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肠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Nature Biotechnology 专题: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
hongkuan15 2013-4-18 20:49
Nature Biotechnology 专题: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 过去 15 年里,研究人员已经获得了超过 3.5 TB 的人类微生物群落信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数据量的 1000 倍以上。微生物群落研究论文在逐年快速增长,涵盖了微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生理学、代谢与疾病等各学科,以及所有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点。目前人们很少关注如何将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疗法。为此,2013 年 4 月出版的 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以题为“Focus on translating the microbiome”的专题介绍了10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开发出合理的新疗法,下面简要介绍该专题的主要内容。 基于微生物的疗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由细菌发酵过的酸奶以健康而著称数百年。如今益生菌科学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基因测序推动微生物群落研究革命之前。Charles Schmidt 追溯了一个多世纪前益生菌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变化,指出微生物群落研究已经从模糊的保健功能转向相对更精确的作用机制研究,产生这一重要转变的部分原因是监管机构防止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出无临床证据支持而又宣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技术现在正被广泛应用于益生菌研究领域,而且该领域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近 50 年以来被当作趣闻的事实:移植健康人群粪便中的菌群可治愈顽固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对人类微生物群落相关的各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进行调查访问,询问他们在过去的 15 年,即自该领域成立以来,在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中哪些是最有影响力的。令人惊讶的是调查结果高度集中于少数论文。排名五位的 5篇论文罗列出了人类肠道菌群巨大的多样性,或研究了菌群生态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标准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方法是抗生素治疗,但是随之产生的是耐药菌株出现。然而,另一条干预路径则是简单地调节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让它们与外源致病菌竞争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微生物群落调节的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Bernat Olle 概述了微生物群落调节适用的范围,并为初创型企业如何利用这些微生物群落的新知识开发治疗肠道疾病的新产品提供简要概述。 令人惊讶的是,微生物产品的知识产权比单克隆抗体、RNA 干扰或干细胞等的知识产权更明确。这可能是开发微生物调节相关产品的优势之一,因为单克隆抗体等产品需要企业进行许多交叉许可协议谈判,并支付终产品的高额专利费。对专利数据库的调查显示近期有许多微生物群落领域的专利申请。 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 9 位专家讨论结果显示,人类微生物群落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将面临几方面的挑战:1)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可以人工培养的微生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功能;2)在揭示微生物群落功能方面仍然面临技术障碍;3)构建良好的模型系统是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4)为了合理设计出基于微生物的慢性病疗法,需要更清楚地了解菌群失调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导致的功能障碍,识别机制通常意味着还原生物学和构建动物模型,但无菌模型的产生、维护和获得性仍然是个问题。 熊燕 整理自:http://www.nih.gov/news/health/mar2013/nibib-19.htm 原文题名:Focus on translating the microbiome 检索日期:2013 年 4 月 7 日
2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保健品变“毒药”,肠道微生物是元凶
热度 2 hongkuan15 2013-4-16 16:35
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复合维生素Vitamins,左旋肉碱L-carnitine都是常见的保健品。常被用于营养强化和保健,预防多种疾病。然而,现在的研究发现它们并非始终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在某些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它们可能毒害我们的身体。 卵磷脂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脏和大脑,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等。卵磷脂在食物中含量丰富。蛋黄中较多,其次牛奶、动物的脑、骨髓、心脏、肺脏、肝脏、肾脏以及大豆和酵母中都含有卵磷脂。 维生素是人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天然食物中含量较少,有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则是由肠道共生的细菌合成的。 左旋肉碱是一种能够促使脂肪分解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被用作减肥营养补充剂。红色肉类(牛、羊肉,猪肉等)是左旋肉碱的主要来源。由于它不是一种必须的营养成分,因此仅用于减肥等特殊目的。 肠道细菌能够代谢胆碱和卵磷脂生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进而被代谢成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N-oxide(TMAO)。TMAO可不是个好东西,它能够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而左旋肉碱其实是一种TMA,在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也会生产TMAO。所以,大量食用肉食者会摄入较多的TMA,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更多的TMAO,肉食者毫无疑问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发表在《自然》上的两项研究分别证明了上述结论。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发现,普通食物中的卵磷脂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风险。食物卵磷脂的三种代谢产物(胆碱(B族维生素的复合物),氧化三甲胺(TMAO)和甜菜碱(胆碱代谢物))在血液中的水平对心血管病有很强的预示作用。这几种代谢物水平越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高。研究发现,也许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氧化三甲胺就可以知道谁更容易患心血管病。此外,胆碱作为B族维生素的复合物被肠道微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TMAO,因此,补充复合维生素也有可能在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增加血液中TMAO的含量,提高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此外,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还发现,长期给小鼠喂食左旋肉碱可以改变小鼠肠道内细菌组成,导致血液中TMAO升高,动脉硬化发生率显著升高;如果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则不会出现动脉硬化。与严格素食主义者或普通素食主义者相比,杂食者血液中含有更多的TMAO,由于肉食者与素食者在其肠道中具有完全不同的细菌类型,因此,这种变化可能依赖于杂食性人肠道内特殊的细菌类型。含肉饮食很可能刺激了能够将左旋肉碱变为TMAO的细菌的生长。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浆中左旋肉碱和心血管病发病率以及心血管严重后果(中风、心肌梗塞和死亡)之间没有显著相关,但如果结合TMAO,它们之间就存在显著的相关。因此,肠道细菌可能是导致食用红肉诱导动脉硬化的原因。 保健品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与我们共生的细菌会将“美味”变成“毒药”!维生素和卵磷脂在日常食物中含量丰富,而B族微生素可以由我们肠道中的细菌自行产生,完全没有必要再补充它们。而左旋肉碱并不是必须营养物质,且本质上并不对人体有多少益处,用于减肥也并不一定有多少作用,相反还可能有很多坏处,还是不吃的好。保健品不是药物,其作用机理非常不清楚,搞不好以为吃了营养品,实则“毒药”下肚,害了自己。建议大家丰富自己的饮食,形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远离红肉,最重要的是不盲目的服用各种保健品。 善待我们的肠道细菌,注意饮食习惯,除了照顾自己的味蕾还要适当的考虑与我们共生的细菌,为她们提供菌需要的美味(某些碳水化合物和低聚糖等),而不是人类需要的美味。 参考文献: 1, Gut flora metabolism of phosphatidylcholine promo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 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sm of L -carnitine, a nutrient in red meat,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8677 次阅读|3 个评论
肠道换菌——非减肥手术的意外发现
热度 10 qpzeng 2013-4-8 09:08
常规减肥手术直接割除皮下多余脂肪(抽脂),效果立竿见影,但反弹也是听风见雨。美国哈佛大学及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惊奇地发现,小鼠经过胃旁路手术( RYGB )后,其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而将手术后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可导致后者脂肪减少,体重减轻,葡萄糖代谢改善。胃旁路手术与菌群移植的减肥效果相当,均可使体重降低 20% 左右。 无论瘦鼠或胖鼠,其肠道菌群均由不同比例的厚壁菌和拟杆菌构成。可是,胃旁路手术却让肠道菌群发生了巨变,由原来以厚壁菌和拟杆菌为主的菌群变成如今由 γ -变形菌(埃希氏菌)和疣微菌(艾克曼氏菌) 占优势,而厚壁菌显著减少。菌群的改变就发生在手术后一周,而且持续数周仍保持稳定。 “我们以某种方式左右着减肥效果”,本文通讯作者之一、美国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系统生物学 Bauer 学者 Peter Turnbaugh 这样解释研究中所用小鼠未事先饲喂高脂、高糖饲料以增加其体重,“问题是假如让它们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节食减肥,我们是否能观察到更强烈的效果”。 随着胃旁路手术带来的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科学家同时发现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它们或许是给身体传递一种信号,即应该加速代谢消耗热量而不是把热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这个发现充分说明,肠道菌群的改变只是胃旁路手术减肥的表象,而代谢产物的分泌才是该手术减肥的本质。 本文的另一位通讯作者、美国麻省总医院肥胖、代谢和营养研究所所长 Lee M. Kaplan 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胃旁路手术对微生物菌群的特异性效应可导致体重减轻,由此可以找到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来模拟这种效应的新方法,并让它成为对付肥胖的一种有用的新工具”。 胃旁路手术为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改变产生的减肥效果提供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让人们认识到只有肠道换菌导致的宿主 - 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调整才能让减肥真正实现一劳永逸。不难理解,通过胃旁路手术完成肠道换菌显然代价太大,而不同个体之间的菌群移植实现轻松减肥则指日可待! 《科学——转化医学》原文链接: A. P. Liou, M. Paziuk, J.M. Luevano, S. Machineni, P. J. Turnbaugh, L. M. Kaplan. Conserved Shifts in the Gut Microbiota Due to Gastric Bypass Reduce Host Weight and Adiposity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2013; 5 (178): 178ra41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5687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6611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对抗肥胖新武器: 调节肠道菌群
热度 1 hongkuan15 2013-3-6 12:30
对抗肥胖新武器: 调节肠道菌群 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会引发诸多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如何安全有效地防治肥胖一直都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赵立平教授通过8年研究,提出了对抗肥胖的新方法:调节肠道菌群。 减肥是一件力气活,尤其可恨的是有人花了大力气,减肥依然不见成效,甚至“越减越肥”、“喝凉水都长肥”。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的研究显示,这很有可能与肥胖者的肠道细菌有关。当人体肠道菌群失调时,会产生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当人体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正常后,人体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指标又会慢慢恢复正常。 2011年,央视《走进科学》栏目以《胖丫减肥记》为题播出专题片,对赵立平的研究做了简单介绍。在节目中,3岁小女孩胖丫,体重92斤。为了查出她的肥胖原因,当地医院对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体检,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赵立平实验室分析胖丫粪便样本后发现,胖丫肠道中一种有害菌严重超标,导致胖丫产生对食物上瘾以及脂肪堆积等一系列问题。该实验室通过对胖丫进行严格的膳食干预调整胖丫的肠道环境,将其肠道菌群调节到正常水平,胖丫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减重30斤,同时所有的体检指标恢复正常。 对于肥胖,学术界普遍持有的观点是: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减肥的中心在于使热量达到负平衡(热量摄入量小于热量消耗量),因此多数减肥方法都围绕这两点或者直接从脂肪入手进行。节食是减少能量摄入;运动是增加能量消耗;减肥手术,例如缩胃术、胃旁路手术、胃束带手术、胃内水球手术等,是借用外科手段减少能量摄入,吸脂术是直接减少脂肪;减肥药作用机理更多,有的是侧重于提高代谢率,有的是侧重于抑制食欲,有的是侧重于燃烧脂肪…… 赵立平的研究没有顺着这条路走。关于肥胖,他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的“慢性病肠源性学说”里,他提出了“肠道细菌紊乱会导致肥胖”、“调整饮食结构重塑肠道细菌可以减肥从而避免慢性病的发生”等观点。这些观点在出现的时候让人耳目一新,也引来一些质疑。打架斗士方舟子也曾就这个问题像赵立平“开炮”。赵立平回应说:我研究的是科学问题,而非养生之道。无论方舟子本人,还是留言的多数网友,其实都没有看过报告的视频,更别说看过报告讲解的那些科学论文了。如此武断的判断别人做的工作是“伪科学”,而且“以出身论英雄”,让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人体肠道里生活着大约1000种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其总重量大约有1.5千克,其细胞总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总数的10倍,其编码的基因总数量是人体基因总数的100倍。如此庞大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的健康?自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可夫提出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是人体衰老和得病的主要原因以来,这一直都是微生物学家关注的问题。以下是赵立平对肠道细菌的研究之路。 2004年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家杰弗里•戈登(Jeffrey I. Gordon)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指出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小鼠的脂肪代谢、降低消耗脂肪的基因的活动、升高合成脂肪的基因的活性、令动物过度合成和积累脂肪。他们还发现,肠道菌群是动物肥胖发生的必需条件,因为无菌动物即使吃高脂饲料也不会肥胖。这是肠道菌群与肥胖研究的开山之作。论文发表后,学术界开始重新关注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 2005年 国际人类微生物组圆桌会议在巴黎召开,赵立平受邀参加。会议呼吁启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也称“人的第二基因组计划”。该计划准备像测定人的基因组一样,把人体共生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出来。会上,大家多次谈到戈登教授发现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论文,赵立平想知道自己的肥胖是不是也与细菌有关系,于是决定拿自己做实验,看看改变肠道菌群到底能不能减肥。9月份赵立平有了第一位做肥胖与菌群关系的博士生张晨虹。 2006年 赵立平带领研究人员开始做动物试验。开始时因为技术、经费等问题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后在陈竺、赵国屏、法国农科院院长贵瑶等人的推动下,赵立平的研究“中法肠道元基因组合作声明”被列入中法政府利用希拉克访华的机会签署的14个协议中。 2007年 法国农科院和上海交大共同召开中法肠道元基因组研讨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中法肠道菌群研究合作的开始。欧盟第七框架出资1千2百万欧元支持肠道菌群研究,赵立平也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部中法合作项目等经费支持,研究开始进入快车道。 同年,国际上对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进展——当时在法国医科院做博士后、现就职于比利时天主教卢文大学的Patrice D.Cani和他的合作者在糖尿病领域的顶尖杂志《糖尿病》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假说” 。该研究发现,小鼠肠道菌群的内毒素能够进入血液,引起低度的慢性炎症,从而导致小鼠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损伤。 这是国际学术界首次把肠道里产生内毒素的条件致病菌与动物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损伤联系在一起,而且强烈提示内毒素与肥胖症是因果关系。赵立平对此产生强烈兴趣,开始设想:肠道里有些可以产生内毒素的细菌可能就是肥胖症的致病因素。他们需要的是把这种细菌找出来,证明它们可以引起肥胖。赵立平将这个问题设为他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但是,在肠道里生活着上千种细菌,到底哪些种类真正与肥胖症的发生、发展有关系?肠道菌群结构非常复杂,到底怎么做,才能把与肥胖症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菌找出来?只有找到了与肥胖症相关的细菌种类,才有可能去分离它们、做疾病的复制试验以及致病机理试验,提供细菌引起肥胖的确切证据。因此,把与肥胖症发生、发展有关的细菌种类鉴定出来,是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研究领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008年 2月,赵立平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论文 。该文章对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7位成员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人体代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鉴定出肠道内参与了人体代谢过程的一些重要的细菌。论文发表后,很快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很快超过100次引用,连续2个月位于PNAS网站50篇被阅读最多的论文榜,后来这篇论文还被科技部信息所评为当年的百篇优秀国际学术论文。Nature CHINA网站将其作为亮点论文,做了点评 。 赵立平这项研究说明了,肠道细菌不是在“门”的水平影响人体的健康,而是同一个门里的不同的细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找与肥胖的关系,需要在“种”的水平上找关系。 2009年 10月,赵立平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最好的ISME Journal上发表论文 研究中,赵立平等人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将一种高密度脂蛋白基因敲除鼠和野生小鼠按照基因和喂养的饲料分成四种组合:“好基因+好饲料”、“好基因+坏饲料”、“坏基因+好饲料”、“坏基因+坏饲料”,然后对小鼠进行代谢、测序分析。结果发现,胖得最厉害、胰岛素抵抗最严重的组合居然是”好基因+坏饲料”。进一步分析发现,饮食结构是决定肠道菌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基因。而且,基因造成的菌群结构的差别只在普通饲料上表现的比较明显,在高脂饲料上,几乎看不到基因的影响了。 该研究找到了61个关键细菌,同时还发现双歧杆菌在饲喂高脂饲料6个月后,无论动物是什么基因型,都检测不到了。可能长期的高脂饲料不能给需要膳食纤维的双歧杆菌提供营养,最后造成这类菌生长速度低于排空的速度,最后就被淘汰光了。由于双歧杆菌对肠道屏障有保护作用,因此,双歧杆菌的减少乃至被排空、条件致病菌的丰度上升,可能会造成肠屏障功能下降、内毒素进入血液而诱发慢性炎症、推动代谢损伤的发展。这个推论与Patrice D.Cani等人指出的“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相呼应,与戈登实验室2006年发表在Nature上的的F/P比值与肥胖的关系则具有挑战和质疑性质 。所不同的是,赵立平他们把目光聚焦到了一些具体的细菌类型上,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确认它们的功能,指明了方向。 2010年 赵立平提出“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在该学说中,人的细胞数量仅占细胞总量的10%,而共生微生物的细胞所占比例高达90%。共生细菌大部分生活在肠道里,有大约1.5千克。这些细菌在生长活动中产生的代谢物可以进入人的血液,影响人的健康。有益菌可以产生消炎、镇痛、抗氧化的物质,还可以合成维生素、氨基酸、丁酸盐等营养成份,对人体有滋养和保护作用。有害菌则可以产生神经毒素、致癌物质和游离抗原,进入血液后能够引起儿童自闭症、老年痴呆、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各种慢性病。因此,结构失调的肠道菌群可能是诱发慢性病的重要因素。这项学说发表在《生物技术杂志》上 。 同年,赵立平应该Nature编辑部的邀请,以“人体系统生物学”和“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为理论框架,介绍和评论了《自然》和《科学》杂志最近发表的有关人体元基因组的论文在理解肠道菌群与慢性病的关系中的意义 ,强调指出,下一阶段人体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关注营养如何改变菌群从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生。最后,赵立平呼吁国际学术界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基因组专家与微生物专家要密切合作,力求在慢性病的病因学和早期预防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以遏制慢性病在全球的蔓延趋势。 2012年 8月,赵立平通过对黄连素的研究,找到黄连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取得很好疗效的机理:黄连素在穿过肠道时,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减少内毒素入血,减轻慢性炎症,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糖尿病的目的。这项研究一方面呼应了“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理论,另一方面提示,有些服用之后血液浓度几乎为零但疗效仍然确切的药物,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发挥疗效的。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 12月13日,赵立平在ISME Journal上再度发表论文,第一次证明一种叫做阴沟肠杆菌的肠道细菌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元凶之一 ,它在人的肠道里过度生长是肥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证明肠道细菌与肥胖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这项研究为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它为鉴定更多的参与肥胖和代谢紊乱发生、发展的肠道细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新的肥胖模型,可用于药物筛选、疗效评价和机理研究诸多方面。这是赵立平在经过连续8年连续不懈的努力后,终于把第一个这样的细菌验明正身。有了这个方法,会有更多的与肥胖直接相关的细菌被发现,并可以研究清楚这些细菌参与肥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为肥胖和相关代谢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论文发表后,很快成为ISMEJ网站被下载最多的10篇论文的第一名。 赵立平自己 赵立平减肥前后对比照片 从2006年开始,赵立平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同时对自己的体重以及肠道中的菌群进行监测。在他的饮食结构里包括山药和苦瓜,山药和苦瓜里含有益生元,可以被肠道细菌发酵利用,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生长的功效。再加上以粗粮为主的饮食,赵立平在两年时间内减掉了 40斤,他的腰围从三尺三降到二尺六,血压从136/88降到108/67,心率从84降到66,甘油三酯从1.44降到0.79,胆固醇4.6降到3.5,高密度脂蛋白0.95升到1.27,低密度脂蛋白从3.32降到1.87。一种抗炎细菌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的数量大幅增加,从最开始根本检测不到,到后来增加为他肠道细菌总量的 14.5%。2010年6月,赵立平的减肥故事登上了Science杂志 。 2009年临床实验 2009年,赵立平开始了第一项临床试验。他招募了123名体质指数大于30的临床肥胖志愿者,量身定做为期9周的膳食干预方案。9周后,赵立平对90名志愿者进行后续14周的跟踪观察。在研究中患者提供了3个时间点的粪便样品,供赵教授课题组进行肠道菌群的评估。结果发现,93%完成了这项试验的人体重减轻,减重的中位数约7公斤;同时他们肠道中的产毒细菌减少,有益菌增多。受此鼓励,赵立平又在中国另外3个城市针对1000多人展开试验。2010年,他在人类微生物组项目会议上讲述了这个“减肥故事”,被同行们认为找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 2012年发表论文中的临床试验 在这项临床试验中,赵立平发现,一种名为“阴沟肠杆菌”的细菌在一个体重达175公斤的肥胖患者肠道里过度生长,占到总菌量的三分之一之多。经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营养配方干预以后,这种病菌数量很快下降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平。而患者的体重在将近半年里下降了51.4公斤,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症状也恢复正常。 赵立平将这种细菌作用到小鼠身上,发现这种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能够让本来吃高脂饲料吃不胖的无菌小鼠发展出严重的肥胖症,同时能够引起小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也可以关闭消耗脂肪需要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证明了这是国际上一直在寻找的能引起肥胖的细菌。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宝利:赵立平的研究是令人鼓舞的,他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美国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副主任乔治•温斯托克:赵立平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是以一种置身度外的、客观的、科学的方式来呈现他的研究发现。 杜伦大学生物学讲师戴维•文考夫:如果肥胖是由细菌导致的,那么它可能是传染性的,可能来自一些不明环境因素,或者来自父母。到头来它可能与行为无关。赵教授的研究为肥胖介入治疗开辟了道路,可能开发出药物来进行治疗。 The gut microbiota as an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regulates fat storage Metabolic Endotoxemia Initi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Symbiotic gut microbes modulate human metabolic phenotypes Gut microbiota: Scanning the belly 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host genetics and diet relevant to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s in mice Microbial ecology: Human gut microbe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Whole-body systems approaches for gut microbiota-targeted, preventive healthcare Genomics: The tale of our other genome Structural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Berberine-Mediated Prevention of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igh-Fat Diet-Fed Rat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isolated from the gut of an obese human causes obesity in germfree mice My Microbiome and Me 肥胖 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 赵立平 文章来源: 洛夫 2013/01/15 生物探索 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research/104062.html
43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儿童:女孩体内拟杆菌Bacteroidetes越多越瘦
hongkuan15 2013-3-5 15:47
来自我国新疆的报道指出:在哈萨克族儿童(7-13岁)中,女孩体内拟杆菌Bacteroidetes越多以及拟杆菌和厚壁菌的比例 Bact/Firm约高则BMI指数越小,越瘦。然而在男孩体内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 文章原文: Correlation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Kazakh school children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180/12/283 Abstract Background: This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and obesity in Kazakh school children, aged 7–13 (n = 175). Results: Obese subjects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as well as HOMA-IR as compared to normal and overweight participants. In addition, Bacteroides copy number and Bact/Firm ratio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ese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and overweight groups (P 0.0167). This difference is only significant in girls, but not in boys when stratified by gender. Furthermor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BMI and Bacteroidetes copy number (r = −0.18, P = 0.017) as well as Bact/Firm (r = −0.22, P = 0.003)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An association between reduced gut Bacteroidetes and Bact/Firm ratio with obesity in female Kazakh children was identified.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se changes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determining their presence for predicting obesity.
5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好】肠道—系统解剖
chnfirst 2013-2-27 14:49
http://www.xctmr.com/anatomy/gross/2009-02-03/42.html 肠道—系统解剖(图文) 来源: 影像园 作者: hyc3140 【 复制分享 】【 讨论-纠错 】【 举报 】 一、小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小肠(small intestine)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xkS影像园XCTMR.com (一)十二指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的首段,上接胃的幽门,下续空肠,长约25cm。除起始部和终端外,其余部分都紧贴腹后壁。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全长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xkS影像园XCTMR.com 1.上部(superior part) 又称球部,于第1腰椎的右侧起自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胆囊颈附近,急转向下续为降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superior duodenal flexure)。上部靠近幽门约2.5cm的一段肠管,肠壁较薄,粘膜多较平滑,称十二指肠壶腹又称十二指肠球(duodenal bulb)。 xkS影像园XCTMR.com 2.降部(descending part) 十二指肠上曲沿第1~3腰椎体的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急转向左连接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inferior duodenal flexure)。降部的粘膜形成许多环形襞,在其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粘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longitudianl fold of duodenum)。纵襞的下端有一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是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之处。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有时可见有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部位。 xkS影像园XCTMR.com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 自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行,越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前方,于第3腰椎的左侧移行为升部。 xkS影像园XCTMR.com 4.升部(ascending part) 自第3腰椎的左侧接水平部,斜向左前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再向前下方弯曲续于空肠,此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又称Treitz韧带,是确认空肠起始端的标志。 xkS影像园XCTMR.com xkS影像园XCTMR.com (二)空肠和回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空肠(jejunum)和回肠(ilium)借小肠系膜根连于腹后壁,上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接盲肠,迂回盘曲成肠袢,位于腹腔的中、下部,周围有大肠环绕。通常空肠约占空、回肠全长的近侧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的远侧3/5,位于腹腔的右下部。另外,约2﹪的成人在距离回肠末端0.3m~1m范围的回肠壁上,有长2~5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Meckel憩室,其为胚胎期卵黄囊未完全退化形成的遗迹。 xkS影像园XCTMR.com xkS影像园XCTMR.com 二、大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大肠(large intestine)起始段在右髂窝处与回肠相接,末端终于肛门,长约1.5m,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4部分。 xkS影像园XCTMR.com 盲肠和结肠在外形上有3个特征:结肠带(colic bands)是肠壁的纵行肌聚集而成的带状结构,共3条,起于兰尾根部,沿肠管的表面纵行排列,止于乙状结肠末端 ;结肠袋(haustra of colon)位于相邻两条结肠带之间,由肠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成,在X线平片上可借此区别大、小肠;肠脂垂(epiploicae appendices)附于结肠带的边缘,是脂肪组织及浆膜聚集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突起。上3种结构是肉眼区别结肠和小肠的重要依据。 http://www.xctmr.com/anatomy/gross/2009-02-03/42_2.html 肠道—系统解剖(图文) 来源: 影像园 作者: hyc3140 【 复制分享 】【 讨论-纠错 】【 举报 】 xkS影像园XCTMR.com xkS影像园XCTMR.com (一)盲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盲肠(cecum )位于右髂窝内,呈囊袋状,长6~8cm。盲肠上续结肠,左接回肠。回肠在盲肠的开口处,形成唇状皱襞,称回盲瓣(ileocecal valve)。此瓣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在盲肠后内侧壁上的蚓状盲管称阑尾(vermiform)。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cm。末端的位置个体间变化较大,但根部的位置较恒定。 xkS影像园XCTMR.com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Mc Burney),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的压痛。 xkS影像园XCTMR.com xkS影像园XCTMR.com (二)结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结肠在右髂窝内起于盲肠,呈方框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结肠按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升结肠(ascending colon)是盲肠的直接延续,在右腹外侧区上升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前方移行于横结肠,弯曲部称结肠右曲(rightcolic flexure),又称肝曲。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向左行至左季肋区,在脾的下方,以锐角与降结肠相连,弯曲部称结肠左曲(left colic flexure),又称脾曲,其位置比结肠左曲要高,接近脾和胰尾,故左曲的位置较高较深。横结肠的活动度较大,常下垂成弓形,其最低点可达脐平面或脐下方。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在左腹外侧区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呈乙字形弯曲,活动度较大,向下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于直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三)直肠 xkS影像园XCTMR.com 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xkS影像园XCTMR.com xkS影像园XCTMR.com 直肠在外形上已失去大肠的外形特征。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直肠下部由于储存粪便而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ampulla of rectum)。直肠内面有3个直肠横襞,中间的直肠横襞位于直肠前右壁上,位置最恒定,距肛门约7cm。直肠横襞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xkS影像园XCTMR.com (四)肛管 xkS影像园XCTMR.com 肛管(anal canal)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终止于会阴部的肛门(anus),长约4~5cm,为肛门括约肌所包绕。 http://www.xctmr.com/anatomy/gross/2009-02-03/42_3.html 肠道—系统解剖(图文) 来源: 影像园 作者: hyc3140 【 复制分享 】【 讨论-纠错 】【 举报 】 xkS影像园XCTMR.com 肛管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称肛柱(anal columns),相邻肛柱下端之间,彼此连有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肛瓣(anal valves)。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anal sinuses),窦口向上,肛门腺开口于此,窦内往往积存粪屑,易于感染。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共同围成锯齿状环行线,环绕肠管内面,称齿状线(dentate line)。 xkS影像园XCTMR.com 齿状线以上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齿状线以下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齿状线上方由内脏神经分布,下方由躯体神经分布。齿状线也是直肠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的分界线。在齿状线下方,由于肛门内括约肌紧缩,而形成一宽约lcm略微凸起的环形带,称肛梳(anal pecten)。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形线,称白线(white line)。
个人分类: 科普,如健康医学等|0 个评论
[转载]PNAS:肠道微生物群信号可能调控血压
热度 1 crossludo 2013-2-15 11:39
PNAS:肠道微生物群信号可能调控血压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对两个主要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受体——嗅觉受体78 (Olfr78)和Gpr41起作用,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可能在调控血压方面起到作用。 Jennifer L. Pluznick及其同事发现,Olfr78在肾脏中表达,并且会响应短链脂肪酸(SCFAs),特别是响应丙酸盐,而介导肾素分泌。当给小鼠提供丙酸盐的时候,它们的血压会出现幅度大而迅速的基于剂量依赖的下降,而敲除了Olfr78 的小鼠对这种效应特别敏感,这提示Olfr78的正常功能是提高血压并对抗短链脂肪酸(SCFAs)的低血压效应。相比之下,缺乏Gpr41基因的小鼠对丙酸盐没有低血压响应,而这个剂量导致了野生类型的小鼠的强烈低血压响应,这提示Gpr41参与到了对丙酸盐做出响应降低血压。通过给予抗生素而减少Olfr78被敲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生物质导致了它们的血压增加,这提示肠道微生物群制造的丙酸盐通过Olfr78受体调控血压。 这组作者提出,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和肾脏-心血管系统的串扰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治疗高血压。
个人分类: 微生物组|12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肠道细菌可以使隐藏在谷物中的毒素解放出来,危害健康
zhpd55 2013-2-12 10:59
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 CEN )周刊网 站 2013 年 2 月 6 日 报道, 蒙面毒素目前有可能会逃避食品安全监测,但是肠道内的细菌则可以使其隐藏在谷物中的毒素释放出来。被 揭露的谷物如 葡萄糖分子 修饰的小麦霉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 ,简称 DON ) , 其结构见下图中的 顶部结构;人类肠道细菌可以使 DON 分子发生分解,游离出其中的葡萄糖分子,同时形成游离毒素 ( 如下图底部结构式所示 ) 。 Unmasked Crops such as wheat modify the mycotoxin deoxynivalenol with a glucose molecule (top). Human gut bacteria can cleave off the sugar and release the free toxin (bottom). Credit: Chem. Res. Toxicol. 小麦的真菌枯萎病见下面的小麦照片 Fungal Blight The mold Fusarium graminearium grows on maturing wheat (visible on the lighter heads) and deposits harmful mycotoxins. Credit: AGER Project 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基腐病都是世界性流行病害 , 禾谷镰孢菌 (Fusarium graminearium) 是引起我国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茎基腐病两种病害的主要菌源。禾谷镰孢菌 生长在成熟的小麦穗尖端,而且会沉积有害真菌毒素。如小麦、玉米、花生等谷物因为患有 禾谷镰孢菌引起的病害, 会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隐藏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合物是由真菌产生的看似无害的毒素衍生物。最近 , 意大利帕尔马大学( University of Parma )食品科学系等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证明人类肠道细菌能使这些化合物通过水解并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可引起胃肠道和神经损伤。更多内容请浏览: Masked mycotoxins are efficiently hydrolysed by the human colonic microbiota, releasing their toxic aglycones ;OR http://cen.acs.org/articles/91/web/2013/02/Gut-Bacteria-Liberate-Hidden-Toxins.html ;OR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tx300438c?source=cen ;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2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抑制肠道内胰腺消化酶活性可提高实验休克大鼠的存活率
kekechong 2013-1-26 11:36
Pancreatic Digestive Enzyme Blockade in the Intestine Increases Survival After Experimental Shock Frank A. DeLano 1 , David B. Hoyt 2 Shock, sepsis, and multiorgan failure are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morbidity, and high mortality. 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s unknown, bu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ancreatic enzymes in the intestinal lumen autodigest the intestine and generate systemic inflammation. Blocking these enzymes in the intestine reduces inflammation and multiorgan dysfunction.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enzymatic blockade also reduces mortality after shock. Three rat shock models were used here: hemorrhagic shock, peritonitis shock induced by placement of cecal material into the peritoneum, and endotoxin shock. One hour after initiation of hemorrhagic, peritonitis, or endotoxin shock, animals were administered one of three different pancreatic enzyme inhibitors—6-amidino-2-naphtylp-guanidinobenzoate dimethanesulfate, tranexamic acid, or aprotinin—into the lume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all forms of shock, blockade of digestive proteases with protease inhibitor attenuated entry of digestive enzymes into the wall of the intestine and subsequent autodigestion and morphological damage to the intestine, lung, and heart. Animals treated with protease inhibitors also survived in larger numbers than untreated controls over a period of 12 weeks. Surviving animals recovered completely and returned to normal weight within 14 days after shock.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tive and concentrated digestive enzymes in the lumen of the intestine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hock and multiorgan failure, which can be treated with protease inhibitors that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use in the clinic. Sci Transl Med23 January 2013:Vol. 5,Issue 169,p. 169ra11Sci. Transl. Med.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5046 评注:肾上腺素能受体有胰腺的分泌影响,对休克应该有治疗效果。通里攻下对肠道胰酶的影响,值得分析。
个人分类: 通里攻下|0 个评论
看不见的“硝烟”看得见的“笑颜”—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览胜
热度 6 qpzeng 2013-1-23 07:50
新闻背景 继2012年上半年《科学》杂志推出“肠道微生物群”专辑后,《自然》杂志又于下半年推出“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专辑,《细胞》杂志发表的《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综合述评》一文也被评选为2012年度最佳论文,足见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圆满完成以后,美国又推出了基于新一代测序平台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项目,欧盟也推出了相应的“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学”(MetaHIT)计划。另外,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还单独为微生物组学研究设立了专项。 人类的健康既取决于内在基因的组成,也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最大影响因素是人体内表面(肠道)及外表面(皮肤)的微生物群。大规模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它真能掀起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吗? 点评 以下一串数字反映了人体内微生物群的复杂性:种类繁多(多达1万种以上),总量惊人(比人体细胞还多10倍),但质量很轻(仅为200克),其中细菌、真菌、寄生虫至少有100万亿个(1014),而病毒则有1000万亿个(1015)。人体细胞核内仅有2万多个基因,而人体微生物群总共有500万至800万个基因,堪称“小生物”构成的“大世界”。 微生物几乎无孔不入,它们遍布在人体的所有环境暴露表面,但主要还是定居于消化道内,其次是呼吸道、生殖泌尿道和体表等部位。肠道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约90%属于拟杆菌门和硬壁菌门,常见的是拟杆菌、普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等“核心”肠道菌型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菌群。 正常的肠道菌群能合成某些维生素,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提高免疫防御功能,因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因素,也是反映人体内环境是否稳定的一面镜子。 娘肚子里带来的“小精灵” 胎儿在子宫内一般是无菌的,尽管羊水中仍有少量细菌。从新生儿排出的胎粪中未检出病毒,仅含极少量的细菌。婴儿的出生环境主宰其微生物组成,不同分娩方式使婴儿的微生物群完全不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携带的微生物与阴道微生物(乳酸杆菌、普氏菌和纤毛菌)相同,而剖腹产的新生儿携带的微生物则与母体皮肤细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丙酸杆菌)相似。 有趣的是,在怀孕过程中,孕妇的身体可主动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成,以适应孕期胎儿的营养需求。怀孕后孕妇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出现明显下降,变形杆菌和放线杆菌成为优势细菌,导致血糖升高与脂肪沉积。这种变化类似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但似乎对母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尽管成年人体内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但每个人的微生物种类不尽相同,这与个体的饮食习惯和年龄等直接相关。老年人肠道细菌的种类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中双歧杆菌的数量远比中年人少。 人菌之战:不打不相识 人体肠道上皮层的总表面积为200平方米。肠道下部(回肠和结肠)细菌密集,每立方厘米多达1012个以上。肠道中已发现的细菌种类多达1000余种,平均每人160多种(占15%)。 微生物对于人体而言并非可有可无,其在肠道中的驻存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形成及其免疫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有赖于免疫细胞表面蛋白对外来抗原(如细菌鞭毛、细胞壁脂多糖及肽聚糖)的识别和博弈。这种现象用“不打不相识”来形容非常贴切。 当Toll样受体(TLR)缺乏或突变时,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形成。NOD样受体(NLR)也能识别微生物,并形成寡聚体(炎症小体)。当NLR缺乏时,白细胞介素-18缺乏,微生物菌群改变,最终导致小肠增生。 哺乳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共同进化,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妥协”。人体肠道通过黏膜层、上皮抗细菌蛋白、固有层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等隔离肠道细菌或限制肠道细菌的过度生长,其结果是求得双方的“和平共处”与“互利双赢”。 不过,肠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没有硝烟的战争”,格斗的主角是入侵肠道的病原菌与肠道固有共生菌。啮齿类柠檬酸杆菌(类似侵袭性大肠杆菌)是一种能引起小鼠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它利用Ⅲ型分泌系统(毒性因子)的作用,可使小肠黏膜细胞肌动蛋白重排,促进细菌在上皮细胞定植。 肥胖能“传染”,细菌可治病 虽然“胖妻无瘦夫”的说法不靠谱,但肥胖确实能经由胖人特有的微生物“传染”给瘦人。动物模型分析表明,肥胖小鼠肠道中拟杆菌显著减少,厚壁菌显著增加。人体试验也显示出类似倾向,而且减肥过程中伴随有拟杆菌的增加。 肥胖及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柔嫩梭菌(益生菌)较罕见,但胃旁路手术可致该菌显著增加,由此降低炎症指标和缓解糖尿病。将正常人的肠道微生物移植给艰难梭菌感染者后,只需两周就能使其体内微生物由厚壁菌及拟杆菌缺乏变成拟杆菌占优势,而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腹泻也“不翼而飞”。 成也抗生素,败也抗生素 只要用过抗生素的人,体内微生物组成就不再是“原汁原味”了。即使未主动服用过抗生素,但被动摄入抗生素(如吸吮含抗生素的乳汁或食用含抗生素的禽畜产品等),也能使肠道天然微生物益生菌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一旦微生物“原生态”遭到破坏,菌群之间原有的相互制约和拮抗关系便失去平衡(生态失调),从而导致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类风湿、哮喘)、炎症性肠病(主要是克罗恩病)和代谢性疾病(肥胖症、胰岛素抗性和Ⅱ型糖尿病)等。 用抗生素处理肥胖小鼠可减少脂肪沉积,降低脂肪组织炎症,改善葡萄糖代谢,说明抗生素不可不用,但不能滥用。长期服用抗生素会“滥杀无辜”,让细菌滋生抗性继而“死灰复燃”,真菌则可“乘虚而入”(二次感染)。 采取“微生态恢复疗法”,补充益生菌或饮用含益生菌的酸奶,可以完全避免使用抗生素。动物实验表明,15%酒精与头孢菌素一样能阻断肠道细菌感染诱发的小鼠急性滑膜炎。人体临床调查也显示,长期少量饮酒可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吃什么饭,长什么菌 不同的饮食习惯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显著。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人的肠道里都有一种海洋细菌,它可以分泌独特的水解酶,用来消化日本料理“寿司”(米饭外包紫菜)中的海藻。 高脂、高糖饮食(西方饮食)使拟杆菌占优势,低脂、高纤维饮食(东方饮食)使普氏菌占优势。意大利萨丁岛百岁老人日常食用的是由橄榄油、鱼、新鲜蔬菜和水果组成的低脂、高纤维健康饮食,被称为“地中海饮食”。 大规模、跨区域、超人种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将带来除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以外的人体“第三基因组”的新理念,并开创“以菌制菌”的生态医疗新时代。 原载《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20日5版 附: 《自然》“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专辑 《科学》“肠道微生物群”专题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65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关注微生物群落的社会生物学
热度 1 hongkuan15 2013-1-2 11:57
美国医学研究所报告关注微生物群落的社会生物学 2012年12月10日,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发布了题为“微生物群落的社会生物学”报告。该报告是IOM微生物威胁论坛2012年3月6—7日召开的研讨会总结。 19世纪提出疾病微生物学理论至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微生物一直被认为是孤立、单细胞、致病的生物。 长期以来,微生物学领域只将致病菌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发了应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抗生素疗法,而忽视了微生物与宿主及与相关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动态关系,目前的研究表明,只有很少的微生物是致病的。 大部分微生物生活在稳定的、复杂的环境中,群落与群落之间以及与有生命宿主和无生命宿主环境之间充满了竞争、合作,形成相互作用关系。事实上,微生物群落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态系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人体肠道的极端环境到深海热泉、南极洲平原。该报告认为,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对微生物群落开展了许多研究,但是目前对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形成、稳定性及其功能发挥的因素和过程却知之甚少。为此, 需要彻底改变目前微生物领域只研究致病微生物、只针对微生物的研究方式,转向研究多样化、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了解形成群落间相互关系的力量,了解微生物与其他有机物、相邻群体的相互作用属性,包括与多细胞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IOM微生物威胁论坛探讨了新兴学科—— 微生物群落的“社会生物学”, 讨论了一系列广泛的主题,包括:1)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功能发挥和稳定性的生态、进化和遗传因素;2)微生物群落如何适应和应对环境刺激;3)推动该新兴领域发展的理论和实验方法;4)微生物群落研究获得的知识,对人类、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对深入了解微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潜在应用前景。 黄菲 整理自: 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3500 4 原文题名:The Social Biolog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Workshop Summary 检索日期:2012年12月21日
2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破解微生物与物种健康之间的联系
hongkuan15 2012-12-25 10:37
[转载]破解微生物与物种健康之间的联系
“ 基因序列机器 ” : 破解微生物与物种健康之间的联系 物种身上的微生物与其健康之间有没有联系 ? 这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微生物学家罗布 · 耐特( Rob Knight )想找破解的谜团。耐特在世界各地从野生动物身上提取细菌样本,然后带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耐特是微生物医学领域的权威,被誉为 “ 基因序列机器 ” 。他首先把各种微生物的基因序列破译出来,然后通过计算工作与物种身上的微生物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微生物与其健康之间的联系。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找到微生物与物种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找到物种保护的好方法。 野生动物身体上提取样本 进行基因排序并比对结果蜥蜴、键盘和脸,耐特喜欢对任何事物身上的微生物进行基因排序。下一步,他准备给地球排序。 罗布 · 耐特需要科莫多巨蜥的唾液。但他不知道这条一米长的危险的青年蜥蜴会不会服从他的指令。耐特拿着一个白色棉签小心翼翼地接近这条生活在科罗拉多丹佛动物园的巨兽,并在它的舌头一吐一吸过程中试探着取到了这只巨蜥的唾液。耐特把棉签放进一个经消毒过的玻璃试管,打开另一个试管并继续收集巨蜥头上和腹部的样本。样本包括生活在这只爬行巨蜥的口部、肠道和皮肤的上病毒和细菌。 依靠位于自己在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实验室,耐特将把上述微生物群体的基因进行排序,最后把在野生巨蜥上发现的微生物进行比较,研究这些微生物是否影响并如何影响动物的生存,还有圈养的雌性兽类为何易于 “ 英年早逝 ” 。 如果物种的微生物和健康有某种关联,那么耐特专注于该项研究。耐特是微生物组研究这门新兴科学的领军人物,他已经帮助发现了肥胖人群和消瘦人群肠道细菌的差异。他发现,人体肠道微生物产生显著差异的主要源于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他记录下剖腹产和顺产的婴儿体内微生物的重大差异。在人体外部,耐特已发现,微生物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下的差异,研究对象包括刚落到地面的雪到计算机键盘和浴室的地板。耐特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仅在 2011 就发表或联合发表了 49 项研究文献。 耐特对这样的指责很敏感他做的仅为微生物调查而非严谨的假定检验。他说: “ 我们不做没有科学价值的研究。真正推动我们是,了解微生物世界有助于提升人类和环境健康。 ” 他表示,研究微生物群有助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说治疗肥胖和营养不良。 地球微生物群研究工程 测序 20 万个环境样本从 2010 年开始,耐特就开始了至今为止最宏大的微生物群的研究工作:地球微生物群研究工程。该工程是对来自 20 万个世界环境样本 ( 土壤和水体 ) 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和识别的联合研究行动。耐特称,该行动由位于伊利诺伊州的美国能源部所属的阿刚尼国家实验室的环境微生物学家杰克 · 吉尔伯特领导,将研究地球上支撑微生物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的主要目录、 50 万个重建微生物基因组和全球范围内的微生物代谢模式制作。 为了完成地球微生物群工程,耐特与另个两位生物学家鼓励全球微生物学家收集样本送给他们研究。他们已经收到 6 万样本,包括太平洋的深海沉淀物到阿拉斯加猫头鹰巢穴。研究者用美国能源部提供的 300 万元资助和其他私人赞助,已把 1.5 万个样本进行了排序。 地球微生物群工程不只是一个实验工程。该计划的目的是收集假定数据群,比如一些样本来自己澳大利亚古老和遭受破坏的海岸,这些样本用来检测海藻生病数量下降是否对其他有机体产生致命打击。通过比对数据群,研究团队应该可以检测出适应面更广的假设,比如样本中主要的微生物是否具有最重要的功能。耐特还在尽可能继续扩充自己的样本。 “ 耐特和吉尔伯特谈起了他们将让整个世界都变得充实的工程。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且不容易做到,但他们却不畏艰险,开始做起来了。 ” 加州大学的进化微生物学家约纳森 · 艾森说。 “ 耐特是基因测序前沿领域进行勇敢探索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 现年 35 岁的耐特教授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话题可以从用以估算死亡时间的微生物转向登上国际空间站去测下那里的微生物生命。他的青年时代在新西兰度过,那时起对化石、化学和计算机有浓厚兴趣。 “ 我从未只对一件事感兴趣,从未有过把科学分为生物学和物理学这样的想法。 ” 耐特说。他以前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分析基因序列的进化工作。他的一位同事说, 2000 年的一天凌晨两点听到耐特解决了一个计算课题后兴奋得大喊大叫。这个通过对生命各领域 600 个物种进行编码蛋白测序的课题说明,排列和选择中的简单规则能解释基因的主要困扰:为何不同的有机体在相同的氨基酸下倾向拥有不同的编码序列。 2001 年耐特转至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在那里他的小组通过给 16S 核糖体 RNA 测序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耐特认识到,虽然微生特的大量测序工作已启动,但如何处理这理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是个重大挑战。于是,他开发了一种软件,通过建立每种样本序列的进化树比对两种微生物群的差异。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发现胖白鼠与瘦白鼠的肠微生物种群不同。这个研究成果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分析方法。 “ 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只是简单比对下物种,但是明白物种是否相关才会给我们对生物群更深圳的理解。 ” 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微生物专家说。 耐特对肠道寄居物很感兴趣,他又帮助开设了人类微生物群工程的教程,这项教程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 1.15 亿美元,用来对寄居在人体的几十万亿微生物进行测序。 耐特还需要大量处理数据。他和同事证明人体肠道、口腔、耳朵和其他器官的细菌大不相同。在对包括袋鼠、斑马等步入类动物的粪便进行研究后,耐特研究小组发现,无论是肉食动物、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他们体内的微生物群属于厌食类生命。 耐特继续软件开发用于处理现代排序技术带来日益增大的数据。其中一个软件包叫做微生物生态学数量观测法,用于即时比对原始排序,确定物种,建立系统进化树,视觉化数据。营养不良和肠道疾病项目得到盖茨基金会巨额资助 耐特的另一个革新是发现如何把排序数据与包括酸碱度、环境、气温和收集时间在内的样本的元数据联系起来,这样最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储存并用以分析。耐特鼓励人们联合起来,在研究时把获取的信息用标准化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比对。 耐特的研究成果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2010 年,一家流行的侦探电视节目展示了耐特与另一名微生物专家合作开发的技术。他们用上述技术把留在计算机键盘上细菌指纹与个人一一对应起来。耐特团队还由于下列工作被广为关注:绘制覆盖在人脸 ( 从额头到嘴唇 ) 的微生物 ; 研究记录缅甸蟒的肠道微生物群在 3 天中消化一只老鼠时如何由饥饿变为饱餐模式。 耐特承认自己也是收集到用于检测时间序列的人类微生物群的目标个体之一,他连续 15 个月每天对自己的掌心、口腔和粪便进行取样。耐特称自己所有的研究都很严肃。比如说时间序列数据表明个类个体的微生物群比预想的要有更多变化。他希望这个发现能说服医生长时间检测人类微生物病或可以用于临床实验,让调查研究者检测微生物群的变异是否与用药用关。而要证明这点,就必须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耐特说。 耐特还有其他冒险项目:在一项工程中,他正在探索如果改变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反应模式,肠道微生物群是否能影响精神健康。耐特还是负责研究营养不良和肠道疾病研究小组成员之一。这个研究项目得到了设在西雅图的比尔和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的巨额资助,专项研究未来的益生菌和微生物治疗方法。 来源:生物帮 、深圳特区报 作者: keeii Rob knight RESEARCH ABSTRACT SUMMARY: Rob Knight is integrating concepts from evolutionary biology and ecology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o study molecular diversity. He is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how the human microbiome develops and how variation in the microbiome affects health and disease.
2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人类完美共生的微生物
hongkuan15 2012-12-25 10:33
[转载]与人类完美共生的微生物
与人类完美共生的微生物 胃肠的粘膜表面具有复杂的微环境,许多无害的微生物寄居于此。然而病原微生物也企图破坏粘膜的表面,打开入侵人体的大门。这些病原微生物要么直接侵入粘膜,要么分泌毒素破坏之。肠表皮的细胞也进化出一套防御机制,如一些非经典免疫细胞表达 MHC I , II 参与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识别,还有的细胞在膜上表达 Toll-like 受体,使之能检测到病菌的存在,且引发免疫反应。 已知这些防御机制怎样分清敌我呢 ?Science 上 intimin 提出了一个观点,无非致病的沙门氏菌不会引起肠表皮合成炎症因子,他们发现此细菌抑制了 IkB 的降解, IkB 是一个重要转录因子 NF - kB 的抑制剂,正是此效应诱导了细菌对肠表皮细胞的耐受。 肠道内的微生物与生物体具有良好的共生关系,两者互惠互利。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的特征区分并不明显,一般来说,病原微生物会有一些附着装置,如 (type III translocation proteins) ,致病 E.coli 结合在人体肠表皮细胞上的 intimin 蛋白上, intimin 的工作是第一例报道有益微生物怎样避免表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NF - kB 是肠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 IkB 与 NF - kB 结合时定位在核外,当 IkB 被 IkBa,b 磷酸化后,引起泛素化及降解,然后 NF - kB 得以入核行使转录因子功能。已知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激活 NF - kB 。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上与自己完美共生的一些微生物的了解日益加深。 A bug's life. Nonpathogenic Salmonella bacteria interfere with NF-kB activation in gut epithelial cells.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NF-kB is activated by binding of bacterial products such as lipopolysaccharide to the surface of gut epithelial cells. Commensal bacteria that normally inhabit the gut such as nonpathogenic Salmonella have devised schemes to interfere with NF-kB activation and hence with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Nonpathogenic Salmonella block ubiquitination (UBQ) and degradation of IkB, an inhibitor that binds to and sequesters NF-kB in the cytoplasm. When IkB is degraded, NF-kB is released and moves to the nucleus where it switches on target genes involved in inflammation. This strategy may explain the virtual absence of inflammation in the gut mucosa despite its constant exposure to a variety of indigenous bacteria. 相关文章: Prokaryotic 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Responses by Inhibition of IB- Ubiquitination. Andrew S. Neish, Andrew T. Gewirtz, Hui Zeng, Andrew N. Young, Michael E. Hobert, Vinit Karmali, Anjali S. Rao, and James L. Madara Science 2000 289: 1560-1563. (in Reports) R. Medzhitov, P. Preston-Hurlburt, C. A. Janeway Jr., Nature 388, 394 (1997) . E. Cario et al., J. Immunol. 164, 966 (2000) . A. S. Neish et al., Science 289, 1560 (2000). L. Bry, P. G. Falk, T. Midtvedt, J. I. Gordon, Science 273, 1380 (1996). L. M. Higgins et al., Science 285, 588 (1999). M. Karin and Y. Ben-Neriah, Annu. Rev. Immunol. 18, 621 (2000) . K. Orth et al., Science 285, 1920 (1999). B. J. Rembacken et al., Lancet 354, 635 (1999) . P. Gionchetti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19, 305 (2000)
3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体的功能是由人类自己,还是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当家做主?
hongkuan15 2012-12-25 10:16
[转载]人体的功能是由人类自己,还是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当家做主?
人体的功能是由人类自己,还是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当家做主? 研究体内有益菌的科学家开始思考:人体的功能到底由谁当家作主?是由人类自己,还是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 重点提要 ■ 人体内的细菌细胞数是人类细胞的 10 倍,然而研究人员直到最近,才开始了解微生物对健康的助益。 ■ 有些细菌会制造人体无法合成的有益化合物,有些细菌则能训练身体对外来威胁不要过度反应。 ■ 计算机和基因定序技术的进步,让研究人员可详列出构成微生物群系的所有细菌基因。 ■ 可惜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和其它因素破坏了人体内有益的微生物,可能因而导致自体免疫疾病和肥胖症的增加。 生物学家曾以为人类是独立的生理岛屿,可以完全靠自己调节内部运作:我们的身体会制造所有必需的酶来分解食物,吸收其中的养份来供应和修护组织及器 官;各组织送出的信号宣告了身体的状态,例如饥饿或饱足;免疫系统的特化细胞会自我学习如何辨识并攻击危险的致病微生物,却不会骚扰身体健康的组织。 然而过去 10 年来,研究人员证明人体并不全然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孤岛,更象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或一个社群网络:我们的皮肤、生殖器、口腔、尤其是肠胃 道等处,居住着数兆个细菌和其它微生物。事实上,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竟然不是人类细胞,细菌细胞的数目是人类细胞的 10 倍;此外,由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 基因构成的微生物群系( microbiome ),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反而协助了从消化、生长到自我防卫等基本生理机制。 这就是所谓的人类「自治」! 生物学家已详细检定了人体内最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最近他们开始调查这些居民的特定效应,也因而对人体的运作和一些现代疾病(象是肥胖和自体免疫疾病)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有了新见解。 种类繁多的共生细菌 每当提到人体内的微生物时,人们通常想到的都是病原体。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研究人员专注於会造成危害的病菌,而忽略了那些有益菌的重要性。美国加 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玛兹曼尼恩( Sarkis K. Mazmanian )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以扭曲的观点看世界,他说:「我们的自恋使我们的思想受到局限,我们相信自己拥有维护健康所需的一切功能,但不能 只因为微生物是外来的、只因为我们终生都可获得,就认为它们不是我们重要的一部份。」 事实上,所有人在生命非常初期时即拥有一个微生物群系,即使出生时一无所有,每个人都会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自己的共生社群。由于子宫通常不含细菌,胎 儿一开始是无菌的个体,在通过产道时获得了一些来自母亲的共生细菌,这些细菌开始繁殖;之后在哺乳以及骄傲的父母、祖父母和亲朋好友照护的过程中,再加上 日常接触床单、毛毯、甚至宠物,都让婴儿的微生物方舟迅速扩充。到了婴儿时期末期,我们体内已形成了一个地球上最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 过去五年来,科学家努力描绘出这个生态系的特性。这是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举例来说,许多已演进得能够适应肠道拥挤又缺氧环境的细菌物种,难以在寂 寞宽阔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幸好研究人员找到避开这问题的方法:他们研究细菌的遗传指令( DNA 和 RNA ),而不是整个细胞。由于 DNA 和 RNA 可在正常 含氧的实验室环境下操作,科学家只需从体内取出微生物样本、萃取其遗传物质,然後分析结果即可。 每种共生细菌都有它特有的标记:在细菌细胞负责制造 蛋白质 的核糖体内有一种 16S 核糖体 RNA ,其对应基因在各菌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定出这个基因的序列,科学家就能编列出体内微生物群系的完整目录,得知我们体内有哪些微生物物种,并比较不同人之间的确切物种组合。 科学家的下一步是分析微生物社群的其它基因,来判定哪些基因在人体内活化,又执行了哪些功能;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差事,因为菌种繁多,而且基因在萃 取过程中全都混合在一起了。虽然判定某特定细菌基因是否在人体内活化(或表现)的方法很直接,但要找出这特定基因属于哪个物种,却又是另一回事。幸好,过 去 10 年来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基因定序也非常快速,让过去不可能完成的分类和分析任务,变成只是较为复杂的工作。 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两组科学家利用这些新技术,详列出人体内的细菌基因。 2010 年初,欧洲队伍发表了微生物基因普查报告:在人体的消化系统内,有 1000 多个菌种的 330 万个基因,大约是人类基因组 2 万 ~2 万 5000 个基因的 150 倍。 研究人类微生物群系的特性,带来了许多意外的发现:没有任何人的微生物组合是一模一样的,即使同卵双胞胎也不同。这个发现或许有助於解答人类基因组 计划呈现的谜题:该研究证实全世界所有人的 DNA99.9% 是相同的,我们的命运、健康、甚至一些行为,受自己基因影响的程度,可能还比不上微生物群系基 因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而且,虽然每个人体内微生物群系的组成菌种和相对数目差异很大,多数人仍享有一套完整的有益细菌基因,尽管这些基因可能由不同菌种提 供。然而,即使是最有益的细菌,如果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也可能导致严重疾病,例如在血液里会引发败血症,或在腹部器官的组织网络里造成腹膜炎。 【欲阅读完整的丰富内容,请参阅科学人 2012 年第 125 期 7 月号】 ( 撰文 ╱ 阿克曼( Jennifer Ackerman )翻译 ╱ 涂可欣
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体共生微生物关涉人类心理及身体健康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12-25 02:01
[转载]人体共生微生物关涉人类心理及身体健康
人体共生微生物关涉人类心理及身体健康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学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从物种起源进化分化的层面上发现,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人类遗传因素,还取决于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城市化使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教育引导人们对卫生问题的观念发生变化、经济上彻底改变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等外环境因素可能成为心理学和行为学更值得关注的内容。上述环境变量与“卫生假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都可能引起人类行为的变化。几年前,我们在心理学领域引入了行为生物学,它关注水平感染等领域的研究,不同于垂直传递的行为遗传学科。    人类基因组计划推动对人类行为的全面认知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如同美国的癌症攻克计划,不少科学家曾过于自信和夸大地预测过其成果。之后人们发现生老病死远非基因能够解释清楚,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不同于植物,动物(人类)在创生和进化中获得的基因组数量相比于植物是最少的。人类的基因组数目只是小麦的五分之一、水稻的几乎一半。而动物(人类)与微生物共生这一普遍现象则是在 200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才得以引起深度关注。对基因的研究经历了数次校正,从核基因的研究到核外的线粒体基因的研究,再到今天“体外遗传”的研究,经历了 15 年以上才步入正轨。 2010 年,科学家惊异地发现,人类和动物身上携带有远远超过自己全身细胞数量的微生物。    人是共生微生物与个体细胞及组织的复合体    2008 年,英国《自然》杂志引人注目的文章“ Who Are We ”揭示了人类身体中来自父母的血肉之躯并不是我们身体中的主要生命单元,更多的生命单元是病毒、酵母菌、真菌和细菌。这是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第一次醒目地提示人类身体由比自己全身细胞多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与人类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体。研究表明,与微生物共生才是人类和动物生存的根本条件。由此看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感受,不能忽略人类的贴身伴侣共生微生物。    心理学和行为研究不能忽视肠脑的感受   对于成语“心知肚明”的来龙去脉,恐怕其发明人也没有思考过它的生物学含义。在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判断上,心知肚明是准确无误的,当人吃了有害食物或者细菌的时候,消化道微生物和肠道神经元会立即启动保护机制而使人上吐下泻,尽快尽多地将有害物质排出。聪明的大脑却无此功能。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Gershon 博士提出的“第二脑”理论在全世界引起反响,由于我国没有将此书翻译出版,人类有第二脑肠脑的学说,在我国几乎无人知晓。人类消化道表面分布着大量神经元,其数量与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几乎相同,消化道上的神经元可以直接、迅速地感知食物以及代谢物对人的生物学影响,调节着人类的情绪和幸福感。 Gershon 博士是神经解剖学教授,他当时并不知道肠脑与肠道微生物有最紧密接触,共同构成肠脑的生物学现象。在 The Second Brain 一书引导下,我们发现了肠道神经元和肠道微生物的组合才是动物的肠脑这一事实。而肠脑对行为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更多来自共生微生物的影响。    共生微生物调控人类及动物的情绪和行为    2003 年,我们发现动物的某些行为受微生物调控,服用特定有益微生物之后,争食好斗的动物变得温顺。 2005 年,我们将这一研究扩展到研究自杀和杀人与微生物的关系上,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基本本能之外,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并非遗传,而是后天微生物“感染”所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可以调控人的血压、血脂甚至血糖的高低,可以决定人能否有效吸收足够的矿物质、能否获得足够的好的神经递质。某些特定微生物还能决定人的冲动与否。肠道微生物在肠脑中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某些动物的天性(行为),比如温顺的草食动物可以变成凶猛的斗牛、老鼠的天敌猫可以与老鼠和睦相处。十分有趣的是,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在人类身上也完美再现了上述效果。微生物对人的心理压力和抑郁状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此外, 2010 年以来国际上开始不断出现细菌对动物以及人类的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有大量正面影响的报道。    人体共生微生物减少可致心理和生理异常   全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异常和精神疾患人数不断飙升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为了营造和谐社会、减小贫富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努力和投入,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但是幸福感并不一定会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速度过快,但在生态学上还没有达到那种获得多于自己全身细胞数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微生物的共生平衡条件。城市化深度建设使得城市人口与有效土壤微生物呈基本隔绝状态,这使得人类及其宠物开始出现精神状态和行为的反常。 20 世纪 70 年代,国家实施计划生育,努力控制人口迅猛增长的势头并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然而,随着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减少,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美国卫生假说的提出者 Rook 教授所在的研究组发现,少子化家庭的健康水平会随追求洁净和与细菌接触的减少而降低。此外,食品安全是稳定我国人群精神状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防腐剂、着色剂、香味剂以及碳酸性饮料都是人体共生微生物的杀手和破坏微生物平衡状态的主因,其影响程度可能超过药物滥用。人体共生微生物的减少可导致睡眠障碍、记忆力学习力减退、焦虑乃至狂躁。   从行为生物学研究角度上看,我国目前在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控制方面面临着各种严重问题,其解决方案不是需要更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也不是增加医疗机构和改善生活水准,而是药物滥用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从人体微生物角度上来说,越是保鲜力强的食品越是对人体共生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大。目前,日本每 4 个人中就有 1 个有花粉过敏症,每 6 个人中就有 1 个患有不明原因的皮肤过敏症,每 8 个人中就有 1 个精神状态异常的人。研究表明,这些都与食品工业化的保鲜技术以及过度清洁导致环境微生物减少密切相关。今后的趋势是楼越盖越高,我们离土壤微生物越来越远;加工食品和保鲜食品越来越多,我们离新鲜食物越来越远,那么,人体所必需的共生微生物从何处获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也是行为生物学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金锋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1138 次阅读|5 个评论
终于找到了肠道细菌引起人肥胖的一片直接证据
热度 13 lpzhao 2012-11-29 06:12
从一位极端肥胖患者肠道里找一种细菌,可以在无菌小鼠里引起肥胖。 原来细菌真能引起人的肥胖!多年的好奇想法终于开始有直接证据了! 论文的校样已经来了,很快会在线发表,敬请期待。
1444 次阅读|20 个评论
人体共生微生物
热度 1 hongkuan15 2012-6-19 11:10
人体共生微生物
就这本月,两大牛期刊《Nature》,《Science》分别以封面文章和专题介绍关于HMP和肠道共生微生物的相关研究结果。 6.8日,《Science》封面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86.toc 6.14日《Nature》封面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6/n7402/ 另有一篇文章Host-Gut Microbiota Metabolic Interaction先介绍一下:
721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招募肥胖相关研究志愿者!
hongkuan15 2012-6-9 15:0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招募肥胖相关研究志愿者!
招募志愿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生物学研究室需要招募10名志愿者参与肥胖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生物学研究室,金锋老师课题组主要研究人体共生微生物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胖人的肠道中厚壁菌比较多,拟杆菌比较少。二者的比例可以从瘦人的3:1到胖人的35:1,即增加10倍以上。超重和肥胖会增高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如心脑血管病,Ⅱ型糖尿病以及关节炎等。超重的人比预期寿命会缩短2-4年;而极度肥胖者其预期寿命甚至会缩短10年。 你正在受体重异常困扰吗?你想知道自己体重异常的原因吗?你想通过科学的方式调节体重吗?快来做我们的志愿者吧!你可以参考此次试验结果,找出适合你的调整体重的最佳方法。 试验内容 :检测志愿者身体脂肪含量,血常规,生化因子,肥胖基因以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等。 志愿者要求: 1,男女各5人。年龄20-40岁。 2,在北京居住5年以上。(排除地域差异,环境差异) 3,未婚。(已有报道夫妻之间肠道菌群会相互影响) 4,体重指数(BMI)*男性低于20,或高于30;女性低于19,或高于29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例某人体重70公斤,身高一米七五,则BMI为:70kg÷(1.75×1.75)=22.86 5,腰围:男性腰围小于等于60厘米(2尺),大于等于120厘米(3尺6),女性腰围小于 等于55厘米(1尺6),大于等于100厘米(3尺)。 6,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 试验时间: 协商确定。 试验报酬: 免费体检;提供价值1000元的乳酸菌产品;给予检测结果和调节体重建议。 试验地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东楼302室。部分试验在306医院完成。 报名方式: 段云峰,邮箱: duanyf@psych.ac.cn ,手机:13436898849 报名时请将自己的尽可能详细的基本信息一同报告给我,确定后我将电话联系您。 交通方式: 乘510、466、81路公交至奥运村西站下车后向北20米即可见心理所大门。或乘坐83、85、328、379、419、425、484、518、607、617、628、630、751、913、运通110至南沟泥河站,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大门进入后一直向北亦可到达心理所。
4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研究显示“脏”小猪更健康
吴信 2009-12-2 20:37
这算是创新吗?这与之前我还看到的与肠道益生菌相关的研究,根本是一回事啊。换汤不换药。 新华网伦敦11月30日电(记者 黄堃) 户外放养的猪总是比圈养和严密隔离饲养的猪看起来脏。但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这些户外放养的脏小猪实际上更健康。 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在《BMC生物学》( BMC Biology )期刊上报道了这一发现。他们将54只基因谱系近似的小猪平均分成3组,一组在户外放养,另一组在室内圈养,最后一组不仅在严格隔离的环境下饲养,还被定时喂食抗生素。 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初期、小猪断奶期和接近成熟期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户外放养的那一组小猪中,肠道里约90%的细菌都属于壁厚菌门,这类细菌的大部分都对健康有益,有助于控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而室内圈养的小猪肠道内这种细菌只占70%,隔离饲养的小猪肠道内这种细菌仅为50%左右。 研究人员说,肠道菌群的差异甚至还引起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变化,在隔离饲养的小猪体内,与发炎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更多;而在户外放养的小猪体内,与免疫细胞T细胞相关的基因表达更多。 研究人员认为,实验表明,看起来脏的环境反而更有利于小猪的健康和免疫系统发展。研究人员说,虽然在小猪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不能直接套用到人身上,但两者肠道内微生物的相似性,使得这一结果对人类也具有参考价值。 BMC Biology 2009, 7:79doi:10.1186/1741-7007-7-79 Environmentally-acquired bacteria influence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natu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t gut surfaces Imke E Mulder* 1 , Bettina Schmidt* 1 , Christopher R Stokes2 , Marie Lewis2 , Mick Bailey2 , Rustam I Aminov1 , James I Prosser3 , Bhupinder P Gill4 , John R Pluske5 , Claus-Dieter Mayer6 , Corran C Musk1 and Denise Kelly1 1Gut Immunology Group, University of Aberdeen, Rowett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Greenburn Road, Aberdeen AB21 9SB, UK 2Veterinary Pathology, Infection Immunity, Langford House, Langford, Bristol, BS40 5DU, UK 3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Aberdeen, St Machar Drive, Aberdeen AB24 3UU, UK 4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Development Board, Winterhill House, Snowdon Drive, Milton Keynes MK6 1AX, UK 5School of Veterinary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Murdoch University, Murdoch, WA 6150, Australia 6Biomathematics Statistics Scotland, University of Aberdeen, Rowett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Greenburn Road, Aberdeen AB21 9SB, UK Background Early microbial colonization of the gut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Recent population studies reveal that childhood hygiene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reby reinforcing the hygiene hypothesis and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microbial colonization during early life. The extent to which early-life environment impacts on microbial diversity of the adult gut and subsequent immune processes has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us far. We addressed this important question using the pig as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early-life environment on microbe/host gut interactions during development. Results Genetically-related piglets were housed in either indoor or outdoor environments or in experimental isolators. Analysis of over 3,000 16S rRNA sequences revealed major differences in mucosa-adherent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he ileum of adult pigs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early-life environment. Pigs housed in a natural outdoor environment showed a dominance of Firmicutes, in particular Lactobacillus, whereas animals housed in a hygienic indoor environment had reduced Lactobacillus and higher numbers of potentially pathogenic phylotypes. Our analysis revealed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the gu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exaggerated in animals housed in experimental isolators. Affymetrix microarray technology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ed significant gut-specific gene responses also related to early-life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indoor-housed pigs displaye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ype 1 interferon gene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and several chemokines. Gene Ontology and pathway analysis further confirmed these results. Conclusion Early-life environ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both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the adult gut and mucosal innate immune function. We observed that a microbiota dominated by lactobacilli may function to maintain mucosal immune homeostasis and limit pathogen colonization.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感季节,说说感冒这个病
hongkuan15 2009-10-26 15:04
感冒,在现在医学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大病,相比于其他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很容易治疗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说,有人的感冒死了。最近发生的中药注射剂的副作用问题也是由于在治疗感冒过程中,非规范用药导致死亡的,我们先不关心致死的原因是中药注射剂的副作用还是药物的错误使用,我们有必要知道一下什么是感冒,它有多严重,怎么治疗才是较为科学有效地。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common cold和流行感冒influenza,epidemic influenza,grippe。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 感冒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因为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感冒就是一种病毒侵入人体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总称,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完全杀死病毒,就像我们吃了东西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养分才能被人体利用一样,对病毒的杀灭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10天。根据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痊愈时间也有快慢,每天锻炼的,身体好的,抵抗力高的肯定就痊愈的快,甚至得了感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适。相反,那些平时不锻炼身体,抵抗力弱的,那就要受苦多了,除了症状较明显,难受程度更高之外,痊愈的时间会更长。当然,还有一种极度虚弱的人,他们抵抗力很差,身体根本无法抵抗病毒,那就没办法,只能任由病毒侵入繁殖,这就导致严重的不适,发烧啊,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靠药物来治疗了,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各种药物想办法缓解发热症状,杀死病毒,提高免疫力,抵御细菌的进一步侵入。 这里有必要再说一下发烧这个事情。 调节产热散热的中枢称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类似于恒温器。正常时体温值稳定在37℃水平上(调定点)若实际体温高于或低于此值,中枢会加强散热或产热活动来保持体温正常,过去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致热原(如病毒)以某种方式使调定点上移如调定点由37℃升高时体内出现产热为散热反应(如出汗)。一 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从而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如儿童体温超过℃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再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长期下去可引起人体瘦弱,蛋白质及维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的继发性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情况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感冒发烧持续大约一至七天,其它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周内逐渐痊愈。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在减轻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所以,不管你吃不吃药,采取哪种方式治疗,一般还是需要一到两周时间才能痊愈。如果你的意志力够坚强,能够挺住不适症状,那就任由自己的身体免疫机制去对抗疾病吧,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一般主动抵抗疾病成功后机体都会留下一个记忆,下次再碰到同样的病毒,身体就能马上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病毒就来不及发挥作用就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杀灭,这样人自然就没有不适了,也就不怎么容易感冒了。 如果一味的用药物来治疗感冒,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症状虽然减轻了,不怎么难受了,但是也有不良后果,很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耐药性问题,病毒细菌等对药物不敏感了,也就是药物不能杀死它们了,也就只能任由他们肆虐了。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人体内本身存在的有益微生物,人体内的共生微生物也会被杀灭或者抑制。因为很多抗生素本身是广谱的,也就是不管好菌坏菌通通杀灭,那自身的菌还能逃的了吗?所以,感冒时少用药,少用抗生素,少用广谱抗生素! 以上大概说了一下感冒的大概情况,现在谈谈药物的错误使用问题。如今年在青海出现的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事件,患者只是得了感冒,医院先是对其使用了头孢、林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最后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导致病人死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刘清泉认为并不是双黄连注射液的问题,而是将西药与中药注射剂不合理联合使用的问题。另外,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报告,河南一名患者在使用了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后死亡。该局安监处在对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后,并没有发现生产环节出现问题。 看了患者的用药情况才发现问题。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长李讯说,患者就是感冒发烧,但在两个半小时之内,通过打点滴,医生对其使用了包括清开灵、头孢、病毒灵、胰岛素等十几种药物,是联合用药不当导致死亡。 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位患者居然是所在医院的副院长,是他为自己开的药。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人们对感冒发烧这些疾病的不了解之外,不科学的使用药物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个死于自己处方的副院长真是太戏剧了,我们该怀疑其作为医生的真正水平,而其他人则是死于医生的错误用药。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中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也要避免超剂量长期使用。中药注射剂通常是用于急危重病人,一般不能随便使用;如果合理使用,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患者自己的无知,我看到过一些人,非常珍视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感冒发烧也是不小的疾病,通常这些人经济条件较好,在治疗疾病上从不吝惜,有病了就给我用药,用最好的药,什么管用用什么,这样的病人再碰到某些医术不是很高明的医生,那结果可想而知,幸运的话还好,不幸的话那就难说了。 最后,我觉得在治疗疾病这个问题上,也是有原则可以遵循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只有强壮的体魄才是抵抗疾病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其次要有必要的科学常识,不能死于无知,要大概知道疾病的基本原因,用药禁忌。比如清开灵注射液用于热症发热,不能用于寒症发热。如果用错,将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另外,在药品的使用上,能外用的就不要口服,能口服的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注射,中药与西药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不知道是谁误导了患者,导致很多患者仅仅感冒就要求打点滴。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