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血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样本人群揭示肠道菌群与血压之间的关系
niuneat 2020-9-7 15:32
谷禾健康 最近,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荷兰由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的最新成果:“Associations between gutmicrobiota,faec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blood pressure across ethnic groups: the HELIUS study(不同民族群体间肠道菌群、粪便短链脂肪酸和血压之间的关系)”,这是首个评估不同种族肠道菌群组成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组成和血压之间存在一致的联系,而年龄和种族之间的解释差异很大。 摘要 文章主要调查了不同种族人群肠道菌群、粪便SCFA水平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6个不同种族的4672名受试者(平均年龄49.8±11.7岁,女性占52%)。使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利用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评估菌群组成和室血压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性最大的亚组中,比较了200名收缩压较低或较高的受试者的粪便SCFA水平。结果表示,粪便微生物群组成可解释总收缩压方差的4.4%。对收缩压最好的预测因子有Roseburia spp.、梭状芽孢杆菌属、Romboutsia spp.和瘤胃球菌科。微生物群落组成的解释方差在荷兰人中最高(4.8%),但在南亚苏里南人、非洲苏里南人、加纳人、摩洛哥人和土耳其人后裔中很低(解释方差0.8%)。在低收缩压的年轻的荷兰受试者中,粪便SCFA水平,包括醋酸(P0.05)和丙酸(P0.01)水平较低。 背景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因此是全世界可预防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被认为是遗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来自动物和人类研究的初步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组成和菌群衍生代谢物的水平,包括短链脂肪酸( SCFAs ),都与血压(BP)有关。肠道菌群产生的主要代谢物是短链脂肪酸(SCFAs),这是膳食纤维在肠道发酵的最终产物。动物研究指出,通过肾脏和血管中的SCFAs受体介导,粪便中的SCFAs与血压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在人类研究中,证明粪便中SCFA水平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的证据很少且粪便SCFAs的高低都与较高的血压有关。假设肠道菌群和SCFAs确实与高血压有关,这将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实验设计 受试者研究: 随机抽样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人,按 种族 分层(荷兰人、南亚苏里南人、非洲苏里南人、加纳人、土耳其人或摩洛哥人)。只选择有可用的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和粪便样本的参与者。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戒烟。体重指数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在仰卧位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血压,使用经过验证的半自动振动装置连续测量的两次平均值。在静脉血标本中测定空腹血糖和肌酐水平,并使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清晨尿样中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蛋白尿的定义为大于等于30 mg/mmol。糖尿病的定义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7 mmol/L)或服用降糖药物。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 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使用了降血压药物。 样本采集及16S rRNA扩增子测序 粪便样本采集后需在6小时内处理,如若不能,-20℃最多存放一天,在这期间必须转移至-80℃存放。在采集前一周内出现腹泻或在采集前3周内使用抗生素的参与者的样本不予使用。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16S rRNA基因的V4区来确定粪便微生物群的组成。 粪便短链脂肪酸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粪便中SCFA的含量。对于所有样品,在均质粪便冷冻干燥24小时后测定干重。由HPLC测量得到的所有浓度都根据每个样品的湿重和干重的差异进行了校正。 统计分析 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评估肠道菌群组成和血压之间的关系。对全部研究人群和按年龄(50岁,50岁)、性别和种族的亚组进行了分析。模型是使用迭代流构建的。在每次迭代中,数据集被随机分成包含20%的参与者的测试集和包含剩余80%的训练集。之后,严格在训练集内进行五次交叉验证,以拟合和优化模型超参数。最后在测试集上对得到的模型进行了评估。在每次迭代期间,两个随机变量被添加到预测器数据中作为基准。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血压组和低血压组之间粪便SCFAs浓度和丰度。 主要结果 1.肠道菌群的组成与血压有关,而血压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a.解释了不同亚组中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百分比的变化对血压的影响。在整个队列中,基于肠道菌群组成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解释SBP和DBP的4.4%和4.3%的方差,而在年轻人、女性和荷兰人亚组中解释的差异最高。颜色表示解释方差的水平。Afr Surinamese:非洲苏里南人;DBP:舒张压;n.a.:解释这些模型的方差为负;Res:根据年龄,性别,BMI调整的残差;SA Surinamese:南亚苏里南人;SBP:收缩压。 b.不同亚群中微生物群落的香农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p):相关系数;p:相关性的显著性。在年轻人、女性和荷兰人亚组中显示出与血压的相关性更强。 c.预测到的前10个物种与收缩压的关联图( P0.0 5 ,Spearman),除链球菌和克雷伯菌外,其余物种均与SBP和DBP均呈负相关。格子中的数值表示每个物种的相对丰度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的相关系数。红色为负相关,蓝色为正相关,颜色越深,相关性越强。 d.在回归分析中,这些物种的影响效应介于SBP降低6.0 mmHg和升高3.0 mmHg之间,大多数物种的效应大小随着丰度的增加而增加。Roseburia spp对血压的绝对影响最大:中/最高值与收缩压分别为2.3 mmHg (95%CI 1.2-3.5)和6.0 mmHg (95%CI 4.9-7.1)。 Crude model:粗略模型(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Full model:对体重指数、吸烟、使用降压药和糖尿病病史进行额外校正,校正BMI和其他协变量后,效应影响减弱到2-4 mmHg,这表明BMI只是造成这种影响的部分原因。 2.虽然产生SCFA的微生物与较低的血压相关,但粪便中SCFA水平的增加与较高的血压相关。产生SCFA的微生物与粪便SCFA水平呈负相关。因此推测,较高的SCFA上调了肠道对SCFA的吸收,从而导致粪便中SCFAs排泄水平相对较低。 将荷兰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BMI进行配对,结果有100名 参与者 的收缩压较低,100名参与者的收缩压较高,对这200名受试者进行高、低血压(BP)与短链脂肪酸(SCFA)水平的比较(盒形图),Mann-WhitneyU统计差异(P0.0 5)。低收缩压受试者粪便中醋酸(P=0.022)和丙酸(P=0.006)水平显著降低,丁酸水平也有降低趋势(P=0.072)。此外,粪便SCFA水平与前10位物种呈负相关,与SBP、DBP呈正相关(关联图)。 结论 这是首个评估不同种族肠道菌群组成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组成和血压之间存在一致的联系,而年龄和种族之间的解释差异很大。观察到的产生SCFA的微生物与血压之间的关联,为SCFAs在血压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在研究肠道微生物区系与血压的关系时应该考虑到种族差异。用SCFAs进行干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代谢物对血压的潜在机制。
1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允许你的胃每天连续“休息”14小时
热度 1 zuojun 2019-12-9 15:25
今天 NPR 上有一篇文章,介绍 “ 减肥 ” 。(其实, “ 减肥 ” 有点误导读者。) …how about this approach: Simply limit your daily eating window to 10 hours. This means that if you take your first bite of food at 8 a.m., you'd need to consume your last calorie of the day by 6 p.m. 即:每天从上午 8 点开始吃东西,但是,不要在晚上 6 点以后吃东西。也就是说,你有连续 10 小时可以吃、吃、吃。但是,让 你的胃(消化系统)连续“休息” 14 小时。 原文: Eat For 10 Hours. Fast For 14. This Daily Habit Prompts Weight Loss, Study Finds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9/12/08/785142534/eat-for-10-hours-fast-for-14-this-daily-habit-prompts-weight-loss-study-finds 里面提到的许多“利”,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从 2018 年 6 月开始了“ 9-5 diet ” (每天从上午 9 点开始吃东西,但是,不要在晚上 5 点以后吃东西。)起因是看了下面的一篇文章,感觉有道理。 原文: Early Time-Restricted Feeding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Blood Pressure, and Oxidative Stress Even without Weight Loss in Men with Prediabetes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18)30253-5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高血压、高血糖患者。为了观察这些人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血压、血糖是否有所改善,可怜的参加者必须在 9-3 之间 吃完三餐!因为最后结果是:血压、血糖“有改善”,文章作者推荐: 可以试一下 9-5 (多两个小时进食时间,没有那么痛苦)。 应该说,每天 5 点之前吃完晚餐 不容易。因为我们不可能没有社交(朋友一起吃饭)。我尽量中午约朋友吃饭。但是,不是严格到 5 点以后一定不吃东西。(各种原因,包括社交,或晚上感觉非常饿时。) 今年 10 月血常规,显示 LDL 正常了。家庭医生问我:你怎么做到的?我当时回答:不知道。后来想到了 9-5 diet 。当然,明年我的 LDL 能否正常,现在不敢说。但是,我觉得可以继续 9-5 diet 。(对于我,改变体重太难了。瑜伽没有、 9-5 diet 也没有大作用。) 现在习惯了晚上不吃东西,偶尔朋友小聚(一周一次?),我会尽量少吃。最怕是晚上聚会有甜食,忍不住,结果就是梦里“比较辛苦”。 如果你想试一下,可以先把晚餐往前移: 7 点, 6 点,最后就能做到 5 点。
个人分类: Health & Health-Care System|3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血压测量的究竟是什么?
热度 1 sqzhang 2018-6-12 10:00
什么是血压?教科书的解释是心脏泵出的血液压力,或者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 第一种解释把心脏理解为一种压力泵,就像把水提升到高处时,压力用于抵消重力。或者在高度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要使液体中管路中流动时,由于液体与管壁或者器壁的摩擦,压力用于抵消摩擦力。 第二种解释把血管理解成液体泵输管路,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管一样,高处水的重力由容器器壁或者管壁平衡。容器中的水越深(高),对器(管)壁的压力越大,要推动这些液体继续向高处运动就需要泵的输出压力越大,而且由液体的性质所决定,这个压力是各向相等的。 如果对血压的第一种解释成立,那么测量血压的方法也就应该是,在泵(心脏)的出口处连接测量元件,而且必须是液体直接与测量元件接触,以使测量元件感受到对它的作用及其程度(大小)。很显然,我们不是这样测量血压的。也就是说,目前的血压测量方法与通行的液体压力测量原理不同,这也就是说,血压测量结果并不是泵(心脏)的输出压力。 如果承认第二种解释。压力测量元件及应该连接在管路上,就像通常的水压表那样,通过一段支管让液体进入水压表,实现液体与测量元件的直接接触,使测量元件感受到液体的作用和程度。或者把管壁作为测量元件,此时,作为测量元件的这段管壁则必须在承受压力作用时发生某种变化,我们通过某种手段把管壁的这种变化转化为压力信号。现在使用的血压计显然都不是这样的,这也就是说,血压计测量的并不是血管壁的压力。 如今医生使用的血压计是希皮奥内·里瓦---罗奇(意大利科学家)在1896年发明的。它有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于阻断血液的流动。医生用一个听诊器听脉搏的跳动,同时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每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舒缩,动脉血压亦出现高低周期性变化,而这种血压变化可用血压计和听诊器在上臂肱动脉处间接测定。 听诊器听到的是心音。心脏泵血过程中,由于瓣膜关闭和血流冲击等因素而产生心音。将听诊器置于胸前壁可听到两次音调不同的心音,分别称为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S1标志着心缩期开始,S2标志着心舒期开始。4套瓣膜各有特定的听诊部位,当某心瓣膜病变而产生杂音时,则在该瓣膜听诊区听得最清楚。 第一心音: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引起房室瓣关闭时发生。特点是低频高幅,此时,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在心室收缩期末期,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关闭时引起了高频低幅的第二心音。除了瓣膜及其邻近结构的振动外,血液快速流动时产生的湍流和大血管的位移对心音都有一定的影响。在第二心音中经常可以听见两种成分,一种主要由主动脉瓣关闭引起,另一种主要与肺动脉瓣关闭有关,通常称之为心音的分离现象。吸气时较明显,听诊容易区分;呼气时这种分离现象消失。 在人体,通常用压脉带和听诊法间接测定动脉血压,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当压脉带内压大于舒张压但小于收缩压时,血液会以湍流形式通过上臂测量点的肱动脉。而当压脉带内压与收缩压相等时,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第一听音;而当压脉带内压与舒张压相等时,可以听到最后一个听音。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血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 这种测量方法称之为柯氏音法。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不产生声音,但流经血管狭窄处形成湍流时则可发出声音。测量血压时,将袖带缠绕于上臂,用橡皮球向带内打气加压,经皮肤施加于肱动脉壁上,当带内压力超过动脉内收缩压,肱动脉内血流被完全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受压的肱动脉远端听不到声音。而后旋动橡皮球处的螺丝帽徐徐放气减压,当带内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将断续地流过受压血管,形成湍流而发出声音,可在被压的肱动脉远端听到该声音,此时血压计指示的压力相当于收缩压;继续放气,使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血流由断续变成连续,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此时血压计指示的压力为舒张压。 这些就是教科书上对目前通行的血压测量方法的解释。 听诊器的结构 1. 头件 头件是听诊器上与听诊管一端相连的金属部件。头件由耳管、耳件簧和耳塞各2枚组成。 2. 耳塞 听诊器的听筒。 3. 耳管 耳塞与其它部件相连的部件。 4. 拾音器 拾音器接受来自体内各处的声音,是听诊器的传感元件。拾音器有钟式、膜式之分。钟式多用来与皮肤轻轻接触听取低频音源;而膜式用来与皮肤重压接触来听取高频音源。对于心脏专科听诊器(双面型)来说,较小的听诊膜即为钟型拾音器。较大的则是膜式拾音器。 钟式听诊器 膜式听诊器 5. 听诊器金属杆 金属杆连接着听管和胸件。对于心脏专科听诊器(双面型)来说,金属杆起到选择开放或关闭任一听诊膜的作用,来满足听诊者需求。 6. 听管 传导声音的管路,多为橡胶或PVC软管 。 Littmann心脏专科听诊器的听管为双管合一型。如果将听管截面切口,将会看到双管腔。 7. 胸件 听诊器胸件是听诊器中直接放置于听诊者需要听诊部位的部件,由拾音器及其安装、使用所需的在零件构成。拾音器的膜与其连接零件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具有屏蔽杂音、扩音的作用。心脏专科听诊器(双面型)的胸件两面均为震动膜。面积较大的膜用来为成人心、肺听诊,面积较小的膜用来为儿童、体型瘦小者、袖带下或颈动脉听诊。 听诊器听声的原理很简单,两个听筒与听诊器的传感腔头(胸件)及其连接的管道内部是空心的,胸件表面的薄膜接触到人体后将声音变成机械振动,此振动通过在密闭空间的空气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地传到医生的耳朵,医生就能清晰地听到患者体内的声音了。 听诊器可以放在胸部使用,此时胸件置于胸部的位置和听到的声音如下图所示,无疑,此时听到的的确是心音,即心脏瓣膜开闭,心脏收缩舒张和血液流速与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声音。置于其它部位时则可以听到 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儿的心音。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在臂弯处,不仅距离心脏很远,瓣膜开闭的声音不可能传达到此,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胸腔的变化也不能影响此处。如果说,在此处依旧能够听到心音,实在过于勉强。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听到的显然不是心音,是血液流动时湍流发出的声音吗? 依据流体力学,液体流动时,当其雷诺数大于一定值时才会发生湍流,湍流与管壁有强烈的冲击和摩擦,因此会发出声音。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的计算公式为:Re=ρvd/μ,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道的当量直径。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层流或湍流,也可用来确定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根据该计算公式可知,只有当流速比较大时才会出现湍流,在管流中,雷诺数小于2300的流动是层流,雷诺数等于2300~4000为过渡状态,雷诺数大于4000时的是湍流。很显然,血管内血液的流速远远没有达到产生湍流所需的条件。也就是说,听诊器听到的也不是血液发生湍流时发出的声音。 到此,我们已经知道,测量血压时测量的不是心脏泵送血液的压力,也不是血管承受的血液压力,听诊器听到的不是心音,也不是血液的湍流声。 测量血压时,听到的究竟是什么声音呢? 从受伤后出血时的血流情况和心脏的解剖结构我们可以看到,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是“一股一股”的蠕动,或者称之为搏动。心脏收缩时,一些血液被心脏泵出,这是第一股;心脏舒张时,又有一些血液被心脏泵出,这是第二股。心脏收缩一次后接着舒张一次,形成一次心跳。每有一股血液流过,在血液压力作用下,血管就会发生膨胀,这股血液流过去后,血管在自身弹性和周围肌肉作用下, 就会收缩。我们抚摸血管就可以感觉到这种蠕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脉搏。血管搏动一次对应的就是心脏跳动一次。 在手腕、脚踝、臂弯等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血管的搏动,摸脉搏则更加容易。可是,脉搏似乎没有声音,尽管把听诊器放在搏动的血管上,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起码分辨不出收缩压和舒张压所对应的声音。 看起来,测血压时使用的袖带必不可少。可是,为什么用了袖带就可以听到血管脉动的声音,而且声音只发生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呢?或者说,为什么袖带的压力大于收缩压,听诊器就会听不到声音,袖带压力小于舒张压后,声音就会消失?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测量血压时不能使用钟式听诊器,而必须使用膜式听诊器。 听诊器的声音就是胸件上拾音器的薄膜发出的。(多说一句。拾音器这个名称是在没有弄清楚听诊器工作原理前给出的。现在弄清楚了,其正确名称就应该是发声器了。)扬声器也是按照这个原理工作的。只是不同的扬声器通过不同方法使膜片发生振动。 电动式扬声器是通过交变电流信号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使与音圈相连的振膜振动,从而牵扯连纸盆振动。晶体扬声器发声是靠晶体片电伸缩效应,引起膜片振动。静电(电容)扬声器发声是靠静电积累的相吸相斥效应,使振膜振动 。 无论什么形式的扬声器,只要膜片不振动,扬声器就没有声音。 听诊器的薄膜是如何振动起来,发出声音的?又是如何停止振动(声音消失)的呢? 袖带內的压力比较大时,听诊器的薄膜被紧紧压在皮肤上,不能振动,因此就没有声音。袖带排气后,袖带內的压力降低,当袖带內压力小到薄膜刚刚可以振动时,就发出了第一个声音,这时袖带的压力就被作为心脏收缩压而读出。随着排气持续进行,薄膜也就随着血管搏动而振动。也就是说,血管搏动是推动薄膜振动的作用力。袖带內压力降低到薄膜完全脱离与皮肤的接触,血管的搏动也就不能再推动薄膜振动,于是声音消失了。薄膜发出的最后一次声音,就被作为舒张压读出。 到此,我们可以明确的表述于下;听诊器听到的是血管搏动造成的听诊器薄膜振动发出的声音。第一个声音称之为收缩压,最后一给声音被称之为舒张压。 显然,袖带內压力大于收缩压时,不仅使薄膜紧贴子皮肤上因而阻止了薄膜的振动,同时也把血管压扁因而阻止了血液的流动。当血管内血液的压力等于收缩压时,被压扁的血管开通,血液通过。血液的压力来自心脏的泵送,也就是说,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产生的血液压力。同理,舒张压是性质舒张时泵送血液的压力。 结论;血压计测量的是心脏泵送血液的压力,也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 尽管我们没有采用教科书上的解释,采用了更符合流体力学的解释,但结论依旧与教科书上的解释相同。
个人分类: 研究心得|7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血压的标准符合科学吗?
热度 11 jiangjiping 2017-8-19 21:27
血压的标准符合科学吗? 蒋继平 2017年8月17日 据我所知,世界上有一个统一的血压标准:低于或者等于120/80 属于正常,在121-140/81-90之间属于一级次高血压,141-160/91-100 属于二级次高血压,160/100以上属于高血压。 我不知道这个标准是哪个机构定的。 但是, 我知道, 这个标准是对全世界的人通用的。 换句话说,不分性别, 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关身体的高大强弱,医生对人人都采用这个标准来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 我还知道, 医学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导致高血压的真正原因。 我的疑问是: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就给一种现象定一个标准, 这符合科学原理吗? 自从十几年前我被医生诊断为患有高血压, 我就一直与这个恶魔作斗争。医生让我服用西药。 服用西药给我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是双脚浮肿, 然后是全身肥胖, 还有头晕目眩等等其他不良反应。 然后医生让我进行各种其他的健康诊断, 就是不考虑是西药引起的副作用。 在这种环境下, 我的血压一直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需要连续服用西药。 但是, 我发现,我的血压在心情很轻松的情况下, 即使不服药也可达到正常范围。 在生活压力很大的情况下, 即使服药也难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我还发现,当我的血压在120/80 以下时, 我的情绪很低落, 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当血压在120-160/80-100之间, 我的感觉比较好, 觉得浑身有劲,脸色红润, 眼睛有神。 由此, 我产生一个想法,就是每个人的血压是不是生来就不一样, 或者在后天的环境中导致血压的变化来适应生活环境?要是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那么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诊断某人的血压是否正常是不是违反科学规律? 还有, 要是血压是人对生存环境正常的生理反应, 那么为什么要用人为的措施来改变这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强制性的措施是不是违反自然规律? 总之,我觉得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诊断不应该采用统一标准, 而要根据人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个相应的标准。我发现男人的血压一般高于女人, 身高体壮的人的血压高于体弱的人, 身有伤痛的人的血压高于健康的人。 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不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其次是血压的升高是人体对环境的应变结果。情绪波动时血压也随之波动。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是人为地干扰人体对环境的应变机制,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我想这也许是高血压药物具有强烈的副作用的真正原因。 我希望医学界能够重新审视有关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标准和措施, 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程序。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5212 次阅读|30 个评论
血压偏高者该如何办?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6-6-13 06:44
血压偏高者该如何办? 蒋继平 2016年6月13日 昨天在光明网的头版养生版块读到一条报道, 题目是“这样的人居然长寿”。 这篇报道一共可列出了10种类型的人, 其中第10种类型的人是血压偏高者。 其内容我如实拷贝如下: 10.血压略高者:   80岁以上的寿星,其血压多在160/90 毫米汞柱左右,存活率远比血压只有120/70毫米汞柱的人高。 有关其他九种类型的人的内容, 读者们如果感兴趣, 可以自己到光明网查看, 或者从下列链接查看。 http://yangsheng.gmw.cn/2016-06/12/content_20499662.htm 我一看到这条报道, 立即找来太太一起阅读, 确认没有读错, 也确认编辑没有打错字。因此,我昨晚一夜没有睡好, 原因是相当兴奋。 我兴奋的原因是: 我从10年前开始一直处于血压略高的境况。10年来, 我按照医嘱,虽然断断续续地吃西药来降血压, 但是, 效果一直不明显, 所以, 事实上我的血压一直略高, 总是保持在130-160之间。 我记得医生告许我,血压高的人具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长期血压偏高, 会造成身体重要脏器的病变, 也会导致心血管病变和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所以, 我的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都强烈建议我服用药物来降血压。 我昨天读到这条报道后, 想到很多东西。 首先, 要是这条报道的内容是正确和可信的话, 那么, 医生对高血压病人的医治是不是谋财害命, 让病人吃药花钱, 导致病人寿命缩短! 其次, 要是这条报道的内容是不正确的, 堂堂的政府大型网站, 在显眼的版面刊登如此重要的文章, 是什么意图? 因而, 我睡不着! 我想听听其他读者的见解, 患有血压略高的人在面临医生的确诊后, 在医生要求服药的建议下, 应该如何办? 是接受医生的建议, 按时服药, 还是不理医生的药方, 自己承担由血压高引起的健康风险? 我自己的经历告许我, 在血压略高的情况下, 即低于160/100, 最好不要服药, 尤其是西药,因为西药的副作用实在太大。 我几乎被降血压药物毁了健康。当然在血压太高的情况下, 即高于160/100,还是应该及时服药的。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380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吃牛肉更降血压
热度 3 qpzeng 2014-7-20 00:01
一般认为吃素(蔬菜、水果)有益健康,而吃荤(鱼除外) 对健康不利, 尤其是吃红 肉是很多人所忌讳的。美国心脏学会倡导的“膳食防止高血压”(DASH)计划建议人们多吃水果、蔬菜、低脂奶和植物蛋白,以便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病风险。 可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牛肉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它也像水果、蔬菜和低脂奶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因此,他们提出 用动物蛋白代替植物蛋白的改良DASH计划—— BOLD+ ( Beef in an Optimal Lean Diet plus additional protein )。 该实验共招募了36位30-65岁的志愿者(收缩压平均为116毫米汞柱),所准备的4种 食物 添加了不同份量的牛肉:1. 美国健康食品(HAD)—— 每天 0.7盎司(20克)牛肉;DASH——每天1.0盎司(28克)牛肉;BOLD——每天4.0盎司(113克)牛肉;BOLD+——每天5.4盎司(153克)牛肉。实验 为期5周,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压。 结果表明,BOLD+组的 血压( 111.4毫米汞柱) 比HAD组的 血压( 115.7毫米汞柱) 更低,而DASH与BOLD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血压降低取决于总蛋白质 的 摄取,而不是蛋白质的种类(动物或植物来源)。 Eating lean beef daily can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study suggests Date: July 17, 2014 Source: Penn State Summary: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wisdom,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ating lean beef can reduce risk factors for heart disease. The DASH eating plan --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 is currently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reduce risk of heart disease. People following the DASH diet are encouraged to eat fruits, vegetables, low-fat dairy and protein predominantly from plant sources. Lean beef can be enjoyed as the predominant protein source in a DASH-like diet, along with fruits, vegetables and low-fat dairy, to effectively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new research suggests.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wisdom,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hows that eating lean beef can reduce risk factors for heart disease, according to recent research by nutritional scientists. This research adds to the significant evidence, including work previously done in our lab, that supports lean beef's role in a heart-healthy diet, said Penny M. Kris-Etherto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Nutrition, Penn State. This study shows that nutrient-rich lean beef can be included as part of a heart-healthy diet that reduces blood pressure, which can help lower the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DASH eating plan --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 is currently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reduce risk of heart disease. People following the DASH diet are encouraged to eat fruits, vegetables, low-fat dairy and protein predominantly from plant sources. The Beef Checkoff Program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supported Penn State Gener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unded this research. Lean beef can be enjoyed as the predominant protein source in a DASH-like diet, along with fruits, vegetables and low-fat dairy, to effectively help lower blood pressur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the researchers report in the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 This DASH-like diet is also called the BOLD+ diet -- Beef in an Optimal Lean Diet plus additional protein. Kris-Etherton and colleagues tested four diets to find the effects on vascular health. The diets tested included the Healthy American Diet -- which served as the control -- the BOLD+ diet, the BOLD diet and the DASH diet. The control diet consisted of 0.7 ounces of lean beef per day, while the DASH diet included 1.0 ounce. The BOLD diet had 4.0 ounces and the BOLD+ diet included 5.4 ounces of lean beef. The researchers tested the four different diets with 36 participants, between the ages of 30 and 65. All participants followed each diet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Subjec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n order to follow each of the four diet plans for five weeks each, with a break of one week in between each new plan. Blood pressure was taken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each diet period. The BOLD+ diet was more effective at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wh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diets tested.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t is the total protein intake -- not the type of protein -- that is instrumental in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as part of a DASH-like dietary pattern, the researchers stated. Working with Kris-Etherton were Michael A. Roussell, nutrition consultant; Sheila G. Wes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iobehavioral health; Jan S. Ulbrecht, professor of biobehavioral health; John P. Vanden Heuvel, professor of veterinary science, all at Penn State; Alison M. Hill, lecturer in nutri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Trent L. Gaugler,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Peter J. Gillie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Food, Nutrition and Health at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Story Source: The above story is based on materials provided by Penn State . The original article was written by Victoria M. Indivero.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 M A Roussell, A M Hill, T L Gaugler, S G West, J S Ulbrecht, J P Vanden Heuvel, P J Gillies, P M Kris-Etherton. Effects of a DASH-like diet containing lean beef on vascular health .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 2014; DOI: 10.1038/jhh.2014.34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3570 次阅读|5 个评论
吃西瓜,降血压
热度 21 qpzeng 2014-6-22 06:50
在我知道西瓜对健康的这一好处之前,我就喜欢吃西瓜。在整个夏季,我几乎每天都要吃西瓜,而且特别喜欢吃冰冻西瓜(不提倡!)。 我生活在广东,广东人认为西瓜属于“寒湿”的食品, 特别忌讳。我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减少了食用量,但那样可能会降低西瓜的健康效应。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美国高血压杂志》(American J Hypertension)发表文章指出,西瓜可以明显降低 超重者在静息时和胁迫下的血压。 早就发现,心脏病往往多发于寒冷的冬天,因为低温使血压升高,心脏不得不超负荷运转,以便将血液泵入动脉血管,这样就会导致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 肥胖及高血压人士在冬季或低温房间长时间滞留, 突发中风或心力衰竭的 风险极高,而多吃西瓜就能极大地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只是冬天吃西瓜有点难! 西瓜中富含瓜氨酸,而 瓜氨酸 可以转变成精氨酸 ,精氨酸又能在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转变成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正是血管扩张剂。 因此, 若冬天买不到西瓜,就 可以口服含有瓜氨酸的保健品(好像市售的都是精氨酸与瓜氨酸的混合物)。 该实验观察为期12周,在13名患高血压病的肥胖中年男女(女性10人,平均年龄57岁,收缩压约151毫米汞柱)中进行。为了模拟冬季气候, 让参试者将一只手浸入 华氏39度(摄氏4度 )的水中,然后进行 血压测量及其他测试 。 实验分两期进行,每期6周。将参试者分成两组,一组参试者每天服用2克瓜氨酸制品,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停止服用降压药,也不减肥和锻炼。 结果表明,瓜氨酸可使处于低温环境中的参试者血压下降约10毫米汞柱,心率下降约7.3%(以75次/分钟为标准)。从绝对值来看,血压降低的幅度并不大,但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冬季或低温导致心脏病的原因也许就是血压的轻微上升而达到阈值。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西瓜汁对于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很有益处,因此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应该多喝西瓜汁或多吃西瓜。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watermelon can be an effective natural weapon against prehypertension, a precursor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redit: iStockphoto/Serhiy Shullye Chowing down on watermelon could lower blood pressure, study suggests Date: April 3, 2014 Sourc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ummary: Watermelo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both at rest and while under stress. The pressure on the aorta and on the heart decreased after consuming watermelon extract, the small study concludes. Be sure to pick up a watermelon -- or two -- at your local grocery store. It could save your life. A new study b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Arturo Figueroa,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found that watermelo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both at rest and while under stress. The pressure on the aorta and on the heart decreased after consuming watermelon extract, Figueroa said. The study started with a simple concept. More people die of heart attacks in cold weather because the stress of the cold temperatures causes blood pressure to increase and the heart has to work harder to pump blood into the aorta. That often leads to less blood flow to the heart. Thus, people with obesity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face a higher risk for stroke or heart attack when exposed to the cold either during the winter or in rooms with low temperatures. So, what might help their hearts? It turned out that watermelon may be part of the answer. Figueroa's 12-week study focused on 13 middle-aged, obese men and women who also suffered from high blood pressure. To simulate cold weather conditions, one hand of the subject was dipped into 39 degree water (or 4 degrees Celsius) while Figueroa's team took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vital measurements. Meanwhile, th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For the first six weeks, one group was given four grams of the amino acid L-citrulline and two grams of L-arginine per day, both from watermelon extract. The other group was given a placebo for 6 weeks. Then, they switched for the second six weeks. Participants also had to refrain from taking any medication for blood pressure or making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lifestyle,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diet and exercise, during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suming watermelon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aortic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vascular parameters. Notably, study participants showed improvements i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stress while both at rest and while they were exposed to the cold water. That means less overload to the heart, so the heart is going to work easily during a stressful situation such as cold exposure, Figueroa said. Figueroa has conducted multiple studies on the benefits of watermelon. In the past, he examined how it impacts post-menopausal women's arterial function and the blood pressure readings of adults with pre-hypertension. In addition to being published 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the study was also published in the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was one of the top new hypertensive articles in MDLinx. Story Source: The above story is based on materials provided b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 A. Figueroa, A. Wong, R. Kalfon. Effects of Watermelon Supplementation on Aortic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the Cold Pressor Test in Obese Hypertensive Adults .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2014; DOI: 10.1093/ajh/hpt295 你若成风(许嵩) 晚秋(毛宁)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6853 次阅读|38 个评论
如何解读“漱口水升高血压”?
热度 11 qpzeng 2014-3-1 10:57
前几天,科学网援引中国新闻网的一则报道: 研究称常用漱口水有风险 !其出处是《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最新论文“口腔硝酸盐还原细菌在血压控制中的生理作用“( Physiological role for nitrate-reducing oral bacteria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这篇文章是open access,点击上述论文的英文标题,即可阅读全文并下载保存。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漱口水升高血压“,以前科学网也曾引用过另一篇报道称: 漱口水可能增加口腔癌风险 !看来漱口水”十恶不赦“,堪称日常生活中危及人类健康的”毒品“。可是,为什么漱口水仍在生产,产品仍在销售(如高露洁的”贝齿“)?当你看到这些报道后,你还会购买和使用漱口水吗?对此,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也避免一些误会。 为什么漱口水可以让人的血压升高呢?其实原理很简单,一氧化氮(NO)可以通血管,而使用漱口水能减少NO的产生。口腔内含有丰富的硝酸盐(NO 3 - ),它既可直接来自食物,也能由唾液腺分泌,后者来自血液中NO的氧化。细菌含有硝酸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NO 2 - ),后者可被人体的酶类(黄素氧化酶、呼吸链酶类、去氧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等)继续还原成NO。 不难理解,漱口水就是”杀菌水“,其中含有的杀菌成分(如西吡氯铵、氟化钠等)可以使口腔细菌全部被杀死,于是硝酸盐就无法经亚硝酸盐产生NO了。推而广之,按此结果,今后凡是含有杀菌成分的牙膏(如含氟牙膏)都不能购买和使用了,因为要保护口腔细菌,避免血压升高。 有人会问:使用含氟的漱口水或含氟牙膏的后果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根据论文的实验结果,在7天内使用含氯己定(另一种杀菌成分)漱口水的自愿者,其血压仅仅升高了2-3.5毫米汞柱,可能还不及一次面试可能导致的血压升高,何况人体内产生NO的主要途径是由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合成,而细菌转化的NO含量微乎其微!大家看完下面这张示意图就会完全明白。 这篇文章只是说明一个事实,而并不表明其生理意义有多么重要。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实验是用健康志愿者做的,假如你患有口腔疾病(如蛀齿、牙周炎、牙龈炎),除了积极治疗以外,常用漱口水至少可以缓解牙疼,并防止病情恶化。因此,口腔细菌中有害菌对人体的坏处远远大于有益菌对健康的好处。 另外,至于漱口水致癌是基于其含有不纯的酒精成分,其中的乙醛可以致癌。人体对乙醛的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遗传差异),也就是有人能分解乙醛,有人不能分解。喝一次白酒接触的乙醛比用一次漱口水接触的乙醛要多得多。不过,现在出品的漱口水都不含酒精,所以其致癌风险也就不存在了。 以下是该论文的英文摘要: Physiological role for nitrate-reducing oral bacteria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irculating nitrate (NO 3 − ), derived from dietary sources or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s extracted from blood by the salivary glands, accumulates in saliva, and is then reduced to nitrite (NO 2 − ) by the oral microflora. This process has historically been viewed as harmful, because nitrite can promote formation of potentially carcinogenic N -nitrosamines. More recent research, however, suggests that nitrite can also serve as a precursor for systemic generation of vasodilatory nitric oxide, and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nitrate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humans. However, whether oral nitrate-reducing bacteria participate in “setting” blood pressure is unknown.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uppression of the oral microflora affects systemic nitrite levels and hence blood pressure in healthy individuals. We measured blood pressure (clinic, home, and 24-h ambulatory) in 19 healthy volunteers during an initial 7-day control period followed by a 7-day treatment period with a chlorhexidine-based antiseptic mouthwash. Oral nitrate-reducing capacity and nitrite levels were measured after each study period. Antiseptic mouthwash treatment reduced oral nitrite production by 90% ( p 0.001) and plasma nitrite levels by 25% ( p = 0.001)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period.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by 2–3 .5 mm Hg, increases correlated to a decrease in circulating nitrite concentrations ( r 2 = 0.56, p = 0.002). The blood pressure effect appeared within 1 day of disruption of the oral microflora and was sustained during the 7-day mouthwash interven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cycling of endogenous nitrate by oral bacter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nitrite levels and thereby in the physiological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5368 次阅读|18 个评论
4种保健品的组合抵抗血压血脂升高
热度 1 元宵 2013-4-9 18:25
4 种保健品的组合 抵抗血压 血脂升高 周彬彬 怎么知道内脏脂肪过多呢 ? 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在腹 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 ,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 男人超过 94 厘米,女人超过 80 厘米 ,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 男 人超过 102 厘米,女人超过 88 厘米 ,那就是高危了。 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 控制饮食 的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 200 大卡左右), 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制品、瘦肉、鱼、鸡蛋、坚果为主 ,避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多用果葡糖浆作为糖分,现在已知果糖摄入过多与内脏脂肪的增加有关。 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 ,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 。 要消除小肚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旦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开始燃烧脂肪时,最活跃的内脏脂肪就会是最早被烧掉的 。 。 下面是我搜集到的,觉得是针对血管内部的脂肪。 第一种 Omega-3 CoQ10 (美国 加拿大产)(早晨吃 软化和营养血管) 欧米伽 -3 多不饱和脂肪酸曾被认为是对心脏和机体各个脏器都有益的营养元素,富含此成分的食物有坚果和种子、大马哈鱼、马鲛鱼、青鱼和沙丁鱼的鱼油。作为营养补品,它们常以鱼油产品的形式出现于市面上。深海鱼油的作用价值还体现在高量的 EPA 和 DHA 含量中。深海鱼油含有的 EPA 和 DHA 同属于Ω -3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自身无法合成但又必须的重要成分。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到底在哪个环节上,欧米伽 -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产生有益的效应,但有人认为它能降低甘油三酯,预防严重的心律不齐,减少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血压。 作为预防的话,早饭前 1 粒深海鱼油,晚饭前一粒大豆卵磷脂。如果有轻微的高血压高血脂的症状,都处于临界状态的话,可以早饭前服用一粒鱼油和卵磷脂,晚饭一粒卵磷脂,心脑血管疾病比较严重的建议早晚饭前鱼油和卵磷脂各一粒。 第二种 / 卵磷脂 ( lecithin )早晚饭前服用比较好 1. 运输体内垃圾:鱼油把心脑血管里多余的胆固醇及其它垃圾溶解分离出来,需要“运输车”将垃圾运出去,这辆运输车就是卵磷脂,卵磷脂起到运输垃圾及修复激活体内细胞的作用。 2. 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促进血液循环。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3. 协同增效,如虎添翼。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服用鱼油的同时服用卵磷脂,能使鱼油的主要功效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如虎添翼,效果倍增; 4. 增强肝功能,保护肝脏。鱼油在调节血脂时的代谢产物要经过肝脏代谢,从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老年人的肝脏更易受损) 5. 由此可见:鱼油与卵磷脂同服, 不但建立一个清洁通畅的血液环境,血管柔韧性增加,有效呵护心脑血管,而且卵磷脂能增强肝的排泄功能,从而保护肝脏不受损害。 深海鱼油的同时最好配合卵磷脂一起服用,一般按 1 : 2 或 1 : 3 的比例服用效果最好。中老年朋友最好早晨空腹服 1 粒鱼油, 2 粒卵磷脂,晚上饭后 2 小时再服 1 粒鱼油, 2 粒卵磷脂胶囊。 心脑血管症状稍重的老年人,再加服一些蜂胶会起到更好的养护效果。 www.puritan.com Puritan's Pride Shark Cartilage 740 mg 补钙用 http://www.puritan.com/pages/addprod.asp?cid=623pnum=18480message = ( Concentrated Ultra Lecithin 1200 mg 超 浓缩 磷脂 5 瓶34.48美金250粒) Neuro-PS 300 mg (Phosphatidylserine 提高大脑的机能Buy 2 Get 3 Free 5 for $165.98) Puritan's Pride Soy Lecithin Granules 1680 mg天然大豆卵磷脂颗粒粉末 每次一勺8g 此产品OK 没有油脂Buy 2 Get 3 Free,5 for $23.22 【产品名称】:美国Puritans Pride天然大豆卵磷脂颗粒粉末颗粒30oz Puritans Pride Soy Lecithin Granules 1680 mg 30OZ 【产品规格】:1680 mg 30OZ 【服用方法】:每日1-2次,每次1勺(8g),随餐服用更佳。 加到饮料果汁、牛奶酸奶、或其他汤粥中搅匀饮用,也可直接咀嚼食用。 【产品产地】:美国 【产品含量】:每一勺(8克)含 卡路里 60 来自脂肪的热量 40 总脂肪 4克 饱和脂肪 1克 碳水化合物 1克 钙 60克 磷 272毫克 钾 95毫克 大豆卵磷脂 8000毫克 亚油酸 2160毫克 磷脂酰胆碱 1680毫克 磷酸肌醇 960毫克 亚麻酸 240毫克 【产品功效】: 天然卵磷脂是降压、降脂、健脑、保肝之本。 卵磷脂被营养学家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功能的人却很少。那么,卵磷脂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呢? 1.保护肝脏: 卵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若体内胆碱不足,则会影响脂肪代谢,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形成脂肪肝。卵磷脂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肝硬化,并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2.改善糖尿病: 卵磷脂不足会使胰脏机能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不能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如每天食用20克以上的卵磷脂,则对糖尿病的恢复,效果是相当显著的,特别对糖尿病坏疽及动脉硬化等并发症患者更为有效。很多I型糖尿病病人补充卵磷脂后,甚至可以免注胰岛素。 3.防治动脉硬化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因此,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患者服用卵磷脂具有显著的功效,可预防和**动脉硬化。 4.促进胎、婴儿大脑发育: 正常情况下,孕妇体内的羊水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人体脑细胞约有150亿个,其中70%早在母体中就已经形成。为确保胎儿脑细胞健康发育,孕妇补充足够的卵磷脂是很重要的。婴幼儿时间是大脑形成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补充足够的卵磷脂,对于促进大脑神经系统与脑容积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规定在婴儿奶粉中必须添加卵磷脂。 5.消除色斑,滋润皮肤 正常人体内含有许多毒素,特别在肠道内。当这些毒素含量过高时,便会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在皮肤上,形成色斑。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并使其经肝脏和肾脏的处理排出体外。当体内的毒素降低到一定的浓度时,脸上的色斑就会慢慢消失。卵磷脂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并有增加血红素的功能。如果每天服用一定量的卵磷脂,就能为皮肤提供充分的水分和氧气,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 6.预防老年痴呆症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逐渐减退,其原因与乙酰胆碱含量不足有一定关系。乙酰胆碱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时必需的化合物。人脑能直接从血液中摄取卵磷脂及胆碱,并很快转化为乙酰胆碱。长期补充卵磷脂,可以减缓记忆力衰退的进程,预防或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7.防治胆结石: 体内过多的胆固醇会发生沉淀,从而形成胆结石。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脂,此外还有水分、胆固醇、矿物质及色素等。卵磷脂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体状。如果每天摄取一定量的卵磷脂,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并对已形成的胆结石起化解的作用。 8.缓解紧张心理状态: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长期处在紧张和种种压力状态下,常患有焦虑、急躁、易怒、失眠、耳鸣等症,这是由于植物神经紊乱所致。经常补充卵磷脂,可使大脑神经及时得到营养补充,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利于消除疲劳,激活脑细胞,改善因神经紧张而引起的急躁、易怒、失眠等症。 第三种 蕃茄红素 LYCOPENE (饭后服用) 蕃茄红素是植物果实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但蕃茄红素在许多方面不同于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它的功效概括于下: 1. 在抗氧化方面,国外测定,如每天食用 5-10mg 蕃茄红素,则明显提高血清中蕃茄红素的量,也明显降低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作用。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 2. 在抗癌和防癌上, 1996-98 年用蕃茄红素对 200 位健康的人, 38 位患者和 941 位住院癌症病人进行实验,发现蕃茄红素明显对口腔癌、喉癌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对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也可预防肺癌的形成。 3. 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每天食用 60mg 蕃茄红素 3 个月后可使胆固醇浓度下降 14% 。在用小鼠过量服用后 ( 每天 3000mg/kg) , 4 - 13 周后未见异常,表明蕃茄红素没有任何副作用。 目前看来,蕃茄红素是抗癌 ( 抑制 ) 和防癌的一种好的膳食补充剂。 从美国的网站上可以订购 ( 40mg 的 买 2 送 3 大概 100 美金) www.puritan.com http://www.puritan.com/pages/addprod.asp?cid=623pnum=18480message = 50 岁以上的男士必吃蕃茄红素( LYCOPENE ),有一个前列腺的指标升高以后就下不来了,我周围上岁数的男人都高,战战兢兢的,可以发展到癌。还去世了一位,就因为少了点番茄红素,每天吃7个西红柿可以补充好。 第四种 日产纳豆激酶 (Nattokinase ,简称 NK , ) 晚上睡前服用 www.puritan.com 从美国网上订 (Nattokinase Complex)直接发到中国,用了一个半月,发到了单位收发室,有人通知了我。于是高高兴兴拿回家吃,感觉比从天猫上卖的管用,似乎有效果,就是脑子的某些小血管通了。不如耳鸣明显减轻。 发现 纳豆激酶的发现来自著名的 两点半实验 1980 年的一天,从事溶解血栓药物研究工作的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他突然想起纳豆不是纤维蛋白发酵的吗?而血栓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于是,下午两点半时,须见洋行博士把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入到人工血栓中。 原本准备第二天看结果的,但 5 点半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察看,奇迹发生了,血栓居然溶解了 2 厘米 ,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血栓的实验溶解 2 厘米 需要近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 19 倍之多。于是,就将纳豆的这种强力溶栓物命名为纳豆激酶 Nattokinase ,简称 NK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有名的“下午两点半”实验。 神奇之处 据小笠原博士介绍,从医学的角度解析,纳豆激酶溶栓机理是:纳豆激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 t-PA 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直接溶解血栓;同时将人体内的尿激酶原激活为尿激酶,尿激酶与 t-PA 一同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解血栓。 由此可见,纳豆激酶在直接溶解已经形成血栓的同时,还能激活增强人体自身的溶栓能力,从而起到持久平稳的溶栓作用。而且,小笠原博士又说:“纳豆激酶只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不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所以不会引发出血的危险。”这一点是临床溶栓药剂所普遍缺失的。此外,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纳豆激酶还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剂型对比 1 、普通硬胶囊:在胃部溶解,而胃液会破坏 NK ,存在明胶风险。 2 、软胶囊:工艺过程涉及高温环节,纳豆激酶活性难以保证;胃部溶解,胃液破坏 NK ,存在明胶风险。 3 、肠溶性胶囊:肠道溶解,避免胃酸破坏,保证其活性有效率,存在明胶风险。 4 、片剂:胶囊的代替剂型,不易被胃酸破坏;避免胶囊原料的风险,安全性高。 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协会规定纳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维持量应该不低于 2000FU 。因此,医学营养专家建议纳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 每日摄取量 适应人群 身体反应和时间 2000FU ( 1 粒 / 日) 正常或亚健康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量 多数人在服用 7 天左右身体出现反应,自觉精力充沛,眼睛干涩症状等开始好转;敏感人群当天即有反应。 2000FU-4000FU ( 1-2 粒 / 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用量 15 天左右大多身体出现积极反应,比如手脚冰凉、胸闷心慌、肢体麻木、头晕眼花、失眠等症状逐渐缓解, 2-3 个月左右血压、血脂指标逐渐向正常值靠拢,待指标正常时可减量至健康维持量( 1 粒 / 日)。 4000FU-6000FU ( 2-3 粒 / 日) 心脑血管疾病重病患者建议用量 1 月左右自觉症状开始减缓,维持 3 个月减缓明显,待指标好转后,可逐渐减量。 还有米醋泡生黑豆,时间越长越好,当小菜吃,可以降血压。 在不想吃药还想健康的情况下,积极尝试也许心想事成。
个人分类: 健康|13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官员喝坏了身体符合经济规律
热度 4 lin602 2013-1-30 23:14
今天扬子晚报上有篇文章说官员们因为工作需要喝酒喝坏了身体,有点怜惜的味道。 我觉得,官员喝坏了身体符合经济规律(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有老道的酒桌经验并没有喝坏身体)。 他们的应酬,是因为他们要升官,升官后会有利益,收礼,亲戚的安排工作,子女的前途,甚至经济适用房都有他们的份,加上一些官员的二奶、情人等。 他们吃掉了纳锐人那么多钱,茅台、五粮液、山珍海味、洗脚、擦背加上其他服务,他们享受了那么多,身体上有点‘贡献’其实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不要为他们叫屈了,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贫穷百姓都在贫困线下,子女上不起学,房子是漏雨的,许多农民工干了几个月拿不到工资,跪在政府大楼前讨他们应该得到的薪水还被说成是‘违法’。 有多少官员喝坏了身体倒下的?大部分是倒在情人的石榴裙下。 我从来不同情这些所谓喝坏了身体的官员们。
2715 次阅读|5 个评论
2、观测数据_用于研究的“原材料”
baishp 2012-11-27 02:59
2、观测数据_用于研究的“原材料”
(1)体温数据的原始记录。不失一般性,略去其十位数“3”及小数点,如36.85℃即记为685。 (2)血压、脉搏数据的原始记录。血压值开始一段时间使用千帕kpa作单位(高压部分略去百位数“1”),后换算成并一直改用为毫米汞柱mmHg。脉搏值单位为次/分钟。 (3)将体温数据经3次样条插值处理并整理后,得到一个4615×12的体温数据矩阵TW4615_12。其中4615来源于1998、2、20~2010、10、9之间的天数,12为每天的插值点数(自临晨1点至晚23点,平均每2个小时取一个插值点)。 (4)将血高压(为简便计,我常将收缩压称为“高压”)数据经3次样条插值处理并整理后,得到一个2672×12的血高压数据矩阵GY2672_12。其中2672来源于2003、6、17~2010、10、9之间的天数,12为每天的插值点数(自临晨1点至晚23点,平均每2个小时取一个插值点)。 (5)将血低压(为简便计,我常将舒张压称为“低压”)数据经3次样条插值处理并整理后,得到一个2672×12的血低压数据矩阵DY2672_12。其中2672来源于2003、6、17~2010、10、9之间的天数,12为每天的插值点数(自临晨1点至晚23点,平均每2个小时取一个插值点)。 (6)将脉搏数据经3次样条插值处理并整理后,得到一个2672×12的脉搏数据矩阵MB2672_12。其中2672来源于2003、6、17~2010、10、9之间的天数,12为每天的插值点数(自临晨1点至晚23点,平均每2个小时取一个插值点)。 (7)截取矩阵TW4615_12后面自2003、6、17~2010、10、9日的部分,得到一个2672×12的体温数据矩阵TW2672_12。此矩阵数据用来与GY2672_12、DY2672_12、MB2672_12作横向比较。 (本文首发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0oofr.html 首发时间:2011-01-04 20:03:01)
个人分类: 斤斤计较|4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 太气压和血压
热度 4 liwei999 2012-3-24 13:07
太气压和血压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9/2012 09:48:11 咱们平时说的血压是120/80,我查了一下,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记得上初中物理学到的大气压是76厘米汞柱,也就是760毫米汞柱。 为什么大气压比血压大,有伤口时还是会出血呢? 是哪里的概念不对了? 这就是一些不着四六的“问题”。 为什么大气压比血压大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马比人大的时候,您是什么感觉呢? 绿姐就要问了:你没病吧? 咸黄鱼,蒸着吃味道不错。 Download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890 次阅读|4 个评论
今天學到東西了3
jiangjinsong 2010-10-31 23:01
關於風水 他講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這是可以從科學上證偽的 他在給一個總裁班講風水的時候 讓學員在教室的四個角上 測量血壓 結果在不同的位置上 血壓有明顯的差異 所謂吉位就是讓人血氣平衡的地方 而所謂的兇位則是人血氣平衡受到破壞的地方 對於血壓高的人 應該把床、辦公桌等放在讓血壓變低的方位 我還沒有來得及做實驗去驗證這一觀點 我覺得如果做系統實驗 做一些統計的處理 並且引入更複雜的儀器設備測量更多更複雜的指標 可以驗證他的觀點是否正確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5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神奇的血管调节机制 (Bayliss反应)
harveyho 2010-10-6 16:29
如果拿一根弹性橡胶管, 让水自由流过. 我们增大进口压, 那么胶管直径会因弹性增加, 从而流量增加. 如果我们拿一根血管,让血自由流过, 我们增大进口压, 那么流量会不会增加?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那是当然的了。可是,事实上,如果血压变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血管会在初期的膨胀后启动自调节机制而使流量恢复到原先的水准。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血管直径甚至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这个令人惊讶的机制,是英国人William Bayliss于1902年发现的,所以叫Bayliss myogenic response. 其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血管的伸展使得血管肌细胞去极化(depolarization), 从而使得L-型 通道打开的机率增加而使细胞液里的钙离子增加,从而激发了收缩机制使血管收缩。 这个机制被如下的动物实验验证:使用阻断L-型 通道的药物nimodipine, 结果这个调节机制就消失!见下图: 更长期的myogenic response则是由20-HETE来维持。其机制是减少血管肌细胞 通道的打开几率来维持细胞极性。这一系列漂亮的动物实验是由McCarron等人在小鼠脑动脉上做的【1】。 1. J G McCarron, C A Crichton, P D Langton, A MacKenzie and G L Smith, Myogenic contraction by modulation of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urrents in isolated rat cerebral arteries.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97)
个人分类: 新知旧识|4978 次阅读|1 个评论
测量——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热度 1 zzkpumc 2010-8-28 17:04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论是人们认识自然还是人类自身,均离不开测量。 以心血管领域为例,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脉象与疾病的关系,望、闻、问、切中的切就是进行脉象诊断的描述,中医诊断学中,切也是最复杂、最难掌握的技术,需要师傅手把手传授和大量的临床诊断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据说,通过脉象可以判断怀孕妇女的胚胎是男是女,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古代还有悬丝诊病的传说,即把一根细线的一端系在患者腕部,另一端系在卧室的木质梁柱上,医生用手指搭在细线上,通过细线的细微震动,判断患者的病情性质。在《西游记》有充满文学色调的描述,虽然不乏夸张,但也说明这种诊断方法却曾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过,至于是什么时候失传的,就不得而知了。 无独有偶,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也很早就认识到血流压力与疾病的关系,并最终发明了血压计。目前血压测量已经成为临床诊疗、日常保健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之一。和血压测量相比,血流波形测量直到80年代才有商品化的检测仪器上市。并不是血流形态的测量不重要,而是测量比较困难,分析更困难。曾经有位著名的生理学家说过,人体脏器需要的最终是血流而不是血压。测量血流形态时,一般选择位于表浅部位的动脉作为测量对象,把一束红外光线垂直射入被测量的部位,血流每涌动一次,血管的管腔直径就跟着舒缩一次,根据红外光线发射和发射的时间差,就可以描记出被测量部位的血管波动特点。使用这个原理测量的不是血液的流动速度,而是血液压力波的传到速度,获得的血流图非常接近于中医学中使用寸、关、尺脉诊技术感觉到的脉象特点,所不同的是,中医脉诊技术在间隔近三公分的挠动脉处,同时放置了三个探测器,这三个探测器不但能探测到血流形态在3公分内的变化,还能够判断出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血压的变化。目前可以分别使用压力和形态测量技术对测量点的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在寸关尺三个部位同时采集血管压力和血液压力波传到特点的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分析比较困难。 在社会学领域,测量仍然是核心问题。社会学方法问题之所以长期被学术界诟病,就是因为测量者同时是被测量对象中的一员,不论使用什么测量工具,都不可能排除工具本身的问题,即人类能否认识自身的问题。社会学测量问题如果深究下去,最终会是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调查表和量表。调查表的特点是调查内容来源于已经获得的认识,比如通过复习文献、深入现场实地预试验等,获得需要调查的核心条目,验证这些条目在目标人群中的可行性,并最终实施调查(即社会学测量);量表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复杂,往往基于一定的概念和定义或理论,设计出能够反映这些概念或理论的条目,通过反复试验,首先利用聚类分析技术把设计的条目归并成构成概念的几大类,其次使用因子分析技术检验每一类中每个条目上的因子载荷,确定下最佳的条目组合后,再验证量表的有效性。量表最能反映社会学测量中的认识论问题,因为量表设计人不是被测量人,量表设计人的所思所想和被测量人的所思所想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这个差距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个量表就可以接收,否则就不能被接收。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我们可以使用国外生产的检测设备开展人体测量,只要经费充足,我们不会落后于别人;而在社会测量领域,情况就比较复杂。如前所述,社会学测量是对人的测量,文化适应性问题就特别突出,如一个同性恋倾向的量表中有这样一个条目:我儿时经常拥抱我的父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认为这个行为反映了男孩的同性恋情结,而在中国文化中,这是很正常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在参考国外的调查表和量表时,很多情况下,使用翻译版本的效果还不如自己设计全新的工具效果更好。科研团队的先进性水平。 回顾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测量技术从模拟电路发展到了数字电路,数字电路的价格已经完全达到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价位,花费千元就可以组装出具有非常高灵敏度的无创检测仪器,开展快速医学评价;检测结果的传输、分析自动化程度一越来越高,为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也为开展个体水平的长期动态、系统监测,开展全新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可能。而在社会学测量领域,尽管开发了电话调查、互联网调查等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测量的核心工具并没有根本的改进;虽然社会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研究项目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但是研究内容的创新程度远远不够,充其量只不过是在更大范围内验证已经被小规模研究证实或证伪了的假设,缺乏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假设。
个人分类: 数学笔记|5811 次阅读|5 个评论
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
fs007 2010-8-8 00:19
寻正 摘要 :本文讨论松鼠与动物的血压,松鼠与大鼠小鼠血压相当,但松鼠会冬眠,其血压随季节变化。松鼠如果成为人类宠物,有可能患高血压,但由于冬眠的作用,可能其风险显著小于人类。 全文 : 我在指责张悟本的食疗是伪科学时,宣传存在科学的食疗方案,并认为现代医学不提供科学的食疗是伪科学食疗流行的原因。却因此被松鼠会的某些营养学专家、儿外科医生、医学生、以及广义的生物医学专业作者们群殴,纷纷指责我宣扬伪科学。我举例说高血压食疗就是食疗方案有效的经典例证,他们却认为不存在食疗,只有“生活方式改变”、“非药物疗法”、或者“饮食控制”,这些东西在高血压治疗中几乎是可有可无的,而药物治疗必不可少。我的高血压食疗提法一出,这些“科学捍卫者”纷纷指责我“临床经验少”、“连高中知识水平都不够”、甚至威胁到了刊登我的科普作品的杂志的生存。 在松鼠会李清晨医生表达出了要写高血压科普教训我的强烈意愿时,我随口给这些“牛人”出了一道高血压的题,那就是松鼠的正常血压是多少,松鼠会不会发生高血压。松鼠会中有人正确地指责我“挑衅”。李清晨医生的高血压科普据说早已加班熬夜完成,但迄今未能拜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难产。我的“挑衅”,没人理睬,出了题引发人的好奇心,但不给出答案满足人的好奇心,就未免内心亏欠。这里解答我为难某些自以为是的高血压“专家”的“难题”。 血压是血液循环的基础,从动脉到静脉,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力差,才会使血液不停地流动,为机体组织提供必须的营养与代谢废物的交换。 通常所言的血压是动脉压,压力的源泉是心脏的搏动,在心脏收缩将血液注入血管时,血管内的血容量迅速增加,形成一个即时高峰,称为收缩压,然后随着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流向静脉,血压回降,直到到达下一次心脏搏动前,为动脉最低血压,称为舒张压。 在人,传统的血压计(Korotkoff测压法)使用一个气压系统在上臂测压,当臂套压力超过收缩压时,人的动脉血管被完全阻断,使用听诊器在臂套下方不能听见血流声(K氏音),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收缩压,随后臂套逐渐减压,血流在心跳周期中,只能在动脉压超过臂套压力时才能流过臂套段动脉,形成一个典型的血流声,当臂套压力小于动脉血管最低压时,血流通过臂套段完全没有阻力,血流声消失,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舒张压。K氏法对收缩压较准确,对舒张压可以低估达到25mmHg。 传统的血压计的大规模使用使我们产生了对血压的固定思维模式,那就是收缩压/舒张压(S/D)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人血压135/91mmHg,我们说他有高血压,因为他的舒张压超过90mmHg。血压除了用S/D的方式表达,还可以用平均血压表示,在实验动物身上,很多时候用的是平均血压表示。 血压的目的是提供动力,让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带着氧及营养物质到达毛细血管,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带走,到达相应清除器官。动物的血压跟血液本身的性质相关,在低等动物,其血液成份更为简单,渗透压低,血细胞少,相应地,其血压更低,因为一,其毛细血管用不着维持较高血压以克服渗透压进行物质交换,二,血液粘滞度低,血液不需要较大压差就可以快速流动。 血压直接影响动物的机能,如果血压过低,动物通过各种调节机制调动物质的能力更弱,就象火车的基本速度一样,如果基本速度不高,机体再怎么增加协调程度,其运输能力都受限制,而基本速度快,机体就能够快速地增加某一地区的运输量。这直接影响到个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因此,动物在警醒或者应激状态下,总会增加血压,而且进化中处于优势的动物比如哺乳动物与鸟类,血压就显著要高于其它动物。鸟类由于飞行的需要,其对营养物质的即时调动要求更高,其血压比哺乳动物还高。 哺乳动物尽管形态各异,其基本血压相差不大,证实血压对动物应激能力的特殊作用——当它们形态由大向小进化时,并不放弃高血压带来的生理优势。而那些拥有更高血压的,可能是进一步的选择的结果。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大致可以说松鼠血压等同于人类,但这显然太过于笼统,不能满足寻根究底的松鼠的好奇心。下面列举各类动物的动脉血压: 表1. 各类动物正常动脉血压 动物 收缩压/舒张压(mmHg) 平均压(mmHg) 文献 1. 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 鱼(博氏南冰鰧) 27 J. exp. Biol. 190:265–279 (1994) 鲨鱼 40 Fish Phys. and Biochem. 12(2):95-100 (1993) 蛇 个体变异大,随体温增加而缓慢增加 40 J. exp. Biol. 75:65-79 (1978) 蛙 32/20;潜水时降低 J. Exp. Btol. 42:339-357 (1965) 蝌蚪早期:13/8 蝌蚪中期:25/16 成年期:42/26 30 Am J Physiol Regulatory Integrative Comp Physiol 263:602-608 (1992) 鳄鱼 68/47 53 J. Exp. Biol. 201:2235–2242 (1998) 2.哺乳类动物 大象 非洲象:189/128 亚洲象:171/113 154 138 Phys. Biochem. Zool., 73(4):389-405 (2000) 长颈鹿 235/161 214 牛 160/110 130 马 115/80 骆驼 205/169 美洲驼 133/96 132 猪 125/85 海豚 153/120 134 人 123/78 93 港海豹 150/105 绵羊 103/81 104 山羊 119/83 岩大袋鼠 122/79 狗 150/74 128 长尾猕猴 95/57 90 普通猕猴 125/81 树懒 139/100 115 猫 143/105 124 家兔 110/77 豚鼠 79/47 64 大鼠 125/99 111 黄家鼠 129/91 小鼠 116/82 111 3.鸟类 鸵鸟 191/126 154 Phys. Biochem. Zool., 73(4):389-405 (2000) 鸸鹋 149/116 火鸡 154/115 132 鸡 169/137 159 鸭 174/132 鸽 167/121 山齿鹑 148/133 鹌鹑 157/150 152 知更鸟 110/80 椋鸟 150/100 麻雀 180/140 金丝雀 155/150 松鼠 110 J. App. Physiol. 40(6):977-981 (1976) 春季:101 夏季高峰:131 冬眠:52 Cryobiology 24(4):376-85 (1987) 我们可以判断处于活动时期的松鼠的血压跟大鼠与小鼠(毕竟都是鼠辈,啮齿动物)差不多,估计在120/85mmHg,而其平均血压约为110mmHg左右。松鼠由于要冬眠,冬眠时显著降低,然后在春季复苏,因此一年四季其血压是会显著变化的。 那么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呢?我们要从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上去讨论。 高血压的发生,跟人类适应环境有关,如前述,较高的血压有利于动物调节代谢,增加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但在另一面,血压高低与身体内环境高度相关,血液的性质与心血管适应能力都是限制血压的因素。凡事有利则有弊,在人身上我们观察到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显著增加的血管意外,在此基础上我们定义高血压为一种病态,而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高血压的发生,跟人类的生活方式相关,静息生活方式、高盐、多脂、超重等会造成高血压的后果,这些因素对于野外的松鼠来说,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松鼠被当着宠物来养,那它就有可能沾惹上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高血压。 限制野生松鼠不得高血压的另一个因素,是它们的寿命。高血压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老年病,在人群中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接近人类平均寿命的年龄,其风险最高。一般而言,作为宠物,得到精心照顾,松鼠寿命可以超过10年,最长寿命据说可达20年。但在野外,松鼠要常常受到传染性疾病的侵袭或者被捕食,其寿命只有3-6年。因此,对大多数野外的松鼠来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少松鼠邻人而居,或者干脆做了宠物,这些松鼠是有机会发生高血压的。不过,得到食疗或者药疗的机会可能是不多的,因为人类对松鼠的高血压研究太有限了。由于松鼠要冬眠,会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这种低血压状态是否会逆转高血压造成的损害?尚不得而知。由冬眠的影响,松鼠血压随季节而变化,展示了其内环境更大的适应能力,高血压可能对松鼠影响不是太大。 就实践意义而言,兽医针对小动物血压有一个普遍标准: 表2. 小动物高血压诊断标准 分级 风险(靶器官损伤) 收缩压 舒张压 I 无 150 95 II 轻度 150-159 95-99 III 中度 160-179 100-119 IV 重度 180 120 如果宠物松鼠在春季与秋季持续检测到其血压附合上述轻中重度高血压诊断标准,可判定它有高血压。宠物的高血压需要适当治疗,其原则等同人类高血压的治疗 。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6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巧克力对心脏与血压有好处吗? 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0-4-2 09:09
最新研究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0/health/2010-03/31/c_13231861.htm BEIJING, March 31 (Xinhuanet) -- German researchers recently found having a moderate amount of chocolate may be good for blood-pressure control and therefore better protect the heart, according to a report published 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Researchers in German Institute of Human Nutrition conducted a study on more than 19,300 people. Over a decade's study, they discovered that those who ate the most amount of chocolate, that is, an average of 7.5 grams a day, had lower blood pressure and a 39 percent lower risk of having a heart attack or stroke compared to those who had an average of 1.7 grams a day, the least among the subjects.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4?WEB01644h5xtag2beI7I5I00f01000j10040001rl Chocolate and heartand blood pressure 129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6 16 2008 13 2009 12 2000 11 2007 10 2001 7 2004 5 1999 5 2010 4 1997 4 1989 4 2003 3 1996 3 2005 2 2002 2 1994 2 1993 2 1991 2 1988 2 1983 2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34 Germany 6 United Kingdom 6 Japan 5 Australia 5 Italy 4 Switzerland 4 Sweden 3 Spain 3 Canada 3 China 3 Brazil 2 Ireland 2 Turkey 2 Greece 2 Netherlands 2 Taiwan 2 Iran 1 Denmark 1 Nigeria 1 1 2 1 2 3 4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Davis 6 Boston 4 Leipzig 2 Stockholm 2 Dublin 2 Milan 2 Zrich 2 London 2 Athens 2 Washington 2 San Francisco 2 Rochester, MN, USA 2 Seattle 2 Porto Alegre 1 Barcelona 1 Afyonkarahisar 1 Newcastle upon Tyne 1 Messina 1 Tokyo 1 Wollongong 1 1 2 3 4 1 2 3 4 5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 Clin Microbiol 11 Am J Clin Nutr 8 Am J Hypertens 3 Int J Cardiol 3 Mol Nutr Food Res 3 Am J Cardiol 3 J Cardiovasc Pharm 3 Eur J Clin Nutr 2 Circulation 2 Heart 2 Crit Care Nurse 2 Cardiovasc Res 2 Nutr Rev 2 J Am Diet Assoc 2 J Med Microbiol 2 West Afr J Med 2 J Nutr Biochem 2 Zentralbl Bakteriol Mikrobiol Hyg 2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1 Nutr Res Rev 1 1 2 3 4 5 1 2 3 ... 26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Keen C 4 Corti R 3 Roberts G 3 Grivetti L 2 Hermann F 2 Sudano I 2 Spieker L 2 Hermann M 2 Lscher T 2 Ruschitzka F 2 Nll G 2 Stefanadis C 2 Vlachopoulos C 2 Alexopoulos N 2 Aznaouridis K 2 Schmitz H 2 Dyerberg J 2 Stender S 2 Cockerill F 2 Vetter E 2 1 2 3 ... 26 1 2 3 ... 6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Cacao 121 Humans 102 Adult 40 Heart Diseases 37 Patients 33 Coronary Disease 26 Flavonoids 26 Middle Aged 26 Animals 23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22 Blood Pressure 21 Culture Media 21 Pressure 20 Eating 20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 Aged 20 Beverages 19 Incubators 19 Arteries 17 Oxides 17 1 2 3 ... 66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1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体检怪事——血压为何测不到?
sheep021 2009-11-12 17:22
上个月月底,我哥哥因感觉舌头有点僵、头晕去医院,一量血压:低压170,赶紧用点滴静脉注射降压药。30分钟后,感觉胸闷难受,再量血压,血压只有70了,赶快停药。转入急救室,做核磁共振发现脑干部位血管栓塞, 经过一番折腾,已经是不能说话,手脚不用,彻底成病人了。住了2周院,目前才恢复差不多。 后来,说起这高血压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就回忆起一件怪事。 几个月前体检,竟然测不到血压,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这高血压已经一段时间了,几个月前体检,量不到血压。估计是他当时的低压已经超过常人的高压了范围了,医生没料到,气压计的汞柱打的不够高,对常人来说是足够了,但还没达到他低压的高度,所以没测出来。测不出也不找原因,一看人还没啥,还算正常,就随手写了一个数字,混过去了。 我想,西医体检竟然会有这样的笑话测不到血压,若是一个合格的中医,看一眼就能发现,再不济,手搭上脉也会发现。 如此看来,年年体检似乎就是走个形式,能有啥用? 若能早点发现,何以至此? 哥哥是个工作狂,一分钟也闲不住,不常生病,偶尔病了,也从来没把生病当成回事儿。所以太顺利,太嚣张,太强硬,太绝对下面隐藏着祸患。上个月底终于爆发。 这次生病我说到了用中医善后,他问了我三个问题: 中医能治感冒吗、能治癌症吗、 能治高血压吗? 气得我,哎,就把徐文兵讲内经拷给他了,正好有空听,当面说好好听听。事后才知道,没怎么听。 他这次用了一次核磁共振,知道了国内还没有,都是用进口的,就想自己研究一个,当时就把在核研究所的一个朋友叫来、探究了一番。 遗憾的是,这次生病,并没有给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转机。没有反思以前的拼命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依然把自己当成一头生机勃勃的小老虎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95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