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比较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疯人:中西“自然哲学”的形成与认识比较(1)
fqng1008 2019-4-29 12:09
一、“逻各斯”与“道”的“自然文化”开创 在中西文化比较中,人们多从科技比较视角来谈中国科学的落后性。很多人说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没有“逻辑”思维,是模糊思维;中国是整体思维,西方是分析式思维;有的归于象形文字缺陷,有的归于中国缺乏“概念抽象的精确界定”;或只有“技术”、“技艺”却没有“科学”,这部分是因为中国没有发展出古希腊《几何学原理》的逻辑推理,当然从墨家看中国也有类似西方逻辑的萌芽,但儒家人文却占了上风等等。如果仅仅这些议论来看,我们会发现,议论者都是以“现代数学物理科技”和“现代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文化“思维”的视角来说的。如果仔细分析一个社会生活现实和文化整体内涵,我们会发现这些论点,并非是一个全面的理解人、社会及自然关系的总体性论述。 “ 科技”毫无疑问具有重要地位,狭义的“科学”而言意味着怎样认知“自然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但仅仅这样论述往往是“哲学家的空泛”说法,于是我们就要落实到“数学物理科学”运作和认知方式中,至少要看“怎样运动变化的规律”。尽管目前它也没有达到“认识自然”权威的地步,而且还有很多“科学”并非仅仅是“数理科学”所能解决的。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方两千多年来所构建出的“数理科学”是通过其“数理逻辑”获得了巨大延续性发展,这在中国“科学”文化历史中几乎微乎其微。这一证据也是因为中国明朝末徐光启通过第一次看到利玛窦带来古希腊欧几里德《几何原理》所得的结论,但我认为这还不仅仅是《几何原理》的“逻辑”可以说明了,更重要的部分却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论自然)的思维和认知构建,在中国“传统自然科学”中更几乎没有。当然,这可能有着并未被我们意识到的一些原因和理由。 从今天通常人们理解的“自然科学逻辑方法论”来看,诸如“几何数学”和“物理运动学”知识普及,已是众所周知并获得常识所认可的“科学”知识了。但很少有人去追溯其在古希腊“自然哲学论”基础上所建构出的“科学逻辑”萌芽,及由此逐渐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论”产生之前的文化是“神话文化”,因此,如果考察中西文化差异时,“自然哲学论”就是个至关重要的起点。同时类比到这时中国的“自然哲学论”该如何理解呢?这里需要应该统一概念理解。“自然”在古希腊和老子中概念基本一致,也就是以“自身先天存在为依据”,“哲学”这里我认为应该从“原因、理由及原理即因果关系等等”来看待。古希腊人在论自然的时候,是去找“自然现象”背后所其形成作用的原因或机理,如,万物是水形成(泰勒斯)、万物是几何及不同数的原理构造(毕达哥拉斯)万物是不断燃烧的火(赫拉克利特)、万物是水火土木元素爱恨形成(恩培多可勒)、万物由原子几何排列的形构(德谟克利特)等等,这些论自然论的哲学特点,亚里士多德总结为一方面具有其自然物及现象表现的“机制或原理”,同时又有其构成的“质料”,前者亚里士多德归为“形式因”来看待,后者作为“质料因”来看多,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把这些表述都作为分门别类化,用“科学原理”来看待的,如几何学、物质元素组合学、原子构造学等等。总之,这是一些“自然原生物相互内在联系”的“描述”,但却不能作为一个“自然总原因”来看待。而“自然原理”能归于一个“所有自然物及运动变化”表现出背后“总原因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的命名中就是“哲学”的《形而上学》了,正如海德格尔努力诠释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含义,正是从古希腊要找到这个“自然原理背后总原因”的含义,而我们这里用老子的“道”来类比。 中国人通常理解的“道理”而言,实际也就可以替代各种西方“自然哲学论”的“科学原理”含义。然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的“道”却有不同,因为老子的“道”本身就是“自然之最高之理”并作为一切“道理”背后的总原因来对待的,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天理”应该由“天道”来形成最高或总的“原因、理由或运行机理”来“表述”,这里我们不采用儒家的“天理”,而是以老子的《道德经》“叙述”或“描述”来涵盖一种“天或自然”背后的“总原理、因果理由、源本、始初”之类的含义,后面再论。因此,所有其他“道理”都是在有限范围意义所说的“原因、理由和机理和原理”来形成的,也就是“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理解了。这些“道理”,包含各种“天文学”、“道术”、“治国术”、“医术”、“艺术”、“算学”、“阴阳学”、“农学”等等“知识”,也都是以中国“科学技术”层面上来说的,这也意味着各种中国人创造发明的“科技及应用机理或原理”。正如我们通常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来说明一种“因果关系或原理”。 由此,我们可以把中西“自然哲学论”划分成两个统一体系模式,也就是形而上的“逻各斯或道”,它们分别是以赫拉克利特所说“逻各斯”表现出的特性“描述”和老子所说“道”表现出来的特性“描述”,作为“本因”、“道理”、“天理”;而“形而下”部分就是对各种“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科学及技术应用原理”,如“物理学原理”“医学机理”、“医术”或“自然物各种应用技术方法”等等。甚至也包含着“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治国“政治原理”的“道理”阐述,我想这就是中西“自然哲学论”文化产生的初始或奠基性状况了。 何以这样划分和说明呢?这里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原理或机理”或“道理”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这就是“逻辑”,可以说没有“逻辑”的表达方式,“科学”作为“理论”的存在形式就不可能,“逻辑”是什么意思呢?正是在这一处海德格尔给出了一种彻底分析,“逻辑”在西方起源于“逻各斯”,海德格尔从原意“采集”等等含义开始理解,后来却逐渐变成“言说”和“合乎逻辑的说话了”,通过基督教又演变成了“圣者之言”,通过柏拉图“理念”就成了“语言逻辑”或“理性逻辑”关系的“观念”了。海德格尔否定了西方人对“逻各斯”的这种传统理解,到更接近了中国“道”的含义,“逻各斯”并不是在“名言”中,在这种意义上说,“道”也具有这种“非逻辑”含义,也就是说尽管老子中有“道理之言”,但老子同时指出“道”是在“名言”之外的东西,即“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等等。 二、“名称”、“言说”、“语言”、“概念”、“符号”与“逻辑”的“道理” 根据上篇所论,如果说“逻各斯”和“道”本来都不是指其依附于“言说的”或“名言的”“本因”(或自然整体根本的原因),或“道”存在于言语之外或之内或背后的,同时,“言说”与“道”至少不是等同的,或者说是相反的关系,即“言生于道”。那么由此转化出的“言说”或“名言”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呢?我认为广义的说,与“道”相对而言,这些就都隐含着“科学”含义,当然,我们先要更狭义一点,把“科学”仅仅放在通常理解的“自然科学知识”内,比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的含义中,“科学”就是分门别类的自然学,我们称作“自然科学”。 根据上篇海德格尔对“逻辑”的彻底分析,“逻辑”并非是我们通常教科书给出的那些“逻辑论”,它本不是铁板一块的东西,由此,我认为不同“逻辑”也会带来不同的“科学”,至少不管怎样,现在我先说说自己对“逻辑”的一种理解吧。 比如给我们一本一点不懂的“科学”书,如“几何学”、“物理学”、“代数”、“化学”、“生物学”什么的,我们如果我们还算能认点字,看到的无非是写文字、符号、图形等等,假设我们问一个老师怎样能懂这些“知识”呢?老师可能会说你要明白那些字或名称“概念的意思”,还要知道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大概就算懂了,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种常识中获得两个懂“科学”的基本要求,“概念或符号的含义”与“逻辑关系”。如此,我们才算有了“科学原理”或“科学理论”的“知识”。 但可能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或许不应忘了,“原理、理论、道理”是依附于“名称、概念、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称作逻辑关系”的东西,如果将它们放到真实世界或现实中,却已经成了另一回事的了,所以我想起有时候我们会说“合情合理”,前面的“情”不仅仅是说“情感的”,还有“实情的”、“情况的”意思,也就是“现实”——即“现时、现世的真实”,后面的“道理”只是才是“言辞之意”了。这到让我想起中国道家庄子中的一句话:“名,实之宾也”。 因此,如果是两个不同文化的“科学”,同样我们要明白其“概念或符号含义”和“逻辑关系”,这看起来似乎就更困难了。比如,当我们把以上那些“科学知识”都学得差不多了,有人给我们一本《易经》说是“科学”,那就更显得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是因为名词概念含义和逻辑关系全然不同,不能相互胡乱类比。从“合情合理”来说,我们都要把《易经》和那些产生“几何物理学”之类的“原理”,都要放回到产生之初的“境况”中来考察才能算真正的“理解”。 由此,这里需要考察中西在古希腊期也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期文化及境况的实际。从我想象的大致来说,这时发生了上古“天神”、“天帝”文化转化成“自然文化”的根本性转化。古希腊是的自然哲学,也就是“逻各斯”与“自然”的统一论,以及对西方后来基督教利用逻各斯,都说明了“逻各斯”替代了“古希腊宗教性天神”,并成为这一时期以及后期文化影响的中心。同时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已然说明各种“混沌”——“天帝和远古圣人”——“天地”创世说的原始宗教文化转化,因为“天地观及圣人圣言”本身就是各类“宗教”叙述的“起点”,说明了老子用“无名”来作为“天地概念”由来“起始”的用意,有着重大意义。尽管中国通过儒家始终保持和延续着“上古天地崇拜祭祀及礼教形式”还保持着一定“也就是中国宗教观及形式的关系”,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延续一种“国家”组织结构或构造形式的“文化逻辑”由来的依据,但“道”的内在实质含义,已经成为了“人”与“自然”整体关系的根本核心与文化本源意义,正如老子所说“象帝之先”。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时的中西正是构建出影响后来人们各自“自然哲学”论或“自然道理”的文化基础和初创期,百家争鸣实际都有着各自文化实践和科技创造为依据的各种经验,这些经验通过“名言”即各自的“逻辑”争论而呈现出来,如中国的儒家、墨家(工匠)、农家、阴阳家、医家、名家等等,都代表了中国“科技”、“历史文化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表述性”争论,没有上述中西发明的各种文化类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创造,就不会产生中西“百家争鸣”、“礼崩乐坏”、和“众神堕落”的“名实观”(中国百家)、“修辞观”(古希腊)的“逻辑化”辨析、争论、选择等等,并形成各自始终影响后世认知自身、自然现象等等的“文化核心开创”局面。这就是我们所说“文明轴心时代”的意义。 显然,今天这种各自相对几千年文化独立性的历史不可能再回归了,并且必然要面对不同文化争鸣的现实,与此同时,以一种文化简单或单一形式替代另一种文化整体联系性,实际就会给这种社会带来必然性灾难。在我看来不论是“社会”、“国家”还是“个人”,“文化”之所以成立,是人与整体自然的整体性联系媒介,这个媒介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含义,是取决于“人与自然整体联系”的必然界限和依据,而不是“文化”界定了“自然”所是什么,在这种意义上任何“科学”、“圣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自然”比较的意义来说也是同样的。 正是由于“人与自然自身及环境整体性关系”,才可能变换成从人类学文化看成为“多重性的和复杂性的”,才可能包容了中西那个时期各自“文化描述”和“实践”的“不同文化整体表现形式”,更不用说那些更简单形态文化的非洲北美“文化”了。如果说外在文化的破坏给他们带来灾难性影响,而内力破坏就是一种对自身文化断裂灾难了,我想“文化”的“碰撞”首先应该是尽力自身吸收、变革生长的过程,这是因为人终归是一种“自然生物”嘛,“文化变革的特性”也是如此。而不是人为主观的去“断裂与排斥”的极端行为。我想起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最后引用荷尔德林诗中的一句话: “因为不适时的生长 深思的上帝就恨它。”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疯人:中西“哲学认识论任务相通”的基点与诠释
fqng1008 2019-4-29 12:07
亚里士多德与庄子“自然哲学论”的“起源”与“基本概念及任务的对应性”——中西“哲学”异同的重新比较与反思 内容概念提示:中西“自然哲学论概念”发生的对应性与目标设置:形而上与形而下、无用与有用、存在与道、有待与客体对象“概念”的对应性;逍遥、自由、“认识你自己”的目标与任务指向 如果说中西古希腊时期或中国百家争鸣时期,都是各自上古文化的转型期,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就是由他们各自“神文化”特征转化成“自然物论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总关系体系”,作为转化过来的这个“文化”含义中,并非是对“神文化”的否定与排斥,不如说是从上古“神文化”中诞生或创造的“新文化体系”重新整合的努力,虽然新文化体系“表面上”不同于他们上古“文化形态”,并同时产生对上古神文化统一体系“礼崩乐坏”的进一步争鸣、分裂性,但却始终隐含着他们所表达人与宇宙或自然界所有联系的内在统一性追求。因此,这两种“文化体系”转化基本完成后,我首先选用亚里士多德和庄子进行比较,他们基本都是第一次汇总了这个时期“前人们”关于各自“自然哲学”争论“核心与实质”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体系文化核心”或基点,这些论述的基本指向与框架,如果我们稍稍调整一下他们所用词语的对应性,或许会发现他们一些惊人的类似之处,标题的对应性调整也大致表现出了一点粗略性类似。 出于对上古文化背景进行一种转型的意义理解,一方面因此,他们的“哲学核心”都有着把“神认识”转化成“人认识”的“形而上”含义,另一方面,“形而上”的“认识”又对应着“形而下”的“认识”区分与内在相互的诠释性,这种区分他们都以“无用”与“有用”作为最初各自“哲学”基点或对应性(亚里士多在其《德形而上学》第一章与庄子在其第一篇《逍遥游》中,这在前面,我的中西文化比较“哲学论”中引用了一点,人们也可以从他们的原著中看看这两篇第一章论述)表达了出来,只是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被现代中国无意识已经西化很多了的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或确切的说是误解了,但如果抽出某些关键性基本理念的含义,或许我们还是能切入到他们的“本质性意图”。比如“形而上”的意思,在亚里士多德中意味着万物运作的“本因”或“根本原理”,翻译家认为这个词的含义具有物理学或自然学之背后原理的意思,这也对应中国传统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如果类比老子的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说对万物发生最终作用的、根本因的“东西”,但它不能是“某物,庄子从“物不用与用”的视角来说明“道”的“认知”含义,同时庄子中的“用物”之“物”很多多指向“人物与动植物”。因此,他们“形而上”的共同任务就是去发现万物之背后所具有统一万物作用之“自然运作原理”或“本因”的“东西”,这个“作用者”在中国就是“道”;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哲学”一词,实际也是为“形而上学”而设立的,这是为区别其他实用或“有用知识学问”或“科学知识认识论”来对待的,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说是“神学”的含义,“哲学”不过是把上古“神学”进行转化的“变体”。 由此亚里士多德和庄子都以“无用”概念引出了与“自然物或人”的“科学性认识论”的“有用性”进行对比来区别。事实上,没有这种对比性也就没有了“形而上学”的单独提出与区分的说明了,即“形而上”与“形而下”或“无用与有用”是个无意识同时性出现的叙述方式和问题提出与解决。他们在表达“有用”性时的用意应该都是的一致的,正如中国传统中所说“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部分“有用”的人文知识与科技只是与实践或创造发明,都是指人类各种“实用知识方面”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中,更多特指了古希腊前人宇宙本体论知识及自然科学数理知识和技术实践等等,却基本不涉及“人文性”的“科学知识”,而庄子却更多涉及的是中国的“人文知识中所隐含”的“实用倾向”,其中也包含了自然科技知识之用,更多隐含着中国人最初对生物及工匠实践的“应用性知识”意义指向。尽管表面看它们的“实用”对象具有极大的不同,但他们的“用”或“有用的知识”里面都隐含着一个没有被人们关注的一个一个共同特点或“实质性”,即人们的“认识”都是不自觉的把“自然物或他人”进行了“对象化”的“处理和认识”模式,这种“对象化”作用,庄子中用“有待”来指出,“有待”就是通过依存“对象物”对“自己”的作用,来验证“认识物”的“真实性”、“规律性”、“因果性”、“自我价值体现性”等等的“真理”含义,从而替代或遮蔽了“形而上之道”的根本任务,然而亚里士多德里面却没有注意到这一实质性问题,直到康德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重新提出了“科学对象化物”的认识,不能作为形而上学的替代品,从而提出“物自体”的含义,然而自庄子之后,中国传统中对“道”的诠释也存在不断的争论与遮蔽,这里都先不论了。 “形而上之道认识论”的最终目的或意义何在呢?我们会发现他们研究“哲学”或形而上之“道”的意义和“指向”再次是相通的,即“认识你自己”并最终获得“自由或逍遥”!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引用庄子上面中所继续的话语:“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岛,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而亚里士多德说:“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形而上学》第二章),这是以上我所说他们的“无用”任务——自由与认识你自己,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部分,只是亚里士多德把“无用”作为了一种“闲暇学术性”认识,从而造成西方哲学形而上的困扰,然而在我理解的庄子却没有失去其宗旨,当然,我们先只管他们相通的目标指向就够了,以后从西方从康德的形而上学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失误之处,而这个任务实际是德尔菲神庙对苏格拉底的认知意义指向或训诫,即“认识你自己”。 然而两千多年来,中西文化传统历史似乎表明,它们对“形而上问题”或这种“无用的问题”提出并解决的“指向”,并没有获得各自“社会人们”的普遍接受与理解,并努力抓住“神文化传统”或“外在宗教文化”的“信仰倾向”以替代这种“任务”的实现,当然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但也意味着“迷信”的危险;另一方面,他们却又都在各种“有用”的“文化意义”用尽了各种聪明、智能,不断扩大着自己对自然物与他人扩张的统治性效能追求,赞美着自己的“人类巨大物质文明与伦理道德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不断扩大了“人类自我中心的意识”,正如今天的西方高科技更加强了人们的崇拜和追求的信念,而儒家末代的人文统治政治,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人文文化的变成政治实用性与遮蔽性所抑制的人类“天性”。所谓西方现代各种“哲学”(包括马克思哲学),不过是潜意识中看到了这种“物质文明”的危机,直到现代形成“自然生态性破坏”才有了对“科学性质”的再次反思,海德格尔不过是试图提醒西方人被自己遗忘的古希腊哲学所说的“形而上”问题或“存在”要进行重新解读和理解,这也是他们本土神学体系文化都转移到科学论中,从而与犹太上古传统宗教“形而上文化”——基督教文化替代所带来的矛盾所致,实际上,古希腊形而上中,“存在”的概念正是他们的“形而上”对应“道”的词语或对应“有用”的对立面,我想海德格尔用“存在”与“存在者”来说明这个问题,其中就隐含着无法“对象化物与人”或“科学的”来谈“形而上的哲学”任务问题罢了。而基督教传统由于属于上古文化的传统形式,没有被古希腊“有用”的“科技文化”所“污染或遮蔽”,才被迷失在“科技实用”的古希腊人所本能接受,这是西方人今天对待“无用”与“有用”文化的两种形态体现罢了。而在中国最初是道家的“无用”与儒家和墨家为主流的“有用”“文化历史”传统的“对立”和“协调”,同时,在引入显得更纯粹“无用”的“佛教宗教”信仰文化,不过是继续形成中国“无用”与“有用”文化形态的延续性与彰显性,这几乎也类似古希腊引入纯粹“无用”的“基督教宗教”信仰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然而,尽管他们各自文化形态和交互性呈现了多元性意义,但在我看来,那个中西最初“形而上无用”的“哲学任务”指向或最终目标,即“自由、逍遥、认识你自己”等等,始终具有相通性和不变性的“任务”,并且今天看来也与基督教与佛教信仰的目标性并与“有用哲学或科学”的区别性是一致的。这就是我首先要提出的中西“哲学文化论”比较的大致框架,后面我只是想继续进行较详细的诠释和论证这个“哲学任务”“基准点”的内涵。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探索药物的比较研究
if229 2019-4-28 10:05
药物比较研究探索 有的疾病,例如:流行病、慢性病等,往往被要求长期用药或/和服药、或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比较差。这就说明这些疾病的常规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有南辕北辙之嫌(好像能够治疗疾病,却很渺茫或者漫长,直至终生治疗)。当然,也有不信邪的,短期药物治疗后就完全痊愈,避免了药罐子,获得比较高质量的生活,但是只是少数人。疾病治疗与药物有关,各种疾病都有不同药名的多种药物,药物的治疗效果也都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那么。对比研究一下同类疾病的有关药物,了解了解具体的不同、有所发现。 1,文献对比研究 目前,中外文献数据库中有不少医学药学研究文献,通过对某种药物的文献研究,可以了解目前该药物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药物说明书的比较研究 对比研究同类药物的说明书,西药、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药等。从原材料、分子式、配方、副作用、禁忌、价格……等等多种药品数据、进行多途径的比较研究。 3,药品分析比较研究 同类药物,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化学与物理检测,以及药品的生产过程,发现问题。例如:治疗某种疾病的N种药物,经过药品分析,各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类同,分析分析研究研究,各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治疗的。 结语:制药科技在不断的发展,有些药物经过几十年的临床使用与文献研究,应该能够发现不少问题,有必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改进药物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个人分类: 百事百科|2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37)
热度 1 fqng1008 2019-4-2 22:23
三十七、 黄心川的 《印度哲学通史》 (一)内容简介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形态繁复多样,宗教则是印度文化里面最优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中国佛教经典中的印度哲学资料,过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学最活跃的欧美哲学家主要是从梵文资料寻找研究素材,日本学者注意到这些资料,并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印度哲学通史》是对《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三本书的整编重版。 (二)作者简介 黄心川, 1928年生,江苏常熟人,汉族。1946年-1948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195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玄奘研究中心主任,印度龙树大学荣誉教授等。兼任国际印度哲学研究协会执行会员、国际梵文研究协会顾问印度罗摩克里希那一辨喜国际研究运动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南亚学会副理事长等。 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 :《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近代哲学家辩喜研究》等;主编《中国大百科伞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哲学家评传》(四卷本)、《现代东方哲学》《亚太地区的宗教》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孟加拉文等。 (三)图书目录 上 编 印度古代哲学 第一章 导言 一、印度概说 二、印度哲学史概观 (一)古代哲学 (二)中世纪哲学 三、印度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研究印度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二)当前印度哲学史研究中的主要倾向 五、印度哲学与中国 第二章 吠陀中的哲学思想萌芽 一、《梨俱吠陀》时代 二、名称和内容 三、多神论与一神论 四、哲学思想萌芽 五、社会伦理思想 第三章 奥义书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 二、名称 三、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 (一)梵我同一 (二)轮回解脱 四、素朴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五、对立的时空观 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阵营、两条路线的斗争 ---邬达罗迦与耶若婆佉 第四章 沙门思潮 一、沙门思潮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 六师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富兰那·迦叶的道德否定论 (二)阿耆多的唯物论 (三)婆浮陀的七原素说 (四)拘舍罗的命定论 (五)散惹耶的不可知论 (六)尼乾子的多元实在论 四、对 六师的评价 五、 六师在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 顺世派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基本特征 (二)自然观 (三)认识论 (四)社会伦理思想 三、顺世论的历史发展线索 四、在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 生活派 (邪命外道)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生活派的历史发展线索 (一)前期的生活派 (二)后期的生活派 三、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 (一)命定论 (二)原子论 (三)宇宙观 (四)认识论 四、余论 第七章 耆那教的哲学 一、名义和史料 二、哲学思想 (一)非一端论 (二)世界观 (三)认识论 三、宗教和社会思想 四、耆那教的历史发展线索及其影响 第八章 佛教哲学 一、分期和史料 二、原始佛教 (一)佛陀的生平 (二)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 三、部派佛教 (一)成立的时代 (二)佛教的结集 (三)统一佛教的派别分裂和原因 (四)部派佛教所争论的主要问题 四、大乘佛教 (一)兴起的时代 (二)大乘思想的特性 (三)大乘佛教兴起时期的经典和思想 (四)大乘的主要派别---中观派与瑜伽行派 五、密教 (一)兴起的时代 (二)派别和经典 (三)哲学思想 六、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九章 数论派的哲学 一、婆罗门教系统诸派哲学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与派别斗争情况 二、数论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数论的起源和发展 三、古典数论的二元论学说 (一)世界观 (二)认识论 (三)社会伦理学说 (四)古典数论的社会作用 四、简短的结论 第十章 瑜伽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瑜伽 (二)古典瑜伽 (三)后期瑜伽 三、瑜伽与佛教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四、对瑜伽的几点评价 第十一章 胜论派的哲学 一、名称、经典和主要思想家 二、胜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胜论 (二)古典胜论 (三)后期胜论 三、古典胜论的世界观 (一)原子论 (二)范畴论(句义论) (三)因中无果论 (四)简单的结论 四、认识论 五、社会伦理思想 六、胜论在中国的影响 第十二章 正理派的哲学和逻辑思想 一、正理派的起源与演变 二、十六谛义论 三、认识论 (一)认识的定义和分类 (二)知觉 (三)推理 (四)类比 (五)证言 (六)真理的标准 四、自然观 五、社会伦理思想 六、正理论的近代影响 第十三章 弥曼差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 二、弥曼差的起源和发展 三、认识论 四、世界观 (一)范畴论 (二)无前与无神论 (三)言语不灭论 五、弥曼差的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的斗争 六、社会伦理思想 第十四章 吠檀多派的哲学 一、名义、史料和主要思想家 二、吠檀多哲学的主要派别及其分野 (一)《梵经》的哲学思想 (二)乔荼波陀的不二论 (三)商羯罗的不二论 (四)罗摩奴阇的制限不二论 (五)摩陀婆的二元论 (六)尼跋迦的二元不二论 (七)筏罗婆的纯粹不二论 三、吠檀多的现代影响 下 编 印度近现代哲学 序 第十五章 罗姆 ·摩罕·罗易与梵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启蒙运动的社会经济背录 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时期的思想斗争情况 三、罗姆 ·摩罕·罗易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德本特拉那特 ·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五、阿 ·俱·达德及伊·钱·维迪耶萨伽罗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六、凯沙布 ·钱陀罗·孙的新天道 第十六章 亨利 ·狄洛吉奥与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论活动 一、青年孟加拉派 二、狄洛吉奥的著作和思想 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响 第十七章 达耶难陀 ·娑罗室伐底与圣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圣社的影响 第十八章 罗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学及社会思想 一、罗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学思想 (一)生平 (二)人类宗教 (三)行动的吠檀多 二、辨喜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四)辨喜的影响 三、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第十九章 纳奥罗吉和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达达巴伊 ·纳奥罗吉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生平和著作 (二)论帝国主义 (三)经济涸漏 (四)论印度自治 (五)论社会改革 三、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理性的有神论 (三)双重真理观 (四)社会改革的目标和方法 (五)论经济改革 (六)论自由主义和稳健 第二十章 提拉克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政治思想 四、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十一章 奥罗宾多 ·高士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 二、哲学思想 (一)整体吠檀多不二论 (二)梵、物质和精神 (三)世界进化论 (四)两个否定 (五)双重真理的认识论 三、社会政治理论 (一)论人、家庭、社会和国家 (二)社会史观 (三)绝对的自治 (四)论理想社会 第二十二章 甘地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生平、著作 三、宗教、哲学思想 (一)真理观 (二)非暴力原则 (三)宗教和道德思想 四、社会政治理论 (一)不合作主义 (二)变心说和托管说 (三)共同繁荣的社会全义 五、经济思想 六、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渊源 七、甘地与中国 第二十三章 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学思想 (一)哲学的特征 (二)论神、世界和个体灵魂 (三)论世界的运动和规律 (四)论人 (五)认识论 三、美学思想 (一)美感的来源 (二)论真、善、美 (三)艺术的任务 (四)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四、哲学思想的渊源 五、社会政治理论 (一)论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二)论未来社会 (三)论民族主义 (四)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五)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六、泰戈尔与中国 第二十四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 二、伊斯兰哲学的兴起和主要哲学家 三、阿克巴尔的 神圣的信仰和达拉·希库的思辨的融合主义 四、希尔信德的制限一元论 五、沙 ·瓦利乌拉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和生平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六、赛义德 ·阿赫美德·沙希德与宛哈比运动 第二十五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发展 一、近代伊斯兰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赛义德 ·阿赫默德·汗与阿里加运动 (一)生平、著作 (二)哲学、宗教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三、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一)时代背景和伊克巴尔生平 (二)宗教、哲学思想 (三)社会政治思想 附 编 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和著作 三、宗教、哲学思想 四、社会、政治理论 五、论中国 六、辨喜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附录一 罗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学和社会思想 附录二 辨喜言论选译 附录三 辨喜著作分类目录及主要研究文献 后记 (四)文摘 第四章 沙门思潮 大约在古奥义书中期,印度出现了与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派别的通称,其中有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 (邪命外道)、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本章仅就沙门思潮的基本观点和派别,特别是对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六师,作一概括的评述。 一、沙门思潮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沙门思潮兴起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公元前 6 ~ 前5 世纪左右,相当于我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形成和希腊智者派积极开展活动的时代。 沙门思潮兴起的时期正是古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大批城镇国家兴起的时期。由于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当时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了奴隶社会,但有的地区还保留着氏族公社制或它的残余,在若干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已较普遍地使用铁器。农业生产占有主导的地位,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业也有巨大的发展。据《本生经》载,当时商人已有相当规模的陆运和航运的商队,使用大块铜币,重量大的竟达 146克,其贸易范围东北到缅甸,西北达波斯、阿拉伯等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城镇也开始建立起来,这些城镇在公元前6 世纪顷约有60个。如舍卫城、瞻波、王舍城、赏弥、迦尸、坦叉尸罗等,并以其中某些城镇为中心建立了城市国家。另外,在这个时代,印度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已有一定的发展。外科医生已懂得使用局部开刀术、鼻工术、矫形等。 在印度奴隶制加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民族矛盾逐渐激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机构 ---比较强大的国家也就产生了。据希腊派遣印度的使臣麦加斯忒尼记述,在公元前4 世纪前后印度境内曾经存在过180个不同的种族和部落,其中大多数是不久前合并成的一些极小的城镇国家。据佛教和耆那教经典记载,在公元前6世纪时,由喀布尔流域到哥达瓦里河岸存在着16个国家。其中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有摩揭陀、拘萨罗、阿盘提和跋耆四国。这些国家有的是由君主统治的,有的则是共和形式的贵族寡头统治的,但它们的性质都是奴隶主占有制国家。另外,在一些地区还残存着若干民主的部族或部落组织,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释迦、摩罗和梨车毗等。 印度奴隶制国家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印度各个阶级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婆罗门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以祭祀为职业的祭司贵族集团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已不是靠所谓 布施而是靠剥削奴隶来维持生活。刹帝利是当时新兴的专制国家统治者,也是奴隶制的主要代表,被称为罗阇(王者,rajan)。他们拥有肥沃的土地,在建立和管理国家中要求加强自己的权力以及扩大自己剥削的范围,但是由于传统种姓制度的障碍(婆罗门最高),从而在经济上、政治上与婆罗门发生了矛盾,因而他们在与婆罗门争夺权力斗争中有时也不得不从下级的种姓中寻求自己的支持者。但刹帝利和婆罗门都属于奴隶主统治阶级,他们的利益也有着基本一致的方面,特别是在他们与广大被剥削下层的斗争中,刹帝利就不仅不愿彻底打击婆罗门的势力,而且感到有与他们组成政治-精神联盟的必要,因之印度古代的很多典籍常常宣说:得助于婆罗门的刹帝利永盛不衰。吠舍种姓在当时已开始分化,其中一小部分上升为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商人的首领常常被称为长者(s'res·thin),受到罗阇的尊敬,而大部分则是农奴、佃户、手工业者等,其中也有一部分为奴隶。印度的佃户(karshaka)拥有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首陀罗是当时受剥削和受压迫的阶级,他们被剥夺一切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平等权利,奴隶主可以任意宰割和奴役他们。婆罗门法典 规定 :杀死首陀罗的人只需简单地净一次身,同杀死牲畜一样。奴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大量逃亡,破坏水利建设,谋杀奴隶主等)和奴隶主进行了斗争。 沙门思潮就是在上述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上述社会变化的反映。恩格斯曾说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 (五) 跋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形态繁复多样,宗教则是印度文化里面最有活力的思想文化要素。在古代印度,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婆罗门教、耆教那、锡克教等宗教派别。印度人民是一个睿思的民族,他们喜欢冥想,善于发挥思想的创造力,这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在中国佛教经典里,除了记载印度佛教思想资料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印度其他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资料。中国佛教经典中的印度哲学资料,过去很少被人注意,研究印度哲学最活跃的欧美哲学家主要是从梵文等资料寻找研究素材,日本学者注意到这些资料,并在以往的研究中加以充分利用。我的导师汤用彤先生在研究佛教的同时,已经注意到汉译佛经里保存的这部分宝贵的哲学资料,他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为研究印度哲学做了奠基性工作。 我自 20 世纪50 年代起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是从事希腊哲学研究,后因工作需要开始讲授印度哲学史,我注意挖掘中国汉文佛经里的印度哲学资料,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研究,撰成《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 年)、《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 年)、《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年)三书。前两本书是印度哲学通史性著作,第三本书是印度哲学大家的研究专著。此三书已经出版多年,早已售尽,很多读者与我联系,希望能够再版。大象出版社支持学术研究,主动提出将三书整编重新出版,新版取名《印度哲学通史》,内容基本仍旧,个别地方做了修改。其中的 “ 印度哲学史年表 ” ,由于没有包括近代哲学部分而删去, “ 梵汉译名对照 ” 调整到全书最后。在即将出版之际,藉此机会,谨向大象出版社表示诚挚谢意。 黄心川 2014 年3 月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6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周琦:民国时期中医救亡斗争与日本明治时期汉方医学救亡斗争的比较研究(摘要)
fqng1008 2019-3-15 09:06
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在历史上均经历过一场被政府取缔的浩劫。汉方医学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强势的“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及“治产兴业”的西化革新政策下被日本政府勒令取缔。汉方医学界曾在此间组织起长达二十余年的救亡斗争,却仍旧令人扼腕的以失败告终。日本也成为西化过程中消灭传统医学最为彻底的国家。中医自民国元年新政府排挤中医教育以降三十余年中也曾遭政府取缔中医案的厄运。在“新学”、“新医”等西方新事物充盈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中医界有志之士奋起抗争,力保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未像日本汉方医学那样终遭政府取缔而被革除于国家的医疗体系之外的命运。 仅就两国传统医学救亡斗争的史实及结果来看,汉方医学的湮灭属于强权政治下执行“灭汉兴洋”的恶果。然而,深刻探讨西学东渐时日本学习、吸收异域文化的特点,并联系汉方医学于明治时期学术的衰亡,可以看出,汉方医学并非是顷刻间倒在革新的强权下的。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在江户时期至明治初期逐步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实用文明之后,在明治政府的利用下登上了明治维新的历史舞台。这充分显示了日本学习、移植异域文化的特点,而千余年前所学来的汉唐文明作为一种已经落后的异域文明自然遭到了“物竞天择”似的淘汰。汉方医学于明治时期救亡斗争的脆弱与无助便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下显现出来的。对比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术,根源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中医学,在民国时期取缔中医呼声甚嚣尘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能量。在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中医内部学术论争的历程中,中医界人士不断寻求改进、革新旧有的中医学并顽强地与反中医势力作殊死抗争。在这种力求完善、发展中医的过程中,民国时期的中医学家们捍卫了中医学于国家医疗体系中的合法地位,使之未遭遇日本汉方医学那样衰亡的厄运。本文将通过对两国传统医学在两个时期救亡斗争的史实比较,东西方医学学术争论比较,西学东渐轨迹的比较,探讨汉方医学最终没落的缘由所在,并以此为鉴,昭示中医学的未来。 另外,本文还将从另一个文化层面——书法——去探求、剖析同本学习汉民族文化的趋向及特征。在这个章节中,笔者将以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分析日本根植异域文化时间上的短浅以及在缺失唐朝以前文字文明基础上开始的文化移植对于日本吸收、学习汉文化的影响。同时,从对待相类的文物不同的态度,窥视日本学习汉民族文化的趋向及模式之一斑。以此二者相互参照,探究日本汉文化、汉方医学最终没落的缘由。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就两个时期两个不同历史事件及其背景作概要叙述,并作分析比较;二、对明治时期的汉方医学学术争论与民国时期中医学学术争论进行分析比较:三、两国传统医学的救亡斗争结果迥异的缘由分析;四、两国文化之书法的比较分析:五、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 2007 目录 2-4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前言 7-12 1 两国传统医学救亡斗争史略 12-18 1.1 民国时期中医的救亡斗争 12-14 1.2 明治时期汉方医学的救亡斗争 14-16 1.3 两国救亡斗争史的简要比较分析 16-18 2 两国西学东渐之历史背景概述 18-30 2.1 西学东渐之于日本 18-23 2.2 西学东渐之于近代中国 23-26 2.3 小结 26-30 3 两国传统医学救亡斗争时期的医学争论 30-83 3.1 日本明治时期的汉洋医学斗争 31-47 3.1.1 日本汉方医学的沿革 31-40 3.1.1.1 后世派 31-32 3.1.1.2 古方派 32-34 3.1.1.3 折衷派 34-35 3.1.1.4 近世汉方医学的考证学 35-36 3.1.1.5 汉方医学的腹诊 36-39 3.1.1.6 明治时期汉方学术的衰落 39-40 3.1.2 明治时期的汉洋医学论争 40-47 3.1.2.1 取缔汉医的“三巨头” 40-41 3.1.2.2 汉洋医学针锋相对的斗争 41-44 3.1.2.3 汉洋医学间的脚气“相扑” 44-47 3.2 民国时期的中西医学术争论 47-75 3.2.1 中西医学术之争 48-65 3.2.1.1 恽铁樵与余云岫之争 49-61 3.2.1.2 中西论争中的焦点医疗事件 61-65 3.2.2 中医界内部的学术争论 65-75 3.2.2.1 论中医科学化 65-69 3.2.2.2 阴阳、五行、运气存废之争 69-73 3.2.2.3 统一病名之争 73-75 3.3 小结 75-83 4 两国文化之书法的比较分析 83-95 4.1 卑唐说 84-90 4.2 博物馆里的发现 90-93 4.3 小结 93-95 结语 95-99 1 回顾汉方医学兴衰 95-96 2 展望中医学未来 96-99 后记 99-103 参考文献 103-108 致谢 108-110 个人履历 110 周琦,1979年6月生,祖籍江西樟樹。1996年考入北京中藥大學(中醫學,五年制),2001年赴阿聯酋華仁堂中醫醫療中心工作兩年(負責診所中醫英語翻譯及針灸理療)。2004年復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中醫各家學說專業,碩士論文:《民國時期中醫救亡鬥爭與日本明治時期漢方醫學救亡鬥爭的比較研究》),2007年考入中國中醫科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中醫醫史文獻專業,博士論文:《今古文經學對內經學術傳承的影響》),2010年畢業後留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任職至今。目前致力於出土醫學文獻整理工作。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钰,等: 国内外传统医学的异同
fqng1008 2019-3-13 11:06
摘要:传统医学的发展多是以民族为中心,随着原始的经验积累,与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自发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则产生了原始的医学理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趋于完善。传统性、地域性、传承性是传统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传统医学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是逐渐发现并不断丰富的,而运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类来治疗疾病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共同特点。 传统医学通常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医疗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学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学经验和诊疗技术,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数千年来对人类的健康和医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理论都是根植于本民族文化之中,己经逐渐融入现代医学体系之中。由于思维模式的迥异,对人体内在本质的认知也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取向,并因此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医学知识。由于特定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该模式下的医学知识形态,由此造成了诸传统医学知识之间的实质性差异。以下是笔者对国内外传统医学的认识和理解。 1 汉医学概况 汉医学是中国医药学的主体,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确立了汉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两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纲领,再加上《难经》、《神农本草经》,汉医学的理、法、方、药已基本定型。汉医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汉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 国内传统医学简介 2.1 藏医学 藏医学受藏传佛教四大元素理论影响,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藏医学以“三因”学说为其理论基础,认为隆(气) 、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物质的基础,人体由饮食精华、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精液七类基本物质构成,有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藏医诊法有望诊、闻诊、尿诊、脉诊等,治疗方法包括了饮食疗法、行为起居疗法、药物治疗和外治法。其治疗显著的特点为善用辛温芳香药物和重视高原昼夜温差与服药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周为单位来描述人体胚胎发育是藏医的独创,藏医挂图“曼唐”,是藏医学独特的形象教具,在传统医学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2.2 蒙医学 蒙医吸收了藏医、汉族传统医学和古代印度医学的理论和医疗经验,其理论体系的特点是: 以阴阳五元学说哲学思想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蒙医认为,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七素(饮食精华、血、肉、脂肪、骨、骨髓及精液)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与物质基础,也是产生一切疾病的根本因素,诊法以问、望、切三诊为主,蒙医认为“灵脉”的起点和运动方向相互不同,其脉诊理论与中医略有不同。蒙医通常说的12 种病脉,分为热性脉和寒性脉,热性脉象包括实、浮、洪、滑、数、紧脉,寒性脉象包括弱、沉、虚、迟、微、花脉。放血疗法、火灸疗法、穿刺疗法、正骨疗法、震脑术、马奶酒疗法、饮食疗法等治疗方法独具特色。烙法治疗伤口,可凝血止血,又起到消毒伤口的作用。尼如哈疗法是蒙医特色五种疗法之一。公元1280 年元朝时期记载的绢巾蒙口、鼻,是为应用口罩的始记,在中国医学史上甚至世界医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2.3 傣医学 傣医将佛教四塔五蕴理论的合理成分用于医学,其基本理论以“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及“风病论”、“解毒论”为核心,四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之四塔与自然界之四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五蕴用以解释和说明人体的物质结构、生理现象和精神心理活动。傣医否认疾病是鬼神作祟的疾病发生观念,将致病因素分为地理环境、气候异常及外伤外因、饮食失宣、劳逸失度、五蕴失调及房劳所伤等内因两类,认识到疾病不但具有阶段性,而且具有全程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口功是傣医治疗一大特色,即在治疗过程中,以医生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来调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求达到治病目的。“雅解”理论是傣医学的特色理论,其核心内容是“未病先解”“先解后治”的诊疗思想,通过服用解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解除人体的各种导致发病或有碍疾病治疗的毒素。 2.4 维吾尔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受希腊、阿拉伯、印度和汉医等民族医学的影响,具有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辨证理论体系。维医的基础理论是四大物质学说,既火、气、水、土,具有寒、热、干、湿四种属性,人体和各器官也表现出上述四种特性,体内有干性、湿性、寒性、热性四种性质的体液,由于构成比例各不相同,分为: 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四种临床类型。维医在治疗白癜风、心血管病、糖尿病、骨伤疾病等方面独具特点,接骨疗法是维吾尔医特色疗法绝招之一,维吾尔医药还有药浴和埋沙等疗法。 2.5 彝医学 彝医基本医学理论是在“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理论上形成的,彝医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结合的产物,人由天地而生,“哎”和“哺”结合,产生了人类。认为五行指天上五星的运动,并以天五行应地五行和人五行。地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人五行指与之相应的肝、心、脾、肺、肾。五行中的水相应于人的血,金相应于人的骨,火相应于人的心,木相应于人的筋,土相应于人的肉。哎哺(阴阳)失调,则发生疾病。由于彝族的居住环境差,容易产生疾病,在病因方面认为病邪、毒气都来自风。彝医有独特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如望病人眼巩膜、血丝,查肺结核及肝病的深浅、病程; 望病人舌根部血脉,以查病情、病程等,另外有取象诊断、方位诊断等方法。 2.6 瑶医学 瑶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还与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打药物分类理论”是瑶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即柔弱、柔软;“打”即坚硬、坚强。“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腑脏功能的作用,“打药”则取效迅速,具有驱逐邪气之效。“风打”反映了药物的功效特点,也是瑶医临床用药的依据。在诊断方法上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在治疗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骨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青蒜刮、秆草刮等。 2.7 苗医学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外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苗医讲的开懵开豆,汉语译为看病,即是诊断疾病。诊病可从多方面获取资料,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苗医在理论上有“两病两纲”之说,即将一切疾病归纳为冷病、热病两大类,“两纲”即“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治则。现将诊断方法简述如下。苗医通过望、听、嗅、问、摸、弹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苗医治病的十六大法: 赶毒法、败毒法、攻毒法、止痛法、冷疗法、热疗法、提火法、退火法、止泻法、健胃法、帮交环法、补体法、表毒法、退气法、止塞法、解危法。 2.8 土家医学 土家医学基础理论以“三元”学说为基本框架,人体分上、中、下三大部位,气、血、精三种生命活动物质,“三元”中的脏器所支配各种生命现象。土家医强调毒气致病。疾病以气血变化为基础,气血失调、冷热失衡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冷热的病理表现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在诊断与治疗方法上,既有相似中医的诊疗方法,更有独到的诊法和传统外治法。诊法以看、问、听、脉、摸为主。临床治疗法则为“七法”、“八则”为主,治疗上提倡“治病先除毒”“毒去则体安”。“五术一体”是土家医传统外治法。土家族药匠是集医、药、护于一体的医生,有突出人文关怀的服侍技术,提倡“三分治疗,七分服侍”。 2.9 哈萨克医学 哈医用“六原学说”解释宇宙发生的一切,解释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病因、诊断、治疗、药物的属性、疾病的预防和饮食原则。用六原(天、地、明、暗、寒、热)的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和依存、相互克制来解释物质及生命的起源、变化和转归。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哈医药理论的各个方面。哈医诊断主要包括望、嗅、听和问、触、切。药浴、蒸薰洗治疗法是千百年以来哈萨克民间非常普及和流行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心血管和部分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其放血疗法尤为独特,治疗高血压、高黏血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不明原因的疼痛等多种病症,效果极佳。 3 国外传统医学简介 3.1 日本汉方医学 日本汉方医学和韩医学最早来源于汉医学,结合其本土情况有所变化。汉方医学否定疾病发生的外来因素,强调内因致病。后世方派将病因归结为血、气、痰(水);古方派以“万病一毒论”立论;折衷派则提出“一气留滞说”。汉方医学的诊疗特色是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疾病愁诉,参以腹诊,分辨阴阳、虚实、寒热,归纳出症候群,确定方证。日本汉方医学将腹诊作为四诊的重要方法,成为其重要的学术特征。汉方医学还有一些较独特的概念,如缓(指非紧张性症状,如自汗、下利、小便自利、脉缓等)、紧(指紧张性症状,如无汗、不大便,小便不利,脉紧等)、潜证(指潜在的证候)等。 3.2 朝、韩医学 朝鲜和韩国有着相同的医药理论体系,均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朝、韩民族四象医学主要包括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论,四象人论,脏腑论,病因学,病理学和预防保健说等内容。病因学有“四淫”、“四情”、“四心”、“四邪恶”、“四毒”、“四伤”; 病理学有五种即: 阴阳盛衰说、寒热多寡说、脏器大小说、情志过不及说、六经病症局限说。在诊断上,先辨象,后辨证,辨象重于辨证,强调按象用药。“药乃局限于人”是朝、韩医药学说独有的药性观,注重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 3.3 玛雅医学 玛雅医学带有相当浓厚的宗教色彩,特色偏重于心灵精神层面及社会文化属性。玛雅医学强调风的致病因素: 诸病皆起于风。认为“虚邪贼风”不但起于四方,并且食物、动物、邪灵均可发展为虚邪贼风而致人疾病。玛雅医学的病因分析以巫术为主,病机以虚寒,实热为主。玛雅医在诊断疾病前,首先分辨疾病是源于“生理疾病”或“情志异常的灵魂疾病”。其诊断法包括玛雅四诊:脉诊、手诊、听诊与触诊;巫术诊断法:光石诊断法、鸡蛋诊断法、树脂火焰诊断法。其治疗方法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祷告,其次是本草药、药浴、拔罐与针刺法。脉诊是一种巫术诊断,是高度的艺术,不但用于诊断而且用于治疗。玛雅是美洲唯一用针刺疗法治病的民族。但其针灸的手法、临床应用范围及研究远不及于中国针灸。 3.4 古希腊医学 随着希腊哲学的发展,人们力图从哲学角度说明宇宙的本质和来源。唯物主义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83-前423年)既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医生。提出一切物体都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即火、空气(风)、水和土(地),这四种元素以不同数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人体的各个组织也是由四种元素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的。与我国的五行学说类似。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并将四元素理论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学说”。他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四种体液: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原始本质的不同配合是四种液体的基础,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取决于他体内占优势的那种液体。配合正常时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配合不当时便生疾病。这个观点长期存在古代学院派的传统中,支配整个西方医学达千年之久,直到在微耳和氏(Virchow)的细胞学说基础上建立起现代病理解剖学为止。 3.5 古罗马医学 古罗马之盖仑医学,是按照并运用古希腊的四行体液学说分析和解释病因、病理圈,因此盖仑医学兼有宏观辨析与微观实证的两面性。盖仑医学不论是对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医学,还是兴自中亚的阿拉伯医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6 阿拉伯医学 阿拉伯医学起源于古代希腊而形成于8-12 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在严格意义上应是欧洲古希腊-罗马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它以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仑的学说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演绎和完善,把帝国各民族、各地区的医药经验与知识加以整合,还吸收了中国医学和印度医学的部分内容(如中医脉诊),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创造性发挥,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医药学体系,大大超越了古希腊、罗马医学的水平。其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四元素(土、气、水、火)、四性(寒、热、湿、干)、四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液、黑胆液)、三灵气(生命灵气、精神灵气、自然灵气)和器官论。阿拉伯医学家用这些基本概念来阐释人的生理过程、发病原理和治疗法则。 3.7 印度医学 印度的传统医学是阿育吠陀医学,阿育吠陀意指生命之学,是印度医学理论的源头。阿育吠陀涉及人体的四个部分,即肉体、思想、智慧和灵魂。印度医学的基本理论是五元素学说和三体液学说。五元素学说是吠陀文化中的一种自然哲学学说,用于医学中以阐释人的生理。五元素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土、水、火、气和空五种基本元素组成,人的组织器官也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它们在被摄入人体后可补充人体中的相应元素。三体液学说认为,人有三种体液——气、胆汁、黏液,三体液是否平衡决定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情况,疾病是因为内外因素导致三体液失衡所致,而治疗则是通过药物、食疗等手段恢复三体液的平衡。治疗上主要通过恢复和加强机体自身功能的排毒疗法、药物、合理饮食、运动和养生法等消除引起机体功能失衡的因素,预防或减少将来疾病的发生。 4 传统医学共同之处 4.1 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运用于医学领域是传统医学的共同特点之一。医学理论的产生无不是随着原始的医药经验积累,与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自发辩证的思想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进步,不断丰富并趋于完善。 4.2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是传统医学的另一共同之处,传统医学是基于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来认识世界,认为自然万物是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万物之间相互通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人体由各脏腑组织器官构成,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整体与自然界的整体是相通相应的。 4.3 以自然、社会现象来解释人体生理、疾病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人类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与人体的整体是相互通应的,自然界及社会存在的现象与人体内的现象具有相似性,所以,借用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来认识人体生理及疾病,解释疾病的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传统医学的共同特点,传统医学运用动物、植物、矿物的自然存在的药物来治疗疾病也是较好的说明。 5 结 语 在人类历史的200多万年中,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历史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因素、历史条件下,各民族医药的发展不尽相同,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不是每个民族的传统医学都能形成理论体系,并发展至今,一些传统医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没落了,有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不断发展完善。回顾人类历史,当今存在的传统医学,有三大医学流派:中国医学、希腊医学及印度医学,这三大流派的哲学基础互不相同。汉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中“气、阴阳、五行”为基础,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为标志,不断得以完善,并影响到国内外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如对国内藏医、蒙医、傣医等,国外朝医、韩医、日本汉方医、越南东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希腊医学的形成与汉医学大致相同,起源于古希腊,后与罗马医学相溶,中世纪与阿拉伯医学结合,最后流传到印度,对我国维吾尔医、哈萨克医、回医也产生影响,其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历史间断性与文化异质的特点,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传统医学逐渐没落,现代医学成为西方主流医学。 由以上叙述可以发现,传统医学的发展多是以民族为中心,随着原始的经验积累,与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唯物、自发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则产生了原始的医学理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趋于完善。传统医学大都是用宏观整体的观念来看待疾病,认为人体内的相对平衡的体系遭到破坏产生了疾病,即具有相同的疾病观,即平衡——疾病观点,构成机体的几种基本物质要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平衡机体则健康无病,不平衡则病。传统性、地域性、传承性是传统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传统医学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是逐渐发现并不断丰富的,而运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类来治疗疾病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共同特点。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验之“水”与智慧之“火”——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比较
fqng1008 2019-1-2 17:47
先秦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风貌。这一风貌一旦形成便难于改变。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风貌形成之后,便成了二千多年中国哲学共同遵守的“范式”。先秦哲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西方的整个哲学来自古希腊一样。“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发展具有不尽相同的方式,必然具有不同的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远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道路。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朝着更文明的、更进步的方向迈进着,只不过在前进方式与发展速度上与西方有所不同,在前进过程中有许多曲折甚至是倒退。因而,一切都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如何认识我们的精神家园呢? 中西文化自近现代发生激烈冲突以来,不少学者反复对比中西文化,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其实,当我们完全客观地把两大文化系统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将她的起源期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会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当然,许多结论是令人不快的,但作为当代中国人,只有首先承认那些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事实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放下历史的包袱,知此知彼,轻装上阵;以我们中华民族大海一般的胸襟,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精神文化的率先崛起引领中国的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基本特征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大根本不同的文化系统。 先秦时代正处于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状态的过渡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生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生存问题既有生产力水平落后及灾荒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但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无休止的战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个时代的中华民族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人民生活处于极度苦难之中。苦难呼唤着智者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因而,先秦百家的理论使命是创造出平静、安定的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以顺应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普遍心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发现真理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他们看不到世界变化的远景,看不到世界的伟大与崇高,因而更看不到“人”的远景以及“人”的伟大与崇高。 由于人文与社会环境的不同(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不具体论述中国先秦时代与古希腊人文与社会环境的对比,本人将在今后的文章中将会有专门论述),古希腊人把认识宇宙万物共同的本原问题(即万物同一或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把寻找“始基”看成是最智慧的事情。“哲学”在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研究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古希腊哲学家们都在不约而同地寻找万物的“始基”,寻求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即本体论——关于世界的本原或本体的学说。本原的原义是“开始”,也叫“始基”。亚里士多德说,在早期希腊哲学家看来,“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82)。哲学从本体论开始,范畴从本体论范畴出发,这并非没有道理,它反映了人类认识的秩序:从外部世界——客体开始,然后返回人自身,研究主体,进而再探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 古代本体论哲学范畴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说明认识从感性的直观开始。上述思维方式决定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认识方法的直观性和认识程度的表面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作为认识成果——范畴的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 所谓直接性,指的是范畴是直接从感性的直观建立起来的,缺乏联系的环节,也就是缺乏中介。甚至有些范畴还停留在具体的事物上,完全采取感性认识的方式,如水、火、气等,严格说来,就连数、原子之类都不能算是哲学范畴。 抽象性,指范畴内容的空疏贫乏,它只割取对象的某一个方面或属性,更多地是从否定的方面作出规定。例如,存在就不是不存在,变不是不变,一不是多,如此等等。总之,还不能做到“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当然,就古代范畴史的进展而言,它本身就是从抽象走向具体,但和近代范畴相比,从总体上说还处于抽象的阶段。 由于直接性和抽象性,也就决定了这个时期范畴的模糊性——范畴的界限模糊,不甚明确。特别是表现在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之间浑然一体,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早期哲学中,巴门尼德的“存在”,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等都是亦心亦物、心物不分的味道,所以,黑格尔说:“希腊哲学是朴素的,因为还没有注意到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这种对立还不是它所考察的对象。”在希腊哲学中,有一个不自觉的假定,“认为被思维的也是存在的,并且是像被思维所认识到的那样存在着;因此便假定了思维和存在不是分离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106页)。这个时期的范畴规定性还不十分确定,界限比较模糊,实体与存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混杂。 古代哲学范畴的这些特点说明思维的历史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没有早期的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也就谈不上后代哲学的间接性、具体性和确定性。 从西方哲学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范畴正是从一与多上升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中国古代哲学在范畴上还停留在前一阶段——停留在范畴的“童年”阶段。 古希腊哲学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与中国先秦本体论哲学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是惊人相似的,因此,它们实际上处于同一思维水平。但是,古希腊哲学在范畴上的开放性、多元性、明晰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所缺少的。 古希腊哲学家作为西方哲学的发端,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不同于东方哲学的独特风格。黑格尔曾经作过这样的概括:“东方无尺度的实体的力量,通过了希腊精神,才达到了有尺度有限度的阶段。希腊精神就是尺度、明晰、目的,就在于给予各种形形色色的材料加以限制,就在于把不可度量者与无限华丽富有化为规定性和个体性。”(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161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确实如此,古希腊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确定性与个体性的特色。它从一开始就力图运用概念和范畴给世界以明晰的逻辑规定,从而摆脱原始宗教中的表象思维的神秘性和含糊性。它讲求尺度、界限、差别性和确定性。使范畴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由点、线、面、体构成系统,创造了一个范畴的王国,使思维进一步走向具体。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士多德,直到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奠定了以同一律为基础的形式思维占优势的传统,它给以后的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深远的影响。 希腊哲学的个体性特色也是相当突出的。个体性表现在世界本原的多元性和对个体事物的重现。哲学范畴也是这样,最突出的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德漠克利特的“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这种个体性原则在近代的培根、霍布斯、莱布尼茨、伽桑狄等哲学体系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并且成为近代民主主义的社会契约的哲学基础。 中国先秦哲学缺乏发展生机的根源恰恰在于哲学的功能性结构发生杂化,哲学与宗教、政治同胎——中国传统哲学内部存在着一个无法被打破的弹性结构,哲学失去了一门科学应有的科学性,失去了统领其他一切的科学的前提与条件。 所谓弹性结构,就是说哲学体系中存在着一种模糊性、松散性、神秘性和不确定性的哲学范畴,它能够消化与其对立的其他派别的理论观点,并使对立面与其自身相融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弹性结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纯粹哲学本身,概念上升范畴之先的那种可塑性、多元混合的一面;二是指中国传统哲学内部存在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互补型结构。 任何哲学的弹性结构都是以其概念的模糊性为基础的,它容易和同一思维水平的其他哲学产生融合,从而使一个民族的思维形成超稳定结构,如“入世者”信奉儒家思想,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出世者”信奉道家思想,信教的则信奉佛教、道教等。 中国先秦哲学是个圆圈式结构,起点和终点是闭合的,而没有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明显的螺旋式结构。“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里不是‘跟着我走’,按照这里的意思倒必须说,“跟着自己走!”这就是说,坚持你自己的信念,不要改变你自己的意见。何必采纳别人的意见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22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哲学系统内的能量是平衡的,缺失能量传输的势能,从而失去了学术前进的方向。“在个别的国家里,确乎有这样的情形,即:它的文化、艺术、科学,简言之,它的整个理智的活动是停滞不前的;譬如中国人也许就是这样,他们两千年以前在各方面就已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水平。”(——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8-9页。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传统哲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稳态控制系统,每一个个体状态的人都被机械地固定在社会政治思想结构内。“东方人见到统一而忽略了差异,西方人则见到差异而遗忘了统一;前者把自己对永恒的一致性所抱的一视同仁的态度推进到白痴的麻痹状态,后者则把自己对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感受扩张到无边幻想的狂热地步”(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45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由此看出,中国先秦哲学属于平面式的静态思维结构图式,思维水平的上升是相对的;而古希腊哲学是金字塔式立体动态形思维结构图式,思维水平的上升是绝对的。 社会的整体性进步,是通过个体人的欲望的满足,如何使个体人的力量得到最有力的发挥,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在先秦时代,使人本身得以发展的力量反而遭到抑制。“人”的力量无力得到发展。对于每一个现实中的人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生存哲学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生存的经验而已。经验不分高下,整个社会的人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经验哲学之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概莫能外。每个人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获得一定生存的本领——经验。经验如“水”,“天水”茫茫。人生在世,如同在水中行走,不知深浅地行进着,往往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进亦难,退亦难。 西方的文化重视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个体发展的欲望相对得到较好的满足。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人”在独立于政治与宗教的哲学思想的阳光照耀下,人们可以自由地追求真理。智慧的明灯,像“火”一样普照着每一个人,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概括以上论述,中国先秦哲学与西方哲学对比起来,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 附表: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比较 中国先秦哲学特征 古希腊哲学特征 哲学的目标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 追求真理(爱智慧) 经验 智慧 哲学、宗教与政治三位一体 独立于宗教、政治之外, “ 科学之科学 ” 圆圈式结构 螺旋式结构 平面结构图式 金字塔形立体结构图式 静态 动态 思维水平上升的相对性 思维水平上升的绝对性(以追求终极真理为目的) 重视整体性(个体与整体的融合) 强调个体作用的发挥 “ 水 ” 的形态 “ 火 ” 的形态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推理出现不可思议的结论,往往是逻辑错误
热度 1 fqng1008 2018-5-16 10:40
——读樊代明院士的《医学与科学》及整合医学“三论” 最近,因为总会正在筹办《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60周年纪念活动 》和《第六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还要搞一个“中西医结合宣言”(或称之为“北京宣言”、“上海宣言”)。我正为中西医结合陷于“不可通约论”难以自拔,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读到樊代明院士的《医学与科学》及整合医学“三论”,感觉眼目一新,于是转载于前。今细心拜读,有些话涌在喉咙,似乎不得不说。 首先,非常敬佩您在临床消化病学卓越贡献,尤其您在医学发展战略方面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惊人的。但是,读到这些文章后,似乎感觉思维逻辑有点问题,在此提出商榷。错误之处,敬请批评! 一、淡化分类 《医学与科学》一文,您开宗明义:“医学是什么?从40年前学医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一直未得满意答案。不过还是有些进步,但有时豁然明了,可又迅即转入糊涂。至今,我不能明确地说出医学是什么,但我可以说它不是什么了。依我看,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立题可以看出,您打算把医学与科学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进行一番探讨,而且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当成并列关系。相信您早已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广义的还包括社会科学,而医学是它的一个门类。讨论二者的关系,不能回避这个基本前提。从历史看,科学涵盖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而且与技术密切相关;医学也与医药技术密切相关,涵盖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要讨论二者关系,也不可混为一谈。 现代医学作为现代科学的门类之一,它应该拥有自己学科特殊的方法学和知识体系,但必须遵守现代科学的规范(范式),即探讨和发现 自然界 中确凿的事实与 现象 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理论并不断地以新的 事实 与现象检验或更新这个理论。这样看来,“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似乎是一句废话。 二、混淆内涵外延 鉴于以上,您思考了40年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学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通过逻辑学方法对医学这个概念下个定义而已,苦思冥想不如走出去看看。 医学的定义其实很多,说法不一,不打算在这里综述。 在逻辑学里,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种差+属”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举个例子来说,人是什么?用“种差+属”的定义方法,首先要找到与这一概念最近的“属概念”——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人是一种动物”了。在这里,“动物”是母项,“人”是子项。所谓种差,就是找出与属概念“动物”之下的其他并列(注意,一定是要并列,属种关系是不能构成并列的)的种概念(如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所反映的对象的差别。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狼虫虎豹,鸡鸭牛羊等却“不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因此,人的定义就可表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同样,按照这个方法,定义“医学是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门科学(或学科)”,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何劳苦思冥想?我想,您40年没有解开的结,肯定另有所指。不过,“医学不是纯粹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哲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但还涵盖有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等”,实在不敢苟同。您在这里似乎有点捣糨糊,把医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混为一谈。 三、偷换概念 您接着说:“医学要比科学起源早。科学一词的出现也才1000多年,而医学已有数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因此,应该是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在中国古代,与科学相当的词汇是格致,‘格物致知’做的是格物,其研究对象是物。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尽管有人物的说法,但不等同于物。人物人物除了物以外,核心是人。”这确实值得商榷。 首先,他把“科学”一词与“医学”的历史相比,不仅违背了比较的原则,而且有“偷换概念”之嫌。科学有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之分,医学也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别。我没有认真去考证“医学”一词最早提出的年代,也没有核实“科学一词的出现也才1000多年”,但“与科学相当的词汇是格致”,“格物致知”起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东汉 郑玄 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 宋儒 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 争论 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因此,《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最早把“科学”翻译为“格物致知”的是严复,他在《原强》在指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以上可以看出:(1)儒学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为主的学问, “‘格物致知’做的是格物,其研究对象是物。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尽管有人物的说法,但不等同于物。人物人物除了物以外,核心是人。”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2)“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格物致知”与“科学”的本意确实非常接近。而“格物致知”一词的提出已经两千多年了。 (3)“科学一词的提出”与“科学的起源”并不等同,不能武断地得出结论:“医学要比科学起源早”,“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 事实上,科学及其技术的起源都是几十万年以前的事情。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进化,是学会使用工具,有了“技术”,并因此成为“智人”(Homo Sapiens)。还有种说法叫“ 科学源于好奇 ”,有了思维的“智人”,必然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于是,古代科学开始萌芽,尽管那时候的科学包含在巫术、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而古代科学就是这样一种“范式”——与巫术和自然哲学密不可分。 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因为人类学会了以锋利的石块采割果实,捕猎动物,剥制兽皮。这一“技术”的获得,让它从其他猿人和动物中分离出来。石器之外,智人还学会了取火。火可以烧烤食物,可以用来围猎和防御野兽,可以照明,烘干潮湿的物件以及化冰块为饮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天、地、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思考的结果是巫术产生了,自然哲学也产生了,古代科学就夹杂其中也产生了。 其实,无论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是起源稍晚一点的事情。人类最早关注的是天文学。近代以来的“科学革命”,也是首先发生在天文学领域,当物理学、化学以及数学取得了一定突破之后,现代医学才姗姗来迟。 此外,与您商榷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下),稍后再一一请教! “医学要远比科学复杂。表现在人群的异体性,人体的异质性和疾病的异现性。” “医学关乎生命。什么是生命?从哲学上讲,生命本身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如果说生命是物质,按科学的说法,即‘物质不灭定律’,那生命就不会死亡。因为活的生命体是物质,死的生命体也是物质,那么物质都还存在,死的又是什么呢?如果说生命体死的那个生命是‘物质’,那么通常要有质量。显然我们目前无法找到这种‘生命物质’,也就不能回答生命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生命相对于它所承载的物质而言更加难以捉摸,生命现象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奥秘。医学研究的对象恰恰是特有这一高级生命形式的人类及其组成形式,而科学研究的对象则并非是如此高级的生命形式、甚至是无生命的普通物质。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要回答为何‘生死有期’。” “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中医和西医充满分歧,甚至南辕北辙,其实这并不奇怪,实际上是观察角度不同所致。西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所以常有医学科学的提法。中医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之上的,所以不常有中医科学的提法。二者各自都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和中医辨争的焦点就在这里。双方对科学和经验的重要性都无异议,可对经验之科学或科学之经验,则认识迥异,这恰恰说明了医学和科学的区别。” “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说到底是做两件事,一是治病;一为救命。二者相互关联,但也有些差别。治病是‘治’物质,是以物质换物质,或以物质改变物质;而救命不是‘救’物质,救命是在调节物质表现的特殊形式,以确保这种形式的正常存在。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整体中的平衡,或西医所说的内环境的稳定Homeostasis。” “科学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们可以创造‘千里眼、顺风耳’,但医学是有其局限性的,好多事情是用科学的理论或办法做不到的。人总是希望越来越好的结果,但生命却是一个越来越差的过程,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是人不是神。所以,人类对医学和科学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 “列举前面17个方面,我的本意不是想一言以概之曰:医学不是科学。一因国人通常把‘科学’二字当真理来解,说医学不是科学,就似医学不是真理,而是谬论,甚则邪说。这不仅我自己难以说服自己,而且必将成为众矢之敌,甚被万炮齐轰,还是收敛一点,保守一点为佳;二因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科学或科学的元素,比如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生物的……。所以,说医学不是科学,一是我不愿、二是我不敢、三是我不能。……但要说医学就是科学,这是我坚决反对的。科学的巨大进步,把科学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科学主义的出现,于是乎什么学科都把自己往科学上靠,似乎一戴上科学的帽子,就会更接近真理,就会名正而言顺。但医学自从戴上科学的帽子后,其实好多问题不仅解决不了,反而导致医学与人的疏离,甚至越来越远。‘医学就是科学’,尽管它已成为当下大众的普识,也是近百年来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逐渐形成并锁定的习惯性概念。” “正是这种普识与概念,导致时下医学实践出现了难堪的现状:我们不仅在用科学的理论解释医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用科学的标准要求医学、也是在用科学的规律传承医学。最终的结果,医学的本质将被科学修改;医学的特性将被科学转变,复杂的医学将被单纯的科学取代,医务工作者将成为科研工作者;医学院将成为科学院;病人不再是医生关怀呵护的人群而将成为科学家实验研究的对象。这将是一种难以接受甚至难以承受的事实。这既不是医学发源的初衷,更不是医学发展的目的。”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若抽去了人的本性,医学就失去了灵魂;若抽去了人的特性,只剩下其中的科学,那就成了科学主义。” “医学与科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示’(Paradigm),有不可通约性。科学确定的是一种世界观和自然观,而医学确定的是一种生命观和健康观。科学需要‘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医学需要‘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医学的有些做法不一定科学,但只要生命尚存、健康尚在就行。二者相当于两股道上奔驰的列车,一列不能涵盖一列,一列更不能取代一列。尽管有时有交集,但通过交点或交接地带后就需要在各自的方向上继续奔驰,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人类利益服务。但是,由于两条轨道在宽度、材质上有差别,列车各自使用的动力模式不一样,速度也不相同,因而需要各走各的道、不能交换,更不能重走在一条道上,否则就到不了共同的终极目标。” 至于整合医学“三论”,请教的问题更多,尚需慢慢梳理。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5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热度 2 st69786 2015-10-18 03:49
全球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贺飞 北京大学 许多国家在1990年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其高教入学率,同时世界范围的学生流动不断增加。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在国外学习的学生回流,吸引外国学生。随着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赴国外留学的学生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本文简要 介绍一下全球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的概况。 1 欧洲高等教育的流动状况 2011 年,欧洲委员会教育与文化理事会委托有关机构研究32个欧洲国家 ( 欧盟27,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4以及土耳其,也称欧洲32国) 间的学位流动和学分流动情况 。这份报告区别了两类学生流动,其中学位或文凭流动包括学生旅行到国外获得学位,而学分流动是指学生临时在国外学习。学位流动数据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OECD以及欧洲统计署Eurostat数据。而学分流动数据则不全面系统,主要来自ERASMUS项目。这是一个欧盟海外学习计划,旨在让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去另一个相关国家学习3个月到1年时间。尽管ERASMUS是这一区域这类计划中最大的,但它仅支持一部分欧洲的学分流动,因此其数据是低估的。 欧洲32国平均学位流动水平按照国际标准很高,并且自1998-99到2006-07有相当的增长。2006 – 07 年,150万外国学生,代表51%的全球学生市场,在欧洲32国注册一个学位计划。此外,世界范围竞争加剧,欧洲32国自1998-99年增加其全球外国学生份额。强劲的增长主要是来自非欧洲32国的学生。2006-07年这些学生 占 58%的外国学生in 2006 – 07, 而来自欧洲32国的占38% (本例中4% 的外国学生国籍未知)。学位流动水平国家之间相当不同。几乎外国学生的三分之二在欧洲32国读学位的学生注册在三个国家之一:英国、德国和法国。在欧洲32国的其他所有国家,地区流动水平相当低 。欧洲32国在外国读学位的学生比例1998-99到2006-07年间增长了将近40%,但这一增长相比外国在欧洲32国学习的学生增长相当低。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在一个极端,在塞浦路斯,绝大多数公民去国外就读(1,380 国外比每1,000在家);在另一极端,在英国,去外国学习很少(12国外比每1,000在英国)。来自欧洲32国的大量在另一国家读学位学生选择同一地区的一个国家。 关于学分流动,根据ERASMUS统计,参与海外学习计划的学生数量在1998-99到2008-09的11年间增长到超过两倍,达到接近200,000。虽然这一增长,参与ERASMUS学生数量占整个欧洲32国学生比例非常低(小于1%)。西班牙、芬兰、马耳他、葡萄牙以及斯洛伐克相比学位学习在海外学习计划方面更有吸引力。与2006-07其他欧洲32国相比,这些国家接受较外国学位学生更多ERASMUS学生。尽管英国有着巨大数量的大学生,但其海外学习学生人数最少。在学位和学分流动中,在2008 – 09 ,32国中的21国既是净出口国又是净进口国。东欧国家倾向净出口国 (捷克和匈牙利除外), 而西欧和北欧倾向于净进口国。10国为学位学生净进口国,但是海外学习学生净出口国。这些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捷克和匈牙利。社会科学、商学和法律; 工程; 以及人文和艺术的学生相比数学、计算机科学、农学、教师培训和教育科学的学生更常常参与 ERASMUS 海外学习计划。 2 高等教育支出 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将面向知识经济作为其推动经济进步的关键,并清楚地认识到需要良好训练的劳动力,大量投资升级和扩展其高等教育系统,并广泛参与其中。在许多案例中,政府启动投资计划。许多政府最近投资送出大量学生赴海外学习,就是其劳动力和经济开发战略。案例包括巴西科学流动计划(也称“科学无国界”),2011年7约正式启动,目标是送出75,000巴西学生到国外学习。类似的,沙特阿拉伯政府2005年投资大量奖学金计划,支持超过10万沙特学生去国外学习,计划初期估计至少支出50亿美元。 关于高等教育重要性的一个指标是国家资源的投入百分比,通过测度高等教育支出占其GDP的比率。2005到2009年间,美国和加拿大甚至所有 OECD 国家 的这一指标下降,这些国家和韩国投入 在高等教育上 的 GDP 百分比最高。1995到2005年间,美国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率为OECD平均值的两倍;到200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约为高出OECD平均值的60% 。2005到2009年间,大多数其他OECD国家的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上升,而英国仍保持稳定。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和财政危机,一些欧洲政府削减其高等教育投入。但这一削减的效应在最近的数据中尚未得到反映。 高等教育投入数据在不同国家常常难以比较。各国之间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实际支出无关,而是测度的差别,公立和私立机构之间差别,政府投入的类型和层次,以及教育类型和层次等。 3 教育成就 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扩张巨大。结果是,美国人口领先世界教育成就几十年。由于这一点,美国为其企业提供高度受教育劳动力的明确优势。然而,在1990年代,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 开始扩张其高等教育系统。其中一些现在超过美国在高等教育类型A的学位获得以及其年轻学者的先进研究计划。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地区高等教育扩张大大降低美国的教育优势和相关的经济优势。 尽管美国继续是最高比例年龄24-64岁人口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的国家,但几个其他国家已经在青年一代(25-34岁)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上超过美国。 中国较所有OECD国家有较低的高等教育达到率。中国的高等教育到达率还低于巴西和俄罗斯两个有数据的非OECD的G20国家。与在大多OECD国家一样,中国年青一代(25 – 34) 高于年老一代。 4 科学与工程领域第一大学学位 2010 年,世界上几乎有1700万学生获得其第一大学学位,其中大约550万在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全球范围的总计仅包括那些相对最近的数据可得的国家(主要是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因此是低估的数据。2010年,亚洲高校占将近250万的世界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 其中接近一半在工程领域。欧洲学生(包括东欧和俄罗斯)获得超过150万第一大学科学与工程学位(其中将近40%在工程), 2010年北美学生获得超过700,000此类学位(其中22%在工程)。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经济体中,其第一大学科学与工程领域学位的比例高于美国。日本和中国一般或更多的第一大学学位是在科学与工程领域,而美国只有大约三分之一。考虑到工程的差别悬殊,工程学位的国家差别占科学与工程学位总体产别的大部分。然而,分类系统以及工程计划的质量和全国细节报告层次的差别使得国别比较困难。例如,中国在2000年代中期术语“工程师”没有标准的定义。在199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执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提高工程的入学人数。然而,技术学校的总数和相应的教师和职员减少,这意味着学位获得是加大班级规模和生师比。 中国传统上授予在工程领域授予大比例的第一大学学位,尽管这一比例从2000年的43%下降到2011年的31%。其他工程学位比例高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伊朗、韩国和台湾 ( 附表2-36)。在美国,大约5%的学士学位在工程,美国和全球大约11%的学士学位在自然科学(物质、生物、计算机、农学和数学)。 2000 到2010年间,中国、台湾、土耳其、德国和波兰授予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的数量超过或接近两倍。在此期间,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韩国)授予的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数量的增幅在23%到56%, 而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等过则分别减少 14%, 9%, 和4%。 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位占中国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的绝大部分增长。2000到2010年间,中国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位第一大学学位数量增长超过了300% 。德国授予数量增长了接近90%, 韩国、美国和英国的数量增长在20% 和29%之间,在日本,则减少了9%。 1999 年,29个欧洲国家, 通过 博洛尼亚 宣言, 启动了整个欧洲高等教育系统改革。 博洛尼亚进程的 目标是促进参与国家的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学位可以比较; 学分可以互转;以及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能够在国家间自由流动。10年后,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成立,欧洲高等教育改革扩展到47个参与国。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改良高等教育结构,执行三个学位周期(学士、硕士、博士), 开发质量保证系统,建立促进流动的机制。2009年,博洛尼亚进程首次设立学生流动的定量目标。到2020年,至少20%从欧洲教育区毕业的学生应有国外学习。 5 按性别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 2010 年,女性在全球许多国家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一半或更多的第一大学学位,包括美国和许多较小的国家。欧洲大多数大国在后面不远,超过 40% 的第一大学科学与工程学位被女性获得。在中东,在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女性获得将近一半或更多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除了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和约旦。在一些严重和非洲国家,女性通常获得大约三分之一或更少的第一大学科学与工程领域学位 。在加拿大、日本、美国以及许多较小的国家,好过一半的女性获得的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在社会和行为科学。在韩国和新加坡,将近一半的女性获得的 科学与工程第一大学学位在工程,比例比美国和任何欧洲国家更高。 6 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全球比较 2010 年全球范围授予超过20万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美国较任何其他国家而言,授予最大数量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大约 33,000), 接着是中国 (大约31,000), 俄罗斯(几乎16,000), 德国(大约12,000), 以及英国(大约11,000)。大约58,000 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在欧盟获得。 2010 年,女性获得41%的美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女性获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比例大致相同。在美国, 2010年女性获得将近一半授予给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在葡萄牙和意大利女性获得接近一半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但是荷兰、韩国和台湾的少于25%。 中国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数量2000到2009年间急剧增长,2010年变平整。尽管中国的增长很迅猛,其趋势与美国的最近博士产出的趋势类似。 在200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产出国。在美国,以及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授予最大数量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领域为物质科学和生物学。 在亚洲,中国自2000年来成为最大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产出国。 随着中国先进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能力的提升,授予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数量从1996年的大约4,000增长到2010年超过31,000 ,较同期中国公民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数量的增长有更快的增长率。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国产”博士学位得主数量与中国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数量非常类似,但自那以来,由于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巨大增长,差距明显增大。2007年,中国教育部宣布中国将开始限制博士入学数量,更加关注研究生培养质量。印度、韩国和台湾授予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数量在1996到2010年间也有增长,但增长率较低; 在日本,数量一直增长到2006年,但随后几年下降。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超过一半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在工程。在印度,接近75%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为物质科学和生物学。 7 全球学生流动 过去20年,学生的国际流动更加频繁,国家之间的学生竞争更加激烈。根据来自UNESCO的数据,国际流动的学生数量2000到2010年间接近翻番,达到360万 。通常情况下,学生从发展国家流动到较发达国家,从欧洲亚洲流动到美国。然而,少数国家开始显现出在其所在地区的区域节点—例如,澳大利亚、中国、韩国成为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节点。此外,一些国家已经设定目标提高其接收国际学生的数量,其中包括约旦 ( 到2020年计划接收10万学生), 新加坡 (到2015年15万), 日本 (到2025年30万), 以及中国 (到2020年50万)。 一些学生迁移为了临时教育,而另外一些在完成学业后仍永久在国外。影响去国外读学位决定的一些因素包括所在国资助该国公民海外学习的政策、目标国的学费政策、目标国为国际学生提供财政支持的政策、影响国际教育成本的生活成本以及汇率、以及获得国外学位的预期价值等。国际教育的长期回报也依赖于国际学位如何被所在国劳动力市场所认识。对于接收国,接收国际学生可以帮助增加来自高等教育的收入,还能成为吸引高技能工作者庞大战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许多发达国家人口特征发生变化使得其本国大学适龄人口的减少 。 最近几年,许多国家扩展其跨国教育的供应。一个增长的趋势是分校园的设立: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外设立离岸计划。分校园为学生提供获得外国大学学位的机会而不需要离开其母国。有关研究表明,到2011年末,200家有学位授予权国际分校园在世界范围运行,37家新机构计划在2012和 2013 开张。合作计划,如国际联合学位计划,是跨国教育的另外一个趋势。在这些计划中,学生在两个或更多机构中学习,成功完成要求后,他们从联合学位计划的每一机构获得一个单独文凭,抑或一个单独文凭代表所有联合学位计划机构。联合学位计划在硕士层次的最普遍的领域是商学、工程和社会科学;在博士层次是工程和物质科学较占优势。 更多国际流动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较其他任何国家而去美国。其他国际学生较多的目的国包括英国(11%), 澳大利亚 (7%), 法国 (7%), 和德国(6%)。连同美国一起,这些国家接收大约一半的全球国际流动学生。 尽管美国仍旧是全球最大数量国际流动学生的目的国,但其在所有领域的占比从2000年的25%下降到2010年的19%。2005年到2010年间,美国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占比也有下降,在来美国学习社会和行为科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上升,这样保持整体科学与工程占比稳定(表1)。 表1 部分OECD国家和美国的国际流动学生: 2005和2010 科学与工程 所有领域 总计 自然科学和工程 社会和行为科学 接收国 2005 2010 2005 2010 2005 2010 2005 2010 全球 2,814,917 3,645,622 NA NA NA NA NA NA OECD 国家a 2,128,579 2,574,710 800,052 995,295 598,416 746,718 201,635 248,577 美国 590,158 684,807 242,358 301,447 202,516 245,937 39,842 55,510 美国/OECD(%)a 27.7 26.6 30.3 30.3 33.8 32.9 19.8 22.3 美国/全球(%) 21.0 18.0 NA NA NA NA NA NA 数据来源: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在美国,国际学生占所有高等教育在校生 (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比例很小(大约3%) ,这一比例在研究生层次较高些。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比例要更高一些。澳大利亚,较美国有一个较小的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比例较高 (21%) ,但在全球国际学生占比较低 (7%)。其他国际高等教育学生在其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比例相对较高的国家包括英国(16%), 奥地利(15%), 瑞士(15%),和新西兰(14%)。在瑞士和英国,超过40%的博士生为国际学生。其他许多国家,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瑞典和加拿大,也有相对较高的比例 (超过20%)的博士生为国际流动学生。 1990 年代后期起来,英国积极提升其国际教育地位,通过招收国际学生来英国学习,以及扩张其国际教育的供给。1994到2010年间,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数量增长,英国就读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外国学生数量增加,特别是在研究生层次。前列国家的总体模式与美国类似。2010年,外国学生占48%在英国学习科学与工程的所有研究生(较1990年代中期29%增长)。外国学生占60%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领域的研究。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增长占了绝大多数增长,但来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美国、法国、爱尔兰和德国的研究生数量也有相当大的增长。在本科生层次,科学与工程领域外国学生整体百分比在此期间增长不大。由于最近几年严格限制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学生签证的规定,造成外国就读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数量下降,主要由于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学生数量下降。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的学生数量下降较大。 日本最近几年提升了其外国学生就读人数(科学与工程和所有领域),2008年,日本宣布计划用12年将外国学生达到3倍。虽然如此,最近2年增长还是相当缓慢,部分原因可能是2011年3月的地震和海啸。2012年,略多于7万外国学生就读于日本大学的科学与工程计划,与2010年类似,较2004年的57,000有所增长。与英国不同,就读日本的外国科学与工程学生集中在本科生层次,占超过三分之二的所有外国科学与工程学生。外国学生占日本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本科生的3%,研究生的17%。绝大多数外国学生来自亚洲国家。 2012 年,中国学生占70%的在日本的外国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和 59% 的外国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韩国为 18% 的外国本科生和9%的外国研究生。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尼泊尔在前10名外国本科生和 研究生的来源国家中。 外国学生在本科生层次就读加拿大大学的比例持续增长。2010年,外国科学与工程学生占约 7%的就读加拿大的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较2000年的5%有所上升。在研究生层次,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外国学生比例在此期间保持稳定(19%)。2010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外国科学与工程学生比例最大的领域为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在 本科生层次,中国是加拿大的外国科学与工程 学生的来源国,占其13%的外国本科生,接着是法国和美国 ( 均占11%)。在研究生层次,外国科学与工程学生最大来源国是法国(13%), 接着是伊朗和中国(均为11%)。 尽管美国接收最大数量的全球国际学生,美国学生继续在全球外国学生中占比相对较低。2010年,大约57,000美国学生(所有领域)报告作为外国学生在 OECD 和OECD伙伴国学习, 远少于来自中国、印度、韩国、德国、土耳其和法国的外国学生数量。美国学生的主要目的国为英国 (15,600) 、加拿大(9,100)、德国(3,900)、法国(3,400)、新西兰(3,200)和澳大利亚(3,000)—大多数为英语 OECD 国家。 2010-11 学年有将近275,000美国高校学生参与海外学习计划(学分流动),较前一年上升1%,但较2000-01增长了78%。将近40%就读于暑期计划,超过三分之一就读一个学期的计划, 13% 为8周内的短期计划, 4%为学年和日历年, 其余为一季或2季或一个月。大约9%为硕士,1%为博士生;其余为本科生,主要是低年级或高年级本科生。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外学习的美国学生为 女性,超过75%为白人。超过三分之一的就读于科学与工程领域:23%在社会科学,8%在物质或生命科学,4% 在工程,2%在数学或计算机科学,以及1%在农学;这些比例自2000-01年来保持稳定。2010-11学年最大海外学习目的国为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接着是法国和中国。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超过43,000的美国学生就读于13个国家的学术学位计划(学位流动)。大多数学生就读于硕士学位计划(44%), 接着是学士学位计划(39%)和博士学位计划(19%)。其中几乎75%的在英语国家学习,最大目的国是英国。人文、社会科学和商学以及管理是学生去国外读学位的最普遍领域。 参考文献: 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 2014.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B 14-01). (转载请注明出处,联系作者:st69786@tom.com)
13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Comparative Study of Global Seismicity on the Hot Engine ...
seisman 2015-8-9 16:09
连接网址: 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58306 Home Journals Earth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JG Articles IJG Vol.6 No.7, July 2015 Articles IJG Vol.6 No.7, July 2015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email Share on print More Sharing Services 1 Open Access Comparative Study of Global Seismicity on the Hot Engine Belt and the Cooling Seismic Belt—Improvement on Research Idea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Download as PDF (Size:4101KB) HTML XML PP. 741-749 DOI: 10.4236/ijg.2015.67060 131 Downloads 153 Views Author(s) Leave a comment Lijun Chen , Xiaofeng Chen , Fangfang Wan , Pinzhong Li * , Lei Shao Affiliation(s)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distribution on the global engine active seismic zone and cooling seismic belt basing on the ANSS earthquake catalog from Nor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Data Center. An idea of the seismogenesis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 is achieved by showing the stratigraphic structure in the hot engine be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engine and its seismic cones are the global seismic activity area, as well as the subject of global geological disaster. Based on the conjecture of other stratum structure, the energy of crustal strong earthquake and volcano activities probably originates from the deep upper mant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search on earthquake and volcano predic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monitor and analysis on the sub-crustal earthquake activities. KEYWORDS The Hot Engine Belt , the Cooling Seismic Belt , Seismic Cone , Seismo-Geothermics Theory , Earthquake Prediction Cite this paper Chen, L. , Chen, X. , Wan, F. , Li, P. and Shao, L. (2015) Comparative Study of Global Seismicity on the Hot Engine Belt and the Cooling Seismic Belt—Improvement on Research Idea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 6 , 741-749. doi: 10.4236/ijg.2015.67060 . References Chen, L.J. (2012)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eismo-Geothermics. Inland Earthquake, 26, 108-122. NCEDC (2014) Nor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Data Center. UC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Dataset doi:10.7932/NCEDC. Chen, L.J. (2013) Concep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Cylinder.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33, 1-14. Chen, L.J. (2013) Mantle Decadal Oscillation (MDO).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665664.html Wang, H.T., Li, Z.H., Zhao, C.P. and Qu, Y.J. (2007) Relocation of the M s≥2.0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rn Tianshan Region, Xinjiang, Using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Relocation Algorithm.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3, 47-55. Long, H.Y., Xu, Y., Wei, B. and Xu, H.X. (2005) The Velocity Model of P Wave and the 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Kashi-Wuqia Arer of Xinjiang. Inland Earthquake, 19, 16-21. Chen, L.J. (2012) Earthquake Prediction Verification Record 001: The Earthquake M 6.9 in 4.12 in the Gulf of Californi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558624.html Chen, L.J. (2013) The Crime Incident in Italy Earthquake Prediction.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652328.html Chen, L.J. (2014)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ianshan Area—As An Example of Xinyuan Earthquake M6.6 in June 30, 201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58-829373.html Chen, L.J. (2015) Explanation of the 0419 Card of the Earthquake and Volcano Prediction in the World’s Major Seismic Cones Within 3 Years.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2558do=blogid=883826 Chen, L.J. (2015) The Test Summary for 0419 Forecast Card in 2012 (Online Version).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2558do=blogid=894296 Chen, L.J. (2015) Pakistan Earthquake with Ms 7.7 in 2013 and Causative Structure of Hindu Kush. Inland Earthquake, 29, 15-27.
1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道和慈善公益比较研究(3)透明度问题的逻辑矛盾
francy 2014-10-4 13:32
1、国庆假期的学习收获 这个国庆假期己过了3天,今天是第4天,过去3天,宅在家中不发任何原创内容上网,只转、只看,特别是看各个TV安排的精彩节目,收益匪浅。尤其是看到CCTV-9 《青铜王朝》( http://tv.cntv.cn/videoset/C34757 )提到了西周、周公的“慈善”治国理念,这一时期的慈善活动,主要由朝廷来带动,灾荒时期所采取的社会救济手段,被称为“荒政”。(百度百科“慈善”词条也有介绍,见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10522/5119269.htm?fr=aladdin ),由此可知,从中国古代,“慈善”就是政府的责任,这是中国人的创举。 2、王振耀给中国透明度评价定义 2014年9月29日,《公益时报》 记者王会贤写的《用法治和专业构建慈善信任新环境》报道介绍2014年9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期间召开的以“信任·公益慈善事业之根基”为主题的公益研讨会上,来自政界、学界、媒体界、公益界、法律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公益慈善环境建设的深度对话,共同聚焦信任,“把脉”慈善公信力。 文中提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现场提出八字原则:专业互善、法治互善,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提醒大家警惕“善的消极”。他认为,慈善界现在特别消极,很多机构把公开透明当看做是约束自己,其实,公开透明是一个手段,向捐款人公开透明,他对你印象越好,捐款就越多。( 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qiyeCSR/7079.html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哈吉·阿马杜·希(Elhadj As Sy)秘书长接受记者专访 沈阳 摄影 这个说法出自中国知名学者、公益慈善大师级人物王振耀之口,显然与本人在一个月前即8月20日在北京采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秘书长哈吉·阿马杜·希(Elhadj As Sy)先生时他所讲的:“......捐款的数量,其实捐款的金额它是一种标志,它象征着社会各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于这个中国红会的信任。从这个捐款金额我们可以看到,我可以说中国红会是值得公众的信任的!因为他们在努力地工作,而且他们也在努力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可以说,在任何社会就是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它最好的宣传就是它的捐款金额这个工作指标。它提供这样的服务,不是说在这里我们,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光谈存在问题的话不会是我们筹资的一种很好的说服公众的方式,我们最好的方式是用来解决问题,向大家来展示我们红会的工作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和效果。这个捐款金额正是中国红会目前正在做的辛勤努力工作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大家看到了他们这个工作的成效,这样的话公众也对他们有充足的信任,公众给予的这种支持是因为在中国红会的辛勤、努力工作下得到了很好回报。”( http://politics.gmw.cn/2014-08/21/content_12680379.htm )说法是含义是一致的。 换个角度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在给中国红十字会的透明度工作下了充分肯定的评价,如果不是,中国红十字会就不可能创下近8年来手机小额捐款额达到2.7亿元的中国之最(它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大全), 更不可能在鲁甸地震中,民政部网站发布了民政部救灾司的《民政部关于社会组织接收和使用云南鲁甸6.5级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统计情况的通报(四)》,截至9月1日17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10家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向民政部报送了救灾捐赠款物统计数据红会排第一,占61.5%。后面这个数据背后还有一些媒体传播渗透力对比,十分肯定的事实是: 红会在整个鲁甸地震救灾报道中,仅仅200篇文章,占整个鲁甸地震救灾报道篇数的约2%,其中电视节目(特别是CCTV)中占0.1%篇幅,报纸报道不足0.1%,网络报道中国人道网为主(180篇),光明网约30篇,而能够在商业门户传播(转载)的报道只仅仅25篇,主要是光明网的报道(占22篇)。 所以,所谓慈善透明度,我们这些一直在跟踪、研究人道和慈善公益问题的人,比这些来自政界、学界、公益界、法律界等社会各界人士有更加清醒的判断。 3、公开透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014年9月23日《羊城晚报》的李劭强在《慈善透明度是慈善事业的健康指数》一文中认为:《2014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有77%的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得分不及格,其中地方红会得分较低,五成公众对慈善组织信息披露不满意。《报告》还显示,去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近千亿,企业捐赠近7成。李劭强先生由此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因此,去除慈善组织的行政化,既是对慈善公信力的保证,也是对慈善公信力的提升。当行政化的种种弊端在慈善事业中被消除,人们看到的是公开透明的服务积极的慈善组织,他们对于慈善的种种顾虑就可以消除,他们内心的慈善热情就可能被最大化激发。 当然,公开透明只是公众参与慈善的基础,慈善事业对于公众的激励——道德层面的激励和功利化的激励,都是人们整体参与慈善的直接原因。对于公众来说,他们期待的慈善是自愿的、透明的、制度化的,全民性的。这离不开慈善的去行政化,更离不开慈善的立法。只要慈善立法能够理念、路径、机制三方面用力,人们期待的全民慈善,就不会只是梦想。( http://www.wenming.cn/wmpl_pd/zmgd/201409/t20140923_2192402.shtml ) 一位业内人士就近期《2014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及一系列“慈善透明度”热点问题向笔者讲出Ta的看法: 公开透明的核心问题不是透明本身,核心问题是公益机构和捐赠人的关系,在法律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而契约双方必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透明行为作为单向行为应该是赠予方的要求,而不是第三方的要求。 “公开透明”的命题是否尊重捐赠人的权益?从来没有人提出,而法律对公益机构的约定似乎没有法律依据,道义很多情况下的朴素情感是不符合逻辑的。 公开的对象更是没有人能说清楚的,也就是说没有定位。 4、从“慈善透明度”到去行政化 这个问题也许有更为复杂的政治学问题,2014年9月29日《中国青年网》转载作者是北斗深度智库特邀舆情分析师一篇题为《习近平及高层智囊为何频频强调阶级?——兼论当前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到了“社会企业”等涉及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解释权的大博弈问题,特别提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及高层智囊王伟光等屡屡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及阶级斗争理论,一个重要背景是在颜色革命的风险中,部分私营企业主的蠢蠢欲动。例如,某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地产富豪,在微博、微信上屡屡发表诋毁中共合法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中国某些资本家群体和富豪,拿出巨额资本,资助各种隐性的颠覆性的研究机构和媒体,组织庞大的网络水军,编造颠覆中共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谣言和历史谣言,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新媒体舆论;某些富可敌国的资本家,拿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供养自由派律师和法学家群体,他们以维权名义组织新公民运动和宪政运动,给弱势群体洗脑,煽动他们通过恐怖主义的方式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以一大批秉持反共意识形的地产富豪为核心的私营企业主群体,不仅仅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阶级意识和意识形态(如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等等),还有了各种各样的准政党组织,这批资本家大多不是依靠自力更生的科技创新和实业起家的,恰恰是依靠侵吞国资、投机倒把、依附外国财团、掠夺人民而短期内暴富的,因此在中共内部有一大批腐败的特权大老虎为其撑腰。( http://agzy.youth.cn/qsnag/zxbd/201409/t20140929_5790999.htm ) 文章对我们理解当前涉及人道和慈善公益优劣问题比较研究中所遇到的“社会企业”,NG0,去行政化问题的深度观察具有很值得参观意义,值得研究相关问题的人关注! 沈阳(sz1961sy) 12:54 2014/10/4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中国公益问题观察|1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道和慈善公益比较研究(2)小额捐款代表民意
francy 2014-9-17 23:05
如果你想知道普通百姓心里最支持什么组织做公益活动,小额捐款(@2元之内)无疑最代表民意。因为这代表一种无言的信任。 在这方面,那个叫“壹基金”(捐壹元)的创意曾经很有拓展精神,只是,据介绍,它后来不满足这区区壹元,所以,再也不是原来的捐壹元基金了。 1、中国慈善公益小额捐赠最高记录: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21年不超1.7亿元人民币) 本人调查了中国小额捐款的最高记录,是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它隶属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Inc.)是全球餐厅网络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餐饮品牌分别在烹鸡、比萨、墨西哥风味食品连锁餐饮,1993年在上海成立为中国大陆直营、合资和特许经营的肯德基、必胜客、必胜宅急送、东方既白、小肥羊餐厅提供营运、开发、企划、财务、人力资源、法律及公共事务等方面的服务。自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百胜集团在自身发展同时,不忘其企业社会责任,一直秉承“回报社会”的宗旨,积极支持慈善事业,让关爱社会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20多年来,百胜直接和间接用于公益方面的捐款已超过 1.7亿元人民币。(2013年11月13日 来源: 新华财经 《百胜餐饮集团简介》)资料介绍,2014年肯德基在中国共有4600家门店,这些公益方面的捐款包括近期为灾区孩子“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活动,本人因为参加过,所以有印象。 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举办的直接和间接用于公益方面的慈善捐款主要是来自消费者(百姓)的小额捐款和企业自身捐款,并且主要捐给民政系统的公益基金会,例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历年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201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第二届中国公益节授予其“年度绿色贡献奖”、第三届中国公益节“2013年度最佳公益项目奖”和“2013年度最佳公益传播奖”等( 2014-4-30《经济》 记者 曲华敏 《百胜中国公益前行》 http://www.jingji.com.cn/html/Ngsxw/Nwz/37680.html ) 不过,上述国内小额捐赠最高记录,终于在2014年8月被一个从未公布的记录打破,本人是第一个报道这项记录的媒体人: 2、中国小额捐款最高记录:中国红十字会手机小额捐款(近8年2.7亿元人民币) 2014年8月11日光明网记者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筹财务处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启用10699993这个公益特服号接受公众向中国红十字会手机(小额)捐款起,近8年来,己经有6000万中国手机用户捐赠了近2.7亿元善款,这些善款先后用于汶川、雅安等大的灾害救济之用。8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在北京启动“博爱信使”人道救助行动,首批1000万元资金将用于资助新疆、西藏、云南、贵州、甘肃等5省区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和特困大病患儿。这1000万元资金也是从这个公益特服号的小额手机用户捐赠中拔出来的资金。 3、小额捐款代表民意 据工信部公布的截至2014年5月权威数据,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己经达到12.56亿户(其中3G手机用户达到4.64亿户)。这意味着:过去8年来,每20部手机中就约有一部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10699993这个公益特服号捐过款,捐赠总额达到近2.7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这个2.7亿元捐赠数据,比现有国内小额捐赠最高记录---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21年不超1.7亿元人民币,因为包括企业自身捐款)总额还高出1亿元! 从上面这些公开发表在媒体上的数据可知道:大数据时代用数据说事,中国红十字会在公众的认知度、支持度并非网上那些水军(他们很多是靠发贴为生、不捐款给别人)所说那样差,而是处在不断上升中,这是每一个人必须看数据明白事实真相的地方。 本来以为要放假写不了这第二篇,现在终于赶写出来同大家分享。 沈阳(sz1961sy) 19:01 2014/9/17 写于北京 人道和慈善公益比较研究(1)应该有人研究的领域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14/3449.html
个人分类: 中国公益问题观察|2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道和慈善公益比较研究(1)应该有人研究的领域
francy 2014-9-17 11:55
什么是比较研究? 在社会学科中,比较研究通常是指用横向(同时期)、纵向(不同时代)进行研究不同现象的方法。例如:比较文化、比较法律、比较哲学、比较教育学、经济学比较等都很专业和成熟。因为本人是在上世纪80年代读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教授是我们院长和导师之一)的第1期“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也读过深圳大学“中外比较法律专业”课程,自己编著的《中国域名经济》一书就是一本产业经济比较研究著作。 在中国,由于社会进入产业转型,这几年慈善公益这个词很吃香,而很多人一开口讲(网上的文章更多)红十字会就说它的慈善工作没有做好,这是本人亲耳听不止一位给中国红十字会邀请的专家发言(不仅仅在北京,也在外地)时都能听到,这种现象,应该是中国缺乏对社会利他行为模型的基础性研究造成的,这应该是一个很遗憾的情况。 本人是从2011年6月26日至今写了不少于160篇约近40万字有关中国人道事业、公益机构、慈善行为的报道、评论和撰写百度百科相关词条更新,但是下面几条信息让自己觉得作为媒体人,有责任抽出时间去加入这个问题的研究中: 消息一 :2014年9月16日来源于 财新网《陈启宗:3.5亿美元为何捐给哈佛》( http://china.caixin.com/2014-09-16/100729471.html ) 捐赠三亿多美金给哈佛后,陈启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捐助内地项目,并非钱那么简单,还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有一次,我们捐钱到内地,我弟弟气得半死。在内地捐钱有时是自讨麻烦,在海外捐钱,捐了就捐了,在内地捐钱头疼的事多的是。所以我弟弟跟我说,算了,钱就扔给他们。”陈启宗坦言,做慈善有两个方法,一是自己定义“要做什么”,另一个则是别人主动来找你。他说,“门不要开得太大,谁都来找你,会很麻烦。你自己精力和财力都有限。” 这条报道值得所有从事人道和慈善公益工作的人反思!? 消息二 :2014年9月2日下午,经中央批准,中国红十字会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徐科同志任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免去赵白鸽同志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职务;提名徐科同志为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人选,赵白鸽同志不再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职务。上述消息发布后,有热心的人士提供一个信息:网上对赵白鸽评价85%否定,51%认为红会变差,91%说不捐红会。刚好本人跟踪了民政部救灾司发布的《民政部关于社会组织接收和使用云南鲁甸6.5级地震救灾捐赠款物统计情况的通报(一至四)》,发现: 在鲁甸地震捐赠的公益组织中,红会系统在灾后8天、15天和23天接受的捐款分别占公布数据的79.20%、46.53%(实际应该是61.6%)和58%,红会一直是捐赠救灾捐赠款物主要渠道。( http://politics.gmw.cn/2014-08/26/content_12807478.htm )截至9月1日17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10家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向民政部报送了救灾捐赠款物统计数据公布收到的价值合计61011万元,其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含全系统)为37505.89万元占61.5%,继续排在第一位。( http://politics.gmw.cn/2014-09/04/content_13024038.htm )。   单娟、哈吉·阿马杜·希(Elhadj As Sy)、沈阳、王达合影 由权威舆情机构和正式媒体发布的涉及中国红十字会公众的认知度、支持度数据,如此与事实不符,难道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秘书长哈吉·阿马杜·希(Elhadj As Sy)先生在回答本人专访时所说的:“捐款金额是一种标志 象征着社会各界对中国红会的信任 ”( http://politics.gmw.cn/2014-08/21/content_12680379.htm )不符合国情?那么“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应该符合咱们国情了吧?! 消息三 : 2014年9月10日来源: 新华公益的 “《2014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将在第三届深圳慈展会上发布”( 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09/10/c_126972071.htm )一文披露:评估对象包括基金会、民办非企业、慈善会、红十字会等各种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深圳晚报》记者的报道写道: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年度慈善盛会,此届慈展会将连续发布国内最专业、最权威的13个公益慈善信息报告,基本囊括了全国的公益慈善组织机构及大中城市的公益慈善状况分析,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专业的评分和评价,堪称公益慈善界的“国考”。(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4-09/16/content_10163506.htm ) 这是《2011/2012/2013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 http://www.charity.gov.cn/fsm/sites/diaphanous2012/index.jsp )没有出现的创新,如果新华公益的报道属实,显然是慈善公益圈又给中国红会上“慈善的套”! 好,这一文就写至此。可能要一周后才会继续写。 沈阳(sz1961sy) 11:19 2014/9/17 写了北京
个人分类: 中国公益问题观察|2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2013年两岸图书馆学热点及其成因比较研究
libseeker 2014-8-14 14:52
摘编自:王念祖,隋鑫. 2009~2013年两岸图书馆学热点对比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 2014(4): 14-25. 原文下载地址: http://manu03.magtech.com.cn:81/Jweb_tsqb/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67 王念祖,隋鑫以文献计量学中的“内容分析法”、“关键词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法之中心度分析”,比较2009——2013年这5年间两岸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理论研究”、“新媒介与新技术及其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相关议题”是两岸图书馆学共同的研究热点。而差异在于大陆图书馆学较侧重“行政管理”,我国台湾地区则较关注“对外接轨”与“传统文献”的研究。 1 大陆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其成因 1.1 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计量学方法与培养馆员专业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图书馆的职能发生改变,导致图书馆馆员原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需要随之调整。此外,数字资源以空间小、低成本、传播速度快、具共享性、无损耗性等优势,快速取代了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其模糊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定位,及与其他学科的边界。因此学者们不得不致力于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希冀从更高层次、更广面向,同时辅之以信息计量学方法,对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思想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厘清图书馆、情报、信息、资源、知识、数字、文献等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联xi与特点等进行辨析,这使得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计量学方法与培养馆员专业能力在这段期间大放异彩。 1.2 新媒介、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一方面传统的研究应用工具已被新的信息技术所取代,另一方面对于读者来说,微博、智能手机等新媒介的问世,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需求,连带使得图书馆必须提出相对应的因应措施,这使得图书情报学对新媒介、新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一日千里。 1.3 因应图书馆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研究成为关注焦点。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或间接或直接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存储方式,不但改变了读者对信息的获取、利用与交流方式,还使得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职能、以及信息存储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从原本以文献借阅为主转而偏重于用户服务。而好的服务出自于有效的管理,因此管理与服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便成为关注焦点。 2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研究热点及其成因 2.1 强调图书馆学理论、信息计量学方法,以及透过数字学习增进资讯素养。数字时代改变了图书馆的面貌,连带也模糊了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学科疆界(boundary)。一方面图书馆学者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学科的理论基础,重新定义学科内涵;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是一个无止尽的演化过程,因此无论是学者、学科馆员亦或是读者,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以提升自我的资讯素养,以重新参与数字时代的图书馆。 2.2 技术革新呼唤新的图书馆服务。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平板电脑(PAD)、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新硬件的发明,抑或是脸书(Facebook)等新传播媒介的问世,都彻底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连带导致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典藏乃是数字出版阶段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助力,透过电子书的采购可以直接促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因此我国台湾地区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典藏计划的政策,直接导致图书馆学对数字典藏及相关的数字化技术的重视,使得“技术革新呼唤新的图书馆服务”得以成为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学的关注焦点。 2.3 重视两岸接轨并积极向外拓展。表面上与“数字化技术” 有关,但实质上却与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学的土壤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我国台湾地区因地狭人稠且资源有限,而不得不加强与大陆接轨,或者向国际发展,这不但令图书馆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囿于台湾本身,其一级期刊亦有不少地区内部与国际稿源,其六种图书馆学一级期刊之一的《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甚至是由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与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合办。 3 两岸图书馆学对比分析 3.1 共同重视基础理论、新媒介与新技术造成的影响。随着数字时代来临,新媒介与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兴趣,连带导致读者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为了满足读者受众的需求,图书馆也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也使得图书馆学原有的定位产生改变,因此如何应用新技术,在配合新媒介传达信息、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学科理论基础,是两岸图书馆学共同面临的挑战。 3.2 大陆侧重“管理与服务”,我国台湾地区则关注“对外接轨”与“传统文献”。图书馆的职能与服务必须透过健全的行政管理才能落实,与我国台湾地区相较,大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且人口直逼14亿,但城乡差距过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透过提升行政效率、健全管理职能让读者们能够充分享受图书馆的服务,这是大陆图书馆学应该重视的课题;与此相较我国台湾地区则重视对外接轨;然而对外接轨并非全盘吸收,如何保存与传承传统文化亦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如何在积极对外接轨的同时,仍能深根传统,这是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学的重要课题。 3.3 大陆研究焦点集中,台湾则较为多元。
个人分类: 圕人堂|36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秀与e读比较研究
热度 1 libseeker 2011-12-13 10:19
笔者以为,读秀与e读属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新模式、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新动向。笔者参与了所在馆读秀与e读的用户推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关注,特此将二者进行一个较为粗浅的比较研究。 读秀是什么?“读秀”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以330万种中文图书、10亿页全文资料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的原文试读,以及高效查找、获取各种类型学术文献资料的一站式检索,周到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搜索引擎及文献资料服务平台。读秀怎样使用?1、登录读秀首页 http://www.duxiu.com ;2、选择需要的查找的资料类型,如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3、在检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为命中准确而有效,推荐多个关键词同时使用);4、点击命中结果的题名或封面,通过获取全文下的方式获得文献。 e读是什么?e读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学术搜索引擎。它集成高校所有资源,整合图书馆纸本馆藏、电子馆藏和相关网络资源,使读者在海量的图书馆资源中通过一站式检索,查找所需文献,并能获取全文。 e读有什么?600多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200多万种图书;3600多万篇外文期刊论文;70万篇中外文学位论文;下一步:古籍、拓片等特色资源。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文学术资源。e读的资源每天都在增加。e读能做什么?e读嵌入图书馆公共查询系统(OPAC),作为检索入口;可从图书馆OPAC回链到e读,揭示更丰富的资源。 e读学术搜索引擎网址: http://www.yidu.edu.cn/ (注:“yidu”即为e读,音“易读”)提供所在馆未收藏的图书(原件或复印件)、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标准等文献的复制件。非书文献一般用E-mail传递,也可到图书馆收取;图书邮寄到馆后通知读者自取。 图书馆角度。读秀是一种软件即服务的产品,购买之后,将所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告知服务提供商,图书馆藏书书目Marc信息导出提供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商将他们进行整合。较有影响力的数字资源及所在馆藏书书目均能进行较好的整合。因为整合工作不是实时联机的,为了保持数据尽可能与实际“同步”,需要及时提供最新信息,比如3个月提供一次书目marc信息让服务提供商及时挂接、及时将新购买的数字资源告知服务提供商。图书馆参与的程度较浅,工作量不大。e读需要签订相关协议,签订之后,需要通过使用馆际互借网关系统来完成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挂接,在此基础上提供服务。图书馆需要有专门的馆际互借员,还需要技术支持人员。图书馆OPAC与馆际互借网关系统接口软件是要付费的。图书馆参与的程度较深,工作量较大(部分馆是相当大)。 用户角度。读秀平台基本是用户自服务,用户可以根据相关提示自主获取服务。e读类似电子商务平台,首先需要通过馆际互借网关系统完成注册。馆际互借网关有点像网银,e读搜索平台有点类似孔夫子旧书网。目前的e读,服务流程、提供文献时限、收费标准等均不甚明晰,用户存在若干困惑(图书馆作为机构用户亦然。)。 读秀平台,本馆有的文献可以直接获取。本馆没有的文献,通过文献传递。e读平台,假如本馆信息也嵌入到平台中,本馆有的文献提供获取线索,假如没有嵌入,原则要求先在本馆网站检索。提供服务方式主要是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 据笔者了解,2011年11月,读秀学术搜索在江苏的用户有近90家,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独立学院、公共图书馆、省委党校、情报所等。其中,本科院校除一所在谈判中外,全部使用。e读在江苏高校,有11家CALIS第一批示范馆,示范馆有相应的补贴政策,JALIS布属的第一批单位为15家。 笔者认为,读秀与e读相比较,读秀的优势比较突出。读秀提供240万种图书的自动的文献传递;读秀为获取各种类型学术文献资料的一站式检索与服务;读秀文献传递便捷,且不产生费用);读秀的检索效果较e读检索效果要好。e读突出的优势是,外文图书资源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当前,外文学术期刊资源需求等通过网络数据库能较好的满足,但外文图书资源现阶段比较稀缺。 笔者通过e读平台索取了一本《近代老学研究》,11月17日发出请求,12月 12日收到复制过来的图书。我收到的这本书,复制质量很好,除缺版权页外,酷像一本新书。该书295页,原书定价38元,网络书店有更优惠的价格。 e读该书结算的费用为115元。检索了读秀按需印刷收费标准:“一般每册50元,页数较多的图书采取按印张数计费的办法(对于32开图书,每32个页码为1个印张;对于16开图书,每16个页码为1个印张),一般图书每印张5元,古籍图书每印张8元,以上费用包括彩色封面和平装。精装图书和稀缺资源书刊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定价。一般图书3-5个工作日后发货(邮费自理)。”。据此,读秀按需印刷的费用估计在70元左右,半个月内可以收到书。 以上比较研究,不仅粗浅,还颇为凌乱。而且,无论是读秀,还是e读均属于“永远的beta版”,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不足之处,还希望读者先进批评指正。笔者希望本文于当前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有一定参考价值。 附名词解释 : 文献传递 是将用户所需的文献复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它具有快速、高效、简便的特点。现代意义的文献传递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但又优于馆际互借的一种服务。通过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不仅缓解了图书馆经费、资源不足与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对教学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馆际互借 (Interlibrary Loan )就是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在本馆读者需要时,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向外馆借入;反之,在外馆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时,借出本馆所拥有的文献,满足外馆的文献需求。适用于返还式文献和复制-非返还式文献。当然对于复制-非返还式文献也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5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议开展“十二五中国民族医药比较研究项目”
xupeiyang 2010-9-2 10:00
尊敬的 许培扬 教授: 您好! 鉴于您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期关注和在相关领域的学术造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拟聘请您为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委托,现将《 十二五中医药科技重点领域及研究方向 (征求意见稿) 》转发给您。请您结合本人所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技需求,提出补充、调整或修改意见。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此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2010 年9月1日 附件1: 关于征求十二五中医药科技重点研究方向修改意见的函( 国中医药科技中医便函〔2010〕92号文); 附件2: 十二五中医药科技重点领域及研究方向 (征求意见稿) 许培扬建议: 建议十二五开展: 1 中国民族医药比较研究项目 2 国内外民族医药比较研究项目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274.htm?fr=ala0_1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这里指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三个组成部分。   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   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如藏医药的《晶珠本草》,蒙古医药的《四部医典》、《蒙医本草学》、《碧光琉璃医鉴》, 傣族 医药的《档哈雅》等。 一、民族药文献资料   已出版的民族药志主要有:《维吾尔药志》、《彝药志》、《佤族药志》、《西双版纳傣药志》、《楚雄彝药志》、《德宏民族药志》、《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上)、《 朝鲜族 民族药材录》、《浙江畲族民间药用植物名录》、《傣药传统方志》、《畲族验方集》、《元江哈尼族药》、《大理白族药》、《苗族药物集》、《拉祜族常用药》、《迪庆藏药》、《藏药验方选编》、《青藏高原药物图鉴》、《常用藏药知识》和《实用蒙药学》等。《中国民族药志》的出版,是 40 年来我国民族药开发研究的历史性总结。      二、从民族药中开发新药   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长期实践形成了对某些疾病独特的治疗经验。如高寒地区专长于治疗风湿病,鄂伦春族对冻伤有独特治疗方法,草原游牧民族则善于治跌打损伤和脑震荡等。民族药的开发涉及的民族和地区十分广泛,产品剂型多种多样。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云南已从民族药中开发出 20 种新药,其中著名的 傣肌松 是从傣药 亚乎奴 开发出的一种肌肉松弛剂; 神衰果素片 是从景颇族常 木札 中分离出的豆腐果甙开发出的;从苗族药灯盏细辛开发出 灯盏细辛注射液 ;用哈尼族药青叶胆制成了治疗肝炎的 青叶胆片 ;用哈尼族药 莫阿宰呢 生产的 昆明山海棠片 ,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从纳西族药 埃酥蒙 (岩白菜)开发出 岩白菜素片 等。   藏药中的 唐冲那博 (唐古特山莨菪)为青藏高原特产,提取的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中毒休克、眩晕等症;用藏药花锚提取物制成了 急肝宁 和 乙肝宁 ;用藏茵陈(普兰獐牙菜)等生产出了成药 蒂达丸 、 藏茵陈糖衣片 、 藏茵陈胶囊 ;以唐古特瑞香和麝香为原料,生产出 青海麝香膏 、 祖师麻注射液 等。用维药雪莲生产出 风湿灵 胶囊和注射液、 贝梨膏 等。    三、我国四大民族医药   (一)藏医药   藏医药历史 藏医药学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仅次于中医中药而有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 , 几千年来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公元前 3 世纪,高原人就有了 有毒必有药 的医理。公元 7 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强盛的吐番王朝。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和医生。同时,藏王还请了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   理论体系 藏医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则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 隆 (气), 赤吧 (火)、 培根 (水、土)、是构成人体的三大元素(三因学说),任何一个元素的盛衰都会引起疾病发生。藏医学以其独特的 三因学说 、 人体七大物质 和 三种排泄物 为基础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   药用概况 目前, 20 多种藏药己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95 版, 336 种药品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藏药部颁标准。其中藏药材 136 种、成药 200 种,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二)蒙医药    l 蒙医药历史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药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吸收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理论体系 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六基症理论为 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黄水、粘虫 。把疾病的本质归纳为寒热两种,把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认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内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缘。在正常情况下,三根七素各有特点,自具其能,密切联系,共同担负着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保持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状态。三根出现偏盛偏衰等反常状态而失去平衡时,就产生疾病,这是病理活动的基本原因。蒙医认为,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内部消化系统,外部言听视行,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必须在三根七素的作用下,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的生命活动彼此协调,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如某一部分发生病变,就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以至整体,引起平衡失调,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症状。所以在医疗疾病过程中,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辨证地进行全身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人和自然界也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人体通过感受器官和外界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人体内部三根的调节,使之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若七素之间的平衡失调,相互为害;或由于某种外因,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受破坏,就会发生疾病。蒙医在临床上根据这一理论和原理解释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和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所以 扶正 与 祛邪 是人体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   药用概况 在药物学方面,蒙医药家们创造了适合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独特的配制法和用药法等。同时还吸收了西藏、印度等地区和兄弟民族的药物学理论知识。   (三)维吾尔医药   维吾尔医药历史 维吾尔医药成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理论体系 维吾尔医药学主要是由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组成,它认为,人体的病灶主要是由气质失调,异常黑胆质所致。要治病,首先要清除病体内的异常黑胆质。维医维药对预防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糖尿病有独特效果。   药用概况 目前已收入国家级药典的药品就有 202 种,其中药材 115 种,成方制剂 87 种。已研制出复方麝香口服液、香妃强心剂、依木萨克片及治疗白癜风、糖尿病等世界疑难病的 13 个剂型、 147 个民族医药品种。其中,依木萨克片和香妃强心剂 1997 年打入美国、日本、新加坡市场。   (四) 傣医 药   傣医药历史 傣医药学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是 中国传统医学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理论体系 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 四塔 ,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 四塔 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四者不平衡人则生病。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方面也是根据四塔之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伍其它药物以整调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治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药用概况 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解放后,傣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83 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
个人分类: 中医药学|4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十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述评
hehuayu1985 2010-8-7 13:28
近十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述评 以 2000 2009 年 CNKI 数据库论文为样本 摘要: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 2000 2009 年所收录的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的 发表年代、涉及国家或地区、刊载期刊、高产作者、研究单位、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清晰发现,近十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具有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微观个案比较研究活跃、学科差异性得到重视,实践意识增强、比较味道浓厚,定性分析和实务研究多、实证调研和系统考察少等特点。因此,今后的研究要拓宽研究视野、实现话语转换,整合研究方法、扩展研究渠道,规范学科研究、扩大成果影响,优化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水平, 以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的深化,为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述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气学说能够发展成现代微生物学吗
fqng1008 2010-4-1 09:45
本刊 1988 年第 8 期推出了常存库、刘兴旺的两篇文章,他们从科学蒙难角度剖析了中医体系拒绝杂气学说的种种原因,读后让人无限惋惜,似乎进化机制再多情一些,夭折的杂气学说会长成现代微生物学的大树,不同凡响的吴又可能成为中国的 巴斯德。 真是这样吗? 一、他已经踩着了近代医学的门槛 就当时而言,杂气学说是十分独特的,它不约而同地孕育着与西方近似的奇想,这种奇想在西方带来了近代医学,在中国却没有落脚之地。从这一点看,我们说吴又可已经踩着了近代医学的门槛。 1 . 不自觉地摆脱着有机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是古代科学的基本特征,它对中医学的突出影响是使其人体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等人格化。自然化,即以自然现象、社会伦理来解释医疗事实的内在机制。吴又可的著作《温疫论》基本上避开了类似说法,他根据自己的体会,还对某些说法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他认为,杂气不可以年月四时为拘,亦非五运六气所能定,其为病最多,然举世皆误认为六气(《温疫论 杂气论》)。他对六气致疫提出异议,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微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必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温疫论 原病》)。对这个问题,他从三方面进行剖析:其一,寒热温凉受风雨阴晴的影响,稍有变化是其常事,而且,温暖乃天地中和之气,能使万物发育,气血融合,不足为病(见《温疫论 诸家温疫正误》);其二,有时气候正常,却仍有疫疬流行则无法解释(见《温疫论 伤寒例正误》);其三,从疾病的反应说来,二三月或八九月天气温凉,亦有病重者大热不止,失治而死的;五六月气候炎热,亦有病轻热微,不药而愈者(同前条),不能简单对应。当然,吴氏批判六气说是为杂气说开辟市场,他不可能以我们今天的高度去认识有机自然观,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医学体系。 2 . 朦胧的白箱化要求 中医学虽在早期有过白箱化需求,后来由于文化背景的作用,一直热衷于经验的黑箱调节。吴又可在批判伏寒说时指出,肌为肌表,肤为皮之浅者,其间一毫一窍,岂是留邪之所?似乎有疾病定位的想法,但其邪伏膜原说又退回到思辨玄想的茫途。他对何等中而即病?何等中而不即病?反复设问,有穷究原委的理性思维倾向,他的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的见解以及莫知何物能制之的感叹,对中医研究提出了要知物的新要求。这代表吴氏朦胧的白箱式思维取向,与传统中医援物比类、以象测脏有较大的差异。 3 . 初步悟出 感觉比经典更可靠 西方医学革命以维萨里向盖仑挑战,研究人体解剖,帕拉塞尔苏斯批判四元液学说,引进化学方法为起点,吴又可被认为离经叛道、创异说以欺人,也是因为他跳出了注经式著作方式,如王清任所称:皆独出心裁,并未引古经一语。他呼吁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法,原无明论,导致夭亡者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力求对历代温疫之论以正时误。他相信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总结的杂气说,把病原微生物的某些重要特性完全揭示了出来,如杂气的多样性、特异性定位和种属感受性等等,特别是与外科感染性疾病联系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问题是他无法迈出关键的两步 要跨入近代医学的殿堂,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构造性自然观,二是受控实验。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因而近代科学包括近代医学也就没有在中国产生。 的确,任何杰出的人物,任何超脱的思想,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与其身后的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翻开《温疫论》,那种闪灼着东方传统的思维方式跃然纸上。吴氏对于他所孜孜以求的杂气也表现出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的洒脱风格。他虽然在与温疫作斗争的长期临床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杂气致病的特点和规律,但从方法学上并没有跳出六淫外感说的朴素本体论模式,因为杂气毕竟是直观合理外推的产物,他没有想到要去证实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该怎么证实。然而,当吴又可主观地认为杂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以不可知的神秘色彩草率了结之后不久,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就已经开始在显微镜下研究一个微小的新世界。那么,如果此时有一架显微镜,吴氏是否会成为中国的巴斯德呢?人们一定会抱怨,科学发现寓寄了太多的偶然性,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通过控制窖内温度和氧化还原时间来制造瓷器,却一直没想到用它来制造玻璃,而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哲学家 Seneca 就发现,无论怎样小和难以辨认的字母,都能通过装满水的玻璃球或玻璃杯放大而看得更清楚。其实,这种抱怨大可不必。要知道,当时的吴又可能否就把显微镜下的生物与神秘的杂气挂上钩呢(这种联系在西方也延搁了近两个世纪)?他能够把我们最陌生的受控实验运用于杂气的研究中吗?既然如此,那种莫知何物能制之的感叹和希冀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传统医学的史册上。 其次是重实用轻理性的传统。我们可以看出,同绝大多数古代医籍相似,《温疫论》中没有逻辑型结构体系,除源病、杂气论、论气盛衰、论气所伤不同等极少数几篇中,以一种挟叙挟议的手法阐述自己的理论见解外,其余 90% 以上篇幅均是临床用药的经验体会。由于传统文化的重用轻理倾向和形式逻辑的欠缺,吴氏《温疫论》中的杂气学说也显得含混零乱。其一是概念不清,没有严格定义和划分的意识。就连其最重要的概念 杂气,既没有具体确切的内涵,也没有层次分明的外延。其二是理性程度低,缺少必要的科学抽象。因为重用轻理,对于事物规律的形式研究,吴氏同样无法深入,再加上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的缺憾,仅采用挟叙挟议方式,用具体的事例代替理论陈述以及事物规律的抽象,则无法构成严密的公理化体系。其三是可控实验的无知,不能实现对理论的鉴别和清晰化作用。 基于上述,要使杂气学说发展成为现代微生物学,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屏障。 三、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历史反衬着现实。中医学体系为什么要排斥杂气学说?杂气学说为什么不能成长为现代微生物学?这些问题既是事实,又发人深省。的确,微生物学和近代医学的发现权已经属于了别人,但科学是全人类的,如果我们中医要走向世界,对现代科学做出贡献,就必须认清自己的现实,站在现代科学的高度,张开新的视角。因此,笔者认为: 1 . 突破中体西用,更新科学观念 中体西用是我国近代以来的学术思潮之一。为了发展中医,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率勤跋涉,几更旗号,先后经历了中西医汇通、国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多学科研究等多种形式,为什么最终要退回到保持特色的境地上呢?中西医结合为什么能在应用上时有建树,理论上结合却不伦不类、貌合神离呢?为什么与中医学有着共同基础的传统科学都不能中体西用,却只能改弦易辙?中医学能保留至今,是因为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还是因为颇有实用的临床疗效呢?我们在自然哲学的迷宫里已经耽误得太久,儒家的合理外推,道家的神秘主义,以及烦琐考证、重用轻理传统,已把我们捆绑得够苦,我们今天首要的是思想觉醒,突破中体西用,更新科学观念。 2 . 抓住经验事实,探讨具体机制 医疗事实一旦被确认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我们就要广泛搜集中医各科临床的经验信息,尤其是现代难治疾病的多种疗法。不仅从汗牛充栋的古代医籍、现代期刊文献中,还要从经验的活载体名老中医和民间草医中搜集。我们的原则是:搜集要广,分类要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遵循正确的科研程序,严格地把握样本大小、对象选择、对照设置、指标制定、资料分析等原则,有效地开展临床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包括以理论形式存在的经验事实),进一步取得有代表性、可比性、精确性、可重复性的资料和数据,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和解释。同时,密切配合基础研究,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形成理论 = 实验、应用研究 = 基础研究的双重大循环。我们坚信,中医事实以一个个新理论的面貌出现之日,就是中医升华为未来科学之时。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 1989 ( 3 ): 27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理念比较研究
fairyslave 2010-3-18 13:09
摘要 : 世界著名大学 牛津、哈佛的办学理念集中表现为,坚持 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能,以普遍学问为基础的学科设置,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国著名大学北大、清华 的办学理念是在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产物。中国一流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必须努力缩小一流师资队伍、对 教育理念认识与实施、教育产业化、教育国际化 等方面的差距。 关键词: 大学; 办学理念;比较研究 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 。国内外著名大学在其办学理念上都有独到之处,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世界著名大学所开掘与彰显的先进办学理念,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一定的启示。 1 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 (1)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组成于 1168 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 据《泰晤士报》报道, 2004 年 11 月 4 日 公布的一项新的全球排名,牛津大学列第五位。 19 世纪中叶,牛津大学兴起有关大学理念的讨论。在牛津大学生活了 20 多年的 英国著名神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 John Henry Newman , 18011890 年 )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 1852 年出版的演讲和论文集《大学的理念》(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 ,是第一部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著作,对大学理念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其基本观点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 a studium generale , or school of universal learning ) ,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绅士( gentleman ),大学教育是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 。纽曼的观点反映了他当时毕业的牛津大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当时牛津大学历经 600 多年历史演变的精神萃取。 时至今日 ,纽曼的大学理念仍然影响着牛津大学,具体表现在:其一,它仍然遵循着普遍学问的办学理念,现设 16 个学部,开设 50 个专业。在牛津人看来,大学是所有知识和智力发展的王国,应吸纳人类所有的艺术、科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并使其适得其所。这种普遍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术机构之所在。 其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中世纪其他大学一样,牛津大学是一个仿照行会方式组成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学者社团。学者们建立各种社团组织,以共同切磋学问,追求真理,同时保护自身的利益。在与教会和封建世俗政权的斗争以及合作的过程中,大学取得一定的自治权。大学通过这些自治权或特权,为学者探索学问提供了学术自由。 随着时代的发展,牛津大学的办学理念在纽曼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发生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纽曼时代,大学的职能是培养人才,或者说是教学。 1854 年在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的基础上,由英国议会颁布的《牛津大学法》生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该法要求牛津大学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研,同时按专业设系。使大学的结构从以古典学科为中心的体系转移到以专业为中心并与职业对口的体系,使专业教学、科研与实际结合起来。此后,牛津大学创建了一批博物馆和实验室,科研逐渐成为牛津大学的一个重要职能。牛津大学前副校长莫里斯 博拉( MauriceBowra )指出:当代牛津的基本任务有四:培养领袖人才,科学研究,培养新型的学者和科学家,通过学院传递文明文化。 其二,坚持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 2000 年,牛津大学陈述自己新的使命:牛津大学的目标是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领域都达到和保持卓越,保持和发展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地位,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追求卓越使牛津大学在英国的文化、政治和科技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至 2004 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了 46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30 位首相 。 在当代,为了实现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牛津大学把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广延名师。 在牛津的教师团队中,目前有 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93 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38 位不列颠学院的院士和 4 位皇家工程学院院士 。 (2) 哈佛大学 在《泰晤士高教增刊》 ( 2004 年 11 月 4 日 ) 评出的 全球大学排名中, 哈佛大学以近 230 亿美元的捐赠基金位列第一。 哈佛大学成立于 1636 年,创建的宗旨可从其校徽和校训中得到体现。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 VERITAS 字样,意即真理;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它们都昭示着该校以求是崇真为办学宗旨。在随后的 300 多年间,哈佛大学虽历经变革,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只是在不同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 1869 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化学家艾略特( CharlesW . Eliot ),重视大学的学术研究,倡导大学在教学基础上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实行选课制,发展研究生教育,初步奠定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型大学地位。随后的几位哈佛校长如劳威尔( AbbottLawrenceLowell )、科南特( JamesBryantConant )、普西 ( Nathan M.Pusey )、博克( DerdkBok )、陆登庭 ( Neil L.Rudenstine ) 等,也是立志高远、锐意改革,改进本科生教育,完善专业学院,强化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推行核心课程计划。这些不但巩固了哈佛的研究型大学地位,而且使哈佛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教学和科研是哈佛大学的主要职能。艾略特指出:大学有三个主要的直接职能。首先是教学;其次是以书籍等形式大量汇集已获得的系统知识;第三是研究,或换句话说就是把目前的知识疆界向前推进一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掌握一些新的真理。 其继任者劳威尔指出:大学具有两个职能,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能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一个是储存和传递已获得的知识,另一个是增加知识 针对大学职能的泛化倾向, 1970 年出任哈佛校长的博克坚守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职能。他说:大学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设,它们的特定使命就是发现和传播知识。我们常说美国大学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但是在哈佛,服务始终无法与教学、科研相提并论。 为了使哈佛大学成为高水平的一流学府,从艾略特起的各位校长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艾略特指出: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因此,他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提高教师工资,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人才,并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好的便利条件。科南特说:大学者,大师荟萃之地也。如果学校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在教师的聘用和升迁上,他制定了 非升即走 的政策,而遴选教师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学术价值。 近 80 年来,哈 佛 先后有 30 多位教师获得了诺贝尔奖。 艾略特把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正是基于学术自由的理念,艾略特在哈佛大学全面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 艾略特对哈佛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他提出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劳威尔主张重建自由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普西则提出要培养有教养的人( educated men and women of character ) 。无论怎么说,哈佛要培养的都是自由发展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哈佛大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1979 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核心课程计划,从而形成了由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哈佛大学始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 综上所述,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始终坚守自己追求真理的办学宗旨,把哈佛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场所,看作一个培养 自由发展的人 的机构,看作一个学术自由的空间,看作一个有原则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组织。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科尔( Clark Kerr )用多元化巨型大学来描述哈佛、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展状况。他说,现代美国大学不是牛津大学,也不是柏林大学,它是世界上一种新型的机构,这种大学才是真正的现代大学 。 (3)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1917 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他的大学理念与实践对后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实用哲学大师杜威( John Dewy , 1859 1952 年 )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大学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之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一,完全人格,诸育和谐。他认为: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 1912 年 1 月,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指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他进一步指出,养成完全人格就在于德、智、体、美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共同和谐发展。其二,教育独立,大学自治。 1922 年 3 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全面阐述了他的教育独立主张。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全面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其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汲取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发扬也贯穿了学术自由的精神,他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是,反对尊孔读经,但支持整理国故。兼容并包意指倡行学术自由,允许各种学说与学派同时并存,相互竞比,开展学术争鸣。 1930 年,他在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大辞书》撰写大学教育辞目时又明确指出: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 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惟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政党之约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制。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其四,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说: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脚而且要光荣的立住是要以学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世纪更要依靠学术。所以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智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他首先在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作为研究学术和培养研究生的专门机构,并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注意文、理两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其五,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期间, 蔡元培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指导者,简直是实际的行动者。五四运动之后, 7 月 9 日,蔡元培致电全国学联、北京学联和北大学生会,号召学生迅速恢复学习,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他一直认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既要有爱国之情、卫国之志,又要有报国之能、效国之行。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前后不过十年半,真正亲自主持校务的时间亦不过五年半左右。然而,他在北京大学初步奠定的学术自由的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一直延续下来,垂诸久远。其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远远超出一个北京大学的范围。 (4)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它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 1911 年。梅贻琦于 1931 年 12 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历时 17 年,成绩斐然。他的大学理念主要包括,其一,知类通达,通重于专。梅贻琦是中国最早提倡通才教育的教育家,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从儒家传统的大学之道出发,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力举通才教育。他认为,现代大学理念仍不外《大学》所说的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而要达到此目的,大学阶段就要给学生以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他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他强调: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能使我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如此不但使我们的生活上增加意趣,就是服务方面亦可以加增效率。清华大学的这种通才教育,打破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发展方面的单一性,使学生能够扬长补短、各得其所,为日后各展其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如钱三强、王大珩、何泽慧、于光远在清华是同班同学,而钱三强和何泽慧后来成了核物理学家,王大珩成了光学家,于光远则在经济学、哲学、教育学领域颇有造诣。其二,端赖大师,教授治校。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视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多方礼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清华任教,而致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梅贻琦大力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相继设立一些由教授组成的专门性委员会,以充分发挥教授在行政管理及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其三,兼涵并容,学术自由。执掌清华大学期间,梅贻琦一直追随蔡元培,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他指出: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之北大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2 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理念的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大学办学理念受到诸如历史、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乃至宗教因素的影响,打着深刻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烙印。而且,牛津、哈佛的办学理念在本质特征方面始终保持稳定,但在外延方面又保持开放的形态,随时接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冲刷洗礼。它们的办学理念集中表现在:坚持 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能,以普遍学问为基础的学科设置,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中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情境和路径。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主要由政府推动,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20 世纪 30 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蔡元培、 梅贻琦等教育家将 儒家文化中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养成相衔接, 积极传播西方大学理念。 蔡元培主张,大学教育应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在融合中西方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产物。 可以说,中国 现代高等教育 的起点并不低,在兵荒马乱、政治动荡的 20 世纪二三十年里,出现了以北大、清华为杰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学,造就了整整一代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大家。但是, 当年的气象已成历史。此后,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和学习、建设和发展,经历了跃进和僵滞、动乱和毁灭,以及拨乱反正、恢复重建和改革开放的曲折过程。 在 2004 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大学校长 许智宏提出,国内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原本预定北大在 2018 年、清华在 2020 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日程表应该现实地推迟。那么国内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有多远?反映在办学理念上,差距何在? 对此,笔者有几点认识。 第一,国内大学在一定程度上 偏离了学术自由,学校自治这一基本理念。中国的现代大学从一开始便主要是行政力量干预与运作的结果,总体上学术权力的力量总是相对有限或昙花一现。蔡元培所领导的北大改革,相对于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而言,无疑是短暂的。蔡元培在十年的北大校长任内有过八次请辞,由此可见,在中国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所面临的外部限制。可以说,中国大学制度变革中学术自由与行政效率间的矛盾与冲突由来已久,是历史沉积使然。而西方大学有独立于政治的传统,哈佛大学就曾拒绝授予里根总统荣誉博士学位。笔者认为,在中国大学实现学术自由,首先应将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转型为制度化的组织设计,其次就是实现行政权力学术化。 第二,国内大学缺少一流的师资。 曾担任十载哈佛校长的陆登庭在谈到一流大学的概念时,用四个一流加以概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评价。梅贻琦也早就提出过著名的大师论。现在的北大校长许智宏仍在 说: 大学乃大师之学,无大师则无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师资、一流的人才。要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人,在于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只有优秀教授的资源充分流动起来,才会给大学带来新鲜的学术思想,才会真正使科教兴国战略更具有活力。要建设一流大学,硬件条件的满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大学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库,大学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因此,在强调硬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很显然,国内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主要差距是缺少一流的师资。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学生,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而广纳贤才的前提条件是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这必然又涉及到学术自由,学校自治的理念。 第三,国内大学在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及实施方面存在差距。以 Liberal Education 一词为例来说明。从词源上看, Liberal 和劳动、自由、自由民、博学多才有关。该词在国内被译为素质教育,在香港被译为博雅教育,在台湾被译为通识教育,在国外被译为自由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对人的品行、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教育培养,这是对的,可是经由何种途径、用什么内容、如何培养素质,却不甚了了。当年梅贻琦提出通才教育的理念,但他并没有进一步阐述如何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可谓一大憾事。这也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通病,提供的原则性指南多,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法少,且操作化严重不足。一般意义的素质培养,其实从襁褓中就已经开始,但这不是 Liberal Education 所要讨论的。它是大学的基础教育,是和知识教育、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的成人化行为连在一起的。假如不突出这些主要方面,素质教育就难免沦为空洞的道德说教,甚至变成政治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这些反映到教学方式上,也可明显地看到差异,一位留英学生说:国内本科四年的教育给我的感觉是在不断地学东西,用一句英文来说,是 You know what 。但是在英国的 10 个月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知道了怎么去学。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说: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它不同于简单的教学。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创新可以带来未来发展的繁荣和稳定,那我们必须承认创新活动只能源于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 而传统中国的政治和教育文化是不提倡学生自由表达自我观点的,两千多年以来,无论太学和私塾都普遍遵循死记硬背和呆板规矩的学风。这一教育传统在当代的反映之一是注入式或报告式的课堂教学。如何突破这种产生于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约束性教育文化,也是国内大学需要反思的。 第四,国内大学宣扬的教育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的主要职能。前文分析过,牛津、哈佛始终 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能。哈佛校长德里克 博克承认大学应该为社会服务,但又认为大学为社会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在于教学和科研。牛津大学作为一所古老的大学,始终给人一种象牙塔的感觉,大学是象牙塔还是服务站,是当代大学理念中争论较大的命题,牛津大学的成功是否可以说明大学应该具有一定的象牙塔精神呢? 第五, 国内大学在 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方面存在差距。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评论家约翰 劳尔认为,高等教育现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学生准备到海外留学,学习最好的课程;企业想寻求世界性的研究伙伴;学者比以往更愿意更换岗位,到他们喜欢的大学去工作。一流大学如果只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2004 年, 英国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比较排名,这次排名非常强调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在五项排名标准中,涉及国际化的标准有两个 国际学生和国际教员,而北大、清华的这两项得分都较低。 2004 年4月,哈佛大学公布了对本校学士课程的一份全面评估。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将国际经验加入学习过程,期望哈佛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修读一门外语,并在国外至少学习、研究或工作一学期。评估宣称,哈佛要培养的学生,不但是美国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国内大学要想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加强国际化建设力度,加快国际化建设步伐。 3 结 语 在现代世界,一个国家的社会是否够得上发达和文明的标准,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实力和潜力,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具有一个合理而高质量的大学体系,有无世界一流大学。 2004 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超过 19% ,达到了国际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毛入学率达到 15% 以上), 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既承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巨大压力,又面临知识经济、高技术时代的严峻挑战,我们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呼唤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然而和世界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问题和处境仍然是十分独特的。大楼多于大师,设备重于人才,经济困窘、人才流失的危机并没有过去,计划体制、官本位的弊端和政治挤压依然存在。我们树立了雄心勃勃的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但关于什么是 一流大学 的办学理念、差距何在似乎仍待廓清。回顾北大、清华的历史,我们曾有过很高的起点,那曾经烂漫的源头,那短缺而珍贵的资源,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从历史和前辈大师那里汲取新的力量。社会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的演进,尽管我们面临的挑战巨大、形势紧迫,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学术的积累发展上。我们需要正视差距,认真地质疑、反思、矫正和变革,重新弘扬作为一个教育古国的大学之道和文明之光。 参考文献 韩延明 . 大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 .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 (7-8) : 9. 约翰亨利纽曼 . 大学的理念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吴勇 . 牛津感悟 .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 2004. 夏红卫 . 执掌牛津七年的老船长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柯林卢卡斯 . 国际人才交流, 2004 ,( 7 ) .128. 刘宝存 .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探析 . 外国教育研究, 2003 , (1) : 48-53. 刘宝存 . 科尔大学理念述评 . 比较教育研究, 2002 , (10). 韩延明 . 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 .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 (3) : 90-93. (旧文,04年写的)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81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logo之比较——兼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logo设计
lanjs 2009-10-23 12:00
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L OGO 之比较 兼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logo 设计 蓝劲松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日前征求本院 logo ,个人感觉有如下三点可以考虑: 1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也就是百年树人。目前清华工字殿门楣挂的牌匾是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与中南海正门(新华门)内牌匾同一。如此说来,该牌匾似乎体现了更多的政治(行政)色彩而不是教育-学术情怀,从而使得所宣示的主旨难以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相容,也难以与党政机关相区分。相比之下,个人感觉西南联大时的百年树人牌匾更为亲切(西南联大时期的校领导曾在百年树人牌匾下集体合影,见附录一)。窃以为,西南联大条件艰苦却人才辈出,实与其百年树人之共识有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可考虑接续这一传统,树立本院风格,以引领国家与学校改革的思想方向。换言之, 百年树人或可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训。 2 、目前清华大学及其文科各学院大多有自己的 logo ,选取图案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大多选择了一度作为新校标的警钟 ( 闻亭钟声 ) 图案。对照哈佛大学及其各学院的 logo (见附录二),可见学院层面的 logo 最好与大学的 logo 一致,以便一看即知是某大学的学院,并形成大学整体的形象设计。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或许也可以考虑 警钟图案,纳入 院训 百年树人即可 。 3、紫色由红色与蓝色组合而成,是清华的校色。在西方,紫色是领导、尊贵与财富的象征,意味着智慧、高贵、胆识、勇气、权威、声望、深刻和精神;紫色也代表一种强烈的感情,意味着 爱情、神秘与浪漫。中文中有紫气东来、大红大紫、红得发紫等多种说法 。 。因此,清华大学及其下属各学院 设计logo时 应该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校色紫色,而不是各行其是,以便体现清华的精神追求和行动志向。 附录一、清华大学及其各学院 logo 清华大学新老校标(目前以居中的校标为准)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Logo 照片1 西南联大校领导合影 (自左至右依次为 施嘉炀 、潘光旦、陈岱孙 、 梅贻琦 、 吴有训、冯友兰、叶企孙 ) 照片2 清华大学工字厅 2 、 公共管理学院 Logo 其中含院训: 明德为公 3 、人文社会学院 Logo 4 、法学院 Logo 5 、新闻与传播学院 Logo 6 、 生命科学学院 7 、美术学院 Logo 8 、建筑学院 Logo 9 、 经济管理学院 Logo 其中含院训: 行胜于言 附录二 Harvard University 1、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 、 Harvard College 3 、 Harvard Law School 4 、 Harvard University Extension School 5 、 THE 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 6 、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7 、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8 、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HGSE) 9 、 Harvard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10 、Harvard Kennedy School 11 、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12 、 Harvard Medical School 13 、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个人分类: 院校发展|14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