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畜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农耕与游牧文明--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禅的行囊(之十四)
热度 1 罗非 2017-11-29 10:31
导读:大约七万年前,最初智人从古猿中进化出来,是因为他们发生了认知革命,学会了以共同的故事团结不同的个体,从而能够较大规模地合作。此后,智人用这种能力击败了地球上其它所有的人属生物,成为人类唯一的成员。而两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则让智人学会了驯化植物和动物,从而不用再四海为家,得以择地而居。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了城市、城堡和村落的智人是农业革命的主流和比较成熟的形式。相比之下,游牧民族仅仅学会了放牧,于是必须逐水草而居,生活未能获得真正的安定。这是农业革命的一种变体,也是文明未能完全成熟的标志。 然而,历史上似乎经常是劣币驱逐良币。先进的农业文明多次被更为野蛮落后的文明所击败乃至灭亡。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乃至印度文明无不如此。中国几乎是唯一没有完全断代的人类文明。但是,尽管占据人口主流的始终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种,这却不能归结为中国人英勇善战和始终如一。相反,这要感谢中国人的基因无比出色,能够在多次的民族融合时,始终保持这些明显的外在特征。至于文化,在历史上尽管在大部分变动中得以流传,却曾经遭受蒙古帝国和满清帝国的两次严重洗劫,几乎已经不绝如缕。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不能不说是这两次被征服所带来的影响。 高速公路与路旁的景致同样荒凉。路上甚至看不见一辆大货车。一片死寂。偶尔,窗外冒出一两条河流,它们出现在这不毛之地让人感到惊讶。河水还没化冻,黑白两色的喜鹊在冰面上蹒跚跳跃,寻找着冰层的裂缝。在一条河中央,有个老头把冰面凿了个洞,坐在马扎上垂钓。过去曾经啸聚于这片土地的游牧民族对于开春的第一场渔获非常重视。吃了一冬天的羊肉,这时候能来条鱼当然是打牙祭了。 除此之外,枯黄的视野里仅有的变化就剩下去年秋收之后农田里残留的秸秆和随风飘散的塑料袋了。进入大同之前,我们终于看见了一点绿色的东西。那是一片绵延数公里的松树林。它看上去简直不合时宜。驶过松林,我们又重新回到枯黄的世界。 自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切入欧亚板块,将中亚抬升起来之后,季风就再也没有光顾过这片土地。它变得一天比一天更为干旱,但这并不是一片沙漠,或者至少还没变成沙漠。它位于一片曾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的最南端,游牧民族曾在这里逐水草而居,同时觊觎着附近那些居住在土黄色城市中的居民拥有的财富。中国的早期历史就是这两群人的关系史。 游牧民族并不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采猎者演化而来,他们形成于成熟的文明社会,或者至少是在文明出现之前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学会了驯化动物,开始豢养家畜,而马、牛和羊这类家畜的饲养需要广阔的草场放牧,游牧民族由此出现。农业文明与游牧社会长期处于紧张关系之中,但他们却又互相依赖。游牧人需要文明世界出产的谷物和诸如织物和金属器具一类的产品,文明世界则渴望获得游牧人拥有的马匹和皮革,但他们更渴望得到的则是游牧人的军事技术。游牧民族正是靠着他们的军事才能,才从农业居民那里掠得物品和财富,而定居在黄河流域的农业中国人也同样依赖游牧民族的军事技术与敌人抗衡 —— 他们的敌人不仅来自北方草原,也来自农业文明内部。 公元前三世纪,当中国在秦帝国的统治下第一次结成统一的政体,它的游牧邻居也缔造出了第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 —— 匈奴。随着中原王朝的兴亡,草原上的部落联盟也经历着分分合合 —— 匈奴之后是鲜卑,鲜卑之后还有突厥 大多数时间里,中原的王朝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拓跋鲜卑首次打破了这一局面,他们不仅攻破了农业文明的防线,并且征服了中原,在公元 386 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汉王朝 —— 北魏。拓跋氏的鲜卑人早已湮没于历史,但在其故地,鲜卑人的遗产依然有迹可寻。离开北京四个半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拓跋鲜卑王朝的故都。
个人分类: 科普|29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20)
罗非 2017-6-19 13:35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图9 大约3500年前的埃及墓穴壁画,描绘典型的农业景象。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直立人、匠人或是尼安德特人都会采集野无花果、猎捕野绵羊,但不会去管究竟无花果树该长在哪,羊该在哪片草地吃草,又或是哪只公羊该跟母羊交配。虽然智人从东非来到中东、欧洲、亚洲,最后到了澳大利亚和美洲,但不管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仍然就是靠野生的动植物维生。毕竟,如果现在的生活方式就吃得饱,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政治情况也都稳定多元,何必自找麻烦改来改去?   这一切在大约1万年前全然改观,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日升到日落,人类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一心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水果、谷物和肉类。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农业革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这场改变一开始速度缓慢,地区也有限。小麦与山羊驯化成为农作物和家畜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9000年,豌豆和小扁豆约在公元前8000年,橄榄树在公元前5000年,马在公元前4000年,葡萄则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于骆驼和腰果等其他动植物驯化的时间还要更晚,但不论如何,到了公元前3500年,主要一波驯化的热潮已经结束。即使到了今天,虽然人类有着种种先进科技,但食物热量超过90%的来源仍然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并没有驯化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动植物。可以说,人到现代还有着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以及远古农民的胃。   学者曾经以为农业就是起源于中东,再传布到全球各地,但现在则认为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而不是由中东的农民传到世界各地。中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和豆类,但不知道中东人种了小麦和豌豆。南美人学会如何栽培马铃薯和驯养骆马,但也不知道在墨西哥或地中海东部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北美最早的农夫,也是因为懒得再在树丛里四处寻找南瓜,决定干脆自己种。新几内亚驯化了甘蔗和香蕉,西非农民也驯化了小米、非洲稻、高粱和小麦。就从这些最早的出发点,农业开始往四方远播。到了公元1世纪,全球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   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或南非?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的动植物其实无法驯化。虽然智人能挖出美味的松露、猎杀毛茸茸的长毛象,但真菌太难捉摸,巨兽又太过凶猛,于是想自己种或自己养真是难上加难。在我们远古祖先所狩猎采集的成千上万物种中,适合农牧的只有极少数几种。这几种物种只生长在特定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也正是农业革命的起源地。   地图2 农业革命的时间和地点。这项资料尚未定案,地图也不断依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新中。2 4   * * *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由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   这个故事只是幻想。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谁该负责?这背后的主谋,既不是国王,不是牧师,也不是商人。真正的主要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如果我们用小麦的观点来看看农业革命这件事,在1万年前,小麦也不过就是许多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但就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标准,而根据这个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以北美大平原为例,1万年前完全没有小麦的身影,但现在却有大片麦田波浪起伏,几百公里内完全没有其他植物。小麦在全球总共占据大约225万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积,快有英国的10倍大小。究竟,这种野草是怎么从无足轻重变成无所不在?   小麦的秘诀就在于操纵智人、为其所用。智人这种猿类,原本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颇为舒适的生活,直到大约1万年前,才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而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全球许多地方的人类都开始种起小麦,从早到晚只忙这件事就已经焦头烂额。种小麦可不容易,照顾起来处处麻烦。第一,小麦不喜欢大小石头,所以智人得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第二,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我们看到男男女女在烈日下整天除草。第三,小麦会得病,所以智人得帮忙驱虫防病。第四,不论是蝗虫还是兔子,都不排斥饱尝一顿小麦大餐,但小麦完全无力抵抗,所以农民又不得不守卫保护。最后,小麦会渴,所以人类得从涌泉或溪流大老远把水引来,为它止渴;小麦也会饿,所以智人甚至得收集动物粪便,用来滋养小麦生长的土地。   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此外,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驯化”(domesticate)一词来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小麦究竟做了什么,才让智人放弃了本来很不错的生活,换成另一种悲惨的生活方式?它提供了什么报酬?就智人的饮食来说,其实并没有更好。别忘了,人类原本就是种杂食的猿类,吃的是各式各样的食物。在农业革命之前,谷物不过是人类饮食的一小部分罢了。而且,以谷物为主的食物不仅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不足、难以消化,还对牙齿和牙龈大大有害。   而就民生经济而言,小麦也并未带来经济安全。比起狩猎采集者,农民的生活其实比较没保障。采集者有几十种不同的食物能够维生,就算没有存粮,遇到荒年也不用担心饿死。即使某物种数量减少,只要其他物种多采一点、多猎一些,就能补足所需的量。然而,一直到最近为止,农业社会绝大多数饮食靠的还是寥寥无几的少数几种农业作物,很多地区甚至只有一种主食,例如小麦、马铃薯或稻米。所以,如果缺水、来了蝗灾又或是爆发真菌感染,贫农死亡人数甚至有可能达到百万。   再就人类暴力而言,小麦也没办法提供人身安全。农业时代早期的农民,性格并不见得比过去的采集者温和,甚至还可能更暴力。毕竟现在他们的个人财产变多,而且还需要土地才能耕作。如果被附近的人抢了土地,就可能从温饱的天堂掉进饥饿的地狱,所以在土地这件事上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过去,如果采集者的部落遇到比较强的对手,只要撤退搬家就能解决。虽然说有些困难和危险,但至少是个可行的选项。   但如果是农民遇到了强敌,撤退就代表着得放弃田地、房屋和存粮。很多时候这几乎就注定了饿死一途。因此,农民常常得死守田地,双方拼个你死我活。   许多人类学和考古研究显示,在只有基本的村庄和部落政治结构的农业社会中,人类暴力行为造成15%的总死亡数,而在男性之间则是25%。现在的新几内亚还有达尼(Dani)和恩加(Enga)两个农业部落社会,暴力造成男性死亡所占百分率分别是30%和35%。而在厄瓜多尔的瓦拉尼人(Waorani),成年人甚至约有50%会死在另一个人的暴力行为之下!25慢慢地,人类发展出进阶的社会结构,如城市、王国、国家,于是人类的暴力也得到了控制。不过,这样庞大而有效的政治结构可是足足花了数千年,才终于建立起来。   当然,农村生活确实为第一代农民带来了一些直接的利益,像是比较不需要担心野兽袭击、风吹雨淋,但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其实弊大于利。现代社会繁荣富庶,可能我们很难理解弊处何在,毕竟这一切的富裕和安全都是建立在农业革命之上,所以我们也就觉得农业革命真是个美妙的进步。然而,我们不能光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几千年的历史。一个更具代表性的观点,可能是1世纪汉代某个女孩因为家里的农作物歉收而饿死。她会不会说:“虽然我饿死了,但我知道在两千多年后,人类能够吃喝不尽,住在有空调的豪宅里,所以我的牺牲也都值得了?”   对于那个营养不良的汉代女孩或是所有农民来说,小麦究竟给了他们什么?对于个人来说,小麦根本算不上给了什么。但对于智人这个物种整体来说,小麦的影响就十分深远。种植小麦,每单位土地就能提供更多食物,于是智人的数量也呈指数成长。大约在公元前13000年,人类还靠采集和狩猎维生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杰里科(Jericho)绿洲一带,大概可以养活一个有百名成员的采集部落,而且人们相对健康、营养充足。到了大约公元前8500年,野生植物的荒野成了片片麦田,这片绿洲这时养活了约有千人的农村,但人口密度也因此增大,而且成员染病及营养不良的情形要比过去严重太多。   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DNA螺旋的拷贝数的多寡。这很类似于货币的概念,就像今天如果要说某家公司行不行,我们看的是它的市值有多少钱,而不是它的员工开不开心;物种的演化成功,看的就是这个物种DNA拷贝数在世界上的多寡。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某物种的DNA拷贝,就代表该物种已经绝种,也等于公司没有钱而宣告倒闭。而如果某个物种还有许多个体带着它的DNA拷贝存在这个世上,就代表着这个物种演化成功、欣欣向荣。从这种角度看来,1000份DNA拷贝永远都强过100份。这正是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但是,身为个人,为什么要管这种演化问题?如果有人说,为了“增加智人基因组在世界上的拷贝数”,希望你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你会同意吗?没有人会同意这笔交易。简单说来,农业革命就是一个陷阱。
个人分类: 科普|1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照片解读:羊有啥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热度 8 kiwaho 2015-2-25 09:29
下图是我邻居的羊群正在列队,即将登上若干辆牲口专用车,准备“参观”屠宰场。据说相关肉联厂最近接到出口中国的一个大单。 从照片可以看出,羊的下列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温顺 2、集体观念强 3、组织纪律性强 4、领头羊责任心、领导能力强 好的领头羊,善走群众路线,深得众羊支持和拥护。 有头好的领头羊,每餐都要享受大块朵颐的牧羊犬就免了吧。 上述各条,看官大可不必照单全收,可根据自己情况有选择性学习。 瞧那队列,在领头羊的带领下多整齐!不亚于咱春晚航母列兵表演吧? 这么长的队列,没有人工监守,羊群依然能秩序井然齐步走。要是都桀骜不顺的话,作鸟散状撒野,这么大的旷地,恐怕要出动一个团的人力,才能重新聚拢! 我从热力学研究的角度看,自由散漫意味熵增加,纪律严明意味熵减少。哪怕略具智慧的种群,都可做到自管理,将混乱度-熵维持尽可能小的状态。 任何特质是否优秀都是相对的,如何选择甚至有风险。人类各领地的魁首们,都希望被管理者如同温顺的绵羊。如果不甘愿命运被不透明计算,是否愿意学习羊的全部品质那就是你的自由。 从加拿大海运,到中国超市上货架,估计一个多月。到时候,当你下馆子吃肥羊火锅的时候,筷子夹到的那块肉,说不定你在这张照片中见过呢。我真不忍心为羊群点赞!
718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简讯:千瓦厚实验室发明牛马可穿戴水夹克热功联产系统装置
热度 1 kiwaho 2015-2-2 08:35
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致力于各种免费能源的开采技术,以及生态修复系统的研发。 本着短平快的指导思想,实验室刚成立即盯上了简单易上手的生态农业项目,研发了面向大牲口养殖的新能源技术。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实验、试制等环节,终于申请了开业后的第一项专利。 专利名:牛马可穿戴水夹克热功联产系统设备,美国专利申请号:US14/242,030。 根据实验室测定,一头成年奶牛重约1500斤,其体温等效发热功率平均1000瓦。 该技术是将特制水夹克穿戴在牛马身上,作为分布式水循环采热终端,通过防扭堵的万向水暖接头,连接到后续热泵输入端,或者直连至简易散热毯子。 水夹克为三明治结构,水囊为耐压的橡胶材料制成。在可穿戴上也下了功夫。操作熟练后,1分钟内即可完成穿戴或脱衣的操作。 水夹克终端与热能输出端的连接管线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管线保温层设计确保沿途传输损耗极小化。 夹克中的液体循环由配置在合适节点的小功率电循环泵驱动。电泵的开启或转速可受温控器控制。电泵的驱动能量远小于泵送的热量,合理选型配置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热泵将牛马体温38度的热能泵高到60至90度,之后通过地板散热膜系统送到住宅里面。 针对不愿投资热泵的用户,可以推出不带热泵的入门级廉价产品,即直接将牛马体温热水,接到便携式特制水暖地毯系统循环。只是取暖时,室温稍低,但聊胜于无。 牛马可拴在离住宅10米左右的距离内,或圈在活动面积不大的围栏里,或系在树边或桩上。布局的基本要求是不能让牛马轻易把循环管线扭得阻塞了。 一般农村家庭,3至10头牛,至少3千瓦的制热量,过冬取暖不用愁。其它季节可以为家里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 牲口穿上衣服后,就像人从猿到人的进化一样,保暖性增加(前提是控制好调温器,别让牲口太过劳)。穿上性感花衣服后,牲口异性间吸引力增加,性繁殖活动应该更活跃。没准智商还会提高,更便于与人沟通和管理。 不用担心牛受委屈。冬天牛的体温远高于环境,就算自然裸体的时候它一样不停辐射热量,不但白白浪费了能源,而且牛会受冻。穿上了水夹克,系统达到稳态以后,里面的水温肯定或多或少高于气温,加上夹克外面有保温层、传输管线也有保温套,这些保温措施隔断了无意义的热量损失,牛应该感觉更热了,因而更感激主人。再说冬天主人也没法让牛马干活,吃了睡睡了吃估计牛也不开心。 大型奶牛场,军马场,可当大型工程做,搞成上规模上档次的热功联产系统。例如,1000头奶牛的额定功率1兆瓦。 前一篇博文谈到了IBM工程师Bryan Ramlow的奶牛计算, 特声明千瓦厚的奶牛计算绝无抄袭之嫌 。前者的奶牛计算是透明的,即牛是裸体的,而后者是不透明的,因为牛都穿上了衣服,甚至会开创一个即将诞生的 牛马时装的新产业 呢。 本发明技术含量偏低,但别小瞧低科技,赚钱的往往是低科技! 拟议中的初步商业计划: 1、第一年生产版本1。 V1套件无热泵,包括1件橡胶内胆水夹克,可以搞三种尺码L,XL, XXL. 1件双人床水热毯子,1件单人床水热毯,1件3人沙发水热毯。 外加整套水暖软管,以及50W水循环泵,温控器,可延长到户外10米远。 V1非常适合试探市场,属节俭温饱型,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客户对象定位于小农户,1头牛即可工作。能满足农户基本过冬需求:睡觉不用烧火炕,坐下不冷。 就算娶个媳妇暖被窝,那不过70瓦的女性平均发热量,与牛的1000瓦没法比。无需与牛相拥入眠,就能享受牛的温暖怀抱,而且10米以上的距离,完全隔断了臊臭味。 该方案取暖面积= 双人床3平米 + 单人床2平米 + 沙发垫1平米 = 6平米。1头牛1千瓦,6平米供热有保障。睡觉时可关闭沙发垫的水循环。 2、第二年生产升级版本2。 V2套件无热泵,包括3件橡胶内胆水夹克。 1件双人床水热毯子,1件单人床水热毯,1件3人沙发水热毯,2件各5平米地板用水热毯 。 外加整套水暖软管,以及100W水循环泵,温控器,可延长到户外10米远。 V2属适合一般小康型。客户对象定位于一般农户,3头牛即可工作。能满足农户基本过冬需求:睡觉不用烧大炕,坐下不冷,客厅可有10平米加热空间。 该方案取暖面积= 双人床3平米 + 单人床2平米 + 沙发垫1平米 + 地板10平米 = 16平米。1头牛1千瓦,3头牛3千瓦, 16平米供热可满足基本过冬需求。 2、第三年生产升级版本3。 V3是在V2的基础上首次增加热泵,可支持5头牛以上,过冬取暖条件更好,还可增加全天候热水供应。价格就要更上一层楼啦! 象蒙牛那样的大企业,上马此项目后,厂部冬季取暖不愁,夏天还能发电自用或售电。 本实验室目前在北美推广此项技术,遇到了滑铁卢式惨败。 本来已谈好的示范合作工程,因动物保护协会的强行干预而泡汤。 中国有没有类似组织?估计没有。优先保证13亿人口的温饱才是正经事,之后再谈人权都不迟,遑论动物的福利!同在美洲,南美的阿根廷人发明的牛屁眼后面插甲烷收集袋,都可以大方地推广应用,羡慕ing。。。 本项目其实非常适合中国农村的国情,期待有兴趣的合作方参与推广实施。 好在千瓦厚有 其它发明项目支撑,不太在意此个案的得失。因而合作方式及其灵活,甚至合作方可以免费拿到中国市场的专利产权受让,我会提供美国专利局的优先权证明文件。待合作方在中国推广有效益后,象征性给我分杯羹就行,外加动物健康影响报告一份,以便用事实说服北美有关动物保护机构,进而帮合作方打开北美市场。 改善动物福利的重要意义 乍一看,本发明是对人类的好朋友牛马的“残酷热能剥削”。虽然我也努力向抗议本发明的动物保护激进分子苦口婆心解释,仍无济于事。但我坚信真理的光芒是遮盖不了的。 知道为什么奶牛产业只能在北纬45度以北,或者南至新西兰的寒带地区发展吗?道理就在于牛的发热量确实妨碍其在热带地区繁殖。我的加拿大邻居的奶牛,每年夏天热死的不在少数,尽管牛舍的散热风扇大到直径1.5米以上。本文参考文献给出了英国奶牛的热疾研究,谈到奶牛的热输出相当于1400瓦的电炉子。 本发明在冬天能适度地剥削牛的热能为人类服务,而在夏天,能在有效地防止牛热死的同时为人类发电。这是双赢啊! 意义更深远的是,因为解除了夏天的热威胁,本发明使得奶牛的生存环境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向南突破北纬45度后,人类随处都可以喝到鲜奶啦! 尤其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基础设施没有考虑冬季取暖,冻得哆嗦也得忍。此地域内,由于低温比北方温柔得多,对牛马适度热剥削,人畜皆大欢喜! 前人的类似发明,要求牛舍密封保暖,实质是让牛的体温先加热牛舍内空气,再将空气的热能吸收到大面积的铜制造的冷媒蒸发器,相当于间接抽取牛的体温热能。好处是牛在室内有较大移动自由,坏处是密封保暖的牛舍阻止了新鲜空气的流入,且妨碍牛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的水夹克发明,克服了前人的弊端,不必密封牛舍,确保牛能呼吸到新鲜氧气,惟一可惜的是限制了牛的自由度,但牛习惯后也无大碍。 参考文献: “ High- yielding cows generate more heat than dry cows irrespective of ambient temperatures. A cow yielding 18 litres per day will generate 28% more body heat than a dry cow. A cow yielding 31 litres a day produces 48% more body heat than a dry cow. In broad terms, each cow produces the same heat output as a 1.4kW electric heater. There is evidence that heat stress is most marked when it comes in short bursts with no time for the cow to adapt to the rising temperatures. ” 摘自下文: Managing Heat Stress in Dairy Cows
3356 次阅读|5 个评论
21农业、林木、畜牧、水产PPT模板
zqb625024295 2015-1-27 19:08
年终总结ppt做不好怎么办?项目答辩ppt做不好怎么办?ppt没素材怎么办?做ppt没思路怎么办?请关注我 阿牛的博客 ,里面将会有海量素材免费送给你。不为别的,只为分享分天下!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ictaniu。加PPT核心群244380448。2000G PPT内容,免费赠送,只要你要,我就给,干货多多。不为别的,只为定位定江上,分享分天下。加群表明来自科学网。QQ244380448群只服务科学网。里面有上百套经典PPT答辩模板。 个人微信 个人微信订阅号 【科学网PPT交流群组 】
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经济学 – 地中海与太平洋
benlion 2013-3-21 11:52
文明类型: 创造(原生文化)型 - 信仰追求+体制建构、传播(次生文化)型文明 - 知识传播、技术模仿。 体制拓扑学: 1)中世纪欧洲{宗教/(政教合一)}- 中国{儒释道(墨)/(三分立)-农家(医家)技艺} - 2)意大利/(政教分离){教育(大学)-艺术、工程(医学)}-英(荷)/(政商分离)法德{自然-经济(金融)、社会-法学(三权分立)、心理(生物)-教育(研究型)}- 3){印度- -中国}。 人类历史上跨越洲界的大国: 1)蒙古帝国 - 起因于马镫的发明,草原畜牧;2)大英帝国 - 起于荷兰发明一刀切,海洋渔业,等,可见 - 什么样的饮食和农业模式,非常重要。现代工业革命 - 给传统农业带来规模化(如玉米做饲料、香料加工等)生产模式 - 海洋捕捞和畜牧养殖等,都对机械化和动力化的技术发展需求 - 以及,豪迈、远瞻的胸怀和探险、协作(宗教的精神核心)的精神气质。 参见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65895.html 。 - (总结,2011年-2013年) -
个人分类: 2013|1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到猪场去!
liudongyang 2009-11-5 03:51
今夜通宵做试验,凌晨三点十五分清理完试验台,在 Nine million bicycle 的旋律中,说说进猪场的那些事。 图片来源: http://detail.china.alibaba.com/...159.html 1. 真的愿意到猪场去?自己有想去的欲望,若只是应付公司的培训,那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学遗传育种也好,学兽医的也罢,强烈建议到猪场去。到可以加速成长的地方去,可以夯实基础的地方去。 2. 不是喂猪。不是为了喂猪而喂猪,有一个强烈的职业目标,猪场是你职业的起点。研究生毕业,有了十年的专业训练,需要的就是有一个用武之地。到猪场时间不能短,最少半年,还要有轮岗计划,两年最好,出来就是宝。 3.由技术而管理。上到总书记,下到片区经理,大多是技术出身,技术做的优秀,转作管理。单纯的学管理,不深入一线磨练,也做不好管理。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实践是艺术。 4.学细节。台湾温世仁先生认为,领导就是抓细节,而不是只管宏观规划。猪场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实习中注重了细节,为将来的管理奠定基础。 5.看薪水。一个公司如果给的薪水低,要么是不盈利,要么对员工不重视。考验人一说纯粹是扯淡。单纯的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接受低薪水,这样的公司不值得待下去。 6.处处有江湖。有人地方就有江湖,猪场也是如此。这里人才藏龙卧虎,关系盘根错节。少生是非,多些谦恭,不传闲话,多问善问,适当低俗,打成一片。 7.也许寂寞。猪场封闭,出入困难,不免寂寞。白天人看猪,晚上人看人。天上云彩,地上蚂蚁,皆是可赏之景。 8.回归理论。啥叫科班出身,就是专业素养。干中学,举一反三,知其所以然,形成理论。弯腰能清粪,抬头能讲课。 曾许诺聊聊兄弟草田的职业经历,今天看来,头绪太多,只有留待以后了。
个人分类: 教育八卦|72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