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工栽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北回归线地区农耕文明起源探索(10)
lulingkxw 2018-5-27 07:58
广 西 最新研究称广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 2012年11月21日 18:09 来源:广西新闻网  韩斌(前排中间)和他的科研团队。资料图片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 刘月 刘洋   水稻和小麦是全人类的主粮,水稻的驯化、栽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关于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在哪里,数百年来一直没有定论。近日,中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方法,获得了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成果,解开了水稻驯化之谜:广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而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对此则进一步明确表示,广西隆安就是骆越古稻作文化的中心。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2012年10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课题组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及日本国立遗传所等单位合作,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指出,广西很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被誉为破译水稻“基因天书”第一人的韩斌,是该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   韩斌率课题组在构建“栽培稻单倍体型图谱”的基础上,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对它们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和序列变异鉴定,与先前的栽培稻基因组数据一起,构建出一张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发现了水稻的驯化起源。   韩斌发现,水稻驯化是从中国南方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开始,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形成了粳稻。对驯化位点的鉴定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据此,课题组绘制出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表明广西很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   与此同时,韩斌课题组还发现水稻的两大分支——粳稻和籼稻并非同时驯化出现。通过群体遗传学分析推断,栽培水稻的扩散路径大致如下: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珠江流域,利用当地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粳稻,随后往北逐渐扩散。而往南扩散中的一支,进入了东南亚,在当地与野生稻种杂交,而后产生了籼稻。   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表明,广西是人类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八千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最早开始了人工栽培水稻,把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韩斌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会对水稻驯化遗传位点进行更精准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拓展育种资源。原生态的野生稻一定要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做好工作,还要注意发掘考古方面的研究。广西是了不起的地方,对世界农业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愿意和广西各有关部门合作,再对广西的资源做一次系统的基因组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主席、广西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马庆生接受记者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解开栽培水稻的起源之谜意义重大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韩斌,1985年考入广西农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承国内知名分子遗传学专家马庆生。留学归国后,一直从事水稻基因的研究工作。   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政协原主席 广西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马庆生。   马庆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斌他们因为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他们运用了分子比对的技术,也就是DNA测序的技术,运用了他们多年来在水稻基因组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收集了实物百份的,包括栽培稻,野生稻的品种资源的各种材料,进行分子比对的工作,最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准确无误地把水稻能够最早驯化的区域定位在广西珠江流域,所谓的广西珠江流域,韩斌在电话里表示,也就是南宁周边的一些地方。   马庆生认为,这个结果对广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个结论为广西水稻育种的地位的提高提供了非常好的证据。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最早驯化水稻的地方是在广西,那广西广泛分布的野生稻的资源将会对今后的水稻育种提供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都知道栽培稻的产量很高,品质很好,但是它有的时候抗疫性可能不如野生稻,它需要从野生稻里转移一些好的抗疫的性状。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在水稻育种上面,可能首先就要选到广西的野生稻,所以这样对野生稻的保护、野生稻的利用,广西可能今后还要提供更大的支持,毕竟讲通俗一点,现存的这些广西野生稻就是水稻的老祖宗。   马庆生说,我们想象力丰富一点,有没有可能是壮族的先人在广西这块土地上,广西的左右江也好,两江流域一带也好,驯化了野生稻变原始的栽培稻。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壮族对人类的文明,人类的进化,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八千多年以前,广西(珠江流域)这一地区,栽培水稻又是从哪里起源的?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认为,广西右江流域的隆安,就是古骆越人栽培水稻的起源地。 隆安野生稻扬花图片。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 供图 南宁周边出土的石铲。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野生稻分布图。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 供图    广西是古骆越人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长期从事古稻作文化研究的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从文物历史遗迹、文化宗教、野生稻发布等角度分析论证,都证明了人类稻作文明起源于广西。   谢寿球说,稻作文明,世界上公认稻作文明的标志性的文物是大石铲。大石铲最大的功能就是在烂泥地里挖沟排水种水稻,大石铲是骆越先民用来翻土、挖沟、起畦的生产工具。所以大石铲的文物的集中地和最早的发源地,也就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现在中国发现大石铲的范围密集在广西南部、广东西部、海南岛北部、越南的北部乃至云南、文山这么一个小范围内,分布有有大石铲,但是大石铲最密集的地方是在广西南宁周边的隆安。   谢寿球认为,这些文物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是大石铲的制造使用的中心,也就是稻作文明的中心。   从野生稻的基因研究分析,也可以证明广西野生稻是世界栽培水稻的直系祖先。   根据专家们多年的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全国各地分布的野生稻,研究表明,广西是中国乃至世界普通野生稻,也就是栽培水稻的直系祖先。广西地区发现的野生稻面积是最大的,品种最多,基因多样性最大,是基因多样性的中心。   “这表明了,世界上的栽培稻与广西的古老野生稻基因亲缘性最近。韩斌教授已经通过基因的分析研究方法证实了这一点。”谢寿球说。   此外,广西当地许多宗教祭祀、民间传说以及神话故事,也极具古代稻作文明的特征和代表性,也从另外一方面来印证了这一论断。
个人分类: 中华文明起源|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镰刀菌——羊肚菌的重要病害之一
Macrofungi 2018-5-8 11:53
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囊果均富含各种糖类、蛋白、脂类等营养物质,营养十分丰富。可以说,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环境的其他微生物而言,都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食材”,也极容易招致其他生物的“青睐”。 同时,由于羊肚菌特殊的栽培模式,整个生产过程中除了在菌种生产环节外均暴露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威胁下,这就导致羊肚菌在整个大田生产环节容易招致各种昆虫、动物、细菌、真菌,也可能包括病毒在内的其他生物的侵袭,给生产带来危害。近年来,在羊肚菌的栽培生产中,羊肚菌的病虫害问题已经开始凸显,菇民朋友在遭遇病虫害爆发时往往束手无策,损失严重。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羊肚菌栽培生产中重要的病害,镰刀菌。镰刀菌的主要发生环节在出菇阶段,此时丰收在握,而一旦爆发,菇子的商品性状和经济价值大打折扣,且有大面积爆发蔓延特征,危害将相当严重。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镰刀菌的一些种会分泌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食用时需加以注意,避免食用感染了杂菌的菇子,也勿使染病的菇子再流通到市场。 (一)症状 为菌种和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菌种生产环节,常发生于原种、栽培种生产中,发病部位常在麦粒附近或袋子微孔(破损)处,菌丝白色、浓密;栽培环节,镰刀菌是羊肚菌子囊果的病原菌,常发生在高温高湿天气,主要以菌柄致病为主,病情严重时可蔓延至菌盖部分。感染部位初期呈金色、浅棕色圆斑,随后形成白色绒毛状菌斑,后期侵染部位收缩,变成空洞状,可引起子囊果畸形。 (二)病原物 镰刀菌属( Fusarium )又称镰孢霉属。在分类学上,镰刀菌属无性时期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菌丝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柱形,有 1~2 个隔膜;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柱形,有较多的横隔。镰刀菌的有性时期分别属于肉座菌科 (Hypocreaceae) 的赤霉属 (Gillerella) 、丛赤壳属 (Nectria) 、丽赤壳属 (Calonectria) 和小赤壳属 (Micronectriella) 等。除 Gillerella zea 极为常见和易培养外,大部分种类在培养基上较少形成子囊壳,而且有些种类至今未发现有性时期,因此在镰刀菌鉴定上主要根据无性时期的形态特征。 \0 \0 镰刀菌的分生孢子主要有几种类型: 1 )小型分生孢子:形态多样,多为单细胞,少数为 1-3 分隔;形状有卵形、椭圆形、肾形,少数为瓜子形,梨形,纺锤形,哑铃形,披针形等(图 9.2.1 右图《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 2 )大型分生孢子:散生于气生菌丝上或生于分生孢子座上、粘孢团及粘滑层中。形状多样:有镰刀形(图 9.2.1 中图《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桔瓣形、长筒形、纺锤形等; 3 )厚垣孢子:形成于菌丝及分生孢子中,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壁光滑或有突起,绝大多数无色,少数褐色,肉桂色,多生于菌丝的顶端或中间。这都是用于准确鉴定镰刀菌的典型形态特征。 (三)发生规律 栽培生产中,环境温度> 25 ℃,容易造成镰刀菌等杂菌的侵袭,特别是侵袭外源营养袋。 镰刀菌也是羊肚菌子囊果的内生真菌和致病菌。发病初期,感染部位以菌柄为主,也会侵染菌盖组织,侵染部位出现白色菌丝物, 25 ℃以上的高温高湿天气,可在 3 ~ 5 d 长满整个子囊果,并具有大面积扩散爆发的潜能,最终导致发病部位萎焉、子囊果畸形,严重影响羊肚菌品质。感染了镰刀菌的子囊果不能再继续食用,因镰刀菌可产生镰刀菌毒素,食用后可导致患病或不适,一些食用了羊肚菌后产生的呕吐、过敏症状可能与这种杂菌的感染有关。 (四)防控方法 镰刀菌是一种极其顽固的杂菌,传播速度快,菌丝生长迅速。如果在菌种生产环节遭遇镰刀菌危害,情况将十分严重,也难以防控。因此要坚持 “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 的策略进行防控。 1 )及时清扫菌种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如发现污染源,应立即清扫干净,并掩埋或焚烧,避免废胡乱丢弃弃物; 2 )定期及时检查菌种发菌情况,筛查可能的污染菌种; 3 )拌料均匀,特别是麦粒浸泡彻底、木屑谷壳不易吸水的材料确保水分合适,确保酸碱度合适; 4 )栽培生产环节,土地要提前翻耕、暴晒,并施撒生石灰,起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5 )使用过的外援营养袋也不能随意丢弃,可晾晒或沤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 6 )土地轮作或换地。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文摘自专著《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本书由三位羊肚菌一线从业人员(刘伟 张亚 何培新)历时两年编著,是生产一线的最佳帮手,自 2017 年 3 月 16 日上市以来,累计有 1200 余名羊肚菌从业者购买本书,受到业界的一直好评。 订购本书请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电话/微信同号:18071090012 本文同步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羊肚菌爱好者 \0 \0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4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七) ——本文“有料”
Macrofungi 2017-11-20 12:42
书接前文 刘作喜等在 1996年发表了一篇羊肚菌栽培的文章,文中 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条件和栽培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并“创造性”的提及到“下底料”的羊肚菌驯化栽培处理方案。下面就本文关于羊肚菌的驯化栽培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 作者指出 母种培养基 可以选择以下中间的一种: 1)黄豆芽 500 g( 煮汁 ) ,葡萄糖 20 g ,琼脂 20 g , KH 2 PO 4 1 g , MgSO 4 ·7H 2 O 1 g ,水 1000 mL ; 2)或蛋白胨 1 g ,葡萄糖 20 g ,琼脂 20 g ,酵母膏 1 g , KH 2 PO 4 1 g, MgSO4 1 g , VB 1 1 g , VB 12 1 g ,水 1000 mL , pH 自然; 3)或葡萄糖 30 g ,硝酸钠 15 g ,硫酸镁 0.5 g ,磷酸二氢钾 1 g ,硫酸亚铁 0. 01 g ,琼脂 20 g ,蒸馏水 1000 mL ; 母种培养选择在18 ~ 22℃ 条件下避光培养 , 2 ~ 3 d 菌丝开始萌发, 7 d 左右长满斜面培养; 作者在文中同时指出每支母种可接 10 ~ 15 支,母种只能扩一次,不能多接多扩,更不能传代,否则会影响子实体;如不及时使用需放入冰箱 0 ~ 3℃ 下保存,但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年。 原种配方方面,作者提供了四种配方,分别是: 1 )杂木屑 75% ,米糠或麦麸 20% ,葡萄糖 1% ,石膏粉 1% ,过磷酸钙 1% ,土壤 2% ; 2 )稻草粉 70% ,麦麸 25% ,石膏 1.5% ,过磷酸钙 1.5% ,土壤 2% ; 3 )棉籽壳 90% ,木屑 8% ,土壤 2% ; 4 )玉米芯 50% ,木屑 30% ,米糠 15%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土壤 3% ; 拌料至含水量 65% ,装瓶,灭菌冷却后接种使用。 栽培种配方中作者提供了五种: 1)杂木屑 75% ,米糠或麦麸 20% ,白糖 1%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土壤 20% ; 2)棉籽壳 75% ,麦麸 2% ,石膏 2% ,土 3% ; 3)稻草粉 70% ,麦麸 25% ,过磷酸钙 2% ,土壤 3% ; 4)玉米粉 80% ,米糠 15% ,石膏 2% ,过磷酸钙 1% ,土壤 2% ; 5)农作物秸秆 ( 豆秸秆、玉米秸秆 ) 粉 75% ,米糠 10% ,麦麸 10% ,糖 1% ,土壤 2% 。在栽培时间选择上,作者指出,气温在 22℃ 以下 15℃ 以上即可栽培。 (图片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仅供展示) 栽培方法 : 作者所用为 畦床下底料层播 的栽培方法: 首先将田地的土挖深 30 cm ,宽 80 cm ,长度不限的畦,底部和周围洒上石灰进行灭菌和杀虫,防止以后病虫感染;底料使用与栽培种相同或近似配方下增加 1% 石灰的培养料,拌料均匀,含水量保持在 65% ,生料先铺一层 5 ~ 7 cm 厚,之后撒上菌种,第二层再铺如上培养料 8 ~ 10 cm ,再撒上菌种,最后铺上第三层培养料 5 ~ 7 cm ,上层覆盖 3 ~ 5 cm 厚的发生过羊肚菌生境的细土,最上面再盖上 2 cm 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太阳暴晒,防止以后病虫感染,到翌年温度回升至 12 ~ 18℃ ,羊肚菌子实体开始形成和出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85% ~ 95% ,直至成熟。 说本文有料,有几个方面,首先,作者 首次简单提及到菌种的传代问题和菌种的低温保藏时间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观点,和我们当前的菌种老化的研究是一致的。 其次,这是羊肚菌驯化栽培历史中,有关于下底料人工栽培的最早报道,也是较为详实的。辅助以当前的遮阳棚、菌种技术和栽培模式原理性内容,适当地改进,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外源营养袋技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发展,但外源营养袋技术在人力成本、转化率、增产效果方面并非羊肚菌技术发展的终极。去外源营养袋是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已有一些团队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 最后补充一句:羊肚菌栽培技术发展到今天,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或发明,是一大批忠于羊肚菌的神秘而奋斗的爱好者们(详情参看往期回顾栏目)。当今成功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下的从业者也并非比前人更聪明,也许我们仅仅是幸运的在前人基础上多跨越了一小步而已。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5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五) ——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Macrofungi 2017-10-1 20:28
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的朱斗锡先生也较早的对羊肚菌的驯化栽培做过一定量的尝试 (朱斗锡1993,2001,2007,2009,2012) 。 作者最早在 1993 年的《中国食用菌》上发布了成功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的信息,但此次并未公示任何技术资料(下图所示)。 1994 年,朱斗锡申请了我国的第一个羊肚菌人工栽培专利,专利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专利号: CN 1095885A 。其中所述的羊肚菌栽培的主要内容为:使用 90% ~ 95% 植物有机质和 5% ~ 10% 土,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做培养基,在栽培容器或栽培场地铺 5 ~ 7 cm 厚度的上述培养基,之后播种,再依次覆盖细土 4 ~ 7 cm 、作物秸秆或植物叶、塑料薄膜,保持水分 50% ~ 60% ,保持空气湿度 70% ~ 95 % ,直至收获。 专利最终指出,按照本方法,可实现每平方 250 g 干菇。目前来看,很明显专利所述的方法很难支撑每平方 250 g 干菇的产量(可能是作者笔误)。当然,当前的栽培技术也没有人宣称可以实现如此高的产量。 图 朱斗锡先生最早的关于羊肚菌人工驯化尝试的技术资料。 随后,朱斗锡于 2001 年、 2007 年、 2009 年、 2012 年相继申请了四个羊肚菌栽培相关的专利。 其中 2001 年的专利(专利号: CN 1315129A )中指出:前一个专利( 1994 )中有机质成分过高、营养过剩、成本高、覆盖的秸秆或植物叶子易致病菌污染等问题,不适于大面积商业运作,因此对栽培方案进行调整:培养基质 5% ~ 20% 的植物有机质混合 80% ~ 95% 的泥土,播种培养基总量的 10% 的菌种,整平、压实后覆盖 2 ~ 3 cm 细土,控温控湿培养, 2 ~ 3 个月可出菇采收,菌丝培养期间基质含水量 60% ~ 80% ,空气湿度 80% ~ 90% , CO 2 浓度不超过 3% 。相比前一个专利中 90% ~ 95% 的植物有机质成分,本专利使用 5% ~ 20% 的植物有机质。 这是两个专利的最大不同。 栽培生产环节,依次经历菌种培育、播种、覆土、羊肚菌、控温控湿直至出菇,本专利未再提及产量情况(朱斗锡 2001 )。 2009 年,朱斗锡又指出, 2001 年申请的栽培方法中投资高,工序复杂,产量不稳定,无法实现大田商业化栽培,因此重新加以改进,再次申请了新的羊肚菌栽培专利《野生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专利号: CN 101438667A ) 。 这是一个羊肚菌大田栽培的技术专利,使用羊肚菌的人工纯化菌种,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搭建人工荫棚控制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条件;培养基质为 50% ~ 60% 植物有机物、 15% ~ 20% 辅助营养物和 20% ~ 30% 泥土,含水量 60% ~ 65% ,高温灭菌,接种,养菌完成后进行大田播种,通过技术管理:温度 10~20℃ ,水分 60% ~ 65% ,空气湿度 75% ~ 95% ,光照 150 ~ 500 lx , 10 周左右,可以采收收获。 2012 年,朱斗锡再次申请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专利是其所先后申请的专利中最为详细的(专利名:《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新方法》,专利号: CN 102823429A )。 专利指出: 其中菌种来源为野生羊肚菌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 母种培养基 PDA :栎木屑 200 g 煮汁、葡萄糖 20 g 、琼脂 20 g 、磷酸二氢钾 0.5 g 、硫酸镁 0.5 g ,水 1000 mL , pH 7.0 ; 原种:小麦 50%~ 60% ,麦麸 10% ~ 15% ,细土 20% ~ 25% ,石膏 1% ~ 2% 、过磷酸钙 1% ~ 2% ,含水量 60% ~ 65% ; 栽培种:植物有机物 70%~ 80% ,麦麸或米糠 10% ~ 15% ,石膏 1% ,石灰 1% ,含水量 60% ~ 65% , 17×33 cm 塑料袋, 5 ~ 20℃ , 20 ~ 30 d 发满; 使用六针遮阳网,折光率 80%~ 90% 。 平棚或拱棚;稻田或坡地,要求对土壤进行高温灭菌、消毒,每平方米用菌种 500 g ,箱宽 1.2 ~ 1.5 m ,播种后,箱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田地搭建遮阳棚,使用 70% ~ 90% 折光率的遮阳网进行避光操作; 田间管理要求:温度控制在 22℃ 以下,最适 12 ~ 18℃ ,空气湿度 85% ~ 95% ,光照 300 ~ 500 lx , CO 2 控制在 0.3% 以下,直至出菇。 虽然朱斗锡先生在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领域进行过长时间栽培尝试和应用推广工作,但从其所公开发表的资料来看,其开发的栽培技术仍旧属于纯仿生栽培范畴,原因如下: 1 )所用的菌种一直是以野生采集的标本分离获得,未进行菌种的鉴定工作,因此难以保证批次或年次间的菌种一致性,我们也无法得知作者是否对所获得的菌种进行过出菇实验、小试、中试等标准的食用菌菌种选育流程。 2 )作者所用的栽培方法中,除了菌种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有机质和辅助营养物质外,未进行其他人为的营养物质的补充,如当前所用到的“ 外源营养袋技术 ”或底料技术等。 3 )生产管理环节,虽然作者 2012 年的专利中侧重论述了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但补水、控湿、光照刺激等催菇技术论述偏弱,原理性解释不甚明细。 作者连续的几个专利栽培技术也并未明显的超越前期的驯化栽培报道(参看本系列前期博文)。 因此,我们这里仍旧定义,朱斗锡先生的栽培技术属于仿生驯化栽培范畴。 参考文献: 1. 朱斗锡 . 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 . 中国食用菌 . 1993 ,( 4 ): 46-46 2. 朱斗锡 . 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发明专利 . 1994 , CN 1095885A 3. 朱斗锡 . 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发明专利 . 2001 , CN 1315129A 4. 何荣华, 朱斗锡 . 羊肚菌室内栽培方法 . 发明专利 . 2007 , CN 101053302A 5. 朱斗锡,何荣华 . 野生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 . 发明专利 . 2009 , CN 101438667A 6. 朱斗锡,何荣华 .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新方法 . 发明专利 . 2012 , CN 102823429A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6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四) ——短小精悍的栽培研究
热度 1 Macrofungi 2017-7-23 16:29
紧接前文 姚秋生 1991年,研究报道了尖顶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报道中指出,用尖顶羊肚菌组织分离物获得纯菌种,用添加了羊肚菌基部土壤 50 g 的 PDA 培养基作为母种培养基,用 38% 的棉籽壳、 39% 青冈栎木屑、 20% 麦麸、 1% 石膏和 1% 砂糖作为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 生产场地选择在 485m 海拔高度的梨园,土壤以菜园土,土壤 pH 调节至 7.0 ~ 7.5 ,播种前进行杀虫处理,田地整理成箱面,箱宽 80 ~ 85 cm ,长 6 m ,高 20 cm ,箱面中间做一条 10 ~ 13 cm 深的沟槽,槽内放置 8 ~ 10 cm 厚度的经化学处理的含氮量丰富的植物遗体,压紧后在箱面进行菌种的撒播后覆土 3 cm ( 1991 年 3 月 10 日),之后直接覆盖薄膜, 15d 后将薄膜用竹片架起,播种后 20 d 观察发现,菌丝已充分蔓延,伸长至有机物上, 5 月 15 日,发现箱面中央有多朵高度约 2.5 ~ 3.0 cm 的尖顶羊肚菌; 5 月 28 日,羊肚菌生长至 9 ~ 16 cm 高的成熟子实体。 这是我国文献记录中,尖顶羊肚菌驯化栽培的一篇较为详实的也是短小精悍一次报道,全文约千余字。这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下底料和使用薄膜进行羊肚菌驯化栽培的报道。 作者指出: “ 羊肚菌菌丝生长异常的快,达到每日 3 ~ 4 cm ,当菌丝蔓延伸长至培养基的五分之四时,菌丝之上半部出现白色斑点,且逐渐扩大,之后变为红色。呈块状 ……” ,从这些特征描述可以判定,作者所获得的菌种是确定的羊肚菌菌种,而 3 ~ 4 cm 的长速可能与作者使用了地膜,使菌丝的生长环境温暖湿润有关。 文中所描述的白色斑点,随后变红应为羊肚菌的菌核结构。 作者在栽培实验中有意识地在箱面中间增加一条 8 ~ 10 cm 厚的含氮量丰富的植物遗体,虽然在文中并未对此过程进行过多解释,但这应该是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中,进行有目的地补充营养的最早记载。 同时,有意识是使用薄膜,进行保温养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操作。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0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三) ——我国最早的栽培报道
Macrofungi 2017-7-8 21:58
紧接前文。 前面我们梳理了顾云龙(1983年)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虽然这是我国最早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报道,但作者并未成功得到羊肚菌子囊果(子实体)。从文中一些信息判断,也无法对作者所分离到的菌种纯度进行判别。 同年,在 1983 年第三期的《中国食用菌》上,丁文奇发表了《羊肚菌菌种分离与人工栽培》的实验情况,这篇文章中,作者明确指出:“经过几年多批次试探性的人工栽培试验,终于于 1983 年 4 月 2 日 ~13 日第一次栽培出正常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 。 下面我们详细梳理一下丁文奇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 丁文奇( 1983 )对野生羊肚菌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贵州省以尖顶羊肚菌( M.conica )为主,常发生在每年的 4~5 月份的向阳、背风、潮湿的山地上,尤其喜欢在火烧坡地、白杨、马桑、刺梨、柏树以及蔷薇科、壳斗科等多种阔叶林地生长,产菇场地上一般杂草稀疏或无,种类不定,单子叶、双子叶、鲜类等,看不出有特定的植物种类,但一般不生于茂林或丛草中;纯针叶林下未曾发现,作者也发现过不少羊肚菌常生于似乎与什么植物都不相关的地方:如 1978 年,在六枝县城内一岩洞口外一片植物根系也无法植入的寸草不生的腐植岩石灰土上生长着三朵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同年春天,在作者所在的贵州农学院图书馆门前的一片向阳草坪上也长了不少羊肚菌;以及在前茬栽种水稻而冬季干裂的谷田里也发现有羊肚菌的发生,等等。这些事件让作者对早期有关羊肚菌 “ 共生 ” 生态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指出,羊肚菌应该是一种腐生型真菌,因此可以按腐生型模式进行人工栽培研究。 随后,作者进行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研究。作者指出,由于野生环境下羊肚菌子实体上附着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用组织分离法难以获得纯菌种,而羊肚菌的子囊孢子具有较强的弹射能力,较易用孢子分离法进行羊肚菌菌种的分离;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可以用一些腐殖土加有机营养作为培养料,也可以用腐烂的梨或苹果等拌土或小麦粒做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培养;经过几年多批次试探性的人工栽培试验,终于于 1983 年 4 月 2 日 ~13 日第一次栽培出正常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丁文奇 1983 )。 这是我国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羊肚菌成功驯化报道(并非某些人所张冠李戴宣称的自己是“中国羊肚菌第一人”),迄今已有35年时间。 不过可惜的是,作者在文中并未对这次的羊肚菌栽培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实数遗憾。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 (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电话 / 微信: 18071090012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二)——最早的驯化研究报告
热度 1 Macrofungi 2017-4-1 20:16
国内关于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的最早记录是 1983 年(顾云龙 1983 )。 在 1883 年《中国食用菌》杂志的第二期上,顾云龙发表了其对黑脉羊肚菌的引种驯化研究。 顾龙云( 1983 )对甘南、临潭、洮河林区的野生羊肚菌调研发现,黑脉羊肚菌( M.angusticeps )子实体在云、冷杉林山谷伐木滑道下生长得最多,其中有的菌丝休在枯枝落叶层下腐殖质中的腐木上生长发育,当温、湿度适宜时便形成子实体。 作者随后对其进行了孢子分离和栽培实验,其中孢子分离方法为悬挂孢子弹射法(图 1~2 所示)。具体做法是:将羊肚菌子实休切弃带泥的菌柄基部,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后置无菌箱内的无菌烧杯中。接下来的操作均以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首先用 75% 的酒精棉球对羊肚菌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用铁丝弯钩挂住菌柄基部,将子实体倒挂在三角瓶中,使羊肚菌菌盖的最低端距瓶底培养基表面 2 ~ 3 cm ,塞上棉塞,置于 16 ~ 18 ℃ ,并用 40 W 日光灯照射, 24 h 左右,即可见到像一阵烟雾似的子囊孢子散落在培养基上(注:即便看不到弹射的孢子也没关系)。随后,在无菌条件下丢弃子实体,将三角瓶置于 20 ℃ 恒温培养,待孢子萌发形成菌落后进行纯化、转管操作,并镜检获得的羊肚菌纯菌种。 图 1 悬挂法进行孢子弹射分离(顾龙云 1983 ) 顾龙云( 1983 )所进行的孢子萌发和转管所用的培养基分两种,其中 1 号培养基为:腐殖质土浸出液 300 mL (菇木周围的土 200 g 加水 500 mL 煮沸过滤)、菇木浸出掖液 100 mL (菇木 50 g 、加水 300 mL 煮沸过滤)、子实体浸出液 100 mL (子实体 25 g 、加水 300 mL 煮沸过滤)、葡萄糖 5 g 、磷酸二氢钾 0.5 g 、硫酸镁 0.5 g 、尿素 0.5 g 、石膏粉 1 g 、琼脂 10 g ,加水至 500 mL ; 2 号培养基以 1 号培养基中不添加子实体浸出液,其他成分相同;培养基 pH 7.2 ~ 7.5 之间,灭菌后备用。作者指出, 20 ℃ 培育, 1 号培养基菌丝生长较快,菌丝整体整齐、浓密、粗壮, 7 ~ 10 d 可长满斜面, 2 号培养基生长较慢,菌丝参差不齐、稀疏、细弱, 10 ~ 14 d 长满斜面。 顾云龙所进行的栽培实验以栎木屑 75% 、麸皮 15% 、腐殖质土 5% 、过磷酸钙 0.4% 、葡萄糖 1% 、硫酸铵 0.5% 、磷酸二氢钾 0.05% 、硫酸镁 0.05% 、尿素 1% 、石膏粉 1% 为主,并以添加或不添加 1% 的羊肚菌子实体碎粉作为可选项进行装瓶、灭菌,接种、养菌完成后,进行催菇处理(保持空气湿度 80% ~ 85% ,散射光照射)。最终发现,在添加有 1% 子实体碎粉的培养基上, 16 ~ 20 ℃ 条件下, 35 d 可长满全瓶, 55 d 出现珊瑚型绿豆大的子实体原基,继续培养至 65 d ,原基不再进一步分化,在未添加羊肚菌子实体碎粉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慢, 45 d 仅生长到全瓶的 1 / 2 , 继续培养至 65 d ,未形成原基。 虽然作者(顾龙云 1983 )指出, 55 d 的培育获得珊瑚型绿豆大的羊肚菌子实体原基,但最终未能获得成熟的羊肚菌子实体。从全文来看,虽然作者也对获得菌丝物进行镜检,指出菌丝有分隔,无锁状联合,但作者并未记录菌丝的颜色变化、菌核等羊肚菌的其他典型特征,加之 20 ℃ 的试管种和瓶栽培养时间均明显长于正常的羊肚菌生长速度(注: PDA 或 CYM 培养基, 20 ~ 23 ℃ 培育, 180×18 mm 试管,平均 4 ~ 6 d 即可长满, 6 ~ 9 d 可形成菌核; 750 mL 原种瓶, 20 ~ 23 ℃ 培育, 20 ~ 25 d 即可完全长满);且从培养基组成来看,作者使用的培养基营养均比较丰富,这不是菌丝生长缓慢的原因所在,因此,这里我们无法对作者获得的羊肚菌菌种纯度进行判别。作者进行的瓶栽实验思路和常规的食用菌如金针菇、杏鲍菇等瓶栽相似,属于早期的仿生栽培理念。虽然作者指出获得珊瑚状原基,但缺乏对其获得的原基的详细描述,也无法判定,其是否为真正的羊肚菌原基。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或 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下单。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089 次阅读|5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前世今生(连载)
Macrofungi 2017-3-24 00:15
前 言 我国的羊肚菌产业发展至今,无数勤劳质朴的科研工作者、菇民朋友和羊肚菌爱好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他们大多默默无闻的奋斗在生产一线,较少在社会上发出应有的声音,使得业界对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这里我们将主要梳理我国及国际上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技术,从羊肚菌的驯化、演变过程,可以一睹羊肚菌产业道路的艰辛,明晰行业之乱象,避免张冠李戴;同时,了解羊肚菌栽培技术的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当今人工栽培技术的关键所在,也可以帮助栽培活动的顺利推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背 景 简 介 羊肚菌以其浓郁的香味、清爽脆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显著的保健价值而被世人所喜爱,在西方更被奉为高档食材出现在贵族性餐宴之上。因此,羊肚菌的驯化栽培一直是全球蘑菇爱好者热衷追寻的工作。据记载,法国是最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驯化的国家,时至今日,羊肚菌的驯化栽培已有 130 余年的历史(谭方河, 2016 )。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不论是室外栽培还是室内栽培,在 20 世纪末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一个不曾被攻克的技术难题。全球特别是我国的一大批羊肚菌从业者,以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羊肚菌人工栽培道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其中美国的狂热羊肚菌爱好者 Ower ( 1982 、 1986 )对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研究最为透彻全面(该部分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我国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技术,在有据可查的资料文献中,可以追溯到 1983 年(顾云龙, 1983 ;丁文奇, 1983 ),至今也有三十余年历史。 我国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整体上以栽培理论明晰、人为参与度、菌种技术和环境控制程度不同可分为:“纯仿生栽培”、“林下仿生栽培”、“室内仿生栽培”、“菌根化栽培技术”、“利用菌材的仿生栽培”和今日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简略可分为仿生栽培和人工栽培两个阶段。 一、羊肚菌的纯仿生栽培 在对羊肚菌野生发生环境的调研总结的基础上,从野生环境下采集到野生的羊肚菌标本,无论是经历组织分离、单孢分离还是多孢分离技术,再经菌种纯化后,按照常规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案获得可用于大生产的菌种(栽培种);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如野外曾经发生过羊肚菌地方、林地、坡地、大田或室内用合适的容器进行播种,依靠或者模拟自然环境让菌丝发育,之后在适当的时候依靠自然气候的变化或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水分、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诱发刺激出菇。 这是最早、最原始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思路。 在对羊肚菌生活史、生理条件不明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模拟自然环境,实现驯化栽培。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也是漫长、残酷的,先后经历有百余年的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无法实现羊肚菌的稳定性出菇问题,成功的偶发性较大,重复性较差,人为参与度也是最低的。 纯仿生栽培中依据生产环境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大田仿生栽培和林下仿生栽培。这一阶段的粗浅的室内栽培基本也属于仿生栽培的范畴。 仿生栽培的过程是残酷的,属于最原始、风险最高的生产阶段。该阶段的生产规模通常也比较小,谈不上栽培生产的盈利。 (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 电话 / 微信同号: 18071090012 ) 或 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微店”下单。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9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预告《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
Macrofungi 2017-2-2 19:18
由三位羊肚菌从业人员(作者:刘伟 张亚 何培新)耗资 2 年之久编撰的《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正由出版社校订印刷,即将面世,按耐不住朋友们对本书的期待和编者们的小激动,现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书内容,以飨读者! 首先: 羊肚菌是一类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世界性名贵食用菌,在我国明代的《本草纲目》就有关于羊肚菌的详细记载,在近代的西方科学界也有大量关于羊肚菌的记载和研究。羊肚菌也是世界性分布的物种,除南北极之外的五大洲均有生长,特别是在北半球的北温带产量最大。 羊肚菌因其浓郁而又不腻的风味、清爽脆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价值而被世人所喜爱,在西方更被奉为高档食材,常出现在贵族性宴席之上。 因此,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也一直被全球的蘑菇爱好者追逐和探求。羊肚菌最早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到 1883 年。同时,羊肚菌又是非常神秘和复杂的,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由美国的狂热 “ 羊肚菌爱好者 ” Ronald D. Ower 先生成功实现了其室内栽培。然而,由于对羊肚菌遗传、生理等基础研究的薄弱, Ower 的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推广并不理想。这种基础研究薄弱也使得包括全球其他国家在内的羊肚菌栽培学进展举步维艰。 我国的羊肚菌栽培研究先后经历了 30 多年时间。早期的栽培研究基本上沿袭仿生栽培思维,模拟羊肚菌的自然生境进行出菇实验,较少有稳定的产出,更少有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四川绵阳的朱斗锡先生公开报道实现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随后陆续发表了多个相关专利,也尝试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化推广,然而其生产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实际投入产出比较高,较少有人能靠该技术体系实现栽培种植盈利。自二十一世纪初,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谭方河先生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获得了稳定性较好的可栽培羊肚菌品种,并探索性、偶发性地发现了基于 “ 外源营养袋 ” 的外源性营养补充技术,逐步探索出了一套 “ 新颖 ” 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也就是当前大家所熟知的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因此,自 2012 年起,开始有一批羊肚菌从业者可以通过该栽培模式,真正靠羊肚菌的栽培种植盈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定义我国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是从 2012 年开始的原因所在。 羊肚菌的名贵和较高的商业价值借助于当前的媒体宣传在全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羊肚菌种植热潮,也有一大批创业者和投资者携资本涌入到该产业之中。然而,羊肚菌仍旧是十分神秘的 “ 精灵 ” ,诸多的遗传和生理不稳定因素使得羊肚菌的从业者战战兢兢,稍有闪失,即损失严重。生产者往往发现,在对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去追本溯源一探究竟时,却往往会一无所获。羊肚菌的太多领域仍是一片空白。这种基础理论的欠缺极大地限制了羊肚菌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使得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像一头刚出生却没有母亲照料的牛犊一样跌跌撞撞。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生理、生态、遗传、发育、进化和分类等的基础性学科,是野生生物种质驯化利用的基础。羊肚菌的生物学研究伴随着对羊肚菌的认知和记载开始,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羊肚菌基础知识包括营养价值、代谢需求、基础分类、形态描述和生理生态等领域。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西欧和美国的一大批科学家在羊肚菌的生态、生理和遗传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德国科学家 F. Buscot ( 1987 、 1989 、 1990 、 1992 、 1994 )对羊肚菌生态的研究,以色列科学家 R. Amir ( 1993 、 1995 )对羊肚菌的生理学研究,美国科学家 A. Hervey ( 1978 )对羊肚菌单孢及异核体研究, E. L. Schmidt ( 1983 )对羊肚菌单孢萌发的研究, T. J. Volk ( 1989 、 1990 )关于羊肚菌生活史的研究以及 R. D. Ower ( 1980 、 1982 、 1986 、 1988 、 1989 )对羊肚菌栽培技术的研究等。这是羊肚菌生物学研究硕果累累的二十年。然而,此后的羊肚菌研究陷入了低谷,只能在羊肚菌分类学方面踽踽独行。 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羊肚菌的完整生活史循环是羊肚菌生物学难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可喜的是,在我国菇民朋友们的辛勤探索下,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一愿景。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发展必定能推动羊肚菌的生物学进程,羊肚菌栽培技术的进步同样需要生物学研究的全面支撑。生物学的发展应当紧扣栽培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当前急需解决的生物学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 )羊肚菌的极性问题,以及相关的羊肚菌遗传育种理论; 2 )羊肚菌的营养代谢理论,可确保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栽培提供必要的营养供给方案,是获得高产的理论支撑; 3 )羊肚菌生活史的准确绘制,包含人工栽培过程中的每一个生物学环节,如菌霜、菌核等,科学地指导人工栽培活动。 本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本书的作者们和羊肚菌产业一样,同样年轻,但蓬勃有为。我们不只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更是一个资深的羊肚菌爱好者联盟。本书从羊肚菌的生物学知识入手,梳理了上百年来的羊肚菌生物学研究进展。第一章的羊肚菌食药用价值分析,为大家享用羊肚菌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第二章主要探讨羊肚菌的分类学知识,无论你是一个羊肚菌研究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从本章领略到羊肚菌的婀娜多姿,也可以系统地辨别出不同的羊肚菌品种,更能对一个野生的羊肚菌标本是否具有栽培价值做出初步判定。第三章属于羊肚菌的基础遗传知识部分,也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梳理了百余年来关于羊肚菌的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并增加了我们近十余年来对羊肚菌遗传学研究的全新成果,其中涉及的羊肚菌的无性孢子、菌核理论、发育形态学和生活史方面的内容均是首次公开内容。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将有助于重新认识羊肚菌栽培过程,建议读者可以不时翻阅本章内容。我们相信,每一次的翻阅,你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和领悟。第四章是羊肚菌的生理和生态知识,涉及到羊肚菌的代谢理论和与周围生境的互作。从本书的第五章开始,转入羊肚菌的栽培技术板块。首先在第五章你可以了解到羊肚菌栽培的基本知识,包括羊肚菌栽培的特殊性、菌种厂的布局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简介。第六章是羊肚菌的菌种技术,从基础的菌种分离开始,逐渐过渡到驯化选育,最后是遗传育种,系统地讲述现行的羊肚菌菌种选育过程以及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行的选育技术手段;该章节是羊肚菌栽培环节的重点章节,涉及到的菌种选育和育种理论是借鉴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常规食用菌成熟经验进行论述,具有确定的可执行性和实际意义。第七章着重讲述羊肚菌的栽培技术,首先梳理了我国的羊肚菌栽培历史和演化过程,再从菌种生产开始讲述大田栽培技术。由于当前全国有近 1/10 面积属于林下栽培,羊肚菌林下栽培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因此我们独辟一个小节讲述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本章的最后单独分析了促进羊肚菌产业快速发展的外源营养袋技术和覆膜技术。第八章详细讨论了羊肚菌的工厂化栽培思路。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因此本章节主要从 Ower 和 Mills 的室内栽培思路,以及以色列科学家 Massphy 的室内研究入手进行阐述,深入理解前人的思想体系,借助于当前我国的室外大田栽培技术,对发展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具有借鉴价值。第九章主要讲述羊肚菌的病虫害知识。羊肚菌的特殊栽培模式使病害的发生尤为明显,生产者应做好提前预防和防控为主的病虫害防控策略。第十章为羊肚菌的产品与加工内容。虽然羊肚菌在国内仍是一个小众的新型食用菌,而在国际上却是一个成熟的商品。因此本章节主要借鉴欧洲的羊肚菌产品进行论述,对促进我国的羊肚菌产品保鲜与加工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在本书的最后,附注了当前可参考的羊肚菌分级标准,可为产品销售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果您是一个羊肚菌爱好者,如果您对羊肚菌的栽培充满了热情,如果您被羊肚菌的神秘魂牵梦绕,如果您想在羊肚菌的产业发展浪潮中占有确定的制高点,我们相信,本书应该非常适合您。当然,本书也适用于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用您们最领先的科研理念和技术,结合羊肚菌的驯化栽培过程,必定能拨云见日,为羊肚菌生物学研究更上一个台阶。本书也同样适用于勤勤恳恳奋斗在一线的菇民朋友们,栽培学相关章节的内容,可以帮助您熟悉这种新型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独特的栽培技术;同时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深入了解羊肚菌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进行生产和管理。虽然本书按顺序编撰,有一些专业性词汇穿插其中,但您可以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检阅。在一些必要的地方,我们设定了相互引证和索引,很方便查阅和回看检索,并不会影响您的理解;同时,本书近 300 副的原创性精美彩图也会帮您理解羊肚菌这个神秘的“菇娘”。信息网络增进了我们之间的链接,如果有什么疑惑,还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本书的编撰历史有两年之久。今天能面世摆在您的案头,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本书提供帮助的一大批 “ 羊肚菌爱好者 ” 们,是您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我们的宽容与支持,鼓励着我们将本书付梓出版。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我国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奠基性人物,原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谭方河研究员,以及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大学 Momei Chen 教授、法国布列塔尼 CHAMPIBREIZH 黄曼女士、华中农业大学罗信昌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赵永昌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贺新生教授等为本书的创作提供的无私帮助和支持。 同时还要感谢在本书的修订和印刷中做出支持和赞助的个人和团队,包括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羊肚菌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南山菇业有限公司、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易菇网等。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将本书编撰得更为完善和完美,但能力所及,仍旧会有一些不足和瑕疵。请您在翻阅的时候,用一双批判性的慧眼,给我们反馈您的见解和指正。我们真诚地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揭开羊肚菌神秘的面纱,创造羊肚菌产业更大的辉煌。 本书将由《易菇网》易菇商城和本公众号及各大网站同步发售,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 O( ∩ _ ∩ )O 谢谢 ~~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梯棱羊肚菌4号新品种的东北地区大田栽培捷报
Macrofungi 2016-12-22 13:45
2016 年 12 月 21 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东北地区的羊肚菌种植捷报传来。 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羊肚菌技术专家张敏研究员发来其在辽宁丹东市进行的羊肚菌种植实验情况, 2016 年 12 月 21 日,大批的羊肚菌原基已经崭露头角,长势喜人(下图所示)。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有多年的羊肚菌研究经验, 2016 年 7 月,张敏研究员受单位委派,参加由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易菇网联合承办的《 2016 年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进行交流学习。 2016 年度丹东基地的梯棱羊肚菌 4 号原基发生情况(张敏供图 2016 年 21 月 21 日晚拍摄) 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寒冷干燥,与长江流域一带的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不同。如何在这种恶劣气候条件下以不增加设施成本、种植成本的前提下创造羊肚菌的良好生长条件进而实现盈利,是北方地区发展羊肚菌的关键所在;同时,如何和南方地区的顺季栽培羊肚菌( 2~5 月)交错上市,实现东北地区在二月之前或五月之后羊肚菌鲜品的差别化市场供给,产生新的供货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是东北地区,包括南北方其他地区发展羊肚菌产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种差别化的发展思维实现羊肚菌产业的健康推进即为《研修班》的主旨思想,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亚技术总监是“羊肚菌差别化发展思维”倡导者。 丹东地区羊肚菌种植过程(张敏供图) 梯棱羊肚菌 4 号系四川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的驯化选育品种,自 2013 年、 2014 年在彭水、绵阳进行小规模的试种驯化后, 2015 年开始在成都、简阳、彭水、汉中、绵阳、河南、湖北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性栽培实验,总计示范栽培面积达 1000 余亩,多年来,该品种整体表现优异,菌柄短小,抗寒抗病良好,菌盖肉质厚实,出菇密度大,成品率高。该品种在 2016 年秋季首次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实验,本次丹东地区的出菇优异品种正是梯棱羊肚菌 4 号。具张敏介绍,梯棱羊肚菌 4 号品种本基地的表现优异,出菇均匀,密度大,试验区域该品种的所有田地均发生大量原基。 梯棱羊肚菌 4 号 2016 年 3 月驻马店宿鸭湖基地的出菇情况(刘伟供图) 本次丹东地区的羊肚菌成功栽培,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和菇民朋友的细心照料有关,前期的菌种制作、水分保持、补料操作和养菌管理环节,均操作到位。接下来的管理中应注意保温措施,适度通风或减少通风,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原基的快速分化和发育长大,以应对接下来的寒潮来袭。 本基地的羊肚菌有望在新年期间上市,羊肚菌的常规大田种植范围再次向北延伸。 2016 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现场 2016 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现场 2016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全体合影(后排右三,张敏研究员) 本文在微信公众号:yangdujunaihaozhe 和《 易菇网 》平台同时发布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梯棱羊肚菌4号新品种的东北地区大田栽培捷报
Macrofungi 2016-12-22 13:42
2016 年 12 月 21 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东北地区的羊肚菌种植捷报传来。 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羊肚菌技术专家张敏研究员发来其在辽宁丹东市进行的羊肚菌种植实验情况, 2016 年 12 月 21 日,大批的羊肚菌原基已经崭露头角,长势喜人(下图所示)。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有多年的羊肚菌研究经验, 2016 年 7 月,张敏研究员受单位委派,参加由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易菇网联合承办的《 2016 年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进行交流学习。 2016 年度丹东基地的梯棱羊肚菌 4 号原基发生情况(张敏供图 2016 年 21 月 21 日晚拍摄) 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寒冷干燥,与长江流域一带的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不同。如何在这种恶劣气候条件下以不增加设施成本、种植成本的前提下创造羊肚菌的良好生长条件进而实现盈利,是北方地区发展羊肚菌的关键所在;同时,如何和南方地区的顺季栽培羊肚菌( 2~5 月)交错上市,实现东北地区在二月之前或五月之后羊肚菌鲜品的差别化市场供给,产生新的供货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是东北地区,包括南北方其他地区发展羊肚菌产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种差别化的发展思维实现羊肚菌产业的健康推进即为《研修班》的主旨思想,四川省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亚技术总监是“羊肚菌差别化发展思维”倡导者。 丹东地区羊肚菌种植过程(张敏供图) 梯棱羊肚菌 4 号系四川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的驯化选育品种,自 2013 年、 2014 年在彭水、绵阳进行小规模的试种驯化后, 2015 年开始在成都、简阳、彭水、汉中、绵阳、河南、湖北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性栽培实验,总计示范栽培面积达 1000 余亩,多年来,该品种整体表现优异,菌柄短小,抗寒抗病良好,菌盖肉质厚实,出菇密度大,成品率高。该品种在 2016 年秋季首次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实验,本次丹东地区的出菇优异品种正是梯棱羊肚菌 4 号。具张敏介绍,梯棱羊肚菌 4 号品种本基地的表现优异,出菇均匀,密度大,试验区域该品种的所有田地均发生大量原基。 梯棱羊肚菌 4 号 2016 年 3 月驻马店宿鸭湖基地的出菇情况(刘伟供图) 本次丹东地区的羊肚菌成功栽培,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和菇民朋友的细心照料有关,前期的菌种制作、水分保持、补料操作和养菌管理环节,均操作到位。接下来的管理中应注意保温措施,适度通风或减少通风,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原基的快速分化和发育长大,以应对接下来的寒潮来袭。 本基地的羊肚菌有望在新年期间上市,羊肚菌的常规大田种植范围再次向北延伸。 2016 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现场 2016 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现场 2016年7月7~14 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全体合影(后排右三,张敏研究员) 本文在微信公众号:yangdujunaihaozhe 和《 易菇网 》平台同时发布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之父——RonaldDean Ower先生
热度 1 Macrofungi 2016-10-23 13:10
羊肚菌之父—— RonaldDean Ower先生 1939-1986 R o nald D ea n Ower 出生于 1939 年 5 月 15 ,在 1986 年 3 月 23 在一场杀人抢劫案中不幸身故。 Ower 是旧金山真菌学会的永久会员,在出售掉自己的广告绘画事业后,于 1977 年秋成为 Harry Thiers 教授(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研究生。 Ower 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梦想在可控条件下实现羊肚菌的人工种植,因此,这也成了 Ower 研究生的主要课题方向。实际上, Ower 在研究生阶段的课题进展的并不顺利,这可以从 1980 年他的毕业论文 “Cultural studies of morels” 中可以看得出来。 可喜的是,在申请过学位之后, Ower 仍旧被允许在他所在的大学继续进行羊肚菌的栽培研究, 1980 年 12 月 14 , Ower 首次看到了发育中的羊肚菌子囊果,随后,这些小羊肚菌逐渐发育成熟,并于 1981 年 1 月 11 日收获,收获的羊肚菌标本保藏于旧金山大学种质保藏中心( San Francisco StateUniversity Herbarium ),在重复过这个栽培过程之后, Ower 将这个栽培过程以简报的形式发表在 1982 年美国的真菌学会主办的 Mycologia 杂志上( No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el Ascocarp: Morchella esculenta ,Mycologia 74: 142-143. 1982. )。 接下来, Owe r 开始致 力于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放大实验,目的是形成可行的商业化栽培方案。 Ower 随后进入 Neogen Corporation 公司工作, Neogen Corporation 是一家 1982 年由密西根州立大学(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在兰辛( La ns in g )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 1986 年 6 月 17 日, Ower 以 Neogen Corporation 公司为单位申请了题为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的联邦专利(专利号: 4594804 ),非常不幸的是,在专利获批公示之前三个月的时候, Ower 不幸身故。这个专利也是目前大家所公认的最完善的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专利。 实际上,当我们现在回过头再来回顾全球的羊肚菌产业发展时,不难发现, Ower的身故是羊肚菌产业的极大的损失,如果ower还健在的,羊肚菌相比早已进入大众餐桌了。 Ower为对羊肚菌的热爱可以说达到了狂热的地步,在不惑之年仍旧转行倾尽所有进行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可喜的是终有所成,实现了原始的梦想,用谭方河先生对我国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体系以及对Ower工作的了解的话来说,我们当前的种植技术还没有超越Ower当 年所做的工作,最多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了修修补补而已,因此称 R o nald D ea n Ower 先生为羊肚菌之父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注:本文同步发布在微信公众号:羊肚菌爱好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个人分类: 羊肚菌|6573 次阅读|4 个评论
羊肚菌人工栽培中的菌种问题
热度 3 Macrofungi 2016-8-30 21:29
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发展到现在,菌种技术在促进我国羊肚菌产业健康发展层面扮演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早期的可栽培菌种的获得,就不会有今天我国现在的羊肚菌人工栽培产业。时至 2016 年羊肚菌栽培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羊肚菌的菌种技术。 羊肚菌的菌种和传统食用菌类似,大体分为三级,母种(试管种)、原种(瓶装种)和栽培种。 市场流通领域中,母种的流通量最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有人还在为如何买到理想的母种而四处奔波的话,请你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菌种制作或生产人员,经过一系列菌种选育驯化过程,经历过小试、中试和示范性栽培,而每一个过程都要花费一年时间和大量精力的话,你的试管种多少钱可以出售?很明显,你不会有合理的答案。因此亦可以考虑,在网络上或某种渠道,你花几十元或几百元或更高采购的母种的安全性可想而知了,你可以实验性质的种一点,但作为大生产,谨慎。 原种,原种除了是母种的扩大培养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原种的培养基组成已经近似接近生产环节中羊肚菌的营养需求,可以说是母种到栽培种到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过度步骤,因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原种的生产考虑到安全性、便捷性等层面,多使用瓶子进行,因此也称之为瓶装种。原种在市场流通中占一定比例,从 100~200 元一瓶不等,也有较低者。 栽培种,羊肚菌的栽培种从严格意义上讲和传统食用菌有所不同,毕竟栽培模式和传统食用菌大相径庭,但从操作过程、所扮演角色而言,还是菌种范畴,因此仍旧称之为栽培种。羊肚菌的栽培种,大约 2012 年之前,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基本上参照美国 Ower 所述的菌核培养原理进行,属于层级菌种范畴,如下图所示,菌种瓶内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放入有机质层和土层,在土层上面接种,菌丝朝下生长,最后在土层中形成大量的菌核,可以只用土层的菌核作为种子播种,也可以将土层和有机质层的菌丝混合打散后当做菌种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培育出大量的菌核,当然也能降低污染,但操作过程明显费事费力。在 2012 年前后,张亚先生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革新,大胆的进行混合菌种制作工艺的改进(注:虽然混合菌种在常规食用菌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对羊肚菌这个新的物种而言,每一个技术的革新或变更,参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入,这里值得我们每一个今天可以享用这些技术的从业者的尊重),奠定了今天的混合菌种使用基础,为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当前行业基本上已经淘汰层级菌种的使用。 栽培种是市场上流通最为多的,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有人可以将栽培种卖到六七千甚至更高,但常规价格在 3000~4000 之间,加上外源营养袋,优质的栽培种亩价格在 4000~5000 之间当属合理。 说到栽培种的时候,有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栽培种的使用量问题,有人说 400 斤,有人说 500 斤,有人直接按照多少袋进行,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就是菌种使用量和成本问题,菌种使用的多,成本自然就高,而菌种使用实际可栽培模式相匹配,在当前这种确定的栽培模式下,你能保证你的菌种下地后萌发率提高、活力强,菌种使用量自然可以降低,如这几年,张亚团队改进的地膜技术,就可以保证少用菌种仍旧可以达到很好的产量的目的,这自然就降低了菌种整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因此,以后再讨论菌种使用量问题的时候,请注意匹配相应的栽培模式和菌种活力,综合考虑,有条件情况下,当然可以多使用菌种的。 最后说一个菌种适应性问题,目前的羊肚菌种植主要在四川、重庆一带,云南、湖北、河南、陕西也有种植,真实情况是,即便这些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气候类型,在铺垫菌种和栽培模式的时候务必要考虑菌种的适应性问题,千万回避 一个模式走全国,一支试管走天下 的滑稽局面。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0228 次阅读|9 个评论
羊肚菌生长的第一阶段:原基阶段
热度 6 Macrofungi 2016-2-21 21:35
恰逢正在出菇的环节,我们今天来谈谈如何认识羊肚菌的第一个阶段。如何真正了解羊肚菌,在自己的田间找到羊肚菌。 羊肚菌从播种到今天大约已有两个月时间,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营养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随着温度的回升,在合适的环境下,开始出菇生长。 羊肚菌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即原基阶段。我们定义:最初的针尖状扭结期到羊肚菌菌柄和菌盖表型分离完成为原基阶段。 虽然原基阶段都已经能用肉眼观察得到,但如果你有放大镜等装备,用上会更好, 你完全可以这样 也可以这样 完全不用顾忌体面不体面的, O( ∩ _ ∩ )O~ 下面进入正题,看不清楚的自行带上眼镜或带上放大镜查看 原基的发育整体可分为 四个阶段 , 阶段 1 : 针尖期, 这个阶段也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得到,但也是最难观察的,有装备更好,在光滑的泥块上更容易发现,是菌丝扭结开始形成原基的第一阶段,大小和针尖差不多,故我们称之为针尖期,用高科技手段,在扫描电镜极限放大观察时可以看到在泥块的表面,纤细的菌丝扭捏成结点,这中“结”是平坦的圆盘状菌丝团,如下图所示: 是不是看不清楚,来一张极限放大图片, O(∩_∩)O~ 第二阶段,球形原基阶段, 24 小时之内,盘状结开始膨大成球形结构,在结的中部开始出现最初的原基形态,即球形原基阶段。这时候是比较容易用肉眼观察得到的,在水分充足或刚下过雨的时候,看到的是水浸状的,感觉是一个球形肉色水珠,下面图上可以看到不下 40 个球形原基,大家找一找 再附上一张极限放大的球形原基图片,其实这里,原基已经开始有增大变长的趋势了: 第三阶段:原基伸长阶段,原基开始增长发育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原基有前一阶段的球形拉伸成长锥形,嫩嫩的,肉白色,幼嫩。基部开始连接着土壤培养基的部分增大,以支撑菌柄继续发育的需要,这一阶段已经非常容易找到。看图说话: 再来一张极限放大图片 第四阶段:原基分化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菌盖和菌柄的形态特征开始分化显现,开始真正开始有羊肚菌的样子。这个时候,菌柄的下部开始变圆变大,变圆变大的柄使子囊果有一个宽大的基部牢牢地结合在培养基上支撑菌盖的发育。偶尔可见到膨大的菌柄基部有自然的开裂状沟壑,这也表明,菌柄开始形成中空状态。前子囊也开始在原基顶端出现 好了,到此原基基本形成,该阶段是栽培过程中极其关键的阶段,是令人兴奋也是令人伤心难过的阶段,兴奋的是,一年的辛苦,终于可以看到希望,心碎的是,这么多原基,一旦遭受不测,将很容易夭折。时间关系,我们后期继续跟进相关的栽培经验。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或身边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相互分享,相互学习。 请记住我们是《羊肚菌爱好者》O(∩_∩)O~ 如果你有羊肚菌的知识和见解,欢迎与我们分享交流。严谨私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伟 2016.2.19
个人分类: 羊肚菌|2059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羊肚菌的纯人工栽培试验成功
热度 23 Macrofungi 2015-2-27 12:01
正月初六的早晨,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接到基地打来的电话: “刘博士,地里那种浅黄色的,像碗一样,木耳一样的是不是咱的蘑菇?” “不是,那是粪碗,多不多?”我还以为是说羊肚菌出了呢,瞎欢喜一场,顺便给杨叔解释这是杂菌。 “不多。” “不多的话不用管它,看到了也可以随手摘了,丢掉即可,这玩意也不好吃。” “哦,没看到你说的羊肚菌啊……” “你再找找,按说这时候也差不多该出菇了……,就是那种像豆芽一样,嫩嫩的,再找找……”忙乎了大半年,朋友基地都在陆续出菇,我这边还没见动静,能不急吗? 挂了电话,继续与周公相会。 铃声再次响起,又是谁呀。眯着眼一看,还是杨叔: “刘博士,出来了……”电话里传来杨叔兴奋高昂的声音 “是吗,啥样子?那块地?多不多?” “最南边这两沟,不少,不小了啊。” “啥样子,你给我说说……”不放心杨叔看到的是否是羊肚菌,毕竟他也没见过真正的鲜货。 “下面白色,上面黑色,二指高了,还有一些小的,和你给我看的照片差不多。” “是吗, O( ∩ _ ∩ )O 哈哈 ~ ,好,我明天看能不能过去。你再仔细在其他地里找找。” 放下电话,睡意全无,立马安排第二日下基地查看。 话说这羊肚菌折腾了大半年,朋友基地处理好的很早已经出菇,目前湖北这边气温也在回升,按说早该有动静才对,初二刚过就给杨叔打电话,询问基地的长势情况,未得到好消息。 得知羊肚菌出菇以后,内心还是很激动滴,终于在咱独自的指导下实现了羊肚菌的纯人工栽培,也不枉亲朋好友的关心。 羊肚菌人工栽培一直是全球蘑菇爱好者追寻的工作,前后有上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领先国际发表有两篇重要的专利文章讲述羊肚菌成功栽培事情,随后却未有明显的商业成果(具体原因我们以后再说)。其他各国未有明确的成功报道。我国的羊肚菌栽培在近年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四川一带的大田栽培技术,陆续有亩产两三百斤(鲜菇,下同)的大面积报道。近年来,大面积(一亩以上)亩产超过五百斤的也时有发生,我国的羊肚菌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我们系统(一帮子为羊肚菌疯狂的年轻人)内部估计, 2012 年全国种植面积在 3000 亩左右, 2014 年已经突破 6000 亩,羊肚菌的种植也开始由四川、成都一带向周边蔓延,湖北、山西、陕西、河南、云南、湖南、江苏、山东、广州、新疆等地都开始有大大小小的种植户参与羊肚菌的种植。羊肚菌的种植已经从逐渐开始由靠天吃饭转为靠管理赚钱阶段。 目前大面积成功栽培的还属于黑色羊肚菌系列中的“梯纹羊肚菌 Morchella importuna ”,菌种技术是羊肚菌整个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种子囊菌类食用菌,羊肚菌和虫草具有相似的地方,特别是菌种退化问题,并非随意获得一个菌种就可以下地生产,这在羊肚菌生产中是大忌,后果会很严重的。从近几年的跟踪生产情况看,朋友基地的梯纹羊肚菌 1 号菌种在整个大生产中具有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避免广告嫌疑,不细说, O( ∩ _ ∩ )O 哈哈 ~ )。 羊肚菌的整个生产周期不长, 靠天的话,环境温度降到 20 °一下开始下种,长江以北一带,这时候通常在十月中旬到中下旬;菌丝下地后,一周即可封面,长满土层及土层表面,开始转入第二个阶段:分生孢子层——也是菇农朋友们说的“菌霜”;下种两周到三周左右,开始进行补料处理,也称之为“二次营养袋”;这时候环境温度大约在 10 度左右,持续半月,菌丝将吃料钻进营养袋内部,吸收营养,向土层菌丝传递“能量”。环境温度持续下降,下雪,下雨,都问题不大。当营养袋营养被吸收差不多或环境条件开始变化,催菇处理前,进行撤袋处理;待温度回升,通常已到第二年的初春,将陆续有菇子发生;整个生产环节在温度升高到25°时基本结束,长江一带大约就4月中旬。 整个生产周期月6个月。 整个生产环节大致如上所述,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根据当地气候环境会有适当调整。羊肚菌生产和常规食用菌(香菇、木耳、平菇、双孢蘑菇等)差异很大,建议新入行的朋友们不要照搬传统食用菌种植模式及原理随意更改,当你能成功种植、确保每次都能丰收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做技术调整。毕竟这个行业还属于技术型行业,对技术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劳动的尊重。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1431 次阅读|45 个评论
羊肚菌栽培——下种(室内栽培)
热度 2 Macrofungi 2013-10-20 20:04
羊肚菌栽培——下种(2013年10月18日) 浅盆约40cm宽,60cm长,20cm深,层厚度15cm,下种量500ml菌种分二到三盆,覆土厚度1~3cm,室外气温最高25摄氏度,最低14摄氏度。 两天后, 菌丝已经长出土层表面 可以看到粗壮的菌丝长出土层表面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2498 次阅读|5 个评论
藏东南地区波棱瓜人工栽培技术
热度 2 kerer009 2009-11-6 13:54
藏东南地区波棱瓜人工栽培技术 波棱瓜又名塞季美朵、塞美塞古(HerpetospermumpedunculosumBaill.),为葫芦科波棱瓜属一年生攀援状藤本植物 ,在西藏主要分布于藏东南地区海拔2600~3000m的山坡林缘及村寨等附近。果味苦,晒干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柔肝,治黄疸性传染性肝炎,消化不良等症。波棱瓜作为藏药中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近年来市场对波棱瓜子需求逐渐加大,但受西藏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限制,波棱瓜在西藏人工栽培较少,为此笔者根据以往数年的田间生产经验,特总结藏东南地区的波棱瓜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藏药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 1选地、整地 根据波棱瓜的生物学习性,选择2600~3000m的生境进行人工栽培比较适宜。波棱瓜喜肥喜光,不耐渍水,应选择地势高岗、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的向阳地块作为种植地。 由于野生波棱瓜生境土壤肥力较高,而藏东南地区土壤肥力状况一般较差,因此,种植地块还要增施有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左右,施肥后平整土地。 2播种 以林芝河谷地区为例,一般春季播种时间为5月中下旬,采用穴播方式,施用底肥后,每穴播中3~5粒种子,覆土3~4cm厚,株行距控制在0.50m×0.70m左右,密度过大容易导致波棱瓜雌株率降低,影响产量。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藏东南地区夏季雨水较多,加之温度适宜,杂草生长速度快,对波棱瓜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波棱瓜没有搭架甩蔓并能有效遮光抑制杂草前,应根据波棱瓜长势,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一般在杂草5cm左右高度时就要及时人工或喷药清除。 3.2追肥 藏东南地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栽培管理过程中应结合中耕除草,在初果期和结果中期进行追肥2次,一般混施尿素200kg/hm2、过磷酸钙150~225kg/hm2。 3.3水分管理波棱瓜苗期需水不多,只要地表2~3cm处有湿土即可正常生长,进入结果期后,需水量较大。相对于黄瓜、南瓜等瓜类作物,波棱瓜生长势较差,不耐旱涝,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挖沟放垄排水,以防田间积水,另一方面,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坚持小水勤灌,随灌随渗的原则,浇水后应及时喷洒药剂,避免“根腐病”的发生。 3.4 间苗 植株进入2片真叶期后应及时间苗,间苗一般留强不留弱,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间苗一般只拔去雄株,但切不可将雄株全部拔去,一般留1/5左右的雄株即可,但藏东南地区的波棱瓜雄雌株比例远远高出这个数值,因此间苗一般只间雄株即可。 3.5 搭架 多用竹竿搭架,木杆也可,竹竿的长度在1.5~2.0m左右即可,杆子直立苗株附近,插杆深度15~20cm,每行竹竿每隔半米高度拉横绳一道,将每行的竹竿都连接起来,便于波棱瓜布蔓,立竿后应及时引苗杆架。 4 病害防治  波棱瓜不耐渍水,而且藏东南地区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湿度较大,藏东南地区人工种植的波棱瓜主要是根腐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虫害危害很小。 对于波棱瓜根腐病,可用“地菌灵”或“敌克松”等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如植株发病,可用“根腐宁”或“地菌灵”喷雾或灌根防治;而对于细菌性角斑病,可采用“乙膦铝”或氢氧化铜等药剂防治,氢氧化铜等药剂在结果期应慎用,避免伤果。 5 果实采收和贮藏 藏东南地区波棱瓜的采收时间始于9月中下旬。波棱瓜果实的成熟过程较为特别,即使植株下部的果实已经成熟,上部的茎蔓还在继续开花挂果,波棱瓜果实采收期较长。如不及时采收,波棱瓜种子就会从果壳中脱落,因此在波棱瓜果实外皮颜色发黄、果实尖端发褐时就应即时采收。 采收的果实应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风干,在果壳完全开裂后,翻动或抖动果壳,收集种子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但应避免阳光曝晒。收获的种子经过清选后要达到色泽黑亮、籽面平整、无翘板、无麻裂的外观要求,以保证商品质量。种子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留种的种子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芽率降低。 参考文献: 李隆云,德吉拉姆,卫莹芳,等.藏药波棱瓜子的文献查考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893-895 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3
个人分类: 农业技术|479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