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谶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三)
newnt191919 2009-10-27 17:03
续: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二) 研究《红楼梦》的人有一个无法翻越的障碍,就是《红楼梦》中的诗词、迷语的解读。传统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里的诗词研究都没有得出完整的、清晰的结论,能够读顺的也都是以不存在的小说后半部可能的发展趋势来解读的,后半部的内容是未知的,得出的结论也就无法验证。 霍力君、霍国玲两姐妹研究《红楼梦》十几年,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论,这套理论的存在依据就是曹雪芹在书中提到的风月宝鉴反面说,霍氏姐妹的理论现在同样也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她们的理论构思更夸张、更大胆,但有些思路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曹雪芹把自己的故事掰开了、揉碎了,用这一片片散碎的心灵反反复复地写了各种欢乐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实际却让人读出痛苦和悲哀,正如鲁迅说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我相信以曹雪芹的家世处境,他写自己的一生或者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使用一种隐晦的、正话反说的方式是完全有可能。这是极度压抑之下情感舒缓的方式,是一种不得不说、又不能明说的痛苦挣扎。霍力君用她跳跃的思维方式,反传统的观察方法,独特的解决问题的魄力,把书中的男人和女人捏合在一起,变成只有两个人的故事,大胆设想出了另一个故事的脉络,向人们展示了风月宝鉴的反面,这个反面以前从没有人看到过,现在提出来了,于是人们又看到了另一个故事。 说实话这个故事读起来远没有《红楼梦》那么吸引人,这个故事更现实、更普通,里面虽然有着波澜壮阔的大情节,但无法让感受到壮观。由此,也反映出,曹雪芹有着一颗多么敏感、细腻而强大的灵魂。 如果霍力君真的解读出了他《红楼梦》背后的故事,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他自己的命运他不知道,但他给书中的每个生灵预定了命运,用这些生灵的命运暗示自己,《红楼梦》纠缠了人们二百年,二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它绞尽脑汁,无不希望能将《红楼梦》的全壁找出。 但《红楼梦》是残缺的,不知道《红楼梦》的全壁有多美,只知道,残缺的《红楼梦》已经美得让人心碎,有人预言过《红楼梦》的残缺吗? 完。 我是业余的红学爱好者,请 红学家 指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4 次阅读|2 个评论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二)
newnt191919 2009-10-27 12:26
续: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一) 红楼梦的作曲王立平曾经说,作为作曲,那四年不敢说天天捧着《红楼梦》读,但它确实每时每刻都折磨着我。我想用全部的心血和努力竖一道高墙,让后人们听音乐时感受跨越之艰难,但我相信将来肯定有人超越我。《红楼梦》重拍是很难的,不可擅动,不容亵渎,要有客观虔诚的态度,甚至要付出曹雪芹先生那样的专注和汗水。我不会再重写红楼梦的歌曲了,因为在当初写时我就已经倾尽所有,不是不想写,是无法再写。《红楼梦》音乐不是我凭空想象的,而是在书中苦寻而得,在我心里,曹雪芹如果是作曲家也会这么写。所以我不会参与新版《红楼梦》的音乐制作。 唉,新拍的《红楼梦》会是什么样呢,老版的《红楼梦》不完美,可是毕竟很干净,也透出了红楼梦的一些基本气质。演员很稚气,却是活脱雪芹笔下的一帮少男少女,只是奇怪地是,每个演员后来的命运却有些摆脱不了红楼梦的影子,有一点剧中人物命运翻版的意思。 在红楼梦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谶语,每个人物都用几句话定了基本框架,能够明白知道的就是睛雯的命运,她幸运地死在了前八十回里,其余的人物都只能从前面的预言中推测,谶语也就成了里面最吸引人的情节,也许是曹雪芹是想用这种方式防止盗版,他不想自己的心血被别改得面目全非,可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人改得不伦不类。因为没有后半部,电视剧也只能按照一些模糊的研究结果继续拍下去,改动不可避免。 客观地讲,红楼梦的电视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理说,里面也演员也应该红极一时,奇怪地事情发生了,电视剧的成功丝毫没有给演员带来成就,反而是很多演员们命运的转折点,也如书内人物命运一样,历经磨难。难道书中的谶语还会跟定那些用身心爱着红楼梦的人吗?
个人分类: 杂文|38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一)
newnt191919 2009-10-26 20:37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谶书?很久以前曾经看到过一本书,说《红楼梦》是一部谶书,当时没往心里去,觉得有人热爱《红楼梦》达到痴狂的程度也有情可原,毕竟人的观点是不同的。 后来看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各家观点长短不一,有些观点我同意,有些观点我也不认同,张爱玲的观点太随性,对字字句句计较不已,她用自己的心理读《红楼梦》,对文字的前后变化计较得很清楚,因为过于计较,没有完整地理出《红楼梦》的脉络。 周汝昌对《红楼梦》的研究则是一种文人对文人的欣赏,一种诗化心理的共鸣,他听到了曹雪芹的心跳声,嗅到了曹雪芹笔尖的墨香,他把曹公的每一句话都变成了美仑美奂的图象,看他解读《红楼梦》,可以看到诗歌般的文字和对生活如诗如幻的理解,他让《红楼梦》成为一种态度,一种面对无价之宝时的远观而不是占有。他看到了《红楼梦》的正面。 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电视剧成为了一种经典,《红楼梦》没有结局,但电视剧得有结果,后面如何发展,梁归智的《石头记探佚》写得不错,客观、理性,符合人物与情节的发展规律,少了一些主观的臆想和无理的推断。其中探春的结局尤为精彩,电视剧完全是采用了梁归智的观点。探春是能干的,前面已经有伏笔,结局该怎么办,十二钗的命运是多舛、可怜的,探春的生命力很顽强,按照梁归智先生的观点,曹翁很大度地给了她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她到海外去开拓新的家园。但同时也是无奈的,她必须承受永别亲人的痛苦。梁归智从前面理出一些蛛丝马迹,发现了探春的秘密,让探春有了成为政治家的潜质。 黛玉呢,大家都知道她死了,可死因是什么成了永恒的谜团,黛玉是一个大家闺秀,她有傲人财富却从不提起,仪态万千,睥睨群芳。她是骄傲的,因为她有真情、能真爱、既看透世事又无怨无悔。她最终为情而死,这一点是肯定的。如何为情呢,多数人都认为是元春赐婚,由于赐婚的对象是宝钗与宝玉,她才泪尽而亡。 我倒觉得黛玉的夭折可能与选秀有关,以她的优秀和年龄,应该与宝钗一样成为选秀的对象,并更有可能入选,在宝钗来说入选是一步登天,对她则是睛天劈雳。她无法接受这种安排,她自己无法改变更没有人能够帮助摆脱,就算老祖母在世,同样也帮不了她,没有人能够护得了她。因为她有爱情,疾病不会要了她的命,但入选却要了她的命,她与宝玉的爱情变成了镜花水月,她的生命是宝玉给的,她的情也只能给宝玉,她的入选直接将她推向死亡,她无路可走了。 周汝昌先生说林黛玉的死应该是投塘而死,我不这么认为,林黛玉有洁癖,落红成阵时她就不让宝玉把花丢在水里,她自己不会把自己放在水里。至于如何就死,我想应该不用讨论得太清楚,死亡毕竟是一种放弃,黛玉的生命应该受到尊重,她最终将是干干净净地离开。
个人分类: 杂文|409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