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苏东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dongzg101 2011-11-6 12:33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2011-04-10 01:01:10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二)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宽容他人。
1113 次阅读|1 个评论
“预备役知青”的备份、下载、崩盘、根目录重建——兼解“粪青”
热度 1 hillside 2011-7-26 22:55
  作为60后,我忘不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在我中学时代,原本一颗红心‘被奔向’广阔天地的组织安排在全国范围内被紧急叫停。”   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大姐已留守城市,我等非独子女一直在排队(我称之为“预备役知青”)等候接受再教育,猛然间听到散队,轻松之余觉得有些茫然。先行下乡的哥哥在广阔天地似乎没有大有作为,常常声称有饮食之忧,大姐不得不中途(不远不近)跋涉送些吃点东西。这对于我来说,除了惶恐之外还是惶恐,幸得借苏东坡豪气,暂作得过且过、不须预虑之想。   因为这段体会,日后见到知青文学与知青回忆,总感觉在心理上是相通的。我不知道有无60后存有我这种半知青乃至准知青心态,看来是凤毛麟角。当时我所就读、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崇尚的是开门办学,我们经常在农村参加劳动。我对农业劳动并不排斥,但一想到吃不饱肚皮、名为“知青”实为“粪青”的知青生活就心存畏惧。   然而,尽管我将他们视作同路人,但我并无一个可谈知青经历的朋友,比较很多失去进一步深造与就业机会的知青,我幸运得多了。   我将排队等候下乡称做“备份”(无个性可言,只是一个备选农村劳动力而已)。后来进得大学,我将这段经历称做“下载”,主要是学习基础理论与有关专业知识。因为当初对专业兴趣不浓,以被动接受为主。待到大学毕业,“被分配”至一个没有缺乏思想准备的教学单位,思想上没有转过弯,产生了崩盘的感觉(我当时一心想做研究,对于教学缺乏兴趣,加之出乎意料,倍受打击)。   后来用海明威的“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垮(此语的翻译五花八门,我采用先入为主)”激励自己,在长期机关工作之后,重新踏上学术之路。 我将此阶段及以后的过程称做“根目录重建”。   我对自己从高校到基层机关、再次深造回归高校的经历并无太多后悔。尽管在家人与外人看来,我只是转了个大圈。依我现在的眼光看,一辈子固守一个单位不见得是多大的福气,可能会缺失多元的心理体验。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 注:“粪青”在当时是一种巧活,可谓是短暂的幸福生活。跟着生产队的船去城里收粪,既可以借机回家,也可以适时改善伙食,头脑活络的可能还会乘机赚一点零用钱。因为出来收粪,生产队会预支一笔现金,在城里逐户(有自备简易厕所者等)进行收购。这可能不是普适性的情形,只是根据我所见过的实例推断。 法国人潘鸣啸(Michel Bonnin),关心万里之外的中国1700万知青的命运,他做了专门的研究,出了一部专著:《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该书内容丰富,颇受注目。另外,网上有篇描写知青的小说《失落的一代》(傅彩霞),只是一个故事,它与潘鸣啸的史实研究完全不同。 阅读徐有渔《精神生成语言》(1997年10月出版),他在书中说:“我于1992至l993年第二次在英国做访问研究,偶然看到一篇研究“文革”的论文。作者一开头就引证海外的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文革”发生在中国,但“文革”学在园外。作为对“文革”有刻骨铭心记忆的人,我被这一说法激怒了。但是,当我翻阅了很多中英文文献之后,不得不承认上述令人不快的说法是真实的。冲动之下,我立下志向:一定要为建立中国的“文革”学作贡献。” CCC:徐先生雄心可嘉,不知徐先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认为,“文革学”(不知何故,徐先生书中表述为:“文革”学)在哪似乎并不非常重要,关键是有切实的成果与效果。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813 次阅读|3 个评论
惠州西湖掠影
热度 2 xucq45 2011-7-3 17:06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 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苏东坡 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出神入画地般描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 前几天,我到广东惠州小住几日。离开前夕,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匆匆忙忙到惠州西湖畔浏览一番。虽说走马观花,惠州西湖的秀美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为西湖景不同,杭州惠州各千秋”。尤其在惠州西湖看到了北方难以看到的黑天鹅,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虽然本人摄影技术欠佳,还是愿意将自己拍了一些惠州西湖的照片( 日本 Canon SX210SI相机拍摄) 献给大家,权当“抛砖引玉”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485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的伤逝
热度 9 zhangyuxiu 2011-6-24 12:27
美的伤逝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好花不长开,好事不常来,好人也不一定长在。反过来,好花长开,好事常来,好人长在就成了美好愿望。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赞美月季的诗 :“花落花开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腊前月季》,是这样描写月季的 :“只到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己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古人还有一首描写月季的词 “春归尚有几花?涓涓又把胭脂坠。香融艳溢,洗妆不减,愁如粉思。更上枝头,丹唇欲启,奈何深闭。可笑巧莺儿,无言对此,羞愧甚,横飞起。 ”这些诗句都从不同侧面描写歌颂了月季花美气香,四时常开,及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和敢于和恶劣环境搏斗的精神。 四年前我种了七十二棵月季(下图),春天时花开满园,香飘四溢,惹来成群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可惜好景不长,这些月季只开了一季就陆续夭折,目前只剩两棵,让人十分痛惜。是肥的问题?还是地处亚热带的气候?这些美丽的年轻的花并未随风飘落,还开在我的梦里,午夜梦回,她们妖娆地在暗夜中笑着,一地芬芳。 1 2 3 4 5
3489 次阅读|22 个评论
“踏莎行”之“皮相”之争
热度 1 陈小斌 2011-6-21 10:50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秦观词“踏莎行 郴州旅舍”,激赏其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谓为词中之“有我之镜”的代表。而传苏东坡最喜该词的末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题于扇面上,把玩纪念。王国维谓东坡之赏,“皮相也”。 关于王国维此一“皮相”的评价,后人意见甚大。多人认为,王国维予苏东坡的评价,实乃“皮相”也。并多方论证该两句多好多好,为不可多得之佳句也。(感兴趣者可自行Google)。 然余读“踏莎行”之词,前面各句颇多震撼,至末两句,但觉意味萧索:沉痛有余,张力不足,直若当年读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一词至“要消灭,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故若以艺术感染力来评价,郴江两句较之可堪两句,低得甚多。 然王国维的皮相之语,也是有失公允。东坡题扇,恐非出于艺术性,而是出于二人之私交感情。东坡对少游之赏析,少游对东坡之敬重,人所皆知。少游死了,东坡沉痛,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故何不可以郴山、郴江而喻二人?郴山乃东坡,郴江乃少游。郴江你好好地绕着我郴山,为什么自己偏偏要先走了呢?其间共鸣沉痛,非亲历而不可知也。 附: 踏莎行 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个人分类: 读书积累|3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波动统治世界
唐云江 2011-5-21 00:39
大诗人苏东坡之妹苏小妹是个才女,传说在新婚之夜把新郎秦少游拒之门外,要他对上对联方可入得洞房。苏小妹出了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想了好久而不得解,苏东坡急忙出手相助,拾起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池塘,秦少游顿悟佳句“投石冲开水底天”。这是波动给他带来的灵感,他若是能对出一个与声音有关的句子可能会更有意境,因为人获取外界信息基本上除了看就是听,所谓耳闻目睹也。 水面波是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一种波。想象一池无边的池水,投石其中,激起一波涟漪,这列水波会一直向外扩散,渐行渐远,直到天边,这是波动传播机械能的最直观和典型的例子。波动是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也是传递能量和信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形式。我们听到远方的雷鸣,是我们的耳朵感知到空气中机械波的振动;我们看到遥远的恒星,是我们的眼睛感知到电磁波的起伏。用哲学一点的语言说,波动是世界的存在方式一点也不为过。 上学时,老师常会用水波来演示波动的行为和各种性质,可以形象地看到波动的干涉、衍射等现象,由此来理解声音和光的性质,因为所有波的行为方式是基本一致的。每天围绕我们的是声波(机械波)和光波(电磁波),所谓引力波还无法证实。在有介质存在的地方,无论气体、液体或固体,机械扰动都会产生声波,沿介质传播;在有电荷扰动的地方就会发射电磁波,向空间辐射。二者都是把能量向远方传递,但由于机械波需要介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种波无论怎样折射、反射、绕射,也只能被“困”在地球上;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因而能传播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它几乎是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惟一途径。我们地球所以能够生机勃勃,主要靠的是来自太阳的电磁波辐射。 水波虽然直观形象,但它是一种复杂的波,因为形成水波的力主要是重力(有时还要考虑表面张力)。而机械波(广义的声波)和电磁波却主要是简单的波,也就是所谓的简谐波,也称正弦或余弦波,跟三角函数联系了起来,任何复杂的波都可以分解为若干简单的波。我们知道,任何运动的变化都有力的作用,质点在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必然是受力作用的结果。宇宙中存在着4种基本作用力,即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但在宏观世界,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是引力和电磁力。 最简单的振动是谐振子,比如我们课本中常提到的一根无质量弹簧连接一个小球的振动,介质中一个质点的受力与这个小球一样,都是受到一个与距离成正比的弹性力的作用。在这样力的作用下,用牛顿力学求解,运动轨迹自然就是正弦函数,这就是为什么描述波的行为的波动方程是正弦函数的原因。弹力的本源是电磁作用力,而我们感知最多的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是电磁相互作用产生的。 我们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感觉器官主要是耳朵和眼睛,耳朵可以感知声波,眼睛可以感知电磁波,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这两种波的包围之中,所以在我们认识的自然界中,声波和电磁波占据了主导地位。也许地球上正是具有声波和电磁波的环境,我们才进化出感知声波和电磁波的器官。实际上,今天我们知道,人类能真正感知到的声波和电磁波,仅仅是所有声波和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要靠延伸感觉器官的仪器设备来感知。感知到的是存在的,感知不到的就不能说是存在的。至今我们推论的电子波还是像谜一样,自然界还有我们感知不到的波吗?也许,要研究的还真是很多很多。 无论如何,世界有力的存在就有波动。推而广之,在非自然界领域,也有各种“力”的存在,有力就有运动的变化,这种变化常表现为波动的形式。比如,经济的波动、股市的波动、情绪的波动等等,社会学上的波动是群体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力”往往比较复杂,因而波动的形式也各式各样,但波动发展是大原则。在常态下,股市低迷,股民不要因为被套而过于苦恼,因为股市还要向上波动的;股市高涨时,也不要因大赚而窃喜,要小心股市还会波动向下的。波动总是趋势,把握好趋势就有胜算……
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吕喆:真愁人,咋会有那么多的“仇人”?
热度 2 sheep021 2011-4-9 11:51
吕喆: 真愁人,咋会有那么多的“仇人”? 陈安博士 2011-4-8 16:17 摆平是一种方法 但是,凡事永远没有完全的平,你觉得“平”,人家不觉得,所以还是要和你有仇,你咋地吧? 博主回复(2011-4-8 22:08) : 能真正摆平的不多。 sheep021 2011-4-8 21:33 曹广福老师(院长)前天写了篇“为什么总有人拿院长当仇人”【1】;今天早上看到陈安老师写了篇“一日为师,终生为仇”【2】。 发现没,仇人都是知识分子,臭老九啊。仇者,九人也。哈哈。 博主回复(2011-4-8 22:06) : 高拆! 本博认为,遇见仇人就就想到“摆平”是典型的应急思维,或者是西方思维。其结果,肯定是想西方反恐一样,越反越恐。仇人越摆越多。虽然说,路见不平有人铲,但谁又能把所有的路铲平呢。所以,世上没有真正水平如镜的路,不都是坑坑洼洼,高高低低的路吗 仇人多怎么办? 圣人的办法 是“化”,化仇为友,化干戈为玉帛。只有这样才能让仇人原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多。 佛祖的办法 是“ ”,(怎么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个意思呢?),从自身找原因,仇家多,说明是我自己心里仇恨太多,我的仇人是我的一面镜子,说明我的心还不清净。 想必佛与牛粪——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大家都比较熟悉吧: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世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想骗他;老实人总认为天下无贼。“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也是这意思,虽然现在社会人心不古,确有一些丑恶现象伤害到我们的情感,但请不要因此去改变自己善良的心,因为心中装着牛粪的人,看到的只有肮脏,就会不开心;只有心中充满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生活才会快乐。 心里装着仇恨,自然到处都是仇人。心中无仇,处处是朋友 为何佛祖没仇人?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屁的威力有多大——能把人打到彼岸
热度 3 sheep021 2011-4-9 11:37
宋朝苏轼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有一天,苏轼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立即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云: 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在佛教里指的是“讥、毁、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 禅师看了诗,保持卢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童带回去。 苏轼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两个字:放屁。 苏轼气坏了,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没想到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了。 苏轼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一直拿你当好朋友。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 --- 后记: 苏东坡听后,心下一动,忽觉醍醐灌顶——自己已经被一个“屁”字给度到彼岸了啊。 这正是:有屁千里来相会,无屁对面不相逢。 八风吹不动,为何被一股屁风给吹到彼岸了呢?原来佛祖度人,并无一定之规,完全看缘。这苏学士也就是个有屁缘的人。 大家都知道“佛不度无缘人”,但是,这个缘,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大道如一,佛法不二。但这个缘却是千变万化,绝无二致的。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29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京一夜(读书)
热度 3 shuilinxi 2011-2-24 22:58
北京一夜,今天的夜色很美,月亮很圆,凉风习习。今晚没什么事,宾馆的房间摆了一本王石的《道路和梦想》。我静静地花了3个小时把王石的传记看完。剩下的时间继续看《苏东坡传》。 最近看的和读的一些人,总的来说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种独到的创造力。不管是米开朗琪罗也好,还是王石,或是苏东坡,骨子里都透出了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当然王石是无法跟另两位相比的,因为这是人才和天才的区别,但是他也是这个年代的佼佼者。 不喜欢BBC拍米开朗琪罗的方式,BBC貌似客观和科学的拍摄手法实际上是对伟人的亵渎。因为我觉得米开朗琪罗最伟大的在于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最后的审判”无疑是伟大的,米开朗琪罗用裸体的形形色色的人来表达一种独有的观点,去除教主虚伪的一面。人本来就是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这就是老米的理解。 圣经对“最后的审判”有记载。在世界末日来临的那天,每个人都要接受审判,善的人升入天堂,恶的人打入地狱。米开朗琪罗抓住了这伟大的一刻用他独到的理解和创造力来震撼世人的心灵。 读王石最大的感受不是很多经营和商战的细节,而是他对人文的推崇,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不管多忙,王石会坚持游泳和踢球,这是我比较欣赏的。50多岁还能去征服珠穆朗玛峰,这其中的勇气和坚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或许跟他的军旅生涯有关。 王石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方向性的把握很强。最近越来越觉得方向的把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对男怕入错行的理解是要选好自己从事的行业。现在看来这还不够,我们不仅要做到选好自己从事的行业,还要选好自己在行业内的主攻方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生一定要有所取舍。 王石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非常规出牌”体现的的一种创造力。面对很多危机,王石出牌的方式经常都与众不同,每一步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万科是整个改革开放30年的缩影,看到万科的成长可以看出这30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革,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万科80年代期间的成长和快速发展过程。 苏东坡是一位我个人比较喜爱的天才,我喜欢他如沐春风的个性和他的赤子情怀。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以及道家的简化人生在他的身上形成了一种混合价值观。 后世的人去看一些伟大的人物往往去总结一些做人的教训,这是很没有价值的,伟人我觉得最需要学习的是一种他内在的精神力量,一种追求真理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很多结果可能他们已经预计到的,但是对于伟大的人物来说,谁又会去为了改变这个结果而改变自己一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 苏东坡的传记还没看完,发现读这本传记读得很开心。记了书中的两句话, 第一句“道本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第二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临死前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为3本书写了注解,这3本书正好也是我这几年比较关注的3本,《论语》、《尚书》和《易经》。 历史歌颂得最多的往往是统治者和占有这个现实世界的人,我们为这些人写史,来歌颂或者总结其经验教训。但是我们时刻要记住,最伟大的人物永远不是现实世界的占有者,而是那些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人,是那些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人。 身边的电视里放着樱花书签这首歌,很好听,喜欢这首歌的歌词。 桜の栞 初春的微风 从何处吹来 习惯走过的路 点缀了新的色彩 所有喜悦和悲伤 都随季节逝去 从此踏上 新的道路 樱花的花瓣是 离别的书签 拿在手里轻轻挥舞 会浮现友人的面容 樱花的花瓣是 泪的书签 这个重要的时刻 不论何时也不会忘记 仰望天空 无比宽广 使人明白 前方的路无限漫长 人生路上有雨有晴 明天都会来到 带着微笑 跨出崭新一步 樱花的花瓣是 未来的书签 曾经的梦想 再次回想起来 樱花的花瓣是 希望的书签 与其在此放弃 不如翻开这崭新一页 樱花的花瓣是 心灵的书签 闪耀的青春光芒 透过树枝是多么的炫目 樱花的花瓣是 那天的书签 每个人都盛开着 梦想的花朵 不要忘记
个人分类: 生活|327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医回头看思维是体制改革的精神枷锁
热度 2 zhouxueyongt 2011-1-28 17:32
中医思维是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形成的一套诊病治病的思维模式,中医虽然也讲究临床,但终究不是实验学科,而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色彩和人文特点的传统医术。这套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崇拜古人和长者,将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奉若经典,长期以来行成了一种回头看的思维模式。在中医界始终有这样一种看法:老中医比年轻的强,古代中医比现代的强!由于中医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门医疗技术,不仅有不少政府官员对中医十分精通(例如苏东坡著有《苏学士方》),至于科举落榜而以中医为生的读书人更是比比皆是。可以说中医文化已经深入民族脊髓,中医的思维模式对国人影响也极其深远。 2006 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打出了建议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系的签名活动,理由是中医不科学、疗效不确切。而我认为,中医医疗手段落后造成的危害还在其次,因为毕竟还有很多现代医院可供人们自由选择,中医最大的危害在于行成了 落后的民族思维模式, 确切的说就是 回头看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我们每当遇到困难或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迎难而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寻求创新,在探索中寻求前进,而是回过头来挖掘老祖宗的坟墓,引经据典地照搬古人的做法,美其名曰“名正言顺”,或冠冕为“中华正统”、“民族特色”。 在这些人的眼里,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只是我们后人没继承好、没研究透。在这种落后的思维模式显然悖于“与时俱进”的逻辑,逆于时代前进的潮流。 1. 魏县的 “ 德孝治县 ” 是典型回头看思维 河北魏县县委书记提出了 “ 德孝治县 ” 的理念,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这位县委书记说“ 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能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决不能让不孝敬父母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听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清朝几位大臣反对李鸿章修铁路时的奏章:炸山修路和列车轰鸣会惊动地下祖先的亡魂,一个对祖宗不孝之人,怎能忠于国家呢! 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副主任戴焰军接受采访时认为,百善 “ 孝 ” 为先,我们要对优良传统有所扬弃,干部仅有德孝是不够的,要用群众的眼光为官员干部的道德打分。事实上,将父母为子女的打分作为提拔的依据,这本身就违背了干部提拔亲属回避政策。再说,谁能保证一个孝顺父母的官员就是好官员?谁又能保证贪官都不孝顺父母?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是不是太差了些?在体制改革中寻求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前进中求发展,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要再将老祖宗“履用不爽”的招数胡乱折腾了。 2. 孔子塑像是典型的中医回头看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的特点是回头看,那回头看什么呢?当然是看心目中的“古圣人”。崇古拜圣是中医回头看的根源,而君臣佐使的配伍则是“圣人”产生的思想基础。因为“君臣佐使”的划分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原则,其危害是极其隐蔽又极其深远。孔子当然是华夏的圣人,就其个人智慧而言,我们现代人恐怕都望尘莫及。但个人智慧再高,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更不可能产生指导作用。大家公认于丹解说论语讲得很精辟,但遍查她的著作也没发她在书中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孔子原话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中华民族要发展、要前进,一定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探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要再走回头看、望古人,转回身不知路在何方的蠢事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寒冬腊梅枝头香
陈三茂 2011-1-21 14:27
寒冬腊梅枝头香
一连几天的大雪,整个世界一片银白,远远的就看见那褐色枝条上,满缀着素静怒放的花蕾。优雅均匀地衬托着枝干,显得格外地有生机。腊梅之花,由于花色嫩黄,宛如蜡制,故苏东坡曾有诗曰:“蜜蜂采花为黄腊,黄腊为花亦此物”黄庭坚也有诗云:“闻君寺后野花发,香蜜染成宫样黄”腊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迎着凛冽的寒风昂首怒放枝头的腊梅花,抽蕊吐芳如此好强与坚强!黄如蜡的香花满枝头,在这千山鸟飞绝、百花难觅的隆冬时节,你的冰清玉洁却弄得满庭香,为寒冷的腊月增添了一股生气。腊梅变得更醒目了,袅袅婷婷地兀自站立着,被银白世界烘托成仙风道骨,气韵翩然,并没有因为季节的冷酷而停歇自己的莲步。 腊梅的花虽小,但却风姿绰约,她的样态淡定而又从容,虽无绿叶的陪伴,但却更显她娇羞与妩媚,令人从心底里爱上她的芳容与幽香。 凝望着眼前那满树盛开的蕾和花。相较于桃之夭夭,腊梅更具有静嘉的意蕴。薄如蝉翼的黄色花瓣,犹如淡妆美女,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她似乎天生就具备某种古典的品质,有如唐诗宋词般的纤巧而幽韵。 冬雨中,腊梅向云松诉说心声;冰雪中, 腊梅在天地间凝神谛听;寒风中,绽放的腊梅书写着生命的宣言;浓雾中,绽放的腊梅泼洒着写意的风景;腊梅的花蕾吐艳,旖旎绚丽透明,腊梅的花蕾伸展,挺拔傲视苍穹。看吧,一片金黄、一片嫩黄;听呵,一阵细语、一阵呼应。接受大雪的洗礼才能历练坚实的体魄,接受冰雪的考验才能铸就全新的魂灵。 我喜欢腊梅花之香,她不缠绵却悠远;喜欢腊梅花之香,她不热烈却淳厚;喜欢腊梅花之香,她不张扬却饱满。从她的丰姿中我还发现了另一种崭新的美,充满希望的美。这就是风骨坚韧著称的腊梅花,她象征着一种坚强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6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操、左慈与瓯柑
hxgwzu 2011-1-21 13:51
瓯柑已有2400多年的栽种历史。温州简称“瓯”,温州蜜柑因称“瓯柑”。瓯柑先苦后甜,清凉去火,别有风味。苏东坡有诗云:“侍史传柑御座旁,人间草木尽无浆。”又有诗云:“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谁知包贡宣和日,一颗真柑值二千。”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长子、永嘉太守韩彦直《永嘉桔录》一书中记载:“温四邑之柑,果大而色鲜,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久藏味愈甘。” 刘伯温《卖柑者言》有名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来源:温州日报 尤新东摄 -------------------------------------------------------------------------------------------------------------- …… 冬十月,魏王宫成,差人往各处收取奇花异果,栽植后苑。有使者到吴地,见了孙权,传魏王令旨,再往温州取柑子。时孙权正尊让魏王,便令人于本城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往邺郡。至中途,挑担役夫疲困,歇于山脚下,见一先生,眇一目,跛一足,头戴白藤冠,身穿青懒衣,来与脚夫作礼,言曰:“你等挑担劳苦,贫道都替你挑一肩何如?”众人大喜。于是先生每担各挑五里。但是先生挑过的担儿都轻了。众皆惊疑。先生临去,与领柑子官说:“贫道乃魏王乡中故人,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如你到邺郡,可说左慈申意。”遂拂袖而去。   取柑人至邺郡见操,呈上柑子。操亲剖之,但只空壳,内并无肉。操大惊,问取柑人。   取柑人以左慈之事对。操未肯信,门吏忽报:“有一先生,自称左慈,求见大王。”操召入。取柑人曰:“此正途中所见之人。”操叱之曰:“汝以何妖术,摄吾佳果?”慈笑曰:“岂有此事!”取柑剖之,内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操自剖者,皆空壳。操愈惊,乃赐左慈坐而问之。慈索酒肉,操令与之,饮酒五斗不醉,肉食全羊不饱。操问曰:“汝有何术,以至于此?”慈曰:“贫道于西川嘉陵峨嵋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及视,不见。如此者数日。忽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操曰:“我亦久思急流勇退,奈朝廷未得其人耳。”慈笑曰:“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操大怒曰:“此正是刘备细作!”喝左右拿下。慈大笑不止。操令十数狱卒,捉下拷之。狱卒着力痛打,看左慈时,却齁齁熟睡,全无痛楚。操怒,命取大枷,铁钉钉了,铁锁锁了,送入牢中监收,令人看守。只见枷锁尽落,左慈卧于地上,并无伤损。连监禁七日,不与饮食。 …… (节选自:《 三国演义 》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个人分类: 杂谈|3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敞开心扉,活得阳光些
wangdh 2011-1-4 01:18
敞开心扉,阳光些 有些人,总喜欢误解他人,把他人的善良谦让理解为软弱,把他人的善意和帮助理解为有企图。小时候父母经常教导,要多想人家的好。如果老是被误解,总是会有些累的。经常看到读到媒体上说某个老人摔倒在地上,没有人敢去扶一把;看到有人被殴打,没有人敢劝阻;现代社会多了些围观的人,多了些哑巴。都说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诚信了。诚信这俩字,在当今社会人的心里似乎真的要消失了。如果人们的词典里没有了这俩字,心理学的明天就到来了。 读到一个故事: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佛印又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笑而不语。苏东坡很是兴奋,回家告诉了小妹。苏小妹说:这次你可输惨了。佛印说你像一尊佛,说明他心里有佛,一直想的是佛。你说他像牛粪,说明你心里无佛,一直想的是牛粪。 相由心生, 境随心现 ,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吧。 敞开心扉,阳光些,对于生活是有利的。 怕见阳光的人,一点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心底龌龊的人,也一定不会受人待见。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心里有佛,看什么都是佛。 心里有鬼,看什么都是黑的。 阳光、善良,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多欣赏他人,多赞美他人,就会受到尊重,生活会很美好。敞开心扉,面朝大海,鸟语花香,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996 次阅读|7 个评论
愿大学的脑袋里不再仅仅“长草”和“建楼”!
wangxh 2010-12-25 18:29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人的头脑中苦思冥想的东西可以反映到睡觉状态中,就连做梦都可能出现重叠。 也有人看到某些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也会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效果,甚至出现许许多多的笑谈或笑料。有的可能一笑而过,有的可就得深思了。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妨简单赘述 如下: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觉得很受用!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见佛印禅师穿了一件黑色僧袍,人又长得胖,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大堆。于是便说: 像一堆牛粪。......故事 估计百分百是假的,编者仅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而已,硬拉上苏东坡俺估计是为了扩大故事的影响力,也可能有现代标题党之嫌,这是次要的。信佛讲究的六根清净,没有杂念,坐禅时不能思想开小差【俺不懂佛,纯粹猜想哦】。故事还说明,做事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只能做到眼见为实眼睛看到什么,脑袋里反映出什么东西。 许多大学校长是见过世面的,虽不能说周游世界吧,起码去过几个国家的大有人在吧,也曾经拜访过外国著名大学吧。那么他们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呢?脑袋里想到了什么呢?说实在的,其实根本不难,就看看他们回来干什么、实施什么样的改革方案便可略知一二。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毫不客气地说,变化最大的是各校校园的美化:人人都说绿化好,绿化搞起来了;人人都说草坪好,小草种起来了;人人都说大楼好,大楼建起来了......人们说的好多去了,都起来了吗?最重要的好是什么,也了了吗?有的大学竟然贷款数十亿呀,难道只看见草坪与大楼,大学起来了吗?看来有人去著名大学参观学习只能看到草坪与大楼,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主动映入眼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冷静、客观分析一下,脑袋里只长草的大学也有难言之隐:当领导多年一直在为大学的高速发展苦思冥想、鞠躬尽瘁,根本没有时间想一想大学发展的灵魂是什么。虽然身兼教授、博导、甚至院士,已经多少年不在科研一线打鱼了,手里的活儿也生疏了,脑袋的科研属性估计也锈迹斑斑了......到了著名大学一看,哇,草坪美呀,大楼宏伟啊于是小草和大楼在脑袋里油然而生了。其实,鄙人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个学期到名校学习期间也在思考:俺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该传递给学生什么有用的东西呢?经常苦思冥想这些问题,访问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算是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和交代。其实国内一流大学的草坪也有黑洞,大楼也有很破很久的(俺住的宿舍可能是最不值钱的,应该属于筒子楼吧),但是他们拥有俺用都用不过来的实验设备。还好,合作导师觉得俺可怜,同意倔人继续身不在心在的访问工作,或者派学生去做实验。 真心希望大学的脑袋不再继续仅仅长草、盖楼,好好体会一下梅贻琦先生的大学、大师、大楼之深刻含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建设(一流)大学中去!一位普通教师的思想只能影响很少的学生,几位普通教师的勤奋也只能改变少量的学生,但是一位英明校长的思想可是能够影响数代教师和数十级学生的未来呀!
个人分类: 心之悟|4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茶道与道家:堪称“天人和一”
hjf306 2010-11-29 22:38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个人分类: 茶道感悟|26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词人苏东坡何以相信了因果轮回之说
jiangjinsong 2010-11-17 19:20
大词人苏东坡何以相信了因果轮回之说 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他写的词清新豪放,也因此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还擅长行书和楷书, 用笔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此外,他擅长画竹,作画主张神似。 不过,虽然很多人知道他是大文学家,但却并不知道他还崇信佛法,并潜心修炼。事实上,早年的苏东坡一点也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轮回之说,而是醉心功名,希望自己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然而,事与愿违,他在仕途上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但是当在他身上发生了诸多不可思议之事后,以及好友高僧佛印的点化,他终于彻底了悟。 那么,在苏东坡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去筠州,在抵达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二人都谈到了昨天晚上梦见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苏辙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去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 苏东坡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清秀,但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道: 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毫无异议了。 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还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他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像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儿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小憩。 大约元佑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老者所说不虚。 可见,苏东坡的前世是一个修行僧人。他自己也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过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苏东坡还特别喜欢穿僧衣,这大概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 既然诸多线索验证了苏东坡的前世是一名叫五戒的和尚,那么这五戒和尚又是何许人也呢?为何前世修行,今世转生后却不相信佛法?据说五戒和尚一目失明,因为一念之差,犯了色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功能的师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十分羞愧,便坐化投胎。明悟预见到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 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在与苏东坡的交往中,佛印和尚不断点醒迷中的他。 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使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宋徽宗年间,时年66岁的苏东坡去世时,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没做什么坏事,相信不会坠入地狱的,你们不要太伤心了。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但我现在已经用不上力了。 前世种因,今世得果,苏东坡的经历不正验证了这一点吗?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193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纪念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传世名句
xupeiyang 2010-8-24 10:22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hh=255 词篇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同上】   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同上】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同上】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9.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1.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相逢一醉是前缘。 【鹊桥仙】   15.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7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1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2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2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 诗篇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春宵一刻 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游金山寺】   7. 人似秋鸿 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同上】   11.杳杳天低鹘没处, 青山一发 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 庐山 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14.日啖 荔枝 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垃圾、资源与艺术
sheep021 2010-2-1 16:33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果你懂,他就是资源、是艺术,如果不懂,他就是垃圾。如此而已。 他就是他,不一样的是人心! 艺术是这样,文化是这样,科学也是这样。 物质也是这样,人还是这样! 可参考: 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坐禅的对话 1。艺术:把垃圾变废品为产品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图为:迎旭小学孩子们展示自已的作品   图1为:丁丁做的彩绘瓶   图2为:纸箱纸做的时尚坐凳 更多 变废为宝:垃圾玩出艺术(组图) 变废为宝环保老人把垃圾变艺术 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渔舟唱晚如此美好的一幅画,谁也不会想到是用废广告纸粘贴而成的。12月27日,在铁西区兴华街道志成里社区活动室,72岁的赵凤辉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环保作品。 2.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日本:二噁英大国到零垃圾国度 来源:《东方时报》  作者:朱 叶   很多初到日本的中国游客,对日本环境的干净整洁留下深刻印象。有人说,日本没有垃圾,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说明日本处理垃圾有方,环境整洁干净。由于土地资源匮乏,日本始终是垃圾处理问题上的先行者和进取者。从大举建设垃圾焚烧炉到发起垃圾分类运动,今日零垃圾的美誉绝非一蹴而就。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全国超过1/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这导致大气中的二噁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噁英大国。              后来,日本以举全国之力来减少垃圾,增加循环利用。在大都市、小城镇、办公楼,住宅区都实行垃圾分类,几乎到了惊人的程度。      一只袜子属于可燃烧物品,一双袜子则是旧衣物;口红的外壳属于小金属,口红条属于可燃烧物;领带是旧衣服,但一定要是洗过和被烘干过的。      对于政府的各项措施,各地还是积极响应的。以拥有350万人口的横滨市为例,在全市范围内将现有的垃圾分类数量从过去的5类增加到10类。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地了解市政府的新措施,横滨市有关方面近日还向当地居民分发了一本27页的小册子,罗列了518项回收常见垃圾的详细指南。            目前,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垃圾处理的问题。然而,中国沿用的主要却还是焚烧方式,在全国建立大量的垃圾焚烧厂,可以说是在走日本的老路,也可能将重蹈日本的覆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