心;二来感到评论文章众口难调,容易得罪人,既然惹不起总该躲得起。笔者所写的评论文章大都是应作者之邀而评的 。 本以为这应该是很保险的,然而事实却不然。令人十分寒心的事终于发生,我的一篇评论文章居然招来许多的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这位权威,在 1987 年主动邀我为她的《美国史纲》写评论文章,虽然我一再表示难以胜任,但在她一再坚持之下,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我力求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写作并小心翼翼地评论权威的《史纲》,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翻看发表在《世界历史》 1988 年第 2 期的这篇书评,可以清晰地看出笔者的评论完全是善意的、出于推动学术事业发展的公心。 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事隔九年后 , 这位权威会在同一刊物上发表经过精心准备的对我的评论的反批评文章。 该杂志应权威要求特别在刊出时说明本文应作者要求,来稿照登,未加删改。这篇未加删改的文章在开场白中故意避而不谈我的那篇评论文章是应她本人一再要求而写这一基本事实,却说什么:物换星移,已九个年头;我之所以保持沉默,是考虑到在国内长期学术禁锢之后,需要有宽容的气氛;况且,学术问题的是非曲直也需要时间来检验。这明白无误地表示她发表文章的时机是精心选择的,她以为那时的时机不到,而现在时机已到。她在文章中十分不满我对《史纲》相比她的《美国早期发展史》一书重要修改达 100 多处的评论,认为是往少里说了,是贬低了她的努力,指责这样的评论是对作者、读者和学术交流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说不到她满意的程度就不高兴,以后谁还敢再评论她的大作呢?连她自己选中的评论者都会在不知什么时候给人来一刀,怎不令人心寒?) 文章说什么我的关于多样性统一是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简要概括的见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扭曲,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而她在文章中的不扭曲的见解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更完整的概括,其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世界历史过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等等(她的概括表述用三个分号来表示共 100 字,另外两个分号里分别叙述统一性和多样性,并没有说明这些话出自马克思的哪些文章,从而使人们搞不清楚此话是她讲的还是马克思所讲的。我引的马克思原话倒成了理论的扭曲,而她讲的类似意思的话既非概述又非马克思原话则成了正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章还将我的关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倒退,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级阶段的发展的见解扣上了什么陷入了唯生产力论的窠臼。 (对于唯生产力论之说,人们在文革中是十分耳熟的,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了?)如果人们认真地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对照邓小平理论和我们党的十五大文件,该怎样来检验她的立论呢?如果非要给人戴帽子的话,那么其见解又该戴顶什么帽子合适呢?当然我申明坚决反对将任何形式的帽子用在学术讨论中,应该有一是一,有一不夸张为二、三,才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态度。 二 我本以为,既然杨玉圣已经认识到写书评容易得罪人 , 以后该可以安分一点了,正可以集中精力于他的中国美国学和美国史研究了,他也意识到确实由于书评而得罪了人,在某些人眼里他甚至成了真的恶人,有时听人说起来那个杨玉圣!真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 而且,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职称评定中,书评被看成和专著、专门论文不属于一个档次的成果,在学术职称提升时很少予以考虑,他自然也会吃亏的。这些教训难道他不要汲取吗?谁知他居然对学术批评情有独钟,这几年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不肯改悔,他的学术评论领域居然从美国史和美国学扩大到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从学术性评论扩大到对学术研究工作的点评以至学术打假,因而自然也可能会得罪更多的人了。 辽宁大学出版社于 1998 年 6 月出版的杨玉圣的《学术批评丛稿》一书 , 集结了他的 50 多篇评论文章,主要是近几年的评论新作。和《散论》相比 , 《丛稿》通篇基本上是实话实说式评论 , 而且更加充满着火药味和惹事生非、得罪人之举。《丛稿》中的一些文章我已在《中华读书报》和有关学术刊物上拜读过 , 有的评论文章引来的指责也耳闻目睹,现在通读了他的《丛稿》 , 我不得为他的为求真坦言、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所折服。我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那些直笔的史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想起容国团的名言人生几回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更难。从道理上说 , 谁都认同学术批评需要有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 , 因为没有这种精神就谈不上有真正的学术批评和学术繁荣 , 但从现状来看 , 甘愿接连不断地冒无畏风险的评论者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实话实说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但要在实践中贯彻这种精神绝非易事。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这种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的无畏精神。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投身于健康书评的洪流之中,在洗刷学术书评的污泥浊水过程中纯净我们的学术和学术书评事业。杨玉圣《丛稿》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 杨玉圣在《丛稿》自序中写道 : 在这些文章中,有一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即企图独立言行,实话实说。他敬佩鲁迅先生压不弯的脊梁精神,敬佩巴金先生说真话的勇气。他有感而发道:路,既然选择了,哪怕再曲折、再艰难,也应该坚持走下去;即使摔跤,甚至栽了跟头,也要爬起来,继续跋涉。 我以为 , 在前面不妨再加上一句话 : 路本来是没有的,路是要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伍杰先生曾倡导批评性书评要有十不怕精神,即不怕得罪人、不怕挨骂、不怕孤立、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得不偿失、不怕困难、不怕吃亏、不怕落埋冤、不怕打官司、不怕别人给戴帽子。 而杨玉圣的《丛稿》所体现的就是这种精神。 我以为,在学术界像杨玉圣这样的评论者的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实事求是、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尽管他的书评中的某些学术观点,我并不都认同,某些措辞也值得商榷,某些例证可能还会引起相悖的议论 , 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 因为他不是学术裁判员而是学术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在我们学术界要多一些像杨玉圣那样的求索真理、实话实说、纯洁学术空气的排头兵,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后来人。 在《丛稿》有关美国史、美国学的一组评论文章中 , 杨玉圣对台湾李本京、于子桥教授著的《中国大陆美国研究现况与分析》中的不实之处和以意识形态划线提出了批评意见 , 文中还以近四页的篇幅列出了正误比较表。 在评论张友伦教授《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一文时,又直言该文中的不足,并且鲜明地提出了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的主张:应从纯学术建设的基点出发,将有关的学术现象和对象加以历史的考察 , 无论是人、书、事或其他方方面面,均应力求戒除感情因素、人际关系或其他功利企图的干扰。学术史虽以学术为取向,但也不排除抑恶扬善的道德立场。对学术历程的曲折甚至个别人的不道德行径遮遮掩掩或视而不见,同样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对已经出现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甚至连博士学位论文也存在此类丑闻的现象,应当理直气壮地加以排拒。 在《美国史研究:回顾与思考》一文中 , 提出要旗帜鲜明地抵拒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坚决根治学术中的腐败现象。目前最要紧的是应大张旗鼓地反对抄袭剽窃、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假冒伪劣等丑恶现象;开展学术质量万里行活动,学术打假,净化学坛;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培植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唤回学术的良心和尊严、严谨的学风和文风;提倡和扶植严肃的学术书评,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尽量减少非学术因素干扰;应严格区分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学术研究与对策报告的不同。学术研究无禁区 , 应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一文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书籍在中国传播的评估,文章认学术评论、研究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美国书籍在中国传播的一大障碍性因素。真正的好书未必能够广而告之甚至胎死腹中 , 而一些不怎么样甚至乌七八糟的书却大行其道。 围绕已故罗荣渠教授学术思想的六篇评论文章 , 集中赞颂了罗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研究中的探索求实精神,称罗荣渠先生不愧是一个思想敏锐的先锋,同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赞扬罗先生的《现代化新论》洋溢着作者的创新意识 , 不落传统和西方的窠臼,力图融理论、历史和现实研究于一体,为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实实在在地打开了广阔的新天地。 文章系统阐述了罗先生一生苦苦求索、勇于创新的学术道路,赞扬他一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他从不闭门造车,而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他一贯主张独立思考 , 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勇于坚持真理,独树一帜。 实事求是,思想解放 ; 在上下求索中不断创新。这是罗先生留给我们的又一最可珍贵视的精神遗产。 正是他 , 靠不疲倦的思想和跋涉、顽强的求索与创新 , 为我们留下了《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等开山之作。 在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论文章中,杨玉圣大声疾呼学风文风建设问题则是今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命运悠关的关键的关键。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界已经出现了许多令人极堪忧虑的非学术现象,如低水平重复、泡沫学术、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等。某些高校优秀教师、业务骨干、学术新秀一再出现抄袭剽窃丑闻,更是难以洗刷、不可原谅的学界之耻。 在《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一文中,他归纳当前学术失范现象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缺乏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缺乏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难以与国际学术接轨、低水平重复与学术泡沫化、学术道德败坏。 他的好几篇文章是专门讨论学术打假的。《学术批评的精神》高度赞扬了伍铁平教授在《语言和文化评论集》中所表现的勇于学术批评的精神,文章说:他完全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的纯学问,那样的话,他至少不会招来额外的是非或者惹起莫名其妙的官司。可是,这位这位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语言学家,偏偏不。在很多好好先生热衷于表扬与自我表扬之际,他义无反顾地拿起了学术批评这把手术刀,无情地解剖和透析,不妥协地抗争与呐喊。应该说,面对伍铁平,面对这部学术批评集,面对学术批评的精神,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中的许多人应当感到羞愧。 杨玉圣和语言学界的正义学者支持伍铁平先生在语言学界批评徐德江、申小龙的打假行为无疑起到了以正压邪的作用,同时也鼓舞了学术界的打假斗争。 在《批评式书评与学风建设》一文中,他说:在当今的中国学术界,关于学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大约无论如何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可是,直面现实,我们依然不能乐观。因为真正写严肃书评的人并不多,不少所谓的书评或者无关痛痒,或者肉麻兮兮,或者贫嘴无聊。写书评容易得罪人,费力不讨好。还有,书评写了,尚须过关斩将(人情关、编辑关等等),特别是批评式书评,要想顺利发表,一向难乎其难。 24] 在一篇有关世界史学术评论文章中,他说事实上,至少在我国的世界史研究界,老虎屁股的确是摸不得,那些大人物、名人照样压人、照样欺人。 这些中肯的评论迄今仍有其现实针对性。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中 , 有一段有关时今学风问题的深刻描述 : 学风和动机明显受制于社会时尚。正常搞科研,要出成果,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动荡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一些人投机取巧,编造数据,提出无根据的怪诞论点,东抄西凑也能使论文正常发表,也能申请国家基金,也能获得各种名义的公开奖励,也能因此时来运转:升官、发财。 何先生谈的是自然科学 , 但在社会科学界的情况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时下 , 在一些学术研究领域浮夸不实之风、阿谀奉承之风相当盛行。例如某史学界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充满吹捧某学者胸中自有一部世界史等廉价的溢美之词,某全国性大报发表文章吹捧某些向高层领导讲授中外历史专题讲座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论文的典范,不是实事求是地给予科学评价。 《丛稿》中有几篇是专门抨击目前博士论文中的抄袭丑闻以及防范对策的。评论尖锐地指出现在的出版社,生杀予夺,当然有出书的自主权,但总不应该推出抄袭剽窃之作罢?再就有关的大学或研究生院来讲,博士帽子总不至于泛滥到非要戴到某些假冒伪劣之作的头上不可的地步罢?还有,人们也不能不纳闷,某些博导是如何脚踏实地地传道、授业、解惑的呢?当然,更叫人不解的是,某些博士候选人又为何非要把文抄公的帽子也要戴到自己的头上不可呢?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杨达洲研究员曾不止一次对笔者谈及他的有关美国教育论述是怎样被一位社科院世界史所撰写美国史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所抄袭的,而抄袭者在北京某高校的代培指导教师却为抄袭者说情,博士导师则声称自己不了解情况,以示没有自己的责任。更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位说情者(优秀中共党员)居然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没有博士导师授予权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火速跳入该系另一个有博士授予权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一举取得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总算过了把博导瘾,而本来是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生指导工作的近四十年同窗教授却惨兮兮、活生生地被剥夺了本该到手的博导资格权。 杨玉圣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博士论文抄袭案具体处理时,不是不忍心下手,就是有人伸手相阻,特别是具体主事人往往受到接踵而至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更有的人采取无原则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丑不可外扬,因而,不但手软,而且心怯。还有的甚至为剽窃者张目,找出这样那样的歪理,而且振振有辞,不以为耻。难道负责指导、培养博士生从事论文写作的博士生导师就没有重要的责任吗? 在评论学术假冒伪劣产品借助于学术权力的滥用时,杨指出:应该承认,你有你的理,他有他的权,至少是学界假冒伪劣现象不能遏制、反倒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抄袭剽窃者本身即是实权派(如某著名大学副校长),自不在话下;有的抄袭剽窃者虽非实权派,但他背后却往往有背景,即使人赃俱获,也束手无策。现实情况是:即使是抄袭剽窃,但博士帽照戴,教授照当,博导照做,做起领导来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杨玉圣还批评了对于抄袭剽窃现象采取和事佬的办事原则:有的人本身是被抄袭剽窃者即受害人,但也无原则地当和事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某些人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提供了屏障。 对于像抄袭剽窃这样的学术公害,除非同流合污者,人们在内心深处可能大都深痛恶绝之。但是具体到某一剽窃问题上,恐怕就不尽然了。比如,找各种各样的不成其为理由的理由或借口或人情或权力关系,为剽窃者的事发东窗加以辩解或推托,因而,当事人(剽窃者)依然如故,照样当教授、当领导等等,以至遗患无穷。究其原因,恐怕首要之一就在于有关机构、有关主管部门或领导无原则的和事佬办事原则。 这些入木三分的评论表明,在铲除抄袭剽窃现象方面,实际上不只是抄袭剽窃者本人,还有有形无形保护这类腐败现象的关系网存在。如果不揭露和清楚这些非学术因素和关系网,大概是难以清除抄袭剽窃现象的。这种抄袭剽窃现象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上容易快速下载复制、各种学术信息的加速增长、学术信息管理未能有效规范和资源共享,以至不能及时发现抄袭剽窃现象,甚至可能出现有增无减的局面。 《丛稿》还就学术规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启迪的见解,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三 笔者认为,开展学术书评,需要有求索真理的精神、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平等的精神和学术公正的精神。求索真理的精神就是要在学术上做到实事求是,在学术评论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依据。实事求是是我们经常挂在口边念念不忘的思想路线,但时下言行不一几乎处处可见,大话、空话、套话、一言堂话、甚至假话满天飞的现象,在学术界并不少见。学术是非评价不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唯一标准,而掺杂各种非学术因素,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在一个高喊实事求是的社会里,不实事求是者得意、实事求是者吃亏的现象,使人们哭笑不得。笔者前些日子在美国期间偶尔从网上看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文献专业的网页上看到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名言赫然网上,成了座右铭,胡适先生的一系列名言也在网上显著位置可见。这样的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显然是需要魄力,也要冒风险的,因为它将引起人们对胡适先生的再评价,这不是一件坏事,而在某些人看来这一定是错误思潮的沉渣泛起了。笔者以为,学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既有学术论著作者的求索真理精神,同时也需要有学术评论家的求真求实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术自由的精神,指的是需要在学术领域中开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自由讨论,要力求排除学术评论中非学术因素,不断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学术无禁区,宣传守纪律,这是不言自明的。要求没有丝毫约束的纯学术自由,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术讨论,不可能从根本上离开政治功能和社会效益,但学术不是也不绝等于政治,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文革中的棍子和文革大批判遗风给学术界带来的浩劫和对批判名声的败坏,迄今仍令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无怪呼当有人领衔来批判错误思潮并被列为社科九五规划等重点项目选题时,很快使人联想到这些人又将在大批判中立新功了。笔者在《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中已经就学术问题政治化因素发表了见解,这里不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不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不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学术平等,指的是你有学术批评的自由权利,我也相应拥有学术反批评的自由权利。尤其是报刊出版部门不能只发表学术批评文章,而以各种形式压制反批评的文章。批评者不能以势压人,以权威自居。在学术上人人平等,没有学术权威和小人物之间的高低之分,不以职务、职称、学衔论学术见解之长短。但有些评论文章中我们还随时可见封某些人以著名学者之类的桂冠。这实际上是在学术上的不平等现象的隐性表现。我们看到像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这样的著名刊物在发表文章时根本不署作者的职称、职务和学衔,而只刊登作者的单位,这是一种学术平等的具体表现。因为学术评论的不是职称、职务、学衔和知名度而是学术本身,而学术平等是正常的学术评论的基本要素之一。 学术公正,这里指的是学术公正的法律保护,例如保护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应当保护正常的学术批评活动,而不能允许学术上的诈骗行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学术问题的争议只能通过学术讨论,争鸣终究会越争越明,学术问题不应诉诸司法裁决,诉诸司法裁决来解决学术问题,只能把问题复杂化而使某些人把水搅浑,判断学术是非无疑是司法部门无力承担也承担不好的难题。在司法诉讼下,往往学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而非学术因素上升为主要地位,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往往变成了双方权和势的较量,从而既无助于学术问题的解决,又有背于法律公正的尊严。至于有人利用权势企图通过司法诉讼来掩饰其在学术上的欺诈恶行,这是特别值得那些执法人员警惕的。 在学术问题上没有裁判员,这一点应当特别小心。现在因为揭露学术上的欺诈行为而反遭司法诉讼的例子不是一个,《丛稿》中赞扬的伍铁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虽然恶人先告状最终没有得逞,但是给伍先生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伤害是明显的。 笔者以为,开展好学术书评,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精神以外 , 还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以下几点 : 第一,评数量亟待充实。和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相比,我们的书评数量亟待增加。这里不妨把美国权威的《美国历史杂志》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和我国有影响的《世界历史》和《美国研究》作一比较 , 可见其差距之大。 据我对于 1992 年秋季号至 1999 年冬季号共 30 期《美国历史杂志》 ( 每年 4 期 ) 统计 , 发表的文章共 357 篇 , 书评 ( 含少量展评、影评和研究评论 ) 共 5120 篇,平均每期文章 11.9 篇 , 评论 171 篇 , 评论为文章的 14.3 倍。这充分显示《美国历史杂志》中的评论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美国研究》的同期统计 ( 每年 4 期 ), 共发表文章 234 篇 , 书评和综述共 82 篇 , 平均每期文章 7.8 篇 , 评论和综述为 2.7 篇 , 后者为文章的 37.5% 。《世界历史》从 1992 年第 4 期到 1999 年底 ( 双月刊 ) 统计 , 共发表文章 646 篇 , 书评和综述、新书介绍等共 199 篇 ,45 期平均每期文章 14.4 篇 , 评论和综述、新书介绍等 4.4 篇 , 后者是前者的 31% 。据伍铁平教授提供的材料 , 世界著名的汉学杂志《华裔学志》几乎每期都有 2/3 的篇幅发表书评。 显然评论在国内学术杂志中占有的地位是微乎其微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学术思想的活跃和学术事业的繁荣。我以为国内的报刊杂志固然需要注重学术书评的精品,但是没有相当的数量,谈何精品?大大充实书评的板块、栏目及书评的数量是强化书评力度的当务之急。 第二,书评队伍需要扩大。和书评数量相联系的是书评队伍需要扩大。整个说来书评队伍基本上集中在书评爱好者身身上,目前看来 , 基本上没有形成群众性的书评队伍和相应的专家书评队伍。除了特约书评者和个别专家书评外,在报刊杂志上经常看到的老面孔还只限于一些书评爱好者的圈子内,这种老面孔在某些刊物中尤其明显,似乎离开了这些常委,刊物就转不动了似的,老面孔有新套套还好说,遗憾的是往往老调重弹的多。 书评的质量和书评队伍的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 书评队伍的局限无疑影响到书评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的书评者本身是专门研究领域的学者 , 但这些学者的研究面毕竟是有限的 , 如果书评的内容超越他的研究领域做那些力不从心的评论 , 未免会使评论质量大受影响,真理越过雷池一步可能成为谬误。恕我坦言,我很担心那些各门学科都加以评论的博学书评家的文章质量。名为博士其实不博、博导既不博也不导的情况,并不少见。 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各行各业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到书评队伍中来。当然扩大群众性的书评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谈到书评队伍的扩大 , 我以为报刊编辑尤其需要扩大结识书评作者的队伍 , 因为书评的发表及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素质。此外,随着网网络化评论的迅速发展,急需将某些网民情绪化的评论引入健康的评论渠道。正如杨玉圣所说:网络为学术讨论的大众化即网民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条件。与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相比,网上论坛卷入读书奖这样的严肃话题的学术讨论,已经在事实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崭新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第三 , 书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的书评质量,虽然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质量欠佳。商业广告性书评往往多于纯学术性书评;非专业书评多于学术性书评。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关系户书评。为了提高书评质量需要扩大学术性书评、专门家书评和非关系户书评、非人情 书评。应当提倡由报刊编辑定期遴选书评人进行书评的方式,同时规定必要的监督机制 , 这样有利于避免关系户书评和人情书评的弊端。 第四,书评氛围应当改善。除了数量、质量和队伍三个问题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一种良好的书评氛围。我以为要形成一个健康的和生动活泼的书评气氛,应该提倡书评要有利于学术争鸣与学术繁荣 ; 有利于学术及书评队伍的团结和壮大 ; 有利于图书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通过书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朋友之间平等交谈的融洽气氛;作者、评者和编者之间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和实事求是的气氛;学术同行之间与人为善、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自由研讨气氛。在学术研究和书评中,切忌揪辫子、打棍子、扣帽子的与人为敌的大批判气氛;切忌以势压人、以学术和理论权威自居的学霸作风;切忌以人划线或阿谀奉承、借机吹捧或打击报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不良学风。而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的书评不是坚持实事求是,而是根据什么风向、或什么框子来限制书评的话,有可能使真正有价值的书评不能见之于公众,而那些人云亦云、不痛不痒的或不实事求是的书评可以整版地刊登。 为了培育良好的书评氛围,除了作者队伍和书评队伍的学术道德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这里有一个编辑部和编辑把关问题 , 例如抄袭剽窃现象出现在某些出版社或杂志社的书刊上 , 出版社和杂志社负有什么重任呢 ? 现在有些文章出现校对错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些是否全都是作者的责任呢 ? 过去的论著至少要经作者两校,有的甚至应作者的要求三校,现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多数情况下只给看一次校样有时甚至不给看校样,编辑只管校对作者的原稿,至于原稿中的引文则文责自负,难道某些重要的引文责任编辑不需在必要时查对一下吗? 笔者高兴地注意到《世界历史》、《历史研究》等七家历史学学术刊物编辑部在 1999 年 12 月 7 日发表关于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其中有一条规定:将在 2000 年内发布统一的历史学论文和刊载出版的技术规范,届时七刊物编辑部将提出统一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笔者不知论文是否包括书评、学术动态、新书介绍这些文章,恐怕还是用文章两字取代论文为妥。再者应对编辑规范有明确的规定,例如给作者看清样几篇,编辑对于某些校对等技术问题负有何等责任? 笔者注意到《世界历史》 1999 年第 4 期发表读者来信,强调引文要准确 学术要严肃,这无疑是正确的,并引起了笔者的高度重视,在今后撰文时应努力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但是笔者注意到该杂志编辑部本身对于该期的编辑校对上似乎也不大准确、严肃,因为该期目录页上就有明显的疏漏。例如在新书架栏目内( 111 )《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 12 )《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简介,其中( 111 )和( 12 )的页码正好颠倒,笔者确信这绝非作者的疏漏而是编辑的不精心所致。再说这两篇文章每篇不及 1/3 页,实际上起补白作用,而编辑在字体排版上与其他论文没有区别,很容易造成误导。 目前一些报刊和出版部门炒作包装之风太盛,毒害学术空气,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目前较普遍地存在一个奇怪的情况,即存在对于伪劣产品和制伪、制假作者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好像揭露了这类丑恶现象连同该单位和所在地也连带变成丑恶场所似的。显然如果不对这种不正当的保护加以制止和揭露,对保护不正当行为的领导不加以严肃查处,学术打假很可能是走走过场而已。 写于 1998 年 6 月 28 日,修改于 2000 年 9 月 18 日 黄安年为杨玉圣著: 美国历史散论 所作的序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 第 9 页。 杨玉圣著: 美国历史散论 序。第 388-389 页。 最初发表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总 52-53 期, 1991 年 11 月。收录在《美国历史散论》第 26-43 页。 《美国历史散论》, 1994 年。 《歪曲和指责,无益于开展正常的学术批评 ---- 评杨玉圣同志〈读美国史纲〉(三)》《兰州学刊》 1990 年第 3 期。 请参见黄安年:《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载中华读书网编:《学术权力与民主 ---- 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鹭江出版社, 2000 年。 惟有评论中学历史教材的文章例外,是出于对提高普通教育的教材质量的关注和广大中学教师的困惑而写的,其中一篇《 20 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发表在《历史教学》 1994 年第 11 , 12 期,另一篇《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 例质疑引发的思考》,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年第 7 , 8 , 9 期上。这两篇文章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认同,但是却得罪了教材编写部门的某些人。人教社历史室的某些人化名任史实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 年第 3 期上发表文章《评黄安年先生〈评人教社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下册)新教材〉一文 --- 也谈 -130 例质疑引发的思考》,指责我不了解国情、不了解中学实际、把大学学术观点下载到中学等,并且给我扣上有什么倾向帽子。 见黄安年:《读黄绍湘新著 美国史纲 (1492-1823) ---- 兼谈美国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 , 《世界历史》, 1998 年第 2 期。 见黄绍湘:《尊重历史实际,为提高学术水平而奋斗 ---- 评黄安年 读黄绍湘新著 美国史纲 (1492-1823) 》 , 《世界历史》, 1997 年第 3 期。 杨玉圣著:《学术批评丛稿》自序 ,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引自杨玉圣著:《学术批评丛稿》,第 62 页。 见《学术批评丛稿》第 160-165 页。 《学术苦旅的足迹 ---- 兼评〈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84 页。 《学术批评丛稿》,第 194 页。 《学术批评丛稿》,第 261 页。 《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07 页。 《中国人的新发展观 ---- 评〈现代化新论〉》,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66 页。 《历史研究与与理论创新 ---- 罗荣渠先生的学术道路》,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99 页。 《在求索中创新》,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311 页。 《美丽的遗憾 - 忆罗荣渠先生》,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336 页。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 现况与挑战》,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7 、 10 、 11-12 页。 《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 ---- 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23-27 页。 《学术批评的精神》,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59 页。 《批评式书评与学风建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77 页。 《学术书评与世界史学科建设》,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86 页。 何祚庥主编 : 伪科学曝光 ,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年,第 347-348 页。 《博士论文与文抄公 ---- 一种值得注意的非学术现象》,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97 页。 《再谈博士论文与文抄公 ---- 一个不能不面对的沉重话题》,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01 、 102 页。 《学者的自律及其他》,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09 页。 同上,第 110 页。 《遏制剽窃新举措》,载《学术批评丛稿》,第 117 页。 伍铁平 : 切盼 21 世纪我国语言学界学风良好 , 外语与翻译 ,1998 年第 1 期。 《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学术权力与民主 ---- 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第 87-88 页。 《世界历史》 2000 年第 1 期。 (说明原载《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1 期第 143-149 页。 黄安年 2001 年 3 月 19 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073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1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们为什么不爱“实话实说”了?
tianli99 2009-10-22 19:27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许宏的博客: http://xuhongbk.blog.163.com/blog/static/13065142620099216470722/ 实话实说不说了 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 2009-10-06 06:53 阅读 14 评论 0 字号: 大 大 中 中 小 小 点画魁(091001)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 2009-09-29 20:48:50 来源:南方周末 实话实说不说了 ◆个人博客,9月24日,邝飚 【点评者说】 因为收视率低,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终于在9月26日迎来它的最后一次播出。收视率之说,未免扯淡,但这对《实话实说》未必不是一种解脱。说话不能尽兴,有时候还不如不说。 实话实说停播表明人们不爱实话实说了,还是什么原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