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河一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陆松:天河一号开发成员转职新型火箭炮模范连长
DynamoChina 2012-7-22 17:26
陆松:天河一号开发成员转职新型火箭炮模范连长 2012年07月22日 10:32 来源: 解放军画报 南京军区某炮兵团模范连长陆松,原为“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研发项目组成员之一。(解放军画报图片) 前不久,在 南京 军区某炮兵团演练场上,两名新火控手以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打响了“第一炮”。坚持让新火控手参加实弹射击的是该团远火三连连长陆松。 取得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学位的陆松,是我国“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研发项目组成员之一。博士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基层一线,成为一名“少校连长”。 陆松认为: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特别是要抓住参与重大演训任务契机,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摔打磨砺部队,锻造信息战火力先锋。3年来,陆松扎根基层,用知识和汗水育出一群打得赢的兵、带出一个过硬的连队。 身到心到融入基层 2008年8月,陆松博士毕业。多家科研单位、院校都向陆松伸来橄榄枝,他却选择到一线作战部队任职,成为南京军区某炮兵团的一员,也成为该团近70年来第一位博士排长。 2010年3月,陆松被任命为该团远火三连连长,他不住单间睡班排房,天天与兵住在一起。 为什么选择住在班排?陆松说,最好的宿舍,是在离战士最近的地方。 陆松住进班排后,从列兵当起,与兵一起喊口令、练长跑、吊单杠。一个月的列兵生活结束,陆松的筋骨变硬了。接着,他又跟着班长从列队报告词开始练起,学习班务会怎么开,专业训练怎么教。随后,他又跟着当排长学习部队管理和带兵之道。几个月下来,陆松已经脱胎换骨,博士不再是外行。 “他真正扎下了根!”半年时间下来,战士们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位高学历干部。 床挨床,头对头,陆松住班排住进了战士的心房,拉近了彼此感情。从“书呆子”到“老大哥”,对于陆松来说,变的不仅是称呼,更是与战士之间的距离。现在,陆松的“带兵日记”上详细记录着连队每名战士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性脾气、爱好特长和思想状况等,战士们有什么心事都愿和他说说。 南京军区某炮兵团模范连长陆松(解放军画报图片) 拜兵为师学精技能 “王班长,你是气象和测地专业的行家里手,以后还请多指教。” “博士生咋拜我这个中专生为师?”陆松刚上任不久,就给了测地班班长王峰一个“惊喜”。 在该团,关于博士连长拜师的故事不胜枚举。副营长吴捷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操作很精通,他就拜吴副营长为师,学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操作;得知大学生士兵邹永波在火控专业有很深的造诣,他又拜邹永波为师,钻研火控系统;为了学会指挥信息系统的操作,他又成为自动化站站长陶银的“弟子”……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不管是初中生还是大学生,只要有所长,就是陆松拜师的对象。 陆松先后拜40余名官兵为师,查阅了30余册历年训练演习资料,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团队主战装备9类36个专业以及远火武器系统战技术原理、一般故障排除和教学组训方法,总结归纳出“科学组训十二招”,在《现代兵种》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 在军事训练实践中,陆松清醒地认识到: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如何为连队建设转型奠定基础?陆松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知识兴连、文化育人、信息强能的发展规划表,列出30多个破解战斗力建设“瓶颈”问题的清单。 为提高连队信息化训练水平,陆松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借助计算机模型,对每个兵的训练成绩、训练进度和训练潜力进行信息调控;运用“逆运算”思维,引导战士对训练效果反推验证;打造训练“魔方”,把大学生士兵与普通士兵、士官与义务兵、战炮操作人员与技术维修人员有机组合、方块联动,使炮手培养周期大幅缩短。科学的组训方法,激发了战士的训练潜能,战士个个会琢磨、爱钻研,连队每年训练总评成绩均为优秀,干部骨干100%被评为“四会”教练员,60%的官兵在上级比武考核中取得名次。 敢为人先勇闯禁区 去年8月,团担负军区新弹种试验射击任务。在无教材、无经验、高风险的情况下,陆松主动向团党委请缨,要求承担先学先训任务,带领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运用计算机3D模型反复进行模拟训练。7天后,陆松带领连队官兵昂首走上射击场,首次利用信息系统组织指挥,在新弹种射击试验中,三连一班打响了第一炮。 当观察所报告“精确击中目标”时,战士们兴奋不已,而陆松则冷静地说:“首发命中,只是第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才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 每次实弹射击后,陆松都要组织连队骨干总结经验,梳理成果,形成资料。去年的新弹种演训中,陆松归纳总结出提高新弹种实弹射击精度“五报告、六把住、七校对”的做法,在全团推广。 面对连队荣誉室里一块块奖牌和锦旗,陆松说:“善于总结才能让连队建设驶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任连长近3年,三连年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军事训练一级连”,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摄影并撰文/通讯员 郑 健 特约记者 郭维虎 记者 岱天荣)
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天河一号"助我国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更强更快
毛宁波 2012-4-13 00:00
新华社天津4月12日电(记者 毛振华)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所在的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12日表示,“天河一号”凭借超强的运算能力,在帮助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企业寻找油气资源方面已获得成功应用。“天河一号”已成为国内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能力最强、处理速度最快的平台。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包括了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大部分。其中,处理需要利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处理的质量和地震成像的准确度、清晰度,直接决定了油气资源发现的成败和勘探成功率。 刘光明介绍,2010年12月,在“天河一号”上利用1000个节点,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了中石化一区块280平方公里的三维逆时偏移处理,探索国内超算服务石油开采的可能性。 去年1月,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天河一号”上运行了由其自主研发的勘探数据分析软件系统。最多利用7100个节点,在16小时内完成了我国最大面积的1060平方公里石油地震勘探数据的复杂三维处理工作,效果超过预期。目前,该公司正在“天河一号”上运行第三批2000平方公里超大规模的三维石油数据处理工作。 此外,超算中心方面还联合国内外领先科研团队,对中海油一区块二维实际数据进行处理,三维相关程序也正在开发阶段。正是基于“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构建的勘探数据处理平台,解决了石油企业的使用需要。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2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家报告:超级计算机应用状况堪忧
kejidaobao 2011-7-13 10:46
本刊记者/李 娜 6月20日,日本超级计算机“K Computer”以每秒8162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打败中国的“天河一号”,跃升为国际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尽管被日本抢了风头,但中国超级计算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有目共睹。 运算速度达世界前列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孙凝晖研究员最近正在为《信息技术快报》撰写一篇综述论文,题目是“中国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应用调查报告(1956至2011)”(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详细梳理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而超级计算机正是高性能计算机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超级计算机近几年令世界侧目。2010年11月15日,TOP500.org组织公布了第36届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行榜,中国“天河一号”计算机以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位居榜首,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尽管在最近公布的新一轮排行榜上,“天河一号”退居第二位,但中国进入Top500榜单的超级计算机总数达62个,在全球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近几年才开始备受国际关注,但实际上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从1950年代就起步了。据“调查报告”一文显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6—1990年,中国计算机从无到有,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3个时期,代表机型是103机、104机、119机、150机、757机、银河-1号巨型机、和银河-2仿真计算机。第二阶段是1990—2005年,除了国家战略应用和国家主导的行业外,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机开始服务于各行各业。旺盛的计算需求和日益成熟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在银河之后,又陆续推出了曙光、神威等系列产品。第3个阶段是2006年至今,越来越多的新型应用产生了新的需求,如在线视频、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游戏等。在此阶段,研制与应用百万亿次、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计算机成为中国的主要任务。 软件和应用是短板 虽然运算速度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这并不代表整体技术水平也已走进世界前列。去年“天河一号”运算速度全球夺冠时,孙凝晖研究员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就表达了上述观点。 孙凝晖认为,中国的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快,但是访存速度慢,不均衡,整机的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胡庆丰研究员也曾经向媒体表示过,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以及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孙凝晖在“调查报告”中写道,美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如果仅从硬件方面比较过去50年中美有代表性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可以看到中美技术差距正在缩小。2004年曙光4000A在TOP500中排至第10位,中美差距缩小到2年;而星云系统则进一步将差距缩短到仅仅1年。但根据信息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为一代,1—2年已是一个代际之差,要想追赶也并非易事。 硬件之外,更为重要的核心差距来自于体系结构、软件和应用方面。孙凝晖在综述文章中写道,在体系结构方面,中国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家在采用新体系结构的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积极探索,而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创新上,国家投入力度不够,研究机构也缺乏创新勇气,这将会影响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后劲。 在软件方面,大多数的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活跃在高性能计算硬件的研究上,但对相关软件开发却较少涉足。在工业界应用极为广泛的CAE11软件,长期被ANSYS、NASTRAN和LS-DYNA等为代表的国外供应商垄断。高端的开源软件包也主要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 应用方面问题也堪忧。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用于科学计算研究的高性能计算机比例偏少。世界TOP500计算机中37%安装在国家实验室、大学、公共超级计算中心用于科学计算,并且其中几乎囊括了最强大的计算机系统,而中国用于科学计算的高端计算机不到20%。中国用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的高性能计算机比例偏少。2008年12月的世界TOP500系统中,58台计算机用于金融业,70台用于工业制造,而中国仅1台超过10万亿次计算机用于金融业,制造业几乎是空白。中国虽有11台超级计算机用于信息服务业,但其中6台在游戏公司,而世界上主要用于信息处理与服务和企业管理。不过,中国用于能源领域的高性能计算机比例很高。这与中国的石油企业的强大和国家能源战略有关。 孙凝晖认为,在应用高性能计算求解问题的规模上,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更大。当前先进国家的百万亿次计算机,会有上万个处理器并行工作。中国目前应用的并行计算规模,绝大多数只用到几十到几百个处理器,只有极少数应用能用好上千个处理器。中国的硬件研制能力与软件应用水平差一到两个数量级。因此,中国如何用好千万亿次计算机,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大问题。 《科技导报》记者联系孙凝晖研究员时,他回复说相关问题已经讨论得不少,记者看到,他去年就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对高性能计算机速度的追求永无止境,但必须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和应用紧密结合,因为应用才是价值所在。■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界声音|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产地震成像软件“闪电”显神威 利用天河一号全部计算能力
chrujun 2011-1-31 23:00
据《科学》报道,世界性能最强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面世后,面临缺乏利用其全部计算能力软件的尴尬。最近,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制的GeoEast-Lightning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打破了这一局面,可以利用天河一号的全部计算能力。 据报道,2010年11月,GeoEast-Lightning软件系统安装在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上,用于RTM(双程波各向同性介质)数据处理。“天河一号”拥有7200个节点。研发人员从1002节点开始测试,计算规模扩展至7155个节点,扩展至全系统运算的并行效率为100%。原来在256个节点规模的PC-cluster上需要做将近一个月的逆时偏移项目,在“天河一号”上只需16个小时。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4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个确实很快!
等离子体科学 2010-12-7 13:44
讨论高铁的速度,谈到试运行。正好UCI的L教授来,也谈到他在天河一号上的试运行。 L教授在run的code,可以说是世界上需要计算量最大、计算速度最快的几个codes之一吧。所以美国的那些Super Computer一出来,都要他们上去试运行一下,看看性能到底怎么样。就像一个新飞机型号出来,总要试飞员先试飞一下;或者高铁机车出来,先试运行一下。 他到天河一号上试运行了他的code,结论是确实很快!,而且很好!。他的看法是:因为用了新的芯片(尽管不是中国自己的)。美国现有的机器,用的以前的芯片,设计没有新的这么先进。 美中不足的是不能远程计算,要人到天津去,on site使用。 不过也是有先例的:日本的Earth Simulator 占据世界第一的时候,也是要on site。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计算机芯片CPU+GPU究竟有多重要?
热度 1 ssglwu 2010-12-7 10:36
超级计算机芯片CPU+GPU究竟有多重要? 吴国林,2010-12-07 四评天河一号A超级计算机 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建造中,其芯片的结构分析(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我们知道,在一般的普通计算机或家用电脑中,其芯片 CPU 的性能在根本上决定了其他部件(如显卡、声卡等)的可能发挥的性能或可能扩展的性能,即 CPU 预先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虽然,在同一核心 CPU 的前提下,通过软件与硬件的配合会更好的发挥 CPU 的性能,但从根本上,它们都不可能超越 CPU 所潜在、预先规定的性能,或可能拓展的空间。一般来说,在通常的电脑中,显卡仅起辅助作用。 下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在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 中核心 CPU 、显卡等所起的作用。 2009 年 10 月 29 日 诞生的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采用的是CPU+GPU异构计算设计,这里的GPU是图形处理器。这就是说,在天河一号中已经将CPU与图形处理器GPU整体地加以考虑,以便性能优化。为什么如此呢? 计算行业正在从只使用 CPU 的 中央处理 向 CPU 与 GPU 并用 的 协同处理 发展。 在传统的 GPU (显卡),显卡对于高端大规模并行运算是毫无价值的,甚至要拆除 多余的 显卡以节能功耗。但是,高性能计算( HPC )的真正开始:是充分发挥 GPU 的作用,并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CPU 相配合。即形成了新通用计算机理念 CUDA架构。CUDA架构是AMD公司的Stream架构NVIDIA公司设计完成的,CUDA架构奠定了GPU通用计算地位,由此构建了采用大量GPU来获得更加廉价和绿色的计算能力。因此,显而易见, CUDA 的强大性能引发了一场通用计算的革命,这将极大地改变计算机的面貌。 所谓 CUDA 是指计算集成装置的架构 (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这是显卡厂商 NVidia 推出的新的运算平台,而且是一种 NVIDIA 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在 CUDA 架构中,它包括 CUDA 指令集架构( ISA )以及 GPU 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使用 C 语言来为 CUDA 架构编写程序。所编写出的程序于是就可以在支持 CUDA 的处理器上以超高性能运行。 随着 GPU 可编程性的增强, GPU 的性能已远远超出显卡的任务,于是利用 GPU 完成通用计算的受到高度重视,即将 GPU 用于通用计算 GPGPU ( 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基于 GPU 的通用计算),这就形成了GPGPU计算通常采用的CPU+GPU异构模式 。 2009 年诞生的 天河一号 采用的就是 CPU+GPU 异构计算架构。它使用 6144 个 Intel 通用多核处理器和 5120 个 AMD 图形加速处理器,内存总容量 98TB 。其中 GPU 的型号正是 ATI 上一代高端 GPU 产品 HD 4870X2 。 可见, 国内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 正是在 AMD 公司的 CPU+GPU 异构模式的基础上开发的,显然,与此相关的互联技术是由 CPU+GPU 这一架构本身潜在的决定的,它提供那样一种可能性。 那么 2010 年 11 月 16 日 经过全面系统升级的 天河一号 二期计算机(天河一号 A )相对于 天河一号 又有什么调整呢?首先是更换了可编程性较差的ATI GPU产品 ,采用了全新的Fermi架构CUDA概念Tesla GPU。实际上,天河一号A目前的配置是14336颗英特尔六核至强X5670 2.93GHz CPU和7168颗NVIDIA Tesla M2050 GPU和2048颗自主研发的八核飞腾FT-1000 CPU 。处理内核数突破 20 万颗,是去年 24576 颗的 8.25 倍。 什么是Tesla GPU呢?Tesla GPU是基于全新架构、性能更强的并行的GPU。 Tesla 完全专为高性能计算而设计。Tesla拥有更低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据报道, 2010 年 11 月的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的前五强计算机中,有三台均采用英伟达( NVIDIA ) Tesla GPU 。 GPU 已经成为打造全球顶尖超级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每颗 GPU 包含数以百计的并行核心,同时处理这些分割后的任务。 显见, 天河一号 A 较之于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处理内核数更多。在 天河一号 A ,使用国产 CPU 2048 颗,而使用美国 14336 颗英特尔六核至强 X5670 2.93GHz CPU 和 7168 颗 NVIDIA Tesla M2050 GPU ,即国外 CPU+GPU 有 21504 颗,其中最为关键 Tesla M2050 GPU 具有极为先进的并行性能,当然,国内还无法制造,也是国产其他芯片所不可能替代的。 因此,CPU+GPU,特别是Tesla GPU所起的核心作用,是其他任何芯片所无法取代的。 正是CPU+GPU这一架构决定了天河一号A所可能使用的互联技术,而不是互联技术重于CPU+GPU。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正是芯片本身的结构与性能决定超级计算机的扩展可能性与潜在开发能力,计算机的互联技术仅起辅助作用。 如果不看清这一点,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就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9087 次阅读|3 个评论
究竟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CPU关键,还是互联技术关键?
ssglwu 2010-11-27 08:13
三评全球第一的 天河一号 二期计算机 吴国林 直面全球第一的 天河一号 二期计算机,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 究竟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 CPU 关键还是互联技术关键?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产生误导,甚至会影响我国超级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我们先看一个普通的个人计算机(就是老百姓家里自己买的那种家用电脑)。家用电脑的 CPU 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该计算机的应用与开发水平。因为 CPU 水平低,你无论用什么主板、连接方式,还是用什么外接设备,都不能改变计算机的整体水平。事实上, 随着每一次 CPU 的升级,相应的主板、外接设备等都必须要升级。而反过来,你的显卡太好,而你的 CPU 太差,显卡等也无法用。 因此, CPU 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应当水平。当然,主板、显卡、信息的传递方式等外围设备都是对 CPU 的潜在性能的开发,而不可能超越 CPU 的技术水平。 对于一个大的超级计算机来说,它不过是多个计算机(实质上核心 CPU )、多种信息的传递方式(互联技术来解决)所构成的一个巨系统。你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越快,说明你使用的核心 CPU 越多,你的互联技术更好。如果你的运算速度没有超越目前运算最快的都越计算机的速度 10 倍以上,不能说有质变,最多是量上有一点增加,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技术层次上开发。 实质上,对于一个超级计算机来说,核心 CPU 的作用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天下人都知道之事。 这就像飞机、汽车的性能受到发动机的制约一样,没有一流的发动机,你就不可能造出一流的飞机与汽车,因为发动机就如人的心脏一样。人的心脏不好,能有好的运动表现? CPU 是什么?它就是信息处理的核心。它就是计算机的心脏。 当然,不是说,互联技术就没有用,它只能在核心 CPU 所规定的技术水平上,做一上修补工作。 这就像房屋已经建成,后续的工作就是把房屋做得漂亮一点,布置得好一点,让外人感觉好一点,以便让外人赞扬。但是,房屋是否坚固,有没有用好的钢材,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外行是不清楚的。国家投入了这么多的钱,不能只用于搞脚手架,更要真正自己来建造房屋。 当然,在 CPU 中,可分为一般性能的 CPU (不少国家都能造了),而核心 CPU 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 造的,这是关键,核心CPU不突破,就只能处于技术的下端,受制于他人。
个人分类: 杂记|50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评全球第一的“天河一号”二期计算机
ssglwu 2010-11-16 08:29
吴国林 国际 TOP500组织2010年11月14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天河一号二期系统(天河-1A)位居首位。天河一号2009年10月底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2010年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安装部署。升级后的天河-1A实测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570万亿次,超过了美国田纳西大学一个国家实验室原来排名世界第一的JAGUAR系统。 应当如何看待天河- 1A的表现呢? 我们看一下它的软硬件结构。计算机主要由 CPU构成的硬件与软件组成。其中CPU是核心元件, 它是一国制造水平(核心技术水平)与基础研究水平的标志,是一国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 。这就如第一产业革命时期,英国所拥有的蒸汽机技术一样。第二次产业革命时间的电力技术(如发动机、电动机技术等)。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性能发动机与蒸汽机技术都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我国的高性能军用战机的发动机技术还有差距。实际上,天河-1A的核心部件主要采用了美国公司生产的处理器,而不是国产。不过,据排行榜编撰人之一、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学教授杰克唐加拉说,天河-1A内部的互联技术由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具备最先进水平。互联技术对于超级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起到关键作用。这表明中国在算法与编程方面有所进步。但是, 计算机的硬件是基础,而软件只是尽可能的表达硬件的水平。 可见,天河 -1A系统是中国自主开发和拥有的,但是,核心部件由国外掌握。如果国外不卖给我们这些核心部件,那么,当天河-1A系统的硬件出了问题,那么天河-1A系统只能低速与低性能运转了。 另外,计算机关键还在于其开发应用。有这样先进的计算机,我们在气象、石油开发等方面应当有更好的表现。 从根本上讲, 天河 -1A计算机是一个大规模的、集成型的技术 、 这是国家主导的技术。 就象我们原来的原子弹等核武器、卫星技术一样。这种技术对于维护国家主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这种集成型的技术并不能说明国内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基础技术研究上了新的层次。 一个大国真正要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地位,必须在核心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基础技术研究与制造方面有重大突破,并具体显示出来。 事实上,一个显示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一个是我们不怎样希望买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反过来,国外到我国来买先进技术。 当然,不是说我们国家一点都不行。应当说,我们国家这些还是有点东西的,比如武广高铁这一综合技术就在世界上领先。
个人分类: |58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有感于天河一号运算速度跃上世界之巅
nipy 2010-10-30 11:14
有感于天河一号运算速度跃上世界之巅 看到新闻报导: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白瑞雪)经过技术升级之后,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性能实现飞跃,运算速度达到当前国际领先水平。这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组织28日公布的消息。 同日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前100强排行榜上,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二期系统以每秒4700万亿次的峰值性能和每秒2507万亿次的实测性能位居榜首。 与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快计算机美国美洲虎超级计算机相比,天河一号的实测性能是它的1.425倍。与诞生于一年前的天河一号一期系统相比,二期系统的峰值性能和持续性能分别提高了2.89倍和3.45倍。 最新的全球排名将于11月中旬发布。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张云泉认为,天河一号可望问鼎世界超级计算机性能之首。 我作为参加过银河一号巨型机研制的第一代银河人,看到这一新闻,感到非常高兴和亲切,也自然有些感言: (1 )可以让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成就 超级计算机技术是一项对国家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技术,它所提供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有利于推动能源、航天、气象、军事等一切重要科技领域的更快发展。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的经济、科技基础都很薄弱,计算机等前沿科学技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可以说,我们一直是跟在人家后面跑,还处处受人制约和冷眼。所以,今天我们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运算速度第一次超过美国跃上世界之巅,这确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它将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在国际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2 )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我们注意到,天河一号不仅是在整体运算速度超过美国进入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在互联芯片、CPU芯片等已大量使用国防科大自主研制的芯片来代替原来进口的芯片,在异构融合体系结构、高速互联通信、高性能虚拟计算域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性的突破。当然,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我们在CPU芯片技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许多方面,仍有不少差距,我们仍然要继续努力学习国外一切可以学到的科学技术,但更要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的学习和引进,是很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 (3 )可贵的银河团队与银河精神 天河一号运算速度能够跃上世界之巅,是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银河团队几十年艰苦奋斗、竞竞业业、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他们从1958年大跃进时期哈军工电子工程系成立的计算机小组开始,以后成立计算机室、计算机研究所到计算机学院;从电子管计算机、半导体计算机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百万次小型机到亿次银河一号巨型机,然后十亿次、百亿次、千亿次、万亿次、十万亿次直到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一直跟踪世界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十年来,这个团队不仅在计算机研制取得巨大科研成果,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计算机科技人才,在传承毛泽东给哈军工训词基础上创立了宝贵的银河精神。几十年来建所初期和参加银河一号研制的成员,大部分都已年老退休或离去,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银河人一代一代不断把银河事业推向世界之巅,令人欣慰!。 相关链接 *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2 期系统性能世界领先 http://tech.qq.com/a/20101028/000510.htm * 天河一号运算性能跃上世界之巅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3/13077081.html * 天河一号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缔造 算盘王国 新传奇 http://news.163.com/10/1017/10/6J6JSGL400014JB5_4.html * 从研制银河巨型机体会的精神力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235 * 纪念哈军工、传承哈军工精神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985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55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最快!
等离子体科学 2010-10-29 13:26
【今天(Post了这篇博文之后)收到中心主任林志宏教授发来的Email,报告这一新闻。呵呵:)】 昨天, China Wrests Supercomputer Title From U.S. ! 上周,在庆祝北大聚变模拟中心成立的会上,与会的中外计算专家们说:中国已经有了第二快的 supercomputer ,大概不久就会有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了。 不过一周,就成了现实! Although the official list of the top 500 fastest machines, which comes out every six months, is not due to be completed by Mr. Dongarra until next week, he said the Chinese computer blows away the existing No. 1 machine. He added, We dont close the books until Nov. 1, but I would say it is unlikely we will see a system that is faster. 《纽约时报》的新闻里这么说。这位 Dongarra 先生是 a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computer scientist who maintains the official supercomputer rankings. 另一位 well-known computer designer , Steven J. Wallach 先生, played down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the top spot on the supercomputer rankings : Its interesting, but its like getting to the four-minute mile, Mr. Wallach said. The world didnt stop. This is just a snapshot in time. 是的,这个超级计算机的 Top 500 List 会被不断改写。但是《纽约时报》自己也承认: The United States has plans in place to make much faster machines out of proprietary components and to advance the software used by these systems so that they are easy for researchers to use. But those computers remain YEARS AWAY, and for now, China is king. They want to show they are No. 1 in the world, no matter what it is, Wallach 先生说,接下来他的用词很有意思: I dont BLAME them. 呵呵, Its interesting , very interesting! 确实很有意思可以为大家周末饭后茶余的谈笑助兴。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87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超级计算机夺得全球冠军 打败美国多年垄断
chrujun 2010-10-28 15:21
经过多年的追赶,中国超级计算机终于勇夺全球计算速度第一名。 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一号经过对CPU和Tesla计算卡的升级,使其计算性能猛增到2507万亿次,其峰值计算性能达到了4.7Pflops。天河一号的Linpack性能比美国排名第一名的Cray机器还要高,是后者的1.425倍【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天河一号性能突破的关键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络)技术,其数据传输速度是西方所用InfiniBand技术的两倍。 在中、日、美三国的超级计算机大战中,日本于2002年夺的第一名,取代了美国的地位。之后,美国奋起直追,于2004年重新夺得第一名,其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年。 中国后发制人,利用升级版天河一号,打破了美国在超级计算机性能之王的多年垄断。 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成就得到了美国同行的高度赞扬【2】。可以预见,中美两国的超级计算机大战刚刚开始,两国在超级计算机排名上将面临你追我赶态势,而日本人已经没有了身影。 【1】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发布 天河一号夺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0/239428.shtm 【2】 黄富强, 中国超级计算机的纽约时报讯息《Chinese Supercomputer Wrests Title From U.S.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7933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4463 次阅读|8 个评论
半月国内科技要闻
kejidaobao 2009-11-12 15:20
发现11万年前智人下颌骨(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中越边界广西崇左市宣布发现了东亚现代人的第一件化石11万1千年前的一件智人下颌骨,再次挑战了非洲起源论(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326_655a)。 此前,世界学术界对现代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东亚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6万年前才从他处迁入的等观点,多持赞同观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院士吴新智表示,该下颌骨的发现在人类演化历史研究上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与非洲起源说相对立的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将载入史册的重要发现。初步观察显示,该下颌骨较为纤细,颏隆突略为发育,表现程度较现生人类颏隆突为弱;此外,门齿齿槽与颏隆突之间的下颌体外表面略显凹陷,但凹陷程度较现代人类为弱。这两项特征说明现代人的解剖结构在木榄山智人洞下颌骨已出现,但尚处于初始发育状态。 中国新闻网 发现汉族人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学军教授领衔的中国研究团队采用国际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对12 000多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研究,发现了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并确定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Nature Genetics, DOI: 10.1038/ng.47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妇女,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和脏器,最终诱发肾衰竭、狼疮性脑病和严重继发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发现的5个易感基因为:ETS1、 IKZF1、 RASGRP3、 SLC15A4和TNIP1;研究同时验证出在欧洲人中发现的7个易感基因在汉族人中同样存在。该项研究首次通过遗传学研究证明了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遗传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种间具有相同和不同的易感基因;同时,该项研究是目前世界上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研究项目。 《科学时报》 高频势阱原子波导研究获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王育竹院士领衔的973冷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存储技术高频势阱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中性原子的高频势阱囚禁和导引。 利用高频电磁场导引原子的原理如下:有空间梯度的射频场混合在均匀强静磁场中原子的磁子能级,在静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下,原子的本征态是缀饰态。这些缀饰态的本征能级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给出了绝热的囚禁势。这种动静结合的综合势场提供了比纯粹的静磁场势阱多得多的优越性,在原子光学中展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关联于非常广泛的冷原子系统,比如导引物质波原子激射器、一维原子气体和原子干涉仪。射频阱避免了在极深光势阱中的自发辐射等,与传统的静磁导引相比,射频波导还可以避免Majorana跃迁,在实现连续运行的原子激射器中具有优势。 《科学时报》 成功研制大尺寸高纯二氧化碲晶体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独立研制的大尺寸、高纯二氧化碲晶体,已被大型国际科研项目CUORE(低温地下观测稀有物理现象)独家采用。 通过探测暗物质湮灭所产生的次级粒子,如中微子、正负电子对、质子、反质子等是认识暗物质的有效途径,而二氧化碲晶体是探测中微子的首选材料。从20世纪90年代起,CUORE项目的科学家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满足要求的大尺寸、高纯二氧化碲单晶。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1994年起应CUORE项目要求开始研发工作。目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满足CUORE项目要求的二氧化碲晶体的科研机构,已经为CUORE项目提供了近300块大尺寸的高纯二氧化碲晶体,所有指标均达到并超过了项目中微子探测用高纯二氧化碲晶体要求。 《科技日报》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图)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湖南长沙亮相。每秒钟1 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天河一号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7项关键创新技术,在实现技术跨越的同时,由20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6岁的天河团队还首次尝试了军地合作、多家单位协同攻关的开发模式。 《科技日报》 建成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 集有机农业和环保能源发电一体化的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发电系统在江西省上饶市建成,并开始试行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15万千瓦时。这一发电系统包括5个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是现代农业大棚、薄膜太阳能发电和LED夜间光照三结合的新型发电站,充分利用了农地低成本发电,同时薄膜的使用又不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光穿透,能提高大棚温度,促进冬季作物快速生长。 《科技日报》 (本栏目稿件欢迎各研究组 推荐或自荐) (责任编辑 李娜) 刊载于2009年第21期
个人分类: 栏目:半月国内科技要闻|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梦令? 贺“天河一号”
HUCS 2009-10-29 22:47
如梦令 贺 天河一号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阵列协同并行。三高不亚一易。 运算 千万亿,日 似百年六十。 超速! 超速! 应是天河莫属? 注 1 :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 21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 每秒钟 1206 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 563.1 万亿次的 Linpack 实测性能,天河一号计算机位居中国超级计算机前 100 强之首,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 160 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 4 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 7 项关键创新技术的天河一号,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 注 2 : 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年谱 型号 面世时间 每秒运算速度(峰值) 银河Ⅰ 1983 年 1 亿次 曙光一号 1992 年 6.4 亿次 银河Ⅱ 1994 年 10 亿次 银河Ⅲ 1997 年 130 亿次 神威Ⅰ 1999 年 3840 亿次 深腾 1800 2002 年 1 万亿次 曙光 4000A 2004 年 11 万亿次 神威 3000A 2007 年 18 万亿次 深腾 7000 2008 年 106.5 万亿次 曙光 5000A 2008 年 230 万亿次 天河一号 2009 年 1206 万亿次 ( 资料来源 : http://www.stimes.cn/htmlnews/2009/10/224555.shtm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