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徽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组注意丨《中国创新管理研究报告》征稿启事
zhangrongdong 2016-1-30 21:34
安徽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以我校现有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学科为基础,以创新管理等特色学科为支撑,以实现国家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创新技术与产业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在本研究报告中发表的论文由北京市博士爱心基金会资助,在经济科学出版社或人民出版社(具体待定)结集出版。优秀论文作者将邀请参加"2016博士(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现 开始征集2016年度中国创新管理研究报告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 一、研究报告征稿方向和主题的内容要围绕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推荐) 1、中国经济发展概况及创新战略提出的背景 2、中国创新发展历史及发展总体情况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 4、中国创新资源分析(高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研发机构、专利、产业孵化器、技术市场交易等发展情况) 5、中国创新投入分析(研发投入、政策支持等) 6、中国的创新产出(专利、新产品、获奖、其他成果等) 7、主要省份创新能力评价比较 8、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经验、政策等研究借鉴 9、中国创新发展中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10、结论与展望 有关创新发展相关的其他研究问题等 二、征稿内容要求 (1)稿件内容应贴合上述研究方向,选题要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战略性,能够反映创新管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和值得重视的潜在问题。 (2)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学术水平应达到核心期刊要求。 (3)观点明确,逻辑缜密,结构合理,文风朴实,语言精炼、结论可信。 (4)稿件内容一般应未发表过或未被其他公开出版物刊载过。 (5)稿件字数在5000–10000字之间。 三、稿件体例要求 (1)标题:文章标题简明醒目,能确切反映全文主要内容,长度适中。 (2)作者:作者姓名列于文题下。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E-mail;其余作者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3)摘要:300~500字。 (4)关键词:在中文摘要下面标引3~8个关键词,用“;”分隔。 (5)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内引用先后编序,其序号标注于右上角方括号内。文末按引文顺序列出,请注意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请按以下格式标注: 著作: 作者.译者.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 作者.译者.文章题目 .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 作者.译者.文章名 . //编者.论文集名,会议地址,会议时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专利: 专利申请者.专利文献题名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技术标准: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报纸: 作者.题名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基金标注:若论文为基金资助课题,请在首页脚注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四、征稿截止时间 截稿时间为2016年3⃣月20日。 五、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adcxgl@126.com 联系人:(安徽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专家智库委员会)。联系电话:18310651820 安徽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2016年元月13日
1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人才启事
talentblog 2013-11-13 11:33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创建于1928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是学校新设立的科研教学单位,为学校管理、科研和教学机制综合改革创新特区。研究院以临床前健康科学为主攻研究领域,重点发展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交叉型学科。目前设置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信息生物学与生物工程;(2)食品营养与健康;(3)认知与行为控制。研究院已建成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包括病毒转染与滴度测定自动化平台、分子生物学自动化移液工作站、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蛋白结晶筛选机器人、高端酶标仪、等温滴定量热仪、HPLC-MS、GC-MS等。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健康科学研究的精英加盟! 一、招聘岗位和要求 (一)课题组负责人(5-8名) 1、符合研究院主攻的临床前健康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符合现设立的重点发展方向; 2、在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2年以上;在国内著名高校取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科研成果突出;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有影响的同一领域研究论文3篇以上;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杰出人员可放宽到45周岁; 5、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条件及团队合作精神,无公共和学术道德问题。 (二)课题组成员(3-5名) 1、获得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在国外著名杂志发表过研究性论文;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三)科研平台技术人员(2-3名) 1、获得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在国外著名杂志发表过研究性论文;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5、具备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经历者优先。 二、保障条件和待遇 作为安徽大学综合改革试验特区,学校赋予健康科学研究院特殊政策,对于引进人才或接收毕业博士实行一人一议。 三、报名时间和办法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直至招聘到合适人选。 应聘人员提供简历、各种证书或证明材料扫描件。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 张部昌 地址: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 230601 电话: 86-551-63861965 Email: zhbc@ahu.edu.cn zhbc217@qq.com 研究院网址: http://ihs.ahu.edu.cn
5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在安徽大学(照片)
热度 7 Bobby 2013-11-7 19:19
百度百科: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94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学者至知,师者长风——访中文系77级校友章启群教授
热度 1 zhangqq 2013-1-30 14:08
章启群,安徽无为人。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读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文系担任助教;1986年至198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西方美学史、解释学、魏晋思想和艺术。著有:《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迦达默尔传》、《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今天是什么》等。 朱光潜先生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章启群先生说:“现实总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不在现实中。但是,人类总是要进步,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章启群读朱先生的书进入美学之门,但和朱先生见面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他的《新编西方美学史》被人称为是在“朱光潜范式”下的前行突破。 2001年12月,章启群在燕园四院“热血奔涌”地写下:“如果说在20世纪中国,青年们从阅读朱光潜的书进入美学之门,那么在21世纪,让我们从阅读宗白华的思想为起步,来建立真正的中国美学体系吧!” 抄书读书,美学门路 1974年,章启群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务农,但这并不代表他学习的结束。他觉得国家应该需要知识,自己应该用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起下乡的同学有的做了大队书记,有的做了公社干部,他不羡慕,他就是想读书,通过各种途径借阅流传在当地民间的书籍。虽然1976年才第一次接触到《唐诗一百首》,但如获至宝,抄下来以后每天干活时背一首。 他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章启群最初报考中文系是想当作家、记者这样的人,搞文学创作。“后来发现我没有这个才气,这才决定搞研究,首先就想考研究生。”当时全年级约100人,章启群的年龄较小,阅历较浅,觉得在古典文学方面读书不多,积累不够,外国文学需要外语,又不及外语系的同学。正好一年级全班的文艺理论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很大鼓励,于是就有意识把文学理论、美学作为研究方向。另外,美学当时非常热门,很多问题非常吸引人。“我是喜欢带着问题学习的,这些大概是我走上美学研究之路的契机。” 当时在安大就是自己看书,还没有到哲学系听课。看书之功,章启群将之称为“抄书”,至今仍受益匪浅。那年代基本上买不到书。据他在《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所述,他当时抄的书大约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诗学》、莱辛的《拉奥孔》、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等,还有苏联的一些美学教科书以及《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和《文艺理论译丛》上一些论文。 “记得第一个暑假是抄《诗学·诗艺》,抄完写了篇读后感,是关于亚里士多德艺术起源思想的,曾受到文艺理论老师的赞赏。另一个暑假,我把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抄了厚厚的、满满的一个笔记本。假期结束离家返校,当轮船缓缓离开长江中那个小小的沙洲的时候,我在甲板上摸着背包中这沉甸甸的笔记本,心里的那种踏实,就像农民看好了一季的收成。” 考上北大的研究生以后,章启群向孟永祈老师道别,孟老师说学美学只要学好哲学和外语就行了。当时没有真正体会,后来发现是真知灼见,在谈论21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出路与方法时,他专门提到了这句话。其实关键就是哲学,外语是帮助了解外国哲学的。章启群大学四年,倒确实在外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几乎每个清晨,不论阴晴雨雪,或在路边,或在走廊里诵读英文。 “这样算来,走上美学研究之路大概就在本科学习期间,大三时也发表了一篇论文。但是,进入美学之门,应该远在后来。” “本科时期清教徒式的刻苦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语出《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编注) 仰望高贤,后继前学 1982年到1986年在安徽大学中文系做了四年助教,1986年章启群教授读研于北大哲学系美学专业,“由于近水楼台,我对于西方哲学,尤其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又进行‘恶补’,这以后的十几年来,用在哲学方面的精力约占十之八九。”1999年7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楼宇烈教授。 西方美学史是北京大学开设的历史最悠久的课程之一。20世纪初,蔡元培、邓以蜇两位先生就曾在北大讲授过这门课的基本内容。从60年代开始,朱光潜先生开始系统讲授这门课。80年代以后,朱光潜先生已达耄耋之年,他原先的助教阎国忠、李醒尘两位先生继续这门课的教学。从90年代初起,章启群在前辈的鼓励下,“仰望高贤,始作舌耕”,开始讲授这门课程。而论及美学研究道路大师或学者对自己的影响,章启群不无遗憾。 章启群在北大进修期间只与朱先生谈过一次话,大约二十分钟。后来读研时朱先生已经去世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做过朱先生的助教。而他与五四这一代学者几乎也没有其他多少交往。本科时与罗念生先生有过通信,讨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问题,罗先生是《诗学》译者。后来在北大与金克木先生交往较多。2000年金克木先生逝世后,今年章启群写了篇纪念金先生的文章,追忆往事,但“我与金先生的交往仅仅限于学术,几乎没有谈及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在这一方面也留下一些遗憾和迷惑。”有一段时间在北大的未名湖畔,章启群经常见到宗白华先生,却从未与他说话,“这与我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关,当然是很遗憾的事”。 但毕竟有文本存留,章启群是读着朱光潜先生的书进入美学之门。“《新编西方美学史》作为教材,无论从课程设置上,还是从教材内容上,应该是朱先生美学的延续。当然,我做得不够,但是,我自认为在西方美学这一块,特别是19世纪以前的,我是沿着朱先生的路走下来的。” 当然,商务印书馆副编审谢仲礼评论这本书是在“朱光潜范式”下的前行与突破,“在不颠覆西方美学史著基本形态的前提下”,使全书显得线索简明清晰而又重点突出。首先是关于“什么是西方美学史”的观念。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认为美学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新编》认为,这四个问题只有前两者才是真正的美学问题,而两者则属于文艺理论的问题。 其次,《新编》对于“什么是美学史”达到了一种自觉,章启群认为,“一部成熟的美学史著应该表现出一个当代学者与历史上美学思想家的对话,这个对话涉及美的哲学、艺术形而上学、审美的趣味和观念、艺术的形式和特征(即美感的经验形态)等,中心问题仍然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美学史应该追问的一个终极问题是:人类为什么追求美和艺术?追求怎样的美和艺术?前者涉及人类审美的先验基础,后者则涉及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创造的本质。”当然,章启群认为《新编》只是一部教材,不能称为美学史著。 在《中国百年美学史略》中,章启群将一百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归纳为三条道路:第一条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为代表的从传统中国美学思想中寻找心的发生可能的思路;第二条是以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用西方美学思想构建中国美学的思路;第三条是以李泽厚等为代表的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构建中国美学的思路。这三条道路都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但章启群认为,历史证明第一条道路是中国美学发展的正途,宗白华对中国美学的开掘也是中国美学百年的颠峰。 而章启群对宗白华先生学术思想的认识有个过程。1996年在安徽黄山召开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会议,章启群的论文认为,朱光潜的学术具有现代西方学术的特征,而宗白华的学术具有西方古典学术的特征。后来,为了撰写《百年中国学术史略》,他把《宗白华全集》读了,对于宗白华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大概是2000年以后的事。“其实,黄山会议论文中我的同事王锦民先生的论文就已经提到宗先生形上学的思想,当时我不理解,因为那时还没有好好学习中国哲学。我想,如果不了解中国哲学,就不会理解宗先生的这个思想。” 以至于后来,章启群发表文章《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一个范式》,从宗白华形上学的构成及其最高境界、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理想与特质的发现和宗白华的独特方法,分析了宗白华思想。综合而论,“可以看出宗白华是一个具有自己思想体系的美学家。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在血脉和学术理想,不是属于西方而是属于中国的,因此尤为可贵,尤为宝贵。”并说:“如果说在20世纪中国,青年们从阅读朱光潜的书进入美学之门,那么在21世纪,让我们从阅读宗白华的思想为起步,来建立真正的中国美学体系吧!” 在这个意义上,章启群既在融会中西上更加深了一步,也在理论上开始深入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这一内核。 金克木先生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在《散记金克木》中,章启群提及他们的多次交往,其中记载到:“在研究生阶段,很少想到把老人的谈话内容记下来。读博士时候,与老人谈了很多魏晋学术方面的问题,这与我的论文选题相关,那时多了个心眼,回来作了追记。”“从这里所记的内容可以看出,老人对于中、西、印学术具有非常深厚的根基,看法可谓真知灼见。其中对于佛教、禅宗的观点对于我更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章启群说,没有机会作为五四一代的学者的入门弟子,可能是他们这一辈做学问的人的一大遗憾。“中国学术界现在的状况总体上与这种断裂相关。” “但是,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有很多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研究美学,首先是受到安大中文系潘孝琪老师的鼓励,我学写学术论文,得益于《江淮论坛》王献永老师的指导,我的博士导师楼宇烈教授,把我引入中国哲学之门。此外,安大的很多老师都给以我帮助。安大和北大的同事、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影响我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影响的时候,章启群多谈了一个问题。他与他的研究生说,古代希腊的每个哲学家都不完全同意他老师的观点,有的还批评自己老师的观点,例如亚里士多德,因此他们都有出息,都成为哲学家。“我希望我的学生把我们这一代人作为铺路石,这样才有出息。而不要只是跟在我们后面。”“学术就是这样发展的,不能对于前辈只是赞扬,不能批评。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批评就是探讨真理。虚假的或者非学术的评价,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所需要的。” 授业传道,师道尊严 “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也是我最好的选择。”章启群说。他认为中国传统把老师当作道德的象征,他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去引导一种精神,就如西方的教父或牧师。虽然和过去相比现在老师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都在慢慢淡化,但是,“我也不同意把老师仅仅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老师的职责还是教育人。” 近些年来,章启群的西方美学史课从哲学系本科的选修课、美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推广到全校学生的通选课。课程所面对的听众愈加广泛,选课者有时甚至达到几百人之多,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之中。“在为期十多年的教学中,我自己对于西方美学的理解和体悟也有所加深。”《新编西方美学史》就是在他的讲义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是这些年来他的教学经验和思考的一个小结。章启群回忆,“八、九十年代北大老师的待遇是在全国工职阶层可能是比较差的,住房问题更是不可想象的。”他和妻子曾带着一岁的女儿在校园里“打游击”,白天在青年教员集体宿舍里“混时”,晚上在教研室过夜。自己只能在妻儿进入梦乡的深夜,读三四个小时的书。在北大搬了6次家后,才倒腾到只有30多平米的一居室;卧室就是客厅,也是书房,也是餐厅。其间有书架、写字桌,也有电视、钢琴、沙发、餐桌和床。这样的环境直到2002年才有了改观。“当然,在大学当教员的提到房产处(科)都不免心酸,尤其是我们这一辈。这些感受在以前书稿的‘后记’里常常‘欲说还休’,以免矫情和显摆。现在回首数说这些陈年往事,真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编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些学生对章启群教授的评价,“他是一个工作极认真的人,但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愿意和我们争论。”章启群教授自己说,“我对同学的感情就是尊重和理解,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智力好,知识广,兴趣广;但也有缺点,耐挫性差,责任感不强。不要太自私,是我对他们的期望,也是对他们的要求。”章启群心目中,“二三十年代,北大那些穿着长衫,粗布衣服的教授们,才是真正跟着时代的人,却被人们误会为老学究;现在呢,一些知识分子表面时尚,思想早落在时代后面了。”他认为二三十年代的那些知识分子称得上是最纯粹的人,他们一心钻研,从科学到哲学,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而现在的一些学者不专心教学、科研,从事其他一些商业活动,有些人道德败坏,还有些人学术品格不高,甚至弄虚作假,还有些人水平不高,等等。“这些现象就像文革和腐败,基本上不会存在下去,因为他们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能引领思想潮流的人,能够走在思想的最前沿。“学术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处。” 美学其途,学者如斯 电话采访章教授后约十日后,记者给章教授发了电子邮件,继续提问。当日,便收到他的回复,其文如下:“××同学:你好!你们对我说的话有兴趣,我很高兴。我抽空尽量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但是,这只是交流,只是我的认识和感悟,也希望你们提提看法。我在安大生活了8年半,对于安大的感情可想而知!你们暑假还工作,很辛苦。祝一切顺利!章启群”第二日,他对提出的15个问题给予了细致回答。我们特别摘出关于学术研究的看法,原文部分如下: 记者:您在《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中提出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三条道路,并提出了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人的思路,在传统中国美学思想基础上重构中国美学范式;但同时,您在另一文章《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管见》中,又将理解西方哲学和美学、学好外语和沟通西方等作为出路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两个不完全相同的见解的关系呢? 章启群:这是两个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要求应该是不同的。西方美学研究,我提出重西方哲学和外语;中国美学研究,我希望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作为一个方向。这两者不矛盾。但是,我还要强调的是,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美学,首先要了解的还是西方美学。因为,“美学”原来就是西方的。我们如果连“美学”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研究“中国美学”?因此,西方美学是美学研究的入门,再进一步说,康德美学是研究美学的入门。如果我们对于《判断力批判》没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的话,大概进行专业的美学研究是不可能的。当然,仅仅理解西方美学,研究中国美学还不够。因为,中国人的美感形态和美的观念和西方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从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就可以看出来。因此,研究中国美学,还需要对于中国哲学、艺术、宗教、工艺包括科学(中医)等有个全方位的把握。 记者:您曾经撰写《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性问题》,抛开研究思路的差异和错误,您觉得中国一些美学学者或者教授有些什么问题呢? 章启群:我想从你们这一代怎样学习、研究学问来谈这个问题。当然,这样说有点好为人师的味道,不过,我确实想把我自己走的弯路和教训告诉你们,让你们少走一点弯路,愿望是好的。 现在我们把全部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我们研究的美学属于人文科学,就是说,它也是“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科学”。这一点,每个进行美学研究的人应该清醒。科学研究,不同于文学、艺术创作,也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它有规范。所有的科学研究的结论应该是确定的(它当然也可以被新的研究打破或代替),它的论证是严谨的,实质上,每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就是一个科学发明和创造。胡适曾经说,认出一个字,比发现一颗行星还重要。在这里,论证的方法和材料必须是符合科学的,因此,它的结论才具有科学的价值。靠杜撰和瞎猜,那就是胡闹。此外,作为一个学者还要善于发现学术研究的真正问题。任何重复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抓不住真正的学术问题,也只是个学术界的无头苍蝇,忙忙碌碌,一无所获。 打个比方吧,一个真正的木匠所作的产品必须符合木匠的规范,木匠做的板凳必须是用榫把四条腿和板凳面连接起来。而一个人只是用钉子把四条腿和板凳面连接起来,那他就不是木匠。所以,做一个真正的板凳看似简单,却必须是木匠才能做,必须有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做出,而用钉子钉一个能够坐的器物却不必须一个木匠,一个普通人即可。当然,每个木匠的才能有大小,有的是能工巧匠,能够造桥盖楼,有的则只能做板凳、桌子、橱柜之类,但他们都是木匠。 我们进行学术研究,首先要符合科学本身的要求。这样的工作才有学术意义。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东西没有学术性,就是说没有符合科学的性质,是真正的“随笔”——随随便便写的东西。 我对于学术的认识走了不少弯路,希望你们引以为戒。 记者:您在《知识分子与文化“书面文本”——兼论人文精神的源泉》结尾说:“人文精神从哪里来?这也是本文所最为关注和竭力追问的一个问题。”按您的理解,人文精神从哪里来?知识分子依托传统书面文本,才能发展人文精神吗? 章启群:那篇文章里的观点我到现在仍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传统经典的陌生,导致我们对于传统思想的断裂。五四以后进入中国的思想现在又遭到质疑甚至抛弃,因此,中国人的思想现在处于真空状态。出路在哪里?有人仍然希望全面进口西方思想,我觉得此路难通。因为,南桔北枳,西方的思想不可能完全适合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时,几千年的传统影响斩草除根也是不可能的。比较可行的是对于传统思想进行扬弃,进行转化、改造、整合,为我们民族提供深厚的思想资源、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因此,中国古代的经典,是现代中国思想的最重要的资源。 记者:您说过,对于当下的中国美学界,更为重要的问题可能还不在于方法,而是理念和精神。真正的学者需要什么样的理念和精神呢? 章启群:浮躁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明显的现象,学术界不能幸免于外。造成这个现象有很多原因,现有的体制是个重要原因,比如我们现在学术评价体系和机制不是引导人们老老实实做学问,而是鼓励甚至逼迫人们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要抗拒潮流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一种理念和精神。同时,科学研究本身也是很艰难的。所以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与地狱的入口处一样,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只有那些沿着崎岖小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不管将来做什么,都要有一点理念和精神,不仅仅只是找一个好工作,挣钱买房买车,升官发财,应该还想想国家的事,民族的事,世界的事。这就是我说的理念和精神。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应该有一点胸怀。要不然,人生也没有多大意思。 记者:您觉得您能在世俗之间足够平静地去发现“初发芙蓉”的意境吗?按您的说法,美学学者必须学贯古今、沟通中外,兼而融通哲学和文学艺术,您是如何能够做到的呢? 章启群: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他的学识、修养当然有关,但也不是绝对的。大学老师生活在高校之中,有一些特点:比较平静、安逸、自由,与社会接触不多也不深,因此虽然不敢说生活艺术化,但是,平静地进行学术研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课堂也是一个兴味无穷的场所,面对面与同学的思想交流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当然,学校也是社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但想通了也就不会有多大烦恼。优美的意境在生活中总是能够发现的,不是专门去寻找,只要留心就够了。 至于学术研究,我现在离自己的目标还有距离,有些更是无法企及。我们这一代人只能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我想,终生学习,或者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仍然是有限的,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后记: 由于邮件传递故障,待到第三日,他对记者的“交流意见”继续答复,特别讲到:“抛开具体问题,我希望有志学美学的同学要从中西哲学入手,把这个基础夯实。我说过,没有一个美学家是学美学出身的,意思就是需要这种训练。有些问题从哲学的层面看就非常清楚。我还强调要基本了解20世纪西方哲学。否则,我们就只能在19世纪以前的美学观念中打圈圈。”
31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曝美野鸡大学覆灭:与19所中国高校有合作
热度 2 miran 2012-2-15 13:28
[转载]曝美野鸡大学覆灭:与19所中国高校有合作
美曝野鸡大学院长自杀,与19所中国高校有合作 2012-02-15 07:31:37 来源: 成都晚报(成都) 狄克森州立大学主管留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乔恩·布拉迪格已于上周五辞职。而教育、商业及应用科学学院院长道格·拉普兰特在当天开枪自杀 中国合作高校(部分):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思源学院、北京国际工商管理研修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安徽大学 。 注:据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官网资料整理 成都晚报报道 美国高等教育界再曝丑闻,上周五,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被曝“极度缺乏控制和监管”,导致学校成为“文凭工厂”。狄克森州立大学主管留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乔恩·布拉迪格已于上周五辞职。而教育、商业及应用科学学院院长道格·拉普兰特在当天开枪自杀。【相关报道:美一州立大学被曝学位造假 多数系中国人】 美版“野鸡大学” 【招生滥】 通过伪造档案等方式大量招收中国学生 【教学烂】 410名毕业学生中,仅10名完成所有的必修课程 120名在读学生中,仅39名学生修完所有课程 【文凭乱】 584名不合格生已获得过其他证书或者学位 曝光:超9成留学生有问题 一份由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系统和北达科他州高等教育委员会进行的审计报告指出,2003年起,共有816名学生参与了该校的国际课程,然而经调查后发现,其中743名学生的档案文件存在问题;被授予联合学位的410名学生中,只有10位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课程;120名在读学生中,仅39名学生修完所有课程,并有资格获取学位;584名学生之前已获得过其他证书或者学位。 据统计,不合格学生中约95%来自中国,其余的来自俄罗斯。 报告还指出,许多国际学生缺乏必要的入学条件,有的学生没有银行资产证明,或者提供了伪造的大学成绩单。一些学生没有英语能力证明,甚至基本不会说英语,但仍然被招生部门批准入学。经调查后发现,其中743名学生的档案文件存在问题,占到了总数的91%。 影响 主管副校长辞职 该报告给学校上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狄克森州立大学主管留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乔恩·布拉迪格已于10日辞职。 此外,10日下午,在调查报告曝光后,该校的教育、商务与应用科学学院院长道格·拉普兰特教授被人发现自杀身亡。据美联社报道,尽管调查报告中没有提到拉普兰特教授,但是许多存在学业问题的学生都是就读于他学院的商务专业。 该校校长考斯顿表示,他并不知道拉普兰特自杀与审计是否有关。不过,包括拉普兰特在内的学校教职人员在审计结果公布前就已被告知。 有分析指出,近几年来,北达科他州面临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狄克森州立大学开始采取各种途径,大肆扩张海外留学生,最终导致了丑闻的发生。 进展 学生或被撤销学位 学校可能将为此受到来自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国土安全部、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多重处罚。 狄克森州立大学在声明中称,他们正在经历一系列整改,包括:关闭或缩减课程;暂停发放问题学生的学位直至所有文件补全;终止与海外留学机构的合作项目等等。该校计划重新修订入学政策、程序,同时承诺将只接受官方认可并推荐的留学生,确保以后的入学监管及学位发放不再发生问题。 北达科他州的相关官员表示,报告中的大学生可能要被撤销学位,不过他同时表示:“会允许他们补修学分。 ” 记者调查 辞职副校长2年前曾来蓉 点开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中国中心官网可以看到,该校共与我国19所高校有合作交流,其中涉及川渝两地的学校共4所,分别是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以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根据该网站的介绍,在2007年8月,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西安思源学院等高校的32名中国学生在通过中国大学推荐、美国迪斯尼公司和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面试,顺利取得了美国交流访问学者(J1)签证后,成功赴美开始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带薪实习生活。 在四川外语学院网站中,至今仍可以查到“四川外语学院—狄克森州立大学‘中美双学位计划’项目”的介绍。项目介绍中称,川外和狄大互相承认对方课程设置和课程学分,学生可先后获得由川外和狄大颁发的学士学位。 辞职副校长曾来蓉谈合作 通过查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官网可以了解到,已经辞职的副校长乔恩·布拉迪格曾在两年前来蓉,与上述两所川内高校进行交流和合作。 2010年12月13日下午,乔恩·布拉迪格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希望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进行合作。翌日乔恩·布拉迪格又来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双方签订了本科“中美双学位”等合作项目协议。 高校回应: 目前不清楚情况 昨晚,成都晚报记者试图联系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不在学校,目前并不清楚具体情况。此外,截至记者发稿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以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狄大简介 地点 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市 性质 公立综合性大学 学生 约有2700名本科生 学期 分春、秋两学期 学位 可授予副学士学位和学士学位 网友热议 为文凭还是求学? 网友“yuanyuan6545”: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拿个“洋毕业证”还是希望学有所用,不要盲目的把小孩送出国留学。 网友“Lynn-C_C”:大部分出去留学的人并不是为了学习,保守估计7成是去旅游。 网友:对此表示理解,有市场就有需求,这是一些人迷外的结果。 网友“张琳很保险”:部分有钱人的孩子不够成绩,但又想要“镀金”,而国外部分学校觉得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这事就“一拍即合”。 网友“一生求一自由”:只要有市场需求,就一定会有商业满足,《围城》中方鸿渐的文凭也是这样来的。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0 次阅读|2 个评论
情人湖与垂泪湖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1-3-6 22:53
  在合肥的时候,有时候会去安徽大学转转。   在中国很多大城市,有这样的大学组合:一个理工科的名校+一个综合类的名校,比如北京的北大和清华,上海的复旦和交大,广州的中山与华南理工,武汉的武大与华中理工,如此等等。      合肥在城市的个头上不算大的,不过我的母校在全国理工类的学校里也算是还不错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的综合性大学不多,安徽大学应该是在合肥最好的了,虽然在全国没有什么名气。      科大原来的正门里面有两个联通的小湖,名字我不太清楚,似乎叫眼镜湖,因为一左一右,确实有点象一副眼镜,加之理工科的大学里学生戴眼镜的多,名字也倒贴切,不过少了很多浪漫气息了。      其中,进门左手的那个湖中还有一个小亭子,名字应该是一鋻亭,而其意义我也不甚了了。只是觉得连亭子的名字也并不浪漫。      而安徽大学里的风光似乎不如科大,但是校园里面湖的名字却浪漫的很,我印象里它叫垂泪湖,这明显就“文科”、“综合”得多了。      不知道是否每个大学里都有湖,不过据我所知,好像差不多是,至少北大是有未名湖的,而清华园里则有荷塘。   另外一个全国所有大学里风景最美的厦门大学,则有名为情人湖的校内湖泊。湖水从山中留出,有大半的水在山和树的影子里,显得
个人分类: 情论|4490 次阅读|13 个评论
深切怀念我国动物学前辈王岐山教授
wangdh 2010-7-23 22:20
深切怀念 王岐山 教授 (王德华) 因外出参会不方便查邮件,可在开邮箱时就发现了同事发给的邮件的标题非常刺眼: 王岐山 教授讣告。知道那位可爱的 王 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很早就知道 王 先生,但认识他却是很晚的事情了。很早就知道安徽大学有一位研究黄 山猴的 教授,与日本做过合作研究。真正面对面与 王 先生交流大概是 2002 年在大连的中国动物学会的会议上。在报到的那个下午我们一行人到大连的星海广场散步,在凉爽秋风下坐在一个长条凳子上,听他讲生活中的轶事,言谈十分风趣。那是第一次领略 王 先生的开朗、豁达、幽默。他那有些瘦弱但却十分硬朗的身子骨里有一种倔强,言谈举止表现出山东人的那种耿直、务实和朴实。他对看不惯的事情,喜欢直言,言语有些尖刻,直中要害。他讨厌虚伪的话、假大空的套话。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瘦弱干练的倔老头。 后来在湖南吉首、青海西宁等全国动物生态学与兽类学联合年会上,与 王 先生有过多次接触,也很有缘给他们夫妇拍过合影照片。记得一拍照片, 王 先生就挺直腰板,很是严肃。照完后,又是十分客气,满脸笑容。 在西宁参会时, 王 先生曾很幽默地批评过我。那是会议组织代表们去青海湖考察,到了约定集合上车的时间了,我们走在后边的几个人,由于走错了路线,耽误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我们恰与与 王 先生同车,所以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一上车, 王 先生就诙谐地起哄喊道:啊,领导带头迟到了。记得当时随着 王 先生那有节奏的鼓掌,有不少附和的批评的掌声。我们几个当然都赶紧连连道歉。 王 先生曾是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安徽动物学会理事长,兽类学会理事,也担任过我们《兽类学报》的编委。《安徽兽类志》是他主编的。王先生除了在兽类学领域的贡献外,在鸟类学领域贡献尤甚。他主编的《中国鶴类通讯》据说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年轻人都知道王先生是一位鸟类学家。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安徽动物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对于中国兽类学和鸟类学的贡献,会被记入史册的。人们不会忘记前辈们的贡献和精神。 特别感 谢王 先生早年对《兽类学报》的贡献,特别感谢他为我国动物生态学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很怀念这位开口幽默诙谐的干练的前辈,我的山东老乡。 王 先生走了,祝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致哀! (转发秘书长转发的讣告) 讣告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深教授、著名鸟类学 家王岐山 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0 年 7 月 17 日 8 时 15 分辞世,享年 78 岁。   王岐山,男, 1932 年 12 月 30 日 出生,汉族,山东青岛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2-1956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就读, 1956 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学研究生班就读, 1958 年 9 月在合肥师范学院生物系工作, 1959 年 7 月调至安徽大学任教。 1981 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6 年 4 月晋升为教授。 1984 年 4 月至 1993 年 1 月任安徽大学生物系主任。 1984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 年被评为安徽省模范教师, 2003 年 1 月退休。 王岐山 教授执教 40 余年,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脊椎动物学、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鸟类学等多门课程,主编《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在高校生物学教学中影响深远。 王岐山 教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级重要科研项目,先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 8 个国家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主编学术著作 7 部,参编 8 部,发表学术论文 96 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连获两届国际鹤类基金会杰出领导奖。在动物学特别是鸟、兽研究与保护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编的《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安徽兽类志》、《中国鹤类通讯》等著作和刊物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他曾担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鸟类学会理事、中国兽类学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中国灵长类专家组组长、鹤类及水鸟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委员、美国《集群水鸟》杂志编委、《中国鹤类通讯》主编、《兽类学报》编委、湿地国际 - 中国项目办事处专家组成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鹤类专家组成员、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科学顾问、安徽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安徽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等学术兼职。 王岐山教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以校为家,关心集体,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晚年仍心系人才培养,坚持给研究生授课,关心学科建设,特别是关心年青一代的进步和成长,长期以来扶持和帮助国内一批青年学者成长为水鸟和自然保护领域的重要骨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他所热爱的事业,他为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的建设与发展及中国鸟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岐山教授克己为人,廉洁自律,体现出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一直追求进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王岐山教授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治学精神、学术影响和高尚品格永远铭记在人们心间,成为后人和青年学者学习和尊重的楷模与典范。 王岐山 教授安息吧! 王岐山 教授治丧委员会办公室 二 0 一 0 年七月十七日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4996 次阅读|6 个评论
合肥第二届动物行为学研讨会图片
woodenson 2009-11-5 11:47
10月31日到11月3日,在合肥安徽大学召开了第二届动物行为学研讨会暨行为技术培训班,下面是一些图片,只做记录。 大会开幕式。 大会及特邀报告,蒋志刚研究员做红外相机及摄像机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李义明研究员做统计分析中伪重复如何解决的报告。 Current Zoology 执行主编贾志云研究员做SCI影响因子与职称评定关系的报告。 青年行为生态学者分会报告。刘伟博士做长爪沙鼠的社群选择报告。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张礼标博士做犬蝠口交现象的研究报告。 动物所李春旺副研究员做濒危动物行为机制的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连新明博士做青藏公路对藏羚羊行为影响的报告。 海报交流。这是南京大学葛晨介绍青藏高原四种特有地栖鸟类警戒距离和逃逸距离的研究。 这是会议结束后在安大新校园,我与我的五个学生和我的导师蒋志刚研究员的合影。 这是我们去黄山考察途中的午餐肯德基,两个学生第一次见到大箱的肯德基快餐,合影留念。 这是途中经过的太平湖大桥。 这是在安大李进华教授的黄山短尾猴研究基地考察。 行为学研究如果能够做到个体识别,那么很多研究就能够深入的探讨。安大李进华教授对黄山短尾猴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的研究,已经能够个体识别,因此出了不少的好文章。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793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