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40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笔者撰写的《生态农场纪实》入选40年400科学普及书
热度 1 蒋高明 2018-12-20 18:43
为纪念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联合腾讯新闻,特别发起“ 40 年 400 本科学科普类影响力图书”推展活动,近日公布结果。笔者撰写的《生态农场纪实》入选40年400科学普及书之一。本活动背景如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普顿说过:“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相信真理的力量。” 正如改革开放之初那场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原则,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大门就此拉开。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深入人心,科学既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进步,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革,并为人类提供智慧与思辨的享受。 40年来,一大批科学、科普类好书层出不穷,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而且反映时代面貌和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入选条件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中文简体版图书。 “40年400本科学科普类影响力图书”评选对象包括科学类、科普类的专业和大众读物,既包括能反映中国当代科学、科技发展最高成就的专业书,也包括传播知识、科学启蒙、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科学人文素养的经典普及类图书。 评审工作由商报牵头成立的组委会策划组织,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获奖图书通过出版社自荐、专家评审、读者意见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0 \0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3496 次阅读|1 个评论
783:相识四十载,重逢情更浓(五)
fqng1008 2018-11-14 21: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1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之后40年:家乡见闻
热度 21 大毛忽洞 2017-6-12 03:34
高考之后 40 年:家乡见闻 1977 年高考之后,我离开家乡大毛忽洞(生产队小队),到长春吉林大学上大学。念大学 4 年每年寒假回家过年,暑假在学校自己看书学习。 1978-1982 年在东北还没有可以打工挣钱的工地。 大学毕业后到位于东营的华东石油学院(后来改名为石油大学(华东),再后来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作。参加工作之后,我就改为每年暑假回家,寒假在学校看书学习。后来有了老婆孩子,仍然坚持暑假回家,但是次数越来越少了。 30 多年前从东营回趟家到大毛忽洞,很是艰难。从东营出发,在淄博或济南要换车,到北京后要换车,到包头要换车,到固阳后还要换车。还好,当时我们学校在北京有办事处,住学校招待所很便宜。当年在北京西直门火车站买火车票,买硬卧凌晨 3 点就要去排队,如果不是身强力壮,买完票之后根本就挤不出来。每次买上票之后,我都要双腿蹬在前面的墙上,使劲往后蹬腿,把整个队伍后推一大步,我才能挤出来。 回家的路虽然艰难,但也乐趣无穷。 1990 年(亚运会之后)带着儿子( 4 岁)第一次回老家,儿子玩到坚决不再回山东,就是到了包头,仍然哭着要回大毛忽洞。 我一般选择 8 月份回老家。 8 月山东的西瓜等已经接近尾声,而包头的西瓜和白兰瓜正好大量上市。有一年,在包头火车站上车时,我买了一大网兜白兰瓜,放在车厢的行李架上(买的是硬座票),每逢停靠车站,有人上车进入我们车厢,都要说一句“味道这么香啊”。 以下照片都是拍摄于 8 月份(最近几年),因为 8 月的家乡让人回味无穷。 从包头火车站出来,来到包头百货大楼 固阳县的热气球公园,这里曾经是最好的水浇地 那些绿绿的植物,有些是野生的,它们生长出来似乎要告诉人们,以前这里是庄稼地 热气球公园里野生的Da麻,可以是经济作物,皮可以做绳子等,籽可以吃或者榨油。麻子(籽)是麻雀和百灵鸟喜欢吃的食物,女人们也喜欢嗑麻子(籽),速度不亚于百灵鸟 热气球公园的苦菜,以前喜欢生长在庄稼地里。苦菜洗干净后,撒上莜面上锅蒸,美味的农家菜 家乡大毛忽洞村子里人们院子里的抛物天线、狗窝和野花野草 围绕在天线旁边的野花野草,有好几种呢 院子里的甜菜,甜菜叶子特别能生长,收割一茬又一茬,可以人吃,也可以喂猪,甜菜疙瘩可以熬糖 淘汰下来的柴油机,旁边生长着一种蒿子 院子里的野生油菜籽花 我在荞麦地留个影。荞麦:红根,绿叶,开的百花,结的黑籽。收割后的荞麦叶,老百姓称其为花子,是最好的猪饲料 田间地头的打碗碗花 蒲公英和野生荞麦 打碗碗花和羊耳朵草 农家狗和灰菜 自来水龙头、大水缸和舀子 电视机和暖水瓶 旧家电上山下乡来了 油菜籽地里的电线杆 葵花田,只有在葵花田里才能体会到:葵花是向着太阳的 一株野生莜麦在葵花地 房前屋后,点瓜种豆,近处的是胡萝卜 村子里房前屋后生长的ZHIJI草(中文名待补充),可以做扫帚 野生麻蒿,可以生长很高,麻蒿杆可以盖房子 一种草药(当地叫小鬼下巴),人和羊都可以喝,具有强力泻火功能 野生瓜果,可以吃,老百姓称呼其为沙奶奶 小孩子们称呼其为狼泡泡,嫩的时候其根茎可以吃,甜甜的,现在已经结果了,像猪八戒的耙子 乡村名医的乡下诊所,燕子在匾上做了窝,8月份小燕子已经出窝了 人民公社的时候,圪妥忽洞是生产大队,我们大毛忽洞是生产小队。当年大队干部一把手可以脱产,生产队队长是兼职。 我们大毛忽洞是最基层的单位。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公社(镇)级;生产大队级;生产小队级。
个人分类: 家乡大毛忽洞|6211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敬请关注“中国环境规划40年发展学术研讨会”
baocunkuan 2013-11-7 10:59
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发展学术研讨会 Workshop on 40 Years Development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China 第三轮(最终)通知 各有关单位、专家: 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起步于1973年。近40年中国环境保护规划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提高、创新5个阶段,“环境保护规划先行”的机制已经形成,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形成了“削减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服务”的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为加强环境规划基础理论与模型方法的学术交流,总结交流40年中国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创新、规划发展,为我国环境规划编制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复旦大学、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定于2013年11月15日在上海 · 复旦大学举办“中国环境规划40年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内环境规划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做专题报告,共同交流和探讨中国过去40年环境规划发展和学术问题。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3年11月15日全天开会:会期1天 2013 年11月14日下午报到(地点:粤海宾馆,上海市逸仙路328号)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 二、研讨会组织 主办单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复旦大学 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三、研讨会指导和学术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 王如松 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段 宁 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士 陈吉宁 教授,清华大学校长 洪亚雄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陈立民 教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远航 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学术委员会: 王金南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 吴舜泽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蒋洪强 研究员,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 万 军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综合规划部主任 程声通 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张天柱 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郭怀成 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 军 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马 中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曾维华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马 放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包存宽 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徐 鹤 教授,南开大学环境学院 过孝民 研究员,原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 杨金田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王夏辉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主任 曹 东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中心主任 葛察忠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战略部主任 王 东 高 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 孙 宁 研究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咨询部主任 林健枝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Prof.Neil Pow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主编,英国Newcastle University教授 Prof.Lex Brown ,澳大利亚昆士兰 Griffith University 环境规划学院教授 Prof.Donald Miller ,美国西雅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 四、会议日程安排(详见会议议程) 时 间 会 议 内 容 8:30-9:20 l 嘉宾介绍 l 领导致辞 l 合影 9:20-12:00 l 嘉宾报告 12:00-13:00 午 餐 13:30-15:30 l 嘉宾报告 15:30-15:40 茶 歇 15:40-18:00 l 嘉宾报告 18:00-18:10 会 议 总 结 六、联系方式 1 、中国环境规划40年发展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 联系人:李天峰 联系电话:13733125058 传 真: 021-65643597 电子信箱: fdenvironment@163.com 2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地 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 联 系 人: 赵卢伟(复旦大学环境系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 021-65642781 传 真: 021-65643597 电子信箱: z haoluwei@fudan.edu.cn 3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大羊坊8号,100012 联 系 人: 臧宏宽(科技合作处) 联系电话:010-84916891 传 真: 010-84918581 电子信箱: zanghk@caep.org.cn 附件:会议指南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13 年11月8日 附件: 中国环境规划 40 年发展学术研讨会 会议指南 会议时间: 2013 年 11 月 15 日上午 8:30 开始 会议地点:上海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 一、会议议程 时 间 会 议 内 容 主持人 8:30-9:20 l 开幕式 王金南(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 ) l 嘉宾介绍 l 领导致辞: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 洪亚雄 院 长 复旦大学 XXX (校领导) l 照相 9:20-9:45 l 报告一:《环境红线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邀请嘉宾: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 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 蒋洪强 研究员 杨新(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教授,长江学者 ) 9:45-10:10 l 报告二:《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邀请嘉宾: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包存宽 教授 10:10-10:35 l 报告三:《流域环境规划研究框架及方法进展》 邀请嘉宾: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怀成 教授 10:35-11:00 l 报告四:《环境规划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邀请嘉宾: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曾维华 教授 时 间 报 告 内 容 报告人 主持人 11:00-11:20 区域规划环境评价的实践案例探究与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徐鹤 教授 毕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 11:20-11:40 中国生态市建设规划理论方法和实践进展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饶胜 副研究员 11:40-12:00 环境规划中的人口与产业要素 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 戴星翼 教授 12:00-13:00 午 餐(地点) 13:30-13:50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与规划环评相衔接的几点想法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李天威 主任助理、博士 林健枝(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13:50-14:10 流域环境规划:方法进展与框架展望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永 教授 14:10-14:30 中国PM2.5污染数值模拟、来源解析及卫星反演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薛文博 助理研究员 14:30-14:50 崇明低碳产业规划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海真 教授 14:50-15:10 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关键技术与展望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许开鹏 副研究员 15:10-15:30 湖泊流域生态安全与环境规划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王祥荣 教授 15:30-15:40 茶 歇 15:40-16:00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回顾与评述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 孙荣庆 原副巡视员 马蔚纯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 , 副教授 ) 16:00-16:20 上海城市雨洪污染控制与规划管理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凯 教授 16:20-16:40 中国环境规划模型与技术发展展望 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石广明 助理研究员 16:40-17:00 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朱德米 教授 17:00-17:20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技术方法与经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乔琦 研究员 17:20-17:40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王新军 教授 17:40-18:00 环境风险管理与防控规划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毕军 教授、院长 18:00-18:10 会 议 总 结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包存宽 教授 李晔( 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 二、代表须知 1. 上海天气: 2. 乘车路线: 1. 从车站到宾馆: (1)上海虹桥机场—粤海酒店 公共交通: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方向)——虹桥路站下车(1站);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江杨北路方向)——江湾镇下车(13站)5号出口,步行约700米到达,历时约1小时30 分钟。 (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粤海酒店 公共交通:机场七线至上海南站下车(4站),步行至上海南站,乘地铁3号线(江杨北路方向)——江湾镇下车(18站),5号出口,步行约700米到达;历时约3小时。 (3)上海站—粤海酒店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3号线(江杨北路方向)——江湾镇站下车(6站),5号出口,步行约700米到达 (4)上海南站—粤海酒店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3号线(江杨北路方向)——江湾镇站下车(18站),5号出口,步行约700米到达。 (5)上海虹桥火车站—粤海酒店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中山公园站下车(6站),站内换乘地铁3号线(江杨北路方向)——江湾镇站下车(11站),5号出口,步行约700米到达。酒店到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到机场: 2. 从宾馆到复旦大学: 酒店距离学校3.2公里,酒店方负责联系短驳车辆,负责从学校到酒店的往返,请参会人员务必于15日上午八点准时到达酒店门口,乘车去报告厅。
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狂犬病“40年潜伏期”?与北京地坛医院急诊医生隔空辩论
热度 18 yanjx45 2013-1-9 11:25
有网友在本博客留言: lirihong 2013-1-8 22:06 严教授,您好,我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十天观察法,但是我在北京传染病医院(北京地坛医院)询问过那里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 急诊医生 ,那 ( 儿 ) 的医生告诉我:他接收过很多病例,是 狗还健在,但是人发狂犬病的病例,他说很多狗生来就带有病毒,并且他接收病人潜伏期最长的达到 40 年 ,他说 十天观察法 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他只相信临床的真实例子 (这些您可以到北京地坛医院证实),我听完非常恐慌,因为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大夫的经验,不知道您所说的理论有经过各大传染病医院的证实与认可吗?急等您的回复! 我是一位被家养 2 个多月小狗咬伤,并没有及时打疫苗的人,小狗已过十天,依然健康。 我的电话是 13621101670 ,我在北京。 博主回复 (2013-1-8 23:20) : 你是相信 WHO 和全世界的狂犬病专家的共同意见,还是中国某个临床 急诊 医生 的个人意见? 中国很多临床医生只会看病,听病人诉说,不懂如何做传染病学科研、不懂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病人尽管不一定故意说假话,但没有专业知识,病人说的话能完全相信吗? 中国是狂犬病广泛流行的疫区 ,医生怎么能保证在这 40 年中病人没有 再次 甚至 多次 与 别的 疯狗的唾液接触呢? 狂犬病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的病毒病,但 所有的 动物试验 都证明 狂犬病的潜伏期不会特别长 ,例如 狗 都在半年内, 小鼠 通常在半月内。那么 人为什么会特殊呢 ?没有道理。 不可能用人来做感染试验,自然感染的病例仅凭病人的自述不能作为肯定证据。 科学对各种病例都会如实记录在案,但没有确切证据就不能随便相信,不能作为肯定证据,特别是对明显 毫无道理 的病例,不能轻易下结论。 lirihong 2013-1-8 23:57 严教授,您好!我在 ( 暴露后第 )4 天打的免疫球蛋白和狂犬 ( 疫苗 ) 第一针,要打第二针的时候已经第八天,小狗很健康,我就没有打以后几针,因为我相信十天观察法。 地坛医院医生说它见过的的潜伏期最长的达到 40 年, 我也不大信 ,但是我担心的问题是说的他接收过很多病例 --- 是咬人的自家狗还健在,但是人发狂犬病的病例,真是让我恐慌不已,因为 我今天 听同事说 ,他的嫂子被自家狗咬伤后,没打疫苗,一年内发狂犬死掉了,发病后他家把狗打死埋了 , 我才找到医院询问的, 一问又吓了一跳 ,我一定把这个医院的医生名字问到,给您。请您找他核实一下,因为 他的说法真的挑战了权威啊! 本博主回复: WHO 和世界各国相关学术界都承认“ 十日观察法 ”,认为 不可能出现 “ 人得狂犬病死了,而狗还活着” 的情况 。 本单位是国内能全面开展 狂犬病毒检测和鉴定 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本单位十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公开征集 可否定 WHO 上述说法的证据 ,希望能写出可驳倒 WHO 的论文让中国人在全世界露露脸,但 迄今找不到 一个 符合条件的病例 。 国外偶尔也曾流传过“ 人得狂犬病死了,而狗还活着” 的病例,但经国际一流 狂犬病专家 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最后都一一破解了。结果都证明: 道听途说不可信,特别是不能作为科学证据。 本博客于 2011-10-19 曾介绍过国外专家如何破解一个与 WHO 说法相违背的病例,摘要如下: 《杀狗者戒 ! ---- 屠宰狗 ( 猫 ) 引发的狂犬病》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498712.html ) 2009 年 3 月,国际著名专业杂志《 PLoS Medicine 》 发表了一篇论文,报告发生在 越南 的 2 个经实验室确诊的狂犬病病例: 2 名患者在屠宰、加工和食用犬(猫)后因狂犬病而死亡。   该论文的题目是《 非典型 暴露 后的躁狂型狂犬病》,作者 来自 英国牛津大学、越南国立卫生和流行病研究所等单位。作者对这 2 个病例的病史、诊断、病因等进行了 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得出的 结论 是: 这 2 名患者的死都与杀狗(猫)有关。 这 2 位患者均有能够导致狂犬病毒感染的 非典型 暴露史 。 证实犬 ( 猫 ) 类屠宰是传播狂犬病毒的风险因素。 其中 一名 患者自述入院前一月曾被宠物犬咬伤足跟。然而自咬伤人后,该宠物犬仍然健康存活。 作者通过 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这只健康犬虽然曾咬过该患者,但 该患者的狂犬病却与这只健康犬无关 ,而与该患者屠宰另一只 病猫 有关。 中国是狂犬病广泛流行的疫区 ,狂犬病病人中也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 非典型 暴露史 。一个 急诊医生不是狂犬病专家,不经深入的调查研究, 怎么能仅依据病人的自诉,就能肯定他在 40 年中没有 再次 甚至 多次 与 别的 疯狗 的唾液接触呢? 所以, 道听途说不可信,特别是不能作为 科学证据 。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13081 次阅读|63 个评论
共同的40年——我和中国环保的“缘”
热度 6 baocunkuan 2013-1-4 01:21
今年( 2013 )是中国环保工作 40 年,今天的学术论坛上,中国环保事业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曲老(格平)也 83 了。上午的特邀嘉宾报告上,曲老回顾了中国环保 40 年的发展。谈及过去 40 年中国环保,曲老说:“并不是从根源上去防治,仍然没有有效避免很多发达国家曾经历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讲者讲得意味深长,听者听得唏嘘感慨。 作为 70 后的我,几乎和中国环保事业同龄,思绪情不自禁随着曲老——以年过 80 的老人特有的语气与语速——讲述着中国环保 40 年历程,对照着自己的成长过程: 1972 年 6 月 16 日斯德歌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时,我 1 岁了。 1973 年,中国第一次环保大会,确定了中国环保 32 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已经 2 岁了。 1974 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那年,我三岁。 1975 年编制中国第一个环保十年规划( 1976-1985 )时,我应会“打酱油”了,而且有了一些依稀记忆至今的事儿。 1979 年《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颁布,我上小学二年级,记得当时学“桔”字时,老师问谁吃或见过“桔子”,当时全班只有一个同学举手,并说桔子像“蒜瓣儿”,其他同学都十分“艳羡”地看着他。要知道,那个同学因学习不好、个子又高而被称为“傻大个”。 1982 年,国家成立城乡建设环保部,内设环境保护局。那年,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曾一时贪玩而荒了学业,曾因没有拿到过去一贯的“奖状”而差点被父亲“修理”。 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环保的“基本国策”地位,之后确定了中国环保的“三同步、三统一”原则,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对于我那也是比较“黑暗”的一年,考取县一中的初中受阻,当年秋天,我去县实验小学“复读”五年级,成为中国“首批”择校生;复读一年的学费是 60 元,在那个年代,大家想想吧,对于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的我和我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经济负担。 1984 年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级为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那年夏天,如愿考上县一中初中,并开始了有生以来最长( 3 个月)、最快乐(每天和三、五个“发小”一起读书、游泳)的一个暑期。 1987 年,布伦特兰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那年秋天,我上高中了,在那堂关于“理想的作文课”上,我写得是“要做一个农民,报考农业大学”。同一年,我得一篇名为《老师的责任田》的作文获得全县“麒麟杯文学大奖赛”三等奖,并和许多当年同龄人一样作着“文学青年”和做着“文学梦”。 1988 年,建立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环保局,“环境管理”成为一个独立工作部门。那年初夏的文理分科,差点跑去学“文科”(因期末历史课考试时,居然考了注解中的内容,让我“很生气”),凭着数理化低分( 66 、 67 、 68 )去学了理科。 1989 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以及“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同年《环境保护法》进行修订。那年秋天我上高三了,全力准备着第二年的高考,以“脱离农门”。 1990 年 3 月 22 日,中国签署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就是那年春天,当时对环保的了解只限于听班主任讲“环保局”是个“喝茶的地方”,以及自己认为“读师大环境科学系,一般不会去中小学做老师”的情况下,报考了东北师大环境科学系,并几乎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焦虑等待之后,拿到师大环科系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真真地”体会到“范进中举”后的“疯癫”。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各国所接受。那年秋天,我上大学三年级了,开始考虑是否去考研,以及考什么专业和哪个学校。 1994 年,中国第一家群众性民间环保团体( NGO )“自然之友”成立。那年夏天,我唱着名为“同桌的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冬季的校园”的校园民谣,送走了“甚至还有毕业后至今未再谋面”的大学同学,迎接那个秋天开始的读研。 1996 年,中国环境保护“九五”计划,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那年春天,我是研二,硕士论文题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那年夏天,系里一个老师从英国回来带来一个材料,名字大概是 ”Step by Step, Guideline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oyal Society of Bird of British)” ,导师尚先生让我带着一帮师弟师妹给翻译成了中文,先生还特意给这个翻译团队起了个名字“环研本”(即环科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呵呵),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战略环境评价”。 1998 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国家环保局升格为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那年春天,导师尚先生主动“放权”,我自己选择“战略环境评价”作为博士论文选题。 2000 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市、县建设。我顺利博士毕业,经多次反复选择,最后决定来上海做博士后。 2002 年起完成了多个“生态市建设规划”,并在截止 2009 年底被国家环保部命名的头两批共 11 个被命名的生态市(县、区)中,其中有 3 个“常熟、太仓、闵行”是以我所在课题组完成的。 200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南非约翰内斯堡),那年秋天,“环评法”正式出台。我博士后出站并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女儿那年出生,以近 4000 元 / 平方米的“天价”买了房(当时房价将,现在看似“白送”价格)。以至于后来我总结出:房改以后,无论任何时候买房,对于许多人来讲,都是“天文数字”。 2003 年 9 月,“环评法”正式生效。那年年初,基于博士论文的我的第一部专著出版了,顶了我一年的工作量;也是那年春天,我参与了“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的起草,并作为教师参加全国规划环评技术培训;还是那年夏天,我晋升了副教授;并在那年秋天,我被学院破格聘为“责任教授”( B2 岗)。这一年,应该算是我在学术之路上挖得了“第一桶金”。 2004 年,《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生效后国家环保总局举行的首次环境行政许可立法听证会,即《排污许可证条例 ( 草案 ) 》。那年仲夏我参加了 5 周的瑞典培训(中瑞战略环境评价高级培训);那年秋天基于博士后出站报告出版了第二部专著《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 2008 年原环境保护总局升级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那年春天,厦门 PX 化工项目事件,引起了我对于“公众制度化的理性参与”问题的思考;也是那年夏天(北半球)起,我在澳洲经历了三个月的交流培训;还是那个夏天(澳洲的冬天),我申报晋升受阻。 2009 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颁布。那年春天,我带领课题组中标承担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我国环境规划编制实施与规划体系创新研究》;那年秋天,我历经“十一年内十次申请”——可谓“十年磨一剑”——终于第一次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那年年底,我晋升了教授。 2010 年,我国颁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那年十一月起,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度过了三个月的“访”“学”,饮水思源:谢谢中文大学,谢谢联合书院。 2011 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发布;同年春天北京连续的灰霾天气,让越来越多的公众注意到 PM2.5 。我经历了近一年的“彷徨”,弃“济”投“旦”?。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彻底“转变”。这一年的 11 月,我也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变”,从“离家步行需要23分钟到办公室”的TJ,转到了”离家步行到办公室需33分钟”的FD。 2013 年,业界在香港举行“中国环境保护 40 年学术论坛”,将趁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开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经过 40 年的历程之后, 2013 年将是中国环境保护的一个全新的“元年”!期待下一个“ 40 年”——我到了曲老现在的年龄——实现了我们“梦想”,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9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雪的纪念:40年前今天刘少奇被害死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09-11-12 19:08
大雪的纪念: 40 年前今天刘少奇被害死 1969 年 11 月 12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开封被残酷迫害致死。终年 71 岁 (1898 年 ) 。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536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