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耦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种高效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hxiuzhou 2014-5-6 13:22
【提要: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会对结构刚度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 导致更复杂的颤振等气动弹性问题 . 最新发展的一种高效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 基于双向耦合形式 , 结合高超声速统一升力面理论 , 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析效率和分析精度 . 该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 年第 6 期 . 】 热气动弹性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杨超教授带领其团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 . 他们的《一种高效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 2014 年第 6 期 .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般指飞行马赫数大于 5.0, 可在大气层和跨大气层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飞行器 . 由于其突出的高速飞行性能 , 气动加热会对结构刚度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 导致更复杂的气动弹性问题 , 因此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 - 热 - 结构的耦合分析十分必要 . 目前的热气动弹性耦合分析中往往采用恒定的初始刚性气动力 , 忽略弹性变形对气动力的影响 , 即单向耦合分析形式 . 最近国外研究学者提出了双向耦合形式 (two-way coupling), 该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结构弹性变形随飞行时间发生的变化 , 及其对气动力和气动热的反馈影响 , 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 . 在高超声速气动弹性双向耦合分析中 , 气动热基于 Eckert’s 参考温度方法计算 ,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快的求解速度 . 热传导计算主要采用 Fourier 定律 , 结构分析则采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有限元方法 (FEM). 鉴于气动热的求解基于气动力数据 , 因此一个高效和精确的气动力求解方法能够直接提高气动热的计算精度 , 进而影响高超声速气动弹性双向耦合分析的整体计算结果 . 高超声速统一升力面理论综合了活塞理论和经典升力面理论的优点 , 既考虑了厚度的影响 , 同时还考虑了上洗流的影响 , 而且受马赫数影响较小 . 同 CFD 方法相比 , 该方法计算精度接近 , 但计算速度更快 , 并且便于快速更改气动力模型 , 同活塞理论相比 ,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 然而 ,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研究学者将高超声速统一升力面理论应用于高超声速气动弹性双向耦合分析之中 . 结合上述关键技术 ,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超声速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框架 ( 图 1), 其主要流程和方法为 : 基于双向耦合形式 , 首先采用高超声速统一升力面理论进行高超声速气动力计算 , 再使用 Eckert 参考温度法进行气动热计算 , 结合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热分析 , 并用模态法进行弹性修正 , 最后应用 p-k 法计算颤振速度 . 本文对一小展弦比机翼 ( 图 2) 进行了热气动弹性分析 , 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 图 1 分析框架 Fig. 1 Analysis Framework. 图 2 小展弦比机翼的三维气动力分析模型 Fig. 2 Three-dimensional aerodynamic model of a low-aspect ratio wing. 该研究表明 : 随着飞行时间的增加 , 气动热会造成严重的累积效应 , 结构刚度会随之下降 , 产生明显的热变形、造成颤振速度的降低 . 因此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中必须结合飞行轨迹参数 , 综合考虑飞行状态和飞行时间所造成的影响 , 以满足设计要求 .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批准号 : 11172025, 91116005) 资助 . 来源论文 : Wan Z Q, Wang Y K, Liu Y Z, Yang C. A high-efficiency aerothermoelastic analysis method. 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2014, 57(6): 1111-1118 订阅《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微信公众号,手机同步关注最新热点文章、新闻、科技资讯, 请添加微信号 SCPMA2014 或扫描下方图片关注.
3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钻孔应变观测的一个核心概念
热度 2 邱泽华 2013-1-24 10:28
越来越多的人对钻孔应变观测感兴趣。其中一些理论专家,或者仪器专家,愿意出谋划策,当然是好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不管是什么人,都需要首先把一些有关这种观测的基本特点搞清楚。 钻孔应变观测,顾名思义,是把传感器放在钻孔中观测岩层或土层的应变(实际上是观测应变的变化)。但是,简单地这样说其实很不到位。最重要的是,在这种观测中,传感器必须与介质(岩石或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所谓“耦合”起来。 耦合,这是钻孔应变观测的核心概念。 一般的仪器,只要本身好,就能产生我们需要的观测数据。钻孔应变仪与一般的仪器不同,仅仅仪器好的话,还不能保证产生我们需要的数据。一般可以说,如果传感器与介质耦合得不好,那么传感器本身再好,也不能保证给出可靠的观测数据。但是,这样的说法过于浅显。 在更深的层面上,耦合带来的困难是,即使传感器与介质耦合得很好,也难以根据仪器的观测数据得到准确的应变变化。 在钻孔应变观测的理论模型中,有两个参数 A 和 B ,一般称为“耦合系数”。有人上来就要改名字,说应该叫“灵敏系数”。这样的人就是不懂钻孔应变观测,没入门。传感器要讲灵敏度。 A 和 B 主要取决于耦合情况,才称为耦合系数。 对于其它观测,只要对仪器进行标定就行。对于钻孔应变观测,除必须对仪器进行标定外,还要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确定两个耦合系数 A 和 B ,称为对观测系统的“实地标定”。只有确定了 A 和 B ,才能给出应变变化。有人对“标定”很敏感,说这种分析不是“标定”。这样的人同样是没入门。对仪器进行标定,目的是要通过观测值得出观测对象的实际变化。对钻孔应变观测系统进行实地标定,目的同样是要通过观测值得出观测对象的实际变化。 要了解钻孔应变观测,就要承认这种观测的特殊性。 按照目前的仪器安装方法,耦合涉及三个方面:传感器,介质(岩石、土壤)和耦合材料(特制水泥)。在这三个因素中,人们能了解的,只有一个半。一个是仪器,半个是特制水泥。仪器专家已经把钻孔应变仪生产得相当好,就算是可以控制的。特制水泥可以按配方制备,并通过室内实验来了解其凝固过程和性质,但是钻孔中的环境与室内环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一致,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只能算了解一半。剩下的一个因素我们不能控制,就是介质。钻孔中的介质变化多端,特别是存在大大小小的裂隙,会严重影响观测结果。 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通常无法用“正演”的方法来确定 A 和 B 。只能用“反演”的实地标定方法。 所谓标定,通常应该用已知信号,或者用已知可靠的其它同类仪器。但是,钻孔应变观测难以用其它仪器来标定,通常只能用理论固体潮这个“已知”信号来标定。因为我们不知道理论应变固体潮与实际应变固体潮到底有多大差别,所以钻孔应变观测的实地标定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国际上,直到最近,有关钻孔应变观测的最热门的议题之一,仍然是耦合,或者实地标定。
个人分类: 学术思想|4483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普】热力学第二定律: 5. 熵产生计算和熵产生原理推论
热度 1 jitaowang 2012-10-27 14:34
作者 : 王季陶 从前一博文 【科普】热力学第二定律 : 4. 一句话的熵产生原理 中可以知道 : 熵产生 (d i S ) = 系统熵增 (d S ) + 环境熵增 (d S surr ) . 因此熵产生 ( D i S ) 的 计算就是 : 1. 根据实际的过程确定初态和末态; 2. 在初态和末态之间假设一个可逆过程; 3. 沿着假设的可逆过程做积分 \int d Q R / T . 4. 环境熵变的计算 . 前三步得到系统的熵增 D S , 后一步得到环境的熵变 D S surr , 两者相加就是系统的熵产生 D i S . ( 即另一大孤立系统或绝热过程的熵增 ) 如果实际讨论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 系统的熵产生一定等于零 . 如果实际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 系统的熵产生一定大于零 . 系统的熵流 D e S = D S − D i S 或 D e S =− D S surr 是可正可负 . 实例 1: 在 373.2 K 和标准压强下 1 mol H 2 O 作等温等压蒸发时吸收热量 40620 J. 答 : D S =40620 J/373.2 K=108.8 J K -1 , D S surr =− 108.8 J K -1 . 于是 熵产生 D i S = 0 ( 可逆过程 ) 以及 熵流 D e S =108.8 J K -1 . 实例 2: 1 mol 理想气体作等温膨胀到 10 倍于原来的体积 . 答 : (a) 可逆等温膨胀 . D S = \int ( Q R / T ) = \int (1 to 10) p d V = R ln = 19.14 J K -1 , D S surr = −19.14 J K -1 . 于是 熵产生 D i S = 0 ( 可逆过程 ) 以及 熵流 D e S =19.14 J K -1 . 答 : (b) 向真空膨胀 . 初态和末态和可逆等温膨胀相同 , 因此 D S = 19.14 J K -1 , D S surr = 0. 于是 熵产生 D i S = 19.14 J K -1 ( 不可逆过程 ) 以及 熵流 D e S = 0. 通过实例也可以知道 : 从熵增原理扩展到熵产生原理是非常严谨和巧妙的 . 熵产生原理的基本推论 : 1. 对于孤立系统 , d e S = 0 , 所以 (d S ) iso = d i S ³ 0 . 因此对孤立系统来说 , 熵产生原理和 熵增原理是等价的 . 但是 d i S ³ 0 的数学表达式不仅适用于孤立系统或绝热过程 , 也适用于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 所以 d i S ³ 0 可以 被称为 普适的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2. 对于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 熵流 d e S 可以是正、负或零 . 但是 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 因为 d i S 0 已经违反了 熵产生原理 . 这也意味着 熵产生在一个系统中被 “ 吸收 ” 掉为负 , 而通过系统的足够大正熵流来补偿是不可能的 . 3. 如果把一个孤立系统分离为 I 和 II 两个宏观部分 , 那末必须是 d i S I ³ 0 和 d i S II ³ 0. d i S I 和 d i S II 分别表示 I 和 II 两部分的熵产生项 . 如下的一种物理状况 , 即 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式中 d i S = (d i S I + d i S II ) 表示系统的熵产生 . 因此 , 在系统的一个宏观部分中熵被 “ 吸收 ”, 而依靠在系统的另一个宏观部分中足够的熵 “ 产生 ” 来补偿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 不可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只可能在系统的相同区域中同时发生 . 4. 必须严格区分另一种情况 : 如果在同一个系统中同时发生两个不可逆过程 , 分别用 d i S 1 和 d i S 2 表示过程 1 和 2 过程所引起的熵产生项 . 那末 的情况是可能的 . 因为只有 d i S 1 + d i S 2 的总和才表示该宏观区域的总熵产生 d i S . 而 d i S = d i S 1 + d i S 2 ³ 0 完全符合普适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 这就是 克劳修斯的 “ 补偿 ” , 或者称为 热力学耦合 .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84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转化、耦合机理以及管理机制失效分析的讨论
陈安博士 2011-5-4 17:41
  2011年5月3日17:00,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讨论班在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413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讨论班由迟菲博士主持。   讨论班的主要内容依然围绕团队成员近期的学术思考与进展,本次讨论班的主讲人为陈安老师、迟菲博士与郑晓洋同学。   首先由郑晓洋同学做了题为《转化机理》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为转化机理特征、转化因素、转化模型以及转化机理在演化机理中的关系地位四个方面。她认为,转化因素应按逻辑关系可分为结果因素和起因因素,按因素状态可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其中,结果因素是指在事件A转化为事件B的过程中,事件A可能导致的结果;同样,起因因素是指这个过程中可导致事件B的起因因素。转化模型亦建立在转化因素分类基础之上,而由于转化与耦合间的紧密联系,她认为,演化机理中的耦合可作为演化机理的基础机理进行研究。   团队围绕该报告进行了讨论,主要从结果因素和起因因素的命名、建模等方面展开,在建模过程中也许会出现数据支持的难题。   接着,迟菲博士做了题为《突发事件耦合模型》的报告。报告从耦合的定义、现状引入,分别介绍了突发事件的耦合类型、机理分析与案例分析。迟菲博士按照耦合对象之间的关系将耦合分为单向耦合、双向耦合、非直接耦合、复合型耦合四种,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机理分析部分主要包括耦合因素的类型、耦合对突发事件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以及耦合因素在突发事件中的效应。其中,将耦合因素按照因素的功能属性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耦合因素在突发事件中的效应则分为各自效应、相似效应、交互效应、促进效应和消除效用。报告最后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例介绍了事件耦合的类型、结果。   团队随后围绕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耦合因素分类、效应分类的标准方面,认为各类别之间的界限应更加明晰化。另外,迟菲博士用“拼图”方式形象表达了各效应的特征和区别,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创意。   最后,陈安老师做了题为《管理机制失效分析以及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团队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同时也为即将入学的刘霞拟定研究方向。报告分为五部分:①管理机制设计理论概述;②机制设计理论的应急管理应用;③机制失效:从现实到概念;④机制失效分析方法;⑤机制失效的应对策略。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的理论核心以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则主要讨论了如何从机制设计理论角度考虑十大应急管理机制、几个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几大预警机制。第三部分讲述了如何从选举机制、矿产安全机制等故事中设想机制失效的原因、结果等,进而将其提升为一般性的机制失效理论。第四部分从机制失效的原因讲起,阐述了机制失效分析的目标设计、失效具体表现、关联要素、面向对象与全过程五个着眼点。第五部分则从单个策略、集成策略、主线策略以及机理归因与分析策略方面介绍了应对策略的大致框架。报告不仅是介绍相关研究,也在引导大家思考讨论。   讨论班于20:00左右结束。   【武艳南整理】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5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突发事件中的耦合问题以及解耦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4-27 01:41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听到这样一些遗憾的表达:“如果不是赶巧怎样怎样,这事儿不就不会发生了吗?”   当然,这里所说到“事儿”一般是指的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而不是突发的喜事,否则遗憾就要变成兴奋了——得亏某人某时某地赶到了一块,否则这事儿就错过了。   其实,这两句不同的话里说到的事情,用个比较学术的词来描绘,就是“耦合”。   耦合,在控制论中常见,但是不限于在控制中才有这样的现象。按照更为一般的解释,耦合则是两个及以上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的状况,而耦合性则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间相互依赖程度的一种度量。   当我们将非常规突发事件看做多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的话,那么,这一结果可能是多个要素纠结在一起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出现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应急管理所必须面对的耦合现象。   从应急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对于这些相互纠结的要素,要让它们尽可能地分开,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要素间完全独立,这样,分而治之,就会使应急的效果彰显。当然,理想状况在现实中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就需要退而求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些耦合因素进行拆分,这一过程,控制论中也有很专业性的名词来描述,那就是“解耦”。   如果我们能够把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简化为控制模型,当然很好,但是事实上困难重重。比如,我们说2008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所以如此巨大是因为有三个大的耦合因素,一是“南方”,二是“春节前”,三是“运输系统的脆弱性”,要对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建立起一个较好的控制论模型,我们也无法实现对耦合现象的解耦操作,比如,“事件发生在南方”这一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春节前”这一发生时间也是我们无法推移的,所以,作用对象至多可以集中在“运输系统的脆弱性”上。这也就使得利用解耦策略进行耦合要素之间关系处理方面举步维艰,或者说,至少在定量化的处理方法上我们难以做到完美、完善。   当然,现实中存在的致灾因子间的耦合问题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准则进行划分,本期的第一篇论文《突发事件耦合机理的研究》从耦合的内涵与不同类型的耦合进行了层次化的分析,而且举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那次南方雪灾。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于应急管理能够实现的解耦策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内容。   本期汇刊的第二篇论文是我们邀来的稿件,来自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张欣博士,她研究的问题集中在当船舶出现溢油事故后的应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方面,通过调查的方式对240名该领域的应急管理者进行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材料,然后,用Multi-logit方法处理了这些数据,得出来决策者的效用函数,最后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有些是不同寻常的,比如,应急人员选择仅启动辖区应急计划和启动更高一级应急计划的概率相差不大,出现这个现象应该是由于信息在溢油事件发生时的高度缺失。还有,她的分析认为,应急人员可能会发生明知风险等级不当但不敢挑战权威的情况,等等,都是一些值得我们培训应急管理响应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期汇刊的第三篇文章《中日美韩突发事件分类的比较研究》,是在我的指导下,让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的研究生杜帅楠同学完成的。我一直困惑于不同国家对于突发事件分类的差异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这些差异又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我一直在抨击我国愚蠢的四大突发事件分类,说它既不科学,又无法使应急办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结果则是多头乱动,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你只要看那些食品安全频出而各个相关机构如无头苍蝇的状况就可以知道端倪了。我比较欣赏的是韩国对于危机或突发事件的分类方式,更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和本期汇刊的编辑时间3月8日有点巧合的是,三篇论文的主要作者都是女性。   应急管理发展到今天,对于我国来说算是有了八个年头,而可以相见 的是,未来的 突发事件只会更多,不会显著减少,而且,更大规模的复杂突发事件,也就是那些一个事件引发一串事件,或者多个因素造就特大事件的情形会更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人工系统的脆弱性,什么又是自然界的不可理喻。但是,不管怎样,应急总是要及时出动的,高效的应急管理也一时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我们相信,能够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陈安 2011年3月8日 注:此为《应急管理汇刊》第六卷第二期主编寄语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9058 次阅读|7 个评论
盲人摸大象,镜某说“卷积”。
热度 4 liwei999 2011-3-24 09:26
盲人摸大象,镜某说“卷积”。 (3093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3, 2011 04:01AM 成语中的“盲人摸象”是说看问题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但是只要摸全面了,大象还是可以“摸出来”的。如果有人不信,不妨看看电视。电视的两维图像就是一个点的扫描做出来的。认识三维物体可以用三维测量仪。如果不知道这个东西的话可以看看这个网页 。对于理工科的人而言,形象是摸出来的说法一点都不陌生。如果有人认为这个东西太高级了,无法理解的话,不妨用一支铅笔和一张纸来“摸”一个物体的外形。比如说钥匙,上边覆盖上纸然后用铅笔去“扫描”=涂,专业的说法叫做“拓”,做完了之后,纸上就出现了钥匙的“影子”。 可见“摸象”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摸得不够全面。三维测量仪的基本原理就是探头的XYZ三维移动和位置读数。如果测量y=f(x)曲线时,最好的摸法就是固定一个x_i的值,然后让探针沿着y轴扫描。完成后再换一个x_i的值,重复y轴扫描的动作。这样的2D扫描得到的是Z(x,y)的高度分布图。如果这个面上有个裂缝(z座标有特异),一个在XY平面上的“曲线”就测到了。这个“曲线”可以认为就是y=f(x)。 这个2维的扫描(应该说是1维扫描的重复)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达呢?一般认为要用δ函数来表达。这是个“吃饱了不饿”的表达方式:f(x)≡∫δ(y−x)f(y)dy。 一般人都不理解这个表达方式,因而退缩。其实大可不必。男人不理解女性不也要结婚么?不要想着去理解,很多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 恒等式的右边是一个积分的形式。这个积分对应着沿y轴的“扫描”的动作。δ(y−x)是说将一个很窄的狭缝放在x座标处,然后沿着这个狭缝(y方向)作扫描。扫描到y=f(x)时有个黑点,其余处都是白点。更换新的x,再扫描,然后得到新点处黑点的y值。通过这样的 1维扫描的重复 ,黑点的分布——函数y=f(x)就可以知道了。因此f(x)≡∫δ(y−x)f(y)dy是个恒等式。由此看来,所谓卷积,实际上是个双重的do-loop,外套的loop是“卷”,内含的loop是“积”。 所谓“装置(仪器)学”,就是探讨如何在现实当中,通过物理仪器实现这个δ函数的学问。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仪器找到(回)原来的函数。说“装置(仪器)学”很有些忽悠的感觉,实际上就是日常的收音机、电视机、照相机等等的家用电器。高端一些就是各类谱仪,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 比如说,收音机是把载着音频信号(时序列)的电波 检波放大 后恢复到原来的音频信号(时序列)。核心技术就是这个 检波和放大 (当然发射信号也是个配套技术)。作为物理世界的“结构”,时间序列信号可以通过在频谱空间的处理解谱。也就是说,t-ω的共轭。同理(物理世界的“结构”),空间序列排列信号可以通过在波数空间的处理解谱。这样说法太抽象,显微镜的原理就是这样的机制。所谓的物理世界的“结构”是指 x-k(p) 的共轭性。这个共轭性在量子力学里通过h作用量子的耦合,为人们演出了极为精彩的微观物质世界,也成了今天半导体产业的基石。 因此,看到一台仪器,它工作的数学模型一定是卷积形式。如何在现实中实现数学上的卷积就是仪器学。这个仪器的最高级就是数码计算机的“图像(信号)处理”了。比如X射线的衍射,实际上是晶体中分子(原子)排列的 k(p) 分布图。通过计算机解析这个衍射图就可以得到分子的结构。井市中所说的“分子生物学”,说白了就是通过X光衍射解析蛋白质的(巨)大分子结构。国人仪器学薄弱的原因首先是产业技术上的薄弱,几乎没有什么高端的仪器产业。其次是大学工科教育上的低水准。当年的大学改编无疑是把大学,尤其是工科大学变成了技校,其副作用的影响恐怕要波及上百年。科学院-研究所的制度又使教学与研究脱节。要办一流大学,任重且道远。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6952,76952#msg-76952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724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控制论和人:系统的耦合与解耦_生活意义的启示
热度 1 shdhll 2011-3-16 18:09
最近看耦合解耦方面的资料,偶然看到一篇挺不错的文章。分享下~~ 一、耦合效应 对于大系统的控制而言,因为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子系统的分散控制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有多么困难?我们大概没有什么切实的概念。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呢?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呢?其实耦合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累,并非这些事情很耗体力,而是很耗精力。想做成一件事往往会牵涉到许许多多方面的问题:不送礼?不行,送礼?送了张三、李四,要不要送王二麻子?送了二麻子,小三子会不会不开心?更为过分的事也会经常发生:甚至不小心说一句很平淡的话,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耦合的世界里,而我们的现实文化造成人际的耦合度又特别地高的缘故。耦合是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子系统的运动直接导致另一些子系统的异动,反之亦然。 二、耦合度: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真实故事是这样的:某大学退休处组织一群退休老太太夏季出行一日游,晚上回到家了以后,一个个都要虚脱了。何故?一个老太太对女儿说出了实话:下午的时候大家带的水都喝光了,那地方只有冷饮卖,挺贵的。大家都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了,平日关系那还有谁薄谁厚啊?光给自己买吧,不好意思,但要给每个人都买吧,二十个人哪,那得多少钱啊?再说了,如果有一个人买了,那自己也不能不买吧,但若是人人都轮流买了,两个小时,二十个冷饮还不吃坏老命?于是忍着吧! 咳,都七老八十的啦,好歹是一日游,要是三日游,这还不游出个三长两短来的?看看:子系统渴了,吃个雪糕,兜里又有钱,柜台上又有货,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良好……,嘿,多简单的一件事啊。可是,因为复杂的耦合关系,愣是差点集体性地渴出毛病来,居然和困在大沙漠里一天好有一比哈。 又有一个故事也是真实的:一个老太太和老伴到儿子家住了一阵子,期间,电视坏了,于是将自己老屋的电视搬过去。后来,老两口回家了,但不好意思搬走电视。回去清净了一些日子之后,老太太就开始不舒服了。这下子犯难了:不去搬回来吧?难受!而且该搬啊。去搬吧?儿媳妇会不会有意见【同性相斥、怨怨相报哈,错总是儿媳妇的不好,呵呵】。打个电话吧?会不会引起矛盾?要不他们自己干吗不送过来?或者打个招呼?再买一个?不妥,花钱倒也不去说它,可是这媳妇会不会说这是在变相地责备她呢?啊呀,这……,这……??? 其实:询问、搬回、再买,大概就是所有的可能选择了。这个控制十分简单。然而,由于耦合关系的影响造成了一个真正的两难。还如:儿子上了省属重点,原本很高兴,可是听说办公室老王【啥也不是,还不如跛脚的老张呐,哼!】的儿子去了哈佛,邻居【就一卖咸水鸭的】的女儿上了清华……,这……,这……!!!可怜的儿子哈,还搞不清老爸的气色咋一下子变得那么差,连原本答应的电脑也推到下个学期再考虑了…… 三、解藕控制:生活的解释 由此可见:生活是需要补偿一些简单的控制环节来去耦,或者说是解藕的,否则就太复杂了。上节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点:这个耦合关系的作用与子系统的特性有很大关系,因此,从改变子系统的特性入手应该是可行的。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但似乎人人都理解却其实并不理解的格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更有甚者:墨家甚至要主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孤立主义哲学哈。 真的可以这样么?难!难!难!不信?老太太路是走过去了,可能精神也要耗竭了。省长说了,你市长还在行你的路,恐怕也就行是行了,路却没了吧。所以,关键的因素还在这种耦合赖以生存的文化上。 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解藕倒是彻底得多:他们在文化上予以彻底的解藕。子女到父母家花费:自负。父母到子女家花费:自负。没钱?直言,无妨。一群朋友到馆子里去:吃荷兰!各付各哈。 显然,如此文化下的交往,耦合关系自然被解藕了不少:各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其它的耦合关系按照界面原则予以简单交接、处理,余下的精力再来看看整体上大伙还可以做些什么?比如,那群老太太就可以商议一下:趁着口舌生津,精神倍儿爽,再去看看那座小山顶上的凉亭?呵呵。还有那个老爸,邻居去了月球,老王自己都进了牛津也与己无关,星期天领着儿子与人侃价,哈哈,赚啊,一台P八才六千…… 这样的解藕在我们的文化里必然地水土不服。在我的研究小组里,或许有这样的一点解藕,然而问题多多:不仅一开始总会引起误解甚至不轻的伤害,而且每当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前夕,总是专门为他们补课:将来在社会上……,不能像……,要……,要……。 四、我们的文化下,不同的解藕方法之际遇 当然啦,有一些解藕是非常适于根植的:N户人家公用电表、水表,公耗分摊,矛盾重重,耦合关度太高,需要复杂的控制:解藕就是一户一表,各用各的;再如筒子楼隔音不好,新婚的小……,这个……啊,不爽!各住户间的耦合度太高了!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可是……,呵呵。解藕:加强隔音措施,彻底改造住宅,甚至搬迁新居哈!爽! 另有一些虽然困难一些,一开始总有些别扭,但却是完全可以实施的:M位天南海北的宾客,或许其中有许多病客,大家共聚一餐,M双筷子沾着M种口水,热情洋溢地搅拌着,混合着,品味着……。呵呵,耦合度太高哈:解藕的方法就是自助分餐制,或者公筷制。 此外,还有一些大家会很同意,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树长栏杆、高罚款、甚至沾上消毒水的藤条鞭【新加坡】:程序化的进程就是如此:扫描是一种很有用的程序,但国人会认为很笨。不错:它是很笨,可是却很简单,不仅如此,它还很有效。计算机理论告诉我们:扫描要比逻辑判断简单可靠、省事高效的多。因此,有经验的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总是尽力避免逻辑运算。 五、再谈西方文化背景下,现代管理学中的程序化设计 在美国的时候,总是在每个单月的第一个星期看到同样的几个人在我经过的一个台阶上检查、修补,那里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损坏;每个星期一,总会有一个留着小胡子的黑人扛着三角梯到我的办公室所在的楼道来试开试关各种照明设备,其实我没有见过他发现过什么明显问题;每天清晨总是九点以前,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方式立着上书“Floor is wet. Watch out your step”的牌子,而一过九点,牌子总是被收到同样的地方,尽管那地板原本就很洁净……。如此地程序化,甚至产生了一批“没有规则,就不知道作甚么”的“低素质”人群。 而有赖于个人道德修养和自觉性为本的国人,可能是由于缺乏明显的程序化的意识【虫子猜测哈】,似乎具有这么一个现代化现象:只要灯泡不坏,或者无人报修,去那儿作甚么?好好的台阶又没有什么大问题,修它作甚?十年下来不去一趟也是可能的哈。太平日子不过,纸牌不打,闲天不聊,好书不看,没事到处“询查”什么?简单重复、无聊透顶……。于是,新系统的“蜜月期”一过,到处报修,焦头烂额也来不及处理;不出事不去,一去那就是大事;卫生检查突击,平日就算不是脏乱,年久也呈破败……。以为规矩便是约束,认死理者便是呆子,无规无矩便是机智的“聪明过头”竟然成了“低素质的”国人形象。 原来虫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人家的设施大多也是很是岁月磨损和历史沧桑,可咋就连细致之处也处处透着整洁涅?现在总算明白了。站在美国脏乱的华人街头,原以为华人做不到呐,可去了趟新加坡才发现:没有华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是想不通为什么一定得要那么高的罚款、还有那么疼的鞭子的威慑? 六、解藕:不是孤立,而是更好的耦合 解藕就是把子系统的需要“判断横向的外部”和“受横向的外部直接影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降低。解藕是让子系统只需对上负责地做子系统自己的事情,而把耦合交给协调层。解藕不是孤立,不是简单的互不干涉,不是墨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是所谓的完全解藕,也是全局化的控制,是为了更好、更简洁、更有效的协调。 上节谈及的程序化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一种有效的解藕控制,因为它让每个人,每个单元都知道自己每个工作时刻应该作甚么,就像一条流水线,让耦合溶进程序,让每个人、每个单元的工作简单化,让程序获得更加完善的动力和资源。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德:个人之德,职业之德,诚信之德…… 让为数实在不低的“低素质”人群成为恪守规矩的一群“呆子”;傻瓜照相机万岁哦!让“精英”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让所有获得工作机会的人群获得生活保障和居所,懂得珍惜手中的工作;让暂无工作的人群获得最基本的生存福利,知道想办法去摆脱严峻的窘境……;让所有人都能少一点对旁人的复杂均衡和挑剔,多一点自我生活的空间和享受…… 七、结论 解藕,解藕……,让我们简化局面,一起来解藕吧!
28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时变电场和磁场与身体之间的耦合机制
zsunnywell 2010-11-19 10:51
时变电场和磁场与身体之间的耦合机制 http://www.enet.com.cn/networks/ 2006年06月21日14:34来源:eNet硅谷动力作者:小L字号: 小 | 大 【文章摘要】目前有三种已经确立下来的基本耦合机制,时变电场和磁场通过这些机制直接与活性物质相互作用。 目前有三种已经确立下来的基本耦合机制,时变电场和磁场通过这些机制直接与活性物质相互作用:   1、低频电场的耦合;   2、低频磁场的耦合;   3、从电磁场吸收能量。    低频电场的耦合   时变的电场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电荷流动(电流)、束缚电荷极化(形成电偶极子)以及组织中的电偶极子重新定向。各种效果的相对强弱取决于人体的电特性,亦即导电率(控制着电流)和介电常数(控制着极化效果的大小)。导电率和介电常数随身体组织类型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此外还取决于相应场频率的高低。身体外部的电场可以在身体上感应出表面电荷,进而会在体内感应出电流,电流的分布则取决于暴露条件、人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身体位于场中的位置。    低频磁场的耦合   时变磁场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感应电场以及循环电流。感应电场以及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环路的半径、组织的导电率以及磁通量密度的变化率和大小成正比关系。如果磁场大小以及频率已经给定,最大的环路可以感应出最强的电场。 最终,人体内任何部位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实际路径和大小都取决于组织的导电率。   身体各个部位的电特性并不一样,然而,感应电流密度可以利用依据解剖学结构和电特性的人体仿真模型以及各种计算机仿真方法来获得,计算机计算可以达到很高的解剖学分辨度。    从电磁场吸收能量   暴露于低频电场和磁场之中导致的身体能量吸收和体温升高一般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暴露于频率超过100 kHz的电磁场可以产生明显的能量吸收和温度升高。通常而言,暴露于均匀(平面波)电磁场可以导致身体产生高度不均匀的能量吸收和能量分布,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剂量测定和计算进行评估。   在人体吸收能量方面,电磁场可以划分为四个范围:   1、从大约100 kHz到低于20 MHz的频率范围,躯干对能量的吸收作用随频率的降低快速减弱,明显的能量吸收出现在颈部和腿部。   2、从大约20 MHz到300 MHz的频率范围,全身吸收的能量相对较多,如果考虑身体局部(如头部)的共振,所吸收的能量会更高。   3、从大约300 MHz到几GHz的频率范围,能量吸收会出现较明显的局部性和不均匀特征。   4、超过10 GHz的频率范围,能量吸收主要发生在体表。   在身体组织中,SAR与内部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平均SAR以及SAR分布可以根据计算或实验室测量值进行估计。 SAR值取决于以下因素:   辐射场参数,例如,频率、密度、极化以及功源-目标配置(近场或远场);   暴露身体的特征,例如,身体尺寸,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几何形状,以及各种组织的电特性;   暴露身体附近场中其他物体所产生的地面效应和反射效应。   如果人体的长轴平行于电场矢量,而且身处平面波暴露环境之中(即远场暴露),全身的SAR达到最大值。能量吸收值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暴露身体的尺寸。在不接地的情况下,标准参考人(ICRP,1994年)的共振吸收频率接近70 MHz。对于偏高的个体而言,共振吸收频率稍低一些;对于较矮的成人、儿童、婴儿以及坐着的个体而言,该频率可能会超过100 MHz。电场的导出限值是基于随频率而变的人体能量吸收特性的,对于接地个体,共振频率减低一半(UNEP/WHO/IRPA,1993年)。   对于某些工作在10 MHz以上频率范围的设备(如高频加热器以及移动电话),人体可能暴露在它们的近场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与频率相关的能量吸收与上文所述的远场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在特定的暴露条件下,对于某些设备而言,例如移动电话,磁场可能是主要的。   在近场暴露的评估方面,数学模型计算以及身体感应电流和组织场强测量的可用性已经得到论证,它们适用于移动电话、对讲机、广播发射塔、船用通信源以及高频加热器(kuster和Balzano,1992年;Dimbylow和Mann,1994年;Jokela等人,1994年;Gandhi,1995年;Tofani等人,1995年)。这些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表明近场暴露可以导致较高的局部SAR(如头部、腕部以及脚踝),同时也表明全身和局部SAR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高频源同身体之间的距离。最终,通过测量获得的SAR数据与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的数据保持一致。全身平均SAR和局部SAR非常便于比较在各种暴露条件下观察到的效果。有关SAR的详细论述可以参考其它文章(UNEP/WHO/IRPA,1993年)。   在高于10 GHz的频率范围内,各种场渗入组织的深度非常有限,在评估所吸收能量时,SAR无法很好地测量,而相应的功率密度则是更加合适的剂量测定值。 间接耦合机制   间接耦合机制有两种:   1、接触电流,当人体与电势不同的物体接触时,接触电流就会产生(即人体或者物体暴露于EMF之中被充电时)。   2、人体佩戴的或者植入人体内的医疗装置与EMF的耦合。   导体被EMF充电产生的电流可以在物体与人体接触时流过人体(Tenforde和Kaune,1987年;UNEP/WHO/IRPA,1993年)。此类电流的大小以及空间分布取决于频率、物体的大小、人体的尺寸以及接触面积,当暴露于强场下的导体和人体非常接近时,瞬时放电就会发生。 var Url = document.URL; var aatt = document.title; var naatt = aatt.substring(0, aatt.indexOf("_")); var fznr = naatt + "\r\n\r\n来自eNet硅谷动力\r\n\r\n" + Url; function copyUrl(){ window.clipboardData.setData("Text",fznr ); alert("复制成功,请粘贴到你的QQ/MSN上推荐给您的好友!\r\n\r\n" + naatt + "__eNet硅谷动力\r\n\r\n" + Url); }
个人分类: 电磁波理论/光学|2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之大,在于小,在于……
lvnaiji 2010-10-6 12:13
吕乃基 关于大学之大在于大楼、大师,还是其他等等,已经有太多的争论或议论。日前,在科学网看到杨双老师的博文,细致比较国内外的实验室。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070 。其中有几点特别令人瞩目: 7. 实验室条件差别很大。我在这儿一进实验室,差点晕过去。无比小的一个房间挤一堆人。比国内,国外我去过的任何实验室,人均面积都要小很多。然后,大家都不停地讨论,导致我论文完全看不进去。后来发现,大家要自己学习都在寝室,来实验室就是为了讨论 8. 和Industry联系紧密。我第一次见到,实验室的组会有什么amazon之类的研究员过来参加,一起讨论。我第一次见到,实验室里面有不少知名公司派过来的全职research engineer或者postdoc。(所以大家实习不太愿意往这些公司跑?) 9. 大家做的东西很一致。在其他实验室,比如A做手机播放器,B做分布式操作系统,C做交换机,谁都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做的东西和自己没啥关系。在这边,比如A做architecture,B做os, C做virtual machine。OK, BC都会成为A的user。基本上大家做的东西虽然都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互相使用。 第7点就是小。正是在空间上这样适当的距离,使得人际间可以方便的密切交流。心理学家关于空间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很多研究,过大,显然不利于交流,过小,会感到逼仄。独处,在宿舍,而来实验室就是为了讨论。还有诸如咖啡时间等。目前中国有些大学以大为荣,特别是在郊区设立的新校区,更是其大无比,在系和系之间,以及学生宿舍与老师办公室之间,都有数百米之遥,交流十分不便。据说国家还有相应标准:多大面积以上。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几乎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第8、9两点说的是交流与耦合,产业界与学界的耦合,以及学科间的耦合。正是在这样的耦合中,学术成果迅速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是在这样的耦合中,效益倍增,大成果涌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耦合,因而在21世纪的今天,大师的作用正在下降(不是说不要大师),相反,知识由下而上自组织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究竟什么是大学之大?
个人分类: 教育|47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赋观念
yanghualei 2010-10-2 12:02
在人这个极小的局域物质系统范畴内,囊括了极大的全局物质世界的法则, 在法则上这种极大与极小具有可逆的全息映射关系,塑造了上帝在构造人这个物质系统中,使其在法则上是完备的。 法则处在人这一物质系统内,是以一种潜在的,即将表达的和激发的状态存在,当环境物质世界的法则发生时 ,它将在人体内感应出与其耦合的法则,相互呼应进而发生共鸣,使得体内的法则得以释放, 故现象是个门神,但放出那个法则,有预设观念决定。 当一种准现象或者一个命题在脑中预设产生,环境物质系统必将有一种法则与其对应, 如果观察的现象与此命题不符,则抛弃现象,重新观察,直到现象与观念耦合 , 然后以理论的形式陈述出来,即这种现象是符合这一种预设的命题。 相信天赋的观念,寻找与观念相符的现象,由预设的观念决定世界应该怎么运行的, 把观测的现象配给预设的原理中去,也许是科学研究的一范式 。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30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课永流传”-- 低压人造金刚石的热力学耦合
jitaowang 2010-6-24 09:35
要掌握好现代热力学就要首先真正掌握和理解热力学耦合。热力学耦合的全称或定义就是同一个体系中同时进行的多个不可逆过程之间的热力学耦合或相互补偿的现象。早在 1865 年克劳修斯在他引入熵和克劳修斯不等式的著名论文中就说: 第二基础原理,在我所给出的形式中,断定所有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可以按一定的方向,就是我已经假定是正的方向,不需要补偿地由它们自己进行; 但是对相反的方向,就是负的方向,它们就只可能在同时发生的正转变的补偿下进行。 其中有下划线的一句话就是克劳修斯对热力学耦合现象的最早对和启蒙式的描述。其中也强调了 正转变 和 负的方向 的过程 只可能在同时发生 。因此一些(物理)热力学家或爱好者或一些经典热力学家或爱好者要想去找到一个平衡或可逆的热力学耦合体系本身就可以说是犯了一个最基本的直接违反定义的错误。或者说一旦达到平衡热力学耦合现象也就不存在了。热力学耦合通常又叫反应耦合,因为绝大多数包含热力学耦合都是包含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的。纯物理的热力学耦合体系很少,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或已经被 Kevin 等研究过。 以下就举一个低压人造金刚石成功的生动实例: 低压人造金刚石在过去被 ( 经典 ) 热力学家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结果在 1970 年在前苏联做到了。现在在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已经得到非常漂亮的低压人造金刚石钻(见图1)。目前最大的低压金刚石单晶已经达到 10 克拉。 对激活低压人造金刚石成功的1986年历史文献中有一段简单的总结 : 这项新的金刚石工艺具有一段奇妙的历史 . 它是一个科学界的教训和通讯困难的故事 . 可能是受到金刚石神秘性的影响 , 使得一些科学家在提及他们的成就 ( 指前苏联学者的低压人造金刚石 ) 时曾经取笑地称之为 点金术 . 这项激活气相工艺首先是在苏联被认识的 , 此后到日本 , 最后直到最近几年才传到西方 . 1990 年 2 月号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总结性的评论说 : 所有那些(已发表的)理论模型都至少在某些方面和实验事实不符 . 1990 年 4 月我们就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我们的热力学耦合理论模型。其中关键的要点就是激活低压金刚石气相生长体系中至少包含以下两个主要反应的 热力学耦合 : 反应 1 : 从稳相的 石墨 转变成亚稳相 金刚石的反应。它 在低压下是一个非自发反应,不可能单独自发进行。 反应 2 : H*( 氢原子, 实际上是超过平衡浓度的原子氢因此加*号)缔合成 氢分子的反应。它是一个很强的自发反应,不仅可以单独自发进行,还能为同体系同时发生的其他反应提供推动力。 总的耦合反应就是 : 石墨在原子氢缔合成 氢分子反应的推动下转变成 金刚石。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也很简单。在低压下 从稳相的 石墨 转变成亚稳相 金刚石当然不能自发进行,原子氢变成 氢分子肯定释放出很多可利用的能量,因此两者耦合在一起,很容易就实现从 石墨到金刚石的低压 转变。这样就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样的耦合反应机理就是: 对不熟悉化学反应的学者可以看生化热力学中常用的双箭头表示耦合反应的简图如下 : 由于低压人造钻石的美丽魅力,在讲完相关课程或报告的结尾,我也往往借用一句钻石的常见广告语: 一课(颗)永流传!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762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热度 1 jitaowang 2010-6-23 11:17
在当前社会中, 能量及其转换 是一个全世界众目睽睽的大问题! 在我的新书 现代热力学 中对热力学学科的文字表述或定义是 :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及其转换的科学 , 也是研究由大量粒子 ( 或单元 ) 组成宏观体系变化和发展的科学 . 其中前半句话引自 JP Holman , Thermodynamics . 3rd edn. New York: McGraw-Hill, 1980, 1. 中译本 : 曹黎明 , 邱海平 , 侯增祺译 , 热力学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6, p. 1 ;而后半句话是很多热力学教科书中所共同采用的。应该说这样的定义是恰当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在经典热力学中由于研究对象是简单体系,特别是理想气体的压缩和膨胀等,因此对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热功转换。当然 经典热力学也研究相变和反应热等等,主要还是停留在和热相关的变化方面。在当今世界上涉及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能量及其转换 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现代热力学的研究。克劳修斯早在 1865 年的一段话是很有启蒙意义的。他说: 第二基础原理,在我所给出的形式中,断定所有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可以按一定的方向,就是我已经假定是正的方向,不需要补偿地由它们自己进行; 但是对相反的方向,就是负的方向,它们就只可能在同时发生的正转变的补偿下进行。 这是我 2007 年在在美国从英译本原著中找来的,至今还没有在其他热力学书籍中发现过。前半句话是很普通的,就是在最简单的理想气体体系中也能实现的热功转换等等,也就是说自发过程都是向能量耗散的方向不可逆地进行的。后半句话(我添加了下划线)非常重要,也就是说非自发过程(需要有效能量补充的)只可能在自发过程提供有效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进行。请注意其中自发过程提供了有效能量而非自发过程得到了有效能量的补充,也就是说能量发生了转换。如果这两种过程都是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时(注意以下过程和反应是等价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形式已经转变成一种形式的能量形式 . 注意:这里所讲的能量形式是非常广泛的。决不是仅仅局限于热和功,因此所讨论的体系也决不能局限于理想气体等简单体系。 这就是现代热力学! 马上会有人质疑说:难道克劳修斯时代就有现代热力学!应该说在克劳修斯时代并没有划分经典热力学和现代热力学,但是克劳修斯已经清楚地划分了不需要补偿和补偿下进行两大类体系,实际上这恰恰就是今天划分的研究非耦合体系的经典热力学和研究耦合体系的现代热力学两大类。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克劳修斯如此重要而又如此精妙远见的现代热力学启蒙思想和论述,会始终得不到应有的传承!这大概就是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规律吧!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6016 次阅读|9 个评论
电磁波耦合模理论简单小结
williammilo 2010-2-6 21:26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电磁波耦合模理论/ 1.耦合模理论研究两个或多个 电磁波模式间耦合的一般规律 的理论,又称耦合波理论。广义地说,它是 研究两个或多个波动之间耦合的普遍理论 。耦合可以发生在同一波导(或腔体)中不同的电磁波模式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波导(或腔体)的电磁波模式之间。通常,耦合发生在 同一类波动 之间,但也可以发生在 不同类型的波动 之间,例如行波管中的 两个电磁波模式与两个空间电荷模式之间 的耦合。 2.耦合模方程的解根据耦 合系数和边界条件的具体情况 得出。耦合能力表示 模式和之间的耦合强弱 。为了导出耦合模方程,需要将麦克斯韦方程中的场按 正交函数集展开 ,采用不同的 正交函数集能得到不同的耦合模方程 。例如,波导中的正交函数集对应于其全部电磁波模式(对于开波导还应包括辐射模)。凡沿波导独立传输而不存在耦合的都称为 简正模 ,耦合模则是 非简正模 。不均匀波导中的电磁波可以按参考波导中的简正模集展开,选择不同的参考波导,对应有不同的简正模集,得到不同的耦合模方程。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10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大器中差分放大器的归纳和小结
williammilo 2010-1-30 06:26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放大器中差分放大器/ 1.差分放大器能把两个 输入电压的差值 加以 放大 的电路,也称差动放大器。这是一种 零点漂移很小 的 直接耦合 放大器,常用于 直流放大 。它可以是平 衡输入和输出 ,也可以是 单端(非平衡)输入和输出 ,常用来实现平衡与不平衡电路的相互转换,是各种集成电路的一种基本单元。 2.差分放大器可以用晶体三极管(晶体管)或电子管作为它的 有源器件 。在实际应用中, 温度变化和电源电压 不稳等因素对放大作用的影响,等效于每个晶体管的输入端产生了一个 漂移电压 。利用电路的 对称性 可以使之互相抵消或予以削弱,使输出端的漂移电压大大减小。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3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奖 — ATP的生物合成
jitaowang 2010-1-3 09:29
诺奖 ATP 的生物合成 现代热力学 17-ATP 首先要解除物理老师的顾虑,很可能有人认为:生物问题或化学问题太复杂,不是我们物理的事情。其实生物变化或化学反应都是我们所说的过程,有过程就涉及能量问题,于是就成为物理问题。 ATP (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 ) 生物合成的化学渗透耦合学说( 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 P. Mitchell )在 1961 年提出来的,当时似乎是异想天开,但是经历了 17 年的考验,一再得到实验的证明,终于在 1978 年荣获诺贝尔奖。这一奖项实际上也验证了克劳修斯的补偿或称为热力学耦合,对现代热力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通俗的看法就是, ATP 是一种生命体中能够直接利用的能源,相当于是生命体中的 汽油 ,没有汽油汽车就无法驱动。身体中没有 ATP ,刘翔也就没法参加比赛。在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以 ATP 的形式储存可利用的能量,以满足生命体的各种各样的能量供应需要,包括肌肉收缩,繁殖等。 ATP 释放能量时就转变成 ADP (二磷酸腺苷 adenosine diphosphate )和 Pi (无机磷酸 H 3 PO 4 )。反过来说 ATP 的合成也就是从 ADP 和 Pi 来得到。从 ADP 合成 ATP 的反应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这一合成反应只能在同时有其他能量供应的情况下发生。但是这个能量的来源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科学家。 人类细胞中包含了成百成千的亚细胞器,线粒体 ( mitochondria )。这些细胞器和小的细菌差不多大小。它们具有双层膜结构包围着的基质( matrix )。线粒体内膜向内伸展形成许多称为线粒体嵴的褶叠,见图 1 。 图 1 线粒体构造和质子浓度梯度示意图 食物氧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释放的能量就通过电子流动把质子( H + )从基质内侧穿过线粒体内膜被泵出到膜间空隙外侧,形成质子( H + )在内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线粒体内膜上容纳了酶和蛋白质的复杂排列。这种 蕴藏在 H + 浓度梯度中的自由能又称质子推动力。当 H + 从高浓度的膜间空隙外侧穿过内膜上的 F 1 /F 0 -ATP 合成酶返回基质内侧时,推动了 从 ADP 和 Pi 到 ATP 的合成,见 图 2 。 图 2 质子浓度梯度推动 ATP 合成, F 1 /F 2 是 ATP 合成酶 化学渗透学说能够很好解释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自由能如何被用来从 ADP + Pi 来生产 ATP 。许多实验的结果都证实了这些反应机理。最有力的证明是人造的浓度梯度条件下的 ATP 合成,因此这一机理就逐步被普遍接受。这一理论是 1961 年首先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提出的,当时很难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经历了 17 年,终于得到普遍的认同, 1978 年米切尔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相应地化学渗透耦合学说( 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也被称为化学渗透耦合理论( chemiosmotic coupling theory )或化学渗透理论( chemiosmotic theory )。对这一过程的更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其他许多生物化学书籍。 如果用克劳修斯的补偿或热力学耦合的观点来总结概括化学渗透学说,极其简单,即 图 2 的核心就是两个箭头(过程)的耦合。第一个箭头: 从低能量 ADP 转化成高能量 ATP 的过程是一个非自发过程, ( D G 1 ) T , p 0; 而第二个箭头: H + 穿过内膜上的 F 1 /F 0 -ATP 合成酶返回基质时,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自发扩散过程, ( D G 2 ) T , p 0 ;只要整个体系符合热力学耦合的判据式 ; ATP 生物合成就可以顺利完成。 因此, ATP 生物合成的化学渗透机理不仅仅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 克劳修斯的补偿或 热力学耦合现象的有力定性证明。虽然米切尔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可是化学渗透理论除了成为生物化学教科书中心内容的一部分以外很少有物理和化学学科的热力学教科书对此作明确的介绍。 这可能也就是各门学科之间往往各自为政,隔行如隔山的结果。等到问题明确以后,复杂性科学同行们是否会认为这一理论太简单而加以排斥在复杂性科学之外呢。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563 次阅读|4 个评论
能不能评判诺奖—昂萨格倒易关系
jitaowang 2009-12-14 15:12
能不能评判诺奖 昂萨格倒易关系? 现代热力学 12a- 昂萨格 在国内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对诺贝尔奖项目碰不得,否则就是狂妄自大。另一种就是风闻国外已有流言,跟着乱批。关键一点就是没有自己的学术主见。这种情况在热力学领域恰恰都有表现。 昂萨格倒易关系是 1968 年的诺贝尔奖项。甚至在网上可以看到:认为它是热力学第四定律。其实昂萨格本人就说得很清楚:汤姆孙(即开尔文)是在 19 世纪末就对多过程体系之间的耦合系数(又称交叉效应)提出倒易关系的第一个人,并把类似于阻抗形式的倒易关系 R 12 = R 21 称为汤姆孙倒易关系。昂萨格在 1931 年还说: 汤姆森关系是被普遍接受的,因为它证实处于最好的测量误差范围以内。 此外早在昂萨格以前的 19 世纪 (1876 年 ) 亥姆霍兹 (Helmholtz) 就首先得到了类似于导通形式的倒易关系 L 12 = L 21 称为亥姆霍兹倒易关系。正如昂萨格所说: 亥姆霍兹已经推导了倒易关系。 L 12 = L 21 。 实验证实了这个结果,能斯特 (Nernst) 也已经提供了一个根据有些专门假定的动力学推导,这个原理是被普遍接受的。 汤姆孙等也指出,倒易关系是在引入非热力学假定以后才得到的。同样 1931 年昂萨格也明确指出,在引入了非热力学的假定 --- 微观可逆性假定或化学动力学中的细致平衡假定 , 从而就得到了适用面更广的 L kk = L k k ,即昂萨格倒易关系。可以说仅仅是对已有的倒易关系(特别是对亥姆霍兹倒易关系)进行了扩展。对这些表达式的内涵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探讨。但是不同的定量倒易关系式都和实验基本相符只能说明它们都是近似的。 更重要的是看一下和具体实验数据相符的情况。 表 1 昂萨格倒易关系 ( L qe / L eq = 1) 和实验的对比 (引自 D. Kondepudi, I. Prigogine, Modern Thermodynamics 一书 ) 热偶 (thermocouple) T ( o C) L qe / L eq Cu Al 15.8 0.77 Cu Ni 0 0.930 Cu Ni 14 0.976 Cu Fe 0 1.000 Cu Bi 20 1.08 Fe Ni 16 1.06 Fe Hg 18.4 1.004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误差最大的实验数据只有理论值的 77% ,也就是说,个别数据的偏差达到了 23% 。这就进一步表明 昂萨格倒易关系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切切不要把昂萨格倒易关系当作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或热力学第四定律来对待。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4783 次阅读|8 个评论
瓦斯数值模拟(热分析、流动、扩散)
COMSOLFEM 2009-11-1 11:57
采矿是高危行业,存在水、火、瓦斯、粉尘、顶板和冲击地压等六大灾害,而在这六大灾害中瓦斯和粉尘是采矿最大的 杀手 。 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及高质量的通风设施构筑是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个人分类: 岩土工程|3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煤岩体瓦斯、水渗流耦合过程方程
COMSOLFEM 2009-10-25 20:34
煤岩体瓦斯、水渗流耦合过程方程 By杨天鸿
个人分类: 岩土工程|335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