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砝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放砝码的顺序是否有讲究?
热度 1 hailanyun0415 2017-10-29 21:16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需要对力敏传感器定标,即确定电压与拉力的函数关系。拉力用小托盘和砝码确定,砝码盒里有 0.5g 、 1.0g 和 2.0g 的砝码,各取一个可以让 小 托盘中砝码的质量从 0.0g 变至 3.5g 。 以前一般是按 0.0→0.5→1.0→1.5→2.0→2.5→3.0→3.5 的顺序测量,表格也是这么画的,但砝码取上取下很麻烦,从开始到结束需要放 7 次砝码,取下 7 次砝码。 0.0→0.5 :放 1 次( 0.5 ),取下 0 次 0.5→1.0 :放 1 次( 1.0 ),取下 1 次( 0.5 ) 1.0→1.5 :放 1 次( 0.5 ),取下 0 次 1.5→2.0 :放 1 次( 2.0 ),取下 2 次( 0.5 、 1.0 ) 2.0→2.5 :放 1 次( 0.5 ),取下 0 次 2.5→3.0 :放 1 次( 1.0 ),取下 1 次( 0.5 ) 3.0→3.5 :放 1 次( 0.5 ),取下 0 次 3.5→0.0 :放 0 次,取下 3 次( 0.5 、 1.0 、 2.0 ) 总共操作了 14 次。假设一次操作(取砝码或放砝码)需要 2 秒钟,不考虑记数据的时间,总共需要 28 秒。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毕竟我们只需要记录 8 个数据,极限情况应该操作 8 次就够了。 新的顺序: 0.0→0.5→1.5→3.5→2.5→2.0→3.0→1.0 表格也得重新画了,从开始到结束需要放 4 次砝码,取下 4 次砝码。不考虑记数据的时间,总共需要 16 秒,节省了 (28-16)/28=43% 的时间。 0.0→0.5 :放 1 次( 0.5 ),取下 0 次 0.5→1.5 :放 1 次( 1.0 ),取下 0 次 1.5→3.5 :放 1 次( 2.0 ),取下 0 次 3.5→2.5 :放 0 次,取下 1 次( 1.0 ) 2.5→2.0 :放 0 次,取下 1 次( 0.5 ) 2.0→3.0 :放 1 次( 1.0 ),取下 0 次 3.0→1.0 :放 0 次,取下 1 次( 2.0 ) 1.0→0.0 :放 0 次,取下 1 次( 1.0 ) 当然,放法不止这一种。假设有 a 、 b 、 c 三个砝码,我们记录数据的顺序可以是: 0→a→a+b→a+b+c→a+c→c→c+b→b a 、 b 、 c 分别用 0.5 、 1.0 、 2.0 替代,那么就会有 6 种放法。 0.0→0.5→1.5→3.5→2.5→2.0→3.0→1.0 0.0→0.5→2.5→3.5→1.5→1.0→3.0→2.0 0.0→1.0→1.5→3.5→3.0→2.0→2.5→0.5 0.0→1.0→3.0→3.5→1.5→0.5→2.5→2.0 0.0→2.0→3.0→3.5→2.5→0.5→1.5→1.0 0.0→2.0→2.5→3.5→3.0→1.0→1.5→0.5 再考虑反过来的情况,总共就会有 12 种放法。 ================================ 10.31补充:感谢尤明庆老师在2楼的证明!补充几张图来帮助理解好了。 若横坐标为托盘上的砝码数量,纵坐标为次数,上图可以换成这四个图,有种不知该如何描述的自相似和对称性。 若 a=1、b=2、c=4、d=8、e=16 ,横坐标为砝码质量,纵坐标为次数,上图可以换成这四个图。 砝码数量超过2个时,放法不止一种。下面这种是最快达到最多砝码的放法,紫色曲线与上方的紫色曲线差别很大。 若 a=1、b=2、c=4、d=8、e=16 , 横坐标为砝码质量,纵坐标为次数,上图可以换成这四个图。
个人分类: 其他|672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克重的砝码
zjzhang 2013-4-29 07:37
一克重的砝码      有天和智缘师父以及戒尘一起去山下办事,路过一家玩具店,戒尘被橱窗里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迈步艰难。      玩具店的老板林施主以前和智缘师父打过交道,见我们路过,便招呼我们进去坐。智缘师父看着戒尘留恋的样子,笑着叹气,带着戒嗔一起进了店里。林施主请我们坐,他从身后的柜子拿出个小茶叶罐子,泡茶给我们。戒尘已经跑到柜台里面去摆弄玩具了。      过了一会儿,戒尘搬了一个天平跑到我们旁边,问林施主,这个也是玩具吗?      林施主说,这个是替镇上学校采购的实验用品。      天平附带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各种质量的砝码,重的几百克,轻的只有一克重。      戒尘把砝码倒在桌子上,大大小小挨个儿往天平上放。林施主笑着看他。      天平在砝码的改变下升升降降,戒尘拿起一个最小的砝码,那个砝码只有一克重。戒尘说,这个砝码太小了,没有什么用途。      智缘师父说,那可不一定。他拿过那个一克重的砝码,然后把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砝码全部拿掉,在两边各放一个一百克的砝码,天平在摇晃中慢慢平衡下来。      智缘师父把那个一克重的小砝码放在天平中的一个托盘上,那个托盘立即沉了下去。      戒尘看着托盘笑着说,原来这个小砝码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      智缘师父又说,那也不一定。他伸手把和小砝码放在一起的一百克砝码取了下来,托盘“咚”的一声再次升了起来。      生活中的我们大多只是平凡的小人物,就像那个最轻的小砝码,千万别以为自己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也许左右全局的人就是你。      但是即便左右了全局,也别以为你真的就那么重要,必不可少了,要时刻记得自己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砝码。      浮浮沉沉都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个人分类: 文学|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R语言:可称1~40磅的4块砝码
itellin 2012-8-26 10:18
法国数学家梅齐亚克在他著名的《数字组合游戏》 (1962) 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位商人有一个重 40 磅 的砝码,一天不小心将砝码摔成了四块。后来商人称得每块的重量都是整磅数,而且发现这四块碎片可以在天平上称 1 至 40 磅之间的任意重量。请问这四块碎片各重多少? a - data.frame(x=seq(1001,3000,2)) a$y - (a$x^2-1)/8 a$z - a$y%%a$x d - expand.grid(rep(list(1:40),4)) d - d d - d d , 1, all),] a - expand.grid(rep(list(-1:1),4)) a -t(as.matrix(a)) d - as.matrix(d) f - as.data.frame(d%*%a) f$w - sapply(1:nrow(f),function(i) sum(1:40 %in% f )) g - f d Var1 Var2 Var3 Var4 1 3 9 27
4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挑战智力极限:谁能一次性成功?
famingkuang 2009-11-5 20:41
网上原题(传言是微软面试题): 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天平一只,如何只用这些物品三次将140克的盐分成50、90克各一份? 发明狂将其改良为 挑战智力极限 题如下: 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天平一只,谁能只用这些物品一次性把140克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试试 ip:210.77.27.* 删除 回复 将两个砝码放在天平一边,另一边加盐,平衡时得9克。 取下砝码( 并在原来放砝码的称盘上 )加盐,平衡时( 天平两边各有盐 )又得( 此两字删掉 )9克 重复5次,两边各有45克,合在一起就是90克。 ] 博主回复:哈哈哈,厉害!就这样破了???就这样破了!!恭喜恭喜! 按这个思路,还可以多种称法。 说明:本挑战智力极限题已被4楼IP地址为210.77.27.*的试试先生给破了,在此特别恭喜他!!并谢谢他的参与!!欢迎以后常来。呵呵。 本题的数学模型其实是求不定方程: (1) 7X+2Y=50 或者 (2) 7X+2Y=45 的整数解。所以答案还不止一种。4楼的ip:210.77.27.*试试先生就是方程(2)中的一组解:X=Y=5,时的情形。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找一找别的解法。
个人分类: 挑战智力极限|1146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