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机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机器

相关日志

人类的科学体系与工业化过程
benlion 2020-6-22 19:36
人类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机制 - 科学与工程偶合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数学和艺术与技术成为基本构成要素,形成了农业-医疗与传媒和建筑-交通与通讯等产业化的机器设计与制造体系。 (科学理论:1-统一场论,2-转化医学*,3-精神分析,4-人工智能) 注*: 1996 年- 1999 年 系统 与 合成 生物学偶合(BSSE)的转化模式,涉及1992年-1994年系统 医学 与 结构论 -系统 遗传学 与 生物工程 (转基因生物反应器和细胞仿生工程)和系统生物技术(NIBC)与合成神经生物学等。 ---(2011年-2020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2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 - 数学与哲学
benlion 2020-4-16 15:24
- 从以色列 - 环地中海到中国 - 环太平洋的发展 “ 说实在的,我并不比你聪明。科学上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凡是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些问题上的人,都可以得到解决;只要有丝毫心不在焉,就没法得到解决。 ” --- 费米 :理论与实验的双科大师 世界 科技中心 - 科学发展,离不开逻辑思辨与工匠技术(尤其精密仪器)和人文精神与管理体制设计,从 中古代 经验知识与手工业技术 到近现代实证科学与规模化工业和后现代科学与工程偶合的机器智能化 - 三大 医学 体系 :传统与替代医学、实验(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与循证医学和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与精准医学等。 附 - 《 劝学篇 》 - 人文 精神的魅力 与勇于探索的 好奇心 - 常青藤 零距离 - 科学 究竟 是什么 ? - 当代 科学思想 的转向 理论统一 的探索 - 自组织 理论 - 科学家的 4 个 类型 与如何 分类 - 科学的目的、 精神和方法 是什么? --- ( 2020 年 4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机协同是终极目标。人类与机器各有各的问题
geneculture 2019-5-26 10:50
人机协同是终极目标。人类自身的问题务必人类自己解决(机器可以辅助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机器自己的问题还是需要人来解决(有些也可通过设计让机器去自学来解决),满足其可解决的条件即可(以往的AI发展的多个途径各有特点)。 背景、目标和方法及途径,都已非常明确了。余下的就看各自的悟性和毅力了。-邹晓辉 附录 【经济观察报: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有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工程师,这种规模能倒推带来基础研究层面的突破或者决定技术的路线? 张钹:这里混淆了好多概念,科学、技术、工程。科技水平需要三个标准来衡量,一个是科研水平、一个是技术水平、一个是工程实践能力,或者产业化能力。 我们中国什么情况?从工程角度来看,在一些领域我们“接近世界水平”;技术水平我用的词是“较大差距”,因为不少东西还是外国会做我们不会做;科学研究领域我用的词是“很大差距”,科学研究就是原创,实际上,所有人工智能领域的原创成果都是美国人做出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图灵奖得主共十一人,十个美国人,一个加拿大人。】 【从长远来看,必须得走人类智能这条路,为什么?因为我们最终是要发展人机协同,人类和机器和谐共处的世界。我们不是说将来什么事情都让机器去管去做,人类在一边享受。我们要走人机共生这条路,这样机器的智能就必须和人类一样,不然没法共处,机器做出来的事情,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意图机器也不知道,二者怎么能合作?】 【人工智能能做的那三件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围棋)是因为它满足了五个条件,就是说只要满足了这五个条件,计算机就能做好,只要有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条件不满足,计算机做起来就困难了。 第一个是必须具备充足的数据,充足不仅仅是说数量大,还要多样性,不能残缺等。 第二个是确定性。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需要完全的信息,围棋就是完全信息博弈,牌类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围棋虽然复杂,但本质上只需要计算速度快,不要靠什么智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不完全信息下做的。 第四个是静态,包括按确定性的规律演化,就是可预测性问题,在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就不满足这一条;实际上它既不满足确定性,也不满足完全信息。 第五个就是特定领域,如果领域太宽他做不了。单任务,即下棋的人工智能软件就是下棋,做不了别的。 经济观察报:就是说在满足这五个条件的前提下,目前的人工智能是胜任部分工作的? 张钹:如果你的工作符合这五个条件,绝对会被计算机替代,符合这五个条件的工作特点很明显,就是四个字“照章办事”,不需要灵活性,比如出纳员、收银员。如果你的工作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计算机绝对不可能完全代替,当然部分代替是可能的,因为其中肯定也有一些简单和重复性的内容。如果认识到这一条就会认识到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不是像有些人估计的那样“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而进入发展应用的阶段”。】
个人分类: 科学素养|4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动灭火需采用非类人的思维模式
dfedhw 2019-3-12 22:30
假设在每一起建筑火灾发生伊始,都能有一支消防队立刻出现,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火灾都不再是问题。当然在现实中,这是难以办到的。 回看历史上的各种自动灭火装置,无非就是想扮演这样一支“消防队”的角色。与其它的新技术一样,自动灭火装置也就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以此 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正因为现实中这样一支“消防队”无法即时到达,所以希冀由自动灭火装置来代为实现:火灾传感器代替人的眼耳鼻,控制中心代替大脑,灭火执行机构代替手脚,动力装置用以弥补人力的孱弱,其间还有大量的“神经”用于各类信息的传输。 然而这样一个完全仿造人类思维及处理模式炮制出来的自动灭火装置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很多漏洞:误报警、拒动甚至误动,复杂系统导致可靠性不足。 对人而言,只要人员和灭火剂都能及时到位,灭火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这件事要想完全交由机器独立来完成,却难上加难。如果说这样的一种装置代表一种人工智能,那么不得不承认的是:仿制起来难度太高,这就好比登月机器人,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在地面上要想由机器来实现都很困难,更不消说在灭火过程中还有对火灾复杂情形的判断、灭火动作的灵活调整、对受困人员的安全考量以及灭火时间上的限制。 既然这条“路”走起来如此困难,那么不妨换个思路:作为室内自动灭火系统是否一定要模仿人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就自动灭火而言,在自然界中,或许有一种 完全 非类似于人类“思维”或“行为”的模式或现象,便可以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 自动灭火袋实验视频 自动灭火设计中的“麻烦” 自动灭火的动力来源
1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进化与机器进化
benlion 2018-11-30 17:17
Science :揭示人类大脑进化机制 O 网页 - Nature Genetics 赛业生物 CRISPR 病毒载体 O 网页 - 大脑发育的神经网络建模,有助于理解脑部疾病的神经发育根源 O 网页 - 模拟大脑的 2 类实践:计算机科学、生物学 O 网页 - 计算机如何帮助生物学家破解人类生命「密码」? O 网页 - 大脑智力发育与进化的基因研究 O 网页 ,交谈过有关统计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只是一项分析。 单基因遗传或单基因操作生殖细胞(比如, crispr 婴儿)和单基因的智力发育分析,都已经不符合最新的科学原理(系统生物学),也不符合科学伦理(比如,多莉羊的病逝)。 思维能力的发育,教育和营养是决定因素,生物医学的观念,已经转换到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发生过程,尤其,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疾病与药物分析。 转基因生物不同,是进行了种系繁殖与培育的,人类生殖不可能进行种系筛选的培育转基因品系,这是人类生殖细胞基因操作与转基因生物繁殖的根本区别。 法国《人类进化史》 II: 《智人》 O 网页 - 想象中的合成生物学未来:超级大黄蜂、有生命建筑、超级神经计算机与生命的宇宙探索 O 网页 - 电影【变蝇人】要是变成恶心的苍蝇人,接受么? O 网页 - 在《墨子沙龙》 O 网页 的讲人体量子传输,其实,也就是《变蝇人》 O 网页 电影里描述的现象,是否在逻辑上相互关联呢? 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路遥远,在于还有大量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原始宗教的产生,参见《智人》视频 O 网页 ,却是把幻觉(或把偶然同时发生的事件误认为因果关系)当成现实,于是,产生的人类的第一个宗教和形成了农业文明的社会模式。 人类理性的曙光,诞生于轴心时代的理性宗教和哲学思维模式,而后,经历了中古代手工业作坊与工程模式,而到近现代的科学范式建立和机器化工业的发展。 在上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太空探险时代,而后,人工智能与工程生物的技术发展。 - ( 2018 年 11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会毁灭人类吗?
热度 1 tingyy 2017-7-12 19:15
以前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智能机器人消灭人类的故事虽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那些科幻故事是为了吸引观众而编造的,至少在非常遥远的年代里都不可能出现。但是,随着美国谷歌公司旗下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此前在人机大战中以4比1战胜了韩国的世界顶级棋手;AlphaGo的升级版Master在著名围棋对弈网站“弈城网”横空出世,通过下快棋连胜职业高手60盘。人们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感到惊讶,公众也关注在科幻电影里面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故事是不是离现实越来越近了。其实现代社会中广泛采用的智能化的自动技术已经造成了工人失业的问题。 在现代生产发展过程中机械的采用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的运用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信息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工业革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工业时代的开始阶段,机器只是起了动力的作用,主要用来减轻人工劳动的体力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工人直接操作机器来完成工作。在工业化的历史上,即使是很初步的机械生产对手工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会引发社会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地——英国就发生过手工业工人销毁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的的运动。但是,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全体社会成员都从生产力的发展中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所以机械化生产最终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包括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甚至一些日常生活的服务工作也大量采用机械,比如洗衣机、空调等等。 自动化机器的应用,使得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也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使得在一些自动化生产车间需要人工的岗位越来越少了。所以,有不少人认为,机器人上岗则会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机器人直接夺走了工人的饭碗。而且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这种趋势还在逐步扩大化。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份美国白宫发布的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有可能在美国导致数以百万的人失去工作,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但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力的增长又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指导下的机器人的采用,对生产质量、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关键指标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好处。这可能导致更高的平均工资和更短的工作时间。在最后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经济实际上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而非更少。为了调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好处和负面作用,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强技术领域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扩大失业福利的范围,以支持这些因经济转型而失业的人。 由此可以知道,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可以大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其实是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不能适应生产方式的改变的反映。一些工人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再教育而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更高的生产效率,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带来更高的平均工资和更短的工作时间、更加广泛的失业福利,这些都是这种转型的基础。很多国家的有效力的政府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主动地采取了广泛的措施来开展这项转型工作。 所以智能化的自动技术造成工人失业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采用不仅会对生产的发展带来革命,而且也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再来看看更加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威胁?人工智能按照其智力水平可以分成三大类: 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技能的人工智能。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是它只会下象棋,你要让它解决其它方面的问题,它可能需要重新学习积累知识,重新研究策略。 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Linda Gottfredson教授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    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 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超人工智能也正是人们对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这个话题这么火热的缘故。 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除了要模拟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比如计算、逻辑分析、推理等)以外,还需要学会人类的感性思维技能(比如联想、感情、顿悟等)。对于感性思维技能方面运行机制和计算原理,目前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能否用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实现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超强人工智能技术和超强人工智能的具体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再高级的智能机器人也只不过是一些电子设备,它们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功能可能大大超过人类,但是再复杂的设备也不可能具有违背自然规律的特性。人工智能机器要够完成强人工智能,甚至超人工智能必须要有比人脑更加合理(合乎自然规律)的机构和运行机制。可以说使用现在的简单电子元件的运行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要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可能需要把全部地球的物质用完还不够,或者需要消耗地球上(甚至全宇宙的)无法支持的能量。所以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实现可能不是什么机器人了,而是人类自己的进化。当人类充分认识自己的进化规律以后,发展出更加进化的人类。所以那个进化并不是人类的毁灭,而是新的更加进化的人类会被人类自己的努力而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问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核武器的发展过程。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为了赢得战争胜利发展了核武器。它的巨大的杀伤力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所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核武器的管理和控制。目前虽然世界上已经有足够毁灭人类好多次的核武器,但是没有人敢于轻易地使用它。这些核武器成为那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平衡的威慑力量,使他们不能够轻易发动大规模战争。可以说核武器从一种战争武器,成为一种制止大规模战争的特殊力量。人类制造出了核武器,那么必须能够有效地控制核武器的使用,人类才能够在这个地球上共同生存下去。 与核武器类似,高级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具有毁灭人类的能力。但是再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人类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所以人类在开发这种技术的同时,也会发展出控制这种技术的能力。就好比人们不会去做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即使是它可能具有非常高超的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功能。目前人类生产的各种机器,比人类具有更强大的力量,跑的更快,飞得更高,当它们失控的时候的确会带来灾难,甚至伤害一些人的性命。但是它们是不可能战胜人类的。   舆论所指的高级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生物的生存原则。的确中自然界经过长期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生物,当然包括人类,生存是基因能够延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被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不应该让它具有这个为了自己生存而伤害人类的规则,而应该具有为了人类可以牺牲自己的“社会性”原则。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40年就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就是为保护人类的对机器人做出的规定。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这说明人类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始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   那么相信当技术发展到可以制造高级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时候,人类一定有办法控制机器人不会对人类产生伤害。对于可以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也一定有办法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它的复制过程。不会让它们无限制地自我复制而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倒是要防止人类中的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危害人类的恶性目的来制造战争机器人。   所以可能毁灭人类的不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而可能是人类自己的恶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必须更加和谐地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培养和维护也要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步伐,不要使得人类自己制造的为人类服务的高级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能够危害人类自己的东西。那些科幻故事中智能机器人伤害人类的故事的确给人类以提醒,在开发那些智能机器人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采取足够的措施,包括赋予那些高级智能机器人足够的“社会性”特性,以及对这些机器人具有足够强的控制能力。   有些人担心因为高级智能机器人具有自己学习和进化能力,所以可能会自发地生产出一些对人类不利的,不可控制的特性。但是,不要忘记:机器人是人创造出来的。人类就是它们的“上帝”。那么除非有人故意在智能机器人中植入了与人类为敌的程序,否则机器人无论怎么学习,如何进化也不会产生与“上帝”为敌的特性。   “人工智能技术会毁灭人类”是一个忽悠全人类的谎言,可能是因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够了解而产生的误识;也可能是某些恶性人员企图掩饰他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的阴谋而是散布的舆论。与管理控制核武器类似,人类只要认真对待技术发展的失控,就可以很好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来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服务。但是人类自身的恶的特性而“教坏”机器人才是应该加以大力防范的问题,就如防止核武器扩散到坏人手中一样。只要人类坚持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会大大加快社会的进步,使得全人类可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更加不会去担心人工智能技术会毁灭人类。
5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周五清华讲座:仁爱的机器:强人工主义与人类世的未来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6-9-21 09:01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 148 期 主讲人: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评论人:蒋劲松(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教授) 主 题:仁爱的机器:强人工主义与人类世的未来 时间:2016年9月23日(周五)上午10点 地址:清华大学明斋241 联系电话:62773013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刚刚收到老段的提纲,一如既往的思路奔放,难以把握,富bu有zhi启suo发yun : 仁爱的机器:强人工主义与人类世的未来 段伟文 1. 强人工主义 强人工主义( intensive artificial -ism ) 的核心理念是: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应该以一种自强的态度借助人工物或技术与自然比肩,即人可以通过机器超越自然(巧夺天工)而成就自我。由此,一方面可超越既有的人与自然的对峙、天人合一以及生态中心主义等自然观;另一方面超越科技乌托邦与反乌托邦而发展一种以仁爱为基本意向的技术论。 2. 仁爱的机器 仁爱的机器即以仁爱为基本意向的技术或人工物。由此,可赋予机器以 准主体性 ,而其准主体性的主要内容是 通过人的设计或人所设计的机器的设计而内置( built-in)乃至生成仁爱的意向性——仁爱之心 。与米歇尔 .塞尔的准客体相呼应,准主体性使机器成为具有灵魂的准主体,两者的结合使西蒙栋意味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 ) 得以整全。 仁爱释于何处?仁爱的机器作为人与自然之中介使仁爱之心对自然和人投射出双向的关爱。重新说文解字: “仁”可分解为“人”与“二”,“二”中上面一短横代表“人”,下面一长横代表自然,因此,仁的内涵是人应该同时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人(包括自己和他人)。 如何仁爱?由于人的能力有限,故通过使机器有仁而怀远达人。 仁爱何故?人对神之爱乃因对神有永恒之债且须等待最后的审判。类似地人对自然和人自身亦有一种今生之债。重新说文解字, “债”乃“人”之“责”。因此,仁爱的根源是人的责任。 根据在( zai ) 与债( zhai ) 的发音: “zhai ” (债)= “z ai ” (在) + ” h ” (人)。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人的存在即债,或 此在即债 。 3. 人类世:人与自然的分离的悖论及必须的苦痛 西方文明以人从自然的分离为获得自由的出发点,先是通过美德与政治获得自由,后试图通过对自然律的把握驾驭自然、改变自然甚至扮演上帝。 苏格拉底认为人是道德与政治的存在,所以宁愿选择饮鸩而不逃亡。在自然中,狼吃羊无法做出好坏的区分,而作为道德存在的人可以判断好坏而获得自由并超越自然。为了区分理由( reason)和原因(cause ) ,柏拉图发明了两组概念。一组是作为人的本性的自由、理性(rationality)和理由,另一组作为自然本性的力、原因、效果、身体和速度。 但实际上,人与自然的纯粹二分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仅是说理性和自由不可能独立存在,而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分离所必然遭遇的悖论是:根据理由采取的行动也会像自然中的原因那样在没有理由的自然中产生后果,同时也会以因果反作用于有理由的行动者。 除了事实与价值难以二分、语言与世界无法构成镜像表征外,人与自然的分离还导致了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或自然与社会相互交错纠缠,恰如拉图尔所主张二者之间并无清晰的分野,而且从主体出发的充分理由与基于自然的必然原因每每相互交换;另一方面,人类至今或者说永远也不可能建立起一种统一的知识体系,所谓人类知识的宫殿,不仅是一个永无完工之日大工地,而且相互的理解越来越困难 ——即便是对于人的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难以整合。因此,非但知识的大厦无望统一,并且众多的学科用于面对复杂而迫切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知如何re-search和整合。这与其说是知识生产不如说是无知的制造,这使得科学与技术互为表里的技术化科学愈益可能成为潜在的“定时炸弹。” 在此情况下,如果科学一边宣称其理解自然,一边将其洞见运用于技术之中,以改变自然和人,那么问题是:谁是这一影响深远的事业的称职的主导者?是否意味着基于科技的风险所带来的苦痛的存在是科技时代之必然? 4. 第三种自然观:怜悯与慈悲的自然观 人类世的困境来自两个方面:什么都必须得到解释却又无法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能做的都想做但又无法把握其因果链并理解其非预期结果。要克服这一困境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自然的概念。一种是积极的自然观,其前提是以科学的世界图景解读和改变自然;二是消极的自然观,完全顺其自然获使自然为其所是。这两种自然观的共同问题是缺乏规范性,前者的所谓规范是事后补救(爱比米修斯基因/谜母),后者则不过是禁令。 仁爱的机器及强人工主义则主张第三种自然观:怜悯与慈悲的自然观,不仅仅是将一种社会性的规范推广到自然,而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混杂纠缠体而言的。 怜悯与慈悲的自然观的形成源于对自然的无限性的承认。消极的自然观即顺其自然当然也承认自然的无限性,但人和技术在其中无所作为。积极的自然观也承认自然的无限性,但科学试图用基于还原论方法的动力学规律和具有限定性的科学原理(如光速不变、最小作用量),把握自然的确定性及其条件。 怜悯与慈悲的自然观则出自怀疑主义与信仰的结合?!怀疑主义是科学的基本态度,使科学不断地追问科学意义上的无限性。其表述形式通常是 “一定会有比现在的理论更好的理论能更完美地理解自然”,如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之后的超对称理论。一般意义上的信仰则是一种以完全的依靠而应对无限性的策略。人类世的出现,实际上是将技术化科学/人工物变成了人类必须依赖的东西,也就是说技术成了人类的命运。直面这一命运,不能毫无反思地按照科技发展的方向前行或彻底放弃科技,而应该从怀疑主义出发指向一种信念: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使人与自然的痛苦逐渐减少的技术进路。由此,怀疑主义与信仰不仅通过相互结合而实现了互补,而且可以帮助科技时代的人与自然找到了超越的可能进路。 这一进路就是 “强人工主义/仁爱的机器”:一方面强人工主义凸显人通过巧夺天工的技术免于对自然的依赖,另一方面仁爱的机器强调赋予机器仁爱之心,使其可以感知人与自然的苦楚,并通过抚慰人与自然体现其怜悯与慈悲。这一进路有很多原则。如“减少打扰”原则要求人对自然的打扰应有度,由此旅游产业不再能用天人合一为自身辩护。又如“减少纠缠”原则,这一原则反拉图尔意味的行动者网络之道而行,提倡“关联性节俭”这种“元节俭”,以减少人与自然之间不必要的关联性为宗旨。 鉴于 “强人工主义/仁爱的机器”本身是不能保证成功的事业,值得怜悯和慈悲以对。 5. 自然的终结的多种可能性 地球生命的灾难性毁灭 人类毁灭但自然依旧 自然丧失有机性 自然的人工化 自然的虚拟化 6. 基于强人工主义的人类世的未来情境 与自然平行存在的全人工自然乐园 部分依赖自然并回馈自然的半人工乐园 可随时脱离地球的太空船状态 数据化与虚拟化文明部分或全部 数据化与虚拟化文明遗存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736 次阅读|9 个评论
机器 交流(machine talking)
张能立 2016-6-17 13:31
机器 交流(machine talking) 顾名思义 就是 机器人 之间的 “交流”(one machine talk with other machines)。不过,目前 计算机 领域 研究的 焦点 之一 是 机器 学习(machine learning)中的 一个 重要 分支 深度 学习(deep learning)。深度 学习 最引人注目 和 最为 成功的 例子 就是 AlphaGo 机器人,在5盘3胜制 系列赛中,4:1 击败 前世界 冠军 韩国 棋手 李世石。 研究 机器 交流的 目的 是 想 通过 观摩 机器 之间 交流(包括 论辩) 特征,探讨 人 与 人 之间 交流的 特征,从而 实现 人类 有意识地 自主 改善 人类的 交流 模式 和 质量,实现 全人类 和谐式 发展。 事实上,不难 从 历史 和 现实 感知,人类 交流 过程中,伴随着 猜疑,愤怒,乃至 暴力 等等 负面的 东西。拿 人类 文明的 璀璨 明珠 之一 民主 和 自由 来说,无论是 争取的 过程,还是 维护的 过程,人类 不断 付出 血的 代价。前者 有 世界 著名 人权 活动家 马丁.路德.金 为了 争取 黑人的 人权,命丧 仇视者 之手。后者 有 刚刚 发生的 英国 主张 留欧的 41岁 女议员 乔•考克斯(Jo Cox) 被 持 相反 政见者 枪杀。从 这些 血淋淋的 事实 可以 感知:不研究 人类 之间 交流的 模式 和 规律,人类 文明的 发展 难以 突破。可是,仅仅 以 人 和 人 之间的 交流 为 研究 对象,难免 陷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种 宿命式 陷阱。因此,研究 机器 之间的 交流 模式 和 特点,有助于 打破 这种 宿命。 如何 研究 机器 交流的 呢? 可以 模拟 人类的 虚拟 世界 交流,例如 QQ群 那样,建立 一个 专门 用于 机器 交流的 QQ群--Robot QQ。如图1 所示: 图1 设想中的 机器 QQ 交流 机器 交流的 体系 架构 设想 如图2 所示; 图2 机器 交流的 硬件 及 网络 体系 结构 设想 机器 交流 客户端的 设想,应该 包括 信息 接收、理解 和 再造 等多个 模块。信息 接收 模块 就是 机器 接收 来自 Robots QQ Server 转发的 信息。信息 理解 模块 分为 文字、图像 和 声音 等多种 信息的 理解。文字 信息 理解 涉及 自然 语言 理解,图像 信息 理解 涉及 图像 识别,声音 信息的 理解 涉及 声音 识别。信息 再造 模块 就是 基于 信息 理解的 基础 之上,再结合 语义库,构造 一段 新的 信息(文字、图像 或 声音)。然后,机器 交流 客户端 发给 Robots QQ Server,再转发 给 其它的 机器 客户端。机器 交流 客户端 软件 体系 结构 设想 如图3 所示: 图3 机器 交流 客户端 软件 体系 结构 设想 机器 交流 有哪些 有意思的 话题呢? 1. 机器 交流 会 吵架吗?要是 不会,是 什么 原因 导致 机器 交流 不会 吵架? 2. 如果 机器 交流 不会 吵架,那么,能否 采用 什么 方法,惹火 机器,让 他们 吵架? 3. 机器 不吵架 或 吵架 是 什么 样子? 4. 机器 能否 具有 emotion funtion?假如 机器 天生 没有 emotion function,人类 是否 可以 帮助 他们 安装 一个? 5. 具有 emotion function的 机器,他们 交流的 style 又是 什么 样子? 可能 有的 读者 会问:当今 世上 有人 研究 机器 交流(machine talking)的吗?就 我的 阅读 范围,我 没有 听闻过。 正如 机器 学习(machine learning)也是 “无中生有”,且变成 如今 火热的 话题 那样,为什么 机器 交流(machine talking) 就不能 变成 未来的 火爆 话题?
个人分类: 科普|1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告别“跟随模式”:中国工业升级的自主道路”有感
lulingkxw 2015-11-17 09:30
“机器换人”有利于人的发展 工业发展、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JDP的提高,这很重要,但却不是全部指标,更重要的指标是人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如果不是为了人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工业还有意义么? 现在如果产业发展到了具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条件,也就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那是应该欢迎和鼓励,认为自动化生产会导致工人大量失业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产业升级“机器换人”可提高社会总体的生产效率,可更好地造福社会。 从历史回顾来看,“机器换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它不是造成更多工人失业的根源;正如农业机械化也不是导致农民失业的根据。因为只有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事低级劳动的人才有可能腾出工夫学习,提高技能,可做更能体现其社会生产价值、满足这些个体或阶层的发展需求和高级需求的事情。但这需要通过配套可体现社会公平和资源优化组合的社会管理措施来实现。依靠“市场的手”自动完成的代价可能会比较大。 “机器换人”的经济社会效益可通过一次、二次、三次分配让社会共享。而不是只为几个人的暴富,导致更多人失业和贫困,产业升级过程的劳动依然是多数人的创造,产业的基本原料和环境资源、包括类似市场垄断的社会资源、银行资本、产业的各种要素依然是社会的资源,掌握着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和团体,需要考虑这些资源与社会共享才会带来社会和谐和持续繁荣。如果我们希望整个社会更加文明进步,当然不能鼓吹那种用1万个穷人造就1个富人的价值观;但也决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各种劳动的价值都应该有合理的评价和得到合理的回报。 “机器换人”的问题包括互联网产业带来实体店倒闭是类似的。产业升级将会形成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更短,休假学习更多。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公平杠杆,通过社会的有效管理,它并不会造成更多的失业和贫困;而是繁荣了、促进了产业发展。 城市发展可返哺乡村 工业发展几乎成为城市发展的代名词,但这是片面的,它是社会资源不能被及时流通导致的后果。因为工业发展必然也需要乡村资源的支持。中国的许多劳动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为生计奔忙,但他们依然不属于这个城市——城市的经济发展依然未达到可以容纳他们的时候;而他们许多人的家乡已经荒凉,土地抛荒、留守老人、儿童的问题异常突出,城市发展可以更有力量,更有效地反哺乡村,问题就可获得缓解。农村需要很多劳动力,农村也需要与城市一起协调发展。 中国的工业依然跟外国不一样,我们是人口大国、人口平均资源依然是比较缺乏的国家:例如:我们不可为了拉动消费鼓励城市广泛使用个人交通工具——要大量发展公共交通,否则,城市寸步难行;但可以向农村适当推广农业机械的同时,发展个体交通工具。使农村人口密度低的环境中,有更好的交通条件,促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我们不能鼓励高消费,而鼓励健康合理消费,一个人的健康需求其实还是相对有限的;否则,当人拥有永远都不能填饱的非理性的欲望,就会让人很痛苦,难以找到幸福感。 改革开放,我们亲历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变革,经过三十多年,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拥有庞大的工业产业大军的国家;早期我们更多地指望“三来一补”发展工业,现在已经出现大量自有品牌;在航天工业、航海、军工都在挑战世界一流,既然如此尖端的工业可以做得那么好,没有理由飞机、汽车就做不好,中国的其他工业为什么不可以世界一流?当然是可以的。现在我们有技术、有富裕劳动力,那就好好地发展民生工业,让工业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其他行业,让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地进入工业化强国之列。 中国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好好设计自己的未来。中国,加油! 附: cicasunxi的个人博客 告别“跟随模式”:中国工业升级的自主道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5012do=blogid=935701
1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蝶魂
benlion 2015-10-29 14:54
2004 年BJ.Zeng在英国写的诗歌和2005年的绘画: 梦蝶魂 蝴蝶变幻画中少年,走向 梦里幽长而又幽长的小道, 夕阳透过绿荫,斑斑叶影, 斜坡,火红而又火红的郁金香。 几个少女躺坐草坪, 撑着油纸伞,轻声细语, 象梦里散发丁香一般的清香。 波光闪烁,溪水漫流, 岸边细长而又细长的芦苇, 蝴蝶恋花,风中翩翩地起舞。 (14/05/2004UK) (BJ.Zeng画作12/01/2005UK) 事实上,昆虫的知觉世界,就不同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但是,这2个世界仍然是人类的认知,而认知之外的世界就是未知。埃舍尔对科学家,尤其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接触到前苏联科普《趣味物理学》的图画,对我们这一代影响很大。 - (20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Humanities|1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思想与技术发明
benlion 2015-10-20 06:35
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农牧业,从工程和手工业技艺,而后,发展到科学和工业设计等,哲学思维和工程技术往往是关键因素,构成科学与教育、工业与医疗的前提。 从生物系统到人工生物系统,结构论 – 精神与机器理论构成理论基础。 (生物与机器) 系统医学与系统遗传学的核心思想,仍然是网络拓扑学和生物电子学原理, 参见纽约大学和欧盟机构。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在于理论、概念与方法、定义,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则在于模型、原理与技术、设计等。 ) - (20/10/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1910daily15|1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纽约时报》之问
benlion 2015-5-8 16:32
人类是宇宙演化到生物起源的自然产物,必然存在客观规律,也就是文明体的进化过程。 公元 6 世纪到 16 世纪是东方文明的发展时期,理学和心学是发展科学与方法的切入面,玄学和仁学应归属于宗教与伦理的方面。 欧洲文艺复兴是学习东方文明的阶段,包括,希腊 - 罗马和阿拉伯、印度 - 中国文明,而后, 16 世纪到 20 世纪建立了实证科学和制造工业的文明模式。 而今,到了进入新的文明模式探索的阶段;因而,可能导致了 2011 年纽约时报公开发出的疑问:为何当今难览大思想? 17 世纪到 19 世纪欧洲奠基实证科学,大量哲学家的思维和发明家的技术是关键因素,而庄园经济等提供了科学精神的条件和环境,现代社会的科学职业化和教育商业化,导致了生存和地位成为核心因素。 中古代的中国书院传统、工程范式,包括,法家、兵家,手工业作坊和集市等,具有起源、发展和停滞的自然规律,近现代实验科学和系统科学、动力化和自动化工业,建立了组织化程度更高层次的范式和模式。 科学,涉及知识体系、逻辑实证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立与发展,核心在思维方法和体制建设。 其中,中国科学和技术,仍然没有走向自主创造与创新的关键原因: 1 )思维观念上就不认为中国具备这个能力,一定需要有头衔的权威来裁定,乃至认为中文不适合科学 - 实际上,既不是逻辑,也缺乏论据。 2 )体制建设上就不是以资助开拓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愿承担风险,其实,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 科学精神,就是地理发现的大航海精神。 未来科学和工业,将可能是面对太空发展的生物工业和工程医学时代 – 学科综合与技术集成对生物系统与人工系统的机器原理揭示与设计。 - (从大航海到星际航行) -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纪元
benlion 2015-3-16 01:26
整个探索与思考过程,开始于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仿生光合作用工厂的观念,以及自己的微电子遥控昆虫的想法,同时读到遗传工程的报道和物理学家有关发现生物学定律的理想;因而,填报了生物学和飞行器2个专业,延续至今的探讨几乎就是在这个范围。 生物物理学和心理生物学、遗传学和仿生学、微电子学和数学模型等整合的思维,就必然导致对系统的进化论和人工系统的创造论思考,而到系统综合的自组装进化论。 人类的心智和文化知识的语意或信息内涵,构成卷缩的精神时空,符号形态的图像、音响和语音、文字(script)都可存储于出版物或机器存取介质,却可以是独立于机器的硬件和软件;因而,文化体系,包括,显现和隐在的知识,都不同于自然客体和人工客体或机器能够直接阅读与转换的知识或信息指令等。 人类对天然和人工系统的知识或信息分析与处理,并转换成机器可阅读或运行的程序等,则是逻辑和语音的形式化,从而,构成机器的硬件和软件、数据系统等而形成知识或信息在天然客体、社会和文化与人工客体之间流动。 从生物系统的机理研究到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涉及分析仪器和医疗器械、智能机器和工程生物等开发。从科学与数学、技术和艺术的历史及其哲学思维的探讨,导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考证:轴心时代到中国手工业的工程技艺,而到近代欧洲科学和现代工业发展。 -(2011年6月-2015年3月博客日记)-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2521 次阅读|3 个评论
穿越时空
benlion 2015-3-14 12:57
从印刷技术到 3D 打印技术是一个千年发展周期,欧美经历了神权到君权、民权到未来社会的文明转型,未来的科学和技术将会是什么? 体制的灵魂是观念,科学和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拓展,不同于宗教和历史是面向过去的历程。 大航海到工业革命,欧洲科学的实证范式发展,未能引起当时的中国关注;因为,科学属于文化、理论和知识形态,而导致手工业转换到工业发展时,却遭遇了鸦片战争之后,才猛醒究竟欧洲的科学是什么?当今世界,尤其 20 世纪以来,在思维和文化层面,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深远的变革,也许又一次处于迟缓状态。 以生命科学为例,已经形成了 4 类型群体: 1 )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 )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物学; 3 )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 4 )脑计划和神经系统生物学,第 3 )和 4 )类科学家基本在国外大展宏图。如:生物信息学,国际上 20 世纪 80 年代是热门,也有中国科学家做过研究,而在中国刚成为热门领域。 自大航海到宇航时代,美国科幻电影演了很多年了,绝非不可能成为现实,不是一定形式上,而是艺术反映的深层次的思维和精神。历史上,很多科幻小说写的东西,今天的现实科学和技术都已经超越了,可想而知,能想到远不及未来将实现的文明发展。 人类的思维,包含深层次的潜意识和浮现出来的显意识,也包含想象、直觉的创造力和知识的逻辑与组织化;因而,专门科学家和学者与大众和普遍社会,存在一个知识从潜在到显现的过程。 也就是说:世界将面临的是一次大周期的文明转型,将从工业 4.0 很快转换到工业 5.0 的时代,我们的思维观念,却停滞在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 - (未来世界图景) -
个人分类: 201415|23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机器人?
热度 1 benlion 2015-3-13 14:43
人类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或称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以及历史的知识和文化资源等,如,考古学、训诂学和诠释学等。 科学的发展,存在理论思维和实践经验的路径,如,康德的先验论和马赫的经验论,实证方法是 2 条路径的交会,管理学和运筹学等,包含理论方面和技术方面,技术也存在理论的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方面。 近现代欧洲科学的序幕是文艺复兴,尽管仍然是工程的技艺模式,却在 13 世纪已经产生了阿奎那的经验主义和罗吉尔实验方法、乔托的透视画法,到 17 世纪近代实验科学建立,也已经产生了莱布尼兹的系统思维方式和数学的运算机械等。 东方社会的禅宗方法,古代书法、技艺等传授的先熟练而后创新的方式,西方社会的宗教传道方法,以及人生有关的经验传授,也存在先记忆而后理解的现象。科学和数学,往往是先理解,后记忆,对于哲学和历史,也仍然存在先记住,后理解,可以称这类型方法为:印迹或印记教育与学习法。 从人工客体的机器和软件等,将文化体系剥离出来称为世界 4 ,涉及到: 1 )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包括,人的社会对知识物化或转化的经济组织与管理过程; 2 )尤其将人与机器区别开来,从人是机器,回归到人就是人的新人本主义观念; 3 )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的创造能力和情感能力,机器可以具有外观的智能 - 自学习乃至自修复、自复制能力,其实,更像是一般动物行为; 4 )在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和设计理论上,不能有实质上的突变,就仍然难以想象出:图灵理论建构的机器人,能够具有人的意识 - 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化等创造能力。 - (未来世界景观) -
个人分类: 伊甸园|2426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与工业的耦合发展
benlion 2015-3-10 20:50
20 世纪,在物理学 3 次综合之后,产生了物理学、生物学革命,建立了人工科学、科学管理和生物技术、 IT 技术等,形成了工程生物、智能机器的发展路径。 近现代科学,建立在理论思维和实验观测双层面的结合上,而且,在设计艺术、数学模型、形式语言和工业工程等领域,也拓展了实证科学的基本方法。 13 世纪乔托的透视画法属于技术, 19 世纪高更对绘画的理论开展了分析 – 可以走向精神心理层面的科学,雕塑和建筑都涉及到技术和艺术,数学也包含理论和技术方面。科学研究和工业制造,关键是观测技术、制造技术和软件设计等根基层面的创造和发明,不仅是购买制造设备和实验仪器的操作技术训练。 20 世纪 90 年代,在德国的实验室,已经采用机器的自动化操作 * , “ 机器人 ” 不一定外形制造成 “ 人 ” 的形态,如,无人飞行器就是 “ 机器人 ” 。未来人类,将更多是走向研究型社会模式,将可以标准化、规范化和复制化的操作转换为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注 * ,德国实验室的 “ 自动化仪器 ” 不是平常说的自动分析仪器,而是称为 “robot” ;但是,目前的机器人尚不能称为智能化, “ 智能化 ” 术语被泛用了。另,权威是科学和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里程碑,却不是关卡的限制,推进、拓展和突破才是目标。 - (未来科学与工业趋势) -
个人分类: economics|1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科学
benlion 2015-3-9 18:11
近现代文明,以大航海时代为划界,建立了实证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分析与综合、设计与制造的方法体系,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工科学,从生态到人类,从人类到机器,构成文明的发展路径,而文化的知识和信息以转换与传输的方式贯穿于发展的过程。 (生态-人类-机器) 人类社会的文化体系,成为继自然客体、社会群体和人工客体(软件和硬件)的第4世界,文明的进化,从事文化和知识的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群体数量增大,形成知识链,从而,有别于经济形态的产业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链、生态环境的食物链等。 未来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生物资源加工成轻工业产品、文化资源开发成创意产品,而且,在生物的改造和机器的设计等导致人工生命、人工智能产品的制造 - 并将导致人类走向未来的海洋空间和星际空间的拓展。 -(星球时代)-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20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机器的科学
benlion 2015-3-6 12:45
从形象的图案文字到楔形文字和甲骨文字,而后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都包含了发音和图形 2 个方面。 动物进化到人类意识、从人类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语言交流到文字表达、图案描绘等,构成直接和间接经验的知识发现与传播过程,也就是劳动导致了知识的创造与传承 – 文化现象或社会的知识化过程。 文化知识是人类社会的软件和数据体系,从宗教到哲学,而到科学,以史学连接科学与宗教,则构成人类精神时空的弯曲,从而,文化体系构成了 7 维度的时空。 传播学或传媒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发展为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包含了创造与传播 2 方面,创造是指知识的增量,传播是指知识的复制,资本是经济学概念,作为科学研究资本运作,包含了理论层面的知识和技术层面的知识。 资本本质是投入而导致增值为目的,不同于消费的不再增值。不存在没有资本的社会,存在经济的生产过程,就存在资本的运作,只存在资本的主体所属和分配不同,存储于银行的钱财,必然为银行用于投资。 科学的知识发现与物化过程,涉及到科学和技术的创造发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 工业化类同印刷的标准化复制,从而,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增加、组织管理的复杂分工和商品财富的增长;然而,限制发展的因素是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 从莱布尼兹的数理逻辑、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到诺依曼的计算机模型、微电子集成电路,而后,发展到系统生物学与工程医学、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人工生物系统 – 生物计算机和纳米机器等,将进入新的技术发明与制造产业的发展时期。 人类在地球起源,随着科学研究的数学方法、艺术想象和机器制造的技术发展,从而,将走向深海和外太空的时空拓展。
个人分类: 201415|1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中的人类
benlion 2015-3-5 21:41
在 1981 年数学高考解答了附加题时,产生的幻觉图案,就已经决定了往后开始对绘画艺术和 人类心智 的探索与思考 – 1992 年到 1994 年的系统医学的系统遗传学机理与系统生物工程设计,及其结构论与精神论的系统综合理论。 经历 1983 年到 2012 年的探索与思考和 2013 年到 2014 年的分析与综合,终于得出人类文化的时空结构模型,宗教到哲学、哲学到科学,构成文化的史学历时轴线,哲学与数学、技术与艺术,构成文化的空间同时轴线。 人类生存在宇宙的恒星系,依赖于太阳的辐射能源和地球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生物到人类、人类到机器的演化过程,自然系统的结构进化和人工系统的文化精神,构成负熵驱动的信息转换机制。 生物系统的机理与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 – 细胞工厂、生物电池和细胞计算机、纳米机器等,包括,工程医学和生物工业的发展,将成为物态物理学和系统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核心。 - (未来科学) -
个人分类: 伊甸园|2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宇宙、生命与意识
benlion 2015-3-1 06:03
- 统一理论 生物起源、进化与变异和遗传、发育与分化等,构成系统的进化和个体的发生过程。群体和群落的关系,构成中医理论和社会学的模型出发点,社会生物的行为,涉及到看不见的文化空间 – 卷缩的时空,包括,教育 – 宗教与科学、政治 - 军事与经济等,看得见的是社会的行为和经济的产品 - 即,人类与机器等。 人类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温觉、压觉、嗅觉、味觉、痛觉、痒觉等神经反射弧,通过知觉输入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后,形成对外在宇宙和内在意识的认知行为,往往是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先发明了工具、技术和方法 – 即,工程范式的发明技术,而后,才建立思辨的理性认知 – 即,科学范式的发现规律。人类文化的宗教 - 哲学 - 科学,加上历史维度也是 10 维时空,在宗教和教育层面,包括,知识传播论和天启创造论,在科学和工业层面,包括,理论思辨论和技术实践论等。 人类文化关系是信息链的相互连接、城市群的连接是交通关系,科学仪器和工业设备等构成科学研究和制造经济的关键因素,机器,包括,硬件、能源和软件、数据库等构成。人类同时生存在宇宙的物理时空和文化的心理时空,彼此形成对映的关系。从量子论到质量是空间密度和惯性,从爱因斯坦的空间弯曲理论到时间弯曲,不是倒流,导致未来回到过去的起点,形成了一个生命轮回或循环论与进化论的统一模型,人类的文化之弦也可能弯曲 , 从而,从科学端点回到宗教的起点。 近代科学的哲学观念起点,开始于统一天体、生物机体的创造论和钟表、机械运行的制造论,从纺织的提花机到计算机的软件编程语言等发展,则可能导致编织论统一创造论与制造论,也就是宇宙、生命和意识,涉及到系统构成的分析与合成,实质上,却可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基弦”编织现象。 - (总结) -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修复的机器
benlion 2015-2-20 20:55
《创世纪》描述的“上帝”是创造宇宙、生命和意识的“终极因”,不是“人”,也不是“物”,或任何个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道德经》和“道法自然”的“自然”,可能不是指物质的自然(nature),而可能是指“自己所然” - 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因而,生物起源和意识形成,在目前的理解之外,不是不可知,而是未知和有限的可知论。 中国中古代,发展了筹算、机械、声律、磁学、光镜、印染、制药、酿造和纺织等工程技术和工艺设计,近现代欧洲建立了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机械、化工、电子、软件等科学技术和工业艺术设计,构成科学范式和经济模式的转换过程,也是知识体系的组织化过程。 20世纪,人类的科学、工业和艺术等,又转换到新的范式和模式,而在宇宙学、医药学和机器人的硬件与软件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因而,建立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体制,促进有效和高效的知识发现与转化的机制,将决定人类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 科学是认知的途径,不仅,涉及到知识、概念和原理,而且,数学、技术和设计等方法。如果,技术是科学的应用,那么,必然是有技术就有科学。如果,技术是科学的方法,那么,有科学必需有技术。 人类科学的成就,导致了自然界在矿石、植物、动物和人类之外,增加了机器的世界。人类的知识认知和机器的知识转化,构成人机耦合的进化系统。人体的自修复系统,很大程度是医疗卫生的理论依据,机器能否具备自修复机制和自组装的能力,将成为未来的医学和工程研究与开发的发展趋势。
个人分类: future|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
热度 1 benlion 2015-2-20 15:36
现代计算机和机器人理论,建立在图灵的机器外在行为判断的方法论的基础上。 1963 年洛仑兹发表气象学的蝴蝶效应,科学思维,已经转向非线性思维,包括,对科学的思维。 1992 年对心身医学、城市群和图灵 - 诺依曼计算机模型的思考,就是起因于生物系统的非线性思维,以及细胞遗传学和医学心理学的探讨。 人类,实际上,同时生存在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 2 个世界 ,未来将尤其体现在智力和脑力劳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艺术创作等高度知识化的社会 。 自繁殖的生物与自复制的机器,都必须能够输入物质和能量,并转换为对自身的构造,在生物体现为遗传信息的自组织进化和神经系统网络的智能进化,而在机器同时体现在硬件和软件的技术与设计发展。 如果,劳动的创造和资本增值,不能揭示本质是固定资本和无形资本的结合,以及能量的消耗和物质的赋形有序化,从而导致知识的 发现 和物化过程,那么,就可能陷入思维的困境。 假如,工厂生产全部自动化、机器人化,或如无人飞行器,显然,机器的硬件和软件都是固定资本,并且也是源于人的设计与制造,输入人工设计的程序等。 机器人,能否具有人的思维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就成为人类与其它生物区别的判断:究竟是什么创造了财富?以及究竟什么是人类文明?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201415|2335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物与机器
benlion 2015-2-19 07:09
知识的编织机与设计师的创作,区别在于提花机编织与图案设计,人类的知识发现与思维创造的区别类同如此,也就是存在教育的复制行为与科学方法的创造 2 类型文化现象。依据复制的执行程度和思维的自主程度,分别划分出层次:第 1 类是编织机 型 ,包括,灌制的机器、机器程序运作、机械的人、常规科学家等,第 2 类为设计师 型 ,包括,非常规科学家、哲人科学家、思想家、圣人等。 科学离不开技术,包括,观测技术、操作技术和运算技术等,先有技术,后有科学,昆虫、鸟类能够制造精美的巢舍,先有实验科学,后有理论科学,人类是社会交流的动物,间接经验和数据分析,使得理论科学成为可能。哲学就是理论思辨,往往来源于对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分析与思考,以及观察、体验与沉思的个体知觉和实践经历等;然而,哲学概念、理论成为科学,仍然需要实验或数据的验证。 目前,机器与生物、生物与人类,存在彼此的区别,在于生物的自繁殖、自适应和人类的自学习、自设计等,未来机器人,都可能缩短或消除这类型的差别;然而,就可能在突破人类的情感体验、思维的创造上,在大尺度的机器人设计可能难以逾越 – 却可能在纳米分子和生物细胞层次的机器人设计突破。 微电子技术制造的计算机,运行在预编程序和磁芯、电容等 2 进制信号等,而生物 DNA 是 4 进制的编码,复制、 转 录和翻译机制等,构成 DNA 储存的信息转换为蛋白质的运行功能。未来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也许可能建立在分子、细胞仿生学和纳米分子操作技术的基础上。 - (未来科学与技术) -
个人分类: 201415|1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人 - 伦理法则
benlion 2015-2-18 20:35
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的伦理学法则,核心是听从人类的程序指令,不可伤害人类和不可伤害机器人;然而,人类自起源以来,不仅存在人类彼此的战争,也存在人类的自杀行为,而且,很多情况下不听从内在的良知和外在的自然律,导致了人类的原罪和毁灭行为。 最近看了一个美国科幻电影,就是树木被激发产生有关神经毒素,从而,导致了人类的自我毁灭行为,由此想到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和心理、精神战略,就是导致群体的精神萎靡不振,失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导致一个群体产生不了英雄和智者;因而,只有人格独立和精神独立才能具有免疫能力 - 即,独立思维的探索与研究能力。 在现代经济竞争,核心体现在创新的竞争,包括,技术发明和管理的模式。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往往就处于这个核心。如果,技术是科学的应用,那么,没有科学,也就没有技术。然而,科学实验室、工业制造和媒体艺术等,没有技术和仪器设备,就不可能有科学的知识和规律发现,也就是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因而,科学的发展,而且,涉及到:1)哲学的逻辑与理论思维,2)艺术的想象与直觉思维和3)数学的精确定量与运算等,以及研究实验室、学术交流等管理与传媒的建制等,欧洲近现代,经历了3次思想运动和体制建设,以及工业革命和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在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因素。 -(创新型社会)-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29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策略 – 科学与经济
benlion 2015-2-16 00:06
欧洲文明,从工业革命到工艺美术运动,进入了科学与艺术互动的现代文明,在影视艺术和 IT 技术、生物技术时代,将进一步发展机器人产业。广义机器人,包括,无人飞行器等。从 2004 年在英国写作飞向太空的星际情殇到 2014 年观看星际穿越,更加确定人类的未来,将走向地球文明的新世纪。 从中古代中国的工程范式 – 道法自然与技术、艺术结合,到近现代欧洲新教思想,以及哲学的儒家、道家论述和后印象派艺术的禅家影响等,从中国到以色列、德国和英国等阐述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都是走的同一条路径,也就是从环地中海到环太平洋的文明发展。 轴心时代的古典文化,奠基了地球文明的精神传统,根深而叶茂,经历了中古代中国文明到近现代欧洲文明, 19 世纪环太平洋国家进入现代化转型,而后,全球社会时代。 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非洲和澳洲分别拥有地球陆上和海洋的生物资源,也许将成为整个人类开发农业和渔业的基地,显然,欧洲在国际金融处于优势 - 如,美联储和世界银行等,而美国无疑在前沿科学和尖端技术领先世界。 对应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 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 * ,起 因 于系统科学与综合哲学的思维,而又建立在实证方法的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包括,数学、技术和艺术的基础上。经历自然、社会科学的发展, 20 世纪建立了人工科学,以及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软件模拟和设计艺术的计算机方法等,以及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的微电子、纳米和生物技术 等 发展,导致了人工机器设计与制造 – 工程生物体和智能机器人 的新时代。 注 * :尽管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对应系统方法与综合( synthetic )思维,合成生物学也转换到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然而, 2000 年之前,合成生物学是化学方法合成生物分子和 DNA 重组的概念,更偏重于科学方面。
个人分类: 201415|1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 - 基因与大脑
benlion 2015-2-12 19:28
- 系统医学和绘画艺术 人类轴心时代奠基了文明的精神 – “犹太 - 基督教”和“儒释道”诠释,而后,农家、医家、墨家和商家 – 筹算和技艺的工程范式形成和数学模型、工程模型的发展。 经历哲学思辨与工匠技术的传统结合,诞生了科学的传统,而后,进入了基于物理科学的机械、电子和冶炼化学等工业模式,以及软件、遗传和生物炼制等工程基于生物科学的发展。 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探索,集中体现在量子( quantum )和语言( word )与“基因 - 脑”的相互关系研究,性选择对遗传的基因组合,微观粒子与基因的突变,量子场与神经的电磁辐射等相互作用。 从“儒释道”到自然 - 社会 - 精神哲学,而后,物理 - 化学、社会 - 语言学和生物 - 心理学的核心将会是“物理学 - 生物学 - 心理学”机理的科学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的机器开发 – 涉及哲学和艺术、数学和技术等方法。 - (伊甸园) -
个人分类: 201415|1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 – 生命与心灵
benlion 2015-2-12 12:04
细菌和植物没有灵魂,只有生命,动物和人类有灵魂,人类有心灵和智能;然而,机器可有智能,却无灵魂。 人类社会究竟是什么? 教育和媒体是文化传播,政治和军事是组织行为,经济和商业是知识物化 – 知识就是财富,智慧源自思维,技术就是力量。人类文化 – 人文和科学,人造机器 – 软件和硬件,知识或信息储存于机器就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是人的群体生命,社会学研究生物种群的行为,社会生物学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学;因而,人类文明,未来将是星球、生命和机器的图景。 地球资源有限,恒星也有寿命,从轴心时代古典文化奠基,经历中国文明的工程范式、农耕社会和欧洲文明的科学范式、工业社会,而后,将进入后工业化和机器社会的发展时期。 宇宙时空、生命进化和意识形成之谜,已经或将成为人类知识探索的核心趋势 - 哲学思维、艺术想象和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上帝”,不是物,也不是人,而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创造宇宙、生物和意识之本原。 - (未来文明) -
个人分类: 201415|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人 - 智能和伦理设计
benlion 2015-2-4 18:29
生物在自然进化过程,诞生了人的意识,人类在研究自然的过程,发展了工程和科学,并能够设计与制造自动机器;因而,诞生了机器人,在硬件的设计理念和机器软件的程序,并注入人的思维模式和伦理准则。 然而,如果,机器人能够自调适和修改,那么,就可能导致机器人的 “ 原罪 ” ,也就是机器人的潜在危险,并不是机器人的智慧能否超过人类,而是机器人的行为模式。 附、创新精神与管理机制 20 世纪后期以来,明显是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影视艺术等,以及产业发展迅速,一个方面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一个方面是进入了人工科学主导的时代。 然而,基础科学和理论创新不够,存在一个其它因素,就是国际学术大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了权威化趋势,也就是前面的学术权威领衔后面的创新领域,或刚获得国际大奖的领域引导资金的投资方向。 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往往被忽视了,即,科学和技术,都是面对未知和面向未来发展。 应该由实际的开拓者引领新的学术和技术领域发展,忽视了这个原则,就可能导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滞后和迟缓现象,而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却往往是学术和技术的过度商业化和利益化。 在欧洲,实用技术和产业领域,一般不容许颁发奖励和评选级别;因为,属于市场经济和客户选择的领域或行业,可能,也是这个原则,推动了应用科学和技术等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201415|2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benlion 2015-2-3 09:18
自2012 年 7 月至今,进入工程医学和机器理论的思考,包括,重新分析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论和轴心时代文化理论与思想传统等。 人类,由个体构成社会,个体的教育和社会的体制,构成文明。德智体美教育,包括,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等,宗教和哲学属于道德情操和智慧开发的精神操练,科学和艺术属于知识发现和方法创造发明的操作实践 - 道家(道藏收录《墨子》)与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与希腊神话等,导向科学和人文传统。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则是由知识产量或信息增量衡量,而又由社会的管理体制和信仰精神的支配决定。 一个社会的知识和产品,如,书籍的出版是产品,书本的内容是知识,而出版和内容的来源,却是企业行为和知识的发现与传播。人类发现知识和发明技术;然而,在社会有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国际化社会,就存在一个信息源与传播媒体、途径和接收的过程。在评估人才和科学成果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以知识传播的影响度替代了信息和知识产生或创造的价值评估。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不同于科学传播和技术转移,前者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后者是科学和技术的作用;因为,教育体现为传播,往往导致误区,就是忽视了教育的师传实质,也就是创造和发明的过程传授。 人类,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 – 体现在犹太宗教与儒家哲学,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对象,则是心身 2 元体的生物机体,体现为生物学意义,在于遗传信息的进化与发育的生理、病理与康复等过程,体现为文化学意义,在于文化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的个体与社会的行为、组织与管理等过程。 当人类科学发展到人工科学时代,作为天然机器的生物体与作为人造机体的机器人,存在一个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转化过程,也就是生物系统的机理与分析、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与合成的对偶关系;因而,必然导致对机器人的“心智”和个体与社会的行为模式、伦理规范与管理体制 - 或称机器人的“圣经”和诠释等探讨。 - (未来人类与机器) -
个人分类: 201415|2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然与人工机器
benlion 2014-12-30 22:47
图灵机在意识层面,也是还原到机械层面,有机机器的人工设计,能否实现自我意识? 人生活在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的 2 个世界,分子的味觉和嗅觉,以及力、热、光和声等知觉,本质上是心理物理现象。物理学的物质与能量概念,解释不了生命的基因组设计本质,生物学的信息与组织概念,也解释不了心理学的知觉与意识形成;因而,属于科学相对独立的不同领域。从心理学到社会的文化,包括,社会的组织、文本的知识和产品的器物等,本质上是人的心灵世界,如,人造物体与天然客体的区别,其实,就在于人赋予外形和构成的文化因素。在拓扑学上,陶瓷与石块相同,只是文化的技术流程赋予了外形和图像。 因而,如何,能够使得人工制造的机器,具有人的心灵世界?包括,智慧和情感?显然,仍然只能是图灵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内在的精神和意识,只能是人工设计的有机生物 – 基因组的人工设计与人工细胞合成的改造生物的构造与外形。 - (自然科学与人工科学) -
个人分类: 星球时代|1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问家与企业家
benlion 2014-12-17 07:12
企业家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科学和技术进步,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带来资本增值的经济财富与合理分配,以及知识传播的大众普及化和知识化社会发展。 学问家的终极目标,就是科学与技术和文化与艺术等创造发明,将科学和知识转化为技术与设计的应用带来产品创新,以及知识传播与教育和企业组织与管理的社会研究。 从宇宙演化到生命起源和意识形成,而后人类文明的进化,存在系统的构造、功能与发生过程,以及驱动系统“自”组织进化的负熵或驱动文明组织化发展的精神,也就是结构论 - 有形的关系(connectivity)集合和精神论 - 无形的信息(message)传输的哲学观念。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东区域,而在轴心时代形成古典文明模式,从波斯的袄教二元论到犹太教-佛教和希腊哲学-华夏诸子百家,形成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核,奠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基石。 精神驱动论,体现在同为管理,就有管治与领导群体的区别,同为社会体制,就有文明进步与衰退的不同,同为企业,也有获取财富与创造财富的正与逆驱动方向。 -(北太平洋文明)-
个人分类: 201415|1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的构造是什么?
热度 1 benlion 2014-12-13 18:15
“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 时钟发明和空间坐标系建立 - 笛卡尔解析几何,构成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基础。 宇宙,从场、粒子和分子到星球与物态变化、生物演化,而后,人类文明和机器的发明,发展到人工智能、 IT 和工程生物的时期,也就是从星球演化、生物进化到机器制造的发生过程。 人类的发明与创造,包括,硬件和软件 - 文化是思维与行为产生的信息量,也是人文和科学形成的知识库,从实体来看,也就是一定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器物和文本等。 从现在到未来,人类能到星外移民之间,存在大量的科学和技术需要发现和发明,否则就没有飞离地球的能力,而且,这个时间之间,也存在很多未知的星外来或地球自身的灾难,谁能预测呢?人类必须尽快发展科学和技术,才可以避免可能会遇到其它未知的危机 – 宗教的启示核心精神。 中国,需要尽快建立高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管理体制,传统哲学和技艺、文化和体制等,都已经和能够转换到现代文明中来,最难解读的是中医,中医中药理论也已经基本解读,未来医学,完全可能只是一门科学的医学 - 人类的医学,青蒿素等新药的发现效率太低耗费太大,目前的考虑和研究,已经将是新药的大规模发现。 宇宙和时空、生物与医学存在很多谜团,人工机器研究与开发的领域也很大,很多值得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而,重大课题是需要长期乃至一生投入的选择,这也就是探讨我国科学的研究和管理体制需要改革的原因。 关键是深入研究机理,或展开技术开发: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矿物的化学分子,未知物种有未发现的分子无疑,已知的物种尚有未发现的新分子,这是巨大的资源。 - (历史与未来) -
个人分类: 201415|1781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科幻] [机器纪元(2014)][高清720p][西班牙][主演:安东尼奥-班
lcj2212916 2014-11-30 12:52
◎译  名 机器纪元/奥图玛塔(台)/机器军团/机械军团 ◎片  名 Autómata ◎年  代 2014 ◎国  家 西班牙/保加利亚 ◎类  别 科幻/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IMDB评分 6.2/10 from 5,927 user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09 min ◎导  演 加贝-伊班内兹 Gabe Ibá?ez ◎主  演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饰演 Jacq Vaucan )       梅兰尼-格里菲斯 Melanie Griffith (饰演 Dra. Dupre )       迪伦-麦克德莫特 Dylan McDermott (饰演 Wallace )       罗伯特-福斯特 Robert Forster (饰演 Bold )       蒂姆-麦克纳尼 Tim McInnerny (饰演 Vernon Conway )       安迪-尼曼 Andy Nyman (饰演 Ellis )       Birgitte Hjort S?rensen (饰演 Rachel )       David Ryall (饰演 Dominic Hawk )       安德鲁-蒂曼 Andrew Tiernan (饰演 Manager )       克里斯蒂娜-坎贝尔 Christa Campbell (饰演 Tech )       Bashar Rahal (饰演 Doctor )       Dan Cade (饰演 White Collar Worker )       Christina Tam (饰演 Morgue Technician )       Phillip Rosch (饰演 Client )       Albena Stavreva (饰演 Client's Wife) ◎简  介    雅克是Roc机器人公司的保险代理,他受雇调查一宗人为操控机器人的案,而在整个搜集证据和调查的过程中,他的发现将会彻底的影响到人类的未来。   21世纪中叶,地球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文明和信仰不可遏止地崩塌。在一片乱象的关头,名为ROC的科技公司凭借他们研发的“朝圣者 7000”智能机器人迅速崛起。朝圣者深入民间每一个角落,帮助人们从生到死处理身边的一切事务。在两条根本原则的约束下,机器人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与此同时也遭遇种种残酷无情的对待。贾克·波根(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饰)是ROC旗下的一名保险理赔员,在工作中他意外发现,许多朝圣者不仅被人私自篡改,连根本原则都遭到破坏。机器人们或伤害他人,或者自残,令贾克隐隐察觉背后似乎有什么阴谋存在。   他离开城市前往贫民窟寻找真相,在此见识到机器人可丽儿自我修复的神奇一幕。而执着的追索,也将贾克置身于莫大的危险中央… ◎幕后制作   作为西班牙的“国宝级”硬汉,班德拉斯曾饰演的“佐罗”给国内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这次他在《机器纪元》中不再是传统的超级英雄,而是回归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中,来面对末日的城市和生存压力。在片中饰演雅克的他,只想带着妻儿逃离这污浊的都市,去“一个有未来的地方”,而这最普通的愿望,却因为调查一起机器人自我改造事件,成了他做人的全部代价。至此,一个“生活在别处”的梦破碎成荒漠上的逃离与自我救赎。 曾拍过《魔岛迷踪》《闪灵双煞》的西班牙“鬼才”导演加贝·伊班内兹执导的这部《机器纪元》相比以往的科幻大片,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感官刺激,而是难得的灵魂震撼。导演更没有动用好莱坞老掉牙的拯救人类戏路,而是用大爱和悲悯平视苍生,同情而不煽情,冷静克制地告诉你“想死,得先好好活着”。同时,在人类毁灭的大背景下,又不乏“人机恋”;“小团圆”的浪漫温馨,就是这样一部如此不可归类,不可替代的科幻巨制,带着满屏的期待,有望近 期正式引进国内 ◎花  絮   硬汉班德拉斯 “被私奔” 机器人情感遇挫   科幻大片《机器纪元》中展现了“人类的黄昏 机器的黎明”,而机器人的黎明正是来自于拥有了自主情感意识。剧中班德拉斯作为机器人公司的保险人员,无意卷入了一起机器人自我改造事件,遇上了“有血有肉”的机器人。正是这“有情”的机器人使班德拉斯的家庭生活面临破裂,并“被私奔”到了荒凉的无人区。而机器人的情感在一路的逃离和追杀中也遭遇了挫折,在一切重新开局的关键时刻,究竟是“人间小团圆”还是另类“人机恋”?这部不可归类的科幻大片做足了悬念。   《机器纪元》: 人类与机器人“最后的探戈”   《机器纪元》开启了30年后人类最真实的生存图景,沙漠化威胁城市,科技泛滥,太阳辐射猛增,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也对此状况感到了绝望。它们打算制造新的机器人,替代人类接管地球。而班德拉斯成为了与机器人诀别的人类代表,片中他与美女机器人共同上演了“最后的探戈”。《机器纪元》这部集科幻,浪漫,悬疑于一体的豪华巨制,势必会给国内观众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试听震撼。   遇见“伯乐”阿尔莫多瓦 开启星途   班德拉斯星途的起脚处是遇见他的“伯乐”佩德罗·阿尔莫多瓦,这位被认为布努埃尔之后最具影响力的西班牙导演一手发掘并造就了早年的班德拉斯。“拉丁情人”的形象是阿尔莫多瓦赋予班德拉斯的。他们相继合作了《激情迷宫》、《斗牛士》、《欲望的法则》、《崩溃边缘的女人》、到《捆着我,绑着我》,再到《吾栖之肤》。两位师徒并肩作战多年,终杀出西班牙本土,杀入了好莱坞。   《机器纪元》:班德拉斯颠覆自我 温柔上演“人机恋”   在快要引进国内的新片《机器纪元》中,班德拉斯不再是以往的硬汉形象,而是渴望家庭生活的普通人。但因为无意卷入一场机器人调查事件,生活平衡被彻底打破,开启了一场荒漠的逃离与自我救赎。途中更是与美女机器人发生了感情纠葛,上演了“人机共舞”。片中班德拉斯的演技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部分时间都是模拟与机器人对话,搭戏。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的黄昏,机器的黎明”时,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矛盾。   班德拉斯:占领中国银幕才刚开始   从性感的“拉丁情人”到“传奇佐罗”再到“敢死硬汉”,直至这次《机器纪元》中“普通人”,班德拉斯完成了一个轮回后,重新出发。从影30多年来,他通过不断挑战自我,颠覆形象,从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如此多面,如此复杂,如此独具魅力的班德拉斯。更是给观众们留下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银幕记忆。在好莱坞已经功成名就的他,这次无论是《敢死队3》,还是《机器纪元》,相信他与中国银幕的传奇缘分才刚刚开始。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9455951
1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科学与技术
benlion 2014-10-24 19:18
当夜深人静,仰望星空,无限的遐想,就会感觉到宇宙、生命的奇妙! 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又如何沉思内在的心灵?天文学和医学,既是科学的起源,也是艺术的起源;然而,技术是实现的途径,仪器和机器的发明,才能使人类能够深入遥远宇宙时空、世界本原的探索,也才能深入探究细胞内部微妙分子机器的原理。 当把思绪遥想远古的时空、茫茫星海,就会感觉人类的未知是难以想象和企及的广阔,乃至于人类的社会实在太渺小和不值得将短暂的人生花在琐碎的人间事物,同时,感慨人类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依然是尤其幼稚。 人类管理,只有尽快走向高度有效而节约精力的社会文明,才能使得更多的人生赞叹生命的美丽,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从而走向深远的宇宙探索。 附、文明史 公元前 2000 年以前,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印度河(哈拉巴文化)到中国三星堆、中美洲等是远古文明,之后才是通常说的印度、希腊和波斯、华夏文明和轴心时代文化形成时期。 参见,“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 ”( http://v.qq.com/cover/x/xe1hf5r52779yaz.html?vid=y0013a7t2qv )。
个人分类: 机器|1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与文化心理分析
benlion 2014-10-22 11:02
人是机器,不存在绝对的思维自由;因为,自我定势的局限。 摩西十诫 :2部分,上部分是论上帝,下部分是论人伦。犹太-基督教传统发扬了上部分,儒-道家发扬了下部分;然而,贯彻的“12部落”合一精神,可能是犹太 教 -儒家传统合一。 “上帝”造人,人造机器,文化是软件。 人是“上帝”造的机器;然而,软件 可能植入文化“病毒”, 心灵被捕获,导致情绪、欲望驱动的状态, 诸如畏惧、自毁 心理 等。在中国文化,“上帝”自然(nature)化或客体化为“上天”(如,“天”然或“天”赋、“天”性) ,而禅宗让心灵沉静,从而,最接近与“上帝”交流的抗干扰状态 等。 史学和科学,都是客观知识的探索与规律发现,在未来,天然与人工机器,将可能走向嵌合。 科学的对象,包括,自然与人工客体、人类社会与文化,文化资源,也是科学研究与分析的数据。科学无国界,艺术传播无国界(如,摇滚乐、非洲艺术),技术转移有国界;因而,科学的社会与管理学也无国界。 中国古代社会,经验科学,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工程和技术形态,而且,构成科学体系的第1层次研究,如,1)声学、磁学、光学和2)农学、化学、医学等。 在近现代欧洲,科学发展到第2层次的综合,如,力学-声学、电学-磁学和热学-光学统一到动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等,而在20世纪,发展到理论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生物学等。 未来科学,物理学-心理学与生物学,将在场论、DNA信息和脑科学层次走向综合,而资源(土地和人力等)转化和组装(产品GDP)为财富(技术和设计等),关键在于资本投入技术(限制因素)的开发,尤其工业设备、科学仪器是上游控制的核心技术。 附、人类文明的历史时期: 文明体,教育、体制和产业结构,教育是知识(人才)复制,产业是产品(样机)复制,科学发现新知识和新规律 (方程式等) ,技术发明和艺术设计开发新产品。 1)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2)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元年;3)公元元年-约公元1500年;4)约公元1500年-公元2000年;5)公元2000年之后。 医学3重界与工业3链环: 20世纪,认知与计算机科学建立,21世纪,人工与系统生物学发展。 1) 传统医学,动植物药;2)实验医学,化学分子药;3)系统医学,细胞和组织 治疗 等。 1)工业母机制造;2)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计算机和反应器-传感器工业;3)终端消费品制造,如,购买3D打印机等。 -(创新型社会)-
个人分类: 2014y|1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幻] 【机器纪元 Autómata (2014)】【720p】【西班牙】【主演:
lcj2212916 2014-10-13 22:49
44 秒前 上傳 下載附件 (7.49 KB) 导演: 加贝·伊班内兹 编剧: 加贝·伊班内兹 / 伊戈尔·拉格瑞塔 / 哈维尔·桑切斯·唐纳特 主演: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迪伦·麦克德莫特 / 梅兰尼·格里菲斯 / 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 / 罗伯特·福斯特 / 蒂姆·麦克纳尼 / 安迪·尼曼 / 大卫·赖亚尔 / 安德鲁·蒂曼 / 克里斯蒂娜·坎贝尔 / 巴沙尔·拉海尔 类型: 动作 /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 保加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11(中国大陆) / 2014-10-10(美国) 又名: 机器军团 / 机械军团 IMDb链接: tt1971325  时间向前快进五十年,2044年,环境的破坏让地球一片荒芜,人类挣扎求生。文明的毁灭,伴随着ROC公司的崛起。面对未知与恐惧,在生死存亡的关头,ROC公司运用高超的机器人技术,制造出了第一款量子机器人,Automata Pilgrim 7000。   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守则, 保证人类始终掌握对机器人的控制权。班德拉斯扮演ROC的保险代理人雅克·瓦肯,在调查一次日常的机器人故障投诉时,渐渐发现了Automata Pilgrim 7000的秘密,究竟是谁在操控着这些机器人。内心的怀疑驱使着雅克,一步步揭开远比任何机器都更加复杂,将全人类命运悬于一线的真相。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5626225
1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可能哪天我们能让计算机看病吗?
热度 3 youhegao 2014-7-2 10:59
以前的博文里分析过医疗费用的上涨或直接或间接地必然转嫁到百姓自己的头上。穷人能做的就是祈祷富人能多分摊一些而已。其实很多的方法应该可以直接减少医疗的成本。这才能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的打破怪圈。 以前说过的几个想法都是从减少费用的角度考虑的。 不生病是最根本的,应该大力弘扬大妈的广场舞。给大妈大爷开辟不扰民又能强身健体的活动场地。老龄化将如此的严重和不可避免,如果再不投入到这样的健康文化上,大家怕是没有足够健康的体魄通宵打麻将了。这比得冠军参加世界杯重要太多了。让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始学习医学基础也是一个好办法。没病防病,有病能知道到哪里找谁去看。减少很多资源的浪费。 今天还想提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机器软件医生呢?看病这么难,这么贵。 医生是通过病人和检查提供的信息依靠以前学习的知识做逻辑推理和判断。机器或者病人自己操控的软件也可以输入这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也完全可以让机器具备医生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让机器能够处理和分析简单常见病。机器可以指导病人做相应的检查,甚至给出病人用药的建议,就和到一些小诊所一样。 我们不能指望软件给我们打针,给我们手术。我们还需要医院需要医生。医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关注更疑难的病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软件还可以有很多优势,可以在家里看病,甚至可以容易地学习新的知识,它的分析不会因为疲劳而出错,它可以给病人指出哪些是需要到什么地方找什么科大夫去看的病症。 当然可能开发这样的软件有一点风险。病会不会被耽误呢?医生是否有动力协助开发呢?保险公司该不该支付软件开的药呢? 很多问题都会被考虑会被逐渐解决。也许应该由保险公司主导开发。毕竟保险公司能通过让病人使用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软件,覆盖很多常见病,直接降低费用。反过来病人可能愿意购买这个公司相对低廉的保险。也许网上看病可以由保险公司录像监控,在保险公司指定的网点买药。其实到药店看坐堂的大夫和这个差不多。都是减少医的成本,只支付药的成本。 总之,未来医疗的发展不能只是想到增加投入还得重点考虑减少支出。否则人民难有健康,幸福。财政负担重,国家也难有竞争力。
293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心理生物学场论
benlion 2014-4-29 21:16
- The Field Theory of Psychological-Biology 医学是科学,也是仁学,医疗既是身体康复,也是心理治疗;因而,展开了客体的结构论和主体的精神论与心身医学思考。 从心理生物学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通讯,而到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代谢链的遗传设计和细胞发生系统动力学,整合计算机科学的神经网络、细胞动力机和遗传与进化算法等。 从人工智能的认知科学、纳米技术到微电子原理设计细胞计算机,在自组织信息论 - 热物理学、神经元电信号 - 量子电动力学和宇宙能量 - 信息转换、心理神经活动 - 电磁场效应等,可能走向精神论与结构论的转换或信息传输的自组织化模式。 参见 – E. 拉兹洛的全息隐能量场理论,以及 P.Senapathy 的原生池塘( Primordial Pond )进化理论和 BJ.Zeng 的系统医学与 RNA 调控模型等。 - (自繁殖机器, 2014 年) -
个人分类: 2014y|1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的思维与认知界面
benlion 2014-4-23 09:56
人生存在观测时空的表象世界,感官编码的知觉构成人的视界。 哲学理解和解释世界,科学观察和测量表象的世界,宗教是体验和意志的世界,艺术通过想象描述世界,技术通过操作改变世界等;但是,人终究生存在自己感官的表象世界,而且,人的知识和人的品格,均局限于教育和经历构建的思维和意识软件。 科学认知关系的集合,描述表象的世界,数学的直线、立体等公设,物理学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等测量,感觉的阈值、对象和本底等,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如,相对论的时间和尺度等,就是人的观察和测量概念,不是客体自在的现象。 也就因此,结构论是采用关系的稳定、构成与变化和组织等为公设而建立的体系 * 。生物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机器,不再是质量、时空和物体等概念,而是组织和信息、调控的系统等,生物体的物质不断更换和能量消耗,延续的是结构和图式等拓扑关系。 不同历史时代,心灵印迹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典型可见于不同时代移民海外的华人,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受出国之前的文化和居住国家的文化双重塑造。 观察渗透理念,认知依赖观测,近现代科学,建立在哲学思维的基础上。 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都是哲学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采用数学的测量和技术的操作,宗教采用文学的描述和艺术的想象。科学的认知和实践,作为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形态,而又受到了宗教的观念和体制的制约。 因而,人本质是生存在自己时空里的“扁平人”,对于高维度时空和超越感官的世界存在几乎无法弥补的缺陷,认知和实践知识提供人在宇宙里生存的操作导航。 注 * : 1986 年顿悟到结构的关系集合是比物体、时空等更根本的概念。 - ( 21 世纪,环太平洋文明) -
个人分类: 随想|2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超级鲨大战机器鲨 Mega Shark vs Mecha Shark (2014)
lcj2212916 2014-4-14 18:20
导演 : Emile Edwin Smith 编剧 : H. Perry Horton 主演 : Kate Avery / Hannah Levien / Simon Barbaro 类型: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1-28(美国) 片长: 90分钟 IMDb链接: tt3152098 A new mega shark emerges to terrorize the seas, but the U.S. government comes prepared with a giant mechanical shark to combat the threat.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493327
3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司组织 – 社会转型
benlion 2014-2-25 12:14
公司组织跨越国界,发展到全球模式。 17 世纪的欧洲,不仅是实验科学的诞生,也是公司组织的发明, 19 世纪美国的发展,又建立了工业科学研究,以及大学的企业模式。 20 世纪以来,政府与立法、司法和银行构成社会管理与调控机构,形成企业文化 – 1 )大学和教育、研究等; 2 )制造和医疗、商业等; 3 )影视和出版、媒体等经济形态,也就是说,不仅工程技术,而且,知识传播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等都转换成产业形态。 教育、文化、科学、金融和制造、商业等都走向国际和全球发展;因而,金融与管理和创业、研究、商业计划,成为新的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模式。 实验科学奠基,就开始于定量的数学方法和观测的仪器技术等发明,韦达和莱布尼兹的数学符号,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和伽利略望远镜、帕斯卡加法器等。工程学的发展,也开始于建筑学等绘图技术和设计艺术,从达芬奇到瓦特,而后,应用科学方法的模型试验等。 从生理学、电化学到电磁学等,科学与工业技术耦合 - 如,实验器皿、工具制作等, 19 世纪,细胞学说提出和实验医学建立, 20 世纪,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与纳米科学、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等,带来自动机器和信息技术、转基因技术开发的时代,形成知识和媒体产业。 从转基因生物和干细胞技术到细胞发生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人工 DNA 合成和基因调控、分子网络的人工设计等,发展了系统遗传学与合成生物学。 21 世纪,从神经元、神经网络设计的硅晶体计算机到活体生物计算机和细胞工厂、纳米机器人技术,开辟了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新的路径。 附、人生经历 教育: 1 )童年 - 外公外婆; 2 )中学 – 名牌大学师资 – 数理化 - 生物(遗传、生理) - 仿生学(人工光合工厂)。 探索路径: 1 ) 1973-1983 年,传记和方法论; 2 ) 1983-1993 年,结构论 – 系统与科学哲学( 1992 年 - 天津、广州等); 3 ) 1993-2003 年 – 生物系统范式与技术; 4 ) 2003-2013 年,精神论 – 社会与文化(历史)哲学 – 轴心文化模式与艺术; 5 )未来 – 数学和技术等。 - (机器人理论) -
个人分类: 机器|2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来的聪明机器
anley 2013-12-27 15:02
未来的聪明机器 把能生成点子的智能系统制作成硬件,装在起重机上,当它碰到危险时,就能自己作出决策去消除危险。把它装到不同的机器,它能按照您的要求,提出所遇到的矛盾问题的处理方案,也就是说,能帮助您出点子,想办法,并直接指挥机器去操作,这种机器就是能处理矛盾问题的“聪明机器”。 随着可拓学研究的发展,这种能处理矛盾问题的机器将会越来越多,也将会逐步进入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 这是一台特别聪明的洗衣机,它不但能知道衣物的多少,还能分辨它们的质地,从而选择合适的洗涤方案去洗干净它们;这是一位特别聪明的“决策顾问”,尽管企业现在显得风生水起,利润可观,但它能从企业报表浩瀚的数字中,找出将毁坏“千里长堤”的一穴;这是一个特别聪明的“教练”,它能根据集训前后的数据,从眼前貌不惊人的运动员中,把最有潜力的找出来……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秘科学与日常生活
benlion 2013-11-22 21:36
科学的世界,即是需要探索的神秘,也是生活中的现实,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世界都与科学相关,我们自身就是最复杂的生物。 仰天遥望星空,似乎宇宙遥不可及,实际上我们却处在天空中的一颗星球 – 太阳系的地球上,大洋彼岸那么遥远,我们却能够在互联网上瞬间通信。 人的一生,就是生生死死在地球上的经验,回顾人生,也许未来人类进入星际文明时代,在外星系里能够回忆地球的人类生活。 儿童时期 - 相比于当今,那简直就是一个神话的世界。 屋前小溪流的石头下抓螃蟹,屋后芍药园里惊喜于长出的嫩芽和花蕾,那个清新和美好的感觉至今难忘,长大后,再次见到是在德国,却没有了童年的那个感觉。 儿童时在森林里和灌木丛寻找春笋,从土壤里冒出的那个尖尖,感觉是多么欣喜,还有自己亲自播种长出的瓜果,摘了一个不久又长出一个的惊奇。 当然,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些精装的西医和中药精美著作了,从无中生有的婴儿,突然出现的意识,还有梦里奇异的美景。夜间外婆讲述神话故事引发的遐想,外公带我在小河边等待鱼儿上钩的坐禅等,以及闹钟、磁石、放大镜、望远镜和煤气灯等,还有从上海姑奶寄来的糖果和万花筒等,留下了儿童的快乐。 上学时期 – 绘画、种花和图书馆,制作风筝、雪橇和飞机模型、纸风轮等,书籍里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哲学家和艺术家无穷尽的奇妙世界,一直延续到英国,也是最愉快和印象深刻的回忆。 人类文明的起源,起先是艺术和语言符号,然后,工程技术、数学和宗教神话,再后,才是哲学辩论和科学。 中国 - 阿拉伯 - 欧洲近代史,欧洲建立大学,然后,文艺复兴和地理发现、宗教改革,进入数学方法与实验技术结合的物理科学,而后,教育、法律和经济等社会科学,再后,才是生物科学的建立。 宗教 - 文化、科学 - 工业的历史,尤其,结构论与系统医学、印度教 - 希腊神话和犹太教 - 儒家关系等,构成了人生至今的探索与思考。 未来是什么?生物系统原理、视觉设计和药物学计划的研究与产业化发展? - (回忆录) -
个人分类: 人生|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工业的远景
benlion 2013-9-11 20:03
- The Vision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the Future 当代世界,无疑是科学文化、科学管理和科学经济时代。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宗教改革、商业革命、启蒙运动等,就是建立教育学、经济学、法律学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伽利略、孟德尔、冯德等奠基实验科学的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瓦特、西门子等应用科学的工程学。 科学与工业,成为基础的文化与应用的经济,而管理是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时代,哲学思考科学,艺术表达科学,工程实践科学,数学描述科学,科学是复合概念;因而,科学的学问家和科学的实践家,成为文明的典型特征。 那么,宗教家是什么呢?就是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教育家,就是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想家;因而,科学家精神,应该建立在宗教信仰的伦理基础上,追求客观真理的知识和规律发现。 地球未来的文化-艺术中心、科学-技术中心,将在哪里?或可能在哪里发展?人的孤寂,时常是科学-文化思想的寂寞。 后续 – 生物机器时代的企业家与科学家、艺术家。 - (《医学》) -
个人分类: 2013|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是机器人?
benlion 2013-4-18 09:50
- 这里将探讨的是生物 - 心理学和人类 - 社会学、机器 - 仿生学的理论与方法。 (科幻风格) 依据机器制造的原理来看,生物体是化学分子建构的机器,植物和低等动物是机器,其运行的机制和程序比较简单;但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具备了认知、思考和情感能力,这将之与简单的机器概念划了界线,也就是行为活动并非预制的机器程序,存在不可预测行为变化的自学习和情绪应变能力。 然而,何种教育体系和社会体制,可以将人的思维和情感限制起来?也就可以进行灌输和强迫式教育使得知识接受、技能训练如同电脑和机器人的资讯存储与调试,无须通过思考与理解。 何种设计与工程,可以建造具有自学习、自繁殖和自进化的能够思维和形成情感反应的人工机器呢? ( 2013 年网络日记 2.0* - 序言) 注*:移步weibo.com。
个人分类: 2013|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机器时代
benlion 2013-3-14 09:15
生物机器时代
- 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 现代科技发展速度之快,现代信息传播之快,可以使创意很快展开实施,可以使科幻很快成为现实。优势的管理体制,可以获得真才实干的人才,可以使人才立马到位,可以使人才立马展开岗位的实际工作,从而,构成良性马太福音的加速机制。 (2005年绘于英国) 系统生物学 – 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结合的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体系,核心为系统遗传学、系统医学和系统生物工程,方法为数学、计算、网络、纳米、组学与合成生物学等。 参考资讯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35836.html - http://www.miccai.org/jobs-posting/lehigh-university-systems-bioengineering - http://lokey.technion.ac.il/Lokey/Templates/showpage.asp?DBID=1LNGID=1TMID=84FID=529 - http://www.gizmag.com/bi-fi-biological-internet/24355/ - http://www.his.se/student/kurshemsidor/systembiologi/grundlaggande-niva/sy114g/schedule/readings-4/ - http://sbnb.irbbarcelona.org/sites/default/files/styles/large/public/pictures/publications/F3.large_.jpg - http://www.pnas.org/content/108/37/15522/F1.large.jpg - http://www.sagebase.org/images/WPPlogo.jpg - http://www.pulmonarycirculation.org/articles/2012/2/3/images/PulmCirc_2012_2_3_278_101395_u7.jpg - http://www.princeton.edu/cbe/people/faculty/brynildsen/group/Symbol.png - http://gmdd.shgmo.org/Computational-Biology/ANAP/ANAP_V1.1/help/anap-userguide/manual.html -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9/120928103802.htm (待续) 附、历史逻辑 - 环太平洋世纪: 南欧-南美(天主教)、东欧-俄国(东正教)、西欧-北美和澳洲(新教),环绕东亚 - 未来的儒家与基督教文明交汇创新之处。
个人分类: 2013|1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进化的机器与文化
benlion 2012-12-1 17:23
自进化的机器与文化
-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3 ) (埃舍尔的艺术)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秘特征与技术保密相关联,师传体制的来历也在于此;然而,现代社会的知识产权体制更多是以版权和专利权的法律来进行保护。于此看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要加上这个背景文化的考虑,比如,经络是否真实存在的传导通道系统,抑或只是如同天象图那样的人体信息敏感点连线构成的图案。 宗教 - 儒释道和历史属于传统,传统可以信息库和软件包的方式存储和传承;然而,必须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诠释与挖掘,提供未来文化和体制创新的文化资源库,相当于人类的历史实践中得到的社会实验数据。 对传统的研究与面对传统的负担存在根本不同,这就是新兴国家或创新型文明能够对其它传统的客观研究与学习,却更能将目标放在面向未来的创新。 真核细胞的进化,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假设是组装思维,而人类的机器发明也存在不同构件的装配方式,文化进化、体制创新,如美国引进德国的研究型大学体制等,同样存在组装模式,这种思维在合成生物学也是如此,需要考虑的是兼容特性或衔接,自进化与它装配的机器( self-evolution machine )不存在绝然的区别。 结构论是在进化论(包括宇宙、生物、精神、社会和文化等)、系统论(包括系统、控制、信息、协同、突变和浑沌理论等)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应用于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与开发。 人类文化发展是自我反馈的调整构成认识的循环机制,从而人类不必依赖外来智慧就能够导致文化的进步。现代机器学习或自学习机器开发可以使人工机器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整合的纳米机器人技术在未来发展,是否可能导致 自我修复、 自我繁殖与蓝图自我设计而能够自进化的机器人? 参见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35836.html )。 (总结)
个人分类: 2012|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灵迷宫与数学轨迹
benlion 2012-11-24 12:34
- 探讨人类行为之资本控制缘由 人因出生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及迁徙的轨迹决定人的心身和行为特征。 海拔 1500 米高山的药用植物林场必然影响了人生的起点,外婆家的武术、中医和工业文化背景,从闹钟、磁石、望远镜和万花筒的世界走向了绘画爱好和生命机理与医学的科学与工业探索;但是,问题在于宇宙、生命和心灵的复杂,从自然、书籍和沉思中依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而使人陷入遐思和冥想的尤其是人自身这个思考与探索的器官 – 人脑的发育和意识的形成,对我来说始终的兴趣在这里。 因为中学时代受到爱恩斯坦的影响而研究哲学问题,却尝试成为哲学家,这就需要涉猎人类文化各个领域的理论思想,结构论观点在 1983 年到 1986 年形成,而当读到拉兹洛的系统哲学著作时发现思维的吻合,于是走向系统科学与科学哲学的探索,从哲学史中的宗教背景知识又走向文化哲学研究;然后,又回归到最初的科学与医学 – 人脑的发育遗传学和认知科学。 1991 年“科学的结构与中国的未来”(《自然信息》),论述希腊、犹太、印度和华夏文化模式和实验、系统二维度科学,从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到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概念和科技体系与管理体制等,就已经决定了后来所有探索的核心主题。 宗教或信仰精神是东、西方文化教育与传媒的根基,政治与管理的依据是规范人行为的社会法制;这个文化和体制环境决定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宗教与艺术、哲学与科学到数学与工程是认知信息向经济实体的转化过程。 商品的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与用于交易的货币普遍化和通用化,必然导致金融或资本的主导经济行为,尽管财富的本质不是货币而是商品。资本的风险在于购买可磨损与消耗的商品而失去了可交易的价值,正因货币具有普遍购买与交易的符号,使资本具备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控制或财富分配能力,因而成为数字的统治力量之源。 操纵资本或货币是人类社会的行为管理能力,掌握货币发行和分配、税收的权力属于国家,而国家的管理来自于人的管理;因此,在资本社会与民本社会,体制和管理行为的规范,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科技发达与经济实力形态。 如何建立一个先进的研究资金、奖励机制和投资、税收导向,将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增长与分配合理与否的关键,分配又决定了增长,而增长最终来自科技发现与发明增长的新知识和信息。 (续前)
个人分类: 经济|2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蛋白质机器
热度 2 tianyizhang6 2012-11-18 12:52
蛋白质机器
刚才看了吴国盛老师的博文《 GPCR 传输的信号不过是一些自由能,而不是什么怪物 》,让我想了一下“蛋白质工作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 ”的问题。如果把细胞比喻成一家工厂,那在里面干活的机器主要就是蛋白质了。细胞里面的剪切、链接、搬运等机械活儿都由蛋白质来完成。 有些情况下,蛋白质是需要消耗 ATP 来完成工作。例如下面的这个氢离子泵,是一个由十多个蛋白质组装成的机器。在细胞膜的一侧,一个蛋白亚基结合氢离子,然后做一个 360 度的螺旋转动,把氢离子带到细胞膜的另一侧。跨膜部分的转动由 V1 complex (包括 A B C D E F G H 亚基)提供动力,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 ATP 的。微观的机器也很奇妙吧,跟工厂里的机器一模一样! http://en.wikipedia.org/wiki/V-ATPase 但有些情况下,蛋白质完成复杂的任务,却不需要消耗 ATP 。例如以下的这个 DNA 重组过程,两条 DNA 链断裂,然后再连接上。催化这个过程的蛋白质只需要用 DNA 断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完成工作。高!实在是高! http://www.web-books.com/MoBio/Free/Ch8D2.htm 类似或者更奇妙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也来举两个例子?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893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七十八章
lao2004 2012-11-3 22:45
敕州核心小会议室对着屏幕开着绝密会议,目的不是怕地球人知道秘密,而是怕外星人知道行动计划。为了避免走漏风声,本次行动计划代号为“奇奇”。好奇是万物本性,即使外星人知道了,也会让好奇者知道点小秘密吧! 大屏幕里: 极北群山,雪花点缀翠绿,山峦卧蚕蜿蜒,山舞凤、水腾蛟,竖竖奇峰插于碧空蓝天。 龙潜潜、科本克里、唐克西姆身着条纹棉袄,先走出飞船,出来时,挺直身板,呵出白雾,感受着极北的寒冷。黛也冉、贝多弗、蓝妮妮跟着走出,披挂洁白棉袄,眺望辽阔极北,神情激动。鲁迪尔和善睐走出船舱,两人披着蓝色皮裘,边言边谈,赞美秀丽山川。当他们走进这极北静谧天地,画面因此活了过来,整个极北如梦初醒,洋溢着天地人和谐美景。 八人即刻行动,分成三组:鲁迪尔、龙潜潜、科本克里、唐克西姆一组,他们是搜索主力;善睐独自一组,眼珠子左右转了几圈,挥挥手,独自乘一架小蜜蜂飞机绕极北山峦转了一圈,冲进云层;蓝妮妮、贝多弗、黛也冉三人一组,乘坐另一架小蜜蜂飞机,像空中缆车在龙潜潜四人搜索的山峦上空盘旋。 辽阔山峦,安祥静卧;绿的滴翠、白的纯洁;旭日舞雪、山鹰御风;朝霞浅蘸,艳颜重染;蓝色星球,云蒸霞蔚。 蓝妮妮、黛也冉、贝多弗在百米高空,皆被美景陶醉;转眄流精,容颜焕发,神情激动。 贝多弗忍不住高声呐喊道:“啊 —— , 天苍苍、野茫茫,山巍峨、水蜿蜒,天苍野茫雄鹰翔,雄鹰翔。啊……” 黛也冉喊道“停,阿弗哥,该我的了。” 黛也冉又喊又歌道:“啊 —— , 啊 —— , 山皑皑、水泱泱,路逶迤、云飘扬,雾散烟敛…雾散烟敛…天地朗,天地朗。啊…… , 啊……” 黛也冉停下来后,喊道:“阿妮姊,该您了。” 蓝妮妮一样又喊又歌道:“啊 —— , 啊 —— ,俏花鹿,小绵羊,鹿吻鹿,羊亲羊,相亲相爱雾里藏,雾里藏。啊……,啊……” 百灵鸟般的歌声在极北上空飘扬,在蓝天白云里飞舞。 一段过后,你看我,我看你,皆觉好玩。黛也冉央求道:“阿妮姊,再来、再来。”又喊道:“阿弗哥,你先开始。” 贝多弗唱道:“啊 —— ,啊 —— , 天蓝蓝、云渰渰,天飞云、云飞雁,云蒸霞蔚笑开颜,笑啊笑,笑开颜。啊……,啊……” 黛也冉接唱道:“啊 —— , 啊 —— , 啊 —— ,山青青、水妍妍,山流水、水流霰,山青水秀百花艳,百啊百,百花艳。啊……,啊……” 蓝妮妮接唱道:“啊 —— ,啊 —— ,白鹪鹩、灰家燕,…白鹪鹩、灰雨燕,…,白下灰,灰下艳,极北山峦来归雁,来啊来,来归雁。啊……,啊……”一群大雁从南边飞来,与小蜜蜂飞机擦肩而过。 黛也冉喊道:“再一次、再一次。” 贝多弗唱道:“啊 —— , 啊 —— , 天遥遥、眺远远,天宇宽、星空藏,蓝天白云齐飞翔,齐飞翔,齐飞翔。啊……,啊……,啊……” 黛也冉唱道:“啊 —— , 啊 —— , 山峨峨、望绵绵,万物生、皆欢颜,千山万壑我飞翔,我飞翔,我飞翔。啊……,啊……” 蓝妮妮唱道:“啊 —— ,啊 —— , 雄鹰盘、天地祥,蝴蝶飞、百花香,还有一只小蜜蜂,一只小蜜蜂,爱飞翔,爱飞翔,爱飞翔。啊……” 歌声从云朵里飘出,在山峦中穿越。小蜜蜂飞机载着可爱的人儿,在蓝天白云里飞翔,江山美如画,众人皆被陶醉。 画面突然停止,屏幕上停留着蓝妮妮和两个可爱孩子,逍遥于极北上空,尽情放歌的情景。 大家诧异看着依特吉,是依特吉科学家心有感触,毅然暂停了画面! 依特吉并不着急,慈祥凝视,似乎仍在画面里深思。 时空仿佛静止,所有科学家皆回味着幸福时光,并不介意依特吉中断播放之事。他们知道依特吉科学家一定有什么深意。他们也不着急,等待着依特吉深思熟虑。 依特吉转过身来,对着众人,说:“诸位科学家,亲爱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所有人皆同意,点点头。 依特吉说:“这一切,客观上是我们拥有宇宙间最美丽的家园,有山、有水,有保护地球的大气层,保护庇荫着智慧生物,有着可爱的高级动物——人。”所有人皆同意,又点点头。 依特吉说:“这一切,主观上是我们有智慧,不是创造世界,而是利用世界,使之造福人类。最重要是,我们制造了机器,使它们造福人类。”所有人头脑里皆浮现着各种画面:机器人巴爷惹娘在田野上辛勤劳动的情景,它们让农夫不再耕作劳苦,而衣食无忧;章鱼梦工厂和机器人大袋鼠,在蓝色海岸边、在海底深处里捕鱼捞蚌,它们让水手不再寂寞艰辛,而居寝有序;飞船、飞机在蓝天白云里驰骋,在星际间穿梭,它们让车马不再疲于奔命,禽兽复归于天真……,所有的一切都是机器的功劳。 依特吉说:“如今身不体劳,岁无饥穰,皆机器之福。若欲弃机器而用躯体,非不得已,不可为之。”所有人皆同意,血肉之躯相比于机器,无异于螳臂当车;弃机器而用人力,更是黄钟毁弃。 依特吉说:“十位高士之事,让我很痛心,他们本是世外高人,为了地球,也为了告诉世人,此事不可为。令人痛心啊!”很多人一阵子悲伤,他们也有责任。 依特吉说:“这么多话,意思是咱们要相信傻瓜系统,要相信机器,要依靠机器的帮助解决困难。” 奥而奥接口道:“依老,您的话很正确。可是,月亮惨案,傻瓜系统一点反应也没有,它失灵了。” 大卫爱登说:“机器不行,只能怪人,不能怪机器。” 戴维斯赞同道:“机器是咱们人类智慧的化身:咱们想飞翔,学习鸟儿,制造出会飞的飞机、飞船;咱们想省点气力,制造出巴爷惹娘和机器工厂;咱们想观远察微,制造出望远、显微镜;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机器只是执行,执行人类的指示,中规中矩的。” 依特吉接着说:“机器远未全能,也就是人类和万物的乖巧机灵,很多仍然无法理解,当然无法告诉机器怎样办了。”所有人皆同意,现实就是这样的。 依特说:“我说第一意思,就是相信机器,信赖傻瓜系统。咱们过惯了顺当,习惯于傻瓜系统的贴心照料。一下子被打蒙了。第二点,我想说要保持自信,关于这一点,我想再说些废话。”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媒体与录音笔
热度 1 yezi11 2012-9-22 21:13
多媒体,不稀奇,似乎只有体育课用得少了。一旦设备出故障,许多老师都不知该什么上课了,多媒体立马变成“倒霉体” ~ 一切顺利时,课堂时常出现的一幕是:老师对着讲台上的小屏幕,学生盯着墙上的大屏幕,人机对话,表情僵化。 学生们呢,总爱向老师拷贝课件。可是,课件只是梗概,能容纳所有内容么?知识是活泼泼的,条条纲纲能概括么?课堂是活泼泼的,老师们的当堂发挥课件上有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课件上有么? 与此相应的,还有录音笔的走俏。上课时把录音笔往桌上一放,便可心鹜八极、神游万仞,反正有录音笔呢,回去再听不迟。问题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都听不进去,回去后对着冷冰冰的、声音更含糊的录音笔反而能集中注意力?既然身在课堂,还能及时求解,为什么要放到课后?课后还有课后的事儿呢。 这样的“科技”课堂,机器味儿浓了,人味儿淡了。 或曰: 老师盯着多媒体,学生爱用录音笔。省时省力省大脑,哎哟喂,人被机器使用了 ~
个人分类: 乱弹琴|30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空间微重力影响生命分子机器的组装
kejidaobao 2012-6-26 14:14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既是构筑生命体的结构物质,也是执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元,人体就是由它们组成的一台精密复杂的生物机器,甚至它们的分子本身就是一架架结构精巧、功能神奇的分子机器。太空不同于地球的环境,如微重力,会如何影响这些分子机器的组装及其功能呢?借助晶体这一效应放大器和固定器使得人们能够开展定量的研究。 经过30年研究,空间蛋白质结晶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空间生物技术之一,是当前国际空间站(ISS)重要的研究内容。利用ISS、美国的航天飞机、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飞船、中国的神舟飞船和科学实验卫星等航天器,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数百次的空间实验研究,获得了近30种蛋白质、核酸、病毒等的晶体结构。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持,累计开展了7次尝试和实验(其中有4次国际合作),在分子组装机制和实验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最近的一次实验是在神舟八号飞船上开展的。 空间蛋白质结晶是一个受到数十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基本原理是溶液相变、晶体生长动力学和空间流体力学理论。 《科技导报》2012年第16期20—25页刊登了仓怀兴等“神舟八号飞船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一文,报道了中国科研人员利用德国提供的空间生物培养箱Biobox和自主研制的新型结晶室,在神舟八号飞船上开展的科学实验情况。空间实验得到内部质量比地面更好的溶菌酶晶体、衣原体蛋白酶样活化因子晶体及17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复合物晶体(加拿大),以及分子组装方式发生改变的痢疾杆菌二磷酸四腺苷(Sf0046)晶体。实验用新型结晶室的浸入式毛细管结构为国际上首次采用,具有无源和通用的优点,对汽相扩散结晶法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流抑制效果,增加了液/液扩散法之外的新选择。 封面主图为Sf0046蛋白空间生长晶体中分子组装模式,由4个分子组装成四聚体结构,其中每个分子是由27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一条肽链。而在地面生长的晶体中,是由2个分子组装为二聚体结构。另一方面,不同晶体中的分子所结合的水分子的数目也不相同,不是呈简单的倍数关系。除此之外,在分子结构的细节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副图为Sf0046蛋白分别在地面(左)和空间(右)生长的晶体照片,其中地面晶体最大线度约0.7mm,空间晶体约0.8mm且外观质量优于地面。封面图片由仓怀兴提供,金功博设计。 (责任编辑 吴晓丽)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殊途同归:军事机器面临的金钱危机
热度 2 杨学祥 2012-6-3 14:22
殊途同归:军事机器面临的金钱危机 杨学祥 我在2008年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希特勒和东条英机被他们自己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吞噬,前苏联为庞大的军事机器所压垮,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卡战争拖入困境。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个不发达的小国面前束手无策,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伊拉克是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面临战略抉择的美利坚帝国最终步入今天的结局:美国计划暂时中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全球休战一年。实践验证了我在2006年提出的预测 。 4年过去了,前不久,芝加哥北约峰会作出决定,北约在2014年底前从阿富汗撤出全部战斗部队。然而,事隔没几天,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就突防阿富汗,并重申法国将在2012年底之前撤出全部战斗部队。这比北约决定的撤军日期要提前两年。目前在阿富汗境内还留有13万外国军队。法国在阿富汗的驻军大约有3350人,是北约盟军中规模第五大的部队。奥朗德此举已经引起其他北约成员国的不快。一些成员国认为,这是背离联盟团结原则的做法,而且可能引发连锁效应。 钱,恐怕是北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欧债危机依然让整个欧洲上空乌云密布,欧洲各国忙于财政紧缩,削减国防开支是重要一项。北约的“老大”——美国也在紧缩国防开支:美国已经宣布要从欧洲撤出两个旅的战斗力,未来美国是否会继续在欧洲保留军队亦未可知。 殊途同归:军事机器面临的金钱危机。 相关新闻: 分析称北约内部矛盾凸显:最大问题是缺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3日 10: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约峰会5月20日在芝加哥开幕,万余名示威者掀起规模空前的游行抗议活动。图为当天游行中的一个场景。中新社发   内部:矛盾四处显现   北约“亮剑”,世界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貌似炫目的“剑光”也掩饰不了北约内部的矛盾。   前不久,芝加哥北约峰会作出决定,北约在2014年底前从阿富汗撤出全部战斗部队。然而,事隔没几天,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就突防阿富汗,并重申法国将在2012年底之前撤出全部战斗部队。这比北约决定的撤军日期要提前两年。目前在阿富汗境内还留有13万外国军队。法国在阿富汗的驻军大约有3350人,是北约盟军中规模第五大的部队。奥朗德此举已经引起其他北约成员国的不快。一些成员国认为,这是背离联盟团结原则的做法,而且可能引发连锁效应。   其实,即便是在史上规模最大的芝加哥北约峰会上,北约成员的矛盾也显露无疑。就拿峰会的主要议题阿富汗撤军来说,各成员国显然未能就撤军时间表真正达成一致,而且,在向阿富汗提供援助费用的问题上,各方也心思各异。援阿年度预算约40亿美元,美国称自己将承担援助金额的一半,但欧洲国家则各有心思,只有德国明确提出愿每年认捐1.9亿美元,其余分摊比例还需再议。   外部:不断寻找对手   5月23日,俄罗斯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洲际导弹。法新社的报道指出,这种新型的洲际导弹旨在穿透北约目前部署的反导系统。这枚导弹的发射时机是外界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刚刚结束的芝加哥北约峰会宣布欧洲反导系统部署的第一阶段已正式启动。俄罗斯一向不掩饰自己的担忧:该反导系统将俄核武力量纳入攻击范围。分析普遍认为,俄罗斯此次试射导弹是对北约的强硬回应。   欧洲反导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争议焦点。北约语焉不详地称该系统针对的是伊朗。这种说法实在很难令人信服。而且,尽管俄罗斯再三要求,北约也坚决不作出不针对俄罗斯的“法律保证”。此外,还有气势汹汹的东扩。北约的态度不能不让人感觉到它似乎把俄罗斯放到了“对手”的位子上。   其实,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存在就多多少少带了些尴尬。但是,成员国各自不可明说的目的让这个组织一直活跃至今。似乎生怕闲着无事会让北约土崩瓦解,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不断挑起战争。2003年,北约进入阿富汗,开始了欧洲以外的第一次行动。2011年,北约又对利比亚采取了军事行动。如今,人们又开始揣测北约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性。   尴尬:前进路不平坦   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欧洲盟友,虽然心思各不相同,但是暂时都不愿放下北约这把“剑”。数次东扩、邀请蒙古以“伙伴关系国”身份参加芝加哥峰会,北约依然在扩大。而且,在此次芝加哥峰会上,北约还推出了“灵巧防卫”这一战略新概念,希望用最少的经费解决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集中力量,联合采办适应新战略形势的军事设备,达到共同使用的目的。   然而,目前看来,北约前进之路绝非坦途。   钱,恐怕是北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欧债危机依然让整个欧洲上空乌云密布,欧洲各国忙于财政紧缩,削减国防开支是重要一项。北约的“老大”——美国也在紧缩国防开支:美国已经宣布要从欧洲撤出两个旅的战斗力,未来美国是否会继续在欧洲保留军队亦未可知。   北约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北约的行动范围早已超出欧洲,但是并非所有成员国都愿意接受北约这个全球性角色。而且,“灵巧防卫”这个概念貌似吸引人,但是其实施意味着欧洲国家必须牺牲部分主权来共享防务资源。其难度可想而知。   北约的名声也不得不提。就在前阵子芝加哥峰会的会场外面,抗议者声势浩大。他们亮出了北约并不光彩的形象:屡屡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在世界上出兵,其实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要以鲜血换石油”就是抗议人群打出的标语。(记者 张 红)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6-03/1017692095.html 瓜分海洋的阴谋,已经逼近中国 2009-03-11 15:54 光明网   作者:杨学祥 5年前我在光明网指出,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现在世界陆地基本瓜分完毕,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一个小岛的价值有限,一片领海的资源无限。亚洲群雄在大国的支持下对西太平洋虎视眈眈,北从钓鱼岛,南到南沙群岛, 我国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一旦发生领海纠纷,沿海地区必然成为被打击的目标。经济实力集中在沿海城市,会使我国的战略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国省市一级领导人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新秀,缺乏军人的战略眼光。政绩和业绩使短期行为受到青睐,战略布局尚未在其计划和职权范围之内。这将危及中国的国防安全。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 。这一预言不幸将成为事实。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中国南海主权遭到进一步蚕食。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到了严峻挑战。重新调整和定位21世纪中国的南海战略,捍卫南海传统9段线内的国家主权权益迫在眉睫 。 2009年3月6日,中国外交部就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5日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一事,发表声明称:中方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希望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南海岛礁逐步被越菲马等国侵占。与东海钓鱼岛、黄海苏岩礁问题类似,南海岛礁控制权的丧失无一例外地经历了“渐进式”的过程。从舆论造势、外交试探再到驱逐中国渔船、实际控制周边海域,中国南海岛礁主权逐步被侵蚀。目前,中沙黄岩岛以及南沙大部分岛礁均为他国实际控制。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周边国家对南海主权的侵占已经由“单一行为”向“集体协作”,由“实际控制”向“永久占有”方向发展。此次菲律宾政府的立法行动,既是对中方的示威,也是在为2009年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线声明做准备。如果中方无实质性的相应措施,长此以往,被侵占的南海数十座岛礁将会离中国越来越远 。 刚刚过去的2008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曾悄悄掀起了一个侵占南沙的“小高潮”。2008年4月,菲律宾海军副司令安伯勒·托伦蒂诺少将发表声明,宣称菲律宾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会为保卫南沙群岛“战至最后一人”。越南、马来西亚也相继强化了对南沙岛礁的主权。在军事部署方面,依靠南海数百口油气井带来的滚滚财富,越菲马等国投入巨资扩充海空军力量,南海战场建设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中国方面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中方搁置、他国开发” 。 小国向大国挑战,背后必然有另一个大国的支持。果然,这个大国也紧锣密鼓地粉墨登场了。小国的切身利益和大国的长期阴谋,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9日报道,五角大楼当天发表声明,指责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危险地“尾随、跟踪”美国海军舰艇,“骚扰”美国船员。据《环球时报》了解,美国测量船经常在中国东海、南海等海域从事各种所谓的测量活动,中美围绕着军事测量船进行的侦察与反侦察较量时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地区,美国测量船也经常从事这种放肆的活动,引起很多国家不满,并引发不少纠纷。中国一位军事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军方此时爆出这一消息,疑点很多,在离中国这么近的地方进行活动,反倒说中国船只对其进行尾随、骚扰,这种逻辑本身就强词夺理。而且在当前比较敏感的时候,美方作出这种强硬表态,也很蹊跷 。 3月10日电 中国外交部今天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马朝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美方关于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危险地“尾随、跟踪”美国海军舰艇、“骚扰”美国船员的指责,严重违背事实,中方不能接受。他指出,美方船只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违背了国际海洋公约和中国法律,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有关活动,要求美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吴稼祥最近指出,南海问题再次成为国际争端的焦点,提醒中国决策层,现在已经到了调整海洋主权争端政策的时候了,从“搁置争议”,转变为“主动存在”。 吴稼祥认为,四个历史原因使得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被长期悬置:一是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皇朝时代的中国政府重大陆轻海洋,在走极端的明朝,甚至封锁海洋;二是1949年后,大陆和台湾分治,被台湾当局接管的西沙和南沙群岛在管辖权上难以统一;三是在海洋油气资源被探知之前,行使对这些岛屿的主权,成本巨大,但没有实际收益;四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既要裁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又要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结果,中国海军担负的实际上是海岸防卫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对别国惹起争端的海洋权益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争议不是你想搁置就能搁置的。当下,一个无法被搁置的情况出现了:“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底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一旦某些国家对属于中国的南沙群岛中的某些岛屿的主权申请得到联合国认可,搁置在树上的果子就落在人家筐子了,谁还愿意和你共同开发?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和台湾当局协调一致,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向联合国海洋划界委员会联合提出南海诸岛屿主权申请,在它接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个岛屿都提出主权申请的情况下,如果它不想挑起事端,可能的选择或许是继续“搁置”。争取到这个“搁置”,就为中国在南海的实际存在赢得时间 。 “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底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这表明海洋归属权尚待国际组织认定,这为世界各国争夺海洋所属权创造了一个最后的机会。“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的预测已经成为现实。 在大国的竞争中,发挥的是自己的优势,打击的是对方的软肋。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沿海岛屿是中国经济的肋骨。骨折筋断,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中国沿海不仅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是中国能源的海上通道,命门所在不得不防。 我在2007年指出,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我在7月15日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 。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中国虽然与北极领土无缘,但这是捍卫中国近海资源的有利时机。是否承认中国的领土和领海,是当前区分敌人还是朋友的客观标准。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 。 我们可能满足沿海小国的部分经济利益,但是,我们无法满足其背后大国的政治图谋。如果美国想平安地度过金融危机,就应该改变其压缩围堵中国的任何企图,尊重双方的核心利益,从金融合作做起,从维护台海稳定做起,特别是从南海能源合作开发做起:以美国的科学技术,中国的经济实力,共同构造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记住伊拉克的教训,社会的进步表明,战争只能搞垮美国经济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经济风险。 2004-2-10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2004-2/10/878001.htm 2. 中国南海战略遇严重挑战 逐渐丧失岛礁控制权。2009年02月28日05:01都市快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2-28/050115233106s.shtml 3. 邱永峥。马来西亚总理突登弹丸礁,外交部:中方对南沙拥有主权。2009-03-10 14:56青年参考。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9-03/10/content_2575685.htm 4. 雷志华。美国防部称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跟踪美军测量船。2009年03月10日 10:34环球时报。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10/1034544988.html 5. 齐彬。中方:中国船只骚扰美测量船说法严重违背事实。2009年03月10日 15:18中国新闻网。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10/1518545001.html 6. 吴稼祥。吴稼祥: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应让世界感知到。2009年03月10日08:20荆楚网。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3-10/082017374321.shtml 7. 杨学祥。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已经打响。刊发时间: 2007-8-7 10:03:00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595 8. 杨学祥. 中国睡狮梦方醒: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2007-7-1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3776 9. 杨学祥. 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军事手段解决不了伊拉克问题. 2007-7-10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082 10.杨学祥. 美国面临战略转变:华盛顿宣布全球休战一年. 2007-12-1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国际·军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8/content_712032.htm 11.杨学祥. 大国的忧虑: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03-17 11:26:08 光明网-光明观察。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3/17/content_749371.htm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03/11/content_4977830.htm 凤凰资讯 评论 正文 大国的忧虑: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年03月17日 14:02光明网-光明观察 美国总统布什14日表示,美国经济“很明显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仍然对其长远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布什当天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美国经济存在不少问题,如美元走软、原油与黄金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失业人数增加、零售销售额大幅下降以及严重信贷问题的影响还在继续等等。他表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已经取代伊拉克战争成为美国总统选举年选民最关注的问题。他说,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0.6%的增长速度“显然是缓慢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房价的下跌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伤害 。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12月12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华盛顿宣布全球休战一年”。文章说,为了应对国内的深刻危机,美国计划暂时中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全球休战一年。如今,美国整个经济体系走到了不平衡点上,同时表现为次贷危机和美元的贬值。美元在世界各地的支配权处于危险之中。五角大楼的军事可信度正受到怀疑,因为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得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许多疑问还有待解答:在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情况下,五角大楼会不会打击其他一些目标,如达尔富尔?结束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真的可以遏制美国经济的倒退吗?但无论如何,美国宣布全球休战的真正目的,是要在这一年当中仔细考虑它是否还要寻求全球霸主地位 。 2006年2月13日 英国媒体援引美国国会报告说,布什将于明年年初向国会提出,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追加1000亿美元经费。据报道,美国国会至今已为伊拉克战争拨款大约3790亿美元。而在今年10月开始的本财政年度,国会已为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拨款700亿美元 。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7年2月5日在向国会提交2008财政年度预算报告时提出总额为7165亿美元的军费申请,其中2351亿美元将用于支持今明两年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这笔巨额军费包括2008财政年度(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常规国防预算(又称国防部预算)4814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本财政年度(到今年9月30日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行动的934亿美元追加拨款,以及2008财政年度的伊、阿军费1417亿美元。去年9月美国国会已批准拨款700亿美元用于支持本财政年度美军在伊、阿的军事行动,如果国会批准布什上述军费申请计划,本财政年度美国用于伊、阿的战争费用将高达1634亿美元,成为伊、阿战争费用最高的一年。在上一财政年度中,美国用于伊、阿的战争费用为120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会的统计数字,自2001年布什政府发动“反恐战争”以来,美国直接用于对外战争的经费累计已达到5030亿美元,如果布什的上述申请得到批准,这一数字将增至7300多亿美元。据悉,美国军费的大幅增加是通过压缩内政项目的预算实现的。在布什提交的2008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军费增幅为11.3%,而其它所有非军事项目预算增幅仅为1% 。 美国整个经济体系走到了不平衡点上,同时表现为次贷危机和美元的贬值。美元在世界各地的支配权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也是美国经济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在2007年7月10日指出,伊拉卡战争使美国一霸称雄的地位受到挑战,在多极化和民主化的国际环境中,战争难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不仅伊拉克问题,任何重大的国际问题,军事实力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希特勒和东条英机被他们自己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吞噬,前苏联为庞大的军事机器所压垮,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卡战争拖入困境。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个不发达的小国面前束手无策,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伊拉克是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 。 面临战略抉择的美利坚帝国最终步入今天的结局:美国计划暂时中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全球休战一年。实践验证了我在2006年提出的预测 。 美国军费数量对美国经济而言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美国经济衰退时期,日益增大大的美国军费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卡战争拖入困境,美国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也是美国经济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预测也会得到证实:大国有大国的忧虑。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吴志强。布什承认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2008年03月15日11:18 来源:新华网。 http://business.sohu.com/20080315/n255721276.shtml 2. 张宬。西报:美国经济军事危机深刻 宣布全球休战一年。2007年12月17日15:3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071217/n254138036.shtml 3. 布什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追加1000亿美元军费。2006年12月15日 08:44。 http://intl.ce.cn/gjzh/200612/15/t20061215_9767442.shtml 4. 杨晴川,潘云召。布什向国会提出7165亿美元军费申请(2007-2-6)。 http://www.fmprc.gov.cn/ce/cekor/chn/xwxx/t295400.htm 5. 杨学祥. 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军事手段解决不了伊拉克问题. 2007-7-10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082 6. 杨学祥. 美国面临战略转变:华盛顿宣布全球休战一年. 2007-12-1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国际·军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8/content_712032.htm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3/0317_23_44499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转】开源机器学习之RWeka
hailuo0112 2012-6-1 22:35
背景介绍: 1)Weka: Weka有两种意思:一种不会飞的鸟的名字,一个机器学习开源项目的简称(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 http://www.cs.waikato.ac.nz/~ml/weka/ )。我们这里当然要介绍的是第二种意思啦,Weka项目从1992年开始,由新西兰政府支持,现在已在机器学习领域大名鼎鼎。Weka里有非常全面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分类、回归、聚类、关联规则等。Weka的图形界面对不会写程序的人来说非常方便,而且提供“KnowledgeFlow” 功能,允许将多个步骤组成一个工作流。另外,Weka也允许在命令行执行命令。 2)R R就不用我废话了吧,呵呵,越来越受欢迎的统计软件( http://www.r-project.org/ )。 3)R与Weka: R里有很多机器学习的函数和包,不过Weka里提供的函数更全面更集中,所以我有时候需要用到Weka。以前我是这样用R和Weka的: 在R中准备好训练的数据(如:提取数据特征……); 整理成Weka需要的格式(*.arff); 在Weka里做机器学习(如:特征选择、分类……); 从Weka的预测结果计算需要的统计量(如:sensitivity, specificity, MCC……)。 来回捣腾两个软件还是挺麻烦的;为了偷懒,我没学Weka的命令行,只会用图形界面的,在数据量大的时候非常受罪,有时候还会内存不够。现在发现R竟然提供了和Weka的接口函数包RWeka,以后方便多了哦,下面介绍一下RWeka的功能: RWeka ( http://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RWeka/index.html ) : 1) 数据输入和输出 WOW():查看Weka函数的参数。 Weka_control():设置Weka函数的参数。 read.arff():读Weka Attribute-Relation File Format (ARFF)格式的数据。 write.arff:将数据写入Weka Attribute-Relation File Format (ARFF)格式的文件。 2) 数据预处理 Normalize():无监督的标准化连续性数据。 Discretize():用MDL(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方法,有监督的离散化连续性数值数据。 3) 分类和回归 IBk():k最近邻分类 LBR():naive Bayes法分类 J48():C4.5决策树算法(决策树在分析各个属性时,是完全独立的)。 LMT():组合树结构和Logistic回归模型,每个叶子节点是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准确性比单独的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方法要好。 M5P():M5 模型数算法,组合了树结构和线性回归模型,每个叶子节点是一个线性回归模型,因而可用于连续数据的回归。 DecisionStump():单层决策树算法,常被作为boosting的基本学习器。 SMO():支持向量机分类 AdaBoostM1():Adaboost M1方法。-W参数指定弱学习器的算法。 Bagging():通过从原始数据取样(用替换方法),创建多个模型。 LogitBoost():弱学习器采用了对数回归方法,学习到的是实数值 MultiBoostAB():AdaBoost 方法的改进,可看作AdaBoost 和 “wagging”的组合。 Stacking():用于不同的基本分类器集成的算法。 LinearRegression():建立合适的线性回归模型。 Logistic():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JRip():一种规则学习方法。 M5Rules():用M5方法产生回归问题的决策规则。 OneR():简单的1-R分类法。 PART():产生PART决策规则。 4) 聚类 Cobweb():这是种基于模型方法,它假设每个聚类的模型并发现适合相应模型的数据。不适合对大数据库进行聚类处理。 FarthestFirst():快速的近似的k均值聚类算法 Simple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 XMeans():改进的k均值法,能自动决定类别数 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它根据对象周围的密度不断增长聚类。它能从含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此方法将一个聚类定义为一组“密度连接”的点集。 5)关联规则 Apriori():Apriori是关联规则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基础算法,是一种广度优先算法,通过多次扫描数据库来获取支持度大于最小支持度的频繁项集。它的理论基础是频繁项集的两个单调性原则:频繁项集的任一子集一定是频繁的;非频繁项集的任一超集一定是非频繁的。在海量数据的情况下,Apriori 算法的时间和空间成本非常高。 Tertius():Tertius算法。 6)预测和评估: predict():根据分类或聚类结果预测新数据的类别 table():比较两个因子对象 evaluate_Weka_classifier():评估模型的执行,如:TP Rate,FP Rate,Precision,Recall,F-Measure。
个人分类: 机器学习|3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是读书的机器吗?
热度 1 jinybao 2012-5-18 09:07
你是读书的机器吗? (文:职业指导师 鲍金勇) 老师,我是昨天第一次上你的选修课的学生。突然间,我感到很迷茫,我不知道该问谁,不知道谁可以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所以才冒昧来问老师。我现在已经大二了,我有协会要忙,我要考计算机二级,我要考六级,我要兼职,我要参加比赛……好像我要忙的有很多很多,好像我的生活过得挺充实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忙了这些、花费了时间之后,我到底可以干什么。 今年放假的时候,和一个同学聊天,她以前成绩不是很好,现在在北京读书,她跟我说了一些话“我最看不起华工、中大的学生了,我除了学习比他们差之外,我绝对不会比他们差的,那些人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她每月的生活费是1500,她自己在外面租房子的租金就已经1600了,她现在自己在社会上打滚,因为她是学珠宝专业的,她现在就已经会通过赚差价赚钱了,确实,和她比起来,我确实是一只井底之蛙! 我不想成为一只井底之蛙,我不想成为只会读书的机器,所以我想去找些实习之类的,我去了一些招聘网站看了一下,发现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是任何没有读过大学的人都能够做的!那些公司的要求,我根本达不到。 很多时候,我都告诉自己不能操之过急,我要循序渐进,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面进,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只是下个月要考计算机,我就开始复习计算机,六月考六级,我就置之不理的人,然后逍遥自在地到六月再临时抱佛脚,我从来没有主动去想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有过,但是总是一时兴起,兴趣过后就没了),我不知道自己要怎样为了将来武装自己,我不想让我和没上过大学的人之间的差距只是一张文凭。 至少现在,我看到了我和我那个同学之间的差距,我们观念的差距,我们自理能力的差距,好多好多差距,我不知道该怎样让自己赶上他们,我不想让自己糊糊涂涂地就这样度过了我的大学四年,我不想!老师,你能告诉我,我应该做些什么吗? ---------------------------------------------------------------------------------------------------------------------------------------------------------------------------- 回复: 你好!谢谢你选我的课,我的这门课《大学生生命动力和领导力》就是要解决大家如何具备动力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课程,因此接下来我们一起慢慢来学习! 至于你提到的迷茫我觉得有点陷入“他人模式”,就是看到别人的成长,然后对比自己的现状,然后发现有很多不足和差距,于是乎就有些着急,为什么都是一起学习和长大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其实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对比其实是好的,但不能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境地。因为对比本身可以带来动力的。所以,对比的用处在于她很努力,也很有勇气,因此我们也要更努力些更勇敢些。 此外,人与人的比较有时候是没有可比性的,比如你的同学可能性格外向并属于喜欢挑战喜欢尝试的人,所以她得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与外界联系多,甚至现在由于专业的性质自己还做点生意,也许她的同学也有很多在做此类的生意啊。可能你的性格没有她那样的特质,同时你的专业和你的生活圈子本身就是这样的,也有可能在这个圈子里你还属于优秀的啊!比如我,我在大学的时候学费开贷款,生活费家里给的少,所以自己需要兼职需要赚些钱,于是和经常出去兼职的师兄走得近,于是慢慢地自己对外的能力和对外的机会就多了很多,最后自然然的就独立了就更成熟一些。 其实大学都是有“要得多”到“要得少”的过程。一开始对什么都好奇,觉得什么都重要,于是什么都去做一下尝试一下,然后慢慢地找到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或者慢慢更加认定自己想要的喜欢的,于是就开始放弃一些,或者找到新的方向。你现在才大二,社团也好学生会也好,这些会显著提高你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参加比赛会提高的竞争意识,以及表达语言组织等能力,兼职提高社会化程度,考证至少让你学些知识······这一切都是有用的,关键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好比乔布斯当年在大学里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时自己选修了书法和设计之类的选修课,谁也没想到这恰恰是苹果产品外观设计和体验设计最重要的灵感和创意源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但这里面就会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选择做一件事情,如果真正有所收获和体会就必须更加的专注更加的投入,就好比英语,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沦为了考试的机器,英语还是哑巴性的。这主要是自己的专注和投入还不够。 我们大部分人在大学里都不太清晰以后要做什么,但往往自己具备的比较好的素质和能力往往会成为我们选择的方向。我依然记得我大学里一个隔壁班的同学,他的演讲能力很好,大学里在广播台一干就是三年,而且还做了台长,最后就业的时候选择了拓展培训师的职业,这明显是他的表达能力胜任了这份职业。因此不要怀疑现在做的,看看哪些是自己做的很好的,慢慢地让自己强大起来,当你在某一方面有很强竞争力的时候,就不会太害怕就不太怀疑自己了! 加油!多看书,多坚定自己做的事情!
4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机怪兽
热度 1 gzchengzhi 2012-5-3 13:4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如果离开了机器,整个世界似乎会变得一团糟。这种人与机器共生的现象,我称之为“人机复合体”。   ​对于人来说,机器是人的各种器官的延伸,增长了人的能力。借助机器,人能够听到和看到以前所不能够听到和看到的东西,人也可以完成过去不能够完成的各种任务。当然借助机器,人类似乎已经主宰了这个世界。   ​对于机器来说,由于人的存在,机器有了可以依赖的智慧,技术也可以获得不断发展。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机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身的智慧。   一些人士估计,在今后机器的这种智慧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取代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机器人时代,就如同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系列片中所描绘的那样。   然而就目前来看,这样的未来似乎还很遥远,且也找不出相关的依据来证明机器最终会取代人来统治这个世界。而目前来看,更可能的前景则是,将来这种“人机复合体”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并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或许几千万年?)统治着地球。   在这种人机复合体主宰的世界中,机器的能力则得到迅速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活动能力比现在弱,借助机器,人类可以上天入地,遨游大海,无所不能。   或许在这种完全的“人机复合体”时代,人类审美观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人类不需要穿衣服了,因为机器就是衣服,躲在机器里面,人类可以完全避免酷暑寒冬的困扰,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当然如果机器坏了,对于人类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人机复合体社会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一旦机器出现了故障,马上可以修理完毕。   或许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幅科幻电影场景,然而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就知道这样的未来也许并不完全荒唐。   现代社会中,这种人机复合体已经逐渐萌芽、呈现出来,我将其称之为“人机怪兽”。这些人机怪兽包括:   远距离快速迁移运动的人机怪兽:火车、汽车   力大无比的人机怪兽:起重机   能在天空飞行的人机怪兽:飞机   巨大、趴在地上不动,但不断消耗能源的人机怪兽:高楼大厦   冲出大气层的人机怪兽:太空站   海面航行的人机怪兽:航空母舰、远洋巨轮   海底游弋的人机怪兽:潜水艇   当然还有很多。   或许上面这些充其量只能够称之为人类使用的工具而已,没有生命的,离开了人,就会最终生锈腐烂掉的,如同沉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邮轮一样。然而不可否认,同各种生物体一样,这些“人机怪兽”都在不断吸收能量,并释放出废物,这也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只是其效率远比生物体要低得多。   更糟糕的是,这种人机怪兽并不是如同植物或动物那样,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生态循环的。比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动物则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人机怪兽直接消耗能量,可能是化学能量,也可以是核能。它只在智力方面跟人类有依存关系,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如果机器能够独立存在,还需要人类做什么?​   由于人机怪兽们会占用资源,最终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虽然还很难分析生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多少,但目前一些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事实之一:机器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导致一些地区不适合人类乃至各种生物的生长。比如广东某些地区因为处理废电器设备,而使这一地区受到严重污染,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很多生物不得不永远离开这一地区。   事实之二:机器的运作过程导致生物生存空间被压缩。比如起重挖掘设备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很多地区的植被,使这一地带的很多生物永远消失。   事实之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导致人类活动延伸到很多本不属于人类活动的地区。比如南极洲、北冰洋等。人类的到来,给这些地区的一些生物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事实之四:现在是人类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也是物种加速灭绝的时期。现在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如同前几次那样的巨大的地质灾害,​但是物种灭绝的速度似乎比前几次还要快。这不能不说是跟科技进步有关系,抑或者说是跟人机复合体这种新“物种”不断占领地球有关系。   ​还有很多……​
38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机器排斥劳动力以后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1-9-18 15:38
机器排斥劳动力以后 自从 19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一直在排斥劳动力。每一次技术革命,每一次工厂技术革新实际上就是减少工人的过程,是一次血腥的过程。所以,自从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规模化社会化大生产,就一直很血腥,很残酷。 我们看到的社会现实其实比马克思当年看到的更加残酷,更加无情。而且这种残酷和无情从十九世纪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间歇性地总爆发而已。所以,自从有了资本主义,就一直存在失业,一直存在赤贫的无产阶级,存在只有少量生活资料的自由小资产阶级。所谓的中产阶级只是昙花一现,所谓的白领阶级也只是昙花一现。到了现在,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阶层也都逐渐滑落到了贫困的边沿,在美国、在意大利、在法国、在英国、在希腊他们愤怒了,他们举起了愤怒的拳头,砸汽车,砸商店,参与哄抢。 那么,在机器排斥工人之后社会是怎样发展的,社会就业形势是怎样演变的,全世界的劳动者是怎样被贫困化的呢?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吧。 在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把自有农民的土地抢占,把他们赶到城市。这样做的作用有两个:第一个作用是,为他们招聘工人提供更多的后备人员,因为只有社会失业的人数越多,他们招聘工人的时候把工资压得会越低。第二个作用是制造更多的消费者。这种情况如果说在欧洲并不明显(或者说很明显,但是很遥远),那么在当今的中国就十分明显了。他们把工资压低到了什么程度呢?基本是包身工的境地,半工人半奴隶的境地。不要说山西的黑砖窑事件,那只不过是一种特例,普遍的劳动力工资低贱造成了所谓的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由于“占位剥削”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中国制造业的兴起造成了别国制造业的衰败,制造业的转移和工人的大量失业,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性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更加明显了。可以说,我们出口越是积极,别国的工人下岗失业的速度越快!我们的外汇越多,别国的工人越是贫困! 在欧美资本主义刚刚兴起之后,不但自由职业者逐渐被赤贫化,他们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大工厂,他们的产品质量永远跟不上大工厂的产品质量,在市场经济中不可能跟上大工厂,所以小手工业者和手工作坊和小工厂都逐渐被淘汰,兼并和重组了。十九世纪末兴起的淘汰手工业者风潮造就了无数的蓝领工人,二十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技术革命引起的是大量淘汰小工厂,淘汰蓝领工人的风潮。这个风潮就是世界级大的跨国公司的兴起过程,当然也是白领工人的兴起过程。到了苏联解体之后,这种风潮已经接近尾声。再接着是大公司兼并大公司的跨国垄断公司的兴起过程,这个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许多人都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是有亲身体验的,所以不用我多说。到了本世纪初,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的倒闭风潮也是风起云涌,例如罗曼兄弟,例如福特汽车等特别多!! 跟随这些大公司倒闭的是大量白领的下岗失业。以前,所谓的中产阶级的优越感在一夜之间变得风吹云散了。而中国人中还有许多人在热切地希望中国会有稳定的,数量极大的中产阶级。从欧美的经验看,这也许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饼。也许会有,但是是昙花一现而已!! 资本家把自有农民的土地抢占,把他们赶到城市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制造更多数量的消费者,把他们的产品强加给这些无产者或者小资产者。资本家的目的就是故意让这些人没有自己的交换产品,这样无论如何,他们必须购买工厂生产出来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这个目的实际上只是部分达到了。因为这样一来,人民就会“赤贫化”,他们没有购买能力,这就构成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绝对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随着工厂生产产品的增长在增长,爆发次数随着工厂的扩产而激烈,终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北方三年大旱,南方红军迅速扩大的时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爆发了。这次爆发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次残酷的战争夺取了几亿人的生命,是人类有文明史以来最为惨烈,最不人道,最肮脏的一次战争。这也是机器排斥工人的一个直接后果。 我们讲,十九世纪末期对手工业者的大量淘汰,使得以手工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生产体系彻底解体。然后进入了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主义初期是以内燃机和蒸汽机为根本生产动力的。淘汰手工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化学动力替代人力的过程。作为人的作用就表现在他是活的掌握技术的劳力,机器在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能力上没有飞跃,因此对人的能力的依耐性有所提高。所以,工厂一方面在大量招聘工人,一方面在排斥工人,使得工厂主尽量少使用工人就能干多个人的活,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的再生产又需要更多的工人。工人就处在这样一个境地,当工厂需要的时候,经济繁荣的时候他们为有工作的产业工人,当商品卖不出去的时候,经济危机的时候他们纷纷失业。这种情况至少在电力大力普及以前是普遍的。但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彻底把蓝领工人的数量降低了,由于蓝领工人要求技术性不强,很快被可以控制的电子设备所取代,但是由于电力的应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普及,技术性很强的另外一种工人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这就是白领的兴起。其实白领实际上还是工人,是一种具有高知识,能够处理更加复杂问题的工人,他是工人的本质没有改变。区别就是由于电力彻底代替了人力动力,所以把以人力——这种以生物能释放为主做工的驱动力改变成为了更加高级的电力,所以工厂的生产能力更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资本家可以把更多一些剩余价值给白领阶层。事实上资本家没有付出更多成本,因为有机构成提高,每一个白领所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远远比蓝领多,所以他们提供给工厂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更多,这样实际上白领所获得的高工资和蓝领工资的差额实际上低于全部用蓝领的成本,这样资本家的利润更高了。但是这样以来更多的失业者被抛弃到了社会上。过去一个工厂使用 1000 个工人,现在一个工厂只需要 100 个白领和 100 个蓝领。所以另外的 800 人就彻底失业了。所以 100 个白领的高工资事实上是一种“占位剥削”。他们如果不听话就会有更多的人做替补来代替白领的工作。在电力革命开始,这种作为白领的工作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所以白领不怕失业,很高傲。但是白领既然只是一种工人。那么早期白领能够做的事情迟早后来的更多的人能做,尽管做白领需要很高的学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只要是工人人人都能做。所以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大学变为了资本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部分,人们通过大学变为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师从而进入工厂及其附属机构,分得一份劳动成果。这实际上就是二十世纪大学教育突飞猛进的原动力。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大学变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成为了工厂的一个分支机构。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始,工厂、研究所、政府和大学都还是各自为政,各做各自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从资本主义一开始他们就遥远地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大学提供了生产技术和理论基础,政府为生产协调各种关系,私人研究所则在社会化大生产初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瓦特、爱迪生、莱特兄弟、诺贝尔等等伟大的发明家最后都成立了自己的工厂,或者许许多多的工厂使用了他们的技术,这些私人研究所开始实际上就已经承担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的作用,间接地成为工厂的一部分。当知识产权法公布,专利法公布的时候,研究所和私人研究发明被正式接纳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所以发明家和科学家也间接地成为工厂的一部分,至少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当然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保密需要,竞争需要,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研究所已经在工厂里面正式出现,而且随着公司的扩大和增产,研究所的规模和档次越来越高,有些世界级的伟大成果竟然不是大学产品而是工厂的研究所的产品。例如喷气式发动机,例如各种电子产品,再后来例如电脑等等。所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成为工厂或者社会化生产的一部分了。所以,搞研究的人也就在工厂或者公司的支持下越来越多了。研究人员已经脱离了过去那种自发、无序、随心的状态,他们为公司服务,成为公司的一种变相工人。而且这些人越来越多。所以,当今世界的高级科学家越来越多,高级研究员越来越多并不奇怪,这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果和要求。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说已经成为工厂的一部分了。所以他们的需求量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随着工厂需求而改变的。过去这种高级人才少,所以失业现象基本没有,但是更多人挤进这个行业的时候,但是研究成果又越来越少的时候,市场对高级知识分子的需求也就逐渐减少了,所以高级知识分子,教授研究员是宝贝,不失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使得许多复杂的劳动,过去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完成的工作一般人员也可以完成了。例如工程设计图,过去人工画,现在用专业软件 AUTOCAD 就能够完成,普通技术壁垒彻底消除,又例如统计问题,过去要专家来做,现在用 SAS , SPSS 等都能做,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做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由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推广,工厂排斥工人的浪潮再次兴起,有人预测到了 2030 年全世界的工厂都会实现无人化,全部实现自动化,干活由机器人来干。按照这种进展和过去的分配原则,只有工厂主一人可以分得工厂收益和全部利润,其它全体国民都将失业,没有收入来源。这种事情的发生对所有公民都是一种威胁。危机就来自于此间。 由于工厂产品也来越多,数量极其巨大,例如 CPU 的生产,全球只有两三家,但是它的生产量足以供给全部客户。所以工厂在排斥了蓝领工人以后,对于销售人员的需求却极大地增加了。过去,工厂销售只有一个销售部门,后来一个根本不能适应需要,成立几个地区级的销售部门或者专用产品的销售部门,到了最后有的大公司干脆把销售部门单独分列,成立本公司的专业销售公司。使得销售和生产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在现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很容易就看出,销售已经彻底成为整个社会的事情,不再是工厂的事情。生产和销售完全脱节了。这实际上就是说,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选择销售本厂产品,但是他又可以选择销售其他工厂的产品。一个销售网点或者批发网店可以销售多个厂家的多种产品。同时,工厂销售不再是工厂的一部分之后成立了代理销售制度,这种制度意思是说,总代理商把所有产品全部以批发价的价钱垄断购买,成为一级代理商,然后由一级代理商 把商品按照他的销售渠道批发给全世界或者全国或者各个省得二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又批发给三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再批发给各个商店。这种销售模式的优点是各种人员都可以参与进来,只要你以批发价全额购买,或者信用代销,那么就可以长期的干,独立销售,独立收益,独立承担损失和风险,所以可以无限延长销售链。在资本主义一开始不是这种社会化销售模式,而是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这样工厂自己就承担了许多销售风险。但是现代销售制度把这些风险化解为销售者个人的风险,使得销售完全成为社会化的。所以,有许多许多的蓝领在失业以后从事于销售行业,这个行业在实现工厂自动化以后越来越紧迫地需要人员。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员。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完全直观地改革为社会化大生产。 这样,生产工厂,研究所,大学,各个地方市场,融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等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成分。他们日益紧密的联系和合作。而其中的就业者不论你在那个部门就业,你也逃不出资本所衍生的这个体系。所以当这个体系整个陷入衰退的时候,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就越来越少了,不论你的职称多高,水平多好,能力多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失业者!!!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49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机械的基本知识
putin24 2011-4-18 12:57
机械的基本知识
1. 机器(动力机 + 传动装置 + 工作机);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代替人的体力做有用的机械功或进行能量转换;机械 = 机器 + 机构; 2. 传动装置的目的和作用: 1) 改变速度、扭矩和运动形式; 2) 分配动力和运动; 3. 零件 ( 加工制造的单元体 ) 、构件 ( 运动的单元体 ) 、部件 ( 为完成同一使命,在结构上联系在一起的一套协同工作组合,如减速器等 ) 4. 每个零件:工作原理及特点— 受力分析— 失效分析— 建立计算准则— 计算零件主要尺寸— 结构设计、画图; 5. 基本要求:使用要求、经济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特殊要求 ( 多学科综合考虑 ) ; 6. 失效:机械零件不能正常工作;工作能力:机械零件抵抗失效的能力;计算准则:判断机械零件是否足够工作能力的准则; 7. 主要的失效形式 ( 断裂失效、表面失效、过量弹性变形、强烈振动 ) ; 8. 计算准则:强度计算准则、刚度计算准则、抗磨性计算准则、振动稳定性计算准则; 9. 机械零件的载荷、应力和许用应力; 10. 构件——运动的单元体;构件 = 原动件 + 从动件 + 机架 ( 必须只有一个 ) ; 11. 物体可能的独立运动数;没有任何约束的物体具有 6 个自由度; 12.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低副 ( 面接触,转动副 + 移动副 )+ 高副 ( 点、线接触 ) ; 13. 常见构件与运动副的表示方式 。 14.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F=3n-2PL-PH , n 活动构件数, PL 低副数, PH 高副数; 15.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 F0 ;原动件个数应等于自由度数;注意事项 ( 复合铰链、局部约束、虚约束 ) ; 16. 复合铰链 ( 由多个构件构成一个转动副 ) ;
个人分类: 学术笔记|6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灵语录
luocun 2010-8-25 03:27
(1)图灵小时候说过的一句话: 我似乎总是想以最节能的方式,用自然界里最平常的东西来造各种东西。 I seem always to want to make things from the thing that is commonest in nature and with the least waste of energy. 见图灵妈妈Sara Turing的图灵传第23页。 (2)图灵被逮捕之后写下的三段论: 图灵相信机器会思维 图灵跟男人睡觉 所以机器不会思维 Turing believes machines think Turing lies with men Therefore machines do not think 出自:Andrew Hodges的Turing: Natural Philosopher (3)来自未现世界的消息之三 宇宙不过是大爆炸之光锥的内部。 The universe is the interior of the light cone of the Creation. 来自未现世界的消息是图灵自杀前三个月写给学生和朋友Robin Gandy的一组明信片的标题。详见Andrew Hodges的Alan Turing: The Enigma第513页。此处按照Hodges的解释把the Creation译作大爆炸。 (4)来自未现世界的消息之四 科学是微分方程。宗教是边界条件。 Science is a differential equation. Religion is a boundary condition. 这图灵对爱丁顿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观点的概括。 (5)来自未现世界的消息之八 制定[泡利]不相容原理纯粹是为了电子们自己好, 如果让它们自由来往的话,它们恐怕会腐败堕落(而变成妖魔鬼怪)。 The Exclusion Principle is laid down purel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electrons themselves, who might be corrupted (and become dragons and demons) if allowed to associated too freely. 别忘了电子们是同性的,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学网|8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富士康的悲剧:21世纪的年轻人和卓别林时代共存
liweiyin2009 2010-5-27 13:44
富士康的悲剧: 21 世纪的年轻人和卓别林时代共存 富士康的年轻人的跳楼事件令人悲痛,其原因众说纷纭,有骂工厂为血汗工厂的,又说是个人因素,从记者调查,似乎工厂内并非是完全榨取血汗的情况,就冲工厂外每天排队等候入厂的求职人数之多,说明此工厂的待遇还被外来求职打工者所认可,其工资额尚可到管吃管住,要与其他某些工厂相比,其他工厂似乎更为血汗工厂。工厂领导否认工人加班为被强迫,尽管加班之多是为常事。在领导看来,这是员工心理问题,于是,不惜高价,聘请心理医生,对有问题者进行必要的开导,又不惜重金在各楼层架设围栏护网,同时呼吁媒体不要再渲染此事,防止扩大此类事的效应(心理传染),可说用心良苦。是否可以彻底杜绝,不得而知。 从我的感觉,此类事件的发生也许属于必然,原因在于《中国制造》的水平和方式。几个世纪前在卓别林电影里所表现的生产方式,早为发达国家被唾弃,却被移植到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而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中国,为了掘取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从广东到浙江,乃至其他各省,都是以最简单的重复性的廉价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最廉价的生活用品走上全世界。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中的人,无论穷富都在从获得中国廉价的商品中获益。尽管存在质量问题,什么一周鞋等,但是,为了占领这类市场,不少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调整。这种廉价劳动,曾经主要是由中国农村进城的年轻妇女提供,男的则从事建筑等体力行业。重负的文化程度不高,她们也更耐受简单重复的劳动。可是富士康的情况则不然。我们可以从死亡工人的性别看出,年青的男性占多数。在卓别林那个时代所展出的由机器速度控制的流水线旁,工人重复性的劳动几乎是不由自主的,资本家由此可以完全控制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工人在劳动中成了机器人,不仅不能交谈,甚至不能思想,8~10小时下来,人成了机器。进了宿舍,大家也无话可说,因为没有了思想,到月底领钱,人为机器活着。在卓别林的那个时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自杀的,反正卓别林的电影里没有说起,但是,我相信绝没有现在问题这么突出,为什么,因为时代不同了,那个年代,人苟且地活着,婚姻也没那么自主,或者在休息日到廉价妓院里一逛,解决一下生理需求,如同西方某些在海上混了几个月的水兵一样,整个社会没有那么多花哨,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可是今天则不同了,在发达国家绝不会有这类的加工厂,他们国家的人,别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工资再高,也没人肯这么干。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悲剧:工人接受了全民义务教育(大脑被初步开发!),外面的社会又是如此吸引人,他们是奔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来的,年轻人又有着自身的情感需要,可是,进了厂,却被死死地拴在了流水线上,他们会看到一些工作多少年的比他们年长的工人也天天这样活着,于是,失望,走向抑郁,加上情感上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走向绝望。我觉得,这是富士康这类工厂悲剧的根源。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的悲剧。我们每个中国人在看到国家的经济在前进时都别忘了那么多可怜的工人们的付出,全世界在购得廉价电子器件时也要想想中国可怜工人的付出,而不要再指手画脚地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当然,中国的人权确实有改进的地方,而且,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努力。 富士康厂方所采取的措施,我认为只是防止,要想彻底解决只有撤销没这类劳动,代之以数字自动化,但是这当然不是现在的问题,如果一旦这类问题被彻底解决,那可是人类的一大喜事。 就目前来讲,富士康的管理要更加人性化。应该建立相对固定的班组,组长应有责任关注组员的状况,每个班组减少在流水线上连续工作的时间,中间歇班时,班组应组织一定的活动,形成集体的联系,新人应被立即编入班组,并不要夜宿于互不相识人的房间内。人,特别是年轻人,今天的年轻人,需要温暖,互相关心,需要钱,但是钱不是万能的。富士康厂方要每个人签订协议是不可取的,这反而使人感到恐怖,再说,人之寻短见,一般是意识到了精神崩溃之时,他已不可自我控制,这种协议不可取。 从富士康之事引申,中国目前社会上自残和他杀等恶性事件比30年前只是增多不少,这真是说明中这个转型过程的复杂。过去党支部书记做思想工作,尽管有极左和说教,但是还是有不少多人的情况的了解,而今,大家都在为完成经济指标任务而奋斗,或只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或甚至在为个人的发展而奋斗,至于周围和下面出了什么事往往或不关心或不察觉,直到事情发生,有些领导对群众的诉求还是恶狠狠,凶巴巴,使干群矛盾突出。我呼吁,共产党的组织,应该真正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位,这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甚至,基层的党的工作者都应该学些社会心理学。这是顺便提及,与富士康无关。富士康倒是应该建立工会组织。 我可能说的不对,只是一点拙见,欢迎不同意见。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于机器的怕与爱: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一) 田松
tian2009 2009-11-11 10:22
中国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文明的演进正表现为工具的发展。在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 2001 太空漫游》中,有一个经典镜头:原始人类的一根骨头被扔上天空,落下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航天飞机。不同时期的工具,构成了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个台阶。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它使人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使人类开拓了自身的生存空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一根简单的木棍,就可以使人完成徒手不能做到的事情,就可以使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从简单的工具到复杂的机器,人类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不断地飞跃。 工具和机器是神奇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刚刚诞生的时候,给人带来的惊奇和欣喜都使人感到如神话一般。 当一种强烈的愿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人们常常幻想有某种神奇的工具或者机器能够帮助他们达成这种愿望。科学出现之后,这种愿望与幻想便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科学确实满足了许多这样的愿望。人们渴望保存自己的声音,就有了留声机;人们渴望保存自己的影像,就有了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奇迹般的机器一再出现,人们也不断地渴望着未来有更神奇的机器。这时,科幻作品就成为人们形象地表达这些愿望的一个舞台。人们希望登上太空,就有大量的科幻作品设计出能够实现星际旅行的机器。梅里爱甚至用炮弹把人们送上了月球。人们希望进入神秘的海底,就有凡尔纳在著名的《海底两万里》设计出一个在水中航行机器而这个机器已经变成了现实。 科幻作品中最神奇的机器是时间机器。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球,进入海底。但是却不能到达明天,回到昨天。人们迫切地希望预先知道尚未出现的未来,也强烈地渴望了解已经消逝的迷一般的过去。 《时光机器》是今年好莱坞的新片,于 2002 年 3 月 8 日首映。虽然是新片,却是一个老故事,电影改编自 H.G. 威尔士的同名小说,小说早已成为科幻经典,已经多次登上银幕。 1960 年代被现代科幻电影之父乔治帕尔( George Pal )用作了原料, 1970 年代还被改编为电视剧。此次重拍,以 21 世纪电影技术所造就的视听效果毫无疑问要远远超过前人。巧的是,新片的导演之一的西蒙威尔士正是小说原作者 H.G. 威尔士的孙子。 小说出版于 1895 年,正是这一年,电影诞生。时间机器的故事也设定在 1895 年。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副教授亚历山大哈德 金 博士是时间机器的痴迷者,它的理论被人视为疯狂,但是亚历山大终于建造一部时间机器,并利用这个机器前往未来,在看到了 2005 年混乱的世界之后,又去了更遥远的 802701 年他看到的几乎是人类的史前时代。 威尔士看到的未来并不比今天更好! 时间旅行会产生许多悖论。因为人不仅是事件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人回到过去参与过去的事件,就会使历史发生变化。电影《超人》中有一句著名的片断涉及到这个问题,超人钟爱的路易斯因大坝被摧毁,道路塌陷而死亡,超人痛心疾首,这是画外响起他父亲的警告:不要改变人类的历史,然而,超人还是通过让地球倒转逆转了地球上的时间,让路易斯死而复生,让历史从那个时刻沿着另一个轨迹进行。 《黑洞频率》则是利用一种传统的设备实现了不同时间的信息交流,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但是相隔三十年时间的一对父子通过无线电发报机(其实是同一台)彼此接发电报,交换信息。生活在过去的父亲按照生活在未来的儿子的指点,躲过了一场场灾难,从而使历史不断地被改写。甚至报纸上的文字都在随着历史的改写而发生着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时间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超人即使地球倒转,也不能逆转时间。目前为止,最有可能实现时间超越的物理机制是虫洞。著名的科学先生卡尔萨根在一部科幻小说里就利用了虫洞。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就是《接触未来》。 时间旅行不仅在物理学上不可能,在哲学上也有很多困难。如果我们能够接触未来,看到那个未来,那么未来就已经是确定了的。这就是说,不论我们今天怎样选择,未来都是那个已经确定了的。然而,我们都愿意相信,我们今天的选择,我们今天的工作,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能够改变我们的明天的。否则,我们的今天就失去了意义。除非像黑洞频率那样,历史被一遍遍地改写。而那样,历史也就不成其为历史了。因为你辛辛苦苦造就的一切,可能因为另外一个人偶然的改动,被替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电影《罗拉快跑》就形象地表述了这个观念。 然而,《时间机器》的重拍表明,即使科学否定了时间机器,即使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机器使人类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对时间旅行的幻想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时间机器是人类的一种乐观的幻想。但是,在科幻作品中,更多的关于机器的幻想都是令人悲观的。机器不仅仅是神奇的使人实现梦想的工具,也使人恐惧。人对于机器的怕和爱是并存的。 从表面上看,机器是人制造的,也是由人来操纵的。所以人是机器的主人。在原始的作坊里,比如鞋匠、钟表匠、裁缝铺,的确是这样。匠人们以家庭为单位工作,自由度非常大。想工作就工作,想放假就放假。有活的时候忙一点,没活的时候闲一点。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机器处于附属的地位。 但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出现的大机器使这样的人机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大机器需要很多人在一起操作,不再是机器到人的家里去被人使用,而是人必须到机器存在的地方工作。于是工厂出现了。在工厂中,人的活动要根据机器的需要进行安排。人必须遵守一条条为保证机器运行而制定的操作规程,在同一个时间上班,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厂房。流水线上的工人已经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零件。这就是所谓机器对人的异化。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最早在电影里形象地表达机器对人的统治。 虽然《摩登时代》并不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是其中所反映的人对机器的忧虑和恐慌已经成为很多科幻电影的母题。 电影《西部世界》描写了一个由机器统治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是一个旅游胜地,但是前来旅游的重要人物都被机器人杀死,并被复制的机器人所替代。机器人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于是人与机器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电影中有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机器所复制的人与其本人在外貌上完全一致,无法区分。唯一的一点差别是:机器人不会接吻。 《西部世界》是著名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莱顿的早期电影代表作,这部影片由他本人亲自执导,是首部使用电脑特技的故事片。迈克尔克莱顿是当代科幻大师,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就改变自他的同名小说,另外一部有达斯廷霍夫曼和沙朗斯通主演的《深海圆疑》也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 这样一种人和机器的战争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有表现。在计算机技术出现后,机器似乎已经部分地表现出某种智能。北京时间 1997 年 5 月 12 日凌晨 4 时 50 分,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一事件使人对机器的忧虑和恐惧在现实中有了更加真切的影子。 系列电影《未来战士》就展示了一个世界末日般的未来。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人类与机器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为了在战争中获得绝对的胜利,机器派人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要杀死人类反抗组织领袖的母亲,未来的人类领袖得知了之一阴谋,也派人回到过去保护自己的母亲。于是未来的人类与机器的斗争在现在就开始了。 这个故事中同时涉及到时间机器,并直接地给出了一个时间悖论。根据电影,人类未来领袖的父亲就是领袖派回过去保护自己母亲的那个未来战士。 这种人类和智能机器之间的战争在电影《黑客帝国》中达到了一个极端。在《黑客帝国》中,人类不仅是完全被机器所统治,而且被机器所饲养在一个个营养罐中,人类自以为经历的一切,其实全是巨大的机器母体对人类的神经所灌输的虚拟信号。这幅情景更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未来不仅有人和机器之间的战争,而且,人本身变成了机器,或者与机器结合起来。《机器战警》系列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未来的某个时代,洛杉矶的保安工作被某公司所承包,该公司为了节省开支,设计了一个庞大的机器人来进行治安管理,但是,这个机器人的程序还存在很多问题,还被公司中的野心家所操纵着。与此同时,这个公司还利用一位已经去世的警察的身体制造了一个生物机器,把他的全身用机器包装起来,成了一个生物和机器的结合体,并重新输入了程序。后来,这个警察大脑中残存的记忆唤醒了他的人性,经过艰难的搏斗,他消灭了那个庞大的机器人,除掉了公司里的野心家。 在《未来战士》、《机器战警》和《黑客帝国》这类电影中,机器不再是人类顺服的工具,而具有了某种主体意志,并且,这种主体意志与人类的利益是相敌对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类对技术本身的态度。 尽管科学家与哲学家对于计算机是否能够具有相当于人类的智力还在争论之中,而早在 1950 年,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已经在小说《我,机器人》中建立机器人的伦理规范了。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 在《铁甲战警》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三定律的某些影子。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以夸张的笔法表现了具有情感的机器人在人相处时所面临的困境与尴尬。 爱德华是一个发明家精心设计制作的模拟人,他具有人的外貌和一颗善良的心灵,但是唯一的问题是他的手一对灵巧无比的剪刀,因为他创造者还没有造好他的双手就死去了。爱德华隐居在一个神秘的古堡内。后来被好心的佩格发现,把他带回家来。爱德华成了一个优秀的园艺家,也成了一个优秀的理发师。之后,爱德华与村里的人们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纠葛,但是,爱德华的手他不能与所爱的人拥抱。后来,爱德华又逃离了人群,重新隐居。 这个故事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情节和主题上有惊人的相似。如果出现了一种具有人的心灵和感情,但是不具备人类外貌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无论是机器,还是生物技术造就的怪人,人类该如何与之相处? 工具和机器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使人类具有大的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可能遭到的伤害更大。这就使人类对于机器的感情在敬与畏,爱与恨之间徘徊。人类对机器的怕与爱将是科幻作品的永恒主题。 2002 年 7 月 2 日 北京 稻香园 (原为 CCTV10 视觉栏目策划案,删改后发表于《文汇报》 2002 年 10 月 17 日 11 版)
个人分类: 逝者如斯|5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