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十二平均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音乐与西方音乐
Boqitang 2016-3-31 16:54
印度音乐与西方音乐 译者:汤伯杞 原文作者: Ketil Helmersberg 印度音乐的心之所在就是拉格,拉格是一种调式(mood)、一种情调色彩(sentiment),通过微分音阶而得以表达。有许多不同的拉格,而每一种拉格都有其各自的调式以及与其自身相应的微分音程,它们都是建立在所谓自然泛音列——泛音自然排列的法则基础上的。 然而,在晚近100年左右的时间里,印度音乐却一直为外来的乐音体系所影响,而这外来的乐音体系并不是建立在自然泛音列的基础上的。这就是西方的乐音体系,它影响到印度音乐,主要是由于印度音乐家采用了有固定音高的西方乐器使然。簧风琴(harmonium),是这一状况中尤为突出的例子,在印度,如今它已是非常地流行了,且流布甚广。 西方的乐音体系是建立在:将一个八度人为地分割为12个等距音程基础上的。这首先就意味着:所有的音实际上都跑调儿了,同时也表明:就音乐表达而言,与自然泛音列的无限可能性相比,其可资使用的音程数也是非常有限。 因此,使用基于西方乐音体系的、有着固定音高的乐器,若要正确地演奏拉格是不可能的。这就好像是:企图制作一幅绘画的副本,却没有与原作的原色相吻合。这样一种体系是根本无以表达自然音程的细微之处的,而大量拉格中所采用的正是自然音程。 然而,西方的乐音体系,如今不仅在世界上业已居于统治地位,在印度也是如此,这就使得拉格固有的微分音阶陷于迷失的危险。许多研究印度音乐的学者认为:这样发展下去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不仅因为印度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首要的是因为:拉格原本就是要用以培育唯识( consciounsess)的一种方式。 由于原微分音阶为西方音阶的近似值所取代,拉格固有的力度和强度就会迷失——这不仅仅是出于理论上的考量,而且首先是基于经验的。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提高对这个问题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对印度固有的乐音体系和西方的乐音体系做了如下的描述、比较和历史回顾。 音乐的本质 音乐的本质,可谓:音际关系。只要我们在《牛津词典》里查阅一下“music”这个词,就会找到如下定义: 《牛津词典》“音乐(music)”的定义 以创造形式美、和谐美、以及情感表达美这样一种方式组合起来的人声或乐器(或:两者的组合)的声响。 无论是在西方的还是在印度的音乐传统中,乐音都排序为音阶,因此,音阶是音乐表达的基础。最常见的一种音阶有七个音,尽管它有时会少于七音,有时会多于七音。这种音阶中有一个音被称之为 主音(key note又译:基音、基调),是该音阶的基础音(basic note )。假如可以把这个音阶比作一个家族的话,基音即如其母,而其余各音即如其子女。尽管有时子女们自己彼此间玩兴(playing)正酣,但却总有其母背后相随,而且终要回归母亲的怀抱。因此,音阶中诸音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每一个音同其 主音之间的关系。 主音,就是我们由其开始构建一列音阶的那个起始音。音阶上的各音,往往是根据它们距离主音(基音)的位置来命名的。因此,音阶上的第二个音叫作“2音”;第四个音叫作“4音”;第五个音叫作“5音”,余类推。 纯律的音程声音的本性 只要我们拨动吉他上的一根琴弦,它就会发出一个声音。这声音是由于振动中的琴弦使其周边空气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而产生的。这振动在空间的所有方向上扩散,犹如池塘中的涟漪。当振动触动到我们的耳膜,耳膜亦随之振动,继而转化为神经脉冲,于是,我们便感知成一个有着一定音高的持续音。 空气以与弦同样的速度振动,而音高是由振动的速度决定的,这个振动速度即被称之为:频率。频率以赫兹(Hz: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单位实施测量。琴弦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弦的长度、粗细度以及密度。 如果忽略潜在的增幅装置不计,振幅的大小决定着音量的大小。弦振动多久,频率、从而音高也就持续多久,与此同时,振幅会渐渐缩小,因而声音也就会慢慢消失。 泛音列的音程 我们在听一根吉他琴弦发出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并不只是听到了一个音,而是多个不同音高的音。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是一个多个声音复合的结果。我们听到一个音,是因为其最显著,此即基础音,而其余的,则是所谓的泛音。音程,即这些声音之间在音高上的差异,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非常精确和有序的。 除却琴弦物理介质可能有的限制性因素不论,泛音即是基础音频率的精确倍增。举例来说:如果主要声束(main sound )的频率为200赫兹,那么第一个泛音,即 2音,为400赫兹,两倍于基频( basic frequency)。第二泛音,或曰3音,为600赫兹,三倍于基频。第三泛音,或曰4音,为800赫兹,四倍于基频。第四泛音,或曰5音,为1000赫兹,五倍于基频,余类推。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张以赫兹为单位的频率比例图来加以说明: 音及其泛音 这个声音的序列就叫做”泛音列“,代表着一组自然音程的集合。它们体现的是声音之间自然的音差,亦称纯律的音程。在世界历史上几个最卓越的文化中,人们正是在这样的音程上构建各自的音阶的。在欧洲——整个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也曾有这样一个普遍的共识:纯律的音程是音乐当然的基础。 纯律的音程可以表示为:泛音列的音数之比,即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我们可通过如下方式对此做举例说明: 纯律的数学运算 sound=“音” Interval from to n = “从n 至 n 的音程” Interval ratio =“音程比” Hz=赫兹 泛音列中两个音之间的音程比即:后一音的音数除以前一音的音数。前一个音的音数乘以音程比,即可得到后一音的音数。兹说明如下: 我们的第一个音程是从1音至2音,此种情形即意谓:200赫兹至400赫兹。这亦称之为一个倍频程(octave:一个八度)。这个音程的比率即为2/1。由1乘以音程比,我们即得到2。如前述,200赫兹乘以音程比,得400赫兹,即2音的频率。 我们得到的第二个音程是从2音至3音,此种情形即是从400赫兹到600赫兹。这个音程的比率为:3/2。2乘以这个比值,得3。如前,400赫兹乘以这个比值,得600赫兹,即第3音的频率。 第三个音程,是从3音至4音,此种情形即是从600赫兹到800赫兹。这个音程的比率为4/3。3乘以这个音程比,即得4。如前,600赫兹乘以音程比,得800赫兹,即第4音的频率。 然而,也有由一个以上间隔构成的音程,例如:从4音至7,此种情形即是从800赫兹至1400赫兹。其音程比率为7/4。4乘以该音程比,即得7。如前,800赫兹乘以该音程比,得1400赫兹,即第7音的频率,如此等等。 构建自然音阶——纯律的音阶 从泛音列上可以找到所有不同大小、不同范围的音程。一个音程,或曰两个音程间的差别,可以小到非经训练的耳朵几乎无法听辨的程度。这样一种细小的差别即谓:微分音,因此,以泛音列为基础的音阶叫做微分音阶。 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其间涵有一数学架构。泛音列上所有的音程比率都是用整数来表达的。因此,自然音程,或曰纯律的音程,其特征所在就是:它们可以表示为整数比。这也是古希腊人(如:毕达哥拉斯)、苏美尔人、古代印度人、中国人以及世界历史上其他许多文化的发现,所有人都做如此想:音阶当以这样的音程为基础。 因此,可以选择一个基音来构建一个自然音阶,或曰纯律上的音阶,采用整数比音程相加的办法。选择哪些音程(间隔)以建构音阶,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依印度传统,音阶的音程间隔的选择是这样:直接演奏音符来创建某一特定的调式(mood )或曰情调色彩(sentiment),此即所谓拉格。其间也有一个起码的原则,即:相对于数值较大的音数的音程比率而言,数值较小的音数的音程比率则更和谐,或曰协和。比率的数值变得越大,音程的协和度就变得越小,甚至不协和。 通过应用整数比,就可以在一个八度内创制一个音程集合,从最小的渐次进阶至较大的。于是这些音程便构成一个音列,人们可以从中选择数音用于一个音阶。 在欧洲的传统中,人们长久以往使用的是一种一个八度内有十二个音程的乐音体系,由叫做半音的乐音组成一个序列。人们从中选择数音用于各不相同的音阶。起初,西方音乐的这十二个音曾是依纯律的。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选择那些最协和的音程间隔,即有着最小音数比的音程,从而创建一个12音的集合,使这12个音稍微均匀些地分布在一个八度内。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纯律的半音音列。我们可以从西方音乐中的标准音A开始,其频率为440赫兹。 纯律音列举隅 音名 频率 与起始音A的比率 与前一音的比率 1音 A 440.0000 Hz 2音 A# 469.3333 Hz 16/15 16/15 = 1.0667 2音 B 495.0000 Hz 9/8 135/128 = 1.0547 3音 C 528.0000 Hz 6/5 16/15 = 1.0667 3音 C# 550.0000 Hz 5/4 25/24 = 1.0417 4音 D 586.6667 Hz 4/3 16/15 = 1.0667 D# 616.0000 Hz 7/5 21/20 = 1.0500 5音 E 660.0000 Hz 3/2 15/14 = 1.0714 6音 F 704.0000 Hz 8/5 16/15 = 1.0667 6音 F# 733.3333 Hz 5/3 25/24 = 1.0417 7音 G 770.0000 Hz 7/4 21/20 = 1.0500 7音 G# 825.0000 Hz 15/8 15/14 = 1.0714 8度音 A 880.0000 Hz 2/1 16/15 = 1.0667 Hz=赫兹 如表所示,不妨计算一下半音之间的音程比。如是,须取得某一音的音程比——即计算其与主音( key note )之比;然后减去前一音的音程比——也是计算其与主音的比率。继而,用一音程比乘以欲减去的音程比的倒数。例如,欲找到A#与B的音程比,须从9/8这个音程比中减去16/15这个音程比,其乘法运算如 下: 9/8 x 15/16 = 135/128。 也可以对音程比做加法计算。如是,须用一个比率乘以另外一个。例如:若对A至A#间的半音,其比率为16/15,与A#至B间的半音,其比率为135/128做加法计算,须作如 下计算: 16/15 x 135/128 = 9/8。 有关纯律调音的问题 从这十二个音的音列中,人们多半是选取七个音来构成一个音阶——通常是一序列的全音和半音。然而,在计算这十二个音音列中半音间的音程比时,我们发现:它们并非是等值的。A与A#之比是16/15,而A#与B之比却是135/128,诸如此类等等。这就意味:若要用不同的音与作为主音的A相比,这个序列的各音程就不会是相同的。这在实践上就意味着:若要将纯律应用于所谓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风琴或钢琴,就必须使这类乐器基于某个具体的主音(key note)。要想改变主音,即意味:从另一不同音高的音重新开始同样的音阶,遂最有可能做的就是:不得不对整个乐器重新调律。 由于人们想要时时都能够变换主音,甚至在乐曲的中途变换主音,当使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的时候,这就成了西方音乐中的一个实际问题。我们不妨用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上面这个12音序列,是建立在A这个主音基础上的。如是,如果我们用这来构建A大调音阶,我们就会看到:假如我们把主音转换到C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形。A大调音阶由A - B - C# - D - E - F# - G#诸音构成,而C大调诸音则为:C - D - E - F - G - A - B。 纯律上的A大调音阶转为C大调音阶 音名 与A的比率 A大调音阶各音 与前一音的比率 C大调音阶各音 与前一音的比率 A 1音 A A# 16/15 B 9/8 2音 B 9/8 C 6/5 1st C C# 5/4 3音 C# 10/9 D 4/3 4音 D 16/15 2nd D 10/9 D# 7/5 E 3/2 5音 E 9/8 3rd E 135/128 F 8/5 4th F 16/15 F# 5/3 6音 F# 10/9 G 7/4 5th G 35/32 G# 15/8 7音 G# 9/8 A 2/1 8度音 A 16/15 6th A 8/7 B b 16/15 B 9/8 7th B 9/8 C 6/5 Octave C 16/15 我们看到:两个音阶各音之间的音程,在多数情况下趋于不同。例如:A大调的1音和2音之间,即A至B,其音程比率为9/8;而C音阶1音和2音之间,即C至D之间,其音程比率却是10/9。A大调音阶的2音和3音之间的音程比是10/9,而C音阶上的2音和3音的音程比却是135/128,如此等等。由于这两个音阶各音的音程,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故它们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音阶。因此,依这样的音程序列,若要将大调音阶的主音由A转至C,是不可能。 十二平均律体系 因了这纯律调音中遇到的难题,在欧洲,多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便开始着手进行所谓调律(tempered tuning)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即:不断地修改纯律中的各音程,使之能够无须重新调音即可转换音阶的主音(转调)。历经多年,提出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律制(systems of tempering ),终于,大约在1850年,被称作十二平均律的这个最简单化、最激进的律制成了标准,而且从那时起在西方音乐中一直沿袭至今。 平均律使一个八度内十二个音之间的音程比均化,并且固定了各音的频率。例如,把钢琴键盘中间A音的频率设定为440赫兹。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从这个频率开始,来计算一下平均律各半音间的音程比: 十二平均律各半音间频率比的计算方法 R=频率比 起始频率x R x R x R ……(12次)=起始频率x2 起始频率 x R 12 =起始 频率x2 (440 Hz x R 12 = 440 Hz x 2 = 880 Hz) 1 x R12 = 2 (440 Hz x R12 = 880 Hz) R = 12 √2 ≈ 1.0594630943593 R 是一个无理数,不能换算为整数比。 A音的440赫兹乘以频比(R),可得下一半音的频率。然后,将这一新的频率乘以同样的比值,可得其后相邻半音的频率,诸如此类。如是,总共须乘12次,直至A的八度音,即钢琴键盘上下一个A音,为前一个A音的倍频。 在这个公式中,可以用1来表示440Hz,用2来表示倍频。然后可以计算频率比为:1.0594630943593.。这是个无理数,表明其不能换算为整数比,同时也表明:其并不是一个与自然泛音列相一致的音程比。 因此,为简洁起见。440Hz,即A音,乘以比值1.05946,得下一个半音的频率:466.1624 Hz,即A#音。这后一频率同样乘以比值:1.05946,得其后的频率为:493.8824 Hz,即B音,余类推。如是做12次之后,便达至八度音,即起始音的倍频。这就是十二平均律乐音体系。 这个乐音体系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即把各音程的谐振(consonance:和音)或曰和声(harmony),尽可能调和得在演奏任一调的音阶时,一个与另一个听起来一样协和。然而,这也就是说:除八度外,没有一个音程是与纯律的自然泛音列相一致的。为便于将这两个律制做一比较,我们可创制一张表格,把早先纯律的12音同与之相应的平均律的12音放在一起来加以对照: 十二平均律与纯律十二音的比较 音名 平均律的频率 纯律的频率 频差 与前一音之比 均 纯 1音 A 440.0000 Hz 440.0000 Hz 0.0000 Hz 2音 A# 466.1624 Hz 469.3333 Hz -3.1709 Hz 1.05946 1.0667 2音 B 493.8824 Hz 495.0000 Hz -1.1176 Hz 1.05946 1.0547 3音 C 523.2524 Hz 528.0000 Hz -4.7476 Hz 1.05946 1.0667 3音 C# 550.0000 Hz 554.3648 Hz +4.3648 Hz 1.05946 1.0417 4音 D 587.3296 Hz 586.6667 Hz +0.6629 Hz 1.05946 1.0667 D# 622.2524 Hz 616.0000 Hz +6.2524 Hz 1.05946 1.0500 5音 E 659.2564 Hz 660.0000 Hz -0.7436 Hz 1.05946 1.0714 6音 F 698.4560 Hz 704.0000 Hz -5.5440 Hz 1.05946 1.0667 6音 F# 739.9876 Hz 733.3333 Hz +6.6543 Hz 1.05946 1.0417 7音 G 783.9920 Hz 770.0000 Hz +13.9920 Hz 1.05946 1.0500 7音 G# 830.6100 Hz 825.0000 Hz +5.6100 Hz 1.05946 1.0714 8度 A 880.0000 Hz 880.0000 Hz 0.0000 Hz 1.05946 1.0667 如表所示,纯律与平均律之间在频率上的差异也许看起来不大。因此,十二平均律的拥护者或许会说:这点差异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也许会问:为什么纯律的音程就该是更可取的呢,就算它们是所谓自然的、与自然泛音是一致的又如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须仔细考量十二平均律体系的局限,而后将其对听者心灵的影响与纯律作一比较。 十二平均律体系的局限 十二平均律体系对音乐表达有着很大的局限。在纯律中,有效的音程数极大,而在十二平均律体系中,可资使用的音程却只有12个固定的。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民间音乐和现当代音乐事实上也没有以这种形式存在,正好就说明了这一局限。但凡有人还只能被“自然音阶(the tempered scales)”绑架着,我们就不难看清这一点。这涉及到许多音乐风格(genres ),如:爱尔兰和英国的民间音乐、黑人灵歌(Negro Spirituals)、布鲁斯(Blues)、灵魂乐(Soul)、多数类型的爵士和摇滚。理由是:这些音乐流派严重依附于平均律律制中的那些对它们甚至并不是那么合用的音程,例如所谓的蓝调(blue notes),常常是把音阶中的第Ⅲ、第Ⅴ、第Ⅶ级音降低,但却又未降至到平均律中那个与之相邻的半音同样的高度。这些特殊的音符表现在这些风格音乐中的方方面面,是它们的生命血脉。没有这些特殊音符,它们就会失去各自的活力和魅人的能量。 在钢琴上营造某种令人错觉是蓝调的蓝调,如:非常快速地演奏半音音程;使某音处于两个半音之间的某个位置从而打造一种蓝调印象,这都是有可能实现的。因此,有的钢琴家凭藉他们的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平均律的局限。但这绝不等同于演奏蓝调本身——在平均律钢琴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于印度音乐来说,平均律的局限性,显现得就更多了。印度如今大约有150种微分音阶,或曰拉格,其使用的音程要比平均律中的多得多的多,远不止那12个。 至于固定音高的乐器,则又是一种局限:拉格演奏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音阶的诸音间滑动。这在像钢琴、簧风琴这样固定音高乐器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它们并不大适合用作独奏乐器来演奏印度的古典音乐,即使是对它们做了适当的调音。 此外,平均律的局限还在于:各音都是固定在各自确定的频率上。在印度传统音乐中,人们从不这样做。声音的每一个频率,都有其独具个性的影响力、独具个性的音质或给人以独具个性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些与不同的声音频率相连接的不同的感觉,就如没有着点以指空弹不同的音调。十二平均律由于其固定了各音的频率,因而也就摈弃了许多频率——把它们从大自然的调色板中开除了。如果把声音千变万化的频率比作一幅色彩千差万别的色谱的话,这就好像是:画家只有其中很小量的设定好的有限色数用来作画。 音程对心灵的影响 与音程有关的另一非常须要重视的方面是:它们如何打动人心。印度有关音乐的经典文本,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希腊哲学一样,也主张有着正面效应的音乐,其关键因子是:它应当是愉悦心灵的。诸多研究显示,当人们听了纯律的各音程之后发现:与平均律中等值的音程相比,它们会更令人愉悦、感觉更美。实际上,人们却常常被搞糊涂了:当他们听过纯律中相应的音程之后再听平均律中的音程,便以为平均律各音程才是协和的或和谐的。 平均律于欧洲推行的时候,种种审美上的因由,也是其遭反对的主要理据。当时的音乐理论家觉得:平均律消减了每个和弦的纯度和音乐的审美诉求。 还有一点值得玩味的是,凡西方声名显赫的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没有一个为平均律写作过,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甚至有人引用莫扎特的话说:谁要是用平均律来演奏他的音乐他就杀了谁。 然而,就平均律各音与纯律中相应之各音间频率上的差别而言,其差别并不是很大,这从各百分比可见,那为什么其各音程听起来会有这种舒服度上的差别呢?难道这会是鉴赏力的问题?或者某种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协和与不协和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纯律各音程比平均律中相应的音程,要更协和,或曰更和谐,现代科学实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协和(consonance )一词,源于拉丁文:com(“与……一起”)+sonare(“声响”)。如果我们在维基百科中检索这个词,就会是如下的定义: Consonance 协和 被认为是“稳定的”和声、和弦或音程。与之截然相反,“不协和”,则被认为是:“不稳定的”。 不协和(Dissonance )这个词,也是源于拉丁文:dis(“分离”)+sonare(“声响”)。现代音乐学家罗杰·凯恩密(Roger Kamien)对其做了如下定义: 不协和 不稳定的音调组合即为不协和;其张力吁求有一向稳定的和弦进行的意向。因此,不协和的和弦是“活跃的(active)”;传统上,它们一直被认为是刺耳的,而且一向用来表达痛苦、悲伤和冲突。 协和与不协和两者对音乐表达来说都是重要的,但其确切涵义是:协和音程须是真正的协和。欲通过现代科学实验来说明纯律各音程比平均律中相应的各音程更协和,我们不得不涉足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即所谓:声学。这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因为声音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只考察:对协和与不协和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一种叫做“拍”的现象。 拍音 当两个音之间的频差大于0赫兹而小于20赫兹的时候,我们就会将这两个音认作一个声音。我们听到的这个协音(combined sound)的频率,将是两个音均衡的结果。不过,协音的音量却因某些原因而经常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拍”。这样一种现象,通常被认为是造成不协和的主要起因。拍之所以发生,是两个音在共振时,其相互关系不断发生改变使然。 当我们拨动吉他上的一根琴弦,弦周边的空气分子即开始来回振动。振动向四面八方散播。音量是振动幅度的结果。 当两个音的频率紧贴在一起,以致被当做是一个声音的时候,协音的振幅就是两个音振幅的总和。由于两个音中,一个比另一个振动得稍快一些,这两个振动之间的关系便会不断发生变化。当两个音在某个点上达于同步,即表明:它们同时在来回摆动,这时两个音振幅之和即达至最大。继而又渐渐趋于不同步,这又表明:两音振幅之和渐渐趋小,直到某个点时,两音才开始互为反向振动,如果此时两音的振幅相同,其振幅之和为零,即造成无声状态。如果两个音中,其中一个音的振幅大于另一个的,其协音的振幅即不会是零,而是小于振幅最大的那个音的。这时,两个音各自的振动又渐渐地回归于同步,此即表明:协音的振幅会渐渐增大,直至再次达到最大为止,诸如此类。 我们听到声音,是两个声音作用于我们的耳膜的结果。两音的振动同步之时,它们便一齐鼓荡耳膜,因此两者的合力要强于一个音单独时的力。继而,当两音互为反向振动之时,一个音便开始向内推动耳膜,而另一个音就开始向外拉,于是它们便或多或少地相互抵制,使我们知觉到一个弱音,或根本没有声音。这就是所谓的拍。这就好比听收音机时,将音量突然调大又迅即关小。拍频(frequency of the beating),即两音之间的频差。我们可以用下列图标来说明这一现象,图表显示了声音的波式振动: 拍音举隅 上面有两道波的即两个声音,而下面的波,就是我们听到的协音。两个声音有着同样的振幅。下面的波变化着的振幅表示:协音的音量变化。两音在A点的地方,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其谐振幅位于最大点上。继而,两音变得不那么同步了,于是其谐振幅也就变小了。在B点处,两音呈互为反向振动的状态,因而其谐振幅归零,遂成无声。继而,两音又渐渐地回到同步状态,与此同时,谐振幅亦渐渐增大,而当两音再次同步之时,即达到其最大值,如此等等。 当两音间频差增大时,尽管尚小于约20赫兹,但拍频却增大了。当两音之间频差变得大于约20赫兹时,拍音即为经验所忽略。当频差达至全音和小三度音之间某处一点之时,拍音即停止,此时我们听到的是两个各自分别开来的音。 协和与不协和举隅 拍的现象表明:恰恰是频率上的毫厘之差,对协和度或不协和度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借由走了调的八度音程来说明这一点:有点走调的八度的拍音举例 主音 八度音 主音 走了调的八度音 音与音之间的拍 泛 音 10. sound 4000 Hz 8000 Hz 4000 Hz 8020 Hz 10. + 5. = 10 Hz 9. sound 3600 Hz 7200 Hz 3600 Hz 7218 Hz 8. sound 3200 Hz 6400 Hz 3200 Hz 6416 Hz 8. + 4. = 8 Hz 7. sound 2800 Hz 5600 Hz 2800 Hz 5614 Hz 6. sound 2400 Hz 4800 Hz 2400 Hz 4812 Hz 6. + 3. = 6 Hz 5. sound 2000 Hz 4000 Hz 2000 Hz 4010 Hz 4. sound 1600 Hz 3200 Hz 1600 Hz 3208 Hz 4. + 2. = 4 Hz 3. sound 1200 Hz 2400 Hz 1200 Hz 2406 Hz 2. sound 800 Hz 1600 Hz 800 Hz 1604 Hz 2. + 1. = 2 Hz 1. sound 400 Hz 800 Hz 400 Hz 802 Hz 我们看到,在主音与纯八度音之间,其泛音在各自的级别上都是彼此相匹配的,这意谓:不存在拍音;因而两个音高度协和。可我们要是使八度音走调2赫兹,许多级别上的泛音之间,如:2音与1音之间、4音与2音之间、6音与3音之间等等,就会出现拍音。这就会导致消减协和度或增加不协和度。 现在,我们不妨以纯五度为例,来比较一下纯律的协和与平均律的协和。一般认为:比率为3/2的纯五度是一个高度协和的音程。 纯律纯五度与平均律纯五度协和度的比较 主音 纯律五度音(3/2) 主音 平均律五度音 拍音 泛 音 10. sound 4400 Hz 5940 Hz 4400 Hz 5931 Hz 9. sound 3960 Hz 5400 Hz 3960 Hz 5391 Hz 9. + 6. = 6 Hz 8. sound 3520 Hz 5280 Hz 3520 Hz 5272 Hz 7. sound 3080 Hz 4620 Hz 3080 Hz 4613 Hz 6. sound 2640 Hz 3960 Hz 2640 Hz 3954 Hz 6. + 4. = 4 Hz 5. sound 2200 Hz 3300 Hz 2200 Hz 3295 Hz 4. sound 1760 Hz 2640 Hz 1760 Hz 2636 Hz 3. sound 1320 Hz 1800 Hz 1320 Hz 1977 Hz 3. + 2. = 2 Hz 2. sound 880 Hz 1320 Hz 880 Hz 1318 Hz 1. sound 440 Hz 660 Hz 440 Hz 659 Hz 平均律五度音实际为:659.2564赫兹 从这张表中我们看出:纯律中主音所属各泛音与其五度音之间高度相匹。由于没有一个音存在那样一种差别,因而不可能出现拍音。 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平均律的五度音就会发现:没有一个泛音值是与主音所属各泛音值是相匹的,于是我们就会在多数泛音间遇到拍音:在3音与2音之间、6音与4音之间,9音与6音之间,等等。这说明:与纯律中相对应的音程相比,其协和度是非常弱的,或曰:不协和度是非常强的。 纯律与平均律的混搭 虽然如此,也许有人仍会如是说:某种依平均律调音的固定音高乐器,像钢琴或簧风琴,有其局限性,其音程也不那么令人感到舒服,那么用它来给依纯律演唱或演奏的人伴奏,为什么就不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审视一下演唱本身。在印度古典的音乐传统中,以纯律演唱是要练耳的。研究表明:在没有固定音高的平均律乐器伴奏的情况下,人们独自演唱或集体演唱,一般会很自然地倾向于依纯律。那么,在有某种依据平均律来调音的乐器伴奏的情况下,你要是尝试按照纯律来演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举例来说:某人要用基于如上所示之纯律的A大调音阶来演唱。比如唱一个纯五度音,这种情形下,其纯五度音就是E音,同时,在乐器上演奏的就是A大三和弦,即:A - C# - E。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表格,审度一下这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纯律五度音与平均律五度音混搭 主音A 平均律五度音:E 纯律五度音(3/2):E 两个五度之间的拍音 泛 音 10. sound 3900 Hz 6590 Hz 6600 Hz 10 Hz 9. sound 3520 Hz 5931 Hz 5940 Hz 9 Hz 8. sound 3200 Hz 5272 Hz 5280 Hz 8 Hz 7. sound 3080 Hz 4613 Hz 4620 Hz 7 Hz 6. sound 2640 Hz 3954 Hz 3960 Hz 6 Hz 5. sound 2200 Hz 3295 Hz 3300 Hz 5 Hz 4. sound 1760 Hz 2636 Hz 2640 Hz 4 Hz 3. sound 1320 Hz 1977 Hz 1980 Hz 3 Hz 2. sound 880 Hz 1318 Hz 1320 Hz 2 Hz 1. sound 440 Hz 659 Hz 660 Hz 1 Hz 平均律五度音实际为:659.2564 赫兹。 钢琴或簧风琴要演奏基音和平均律五度音,即:A和E音,而演唱者要唱纯律的E音。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E音之间的频差,就会发现:两音相互间不仅没有任何共同点,而且我们在所有音级上,即在基础音与所有最近的泛音两者之间,都会遇到拍音。如是,也许就会打造出非常强烈的不协和度,因而极有可能迫使演唱者按照平均律来演唱。所以,在有像簧风琴这样的平均律乐器伴奏的情况下,要依纯律来演唱,是不大可能的。 从声学科学中抽取的这些例子表明:对自然音程的这些非常些小的修饰,孤立地看,似乎微不足道,但却会在多数音级上导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后果。 结论 总而言之,西方的音乐理论,由于扭曲了音乐中各音程的自然关系,因而也就损害了它们的和谐、损害了其音声之美。不仅如此,它还为自己的音乐建造了一座监狱,将其锁定在音乐表达的潜在可能性的浩瀚宇宙之外。它甚至一直以来已使音乐人习惯于把与自然泛音列一致的音乐听成是走调的。 由于把有固定音高的西方乐器引入印度音乐,这一音乐原有的优势和纯洁便遭到了扭曲与污染。有人现在正在把印度音乐带离自然法则所属的和谐,而应该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让我们更合自然法则的音调。因此,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意识。(完)
个人分类: 音乐科普|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音乐起源之谜(五)——音乐之始,大道至简
热度 6 WANGTianyan1983 2015-4-16 19:12
音乐起源之谜(五) —— 音乐之始,大道至简 前言: 上一节介绍了关于音乐起源的诸多假说及其不足,关于音乐起源,需要更加综合完善的新假说。不过在研究其起源之前,需要先透过纷繁复杂的音乐现象,看到其万变不离之“宗”。只有拨云见日、吹沙见金,方能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本节将音乐一步步简化,最后归结为“节奏性相对音高”。 关于音乐起源的“性选择假说” ( Darwin, 1871 ) 、“母婴联系假说” ( Dissanayake,2000 ) 、“社会凝聚力假说” ( Roederer,1984 ) ,虽然能够或多或少地解释一些音乐现象,不过各自都存在很大不足。音乐形式复杂、应用甚广,探究其起源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老子《道德经》有“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一说,在研究复杂事物之前,只有拨云见日、吹沙见金,方能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比如厨艺和浪漫,貌似跟人类进化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它们的基本元素——食物和性,却分别对应生存和繁衍,具有进化意义。类似的,如果音乐背后有强大的生物基础,我们首先需要对音乐进行简化,凡是不影响音乐定义的细枝末节,都应该剔除,最后获得音乐的核心。然后再从其核心去探究其本质,从其本质去探索其生物适应意义。 五尘只留“声”,双乐仅取“器” 音乐不但能给人带来快感 ( Blood and Zatorre, 2001 ) ,还能影响情绪 ( Koelsch, 2014 ) 。我们的情绪受多种感官影响,“眼、耳、鼻、舌、身”可以感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些信息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认知整合后诱导出“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绪(图 1 )。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演唱会或者舞会,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眼睛能看到华丽的布景、斑斓的灯光、俊男靓女,鼻子能闻到的香水味、鲜花味,舌头能尝到糖果、美酒、冰淇淋,身体能感受到细腻的布料、情人湿润或粗犷的手。这些“眼、鼻、舌、身”的感官都能影响我们的情绪,会对音乐本原的探究造成干扰,所以应该被剔除。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耳朵听到的音乐。 图 1. 情绪受多种感官的影响。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感知世界的色、声、香、味、触,再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引起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绪。研究音乐的本原,只用保留耳朵对声音的感觉。图片来源:网络,有改动。 音乐又分为“声乐( vocal music ,演员的声音)”和“器乐( instrumental music ,乐器的声音)”,虽然声乐可能早于器乐,不过在对音乐进行简化时,声乐需要剔除,理由有三。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后续简化会发现,不管是从声乐还是从器乐出发,都不影响音乐的最终简化结果。其二,人声和其它器乐在演唱或演奏同一首曲子时,只有音色不一样,音色当然能影响人的情绪,有人喜欢钢琴曲,有人喜欢古筝曲,有人喜欢小提琴曲,可能还有人喜欢歌唱或哼唱曲;既然这样或那样的音色不影响我们对同一首曲子的认定,那么可以去掉声乐这种特殊的音色。其三,声乐可以反映演员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可能会诱发包括“性”在内的很多联想,从而影响听者的情绪;而且歌词在赤裸的表达情绪和讲述故事,会对人的情绪造成直接的影响。比如 86 版《西游记》里《女儿情》和《相见难别亦难》两首歌曲具有完全一样的旋律,但是因为所配歌词的不同给人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差。基于以上三点,声乐应该被剔除。 独奏留下来,文化抛开去 现在音乐已经简化到器乐了,接下来以《梁祝》交响乐为例继续简化。交响乐有很多种乐器(图 2 , A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我们连声乐这种特殊的音色都剔除了,所以没有理由不剔除其它合奏乐器的音色,于是就简化到《梁祝》独奏曲了(图 2 , B )。不要关注图中靓丽的女演员,因为她在第一轮就被屏蔽了,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去听就行了。 图 2. 以《梁祝》交响乐为例对音乐进行简化。 A. 交响乐以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 B. 剔除其它乐器的音色,只留下《梁祝》独奏; C 、 D. 中国人听到《梁祝》和外国人听到《 Butterfly Lovers 》时,情绪会受到文化和故事情节的影响,所以文化因素应该被剔除。图片来源:网络。 在进一步简化独奏之前,需要先剔除人文因素的影响,主要针对耳熟能详的一些名曲。仍然以《梁祝》为例,就算我们在一片漆黑中听《梁祝》独奏,我们的大脑也是不安分的。中国人从“梁”、“祝”这两个姓开始,可以想到古代讲求门当户对的婚姻禁锢,继而想到山伯英台的苦楚和抗争,及至最终的化蝶双飞(图 2 , C )。对于外国人而言,虽然不一定懂中国文化,但是《 Butterfly Lovers 》(《梁祝》的英译名)所反应的凄美爱情与化蝶奇幻(图 2 , D ),同样会让他们浮想联翩。所以我们熟悉的名曲里包含的文化因素和故事情节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音乐里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应该被剔除,剔除的方法就是换一个单纯的、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曲子的音乐主体,比如胎儿、婴儿,或者相对比较封闭的土著。 以赤子心听单旋律 现在只剩下不含文化、不含声乐、不考虑音色( timbre )的独奏了,不过还没有完。独奏还包括节奏( rhythm )、旋律( melody )、音高( pitch )、和弦( harmony )、响度( dynamics )等 ( Jones et al., 2010 ) ,在这诸多因素中,只有音高和节奏是最根本的元素 ( Platel etal., 1997 ; Krumhansl, 2000 ; Trainor and Unrau, 2012 ) ,它们可以影响人类 ( Schellenberget al., 2000 ) 和其它一些动物 ( Snowdon and Teie, 2013 ) 的情绪、行为和生理状态。一条时间线上的一系列音高的节奏排列就是旋律 ( Cariani and Micheyl, 2012 ) 。 经过上述简化,音乐客体可以简化为只包含节奏和音高的单旋律,音乐主体可以简化为胎儿、幼儿,或者原始部落的土著。音乐主客体之间的相逢可以概括为:以赤子心听单旋律(图 3 )。不过音乐主客体的相逢又涉及到一个音乐认知领域至今悬而未决的“旋律不变性( transposition invariance )”问题,基于“旋律不变性”,音乐旋律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图 3. 以赤子心听单旋律。音乐客体可以简化为只包含节奏和音高的单旋律,音乐的主体可以简化为胎儿( A )、幼儿( B )、或者原始部落的土著( C )。追寻音乐的本原,不应该从大都市的音乐盛会出发,应该从最基本的音乐旋律和最单纯的音乐主体开始。图片来源:网络。 “十二平均律”和“旋律不变性” 在讲“旋律不变性”之前,需要了解“十二平均律( equal temperament )”。旋律是在一条时间线上的一系列音高的节奏排列 ( Cariani and Micheyl, 2012 ) ,音乐旋律的每个音高不是随机的,取决于音高频率表(表 1 )。表中列出了 10 个八度共 120 个音的频率,比如中央 C 的频率为 261.63 Hz ,中央 C 频率的 2 倍( 523.25 Hz )为中央 C 的高八度音,中央 C 频率的一半( 130.81 Hz )为中央 C 的低八度音。虽然 3 个音的唱名都是哆( do ),但是在演唱的时候分别对应着中、高、低音。 表 1. 音高频率表 从表 1 可以看到每个八度有 12 个音( 7 个全音, 5 个半音)。这 12 个音频率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随机的,由十二平均律决定(图 4 )。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把一个八度等分成十二个半音的律制,由明朝王子朱载堉在于万历十二年( 1584 年)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 24 位 ( Kuttner, 1975 ) 。 十二平均律所谓的“平均”,不是算术平均,而是比例上的平均,也就是说十二个律按等比数列排列,而不是按等差数列排列(图 4 )。如果把中央 C 看着“正黄钟”,那么中央 C 的高八度音就对应着“倍黄钟”,两者音高频率的比值为 2 。既然是等比数列,那么对 2 开 12 次方根可以得到 1.059 ,这个值正好是“倍应钟”对“正黄钟”的比率;所以中央 C 上行一个音的频率为 261.63 Hz 乘以 1.059 ,也就是 277.18 Hz 。大家都学过数学,其它“律”和“正黄钟”的比率可以依次类推;以中央 C 为基础,其它音的音高频率也可以算出。 2 的 12 次方根现在在计算器上轻轻一点就能出来,不过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能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 24 位,确实不容易,所以朱载堉其人其书能够载入东西方的音乐史。 图 4. 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世界上通用的把一个八度等分成十二个半音的律制,由明朝王子朱载堉在于万历十二年( 1584 年)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 24 位 ( Kuttner, 1975 ) 。这里所谓的“平均”,不是算术平均,而是比例上的平均,也就是说十二个律按等比数列排列,而不是按等差数列排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十二平均律”词条。 表 1 不但列出了每个音的绝对音高频率,还以中央 C 为起点,在括号里标出了其它音与中央 C 的距离。因为相邻两个音的频率比一定,所以定义相邻两音间的距离为 1 ,依次类推,第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之间的距离应该为 119 ,这种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被称为“音程”。音程体现的是两个绝对音高( absolute pith )之间的相对音高( relative pitch ),绝对音高是声音的频率,相对音高是两个频率之间的比率。 音乐认知领域有个至今悬而未决的“旋律不变性”问题。所谓的“旋律不变性”,是指一个特定的旋律,不管它以哪个绝对音高开始演奏,只要其随后一系列音之间的相对音高保持不变,我们就认为它是同一个旋律 ( McDermott and Oxenham, 2008 ; Cariani and Micheyl, 2012 ; Trainor and Unrau, 2012 ) 。 比如《梁祝》可以高八度、低八度演奏,也可以变调演奏,甚至不用音高频率表的音演奏,只要保证相邻两个音之间频率比值不变就行。我们在听这一系列《梁祝》的时候,不因为每个版本的绝对音高不同而认为它们是“李祝”、“张祝”、“王祝”,我们大脑的认知系统不会乱点鸳鸯谱;我们会因为每个版本的相对音高一致而认定它们是《梁祝》,就算变了蝴蝶、蜻蜓、毛毛虫,他们照样是“梁祝”,我们大脑的认知系统不会棒打鸳鸯。当然,上述论断的基础是所有版本的节奏不能变。 综上,一条时间线上的 “节奏性相对音高”是旋律的本质,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之“始”,其它的音乐元素和音乐现象都由此“衍化至繁” 。 现在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探究音乐的起源,就需要探究人类为什么能欣赏“节奏性相对音高”。下一节将从“节奏性相对音高”出发,将音乐和舞蹈统一为“节奏运动”,敬请关注。 注: 1. 该博文中凡有确切来源图片均已注明出处,其它图片收集自网络,原作者可以联系我撤销图片或添加备注。 2. 成文仓促,难免失误,请大家多多指正;另,有交流或合作意向的老师和同学,欢迎随时联系。 王天燕( tianyanwang@hotmail.com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相关链接: A hypothesis on the biological origins and social evolution of music and dance (Wang, Front. Neurosci. 2015) 音乐起源之谜(一) —— 音乐、舞蹈和语言起源的 “ 节奏适应假说 ” ( 王天燕, 03/19/2015) 音乐起源之谜(二) —— 音乐的 “ 文化起源 ” VS“ 生物起源 ” ( 王天燕, 03/26/2015) 音乐起源之谜(三) —— 音乐才能的遗传基础 ( 王天燕, 04/02/2015) 音乐起源之谜(四) —— 音乐起源的性选择假说及其不足 (王天燕, 04/12/2015 ) 音乐起源之谜(五) —— 音乐之始,大道至简 ( 王天燕, 04/16/2015) 音乐起源之谜(六) —— 音乐和舞蹈统一于节奏运动 ( 王天燕, 05/08/2015) 音乐起源之谜(七) —— 节奏适应是食物和性的前提 ( 王天燕, 05/15/2015) 音乐起源之谜(八) —— 音乐在动物界的起源和进化 ( 王天燕, 05/22/2015) 音乐起源之谜(九) —— 人类音乐的起源和进化 ( 王天燕, 06/08/2015) 音乐起源之谜(十 / 完) —— 节奏适应假说的机遇和挑战 ( 王天燕, 06/18/2015) 参考文献: Blood,A.J., and Zatorre, R.J. (2001). Intensely pleasurable responses to musiccorrelate with activity in brain regions implicated in reward and e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 , 11818-11823. doi: 10.1073/pnas.191355898. Cariani, P., and Micheyl, C. (2012). Toward atheor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uditory cortex, in The Human Auditory Cortex, eds. D.Poeppel, T. Overath, A.N. Popper R.R. Fay. (New York, NY: Springer),351-390. Darwin, C. (1871).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London: JohnMurray. Dissanayake, E. (2000). Antecedents of thetemporal arts in early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in The Origins of Music, eds. N.L. Wallin, B. Merker S. Brow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89-410. Jones, M.R., Fay, R.R., and Popper, A.N. (2010). Music perception. New York, NY:Springer. Koelsch, S. (2014). Brain correlates of music-evokedemotion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5 , 170-180. doi: 10.1038/nrn3666. Krumhansl, C.L. (2000). Rhythm and pitch in music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 159-179. doi:10.1037//0033-2909.126.1.159. Kuttner, F.A. (1975). Prince Chu Tsai-Yü's life andwork: A re-evaluation of his contribution to equal temperament theory. Ethnomusicology 19 , 163-206. Mcdermott, J.H., and Oxenham, A.J. (2008). Musicperception, pitch, and the auditory system. Current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8 , 452-463. doi: 10.1016/j.conb.2008.09.005. Platel, H., Price, C., Baron, J.C., Wise, R.,Lambert, J., Frackowiak, R.S.J., et al. (1997).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music perception - A functional anatomical study. Brain 120 , 229-243. doi:10.1093/brain/120.2.229. Roederer, J.G. (1984). The search for a survivalvalue of music. Music Perception , 350-356. Schellenberg, E.G., Krysciak, A.M., and Campbell,R.J. (2000). Perceiving emotion in melody: Interactive effects of pitch andrhythm. Music Perception 18 , 155-171. Snowdon, C.T., and Teie, D. (2013). Emotionalcommunication in monkeys: music to their ears?, in The Evolution of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Sounds in NonhumanMammals to Speech and Music in Man, eds. E. Altenmüller, S. Schmidt E. Zimmermann. (Oxford: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133-151. Trainor, L.J., and Unrau, A. (2012).Development of pitch and music perception, in Human Auditory Development, eds. L. Werner, R.R. Fay A.N.Popper. (New York, NY: Springer), 223-254.
个人分类: 音乐、舞蹈和语言的起源|10873 次阅读|17 个评论
音律之旅
热度 12 Huarong1940 2014-2-26 12:46
音律之旅 ■ 带你到音律的历史长河去漂流。 ■ 音律来自于谐和,谐和产生于共鸣,共鸣就是声波的共振 。 我上小学时爱唱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每堂音乐课的开头,老师都要领着练习唱音阶。我嘴上唱着音阶,脑中却冒出一个疑问: 7 个音阶 1 【 do 】、 2 【 re 】、 3 【 mi 】、 4 【 fa 】、 5 【 so 】、 6 【 la 】和 7 【 si 】之中,一般相邻的两个音相差一度,其中只有两处例外,即 3 【 mi 】和 4 【 fa 】、 7 【 si 】和高 1 【 do 】之间的音差是半度,这是为什么? 在中学的物理课上,我得知声音高低的原理,它取决于声波振动的频率,频率较高,听到的音调也高。当数学课学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我便联想思索,各音阶的音高很像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它们的频率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究竟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呢? 高中时,我特别要好的同学郑 JY 家有一部留声机,我们经常在一起摆弄它,那是机械发条驱动的,速度很难维持在标准的每分钟 78 转,通常总是稍高或稍低于标准值。但我们发现,只要它转速稳定,不论高低,放同一张唱片就不觉得乐曲的声音跑调。这说明,即使绝对音高不准,相对音高总是不错的。根据这一事实,我们悟出:音阶的频率似乎是一个等比数列。如果它的确是等比数列,那么它的 公比 是多少?咱们的祖先在创造音律时,是怎样确定这个“ 公比 ”的具体数值的呢?在 3 【 mi 】和 4 【 fa 】、 7 【 si 】和高 1 【 do 】之间的频率比应该是半个“ 公比 ”吧,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伴随我度过青少年时期,始终存留心头而不得其解……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十年浩劫”的文革刚结束,国家好似处于一个“ 文化复兴时期 ”,大学恢复招生,我作为一名工科大学教师,也生怕自己的学识跟不上时代,赶紧恶补外语、工程数学、机械动力学等科目。 1978 年冬,我在出差去西宁的火车上,阅读一册很薄的名为《振动测试》的书,它是一位美国工程师写的,其中讲到振动信号的谐波分析,举了一个例子:“ 音阶的‘ 5 【 so 】’是 3 次谐波 ”……万万想不到,这短短的一语恰似一颗仙丹点悟了我。我急忙拿出纸和笔,作一番简单的算术运算,当即算得:音阶相差一度的频率公比为 9/8 。 存留于心近二十年的音律之惑、为什么 3 【 mi 】和 4 【 fa 】、 7 【 si 】和高 1 【 do 】之间的音差是半度(古今中外皆然)的问题,至此悠然而解。尽管只用了小学算术里分数的乘法,却原来,在音乐的背后是伟大的数学在为它撑腰的!当时的我年将四十,“四十而不惑”仅仅应之于音乐的律法,我相当知足而喜不自胜啦! 总的说来, 音律来自于谐和,谐和产生于共鸣,共鸣就是声波的共振 。 人类很早就知道,如果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同时入耳,有的令人感到愉悦;有的却不。前者称之两音“谐和”;后者则为不谐和或曰噪声。在有了频率的概念之后,人们最先认识到,高低不同的两音若频率相差一倍最谐和。当然,早在数千年之前,人类尚未有“物理”、“频率”等系统知识,但已经知道笛子长度越短吹出的音调越高。“笛管长度”的直观概念对应于现代的“频率”,恰好有着非常密切的数学关系。对于今人,显然用频率来说明音律的原理更为直截了当。 男女声合唱一首歌,音高相差八度听起来非常自然谐和。其中的奥妙在哪里?答案很简单,两个相差八度的音,高音的频率正好为低音的两倍。认识由此再向前发展一步,在二倍频的谐和音之后,显然最和谐的就轮到三倍频了。以此类推,第四、第五、第六……个谐和音当然分别是四倍频、五倍频、六倍频……暂且打住吧,如此类推来寻找谐和音未免太粗糙了!谁都知道,常人嗓音的音域并非很宽,只能唱出很少的几个相差八度的音。而且,仅用整数倍频的谐音,构造出来的音乐未免太单调了吧!? 以下,我们不妨模仿先人的思路,追寻一下那创造音律的旅程。 ( 1 )、我们从频率为 F 的基本音 1 【 do 】出发向上,在高八度和谐音(频率为 2F )之后再向上,先找到三倍频 3F 的谐音——高 5 【 so 】。 ( 2 )、回头向下,寻找高 5 【 so 】的最谐和音,那就是比它低八度的 5 【 so 】,频率则减半为 3F/2 。 在此处,在一个八度音程之内,生成了一个最重要的谐音,它与基本音 1 【 do 】的频率之比为 3/2 ,是最简约的分数倍频,现代音乐术语称之“ 五度和弦 ”。 (拉过二胡的人都知道,二胡的高低两根弦正好是五度和弦。 1 【 do 】→ 5 【 so 】、 5 【 so 】→高 2 【 re 】、 2 【 re 】→ 6 【 la 】、 6 【 la 】→高 3 【 mi 】、 3 【 mi 】→ 7 【 si 】以及 4 【 fa 】→高 1 【 do 】这六对谐音都是五度和弦,按此顺序串成链条。我们“摸索”着这个“五度和弦的链条”,就能逐个地寻找出五律和七律的各音。) ( 3 )、从 5 【 so 】向上,寻找它的五度谐音,必须将它的频率 3F/2 再乘以 3/2 ,从而得到一个频率为 9F/4 的 高 2 【 re 】。 ( 4 )、回头向下,寻找 高 2 【 re 】的最谐和音,那就是比它低八度的 2 【 re 】,频率则减半为 9F/8 。到这里,我们获得了一度音程的频率比 9/8 。 ( 5 )、从 2 【 re 】向上,寻找它的五度谐音,必须将它的频率 9F/8 再乘以 3/2 ,从而得到一个频率为 27F/16 的 6 【 la 】。 ( 6 )、从 6 【 la 】向上,寻找它的五度谐音,必须将它的频率 27F/16 再乘以 3/2 ,从而得到一个频率为 81F/32 的 高 3 【 mi 】。 ( 7 )、回头向下,寻找 高 3 【 mi 】的最谐和音,那就是比它低八度的 3 【 mi 】,频率则减半为 81F/64 。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一个八度音程之内,共搜寻到 5 个谐音,它们就是中国古代音律的“ 五律 ”:宫、商、角、徵、羽。按从低到高顺序将其排列如下。 音阶 : 1 【 do 】 2 【 re 】 3 【 mi 】 5 【 so 】 6 【 la 】 高 1 【 do 】 频率 : F 9F/8 81F/64 3F/2 27F/16 2F 频率比 : 9/8 9/8 32/27 9/8 32/27 古音五律 : 宫 商 角 徵 羽 宫 观察这 5 个音阶相邻两音的频率比可得知,仅在 1 【 do 】、 2 【 re 】、 3 【 mi 】,以及 5 【 so 】、 6 【 la 】之间具有相同的频率比( 9/8 )。而 3 【 mi 】与 5 【 so 】、 6 【 la 】与 高 1 【 do 】之间的间隔却比较大( 32/27 )。看来仍须继续努力,在这两个间隔里分别再填入两个谐音,使得音乐更丰富多彩一些。但是这 32/27 的空当大约仅为 9/8 的 1.5 次方,再挤进去两个音的结果如何呢?请看最后两步: ( 8 )、从 3 【 mi 】向上,寻找它的五度谐音,必须将它的频率 81F/64 再乘以 3/2 ,从而得到一个频率为 243F/128 的 7 【 si 】。 ( 9 )、从 高 1 【 do 】向下,反向寻找它的五度谐音,须将它的频率 2F 除以 3/2 (或乘以 2/3 ),最终得到频率为 4F/3 的 4 【 fa 】。 我在从西安去西宁的旅途中,就是按照上述的 9 个步骤,推算出“七律”音阶的频率。盯着这张小纸片上涂鸦的一串数字,按捺不住喜悦之情,恨不能跳起来手舞足蹈一番……紧接着,内心有个声音提醒我且莫高兴得太早,如此拍拍脑瓜计算的结果究竟对不对呢? 出差一回到家,便急不可耐地查阅有关“资料”。说来也相当可怜,我当时在学校图书馆所查到的“资料”,与古代音律有关的,仅有一部 1979 年版的《辞海》。 首先查到的条目是“ 五律 ”、“ 七律 ”、“ 三分损益法 ”、“ 隔八相生法 ”等。这些有关古代音律的最早文字记述出于春秋时期的《管子》。 我国的古人在早期,是用 笛管的长度 来研究音律的,想必那时并无物理学和频率的概念。由现代力学的振动方程可知,在一个简单的发声系统里,管长(或弦长)恰好与其自振频率成反比。 所谓“ 三分损益法 ”就是把笛管长度减短(或增长)三分之一,向上(或向下)求得原音的五度谐音。它对应于上述确定音阶 9 步的( 1 )、( 3 )、( 5 )、( 6 )、( 8 )、( 9 )。所谓“ 隔八相生法 ”就是把笛管长度减半(或增倍), 向上(或向下) 求得原音的八度谐音。它对应于上述 9 步的( 2 )、( 4 )、( 7 )。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先我觉得这句道家的名言很难理解,现在把这句话用来解释音律的产生却很贴切。“隔八相生”即“一生二”,“三分损益”即“三生万物”。好一个“三生万物”!这“三”的确给我们“生”出了悦耳动听而千变万化的音乐! 《辞海》里还有一个有关音律的条目——“ 十二平均律 ”。它产生的基础是,古音律的一个八度音程恰巧包含了 12 个半音,它们的频率又恰巧近似地排列成等比数列。 平均律 始创于明朝的 朱载堉 。似乎那时的律算学者已经掌握了频率的概念, 朱载堉 把一个八度音程之间进行十二等分,亦即在二倍频程之间排列了 12 项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2 开 12 次方( ≈ 1.06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任意变调后各音的位置稳定不变。但它也为此牺牲了一点点音乐的谐和性。 现代的键盘类和管类乐器皆按 十二平均律 来定音;而靠演奏者的手耳来定音的弦乐器则往往符合于古音律。 在此顺便指出,现代工业标准里有一个“ 标准数系 ”,它包含了许多等比数列,所规定的 标准公比 有 1.06 、 1.12 、 1.26 、 1.41 、 1.58 等。十二平均律的半度和一度谐音的频率比即 1.06 和 1.12 。谁又曾想到,音律与现代工业标准之间隐藏着一个数字的交集呢!?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古希腊有个“ 毕达哥拉斯算法 ”与音律的创立有关,根据此信息,才查到了所谓“ 纯律 ”的条目。上述 9 步所推出的七律由 1 、 2 、 3 次谐波构成。与其相比, 纯律 里仅有两个音( 3 【 mi 】和 7 【 si 】)不同。 纯率 引进了 5 次谐波,由 5 倍频 5F 降低两个八度,获得频率 5F/4 的 3 【 mi 】,再向上求得 3 【 mi 】的五度谐音 7 【 si 】(频率为 15F/8 )。真是极为巧合的殊途同归,两个律法求得的 3 【 mi 】和 7 【 si 】的频率虽不相等,却也相当接近。 迄今,能查到的文字记载中,都没有提到我国古代的七律中含有 5 次谐波。为区别于“ 纯律 ”,由 三分损益法 创制的七律称之为“ 五度相生律 ”。按简谐规则来说,“ 五度相生律 ”的谐和性似乎稍逊于“ 纯律 ”。 三种音律七音阶的频率对比如下: 音名 : c d e f g a b 唱名 : 1 【 do 】 2 【 re 】 3 【 mi 】 4 【 fa 】 5 【 so 】 6 【 la 】 7 【 si 】 五度相生律 : F 9F/8 81F/64 4F/3 3F/2 27F/16 243F/128 纯律 : F 9F/8 5F/4 4F/3 3F/2 27F/16 15F/8 十二平均律 : F 1.122F 1.260F 1.335F 1.498F 1.682F 1.888F 到此,我的音律之旅已似乎接近终点,但我还留有一个疑问:无论声音的强弱与高低(分别对应于声波的幅值和频率),人耳的听觉等级都是按 对数坐标 建立的。声强用“ 分贝 ”,而声高用“ 音分 ”(以十二平均律的基础,将八度音程等分为 1200 音分)。 这是为什么?除听觉之外,其他感觉也都按对数坐标来分等级吗? HR 写于 2014 年 2 月 24 日
11258 次阅读|29 个评论
律学和十二平均律
热度 16 武际可 2011-7-15 14:46
10479 次阅读|18 个评论
旅美杂忆(二十二)绝世奇珍
zhangqy 2009-11-9 10:57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二十二)绝世奇珍 我很喜欢参观博物馆,一有机会,就会去各地的博物馆参观,看到那些古代的珍贵文物,可以得到很多闻所未闻的直观的知识。 我曾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一方关公的汉寿亭侯的铜印,表面积和我们现在的私章差不多大小,大约只有两三平方厘米,印章厚度大约半厘米,背部有一个短短的印把。这大大出乎我的想像。我年幼时看过的连环画,古时侯的官印都是很大的,没有想到关老爷的侯爵官印如此之小。 《史记》记载,在秦始皇陵墓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驱动水银流动的机器,自然要用到齿轮。显然,在秦朝,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就发明了齿轮。 1975 年,我出差到陕西省时,在西安的陕西省博物馆看到有一个西汉时期的小齿轮。至少在西汉就有实物证明了中国是齿轮的故乡。我原来以为齿轮是外国人发明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样重要的发明,还是中国人的专利呢。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媒体的宣传中,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在我们的教科书里,没有给予特别的强调? 在陕西省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个残破的小小纸团,是西汉时期所造,纸的纤维十分粗糙,看来很难用于写字。近来又发现了西汉时期写有字的纸片。事实证明,西汉就有纸了,于是就有人认为不是蔡伦首先发明造纸术。发明任何一种新东西,都有一个过程,都是从简陋到完善。例如,爱迪生之前,已经有人在实验室里研究过白炽电灯,但是并未走向实用,没有多少人知道,没有产生过什么影响。现在,大家都公认电灯(准确点说,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造纸术也是如此。 据古籍记载,一天,太后送给蔡伦一包物品,蔡伦发现包物品的包袱皮可以写字,大感兴趣,询问之后,得知这种包袱皮叫做絮纸,是用蚕丝制成的,絮纸太贵了,连贵族都嫌贵了,很少用,平民百姓更不用说了,根本无法普及。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后汉书》卷七十八 ) 纸字的偏旁是纟,可见最早的纸是用丝制成。蔡伦是宦官,当时任尚书令,负责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后来被封为龙亭侯。受絮纸启发,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布、鱼网以为纸。(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同上)由于他的发明,廉价实用的纸,才广泛流传开来。很显然,是蔡伦首先发明了能生产出大批廉价纸张的有实用价值的造纸术,使得平民百姓也能享用他发明的廉价的纸。 蔡侯纸出现以后,又陆续造出了品种繁多的纸,于是纸张得到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其功至巨,应该予以肯定,不然,史册就不会大书特书蔡伦的发明了。美国著名科学家 迈克尔哈特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100人》一书中,把蔡伦排在第7位,名列几位重要宗教创始人和牛顿、孔子之后,而在爱因斯坦、巴斯德和很多重要思想家和政治人物之前。他阐明了,蔡伦的造纸术出现以后,中国的文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传播。蔡伦造纸术传到西方,所到之处,文明也跟着迅速发展起来。显然,纸的出现和文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所以他说,不能低估蔡伦发明纸的价值,纸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极重要因素。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阿基米德、爱迪生和蔡伦等33位人类历史上最佳发明家。可见蔡伦的巨大贡献,为全世界所公认。 蔡伦原籍湖南耒阳,这里有蔡侯墓,蔡侯词,蔡子池等古迹。耒阳至今还有 1000 多家古法造纸的小作坊。 两千多年前的《墨子》一书,阐述了凹面镜、凸面镜和针孔成像等的光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在上海眼镜博物馆里,珍藏有 1800 年前东汉时期的用水晶做的单片镶圆装柄放大镜和明朝的茶式镜,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老花眼镜和太阳镜。事实证明,眼镜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美国有很多有名的博物馆。费城有一个世界有名的费城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极其丰富,星期天上午免票,这时候人们大都做礼拜去了,不会来这里参观。我就利用星期天去参观,不但不用花钱,而且观众寥寥无几,可以一个人慢悠悠地仔细欣赏难得 一见的艺术珍品。这个博物馆平时的门票为 4 美元,美国的博物馆都是几美元一张的门票,我也参观过英国的博物馆,一张门票只有几英磅。这样的价格,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来说,是很低的。他们认为博物馆是民众受教育的场所,而非赢利的机构,不应以赚钱为目的,而应该有公益的性质。反观我国的博物馆,门票价格都是十几元、几十元之多,一般民众难以承受,往往望而却步。门票价格这么高,按相关单位的说法,是需要用来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和维护。这就是说,用老百姓的钱来为博物馆的员工发工资、奖金和对博物馆进行维护。博物馆应有公益性质,其主要经费应该由政府提供,不应再向老百姓伸手要钱,否则对很多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不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珍藏有曾侯乙编锺和越王钩践剑等稀世国宝的湖北省博物馆, 2007 年 11 月起向观众免费开放,这是令人十分高兴好开端。此后不久,全国的博物馆都免费开放了,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一进这个博物馆的门厅,抬头一看,天花板上垂吊着几根弯弯曲曲向四周展开的纤细的褐色铁丝,每根铁丝上都稀稀疏疏地挂有小小的几个褐色叶片,每根铁丝上的每个叶片之间都相隔相当长的距离,在宽大的门厅内,并不十分显眼,不细心的观众,很可能不会注意到有这样一件艺术品,我是第二次来参观时才发现的。起初我还以为是博物馆的一件装饰品,看到了墙上的说明牌,才知道是一件艺术品,名称叫做灵魂。在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藤蔓上,稀稀落落挂上几片叶子,开头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怎么就算是灵魂了呢?后来细细体味,觉得还是有点道理。几片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落叶,飘飘荡荡,游踪不定,有点虚无缥缈的样子,似乎有些像四处游荡的灵魂,不注意还发现不了呢。这件作品很有创意,有其独特之处,是一件颇为耐人寻味的现代艺术品。这自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感受。 说到现代艺术品,我想提一下宾大校园里的现代雕塑。有些雕塑作品是用钢铁做成的,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有的像门,有的像东倒西歪的铁架子,被涂上了赭红色的防锈漆。这些奇奇怪怪的抽象派雕塑,我觉得并不好看,没有什么美感,反倒平添了几分破败的景象。不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义,有什么特别的艺术价值。 在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有一尊富兰克林的全身铜像,立在高高的底座上,面向图书馆。在的图书馆大门口旁边,有一个直径约 3 米 的白色大理石大纽扣,纽扣断裂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据说是一位著名雕塑家的著名作品,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好看,大概是这位雕塑家想标新立异吧。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了解到,晚年的富兰克林是个大胖子,一次穿衣服的时候,衣服实在太紧了,他的上衣纽扣忽然崩了出来,断裂成两半,原来这颗纽扣和富兰克林有这样特别的关系,要是不知道这个轶事,即使绞尽脑汁,谁也想像不出这颗纽扣雕塑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和价值,想像不出和富兰克林有什么关联。 现代艺术品,有些是很不错的,但是,有些我却不敢恭维。费城艺术博物馆有一个展品,我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是一个取去车胎全部漆成黑色的旧自行车车轮,作者将车架倒转过来,轮子朝天,把车架固定在水泥基座上,我觉得一点美感也没有,这像是艺术品吗?还有一幅抽象派画家的画,在一张很大的画布上,涂上乱七八糟的颜色,把它当作图案都很不合适,这也算是名画? 十多年前,中央电视台直播过一位著名现代艺术家现场表演他的绘画过程。他手拿一把大提琴,涂上各色油彩,然后将提琴使劲向画布摔去,画布溅上了斑斑驳驳的油彩,提琴却被摔得粉碎。然后他又用第二把大提琴依法炮制,不消几分钟,这幅画就这样画好了。看到这位画家接连摔碎了两把制作精美的提琴后,主持人赵忠祥情不自禁地连呼可惜呀!可惜!。我很怀疑这幅乱七八糟的画有什么人会买,可是,第二天就传出消息,这幅画被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女士以 23 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抢先买去。我不知道她是欣赏这幅画呢,还是为了猎奇,或者是看重画家的名气?我不怕人家笑话我不懂艺术,我觉得这个现实中的故事有点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更有甚者,有的画家在驴子、猴子等动物身上涂以各色油彩,让它们在画布上打滚,就这样画出了抽象画。还有人在飞轮上绑上几枝画笔,使飞轮在画布上旋转,能批量生产出各色各样的画来。有谁能分辨出这些画是轮子画的?是驴子画的?是猴子画的?还是人画出来的呢? 路透社在 2004 年 8 月 29 日 报道说:英国泰特艺术馆的一位清洁工在打扫卫生时,看见一幅抽象画前面的地上放着一个透明的塑料大袋子,里面装满了报纸、纸板和纸片等等,她嘟囔了一句是谁到处扔垃圾?就把它毫不客气地扔进了垃圾箱。艺术馆馆长知悉后,急忙将它检回来,可是已经严重挤压变形,无法再展出了。原来,这是德国著名艺术家梅茨格在 1960 年创作的著名艺术品中的一部分。梅茨格只好将另一个装满废纸的塑料袋来代替原来的作品。 看来,有些现代艺术品和垃圾还真不容易分辨清楚呢。 我特欣赏中国书法,它才是真正的最高级的抽象艺术。有 篆、隶、楷、行、草等的各种形式,有王、颜、柳、赵、张旭和怀素等等的各类书体。 它不是画,胜似画, 变化多端,韵味无穷, 都是有章可循,是好是坏,不难分辨。法国总统希拉克钟爱中国文化,他说,书画同源,是中国特有的。他特别提到伟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时说:书贵硬瘦方有神,书法要苍劲有力,才能达到神奇的境界,中国做到了。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字能像汉字一样,有这样极高级,极抽象的艺术,有这好的书法艺术神品。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能令人百看不厌,没有一定汉字基础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欣赏中国的书法艺术的。人们认为,书法艺术是最能代表东方艺术的典范,最能体现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好画配好诗,再配上好的书法和印章,就是绝好的艺术品,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魅力的艺术品。我参观了不少国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没有看到有哪一个博物馆和美术馆把中国的书法作品拿出来展览的,因为懂得中国的汉字和书法的外国人实在是太少了。 我参观费城艺术博物馆的时候,正值巴赫诞辰 300 周年,大厅里演奏巴赫的作品,展出巴赫的手稿。该馆经常举办专题展览,世界名家的艺术名作和遗物差不多都有收藏,可见其馆藏量之丰富。巴赫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划时代的作品,他被认为是十二平均律的鼻祖。其实十二平均律是16世纪中国明朝人朱载堉首先发明的,后来传入欧洲,早在19世纪,就有欧洲著名学者指出这一点。现在有人认为,十二平均律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说到音乐,中国古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教学生,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俞伯牙弹琴,锺子期能听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水平是非常高的。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大约公元430年前制作的 隋侯 编锺,每个编锺能发出两个不同频率十分动听的声音,这组大型铜质乐器,就是演奏十分复杂的现代乐曲,也不在话下。显然,我国远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掌握了十二平均律,并且用于制造出发音精准的大型乐器,这是十分惊人的成就。 隋侯编锺 就是当时达到很高的乐器制作水平和乐理水平的实物见证。 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里,有一个编锺演奏室,是由书院请来的长驻书院的私人演奏团体进行表演的,每天都有游客到这里聆听他们的演奏。有时候,我有客人来访,也会请他们来看演出。男女演员穿上古代服饰,有的弹古琴,有的撞编锺,听着美妙动人的古乐,仿佛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如梦如幻,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费城艺术博物馆有一个很大的中国展厅,展出来自中国的各种稀世珍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古老的珍贵家具,有一个很高很大的红木衣柜也被他们搬到这里来了。在一个很大的玻璃柜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皇室的水晶玻璃球,还有好几颗皇帝御用的大印,其中有用大块整体水晶雕刻的乾隆御笔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等等,都是稀世国宝。这些仅仅是馆藏中国文物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文物放在仓库里,定期拿出来轮流展览。美国不是文明古国,建国至今只有短短的两百余年,本土的文物很少,美国博物馆里珍藏的绝大多数宝物,都是近代从国外多方搜罗、巧取豪夺而来。我国的宝贵文物被略夺、盗卖到到国外的,数量极其惊人,很难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在异国他乡,看到落难的国宝,真是痛在心头,很不是滋味。 上世纪末,中国和美国就知识产权问题展开马拉松式的多次艰难谈判。美国人不顾我国在维护知识产权和打击盗版取得很大进展的事实,一再指责我国。一次,谈判刚刚开头,美国的谈判副代表沃夫就出言不善:中国人盗版是小偷。我们是同小偷谈判。想给中国人一个下马威。时任外贸部长的吴仪当即毫不客气地回击说:我们是同强盗谈判。 请看在你们的博物馆里,有多少文物是从中国掠夺来的。 好像一记重拳,狠狠地击中美国人的头部,打得横蛮的美国人晕头转向,说不出一句话来,会场顿时鸦雀无声,陷入短暂的沉默状态。这一拳打得真过瘾啊! 由费城艺术博物馆向前走,这一带可以说是艺术长廊。费城艺术博物馆门前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在平台前面的高高的花岗岩台基上,耸立着一个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的古代勇士铜像,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也许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也许什么人都不是,只是某个艺术家雕塑的无名骑士罢了。沿着铜像前的台阶往下走,就到了一个大草坪,这个草坪广场可用来举办大型集会,摇滚歌星常常在这里举行过盛大的演出。我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平台上是歌星热歌劲舞的激情表演,广场里是人山人海的歌迷大军手舞足蹈在观赏。伴随着高亢而强烈的旋律,下面的听众反应异常热烈,如醉如痴,叫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这里一旦有群众集会,就会开来一辆长长的高大的集装箱汽车停在草坪边上,车厢侧面开了一排一排的小门,门前都放有木梯子,原来这就是大型的流动公厕。草坪前面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水池,喷水池中放有六尊斜躺着的巨型裸体男女全身铜像,头部靠近水池中央,双脚放在水池边上,按辐射形放置在水池里。盛夏酷热难当之际,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大人和小孩纷纷跳进浅浅的水池中,尽情让喷泉淋湿全身,小孩子们在水池里蹦蹦跳跳地玩水、打水仗,好不凉快,好不开心,好不热闹。 费城艺术博物馆位于富兰克林大道和 16 街。 离喷水池不远,在富兰克林大道和 22 街处,有一个大亭子,就是小型的罗丹博物馆。馆藏品有一百多件,一进门就能看到大大小小十几件罗丹的青铜雕刻,有《青铜时代》、《思想者》等经典名作。参观的人不多,不过常常可以看到有两三个或跪或坐的艺术院校的青年男女学生,每个人的前面都摊开一张白纸,对着雕像在专心致志地画素描。罗丹博物馆只有一个保安在看门,不收门票,门口放一个捐款箱,参观者可以自愿捐钱。捐款箱上写着:请捐 25 美分 ( 据说现在涨到 1 美元了 ) 。参观者进馆时,保安老盯着你,如果不捐点钱,未免有些难堪,似乎也有失绅士淑女风度,好在捐的钱不多,所以参观者一般都会向捐款箱丢一个 25 美分的硬币。每个人捐的钱这么少,来参观的人又不多,我看捐款的收入恐怕连这个保安的工资都不够。这个罗丹雕刻艺术馆虽小,里面放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艺术馆有玻璃墙,站在外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可是整个艺术馆只有一个保安在看守,要是遇到劫匪,肯定无法对付。我当时很纳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把一大批珍贵稀有的艺术瑰宝放在这里呢?所以我猜这些青铜雕刻不会全部是原作,应该有复制品。可是又没有标明是复制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这里有一些雕塑的确是复制品。例如,《思想者》原作是石雕,后来制作了 5 个石膏模子,被翻铸成几十个青铜像,存放于世界各地。《青铜时代》原作确实是青铜雕像,但是被法国政府收购了,所以这里陈列的一定是复制品。复制品虽然不是价值连城,但也价格不菲。可以想见,其他很多陈列品应该是复制品,照理应该加以说明才好。可是在这里,除了说明铜像名称的简单标签以外,什么说明文字都没有,也没有书籍和小册子卖。在我国的博物馆,每个展品都会有一些说明文字,也有大量的图书卖,对观众了解展品多少是会有所帮助的。 费城还有很多博物馆,有自然科学的博物馆,航海博物馆,美国黑人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等等,我没有时间去一一参观。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