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CI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第一篇sci感悟
热度 2 paoniu 2011-8-22 13:41
我上科学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前前后后学习了很多知识。看到很多大牛一年几篇top文章,我非常羡慕敬佩。我只是科学院毕业的一个小硕士。读书的时候没有发SCI,工作几年了,终于憋出来一篇。我想一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蝼蚁在努力着。我把我的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与人交流,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是进步的垫脚石。 第二,多修改,我的文章最终接受稿前后修改了43次。 第三,写文章是修建的过程,在酝酿的过程中画图,分析内容95%都删减去了,剩下的才是精华。 第四,注重美感,英文和图片都要漂亮。 第五,攀登上高山后看到的高山更多。写完论文后,发觉可以探索的内容有很多,做不完的选题。
17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向国内和国外SCI投稿的几点感触
热度 1 tswczgl 2010-3-20 17:10
   早就想写一写自己的科研经历了,只是一直觉得自己的资质可能不够怕误导了大家。今年6月就要博士毕业,论文刚写完。因为要继续在中科院留所工作,感觉没太大压力。也该把过去几年的科研经历总结一下了,希望对别人也有帮助吧。  过去几年里写了几篇SCI论文,接收或发表的有国内的5篇,包括两个中国科学D,一个科学通报,两个地质学报-英文版,还有一篇国外的JournalofVolcanologyandGeothermalRes。当然也被国外ChemicalGeology拒过稿。  我是做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向,合适投稿的期刊挺多。写第一篇的时候,真的是就想弄一篇国内的以毕业,因为中科院要至少1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第一次审回的判决是改后再审,刚开始吓一跳,因为这就是半死不活的意思。仔细斟酌后发现,两位审稿者的意见有些外行,但是还是要认真对待啊,尽管都是基本问题,还不能说人家提到的问题不重要。回答了一通,旁证博引。老板看了我的Reply之后,说别这么大的手笔,一棒子打死不好。终于写的比较委婉,对方没脾气就直接接受了。我是个认真的人,这时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因为我没有通过审稿过程得到提升,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在应付。后来的几篇也都是在国内投,对审回意见的感触都很相似。其中一篇我写的是关于大洋中脊的岩石圈热结构的论文,还得到相关国外一著名教授的评价。后来,国内审稿人的意见是:该研究对陆地上相关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被国外某某教授修改过的,可以直接发表。这个是我第一篇被直接接受的论文,但我想这洋中脊动力学过程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却得到的评语只有在陆地相关研究方面的意义?看来是送给搞陆地研究的人手里了,其它评语一概没有,心里开始挺兴奋,本来直接接受论文就是件振奋人心的事。这是我第5篇国内SCI论文了,兴奋了一天不到,就有了点沉思:是谁认可了我的论文?  其实,我在接受了第一篇国内SCI论文之后,就想下一篇试试国外的。这个想法得到老板的回答是:我鼓励你投国外,但是你要先有数量再有质量,以后才能在科研路上顺心。时下,我也是因为一篇稿子被chemical Geology 拒稿,就没作多想。   直到最近投在JournalofVolcanologyandGeothermalRes上接受一篇稿子之后,才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科研结果可以被叫做成果。因为,这篇稿子经历了3次revise,每次都切中要害,审稿的是Nature的编委成员,本文与其方向十分相关。第一次的意见使我改了半个篇幅以证明自己观点,然后他还给的意见是 Therearesomeinterestingandperhapsimportantobservationsinthedatapresentedalongwithcreativeinterpretationsthatgivesomeredeemingaspectstothemanuscript;eventually,thisworkshouldbepublished.However,atthepresent,Idontseehowthismanuscriptcanbepublishedgiventheissuesdiscussedbelow.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数据太少了。尽管我不可能再增加数据,坦白说了数据不可能增加,最终老外还是通情达礼的Theauthorshaverevisedthescienceofthispaperinccordancewiththecommentsbythereviewers,andinsomecasesarguedthatchangesrequiredwerenotexactlyasoutlinedinthereviews.Iaminclinedtogenerallyacceptthesescientificresponses,andifthewritingwassatisfactory,Iwouldbewillingtoacceptthepaperforpublication 这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中国总是喊口号说要高改革,建立优秀期刊,提高科研水平。结果现在国内科研水平不高,期刊更差,即便好 稿子都到国外了,甚至以投国际SCI稿子为极大光荣,单位也鼓励,例如,有不少单位在网站的论文快报栏里只提供国际SCI论文。当然,上层掌权人士想法总是好的,但要是不切实际,我所作为,那都无济于事。   有个留过洋的朋友告诉我,老外对参考文献置信度顺序,从低到高一般是: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但有老外参加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有老外参加的,老外写的国内刊出,老外写的国外刊出。听了之后真的不舒服,老外偏见的确可恨,可国人呢?   我也给国内SCI期刊的编辑部提出几点自己的小建议,仅供参考:(1)稿件一定要找方向相关的人审稿;(2)国内没有专家的稿子,请国外专家审;(3)编辑视情况给国内稿子找一个以上老外审稿;   另外,还有一重要方面,如果实行,定有益处:强化和鼓励国内审稿人的责任感,例如,鼓励通过的稿件在刊出时的体现审稿人名字,文章以后被引用的次数也作为审稿人的荣誉加以提倡,当然无形中也限制了审稿人的不负责任的作为(随便通过一篇差的稿子或枪毙一篇优秀的稿子都是得不偿失的)。当然科研人员的能拿出手的审稿数也是个不错的个人荣誉认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34 次阅读|6 个评论
团体枪手打造(SCI)神话杰作
jlpemail 2008-4-12 05:59
N 个脑袋胜过一个脑袋,团体智慧和威力自然远远高于单打独斗的侠客。即使后者武功高强也只好对前者望洋兴叹。 不论是小说剧本还是专业论文,把大量产品归功与一个神话作者是非常有利的举措。据说,大仲马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聘请过一些枪手历史小说,这些印刷品自然以大仲马的名义出版,枪手获取劳务费。也有人说,比较含蓄地,莎士比亚的剧本多数是改编的,不然编导演全才的他何以如此高产?(我国的四大名著,至少 3 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署名只有一两个。我们的编者敢于正视、公开的就是它们是多年流传、不断改进的结果。这不影响一代代读者喜欢水浒、三国、西游,并从其中汲取营养)。 什么产品产销、可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其制造者就倍受推崇。在科学界, SCI 论文排名优先,就有想得开的院校或者科研院所,选定实力雄厚的人员打造神话作者。以每周不低于一篇的速度不断推出 SCI 论文,不断向学科、学校、院所的预期目标推进。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塑造科学英雄的捷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 SCI 神话作者何只三个帮手。这种做法,外界无可厚非,因为是合理的做法。期间,隐含了一些无名英雄,但他们也是有利可图的。这样的多赢效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一个优秀的作者,制造 SCI 论文的篇数毕竟有限。而万千宠爱加于一身,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获取的收益也就截然不同了。 巴尔扎克依靠咖啡的刺激加班写作,消费的咖啡以吨计算,就这样仍然还不清债务,经济的和文字的。当代作家,创作高峰期间,可以轻松地日产万言。但是,人的创造季节不会永远持久的。科学、文学一个道理。那么,为了打造神话作者,从 18 岁到 80 岁的,都可以使用枪手的。未成名的可以使用,已经成名的也可以。未成名的需要出名、已经成名的需要保持暴光率。暴光率需要作品的支撑,作品需要创造力、需要不断出现的 IDEA 和数据的支持。 对于那些每周出产不少于一篇 SCI 论文的神话作者,对于那些每年都出书的神话写手,我不是不相信他们的神话,而是觉得其中有些值得需要研究的名堂。集体智慧,使用一个笔名的做法,早有先例。记得多年前,就有个周洪系列的图书,就是这样运作的,就是多个作者使用一个笔名,攒书,由于质量一般,终于没有系列下去。 论文的风格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明显,批量制造更非易事。所以,对于论文的制作者,我们不必要强求的,顺其自然才合乎道理。 假如一味宣传 SCI 神话作者,称赞论文大跃进,不论其作品是否经得起推敲,只以数量唬人,是不会长久的。真正成为经典的科学或者文学作品不是当时的宣传可以决定的,是日后的时光,是历史抉择的。所以,即使暂时光环耀人、魅力四射,也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 宁缺勿滥,科学、文学作品的制造者,尤其是职业制造者,难以走出定期出产品的无奈。这不全是作者的错。是某种体制的涩果,因为这样的体制决定了其从业者必须不断出产品。而且,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逼迫着他们不得不做些有违初衷的举动。 我觉得,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对于曾经创造过优秀作品的人予以敬佩即可。即使他们后来创造力下降了,甚至消失了也无须太在意、过于贬低。江山代有人才出。沉舟侧畔前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实无须伤感的。这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些曾经以杰作激励过我们的需要肯定,那些即使以只言片语激励过我们的也需要肯定;那些以瞬间、暂时的举动感动我们的人需要肯定;那些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以其闪光照耀过我们视野的人需要肯定。即使他们已经从时代的聚光灯下淡去或者消失(以 1970 年代末为例,这些名字我从来不会忘记,比如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甚至宁铂)。 附带说一句,神话的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他们在成为神化的过程中难免迷失了自我。从这个后果来看,他们是需要同情的,可怜的,比如(从略)。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6184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